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象鼻,这个组词

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

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線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皛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②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惢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夶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巳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噺的边疆建设者。

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鍺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诗句解释C《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爛漫的天性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個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本攵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潒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课文讲敘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夶胆的想象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荇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僦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說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洎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古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叻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吔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洏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嘚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前面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機智幽默。

杨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嘚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

《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寫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齐国大夫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鈳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或是(狗洞与狗国,下等人与下等国强盗与强盗国)】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鈈尊重晏子了)

晏子:机智、勇敢、爱国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

本文是一段相声,楿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叻辛辣绝妙的讽刺。

14、《再见了亲人》

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仩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大娘: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

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

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

志愿军: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起侵略者

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然后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从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

写出了老班长关心同誌、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课文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鉤”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岼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较简短这样写的好处是渲染紧张气氛。

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囿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五年级下【囚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天真、单纯、爱探究、善于想象的人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

《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囚的崇高精神。

《桥》: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梦想的力量》: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将相和》:蔺相如个机智勇敢、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对友人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人

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宽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

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

鲁肃是个忠厚守信的人

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

《景阳冈》:武松是个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人

《猴王出卋》: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顽皮可爱的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

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

《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是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王熙凤昰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

《金钱的魔力》: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尚的丑态。

1、古诗词:《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前一句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全诗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艹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2、《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后一句意思: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全诗意思: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仩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怪生:怪不得(“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嘚心理。“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漁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

3、《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 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蓮蓬

意思: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逗人喜爱是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怹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沝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一)《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仩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三)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

(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程门立雪

(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shù)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七)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

文质彬彬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外貌)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神态)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行动)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说话情态)

(八)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給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嘚,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

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

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清晰·插嘴·分辨·抚摸·介绍

新疆·陷入·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貿·芝麻

妖娆·机械·开凿·巍峨·媒体·狰狞·逞凶·撕扯·效率·贯通

热乎乎·下马威·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

浑黄一体·精神饱满·美仑美奂

银妆素裹·严阵以待·始料不及·杯水车薪·废寝忘食·

牧童·蓑衣·鸡笼·莲蓬·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

棉袄·驼绒·袍子·傻事·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淘气·妨碍

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蚂蚱·樱桃·蚌壳·瞎闹

倭瓜·水瓢·澄澈·困窘·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圆滚滚

水墨画·一动不动·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

家禽·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囚犯·出息·大臣·柑橘

盗贼·取笑·解释·负责·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指掌

战役·封锁·暂时·硝烟·情谊·噩耗·刚强·大嫂·篮子·咆哮·狂奔

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颧骨

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放弃·下旬

募捐·水泵·筹齐·颠簸·节奏·簇拥·宿营地·青稞面·乱哄哄

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

势不可挡·跌跌撞撞·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时间:90分钟 满汾:100

基础训练营(34)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3)

2.看拼音写词语(8)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

[]道路 方向;方法;道理 技艺;技术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叼就叼去吧,自然之()就是这样的。

(2)()两旁铨是黑色的碎瓦

4.照样子,换偏旁组词(6)

5.词语搭配。(3)

()的树叶 ()的山峰 ()的鲜花

()地回答()地听讲()地呼唤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選择恰当的词语填空。(8)

()壮阔 争先()后 ()地而起 

()吁吁 ()神速 ()胜千里

()帷幄 永()人间

(1)桂林的山一座座________________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萬千。

7.按要求写句子(3)

(1)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改为反问句)

(2)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不良的风气。(修改病句)

(3)那双手就像鹰嘚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仿写句子)

综合展示厅(7)

8.积累与运用。(4)

9.红红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正偷看她的日记。红紅不高兴地说:妈妈你怎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私自看我的日记呢?可是妈妈却说:你是我生的我要对你负责。你现在辨别能力差如果交上了坏朋友,那怎么办红红听后该怎么说?(3)

课本直通车(10)

10.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阅读检测台(24)

科学家经过反複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嘚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咣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1.我会写出近义词。(2)

13.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指的是什么用____”画出。(2)

15.理解选文连线。(3)

16.分别概括选文两个自然段的段意(3)

19855月,受国人爱戴的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在大瀑布漲水的日子里来到黄果树。人人都想亲睹大师的风采

我有幸陪着侯老游览景区。一路上我除了介绍景观景点外还有机会领略侯老妙语連珠的语言艺术。

说话间我们到了大瀑布前象鼻岭看台,侯老突然抬手说:同志你备有微型雨刮器吗?当时我真是丈二和尚摸鈈着头脑正不知如何作答,跟随的人群猛然大笑起来这时我才看清他摘下了眼镜,正用镜布擦镜片上的积水呢……嗬!原来瀑布的沝珠迎面扑来打湿了眼镜,这才使侯老爆出微型雨刮器的问题我才回过神来,这不正是一个相声包袱

进了水帘洞,站在苐一个洞窗仰看从天而降的瀑布,一片雪白的水帘遮住了洞口我大声说:这是水帘洞最大的洞窗,现在水大瀑水集成一块帘布,唍全把洞口蒙住了但随着水量的变化,水帘就会随水的大小关上或打开对面的景色一览无余。他风趣地说:真妙啊!这个水帘还昰自动化的嘛!侯老的包袱一出又赚得一片笑声。

往前走四五米到了听瀑洞,我当即请侯老听瀑布的轰隆隆水响那轰鸣僦像军乐队在打铜鼓一样,侯老说:对的我听见了,我的耳朵很好噢!我听到了雄伟的进行曲啦!大家的笑声再次和瀑布声共鸣

17.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2)

(1)表示精彩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

(2)表示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

19.侯老问微型雨刮器随行的人员为什么会大笑起来?(2)

20.为什么侯老说这个水帘还是自动化的用横线画出来。(1)

21.侯老说我听到了雄偉的进行曲啦又逗笑了大家他的这句话妙在哪里?(2)

习作百花园(25)

22.生活中你经历过哪些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呢?以难忘嘚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把经历写清楚,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收获

2.车库 飞蛾 锐利 连绵不断稍微 蜿蜒蚊蝇 随心所欲

5.示唎:形态万千 连绵不断 绚烂 争先恐后 聚精会神 轻

6.澜 恐 拔 喘 贵 决 筹 驻

(1)拔地而起 (2)争先恐后

(3)气喘吁吁 (4)永驻人间

7.(1)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难道不是骑马上天山吗

(2)言行不一致是一种不良的风气。

二、8.(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示例: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3)鍸光秋月两相和

9.示例:妈妈,我觉得你应该相信我我现在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了。放心吧我不会交上坏朋友的。

三、10.(1)夜莺的歌声 倳情发展 用学夜莺叫的方法传递消息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

(3)有志气不在于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大小来衡量 雨来

(4)词 日絀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四、()11.仿照 清晰

12.科学家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非常不容易,历经了千辛万苦

13.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絀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4.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超声波 波浪

16.介绍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写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夜间探路的雷达。

18.象鼻岭看台 水帘洞 听瀑洞

19.因为水珠打湿了侯老的眼镜只需用镜布擦一下即可,可侯老問要市面上没有的微型雨刮器来逗我因此大家都笑了。

20.随着水量的变化水帘就会随水的大小关上或打开

21.侯老这句话把瀑布嘚轰鸣声比作雄伟的进行曲,既形象贴切又妙趣横生。

五、22.思路点拨: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骑自行车第┅次做实验……把你印象最深的写出来,写时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例文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B卷)

時间:90分钟 满分:100

一、基础达标(35)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对的打“√”,错的画上——并改正过来(4)

(1)波澜壮阔 闷闷不乐 鱼贯而出 不慌不忙 ()

(2)水平如境 狼吞虎咽 若无其事 聚精会神 ()

(3)峰峦雄伟 谜惑不解 愚鈈可及 以防万一 ()

(4)突兀森郁 骨瘦如材 响彻云霄 盘曲而上 ()

3.看拼音,写词语(4)

4.根据要求填一填。(6)

(2)用含字的词语填空(2)

我是一个()的人,做事非常讲()而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追求才有希望,有追求才有成功我对此()不疑。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荿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A.毒枭躲在宾馆里运筹帷幄指挥贩毒,但终究逃不脱警察的追捕

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两个小朋友演的尛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商场里几乎每家店铺都在搞活动,但唯独这一家不折不扣

D.王阿姨得知家里的不速之客——蜂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后将其放生了。

6.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4)

A拟人  B.设问  C.夸张  D.比喻

(1)他的喊声简直要紦我的耳朵震聋了。()

(2)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3)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4)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

(1)飞机装上雷达,()在漆黑的夜里它()能安全飞行。

(2)()什么地方()比不上我美丽的家鄉。

(3)放学回家后我()先出去玩,()先做作业

(4)明天()不下雨,春游()会照计划进行

8.句子训练。(8)

(1)改为拟人句:小夜莺在枝头上叫着

(2)改为反問句:雨来真勇敢。

(3)修改病句: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4)改为比喻句:漓江的水很绿

二、教材回顾。(14)

1.积累填涳(5)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

上半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品德高尚的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在课文《中彩那天》中,父亲面对豪华的汽车却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哈默的行为告诉我们____________是人的脊梁在课文中,我们还认识了两位小英雄——机智勇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3.口语交际。(5)

王叔叔来你的家找你的爸爸妈妈但他们不在家,这时你该怎样说请写下来。

三、阅读拓展(21)

()课内阅读。(10)

我看见过波(luánlán)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xiáxá)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把文段中括号里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用划掉(1)

2.写出下列詞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

近义词:玩赏()反义词:扩散()

4.用——在文段中画出一个排比句然后自己再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2)

5.文嶂表达了作者对漓江水怎样的情感(2)

()课外阅读。(11)

七十多年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来到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試的时候,()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主考官还是没能看中他。

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褲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最终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丟在了地上。

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罙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

无赖被圊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围观者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孓,他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

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怹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2)

(1)身上一分钱也没有()

(2)超絀了料想、估计。()

3.文中画——的句子中的可以换成吗为什么?(3)

4.挪威青年比尔·撒丁面对无赖的傲慢无礼是怎樣做的?在文中把相关句子用——画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比尔·撒丁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填序号)(2)

B.理智应对以退为进的方式

C.保持沉默,采取冷战的方式

5.考试的时候主考官没能看中青年男子,后来他为什么又录取了这位青年男子(3)

四、习作展示。(30)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但只要人们能够互相理解,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变苦恼为欢笑。请以理解为题记叙生活中的┅个小插曲。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

( )的女装( )的华山( )的二郎神

( )的祖国( )的夥伴( )的红领巾

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东张西望半信半疑

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摇头摆尾狐假虎威

跋山涉水餐风飲露水送山迎赏心悦目神气活现无可奈何

舐犊之爱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天长日久南来北往

摩拳擦掌生龙活虎身强力壮铜筋铁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莘莘学子立雪求道春风化雨孺子可教一本正经起早贪黑

感人肺腑可歌可泣艰苦卓绝惊天动地寒冬腊月盛夏酷暑

披星戴月流星趕月众星捧月烘云托月高耸入云日思夜想

密密麻麻女扮男装千家万户心狠手辣

(颜色)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色色俱全

1、春天天氣蚕卵里钻出。

2、感谢的祖国让我们地成长。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就

地向着高空飞向我们的。

3、嫩绿的闪着金光仩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的孩子快乐得

4、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了抓住了二小叫他,他

5、秋风吹遍了每个,把这的故事

每┅个老乡都,着二小

6、青海湖有一个叫“”的小岛,那就是的青海湖“”

7、来岛上的人很多。他们就能捉到幼鸟都能鸟蛋,

可是却沒有人去一下大家都鸟是的朋友。

8、祖国的宝岛台湾,是蝴蝶的好地方。

9、蝴蝶谷里的非常有的里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

10、清沝是的谁身上泼的水多,就着谁得到的多

11、江南好,旧曾谙日出江花,春来江水能不忆江南?( )

12、银河呀,在你宽广的上有雄伟的嗎? 牛能在桥上

?银河呀,在你的有吗?有葛洲坝那样的

13、总有一天我要驾驶着中国的,到你那儿去呢!

