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种dna易发生dna变性后能否恢复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医学分子生物学試卷(A)

一、 单选题 (每题1.5分共50题)

2. 对真核DNA 超螺旋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A .是共价闭合的环状DNA

B .有的是单链环状DNA

C .在环状双螺旋DNA 的基础上再次螺旋化而形成的

D .是线状双螺旋DNA 分子自身再次螺旋化形成的

E .由线状双螺旋DNA 分子与特定蛋白质进一步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3. 具有反密码环的RNA 为:( )

4. 已知双链DNA 的结构基因中,编码链的部分序列是5'AGGCTGACC3'其编码的RNA 相应序列是:( )

A .核酸是两性电解质

B .可用电泳方法将它们分离

E .Tm 值又称为解链溫度

6. 根据下列DNA 分子中碱基组成比例,其中Tm 值最高的是:( )

E.C-C连接 8. 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的核苷酸是:( )

A.温度升高是唯一的原因

B.互補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10. 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 )

E.染色体纤维 11. 有关DNA 测序的末端终止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E. 需要放射性同位素和荧光染料

A.前者长度往往长于后者

C.二者均不含有由内含子转录的序列

D.二者的碱基序列互补

E.前者的转录产物是后者 13. 真核细胞mRNA 的合成不.涉及: ( ) A.生成较多的稀有碱基 B. 3'端加poly (A)尾巴 C. 5'端加帽子 D.去除非结构信息部分 E.选择性剪接 14. 有关遗传密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碱基的取代一定造成它所决定的氨基酸的改变

C.连續插入三个碱基会引起密码子移位

D.遗传密码存在于tRNA 中

E.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编码甲酰化蛋氨酸

E.三级结构呈三叶草形 17. 哺乳动物核糖体大亚基的沉降常数是:( )

A.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增强

B.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减弱

C.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達量过多

D.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少

19. 有关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转录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物多为多顺反子RNA

B .产物多为单順反子RNA

20. 用非特异性核酸酶酶切真核细胞的染色质DNA 时,大多数情况下可得到约200 bp 的片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合计人

学号: 姓名: 考试科目:

}

DNA的dna变性后能否恢复可以是温度升高而产生的作用,也可能是其他化学物质如尿88e69d3064素的诱导DNAdna变性后能否恢复是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碱基间的堆积力遭到破坏双链變成单链,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但不涉及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凡能破坏双螺旋稳定的因素(如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如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等)均可引起核酸分子dna变性后能否恢复

对双链DNA进行加热dna变性后能否恢复,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高度时DNA溶液在260nm处嘚吸光度突然明显上升至最高值,随后即使温度继续升高吸光度也不再明显变化。若以温度对DNA溶液的紫外吸光率作图得到的典型DNAdna变性後能否恢复曲线呈S型。

dna变性后能否恢复DNA常发生一些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改变:

1、溶液粘度降低DNA双螺旋是紧密的刚性结构,dna变性后能否恢複后代之以柔软而松散的无规则单股线性结构DNA粘度因此而明显下降。

2、溶液旋光性发生改变dna变性后能否恢复后整个DNA分子的对称性及分孓局部的构性改变,使DNA溶液的旋光性发生变化

3、增色效应。指dna变性后能否恢复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楿互作用使DNA分子具有吸收260nm波长紫外光的特性。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藏入内侧dna变性后能否恢复时DNA双螺旋解开,于是碱基外露碱基中电子嘚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

}

dna变性后能否恢复时维持双螺旋穩定性的

断裂,碱基间的堆积力遭到破坏但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凡能破坏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如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劑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等,均可引起核酸分子dna变性后能否恢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回答由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稀有核苷酸碱基主要见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