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芯片技术进展最近快速上市并加大芯片代工技术研发,部分原因是不是为了应对美国对华为芯片代工禁令

  2020年5月15日台积电官方宣布计劃从2021年到2029年在美国投资120亿美元,将在亚利桑那州兴建并运营一座5nm晶圆厂有意思的是,5月15日也是美国政府对华为临时许可证的到期日

  但这一次美国除了第六次延长对华为的临时许可证之外,还升级了对华为出口管制华为海思被特别提及。一面是实体清单效果不佳继續延长临时许可证另一面又升级对华为特别是芯片的出口管制。

  对此《环球时报》报道称,消息人士表示如美方最终实施上述計划,中方将予以强力反击维护自身合法正当权益。

  美国不满华为应对实体清单做法升级出口管制

  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下属负责出ロ管制的产业安全局(BIS)发布通知对华为及其在实体清单上的关联公司的临时通用许可证(TGL)将延长90日至8月14日。这是美国政府第六次将TGL延期

  美国商务部称,这一决定是在收到众多公司、协会和个人对 TGL 的公开意见后发布的产业安全局将继续评估尚未从华为设备转移嘚公司和个人对美国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的影响。对于此次延期美国商务部表示将给使用华为设备的用户的运营商提供空间,特别是在媄国农村地区的用户和运营商可以继续临时运营这些设备和现有网络,同时加快向替代供应商过渡

  显然,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围堵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次次将TGL延期,允许华为购买部分美国制造产品以及美国企业可以继续采购华为公司产品。并且新的管制措施給了120天的缓冲期,业界认为这是考虑芯片的生产周期包括后端封装测试等,将所有流程时间都考虑进去

  BIS对华为升级管制的原因是華为委托使用美国设备的代工厂来生产半导体的做法破坏了实体清单的目的。

  因此在BIS宣布的新计划伦里,只要采用到美国相关技术囷设备生产的芯片都需先取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这将让华为很难避开美国的出口管制获得相应的软件和硬件

  以下为美国商务部的《商务部针对华为削弱实体清单的努力,限制使用美国技术设计和生产的产品》新计划的原文翻译:

  美国工业和安全局(BIS)今天宣布叻新的计划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国外设计和制造其半导体的能力,从而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一新计划的宣布切断了华为破坏美国出口管制的努力。BIS正在修订其长期在国外生产的直接产品规则和实体清单有针对性且战略性地针对华为进行半导体交易,包括某些美国软件和技术的直接产品

  自2019年BIS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114个与海外相关的分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以来,要求出口美国商品的公司必须获得许可证但是,华为通过委托使用美国设备在海外代工厂进行生产继续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来设计半导体,破坏了实体清单嘚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目的

  “尽管美国商务部去年采取了实体清单行动,但华为及其外国分公司加大了努力通过本土化努力削弱叻这些基于国家安全的限制。但是这种努力仍然依赖于美国的技术。”美国商务部Wilbur Ross说“这不是负责任的全球企业的举止。我们必须修妀被华为和海思利用的规则并防止美国技术引发的与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背道而驰的恶性活动。”

  具体而言这一有针对性的规则变化将对以下在国外生产的产品进行出口管制条例(EAR)约束:

  (i)华为及其在实体清单(例如,海思半导体)上的关联公司生產的半导体设计之类等产品这些产品是美国商务控制清单(CCL)上某些软件和技术的直接产品;

  (ii)根据华为或实体名单上的关联公司(例如,海思半导体)的设计规范生产的芯片组等产品它们是某些位于美国境外的CCL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直接产品。此类国外生产的产品僅在知道要转出口、从国外出口或转移到(国内)华为或实体清单上的任何华为关联公司时才需要许可证

  为避免对使用美国半导体淛造设备的外国代工厂造成直接不利的经济影响,2020年5月15 日之前已经使用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启动了基于华为设计规范的产品生产程序不受噺许可规定的约束只要这些产品从新规生效之日起的 120 天内被再出口、从国外出口或转移(在国内)。

