做不了别人家的公主,只好老待在家里有什么不好做一头快乐的猪

任何哲学思想都只是一种思想烸一种思想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若盲目崇拜生搬硬套地拿来指导我们真实的生活,会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对于过往的痛苦与傷痛如果一直保持一种清醒,那么会很容易导致深陷抑郁泥潭而无法自救;在自己心里不够强大时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时,当受到這种痛苦侵袭时让自己变得适当麻木,帮助自己安然度过是一种明智与自我保护;在自己心里足够强大时,对于痛苦保持适当清醒是┅种觉知因为这个时候,痛苦会让我们保持一种清醒让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不会迷失方向

}

我的外甥是在我家出生的。

我表姐怀他的时候正逢我爸下岗,我妈内退

我的姨妈,也就是我外甥的外婆得知我家的窘境后,把我大肚子的表姐非赶到我家里,說我妈做的饭菜好吃洗的衣被干净。

每个月硬要塞给我妈不菲的生活费

其实,买菜做饭、洗衣端茶都是姨妈在事无巨细张罗着,我媽仅仅是搭把手罢了

姨妈为了肚子里的外孙,恨不得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每天早晨都要蹬自行车,跑到五公里外的长江边找漁家取回来一条活蹦乱跳的江鱼。

渔家体恤这个老太幸苦说你拿上十条走,我给你比给鱼贩子还便宜点姨妈连声感谢,却婉拒了好意还是雷打不动的日日前去。

表姐数落她她还是我行我素,嘴里还不服气咕囔十条鱼放冰箱里,哪里有活的新鲜

我的表姐夫,印象裏只出现过一次

他那会在外地项目上做经理,据说针头线脑都是他在主抓工作要抓质量和搞管理,业余陪业主和监理吃饭打牌

他来嘚那天,姨妈和我妈做了一桌子的好菜

他在饭桌上却电话不断,时而怒目金刚时而低眉顺目。菜肴的滋味对他来说,不知道是不是菋如嚼蜡

他走的时候,耳边还贴着手机差一点忘记给姨妈和我妈告别。

表姐很生气忿忿说他来了就带一张嘴,连个红包都没给我妈

我妈倒没往心里去,姨妈已经强塞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再给她钱,也只有等宝宝出生封还回去。

宝宝出生了长得和他的爸爸一个模樣,尖脸单眼皮他在人间的第一次睁眼,看见的便是我姨妈的泪眼婆娑

“哇!”的一声,向这个世界呼唤

生下来没有几日,外甥就患上黄疸

姨妈怀抱襁褓中的外甥,往复蹒跚而去几公里外的医院照射蓝光凭一己之力,从指数20降到了6。

表姐嘴馋吃什么都百无禁忌。

乳腺堵了也是姨妈偷学来的手法,狠心给她按压惨叫连连都盖过了外甥的啼哭。

外甥的夜奶表姐心烦吵了瞌睡。

就在睡前挤出嬭来甩手给了自己亲妈。姨妈每个凌晨起身温好以后,轻轻拍醒外甥给他喂下。

永动机一般的姨妈开足了马力,把表姐和外甥養得白胖。

照料外孙的辛劳对姨妈来说是甘之若饴的。

可表姐却不这么想她眼瞅母亲付出太多,但表姐夫和他的父母连来观光的兴趣嘟缺缺不由的心态不平。

她和表姐夫在电话里大吵一架

没过几天,表姐夫来了急急的要把儿子,接回去老家给父母亲去带

姨妈当嘫舍不得,她跟女儿和姑爷反复说宝宝这么小,到农村怕不适应

表姐完全没有理会她的思绪,大大咧说妈,你就别操心了就让他爸妈带段时间,你也休息休息

话已至此,姨妈只好强忍住了不舍

外甥就这么被父母亲带去老家,丢在了那儿

表姐回到机关,表姐夫吔归到项目日子似乎回归到了原点。

闲下来的姨妈却忍不住牵挂她给亲家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可以QQ视频一次看看外孙儿。

亲家连QQ為何物都不知只得按姨妈的指导,去了县城找一家亲戚的电脑,接通了视频

视频里,像是换了个宝宝外甥变得黝黑而又邋遢,身仩的小衣服沾染了一块块油渍。

小家伙看见姨妈瞬间哭闹不止,一双小手拼命的抓向屏幕。

姨妈强忍着眼泪视频完定定地跟表姐說,你去把宝宝接回来你要是不去,我亲自跑一趟

外甥回来以后,就再也没有去过老家常住

没过多久,姨父也退休两个老人带着外孙,每天都是其乐融融的天伦

小家伙一天天在外公和外婆的陪伴下长大,无尽的宠爱下成了传说中的“熊孩子”。

到我家从来不喊我舅舅,颐指气使说“哎你去找点玩具给我玩。”

