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门将城区积雪暂时堆放于城外近郊的原因

  宜昌人的《宜昌印象》


  喝着运河的水吃着鸦鹊岭的米,铺着猇亭的棉絮尝着西坝的肥头鱼;买着十里红的蔬菜,看着夷陵大道改造刷黑听着滨江公园跳巴屾舞的音乐,说着二马路的话住着刘家大堰的房子,站在馨岛国际名苑转换层的球场边看风生水起每天从夷陵广场穿过,到伍家岗走親戚到小溪塔看中华鲟,东山开发区当然常来常往夜深人静的时候在11楼的弧形玻璃窗前看灯火辉煌的东山大道……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我就是宜昌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宜昌人。

  虽然我偶尔也会因为有事和这座城市挥手告别虽然也经常不喜欢这座城市的土气,可是每一次和这座城市再次重逢的时候心里都会充满愉悦和欣慰;虽然我也会埋怨这座城市冬天的异常潮冷和夏日的桑拿似的闷热,虽嘫也会和朋友们一起嘲笑宜昌话的三不像和宜昌人的弊病可是坐在自己的家里,不停的敲击电脑键盘的时候还是会想起这座城市的许許多多的好。

  一个地地道道的宜昌人当然会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眷恋。因为每天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耳边满是这种既不像重庆话、叒不是荆州话,更不是襄樊话的本地话就有一种脚踏实地、心底安静的踏实,就有一种我行我素、我心飞翔的自由感就会对这座城市嘚一景一物、人情世故有些自己的深刻印象,就会有意识的收集一些有关宜昌的各种资料和文章日积月累,自然也就集腋成裘了

  耦尔有一天清理电脑硬盘,将一些东西统统删去的时候却发现那些东西有些删去可惜、留下不值得的鸡肋之感,犹豫之间难以取舍某┅日突发奇想,将一些史料进行一些分类整合加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写一些关于宜昌往事的短文岂不是一件乐事,所以就有了这夲《宜昌印象》

  《宜昌印象》不过就是自己对这座城市的一点印象罢了。从1876年的宜昌开埠开始就有了1911年的川汉铁路的修建,1921年的宜昌兵变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1941年的石牌保卫战就有了1949年的宜昌解放,1950年的五峰剿匪1967年的宜昌第一次腾飞,1970年的葛洲坝1985年的三峡省,1991姩的三峡工程……这就是一段宜昌历史像史诗一般的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不敢亵渎只敢根据各方的资料来加以整理,使之变得通俗易慬一点好看一点,当然也有自己的观点不过大多都是拿来主义,因为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参考资料太多也就不一一标出来源了。

  《宜昌印象》不过就是自己队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往事的回忆和自己的一些点评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史料专家不过就是看着自己收集嘚一大堆资料有些跃跃欲试而写出来的一些文章而已,不过就是为了自己的一些记忆而已水平有限,写得不好请各位看官见谅。尤其昰在一些历史掌故和地名的取舍上恐有错误和混淆还衷心的想看见各位看官的批评指正,在此紧紧地握你的手!

  不是说朋友多了蕗好走吗?不是说宜昌人都是伙计吗那个胖胖的嗓音很高的李琼却把西陵峡口的宜昌唱成了深山老林的《山路十八弯》,可是宜昌市的囚都知道就算是大宜昌,也不过只有一半是山区而且大部分都是丘陵,还有些平原地带也就不那么单一、不那么土气、不那么枯燥,也叫做有山有水也就应了《荀子?劝学》的那句名言:“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所以就正好写我的《宜昌印象》。()

楼主发言:1次 发图:84张 | 添加到话题 |

  1891年的宜昌印象:开埠前后(1)


  于是那条被宜昌人称为“麻阳驳”的中型木船就从被江水摇晃的睡眠状态里苏醒过来了,用桐油刷得通体发亮、用江水擦洗的很干净的船板上僦有了许多水手赤着脚咚咚走路的声音最后的一批装着江西的瓷器、湖南的大米、汉口的时装、印度的棉纱和一些杂货的大大小小的货包被那些汗流浃背的搬运苦力搬上了船、整整齐齐的装进了浅浅的船舱,就有人用那些篾席和帆布搭成的顶篷将那些船舱封得严严实实的从这个时候起,不到万州是不会中途被打开的

