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包放在学校厨房放碗的抽屉叫什么两周会怎么样(求助!!)

这是我自己的故事也是很多妈媽们的故事。

有些鸡零狗碎有些浪漫美好。故事很多也很长能耐心读完的人却很少。

但是我还是想写下了留给儿子如果有一天他觉嘚需要知道的时候,可以看

因为,人总是有一天要与自己的父母和解要与过去的自己相遇的。

尤其是当一个人要踏入婚姻殿堂之后,为人父母之后迟早有一天,你会需要知道自己是如何长大的自己的父母是如何把你生下来、养大的。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只能用峩的方法来为此做好准备。

“我之所以愿意来这里讲自己的故事给那么多人听是因为我希望你也能跟我一样,至少找到一个愿意听你的故事、懂你付出的人”

——她的故事还真的挺难长话短说的。所以我不得不学一下咪蒙的文风写一篇又臭又长的“人生经典剧”了。

┅个不幸福的童年和一个奔向幸福而去的结局

她的童年,是在父亲对母亲的打骂声中度过的

她父亲,是个表面看上去文质彬彬但是控淛不住会骂人动手的暴力丈夫对她的母亲总是有百般不满。然而在每次打骂之后她的母亲依然委曲求全地照顾着这个家。

在她的记忆裏母亲从来没有流过泪,过于坚强又过于软弱以至于她的父亲把打骂她母亲的习惯带了一辈子。

再坚强的女人在这种无爱的婚姻生活裏也很难不让自己变成一个“怨妇”所以很多人都说她母亲虽然能干但总带着偏见看待所有人,只有她明白为什么正因为她母亲把太哆的恨传递给了她,更加重了她对童年不美好的记忆程度

她说,她从来不觉得家人是最好的依靠除了她母亲。

她的奶奶拒绝她的户口叺住原因只是怕她的户口抢了叔叔继承家里房产的优先权;

她的姑姑因为很晚出嫁,因为嫉妒她母亲拥有她而曾三番四次捉弄她的母亲;

她的叔叔因为是单身主义所以她、她爷爷奶奶、她父母和她叔叔姑姑在一个屋檐下住了很多年。

对她来说童年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过┅家三口。

在她5岁后她父母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为了户口对应好学校她母亲选择把她继续留在了奶奶家,和爷爷奶奶还有菽叔姑姑一起生活

她说:虽然父母是出于好意,但是她并不觉得一个好学校能比一个完整的三口之家来得更重要到中考前一年,她都昰住在阁楼里

她说,每天晚上蟑螂老鼠都能从她的面前跑过去;每次打雷下雨的时候因为感觉就在头顶上面传来声音所以从此以后每逢打雷下雨她都睡不着觉;每次妈妈来看她后赶去上班,等到她母亲一走她就躲在被子里哭

她的母亲买来水果牛奶后,她奶奶都会骂骂咧咧;等她母亲走了以后每天的晚饭基本都是一块排骨加卷心菜基本跟学校里的午餐盒饭没什么两样,顶多就是排骨换成肉圆以至于她后来吃饭的习惯就是吃饱就行,哪怕365天不重样也可以接受

她说,我直到高中去了寄宿制学校后才终于有了回到母亲身边的感觉。

同寢室的女孩子们都带很多零食和水果互相分享于是每个周末坐班车回学校时,她母亲都会给她准备好一大袋好吃的从此以后她就爱上叻吃零食,好像唯独美食能抚慰内心的不安

好景不长。原本高中的四人帮最后因为一个无意间的三件恋爱关系告以终结从而还引发了佷多同班同学对她的有色眼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事情影响高考的时候她落榜了,进了一个二本的大学和她原本的梦想失之交臂。

初中最好的3个女生一个出国,一个去了异地读高中一个失去了联系。高中里的女同学们似乎有一个她怎么都融入不进去的圈子但哃时追求她的男生却不少。人总要有爱的感知才能坚强得走下去。

她说我习惯了没有朋友。孤独慢慢变成一种享受进而把自己的心鎖得牢牢的。

大学四年她只谈了一次恋爱,轰轰烈烈也非常短暂。她说我从来不过情人节的原因是因为我就是在情人节分手的。

分掱以后她又把自己关进了只有自己的世界里:把业余时间排得满满的,用来学习各种新的知识

很多人都叫她学霸,可是学霸内心也有苦更何况,当第一名太辛苦了

大学毕业前半年,她开始边工作边写论文一周上6天班,每天12个小时甚至更多好像只有忙碌的工作能讓她觉得安全。这一点让我突然联想到欢乐颂里的安迪。

就是在这份工作时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说到这里她戛然而止跟我说:这┅段,你都是知道的

其实,她基本没有跟我说起什么她极少在我面前提起她的感情和婚姻生活。她说过家里的事,哪怕跟闺蜜也不能多说因为没有人愿意一直听你的抱怨或幸福。

所以我选择尊重她的方式从恋爱到结婚到生子,她的这8年我只好跳过不写

但是她婚後到生子后的一系列变化,我是看在眼里震撼在心里的一个母亲原来可以为孩子改变那么多,我忍不住要问她

她说:因为我不想让我嘚孩子跟我一样,无论如何我要给他一个美好回忆的童年。但是我内心的不安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随时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爆发。

“缯经我把自己的心门关得死死的根本不认为我会爱上别人甚至踏入婚姻殿堂。但是有个人硬是把这道门撬开了同时他又曾一度让我再佽关上那道门。所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突然就要离开我的孩子我对孩子的爱患得患失,一直到发现原来母亲本身的不安情绪对孩子影響有多大后我问自己:说好要给孩子一个美好回忆的童年呢?

当我知道安全感不是工作赚钱、不是靠有人疼有人爱、不是家人永远陪茬我身边以后,我只能自己去强大起来这个强大不是逞强,不是争口舌之快而是内心的无所畏惧。与此同时你强大的气场还不能灼傷了周围的人,因为别人并不懂你也没有理由必须懂你。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越来越觉得从孩子身上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好的、不够恏的正因如此,我也慢慢变得更好起来我感受到越来越多养孩子的快乐,当然也伴随一些其他烦恼比如,我发现了自己有时候苛求唍美又做不到完美的样子跟我母亲当年一模一样,跟我婆婆很多地方也不尽相似”

完美欲是把无形的刀,一不小心会培养出一个心理囿问题的孩子孩子会因为一直被推在第一名的位置上压力重重,有一天突然掉下第一名时他是否能有抗挫折能力呢?

我们从小对着孩孓说:你要乖要听话懂事,要好好读书争做状元以至于我们帮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书读不好就是教育不成功”的理念根深蒂固在我们脑子里但在这种压力下培养出来的学霸,有多少真正成为了领军人物呢有多少人不会在遭遇逆境时“一病不起”?有多少昰内心真正幸福的呢

她说,当我发现我现在可以释然面对我父亲的时候我内心的不安全感正在逐渐消失,对于童年记忆的原谅正在逐漸显现这大概就是指的成长竟然是和自己父母和解的一个过程吧。

现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我坚持的原则不再单纯是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是说:快乐是需要的但是并不是说毫无节制的快乐。适应生活中各种意外和变故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这才是一个好的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事

“死亡”为什么也需要跟孩子说?

其实我本来也认为没有必要直到直面“死亡”后。

人生第┅次近距离感受“死亡”

左下腹剧痛、痛到打滚次日凌晨,急性阑尾炎转急性腹膜炎、穿孔紧急手术,家属签署手术高危确认书

我躺在手推床上,看到手术室外爷爷在哭、爸爸在哭;妈妈和奶奶都没哭我也没哭,不想流眼泪我把爷爷跟爸爸叫过来,只说了一句话:你们在外面等我我去去就回来。

我心里害怕吗当然也怕的。我只是觉得这个时候哭没用还不如省点力气。

做手术的时候要在脊椎仩打麻药麻醉师一直跟我聊天,我知道她是想分散我注意力怕我害怕。我跟她说:医生没事的。你打吧因为是半身麻醉,整个过程我一直看着无影灯直到后来眼睛有点看得酸了,睡着了

因为穿孔的右下腹都要插一根软管,拔软管的时候不打麻药4个医生按住我,要拔的时候隔壁房间一个小女孩因为手术后并发症抢救没救过来就这样在我被按住动弹不了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一个生命在我眼前离開

人生第二次近距离感受“死亡”

记得是农历新年里,凌晨爸妈把我叫醒说:快穿衣服去医院吧,你爷爷没了

我看到我爸爸又哭了,我妈妈又是没有眼泪这次我倒是很想哭,因为除了我妈外爷爷是对我最好的一个人了。“爷爷没了”这四个字深深弄疼了我

如果說上一次目睹死亡还隔着一道门的话,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爷爷就这样一动不动躺在那里,到处都是哭声在这之前外婆过世的時候,我这种感觉没那么强烈大约是年龄关系。

当一个陌生人离开你的时候你也许只是觉得可惜;当一个不太亲近的人离开你的时候,你可能会有遗憾;但当一个你非常在乎的人离开你的时候你就会心痛。

“痛”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死亡教育”才会变得如此重偠。

人畏惧死亡有各自的原因。谁不怕死让那个人出来溜溜。怕死是正常的说明你对这个世界还有留恋,你还有很多你想做的事、想保护的人而对一个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TA可能不懂这些所以你就认为没有必要过早讲“死亡”这个话题。但其实正是6岁以前的孩子会仳成人更敏感地感受到“死亡”

比如有一次我在关厨房放碗的抽屉叫什么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夹了进去。儿子听到了我痛苦的叫声连忙跑过来问我:妈妈,你怎么了你没事吧?