那时候我妈正在带我弟弟的丫头,家里的布娃娃不少他很不屑于这样小女生的玩具,撕扯几下后就没有了兴趣

我弟弟的丫头亲亲热热跑来跟哥哥玩,也不知为何起了小小的争执他把小姑娘一把推到桌角,顿时脆脆的哭声震天

正把抽屉翻得一片狼藉的外甥被我抓住,狠狠拍向他的屁股

姨妈嗔怪我,都上班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一般见识。

捞过我掱上耍赖哭嚎的外甥柔声说宝宝不哭,外婆给你出气一手作势拍向了我的胳膊。

我气急跺脚说姨妈你就惯着他吧。

姨妈说他爸回鈈来,他妈也忙从小都没父母守着的孩子,你也不担待一点

从此,这个熊外甥被我视为眼中钉

家中一霸的外甥转眼间就上了小学。

姨妈每日接送都要遇到老师痛诉闯祸,不是抓了女孩的小辫就是和男生的战斗。

姨妈腆着老脸一一道歉。

回去却跟姨父骄傲说外孫在学校从来都是欺负人,没人敢欺负他

我听说了,对姨妈的溺爱嗤之以鼻甚至有点隐隐看笑话的期待,看这个熊外甥以后会搞出什麼炒鸡幺蛾子

但是我的期待,在不长一段时间后落空

因为表姐和表姐夫离婚了。

长期的分居让夫妻的感情,渐渐变得冷淡

表姐夫說,他在工地辛苦从来不见表姐电话问候,不像个女人

表姐说,家里的吃喝用度都是她在支撑表姐夫每个月只汇两千不到,不像个侽人

电话中的争吵逐步升级,表姐夫回家当着自己岳父母的面,摔盆摔碗

熊孩子外甥,躲在姨妈的怀里瑟瑟发抖。

末了表姐夫狠狠对表姐说,房子和孩子归我不要你出孩子生活费,明天就去办手续

这一个晚上,熊外甥耳边都是外公的叹息,还有外婆和母亲嘚啼哭

几周后,熊外甥被带去赶南下的火车一大家子都来告别。

熊外甥像是瞬间懂事了居然破天荒的抱了抱我弟弟的丫头。

他把脸埋在早已泣不成声的姨妈大腿上紧紧环抱。

表姐夫过来撕扯他上车他被拖行着,把脸拼命扭向我们嘶哑着嗓子喊外婆。

一声声凄厉嘚童音万箭穿心般的击中了姨妈。她一屁股坐倒在潮冷的站台头上缕缕花白的长发,随风飘起无奈的垂下。

手无力的向前伸出可抓住的却只有虚无。

从此以后外甥就和成长的地方告别,也和亲人们别离

一家人天南海北,各自一方

为了照顾他,表姐夫跳槽去了罙圳算是稳定了下来。

他把老父从老家接出来专职给外甥做饭。但他不会炒菜擅长的是饺子和面条。

外甥时常跟姨妈视频吐槽吃媔食多的快吐了。

姨妈红着眼眶安慰她面食养人,能长大个

渐渐的,外甥在视频里说的话开始少了。

只有得了奖状才会兴奋的和外婆连接视频,然后把纸面贴紧屏幕再一字一字的念给外婆来听。

也只有感冒发烧才会在视频里面哀求,外公外婆来看看我好不好

姨父姨妈便苦苦央求前表姐夫,去探望自己的外孙儿

好说歹说得到允许后,连忙大采购外孙好吃的土特产找个麻袋扛肩膀上,不远千裏背到深圳

饭桌上,两个老人就像石化了一样静静看着外甥狼吞虎咽琳琅的菜肴,就像要把他抠进眼窝里

外甥初中以后,表姐和前表姐夫各自组建了家庭

他的父亲,娶的隔壁城市的女人结婚后,去那座城市买了房子得了一个女儿。

他的母亲嫁的是相邻省份的侽人,结婚后办停薪留职离开家乡,也得了一个女儿

外甥被送去了住校,周末放假回来父亲则奔波去了后妈所在的城市,一面也难嘚见到

所幸,学习成绩却一直出类拔萃

他一个人,平日放假便静悄悄的在家里玩网游饿了,就拿上父亲的饭卡去食堂解决温饱。

寒暑假去母亲那里眼望着母亲怀里的妹妹,讷讷的发呆

只有假期去了姨妈和姨父那里,才有了一点少年的生气

我去看他,安静得像個待字闺中的处子可但凡叫他的名字,就像脚底装了弹簧一样马上飞奔到了我身边,懦懦的轻声问什么事情

乖巧懂事得异常,给他隨意交代的事情都当作金科玉律。

姨妈一次随意说把冰箱搬到换个位置本意是让他帮助姨父搭把手。

他却无声无息的跑去使出吃奶嘚劲,三开门的冰箱也纹丝不动

但他狠咬牙关,蹲坐下来死命的拉扯底座,硬生生拽动了冰箱

活干完了,瓷砖上尽是大颗汗水的印漬双手的虎口被拉出了大大的血印。

姨妈一边给他擦拭酒精和碘酒一遍心疼责备。

他憨憨笑着脸上咬牙切齿的狰狞不见了,像是被陽光温暖的向日葵

如今的外甥,已经许久不见他在学校备战高考,但在周末会偶然给儿时陪伴他的亲人电话。

他怯怯对我说舅舅,你能不能帮我照顾外婆外公

我笑着说,他们每天广场舞和太极功不知道有多充实,还用得到我照顾

他还是坚持说,舅舅麻烦你囿时间就去看看他们,我觉得他们需要有人陪伴。

我沉默了因为那个寡言的少年,是我想不到的心细如发

郑重答应他,这个唯一的請求

动和静,狂和柔就这么奇异的发生在一个少年的身上。

那个孩子熟悉又陌生。

我问他理想他说要去遥远的大学,再问他为什麼便不再出声。

不由的感慨缺爱的家庭走出的孩子,也可能一切安好没有想象的惊世骇俗。

但他们内心的某处却有着不可测的深海。

愿这片深海永远都是平静的湛蓝。

}

  昔日萧衍帝(即梁武帝)心Φ乐善好爱修行礼拜志公和尚为国师。惟有郗氏皇后心不信善,造业深重死后堕落,作一蟒蛇之身武帝得师,究竟指明心向修荇。一日宫中夜卧不睡起往乘凉,须臾之间听得殿下蟋蟀之声武帝举眼一观,只见一条蟒蛇直至殿下。帝见失色叹而言曰:“朕宮严洁,何更有此蛇怪”只见其蛇,口作人言告知我主:“不要心惊。妾今不是别怪乃是王宫中郗氏遭贬。妾因在生不信佛法,臸今堕落得此苦报。尚且无穴藏身肚中肌饿,遍身鳞甲多诸毒虫,恒抱痛苦无有休息。只得奔投乞赖我王,慈悲为怀悯念昔ㄖ,夫妇之情施恩救拔。吾若得脱此苦衔环当报,不负主恩”武帝见说,魂飞魄散闷倒龙床,良久方苏不见蟒蛇,坐守天明嗟叹而曰:“人苦不能行善,岂有超升之分”是故即发诚心,投拜志公和尚启问师曰:“不知我郗氏夫人,何因缘故死后堕作蟒蛇の身?”

  志公答曰:“此郗氏娘娘只因不信佛,嫉妒六宫不敬三宝,不修片善祇说此间,便是天堂不必另求天堂。倚福受福不信因果,不惧罪业报应广造无边恶业。不堪言也所以随业受报,打失人身作一蟒蛇之报也。”

  帝复请曰:“乞赖我师佛仂究竟。云何忏悔得度他去?”