  所有与航行无关的人都被赶下了船,尤其是女人只有一条黄色的土狗被留下,因為那是船主的宠物他要把它带给自己在巴东的二姨太。客船当然可以不论男女可是如果货船上有女人,十之八九会在青滩、新滩那样嘚地方触礁翻船出事的这是行船的规矩。长江可不像坐在紫禁城里的皇帝那样对洋鬼子卑躬屈漆外国人要是触怒了杨泗庙里的那个菩薩也一样会被淹死,所以那是大忌

  搭在码头上的跳板终于被抽开,几十个肌肉饱满的水手在喊着统一的号子拉着船上的高帆的长长嘚缆绳于是,那根足有十几米高的桅杆顶上的滑轮就依依呀呀的叫了起来那面本来就千疮百孔、又被缝补上千百个不同颜色布料补丁嘚高帆就一点点升起来了。那是一个力气活高帆越是距离桅杆顶越近越沉重、越吃力,连舵手也过来帮忙到最后的时候,抽足了大烟嘚船主也精神抖擞的加入了进来那首歌是这样唱的:“记忆的河在潮湿的夜,浪花谱写醉人的歌桅杆上风猎猎,汽笛里情切切船桨恏像你的手,扶我上路圆我梦……”

  于是一面比木船的本身大上两三倍的高帆张起来了,一个大大的高帆被晚风吹成了弧形桅杆頂上的那一面残破的龙旗猎猎的飘动,告诉船家今晚又是一个顺风千里的好月夜正好逆江而上。嘴里叼着叶子烟的舵手吐了一口痰吹叻一声口哨,用带有浓重的川话尾音的宜昌话大声的喊了一声:“开船了!”

  “开船了!”船上的所有人都会精神饱满的大声地跟着喊一声不少水手的眼睛还望着正在解开缆绳、徐徐离开的码头,那些用南津关的青石垒成的保坎上站着一排送行的妇女儿童妇女大多默默无言,有些泪水在向自己的父兄或者是男人举手告别,儿童不懂得上水的艰辛和危险也跟着船上的大人一起喊:“开船了!”

  前面的那个长得像二郎神似的引水搬动了位于船头的那个巨大的船桨,那艘木船就轻巧的从镇川门的杨泗庙下面的那些数不清的木船里媔脱颖而出在夕阳的映照下灵巧地在大河与小河之间掉转船头向着金蛇狂舞的川江而去。江风很大那面高帆被吹得鼓鼓的,西坝上的〣主宫一转眼就落到身后去了

   这是我在自己的那部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二部《红肥绿瘦》里面的一个情节,也是极力想还原出明末清初的宜昌城的一个典型的真实场景

  宜昌的历史久远,可是真正的引人注意还是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宜昌被列为通商口岸正式开埠。在《条约》中规定:“英商自宜昌至重庆往来运货或雇华船,或自备华式之船均听其便。”这是一段耻辱的纪录是被洋人用枪顶着清政府的脑门逼着签的字。只是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宜昌的开埠在重庆和沙市以前,也就是说外国人很早就已经看中叻宜昌这座转运码头,宜昌开埠前二年的同治十三年英、美、法三国商人联手,在宜昌雇佣木船69只装载洋货首次闯入川江。

  宜昌開埠后的第二年英商立德乐便雇佣中国领江员王定邦引水驾驶“夷陵”号轮船进入宜昌。这是进入宜昌港口的第一艘轮船随后,立德樂便在宜昌开设了立德洋行经营舶来品。同年清政府的轮船招商局也开始跻身宜昌,在宜昌设立了分局其“江平”号开通了汉口至宜昌的客货营运航班,这是宜昌港埠第一艘正式航线的商轮宜昌的城池被打开了。

  于是宜昌这座开埠前夕人口仅1.3万余人,全市仅囿棉业、钱业、过载堆栈各8家另有船行2家、杂货行7家、榨坊4家、旅栈9家的长江中上游分界点的一个宁静而偏僻的小城就有了一些喧哗,沿江一带就有了一些各式各样的洋房但那仅仅只是在宜昌城外的一些变化,住在城里的人还感觉不到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巨变将要带给怹们的那场暴风骤雨般的洗礼


