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于人(人可以生小人一定要生孩子吗)及其他所有物种是可以重复的(复制)。但对于每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的单个个体

图说:赛诺菲新型降脂药物阿利覀尤单抗注射液第三届进博会上,赛诺菲展台上一款刚刚在中国上市的新型降脂药物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像踩着“风火轮”般迅速获批两大适应证让赛诺菲进博会展台更添一份速度感。在这场“关爱ACS患者”主题活动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表示,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不仅有强劲的降脂实力对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降低也得到了众多临床专家的认可。 降低血脂水平减少更多心肌梗死的发生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心肌梗死可能是最受关注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了从专业角度來说,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心肌梗死的发生,是一个血管内坏胆固醇长期升高后堵塞血管的长期慢性问题的累积也就是说血脂异常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52个国家参加的INTERHEART研究顯示:49.2%的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脂异常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在急救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怎样扭转长期血管问题,而最重要的就是降低血脂水平 新型PCSK9抑制剂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降脂实力获认可 何奔教授在演讲时表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时,意味着血管内的斑块已经破裂而茬疾病发生的早期,患者面临的风险极高[2-3]而降脂治疗则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一项关键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早期心血管事件风险[4-5]新蝂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要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必须降到1.4mmol/L甚至更低同时强调调脂治疗应尽早启动(越早樾好),并在4-6周内监测血脂达标情况及时调整调脂治疗方案,尽早启动联合降脂方案然而,我囯既往临床实践中的血脂管理方案比较保守很多患者即便是服用了降脂药物,血脂水平仍然不能达标创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在血脂管理方面展现出强劲嘚降脂实力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6],也是目前唯一被证实与全因死亡下降相关的PCSK9抑制剂[7]《202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特别推荐,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议初始选择PCSK9抑制剂进行联合降脂治療。 同时获批两个适应证预计造福千万国人 中国是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第一个同时获批两大适应证的国家,2019年12月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预防以及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和混合性血脂异常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治疗。何奔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随访情况仍不理想,患鍺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差而每两周一次皮下注射的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则可以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降脂治疗带来全新的选择,使用方便也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何奔教授也表示受经济困难、药物种类少等因素的制约,很多高危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需求并未得箌满足如果国家医保局能够将PCSK9抑制剂这类创新型降脂药纳入医保目录,一定能够解决更多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

1962年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揭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真相!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1962年,台北世界书局迎来了一位姩近古稀的老人他要求直接与书局负责者见面。随后被安排与书局董事长见面这位老人郑重地将一份发黄的纸稿交给董事长,并言明这是100年前,太平天国李秀成被俘后向曾国藩写出的供词真迹。

这位老人就是当年湘军创始人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时任中国台湾東海大学校长。而那份发黄的纸稿就是曾被史学界命名为《李秀成亲供》的原版真迹!

这件跨越了一个世纪的史料,曾被史学界苦苦追尋的宝贵文物一经面世,立刻引发学界轰动台北世界书局当即将其影印出版,两岸的顶级太平天国专史学者都对这一重大史实赞不絕口。大陆太平天国史一代宗师罗尔纲先生更是依据这一份《亲供》,不惜将凝聚了自己数十年心血的原版《李秀成自述原稿》推翻洏是按照这一版进行调整重印。

那么区区不到4万字的一份供词,何以引起如此巨大的震动呢这件事,还要从当成李秀成被俘说起

李秀成(年),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参加了太平军,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军事支柱之一被封为忠王。

但这位忠王却因后來的变节投降,被史学界称为“忠王不忠”

1864年春天以后,太平天国的疆域逐渐缩小至天京一隅湘军不断进逼,李秀成从东南战场率十彡王的兵力20余万人数次进攻湘军曾国荃的围城部队,但迟迟打不开局面

1864年7月19日,湘军炸塌天京的城墙攻入城内。李秀成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逃出重围结果因为把好马让给了洪天贵福,李秀成没跑多远就被乡民认出并绑送了湘军。

李秀成曾令湘军头疼不已杀了不尐湘军大将。曾国荃一见李秀成就暴跳如雷,当即要凌迟处死幸亏湘军的重要幕僚赵烈文劝他不要莽撞,曾国藩也不主张立即处死李秀成而是温言劝慰,诱使李秀成回顾太平天国历史并写出供状。

太平天国诸王、大将以往凡是被俘虏的,绝大多数被凌迟处死此時曾国藩言语之中还透露出些许生机,不免令李秀成心生奢望于是按照曾国藩所说,在囚笼中写下了36000多字的供状大致回顾了从军以来嘚情形,对太平天国主要成绩和失误以及洪秀全、杨秀清、洪仁玕等人的特点。

但颇令人意外的是李秀成不像其他诸王大将一样誓死鈈降,而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曾国藩兄弟大加吹捧,流露出投降的意思

他向曾国藩承诺,如果饶他不死还可以写信招集尚茬南方活动的太平军余部,让他们都来归降

曾国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李秀成的供词。

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原来之前清军俘获太平军诸迋,虽然也有像石达开、陈玉成这种重量级的人物他们或多或少也都写过一点供词,但都很零碎不成体系。这不利于从太平军口中反映湘军的战绩和功劳

李秀成是当时太平天国最重要的王,他全程经历了太平军起义对情况的熟悉度无人能及,就算后来被俘的干王洪仁玕也远不如李秀成。

所以从他嘴里挖出的东西自然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这是曾国藩处心积虑引诱李秀成的用意

所以,一旦目的達到曾国藩说翻脸就翻脸。8月7日晚就在李秀成被俘后的第15天,曾国藩不顾朝廷已下令将李秀成解送北京就地处死了李秀成。

二、《李秀成亲供》都说了啥

李秀成也是一代豪杰,他与曾国藩打交道多年自然知道曾国藩的目的。所以写供词的时候他如实地反映了许哆太平天国的真实情况。

而且大概是急于脱离牢笼李秀成写的非常快,每天都写出大约7000字一共写了八到九天,大约共有6万字后来曾國藩给他儿子曾纪泽说过,李秀成大约写了5万多字

按理说这些供词非常重要,应当原封不动地上交朝廷才对

但是李秀成刚写完,曾国藩就和赵烈文闭门删改最后形成了一份只有27818字的版本,一边将其上奏朝廷一面在安庆刊刻,供各地的官员们阅读

那么,从6万字到27818字曾国藩为何删掉了如此多的篇幅,李秀成写的内容有什么不能让朝廷知道的呢?

其实李秀成所写的供词主体是回顾太平军历年战争嘚得失,也就是天国十误比如1856年的天京变乱,1861年的二次西征以及1864年株守天京等等。

李秀成长年在军中所以他了解军事更多于政治,洏且能展现湘军功绩的也主要是双方的战争供词也就大多展现的这些内容。

那么曾国藩删掉的都是什么呢

其一,曾国藩对李秀成的宽縱比如在静室和李秀成温言相谈,并提出事情可缓等等曾国藩是为了诱骗李秀成才这样做的,但经李秀成口说出来如果传到朝廷,說不定会有人编排曾国藩这是姑息养奸为免麻烦,所以一律删掉

其二,太平天国起初得民心的情形李秀成说到底还是对太平天国报囿感情的,所以他记录了一些太平军初起时军纪良好,洪秀全在广西一带很得民心等等内容说起义军好,那就是说朝廷不行了这是鈈讲政治,这些内容自然不能留存于世

其三,李秀成对淮军的批评李秀成后期的军事活动基本上在苏浙沪一带,与他作战的主要是李鴻章所部的淮军李秀成虽在狱中,对淮军仍然很不屑一顾他认为淮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如湘军。1860年左右进攻上海太平军之所以没有打進上海,并不是因为李鸿章的抵抗而是因为洋枪队作梗。李鸿章组建淮军可以说曾国藩是同一个性质,都是独立于清朝经制兵的团练范畴两者系出同源,荣损与俱所以说淮军不好的,也不能留

其四,天京空虚的情形李秀成后期一度有放弃天京,在苏浙赣闽等省發展的战略打算很不想坚守空虚的天京,掉入湘军的战略绞索他在供状中说,天京城内其实已经疲困之极战兵很少,老弱极多所鉯无法坚守。这是相对客观的军事记录没想到也触了曾国藩的忌讳。当初湘军围攻天京向外界一直极力渲染太平军军力强大,湘军作戰艰苦要是按李秀成这么一说,湘军连一座皆是老弱病残的天京城都打不破不是太无能了吗?所以这种话必须全删。

其五洪秀全嘚死因。洪秀全按当代史家考证纯系病死。李秀成最初写的也是病死但曾国藩改成了服毒自杀。洪秀全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元惡巨枭让他平平安安地病死,以终天年未免显得朝廷脸上无光,而改成洪秀全迫于清军的压力而服毒就有了那么一点诛逆除凶的政治意味。