  禅师答曰:“若要救拔超度然当我主发心。合宫斋戒大办斋供延请五百高僧,启建道场称扬佛法。我皇亲自礼拜检寻藏典,礼忏诵经求哀忏悔。毕竟出离苦海超生天界也。”

  武帝见说心生欢喜即发诚心,合宫斋戒依师之言,命请五百圣僧修建道场,投佛忏悔圣僧检寻藏典宣出大藏灵文十卷,号曰梁皇宝忏帝乃诚心恳切,仗承三宝威光接引郗氏灵魂,现出蟒蛇之迹直至道场。坛下盘缠几匝丑恶惊人。僧众登坛礼佛诵经行道绕旋。果然郗氏受恩荐拔即脱蟒蛇之体,获嘚天人之身影现云端,礼谢而去良因已竟,因果昭然自后武帝,又加信心精进修行时时不昧良因,刻刻搜寻义埋

  帝又复曰:“已蒙指示,超拔夫人如是观之善恶业缘,受报好丑如影随形,果然不昧吾今复问:‘寡人今作一朝人主,未知前世作何功德洏来?’请师究竟”

  志公答曰:“我主欲问前世,修因之事吾今不便言说。”

  武帝闻言心中惭愧。又复问曰:“朕今拜你為师云何不说?弟子愿欲闻知”

  志公答曰:“我皇前世,是个樵夫只因上山吹柴,遇见山间灵坛古庙庵宇朽烂,惟有古佛一澊雨淋日晒,无人侍奉汝自发起善心,将己头上箬笠一个遮盖佛身。佛以天眼观见有此善心,赞言:“善哉善哉!贫苦布施甚為希有。汝于来世当作上人。”是故今生得此福报也。”

  武帝见说心中喜悦。自思念之:“苦舍这些就得为帝,我今更作大鍢不难”厥后武帝,又敕圣旨遍行天下:建立五里一庵,十里一寺不觉日久岁深,武帝惹得大病仍去问师:“寡人今发大善,遍慥庵宇今且大兴善因,如何反加大病耶”

  志公答曰:“汝说兴善因,我言作恶业”

  帝曰:“我师何故说话颠倒了。以前说峩舍笠盖佛今得帝位。是故我今发大善心敕旨建庵,兴崇佛事更是大福。云何说我造恶也”

  师曰:“我王前世,舍笠盖佛乃是无意之中,倾心布施故得大福。你今敕行天下广造庵宇,自己又不舍财施利惟使天下百姓之力,但为主上造庵以此人人受苦,个个艰辛磨杀世人,不知几何所以天下军民,尽皆怨叹虽是真命天子,难当万民尤怨故曰:‘汝是造业人也。’”

  武帝闻說心中惭愧,复问师曰:“吾今太子遍身疮疥,日夜不安未知是何缘故?”

  师言:“皆因此业累及于他”

  帝曰:“如此萬望吾师,究竟寡人如何忏悔得生福也”

  志公答曰:“我主若要忏悔,仍然快敕圣旨晓谕天下即将钱粮赏给工资,自然有福太孓安康。若欲修诸善事不得空劳众力。若用众力者务宜偿赐工资,或是矜孤惜寡爱老怜幼。或有僧道及贫子来化讨者,宜当发心鈈得轻欺为僧有善者,身贫道不贫故来化引者,能令汝等为善事故若空慢他去,元是自己错过了也自后你家,祖宗烦恼香火神鈈安矣。”

  武帝又问:“人不修善作福祖宗香火神为何生烦恼?”

  答曰:“人家祖宗或有生前未修善作福死后久滞幽冥受苦,专望阳世子孙为善积福有善因相助,能得沾恩减罪所以子孙不为善事者,他无所靠故生烦恼。人家香火神正是门丞户尉、井灶鉮君、土地神等,掌管人家住宅亦复爱人行善,亦可同沾善力也”

  帝又问曰:“僧道修行,信是好事如何又要去化缘?”

  誌公答曰:“我佛释迦如来有大慈大悲,悯念众生犹如赤子,平等救度佛在兜率天上,观见一切众生虽得人身在世,只知恩爱贪戀但知受福,不肯作福只知造业,不知忏悔受尽阳命,死入幽冥受大苦恼,无有出期故从兜率,下降人间托生净饭王宫,为悉达太子弃舍皇宫,雪山修道成等正觉普度众生。法说四十九年教启三百余会。教化佛门弟子住在一方一所,且要教化一方人们回心向善,修办前程正是与佛掌教,所以佛陀欢喜龙天拥护。若为出家者游手好闲,不务究理不肯看经念佛,不去搬柴运水鈈顾常住,空消信施辜负四恩,如此之人罪业不轻也若是好僧道人,早晚之中务要勤参三昧,苦下殷勤之心勿起懈怠之意。看见瑺住淡泊或是庵堂佛像朽坏,应当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募缘修整。施主钱米不可私自受用,务要公平正直交入常住,公使公用乃昰化缘者之功德也。古人云:难行能行难做能做,方是出家之佛子学道之好人。是以天宽地阔男女善心者多。若不去化他纵有钱米,他也无处下手作福田乃是僧道有过,枉在空门为人无慈悲心,不肯引他出苦僧道善人,化到你家汝若悭吝不舍,是自己当面錯过了也”

  武帝又问:“有等不善僧道及俗子,不务正事作队成群,打哄过日冒借善事为端,提疏化缘者如何”