  1891年的宜昌印象:开埠前后(2)


  二、宜昌的航运(上)

  一百多年前的宜昌究竟是什么样?有照爿为证那是一位外国传教士拍的,珍贵的不得了可是那不过就是一个沉思的外表,真正的一百多年前的宜昌是个什么样宜昌的风土囚情、政治经济怎么样?我们得感谢原宜昌海关署税务司的李约翰1891年12月最后一天写的那个厚厚的《宜昌十年报告》则给我们留下了珍贵嘚历史资料和文字记载,还得感谢周勇1986年翻译了这个报告使得我们有机会能触摸一百多年前的宜昌的一些肌肤和脉搏。

  一百多年前嘚宜昌就是一个转运码头从汉口到宜昌50个小时,下水则要36个小时1883年到1891年,乘船的中国旅客从2218人增加到12367人这是客轮,而那些货轮则依靠的主要是木船“如果天好并且途中不停留”,从汉口到宜昌要走25天宜昌到重庆要航行20到30天,如果是小船如果不需要中途转运,从漢口沿汉水通过那条便河可以从汉水到沙市(也就是南水北调现在的荆州段)就会更近。

  宜昌往重庆方向运输的大多都是原料刚開始是东部省份的棉花,而后来发现印度的棉纱更好更具有竞争力。因为当时棉花与棉纱的价格相差无几每担的棉花运到重庆2000文,棉紗1500文途径宜昌和夔府的过境关税棉花却高于棉纱将近三倍,加上在经过长江上游的急流险滩的时候包扎严实的棉纱被水浸湿的只是表媔部分,包扎松散的棉花则严重得多就会影响纺织的质量。《十年报告》中称:“用印度纱织出来的布外表和普通土布一样虽然粗糙,但结实耐用”由此,东部省份的棉花种植受到印度棉纱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

  宜昌土特产很少,经过海关出口的就是当时属于荆門府的当阳的黄丝宜昌本地的油脂,还有来自施南(恩施)府的清漆、蘑菇、大麻、茶叶和药材而大量通过宜昌下运的都是来自四川嘚货物:药材、川盐和鸦片。《十年报告》中指出在出川的贸易上宜昌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大量的木船直接将货物运到沙市“那里是華中贯穿东西南北两条最重要商道的交叉点,四川船行因而总能找到回运货物”他们可以从这里到汉口,经岳州到长沙另一条线路从巴东,经建始、施南、来凤到永顺沿沅江到辰州、常德到长沙,再和第一条路线汇合一路南下到广州。据说第二条路是四川商人的最愛可是两条线路都抛开了我们的宜昌,这也是事实

  现在来看看那些航行在宜昌到重庆之间的木船。在重庆和万县制造的船分大中尛三种费用要700、300和100两银子,这些钱包括了桅杆、帆、橹等《十年报告》中说:“木船都是平底的,只有一个桅杆和一个大的高帆船茬行进中,有一个巨大的桨超过船头15英尺或更大这个船桨甚至比船舵更为重要,它一旦着力庞大笨重的船身就会随之转动,它可在几秒钟内使船在相当于船本身长度的空间旋转以避免和岩石或其它危险物相碰撞。船夫站在床上划橹每划一下都很短促快捷。这些木船裝船时的吃水深度有的大到3英尺有的只有1英尺。”各位看官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如临其境、心惊胆颤的感觉?


  1891年的宜昌印象:开埠前后(3)


  三、宜昌的航运(下)

  每条船有一个引航员和一个舵手大船有六七十吨,还需16人划桨、撑篙和操使那个船头长桨┅艘领航接应船始终在大船前面航行,要8人操作放下或者接回岸上的84人之多的纤夫,中等船有三四十吨船员13人,前导船4人纤夫43人;尛船十到二十吨,10个船员20个纤夫,不需要接应船下水的时候,需要的人会相应少一些船员一趟上水可得2.6两银子,纤夫可得2两船上供饭。一条大船过激流的时候至少另加150人每人可得8个铜板,两百多人拉纤大家可以想象当年的那种壮观的拉纤场面,真的是令人十分震撼!

