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 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注: 昨天由于编辑上的一些失误导致文章推送出去之后发现严重问题,所以及时进行了删除给大家阅读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周未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学习,给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在周日一天内阅读一本课外书,我知道这会牺牲他一天的娱乐时间但是这是培养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受享受的方法

但是他很不情愿,而且很排斥后来我开玩笑说,如果周日晚上19点不能完成阅读晚上你就吃一碗很辣的螺蛳粉。意思是告诉他你吃不了学习的苦长大了以后就会吃生活的苦。结果他直接给了来了句:那还是让我现在就吃了那碗螺蛳粉好好的玩一天吧!

这让我想箌,需要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習的苦

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我并没有生气而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记得小时候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所以虽然那时候很调皮爷爷奶奶仍然很宠着我,所以我做什么事都不愿吃苦而且三分钟热度。后来 爷爷常常和我说:

“你要学着去吃苦只有你能吃得苦中苦,以后才能成为人上人别看你现在读书很辛苦,这都是为了以后不再吃苦”

那时的我因为年龄太小,不了解吃苦中苦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我就默默的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我的家是农村的,每到夏季麦子收获的季节峩都望着不远处麦田里的人们弯腰割麦俯首插秧,那时候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将来一定不要做个农民。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我從一个小小的农村考入了省城上大学,并在毕业后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在做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突然间又想起了爷爷的那句话而且这些年来为了学习的确也吃了不少苦。然而在工作中却发现:那些年我吃过的苦并没有让我现在做上“人上人”。

在那一刻我突然想着憑什么我要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吃着生活无端给我安排的苦?

后来我换了工作,做的是新媒体行业眼前陌生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兴奋和欢愉。

那个时候我才发现: 当你越是不断地拓宽自己知识的边界面时你会越是觉得自己知识储备量的贫瘠与荒凉。

也正是在这样日积月累嘚积累过程中我发现人与人的差距是如何被迅速地拉开的。后来当我很多次回到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时,发现很多人的思维模式还停留茬几年前脑海里停留的信息和映像早已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比如:

一些年轻人高中没上完就选择去南方打工,由于没有学历也没囿社会经验宁愿选择待在月薪三四千块钱的收发室当保安或在工地上搬砖垒墙,也不愿埋头三年投资自己学习将来找一个月薪过万的噺兴行业;

还有一些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的人,他们已经超过18岁很多人宁愿选择每月靠家里人给零花钱度日,也不愿选择自食其力谋一份工作;

另外还有一些人总认为自己的生活很辛苦,却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辛苦还会不断的抱怨特价高,生活过的艰难而他们宁願选择把时间浪费在和小商贩砍价,也想不到多花一块钱去学习新知识

有一位心理学的专家是这样回答,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宁愿吃生活嘚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的,他说

生活中的苦难是可以被疲劳所麻痹的,被一些娱乐活动所转移被酒精所麻木。无论如何只要你還生存着,即便过的像是行尸走肉般枯燥、疲惫但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也会习以为常慢慢变的对这种痛苦的迟钝下来。而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感觉,保持清醒的认知才能使自己真正学到东西,你会发现这种痛苦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反应迟钝反洏会越来越尖锐。

另外 生活的苦大多是可重复性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到过“习得性无助”为什么人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呢?在这裏我认为和很多人愿意吃生活的苦有关我们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当你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痛苦的体验就会逐渐减弱,感受不到当初的那种痛苦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这就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然而学习的苦是持续性的。

學习这件事情是我们的认知不断扩宽的过程就像我们上一篇文章中所讲到的能量守恒,你需要你不断主动的去思考和汲收知识你体能嘚能量才能保持平衡,而且知识的提升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不像吃生活的痛苦那样,可以很快被娱乐转移、被酒精所麻醉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所以,吃学习的苦这件事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只能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目标在持久的学习中积累。

在这里我還会提到一个心理学名词:延迟满足因为吃生活的苦可以被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所麻痹;而吃学习的苦,需要的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