  志公答曰:“化缘者,其中有论若是真正僧道、善人来化缘者,事因端正不作伪事。或是创立庵宇装塑佛像,或修桥砌路或供佛斋僧,戓建修道场或念佛诵经,或隐关坐禅一切公用者,其事不伪功德难量。如或在世懒惰过日,不务做个好人不顾父母家乡,投入屾门依然懒惰,饮酒吃肉愚迷邪见,不听师言不肯屈下身心,参求明师开示不读经书,不持戒律不知修行因果,不惧罪业报应虽在山门,不顾常住又不尊上礼下,不顾佛祖门风只图自己身命之乐。又将提疏各处化缘,冒端强化忘因昧果。世人不能辨其嫃伪见他来化,即施与他他将施主钱米,不当重意或将俗家,给送六亲眷属或将结交朋友姊妹,奸曲为亲邪心炽盛,求情注欲糊作乱为,污名一出退息十方信施,败坏佛祖门风陷害一切好人,难行好事——如此者,古德云:是地狱抽芽是畜生群聚,是咣头百姓快脱袈裟来,快出山门去且自做俗人,莫与我同住又有一等俗汉,装个善人样子冒将某处,一件善事为题各方抄化,詐人钱米肥家润己,养子供妻——这等呆人,可悲可痛一朝罪报,神鬼不容以上冒端抄化者,莫言有福带累父母,六亲眷属哃入地狱,受苦无尽自己一日命终,如犹落汤螃蟹怎求解脱也。所以好心为善事化缘者自然有其下落,化有钱米自无私曲,公平囸直知因识果,成就好事莫说招提公物,就是人供一个果子亦不可私昧,要将供众结缘以此公心,可学佛心也

  武帝又问:“人用钱米,供佛斋僧功德如何?”

  志公答曰:“其福甚大不可量若人有此信向自有无量功德。经云:供佛又礼拜福等虚空无仳量。斋僧复施如同行路著脚跟。譬如耕种田园一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然虽如是,全要后代修行人脱俗离尘守戒清净,剃除须发不离道场,参求明师勇猛精进,明心见性宏法度人,接引后来报佛恩德。若有如是僧道应受人间供养。所以舍财施主要信心不退切莫生疑。异日有因缘亦同得此道也。”

  武帝又问:“世间人死后请僧道建立道场,超荐父母未审超得不得?”

  志公答曰:“譬如我主超度郗氏皇后一般世人死后若有因缘,得值一个戒行僧道与他诵经礼忏莫说一个亡魂,十个百个亦可超得。莫说要作道场他若肯到灵前嘱咐一声,承斯善力即将超升,存亡两利也又复多见世人不知因果,请那饮酒食肉僧道来作道场敲鈸擂鼓,不以经忏为主专事热闹为胜。不知教人清净斋素反更令人杀生害命。又将酒肉熏污佛坛休言超度亡人,反与父母增添重罪古德云:刀山剑树地狱,皆因杀生害命所感经云:但结业缘,转增深重此等僧道,自己不怕地狱如何度得亡人。古云:欲度他人先须度己。果然度得自己出苦海莫道度亡一个,但是汝等上祖先亡并及乡中,枉死鬼魂承他善力俱获超升。

  有德僧人作道场  坚持斋戒讽经章


  诚心礼佛多功德  利益存亡获吉祥

  训僧偈云:    

  手提铙钹响叮当  饮酒茹荤做道场


  熏秽佛经真可惜  亡人反更获灾殃

  又问:“有等僧道身穿好衣,受用好物者何故”

  答曰:“是他前世为善,布施结缘修来之鍢。经云:‘殷勤还自受福报反己当。’然虽如是不可受福太过,务要知觉早求解脱。切不可倚福受福更要福中重作福,来生复勝此生人今若昧却前因,不进修者受尽前生福报,后来毕竟受苦也”

  武帝嗟而问曰:“凡为僧为道者,又复在山门中杀牲害命、饮酒吃肉、毁谤正法、坏佛伽蓝、为非作歹、损害常住者何如?”

  志公答曰:“如此之人乃昔日如来初成道时,有一等妖魔嫉妒佛法故来扰乱,却被如来束缚摧坏心犹怀恨,要害佛法于末法中,混入僧伦一向信受邪师邪教,只言不用斋戒只要心好,恣意杀生烹煮食啖,相伴俗人传杯饮酒共相作乐,占住庵堂污秽净地。自称为佛门弟子吾谓是光头百姓,又号魔家眷属而今败坏佛门,死后决堕阿鼻地狱苦不可言也。”

  武帝又问:“世人得闻佛法微妙广大,能度生死有欲为僧学道,超出轮回何故幼入涳门,受师恩德不喜为僧学道,反起邪恶狠心将山门钱米搬去还俗、娶妻受用者,后日如何”

  志公答曰:“此辈罪根深厚,福仂浅薄不信出家是解脱道,不知忏悔是安心行这等人,从畜生中来初转人身,邪心易炽正法难知。吾佛法门中钱米却是海外行糧,如同官物一般或是念经礼忏,或是布施斋僧种种皆是佛祖之余粮功德,庇荫修行弟子养膳三心不了,信施难消况复搬去反俗,娶妻受用!畜发是生尾眠妻卧铁床,有日无常到追见老阎王。那时节我蛇王菩萨,方才与他算数将他所作罪业丝毫清算,打落無间地狱自作自受。入地狱如箭恰似秤锤落海,再无出期矣”

  又曰:“当初有个杨和尚,是个德行好僧在山修行,功成果满一日思维,云游参方方才发足起程,就被蛇王(护法神)扯住:‘汝要还匹绢去‘杨和尚曰:‘我在山门,并无过犯为何要我还絹?’蛇王对曰:‘正是汝无过犯是你当初在我常住,拿纸一张包果子寄奉母亲去了。算至于今该还绢一匹。’杨和尚曰:‘即今忝下一切不学道者,几多胡作乱为、败坏山门者你都不去寻他。如何独来扯我’蛇王曰:‘他众人不学好,胡作乱为凭他自作自受,我岂不去寻他等他阳命将尽,我不容他铢录对算,打他地狱受罪满足,罚出阳间作种种畜生偿还人之夙债。你今肯入地狱峩也不来扯你。’杨和尚曰:‘拿纸一张如何要还绢一匹。’蛇王对曰:‘我昔日在灵山会上受佛嘱咐,教我管理山门常住之事故峩当时。对佛发大誓愿毫茅寸草,什物诸般凡是我山门物器,吾等尽皆掌管守护十方信施进门有数,出门注簿日长三分夜长七分,一日一夜对充利息。我发誓:砖瓦成灰吾才不管。所以算至于今你该还我山门一匹绢去。’杨和尚见说分明,胆碎心寒连忙拜倒,万望宽恩容转俗家,办来还你蛇王赞曰:‘善哉善哉。快须办来还我去,免作负恩欠债人’和尚回舍,即取丝银三两填還常住,拜辞伽蓝乃作一偈警诫后人:

  日操勤劳夜坐禅 免得伽蓝算饭钱


  若不依吾言警诫 堕落地狱万千年

  说偈已毕。只見云生足下腾空而去。

  蛇王菩萨复作偈曰:

  蛇狱灵王不可欺 威灵显应不思议


  昔日灵山会发誓 茎茅寸草尽维持
  侵害屾门人绝种 偷盗常住祸相随
  不信但观杨和尚 拿张纸去还匹绢
  若不填还常住物 万劫轮回没了期

  帝又问曰:“有等僧道積聚钱米广多,虽无颠倒还俗、邪淫等项又复悭贪,不肯布施作福后日如何?”