  租用大中小号木船上水重庆需要800两、360两和120两不等,下水则减半运输线上租用的人数有二十万之多。在宜昌到重庆的航线上荇驶的木船最受欢迎的有我以前在跑业务的时候很熟悉的20到40吨的“麻阳船”、还有被称为“五板”的引导船还有我曾经见过的湖南辰州嘚“辰驳子”和没见过的“麻雀”。在宜昌与汉口、重庆之间的运输线上据说有2500条这样的木船那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汉口上来的装棉花、棉纱和大米以及杂货重庆下来的装盐、药材和鸦片,十分繁忙

  鸦片是下水木船的主要货物之一,据说每年有6000担“土药”(對本土鸦片的一种称呼)出川宜昌鸦片厘金局幸运而生,每担征收15两税金谁也受不了,于是大量的鸦片弃水改走陆路官府就在巴东野三关成立了分局,以杜绝漏洞1891年6月的清朝新税规定,鸦片每担先交4.8两的落地税重庆装船交20两出口税,到宜昌再交20两海关税就可以茬全国其他地方不用再完税,想想还是很惊人的48两纹银,一个挑夫5两银子就可以跟着你上刀山下火海所以逃税的不在少数,这些土药汾别被运往汉口、上海和广州

  宜昌的鸦片主要产于巴东、兴山、归州、长阳、长乐(五峰)和施南(恩施)的一些大山之中,根据《十年报告》统计这些地方年产鸦片2000担左右,当地人一半人都吸鸦片宜昌及其郊区居然有2240个鸦片点,而李约翰则声称:“我相信这些數字只会低于事实上的数量而不会过高。”想想是不是骇人听闻宜昌的那些老前辈们成天都在吞云吐雾和自我陶醉中消磨时光。

  《十年报告》指出:“要完成汉口到宜昌和宜昌到从前的航行不是易事……本口到重庆途中无数急流险滩,使来往航行的庞大笨重的木船不仅行走吃力代价很高,而且非常危险至于向东航行,在浅水的季节沙滩和浅水地带极大的妨碍了轮船的自由入港。”1891年一艘“夷陵”号轮船从汉口来宜,就因为搁浅不能动弹达三个月之久;1882年中国的一个叫鲍超的官员在回川途中遇难,两个儿子被淹死;1883年渶国驻汉口领事加德纳和朋友游览三峡在新滩翻船,所幸当时他们正在岸上行走只是行李全部丧失。而1891年在平善坝淹死的海关稽查员英國人李斯特才上任就一命呜呼了而当时,宜昌没有信号灯、浮标和灯塔


  1911年的宜昌印象:开埠前后(4)


  据《宜昌城建近代史》裏的《宜昌开埠后的城市建设》介绍,宜昌古城“城墙是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由守御千户所许胜、知州吴冲霄、绅士易思、陈永福等率眾在唐代夷陵旧城的基础上修砌而成的城垣高二丈二尺,周围八百六十三丈城墙垛口三千九百零三垛。”到了明成化四年(1468年)知州周正、千户常垕率人“在原城墙的基础上增高加厚。完工后城墙高五丈城外砌石,横直勾连彼此相制。城墙内筑土为卧羊城下绕鉯围,堪容走马”

  而到了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政府拨专款,委任彝陵(宜昌古称)左营游击张琦修葺就开始有了可以关闭的城門,从不设防变成了真正意义的城池“城门由原八门,减为七门名称也有改变,正东东湖门改称大东门;正南南藩门,改为大南门;西南文昌门改称小南门;正西西上门,改称中水门;西北之西西塞门改称镇川门;西北之北北左门,改称小北门;正北北望门改稱大北门。原东北小东门因阴阳风水先生称不吉利,遂闭其门且为台以镇之,称威风台”清代曾经多次重修古城,《宜昌府志》中囿记载的就达9次最后一次大修古城是同治元年(1862年)在前署知府唐协和的倡导下进行的。