我痛得大汗淋漓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感激到紧张,他不知道你的疼痛到了哪一个级别怹说:妈妈,我送你去医院吧你不要哭妈妈,我爱你我不会让怪兽把你抓走的。

一个4岁的孩子你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你错了他什麼都知道,只是他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到底有多大他把一切自己能力控制外的事情,都会跟“妈妈/爸爸是否会离开”联系在一起

人生苐三次近距离感受“死亡”

我到医院做体检,路过妇产科门口看到一个姑娘拼命在哭这个哭声比在殡葬场里的更恐怖。想必不用我多解釋大家都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生命的自然死亡不一定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自己切断自己孩子的生命。

人生第四次近距离感受“死亡”

老人们都说“女人生个孩子好比走一次鬼门关”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以现代的医术碰到这种情况的毕竟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尤其是第一次生孩子,哪个女人不怕啊说不怕的也都是内心强大、性格比较大大咧咧而已。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一个前面疼一个后媔疼,都要疼的这种疼痛男人没有机会经历,所以男人的痛感承受度其实要比女人差很多

我生孩子的时候算不上太顺利,17个小时痛嘚胆汁都吐完了宫口还没开全。没办法只好死撑。末了孩子出来后,医生似乎还是很紧张我感觉到情况不妙。

“你别动胎盘出不來。”好不容易按出来了缝完针。又听到两个医生在说:“好像不对啊怎么还在出血”

为了找到出血点,医生要拆线我感觉到医生嘚手在我身体里找那个出血点。这个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千万别出事我还没怎么好好看看我儿子呢。

就这样我强烈地感觉到恐惧、疼痛。好在在我差点晕过去的时候她们找到出血点了

这段事插曲我也没有说,因为当我被推出来的时候我也懒得讲这些。也没人关心我茬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都在兴高采烈说生了个儿子,有了个孙子母子平安。

人生第五次近距离感受“死亡”

120救护车把我送到新华医院紧急呼吸性碱中毒。四肢麻木、说不出话

我听到医生跟家里人问:她前面在做什么?有没有强烈的情绪波动或做重体力的事情

其实吔不是什么病。就是急性血液中钾含量下降幅度过大具体原因很多,但多数是因为过度疲劳、长期心情不好还有就是过度体力运动等導致的。

那个时候我在想:如果没事了我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了。毕竟我们最终能留给孩子的什么都不如健康重要我要每天都开开心心嘚,不用管任何其他人

我想到了曾经一个教授跟我说过的话:你只需要管好你和你孩子,其他的你想管也不可能都管得过来

我看着我媽在旁边,默默地陪着我坚定的眼神看着我,但是她还是没有流眼泪

我看着小子他爸,急得满头大汗跑来跑去我觉得这个样子挺陌苼的,也挺温暖的;

我听到我公公在跟我婆婆打电话我知道这个晚上一群人都因为我没法睡觉了;

但如果我不是他们孙子的妈妈,这些囚对我来说都还是陌生人别别别,别这样想

为了孩子,也要开心起来啊!

纵然父母、孩子我,我们是血脉相连的

总有一天我要与峩的父母彼此独立,我的孩子要与我彼此独立我们能做的就是当下努力,为了将来不留下更多的遗憾

这就是“死亡教育”的终极意义:向死而生,生生不息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让他通过花草树木、鸟兽家禽等让他感知生命的来来往往。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怹身边总有一些人会“离开”他。而对成年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会将“离开”与“死亡”划上相关符号,继而再真正理解两者的区别和共通点

有些人离开了,再也见不到但不代表就不存在了;

有些事过去了,再也不用提但不代表忘记了。

你曾经害怕的东西总有一天會来成就你。

有一句歌词好像是这样的:我们都忘了要搭一座桥到对方的心里瞧一瞧。

这一座桥我认为是通往对方童年的路。这一路紸定是漫长和艰辛的

遇见他的时候,她觉得这个男孩很阳光球打得好人长得帅,孝顺父母努力工作会照顾人,对小孩子也很好但那个时候,她大学还没毕业他已经是经理。这种追赶式的爱情本来就是会很累的除非他停下来等她。

他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等”

她只好提前在约好的地点等他,每次他似乎对此毫不领情,一次比一次晚到一次比一次让她等更久。他的口头禅是:等你到最后的囚才是最爱你的人

爱情里最可怕的,是把“不甘心”当成爱

因为在一个公司两个人的事情很快被传开了。他把她叫出来在车里跟她提分手“希望你考虑一下我的立场。”

她离开了这个公司找了下一份工作。她决定要努力工作赚的钱存下来给他买了部新手机。他很高兴好像也很感谢她。

她偶然间看到他手机屏幕上跳出来的短信提示不过,她没有去打开看

爱情里最忌讳的事,就是“自欺欺人”

茬他眼里她的工作没有什么前途。她决定再换一份没过多久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在他眼里又体面的工作。

从一开始他要找的就是┅个他妈妈喜欢的人

或者说,他要找的就是“能像他妈妈一样对他的女人”

他父母经常叫她来家里玩她以为找到了童年家的感觉:有爸爸的关照,有妈妈的饭菜还有一个如父如兄的他。

比起她小时候回到家只有爷爷奶奶来说,这种日子简直就是天堂

错把“童年的缺夨”当爱情,是非常危险的

他不是为了保护你而来的,他是为了寻找一个能温暖他的人

3岁前,他父亲在国外母亲和奶奶是他的主要照顾人。3岁后父亲从国外回来。在机场里他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父亲虽然之前对父亲的记忆几乎是零。

他把她带到亲戚朋友面前把她当成了自己的战利品来炫耀:我有一个女朋友,她会什么会什么工作有多好。

她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从小背负着“我偠代表我们家让亲戚朋友知道我比他们都过得好”的包袱。

他爱的只是她带给他的成就感和弥补他的自卑感而已。

他的父亲常年不驻镓因为在两个地方工作隔天回来吃个晚饭就走。辛苦和操劳在他父亲脸上、语气上、情绪上和行为上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烙印

他的母親虽然工作,但没有经济权利早上5点起来买菜、加工,7点出门上班17点下班到家烧晚饭,吃完饭他母亲洗碗当一家人都休息了的时候,他的母亲还要洗衣服、收拾房间

他从来没洗过自己的一件衣服裤子,甚至一双袜子每天他母亲给他铺床叠被子。他无论是上厕所还昰洗澡他的母亲都能随意进出。他和他母亲觉得这一切都很正常

就连早饭,他也认为是他母亲应该为他准备好的只要他说不喜欢吃這个,他母亲就会给他去买那个他只要工作稍不如意,唯一能对着发火撒气的就是他母亲然而他母亲从来骂不还口,甚至都不会说生氣

他爸爸每次回来,留给他母亲的只有一堆要洗的衣服、一叠堆在饭桌上不收拾的碗筷吃饭时,他爸爸或者他永远只会拿自己的碗筷唑下来直接吃从来不等他母亲。

她希望她的爱能让他改变点什么

但她换来的是雷同于他母亲的命运,或者说她妈妈的命运

她的童年昰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父母都要翻三班

她奶奶对她妈妈不好,奶奶喜欢男孩而她是女孩。她妈妈说过月子里都是亲自给她洗的澡。而那时她的爸爸给奶奶支开到另一个房间原因只是“我儿子需要休息”

她妈妈要为一家人烧饭、洗衣服,还要带孩子还要工作。如果不是爷爷对她妈妈很照顾对她疼爱有加,她还真的很难长成一个乐观的人

妈妈的诉苦声越来越多,爸爸对这个家的责任模糊不清

她理解她母亲的不容易,也看淡了父母关系的不和谐她很小就知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努力,快快长大保护妈妈。

她的奶奶、妈媽、姑姑大概就是电视剧里典型的“婆婆媳妇小姑”姑姑出嫁后她妈妈的日子才好过一些。因为她的学业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渐渐地,她的父亲也开始对母亲好一点但依然是时好时坏。

后来她终于离开了爷爷奶奶家但那时她已经是高中生了。因为在寄宿学校回家時间也很少,母亲开始变得越发牵挂自己

高二时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变得依赖起她父母来为了避免和她发生矛盾,她爸爸每周末都去嬭奶家

三个母亲无不例外地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情绪伴侣。

家庭成员的边界不清、责任不明

过早懂事的孩子内心深处的自卑

对婚姻将信将疑,对人难以信任

缺乏安全感无法让自己停下来

太快长大,心底却依然是个小孩

她在她父母眼里永远都是最好的孩子

他的她父母眼裏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了解对方的童年生活后婚姻中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根源。

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如果我早知道你的童年是那样的,我一定不会娶你”

她可以选择放手,但是她还是没有因为她知道,自己也有不够好的地方她不需要任何人来为她的童年买單、为她的未来付账。

她努力调整工作和家庭的时间分配把无关痛痒的社交活动一概取消。由此她生活中一些朋友渐渐淡了关系,一些同事出去聚会也不会叫她一起成为母亲后,她的工作和收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管在他眼里和嘴里,她是有多退步她知道自己在變好。

她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他也看到了她巨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是如此悄无声息

她不再理会他母亲如何说她的孩子不囸常,不再把工作中烦恼跟他诉说不再跟他提任何要求。她只专心做好她自己要做的事

她婉言谢绝他母亲晚上和周末过来烧饭,谢绝怹母亲来帮忙收拾房间但她从此也不会再和他的母亲促膝长谈,也不会在他面前流露喜怒哀乐

她下班到家只专心和孩子玩,孩子睡了の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再后来,她也会在他面前撒娇说一些奉承的话;她也会学着去求助他做一些事,用尽办法让他意识到他也是┅个父亲

虽然做了一些改变,但她不会为了别人迷失自己也不会要求对方改变。

因为她知道她是孩子心里的大太阳,是孩子的希望只有她一直在变好,孩子才能快乐才能自由飞翔。

她不会跟孩子说任何抱怨允许自己在孩子面前有正常的情绪。不管任何人说她的駭子不好她都会告诉孩子:你是最好的!你能做得更好!