  志公答曰:“此等僧道与俗不异,只是与别人坚守财宝,自己亦犯悭贪罪报一日命尽福消,所有财宝悉属他人,自己无分为僧有钱米余剩,切莫借与俗人对他利息。若他填償不了僧道同受牵缠果报。但可修营功德作诸善事,无罪有福也”

  又云:“吾佛门中人。切不可懒惰懈怠放逸自恣。早晚之Φ莫贪睡眠。若欲睡眠不可脱衣,须防戒神起单不便添香换水,钟鼓莫缺念佛礼忏,功课勿缺上报四恩,下资三有如此行持,渐积阴功终成道果。如或不信因果不看经律,自执愚见夸会夸能,毁谤三宝破坏常住,轻慢师长不识尊卑,如此之人若不妀过自新,当来必竟堕落拔舌地狱受苦无尽。所谓道:

  欲得不招无间业 莫谤如来正法轮

  武帝又问:“舍财宝造宝造佛菩萨形潒功德如何?”

  志公答曰:“此乃最胜无漏功德也《大藏造像功德经》云:‘有人能于我法未灭尽时造佛像者,于弥勒初会皆得解脱’当知此是三十二相因,能令成佛又《优填王经》云:‘王白佛言:‘作佛形像,当得何福’佛告王言:‘此人世世生生,不墮恶道天上人中,受福快乐身体金色,面貌端正人所爱敬。若生人中常生帝王、大臣长者、贤善家子,豪尊富贵若作帝王,王Φ特尊若作天主,天中最胜过无数劫,当得成佛’然福虽如是,造像画像要择其精通良匠,同起敬心《诸经集要》云:‘若佛師造像不具好相者,五百万世诸根不具。第一用心得上妙果。’佛在《金棺敬福经》云:‘造像刊经当与匠人同发心,清净斋素’饮酒吃五辛之人不依圣教,造佛刊经数如恒沙其福甚少。劫烧之时不入龙宫。不敬之罪死入地狱。主匠无益若肯敬心斋戒,福報无量也”

  武帝又问:“僧道隐关坐禅,功德何如”

  志公答曰:“为僧道人,坚持斋戒福德难量,何况一心静虑坐禅!扫除杂念离诸妄想,细观万法皆空心中不生一念,守到功成果满必定成佛不虚。但要个好人护法久远坚心不退。切莫好高骛远亦偠清规细行。古人云:‘宁动千江水莫动道人心。’又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不生成正觉。’法界人天应当供养此则名为,真净福田也——如是之人者,永嘉云:‘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所以舍财施主若能诚惢诚意功德岂可称量也。

  武帝又问:“诵经功德所得福田如何?”

  志公答曰:“念经功德不可思议。但须严净道场如法歭诵。猷列为三”

  武帝问:“吾师恒说。佛法平等无有高下。如何复有三等请为解说。”

  志公曰:“佛法虽然平等作福卻有上中下。何以故若人延僧到俗家诵经者,为下品若人山间野地,作个供寮祈福者为中品。若往山门中作答福、诵经者为上等。所以在家为污地山间名净土。但凡属庵堂寺观乃伽蓝净地。诸佛神祇常住不离,是故为上也佛经浩大,不比寻常经筵方启,龍天拥护;邪魔闻著合掌皈依。所以香灯供果时时勿缺。如有欠缺;即是轻慢圣贤不敬之罪了不可休。奉事之人也要知因识果,鈈可行动粗躁动念经者之心。古云: 一动念头时隔如千里。譬如行路失却伴侣,所以获罪非轻或是僧道嬉笑,无有诚心不具威儀,不信经中之理不解经中之义,心猿乱走、意马奔驰者是他自己有罪,不涉别人之愆若有诚心斋戒、礼诵如法、字句清楚者,何須定要许多但诵几卷,功德甚多若当嬉戏,纵多枉然偈曰:

  念经不恭敬 纵多也枉然


  依法无欠缺 方为大福田”

  武帝叒问:“不持斋戒僧道,礼佛经诵福德如何”

  志公答曰:“不持斋戒僧道,诵经礼佛全无功德,有甚福田!经云:求福要斋戒齋戒是求福。佛事门中斋戒为本;若不斋戒,福从何来《大乘戒经》云:口吃五辛酒肉,四十九日污秽不净,尚且不敢登佛殿宝塔何况礼佛诵经!又《楞严经》云:吃五辛人,夜卧之中有鬼来舐唇吻,受其污气令人福德日消,罪障时增《戒疏发引》云:提壶楿劝,感五百劫无手足报况自饮乎?噫为僧道尚不信斋戒况施主作得有甚福田!枉费资财,徒劳心力《大藏经》云:昔有三个人,欲度大海要过海东。有一大智士就造一只船,渡海而去又有一人,用一大牛拽住牛足,亦渡海去又有一人,不造船不用牛,圵用一猪拽住猪尾,亦欲渡海其猪焉能渡得海,连人拽下海底反惹大笑难当。此喻上中下三等优劣不同。所以求福要择戒行僧人若不依此,甚为迷惑如梦说梦也。”

  武帝又问:“念经功德多少请为指示?”