  宜昌古城不大仅占地1200亩左右。南北向长有3里多;东西向短,仅1里多城内有40多条大小长短不等的街巷。民宅为明清硬山式建筑风格城内商贸中心集中在鼓楼街、锁堂街一带。盐税号、土税号、钱庄等大多集中在锁堂街绸缎、布匹、杂货、广货、药材、酱园等店铺,大多集中在鼓楼街、二架牌坊、南门外正街、北门外正街和东门外正街这里地处城门口,是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生意特别兴隆。据《宜昌城建近代史》里的《宜昌开埠后嘚城市建设》介绍:“城内街道都很狭窄闹市区之外的街巷还很污秽,低则水窟高则土山,人走拥挤车行冲撞,紊乱不堪”

  那个时候,城外较为荒凉沿江一带多为坐河朝坡的板壁的吊脚楼。河街就是一些是商行、货栈的交易市场紫云宫以榨油坊为最多,油籽船停靠三江江边等待交易;板桥河街设有青果行;镇江阁为米市专用码头;镇川门、中水门江边停有煤、砖船;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嘚势力。坡上有商贾交易河下有木船停泊。这一切展示的是宜昌作为边陲府县的古风和“过载码头”的帆韵

  据侯叔轩的《清末民初宜昌面面观》介绍,清末在现在的宜昌三中处设有镇台衙门有几百兵勇:“平时不注重训练,领饷(每月3两)后有的回家有的在市遊荡,军纪很差时生事端。”宜昌府的府衙设在现在的童欣机关幼儿园处下辖东湖(夷陵区)、长阳、兴山、巴东、长乐(五峰)和歸州(秭归)。东湖县衙在原公安局看守所也就是老宜昌人都知道的献福路101号,那个时候大人吓唬不听话的小孩就是威胁“把你捉到101去!”注意这里一定得念“幺洞幺”。

  不过那个时候这条街不叫献福路而叫县府路,真正的名正言顺连最开始的宜昌地方法院也設在当时的府衙对面,也就是现在的民主党派办公大楼处不像现在,把那所历史悠久的学院街小学胡乱拆毁了卖给地产商却硬说原来嘚献福路小学就是学院街小学,是不是有些张冠李戴、滑稽的很

  如今走在那些属于宜昌老城区的大街小巷里除了那些拔地而起、没囿任何特色的高楼大厦和住宅楼以外,总会不经心的触摸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集尘总会偶尔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故事,无论是滄桑巨变的新街还是不复存在的南正街无论是那座闻名遐迩的天官牌坊还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东门都能说出一大堆的故事。暂且打住要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那些古老宜昌街道的故事是需要另外行文来慢慢娓娓道来的。


  1891年的宜昌印象:开埠前后(5)


  五、宜昌教案的真相

  宜昌的宗教团体在《十年报告》里只列举了1888年来宜的美国教会教徒人数50人;1878年来宜的苏格兰教会,教徒100人最大的还昰罗马天主教,在以宜昌为主的以荆州、宜昌、施南和荆门构成的教区里教徒4589人,4个教堂18所小学,6所女校、一座神学院、6所孤儿院主教一名、外国牧师9名、7名外国修女和7名中国牧师,1891年罗马天主教还在江南用赔款买了一大块地,建起了一座神学院不知是不是我在那些老照片上看见的那些建筑。

  于是就不得不专门花点时间说说那个震惊全国的“宜昌教案”事情的起因其实可以追溯到很久,按照《十年报告》里说是因为“宜昌开埠以来一直被海关占有的‘汉景帝庙’经常遭到激动的前来求雨的乡民们的侵袭。”1884年7月大约500人沖入,最终被驱散;1885年宜昌英国领事馆的人员与当地的驻军发生了口角,继而拆毁了栏杆打碎了玻璃,但最终被制止

  1891年的春季,宜昌遭遇到罕见的旱灾《十年报告》中说:“农民们担心他们的稻谷颗粒无收,就组织队伍开进宜昌祈求老天爷不让干旱威胁他们。”5月19日他们冲进了汉景帝庙,闯进了税务师的住所“毁坏了他们所遇到的任何东西。”由于大批士兵赶到行动被制止;而与此同時,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教会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宜昌的一些茶馆和烟馆就有人公开议论6月21日将要进行有计划的对洋囚进行袭击,致使外国人惊慌失措一艘法国军舰在6月与7月就停在宜昌港以示威胁,当局也采取了强硬的防范措施使得那一段时间有了些平静。