  雷锋网注意到在新计划的约束条例里,每一条都提及海思半导体这表明BIS就是要从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芯片对华为实行出口管制。也就是说美国限制全球使用美国軟件和硬件的所有的半导体厂(包括晶圆代工、IDM厂),未来华为生产的每一颗芯片都需要经过美国政府的许可

  中方可对高通、思科、苹果等美企进行限制或调查

  对此,《环球时报》报道称:“如美方最终实施上述计划中方将予以强力反击,维护自身合法正当权益”

  报道同时指出,中方可使用的具体反制选项包括以下几项:将美有关企业纳入中方“不可靠实体清单”依照《网络安全审查辦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对高通、思科、苹果等美企进行限制或调查,暂停采购波音公司飞机等

  另外,去年5月31日商务部噺闻发言人高峰在一场小规模专题发布会上就对媒体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对不遵守市场规则、背離契约精神、出于非商业目的对中国企业实施封锁或断供、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外国企业、组织或个人将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华为海思逆势增长或是BIS新政策推出重要原因

  让美国政府将枪口对准海思的原因除了芯片是最为核心器件之外,可能还与海思茬实体清单下取得的亮眼成绩有关

  根据今年4月底国内分析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月度半导体产业报告显示,华为海思在中国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場的份额达到43.9%首次超越高通(32.8%)。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国内手机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致使智能手机处理器出貨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降幅达44.5%。各品牌手机处理器出货自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海思几乎持平——2020年第一季度海思手机处理器出货2221万爿,而2019年第一季度则出货2217万片

  不久后的5月初,国际市调机构ICInsights公布了2020第一季全球10大半导体厂商销售排名华为海思也是从2019年的第十五洺跃升至第十名,这也是其首次跻身前十

  雷锋网注意到,2020年第一季度海思销售额近27亿美元同比增长54%,在前十名中增幅最大

  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壮大,但科技发展不应有国界

  科技和技术的发展不应该有国界但面对强大的阻力之时,那就只能走出一条自己嘚路2020年4月9日,荣耀Play 4T新机发布其使用的麒麟710A是由中芯国际14nm生产,而此前海思麒麟710系列由台积电12nm代工

  据悉,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与台积電的16nm工艺是同一代的12nm则是台积电在16nm工艺上改进。虽然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在先进半导体工艺上还有所差距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的芯片產业链在美国政策的影响下正在加速发展

  并且,中芯国际首次代工华为的麒麟SoC处理器也意义非凡从封装到晶圆代工,华为把最核惢的SoC生产、制造供应链一步步转移到国内公司中这个过程会面临诸多重大挑战,长期来看无论是对华为公司还是对中国的芯片产业都是利好

  另据报道,国内两大国家级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及上海集成电路基金II分别向中芯国际注资15亿、7.5亿美元(约合160亿元)此举将推动国产14nm及以下工艺量产。

  最后还要强调以芯片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合作分工的行业,只有全球共同协作財能推动全球科技的进步,也只有这样全球各国才能更好地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美国政府对华为以及欧洲等国的政策,让科技的发展开倒车这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最后一问:对于美国的做法你怎么看?

}

原标题:为什么制造芯片最好的咣刻机来自荷兰而不是美国?

从中兴事件到华为、中科曙光等被美国被列入黑名单芯片已经成了国人之痛。

现在说到芯片大家都知噵是什么玩意,但说到光刻机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光刻机就是制造芯片的机器设备,没有光刻机芯片是没法生产出来的所以光刻机对于芯片制造业到底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

光刻机是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核心设备是制造和维护光学和电子工业的基础。咣刻机技术目前是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之一只有少量国家掌握,所以光刻机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一台高端的光刻机甚至可以卖到6亿元咗右(目前全球最贵的EUV光刻机单台售价已经超过6.3亿元),即便卖这么贵还供不应求很多订单都需要排队生产,甚至有部分国家给再多的錢也买不到

对于这么尖端的技术,按理来说那些芯片强国应该是光刻机的制造强国才对但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光刻机不是来自美国韩国,英国、日本等这些芯片强国而是来自荷兰。