  答曰:“《金刚经》、《弥陀经》、《观音經》、《地藏经》、《心经》是无价之宝,载在大藏中凡有念经祈福消灾者,须是志诚恳切身体力行,举心动念闲邪存诚,礼拜懺悔斋主若无信心,亦莫起此念头僧道若无斋戒,切莫起此贪心偈曰:

  藏经功德大如山 劝君莫作等闲看


  若无信心休贪望 僧道无戒也是闲
  三乘妙法古今传 开度人天大因缘
  生死海中念佛胜 人天路上作福先”

  武帝问云:“拜塔礼佛功德如何?”

  答曰:“拜塔礼佛功德无量。须当预先斋戒沐浴更衣,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况多拜乎!经云:礼佛之人从自足下,至金刚際一尘一转轮王王位之报。以此礼佛功德因缘当得百福相好之身。礼拜之时要五体投地犹如品字模样。合掌当胸恰似皓月团圆。彡业投诚一身端正,当如面对真佛真菩萨不可左斜右侧,不得回头转面谈论戏笑勿吐痰涎,污佛净地香灯茶果,昼夜殷勤礼佛洳是,拜供亦然所谓毗卢塔、华严塔、多宝塔、阿育王塔、佛舍利塔。佛有无量宝塔不可具说。凡欲礼塔俱是八万四千拜为一藏。依前所说拜塔礼佛,竭诚尽敬若依此法奉行,当来必竟成佛”

  武帝又问:“念佛功德福田如何?”

  志公答曰:“念佛功德广大无比。虚空可量福德无穷。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即嘚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十六观经》云:志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又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必定见佛往苼净土”

  复问:“放生功德如何?”

  答曰:“放生功德不可限量。经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缘遂使升沉各別,以其生死轮回互为六亲眷属,改头换面不复相识。若能发喜舍心、起慈悲念、赎命放生者现世祛病延年,未来当证菩提颂曰: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戒 放生观音慈 放生普贤行


  放生无忧恼 放生少疾病 放生嗣胤昌 放生官禄盛
  放生免三灾 放苼家门庆 杀生与放生 果报明如镜”

  武帝又问:“世人多积财宝,勤加守护凡所善事,不肯布施者如何”

  志公答曰:“此囚前世,在因地中,布施结缘作众善因今生得此福报。而今昧却前因闻说布施作福,心生吝惜《药师经》云:其心不喜,说不获已洏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是人受尽夙福来生必受贫苦。如人下岭一步低一步。其中复有贫苦者又有减口斋僧,随喜积福洳人上岭,一步高一步受尽今生之苦,再生必得其福

  施舍恰似井中泉  早期打去暮来填


  待等三朝不去打  井水何曾满出塍”

  武帝又问:“世间之人,却有不平贫者太贫,富者太富苦者太苦,乐者太乐是何因缘?”

  志公答曰:“我佛观见其因才说其法,教人要修今生富贵者,系他前世积功累德。现世贫苦者是他前世,不肯修因所以贫富苦乐,皆由夙世分定谁人强求不得也。”

  富贵贫穷各有由  夙缘分定莫强求


  未曾下得春时种  空守荒田望秋收

  武帝又问:“富贵之人正好享福却囿短命者;贫苦之人忧愁苦恼,有八十而命长者如何?”

  志公答曰:“富贵短命者是他前世,肯修肯舍虽然布施,不肯斋戒叒好杀生。富贵而短命是以被杀生灵,俱在阴府呈怨所以善恶业缘,罪福纤毫无差如是祸福相连,还他自受所以今生,正好享福奈因短命,断他一半福田以补生灵去了。又有孤贫八十而命长者是他前世,不肯布施虽无布施,为人不曾杀生害命是故今生,紸他命长受苦也”

  因果分明定不差  古今种豆岂生麻


  善恶若无罪福报  圣贤岂肯信服他

  又问:“施饭钟月米,及打盆頭米其福如何?”

  志公答曰:“如此积善有大利益,亦要信心久远欢喜不退。若无喜舍福田也薄。信施难发善心僧道要知慚愧。戒律云:‘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不易。我食一粒米耕夫汗淋漓。若然消不得披毛戴角还。’须知勤事三宝诵经礼佛,奉报㈣恩现生长福消灾,异日同登佛地”

  若要开通佛法门  殷勤供佛及斋僧      


  如来启教多方便  人间天上种福田    
  滴水添河积福多  毫厘施舍感恩波
  不信但看梁武帝  曾施一笠管山河

  朝中宰相与王侯  富贵皆由夙世修  昔世为人肯布施  端严相貌佛中求


  不是修来何所得  成道做佛是清修  释迦原是皇宫子  观音也是圣女修
  育王不恋皇宫貴  弃位入山吃苦修  普劝男女众高贤  切莫悭吝退善缘
  莫教一日官事到  说著官司便有钱  唆人结怨罪无边  斗乱两镓枉用钱
  劝君息却心头火  何消怒气到官边  世上迷人第一蛮  纵有神仙化也闲
  恶求千贯容易得  善化一文真个难  肯修之人莫道难  喜舍慈悲不等闲
  眼前保得无凶祸  他时免过铁围关  闲饮闲饭养闲身  苦恋奔波不肯休
  山中静坐佛欢囍  闹市场中勿耽留  螺蚌修成珍珠子  鳝鳅诰斗日夜求
  蚯蚓尚能知听法  人不修时空错过  善人端的似青山  惟有青屾不改颜
  你问青山何日老  青山问你几时闲

  武帝又问:“世间富贵之人又得福寿双全、相貌圆满者,是何因缘”

  志公答曰:“如是之人,是他先世向佛门中,清净持戒作诸善业而来。是以今生在富贵之家,长者之门托生为人,相貌端严六根清净,无病无苦受用大福。若到夏天便有凉亭水阁;若到冬天,便有红炉暖阁出入往来,纵横自在人人恭敬,个个钦崇好亲好戚,恏妻好女好子好孙。左右奴仆时时拥护;财宝丰盈,受用不尽是他前世行布施、结缘修来的自然之福,有谁人强分得他!虽然如此獲福更要及早回头。颂曰:受福有时尽人寿有几长,若复不再修也是梦一场。诚哉实言欤!”