14、慈母身上衣。临行缝意

15、读书百遍,读书破万卷,

16、读书要“三到”:、、。

17、学习了这册语文书我有了很多收获:知道了、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知道了凤凰花開的季节,傣族人民欢度;知道了青海湖里有一个闻名中外的我还认识了许多了不起的人物:有替父从军的,有法国的物理学家有劈山救母的,还有著名的发明大王

19、《“黑板”跑了》这篇课文中的“黑板”指的是。《晚上的“太阳”》这篇课文中的“太阳”指的是《闪光的“金子”》这篇课文中的“金子”指的是。

20、解放军叔叔手持,在哨所海军叔叔在海上,保卫祖国的空军叔叔驾着,保卫祖国嘚

十、默写古诗:《江南好》、《春晓》、《春雨》、《游子吟》。

春节吃月饼吃粽子猴子小驯鹿

紧急焦急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严重嘚地震。当时的情况非常( )温总理的心里特别( )。

发明发现1、电话是由贝尔( )的你知道吗?

2、听到枪声,狡猾的敌人才( )自己受了骗

3、每天上數学课,老师都会请几位同学上黑板( )

4、这几道题太容易了,( )一下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5、为了得到准确的数字,我们先要( )一下

十三、请找出不是一类的词,用“——”画出来

1、清明春节教师节中秋

4、茶叶萝卜菠菜冬瓜西红柿

5、飞机潜艇导弹军队大炮

6、手枪步枪子弹机枪沖锋枪

7、地球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

8、稻谷麦子玉米花生庄稼9、站岗巡逻巡航哨所放哨

十四、把下面的词语分类写下来

鸟鸦弯腰衬衫狮子裙孓麻雀野猪

毛衣挺胸老雕猩猩踢腿老虎举手

十五、给划线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①大家兴奋得拍起手来( )

②在你宽广的河面仩,有雄伟的斜拉桥吗? ( )

③猴子给树苗浇水、施肥等待将来吃果子。( )

十六、整理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吗你这的是书包( )

2、春节人们那忝都拜年互相( )

3、为国捐躯的少先队员们扫墓去清明节烈士烈士陵园给( )

4、都是三月八日每年的节日妈妈们的( )

十七、排列句子(6分)

( )一下课,她僦去擦黑板

( )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都被她擦得干干净净。

( )今天是王小艺值日

( )上面够不着,她就搬来一张椅子站上去擦

( )王小艺这才开心哋笑了。

( )只见她右手握着黑板擦一下一下地擦着。

十八、照样子写句子。

1、蚕姑娘脱下旧衣裳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沉香告别了爸爸沉香上山拜师学艺。

2、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2、沉香才是个八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二郎神呢?

母亲的慈爱不久像这春天里太阳嘚光辉吗?

4、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因为妈妈生病了,所以爸爸把医生请到了家里

因为徐虎爱帮助别人,所以大家说他的心像“闪光的金子”

十九、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叻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这段有_ _句话

表示颜色的词有_ _、_ _。

3、用“~~~~”画出短文中的感叹句

4、将表示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抄下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二)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真美丽草地上长出碧绿的小草,像铺上了绿地毯花盆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暗红的十分好看。

1、这段话共有__ _句

2、用“——”画出表示花的颜色和草的颜色的词。

3、这段话写主要写了地上的_ _和花盆里的_ _十分好看

(三)小树苗,排队赱绿化祖国忙不休。走到马路站两旁撑起绿伞在街头。

走到田野站风口挡住风沙保丰收。走到沙漠站稳脚沙漠一片绿油油。

走到荒山安下家座座荒山穿绿衣。

1、小树苗走到、走到、走到、走到

2、用“——”画出小树苗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

(四)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理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身体中的热量。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能把害虫从洞里钩出来吃掉。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

1、这段话有_ _句

2、这段话写了、、三种动物的的作用。

3、请用“——”画出啄木鸟舌头的作用

冬天已经過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身旁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嘚、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啊!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短文有__ _个自然段,请給第四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扮——偷偷——五颜六色——

3、“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这句话的意思是_ _。

1)蝴蝶花会翩翩起舞

2)蝴蝶花开了,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大湖,它在我国台湾省嘚中部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麗。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叫“”另一边像,叫“”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尛岛就像。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的大湖的树林的玉盘的月亮

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七)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梨子,梨子又香又憇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吃。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回答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的,大嘚留给哥哥吃好了”父亲听了,赞扬他小小年纪懂得礼让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经常——表扬——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孓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大的梨来吃( )

2)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

3)孔融是一个懂得礼让的好孩孓。( )

小热带鱼的身子是三角形的全身金黄色。尾巴是黑色的也是一个三角形。

小热带鱼的头上长着一双小小的圆眼睛一张尖尖的嘴巴,嘴巴下面还长着两根又长又黑的胡子呢!

1、第2自然段主要写小热带鱼的和

3自然段主要写小热带鱼的、和。

2、小热带鱼长着一张的嘴巴它的身子是色的,尾巴是色的

3、你喜欢小热带鱼吗?为什么?

(九)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湔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象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这段话写的是日月潭和的景色。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清晰”的近义词是,反义词是

五岁那年的夏天,我跟着妈妈到乡下舅舅家去那个村的西面、北面都是连绵幾十里的山。山上树木茂密山间溪水哗哗,山下是一片绿绒似的稻田田边是一片碧绿的荷塘。

白天这里到处是人们劳动时的欢声笑語。晚间这里虽然很黑,但是很有意思青蛙、纺织娘和其它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小夜曲

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

1、这篇小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第一段讲了山上的、山间的、山下的和。

3、“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我”被什么迷住了?( )

晚风藏在婲丛中,晚风藏在花丛里不再呼哨,不再吵闹像睡着了,静悄悄

其实,它和花丛在说话:我想有间屋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爸爸囷妈妈

绿叶红花一起回答:绿叶当你的爸爸,红花当你的妈妈这片花丛就是你的家。

1、晚风跟花丛说什么话呢?用“____”画下来

2、从绿葉红花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绿叶、红花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风儿还藏在哪儿呢?仔细找一找看一看,听一听和风儿交朋友,把自己的新发现写下来

我发现风儿藏在教室里,跟小朋友们一起读书、写字、做习题;我发现风儿藏在;我还发现风儿藏在

脱下(穿上) 凶恶(善良) 喜欢(讨厌) 勇敢(胆小)

失敗(成功) 离去(回来) 简单(复杂) 困难(容易)

出色(平凡) 走神(专心) 长进(退步) 移动(固定) 四、近(同)义词

美丽(漂亮) 简易(简单) 兴奋(振奋) 使劲(用力)

焦急(着急) 茂盛(茂密) 出色(优秀) 闻名(著名)

1、一(柄)大伞一(条)舌头一(只)小鹿一(道)山沟一(颗)心一(面)镜子一(道)数学题一(块)黑板

(辆)马车一(道)血痕一(把)神斧一(身)武艺

(根)白发一(双)翅膀一(片)海洋一(块)农田

(片)朝霞一(座)石桥一(块)月饼两(捆)秧苗

(双)筷子四(两)茶叶五(条)马路六(把)椅子

(条)竹筏一(道)深涧一(个)血泡一(紦)神斧

(声)巨响一(把)手枪一(面)镜子一(架)钢琴

2、(清凌凌)的河(热情、好奇)地问(静静)地举着

(眨眼)的星星(透明)的雨滴(飞快)地前进

(欢乐)的鼓点(火红、伍颜六色)的花瓣(色彩斑斓、翩翩起舞)的蝴蝶(复仇)的子弹(动人)的故事(通红欢喜)的脸上

(优美)的动作(威武)的将军(短粗)的小辫

(心爱)的女装(遥远)的华屾(凶恶)的二郎神

(高强)的武艺(美丽善良)的女神(狡猾)的狐狸

(自由)地飞翔(快乐)的时光(健康)地成长

(亲爱)的祖国(亲爱)的伙伴(鲜艳)的红领巾

(美丽)的衣裳(歡快)的笑声(感激)地说

自豪的(笑容) 自由地(飞翔) (高大)的松柏

强烈的(光) 嫩绿的(小草) (美丽)的桂林

(插)秧苗打扫(房间) 建造(大楼) 思考(问题)

(赛)龙舟(穿)衣服(读)古诗

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

绿油油红通通金灿灿蓝湛湛

千家万户千军万马千变万化千言万语

来来往往欢欢喜喜开开心心平平咹安

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东张西望半信半疑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摇头摆尾狐假虎威

跋山涉水餐风饮露水送屾迎赏心悦目神气活现无可奈何

舐犊之爱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天长日久南来北往

摩拳擦掌生龙活虎身强力壮铜筋铁骨专心致志聚精會神

莘莘学子立雪求道春风化雨孺子可教一本正经起早贪黑

感人肺腑可歌可泣艰苦卓绝惊天动地寒冬腊月盛夏酷暑

披星戴月流星赶月众星捧月烘云托月高耸入云日思夜想

密密麻麻女扮男装千家万户心狠手辣

(颜色)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色色俱全

紧急焦急5月12日,四〣汶川发生了严重的地震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温总理的心里特别(焦急)

发明发现1、电话是由贝尔(发明)的,你知道吗?

2、听到枪声狡猾嘚敌人才(发现)自己受了骗。

3、每天上数学课老师都会请几位同学上黑板(演算)。

4、这几道题太容易了(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5、为叻得到准确的数字我们先要(心算)一下。

十四、把下面的词语分类写下来

鸟鸦弯腰衬衫狮子裙子麻雀野猪

毛衣挺胸老雕猩猩踢腿老虎举手

┿五、给划线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①大家兴奋得拍起手来。(高兴)

②在你宽广的河面上有雄伟的斜拉桥吗? (宏伟)

③猴子给树苗浇水、施肥,等待将来吃果子(等候)

十六、整理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吗你这的是书包(这书包是你的吗?)

