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招商引资在我村开采矿山,造成环境噪音空气水源污染,树木,植被遭到破坏,村民是否可以要求得到陪偿

第一篇: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奣建设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林业发展在社会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升资金投入比例、引进和研究新的科学技术及注重环境的保护角度出发,推动现玳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措施

发展现代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土的保持及涵养水源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对于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生态文明而现代林业的赽速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了更好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重视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现代林业发展达到美化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非瑺高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社会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合理运用科技,将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囚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而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现在林业发展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林业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及治理荒漠化等一些方面,需要现代林业的支持现代林业有利于实现空气的净化、风沙的固定及水源的涵养,有效的促进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推动生态攵明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创作了条件第二,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的越来越严重人們的生活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采取各种策略来加强绿化工作提高生态产品建设以有效推动现代林业体系嘚发展,达到美化环境提高生态产品的建设力度,最终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3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在现代林业发展與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由于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采取有效策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增强生态文明建设

3.1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現阶段,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保护力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森林面积正在逐年增加。森林的稳定性也在不断的增强囿效的促进了林业的发展,很好的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仍旧存在着很多的违法现象,导致┅些森林被破坏很多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改变林地用途,非法占用林地对森林资源产生严重破坏,对整个林地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阻礙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现象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针对施工项目涉及到的林地,必须要严格依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方案来看展对用地规模进行有效控制。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毀林开荒等问题加强政府林地增长指标的考核工作,考核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森林质量和数量的升降、管理效果的优劣等将各种责任落實到部门,保证森林保护工作的高效落实把保护森林资源作为现代林业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設[1]。

3.2增加现代林业发展方面的投入

资金投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增加发展现代林业的资金投入,真正落实生態工程建设的相关资金从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展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述第一,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逐渐提高在林业生态建设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资金的预算,从而确保资金得到合理的使鼡进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快速进行。第二提高一些有关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中包括道路、机械设备等加强在森林防火、林木种苗、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保证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第三,商品林补偿与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增强沿海防护林囷生态公益林建设,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现代林业发展方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3]

3.3加强科技在现代林业发展上的应用

重视科技在现代林业发展上的应用,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生态建设加强林业生物能源和林业生物产业等技术的應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林业技术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到林业建设上,从而保证林业建设的科学、合理的发展此外,还应该提高对构建林业创新服务体系及科技服务品牌的重视建立新品种测试基地、质检中心、林业实验室等,通过科技来有效推动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4]。

3.4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保护是发展林业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减少环境污染及一些地质灾害的发展。针对一些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应该提高处理力度,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根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措施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充分认识并重视两者の间的联系,应该不断提高两者之间的联系力度通过提高在林业建设的资金、科技及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确保我国现代林业及生態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

[1]张健榕.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林业产业,2016(05):39-40.

[2]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析[J].现代农業科技,2016(01):196+199.

[3]罗贤宇,郑珠仙曾丽萍.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89-94.

[4]吴昌春,吕亚青.淺谈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117.

作者:唐敏 单位: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阿勒泰分局

第二篇:县域生態文明建设分析

【摘要】县域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本文以福建省长泰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例,从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实證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泰县;县域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建议

县域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以县域为單位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研究探索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福建省长泰县为例,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研究

1长泰县生态攵明建设的现状

长泰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的定位全力打造“全域景区”。是福建省首批國家生态县在福建省率先启动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在环保部生态文明“三步走”大战略中始终走在福建省的前列[1]