  一晃就是9月设在乐善堂街(也就是现在的自立路)天主教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会(又称白衣修女会)女修道院圣母堂正筹办┅所能收容20名孤儿的孤儿院,委托在教会工作的教友吴有明(绰号吴拐子)负责招收10名教会规定,每收养一名孤儿当即付给家长20串铜錢的抚养费,同时立下字据写明小孩受洗入教,以及长大后的一切均与家长无关也就是一纸卖身契。吴有明每收一名孩子却只给家長10吊,其余的自己私吞

  9月1日,吴有明从城区到晓溪塔寻找孩子的时候发现一个六七岁的女孩正在河边玩耍,得知她叫游腊枝人稱游幺姑,母亲已死只有父亲在家的情况以后顿生歹意,把女孩诱到金家堤附近用布塞住她的口,将她关在一间房里傍晚时分给宜昌城内“兴隆”轿行的两个轿夫一人一串铜钱,说有患急病的孩子需要送到城里医治轿夫认识吴拐子,就连夜把孩子送进了城吴有明僦把孩子拖进教堂藏了起来。

  游幺姑被拐走的那一天正是大南门外“望海山”茶楼的老板的13岁的男孩望欢喜与她订婚的前一天,于昰游望两家到处鸣锣找人,当他们得知吴拐子近日连续奔波于城区和晓溪塔的时候就在第二天(也就是9月2日)到圣母堂询问,天主堂嘚帮工龚世海告知游腊枝的确在此游望两家就向修道院交涉,要求立即放人而当家修女却矢口否认。经过半天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游镓奔告官府,东湖县衙知县许立俊派人协同游家进教堂查找当家修女十分傲慢的说游幺姑进来是办了手续的,放人也行但要具保以后財能放人。

  当天主堂拐骗小孩的消息传开有数千群众聚集在教堂附近,无不义愤填膺有人直接冲进圣母堂,结果在一间密室里果嘫找到了那个小女孩正在此时,圣母堂隔壁的基督教美国圣公会的美国传教士苏卫白见街上人群潮水般的涌向教堂见势不妙,疯狂地姠人群开枪当即打伤一人,这就激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群众在朱发金、赵宗雅等人的带领下放火烧了美国圣公会的房子,接着拆毁和焚烧了圣母堂分头去怀远路的英国领事馆和滨江路的海关,遭到了军队的阻扰就把滨江路的圣心堂和英商的部分住宅一把火给烧掉了。

  可是在那场群众自发的活动中宜昌群众表现的还算理智,“这次骚乱没有人死亡几个欧洲人或被砖头石块砸伤,或在精神上受箌了严重刺激”后来忙不择路的外国修女和牧师逃到了一条船上,也没有人去理会《十年报告》里承认:“抢劫和破坏财富的行为持續了三天,但没有进一步骚扰外国人的企图”宜昌当局随即发出布告,声称“制造骚乱、张贴煽动性标语者都要处于死刑”后来,逮捕了参与放火的一些人朱发金和赵宗雅被发配充军。

  于是在9月2日夜晚,停靠在宜昌港的英法军舰紧急戒严“宜昌教案”的消息傳到京城,美英法比等九国联合向满清政府提出抗议湖广总督张之洞11月3日也派人到宜昌,不过就是卑躬屈膝的向洋人赔礼道歉商量赔款事宜,也不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据理力争,最后在洋人的一再威胁下赔了175771两银子方才息事那个时候的满清政府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才会有石头剪刀布那样的说法一直流传到如今:“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事情没有结束,七年后一名比利时神父在巴东被杀;1904年,宜昌教区第三任主教德希圣一行4人在恩施因为傲慢和狂妄被杀;1922年一个比利时神父在利川被杀,七年后又有一名仳利时神父被杀,地点换到了枝江同年,宜昌教区第五任主教邓炳文一行3人在巴东被杀这就是“巴东教案”;1931年,为了报杀父之仇還是在巴东,有人杀了那里的比利时神父这也是最后一个被杀的外国传教士。也就是那首老歌所唱的:“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1891年的宜昌印象:开埠前后(6)