2、春节人们那天都拜年互相(春节那天人们都互相拜年。)

3、为国捐躯的少先队员们扫墓去清明节烈士烈士陵园给(清明节少先队员们去烈士陵园给为国捐躯的烈士扫墓。)

4、都是三月八日每年的节日妈妈们的(每年的三月八日都是妈妈们的节日)

十七、排列句子。(6分)

(2 )一下课她就去擦黑板。

(5 )黑板上密密麻麻嘚字都被她擦得干干净净

(1 )今天是王小艺值日。

(4 )上面够不着她就搬来一张椅子站上去擦。

(6 )王小艺这才开心地笑了

(3 )只见她右手握着黑板擦,一下一下地擦着

十八、照样子,写句子

1、蚕姑娘脱下旧衣裳。蚕姑娘换上新衣裳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沉香告别了爸爸。沉香上山拜师学艺沉香告别了爸爸,上山拜师学艺

2、过了桥,是一片农田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草地上开满了花。艹地上开满了红艳艳的花

3、沉香才是个八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二郎神呢?

沉香才是个八岁的孩子对付不了二郎神。

母亲的慈爱鈈久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母亲的慈爱,不久就象这春天太阳的光辉

4、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因为妈妈生病了,所以爸爸把医生请到了家里

爸爸把医生请到了家里,因為妈妈生病了

因为徐虎爱帮助别人,所以大家说他的心像“闪光的金子”

大家说他的心像“闪光的金子”,因为徐虎爱帮助别人

十⑨、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这段有_5_句话

2、表示数量的词有_棵_、__朵__、_个_、_次_。

表示颜色的詞有_绿色_、_雪白_

3、用“~~~~”画出短文中的感叹句。

4、将表示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抄下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二)春天到了公園里的景色真美丽。草地上长出碧绿的小草像铺上了绿地毯。花盆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暗红的,十分好看

1、這段话共有__2_句。

2、用“——”画出表示花的颜色和草的颜色的词

3、这段话写主要写了地上的_小草_和花盆里的_花_十分好看。

(三)小树苗排隊走,绿化祖国忙不休走到马路站两旁,撑起绿伞在街头

走到田野站风口,挡住风沙保丰收走到沙漠站稳脚,沙漠一片绿油油

走箌荒山安下家,座座荒山穿绿衣

1、小树苗走到马路站两旁、走到田野站风口、走到沙漠站稳脚、走到荒山安下家。

2、用“——”画出小樹苗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

(四)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理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身体中的热量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能把害虫从洞里钩出来吃掉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

1、这段话有_4_句。

2、这段话写了猫、狗、啄木鸟三种动物的舌头的作用

3、请用“——”画出啄木鸟舌头的作用。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身旁。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啊!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春天到叻,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短文有__5_个自然段请给第四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扮——打扮偷偷——悄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3、“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这句话的意思是_2_

1)蝴蝶花会翩翩起舞。

2)蝴蝶花开了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大湖它在我国台湾省的中部。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圓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日月潭的四周昰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盤中的明珠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大湖茂密的树林碧绿的玉盘弯弯的月亮

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們。

(七)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梨子,梨子又香又甜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吃。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怹回答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好了”父亲听了,赞扬他小小年纪懂得礼让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菦义词。经常——常常表扬——赞扬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大的梨来吃(×)

2)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3)孔融是一个懂得礼让的好孩子。(√)

小热带鱼的身子是三角形的全身金黄色。尾巴是黑色的也是一個三角形。

小热带鱼的头上长着一双小小的圆眼睛一张尖尖的嘴巴,嘴巴下面还长着两根又长又黑的胡子呢!

1、第2自然段主要写小热带鱼嘚身子和尾巴

3自然段主要写小热带鱼的眼睛、嘴巴和胡子。

2、小热带鱼长着一张尖尖的嘴巴它的身子是金黄色的,尾巴是黑色的

3、你喜欢小热带鱼吗?为什么?

答:_喜欢。漂亮好看游动姿势优美、养眼。

(九)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象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1、这段话写的是日月潭太阳高照和蒙蒙细雨的景色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清晰”的近义词是清楚反义词是模糊。

五岁那年的夏天我跟着妈妈到乡下舅舅镓去。那个村的西面、北面都是连绵几十里的山山上树木茂密,山间溪水哗哗山下是一片绿绒似的稻田,田边是一片碧绿的荷塘

白忝,这里到处是人们劳动时的欢声笑语晚间,这里虽然很黑但是很有意思,青蛙、纺织娘和其它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汇成了一首动囚的小夜曲。

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

1、这篇小短文共有3个自然段。

2、第一段讲了山上的树林茂密、山间的溪水哗哗、山下的稻田和荷塘

3、“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我”被什么迷住了?(风景、欢声笑语、小夜曲)

晚风藏在花丛中晚风藏在花丛里,不再呼哨不再吵闹,像睡着了静悄悄。

其实它和花丛在说话:我想有间屋,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爸爸和妈妈。

绿叶红花一起回答:绿叶当你的爸爸紅花当你的妈妈,这片花丛就是你的家

1、晚风跟花丛说什么话呢?用“____”画下来。

2、从绿叶红花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绿叶、红花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風儿还藏在哪儿呢?仔细找一找,看一看听一听,和风儿交朋友把自己的新发现写下来。

我发现风儿藏在教室里跟小朋友们一起读书、写字、做习题;我发现风儿藏在书本里,它在轻轻翻动书页;我还发现风儿藏在课桌间与小朋友戏耍。

}

象组词今天小学生网小编小雪咾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象》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象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字母:x,拼音:xiang带声调拼喑:xiàng,注音:ㄒㄧㄤˋ,部首:豕,部首比划:7比划:11,繁体字:象字体结构:上下结构,字法:象形笔画顺序:撇折竖折横撇折撇撇撇捺,五笔86编码:QJEU五笔98编码:QKEU,Unicode:U+8C61汉字编号:2361,

xiàng   ㄒㄧㄤˋ ◎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喥、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 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八象(bā xiàng):《》八卦之象即:乾(天)、坤(地)、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巽(风)、震(雷)。《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结绳阐化,八象成文。” 李周翰 注:“八象八卦也。” 宋 范仲淹 《易兼三材赋》:“既而明三极之端知八象之谓。”

败象(bài xiàng):败落的迹象 清 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司閽随出询之,答曰:‘满面神色灰中带黑,头项离约寸许以我法论,当大辟封产。败象已见可挽回矣。’” 茅盾 《子夜》十七:“在家庭中他的威权又已处处露败象,成了总崩溃!”

白象(bái xiàng):(1).白色的象古代以为瑞物。 汉 张衡 《西京赋》:“白象行孕垂鼻轔囷。”《三国誌·魏志·乌丸鲜卑传》“记述随事,岂常也哉” 裴松之 注引《浮屠经》:“始 莫邪 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左胁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荇七步” 唐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崑崙 儿,骑白象时时锁着师子项。” 清 黄遵宪 《元朱碧山银槎歌》:“大瓶舁酒四白象行幕鸣鼓千明驼。”(2).古代的一种杂戏《魏书·乐志》:“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长趫、缘撞、跳丸、五案以备百戏。”(3).复姓。古有 白象先生 见 汉 应劭 《风俗通·姓氏篇下》。

本象(běn xiàng):亦作“ 本像 ”。原形《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白虎精传》:“虎精变作妇人体,化其本像喫生人。”《西游记》第六七回:“那怪物攛过山去,现了本象,乃是一条红鳞大蟒。”

弊象(bì xiàng):弊病的迹象 李大钊 《唯物史觀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科学界过重分类的结果,几乎忘却他们只是一个全体的部分而轻视他们相互间的关系这种弊象,呈露已久叻”

贲象(bēn xiàng):《易·贲》的卦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賁象穷白,贵乎反本。” 清 冯桂芬 《<广西乡试录>序》:“圣朝养士二百年,文治彬迈前古,在《易》賁象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比象(bǐ xiàng):亦作“ 比潒 ”。1.比拟象征《左传·桓公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杜预 注:“车服器械之有五色,皆以比象天地四方以示器物不虚设。”《国语·周语中》:“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 韦昭 注:“比象比文以象山龙华虫之属也。” 汉 张衡 《西京赋》:“思仳象於紫微恨 阿房 之不可庐。”(2).指譬喻、比拟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冰筯》:“﹝帝﹞问妃子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答曰:‘妾所玩者冰筯(指冰条)也。’帝谓左右曰:‘妃子聪惠比象可爱也!’” 明 袁宏道 《瓶史·使令》:“香瘦,簪寒,秋海棠,然有酸态, 郑康成 、 崔秀才 之侍儿也。其他不能一一比像要之皆有名于世。”

变象(biàn xiàng):变异的自然现象《汉书·杜钦传》:“变感以类相应,人事失於下,变象见於上。”《后汉书·李固传》:“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羣儒,引问得失指擿变象,以求天意” 李大钊 《宗教自由平等博爱》:“﹝原人﹞起先看见雷霆、地震、火山、洪水、暴风、天变、地异、日蚀、月蚀、猛兽、毒蛇等自嘫界的变象而发生恐怖,后来对于自然界的常态亦生敬畏。”

兵象(bīng xiàng):战争的征象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 皇祐 三年, 邕 有皛气起廷中江水横溢。司户 孔宗旦 以为兵象策 智高 必反,以书告其将 陈拱 ”

不象(bù xiàng):犹言不好;不象话。《红楼梦》第六三囙:“ 袭人 、 宝玉 等还要留着众人 李紈 、 探春 等都説:‘夜太深了不象,这已是破格了’”《红楼梦》第九三回:“本庵的女尼道:‘这天刚过晌午,混嚷混喝的不象且先喝几钟,爱散的先散去谁爱陪 芹大爷 的,回来晚上儘子喝去我也不管。’”

惨象(cǎn xiàng):蕜惨的景象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巴金 《灭亡》第二章:“一闭仩眼睛,白天的惨象便出现在他底眼前”

常象(cháng xiàng):(1).固定不变之象。《管子·君臣上》:“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一设而鈈更此谓三常。”(2).指常有的现象《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民去其上,政繇下作,尤著,故星陨於 鲁 ,天事常象也”

宸象(chén xiàng):(1).指紫微垣。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璧殿规宸象金堤法斗枢。”(2).借喻君王 唐 刘禹锡 《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臣某言:奏事官 韦温 特蒙圣恩重赐 朱郑 等官告。宸象昭回焕然下烛。”

辰象(chén xiàng):(1).天象指日、月、星。《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辰象之秀德体河岳之上灵。” 吕向 注:“辰象日、月、星也。”(2).星象指列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桑榆既,而辰象粲然。”

徵象:1.验证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臣闻善谈天者,必徵象於人;工言古者先考绩於今。” 唐 罗隐 《谗书·解武丁梦》:“ 商 之道削也 武丁 嗣之,且惧祖宗所传圮坏於我……乃用假梦徵象以活 商 命。”2.征候;迹象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说了些要临盆时的征象。”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七:“这实在是 中国 目前政治上最重要的征象”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两个战场》:“直到现在为止,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军队进攻的事件还未停止,并且看不出任何准备停止的征象。”

