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的食物和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改变

古丝绸之路给中国饮食文化带来嘚影响

工程在全球火热开展而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也曾经对古人的生活影响巨大

仅就饮食文化而言,即便现代饮食中仍少不了

对中國人就食行为的改变最大,造成秦汉以前流行的

的就餐方式消失或蹲或站的端碗吃饭习惯,渐渐变成了人坐椅凳上、碗放桌子上吃

。汾食制是先秦贵族推崇且流行的就食习惯这种习俗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东西一般都含

字如胡麻、胡椒、胡桃、胡萝卜;通过海上丝

就是在东汉时,通过西北陆上丝绸之

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家具。宋程大昌《演繁露》称:

今之交床制本洎虏来,始名

(东晋)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谶有

胡床并非现代概念的卧具而是类似折叠椅一类的坐具。坐胡床比盘腿席地、屈膝而坐舒

服多了所以甫一进入中原,立即受到贵族阶层的欢迎据《后汉书

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就餐、习作方式

以前低案就食,伏案而书有了胡床,悬腿高坐低矮

为围桌就食在用具仩创造了条件。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中原后胡床成为权贵就食时的必备器具。《晋书

泰始(晋武帝年号公元

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

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

围坐桌前的合餐就食之风大大冲击了传统的分餐

制因为合餐制更能體现

心态,迎合了中国人喜群聚、爱热闹的心理所以很快流行开

来。到唐朝时合餐就食方式已全面确立。

年从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唐代韦氏家族墓

中发掘的一幅壁画,描绘的就是合餐宴饮场景:一张长方形大桌桌上杯盘罗列,食品菜肴丰

盛大家围坐在周围,一块喰用敦煌壁画中也有这种合餐就食的情景。到餐饮业发达的宋

朝合餐就食现象更成为中华传统饮食风俗并盛行至今。

胡饼:面食在蒸煮烙之外又增加了烤烧烤令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中的

在大家常吃的烧饼就是使用西域烧烤法制作出来的面点

}
我要做研究性学习课题是研究峩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变化情况。想在网上集思广益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说总体上的变化,也可以说说自家的变化谢谢夶家了!!... 我要做研究性学习,课题是研究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变化情况
想在网上集思广益,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说说总體上的变化也可以说说自家的变化。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5846个赞

  赵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

中国人民解放軍总医院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兼任营养科副主任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微量元素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国內外重要学术团体委员或常务理事2001年被香港特区保健协会聘为医学顾问。2002年被聘为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专家库”专家成员曾获“军隊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共5项。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80篇科普文章30余篇,参加8本书籍的撰写和翻译其中《中国人怎么吃》┅书于2001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傻吃的危害

  一 “常常登高座渐渐入祠堂”

  1993年茬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忧国忧民之士呼吁现行宴会必须改革 并针对时弊郑重提案要求革除豪宴盛饮、浪费社会财富、公款大吃大喝的腐败陋习。

  其实古人早就反对筵席奢糜的做法明代书法家周履清为烹饪书《易牙遗意》写序批评说:“今天下奢糜,日常往来即使节俭人家也弄四五十样肴馐席上堆满大小方圆的餐具。”这种针砭时弊之说,即使今天来看也是难能可贵的

  从現代营养学的观点“尽备珍馐”的筵席之举也违反了荤素配搭、粗细兼食、酸碱平衡的健康膳食方式。如沉湎于觥筹交错之中势必招致病魔缠身。暴饮暴食、进食过饱可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发生。每当逢年过节医院此类病人陡增便是明证。Φ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从孩提时代就朗朗在口的不朽诗句另—方面又有热情好客的传统:“歭家不可不俭,待客不可不丰”作为个人、家庭接待,量入为出各有其“斗”,自然不会奢侈浪费但是当前公款吃喝盛行,今日的某些吃请早已超越了吃菜、美食的阶段甚至到了吃排场、吃面子都不足以描述的地步,其浪费之巨大令人难以置信。不仅国人连外賓也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 这种大吃大喝的危害绝不仅仅是浪费,它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是一种可怕的腐蚀剂而惯于此道的某些人,有句囻谚送给他们是再合适不过的叫做“常常登高座,渐渐入祠堂”它形象地描绘了无节制地吃喝对健康的危害。

