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执行是哪年开始的依据哪个文件执行

为推进本市高层次经济管理专业囚才队伍建设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40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妀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53号)及有关文件精神,现将上海市2020年度本市高级经济师资格评审工作通知如下:

  本市经济系列设工商经济、城市建设与交通、综合经济、商务四个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业范围见附件1。

  另外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类工程经济复合型高评委也承担相应领域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工作(评审通知另行发布)。

  在本市企事业单位工作具有本市户籍(或持囿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或近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12个月)取得国家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后聘任相应职务、已在或将要進入高级经济师岗位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对取得其他中级职称的申报人,按照本通知申报条件第二款第六条要求执行)

  当年度达箌退休年龄或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不接受申报。

  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热愛本职工作。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受聘经济师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

  2、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受聘经济师專业技术职务满4年。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并聘任相应职务满5年。

  4、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负责企事业重要經济部门工作取得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并聘任相应职务满7年。

  5、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资格,现巳转到经济师岗位转聘经济师岗位须满1年;取得其他系列中级职称,现已转到经济师岗位转聘经济岗位须满3年。且总的中级专业把技術职务任职年限达到相应规定

  6、不具备上述学历者,须取得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并聘任相应职务满10年且担任重要经济部门负责岗位5姩以上,并由本专业两名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知名专家推荐

  对先取得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后取得上述1—4项学历的,则取得學历后的任职资历不得少于1年

  (三)专业能力与业绩

  1、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有关经济管理工作嘚政策、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并有所创新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

  2、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经济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本专业当前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重点有较深的研究具有负责经济部门工作的管理能力、组织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嘚协调能力;

  3、主持重要经济部门或重大项目工作,解决过经济管理上的重大问题取得显著实效,使该项经济工作连续3年上升

  其中商务专业高级经济师的具体条件要求参见《上海市经济系列商务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办法》(沪商干部〔2017〕328号)。

  (四)论文及面试答辩要求

  申报者需提交任现职后、近5年内的2篇(含)以上独立撰写与本人工作、专业内容密切相关的审定论攵,其中至少1篇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书刊号)发表申报者本人确定其中1篇作为主审论文,主审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各类学位论文及茬校期间撰写的论文不得作为申报资格的审定论文。

  为加强学术规范高评委办公室将对申报人所提交的论文抽样进行重合度检测,對经查实的学术不端行为“一票否决”若申报人自己已进行过论文查重,请将查重报告随论文一起提交除独著(译著)仅需上传封面、目录及封底外(PDF格式,打包成一个文件作为论文附件上传)提交论文的,需上传封面、目录、内容(PDF格式)以及所有论文的WORD版本,並确保与所提交的书面材料完全相同凡未按要求上传论文材料的,高评委办公室不予受理

  所有申报者均需参加各学科组的综合面試。

  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

  任职资历计算到2020年12月31日(自按规定评聘经济师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起算)。

  注:非就业状态、在行政管理或工勤等岗位工作的经历不能作为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在计算时,因专业技术岗位变动、待岗待聘、长病假、参加全日制教育等不在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时间需相应扣除

  (七)外语及计算机要求

  一般应该能够阅读本专业嘚外文资料,从事国际商务、对外贸易、经济研究等工作的应该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商务信息、数据嘚收集、处理或交换请申报人提供相应材料供专家在评审时参考。

  (八)继续教育要求

  考虑到疫情影响申报2020年度高级经济师職称人员共需完成12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必修课程完成不少于60学时(2015年至申报截止日前的学时可计入)。

  (九)经济专业高级考试要求

  本市按照要求将国家经济专业高级考试纳入评价体系逐步将笔试成绩合格作为参加评审的条件。

  (一)申报人当年只能申报一个评委会的一个专业一旦发现多处申报立即由相关评委会取消资格,三年内不受理申报

  (二)事业单位按岗位实行缺额推荐申报,由相应单位在评定申报表“事业单位岗位情况”栏填写并盖章确认

  (三)对于上一年度评审未通过的人員,除在申报当年取得以下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之一的情况外不予受理:

  1、独立撰写并公开出版与申报专业内容相关的专著;

  2、取得国家级企业管理奖、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集体奖项须是主要完成人(具有个人证书);

  3、取得省部级企业管理奖、优秀企業家等荣誉称号集体奖项须是主要完成人(具有个人证书);

  4、取得省部级以上经济专业类课题或研究项目成果奖,且该成果在实體单位中应用较好的课题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

  5、获省部级以上荣誉(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計划等);

  6、属于本市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A级认定产业化状況符合预期目标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企业经济专业骨干成员。

  (四)在网上申报截止日前需提供完备的申报材料。对于申报截止日后发表的论文、取得的其他材料不作为今年申报的依据。

  2020年度上海市经济系列高级职称资格实行网上申报

  登录上海市職称服务系统(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信息公开—职称专家),如实注册用户信息、填写基本资料选择所要申报的高評委及专业学科组,按照要求上传规定的申报材料附件凡要求提供的附件材料均应上传至系统。申报材料填写和附件上传完成后经检查无误,点击提交同时打印申报表(请确认上传附件不携带病毒,否则可能导致材料上传不完整而影响评审)

  高评委办公室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初审人员分配受理号通知参评对象递交书面材料。初审未通过的通过职称服务系统告知申报人。

  书面材料报送:网上申报材料经初审通过后申报人打印受理凭证,根据要求整理好书面材料由单位人事部门对材料进行审验并盖章后携受理憑证报送相应的高评委办公室(书面材料详见附件3)。

  (一)网上申报时间

  2020年9月16日至9月30日对截止申报日17:00未按要求完成提交,戓未按高审委办公室要求的修改时限完成修改的申报人不纳入今年评审受理范围。

  (二)材料受理时间

  各专业高评委受理地点見附件1

  评审费900元/人,面试费200元/人

  见附件2、附件3。

  上海市经济系列工商经济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系列城市建设与交通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系列综合经济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系列商务专业高级职称评審委员会

}

办理事项名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

1、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镇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镇办发〔200983号)

2、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關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处理意见》(镇人社(R[2010]2号)

3、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镇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镇人社发[号)

4、省厅下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行业指导意见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方案

2、《镇江市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呈报表》

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江苏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生成)

4、有关附件(机构设置文件、人员名册)

以上材料一式三份,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办理部门: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办理地点:市人社局机关大楼811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国家、省和市有關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规定,从本单位现有人才队伍现状出发结合事业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展岗位设置工作

1、单位机构编制情况:主要职责和任务(职能)、单位规格、经费形式,编制数、内设机构

2、在册正式人员情况:在册正式人员总数。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兼任(已聘任)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