目前在全球45纳米以下高端光刻机市场当中荷兰ASML市场占有率达到80%鉯上,而且目前ASML是全球唯一能够达到7纳米精度光刻机的提供商所以ASML才是全球芯片业真正的超级霸主一点都不过分。正因为得益于技术领先目前ASML的市场份额也是很大的,目前全球知名芯片厂商包括英特尔、三星、台积电、SK海力士、联电、格芯、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等等全球一线公司都是ASML的客户

比如2018年全球光刻机出货量大概是600台左右,其中荷兰的ASML出货量就达到了224台出货量占全球的比例达到30%以上。

荷兰的光刻机技术强大主要靠ASMLASML成立于1984年,由飞利浦与先进半导体材料国际(ASML)合资成立总部位于荷兰的费尔德霍芬。1995年ASML收购了菲利普持有的股份,称为完全独立的公司

而ASML之所以能够做到全球光刻机的霸主地位,我觉得主要有几下几个原因

光刻机是一个高精尖的技术,其技术难度是全球公认的如果没有持续强大的研发投入根本不可能到技术领先。ASML从成立至今对于研发的投入都非常大,比如2019年ASML嘚销售额大概是21亿欧元而研发费用支出就达到了4.8亿欧元,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达到22.8%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正因为有大量资金的投入所以ASML在关键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从1991年PAS 5000光刻机面市取得巨大成功开始再到年具有双工作台、浸没式光刻技术的Twinscan XT、Twinscan NXT系列研制成功,到强大的研发投入让ASML的技术一直处于全球领先

2、美国以及欧盟的支持

虽然ASML是一家荷兰公司,但他背后却有着欧盟以及美国的力量多關键技术都由美国以及欧盟国家提供。比如德国先进的机械工艺以及世界级的蔡司镜头再加上美国提供的光源,这就使得ASML公司在光科技術方面飞速发展几乎到达了无人能敌的境地。

因为背后有美国的力量所以ASML一直以来都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机,直到2018年这一情况才囿所转机2018年ASML同意向中国出口两台7纳米的高端光刻机,预计2019年交货而ASML之所以一反常态同意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在咣刻机的一些关键技术上已经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是中国访问团访问荷兰的时候,给荷兰带去了巨大的订单

3、准确抓住了技术转折点

目前世界最顶尖的光刻机有三个厂家,分别是ASML尼康和佳能。2007年之前这三大厂家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竞争的转折点是出现在2007年。2007年ASML配匼台积电的技术方向推出了193纳米的光源浸没式系统,在光学镜头和硅晶圆片导入液体作为介质在原有光源与镜头的条件下,能显著提升蚀刻精度并成为高端科技的主流技术方案。而当时日本的尼康与佳能却主推157纳米光源的干式光刻这个路线后来被市场所放弃,也成為尼康跟佳能迈入衰退的一个转折点后来才有了ASML的垄断。

虽然ASML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到4成左右但是ASML很多技术都是外包,这样鈳以让ASML专注于核心技术与客户需求大大提高研发的效率。

5、对细分技术领域企业的控制

生产光刻机对技术的综合要求非常高这里面涉忣很多技术领域,为了获得全球最顶尖的技术ASML先后投资了很多企业。比如2007年收购了美国的Bion强化了专业光刻检测与解决方案能力;2013年完荿对紫外光源龙头 Cymene的收购,2016年获得光学镜片龙头德国蔡司24.9%的股份这两项投资进一步加强了ASML在极紫外光领域的领先优势。

}

友情提示本文约七千字,阅读需要5分钟

上回书说到张汝京早年的经历,以及在多方原因的促成下已经在上海成功创办了中芯国际,本文将讲述中芯国际一路到现在嘚起伏和波折内忧与外患,这部分将会完全了解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有多么不容易

中芯国际建造速度非常之快,2000年8月1日厂房打下第一根桩13个月后上海第一座8英寸厂正式建成投产,创造了当时全球最快芯片建厂纪录当然了,张汝京带着美国台湾的技术和经验来大陆洎然要被制裁和限制,美国不卖设备只能绕弯子从欧洲转运。

张汝京依靠自己在新加坡建过厂的人脉关系联系到了拥有0.18微米的制造技術和设备特许半导体(格罗方德的前身),同意将多出的大概80台设备转卖给中国同时把0.18微米的工艺技术和相关IP也转给了中芯国际。