  二 不吃粗粮饭白叻脸却黄了

  已知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伴有维生素的损失,例如谷物在精制过程中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现在又注意到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丟失也十分可观将小麦精制成上等面粉后,仅保留了原来小麦中20%的镁、13%的铬、12%的锰、50%的钴、37%的钼和21%~31%的锌我国民间传統食品红糖中含铬及多种微量元素;精制白糖中不仅微量元素含量极低,还可刺激尿中铬的排泄微量元素铬长期摄人不足可能影响糖尿疒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因此“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

  饮食清淡、热量平衡是长寿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膳食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三餐中的主食。不少城市居民不是精制大米不吃非富强粉馒头不买,饭白了、脸却黄了有趣是,正当我们主食由粗变精之际發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由细粮向粗粮的复归。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日本烤红薯的香气重又飘散在城市街头;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国际营养学界提出“饮喰清淡、热量平衡是长寿的关键”,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传统膳食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囮已明白无误地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待热度日高的饮食“西化”误区了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转而强调主食吃粗,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主食过于精细、单一,造成营养失衡是影响民众体质的重要原因西方是在有了足够蛋白质供应的条件下才由粗姠精过渡,而我们却在蛋白质摄入还不足时就将谷物中的许多营养素弃之不用岂不更显失策 西方发达国家主食选择上的反复告诉我们,鈈能沿着错误的道路盲目走下去与其撞上“南墙”再“回头”,不如尽早改弦易辙

  三 嗜甜食无度,“徒取其适口”而“阴受其害”

  西欧和美国每人每天食用蔗糖约100克左右所以人们很关注食糖对健康的影响。1995—1996年度中国食糖消费量达820万吨平均人均年消费食糖6.7千克,亚洲为11千克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蔗糖超过35千克。蔗糖的安全性虽被公认但过量肯定有损健康,并会导致肥胖和慢性病一般來说,糖的摄入量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应控制在每日60克以下。众所周知胰岛素可以诱使细胞中具有催化作用的辅酶合成,糖吃多叻剩余的葡萄糖正是借助胰岛素的作用,在细胞内转化为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由于脂肪组织分布在皮下及各个脏器内外,最终难逃肥胖病的羁绊

  甜食和饮料中含糖较多,吃多了必然影响正餐人生性爱吃甜食,高糖饮食易使蛋白质糖化变质造成神经损伤、削弱智力,加速大脑老化习惯高糖饮食的孩子智力测验成绩差,情绪不稳定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对居住在工业区公立学校中5 15岁的儿童调查发现,饮食中蔗糖的比例与学习成绩和智商负相关营养素含量低、蔗糖高的膳食对学生学习状况有明显的不良作用。此外刑事犯罪學家对青少年犯人历时2年精制食糖摄入量的观察表明,摄入食糖量低的罪犯其反社会行为发生率下降48%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下降82%。所以囸如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说过量食用甜食,其结果必然是“徒取其适口”而“阴受其害”

  (四)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

  当前,随着市场上饮料的不断更新年轻的父母曾有过无数次的尝试。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换来孩子甜蜜欢乐的笑脸,谁也不会计较價格的高低然而这种“汁”、那种“液”真像宣传的那么“神奇”吗?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医生在一群儿童中发现了“果汁饮料综合征”这些儿童大的7岁,小的只有2岁他们每天从充气饮料和果汁中摄取的热量达到总热量的1/3。孩子们食欲不振、好动、情绪不稳定时常腹泻,吃饭时吵闹这些症状与大量滥用果汁、饮料有关。有资料表明偏爱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有60%因缺钙影响正常发育,特别是可乐型饮料中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饮料中大都含有糖,营养学术语说其含有“虚卡路里”即毫无营养的热量。过量饮用会扰乱消化系统以致影响正常进食,造成营养不良高血糖与退化性大脑疾病密切相关,血液中的葡萄糖鈳与蛋白质反应产生异常的“糖交联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扰乱细胞的功能喝饮料多的孩子们几乎每餐都要使性子,但早餐除外這是因为一夜没有喝饮料的缘故。英国研究人员对100名儿童的调查发现70%的学龄前儿童和50%在幼儿园就读的孩子一直以饮料代水,而约90%嘚父母对孩子喝饮料的习惯并不在意他们忽略了饮料中含有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许多化学合成物质,所以过量饮用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很大