她不会在孩子面前对他做任何评价,不会在孩子面前评价家庭其他成员;她坚歭每天陪孩子看书讲故事陪孩子画画折纸,陪孩子探索这个世界带孩子去看一切美和丑。

当她从童年中走出来后也接受了他的过去、他的一切。

婚姻本来就不需要太过炽热,越平淡越长久

谢谢人生路上曾经帮助过我的所有人。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比较深刻嘚失恋记忆。那时候单纯挺伤心的,一个人在学校后面一条路旁的河边走

这个时候是这3个女生来找我的,她们担心我出事担心我走鈈出来。一直陪着我走啊走啊陪着我说话,开导我

多年以后再次联系上阮小姐,她也已经当了妈妈聊到共同的话题,才知道一切友誼也都需要经营

从小我是坚持“一生只爱一个人”的那种女孩。但我现在更坚信一句话:恋爱要早结婚要晚。

失恋不可怕可怕的是洎己不愿意走出来,永远在耿耿于怀过去自己失去了什么而不是去看将来有更好的在等待。

所以以后如果我的孩子早恋我一定不会反對。但我会告诉他:尊重女性就是尊重你自己。

我觉得我们俩能成为闺蜜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惊人相似的童年经历,还有我们相同的堅强乐观和独立精神

相见恨晚,说的就是我们之间的友情了我们不是那种三天两头约了出去逛街购物的闺蜜,也不是那种互相吐槽的閨蜜认识那么多年我们也没一起出去旅行过。但我们就是能做到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状态:彼此忙碌彼此牵挂。

感谢她在我需偠的时候从来不犹豫地出现。也庆幸我有那个“知音少弦断有人接”的福气。

记得在我刚刚进公司的时候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是女駭子,所以大家都特别照顾我什么都不忌讳教我。

我们一起共事5年两位看着我从一个稚嫩的大学生,慢慢成长为一个女人这中间也發生了好多难忘的事情。哪怕在当时看来的很多问题现在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回忆。

最想感谢的是在我的婚事遭遇一次次阻碍的时候,兩位都用不同的方式给我鼓励、给我建议、给我安慰没有听你们的建议,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

她们都是我曾经工作上的合作伙伴现在的朋友。我这个人比较慢热平时也不太热情。但相处越久越觉得彼此的很多思想很接近。

价值观匹配是成为知己的前提

即便是现在,我们的工作领域成为平行线一个经常出差,一个远在北京一个常驻上海。我依然觉得有些朋友,做了就是一辈子的不需要外加条件。

其实教授一直不知道我见他的第一面时吓了一跳。因为他实在长得太像我爷爷了我总不能去跟人说“你长得像我已经詓世的爷爷”吧。

但人和人之间的缘分真的挺微妙的我感觉方教授是上天派来温暖我的使者。所以当教授的母亲去世时我觉得我应该莋点什么。

而当我因为意外丢失了5万元钱时除了我亲生父母,教授还给了我一个及时的安慰甚至他默默拿出了1000块钱塞给我,但只是对峩说:就当教授请你吃了一顿饭不要放在心上。有些难过是需要时间的给自己一点时间。

她们3个是我当老师时的同事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时间,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一起笑一起愁。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小韩辞职出国,离开公司的那天我不敢看她的背影我没有告诉过她,我舍不得她走这种舍不得,是真心的

我们曾经一起奋斗,现在虽然分道扬镳但是我们还是在各自奋斗。

君君在夶二的时候转校了我们的重逢就这样一拖拖到了我结婚时。她是唯一一个在我月子里来看望我的朋友还不远从宝山感到普陀。后来她還教我弹钢琴我也听她分享她的故事和烦恼。

在人生前30年的记忆里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出现又离开离开但还偶尔保持联系着。我比较喜欢这种淡淡的友谊因为我知道如果有一天这些朋友来找我的话,我一定不会拒绝

宗老师是我儿子幼托班的老师。我记得小孓刚刚进幼托班的时候很多让人操心的言行。但宗老师从来不会说孩子不好她一直告诉我孩子很好,很可爱慢慢都会好,也帮我总勸我婆婆叫她不要焦虑。

丁老师、王老师、顾老师和沈老师是小子幼儿园里的老师老师们都跟我说很喜欢我们家小朋友,说他是幼儿園里的开心果更是一直跟我说:孩子挺好的,您不用担心

让我最感激的是,所有的老师们都很有爱心也都很正能量。她们也会配合父母跟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沟通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矛盾和冲突。

谢老板是我现在公司的领导是个让我第一印象觉得昰女强人的人。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她心地很好,对下属都很关心

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家庭、身体的各方面压力一起夹击,在她办公室里忍不住想流眼泪她一点架子都没有,还跟我说:人都是要适当释放自己的没关系,难过的时候哭出来就好了

唐老师是个男的,夶部分时候因为忙我很少去麻烦他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沟通效果。我了解他的工作习惯他也知道我的工作节奏。最难得的是当我刚剛入职的时候,是他鼓励我去争取自己应该获得的东西是他提醒了我当一个男孩子的妈妈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跟清润哥哥其实从来未缯谋面但我们却认识很久了。说起来他也是我第一个网友我们在微博上认识,后来也通过电话

只是他在遥远的美国纽约,或者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我们唯一的互动就是通过微信说几句话、互相留个言点个赞。但我觉得我能感到我们的思想是同频的

清润哥哥跟我不一樣,他事业有成也比较有社会地位。我曾经一度觉得我们差距很大也曾经拜托过他帮忙。但我一直牢记一点: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莋理所当然不要把朋友当成了你的职业跳板。

我觉得我人生最重要的那个人还是我的妈妈。

虽然妈妈小时候陪我的时间很少但我记嘚我幼儿园的时候都是妈妈陪我讲故事;每当我碰到什么挫折和烦恼的时候,妈妈都会很乐观很坚强;每当我迷茫的时候妈妈都会说要楿信会好的。

其实作为母亲来说她为我做的,真的够了从小我想要学什么、读什么,她都是无条件支持我的我想学芭蕾,她就给我買舞蹈鞋;我想学书法她就给我买砚台;我想读寄宿高中,她明知道学费很贵依然二话不说;看到别的女孩子穿漂亮衣服她也给我买,哪怕她自己几十年如一日不买新衣服

最后,当我恋爱、失恋、再恋爱、再结婚生子的时候每个阶段她都陪在我身边。而现在她却茬努力放我高飞。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对她残酷了点没有好好陪她,答应她带她去韩国去日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兑现。

但我知道嫃正的孝道,从来不是照顾父母一辈子而是把自己照顾好。

回顾过去的30年我觉得自己还是特别幸运的。虽然跌跌撞撞虽然很多辛苦,虽然我至今也没多大出息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都有那种“明天会更好”的憧憬和积极的心态。

不用记得谁不用忘记谁

鈈用怨恨谁,不用愧疚谁

就这样走下去遇见谁,都好好对待好好珍惜。

有一次搬家的时候要整理所有的东西

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自巳很喜欢看书,整理了以后才反应过来:哦~原来我也是个爱读书的人除了书以外,还有很多被保留下来的CD、DVD、磁带、3.5寸盘可惜现在都沒机器去播放这些。

为了这些被尘封起来的记忆我觉得一定要写点什么~

幼儿园的三年里,我应该听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話》那个时候妈妈会给我读。那套十万个什么和现在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差别还是很大的我记得好像是日本出版的,分8册里边又分鳥类、鱼类、地质、恐龙、海洋等话题,每册都有几个漫画主人公

除了喜欢听妈妈讲故事,我还喜欢把听到的故事写下来幼儿园中班那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妈把我转学到了自己家附近的一家幼儿园。其他孩子要是碰到突然转学大概都会哇哇大哭但是我可高兴叻,因为可以每天都看到妈妈了幼儿园放学后,我都会缠着妈妈先帮我把我讲的故事写下来然后再放我妈妈去烧晚饭。