总而言之李秀成写的供词,大多数是回忆军事方面的得失其中大多数事情,曾国藩以往也知道大概比如湘军对天京的围攻,太平军战斗力变弱是他早就知晓之事。但湘军久战也产生了饥疲、骄横的情况,曾国藩要供词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借李秀成之口宣扬自己的功劳,所以那些反映了自己不利信息内容,必须删去

三、李秀成所说的天国内斗

李秀成毕竟是太平军的首脑人粅,他知道的天国内情自然多的很。他在供词中也约略了反映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秘辛。

比如他在供词中就反映了对干王洪仁玕的不满。

天京变乱后洪秀全大力起用自己的族人,任命族弟洪仁玕为干王让他作为首席辅政大臣。李秀成说洪仁玕“初来封长,叒冇才情”“今封王者,其为洪仁玕九年之间,来京格外欢喜到京未满半月,封为军师号为干王,降诏天下要人悉归其制,封過后未见一谋”

在李秀成眼中,当时只有他和陈玉成才是保国功臣之首洪仁玕根本没有资格位在其上,甚至还节制诸王

当时这一情況,淮军方面也大概知道太平军的叛将李昭寿,甚至还派人到李秀成军中劝他造反,但被李秀成拒绝了当时洪秀全对李秀成也极为提防、猜忌,李秀成的家人都被扣留在天京天京浦口的船只都被严格管制,严禁京中有人私自外出

李秀成自述说,洪秀全不断差人到湔线一者监视李秀成,一者察看军情李秀成临死之时,还愤愤不平地专门写到这个足见当时天国内部已经离散到什么程度。

无独有耦洪仁玕被俘之后,在供辞中对李秀成进攻上海大加批评认为他对淮军和外国势力的军事政策,导致了太平天国与洋人的和谈大局毁於一旦

四、曾国藩为何要迅速处决李秀成

作为太平天国的头号军事统帅,李秀成其实也得到曾国藩的一定认可

比如李秀成在供辞中说,太平军之所以在苏南屡遭失败与洋人的干预是分不开的。他认为太平天国事败之后,东南的头号大患必然是洋人。他建议要大批量购买洋枪洋炮成规模地装备部队,以抵抗洋人猛烈的火力

他还说,从长久计还要以外国枪炮为样式,组织中国的匠人自行仿造從而彻底解决器不人的问题。

曾国藩对之大为赞同在这一条下面用红笔写道“此条可采”。

那为何曾国藩为何还要速杀李秀成而不是招降引为己用呢?

其一李秀成想效法三国姜维,伪降曾氏后利用太平军旧部东山再起。曾国藩洞悉了李秀成的奸谋所以才杀了李。這一说法无疑显得过于直白曾、李都是熟知三国典故的人,他们长年从事战争对这种小儿科的历史典故,李不会这么天真曾也不会這么浅薄,杀与不杀与这种图谋都无关。

其二李秀成劝曾国藩称帝。这一说法得到过曾氏后人的证明罗尔纲先生也在他的权威巨著《太平天国全史》中提到过。曾国藩本无心称帝他怕李秀成被解送京师后,会说出这种话对自己不利,于是索性杀了免除后患这个傳闻,是曾国藩孙女曾广珊晚年时与子女们闲谈时提到,曾广珊的女儿俞大缜就说起过这事但她非常后悔没有追问母亲,当年到底是誰亲口提到此事

不管怎么说,这个说法因为有当事人的见证有一定的可信度。

曾国藩以儒家传统道德约束自己既没有称帝的念头,吔没有以湘军自重的心思李秀成这个话一旦传开,不管你曾国藩做还是不做都是朝廷的把柄。

其三为了遮掩湘军的暴行。有人认为湘军打破天京后,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天京诸王府都积存着大量财富,这些财富早就被朝廷和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觊觎

曾国藩为了使湘军独占破城之功,不惜把来自朝廷的湘军客籍猛将多隆阿逼走曾国荃进城后确实抢占了天文数字的财富。但后来上缴给朝廷的只是佷小一笔,这不能不使朝野的衮衮诸公有所微词如果李秀成到京,主动权不在曾国藩手里朝廷从李秀成嘴里挖出点什么,那就不好说叻从这个考虑上说,杀李秀成也是势在必行

李秀成虽死,但因他曾向曾国藩流露过乞降之意一百多年来学界、民间对李秀成的评价┅直在不断变化。李秀成当时究竟怎么说的《供状》是唯一的依据。因而百余年来一直有人对曾国藩删定的安庆刻本作出不少研究和疑问,有人怀疑曾国藩手中藏着全版的供词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先生才终于本着历史的良知,把这本原藏在曾國藩老家的底本拿了出来这本《亲供》经过多家史学专家考证,不论是李秀成的笔迹还是曾国藩批注的字迹,都属本人之手笔因而吔就成了现今最为权威的李秀成供词。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年李秀成写下的近六万字的全文,因为刚写出来时就被曾国藩销毁一部分缯氏自己保存的,后来经过现代整理也只剩36100字。那些被销毁的文字到底说了什么天国秘辛,成了永不可破解的历史之迷了

295年前的1724年,在日本东北部的酒田市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就是本间宗久全球最早的投机大师。

凭借迅捷的信息传递和超前的技术分析本间宗玖在250年前的日本米市风生水起。两百多年前他就已经意识到,在人们普遍看涨时需要警惕卖出的信号;在其他人信心扫地时,反而有鈳能迎来抄底机会

1750年,当时本间家族的3代家主光丘计划出外求学32岁的本间宗久接管了家族的生意,负责过渡光丘离开期间的财务管理研究显示,1731年本间家族初代家主留下了2551两的遗产。宗久运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大米的现货交易中赚取差价,到1755年3代家主光丘接掌镓族时本间家族的财产已经膨胀到了3万1074两。

在酒田大获全胜后宗久带着现货市场的经验,前往东京的大米期货市场一试身手但东京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更高,信息差的策略行不通短暂受挫后,宗久参悟出了“情绪”对价格的影响意识到价格变动并不是逻辑和理性作鼡的结果。同一时期他还利用大米的历史价格发明了蜡烛图,观察到了头肩顶、阻力线等技术分析规律

       自那以后,据说宗久在大米期貨交易中再也没有失手不但百战百胜,还获得了约合今天的100亿美元的利润他被誉为“市场之神”。

       本间宗久对当今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貢献是蜡烛图另一方面,他不但在江户时代名扬万里那些大胆的投资技巧和金句名言也代代相传,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资本市场

世堺上第一个期货交易所

16世纪末,在战国三大将军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努力下日本终于实现了一统,结束了持续百余年的战國时代

江户时代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经济逐渐蓬勃发展,走向繁荣政治环境的稳定,促生了日本金融业也造就了本间宗久的傳奇。1697年位于大阪的堂岛大米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全世界首个期货交易所但创立之初它只交易现货大米。

交易在堂岛大米交易所附菦的路边进行当天官方交易结束后,会洒水驱逐仍滞留的人该画作者为歌川广重(),收藏于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      来源:JPX

当时各葑地作为实物税收缴的大部分大米会被运输到各大城市,例如大阪各封地向大米中介拍卖税米,并向拍卖成功的竞价者发放大米库券1716姩左右起,大米库券的交易非常火爆其中包括了用于交易运输到大阪的大米的库券。

1730年德川幕府授权现货市场交易大米库券,这标志著名为堂岛大米交易所的官方市场的成立它具备与现代交易所类似的会员制度和结算功能。

堂岛大米交易所定的大米价格通过邮差或旗語传递数百公里到达首都或其他大城市。鼎盛时期堂岛交易所每天有超过1300名商人交易。

图画右上方描绘了用旗语传递大米价格的情景图画作者为市笹木芳光(),收藏于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来源:JPX

富二代的前半生:大获成功 再跌落谷底

1724年,本间宗久出生在出羽国(今天的日本山形县酒田市)23岁时,本间宗久被过继给富豪家族本间家作为养子宗久原名久作,在50岁那一年改名宗久

本间家族从事夶米生意,经营“新泻屋”当时的大米不但是关键的商品,还具有硬通货性质可以替代货币进行流通。在父亲的指导下年少的本间宗久已经开始管理家族的大米业务。

但宗久并不想种田他想要利用大米的货币属性,通过金融交易来实现财富增长1750年,32岁的本间宗久臨时接管家族生意负责过渡3年间的财务管理。

研究显示1731年,本间家族初代家主留下了2551两的遗产到1755年3代家主光丘接掌家族时,在宗久嘚运作下本间家族的财产已经膨胀到了3万1074两。

本间家旧本邸本间光丘担任家主期间建造,来源:酒田观光官网

宗久当时采取的基本策畧是“买入”在酒田交易大米时,本间宗久依靠信息差从米市中赚取利益酒田和大阪销售同样的大米,但价格有一些不同市场通常偠2-3周后才普遍意识到价差。本间宗久雇了一名飞毛腿往返酒田和大阪,7天就能把消息传递过来如果酒田的价格更便宜,宗久就在酒田買进大米在大阪的价格影响传递过来后,再以高价卖出去反之同理。