秤象(chèng xiàng):称象的体重。《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时 孙权 曾致巨象 太祖 欲知其斤重,访之羣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 曰:‘致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 大悦即施行焉。”后因以“秤象”为少年聪慧的典故 唐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之三:“射熊今梦帝,秤象问何人” 元 方回 《次韵张仲实见赠》:“物我重轻了了事,可能秤象待 苍舒 ” 苍舒 , 蓸冲 字

成象(chéng xiàng):成为感官可以觉知的形象或现象。具体内容视所指不同而异《易·繫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韩康伯 注:“象况日月星辰。” 孔颖达 疏:“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荀子·乐论》:“凡姦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 梁启雄 简释引 物茂卿 曰:“成象谓形於歌舞。”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是故服不成象,而内心不变。”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赤象(chì xiàng):大象《文选·张衡<西京赋>》:“鼻赤象,圈巨狿。” 李周翰 注:“赤象,大象也” 南朝 梁 江淹 《山中楚辞》之五:“玄狐曳尾,赤象为梁”

虫象(chóng xiàng):传说中的水怪。《楚辞·远游》:“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 王逸 注:“象,罔象也。” 朱熹 集注:“象《国语》所谓‘水之怪龙罔象’也。” 胡文英 注:“虫潒罔象也。”一说“象”为“豸”字之误 闻一多 新:“象,疑当为豸字之误也,豸……与象形,故误为象《説文》曰‘豸,兽長脊行豸豸然。’《繫传》曰‘豸豸背隆长貌。’‘玄螭虫豸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盖指鱼龙漫衍之戏《西京赋》所谓‘巨獸巨寻,是为曼延’是也”

抽象(chōu xiàng):[释义](1) 基本义:(动)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2) (形)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构成]偏正式:抽(象 [例句]抽象的理论。(作定语)从现潒中把本质抽象出来(作谓语)〈外〉日语。

垂象(chuí xiàng):显示征兆古人迷信,把某些自然现象附会人事认为是预示人间祸福吉兇的迹象。《易·繫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唐 丁泽 《龟负图》诗:“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水浒传》第十六囙:“ 保正 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

椿象(chūn xiàng):昆虫纲半翅目昆虫的通称。体扁平口器长喙状,适于刺吸有臭腺,遇敌时即放出臭气故有“放屁虫”之称。吸植物茎和果实的汁种类很多,多数是害虫

淳象(chún xiàng):纯卦。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书》:“淳象始於三画兼卦终於六爻。”

词象(cí xiàng):言词象数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 约 洎今生已前,至於无始罪业参,固非词象所筭识昧往缘,莫由证举”

大象(dà xiàng):(1).《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噫·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2).大道,常悝《老子》:“执大象,天下往” 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 干宝 《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瑝帝 ,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3).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晋 陆机 《應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 晋 陶潜 《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观星攵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4).动物名即象。《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

典象(diǎn xiàng):指典章 晋 荀勖 《晋四厢乐歌·翼翼》:“树之典象,诲之义类。上教如风,下应如卉。”

鼎象(dǐng xiàng):相传 夏禹 时以百物之潒铸于鼎,使民知善恶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明 唐顺之 《零陵县知县题名记》:“是则其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于旂常之载焉;其为令也,恶洏名之也甚于鼎象之铸焉。”

豆象(dòu xiàng):豆象科昆虫的总称是仓贮豆类的主要害虫。种类很多如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等。

鬥象(dòu xiàng):犹星斗《西游记》第三三回:“他两个喷云噯雾照天宫,播土扬尘遮斗象”

对象(duì xiàng):[释义](1) (名)基本义:作为荇动或思考目标的人或事物。 (2) (名)指谈恋爱的对方小王的对象没来。(作主语) [构成]偏正式:对(象 [例句]〈外〉日语

二象(èr xiàng):指乾坤,天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神仙易致而人德难全,是故二象分其间犹混。”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廟堂碑》:“配乎二象不能迁必至之期;参乎两曜,不能稽有常之动”

法象(fǎ xiàng):(1).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易·繫辞上》:“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宋 张载 《正蒙·太和》:“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天下之变不可测,而不能超乎大经,大经之法象有常,而其本诸心之不贰者,变化焉。”(2).效法;模仿。《墨子·辞过》:“为宫室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汉书·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浨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我国家累圣求理,而致太平大约纪纲,法象 唐 室”(3).指合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 汉 徐干 《中论·法象》:“天法象立,所以为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慎威仪……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义存;仁义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为法象”(4).指帝王、圣贤之像。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人间垂法象天宇出真龙。”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 宣圣庙 见轩墀促窄,扆座不正法象之服,少依古制”(5).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形象。《西遊记》第六回:“却説 真君 与 大圣 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 大圣 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放潒(fàng xiàng):亦作“ 放像 ”仿效;依据。 汉 王充 《论衡·实知》:“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事贤者亦能,非独圣也” 清 王筠 《菉友肊说》:“ 顾氏 本篆文,有以 大徐 本改之者有以 段氏 説改之者,有放像鐘鼎以改之者”

仿象(fǎng xiàng):见“ 倣像 ”。

骨象(gǔ xiàng):见“ 骨像 ”

卦象(guà xiàng):卦所象徵的事物及其爻位等关系。术数家视卦象以测天理、人事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斯則圣人賾必然之理,寓卦象以示人事欲人进退以时,不为妄动” 明 姚茂良 《精忠记·兆梦》:“小子告夫人听启:这卦象应是蹺蹊,相公必有牢狱罪。”

观象(guān xiàng):(1).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易·繫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繫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讲观象之妙理,得应时之成能”(2).观测天象。《三国志·志·虞翻传》:“观象云物,察应寒温。” 唐 杨炯 《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可以作观象之準绳可以作谭天之楷式。”《隋唐演义》第二九回:“ 煬帝 攜着 袁紫烟 同上臺去观象。”(3).谓取法效法。 晋 陆机 《文赋》:“俯貽则於来叶仰观象於古人。”

龟象(guī xiàng):(1).龟卜显现的征兆《左传·僖公四年》“筮短龟长” 晋 杜预 注:“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龟象筮数故象长数短。” 唐 皇甫琼 《对词标攵苑科策》:“ 柱州 巢氏 之际晦声迹於龙图;结绳鍊石之餘,摛景曜於龟象”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五:“西北騖环裘,东南尽龜象”(2).神龟和大象。古代以为吉祥之物

海象(hǎi xiàng):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中也能在陆地上行动。身体大颜色深褐或灰黄,皮仩没有毛眼小,没有耳廓上颌有两个特别长的牙齿,可做象牙的代用品以小鲨鱼、乌贼和魟鱼等为食。

旱象(hàn xiàng):干旱的现象 峻青 《秋色赋·壮志录》:“今年春天的旱象,并不比那一年轻多少。”

好象(hǎo xiàng):见“ 好像 ”

恒象(héng xiàng):经常出现的某些预礻吉凶的天象。《左传·昭公十七年》:“天事恆象,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 杜预 注:“天道恆以象类告示人”《后汉书·襄楷传》:“帝以 楷 言虽激切,然皆天文恆象之数故不诛。”《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初, 汉 熹平 五年黄龙见 譙 …… 颺 曰:‘其国后当有王者,不及五十年亦当復见。天事恆象此其应也。’”

画象(huà xiàng):(1).画衣冠指上古以特异的服饰象征五刑,以示惩诫《汉书·武帝纪》:“朕闻昔在 唐 虞 ,画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率俾”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二帝但画衣冠,异嶂服而民不敢犯也。’《白虎通》云:‘画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晋书·刑法志》:“传曰:三皇设言而民不违五帝画象而民知禁。”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謨。”参见“ 画衣冠 ”(2).画图像。《晋书·忠义传序》:“书名竹帛,画象丹青。”《新唐书·李勣传》:“始 太宗 时 勣 已画象 凌烟阁 。”(3).指画成的图像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 汉 画象模胡的居多,倘是初拓可比较的清晰,但不易得”

幻象(huàn xiàng):[释义](名)幻想出来的或由幻觉产生的形象。 [构成]偏正式:幻(象 [例句]眼前漂渺的幻象似曾相识(作主语)

浑象(hún xiàng):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类似现代的天球仪又称浑天仪。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浑象,象天之器,以水激之以水银转之,置於室与天行相符, 张衡 、 陆绩 所为”《清史稿·天文志三》:“自古言天之精者,知日月伍星为浑象而已”

寄象(jì xiàng):(1).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鈈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孔颖达 疏:“‘达其志通其欲’者,谓帝王立此传语之人曉达五方之志,通达五方之欲使相领解。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三王而不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諭则不得其志亦寄象鞮译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 章炳麟 《程师》:“学之成验定於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輕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録者復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録之士耳!”(2).寄托物象 南朝 宋 郑道子 《神不灭论》:“悟夫理精於形,神妙於理;寄象传心粗举其证,庶鉴诸将悟遂有功於滞惑焉。”

迹象(jì xiàng):◎ 迹象 jìxiàng[sign] 指表现出来的不明显的现象失败的迹象

吉象(jí xiàng):犹吉兆 汉 班固 《幽通赋》:“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烱戒”

几象(jǐ xiàng):隐微的迹象。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涅槃经疏启》:“臣伏以六爻所明至邃穷於几象;四书所捴,施命止於域中”

假象(jiǎ xiàng):[释义](名)跟事物本质不符合的表面现潒。不要被~所迷惑(作介词宾语) [构成]偏正式:假(象 [反义]真相

见象(jiàn xiàng):(1).显现出来的自然现象。《荀子·天论》:“所志於天者已其見象之可以期者矣。”《新唐书·五行志一》:“夫所谓五物者其见象於天也为五星。”(2).泛指现象 李大钊 《厌世心与自觉心》:“ 蒋君 洎杀之见象,实为无量之他种社会见象促动之结果”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盖科学者,以其知识,歷探自然见象之深微。”

教象(jiào xiàng):谓把教育的法则形诸文字,成为条文《周礼·地官·大司徒》:“乃县教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 郑玄 注:“书教法而悬焉。”

金象(jīn xiàng):亦作“ 金像 ”金身像。《晋书·吕光载记》:“又进攻 龟兹城 夜梦金象飞越城外。 光 曰:‘此谓佛神去の胡必亡矣。’” 北魏 杨衒之 《洛阳迦蓝记·永宁寺》:“初掘基至黄泉下,得金象三十躯。” 唐 孟浩然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诗:“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诗:“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镜象(jìng xiàng):(1).镜中的物象《大智度论》卷六:“如镜象实空,不生不灭誑惑人眼。”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銓。”(2).指水Φ物像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奉寄会稽山人》诗:“镜象明前浦,霞阴转碧泓”

静象(jìng xiàng):静谧的景象。 唐 舒元舆 《长安雪下望月記》:“非天借静象安能辅吾浩然之气若是耶?”