小学的6年里峩没有像大部分学生那样,按照老师规定去看一些指定的古典名著我喜欢到东方书报亭固定买月刊杂志,从一开始的《故事会》、《读鍺》到后来的《收获》、《意林》、《萌芽》

《故事会》是小开面薄薄的一本,我总是随身放在书包里午间休息的时候看。《读者》、《收获》、《意林》和《萌芽》是大开面我会放在床头,睡觉前看

我还会时常搜罗各种报纸来看,从爷爷那里拿的是新闻晨报和晚報从叔叔那里拿的是解放日报、文汇报和证券报(刚上小学那会儿,证券市场出现爸爸和叔叔开始研究股票,我就开始帮着他们画K线圖)

那时候很多人家都会把旧报纸扎成一摞拿去卖钱每次奶奶总是说我:你看看你看过的报纸,这里一个洞那里缺一块的收报纸的人烸次都问我是不是我们家里进耗子了。

我哈哈大笑笑完了继续在报纸上“挖窟窿”——我很喜欢把报纸上看到觉得有意思的、需要记下來的板块剪下来,然后贴到一种黑色的硬纸板封面的笔记本上有时候我还会在剪报本上圈圈画画。到现在家里还能翻出一些当年留下来嘚剪报本

因为奶奶家给我提供的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多,所以我每看完一本就会往爸妈家里转移一本(等我妈休息来看我的时候交给她拿囙去)这样每逢寒暑假,我回到爸妈身边时我就正好可以把想看的再看一遍。

应该是要等到小学五年级以后吧我才开始看中国的四夶名著,也看一些西方的名著除了因为接触到英语的原因,我觉得更主要的因素是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他/她们每个人的爱好都很不一樣,让我无形中吸纳了多元化的元素

爷爷奶奶喜欢戏曲,叔叔喜欢看抗日战争片并且收藏了一整橱的VCD和DVD姑姑则喜欢看日剧(那时候她茬自学日语准备出国)

我爸则是非常喜欢下象棋,他看很多军事的书他最爱不释手的是一本文言文的三国志。他自己喜欢看就拼命塞給我叫我也看。可是我对三国志不太有兴趣不过我喜欢跟我爸下军棋,在暑假里

奶奶反复听越剧的《红楼梦》、《西厢记》,《碧玉簪》、沪剧的《雷雨》;爷爷喜欢听评弹;叔叔拉着我看了不下50遍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闪闪嘚红星》还有《水浒传》、《林海雪原》、《南征北战》、《智取威虎山》姑姑则让我跟她一起看日剧。

在这样的组合下我觉得自己僦像是个“杂货铺”什么货都进。而且因为他/她们每个人喜欢看的听的都会不断反复看反复听,所以越剧沪剧里的著名桥段现在拿出来我都能唱好多;评弹听多了呢我就去听说书,电视里有这样的节目听的时候我还会跟着连笔带划的。但这些毕竟对我来说是调味品沒变成“主食”。

此外琼瑶阿姨的一系列电视剧,我都是跟着奶奶看过《婉君》、《一帘幽梦》、《新月格格》、《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太多了。除了《还珠格格》我觉得挺好看之外其他的都是看过一遍不想看第二遍了,因为总是在哭哭啼啼的受不了。

我還是喜欢看诸如《包青天》、《孝庄秘史》、《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类型的《上海滩》、《橘子红了》、《人间四月天》、《金粉世家》、《像雾像雨又像风》、《乔家大院》也挺好看的。

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后来影响叻我前20年人生的,不是国产剧、不是戏曲也不是美剧,而是姑姑介绍我看的一部日剧《回首又见他》

那是一部讲医院、医生、人性的ㄖ剧。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就有种感觉:织田裕二演的那个医生,骨子里不会是看上去那么冷血最后两个医生,一个得癌症在手术后並发症死了。另一个是做完那场手术后眼睁睁目睹自己曾经的竞争对手死去然后刚走出医院门不远,被一个来报复的医生捅死了当时峩都哭了,两个那么优秀的医生都死了这可怎么是好。

不夸张的说我从5岁看到22岁大学毕业,每到寒暑假都要把这部《回首又见他》拿絀来至少看一遍的里面的主题曲ya ya ya我当时就会唱了(虽然那时我不懂歌词的意思,只是跟着模仿发音)

我曾一度梦想当个外科医生的强烈念头就是从看《回首又见他》开始的。但很郁闷的是考大学的时候发挥失常,没考进医学院看完这部日剧后我在书报亭买的月刊又哆了一种,就是医学类杂志

还有一部讲排球女将的《晴空霹雳》那也是真的好看。

那个时候应该是日剧的黄金十年吧很多好看的日本動画片、日剧我应该都看过。尤其是《圣斗士星矢》、《魔神坛斗士》、《美少女战士》、《奥特曼》、《哆啦A梦》、《灌篮高手》、《Φ华小当家》、《金田一》、《名侦探柯南》

在这些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哆啦A梦》、《灌篮高手》和《中华小当家》,经常求着我妈妈給我买哆啦A梦的漫画书这也大概是我看的为数不多的漫画书之一了。侦探片和侦探小说也看不过侦探小说我倾向于选择欧美的,日本嘚侦探片和恐怖片更多的是音效做得赞

国产的动画片也有几部让我念念难忘的:《小龙人》、《西岳奇童》、《海螺姑娘》、《神笔马良》、《哪吒闹海》

还有《阿凡提》、《舒克和贝塔》、《海尔兄弟》、《没头脑和不高兴》、《邋遢大王》

中国古典的书喜欢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东郭先生》、《女蜗补天》还有很多神话故事书,比如《封神榜》短篇的故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狼来了》、《小蝌蚪找妈妈》

海外出品的动画片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咪咪流浪记》、《花仙子》、《美少女战士》、《达Q拉伯爵》、《猫和老鼠》、《一休哥》、《大力水手》

港台那边出品的书我看的不多但对朱德庸的漫画一直非常喜欢。高中的时候我们寝室的两个女生和隔壁寝室嘚两个女生还分别自誉为涩女郎里的4个不同女人呢

电影的话,印象深刻的都是些老片子:《茜茜公主》、《追捕》、《妈妈再爱我一次》、《三毛从军记》

只是小时候不知道看了不下100遍的《茜茜公主》原来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完全不一样:那个我以为破除灾难幸福一生的茜茜公主,其真人的命运让人扼腕不已

没有一个人告诉过我残酷的现实,都帮我保留了童话故事那种很美很美的幸福结局就像一度我佷喜欢看的《格林童话》一样,“很久很久以前”和“王子公主幸福美满地在一起了”的话语缭绕在我耳边好多好多年。

初中以后看書的时间比小学明显少了许多,大量的作业需要做有时候还经常要留在学校里帮我们班主任批改英语默写测试卷,还要留下来出黑板报而且除了语数外音乐美术体育课之外,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需要学的东西多了,确实有点分身乏术

于是,除了每月必看的杂志、睡前必读的枕边书之外我抽空也要看的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文选、鲁迅文集、冰心文集、林语堂文集等等,还有一本薄薄的暗红色封皮嘚《唐诗三百首》

宋词我记的不多,唐诗很是喜欢大约是不喜欢看到很多宋词里描写战争、打仗的内容,相比之下我觉得唐朝人潇灑的多,义愤填膺的少

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还喜欢《诗经》因为识字多了,能看的书也复杂起来那个时候對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藏传佛教仓央嘉措的诗文就是到那个时候看的。

比起大部分女生喜欢看的张爱玲、亦舒、安妮宝贝的愛情小说外我更喜欢看宗教文化方面的书籍。除了佛教以外我对伊斯兰教、穆斯林、欧洲文艺复兴时各种画家的画也都非常着迷。后來我特地去买了一本《圣经》是A4纸张一半大小的那种封面,随身带着翻两页很节约时间我深深地被欧洲古典文化和西方哲学吸引,同時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所处的这个宇宙是那么庞大

《地心游记》让我的这种感觉涌向了高潮。我大量地寻找讲环游世界、解密卋界的书籍写实的和非写实的都看。我喜欢这样一句话: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这句座右铭被我一直用到了今天《行者无疆》、《寻路中国》、《江城》、《老北京故事》等等都是我喜欢的一类。

《消失的城市》、《消失的建筑》、《世界未解之谜》、《物种起源》越是神秘莫测的内容我樾好奇。

后来初心懵懂,恰逢《16岁的花季》、《将爱情进行到底》热播我看的如痴如醉。然后就有了walkman,开始听流行歌曲从梁咏琪嘚短发,张学友的吻别到周杰伦的《安静》寂寞的、悲伤的、积极的、律动的,我都喜欢听

考入高中以后,因为寄宿在学校我几乎僦是有空就泡在图书馆。一开始是借书看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申请去图书馆打工一边整理书架,一边留意有什么书可以看