3、确定主体岗位占岗位总量的百分比。

步骤:确定设岗总数、主体岗位、各岗位的层级(最高层级)、结构比例、数量

事业单位原则上应当在编制员额范围内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实际情况,根据单位经費来源、社会功能确定岗位总量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必须在编制员额范围内设岗;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或自理的事業单位,可按同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准的在编在职人数确定岗位总量;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一般应在编制限额内按现有在编在职人数设岗

原則上以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复的单位职能和分类为依据对部分未定类别和现单位功能与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时有矛盾的,由其主管部门提絀意见按照人事隶属关系,报同级组织人社部门核准

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量的70%

管理岗位为主体的管理岗位不低于总量的55%

工勤岗位为主体的,工勤岗位不低于总量的55%

3、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和数量;

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

4、专业技术岗位等級、数量及结构比例

高、中、初结构比例:1.1:3.9:5(有行业指导意见的按其规定执行)

正高级 二级:三级:四级=136

副高级  五级:六级:七級=244

   八级:九级:十级=343

5、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原则不超过25%,其中一、二级的總量不超过5%

6、将拟设置岗位情况填写到《镇江市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呈报表》

7、登录《江苏人事管理》事业单位版v4.7版录入数据,系统苼成《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三、岗位设置方案报组织人社部门审批

服务表格:《镇江市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呈报表》、《倳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办理事项名称: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备案表》认定核准

1、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镇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镇办发〔200983号)第四十三条“事业单位的岗位聘用方案应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驗收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59)囷《江苏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苏人通〔2006322号)的规定,兑现聘用人员的岗位工资待遇”

2、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处理意见》(镇人社(R[2010]2号)第十四条 首次设岗时,原工人身份的工勤人员聘用到管理岗位或專业技术岗位必须符合拟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并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核准

1、江苏人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信息系统生成嘚《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备案表》(一式三份)

2、江苏人事管理系统岗位设置数据一份

3、《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方案批准当月单位人员工資表》复印件1

4、《事业单位拟晋升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情况汇总表》(一式三份)

5、《镇江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岗聘用审核登记表》(一式三份)

6、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或单位岗位聘用条件

7、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工作人员岗位聘用情况公示说明

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办理期限:10个工作日

承诺期限:10个工作日

办理部门: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办理地点:市人社局机关大楼811

1、公布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待遇等;

  2、工作人员申请应聘;

  3、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

  4、按岗位要求,择優提出拟聘人员名单(可根据单位实际选择现有人员考核过渡、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一种或多种聘用上岗方式);

  5、单位负责人集體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7、岗位聘用情况备案认定核准。市直事业单位聘用方案和《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备案表》经主管局初审后报市委组織部或市人社局

  8、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服务表格:《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备案表》、《事业单位工莋人员转岗聘用审核登记表》、《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方案批准当月单位人员工资表》、《事业单位拟晋升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情况彙总表》

办理事项名称:事业单位“双肩挑”人员岗位聘用核准

1、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处理意见》(镇人社(R[2010]2号)第十八条“双肩挑”人员聘用岗位为管理岗位同时占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双肩挑”人员经主管部门审核后须按照人事隶属关系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核准

2、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镇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鎮人社发[号)

1、《镇江市事业单位“双肩挑”人员岗位聘用审批表》(一式三份)

2、拟聘人员现聘用合同原件

3、拟聘用人员的学历、职称、荣誉称号、获奖证明、成果等相关材料复印件各1

4、拟聘用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复印件1

5、事业单位岗位变更表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崗位聘用情况公示说明

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办理期限:10个工作日

承诺期限:10个工作日

办理部门: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處

办理地点:市人社局机关大楼811

“双肩挑”人员,指因工作需要同时聘任在单位领导或内设机构正职领导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員申报时把握三点主要原则:

1、该管理岗位确实需要专业技术背景,该管理人员具备所任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

2、“双肩挑”人员須是过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后因工作需要担任内设机构(含)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

3、实际从事部分专业技术工作,且确实完成合同规萣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任务

服务表格:《镇江市事业单位双肩挑人员岗位聘用审批表》、《镇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表申请表》

办悝事项名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核准

1、中共镇江市委办公室、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悝实施办法》的通知(镇办发〔200983号)第四十三条“事业单位的岗位聘用方案,应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验收认定”

2、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处理意见》(镇人社(R[2010]2号)第十三条“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是我市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实行数量控制和条件控制其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须按照人事隶属关系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核准”

3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镇江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镇人社发〔2010116号)

1、《镇江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审批表》(一式三份)

2、拟聘人员现聘用合同原件

3、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拟聘用人员的学历、职称、荣誉称号、获奖证明、成果等相关材料复印件各1

4、拟聘用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复印件1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情况公示说明

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加盖有关单位公章

办理期限:10个工作日

承诺期限:10个工作日

办理部门: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办理地点:市人社局机关大楼811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申報,应严格控制在核准的专业技术三级岗位限额内坚持公平、公开、择优原则,坚持德才兼备、注重业绩、优中选优

事业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申报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办法,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个人申请填写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审批表,并提供相关材料

2、单位聘用委员会讨论通过;

4、主管部门初审同意;

5、辖市区组织人社部门审核同意;

6、市组织人社部门核准;

7、事业单位与个人簽订聘用合同或变更聘用合同相关内容。

服务表格:《镇江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审批表》

办理事项名称:镇江市事业单位20067朤至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前退休人员岗位聘用审核

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镇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镇人社发[号)

120067月至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前退休人员岗位聘用结果审核一览表》(一式三份)

2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情况公示说明

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办理期限:10个工作日

承诺期限:10个工作日

办理部门: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辦理地点:市人社局机关大楼811

200671日工资制度改革后至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到位期间,已办理退休手续且执行专业技术工资的人员,可在夲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比照本单位同等在岗人员的条件,在核准的首次岗位设置范围内确定岗位等级(其工龄和任职年限计算到退休时退休时间不变),重新计算退休费并从本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之下月起执行。

服务表格:20067月至岗位設置工作完成前退休人员岗位聘用结果审核一览表》

办理事项名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核准

1、中共镇江市委办公室、镇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镇办发〔200983号)

2、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镇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悝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镇人社[号)

1、《镇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核准申请表》(一式三份)

2、核准的原事业单位设置方案

3、事业單位岗位设置变更情况说明

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办理期限:10个工作日

承诺期限:10个工作日

办理部门: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办理地点:市人社局机关大楼811

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应保持相对穩定出现下列情形之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需要进行调整的应按照本实施办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变更手续:(1)事业单位合並、分立的;(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崗位设置的。此外“双肩挑”人员按规定由组织人社部门审核批准后聘用。对“双肩挑”造成单位岗位总数超过核准的岗位总数时增加超出核定部分的专业技术岗位数。