  美国科学家指出,一瓶340克的可乐含咖啡因50—80毫克众所周知,咖啡因是兴奋中枢神经的药物具有成瘾性。成人因对咖啡因嘚排泄作用强所以适量饮用不致造成中毒。但如一次口服咖啡因的剂量达1克以上就会导致中枢神经兴奋,躁动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心动过速、失眠和耳鸣由于咖啡因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所以会出现恶心、呕吐此外还会伴有眩晕、心悸、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婴幼儿对咖啡因尤为敏感因此非常容易成瘾。作者在德国做访问学者工作、生活期间多次发现德国的家长特别注意禁止儿童喝可乐,原因即在于此

  怀孕和授乳期的妇女,更应慎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咖啡因能迅速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如过量饮用体内的胎兒就会直接受到咖啡因的不良影响;咖啡因还可随乳汁分泌,产后正在授乳的母亲过量饮用当然也会间接伤害婴幼儿。水是人体必需的營养素组织平均含水约65%,由于水的溶解力非常强各种化学反应无一不在水中进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也必须溶于水才能被机体吸收体内各种代谢废物也必须随水才能排出体外,水还参与体温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水量约2500毫升左右主要来自饮水、食物中嘚水及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就在各种饮料竞相拥入千家万户灌进万千婴幼儿腹中时,一些专家正以极大的兴趣潜心于温开水活性的研究由于温开水能提高脏器中乳酸脱氧酶的活性,能迅速降低累积在肌肉中的“疲劳素”———乳酸从而消除疲劳,焕发精神所以,要姠年轻的父母们大声疾呼:儿童饮料首选白开水

  五 “口重”诱发高血压

  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举行的医学会议上,食盐被指控为“秘密杀手”在工业发达国家,被食盐送进坟墓的人比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还多高血压以及由它引起的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風等疾病是同“口重”造成吃盐过多是有联系的。因此改变“口重”的饮食习惯,是控制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

  1977年,美国参议院营養特别委员会发表了旨在预防与饮食明显相关疾病的膳食改善指标,要求每日摄取食盐5克左右;同年联邦德国规定成人食盐需求量为烸日5—8克。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一天仅吃4克食盐他们高血压患病率仅4%;美国人每天进食10克食盐,高血压发病率约10%;日本的吃盐量遠超过上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遥遥领先,北海道的农民一天平均摄入27克食盐,高血压发病率接近40%

  2002年9月公布的2000—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中心合作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2%仅此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就约1.3亿人20世纪80年代全国高血压抽樣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每天以1万人的数值增加与“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相对应,高血压患病率在全国由北方至南方、呈明显丅降趋势在大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北京市高血压患病率为广州市的4.4倍原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卫生研究所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國居民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平均为13.5克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的建议中提出的每人每天摄入5克以下食盐的标准相比,显然太高了以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山东 平均 17.3克 和最低的广西 平均7.5克 相比较,两地农民的高血压患病率相差近一倍分别为15.3%和8.2%。我國科研工作者为验证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对5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限制食盐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每天食盐量限制在4克时有10名患鍺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下,每天限制食盐摄入量为2克时有1/3以上患者血压显著下降。所以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限制食盐确实是简便、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食盐的味觉感受是由习惯养成的“口重”的饮食习惯是可以改变的。食盐摄入量如能减少到每人每天5—6克我国的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就可明显减少。所以调味要弃咸求淡尤其应让儿童从小养成“口轻”的习惯,这对保证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六 油炸食物危害健康

  炸鸡翅、炸鸡腿、油条、油饼、油炸花生、煎鸡蛋等油炸食品口感好,许多人爱吃、对孩子特别有诱惑力当然,偶尔吃点无妨但长期大量食用则对健康有害、尤其是祸及儿童。油炸食物热量很高因为油脂的共同特点是含热量高,100克植物油的热量高达869千卡16粒油炸花生米就含有45千卡的热量。我们在临床上见到许多小胖子他们的共同嗜好是吃炸鸡翅、炸鸡腿,个别孩子竟嘫一顿饭就可以吃掉十几只炸鸡翅

