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中这个是什么原件

身份认证VIP会员低至7折

温馨提示:虛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使用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一个资源只可评论一次评论内容不能少于5个字

}

AD PCB设计设置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选项

AD 茬绘制电路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设置合适的文档选项

1.从menus菜单中选择Design>>Document Options ,文档选项设置对话框就会出现通过向导設置,现在只需要将图表的尺寸设置唯一改变的设置只有将图层的大小设置为A4在Sheet Options 选项中,找到Standard Styles 选项点击到下一步将会列出许多图表层格式。

2.选择A4格式并且点击OK,关闭对话框并且更新图表层大小尺寸

3.重新让文档适合显示的大小,可以通过在中选择View>>Fit Document在Altium中,可以通过设置热键的方法让菜单处于激活状态任何子菜单都有自己的热键用来激活。

下面将介绍电路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的总体设置

1.选择Tools>>Schematic Preferences ,来打开電路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偏好优先设置对话框这个对话框允许用户设置适用于所有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定的为全球局配置参数的偏好设置,適用于全部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

3.在您开始设计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前,保存此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选择File>>Save [快捷键:F,S]

AD PCB设计画电路ad原理图电容茬哪里

接下来可以开始画电路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本章将使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为例进行讲解这个电路是由两个2N3904三极管组成的非稳态多諧振荡器。

图3 非稳态多谐振荡器 

AD PCB设计加载元件和库

Altium Designer为了管理数量巨大的电路标识电路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编辑器提供了强大的库搜索功能。虽然元件都在默认的安装库中但是还是很有必要知道如何通过从库中去搜索元件。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加载和添加图3电路所需的库

首先我们来查找型号为2N3904的三极管。

3.对于这个例子必须确定在Options设置中Search in 设置为Components。对于库搜索存在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选项。

4.必须确保Scope设置為Libraries on Path 并且Path包含了正确的连接到库的路径如果在安装软件的时候使用了默认的路径,路径将会是Library可以通过点击文件浏览按钮来改变库文件夾的路径。对于这个例子还需得确保Include Subdirectories复选项框已经勾选

5.为了搜索所有3904的所有索引,在库搜索对话框的搜索栏输入*3904*使用*标记来代替不同嘚生厂商所使用的不同前缀和后缀。

6.点击Search 按钮开始搜索搜索启动后,搜索结果将在库面板中显示

7.点击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库中的名为2N3904的元件并来添加它。這个库拥有所有的可以利用于仿真的BJT三极管元件标识

8.如果选择了一个没有在库里面安装的元件,在使用该元件绘制电路图前会出现安裝库的提示。由于Miscellaneous Devices 已经默认安装了所以该元件可以使用。

在库面板的最上面的下拉列表中有添加库这个选项当点击在列表中一个库的洺字,在库里面的所有元件将在下面显示可以通过元器件过滤器快速加载元件。

AD PCB设计在电路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中放置元件

第一种要在电蕗图中放置的元件为三极管Q1 和 Q2。电路图的大概布局将参照图3所示

4.使用filter快速加载所需要的元件。默认的星号*可以列出所有能在库里找到嘚元件设置filter为*3904*,将会列出所有包含文本3904的元件

5.2N3904将选择该元件2N3904,然后点击Place 按钮或者,直接双击该元件的文件名光标会变成十字准线叉丝状态并且一个三极管紧贴着光标。现在正处于放置状态如果移动光标,三极管将跟着移动

6. 放置器件在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之前,应該先设置其属性当三极管贴着光标,点击TAB键将打开Component Properties 属性框。把该属性对话框设置成如图6所示

8.接下来,必须检查元件封装是否符号PCB的偠求在这里,使用的集成库对于中已经包含了封装的模型以及和仿真模型电路都已经包括了确认调用了封装TO-92A封装模型包含在模块中。保持其他选项为默认设置并点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

1.移动光标放置三极管在中间靠左的位置。点击鼠标或者按下ENTER键来完成放置

2.移开光標,在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上将出现该三极管并且仍旧处于放置器件状态,三极管仍然贴着光标Altium Designer的功能是允许反重复放置同一器件。所鉯现在放置第二个三极管。由于该三极管跟原来的一样因此所以在放置器件时不需要再次编辑器件的属性。Altium Designer将自动增加designator的名字中的數字后缀。所以这次放置的三极管的designator将为Q2

3.当参照示例电路图(图3)日志的时候,将发现其实Q2为Q1的镜像通过按下X键来改变放置器件的方姠。这将使元件沿水平方向方向翻转

4.移动光标到Q1的右边,为了使得位置更加准确点击PAGE UP键两次来放大画面。这样可以看到栅格线

5.点击ENTER來放置Q2。每次放置好一个三极管又会出现一个准备放置的三极管。

6.所有三极管都放置完毕后可以通过点击右键或按下ESC键来退出放置状態。光标又回到的原来的样子

3.点击Res1来选择该器件,这样一个电阻元件符号将贴着光标

4.按下TAB来编辑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设置designator为R1.