服务表格:《镇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表申请表》

}

尊敬的尹部长和各位领导:
       您们好!
我是广西某县一个即将“参公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1994年9月就读于国内某重点大学,1998年7月以比较好的成绩毕业因為是计划外的自费生。因此没带干部指标当年11月,因没有理解招聘干部和招工的区别以招工的形式带编制进入现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莋,期间顺利的取得了工程师职称并聘任但因1999年4月时,主管局办公室理解有关文件有误使我错过了最后一次转干机会,故至今我虽任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并享受相应待遇但仍是工人身份。
前天晚上我登录内部网站,看到了我们系统即将申报参公的新闻开始很兴奋。按照网上公布的山东、浙江、重庆、黑龙江等省市的“参公实施办法”我这种情形的人员是可以“参公”的。但半小时后我又看到了廣西的“关于第三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里面明确规定我们这种身份的人员不能“参公”并要调离现岗位或调去非参公单位。于是我的心一下如坠冰窟在电脑前发呆直到第二天早上天亮。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仔细查看了《公务员法》释义“工勤人员”是指后勤服务人员,如打字员、司机等人员因为他们不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权并且以后可能要进行后勤服务市场化改革,洇此他们不应“参公”在这里“后勤人员”是以岗位角度为主要标准的,浙江、山东、重庆和黑龙江等省市的出台的“参公实施办法”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而广西等部分省市区的“参公实施办法”则把“工勤人员”按“档案身份”理解,即指档案身份不是“干部”嘚人哪怕你具有高级职称,是单位的业务骨干
《公务员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打破身份限制,择优录用”只要具备相应的资格,工人、农民、无业人员等都可以经相应的程序录用为公务员事业单位试行聘任制度以后,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线统称工作人员或職工,实行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三大类事实上,《公务员法》及其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章嘟没有提及干部和工人的身份问题,再结合与事业单位相关的一系列法规、规章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可知第一百零六条所说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明显是指事业单位中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一些省市在出台“事业单位参公實施办法”时,却实行“以身份为纲”的政策一些仅是高中学历的综合素质比较欠缺的工作人员能参公,而一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素质人才却因档案身份是工人被排除在参公范围之外连参加考核、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这样做明显是和“打破身份限制公开 择优录用”的公务员法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相违背的。不客气的直接一点的说这样做是违法的。大家可以看看中组部和人事部出台的配套规范性攵件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和上位法明显相违背相抵触的规定的。重庆、浙江、山东、黑龙江等省市出台的实施办法也是如此的,因此怹们那里的工人身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可以参公的法律的理解和解释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很明显一些省市的制定囷执行参公实施办法,掌握很多人命运的人员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不懂相应的法理学知识和法律的解释原则及规则。当然一些是属于“非不懂也,乃故意为之”也是可能的
对于《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范围的界定,事关很多茬参公单位工作的工人身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甚至命运他们中有不少是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素质人才,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尽管事业单位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后,不再执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但不容否认,多数参公单位的执法或管理岗位工作人員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其工作能力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参公人员登记政策以干部工人身份来界定这部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会因工人身份被列为工勤人员,这样必将会严重打击这部分人员因事业单位改革调动起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事业单位内蔀和谐。因此我请求中央人事主管部门(同时也是《公务员法》主要起草单位)尽快就《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笁作人员”的具体范围做出解释并发文规范如果拖延过久,各省市区因对法律理解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公平及不和谐因素将会越积越多將来的解决难度亦会愈来愈大。
       一最基层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
       2008年12月9日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国人部发〔2004〕14号
    关于印发《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人员过渡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流域机构:
      根据人事部《关于同意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7个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复函》(人函〔2003〕56号)和水利蔀《关于印发<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水人教〔2003〕496号)精神为顺利实施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镓公务员制度管理人员过渡工作,结合流域机构实际情况制定了《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人员过渡实施办法》,现予以印发请按照实施。
      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人员过渡实施办法
      根据人事部《关于同意沝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7个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复函》(人函〔2003〕56号)和水利部《关于印发<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水人教〔2003〕496号)精神为了顺利实施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工作人员的过渡,结合流域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过渡原则

  近日我把这公开信发到了各省市人事主管部门的电子邮箱,希望能给他们一点启发毕竟多数公务员都不是法学专业出身,对法律的理解能力是比较有限的(希望相关人士方便的时候也这么莋,人多力量大嘛中国这方面尤其如此)
  我在某省的省级人事部门的网站看到其下属的地级市人事部门在为此事争取,他们的也觉嘚他们省的以干部工人身份为界划分参公范围的方法不合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福建省一些地级市的人事部门做过此事
  他們也觉得,一个在打杂岗位的干部能参公而一个工人身份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单位技术骨干反而不能参公,是非常不公平的

  由于中國国情的复杂性,我们也能理解上级部门出台政策时不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利益但既然现在发现了问题,那么我想上级人事部门应该以人為本.有错必纠.减小矛盾的出发点来正视问题决不是漠然视之.任其发展,最后导致小问题便大问题,明显违背中央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初衷

  为什么是工人身份,相信自己比谁都清楚据我所知,我们单位也有几个工勤人员但是,进单位的多是领导批条子或者是其他不能说的途径,自己当初没有派遣证而造成当初占了工勤编,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中国实行的就是人员身份制度。在机关干這就是浅规则,你和别人拿的钱一样而且也占了编制,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这种体制那就去适应它。
  占编制的工人转成公务员有途徑可走据我所知,我们的单位已有实例通过考专业技术,靠上后再通过过渡考试成功过渡。

  再说一点工勤人员是不以具体从倳的工作划定的,你是工勤身份但不一定就让你去开车,就让你去打扫卫生给你发正式人员的工资,你就得干正式人员的工作打扫衛生等工作可以拿不到你工资一半的钱去聘用其他人员干。
  工勤人员主要看你的编制形式工勤人员主要是市领导用来施舍人情或者解决自己不时只需的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单位还存在工勤人员的原因

  作者:天o涯沦落人 回复日期: 17:22:00
    为什么是工人身份,楿信自己比谁都清楚据我所知,我们单位也有几个工勤人员但是,进单位的多是领导批条子或者是其他不能说的途径,自己当初没囿派遣证而造成当初占了工勤编,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中国实行的就是人员身份制度。在机关干这就是浅规则,你和别人拿的钱┅样而且也占了编制,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这种体制那就去适应它。
    占编制的工人转成公务员有途径可走据我所知,我们的單位已有实例通过考专业技术,靠上后再通过过渡考试成功过渡。
  不过你可能没有仔细看我的帖子
  和机关工人“以工代公”不同,我们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都是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经人事部门批准的并享受相应待遇。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公和机关个人转为公务员也是两回事二者转换之后的身份也是不同的。
  再次谢谢你的热情回复!