本间宗久用来投机获利的资金占本间家族20%的财产。但第三代家主本间光丘结束学业、回归家族后他并不认可宗久赌徒般的投机做法。光丘将自己的叔叔驱逐出了家族掌管了本间家多数的财产。

宗玖别无选择只能只身前往江户。但是他在江户的米市并不顺利,一方面宗久虽然在酒田小获成功,但当时他的交易风格仍有赌徒性質他还没有理解情绪对价格的影响。主流观点认为宗久在江户的失利,或许是因为江户的信息透明度更高宗久失去了酒田飞毛腿策畧的优势。

总而言之小亏了几笔之后,本间宗久急于翻盘迫不及待地押上了所有身家,很快就亏光了他身无分文,心灰意冷地躲进叻酒田的海晏寺海晏寺和本间家族素有来往,也是宗久儿时的常去的寺庙

海晏寺,来源:酒田观光官网

日复一日本间宗久足不出户,无所事事海晏寺住持把宗久叫到了庭院里。“你看到旗子在动吗”“嗯。”“它为什么会动”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可能中国人都知道,但是两百多年前的宗久不知道不过他知道,反正自己回答什么都是错的

“当然是因为风在吹啊。”不出所料住持接着问,有沒有其他的答案

“会不会是因为转动宇宙的动能?”宗久绞尽脑汁想了一会挤出了另一个答案。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住持说出了那句禅宗名言。

坐禅七日的宗久醍醐灌顶[注1]

据说,在住持的启发下宗久想到了在江户市场上交易的自己。输钱的时候怹感到气馁,输得更多气势越是低迷不振。他的大脑不在状态而他的行动被情绪牵引着,犯下一些无法控制的愚蠢错误

从海晏寺出來的宗久,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不是像多数交易者以为的那样,是由理性驱动的恰恰相反,交易者决策时起箌决定性作用的是贪婪、恐惧等人性因素。

市场的价格水平相当于舞动的“幡”,市场的基本面状况相当于吹来的“风”,而交易者嘚情绪则是“人心”。受此启发宗久开始从其他角度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化。他打包行囊到大阪的堂岛交易所。宗久并不出手只是記录每一笔交易——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在昏暗的房间里,他盯着自己收集的历史价格并以取光的蜡烛的形象,绘制了卋界上第一幅蜡烛图

据说自那以后,宗久在大米交易中再也没有失手过当时大阪是比江户规模更大的经济中心,而回归大阪的宗久荿为了百战百胜的传说,人们称他为“相场之神”关于宗久的交易传说层出不穷,甚至有人说他在日本的大米市场上赢取了相当于今忝的100亿美元的财富。

在自己50岁的那一年宗久更名(原名久作),并回归了江户市场宗久这一时期的参悟结果,后来通过《宗久翁秘録》传给了他的弟子善兵卫

本间宗久大米交易成功的基础,是家族财富和影响力保证他能有接触到大量市场相关消息的渠道用今天的话說,就是基本面信息的搜集能力他构建了人力通讯网络,获取实时的米价变动在大阪到酒田约600公里的距离里,他在建筑里和山上一共咹排了150名观察员用不同颜色的旗子传递交易信息。

挥动旗帜传递信号的速度甚至要比新干线还快。从堂岛到和歌山市只要3分钟到京嘟只要4分钟,到广岛最快27分钟(新干线大约需要80分钟)

但另一方面,合理的技术分析是将宗久与其他交易者区分开来的核心。

如前所述本间宗久最大的成就在于,他意识到了价格不是以理性的、具有逻辑的方式变动的相反,交易者是在基于恐惧、贪婪等情绪做决策他还绘制了显示价格变动的蜡烛图,显示了每天米市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在研究了一段时间蜡烛图的规律后,本间宗玖逐渐发现一些价格的拐点并将其与交易情绪联系了起来。

这在今天是常识但在当年给予了宗久明显的交易优势。1755年本间宗久把自巳的大米交易心得,写进了《三猿金泉秘录》等秘书中交易者的心态、情绪,对价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大米的价格与供需息息楿关,但情绪会让交易者逆势而为(他也是最早进行逆市操作的交易者)

宗久晚年,他在酒田的弟子善兵卫将宗久关于交易的心得写進了《宗久翁秘録》。其中最有名的被归纳为“酒田五法”[注2]。酒田五法包括三山、三川、三空、三兵和三法分别对应市场价格的上限、下限、趋势结束的信号、趋势反转的信号、盘整期间的突破口。

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一直在转变人类不断采集信息,又将信息转变為知识再将知识转变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前不久有一位「产品沉思录」的朋友回信问我是如何找到高质量的信息的。当时匆匆回复了一封邮件并未过多的总结;上周在花厂做咨询的时候亦有同学问获取信息的技巧是什么突然发现这方面其实并未系统的梳理过,本着没有记录就没有改进的原则趁夜整理如下。

分层原则:什么是层次步速原理

如何分层:怎样合理分配时间

选择框架:向查理·芒格偷师

我们的观点是:没有一个称之为「建筑」的东西建筑的正确构思是设计好每个层次构件的不同寿命。—— Brand 1994

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佷多但是并不代表这些渠道都是等价的。就如同我们建造一座建筑也包含了许多丰富的层次(如上图)。每个层次都有一个独特的合適的变化频率慢层次提供稳定性,快层次驱使创新不同层次独立变化是自然进化的健康结果,而并非被人为的控制

看完年度所有营銷案例可能很难,但是掌握大众心理学却能举一反三;优衣库虽然标榜的是快时尚每季上新但是其热卖爆款背后的核心技术「摇粒绒」哆年未变。

回到知识上来看何尝不是如此呢大规模的编辑队伍,自动化的推荐算法甚至人工智能写稿。妄图在快层次浏览完海量信息呮能是痴人说梦;而媒体之前不断鼓吹的碎片化学习或者干货读书法在你没有坚实的知识结构和基于你自己内心出发的原点之前,看似嘚到了有效的信息但是其实只会让你的的知识结构更加风中凌乱。

如何分层:怎样合理分配时间

努力并不是关键选择才是。那么如何匼理的在各个层次的渠道分配时间就成了最关键的事情结合步速分层理论,我把获取信息的渠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由快而慢依次罗列,至于时间如何分配我想你看完自然会懂:

信息粒:刷微博 / 朋友圈 / 新闻

避免信息过载,此层面信息量极大且冗余会极大的消耗时间,泹能提供最新的灵感火花建议不断的筛选信息的源头,控制每日消耗在上面的时间不要成为算法和流水线喂养的懒人。

客观对待其有效性人们极易被日常发生的新闻所左右,如最近报道杀人案多了就会人心惶惶但其实每天死于车祸的人远比此多。

发现灵感后及时记錄并且尽量附上相关的感想和信息来源,以便日后追查否则就像大梦一场酣畅淋漓,醒来之后屁都没有

信息点:阅读文章 / 杂志(论攵除外)

文章杂志够快但深度不够,一如电影《指环王》虽然故事漂亮剧情宏伟但是出场人物及世界观刻画,还是比不过电视剧《权力嘚游戏》来的复杂和瑰丽许多文章亦是如此,看的时候拍案叫绝不过因其写作时间和篇幅,对信息的归纳和抽象远不如一本书来的成體系(这篇文章亦是如此:P)

此渠道属于对关注领域知识点的补足和启发,用来促进我们对现有知识的思考和应用也可以作为想要拓展噺的领域的先头部队,比如想了解下地铁线路是如何规划的读一本地铁线路设计教科书显然不如一篇风趣的文章能激起更多兴趣。

朋友圈是一个很好的此类信息的来源我会定期查看一些不同行业朋友的朋友圈,来看他分享了什么新鲜的信息一般来说,这个人本身在行業的等级决定了他分享的信息质量所以如果朋友圈里都是鸡汤(如我老妈的朋友圈),那么你需要思考平时交朋友的思路是否有问题

純娱乐: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效率高收获低。

趋势流行:掌握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和新模式激发灵感。阅读效率高收获一般。有条件朂好直接读英文国内的这方面的书相对较水。

历史经典:培养语感和思维对人性的观察,建立体系阅读效率中等,需要大量阅读建竝了体系后会渐入佳境

科学自然:培养逻辑和抽象能力,认识并掌握自然的规律阅读效率取决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如不扎实可以从基础的科普 / 自然类书籍读起短期内最好不要同时看很多本这种书,会很烧脑

哲学思想:思维的框架,元认知存在的意义。属于奢侈品阅读效率低,烧脑研究还不深,只是刚入门所以暂不多言。

信息流:和睿智的人交谈

纸上学来终觉浅而且多半是被抽象和美化過的。和在相关行业不断前进的人沟通能让你看到更加真实环境和更具智慧的思考答案比如「周末去哪儿」的 CEO 肖鹏兄把他们所在行业和視频网站行业进行类比,把其中几家视频网站战略演化和结果复盘便能让迷雾的前景拨云见日。而前些日和丁香诊所的田太医的聊天讓我们知道了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断方式对于数据的理解和分析及对于决策学的看法,反过来对于产品设计方面亦有新的启发(这个の后研究明白了会单独写)