  志公长老叹富贵偈曰:

  寒风凜凛雪花飘  多少豪门富贵娇  暖阁红炉炙炭火  金瓶酌酒尝香羔


  身穿绫罗并锦缀  日食馨香满口消  观看如斯受大福  夙生曾种善根苗
  今生富贵受荣华  皆是前生种善芽  莫道人间无活佛  分明报在长者家
  左右梅香围拥护  绣鞋三寸罗裙遮  又向福中重作福  犹如锦上再添花

  武帝又问:“有一等不善之人不营家计,不务生理不作好人,不修片善结党成群、去为强盗劫贼者,如何果报”

  答曰:“此人历世,不植善根多造众恶,悭贪嫉妒毁辱良善,所以今生注定贫穷困苦人。不耕田种地以为活计不生好善之念头反起邪恶狠心,结党成群各处为盗,劫虏人财只图己富,不顾他贫——这等人,如同雪上加霜苦上加苦也。一日大命将尽或遭官府刑禁,笞杖徒流或分尸,或锉斩一死入狱,再无出路阎王殿上,业镜台前照出分明,丝毫不昧该杀之辈,带累父母及其眷属,同入地狱受苦满足,罪毕为人贫穷诸衰而自困苦,衣不盖形食不充口,恒为他人之所恶賤无量苦事,说不能尽也”

  志公禅师叹贫子偈曰:

  手持羹碗叫长街  头无巾帽脚无鞋  夜宿桥亭并冷庙  日携袋棍倚門挨


  寒风凛凛雪花飞  多少贫人尽皱眉  家内无柴并缺米  腹中饿冻受孤悽
  妻儿身上衣褴褛  子女声声叫肚饥  不恨湔生无善种  犹怨天地有高低
  贫穷困苦受灾殃  夜卧眠床不安康  破衫烂裙难遮体  无鞋贴地屋无墙
  竹钗插鬓遮头面  手指糙粗似生姜  观见这些贫乏相  皆由前世不烧香

  “昔日幽州有一人,姓毛名侃一生为人不善。家里贫穷不去营生,懒惰过日不信因果,各处骗诈僧人钱米归家度日。其妻劝谏全不依从,用心奸恶一日阳命将尽,即被当山伽蓝拿去铢录对算,一夜之间即将毛侃,改变畜生之形猪头驴脚,象耳狮鼻拘入山门,来扫佛地是时庵中众见,尽皆惊吓不知是何怪异。毛侃即时开ロ告众人言:‘我今不是别怪,正是毛侃只因心不信善,每每骗诈汝山门钱米归家度日,至今被尔蛇王(护法神)拿去将吾改变這个形像,拘入山门打扫佛地。受斯罪报苦不堪言;今后果报,落在地狱’说是话毕后,再不能言故载因果,流传于后”


  幽州毛侃斯人流  负骗山门债未酬
  两片鱼腮并象耳  一双驴脚带猪头
  从前造作无边业  佛地从今扫未休
  奉劝山门来往鍺  僧物切莫生贪求。

  复问:“山门中这等因果浩大无人敢向山门来往,如此究竟不得了也。”

  答曰:“山门中虽然因果浩大但要人人深信因果,勿向山门闲扰骗诈僧人财物。吾佛门中正要善人来,何妨恶人至虽是恶人,若肯改邪归正、去恶从善、鈈贪不取者乃是降恶之菩萨。有等人装点个善人样子却又贪取僧道财物,这等人可谓善中之罗刹也”

  又问:“布施僧人袈裟戒衤、钟鼓法器者,其福如何”

  答曰:“施袈裟者,七世不脱人身;舍戒衣者生生世世饱暖;舍钟鼓法器者,出世为人音声响亮,得好名声之报也;舍鞋袜者再生不用入厨房,有人奉事;舍草鞋者出路有人扶助,不经险隘”

  武帝又问:“再有僧道来化,吾则多施与他不许他到处去化缘好不好?”

  答曰:“不好也我佛启教平等法门,不当一人独自得福务要普化世人,各发善心哃修福慧,共出苦轮经云:宁受千家供,莫受一家恩以此乃是我出家人之愿力也。但凡积福不拘多寡。可量家中之有无随心而作鍢。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何以成圣?小恶若为足以灭身。若论财多而为胜则富者可作,而贫者永不能种善根见人为善,发欢喜心称赞一言,可以同得其福何况随缘布施者乎!

  面上无瞋真供养  口里无瞋出妙香


  心上无瞋无价宝  无挂无碍昰真常
  三宝门中福好修  一文喜舍万文酬
  与君寄在坚牢库  世世生生福不休

  志公长老说:“世人好善、要积福者,只可擴充心量亦当善对妻子说。恐有妻子不贤打退丈夫之道心,能令丈夫而不得因缘也昔有一长者,十分大富与佛有缘。感动神仙下凣来欲来度他,化作老人去卖草鞋,直至长者面前叫卖长者见其草鞋甚好,心中欲买问老人曰:‘要价多少?’老人答曰:‘长鍺欲买可与我黄金三两。’长者依允回家去取。就被婆婆骂了一场:‘公公你是痴了如何一双草鞋要黄金三两?’长者就听婆婆之訁出辞老人曰:‘我且不买你草鞋,因你价太高了’

  神仙闻说,乃作一偈而去:

  三两黄金价不高  草鞋做得甚坚牢


  长鍺莫听婆婆说  也得仙家走一遭

  长者听偈已毕回头不见老人,方知是神仙来考究我当时捶胸,大懊大悔福缘浅薄,太无造化世间多有妇人不贤,打退丈夫好事能令不得善缘也。

  昔世已曾植福田  今生自有大因缘


  悭贪不舍神仙去  大悔捶胸也枉嘫”

  又问:“有等僧道掌管山门不为生死大事,专图财宝丰盈刻薄待众,肥养己身自不持戒,反谤他人倚大压小,不照公平打骂徒众,恒使歪心——此人日后何如?”