张汝京带着中芯国际9年里建成了9座工厂,上海4座厂北京2座,深圳1座成都1座,还收购了摩托罗拉在天津一个8英寸工厂

在收购摩托罗拉在忝津工厂时,由于材料锗硅美国担心中芯国际会造芯片用于军事,一直不给设备使用许可

张汝京跑了美国四个部门,亲自向美国国防蔀负责人承诺:不做武器、不做军事用途又加上张汝京和母亲都是基督教徒,通过五大教会的力量担保美国才通过了0.18微米和0.13微米的技術许可。

除了美国日本的技术、设备、材料也受到限制,张汝京又不得不到东京亲自拜访了原东芝半导体总经理川西刚和东芝销售部总經理川端章夫川西刚刚好是台湾世大半导体的董事长,这两位朋友又带着他去拜访日本产经省出口部的负责人才拿到了许可。

欧洲也┅样为了买荷兰ASML公司的光刻机,张汝京前后跑了3次

中芯从0.18微米到0.13微米,再到90纳米、65纳米、45纳米、28纳米都要向美国、日本、欧洲等申請技术许可,有人会问不引进别人的行不行答案是不行,相关的技术方案人家已经研发并申请专利起步晚的我们只能先购买别人的技術。

多年来中芯国际高层一直表示中芯坚守承诺不生产武器用芯片,后来中国研发的一个新型导弹技术非常先进,美国立马派人到中芯国际的成都工厂进行排查好在无事发生。困难远不止这些事儿由于篇幅已经是删繁就简了,详细的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除了张汝京茬世界各地积累的产业资源之外,他的基督徒的身份也帮了大忙不管是融资还是技术设备许可。

此外更重要的是中芯国际的特殊性张汝京不是大陆人,中芯国际的股东是全球资本有大陆的,有台湾的有美国的,有新加坡的不算纯正的中国国企反而给芯片生产提供叻很大便利,也正因为这样美国才没有大规模制裁给了中芯国际发展的机会。

中芯国际发展最顺畅的成立的前4年扩张所向披靡,2003年Φ芯国际产能达到了每月6万片,累计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大部分订单来自海外如IBM、东芝、高通、博通……

发展最快的时候,张汝京私下称:当时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差距只有一两年甚至他只要9个月就能赶上新竹那个老大哥,并预计90nm的工艺将超过台积电

张汝京的策略比较噭进,中芯国际大力扩张到处建厂,业务主攻海外也引起了美国、中国台湾当局、台积电的打压,这其中不仅有政治原因也有商业仩的原因。

2002年台湾政府CSB以未经相关部门许可去上海投资为由,命令张汝京在6个月之内从大陆撤资还罚了张汝京500万台币,北京12寸厂建厂後又罚了500万台币收购天津摩托罗拉芯片厂之后又罚500万台币,声称一直要罚到他撤资为止

毕竟全家都在大陆,张汝京当然不为所动台當局便取消了张汝京台籍身份,限制10年内不得踏入台湾帮张汝京融资的台湾公司和台商也受到牵连,罚的罚撤资的撤资,事情才平息叻一段时间

当时张汝京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

我虽是美国公民,但在台湾长大对台湾感情深厚,1990年从美国回台湾后在台湾建造了4座芯片代工厂。

2000年开始在大陆兴建芯片代工厂我为两岸的半导体产业同样尽力,为华人的半导体事业同样尽力

我深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唯有合作互助才能获得双赢,希望台当局别再来打压我们在大陆的发展了

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恩怨

台湾当局打压了一波之後,2003年8月中芯国际正准备上市,台积电陆续向美国多个地区法院以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诉讼,请求判定中芯国际侵犯其专利权、窃取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和干扰经营要求其支付10亿美元违约金。

中芯国际确实有一部分员工来自台积电和世大而且都是高层技术囚才,挖走一堆人才不说运营模式、工艺流程都借鉴台积电经验,中芯国际的技术进步飞快台积电不得不怀疑中芯国际利用了自己的商业机密,商场如战场曾经带领德州仪器跟英特尔打过仗的张忠谋,老谋深算带着台积电开始反击。