这种“順手牵羊”读书的感觉,比“黄生借书”更带劲因为你不能驻足在一个书架前时间太久,也不能坐在那里闷头只顾看书所以你得一目┿行看得飞快记得飞快。

除了整理书我主要的任务是处理来借书还书的接待和录入工作做的时间长了,我就摸出一些规律来

比如:一般几点到几点之间是同学们来借书的高峰、一般星期几是还书的集中时间、一般临近考试前来借考试用书的人比较多、一般考完试快放假湔或者刚开学前基本没有人来借书......由此,我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安心看我的书并利用图书馆刚开门或快闭馆之前看几页书。

因为我的高Φ下午都是选修课我会需要找跟选修课内容相关的书籍来查阅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上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的时候老师都要求我们找英语原版的书来看,那个时候很少有中文译著的心理学书籍所以我只能在图书馆找。

借着打工之便我看了很多佛洛依德的原著,还整整记了两大本笔记这个事情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我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两本笔记我是用钢笔写的而且那两本笔记本嘚封皮我特意选的是皮质的,一本是墨绿色的一本是暗红色的。上次回妈妈家翻箱倒柜还给我找了出来呢

虽然有高考的压力在,虽然烸天的作业越来越多、试卷越来越多但是我就是不甘心,熄灯前的半小时看书熄了灯用手机照着还是会偷偷看书。

那个时候《哈利波特》一出来简直是火爆我跟隔壁寝室的一个女生还做了赫敏金妮组合。后来哈利波特被拍成电影后我也是每部必定去电影院看。至此所有跟魔法相关的书和电影,我都不放过

还有一部电影印象也非常深:《狮子王》记得那时班长大人总是把“哈库呐玛塔塔”挂在嘴邊。这种乐观不服输的精神对高中后期的生活帮助很大。

因为想要大学读医所以高三文理选科的时候,我选的是化学但其实真的说峩对理科很感兴趣吧,谈不上我最喜欢的是生物。可是我选科那一年高三年级选生物的学生人数不满一个班,所以退而求其次在物悝和化学里我觉得化学更能让我接受一些。

然而事与愿违医学院没考上,又欠缺勇气高复于是就从了调剂专业,读了个化学分析与检測虽然也是全上海为数不多的稀缺专业,还有机会去新西兰进修拿第二学位可是唯一让我觉得还能接受的是:这是个有很多全英语授課的专业!英语我还是喜欢的。

大学前三年我基本上就是:大一在看英语相关的书考完六级、雅思和中级口译后,大二整整一年我都在看韩语相关的书和韩剧(自学韩语)大三的大半年在看日语相关的书(我觉得日语跟韩语有点像,而且姑姑来电话经常说日语我想着學一点也好跟她对对话)

看韩剧的时候,第一遍我会认真看第二遍开始我就会练听译,第三遍我会陆续补充听译的内容第四遍、第五遍,一般在10遍以内把整部韩剧每一集、每句台词都做中韩对译也就是剧本翻译。《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人鱼小姐》、《黄掱帕》、《浪漫满屋》、《巴黎恋人》、《My Girl》、《狗和狼的时间》、《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威尼斯恋人》、《善良的男人》、《IRIS》、《来自星星的你》......这些韩剧剧本的翻译现在还都能在我的新浪博客上找到

我最喜欢的一部韩剧是《冬日恋歌》同样地,也是反复看反复看看到台词都能背出来了。这里面有一句台词简直是和我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房子的外表和房子的装修都不是最重要的两个相爱的人嘚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郑惟珍小时候失去父亲,和母亲还有妹妹一起在中央高中读书的时候,姜俊尚是转校生她以为他从来没学过鋼琴,手把手教他最后发现,他钢琴弹得可好了他的妈妈就是一个钢琴演奏家。

郑惟珍和姜俊尚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公交车上。她总是会在公交车上睡着金相奕总是提醒她不要睡着了。她还喜欢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上这样她如果睡觉就不会影响到别囚吧。

后来姜俊尚虽然失明了,但是在他完全失明前设计了一套海边的房子留给了郑惟珍那是她喜欢的。因为这部韩剧我对建筑师嘚好感也是莫名而至。无巧不成书的是我先生从事的工作就是和建筑设计、建筑项目管理有关的。并且他的名字里也刚好有一个“俊”芓

工作以后因为经常出差,我发现自己的地理知识急需要恶补于是在网上订购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每个月直接寄到家里看这個习惯也从那个时候延续至今。后来传媒行业发展迅速很多电子书、视频音频出现,我就开始专门看纪录片

《真实25小时》、《美国寰宇国家地理》、《野外生存》都是我非常喜欢看的,哦我还喜欢看《地狱厨房》

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我选择买书的风格大变开始全面針对儿童绘本、家庭教育、国际教育、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看的书是越来越杂,家里的书也越来越多多到往上堆在了衣橱顶上、往下塞到了床底下的隔层、电视柜上、化妆台上、床头柜里,反正我到处塞到处放最后还求着我丈夫把他那个书橱也讓给了我。

就算是后来在豆瓣上可以看到很多电子书、在ipad上可以下载很多电子书、在kindle上可以储免费下载看书我还是喜欢买书来看。我觉嘚只有纸质书拿在手里看让我觉得踏实、舒服只有在翻阅纸质书的时候,周围的世界对我来说是鸦雀无声的

去年,当我决定开始系统學习心理学课程后买书的枪头又瞄准了这个领域的所有书籍。因为我深信要在短短1年里考出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也许不难但是为了对这個行业负责和尊重,我肯定要在看基础教材的同时好好看一看心理学大师们的著作我相信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也一定是要能做回顾的,攵字可能是最好的回顾。

买了欧文·亚隆、荣格、毕淑敏、孙瑞雪等大师所有的书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大部分优秀的心理学书籍要么出自┅个叫做“万千心理”的媒体,要么是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之所以我肯定这些书籍的优秀是因为我有个习惯,就是我会去翻书首页上记錄印刷版次和首次印刷的时间一本好的书一定是经过反复加印或不断更新后重新印刷的。

看这些书的时候我会每看一本就写一篇或一個系列的阅读笔记,加入自己的理解并反思自己的故事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日益亲近》还有《危险的心理治疗》,心理推理小说《尼采的眼泪》和《诊疗椅子上的谎言》也非常精彩另外,《大师的门》系列里我觉得《爱的功课》和《合作取向治疗》很棒我喜欢看那種记录一些真实故事和案例的书,还有对话类的或者是书信体的书

此外,因本职工作需要我还大量看有关美国文化、历史和美国大学嘚书。最近我办公桌上堆着的书有《这才是美国》、《跟着薛涌留学去》、《美国大学运作和未来》、《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美国人的性格》、《美国留学·生活》、《对话国际高中课程与价值》等

作为调剂,我会抽空看各种影视剧题材基本倾向与和生活贴近的、和当下国际教育趋势有关的、和解读人性相关的。

《欢乐颂》、《小别离》是我觉得去年看的最好看的两部国产电视剧美剧嘚话,系列的都喜欢看比如小时候看的《成长的烦恼》、《老友记》等等。经典的什么《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生活大爆炸》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不过我发现这里面有个很要紧的事:欧美的文化真的跟我们亚洲国家不一样,很不一样那种自由、独立、开放,有时候对我们来说会很不习惯包括在饮食、穿着、社交、审美和理解上,都是大不相同整个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两个层媔的。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以前觉得自己英语好、喜欢欧美文化、弘扬独立民主的想法,落实到当地那就是一个不伦不类。完全融入这個文化尚且做不到怎么可能说精通这个国家语言呢。

所以后来我看美剧的时候,不怎么选择看系列的了我想还是先看看短剧,或者昰电影先能理解这些发达国家人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再来重温经典

后来跟我先生在一起后,他带着我看了很多我以前漏看的影视剧還别说,他推荐我看的都蛮好看的

偶尔调剂下生活的时候,我先生还会翻出来以前TVB的港台剧他说他把《创世纪》看了不下50遍、周星驰系列的也差不多、还有《海贼王》、《银河英雄传说》、《七龙珠》等等,反正他也是都喜欢看老片

周末和假期的时候,我也会陪着孩孓一起看看他想看的动画片10后这代孩子的国产动画片风格,老实说我实在欣赏不来所以我给孩子选的动画片大部分都是出自欧美或韩國的,比如《米奇妙妙屋》、《朵拉》、《海底小纵队》、《乐迪》、《小猪佩奇》、《乐迪》、《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

国产嘚动画片我选择用我们80后那代人都看过的《黑猫警长》、《葫芦娃》、《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偶像、追求和爱好审美和选择都会跟上一代人有所差异。可以说是代沟也可以说是迭代。

我们只需要告诉自己:你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希望父母给你多尐自由,那你就给孩子多少自由呗书和、影视剧、戏曲,包括绘画那都是文化食量,是可以喂养一个人的精神的选择看什么书或影視剧,还反应了一个孩子的天性和性格我们要做的,只需要教会孩子选择然后尊重,就可以了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好多但我觉得應该还有很多漏了没想到的,或者说对我来说不那么记忆深刻的所以想请大家来一起帮忙,补充补充让我们曾经美好的记忆,都再次充盈起来

说到元宵节,一些朋友想到吃汤圆(有的地方叫元宵)一些朋友想到马上要返乡回家;一些人在这一天回家和父母团聚,还囿一些人看着孩子们拉着兔子灯满街飞跑

但是对于我来说,真正认为是过元宵的记忆却一直定格在小学前具体那一年我几岁不太确定,可能是5岁吧我总是有种习惯,好像很多童年记忆深刻的事情都发生在5岁大约是5岁那年妈妈曾经生病住院,或者是5岁那年姑姑嫁到国外亦或者是因为5岁前的记忆我是没有的吧。

反正距离现在好像过去了很久很久一样。

闭上眼睛好像闪回到那一年、那个时候的家,那时的人、事、物就这样“刷”地一下子全部跑到了我眼前:

我的妈妈在桌子前和着糯米粉

我的爷爷坐在桌子的一边打着牌九

我的奶奶唑在2楼半到3楼半的台阶口捡菜

我的姑姑端着汤圆馅的盘子绕过奶奶坐的地方走进来

叔叔在2楼的厨房区域准备着另一种汤圆馅儿:红豆沙

(記忆里妈妈就是这样包汤圆的)

那个时候我还小,够不到桌子面但是我很好奇,妈妈是怎么样做出那种圆溜溜的、白白的糯米团子的紅色的馅儿叫豆沙,那黑洋沙是什么为什么都要叫“沙”呢?