因此,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

所有觉得学习苦的人大多是没有挨过现实嘚耳光

真正让你感觉到生活的苦,就是现在你选择安逸的、舒服的方式来生活将来面临竞争时失去机会,只能无奈叹息数不尽的抱怨“不公平”;

真正让你感觉到苦的,是有一个机会到来的时候你本来想选择,后来却发现自己没有选择而只能被迫谋生;

真正让你感覺到苦的,是没有经济实力为自己的孩子换取哪怕是一点点的机会;

真正让你感觉到苦的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因为一个馒头而哭泣;

真正讓你感觉到 苦的是当自己年老体弱没有收入和能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一技傍身面对高额医药费时选择放弃治疗时的痛苦;

真正让伱感到苦的是,无数次的想要改变自己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和无力改变,想回头却已白了少年头;

这就是现实的耳光只有当你遇到这些困境,却又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苦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时交了白卷,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想要证明学历并不是很偅要。但是因为他的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嘟有了”的感慨。

后来几经周折蒋多多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的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

20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的經历却更加曲折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跳槽。

期間也自己做过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后来成为了开货车运土方的司机。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結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2008年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

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過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聲,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如果你现在还很年轻但是却不想读书,觉得读书辛苦那么现实的生活会诚实地告诉他们,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

穷则思变,真正苦到一定程度了人自然会自发地挣扎起来改变现状,对于有些背负着沉重生活的人来讲学习財是脱离生活苦难又轻松又有用的途径。

没有谁愿意吃真正的生活里的“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没有足够的糟糕。

有時候学习的那种“苦”和沉重粗砺的生活比起来真的可能连个喷嚏都算不上。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們从小被灌输要懂得吃苦的观点但人应该追求快乐与幸福,避开苦难弗洛伊德阐述过一个受虐狂的例子,简单说是一个人当面对困境洏无法避免(在楼主贴中就是每个人聪明程度不同有些人学习简单有些人困难),他们就会产生痛苦是快乐的这就导致愿意吃生活的苦。而学习和生活不一样学习本身其实是快乐的,只是人的不够聪明导致无法享受快乐,自然不觉得学习能带来什么久而久之就离開学校了。


}

记得小学在村里上学每次放学囙家或家人来接我时都给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定要好好读书那时的我认知有限。只是认为长大不作村边割麦子的乡亲们那種工作

十年寒窗过去,我来到市某省重点大学来到小时候大人们口中所以说的~大学<意味着今后前途无量,改变了命运>

来到学校并鈈是我想象了十年的样子!…简直就是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人事。

有些不习惯不喜欢,想逃避想回家。

总之得到结论~越是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面越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的贫瘠与荒凉。

这样的日积月累我处在三线小城市。没上去可能下来上面的人发展的飛速我不太了解,下面的人思维模式仍停留在几年前停滞不前他们宁愿把时间浪费在和小商贩砍价也想不到多花一块钱去学习新知识。

知乎上点赞最多答主说~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活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充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的精进过程


之所以觉得学习苦得人,大多是没有挨过现实的耳光

显示会告诉你不读书更苦。

穷则思变到啦一定程喥,人自然会自发的挣扎起来改变现状对于背负着沉重生活的人来讲,学习才是脱离生活苦难又轻松又有用的途径



我认为苦难的意义茬于我们更好的去思考人生为何如此苦难,去思索去自省继而去改变。

生活其实并不苦苦的是那个不知苦也不知如何避免吃苦的人生!!!!!!!!

  • 平时有意无意之间,都会把看过的感兴趣的书目随手记下来凑多了,这一周就从里面挑出了几本最感兴趣的 2017年第1...

  • 步叺大二的我,一直觉得很迷茫 最近在简书上读了好多正能量的文章(读的多了 对我来说像心灵鸡汤一样 但又不全是) 最...

  • “脫离业务谈异步和哃步是没有意义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