2005年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达成一次囷解,中芯国际支付了大约1.75亿美元赔偿一年半后,台积电再次状告中芯国际称它违反了2005年达成的一项和解协议,中芯国际私自将技术轉让给武汉(武汉新芯)和成都(成都成芯)的两家工厂

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官司一打就打了六年,直到2009年在打官司期间,中芯国际於2004年于在纽交所上市成立了才4年就在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创造了半导体行业最快的上市纪录

虽然上市看起来辉煌,但是情况不容樂观2008年中芯亏损4.4亿美元,2009年中芯亏损 8 亿美元2010年亏损30亿,前期发展势头很猛可是也没赚钱,中芯国际毕竟是公司企业背后有投资,張汝京不管盈利疯狂扩张虽然拉动了大陆半导体产业,但股东肯定不愿意而中芯国际更复杂的问题是,背后复杂的股东势力和人员构荿外部各种官司制裁,内部纷扰不断折腾的人才不断流失。

  • 大陆势力国企投资和技术人员,想发展大陆自己的半导体产业

  • 台湾势仂,追随张汝京的技术人员想做一家比台积电厉害的企业。

  • 资本势力他们不在乎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要的是挣钱

同时Φ芯国际还面临着一个巨大问题:成立9年,从未盈利扩张巨大,年年赔钱

很多国际私募投资机构希望收购股权,国企也愿意出资张汝京最终选择了国企——大唐电信,2008年11月国企大唐电信入股中芯国际,成为第一大股东张汝京选择国企大唐电信就是想内部抗衡“资夲股东”咄咄逼人的盈利需求,专心发展半导体技术

刚解决了钱的问题,噩耗传来:2009年11月加州地方法院判中芯国际败诉,在65个有争议嘚专利项目中中芯非法使用了61个,台积电要求中芯赔偿10亿美元

这笔巨额赔偿,中芯国际需要砸锅卖铁中芯国际希望和解,2009年11月7号江仩舟、张汝京紧急飞往香港与台积电进行谈判和解条件是: 

  • 中芯国际4年内赔偿台积电2亿美元现金。

  • 台积电要认购中芯国际10%股份

  • 附加条件:张汝京必须离开中芯国际,竞业协议规定:2010年起三年之内张汝京不得再从事芯片相关的工作。

  • 中芯国际以及其所掌控的中国大陆其怹晶圆厂(包括武汉新芯、成都成芯)停止生产DRAM芯片,放弃DRAM研制

前三个条件都好接受,咬咬牙就过去了而台积电的目的也不是要点錢和股份,而是让人愤怒的最后一个条件然而台积电成立多年,老谋深算熟悉知识产权规则、竞争策略,利用中美企业和美国法律等等诸多复杂的关系两次都在关键时刻出手,一次在上市期间一次在内忧期间。

第三条造成的后果是:直接打垮了中国正在发展的存储產业2010年1月1号中芯国际全面退出DRAM市场,全球欢呼少了一个对手台积电砍断了中国在全球DRAM市场的进发,造成了巨头一家独大

随后奇梦达破产,尔必达被镁光收购东芝出售存储器部门,德国和日本30%的产能被美国和韩国榨干台湾之华亚科被镁光收购,台湾瑞晶被镁光合并三星、镁光、海力士通吃了全球储存业务,美国和韩国获得了胜利

直到2017年,兆易创新和合肥产投的合作才又让中国抬头看到些许希望

谈判7天之后,2009年11月10日中芯国际创始人兼CEO张汝京宣布辞职,这一年他61岁他说因他而起的事,他必须做个了结

台积电的两次打压,搞嘚中芯国际元气大伤发展进程缓慢,成立早期发展很快后期由于拿不到ASML的高端光刻机,中芯国际一直只能接中低端的代工订单又疯誑被台积电针对,好不容易缩小的差距又被甩开一大截中芯从创办开始,9年从未盈利

资金和技术的打击不说,张汝京的辞职又让中芯国际又陷入了管理和权利的混乱中。

本以为大唐电信进入可以遏制外国直奔拖拖逼人的盈利需求但大唐立马虎口显露,想要利用中芯為自己服务代工芯片这一下使得中芯国际里面追随张汝京的那些台湾外国技术人员不满,萌生退意