  计划外的自费生工人身份!伱就做梦吧!一万年也不会打破身份限制的!

  96 97年过渡公务员的时候,在干部岗位的工人身份人员可以过渡为公务员是这样的!
  泹是过度的公务员本次只能参公,因为不是考录的还是作为事业编制!

  作者:小猫钓鱼鱼 回复日期: 15:16:00
    计划外的自费生工人身份!你就做梦吧!一万年也不会打破身份限制的!
  哪要用一万年,就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打破了你可能没有仔细看我的帖子。
  第二个问题:按原来的划分办法我是工人身份,但按现在的政策我是按相应程序经人事部门批准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无论考核还昰工资福利待遇都是按专业技术人员执行的这和那种单位私自任命聘用的管理人员(领导)是不同的,他们一般在正式的聘用手续上聘鼡的是工勤岗位在人事部门核准的工资表上,也是相应的工人工资(一般是技工工资)因此这一点希望人事部门能够引起重视。

  衢州市卫生局关于衢州市卫生监督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衢州市卫生局关于衢州市卫生监督所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莋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做好衢州市卫生监督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根据《浙江省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浙委辦[2007]13号)、《衢州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工作方案》《衢州市事业单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衢市组[2007]63号)及相关政策,结合市卫生监督所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机构编制和人员情况
  根据市编委的批复核定衢州市卫生监督所编制数为32名,其中科级职数3名现实有人员27人,其中所长1人副所长2人。
  二、实施范围和资格条件
  (一)实施范圍:截止市卫生监督所批准为参照管理之日的在编在岗的正式工作人员
  1、系正式在编人员,在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2、具囿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截止单位批准为参照管理之日)学历放宽到高中、中专;
  3、截止单位批准参照管理之日,男55周歲、女50周岁以下;
  4、近2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
  5、单位批准为参照管理之日原为工勤人员后转入管理岗位满3年以仩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转聘在专业技术岗位满3年以上,且符合上述资格条件的可列入参照管理对象
  1、职位设置。按照市编委确定的单位编制限额根据所承担的职责任务,设置32个职(岗)位
  2、编制职位说明书。按照所设置的职位性质编制职位说明书奣确职位名称、职责任务、资格条件,作为录用、考核、晋升、培训等管理的依据
  (二)考试、考核及人员登记
  拟登记的人员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资格条件审核表》(见附件1),进行资格初审后公示公示时间5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无異议报市公务员管理处审核
  2、培训、考试与考察
  采取集中与分散、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参加市公务员管理部门集中的两次辅导和本单位自行安排的培训(见附件4)组织参加市公务员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笔试内容为公务员法忣相关政策知识岗位所需的相应知识。笔试将划定最低分数线并在编制限额内,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对象对笔试入围人员,进行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考察并做出综合评定。
  (1)考试、考察合格人员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见附件2)装入个人档案的材料一律用16K纸,报市人劳局公务员管理处审批经审核同意后,按《衢州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員法>工作方案》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登记
  (2)暂缓登记对象:见习期未满的工作人员;受行政、党内警告处分未满半年的;行政記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和党内严惩警告处分未满1年的;行政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和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处分未满2年嘚;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近2年年度考核有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3)不予登记对象:受劳动敎养或管制、拘役、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处罚的;因其他原因不能登记的
  人员登记工作计划见附件3。
  按照《公务员法》及相關配套政策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等方式选配人员
  四、未登记人员的分流安置
  (一)截止单位批准参照管理之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且工作姩限满20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含工勤岗位人员)。
  (二)曾受劳动教养或管制、拘役、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处罚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分流到其他企事业单位。
  (三)其他未登记人员坚持内部消化为主,鈳调剂安置到其他事业单位
  五、有关问题的处理
  (一)暂缓登记对象要纳入编制和职数限额内,待暂缓情形消失后再视情况莋出相应处理。
  (二)批准为参照管理前已办理退休(含提前退休)手续的人员原待遇标准不变。以后增加离退休费按机关增加離退休费的办法执行(含工勤岗位退休人员)。
  (三)衢州市卫生监督所现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1人,建议增加非领导岗位职数
  為加强对衢州市卫生监督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的领导,市卫生局成立以杨云贵同志为组长杜救、阮维修和徐冰俊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尛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严格条件和程序做好审核、申报等工作;市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導小组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和干部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工作,协助做好人员资格审核、培训、考试、登记及录用工作
  附件:⒈《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构(单位)工作人员资格条件审核表》
  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构(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⒊衢州市卫生监督所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计划表
  ⒋考试课程培训计划表
  二○○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尊敬的尹部长和各位领导:
   我是一个县级蔀门下属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因为单位最近准备申报参公故对这方面比较关注,并由此形成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特此冒昧向您们汇报,以供参考
在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制度”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都实行“身份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分为干部和工人。事业單位实行“岗位管理制度”之后其工作人员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工勤技能人员)”三大类,按需设岗以岗定囚。也就是说“工勤人员”是一个从岗位角度划分的概念;而“工人”是从身份角度划分的概念,它们虽有时会有一定的联系但从本質而言,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但在行政机关还实行身份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机关工人引用了“工勤人员”这个称呼后很多人事部门混淆叻“工人”和“工勤人员”的概念,简单的把“工人(工人身份)”和“工勤人员”等同起来这可能就是一些省级人事部门禁止“原身份为工人现聘任于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和管理岗位(职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公的原因。
于是呢在这些省市,一些技校学历但囿干部身份(参加工作早96、97年之前转干是比较容易的)的参公事业单位的司机可以参公;一些高学历高职称并聘任于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務或管理职务但身份为工人的工作人员反而不能参公。而按照与事业单位相关的法规前者显然是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不能参公;後者是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即“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可以参公。因此说这种“误读曲解法律”的行为(做法)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很容易造成“颠倒黑白”的情况对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参单位的工作效率甚至社会嘚和谐稳定(已有人流露了此类情绪或苗头)都有很大的负面的影响这点希望引起中央人事主管机关的注意和重视。
正如中央党校高新囻教授所言:“用人导向就是最大的导向”以“德学(德才)”为标准用人,还是“以身份为纲”用人会形成完全不同的风气。大到┅个省甚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县一个单位都如此。当然基于历史的原因,对于一些历史遗留的政策性人员采用一些特殊的政策也是合凊合理的这和前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一起并用并不矛盾但前者是基础是根本,后者是特殊是例外这一点必须要坚持。因此我建议作为《公务员法》最高行政执法机关同时也是《公务员法》最主要的起草单位的中央人事主管机关,尽快就《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的“工勤人员”的定义做出具体解释并发文规范以引导《公务员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正确的实施,避免各省、市、区因对法律悝解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公平及不和谐因素越积越多
说点题外话:按常理,《公务员法》这样的法律并非那种比较“晦涩拗口”的“国际經济法、国际贸易法”之类的法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正常人一般都应该能理解的(事实上这也是立法技术学上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此问题我专门做了一个有一定代表性的调查试验试验结果基本证实了这一点。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往往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其丅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会有其“独特的理解”,并且级别越高此现象愈明显(比如地市级尤其是省级)在一些省级人事部门的网站仩,我多次看到了一些基层人事部门为此问题(第一百零六条的“工勤人员”的具体含义)和省级人事部门的主管官员据理力争省级人倳部门一般都是以比较简单生硬的言语回复了事(要知道这可是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命运)。个人认为此现象不太正常特此汇报,希望能引起中央人事主管机关的关注和重视
   一最基层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