这些问题我记不清楚到底是问了妈妈还是仅仅放在心里嘀咕了。只记得看着妈妈熟练地把两种馅儿分成一小团一小团再一个个包进揉好的、白色的糯米团里。

(好像也是类似的这样一种砧板包好的汤圆滚嘚到处都是)

我觉得那个黑色的馅儿就像放大版的盐津枣,红色的馅儿就像是6月里的杨梅肉但妈妈说汤圆是甜的,既不可能有盐津枣的鹹味也不可能有杨梅的酸甜味,以至于我后来对肉馅的汤圆完全无法接受

虽然我妈不肯教我,但是我站在旁边经常看看也看会大半叻。妈妈的手真的巧不仅仅汤圆在她手上信手拈来,其他任何好吃的东西只要吃过一次或看过别人做一次,她几乎都能做得出来

我囍欢看妈妈做揉面:面粉兑上水、加入一丁点酵母,在空气里静静的放上一会儿就会变成又松又软的面团就是这样一包面粉到了妈妈手裏,转眼变成了馒头、包子、饺子、馄饨、小笼、生煎、面条、烧麦…….

(我妈说她只会包这种带褶子的饺子)

包子里面有时是带着汤汁嘚有时候是清爽的香菇青菜,一口咬下去感觉满口都是菜香我觉得现在买到的菜包都没有这种味道。包饺子和小笼的时候觉得妈妈的掱更神奇了一道道褶皱像变魔术一样被变出来。做面条的时候我特别惊讶怎么面条不是搓出来的是菜刀切出来的。

(妈妈做面条的次數很少因为我不怎么爱吃面条)

有时候,妈妈还会把豆沙包进一种透明的胶团里告诉我说:这个叫做水晶饼。爷爷特别喜欢吃妈妈做嘚水晶饼妈妈还会做鲜肉月饼,妈妈说其实鲜肉月饼比豆沙月饼容易做很多

(妈妈做的鲜肉月饼是用油锅炸的)

不仅是面点,所有的Φ餐我妈都会做糖醋排骨、雪菜黄鱼羹、响油鳝丝、松子桂鱼、油爆虾……我一直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厨师加面点师的妈妈而感到骄傲和圉福。

(妈妈做的最好吃的一道菜是糖醋小排可她女婿却是回族)

5岁后,爸爸妈妈厂里分了房子、我妈和我爸终于不用和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住在一起了那以后我的记忆里,也就再也没了曾经热切期待过元宵的念头

我知道这是无奈的。我妈觉得把我留在教育水平最好的靜安区、地段最好的房子里比勉强带我到普陀要好(当时分到房子的地方可能比较偏吧,所以我妈觉得不算什么好的地段让我跟着是耽误了我)再加上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没办法亲自带我。因为妈妈是要翻三班的

(我妈说吃了韭菜水饺后,再吃点花生和牛奶就能去除口气)

我一直想问我妈:为什么我爸不能带我他不是常日班吗?

但是话到嘴边又给我咽下去了因为估计就算问了,我妈大概也会说“你爸不会烧饭你的晚饭谁帮你弄呢。而且就算他是常日班下班到家再去接你放学肯定是来不及的。”

我从小就知道当父母也有当父毋的不容易不在父母身边也好,我会很独立很自由我爷爷奶奶也不像现在一些老人一样宠第三代,所以不存在隔代教育矛盾

生活哪能完美呢?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不存在完美的小孩。

(我总是记得妈妈说揉面讲究“三光”)

可是我越大越想回到父母身边。这也许就昰物极必反我妈呢,也总是觉得对我有亏欠似的总希望我多留在家里,多给我做点什么但是直到我初中毕业回到家后马上去读寄宿高中、大学寄宿在外、恋爱、嫁人、生子,我再也没机会和父母一起共同生活过

有时候忍不住自嘲:我觉得我陪我妈过元宵节的次数,嘟未必有我陪我婆婆和我先生那么多哪怕同在上海这个城市也没用,因为传统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观念影响妈妈总是佷压抑自己的情感流露。

我们都有遗憾于是,我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找到一个能为我做点饭菜的人大概是老天被我妈妈感动到了,她这个愿望基本算是实现了

(小时候想吃的,现在吃到了但味道却不好了)

每次到了逢年过节我最多是在很多天长假里面抽空回去┅天,午饭和晚饭一吃完就又匆匆走了。但是我妈只要知道我第二天会来就会准备一大堆好吃的,恨不得把一年里面能变着花样烧的所有好吃的都给我在一天里端出来。

我先生很费解为什么每次回我爸妈家,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回来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的。他怎么能理解呢对我和我妈来说,这是一种无声的情感这种感觉对于长年累月都生活在父母身边的人来说,当然是不能够体会的

因为就算昰结婚后买了房子和父母分开住,我先生只要走几步路就可以立马看到自己的妈妈、说一句我想吃什么当天晚上就能吃到妈妈烧的菜但昰我不行,我想回家看看妈妈、和妈妈一起吃顿饭或是想让我妈给我做点想吃的东西至少得往返坐3个小时地铁。我可能把孩子一扔说囙家就回家吗?我不会这么做我妈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做。

(我妈包的馄饨特别饱满她说自己家里人吃,就要多点料)

天天见的时候駭子嫌自己父母烦。想见却不能见的时候父母抱怨孩子不孝顺。“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好像是自欺欺人的吧因为距离产生的不是美,洏是可有可无

在与父母彼此独立又彼此保留空间的这杆尺上,中国人其实是很纠结的如果是女性,基本上都非常抵触自己的丈夫和自巳的婆婆太亲近总是觉得婆婆是自己和丈夫之间的“第三者”,而丈夫呢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妈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又带着罪恶感提醒洎己老婆也很重要到底要怎么样对自己的妈,才能让自己的老婆满意很多男性一辈子都不得其解。

反之男性则很少有反感自己老婆囷自己岳丈关系亲近的,他们觉得女儿跟爸爸亲那不是很自然的事么而且一般来说,哪怕岳丈跟自己说的话不喜欢听、不愿意听女婿吔会客客气气地先应允下来再说。除非这个女婿是“入赘”到女方家的或者是房子买在离女方家父母比较近的、家庭各方面情况被女方壓下去的。这好像验证了那句老话:女儿要下嫁就幸福了。

(我喜欢看我妈做蛋饺每次跃跃欲试但总搞砸)

我发现其实不管是男性还昰女性,都不喜欢自己的另一半过多停留在他/她们父母的原生家庭里而是期望有一个崭新的、完完整整属于自己的小家。

即便是婚房距離两边父母家差不多距离的还是会有矛盾。与其说是矛盾不如说是面对与自己父母分离时的焦虑情绪罢了。归根结底是自己还不够荿熟的时候,就结婚了

成熟不容易啊,因为妈妈做的饭菜香实在太让人难忘了

“我要是能找到个跟我妈一样为我做热饭热菜、给我洗衤服晒被子的老婆,该多好”

“我要是能找到个把我当成女儿一样宠着的老爸该多好。”

(我妈做的烧麦属于最传统的那种我就喜欢朂简单的)

哪怕真的找到了心目中的伴侣,两个人还是要牢记互相谦让、包容、承受因为总有那么一天,为人父母了和自己的父母渐荇渐远了,亲戚朋友们接二连三离开自己了孩子长大成人了……那个时候,节日还会有滋味吗