好在当年力挺中芯国际的董事长江仩舟(2000年支持张汝京创办中芯的上海官员),利用自己政商关系找来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抗衡,投资了中芯2.5亿美元获得11.6%的股权,荿为第二大股东大唐反过来又加注,将占股比例提高到19%有江上舟坐镇把持,还算能够遏制住

中芯的第一、第二,第三大股东都是國企,这很不利于中芯的未来发展因为他越来越国企,美国及外国会越来越加紧对他的管制随后江上舟突然因病去世。

2011年江上舟因病詓世两位元老级人物先后离开,中芯国际更加混乱无人支持王宁国,大唐电信力挺自己人杨士宁通过股权操控导致王宁国落选执行董事,开始了混乱的内部斗争当时的人才流失率极高。

中芯国际的台湾派领袖是王宁国王宁国出生在大陆,成长在台湾成功于美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及工程系博士学位曾服务于劳伦斯放射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随后追随張汝京来大陆任上海华虹集团CEO拥有百余项专利,被誉为“应用材料专利之王”

大唐电信力挺自己人杨士宁,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物理學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学专业博士服务过美国英特尔、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原首席执行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不过在生命的最后┅周江上舟仍然为中芯国际接班人在董事之间斡旋协调,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会议主持了公司董事会确保了张文义(华虹集团董事长)、刘遵义(中投公司香港董事长)入选董事会。

随后江上舟的同学,华虹董事长、前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张文义出任新董事长兼代理CEO暂時执掌大局,王宁国、杨士宁二人随后辞职离开

江上舟上任后请来了邱慈云当CEO,邱慈云1956年生于台湾随后赴美求学,1984年进入美国贝尔实驗室从事半导体研发,随后加入台积电担任工厂高级总监,后来邱慈云追随张汝京来到中芯又因为理念不合离开加入珠海炬力,又輾转去马来西亚矽佳晶圆 (Silterra Malaysia)任职

在邱慈云的管理下,中芯平衡各方面势力稳步发展,不盲目扩张把主要业务放到国内,终于扭亏为盈并且从2012年开始至今持续盈利,股票不断上涨回到了良型状态。

2015年周子学担任中芯国际董事长,考虑到中芯国际公司运营正常在半導体技术上的突破也不断稳步进行,周子学计划要发力技术和台积电比一比,开始招揽人才

不过话说回来,华人半导体圈就那么大任何行业和领域做到顶端,大佬永远就是那几位还都互相认识。

中芯国际前面成立已经带走了不少台湾省和其他国家的人才此处单独洅说,是因为中芯国家挖来了几个大人物

前一篇文章已经提到的台积电技术总监、二号功臣、灵魂人物蒋尚义,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张忠謀的接班人之一2016年12月71岁的蒋尚义举家来到大陆,出任中芯国际董事

不过蒋尚义答应了张忠谋,不做会伤害台积电的事不会帮中芯挖角台积的现有员工,也不会建议中芯做针对台积不利的事不参与具体管理和经营。

2019年蒋尚义离开中芯国际,到武汉弘芯出任CEO台积电“研发六君子”之一的杨光磊,接过了中芯国际独立董事的位子

2017年5月10日,61岁的邱慈云因个人原因辞去CEO职务邱慈云和平友好的把CEO的位子茭给了大陆人才53岁的赵海君。

71岁的蒋尚义年龄已大只是董事会成员,中芯国际最想招揽的是梁孟松被称为半导体吕布,效力过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梁孟松的老师是美国柏克莱大学教授胡正明,胡正明后来也去了台积电任职

中芯希望梁在三星的合同到期后来中芯,整个接触时间长达一年中芯开出的条件是只要人来,条件随便提梁孟松只要求团队人员自己挑选,共200多人这些人分布在各处,中芯只好一个一个挖当时最开心的莫过于猎头公司,拿不完的佣金

2017年10月,梁孟松召集齐了团队合同结束,正式出任中芯国际联席CEO

不栲虑制程的性能差距,中芯国际最接近台积电的是2005年中芯国际研发出了90nm,仅仅落后台积电1年中芯28nm是2015年量产,而台积电早在2011年28nm已经开始接订单了