  到了1891年的时候宜昌还是几乎没有金融业,“该港根本不存在金融市场白银和铜板的兑换率每天在沙市确定。”可是我从《十年报告》中却读到了太古洋行、查顿洋行、立德乐洋行等等的名字那就是经济侵略。多半甴中国人代理其中,太古和查顿都建起了“大而宽敞的”货仓江边有很多教会、洋行的石砌的码头,还有石砌的护墙“坚硬的石台階倾斜向江边延伸,江边有一卸货平台”

  1891年的时候,全市有27家银行其实更应当称为票号;13家盐号,都是卖的川盐;12家米店都是賣的湖南米;10家油店,把食用油运到长江下游去;5家油坊所生产的油则是在本地消费;13家商号做布匹生意和5家棉花行一样都是和四川人莋生意,把布匹和棉花运到上游去还有5家杂货店,经营海带、食糖和纸张等等3家邮局,信件的邮资宜昌到重庆48文(下水减半)宜昌箌汉口24文,货到付款仅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当时的人很诚实老实,要是放到现在飞单的一定不在少数。

  1891年的时候宜昌人在外地仅僅只有北京有一所会馆,目的就是方便进京赶考的学子的而宜昌城内却有四川、江西、湖南和福建四省会馆,还有黄州、汉阳、武昌本渻各府的会馆根据行规,入会都是要交钱的要按照营业额缴费,还有每年认捐也就是一人有难,众人帮忙也就是家乡人帮家乡人,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凝聚力就和现在宜昌也有温州商会、福建商会一样,可惜宜昌人没有这样的惯例

  从《十年报告》中可以得知,1891年的宜昌人口估计有213100人宜昌城及其郊区人口在39000人以上,可就是不理解为什么男性只有百分之二十,连译者周勇也大惑不解在那里咑了个大大的问号。不过城区三万九千人在当时那可是一个繁华的城市,而在1949年解放的时候宜昌城区人口也不过就是五六万,无怪乎那个时候的宜昌港“十里江岸桅杆林立,连樯接舶一片帆海,”十分壮观

  《十年报告》里说:“宜昌是一个位于湖北西部的长江北岸(或左岸)的贫穷的山城。”作者对宜昌城内的印象也很糟糕:“唯一使用的下水道系统比没有下水道还要糟糕下水道沿街平行哋铺着,根本不往深处埋并且四处漏水,它们经常被堵完全成了污物的储物箱。除非下大雨从来无人冲洗。”“一条狭窄、及其肮髒、臭气熏天的小街沿街都是江边破烂的小屋,这条小街通向开阔的大道……这条大道一直延伸到原已计划好的英国租界区。”“这塊地前面连着长江后面是一大块荒废的土丘和杂草遍地的中国人的坟地,在这里居民可以躲开城里那种由于卫生设施恶劣所引起的令囚讨厌的臭气。”

  据说英国人后来又撤销了租界的想法,但这条大道大概就是从通惠路(现在的解放路)经过二马路到达现在的红煋路我们小时候那条路还叫怀远路,现在的招商局和政府机关事务局是仅存的两栋当年的建筑经常会去那里看看,而原来的市委组织蔀的那栋大楼的地址早就变成了书记楼我们小时候经常赤着脚爬上去采桑叶吃桑葚的那几棵百年老树也早就不见了。

  有一张百年前嘚照片可以证明李约翰说的是实话那个时候的怀远路的确很洋气。而他所说的那种肮脏和臭味在现在的一些老城区的某些地方还能见到囷闻到比如豪坑,比如杨柳树巷比如民主路和南正下街,还有新民街和人民路之间的一些偏僻地段也包括后来的一些老城区以外的哋方。


  1891年的宜昌印象:开埠前后(7)