5.在模模型块列表中确定AXIAL-0.3已经被包含。

6.PCB元件的内容由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映射过去所以这里并且设置R1的大小为100k。

7.由于不需要仿真所以设置Value参数Φ的Visible选择为非使能。

8.按下空格键使得电阻旋转90°,位于正确的方向。

9.把电阻放置在Q1的上方按下ENTER完成放置。不用担心如何连接电阻到三极管在连线部分将会做说明。

12.放置R3和R4如图1所示并通过点击右键或ESC退出。

3.点击CAP来选择该器件点击PLACE,这样一个电容元件符号将贴着光标

哏设置电阻一样,如果需要仿真则需要设置Value的值。这里不需要仿真所以Value设置为非使能。

5.跟前面一样放置电容。

6.通过右键或ESC退出

3.在放置前,按下X键使得器件处于垂直方向。然后放置connector器件

现在已经放置完所有的元件。元件的摆放如图7可以看出这样的放置留了很多涳间来 

图7 所有元器件放置完成的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

连线元件管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不可能连接位于管脚正上方的管脚。

如果想移动え件点击,并保持拖动元件到用户想要的位置。

连线是处理电路中不同元件的连接按照图3来连接电路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完成下面嘚步骤

1.为了使电路图层美观,可以使用PAGE UP来放大或PAGE DOWN来缩小。保持CTRL按下使用鼠标的滑轮可以放大或缩小图层。

2.首先连接电阻R1到三极管Q1茬菜单中选择Place>>Wire 或者在连线工具条中点击Wire来进入绘线模式。光标会变成crosshair十字准线模式

3.把光标移动到R1的最下面,当位置正确时一个红色的連接标记会出现在光标的位置。这说明光标正处于元件电气连接点的位置

4.单击或者按下ENTER键来确定第一个连线点。移动光标会出现一个從连接点到光标位置,随着光标延伸的线

5.在R1的下方Q1的电气连接点的位置放置第二个连接点,这样第一根连线就快画好了

6. 把光标移动到Q1嘚最下面,当位置正确时一个红色的连接标记会出现在光标的位置。单击或者按下ENTER键来连接Q1的基点

7.光标又重新回到了十字准线cross hair状态,這说明可以继续画第二跟线了可以通过点击右键或者按下ESC来完全退出绘线状态,不过现在还不要退出

8.现在连接C1到Q1和R1。把光标放在C1左边嘚连接点上单击或者按下ENTER,开始绘制一个新的连线水平移动光标到R1与Q1所处直线的位置,电气连接点将会出现单击或按下ENTER来连接该点。这样两根直接便自动的连接在一起了

9.按照图3绘制电路剩下的部分,如图8

图8 完成布线的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

10.当完成所有连线的绘制时,單击右键或按下ESC来退出画线模式光标回到原来的状态。

11.如果想移动元件跟连接他的连线当移动元件的时候按下并保持按下CTRL键,或者选擇Move>>Drag

每个元件的管脚连接的点都形成一个网络。例如一个网络包括了Q1的基点R1的一个脚和C1的一个脚。

为了能够简单的区分设计中比较重要嘚网络可以设置网络标记。接下来放置两个电源网络标记:

4.在电路图中把网络标记放置在连线的上面,当网络标记跟连线接触时光標会变成红色十字准线red cross。如果是一个灰白十字准线的cross则说明放置的是管脚。

5.当完成第一个网络标记的绘制仍处于网络标记模式,在放置第二个网络标记前可以按下TAB键,编辑第二个网络

6.在Net栏输入GND,点击OK关闭然后放置标记。

7. 在电路图中把网络标记放置在连线的上面,当网络标记跟连线接触时光标会变成red cross红色十字准线。单击右键或按下ESC退出绘制网络标记模式

恭喜用户完成第一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的电路ad原理圖电容在哪里。在把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变成电路板之前必须设置项目的选项。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d原理图电容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