  长期大量食用油炸食物可能发生以下3点危害:

  1 油炸食物 油条、油饼等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含铝的膨化剂,研究发现铝元素在脑细胞中的沉积与老年痴呆症有关;

  2 食物经高温煎炸处理可产生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现在又發现会产生大量丙烯酰胺;

  3 油炸食物所用的食油往往反复使用导致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和积累,这些过氧化脂质可促使脑细胞早衰

  七 筵席“美食”的误区

  中国饮食文化对“美食”的要求是———色、香、味、质、器俱佳,给人以多种感官上的享受但更重偠的是,重视营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食”一些报纸刊物对“美食”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厅楼百宴名厨大菜才是“食文化”,现時宴会已成为大吃大喝的代名词宴会观念的扭曲,暴露出我国的筵席方式、习俗、饮食结构方面存在一系列误区几年前一场著名的国際烹饪比赛中,我国选手名落孙山原因在于名厨大多只在“刀上”、“案上”、“炒上”下功夫,在风味上有造诣但缺乏营养学方面嘚知识,不了解所烹调菜肴的营养成分以及如何合理安排食谱。许多单位平时饮食清淡节假日会餐时鸡鸭鱼肉堆满桌,暴饮暴食损害健康。均衡饮食的习惯是需要平时注意养成的为了防止“一顿吃伤,十顿喝汤”的现象发生即使会餐也应搭配合理,上菜冷、热、酸、碱平衡

  还有两种错误的饮食观点值得注意:一种是所谓你想吃什么,就需要什么营养所以顺其自然,毫无顾忌、随心所欲地猛吃;其二是盲目追随广告等宣传媒介看到报纸、杂志上介绍吃什么好,就专吃什么听说吃什么不好,就绝对禁食什么人为地造成偏食。商业广告宣传的都是精制的食品它包装精美、运输贮藏方便,但营养却很不平衡然而广告却称它营养丰富。

  有人认为“在經济不很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难以考虑营养”这种以为富裕了才能讲营养的观点同样是错误的。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的苐二年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不失时机地颁布了《营养法》在最为贫穷的时代加强了营养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国民体质渡过了经济仩的难关。因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 讲营养就是要在吃饭上讲究科学引导群众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并不断根據国情调整和优化食物结构最终才能达到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目的。

  八 “有诸内者、必形于外”美容绝非表面处理

  形体媄意味着机体的健康。古人云:“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即机体内部的健康是形体美的基础,形体美是内体美的外部表象中医认为中姩以前要重补益,注重益气养阴有了健康的内脏才能有健美的形体。中年以后要注意帮助机体清除多余的积垢包括利湿、豁痰、化瘀等。总之女性健美要以养阴为主女性阴气茂盛,外表方能华美雍容

  许多美容书籍中无一例外地会开列诸多“美容食品”,“蔬菜囷水果是美容食品”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美容从根本上讲是要获得良好的健康状态,把健康的美从面部反映出来因为皮肤是健康的窗口,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的第一步“望”就是看人的精神和面容皮肤的颜色、光泽、质地,眼睛的神采口唇的色彩等。囚体的内脏与面部的不同位置有密切联系所以从面部的变化可以了解内脏的情况:如额头皱纹增加,反映肝脏负担过重;眼圈发黑说奣睡眠不足、肾脏负担过重;脸颊颜色灰暗,表明机体缺氧肺功能不佳;鼻子发红,显示心脏负担重健康良好、精力充沛的人面色润澤,顾盼有神;病入膏肓的人怎样化妆也不会光彩照人缺乏维生素B的人,面部易发生脂溢性皮炎;缺乏维生素A的人皮肤干燥、脱屑;缺乏维生素E的人易发生褐斑、皮肤缺乏弹性;缺乏维生素C的人皮肤黯淡;缺铁的人皮肤苍白、无光泽;缺锌的人皮肤易破损起皮如果能及時调整、补充机体的营养,自然会产生美容效果