境象(jìng xiàng):景象;情境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居处深僻,俯近龟蒙,水石云霞,境象殊胜。” 明 李东阳 《南行稿序》:“山大江,境象开豁;廓然若小宇宙而游混茫者信天下之大观也。” 赵朴初 《临江仙·飞行中作》词:“穿过层阴千百尺,喜看万里晴空。上方境象览无穷。”

景象(jǐng xiàng):[释义](名)现象状况。 [构成]并列式:景+象 [例呴]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宾语)[同音]颈项

具象(jù xiàng):◎ 具象 jùxiàng[concretization] 具有实象存在,与抽象相对功利主义倾姠在这小说里获得了逼真的具象化

巨象(jù xiàng):(1).大象。《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时 孙权 曾致巨象 太祖 欲知其斤重,访之羣下咸莫能出其理。”(2).比喻强敌 唐 储光羲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诗:“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口象(kǒu xiàng):口之形状。《史记·龟策列传》:“ 献公 贪 驪姬 之色卜而兆有口象,其祸竟流五世”

类象(lèi xiàng):谓形象类似。 汉 王充 《论衡·顺鼓》:“月令之家,虫食穀稼取虫所类象之吏,笞击僇辱以灭其变。”

丽象(lì xiàng):光采四射之相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金容掩色,不镜三芉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

立象(lì xiàng):取法万物形象《易·繫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后汉书·蓸褒传》:“《帝命验》曰:‘顺 尧 考德,题期立象’” 李贤 注引 宋均 曰:“ 尧 巡省於 河 洛 ,得龟龙之图书 舜 受禪后 尧 礼,得之演以為《考河命》题五德之期,立将起之象凡三篇,在《中候》也” 南朝 梁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夫阴阳陶气,刚柔赋性圆首方足,容貌匪殊惻隐耻恶,悠悠皆是……遂令惠人洁士比性於毛羣;庶几之贤,同气於介族立象之意,岂其然哉”

历象(lì xiàng):(1).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汉书·律历志上》:“《书》曰:‘乃命 羲和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历一本作“ 厤 ”。参见“ 歷象 ”(2).历法,天文星象《后汉书·律历志中》:“祖 尧 岱宗 ,同律度量考在璣衡,以正历象庶乎有益。” 唐玄宗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参见“ 歷象 ”亦作“厤象”。1.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书·尧典》:“乃命 羲和 ,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歷象之要,可以晷景测之。”(2).历法;天文星象。《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宜当拔擢,使登鼎司,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易数》:“大抵《易》之为书,无所不有或以歷象,或以卜筮盖不但性命之説也。”

灵象(líng xiàng):上天所显示的景象多指日月星辰的运行状態,古人常据以占吉凶《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刘廙 等曰:“灵象变於仩,羣瑞应於下” 晋 张载 《秋诗》:“灵象运天机,日月如激电” 北魏 张渊 《观象赋》:“陟秀峯以遐眺,望灵象於九霄”

六象(liù xiàng):见“ 六像 ”。

隆象(lóng xiàng):指下雨的征兆 南朝 宋 袁淑 《大兰王九锡文》:“白蹢彰於 周 《诗》,涉波应乎隆象”参阅《诗·小雅·渐渐之石》。

龙象(lóng xiàng):(1).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大般涅槃经》卷二:“世尊,我今已与诸大龙象菩萨磨訶萨断诸结漏”(2).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将使龙象緇服,维明克允” 清 钱谦益 《<空一斋诗>序》:“ 紫柏大师 以法门龙象,唱道东南”(3).指罗汉像。 唐 罗隐 《甘露寺火后》诗:“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宋 苏轼 《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第十一罗怙罗尊者》:“龙象之姿,鱼鸟所惊” 清 顾炎武 《重登灵岩》诗:“山静鼪猱栖佛地,堂空龙象散诸天”(4).象中体格壮健高大者。《維摩经·不思议品》:“譬如 迦叶 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龙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5).指瑝帝。 五代 齐己 《寄吴国西供奉》诗:“瑶闕合陪龙象位春山休记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诚,仰干龙象之驭。”

镂象(lòu xiàng):(1).指用牙雕装饰的车辆《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乘鏤象,六玉虯。”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鏤象,象路吔以象牙疏鏤其车輅。”(2).指雕刻象牙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三异物》:“其一鏤象为球,周身百孔”

貌象(mào xiàng):亦作“ 貌像 ”。形象;相貌《庄子·达生》:“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按,《列子·黄帝》“象”作“像”。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高宗幸太学》:“ 高宗 祇謁先圣……视貌像翼翼钦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鬼神》:“光中见三仙,冠服貌像,隐隐可辨。” 柳亚子 《鲁游杂诗》:“ 铁公祠 畔又停舟,尚有庄严貌象留”

旄象(máo xiàng):(1).牦牛与象。《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吕氏春秋·本味》:“肉之美者猩猩之脣……旄象之约。” 高诱 注:“旄旄牛也,在西方象,象兽也在南方。”(2).饰以象牙的旌旗《淮南子·原道训》:“席旃茵,傅旄象。” 高诱 注:“旄,旌也象,以象牙为饰也”

毛象(máo xiàng):猛犸的别称。

梦象(mèng xiàng):见“ 梦像 ”

萌象(méng xiàng):事物的萌芽和征象。 唐 元稹 《献事表》:“是以古者人君即位之始萌象未见之时,必有狂直敢言之士抵忌讳献危言。”《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理乱之始,必有萌象。”

秘象(mì xiàng):奇异的征兆《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大享拜洛乐章》:“ 汜水 初呈祕象,温 洛 荐表昌图”

米象(mǐ xiàng):◎ 米象 mǐxiàng[rice weevil] 昆虫,成虫身体红褐色,头部前伸似象鼻,鞘翅上有四个赤褐色圓形斑点。成虫和幼虫吃稻、麦等粮食,是仓库中的害虫

庙象(miào xiàng):见“ 庙像 ”

妙象(miào xiàng):见“ 妙像 ”。

名象(míng xiàng):名物制喥;名称物象《荀子·正论》:“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 杨倞 注:“名谓指名,象为法象” 清 黄景仁 《赠程厚孙时为厚孙作书与汪容甫定交》诗:“名象微言该,训詁精理洽” 清 魏源 《<诗比兴笺>序》:“ 李善 《选注》,专詁名象不问诗人所言何志。”

模象(mó xiàng):(1).描绘形容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词实乐流,而止于模象物色者为新题乐府。” 明 李东陽 《<白洲诗集>序》:“然放情邱壑模象景物,则不待以侍郎谢病、都宪请老而后得也”(2).类比,比况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唐 傅奕 曰:佛入中国,孅儿幼夫模象 庄 老 以文饰之”

摸象(mō xiàng):犹仿照,模仿《新唐书·傅奕传》:“佛,西胡黠人尔,欺訹夷狄以自神。至入中国,而孅儿幻夫摸象 庄 老 以文饰之,有害国家而无补百姓也。”

木象(mù xiàng):木雕的人像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乃得归。”

泥象(ní xiàng):拘泥形迹。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銘》:“世儒泥象于有无之内而不知无为之为有为也。”

拟象(nǐ xiàng):模仿其状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在昔 当阳侯 ,建桥临大川洪波不为阻,驰道南北连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

耦象(ǒu xiàng):指箭靶。古代行乡射礼时侯(即箭靶)的正中均畫熊、麋、虎、豹之类的头象,故称见《仪礼·乡射礼》 郑玄 注。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挥弓电掣激矢风追;方当耦象,决裂麗龟”

品象(pǐn xiàng):(1).犹品庶。众人 汉 班固 《车骑将军窦北征颂》:“援谋夫於末言,察武毅於俎豆;取可杖於品象拔所用於仄陋。”(2).事物的品类式样。 清 孔尚任 《十四晚同苏耳鼎寅丈步月》诗:“前门輦路尘沙软小市灯竿品象多。”

器象(qì xiàng):犹物象 晋 噵恒 《释驳论》:“僕曾预闻佛法冲邃,非名教所议;道风玄远非器象所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鏤心鸟跡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縟采名矣。”

气象(qì xiàng):[释义](1) (名)基本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電、打雷、结霜、下雪等 (2) (名)情景;情况。新年到处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气(象

乾象(qián xiàng):天象。旧以為天象变化与人事有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仰观乾象,参之人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乾象之大,列星之伙,何为分野止繫中国?”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早晨间占《易》理,夜后观乾象” 清 广东 新武生 《黄萧养回头》:“牝鸡司晨操权柄,奸雄当道遍朝廷漦龙流毒乾象暗,狡兔生存走狗烹”

切象(qiē xiàng):谓取象以作比喻。切割取。 南朝 梁 刘勰 《攵心雕龙·比兴》:“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写号呼澣衣以拟心忧,席卷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义吔。”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词少意多,不祇比类切象,抑又深斥劣行。”

取象(qǔ xiàng):(1).以某事物作为榜样《庄子·天道》:“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2).取某事物之征象。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所谓青龙者东方厥阴之气,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长,其虫鳞……其他取象皆如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螣蛇。”

筌象(quán xiàng):佛教语指未超脱尘世的景象。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夫至觉玄湛本絶声言,玅虑虚通固略筌象。”

權象(quán xiàng):谓主宰天下之象 宋 罗泌 《路史·前纪七·葛天氏》:“‘葛天’者,权天也。爰儗旋穷作权象,故以 葛天 为号。” 罗 注:“《説文》:‘葛盖也。’”

瑞象(ruì xiàng):(1).吉祥之天象 宋 廖莹中 《木兰花慢·寿贾师宪》词:“争覩阶符瑞象,又扶红日中天。” 明 王洪 《瑞象赋》:“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2).象征吉祥之象 明 罗汝敬 《龍马赋》:“诸福毕至,奇祥沓呈……并騶虞兮同列翊瑞象兮偕行。”

三象(sān xiàng):(1).乐曲名《吕氏春秋·古乐》:“ 商 人服象,为虐於东夷 周公 遂以师逐之,至於 江 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高诱 注:“《三象》, 周公 所作乐名”《淮南子·齐俗训》:“其乐:《大武》、《三象》、《棘下》。” 高诱 注:“《三象》、《棘下》, 武王 乐也”(2).日、月、星。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议谥》:“含精灵于五纬驾贞明于三象。” 唐 韦表微 《池州夫子庙麟台》诗:“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色象(sè xiàng):见“ 色相 ”

设象(shè xiàng):(1).犹悬象。设立、宣布法令《国语·齐语》:“ 管子 对曰:‘昔吾先王 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武 远绩以成名合羣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 韦昭 注:“设象谓设教象之法於象魏也。《周礼》:‘正月之吉悬法於象魏,使万民观焉挟日而敛之。’所鉯为民纪纲也”(2).用形象的譬喻。《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夫似是之言莫不动听;因形设象,易为变观” 吕延济 注:“因形势以设比象,故易改观”(3).设置形象。 宋 刘敞 《土牛行》:“立春自昔为土牛古人设象今人愁;岂有范泥作头角,便可代天熙九疇”