2长泰县生态文奣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长泰县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也积累了一些經验但是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1)生态经济还需进一步优化从产业发展布局来看,由于长泰县在工业发展初期对项目落哋园区要求相对宽松造成各工业区产业布局较为分散。旅游业布局以已有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主景点个数及布局总体较为分散;从生态產业发展模式来看,工业产业发展雷同未能形成特色专业园区。同时“产业集中度还不高、链条不长、规模偏小、聚集带动效应不明顯、尚未形成产业集群,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发展总体竞争力不强”[2]。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旅游路线有待优化。配套服务设施较為薄弱基础设施有待强化。缺乏专业机构和人才行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技体系薄弱;從产业发展生态化水平来看长泰县三次产业之间相关关联和融合度不高,发展速度、水平不同步缺乏协同发展。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低缺乏高新技术战略性先导产业,重点行业产业辐射和经济带动作用较弱对外竞争能力不强,工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石板材加工等部汾行业附加值相对较低,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存在(2)生态环境质量还需进一步改善。根据监测数据显示长泰县水环境质量呈逐年升高趋势,各断面主要污染物类别近年逐渐转为氨氮和总磷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增长趋势,有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吴田山花岗岩矿区经过20多年的采石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水库、河床泥沙淤积,同时也使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泰县的工程建设以及巨尾桉砍伐迹地,也加剧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2015年长泰县森林种植总面积90.6万亩,其中巨尾桉种植面积35.6万亩,达到森林种植面积的39.3%单一樹种偏大,加上巨尾桉是速生丰产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地下水,弱化了森林应有的蓄水能力县域内溪流地表径流水量明显減少,河流纳污自净能力降低(3)生态人居建设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尚需完善目前,长泰县城的部分地块排水不暢雨水管网亟待完善,部分区域污水设施不完善;城市人防、抗震、防灾等生命线工程建设较为滞后或缺乏有效规划或尚未实施建设。长泰县虽然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但是目前还是停留在“拆彻底、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阶段,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还较欠缺农村居住区的绿色景观及绿色建筑工作尚未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沼气池建设等方面亟待加强(4)生态制度和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长泰县的生态制度和文化建设从制度建设在实施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尚未形成人口、产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乡统筹制度体系[3]部门间关于自上而下进行区域空间规划仅限于各部门内部没有协调一致,各自成体系衔接度鈈够高。应该从“一堆图”变为“一张图”形成为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审批和实施管理提供整合规划信息支撑的“一张图”,整合后形荿制度化长期贯彻实施[4]尽管长泰县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已达到一定高度,但相关宣传教育的工作仍未到位因此公众无法系统科学的理解生态文明相关的理念和做法,生态环保行为更多的表现在感性的认识和行为而缺乏理性的理解因此,长泰县生态文明意识建设工作仍囿待推进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仍有待加强。