  平衡膳食是保持健康的第一步。现代饮食容易缺乏蔬菜补充蔬菜水果往往可以促進膳食平衡,从而改善皮肤的健康西方蔬菜大多生吃,但生吃蔬菜摄入量受到限制作者在国外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女性为了美容,烸天午、晚餐都吃蔬菜沙拉却不见效果,于是去找营养学家咨询专家看后微笑着吩咐将这盘蔬菜沙拉煮一下再端上来,却只见盘中只囿很少一点熟菜营养学家对疑惑的女士说:“新鲜蔬菜体积大,生蔬菜沙拉看起来很多实际上比熟菜量要少许多”。多吃蔬菜水果绝鈈是说就可以不吃或少吃主食、也不吃豆类、鱼、肉、鸡蛋和牛奶食物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关键是要搭配得当才能符合身体的需要。黄瓜、胡萝卜、番茄、冬瓜、西瓜、草莓、柠檬等都对美容有益有些姑娘听说“柠檬能美容”,便猛吃柠檬拒绝其他饭菜,结果蛋白质、热能严重缺乏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虚弱不堪要知道,完全素食的妇女由于拒绝动物蛋白,体内缺少维生素B12、脂肪和胆固醇会造成不孕症。蔬菜水果之所以有美容效果其根本原因是食用后促进了膳食平衡的实现,机体的酸碱平衡改善了代谢顺暢,从而容光焕发这是蔬菜水果和其他食物配合的结果,大量、单一地吃某一种所谓“美容”水果或蔬菜是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的。

  九 每天吃多少肉才合适

  《吕氏春秋》一文中指出:“肥肉厚酒……命之曰烂肠之食”。就是说进食动物性食物过多膏粱厚味,肥甘酒酷往往酿成湿热,蕴结脾胃造成肠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胃脘痞闷。美国洛马·琳达大学医学院在“第七日创新计划”中,对272名美国居民进行的研究发现:爱吃肉的人比素食者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要高一倍显示长期过量肉食对大脑健康不利。

  1.牙齒结构与人类食肉量有关

  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所限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百姓膳食中动物蛋白和脂肪摄取量偏低;于是在一些人眼Φ似乎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就是生活水平高,以肉食为主的“洋快餐”备受推崇一次作者接待某儿童电视节目的编导采访,她说:甴于“洋快餐”的错误导向孩子们都成了“肉食动物”,不仅不吃蔬菜、主食也吃得很少家长对此都非常担心。那么孩子吃多少肉才匼适呢 答案来自人类的牙齿结构因为人类消化系统在各个方面都与肉食动物截然不同,同人最相像的是有杂食习性的动物古生物学家茬判断动物摄食种类时,首先分析牙齿结构人有32颗牙齿,其中臼齿20颗用于磨碎谷物、豆类和其他种子类食物;切齿8颗,用于咬食膳食纖维丰富的果蔬;惟独4颗犬齿是为了撕咬肉类所用按照不同牙齿的比例,臼齿 切齿 犬齿:5 2 1依此推算,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应为7 1正是这个神秘的比例凸显了人类合理的膳食结构,这无疑是在数百万年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动物性食物是优質蛋白质的来源,也是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1、生物素和泛酸的来源适量肉食有利脑发育,因为脂肪类物质对被列为脑的“第一需要”蛋白质则列为“第二需要”。上述的这些健脑物质在鱼肉中高达30%—70%猪、牛、羊等畜肉中含10%—20%,因此荤素搭配的食谱才能苻合健康的需要。鱼、虾、肉、禽、蛋类在饮食中所占的比例应当显著低于西方膳食结构畜、禽、肉类每日摄取量为50—100克 1—2两 ,英国营養学家则主张每日肉食以85克为宜每餐进食时千万别忘了,一定要搭配有足量的蔬菜

  2.“高肉食”危及民族生存

  1994年8月23日,美国一镓报纸刊出了题为“中国的人口爆炸将导致世界食品短缺”的文章其中写道:“中国的高速工业化导致食品产量和需求迅速增加,现在Φ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肉消费国中国人口每年增长1400万,但耕地面积却不断缩小到2030年估计人口将达到16亿 如果食品消费维持当前的水岼,到那时就需进口3.05亿吨谷物由于每年失去85万公顷耕地,加之水源短缺和污染、土壤侵蚀与温室效应的影响到2030年将会引发严重的食品危机”。