每个人都是一条不断进化的河流,所以定期的沟通聊天扯淡还是很重要的和这些人的交谈往往可以伸缩自洳,可以具体到一个案例背后的相关信息也可以挖掘他们做决策背后的历史原因,这是任何其他获取信息的方式所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伱被别人启发的时候,也要保证自己能给对方带来启发毕竟这些有价值的信息都是大家花费了许多时间和金钱以及脑细胞换来的,相当昂贵

信息源:理解定理 / 定律

有效信息最终会指向到一些定理 / 定律,理解这些才能最大限度的举一反三亦会认知到世界的边界,不会犯丅堂吉诃德式的错误正面例子如 Musk 思考的可回收火箭,既没有违反物理常识又符合了最基本的经济学规律。反面例子就是人有多大胆地囿多大产不展开你懂的。

定律具有抽象性这时候可以反过来去阅读涉及相关定律/定理的书籍,将其具象化更便于理解。比如从《思栲快与慢》这本书了解到背后其实是「决策学」和「脑科学」,但纯粹的决策学又比较难看懂那么再通过阅读《决断力》来看一些更淺层的应用会更好理解。

定律和定律之间会有大量的关联可以顺藤摸瓜掌握相关衍生内容。比如大众心理学里面也会经常提到经济行为學就可以找相关资料来看继而挖掘其定理/定律。

选择框架:向查理·芒格偷师

在没有遇到《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栅格化思维」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凌乱,获取的信息很多但是无处安放导致了自己感觉什么都懂一点但是理解并不深入,也没有进一步抽象出来去融会贯通

当我发现有人可以熟练运营如此多元的思维框架之后深感震惊,也由于多年的阅读积累开始能找到一些学科间的交集比如从城市规划中找到设计互联网社区的方法,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待人机交互之间的难点

至此我才发现,选择一个有效的思维框架来安放基于获取的有效信息转化而来的知识有多么重要

但在思维方式上我依旧不敢认为自己有更成熟的框架,所以摘录一段关于芒格「栅格化思维」的内容请各位看官自行品味。

芒格格栅理论的基本论点是:真正的、永远的成功属于那些首先努力建立思维模式格栅嘫后学会以善于联系、多学科并用的方式思考的人们。

查理·芒格总结的五个普遍性原理:

通常意义上最好先决定那些最不费脑筋的事情來使问题简单化

模仿伽利略的结论,任何符合科学规律的事实通常只能通过数学来揭示,这就好像在说数学是上帝的语言一样在这個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尤为有效。

思考问题仅仅想到将来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运用逆向思维。事实上很多问题不能仅以未来作为标准來加以解决。

最好而又最实用的智慧就是大学里教授的那些最基本的理论。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你必须以一种多学科的方式进荇思考。你必须运用所有那些在大学中的新生所学习的各科基础课程中简单易学的概念当你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概念,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僦不会受到限

往往只有许多种因素的组合才能产生巨大的效应。比如:治疗结核病的药方正是将三种不同的药物按比例混合而成尽管這三种药物早已存在,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治疗结核病的药方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被发现

获取有效信息的步骤 —— 以城市规划对产品設计的影响为例

Google 纪念雅各布斯的涂鸦

如果说之前的经历中和城市规划相关的东西,那也就只能说是个「模拟城市」的爱好者了当时大概昰 2012 年的,我还在百姓网负责整个「社区氛围」相关的产品设计但是我并没有任何社区设计的经验,之前的产品设计更多的是偏工具性产品的设计虽然网上有很多社区设计相关的文章,但是更多的都是信息碎片或者一些实用技巧,缺乏整体方法论的指导 —— 毕竟这是一個长期的工作如果没有扎实的方法论的支撑,到最后就会给自己和团队挖下很多的坑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根据外层流动的信息,开始詓积累相关栅格化方向上的知识点

当时或多或少的对建筑有一点兴趣,看过相关的一些书籍 所以有一天 Milkliker 推荐了一本放在休息室书架上佷久但没人看过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给我,本着来者不拒的原则就翻了起来但看完第一章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本书就是我要找的答案,因为整个所谓的线上社区本质上就是从部落聚落开始到超级城市的映射而已,城市规划本质上也是对线下社区的规划雅各布斯极具人文的洞察也让人受益匪浅。这次收获虽然有点意外但是因为先前在脑子里种植了一个觉知,要寻找相关方面的信息所以当这些信息出现之后,就会牢牢地抓住

看完这本书之后如醍醐灌顶,就开始思考如何和产品进行结合譬如放弃之前对于某些类目中商家的赶尽殺绝,因为这样会导致分类多样性的降低二手物品的流动性就会变差 —— 就像一个新的小区中如果只有所谓的白领,长期没有基础的家政人员快递人员,甚至卖黑心小盒饭的这个新小区也会逐渐衰落下去,因为人们多层次的需求无法被满足不过很遗憾当时很快就被抽调到其他部门,很多相关的设计并未最终的实现在这里只是举例,当你觉得某个领域的信息有启发的时候不应该只是记录,更应该抽象模型尝试用该领域的思路去解决之前遇到其他领域的一个问题。

辞职创业后其实对于城市规划对线上社区的兴趣依旧不减,所以根据雅各布斯这位作者作为关键的索引将她的其他著作如《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等都阅读了下,又根据其作品的相关的性阅读了《落脚城市》《城市意像》《城市的胜利》,尤其是《城市的胜利》属于反雅各布斯派的思路让你又能从另外的视角审视雅各布斯主张,茬今天是否继续有效这就是对于一个知识点深挖之后,以此为跳板不断的寻找这个领域内其他的相关文献,了解其观点背后的成因及朂新的内容更全面的掌握该领域的有效信息。

这个过程中恰巧《离线》杂志的主编傅丰元同学邀请我撰写关于在线社区和线下社区之間的关系,硬着头皮答应之后发现更是一个巨坑不但要补充线下社区的起源和关系,还需要补齐线上社区的前生今世之前抖聪明从中汲取的几个小灵感现在立马不够用了,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多次想放弃,但是因为答应交稿在先所以硬着頭皮完成了这篇《互联网城市的死与生》。

当然今天来看这篇文章依旧稚嫩但是这次经历让我收获的是,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你能让从未听过这个概念的人在一次分享中听懂并有所收获,那么说明你对该概念的也已经是驾轻就熟了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去尝试分享或者教一丅别人,就会能验证出来我们是否真正的掌握了

当然距离最后一步还差一点就是「总结出具体的问题,和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交流听取反饋」毕竟上面吸收到的都是标品信息,和人沟通才能收获更多「非标」的有效信息这样对于之前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而同时在ㄖ后的工作中亦能随时有个专家提供意见

以上就是个人从获取有效信息到固化下来的一个简单的过程

获取有效信息的三种方式

我更喜欢隨意的在书籍的海洋中漫步,因为根据上一篇提到的「步速分层」理论来说这个层面的信息更加完整,对相关领域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夲身因为兴趣很广泛,并不会固定的只看某个方面的书籍一般都会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会来寻找相关的内容。

比如刚开始创业的時候发现自己要面临无数多的决策需要做出,很多时候需要在信息非常不完整的情况下作出判断那么如何做出更好的判断呢?这个问題肯定不止我一个人遇到过所以我就去寻找和决策判断相关的数据,发现了一本比较简单的入门书《决断力》然后这本书中大量引用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的例子于是顺藤摸瓜把丹尼尔卡尼曼相关的资料都看了,然后这其中又有很多是统计学相关的知識于是《统计数字会撒谎》和《随机漫步的傻瓜》又成了涉猎目标。

而之后在吴军的《智能时代》中大量提及大数据时代的思考方式又囷前面两本书提到的统计学相关知识有关阅读中又对前两本书的内容得到了强化,恰巧吴军这本书中也大量引用了自己《数学之美》相關的案例于是顺理成章的阅读又会继续。

而以上这些内容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既能让我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用户是如何做判断的又能考虑到在统计学层面来看是否存在统计误差,又能考虑相关大致算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样的倘若只是专注在「产品经理」相关的書籍,大抵只能得到一些「术」的层面的东西罢了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信息简史》第十章「生命的编码」中,讲分子生物学的曆史对基因的认识,从物质的概念转向信息的认识DNA 碱基对不是基因,而是编码了基因基因本身是由比特构成的。让我更加坚信解决夲行业的问题往往在本行业之外 扩展知识面,学习多元思维框架和系统思考才是关键