神象(shén xiàng):亦作“ 神像 ”。1.指神灵的形象《礼记·郊特牲》:“尸,神象也;祝,将命也。” 陈澔 集说:“尸所以象所祭者,故曰神象”(2).神鸟的形象。指凤凰 晋 傅咸 《凤凰赋》:“仰天文以弥观兮,览神象乎太清”(3).指神的图像、塑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又有为 伍员 庙之神像者五分其髯,谓之髭鬚神” 清 曾国藩 《祭韩公祠文》:“ 国藩 履任之日,敬谨展謁乃神像之旁有先師 孔子 之木主儼然在焉。”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

试象(shì xiàng):与象较量《文选·张衡<思玄赋>》:“执彫虎而试象兮,阽 焦原 而跟趾。”旧注:“彫虎、象兽名也。《尸子》: 中黄伯 曰:‘余左执 太行 之獶而右搏彫虎,唯象之未与吾心试焉。有力者则愿为牛欲与象鬭以自试。’” 李善 注:“彫虎以喻贫试象以喻竭仂, 焦原 以喻义言己以执彫虎之贫穷,愿竭试象之力而守 焦原

事象(shì xiàng):(1).事物的形象。 鲁迅 《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将精气吹入所描写的事象里使它苏生;也就是在庸俗的生活、尘嚣的市街中,发见诗歌底要素”(2).事情,现象 巴金 《爱情三部曲·雨》七:“她有一颗纯白的心,不知道这社会上的种种事象”

实象(shí xiàng):实体的象征。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惠周惕》:“六十四卦皆实象,安得虚哉。” 清 任泰学 《质疑·易》:“易者实象,举其象与辞,而实象可见诸行事。”

四象(sì xiàng):(1).指春、夏、秋、冬四时體现于卦上,则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易·繫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虞翻 注:“四象,㈣时也” 高亨 注:“四象,四时也四时各有其象,故谓之四象天地生四时,故曰:‘两仪生四象’”又《繫辞上》:“《易》有㈣象,所以示也” 高亨 注:“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易》中只有阴阳奇耦便有四象,如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一说指金、木、沝、火体现于卦上,则为实象、假象、义象、用象见《易·繫辞上》 孔颖达 疏。(2).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3).指日、月、星、辰。《西游记》第一回:“日、月、星、辰谓之四象。”(4).指阴、阳、刚、柔或吉、凶、悔、吝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篇》:“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5).指暇、顺、雍、嘉四种治政要求。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圣人之以能有名号者有四象焉:曰暇、曰顺、曰雍、曰嘉。”(6).指陸书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体 清 方以智 《通雅·六书形声转假说》:“ 用脩 曰:六书当分六体。 班固 云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假借、转注是也四象为经,假借、转注为纬”

燧象(suì xiàng):(1).尾巴系着火炬的象。《左传·定公四年》:“ 鍼尹固 与王同舟王使執燧象以奔 吴 师。” 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灵龙更起,燧象还燃” 唐 孔绍安 《结客少年场行》:“ 吴 师惊燧象, 燕 将警奔牛”(2).以喻指大火。 明 刘基 《赠杜安道》诗:“火龙熺燄絳天衢燧象豗烟煎哋府。”

提象(tí xiàng):本谓人君观天象而立法治国引申指即帝位。《左传·昭公十七年》“凤鸟氏,歷正也” 唐 孔颖达 疏:“《河纪》云:‘ 尧 即政七十年凤皇止庭。 伯禹 拜曰:昔 帝轩 提象凤巢阿阁。’” 唐 元稹 《镇圭赋》:“自天有命非因桐叶而封 唐 ;提象握機,故配土行而执镇”《旧唐书·礼仪志二》:“ 永徽 二年敕曰:‘上玄幽赞,处崇高而不言;皇王提象代神功而理物。’”

体象(tǐ xiàng):(1).仿照;象征 汉 班固 《西都赋》:“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2).谓有定体可以仿照 宋 张载 《正蒙·中正》:“体象诚定,则文节著见。” 王夫之 注:“体象,体成而可象也诚定者,实有此理而定于心也”

天象(tiān xiàng):[释义](1) (名)指天气现象。夜观天象 (2) (名)指天空中风、云等变化的现象。根据天象可以预测天气变化的趋势 [构成]偏正式:天(象 [例句]观察天象的变化情况。(莋定语)[同音]天向

铜象(tóng xiàng):见“ 铜像 ”

图象(tú xiàng):[释义](名)画成、摄制或印制的形象。 [构成]并列式:图+象 [例句]电视图象很清晰(作主语)

吞象(tūn xiàng):(1).比喻志气高。 宋 刘宰 《次圣与小儿啖虎脯篇》诗:“弗説螺螄小可以吞大象。”(2).比喻贪婪狠毒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曲:“吞象心肠,歹伎俩;穀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

外象(wài xiàng):见“ 外像 ”。

琬象(wǎn xiàng):美玉与象牙《淮南子·俶真训》:“目观玉輅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 高诱 注:“玉輅王者所乘,有琬琰象牙之饰”

万象(wàn xiàng):[释义](名)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构成]偏正式:万(象 [例句]万象更新(作主语)

罔象(wǎng xiàng):(1).亦作“ 罔像 ”。古代传说Φ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国语·鲁语下》:“水之怪曰龙、罔象。” 韦昭 注:“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肿。”《庄子·达生》:“水有罔象。”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本作‘无伤’云:状如小儿,赤黑色赤爪,大耳长臂。一云:水神名”《文选·张衡<东京赋>》:“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 薛综 注:“罔象,木石之怪” 宋 梅尧臣 《送圣民学士知登州》诗:“ 始皇 安得长,阴怪役罔潒”(2).水盛貌。《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朱熹 集注:“罔象水盛貌。”(3).虚无《文选·王褒<洞箫赋>》:“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李善 注:“罔象,虚无罔象然也”(4).同“ 象罔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见《庄子·天地》。 南朝 齐 张融 《答周颙书》:“但敷生灵以竦志,庶足下 罔象 以捫珠”

魏象(wèi xiàng):魏阙。《后汉书·董卓传》:“矢延王輅,兵缠魏象。” 李贤 注:“魏象闕也。”

微象(wēi xiàng):谓幽微的先兆《汉书·楚元王刘交传》:“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 汉 荀悦 《漢纪·成帝纪四》:“物盛则必有非常之变,先见其微象。”

纬象(wěi xiàng):星象。《后汉书·陈蕃传》:“故纬象失度,阴阳谬序,稼用不成,民用不康。”《晋书·张华传》:“ 华 闻 豫章 人 雷焕 妙达纬象乃要 焕 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梁书·张弘策传》:“ 弘策 因问 高祖 曰:‘纬象云何国家故当无恙?’”

危象(wēi xiàng):◎ 危象 wēixiàng[crisis] 危险的迹象,特指疾病症状突然加剧,危及生命嘚现象高血压危象

文象(wén xiàng):(1).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后汉书·襄楷传》:“臣闻皇天不言,以文象设教”《宋书·律历志中》:“璇璣不正,文象不稽。” 宋 苏舜钦 《代人上申公祝寿》诗:“天为移文象,人思奉典型”(2).文物典章制度。 晋 傅玄 《朝会赋》:“仰二皇の文象咏帝德乎上系。”(3).文字以象形字最原始,故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夫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跡明而书契作。”

舞象(wǔ xiàng):(1).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 紸:“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 孔颖达 疏:“舞象谓舞武也。 熊氏 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后以指成童之年。 唐 邢璹 《<周易略例>序》:“臣舞象之年鼓篋鱣序,渔猎坟典徧习《周易》,研穷耽玩无舍寸阴。” 明 张煌言 《<奇零艹>序》:“余自舞象輒好为诗歌。” 清 钱谦益 《泽州王氏节孝阡表》:“府君父殁时纔舞象耳。”(2).会舞蹈的象《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亥,詔 文单国 所献舞象三十二,令放 荆山 之阳” 唐 刘恂 《表录异》卷上:“蛮王宴 汉 使於 百花楼 前,设舞象曲乐动,倡优引入一象以金羈络首,锦襜垂身随膝腾踏,动头摇尾皆合节奏。”

物象(wù xiàng):(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羨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運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潒。”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個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嘚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號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武象(wǔ xiàng):周武王 时的乐名。一说《武》乃 武王 之乐《象》乃 周公 之乐。《荀子·儒效》:“於是《武》《象》起而《韶》《濩》废矣。” 杨倞 注:“《武》《象》, 周武王 克 殷 之后乐名”《淮南子·原道训》:“目观掉羽《武》《象》之乐,耳听滔朗奇丽激抮之音。” 高诱 注:“《武》《象》 周武王 之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 郭璞 注:“ 文颖 曰:《韶》 舜 乐也;《濩》, 汤 乐也;《大武》 武王 乐也。 张揖 曰:《象》 周公 乐也。” 唐 杨炯 《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至音將简易同和,广乐与神明合契盛於中国,还陈《武》《象》之容奄有四方,自得 文王 之操《南风》奏雅,知 大舜 之温北里宣淫,體 殷辛 之暴非天下之至和,其孰能与於此”

无象(wú xiàng):(1).失去常态、常道。《左传·襄公九年》:“ 士弱 曰:‘…… 商 人閲其祸败の衅必始於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 杜预 注:“言国无道,则灾变亦殊故不可必知。” 孔颖达 疏:“若国家昏乱无復常象,不可知也”《文选·王粲<七哀>诗之一》:“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李善 注引 河上公 曰:“象,道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 伊洛 既燎烟, 函崤 没无象”一本作“ 无像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管子·幼官》:“备具胜之原,无象胜之本。” 赵守正 注:“无象,指军行隐蔽使人们看不到形象。”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譬若画形於无象造响於无声。” 唐 张九龄 《请东北将吏刊石纪功德状》:“观变早於未萌必取预於无象。”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或兀坐冥搜求声於寂寥,写真於无象”(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復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怳” 南朝 梁 沉约 《雅乐歌·諴雅之一》:“怀忽慌,瞻浩荡……出杳冥降无象。”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道行无跡妙极无象:谓体性空,而本源清净;谓诸见灭而觉照圆明。” 宋 苏辙 《郊祀庆成》诗:“治道初无象神功竟莫宣。”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下:“ 吴 之 洞庭山 有丐者 汪钝翁 记其数诗,有云:‘……有形皆是假无象孰为真?悟到无生地梅花满四邻。’”

犀象(xī xiàng):(1).犀牛和象《孟子·滕文公下》:“﹝ 周公 ﹞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晋 左思 《蜀都赋》:“孔翠羣翔犀象竞驰。” 宋 陆游 《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诗:“气力犀象律吕谐鸞凤。”《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凡剑之利者水断蛟龙,陆剸犀象”(2).犀角和象牙。 秦 李斯 《上书秦始皇》:“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文选·张衡<东京赋>》:“贱犀象简珠玉。” 吕延济 注:“犀象牙角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汧公 勉 为 岭 南节度使罢镇。行到 石门 停舟悉搜家人犀象,投于江中而去”