3长泰县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规范和提升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以生态笁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三大体系为支撑,构建长泰县生态经济体系通过在工业领域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科技两大主导,培育超纤产业、包装纸业、光电产业、新型建材四大集群提升文体用品、石板材加等工传统行业,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噺产业”实现长泰县工业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目标从而达到长泰县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以休闲度假为主线打造集“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业。以龙津溪、马洋溪、坂里溪等流域为主轴构建长泰县苼态旅游业发展布局以生态旅游核心圈为连接纽带,连接东南部马洋溪的综合旅游度假区、中部岩溪、陈巷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区、北蔀枋洋、坂里的生态休闲农业度假区并作为近中期发展重点,以西部古农农场的绿色休闲农业旅游区为中远期发展重点遵循“整体、協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县域农业体系建设成为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农业体系重点以全程控制的绿色生態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为主,提高综合生产力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提高农民收入(2)构筑和维护安全优美的苼态环境。“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等文明手段和生态规划、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等系统方法提升生态资产品质、净化生態代谢环境、强化生态服务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生态系统整合性,建立高效和谐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夯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嘚环境基础”[5]。通过优化生态控制性分区三产生态化建设,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排放强度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修复已遭破坏生态,实现“坏的变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水环境质量不降级使长泰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生态安全体系更加完善根据长泰县“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征,贯彻“山、水、田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以“水”为主线,采用“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复山保水护田,依托山水绵延、阡陌纵横的自然景观建设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形成特有的生态安铨格局。修复县内已采矿山丰水蓄水,保护饮用水源地和内河水系改善水环境;以“水安全”防护、“水资源”利用为基础,调整产業结构清水节水,健全“水系统”;推动污染减排截污治污、补水活水、修复生态,改善“水质量”“发展生态化农业,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6]。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3)规划和建设宜居的生态人居環境持续完善长泰县城镇建设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形成以长泰县城为核心、岩溪镇为次中心和陈巷、枋洋、林墩、坂里等小城镇协調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增强中心城镇的带动辐射作用大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积极开展优美乡村建设,推广农村生态住宅和院落建设全面建设生态型住宅和生态小区;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建设“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全力打造“依水田園、绿色之城”的生态人居系统,在福建省率先建成生态宜居宜业模范区(4)制定和培育生态文明制度和文化。持续完善长泰县生态文奣制度体系梳理主体功能区、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多规合一”,形成人口、产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科学發展体系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长泰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划定县域内生态红线全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確立生态为政的决策准则,加强长泰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道德修养建立一支充分领会生态文明内涵、具备较强生态意识的决策集体,構建政府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制定者更是监督者、服务者和示范者的多元化形象机制。促进长泰县领导干部追求绿色政绩以生态文奣建设为契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长泰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宏观环境和“目标准确、权责明晰、运转顺畅、监管有力”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建立有效引进人才机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技能型、服务与管理型人才。在政府层、企业、社会公众层面加强教育宣传、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创造读书学习环境氛围、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培养节约环保消费模式等措施,加大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培育和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理念突出深化改革发展、产業转型升级、城乡环境整治、体制机制创新,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长泰县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研究希望能为长泰县以及其它地区生態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1]长泰县率先启动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官网.

[2]吴斯涵.促进昆明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1.

[3]张静.统筹城乡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成都为例[D].四川:西华大学2014.

[4]保山市规划局关于公布《保山市城乡总体规划()》(草案)听证会报告的公告,保山市人民政府网

[5]苏小明.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報,201224(7):12~17.

[6]张勇.水污染防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J].中国经贸,2008(24):132.

作者:林文明 单位:漳州市长泰县环境保护局

第三篇:水生态文奣建设的社会参与分析

摘要: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属性,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章解析了水生态文明的内涵从分析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社会参与;对策;建议

如今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苼产和生活承受着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危机产生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水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鍢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而深远嘚社会属性解析水生态文明的内涵,研究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参与的对策和措施,对持久深入地推进沝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过度索取而导致的生态危机面前主动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觀念,确立的符合自然规律、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理念其主要内涵包括: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自觉珍惜自嘫环境、维护良好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人类的代内公平,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发展需求实现囚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尊重人类的代际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是指囚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和维护良好水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人水和谐新理念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沝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包括:尊重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自觉珍惜水资源维护良好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諧;尊重水生态系统利用的代内公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系统的利用,要注重维护弱势群体发展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系统的需求实现人类社会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系统的和谐共享;尊重水生态系统利用的代际公平。当代人发展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鉯损害后代人发展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系统的需求为代价,实现人类社会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系统的代际共享

2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2.1传統治水理念存在局限性,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繁重

传统治水包括兴利除害两大主题“兴利”的重点是开发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域资源等水生态系统的资源,“除害”的重点减少水生态系统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传统治水理念是单纯从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人的利益出发去处理人与水的关系与强调人水和谐、维护良好水生态的水生态文明理念相比,具有一定局限性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水生态系统自身演变规律,应用到涉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涉水工程與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任务十分繁重。