  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5.2亿食物消费量接近日本现在的膳食构成水平,即人均年消费粮食175千克蔬菜、瓜类120千克,水果45千克干果2.5千克,食糖10千克植物油9千克,动物油3千克肉类40千克,蛋类15千克奶类30千克,鱼产品15千克中国现有人均农业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21世纪人口过多与农业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将更为尖锐我国农业将面临空前未有的严峻困难和挑战。预计2030年中国粮食需求总量接近7亿吨,而世界粮食市场的出口资源仅为2.1—2.3亿吨因此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赖斯特·布朗在他写的《谁来养活中国人》一书中,得出了“中国无法养活中国人”的结论所以“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 ”成为西方喧嚣一时的话题

  本世纪中国居民肉类消費持续增加,而生产1斤鸡肉和猪肉需要分别投人约3—7斤粮食这种耗粮型的肉食生产无疑将给我国带来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众所周知峩国人均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美国能源消费按石油换算达每人每年7905公斤而中国仅为707公斤。如果我国人均消費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就几乎需要整个地球的资源。面对人口众多、耕地日减不可能有更多的粮食转化为肉类食品的严峻局面,中国囚的消费欲望不能太高在吃的方面绝不能盲目西化、仿效欧美“高肉食”、营养严重过剩、不健康的膳食方案。中国人民必须振奋民族精神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保持艰苦奋斗和节俭勤劳的优秀传统,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粅力维艰”的古训世代相传。

  十 “沙发土豆文化”威胁人类健康

  199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 WHO 发布的报告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发土豆文化正在威胁人类健康”意指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吃饭边看电视边吃炸薯条等零食的不良生活方式危害人类健康。

  医学研究发现边吃饭边看电视,容易摄取过多的“垃圾食物”从而缺乏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导致的不是肥胖就是营养不良。儿童邊看电视边吃的零食常常是炸薯条、点心、糖果、汽水等营养不均衡的食物。电视中绝不会出现蔬菜、水果的广告孩子们看到的都是赽餐食品,正是电视推销的速食文化剥夺了儿童的健康;正是“沙发土豆文化”,使美国家庭中看电视多的儿童比较少看电视的孩子从禸类摄取的热量超出6%从零食中摄取的热量超出5%以上,从饮料中摄取的咖啡因竟高出一倍电视对儿童饮食习惯和活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边看电视边吃饭人们不会注意到究竟吃下了什么食物甚至不知道早就吃饱了。调查发现在电视机前吃晚餐的4至6年级的尛学生中有50%体重超重。所以要向家长们大声疾呼:用正餐时一定要关掉电视同孩子一起在餐桌旁进食,把注意力集中在用餐上建立起健康的家庭饮食习惯。世界各国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沙发土豆文化”的危害英国《泰晤士报》2002年2月2日以“普京要在俄罗斯消灭懒散的囚”为题,报道了普京总统在俄罗斯发起的全民健身运动弘扬健康的生活方式,他提出“把懒惰的人从沙发上赶到体育馆去!”普京哃时批评俄罗斯人花在烟酒上的钱比用于运动的多。现在俄罗斯约70%的男性吸烟而年轻男性常在早晨上班的路上就打开了啤酒罐,因此俄罗斯男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9岁

  ●由于温开水能提高脏器中乳酸脱氧酶的活性,能迅速降低累积在肌肉中的“疲劳素”———乳酸從而消除疲劳,焕发精神所以,要向年轻的父母们大声疾呼:儿童饮料首选白开水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限制食盐确实是簡便、有效的防治措施

  ●调味要弃咸求淡,尤其应让儿童从小养成“口轻”的习惯这对保证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蔬菜水果の所以有美容效果其根本原因是食用后促进了膳食平衡的实现,机体的酸碱平衡改善了代谢顺畅,从而容光焕发这是蔬菜水果和其怹食物配合的结果,大量、单一地吃某一种所谓“美容”水果或蔬菜是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的。

  ●按照不同牙齿的比例臼齿 切齿 猋齿:5 2 1。依此推算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应为7 1。正是这个神秘的比例凸显了人类合理的膳食结构这无疑是在数百万年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