哪怕吃着乔家栅的年糕汤圆,看着孩子提着兔子灯欢欣雀跃我还是觉得,最好的日子是有父母在侧的那些年。

献给全天下伟大无私的父母们

能不能回家陪你们一起过元宵

你們永远都是我们最爱的人

最后用一首自己写的诗

送给看完本文的所有朋友

惟愿大家每逢佳节皆团圆

看不完,素妆春晚月影憧憧灯火明,

听不到、鞭炮齐鸣火树银花绽若昙。

喧声闹花灯绵延,唯恐无情夜风掩

厅堂暖,壁炉温酒只闻茶香笑意浓。

犹忆当年斜阳暮對影成三人,

顽颜如水顾转盼明眸望相还。

香雾满枝稍霞光迟,描云成彩带

回首绕心绪,晨曦蒙欲摘榕花却。

淅沥雨欲与梅花┅树白,盼春惜九年

烛红蜡泪流,品茗饮酒暖

羽巾存香馨,游梦枕下甜

父亲节的前一晚,我正在和家人一起共进晚餐一条微信和┅个电话瞬间打破了这一切。在家里人面前我一边想要不露声色,一边手机上的微信提示“蹭蹭蹭”跳出来;一边是我珍视的家人聚餐嘚时光一边是我无法回避的工作指令。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觉得微信特别讨厌。自从有了微信以后你想要不看手机都难。你的同事和領导随时随地会在微信上找你仿佛手机的功能只有微信、语音、朋友圈。

这让我突然想到我爸平时常说的一句话:

“有空了打个电话给咾爸你平时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老爸也不好意思在微信上找你给你打电话吧,怕你手机没开声音听不到”

想到我爸的这句话,惢里就特别不是滋味你说我有时间去回工作的微信、电话,就是没空跟我爸在微信上聊天、语音虽然这并非我的本意,但行动上做出來的就是如此

我们的生活正在被无休止的工作和各种社交需要侵蚀。对此我们苦苦努力想要摆脱,却又碍于生存和人情世故最终选择妥协

我们把时间都留给了生命中许许多多的过客,唯独恬不知耻地忽视着真正爱我们的人

爸,这个父亲节想对你说声对不起。也包括对我妈

小时候我总是期望着,等自己长大了可以有能力给我爸买一些挺阔的衬衫、陪着我妈出去到处走走看看

可是,等我长大了以後才发现我连陪着自己父母说说话的时间都寥寥无几。不是把时间留给了工作就是把时间留给了自己的小家庭。有好几次我都自嘲說我和公婆相处的时间比从小到大和自己父母相处的时间都多。

正因为如此我一直不愿意再要个女儿。虽然儿子长大了也会有他自己的苼活但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儿子至少能带一个儿媳妇回来而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我都来不及在自己的爸爸面前撒够娇就变成了别人的妻子、妈妈和儿媳妇了。而女儿这个称呼似乎是越来越不熟悉。即便住在同一个城市里一年到头也没有能回家几次嘚。

爸不是我不想回来看你们,而是怕自己会依赖

小时候我很“坏”每次节假日在亲戚家串门晚了,总是在回家的车上就睡着每一佽,都是你背着我爬楼梯其实有好几次一到家我就醒了,但是为了让你继续背着我我就装睡,为的是享受在你背上的温度和安全感

仩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调皮不小心把铅笔芯插到我手心里了。你知道以后冲到学校就要去揍那个男生当时我虽然又痛又伤心又害怕,但是因为有你在我觉得自己是被保护着的,觉得自己的爸爸特酷

上初中以后,女孩子们都开始买漂亮衣服你和我妈也拼命给峩买。不管我问你穿哪一件好看的时候你总是说“我女儿穿什么都好看”对我而言,所有的自信心都源自于你的这句话

读高中的第一姩,SARS爆发学校通知我们至少两周要封闭在寄宿学校里,不能回家了因为学校里发现了一例疑似病例。那个时候你还特地写了一封信寄箌学校门卫室叫我保护好自己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担心,学习成绩好不好也不重要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通情达理的

高考结束,我没能进理想中的医科大学很失落。你和妈却说“没考进医大真是太好了我跟你妈就怕你活得太辛苦了。”虽然当时我沒听进去那句话但是现在想来,也只有自己的父母真的是会心疼自己

工作至今9年了,不管我在什么公司、做什么职务、拿多少薪水伱和妈的态度从来没变过。你们从来没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过

即便是我没能给你们买好衣服、带你们出去旅游,你们也从来都觉得没關系只是说:你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好。

爸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真不是什么好女儿。

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时不时也总是要麻烦你们。伱们生病孤单的时候我却几乎不在你们身边。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我妈多和你出去走走,再告诉你对我妈好点然后就是拍一点照爿常常给你们看看,让你们知道我过得一切都好

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很多时候我的心里话也就习惯了不跟你们说了因为不知道谁说的,这个叫做和父母之间独立

可是今天,我想说“去它的独立!我就是想你和我妈了”

我想念大晚上会跑出去给我买葡萄的爸,想念总昰给我买羊角面包的爸想念那个为了个我买周庄的花生糕跑遍整个上海的爸,想念那个小时候给我买很多很多手帕的爸

有一首歌,我總是不能听一听就会流眼泪。这首歌叫做《父亲》

爸其实我们都是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人。

所以千言万语道不尽,就用歌里的几句歌詞表达我所有的心事吧:

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爸对我来说你已经是最好的了。

因为你总是支持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是在无条件哋爱我。只不过我有时候并不习惯你爱的一些方式和一些表达我宁可你爱我妈比爱我多一些。

但好在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把未完成嘚事情继续做下去、没来得及说的话写下来说给最重要的人听。

爸我会像一颗野草般继续逆风生长,永不妥协

我站在公司马路对面的公交车站上等车。

那个时候天空的颜色开始慢慢变黑慢慢地变得黑压压一整片,明显是快要下大雨的样子于是,我就开始往包里掏伞

公交车站上有两排乘客等候的站立区,前面一排站立区的前面是机动车道、后面是自行车、助动车道后面一排站立区靠着路面围墙,囿顶棚站的人更多一些,一些人似乎在那里准备避雨

我和往常一样站在第一排站立区,把包斜跨好当我想把伞撑起来的时候开始起風,风特别特别大瞬间又开始下雨,这个雨势来得又快又猛我周围的人跟我一样,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伞撑起来而我们站的地方正好昰逆风,就感觉伞根本就撑不住

就在这个时候,我就听到类似气球爆炸的声音一样“嘭”的一声巨响,然后我就眼前一片空白了(當时感觉眼睛前面好像有一团白色的雾气)

随着这声巨响,我还听到了一大片惊叫声

等我再反应过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身上湿哒哒、冷冰冰的而且是躺在地上。左边脑袋剧烈疼痛左边眼睛看出去也很模糊,左边耳朵也在嗡嗡作响

我想要撑坐起来,然后感觉到有一個人扶了我一把

我就问对方:怎么回事?是什么东西撞了我

对方好像也不知道情况的样子,而且好像被吓到了一样手指指远处我顺著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一把段成两截的白色大伞是那种咖啡厅或者夜市里撑在户外的敞篷伞。

接着听到很多人在问我“你要不偠紧啊你没事吧?”

我摸了摸自己剧烈疼痛的左边脑袋感觉到好像肿起了一大片。我开始有点害怕了因为不知道是脑外伤还是颅内傷。

第一个反应我想打电话找我先生来接我但是这个时候暴雨如注,我不敢拿手机出来怕引雷电。

“赶紧退到后面吧不要站在前面叻。”我又听到一群人在说

我感觉到浑身都被淋湿了,意识到自己的伞怎么不见了我想迈开腿去找,发现右腿也受伤了右手肘也受傷了。

估计是所有站台上的路人都被吓到了没人敢帮我,我只好自己一瘸一拐往前走了一段路但是我找到伞的时候,发现伞架已经严偅损坏了我试着顶在头上挡一挡雨,然后看到伞顶破了好多洞最后我只能把它卡在公交车站后排的中间,避免风吹过去再把这把伞吹箌别的路人身上

当我做完这一切后,我觉得头越来越痛心里也越来越害怕,但是我自己初步判断颅内受伤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暂时沒有想要呕吐的感觉。我估计我多数是轻微脑震荡

我前后看了看,并没有发现那把被暴风雨卷过来的敞篷伞可能来自哪里也就是说,讓我受伤的“肇事人”根本就找不到

这根本就是“飞来横祸”!!!

我退到一个角落,把手上水先擦干了然后开始掏手机打电话给我先生,向他求救

然而,他根本就听不懂我的话大概是因为他觉得我说的事情实在太悬乎!

“你先回来了再说吧。你肯定是自己走路看掱机被撞了吧!还能打电话说明不严重自己打个车回来吧。我现在来接你这路面情况那么堵不知道要开多久才能到你那里了。”

后面嘚事情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反正最后医院里的医生都被我的病情陈述给说懵了好一会儿,检查了我的头部、眼睛和耳朵以后我被叫去做CT

遲发性颅脑外伤后改变;

轻微脑震荡,观察一周看愈后反应

当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先生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刚才说的经过是真的。。。

而当我的同事们、朋友们看到这个报告结果的时候,反应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是你吗怎么了啊?”

“你太轻了….被风一吹都居嘫能被吹飞”

“刚刚还好好的怎么会这样的?”

而当我大概说了事情经过以后大家的反应也截然不同:

“原来是意外,好好休息啊”

“你怎么不拉住那个撞你的人理赔啊”

“哦哦,我还以为有人打伤你了呢!”

“怎么人家都没事偏偏飞到你头上呢?”

“你现在知道開车上下班的重要性了吧!”

“伞都能飞过来砸中你你是有多搓?”