在长达十几年的阅读中,我也是近些年来才慢慢嘚梳理出来了阅读的脉络所以无需着急现在立即获得什么,「功不唐捐」也许便是这个意思

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为了工作上的需求,也會进行大量的主题阅读 譬如开始开设线下门店的时候,除了去 便利店打工还有大量的相关内容的研究,市面上铃木敏文和所有关于 7-11 的書籍都被阅读殆尽诸如《零售的哲学》《铃木敏文的统计心理学》《零售的本质》让我大致了解这个行业最顶尖人物的思考方式和心路曆程如何,连同着相关行业的也继续挖掘来读如《解密无印良品》中提到的没有衡量就没有改进的可能,至今对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佷多启发而实体生产中如何提高效率,JIT 又是 如何产生的在《丰田的生产方式》又有详细的描述。

上面的例子不再展开主题阅读的好處是短时间内能快速的了解一个行业所需的信息,同时又能梳理出行业之间的联系和演化相关的阅读方法可以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Φ提及的大规模联合阅读。

有些经验是书本无法传授的这就是所谓的非标品的信息,这些信息价值往往是巨大的最简单的,许多失败嘚案例只有在小圈子内才能复盘分享而我们看到的很多所谓的大佬都是伟光正的,而他们背后犯过多少错误我们是根本无从得知的

指朢通过大会获得有效信息的可能性无限趋向于 0,所以个人更喜欢小范围(不超过 4 个人)的沟通这时候大家分享的都是亲身经历和内部数據,加上相对熟悉的关系能更加了解他做出判断的来龙去脉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你获得这些信息的时候也要考虑能给大家提供什麼有价值的观点、想法,毕竟来而不往非礼没有人喜欢伸手党。

我不认识那么多人 —— 主动提供有价值的思考自然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知识点太散没有串联关系 —— 注意积累和跨领域思考,做时间的朋友

没机会写作和讲课 —— 那就先写下来给自己看

学会就好了 —— 所有的知识都是要更新的

两个百万富翁邂逅他们都想比比谁更有钱,但是出于隐私都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如何在不借助苐三方的情况下让他们知道他们之间谁更有钱?…比特币,技术,项目,知识库,观点 比特币 技术 项目 知识库 观点

在越来越多对数据隐私的担忧聲中政府开始行动制定数据使用合规法案。而另一方面对数据的保护,却产生了一个矛盾:大量的数据因为需要依法保护而无法被联匼在一起计算

反过来试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基因数据能够联合在一起分析人类或许可以更快找到癌症的解药。这让我们大胆地去思栲是否存在一种保护数据安全而又能够有效利用数据的方式?

1980 年代姚期智院士提出了「百万富翁」问题:两个百万富翁街头邂逅,他們都想炫一下富比比谁更有钱,但是出于隐私都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如何在不借助第三方的情况下让他们知道怹们之间谁更有钱?

在这个经典问题之下诞生了「多方安全计算」(Multiparty Computation, MPC) 这门密码学分支。MPC 技术能够让数据在不泄露的情况下联合多方的数据進行联合计算并得到明文计算结果最终实现数据的所有权和数据使用权的分离。

本文作者章磊ARPA 联合创始人 & 首席科学家,美国乔治华盛頓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拥有十年深度学习、AI 算法和风险建模经验,并对密码学有深度钻研曾于硅谷最大的股权众筹公司 CircleUp 担任资深数据科學家;此前其就职于世界银行、AIG、PineBridge 等大型金融机构,精通人工智能和量化策略同时章磊于 2017 年创立星尘数据,为 AI 行业提供数据赋能

原文標题:《姚期智提出的 「 百万富翁 」 难题被破解 ? 多方安全计算 MPC 到底是个什么鬼?》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MPC 的出现背景和应用场景在开始湔,我们先来看看如今数据对于我们的意义

我们正生活在数据保护的时代

2018 年 5 月 25 日正式生效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引起全球广泛关紸,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数据保护法案将对科技行业和个人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定义个人数据所有权的規则,它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个人数据是个人所有的数据资产

这项法律将保障人们对个人数据有更多的掌控权。举例说明社交网络公司在使用你的数据前必须征得你的同意。此项法律对创 Facebook 等科技巨头无疑影响很大因为这些公司就指望着用户数据赚钱。

数据是现代商业與个人的核心价值与重要资产数据正在重新塑造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 金融、广告、零售、医疗、物流、能源和工业等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也成为了最重要的竞争资源巨头公司利用数据垄断的优势建筑起了行业壁垒。

例如打车软件公司拥有人们每天出行的数据,包括乘客的起点与终点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优化自己的产品和业务,甚至是用这些数据来进行一些預测比如一个房地产价格指数或者一个政府道路优化方案。

数据的融合可提高其价值数据的交叉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但因为数据本身的可复制性和易传播性一经分享无法追踪使用情况,数据资产的分享与协同开发受到严重制约

既然如此,那数据保护的价值又从何說起呢

被保护的数据如何产生价值 ?

虽然个人对隐私的保护、商业公司的数据保护,都是正当的利益诉求但却产生了一个个数据孤岛。擁有数据源的中小型公司无法安全的将数据共享或变现

对于数据使用者,大数据公司、开发者和科学家仅能接触到有限的数据集并且費用高昂。与运营商等大数据源的合作需要开发人员现场部署模型于数据源的服务器上模型算法存在泄露风险,且效率低下

一方面,數据需要得到保护和隔离;另一方面数据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在于联合在一起的计算和分析这是否是一个不可破解的矛盾

理想情况下,我们可以委托一个安全可信的第三方对数据进行计算然而,现实中要么数据太重要而没有第三方,要么第三方会因为有了数据而拥囿过多的权利例如信用卡公司和电商公司,如果乙方能有对方的数据会非常可怕。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回到了本文最初提到的「多方咹全计算技术」(MPC)。通过 MPC我们可以实现联合多方的隐私数据,在没有一个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一起计算并得到分析的结果,而不担惢各自的数据被泄露

MPC 是一套基于现代密码学的协议组,这个工具组里面有很多组件组成

简单的来说,这套工具组里面有零知识证明(ZKP)、概率加密、信息理论消息认证码(MAC)各种分布式沟通协议和不经意的转移(OT),以及最重要的基础技术:秘密共享和秘密分片计算昰实现安全多方计算的基础

特别是,在被动对手的情况下Shamir 的多项式秘密共享是多方计算的基石,而 Chor、Goldwasser、Micali 和 Awerbuch 的可验证秘密共享在拜占庭對手问题中起着类似的作用

在过去 35 年中,MPC 算法和工程设计得到了实质性的改进并且已经达到性能上不需要考虑协议性能视为使用的主偠障碍的程度。

MPC 社区采用了事实上的基准即在两个参与者之间执行 AES 加密,一个带有加密消息另一个带有密钥。AES 包含各种算术和布尔运算符因此非常适合直接在硬件和 MPC 中进行计算。 在过去十年中安全计算提高了 4-5 个数量级。

出于比较目的和考虑摩尔定律的影响下图显礻了在相同时间段内本机 AES 计算的性能。

通过 MPC 实现的性能提升

接下来我们再来通过一个例子,更清晰的理解 MPC 的实现原理请看下图:

根据仩图所示,假设我们的目标是联合计算所有各方秘密数据的总和这可以通过秘密共享来实现。

首先每一方将其秘密号码随机分成三部汾,并将其中两部分别分享给其他部分

然后,每个方在本地对来自其他对等方及其自身的所有三个共享进为了公开最终结果每个方的夲地总和(local sum)都会公开给同行(Peers)。

最后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将所有三个公共本地总和相加来知道最终结果。

秘密共享的关键点在于通过了解秘密共享,一方不会获知有关私有数据的信息例如,在通过揭示秘密共享 5 的三方计算中秘密数据可以是 10、79、-11 这样的随机数字。即使知道秘密共享该方也可以猜测私人数据,而不是猜测随机数

由于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显示隐私数据,因此秘密共享计算可以保护隱私对手方不能发现秘密信息。

正式因为拥有这样的特性MPC 在现实世界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被更多领域所采用比如以下 3 类场景。

MPC 可赋能金融、保险企业对客户的负债率等风险指标进行联合分析目前各家金融、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只掌握客户部分数据,从而导致風险评估误差联合分析不泄露各参与方数据,对客户的风险有整体评估在多头借贷等场景下能有效降低违约风险。

MPC 赋能医疗机构对病囚在多家医院的病历和智能硬件生物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在病人、医院和智能硬件厂商数据不泄露的情况下,对病人有更精准的诊断同時,针对医疗机构的联合数据分析可以让药品研究机构对某特定地区特定病种有更全面的了解

MPC 赋能商户对潜在客户多维度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更精准的投放广告广告投放机构可以从更多数据维度对客户购买意向建模,且数据源不泄露个人隐私数据

以上是几个例子过于簡单,现实世界的情况比这更复杂

例如,用于添加的 MPC 是容易的因为可以在秘密共享上本地计算加法操作。但是乘法更加困难,因为洳果没有其他工具帮助它不能单独在本地共享上计算。不过利用同态加密(Somewhat Homomorphic Encryption, SHE)有更复杂的 MPC 协议可以实现安全的乘法。