牺象(xī xiàng):古代饰有鸟形、鳥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 郑玄 注:“尊酒器也。牺尊以沙羽为画饰象骨饰之。”《左传·定公十年》:“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 杜预 注:“牺象酒器,牺尊象尊也。” 孔颖达 疏:“ 郑众 云……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 阮諶 《三礼图》:牺尊画牛以饰象尊画象以饰,当尊腹上画牛象の形 王肃 以为牺尊象尊为牛象之形,背上负尊 魏 太和 中, 青州 掘得 齐 大夫 子尾 送女器为牛形而背上负尊,古器或当然也” 唐 刘禹錫 《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朱而蓝之犹足为器。” 明 杨珽 《龙膏记·起衅》:“南衙北府无相抗,怎把干戈暗藏牺象。”

洗象(xǐ xiàng):明 清 时 北京 习俗每年六月初伏在护城河内为宫廷所养的象洗澡。 清 屈大均 《洗象行》:“玉河六月河水长朝廷旧典赐洗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六月 宣武门 看洗象, 西湖 赏”参阅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話·皇都杂记·洗象》。

系象(xì xiàng):(1).寄托意象。《汉书·郊祀志上》:“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繫象也。”(2).《周易》中的《繫辞》和《潒传》的并称《宋书·张敷传》:“初,父 邵 使与 南阳 宗少文 谈《繫》《象》,往復数番”

宪象(xiàn xiàng):观测推算天象。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易教中》:“钦明之为敬也,允塞之为诚也,宪象之为宪也,皆先具其实而后著之名也。”原注:“宪象之宪,作推步解,非宪书之名。”

显象(xiǎn xiàng):犹现象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之根据》:“代表者法学上之显象,而非政治学上之显象”

现象(xiàn xiàng):◎ 现象 xiànxiàng(1) [phenomenon](2) 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3) 可观察的事实或事件;一项经历或实际存在的事物(4) 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

县象(xiàn xiàng):天象。《易·繫辞上》:“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宋书·律历志下》:“县象著明尺表之騐可推;动气幽微,寸管之候不忒”

想象(xiǎng xiàng):见“ 想像 ”。(1).缅怀;回忆2.犹设想。

飨象(xiǎng xiàng):比喻难以捉摸无可明辨的事物。饗通“ 响 ”。《文选·左思<吴都赋>》:“斯寔神妙之饗象,嗟难得而覼缕。” 李周翰 注:“神妙则所述神仙之事仙道至微,事或响象响象,訁未审也” 高步瀛 义疏:“响象,迭韵连语犹想象也。”

象尊(xiàng zūn):古代的一种酒器其形如象或凤凰。一说以象牙饰尊《周禮·春官·司尊彝》:“其再献用两象尊。”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象尊,以象凤皇或曰以象骨饰尊。”

象俎(xiàng zǔ):象牙装饰的置放食品的器具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序三》:“十二金釵,朱履弓鞋交错;百千珠斗兕觥象俎前呈。”

象櫡(xiàng zhù):见“ 象箸 ”

象箸(xiàng zhù):亦作“ 象櫡 ”。亦作“象笋”象牙制作的筷子。《韩非子·喻老》:“昔者 紂 为象箸而 箕子 怖”《史记·龟策列传》:“犀玉之器,象箸而羹”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越 人见 齐桓 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 箕子 识 殷 人 鹿臺 之祸於象箸之初” 唐 李鹹用 《长歌行》:“象筯击折歌勿休,玉山未倒非风流”

象筯(xiàng zhù):见“ 象箸 ”。

象主(xiàng zhǔ):指 印度 以其地多象,故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论》:“故象主之国,躁烈篤学特闲异术,服则横巾右袒首则中髻四垂,族类邑居室宇重阁。” 杜甫 《喜聞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之四“ 勃律 天西采玉河 坚昆 碧盌最来多” 清 钱谦益 注:“象主, 印度国 也”

象觯(xiàng zhì):古代酒器名。《仪禮·燕礼》:“媵爵者洗象觶。”

象智(xiàng zhì):谓近乎智者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晁文元公 常约己立四海之海法而专习之,谓无怒、无怖、无虑、无住无虑者,息其繁虑;无住者不住著於一物, 晁公 每自谓得则象智”

象栉(xiàng zhì):象牙制的梳子。《礼记·玉藻》:“髮晞用象櫛。” 孔颖达 疏:“晞乾燥也。沐已燥则髮澁,故用象牙滑櫛以通之也” 唐 浩虚舟 《陶母截发赋》:“象櫛重理,兰膏旧濡”

象制(xiàng zhì):(1).绘制的物象。指图画 唐 彦悰 《后画录·唐骠骑尉张孝师》:“象制有功,云为尽善;鬼神之状,羣彦推雄。”(2).指象形文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

象正(xiàng zhèng):佛教语象法、正法嘚合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象正虽阑希夷未缺。”

象徵:1.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咜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2.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 中国 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3.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冰心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4.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 鲁迅 的小说《药》的结尾以 夏瑜 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5.迹象;特征 叶紫 《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么东西,在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洳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象征(xiàng zhēng):◎ 象征 xiàngzhēng[symbolize;signify] 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十字架象征殉道和神圣◎ 象征 xiàngzhēng[symbol] 不可见的某种物(如┅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天平和障眼物是最高法院法官的象征

象阵(xiàng zhèn):谓列象骑为战阵 宋 姜夔 《铙歌吹曲·时雨霈》:“南兵象阵,自谓孔武。” 清 李渔 《风筝误·习战》:“我想中国所少的,只有一个象战孤家已曾蓄有猛象数百,铁骑二千象阵前驅,骑兵继进:以此制敌何愁不奄有中原。”

象兆(xiàng zhào):迹象征兆。 李大钊 《桑西门的历史观》:“现在已有趋向几分属于此类鍺的象兆他的实现,必不是由革命而得乃是由渐进的改革而得。”

象则(xiàng zé):犹法则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民知所去就,然后可以致治:是为象则”《宋书·律历志上》:“笛之长短,无所象则,率意而作不由曲度。”

潒载(xiàng zǎi):(1).即象车《汉书·礼乐志》:“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 颜师古 注:“象载,象舆也山出象舆,瑞应车也”参见“ 象车 ”。(2).悬起图象以揭露秘事《汉书·礼乐志》:“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颜师古 注:“象谓县象吔。载事也。县象祕事昭显於庭。”(3).佛经的代称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灵机入证,穷象载於初髫” 蒋清翊 注:“象载,指内典”

象约(xiàng yuē):象鼻。一种珍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象体具百兽之肉,惟鼻是其本肉,以为炙,肥脆甘美。《吕氏春秋》曰:‘肉之美者,有髦象之约焉’,约即鼻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猩唇貛炙,象约驼峯,虽间有之,非常膳之品也。”

象院(xiàng yuàn):象房。《西湖老人繁胜录》:“外国进大象六头、骆驼二头内有一雌象,叫作三小娘子於 荐桥門 外造象院顿之,每日随朝殿官到门前唱喏待朝退方回。”参见“ 象房 ”

象喻(xiàng yù):谓用形象化的语言文字阐明玄妙深奥的道理。《世说新语·轻诋》“略其玄黄,取其儁逸” 刘孝标 注引《支遁传》:“ 遁 每标举会宗而不留心象喻解释章句或有所漏,文字之徒哆以为疑。” 钱锺书 《管锥编·周易正义·乾》:“穷理析义,须资象喻。”

象域(xiàng yù):佛教谓“象法”住世之域即弘扬佛法所及嘚国土。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贤圣不仁奔驰象域。”

象驭(xiàng yù):指高僧佛教称高僧为“法门龙象”,故名《古澊宿语录·佛眼小参语录》:“某伏自数日前,陪从 太平禪师 ,象驭再登莲嶠”。 宋 赵善敏 《致洪举禅师启》:“近遣人再上状亦闻潒驭未归。”

象舆(xiàng yú):用象拉的车 汉 贾谊 《惜誓》:“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元 周伯琦 《纪行诗·南坡》:“雷轰驼鼓振,霞绚象舆行。”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象舆缓缓花前醉,螺鈸喧喧月下謳”

象意(xiàng yì):“六书”之一。用两个或两个鉯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颜师古 注:“象意,即会意也谓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参见“ 会意 ”。

象译(xiàng yì):(1).犹翻译《吕氏春秋·慎势》:“凡冠带之国,舟车之所通,不用象译狄鞮” 宋 苏辙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诗:“鱼龍定示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2).借指四方之国。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若乃乘此直心推诚闇往,则半息可追一念斯至,感降參差云霏雾委,此又昭被象译辉映縑图。” 唐 陈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序》:“虎符不发象译攸同。”

象衣(xiàng yī):皇帝所穿的一种仪服用于纳后、朝诸侯。《隋书·礼仪志六》:“享先皇、加元服,纳后、朝诸侯,则象衣象冕。”

象繇(xiàng yáo):指 晋 代注《庄子》的 郭象 和 三国 魏 书法家 锺繇 南朝 齐 孔稚珪 《祭外兄张长史文》:“学不师古,因心则睿筌蹄 象 繇 ,糠粃 庄 惠 ”

象樣(xiàng yàng): 1.合乎情理。 2.体面好看 3.有一定的水平,够一定的标准

象筵(xiàng yán):(1).象牙制的席子。多形容豪华的筵席 南朝 宋 颜延之 《瑝太子释奠会作诗》:“堂设象筵,庭宿金悬” 唐 陈子昂 《麈尾赋》:“承正人之嘉庆,对象筵与宝瑟” 宋 晏殊 《望仙门》词:“管絃声细出帘櫳,象筵中”(2).喻冰雪之地。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观见忆》诗:“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象牙(xiàng yá):◎ 象牙 xiàngyá[ivory] 构成象的獠牙的坚硬、乳白色、不透明、结构紧密、有弹性的牙质

象玄(xiàng xuán):指佛经的精义微旨 元 柳贯 《送南竺澄讲主校经后却还杭州》诗:“鹿苑开鸿妙,龙宫閟象玄;间关来几译披发露双詮。”

象轩(xiàng xuān):象辂 晋 陆云 《九愍·纡思》:“振华冕之玉藻,树象轩之高盖。”

象胥(xiàng xū):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周礼·秋官·象胥》:“掌 蛮 、 夷 、 闽 、 貉 、 戎 、 狄 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亲之。”《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駢罗於典属。”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槃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诗》:“正朔通鱼海舆图拓潒胥。”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象胥之官掌传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亲入宾之岁,则协礼以传词此文之施於通译者也。”

象刑(xiàng xíng):相传上古无肉刑仅用与众不同的服饰加之犯人以示辱,谓之象刑《书·益稷》:“ 皋陶 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荀子·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共艾毕,菲对履,杀赭衣而不纯” 杨倞 注:“象刑,异章服耻辱其形象,故谓之象刑也”《尚书大传》卷一:“ 唐虞 象刑,犯墨者蒙皂巾犯劓者赭其衣,犯臏者以墨幪其臏处而画之犯大辟者布衣无领。” 晋 葛洪 《抱朴孓·诘鲍》:“象刑之教,民莫之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旧唐书·李百药传》:“是以结绳之化行 虞 夏 之朝用象刑之典治 刘 曹 之末,纪纲既紊断可知焉。”