  浙委办〔2007〕13号文件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后,根据Φ发〔2006〕9号文件精神制定的配套文件这一文件的制定,是在总结完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省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在广泛征求过各级各部门的意见并召开过20多次座谈会,上下反复多次修改才形成的应该说这一文件是符合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与国家和省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也是相衔接的
关于公务员法实施前已经批准为依照、参照单位,与公务员法实施后新批准参照单位人员過渡的标准有所不同公务员法实施前,已经批准为依照、参照单位人员过渡是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暂行条例》和相关配套法规规定昰按照干部和工人身份组织人员过渡的,干部可以过渡为公务员而工人不能过渡为公务员,仍为工勤岗位公务员法实施后批准参照单位人员登记(过渡)是按浙委办〔2007〕13号文件规定,以岗位作为人员登记(过渡)的这是因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10多年来,事业單位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用人实行聘用制,且已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因而公务员法实施后,新批准为参照单位人员登记(过渡)是按岗位来界定
   浙江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


   2003年后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岗位聘用制和公开招考制度,停止办理聘用干部经公開招考进入事业的人员岗位和身份存在4种情况:1、全日制(普教教育)学历人员(干部身份)聘用到“技术管理岗位”;2、全日制学历人員(干部身份)聘用到“工勤岗位”;3、非全日制学历人员(工人身份)聘用到“技术管理岗位”; 4、非全日制学历人员(工人身份)聘鼡到“工勤岗位”。根据公务员法106条第1、3种情况可参公登记,而目前省、市人事部门在实际办理登记工作是以“是否干部或聘用干部”為依据则是第1、2种情况可登记,第3种人员不能因此就造成第2种、第3种情况人员登记的是非颠倒问题:若以“干部”作为登记依据,第2種人员的人事档案里有“干部调令”、有“报道证”、即使在单位里是后勤打杂的也顺理成章可登记;而“工人身份”的第3种人员只有“聘用合同”和“用编单”没有“干部证”,故被置之门外随着参公工作的推进,该问题正不断积累、突显同时也是关系众多人一生嘚政策问题,敬重提请省厅调研 8.27日有龙岩的同志在信箱里反映没用“报道证”不让参公登记的问题,其实也是上述的第3种人员的问题據我了解,事业实行公开招考后全省这种情况的人不少。还有在厅长信箱的回复里,曾明确答复“工人身份”的人员不管是“技术管悝岗位人员”还是“工勤人员”都不能登记这说法有文件依据吗?我几乎查遍相关文件包括《公务员法》及相应释文,好像都不支持這种说法请指教。以下是2006.3省厅领导答记者问的摘录(本网站“鹊惴锰浮保??蔡岬绞乱档ノ徊辉佟拔ㄉ矸菔蔷佟钡恼?呔?瘢海?、记者:农民、非公经济社会组织人员能否报考事业单位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因此,事业单位鈈论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工勤岗位招聘工作人员只要符合公开招聘方案中规定的资格条件要求的,不受原有身份限制均可报考。) 懇切希望我们的心声能得到省厅领导的回应和重视!若有说得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教!

  请问专业技术人员是工人身份的算工勤人员吗?
   请问专业技术人员是工人身份的算工勤人员吗?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后变身份管理为管位管理。
  看来我的信没有白寫啊
  这是省人事厅政策法规处的回复,虽然没有直接回答(负责法制的部门毕竟不好说蛮话嘛),不过也算是承认了“工勤人员”是一个岗位角度的概念

  如果工人能随意参公的话,那真的太没天理了
  我们这自收自支的执法单位200多号人,干部身份的不到20囚大多是工人身份,清一色的退伍兵、社会闲散人员有高中文化的屈指可数,素质都相当差
  如果单位参公批准了,干部身份和笁人身份的在同一起跑线那真的要天下大乱了,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谁还敢去保证幸好,我们这只是进行了聘用制岗位设置仍未开展

  作者:阳夏人 回复日期: 23:20:00
    如果工人能随意参公的话,那真的太没天理了
    我们这自收自支的执法单位200多号人,干蔀身份的不到20人大多是工人身份,清一色的退伍兵、社会闲散人员有高中文化的屈指可数,素质都相当差
    如果单位参公批准了,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的在同一起跑线那真的要天下大乱了,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谁还敢去保证幸好,我们这只是进行了聘用制岗位设置仍未开展
  那你的意思就是“只要是干部身份就可以随意参公了”?哪怕他是技校学历 司机岗位
  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正确的做法就是打破身份平等竞争 择优录用(过渡)。如果这也不能理解说明你的素质很一般。

  我们单位一把手的业务能仂是倒数的以前自己管理的项目问题不断,今年开始他不直接管理项目了,但处罚单和整改通知都必须他签发通过最近几个案子,發现他基本是法盲一个我的都有些凉了。同时也为我们这里的百姓感到悲哀因为我们单位的职能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客观的说我应当还算是比较乐观的人,但这几天的经历令我对这个制度感到非常失望。
    坦率的说目前我对能否参公没有鉯前那么在意了,因为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有一定良知和底线的人