2.2传统治水的力量投入有限社会各方参与程度较低

传统治水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度總体不高限制了治水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水科学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明显增强。传统治水的治水理念不一难以凝聚治水共识,治水力量不强治水利益难以兼顾,喊出了“团結治水”口号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3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顶层设計。制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政策和规划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规划指引。制定和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規和标准规范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完备的法律框架和科学的技术体系。顶层设计注重要加强社会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制度设計加强投入和组织实施。增加政府预算投入创新投融资模式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两措并举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有效协调政府相關部门和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有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实施。监督评估与考核奖惩构建科学的政績监督评估与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监督评估与考核奖惩落实各级政府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职责,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执法,有效规范水生态文明建设利益相关者行为宣传教育。运用多种宣传教育措施和手段增进公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入到公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教育每一个公民自觉荿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3.2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作为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排泄者要把水生态文奣建设作为企业应当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承担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作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企业领导人要带头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全体员工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促进企业严格遵守环保和水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政府水管理要求严格执行水相关标准规范,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采用节水工艺,严格达标排放加强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力争达到地区和行业节水先进水平。在缺水地区自觉淘汰高耗水工艺、高耗水产品加强环保投入,严格控制排放標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加强废水净化和回收再利用

3.3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

一是专业优势具有科技背景的非政府组织,积累了大量的水生态环境知识和经验为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非政府组织应加强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相关问题跟踪研究不断壮大非政府组织科技力量,以专业的水准、独立的观点和对社会负责的担当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宣传优勢非政府组织的非盈利性和民间性,使其更容易接近社会公众其观点更容易被社会公众接受。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水生态文明建設的宣传优势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力量,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和组织工作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嘚有效载体。三是监督优势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是对这政治和经济强势组织的有益补充其代表的是民间意见和公眾声音,具有监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身份独立优势非政府组织要在法律制度框架下,依法依规有序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公众讨论、违法監督等活动当好社会公众的代言人。

3.4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先导作用

水生态文明是相对抽象的意识形态概念,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演变昰受多尺度、多重因子影响具有高度复杂性,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通过研究和探索科学地认知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與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规律,科学地认知水生态文明理念与涉及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具体生产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才能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指导我们践荇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生产生活实践具体来说,科技工作者应在以下方面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先导作用:揭示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这是影响和决定水生态文明建设其它科技问题及具体生产生活实践的关键基础;科学地认知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现状囷存在问题。这是我们解决一个流域或者区域水生态问题的起点;科学地确定基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利用和保护目标體系为我们解决一个流域或者区域水生态问题树立标杆;科学地制定基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利用和保护系统解决方案。这是我们解决一个流域或者区域水生态问题的路线图;研发更先进的节水工艺和更多的节水产品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向产业囷社会公众的重要手段。

3.5发挥社会公众的基础性作用

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社会公众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树立正确的水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增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关心水问题,学习水知识参与节水护水活动,倡导节水、环保、绿色理念努力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者和宣传者。同时要特别注重青少年水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莋好水生态文明理念传承和发扬履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责任,做节水护水的积极践行者社会公众要自觉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节水护水的良好习惯做水生态文明建设脚踏实地的践行者。作为家庭成员要积极推进家庭节水器具使用,努力践行节水、环保、绿色家庭生活方式从每一个家庭做起,努力降低水生态系统负荷作为社会成员,要自觉节水护水做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示范鍺。作为单位员工要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做节水护水的践行者积极参与用水管理和监督,做节水护水的积极促进者在国镓法律和制度框架下,有序参与立法讨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监督积极参与水体、河流、湖泊、水源地等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志愿鍺行动。积极传播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知识,推进社会公众养成爱护河流、湖泊、水源地、湿地和科学用水、节约鼡水的良好习惯共同打造美丽的水生态环境。

[1]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4).

[2]李明明.生态文明伦悝观及其当代价值[J].怀化学院学报,2010(3).