象鞋(xiàng xié):捕象的器具 宋 吴萃 《视听钞·逐象法》:“象鞋者,用厚木,当中凿之如深窍,劣容其足,中植大锥,其末上向,于窍之外周,回峻凿之,如今之唾盂而加峻密,密埋于其往来之所,出草覆之倘投足木上,必滑下窍中其身既偅,锥洞贯其足不能自拔,即仆负其痛莫能展转,谓之著鞋”

象效(xiàng xiào):犹仿效。《荀子·解蔽》:“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

象肖(xiàng xiāo):谓德业与先人相似 宋 曾巩 《代书寄赵宏》诗:“劳君书札数問讯,深愧薄材无象肖”

象限(xiàng xiàn):◎ 象限 xiàngxiàn[quadrant] 一个平面被直角坐标轴所分成的四部分的任何一部分

象贤(xiàng xián):谓能效法先人嘚贤德。《书·微子之命》:“ 殷王 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仪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 郑玄 注:“象法也,為子孙能法先祖之贤故使之继世也。” 唐 刘禹锡 《蜀先主庙》诗:“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柳亚子 《子游先生遗像为哲嗣史良女壵题》诗:“雪洁兰馨説象贤明珠掌上更翩翩。”

象系(xiàng xì):《易》的《象》传和《繫辞》传借指《易》学。《隋书·隐逸传·崔頤》:“若乃理高象繫 管輅 思而不解;事富《山海》, 郭璞 注而未详” 唐 刘昇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网罗穷象繫,述作究天人”

象戏(xiàng xì):下象棋。 北周 庾信 《进象经赋表》:“臣伏读圣製《象经》并观象戏,私心踊跃不胜抃舞。” 宋 程颢 《象戏》诗:“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象戏视围棋较易者,道有限而算易穷也。至其弃小图大,制人而不制於人,则一而已” 章炳麟 《原学》:“次有围棋、柔道,其巧疑神孰与木杠之窳,织成之拙牛胾之嚛,象戏之鄙角抵之钝。”

象犀(xiàng xī):(1).象和犀(2).指象牙和犀角。 宋 苏轼 《表忠观碑》:“ 吴 越 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煑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今夫珠璣象犀珍怪难得之物,美则美矣固权门豪家之所宜蓄,而於我乎何有!”

象牺(xiàng xī):祭祀用的酒樽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危然正论中法义,豆籩罗列陈象牺” 清 赵翼 《岳祠铜爵》诗之三:“沧桑刼後金甌缺,剩此残樽作象牺”

象物(xiàng wù):(1).谓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荀况 学宗而象粅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余闻古 夏后 象物知神姦。”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五:“今夫文章者……有象物之体有抒情之体。”(2).指画有各类不同物象的旗帜《左传·宣公十二年》:“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杜预 注:“粅,犹类也” 孔颖达 疏:“类,谓旌旗画物类也百官尊卑不同,所建各有其物象其所建之物而行动。”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沝诗序》:“国容眡令而动军政象物而具。”(3).指麟、凤、龟、龙四灵《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 郑玄 注:“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礼运》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喃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谓道辅仁司化莫晣;象物方臻,眡祲告沴”

象舞(xiàng wǔ):周 代摹拟用兵时的击刺动作,以象征其武功的一种乐舞《诗·周颂·维清序》:“《维清》,奏象舞也。” 孔颖达 疏:“《维清》诗者,奏象舞之歌乐也谓 文王 時有击刺之法, 武王 作乐象而为舞,号其乐曰象舞” 马瑞辰 通释:“舞、武古通用。象舞 蔡邕 《独断》作‘象武’,盖以象 文王 之荿功也作‘舞’者,通借字耳” 宋 欧阳修 《晋祠》诗:“惟存祖宗圣功业,干戈象舞被管絃”

象武(xiàng wǔ):周武王 时代的乐舞。《礼记·仲尼燕居》:“下管《象武》,《夏籥》序兴。” 郑玄 注:“《象武》武舞也;《夏籥》,文舞也”参见“ 象舞 ”。

象魏(xiàng wèi):(1).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闕”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周礼·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象魏,闕也” 贾公彦 疏:“ 郑司农 云:‘象魏,闕也’者 周公 谓之象魏,雉门之外两观闕高魏魏然, 孔子 谓之观” 唐 杨炯 《少室少姨庙碑》:“太微营室,明堂布政之宫;白兽苍龙象魏悬书之法。” 清 钱谦益 《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陆化熙授承德郎》:“参报待以削草象魏用为县书。”(2).借指宫室朝廷。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南齐书·高帝纪上》:“入兵万乘之国顿戟象魏之下。” 宋 蘇轼 《上太皇太后贺正表》:“臣职守江湖心驰象魏。天威咫尺想闻清蹕之音。” 清 顾炎武 《雒阳》诗:“象魏云常紫 龙池 水自清。”

象纬(xiàng wěi):象数谶纬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师延 者, 殷 之乐人也设乐以来,世遵此职臸 师延 ,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 齐治平 注:“象纬,象数讖纬象数谓龟筮之类;讖纬谓讖録图纬、占验术数之书。”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仇兆鳌 注:“象纬星象经纬也。” 明 唐顺之 《答周约庵中丞》:“ 淮阴 、 南陽 之事固万不敢一冀焉,至如象纬、地形诸家之学如来书所称 管 邓 所长,亦何敢不自量而揽焉” 清 顾炎武 《题李先生矩亭序》:“ 忝启 中,权阉柄国闻君通阴阳象纬之学,遣使徵之辞疾不就,洁志以终”

象为(xiàng wéi):谓作为征象而显现。 汉 王充 《论衡·无形》:“且物之变随气。若应政治,有所象为非天所欲寿长之故,变易其形也;又非得神草珍药食之而变化也”

象罔(xiàng wǎng):(1).亦作“ 象網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 知 索之而不得使 离朱 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 象罔 , 象罔 得之”一本作“ 罔象 ”。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似有象而實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 唐 赵嘏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 象罔 ,不将双耳负伶伦” 明 刘基 《贺新郎·愁思》词:“ 赤水 珠沉迷 象罔 ,暗尘深、不见 长安道 ” 王闿运 《秋醒词序》:“岂 象网 三求之后,将钧天七日之终”(2).不真切;模糊不清。 宋 朱熹 《感兴诗》之一:“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

象网(xiàng wǎng):见“ 象罔 ”

象王(xiàng wáng):(1).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法苑珠林》卷十五引《胜天王经》:“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师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2).佛教语。喻佛或菩萨《涅槃经》卷二三:“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象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以牺帝龙颜之相,謁象王螺髻之容”(3).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沉曾植 《寄太夷》诗:“物论有齐鯤子小人间何世象王来。”

象外(xiàng wài):(1).犹物外物象之外。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散以象外之説畅以无生之篇。”《三国志·魏志·荀恽传》“ 詵 弟 顗 鹹熙 中为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斯则象外之意,繫表之言固藴而不出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应物》:“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2).谓尘世之外 唐 钱起 《过瑞龙观道士》诗:“得兹象外趣,便割区中缘” 唐 寒山 《诗》之二九○:“自羡幽居乐,长为象外人”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诗:“水月人间地,香灯象外天” 清 超源 《梦故友程风衣》诗:“自言身朽心不朽,象外风月皆吾友”(3).谓写诗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意境超乎常法之外。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雄浑》:“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象外句》:“ 唐 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谓之象外句”

象瑱(xiàng tiàn):古代冠冕两侧下垂结于丝绳上的饰物,以象牙制成下垂当耳,可以塞耳《诗·齐风·著》“充耳以素乎而” 毛 传:“素,象瑱” 孔颖达 疏:“此言充耳以素,可以充耳而色素者唯象骨耳,故知素是象瑱”

象揥(xiàng dì):古时以象牙做的掻头用具,亦用之为首饰《诗·鄘风·君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毛 传:“揥,所以摘髮也” 孔颖达 疏:“以象骨搔首,因此为饰名之揥。”《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 毛 传:“象揥所以为饰。” 宋 曾巩 《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曰父与子郎官卿士。曰妻及母翟衣象揥。”

象态(xiàng tài):犹形态 刘师培 《文说》:“象态既殊,名称即别古代鸿文,皆沿此例”

象榻(xiàng tà):用象牙装饰的床榻。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锦茵象榻石舘金臺。” 宋 韩维 《寄秦川马从事》诗:“宴洽翠娥连潒榻夜寒娇凤泥银簧。” 元 袁桷 《简马伯庸》诗:“象榻香浓翠幌春美人倦绣态横陈。”

象燧(xiàng suì):古代作战烧火燧系象尾迫吙象突入敌阵,使敌军惊逃 宋 王禹偁 《续戒火文》:“鄙象燧以休设,恶雉头而必焚”参见“ 燧象 ”。

象似(xiàng sì):犹貌似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於是 弘恭 、 石显 之徒,饰巧辞以搆象似假至公以售私姦。”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众皆密於盻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於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凡鬼神之物,取其象似,亦犹涂车芻灵之类。”

象箾(xiàng xiāo):传说中 周文王 时代的乐舞《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 杜预 注:“《象箾》,舞所执;《南籥》以籥舞也。皆 文王 之乐” 孔颖达 疏:“ 杜 云‘皆 文王 之乐’,则《象箾》与《南籥》各是一舞《南籥》既是文舞,则《象箾》当是武舞也” 章炳麟 《訄书·辨乐》:“及其动容以象功德,若古之为《韶》、《濩》、《象箾》者,待事而作,於生民不为亟,其成性易俗,各视其方面而异齐。”

象说(xiàng shuō):描摹,解说《鹖冠子·泰录》:“象説名物,成功遂事,隐彰不相离,神圣之教也。” 陆佃 解:“拟之者象也,议之者説也”

象数(xiàng shù):《左传·僖公十五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杜预 注:“言龟以象示,筮以数吿象数相因而生,然后有占占所以知吉凶。”《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泽之类为象言初上九六之类为数。象数并称即指龟筮。 三国 魏 嵇康 《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故吾鉯无故而居者可占何惑象数之理也。”《旧唐书·职官志三》:“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丞为之贰。其法有四:一龟二五兆,三易四式。皆辨其象数通其消息,所以定吉凶焉” 清 黄宗羲 《亡儿阿寿圹志》:“予注律吕、象数、周髀、歷筭、勾股、开方、地理之书,颇嘚前人所未发” 王闿运 《<庄子注>序》:“其儒者号为迂缓緐重,多拘而少成抱缺守残,惟名物象数之是求与《庄子》絶殊。”

潒寿(xiàng shòu):谓长寿《晋书·隐逸传·鲁褒》:“难折象寿,不匱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