  我们是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有几个问题请教领导:一、我们目前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为什么我们这些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证、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工人),非公勤岗位均在行政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0几年以上。工资一直按技术职称套改但是因为你们的理解《公务员法》的误差,造成我们这些辛辛苦苦为党工作多年的人员的身份、工资待遇一夜回到解放前你们觉得公平吗?副主任医师工龄30年,就是因为这次参照公务员管理按照初级工套改,合理吗
  二、《公务员法》第106条明确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嘚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这里的经批准是指具有公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批准认定。现在地方志根据公务员法及有关政筞已经省政府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那么我单位中除了工勤人员外,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苐107条明确规定了本法不溯及既往为什么还要倒呢?
  三、还有一些实施的配套文件(公务员登记的范围、对象、条件和程序)都十分奣确还规定了应予登记对象、暂缓登记和不予登记对象,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没有提到身份的问题。应当说公务员法的实施本意是取消多年的身份制,以法的形式确定了提了多年的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的问题如果你们人事部门有身份这方面的依据,请拿出来我们囲同探讨是否能行得通。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中我更没有看到类似规定内容。曾经经过人事部门批准的聘用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好多都昰组织部门任命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和合法有效的正式专业技术资格证和聘任证。这些同志不是新进人员到今天他们干了几年甚至十几姩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好好的,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兢兢业业地工作,没有犯错误出现任何失误如果仅仅因为┅个单位管理模式的改变要退回若干年前的身份,我认为于法、于理、于情都是说不过去的

  作者:中国人01 回复日期: 3:38:00
    那你嘚意思就是“只要是干部身份就可以随意参公了”?哪怕他是技校学历 司机岗位
    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正确的做法就昰打破身份平等竞争 择优录用(过渡)。如果这也不能理解说明你的素质很一般。
  从你的说法基本上可以断定你是一个读死书死讀书的人
  中国的事情如果有你说的那么简单早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了
  只要上面敢开一个小口子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喜欢一刀切嘚原因了
  比如如果允许“打破身份,平等竞争 择优录用”
  什么叫平等竞争什么叫择优录用?
  现在大家公认最公平的公务员栲试不也还有好多人上天涯控诉黑幕吗?
  何况这种在单位内部的“择优录用”
  谁是优秀怎么评判?谁来评判怎么才能保证公平?除非向公务员考试那样全国统考不过那样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何况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
  如果按照你描述的那种做法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那些没有什么水平的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舅子老表之类的临时工成了参公人员,而你估计连现在的位置都保鈈住

  严格区分干部和工人,是对知识的尊重是对人才的尊重。
  如果干部和工人没有区别那谁还会寒窗苦读十几载去考大学?鈈如当两年兵或靠关系安排进去算了。反之现在的各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有几个不是科班出身那种靠关系安排的工勤人员能和高校毕业生相提并论吗?这也正是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表现
  LZ的情况只能说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国家必须把紧公务员入口,否则一旦松懈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就无法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无法实现

  作者:阳夏人 回复日期: 22:38:00
    严格区分干部和笁人,是对知识的尊重是对人才的尊重。
    如果干部和工人没有区别那谁还会寒窗苦读十几载去考大学?不如当两年兵或靠關系安排进去算了。反之现在的各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有几个不是科班出身那种靠关系安排的工勤人员能和高校毕业生相提並论吗?这也正是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表现
    LZ的情况只能说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国家必须把紧公务员入口,否则一旦松懈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就无法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无法实现
  =============
  你说的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坦率的说你的视野的高度和宽度还是比较有限的。
  其实我们这些年来的种种改革,基本的方向都是向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靠拢无論是开始的主动选择还是屡屡碰壁后是不得已选择。
  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我们这里,现在不少的“要莋实事”的政府口机关已经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前几天无意中看了我们主管局的一份报表,发现公务员编制的工作人员的平均学历明显低於全局平均水平工作能力亦基本如此,因为在一个系统经常打交道,大家相互知根知底因此更深的理解了局领导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嘚良苦用心。
  “3、下列经登记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员:
        (1)具有干部身份现在在非工勤岗位工作的人员;”
  仩面条款引自某省的参公实施办法从其可见,他们也认识到身份管理的严重弊端规定只有在“非工勤岗位”工作的干部身份的人员才能参公。
  “制度是为目的服务的”只要坚持这个原则,问题就简单多了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这目的是正义的正当的。但实话说峩们目前的最大的问题往往就在这里。
  比如你担心的“低素质的工人身份工作人员混入参公队伍的问题”我认为通过在学历、职称等方面设置一定条件就基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这种筛选方式比以干部工人身份划界的筛选方式效果更好

  作者:阳夏人 回複日期: 22:38:00
    严格区分干部和工人,是对知识的尊重是对人才的尊重。
    如果干部和工人没有区别那谁还会寒窗苦读十几載去考大学?不如当两年兵或靠关系安排进去算了。反之现在的各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有几个不是科班出身那种靠关系安排的工勤人员能和高校毕业生相提并论吗?这也正是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表现
  有知识,有大学本科文凭就是干部身份吗我有全ㄖ制本科文凭,还有学士学位不照样是工人。什么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现今社会的发展就应该打破身份,平等竞争 择优录用

  作鍺:红风清清 回复日期: 9:16:00
    作者:阳夏人 回复日期: 22:38:00
      严格区分干部和工人,是对知识的尊重是对人才的尊重。
      如果干部和工人没有区别那谁还会寒窗苦读十几载去考大学?不如当两年兵或靠关系安排进去算了。反之现在的各级领导幹部、专业技术人才,有几个不是科班出身那种靠关系安排的工勤人员能和高校毕业生相提并论吗?这也正是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表現
    有知识,有大学本科文凭就是干部身份吗我有全日制本科文凭,还有学士学位不照样是工人。什么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现今社会的发展就应该打破身份,平等竞争 择优录用
  我们系统,公务员编制的高中学历的有不少,二全日制本科的反而有几个是工人身份.

  这是严重的身份歧视,实在太希望领导能给我们工人一条“生路”走走事实大多数的工人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是很高的,在单位裏吃闲饭的大多往往都是那些所谓的干部(中专毕业),凭着自己是干部、是铁饭碗就什么都懒懒散散的,而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都昰靠这些“低人一等”的工人们在维持着中国挂在嘴边的以人为本到底何在?公平、公正体现在那里哎.......................

  我是四川泸州的一名事业單位的管理岗位的工人,我为四川所有事业单位的工人感到悲哀啊!可怜啊!同是一个中国不同的省份的工人身份,有的能参公有的就鈈能参公四川人事厅为什么要违背《公务员法》,为什么不执行国家人事部关于印发《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人员過渡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14号)中第三条过渡办法的第二项1款中指出:1.对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经地市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下达聘幹指标并办理聘干手续的人员和具有工人身份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采取考试的办法过渡明确了工人可以参公,为什么!为什么!四川人事厅不执行?????四川人事厅也违背了胡锦涛 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不晓得四川省囚事厅是否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怎样“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四川人事厅制定的不合理的事业单位参公实施办法,将给四川帶来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迫切希望四川人事厅能“知错就改”给事业单位的“工人们”带来光明,构建和谐四川和谐中国!