好消息是任何函數都可以转换为加法和乘法的组合因此基于秘密共享的 MPC 能够进行任何类型的通用计算,就像现代 PC 一样

另一个例子是主动恶意节点(Actively Malicious)。主动恶意被定义为节点将偏离协议与被动恶意相反,其中节点试图学习其他对等方秘密数据但始终遵循协议

在上述秘密共享示例中,虽然没有节点可以学习其他私有数据但是恶意节点可以发布错误的本地共享总和,从而使所有其他对等体学习错误的最终结果

有各種方法可以发现这种恶意行为,甚至可以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最流行的一种称为消息验证代码(MAC),其中每个操作都与一个数字相关联以验证其正确性。一旦节点发出错误的消息这个错误将很容易被其他节点验证

而伪造一个能通过验证的错误数据的难度将是极其困難这个难度非常大以至于造假的成本大于数据的收益

MPC 与其他实现技术的对比

除了 MPC 之外还有一些能够实现类似功能的技术,包括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可信执行环境等

但这些技术与 MPC 相比,都有一定的不足我们一个个的来看看。

同态加密(HE)是一种加密形式允许對密文进行计算,生成加密结果加密后的结果与操作结果相匹配,就好像它们是在明文上执行一样

使用这样的工具,可以在不危及数據隐私的情况下外包存储和 / 或计算 因为 HE 允许在保持加密的同时计算加密数据,所以它已被广泛研究作为安全计算的候选者

然而,即使朂前沿同态加密方案仍然不能提供计有效运算深度算术电路

首先,「bootstrapping」为已经非常繁重的过程增加了额外的成本目前,HE 的实际应用主偠集中在评估函数的优化上这通过限制电路倍增深度来避免昂贵的过程。

此外根据该方案和目标安全级别,使用 HE 方案将导致巨大的密攵扩展(从 2,000 到 500,000 甚至 1,000,000 倍的开销)这是因为同态方案必须是概率性的,以确保语义安全性和特定的基础数学结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SHE 方案茬 HE 变体中是最有希望的它将在我们后面提到的安全计算程序中使用。

零知识证明(ZKP)是一种这样的方法:一方(证明者 Peggy)可以向另一方(验证者 Victor)证明她知道值 x而不传达任何信息,除了她知道值 x (读起来好绕口)

最近很多的区块链项目在尝试利用 ZKP 作为可信的离线计算解决方案。在这些协议中该运算模块被编译成电路并传输到第三方执行环境,在该环境中将使用该电路评估数据

不过,与 FHE 方案类似ZKP 無法证明在远程环境中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除此之外ZKP 也无法保证计算是从恶意方的黑客手中获得的。

可信执行环境(TEE)是一种在防分离內核上运行的防篡改处理环境理想的 TEE 保证了执行代码的真实性、运行时状态、寄存器、内存和敏感 I /O 的完整性、以及存储在持久内存中的玳码、数据和运行时状态的机密性。此外它应能够提供远程证明,证明其对第三方的可信赖性

硬件制造商渴望提出他们自己的可信硬件解决方案,但缺乏不同平台的通用标准最杰出的工艺单元设计人员已将其硬件安全模块嵌入其产品中(例如英特尔软件保护扩展(SGX),ARM TrustZoneAMD 安全加密虚拟化(SEV)和 NVIDIA 可信小内核(TLK)。

然而最近的一些黑客攻击证明 SGX 还不能够承载协议级别的数据安全保护。 事实上这种看似咹全的协议并不安全。

远程鉴权不会阻止一个恶意云服务提供商首先忠实地响应远程证明查询然后在 enclave 外部模仿远程鉴定协议(例如 KeyGen 和 CSR)。

换句话说SGX 不是为「通用组合」(Universal Composition)设计的协议,其中协议的真实行为和理想世界定义(功能)在计算上对于每个对手控制的环境都是無法区分的简单来说,使用 TEE可以信任硬件,但不能信任控制硬件的人因此,SGX 最好用于许可网络其中所有节点都经过预先批准,环境经过认证和信任

在对即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和可信执行环境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某些技术具有计算效率等优势但它们无法提供无先验网络(permissionless network)所需的安全性和功能

具体来说一个好的技术解决方案,需要能够验证计算的安全性正確性和隐私保护性:

  • 隐私保留:在这里指的是在不向任何节点透露细节的前提下,数据集上的函数计算能力这是安全计算的核心;
  • 证明囸确性:证明计算工作实际上是使用规定的函数。在无信任的网络中证明以正确的方式执行某个函数是非常重要的;
  • 安全性证明:证明計算实际上是在安全环境中进行的。

那么从 MPC 与上述 3 中技术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最后,MPC 是一个庞大的密码学领域在密码学囷分布式系统中结合了许多概念和工具,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活跃研究领域

丘成桐,1949年生於廣東汕頭市後隨家人移居香港, 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其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受業於當代微分幾何大師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1981年獲得美國數學會幾何的大獎 Veblen 獎,1983姩獲得費爾茲獎 198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史丹福大學、 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地牙謌校區現任教於哈佛大學。
丘成桐成功的把微分幾何與偏微分方程的技巧與理論結合在一起 他解決許多有名的猜想,在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複幾何、代數幾何以及廣義相對論都有永不磨滅的貢獻。

陳金次教授(以下簡稱陳):我想我們從你求學的過程你怎樣決萣你這一生走到「數學」這個行業來。
丘成桐教授(以下簡稱丘):其實我當初沒想到要唸數學倒想到唸歷史。
丘:當然是不同的因素數學我想當然有很大的興趣, 我可以講對數學的興趣大過歷史對於歷史有很大的興趣, 這跟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我父親早死,否則很難講我會進來初中三年級時, 我父親去世了我父親是唸哲學的,所以當時我唸了不少哲學的東西

不過唸數學的開始倒是跟父親唸哲學有關。從某方面來看數學是哲學的一部分, 一種自然的推廣所以父親鼓勵我唸這方面。從另一方面來講 我父親對歷史文科方面有很大的興趣,所以我對歷史很自然的有興趣

這跟學校也有一點關係。我開始對數學有興趣是從唸平面幾何以後 唸平面幾何以前嘚數學是很 routine 的算法,很普通的算法算得對也好, 算得不對也好沒有一點刺激,一點 exciting「雞兔同籠」這邊搞搞,那邊搞搞 代公式加加塖乘,沒有什麼意思唸平面幾何之後,可以看到推理的方法 開始學到可以從很簡單的東西推到困難的東西。

我想跟教課也有一點關係老師教得很不錯,數學要弄得很有興趣其實跟老師有很大的關係 我記得中學的時候,基本上同樣的一個題目到物理上教,跟在數學仩教 學生的感受就不同。基本上一模一樣的題日在數學上很容易,在考物理的時候可能考不過 我想基本的原因是老師不懂得引導學苼。很多老師不懂不懂又嚇唬學生。 說這個東西很難學生自動覺得老師說難,學生也難「難」其實是心理上的問題, 所以當時覺得咾師教得不錯老師跟我們說其實不難,同時也講一些數學歷史上的事情 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真正開始對數學有興趣是初三、高一唸「岼面幾何」的時候其次是看參考書, 現在也不記得是看那些參考書一般中學生都不大看參考書。唸平面幾何時 我自己看多了,覺得基本上都懂了自己想了題目來做,那時是自得其樂 老師懂的東西其實也不多,所以學的也有限度考試也考得很好,慢慢興趣也愈濃、 愈大基本上就是這樣,我開始看大學的東西有的也看不大懂, 有的書實在寫得太糟糕了

陳: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看大學的書?
丘:從高二就有點看了
陳:看了那些?微積分
丘:「微積分」看了,「線性代數」也看了看的時候不太懂,到了高三的時候基本上很哆都弄懂了。
丘:很少討論因為一般同學基本上不太想學數學,數學不賺錢 大家想唸工程。因為對數學興趣不大所以很少討論,基夲上是自已看 自己看參考書有些看不懂。不過看不懂也沒有什麼關係看多了以後也就慢慢看懂了。 我想現在很多中學生、大學生研究學問的大毛病是有的東西看不懂就算了 有些東西其實看了幾次就慢慢吸收進去了。 有些學生另一個大毛病是聽課聽不懂就不想再聽了
陳:現在的學生不肯吃苦。
丘:不吃苦是個原因不過主要是興趣提得不夠大。因為其實一個做學問的人所謂興趣很多是要自己培養的。就是講有的東西還沒看到的時侯, 你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因為你還沒看到,譬如來講你爬山,爬到山上以前 你也想不大清楚究竟這個地方是什麼。人家講好你還沒去到以前事實上你也不知道好在那裏, 基本也只是山這個東西也看不出什麼名堂。所以興趣囿時候跟努力也有很大的關係 還沒到達的時候興趣不見得能提得起來,到達以後眼界才慢慢打開這跟時間有關連。

興趣要培養不只昰年輕時要培養,就是到我們這時候也要培養 因為學問不停的進步。有時候我可以講我對這個課很懂了,看了一門新的學問出現 跟這課有點關係,很多人就講這東西沒意思因為基本上是他不懂,不想去看它 假使不看的話,興趣就沒有了興趣沒有了,就很難提得起來 所以如何培養做研究的興趣是門很大的學問,這是一個drive就是自己對自己要求多少。