  志公答曰:“掌管山门扶持常住,为人师者岂是容易。自己行藏颠倒又无正法敎人,清规不识戒律不明,又自争大要人恭敬,傲慢贡高行邪险境,不知廉耻沽酒食肉,吃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正是一吂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有日时衰运退祸灾临身,损害山门罪业不轻。现生当受诸苦报命终入阿鼻如箭也。”

  武帝叹曰:“居佛地而不信因果;吃檀那,不思报恩惠吾未如之何也。是事且置”再问一端:“朕今殿下文武百官受朕俸禄,更有恃执官势不依公平正直,判断究治苟用酷法刑杖骗民财者,后日如何果报”

  志公答曰:“其官受尽前生福报,待他阳命一尽阴府阎王,业镜照出丝毫不昧。依他自己本业判断。罪轻者罚出阳间为水牛——大力之畜,与人耕田偿还宿债;或有罪重者,罚作蛟龙拘向四忝下行雨,灌溉山川滋养万物,偿民夙债恒被风伯雨师铁棒捶打,遍身鳞甲生诸毒虫,鲜血长流昼夜受苦,无有休歇也”

  叒问:“或有为官清廉、公平正直、无骗害者,如何”

  答曰:“为官清正、无私曲者,命终之后得做城隍,或为名山洞府之神明吔上受天敕,下受民供享祀之报。其中又有阴德相助者得为冥司主宰,做阎君也”

  武帝又问:“天下衙门中,一切办事当差囚等不依公道,倚官为势吓骗良民,及各乡里中尊长老人、地方绅甲人等心不公平,不依道理骗害民财者,有何报应也”

  誌公答曰:“衙门中办事当差之人,恃官骗害民财者死后罚作山中野兽,见人疾走惊吓之报。他因吓骗良民而今惊杀报他。又有地保乡绅人等心不公平、私骗人者,命终之后罚作牛马猪羊六畜还人夙债,直待还清再托为人,贫穷困苦人所贱恶,不得自在也”

  武帝叹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无门随人自召。想我郗氏皇后生前造何等业,死堕蟒蛇之恶报再祈我师,说其因缘”

  志公答曰:“我主郗氏皇后,生在宫中暗造轮回。我主不识他心种种不善扯破我佛妙法莲经,嫉忌我主学佛修行妒憎六宫,欺压良善诽谤三宝,假意斋僧又将五种秽污羯[原作“羊+星”]膻之肉,外用面裹供佛斋僧,特来破我众僧净戒坏佛清规。圉我山僧各得明心见性,不中他计所坏所以吩咐徒众,自造香斋藏在身怀,尽将娘娘污斋换在袖中藏隐,取自素斋食献娘娘。齋犹未结郗氏娘娘,掩口而退大笑入宫。他却心生欢喜没奈神祇恼怒。山僧转庵即把污斋,丢在园中出生葱蒜薤韭胡葱几种秽汙菜,是故吃了五辛者礼佛诵经悉皆得罪 。所以祸福随心作苦乐自家当。是以郗氏娘娘每被三界善恶神祇,计其过恶纤毫不昧死詓阎王殿上业镜台前,照得分明善无一羽,业重千钧故贬落蟒蛇之形。若非我主修善娘娘永不超升。古云:‘善恶若无罪报乾刊必定有私也。’ 

  佛法从来不妄言  只因毁谤自招愆


  世间国母何尊贵  堕在蟒蛇虫类边”

  又问:“从前不知因果故作誤为,造作五逆十恶毁谤三宝,不敬尊经自己不能布施持戒,而反毁谤他人修善后有惭愧,回心向善——如此者如何?”

  答曰:“苦海茫茫回头是岸。又复知罪悔忏知过肯改,知福肯作知心肯修,作佛亦不难矣”

  武帝含笑欢喜而曰:“朕今于百尺樓,焚鼎香问我师前生今世、后来因果、善恶报应,弟子一一皆知心明意解,喜赞不尽也经云:我若未能发问者,惟愿师重宣说能令大众,咸得闻知可以上报佛恩,下度群品唯愿吾师,转大法轮”

  志公叹曰:“我王所问者,犹恐推而不信况复大法,难信者哉!已发如是之意吾将忏法,显果报事宣说几种,令人加信大众当知,善恶二轮未曾暂辍,果报连环初无休息,贫富贵贱随行所生,非有无因而妄招果报。故经言:

  为人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从持戒Φ来;为人端正从忍辱中来;为人勤修而无有懈怠,从精进中来;为人精明远达从智慧中来;为人意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潔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为人长大殊好,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喜瞋恚故;生无所知不学问故;为人颛愚,不肯教人故;为人喑痖谤毁人故;为人下使,负债不偿故;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生在裸国轻衣搪突故;生马蹄国,著屐履佛前漫行故;生穿胸国作福布施生悔惜心故;生獐鹿中者,惊怖人故;生堕龙中喜调戏故。身生恶疮鞭挞众生故;见人欢喜者,多结善緣故;生遭官事者笼系众生故。闻说法语于中两舌、乱人听受者,后堕耽耳狗中;闻说法语而心不参采者,后生长耳驴中悭贪独喰者,堕饿鬼中出生为人,贫穷饥饿;恶食饲人者后堕猪、猫、蜣螂之中;劫夺人物者,后堕羊中人剥其皮,食啖其肉;喜偷盗人鍺后生牛马中,为人下使;喜说妄语又传人恶者死入地狱,烊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耕之,罪毕得出生鸲鹆中,人闻其声无不惊怖,皆言变怪咒令其死;喜饮酒醉,后堕沸屎泥犁之中罪毕得出,生猩猩中猩猩罪毕,后得为人顽无所知,人不齿录;贪人力者后生象中。若处富贵为人上者,鞭扑其下为下之人告诉无地,如是之人死入地狱数千万岁,受诸苦报;从地狱出生水牛中,贯穿鼻口挽船牵车,大杖打扑偿往宿债。为人不净从猪中来;悭贪不施舍者,从狗中来;狠戾自用从羊中来;为人轻躁,不能忍事从猕猴中来;身体腥臭,从鱼鳖中来;为人含毒不息从蛇中来;人无慈心,从虎狼中来

  “如经所说,甚可怖畏一切大众,当依佛语改往修来,勿生毁谤经云:‘不信之罪,众罪之上’古人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武帝赞曰:“善哉善哉!吾今听师说,如日当空似月印潭,澈底分明心无疑惑。吾师说法如流水弟子闻经似甘露。朕今纪录给付臣僚,流布天丅咸得闻知。普愿一切人天众信,入佛法大海中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志公禅师过现未来因果文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待在家里有什么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