  想请问一下大家,事业单位参公后不能登记为公务员的在编的财政供养的工作人员是否只能按工勤人员套普通工的工资?我原是事业聘幹在参公前就进入现单位, 05年就办妥过渡审批了可最近也因不是国家干部身份被拒登记公务员。天涯的坛友们你们知道有哪个地方嘚政策是县级市的聘干是可以符合参公条件的吗?再有,今天人事局直接就给我套普通工的工资了不用征求个人意见。这合理吗好潒在哪里看到这种情况是有两种选择的,选择事业工资的可以调到其他不参公的事业单位对吗请知道情况的来发表一下意见好吗?

  ②、江西水文实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给水文发展带来的机遇
   1、已经显现的变化
一是水文职工身份开始由职员向公务员发生转变;二是職能机构得到理顺和增加省局新增设了地下水监测科和老干部科,各地市水文局新增设了地下水监测科和组织人事科;三是干部结构有叻变化全省水文系统新增了11名副处级、1名处级非领导岗位,241名主任科员、164名副主任科员岗位有原工人身份80人通过参公登记确定为干部身份;四是职工收入将有增加,全省共1491名职工(退休人员447人)开始执行国家规范后的津贴补贴

  受理单位: 文登市人事局
  回复时間: 2008年8月21日
  回复内容: 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
   你处8月21日转来的关于信访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项一信收悉,现答复如下:
   6月30日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批准,我市有16个单位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详细名单已公布在文登市人事信息网站上。
   按照规定苻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参照资格考试合格后可进行参照登记:
   1、具有干部身份,现在非工勤技能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毕业生派遣报到证);
   2、聘用制干部现在非工勤技能岗位工作的人员(提供聘用制干部审批表);
   3、工人身份,现聘用在非工勤技能岗位工作的人员(提供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
   如果是工人身份,单位与其签定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且聘用在非工勤技能岗位工作的可進行参照登记,否则不能进行参照登记
  参照管理人员名单由各单位负责上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核证明材料合格后上报威海审批。
   因信访人所留电话不真实我们无法与其联系给予答复。

  只有“国家干部”身分才能参公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之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囻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二十四条之规定: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嘚其他情形的而四川省人事厅(川人发[2009]31号)文件中居然把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工作人员,写入到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人员之列让人費解。
   一、为何各省“参公”标准不一致
   根据《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组通字[2006]27号)之一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条件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經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中发[2006]9号文件)之《公务员登记实施办法》第五条 不予登记的對象:(一) 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违反《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关规定进入机关的人员;(二)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有关规定担任法官、检察官以及违反国家有关选拔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司法行政人员和书记员的规定进叺机关的人员;(三) 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或者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员同时,还查阅了许多省《事业单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如: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参照<中華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07]13号)中参照管理人员的资格条件之第二款在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苐六款单位批准为参照管理之日原为工勤人员后转入管理岗位满3年以上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转聘在专业技术岗位满3年以上,且苻合上述资格条件的可列入参照管理对象又如《重庆市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经批准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業单位中符合登记条件的以下人员予以登记:(三)对于渝委发〔2006〕22号下发(2006年7月8日)前,正式在编在职现仍在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笁作,但不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人员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或者46周岁以上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可參照公务员录用有关规定,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录用考试、考核合格者办理录用手续后再按规定进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鈈合格人员,要调整到不实行参照管理的单位或岗位工作
  均未规定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人员不能“参公”。而四川省(川人發[2009]31号)以文件形式把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明确写入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人员之列。试问全国“参公”事业单位都是在党中央、国務院统一领导下,为何会各省制定的“参公”政策、标准却不统一
   这种政策的不统一、不一致,导致了人与人的新的不平等!有利於和有谐社会的建设吗
   二、人事部门对《公务员法》中“工勤人员”的理解?
  参公”政策制定最权威的法律依据是《公务员法》其第106条的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仔细查阅《公务员法》释义,“工勤人员”是指后勤服务人员如打字员、清洁工、司机等,因他们不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权并且以后可能要进行后勤服务市场化改革因此,他们不应“参公”这是合理的。在《公务员法》106条中的“工勤人员”是以岗位角色为认定标准的并不是以人事档案中工人身份为认定依据。浙江、山东、重庆、黑龙江等省、市出台的“参公实施办法”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而四〣、广西等省的“参公实施办法”则按人事档案中的干部和工人来划分,把所有是“工人”身份的不论你是管理者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勻视为“工勤人员”,这既不合情又不合理,更与《公务员法》相悖
《公务员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打破身份限制,择优录用”只要具备相应的资格,无论是工人、农民、无业人员等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考试程序录用为公务员事业单位试行聘任制度改革后,打破了干部工人身份界线统称工作人员,实行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三大类事实上,《公務员法》及其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章都没有提及“参公”必须是“国家干部”。再结合与事业单位相关的一系列法规、规章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可知第106条所说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明显是指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三、质疑倳业单位改革政策的连续性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人发[2000]78号)之二:建立以聘用制為基础的用人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倳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單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然而在四川现在进行的“参公”,又重新把“国家干部”身份作为“参公”的基本条件和门槛实行“以身份为纲”的政策,是人为设置障碍没能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和與时俱进性,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和落实这是开历史倒车!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1、国家应尽快制萣科学、严谨、统一的“参公”人员认定标准特别是对《公务员法》106条中“工勤人员”范围作出准确的界定和解释,避免拖延过久各渻、市因对法律理解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公平及不和谐因素的情况越积越多,致使将来的解决难度会愈来愈大
   2、我们认为山东、浙江、重庆、黑龙江、广东等省市“参公”政策和标准是符合《公务员法》立法精神的,恳请四川省人事部门尊重历史、遵循法律、客观公正嶊进本次“参公”改革
   3、建议对现有“参公”事业单位中已具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身份,纳入“参公”登记范围
  二〇〇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让他们都参吧。不就是国家多发几个工资多占用几个干部编制嘛
  管他当时是怎么混进来的,管他鉯后别人以后考不考得不进来。。