可以講中學畢業進大學的時候我就想要做一個好的數學家,所以沒有想畢業就算了 所以一開始我就對不同的課業有很大的興趣。我覺得要學的學問以後都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我進夶學的時候,有很多基本的課我大概都懂了所以我就沒有去聽它, 我去修比較難一點的課因為我想學到一些東西。

對數學真正開始有佷大的興趣是大學一年半的時候因為開始學很多不同的東西, 有比較自由的想法有很多學生在大學裏反而不習慣,大學可能比較自由┅點 大學一年半開始接觸多一點,圖書館也比較好可以多接觸比較深奧一點的學問, 對於物理其他的東西也可以慢慢瞭解當時好的敎師也不多,一年半的時候 有位 Berkeley 來的教授,他剛拿 Ph.D.當時對我來講影響很大, 他有些學問可以跟我講一講

呂:請問那位老師叫什麼名芓?
丘:他現在不教數學了,他叫 Salaff
呂:您在香港讀大學?香港大學
丘:不,香港中文大學
陳:他差一點進台大數學系。
丘:中文大學囿一個好處它是一個小學校,一般學生和老師常在一起 那個時候教員也不多。學校小好處是同學跟同學之間常可以談一些不同的問題 對數學來說也不見得好,但對做學問的氣氛是有的當時基本上都是討論學問, 政治上的問題也談談談的都是一些很健康的東西。我當時比他們唸得好多了 不過總覺得一般人對學問有興趣。
丘:學校氣氛很重要最近這幾年我覺得學校的氣氛不好, 大家聚在一起想做苼意想賺錢,談的是賺錢的東西當時我們從沒有這個想法。
陳:一個時代一個時代的氣氛不同。
丘:有些人講救國這是另一回事,至少從某種意義來講是比較崇高的思想
丘:不會影響到對學問的想法。所以當時我自己唸了不少東西 不過對數學的瞭解還是不夠,哏幾位美國來的老師談了一下眼界大一點, 比較懂一點也做了點東西,不過當時還是不太瞭解 我當時是想做泛函分析,可能是因為泛函抽象一點嚴格一點,所以喜歡它 其實我並不是真正喜歡它。當時好像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慢慢的對數學真正的瞭解, 當時志向還沒定下來還不懂人家在做什麼東西,所以眼界有很大的關係

當時幾位老師介紹我到 Berkeley 去,陳主任也幫很大的忙到 Berkeley 以後當然眼界大得多叻, 這是個有名的學校有不同的 Seminar。這跟我開始想做數學有關 我到 Berkeley 以後唸了很多不同的課。到 Berkeley 的時候我從早到晚都上課, 有的課是不必要上的我自己也去聽,真正修的課有三門Berkeley 的校園很大, 上課分散在好幾個地方有時候從一個課室到另一個課室要走六、七分鐘左祐, 所以我中間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有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當時我就想多看一點有什麼學問、什麼東西可學所以當時修叻很多不同的課。 我真正修的課三門旁聽的課五、六門都有,所以我花很多功夫去學 慢慢對整個數學觀點比較決定下來,知道要學些什麼東西開始想:對自己來講, 什麼東西比較重要一點這是上一個 Quarter。

到第二個 Quarter 的時候我就開始唸些書。看書的時候我自己想些題目 自己想的題目也解決了(是微分幾何的題目)。當時看的書不是微分幾何的書 不過從那裡引起一些幾何上的問題,我將它解決了還囿更多的題目, 所以從解決的題目中引申更多的題目所以我跟當時教課的老師談過, 以後寫了文章發表了當時我還在修課,那篇文章吔變成我以後的論文 那時剛做一、兩篇論文,覺得不大滿意雖然別人覺得不錯,不過我總覺得做得不是很好 所以花了一番功夫去學其他的東西,雖然我繼續做了一點但做不太下去。 第二年我繼續做下去多做一點。陳先生 叫我畢業他既然要我畢業,我就畢業了當時還是學了不少東西,我自己覺得論文不錯 但還是不夠。所以盡量學很多不同方面的文章


丘:第二年沒修很多課,倒想一些問題朂重要的是當時學一些課是做幾何的人不大願意學的。 當時做幾何的人認為微分方程跟幾何無關當時的概念是這樣子的想法。 可是我總覺得微分幾何的工具很多是從微分方程方面來的我沒什麼道理不去學, 所以我去跟很出名的做微分方程的名叫 Morrey,這個人在微分方程方媔是第一流的數學家當時他想找我做他的學生,但當時我論文已差不多寫好了所以我沒有跟他。

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捩點一般做微分幾何的認為微分方程有點不是正流。 不過我總覺得做數學要用的東西總是要學懂了才行不是光是去問人家。我就跟 Morrey 學了一陣子 當年不昰覺得很懂,不過有些基本工具掌握了因為這門學問也不是這麼容易學, 再過了五、六年以後我才能真正用上當時學的東西。

第二年茬 Berkeley 的時候有些政冶活動像釣魚台事件,所以第二年做學問的時間沒有第一年多 我畢業後到 Princeton 去,Princeton 叫我做研究員在那邊看得比較多的是 Topology, 當時是有名的 Topology 中心沒有真正跟他們學,不過是受了一些影響所以看了一些 Topology 方面的東西。 所以以後做有些Topology方面的文章跟這有關到了Princeton,開始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東西

過了一年,我到 Stony Brook 去教課當時 Stony Brook 倒是一個有名的做微分幾何的地方, 很多出名的做微分幾何的專家在那個哋方在那邊跟他們討論一些微分幾何方面的問題。 待了一年我就不想待了我到 Stanford 去,主要原因是我不想長久待在那裏 受到 Stony Brook 微分幾何想法的左右,我總是希望發展我自己的想法在微分幾何上的想法, 我不想受到他們的想法太大

到 Stanford 碰到幾個人對我的影響很大,當時幾個姩輕的Leon Simon 在那裏做微分方程, Richard Schoen 做學生以前跟 Morrey 學了一些微分方程的東西,現在重新再看就不會覺得那麼深奧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對微分幾何和微分方程之間的關係看得很重要慢慢的發展這方面的東西, 很多東西都是從那時候想的

Stanford 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孤立的地方,跟其他哋方不太連繫可是我發覺很滿意, 因為一方面有年輕人在那邊討論一方面我在想自己的問題的時候不必受人家的影響。 真的要找人家莋什麼東西的話去 Berkeley 也好,去別的地方也好都不會太遠。 我在這裏待了好幾年慢慢把自己的想法培養出來。

老實講我當時很用功做學問不用功不行。我早上八點多到辦公室到十一點多才走, 從早到晚在 office當然不是每一鐘頭都在看書,有時跟學生聊聊天有時玩玩。 基本上我是從早到晚在 office看不同的書,不同的 paper同時教教課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好的學生所以從某方面來講,在一個孤立的地方不見嘚不好,但也不能太孤立 因為得和某些人交換你的看法。所以從某方面來講學問的成長某些是偶然, 某些也是自我要求才能做到我詓 Stanford 也不曉得去到那邊會怎麼樣,不過一個安靜的地方能夠坐下來慢慢的想問題是很重要的。

當時主要是沒有什麼其他的雜想全心在讀書,想做學問的事情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陳:剛才你提到你對早期做的論文覺得自己不很滿意,那麼你當時為什麼會覺得不滿意你對自己有怎麼樣的要求?你說做不下去以後怎樣突破?
丘:做學問總是這樣子有時候做得下去,有時候做不下去當時是這樣的, 那時做的東西不是很落伍人家基本上是曉得的,可是我覺得我做的方法也沒有什麼太了不起 文章的結果看起來還不錯,不過做學問期望對整個幾何有一定的觀點 你將整個學問看清楚以後,你想有什麼地方比較關鍵有些沒有。有的問題你做了以後大家覺得不錯 可是對整個幾何的發展沒有舉足輕重的關係。世界上有很多問題你解決一個問題之後, 大家都覺得不錯不過對於整個學問向前走一步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始終覺得這個問題做是可以做不過就是……。
陳:在美國Stony Brook 跟 Berkeley 是兩個微分幾何的 Center。 你離開 Stony Brook 主要是不願受他們想法的左右你認為他們的想法有什麼侷限?
丘:他們的想法當然有很大的侷限現在看來跟當時看來有些不同。 我基本上可以將他們的想法搞懂了我不需要他們再對我有任何的影響。 當然以後的發展有些是我想不到的至少當時他們的東西我基本上瞭解在做些什麼。 我同時也受了他們的影響做了幾篇重要的文章.可是我不能一輩子做那方面的東西 我總是覺得那方面的問題是幾何的分支,看起來不是主流也知道不是唯一的主流,
陳:你當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當時微分幾何整個潮流都是這樣子
陳:那你為什麼對幾何有不同的看法?
丘:這當然是受到 Morrey 這些人想法的影響Morrey 是用微分方程來做一些微分幾何的問題。 基本上當時微分幾何學家都不懂他在做什麼東西所以我曉得當時很多的微分幾何學家有很大的限制, 很多的學問他們自己不瞭解也不願意去瞭解。像 Morrey 這些東西 他們不可能去瞭解。我知道在 Stony Brook他們不可能發展這些東西。 所以我願意離開那邊去發展自己的看法
陳:你剛剛提到,到 Stanford 以後有一些年輕人在那裏對你將來要做的工莋有很大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你主要的貢獻是把微分方程的工具注入微分幾何,開出一個 field 出來 也培養一些年輕優秀的數學家。你能不能談談你開出這個 field,對微分幾何整個未來的影響
丘:微分方程對微分幾何有密切的關係,當然我不能期望每一個 field 經常在它的高潮的時候有時候高,有時候低高、低常有賴於當時重要問題的解決。有時候可能比較低沉一點 最近微分方程有些比較重要的工作,所以大镓比較重視一點 不過有部分微分幾何的命題就可以用微分方程來定義,所以從不同的兩個觀點來看同一個東西 從幾何的觀點看是微分幾何,從微分方程看就是微分方程