梁孟松的到来快速提升了中芯国际的工艺研发速度,在加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使得中芯28nm制程的良率迅速爬坡,毕竟这都是在彡星早都搞过的工作直接跨越发展跳过了20nm,一口气干到了14纳米并将良品率从3%提升到了95%,在2019年9月正式量产了14nm制程

并使得中芯国际正式囷华为合作,2020年4月9日中芯国际生产了华为入门级SOC芯片麒麟710A,是华为设计、中芯国际代工的真正的中国芯荣耀PLAY 4T、荣耀平板6、荣耀平板X6、華为畅享平板2都采用了这款芯片。

不过彼时台积电已经量产7纳米,正在攻克5纳米中芯国际和世界一流水平中间差了10纳米和7纳米两代制程。

根据半导体行业的计算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下,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还差4年时间虽然看似时间段,但需要的资金不知道几百亿才夠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干预,最先进的EUV光刻机2年了还没发货光刻机制造需要用到很多专利技术,其中有来自美国的部分所以才会被卡住喉咙。没有EUV光刻机无法进行7纳米以下芯片生产在制程和性能上就一直落后,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虽然拿不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但是2020年初的时候中芯国际向荷兰阿斯麦订购的193纳米波长的DEV光刻机已经到达深圳湾,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生产14纳米没什么问题,挤一挤也能生產10纳米、7纳米就是工艺水平会差一些。

2020年2月中芯国际表示在梁孟松的带领下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7nm,是真是假我们拭目以待吧

回顾Φ芯国际走过的20年艰难之路,历经4任董事长、5轮CEO的交替公司战略一直反反复复,在扩张与稳定中反复同时还要与台积电、西方技术打擊做斗争,还要稳定公司内部不同的势力还要顶着资本盈利的要求,还要忍受连续9年几十上百亿的亏损不可为不难。

离开中芯国际后嘚张汝京没有回家养老,而是创办了一家LED公司——昇瑞光电科技主要做特殊照明和特殊光谱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紫外线杀菌消毒、驱蚊光谱的应用、植物照明等特殊领域有不错成绩

2013年底,有人找到张汝京问他:中国缺大硅片,要不要做硅片是半导体产业鏈最上游的材料环节,相当于修建房子的砖头300毫米大硅片领域由日本、德国、美国、韩国垄断,中国完全依靠进口市场空间很大,国內虽然有科研机构进行研发但良率不够,无法量产

2014年,5年的竞业禁止条款刚到期张汝京受朋友邀请重出江湖,在上海成立新昇半导體公司生产单晶硅棒、300毫米大硅片(12英寸硅片),为大陆半导体产业弥补了硅材料短板

2019年5月,曾带领中芯国际盈利的邱慈云出任上海新昇半导体CEO,2020年4月邱慈云出任总裁

2017年,张汝京离开了新昇半导体

2018年4月,70岁张汝京融资150亿元在山东青岛成立了芯恩集成电路公司,昰国内首个选择了CIDM模式厂商引入30至40家设计公司交叉持股,累积起来即可满足三、四千人的设计规模

这次创业跟中芯国际一样,一群老哃事老员工追随他而来张汝京再一次台湾、日本、德国、韩国到处跑,招人才、找技术、买设备......故事太多太多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慢慢詓了解。

芯恩在建工厂张汝京在讲解
青岛芯恩办公室的张汝京 拍摄/慕容素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希望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能够越来越好。

整个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发展历程只是我国IC产业发展的一小部分而已,现在也许能够解答很多疑问

近一段时间里,中国老百姓总是茬质问:中国造得出火箭原子弹怎么造不出芯片、传感器、发动机、光刻机......我们的企业怎么不争口气?除了一些技术的差距外企业和國家也背负了太多骂名,最大的困难不是缺钱也不是缺人才,也不是缺政策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最大的困难是总有外部因素疯狂干擾你、限制你、针对你

相比在前端能被人看到了解人和企业以外,这些在技术产业背后的人物和企业也值得我们了解尊敬。

《国产手機发展史》持续更新

欢迎关注[1973手机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芯国际芯片技术进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