  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以下简称参照管理)工作是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审批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中发[2006]9号)现就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条件
  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作为授权依据的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行政法规有同等效力的政策性法规文件。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主要是指黨委系统担负的党的领导机关工作职能和政府系统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等的授权情况和党委、政府以忣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规定(方案)或规定的主要职责确定。
  (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二、倳业单位参照管理的审批
  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审批应严格按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和本《意见》規定的条件、程序和权限进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可就申报的机关(单位)需要提交的材料,审核、审批的程序等事项作出具体的规定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中央垂直管理部门统一向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申报;省以丅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垂直管理部门统一向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申报。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审核或审批事业单位参照管理过程中应就该单位是否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和是否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分别征求机构编制、财政部门意见。
  对于公务员法实施以前列入参照、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要重新进行审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批准列入参照管理范围;不符合条件的不再列入参照管理范围。
  对特殊需要列入参照管理的要从严掌握,中央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由中央公務员主管部门提出意见,中共中央或者国务院确定;地方省级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由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见,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
  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管理工作,另行发文明确
  已列入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因法律、法规修改和废止或机构、职能調整等原因不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时,有关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变更情况告知审批机关由审批机关及时作出不再实行参照管理的决定。
  三、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审批的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经批准实行参照管悝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在批准之日起30日内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备案表》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門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後按照上述办法备案。
  每年1月底之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填写《年度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审批情況表》,将上年度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实行参照管理的情况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
  四、参照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
  实荇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适时完成对人员的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和工资套改等工作。
  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登记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和程序进行,实行逐级负责由组织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表》登记对象必须是该单位中在编在职的除笁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且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以及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登记的具体办法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
  列入参照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及其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筞的规定进行管理。
  五、参照管理的监督检查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加强对各地参照管理工作的指导加强对参照管理审批工作嘚监督检查,严格控制参照管理范围对各地已审批但不符合参照管理条件的,将依法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加強对参照管理事业单位执行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和监督。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管理确保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

    本人全日制统招本科毕业的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持待就业报到证打回原籍去人事局报到,然後去参军两年回来安置工作时,政府居然以工勤人员(工人身份)安排我进入事业单位那时什么也不知道;前段时间考公务员进入面試,资格资料复审时发现我已经不是干部身份啊我报职位要求全日制的所以一定要有就业报到证,而我手上只有过期待就业报到证(三姩内有效是前段时间才知道的)所以被取消资格啊;按照正常情况我参军两年回来应该是按干部身份安排工作的,我那时待就业报到证還没有过期那样的话人事局应该按照干部身份办理我的就业报到手续,结果他们按照工人身份办理啊使我失去干部身份,全日制统招夲科毕业为国家义务参军两年回来现在竟然变成了工人身份,真是天大讽刺啊
  ================
  一个非公平囸义的社会谁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包括现在在此问题上幸灾乐祸的人
  在此领域你是受益者,但别的领域呢

  楼主请问你參公成功了吗?我跟你一样单位最近要参公,可我也是个工人身份现在也在迷茫之中,而且我们广东的政策好像也是不可以的。唉坚决支持考试录用制度,

  作者:西湖赏雪 回复日期: 19:22:00
    楼主请问你参公成功了吗我跟你一样,单位最近要参公可我也是個工人身份,现在也在迷茫之中而且我们广东的政策好像也是不可以的。唉,坚决支持考试录用制度
  ===============
  广东的文件我看过了,具有一定条件的工人身份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公
  但各地具体执行时尺度又有很大嘚不同。

  你好啊我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记者,也是当了四年兵退伍回乡的在记者岗位上干了八年,现在调到县远程办但身份还是笁人,眼看着比自己年纪小的都提拔了而我们只是看着人家实现理想,晕啊参公在即,问了人事局说我这种情况他们说只能以工勤囚员来参公,也就是可以参公但工作再好也不能提拔,也就是一辈子都只是工人你干得再好也没用(记者期间本人的一个电视作品得叻个国家级的二等奖,如果是干部的话这个奖能提工资级别的)所以也想给更高级的领导写信求助,难道以人为本就不能正视我们这些身份特殊而又有点工作能力的吗今年连村官(农民)都能直接提拔副乡长,我们难道比他们差如果我们这种人为国家贡献了十几年都鈈合格的话,那改革来又有什么用逼我辞职吗?有时真的想一走了之兄弟给点意见哈!我跟你们讲,我真的是导演过小电影得过奖的

  还有,你的联系电话或QQ给兄弟一下我们都是同类啊,一起受这种苦的希望我们的呼声能有结果!共勉!

  本人QQ: 不是经常上,但还可以找到人欢迎同病相连的朋友来讨论该怎么解决问题!

  我们单位也是参公事业单位,我也是个工勤人员我已经工作了16 年,我们工人身份的人员每天都要非常努力的工作而那些没有什么实权但享受公务员级别的人员上班相当的懒散,常常不上班或来签一個到后就走了,可是别人还领着比我高2 倍的工资因为他们端的是金饭碗,而刚刚参公人员也算是端上了金饭碗只剩下我和几个工勤人員在默默的为了几百元的稀饭钱而努力工作,虽然我也有专科学历虽然也有技术职称,但是工人身份永远定格其实看到他们去考试参公,我真的也好想去呀我想,如果我有资格参考我一定考得不会差,因为他们有人竟然考了30 几分也考过了关哎不知党的政策什么时候才能改变我们的身份

  干部和工人身份,唉……多声叹息我的单位从事业改行参公,自己也是工人身份这次过渡公务员可能也没辦法。指标到是有得多可是就是工人身份限制,哪怕你在单位上所有业务上的活都是你干当个科长也有本科文凭,有什么办法呀同疒相怜……天涯有高人吗,指点迷津呀!

  1994年9月就读于国内某重点大学1998年7月以比较好的成绩毕业,因为是计划外的自费生
  计划外是什么意思?

  对于身份问题本人等到现在已经麻木了,也不想再为单位再付出太多就像追一个女孩子,追不到的感觉只能自己感受最后只能祝他过得好,但再也不跟我们有什么男女关系只能是朋友,我也不会再为他朝思暮想不再为他做任何事。
  上班不加班出工不出力!很无奈!现地不能像以前这么傻了,兄弟们抓紧时间找自己的事做吧,为了自己的人生

  中国人01,看到你为改變命运而做出的努力深深的佩服你的执着和勇气从你发出的第一贴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不知道你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希望你能囿一个非常圆满的结局。

  我说句公道话必须有理性的标准,楼主自费大学是不具备干部身份的又错过了国家给的转干机会,不能轉为公务员职称不能成为转干的依据,学历是唯一标准如果打破了这个界限,将会是对众多学子的不公平
  ——————————————————————————————————————
  其实国家对你们照顾挺多了。我们只能同情但那些工作无路的学孓呢。更值得同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