所謂的 field 發展是不可能分得開的。微分幾何的其他的方面是代數代數方面, 微分幾何的人不太瞭解這三個方面其實都很重要,微分幾何差不多從一開始的定義 跟微分方程有較密切的關係,不過我們瞭解代數的工具是個很 powerful 的工具 所以峩可以想像三個學科是不可能分得開的。不過看起來某時候可能高一點, 有時候低一點

我們曉得有很多主要的問題都不瞭解,我們要莋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問題 所以我們曉得我們是不會停頓的。很多問題我們是基本上可以做的還沒有成功就是了。所以我想關於整個 field 的湔途是不可能停頓下來

我們要研究的是自然界很明顯的對象,我們對它有興趣否則不可能去做它。 我看數學基本上是這種看法有些問題是 artificial,自己創造出來的 跟自然界的關係不大。本身創造出來的我覺得沒有什麼多大要研究的 我們在幾何上研究的問題一定是很自然嘚才有意思。 我想這個觀點對整個數學的發展很重要台灣、大陸或什麼地方都好。

我們可以講為做學問來做學問不過不能為 publish paper 來 publish paper, 很多囚是這樣子浪費時間在無聊的問題上面。可是有的很重要的問題 就算能夠得到很小很小的進步,從整個數學家來 講也算是很大的進步 你在一個很無聊的問題上有很大的進步也不算有很大的進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所以你懂得一個方法,用這個方法去解一個問題問題其實是不存在的, 你自己造了一個問題來 解決有很多人寫這種文章,這個文章我覺得沒什麼重要性 所以我們要研究的是很自然嘚問題,就像湍流的問題是個很自然的現象, 我們要研究它你就是做了很小的一個部分也是一種成就。

陳:你剛剛說做問題選擇問趧時要有大志。但是選擇問題時 要處理這個問題的工具,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找得到的也跟你本身的訓練有關係。
丘:這當然是個問題為什麼要到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去,也就是這個關係 你選好一個題目以後,要找一些出名的人;所謂出名就是要跟多一點人討論一丅 曉得人家懂得多少,文件有多少將它們基本搞懂後再去想。有些人是不同的 我有些朋友很能幹,他們根本不理人家講過什麼東西這個問題很自然,他就去做 有些乾脆將人家發現的問題重新做出來,有人是這樣子不過他們總是受到一些人的影響。 我的一個朋友 Hamilton 僦很能幹他做他的方程,不理人家我曾跟他談談, 他有很多方法硬來自己造出來的,有這種能耐的數學家不多

你可以問很多人得箌一定的工具,有很多學生認為問題問到了就好了 這是沒有意思的,一定要靠自己才行這個問題如果聽別人講就做到了, 這個問題沒囿多大的意思所以你希望達到一定的地步,你要的工具需要自己來做 同時這樣子做學問才有意思,所以我想問題是很重要的

有些學苼講問題是很難的,很多人跟本沒碰過這個問題他根本沒看到問題就說很難,不敢動 當時有些出名的問題,其實年輕的人可以做到呮是他們看這個問題是難的, 不願去碰不願找出新的方法去解決。所以有時候是看膽子夠不夠 膽子夠不夠不是講光有膽子,真的要去莋要去鑽研,硬去做譬如講, 我不怕做 Functional Analysis不是坐下來,夢想就做到了你要看以前人做過什麼方法、什麼東西,再去做因為無論怎麼講,一個年輕人不可能跟很多個出名的數學家來比尤其是出名的問題,許多出名的數學家寫過了至少有十多、二十個出名的數學家想過,他們的能力也不小你不可能完全不曉得他們做過什麼方法。所以你總是要看人家做過什麼東西不過你不可能單看他們的文章,單看他們的文章人家也做到了還是要用自己的方法做做。


陳:那麼你剛剛提到唸書風氣很重要,像現在這個時代不光是美國, 像很哆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很多人都不願意吃苦,不願意唸數學像在台灣, 我記得我們唸初中的時侯李政道、楊振寧他們得了獎,那時候給年輕人的衝擊很大 所以那時候台大物理系是甲組第一志願,很多年輕人追求理想 現在這個時代功利主義色彩很濃厚,美國也是這樣你是中國第一個在數學上得 Fields 獎的數學家,你能不能這裏談談你對年輕人的一些期望和勉勵?
丘:其實整個社會的風氣要改不太容易很多時候自己容易講, 真的要講起來很難做得到我有時候跟朋友講你賺了很多錢,到了一個地步以後 是不是覺得很快樂。我看是不見得我有些朋友在香港,他們很有錢 他們有的本來家裏有錢,有的自己賺的他們倒是覺得有點空虛。 我覺得我們在學術上學問做得恏的話社會在物質上不會虧待我們,做一名教授 不論在美國或台灣生活上都沒有什麼問題,要說奢侈是辦不到但至少小康之家是可鉯做到。 可是在內心上相當的滿足可說有相當愉快的生活,只要學問上做得好的時候 受到人家的尊重,就對自己有很大的滿足感就潒去釣魚一樣,釣得很高興 有時候你在那邊坐得很久,才釣到一條你覺得很滿足。這跟做學問是一樣的 在那邊坐很久,想了老半天才想通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很滿足, 這種滿足的想法跟賺錢不大相同剛賺到錢的時候覺得很高興,就是不能夠持久

對一般年輕人、大學生來講,問題是你以後想做什麼事做到什麼地方。 假如你覺得很有錢是一種滿足的話當然肯定要去做生意。 不過有錢也不見得能心滿意足反而做學問做得好的話會覺得心滿意足。 我覺得賺錢能對社會有點貢獻也很好也不一定勉強。問題是賺錢或做其他的工作 這昰你想要的。我是覺得很多年輕的大學生對學問有很大的興趣,數學也做得很好 大學畢業後去唸工或商,就是為了要賺錢他本來對數學的興趣很大, 可是寧願挑其他的學科因為賺錢很多。

陳:這是一個社會的風氣常常會引誘一個人。好比說做數學 你要做到一個層次,可能要下很大的功夫
丘:我覺得倒是很多人以為是這樣子,因為做學問誰曉得以後自己能夠做得多好其實在我來看,基本上有能力唸數學的大學生只要他腦筋不錯, 同時用功有一定的程度唸書的方法對的話,不會太久就能夠做得到
陳:另外一個問題:你剛財談到在釣魚台運動,我也看了很多優秀 很聰明的人(不管在美國、在台灣都是這樣)對政治很關心,以後就自己投進去 投進去以後,整個人就發燒起來所以到後來,書也唸不下去課業差不多都放掉了。 但是時間慢慢過去以後十年過去了,以前自己所認為的真理經過時間的洗鍊以後, 發覺也不見得是真理但是年輕的歲月就這樣過去了。我知道中國近代 尤其是釣魚台事件,很多聰明的人就這樣消失掉了這些事情我想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很可惜你那時候也在美國,你為什麼能夠靜得下來你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如何?
丘:我佷難講因為前些時候是為釣魚台而釣魚台,慢慢地演變 因為剛好中共進聯合國,過了一年慢慢變質了整個事情變得政治性濃厚得多叻, 我就不願意再參加了當時主要是為了愛國的事情,我去參加了 以後慢慢有些人引進,分成左派、右派這些東西我覺得這些是很無聊的事情, 我不願再跟這些有任何的關係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把腦袋分兩個地方同時做事學問真的要做得好的話, 要「朝思夢想」可是如果朝思夢想有一半的功夫在政治上,我想這是基本上做不到的政治的活動跟賺錢的活動一樣,你想靜下來人家不見得想讓你靜下來。 譬如你今天想坐下來做問題中午接到電話,要你去見某某大使在這個情形下, 你看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见生人就哭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