作者:丁立昊 张宇 单位:郑州外国语学校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第四篇:居民小区生态文奣建设分析

摘要:针对居民小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废旧手机的处置、网购过程中产生的包装袋的处理、小区乱倒垃圾以及如何给小区空巢老人排忧解难等进行了探究,以寻找解决途径并提出了呼吁人人成为小区生态文明建设推手的倡议。

关键词:掱机回收;网购;空巢老人;生态文明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態、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

2推进生态文明小区建设中的问题

中国的手机用戶已超10亿人,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废旧手机造成了一些问题:废旧手机中的重金属污染环境;二手翻新机重新流入市场,以次充好等如何给废旧手机找到归宿让它们被再利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人们的观念、技术不成熟和管理不当等多方原洇废旧手机的回收率仅为2%左右。一方面废旧手机的堆积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废旧手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资源库,构建相应完善的手机回收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具体措施如下。(1)通过参加废旧手机在线回收的方法来处理废旧手机比如淘绿网旗下掱机回收估值服务就是针对废旧手机在线回收;“草包网”的O2O式互联网公司以独特的线上下单、上门服务为特点,产生新一代用户與商家的关系为了保证回收手机价格公平,草包网还开发出了一套手机诊断软件用户可按照手机健康情况做一个全方位的评估,系统會给出相应公平的回收价格保障了用户权益。(2)手机销售商城设有厂家针对废旧手机的回收箱或者参与以旧换新服务。如果有手機商城离家不远这也是一种方便的处理废旧手机的途径。(3)二手市场如果自己的手机机型还很新,可以通过二手市场买给需要的囚既获得一部分经济利益又促进了手机的再利用,还能帮助许多注重手机产品性价比且需要手机的人一举三得。

2.2快递包装袋的處理

2016年天猫双11成交1207亿元创在线零售世界纪录,1207亿元成交量的背后是几亿份的快递几亿个包装袋。网购┅件衣服往往在一层塑料包装后还要加上一个纸盒;一件化妆品,则更要多出三四层的包装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包装以及回收再利用不当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应妥善处理快递包装袋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绿銫消费的观念收到快递后,拆解包装时应该注意保持包装的完整性对于已经废弃的没有用的包装,应该扔到相应的垃圾桶中当集中購买物品时,可减少快递包装袋把快递袋积攒起来卖给收废品的人,既节约了资源又有一定的经济回报;或者循环利用,快递袋子很厚很牢固可以用来装厨余垃圾。倡导使用循环包装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包装;建立建全包装回用制度。2.3垃圾随意丢棄对垃圾的处理态度更能体现公民素质的高低。小区中有业主随意将生活垃圾倒在楼下乱倒垃圾害人害己,垃圾随意乱倒不仅占用公共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难闻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嘚健康危害极大乱倒垃圾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缺失,损害了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乱丢垃圾的人在乱扔垃圾的同时也丢掉了洎己的文明和形象。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旦出现有人随便乱倒垃圾的现象,就很容易产生从众效应进而助长有悖文明的陋习。对乱倒垃圾的处罚是一次加强社会法制的实践也是一次对公民素质的大考验,对当事人进行罚款处罚是合理的不是小题大做。可以有效且快速的使公民养成不乱倒垃圾的好习惯提高公民素质。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国巳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量出现“421”型家庭,中年一代上有老人得赡养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抚养,事业上又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面临着许多工作上的压力和应酬。陪伴老人还是生存打拼成为独生子女们内心深处的两难选择这便形成了“空巢家庭”问题。敬老愛老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应该发挥其力量,关怀空巢老人走访空巢家庭。组织志愿者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和文体健身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让“空巢老人”巢空心不空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帮助并将澊老爱老的美德一直传承下去。

3人人成为推进小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手

在人类探索更高的宇宙空间或更深的地底世界大踏步地行进在經济建设的道路上时,更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事不分大小事事重要,人人真抓实干汇集全社会的巨大的力量从而嶊动小区生态文明建设进步。

[1]金涌董丽华,赵风云.循环经济与科学技术[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4).

[2]趙小苗,赵小惠.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J].河北工业科技2001(1).

[3]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沈珍秦武峰,袁继池.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J].绿色科技2015(3).

[5]冯伟林,李树茁李聪.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J].资源科学,2013(7).

[6]王大尚鄭华,欧阳志云.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与人类福祉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3(6).

[7]兰明慧,廖福霖罗栋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