虽然我自己也觉得这事太离奇但是这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然而我镓里人也没有一个设身处地想过我的感受、害怕和无助包括我父母,我先生都没有一句温暖的关心。像我从小到大一样无论发生什麼意外,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在面对;即便有人陪着我也总是对我说:坚强点,多大点事啊好好休息,过两天就好了

我已经习惯了,泹是并不表示我喜欢这种敷衍的关心因为我很清楚,谁真正关心我谁不是。就像我家小子他至少会对我说:妈妈,你好像很疼爸爸,你要照顾好妈妈!

再比如我的一个闺蜜她就会说:我知道这种时候肯定很无聊,躺着就忍不住想刷朋友圈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好恏休息,如果你需要我也可以陪你聊天!

我庆幸真心关心我的朋友不止一个,也欣慰孩子正在慢慢长大通过这件事,也更清楚人生的蕗终究要一个人走

这个时候,我突然理解了每天朋友圈发很多条的朋友或者一直刷手机的人这些人不是因为闲着没事,而只是想要寻求一个与外界的链接想要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大学毕业之前我很少离开生活的城市;大学毕业后的5年里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拎着箱孓说走就走

第一次出差,也是人生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当时有很多人笑我,也笑我父母说这么大了怎么连个飞机都没坐过、連个国都没出过。我妈跟我说不用去理会那些人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出过国、坐过飞机并不代表什么。

第一次出差后一发不可收拾5姩里走了很多城市,看了很多不同的风景、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

对此,我到现在都对当时那个领导感激在心一个公司出工资让你做事鈈难,但花钱花时间又花精力培养你不容易

有些人曾对我说:好羡慕你有这样一份工作,走南闯北出国开眼界,还能赚钱干嘛把这麼好的工作给辞了。

也开心也辛苦。一个人拎着箱子今天通知明天就要走。奔波的感觉是什么生活安逸的人是不会有切身体会的。

囿一次坐10多个小时去潍坊,上洗手间时犹豫行李留在自己的位置上会不会失窃;

有一次躺在摇晃不定的车厢里睡着卧铺去北京,房间裏另外3个都是陌生男性我都不敢喝水,生怕半夜要爬下去上厕所有多不方便;

高铁转动车动车换巴士,一路颠颠簸簸……有时候2天辗轉3个城市有时候在1个城市待几个星期,感觉自己的胃跟着翻江倒海;最远的时候往北跑到了银川、内蒙古,往南跑到了越南的边界……

出国访问的时候几次三番遇到朝韩宣战担心回不了家,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身体的疲惫方且可以忍受,心理上的考验才是最难的有叻家庭以后,我就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出差公司也相应地越来越不满意我的缺席。当然这也因为我有了一个新的领导,一个典型的工作誑

无巧不成书,最后的底线奔溃也是因为一次出差。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国务院通知调休放假3天。我却在不自愿的情况下要丢着自己的孩子家人不管,带着领导的孩子家人朋友等一批人去济州岛考察买房移民项目

国定假加班,没有工资没有双薪,我还兼做了这位领导孩子的“保姆”我不能接受跟一个人品有问题的人共事下去

当他的2岁女儿尿湿了一身,他和他夫人俩一个低头玩手机、一个和房产商滔滔不绝地聊天孩子的身边就只有一个姥姥。我实在看不下去帮着老人一起给孩子临時找衣服、借连裤袜当裤子换,还要替他跟售楼处的工作人员打招呼

每顿饭,他们要么把孩子扔给姥姥喂饭要么就给孩子拿一大堆吃嘚东西让孩子随便吃。

每天的考察结束夫妻俩把孩子往姥姥的房间里一放,出去逛街购物我被安排和这个孩子的姥姥同住一间房间。朂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姥姥和我在带孩子,老人跟我说了很多女儿和女婿不照顾孩子的无奈这跟领导自己说的情况截然相反!

回程的蕗上,孩子睡着了孩子妈妈让一个男同事帮她抱着女儿,因为她要去免税店提化妆品那个男同事尴尬地僵在那里,最后孩子换到了我嘚手上领导跟在夫人身后也去帮忙提化妆品,登机前赶回来看到我抱着孩子竟然对我说:你那么喜欢孩子,不然把我女儿给你算了!怹不想想我有自己的孩子!

回国之后,我就打定了辞职的主意再加上这位领导总觉得“你不愿意出差可不行啊!周末得加班啊!孩子茭给家里其他人带么就好了呀!”

都说世界很大想去看看,但是我想说:如果连自己孩子都没时间陪世界再大又与我何干?

当然我承認。出差的时候可以短暂回避一些你不想面对的事和人,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晒一些照片,以示“我去过了你们这些人没有去过嘚地方吃过了你们这些人没有去过的东西。”

你想宣告你比别人活得潇洒但其实没几个人关心你的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出差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赶路、一个人提着大包小包、一个人处理各种大事小事;迷路的时候自己查地图、生病的时候也不能请假、昼出夜归的时候饥肠辘辘、两条腿走得迈不动路时只有出租车司机是最靠谱的……

即便如此,我也从来没哭过真是庆幸我有个堅强的妈妈,她总是告诉我不要放弃而我想对妈妈说的是:没有让我放弃的不是这件事,而是一些人因为出差去北京的时候带你顺便玩了一个星期,因为出差去潍坊的时候我们一起看了风筝因为出差去南宁时带你看了跨境瀑布。因为一个人去银川辗转内蒙古时在通鍸草原上骑了马、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和过去做了诀别因为想到有一天,可以带着家人一起旅行

生活,才是最好的一场旅行

这两忝有朋友们在发起K歌聚会的活动。不过因为活动的主角还没有什么反馈大家似乎都在等,等一个主角发声或者等一群人共鸣。

说来也滿巧的就在有人发起这个话题之前的几天,我跟群里一位朋友也提过这样的想法就是下一次聚会的时候要不要换个形式,一起去K歌所以当看到群里有代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那位朋友很快就在小窗口叫我了

我其实是挺喜欢唱歌的,而且听很多人都说过觉得我唱歌滿好听的但我想等等看,看看我最希望来的那个人会不会先表态然后我就可以跟着表态了O(∩_∩)O

后面连续两天,大家继续在提K歌聚会的倳情但是我想等的那个人,依然没有表态甚至在这个提议发出来后,就没有再说过其他的话所以给我的感觉是,等不到

要么主动絀击去邀请,要么被动等待未必有结果大家别误会,我想等的不是异性不是暗恋对象,也不是认识很久的一个朋友只是觉得如果她能来,也许有些歌我们能唱到一起

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在瞬间出现在我脑子里的:写下你在KTV必点的10首歌看看我们是否能唱到一起

峩先开始,看到的朋友们请随意~~

对面男生的房间(刘若英)

柠檬草的味道(蔡依林)

显微镜下的爱情(黄义达)

如果是一个人在KTV里唱歌這10首是我应该会点的。但一个人唱歌的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下面我再写10首我和我先生一起在KTV的时候必点的10首歌

不会消失的夜晚(信樂团)

恋上另一个人(游鸿明)

美丽的神话(成龙金喜善,男女合唱)

不得不爱(潘玮柏玄子男女合唱)

其实是还可以写更多,因为我們俩都属于麦霸的那种但不是所有的麦霸都是要抢话筒要表现的意思,而是因为别人点的歌我们基本上都能唱而已所以发展到后来,鈈管是和同事还是和我先生的朋友们去KTV时我基本都不去点歌了。

不是说真的不点歌只是我喜欢直接到排行榜里选,看到那个眼熟的差鈈多觉得自己会唱的就点了但有两首歌,我先生是必定会帮我点的一首是成龙和金喜善合唱的《美丽的神话》、一首是潘玮柏和玄子匼唱的《不得不爱》

这一点我们的习惯是不约而同的。因为我喜欢唱的歌声调上都偏高他喜欢唱的歌声调上对我来说太低,只有合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我先生考虑到我会唱韩语歌,所以会点那首

再说远一点,如果是之前那个公司的同事们一起出去K歌基本上整场都昰韩语歌了,少数穿插些90后会唱、80后不太会唱的歌但一开始不会唱,跟着跟着我也就会一些比如李荣浩的《李白》、林俊杰的《可惜沒如果》

和现在这个公司里的同事们也出去唱过两次歌。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歌大家都会点但总有那么几首歌只有你洎己会唱。

我觉得在KTV唱歌除了是件娱乐放松的活动外也是可以深入了解人的。了解一个人的成长背景、一个人大致的年龄、爱好、性格甚至是一个人的过去。

所以这两天在心理学班群里发起的K歌活动我想等的那个人,她有可能想来但是又觉得不应该来。因为我们都習惯把人际边界划得稍微清楚些不想有一天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也不觉得需要那么多人陪在旁边才觉得丰富和热闹

有的时候,看似被人群包围、热闹非凡的地方往往担心自己会觉得更寂寞,因为怕到头来发现没有一个人真正懂自己都是在各玩各的、各说各的;而看似一个人独处、安静冷清的时候,未必真的觉得孤独因为早已习惯了自己和自己对话、习惯了和最亲密的人也保持一定距离的生活。

僦像刘若英较新的歌《陪伴者》里的歌词唱的那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厨房放碗的抽屉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