  七、百年前的宜昌印象

  李约翰对宜昌人的印象很不好他在《十年报告》里说:“该地居民容貌粗俗,愚昧无知大多虚弱无力,由于瘴气影响带来消化的紊乱当地大多数人都是面黄肌瘦。很多人饮用烈性白酒在街头遇見醉汉是家常便饭的事,抽大烟非常盛行即使是妇女也上瘾。当地人习性肮脏弄得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不舒服因此他们常患寄生虫疒或由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疾病。”英国人说的很讨厌也很直白,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是现实宜昌的土籍人就是这样的。

  一个叫竝德乐的《过长江三峡》则写得很细致:“宜昌坐落在砾石悬崖之上其高度刚好过了大梁,伸出一个长而低的沙岬冬季只占江面的三汾之一左右。沙坝的上方正对着有护城墙的城市江边停着一溜四川的木船……这个郊区只是一条狭长的中国式的街,走进这条街的尽头沿江到处都是废墟,这条街有一些当地的第三流的小货店组成至于农村,目力所及到处都是坟堆,……砾石中间另有很少的几个小菜园点缀着山脚下是一排排的水稻梯田既一些用泥巴和篱笆条做成的宽大的农舍,江对岸轮廓鲜明景色别致,沿江是金字塔形的山丘陡直的峭壁,高500英尺到600英尺不等被远处一群延伸到地平线的高山所衬托,杨柳和麻竹丛中整齐的村庄与所谓外国人居民区周围肮脏的建筑物相比形成了令人快慰的对比。”

  《十年报告》对长江三峡的景色赞不绝口写得也很生动:“城的西面和北面是层层叠叠的┅千到一万英尺的高山,大江就消失在这层层叠叠的群山之中附近的道路都是小路,大雨过后无法通行从这里往上游只有4英里便是著洺的长江三峡的进口,这里迷人的山峡溪谷可怕的悬崖峭壁,激流飞瀑小丘大山,组成了一幅动人的风景画很值得住在中国的居民,甚至富于旅游经验的环球旅游者一游”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见过写得如此之好、如此之传神、如此之逼真、如此之多情的官方报告现在几乎不是枯燥无味的数据统计就是“紧密团结”、“与时俱进”、“顶层设计”之类的废话,不是过眼即忘就是干巴巴的没有一點文学欣赏性读了《十年报告》,就可以知道一个英国人对宜昌有多深的感情就可以知道官方文件原本也能写得如此栩栩如生、如此繪声绘色、如此生动活泼、如此令人难忘的。

  1891年的宜昌夏天的温度也很高“但不像某些更东边的港口那样闷得人难以忍受,夜里热嘚睡不着觉的抱怨声这里不多见”“最热的时候一般也有小凉风,令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而在冬天的时候“这里偶尔下雪,尽管周围的高山上积雪数日不化但宜昌从不积雪。”一百年以前的这一点和如今的宜昌气象惊人的相似“冬天,江面上经常有雾”“風沿着深谷下曲折迂回奔腾不息的大江窜来窜去,风向几乎都是逆水”这对于当年的那些帆船而言就是天赐的幸运。

  在一百多年以湔除了长江这条交通线,从四川到宜昌全是大山也就只有一些崎岖小道,陆路的交通都是靠四川挑夫用竹篾做的“背子”(就是宜昌囚说的背篓)运送货物“那种篮子上有用竹篾编成的肩带,因而很适合肩背呈圆锥形,口长得很大背子是用竹制的,轻而结实背運60斤的货很轻松,对一个山民来说背120斤的东西不足为奇。”那种“背子”现在还有但不是在舞台上,也不是在车溪的民俗博物馆而昰往大山里走,你就能够看见那种圆锥形的、口长得很大的背篓依然是山民的运输工具你就会看见一百多年前的运输工具今天还很有活仂。

  《十年报告》指出:“本地区植物丰富而且种类繁多大量水流的岸边长满各种各样的蕨,其中最漂亮的可能应该是一种稠密地苼长在天然岩石群上叫铁线蕨的丛生植物它很受欧洲居民的宠爱。这里还有大量的森林、树木它们是由热带的和土生土长的高纬度地區植物组成的一种奇特的混合体,竹子、冷杉、松树的种类很多”“水果数中,我们注意到有柚子大量各种各样皮薄肉厚美味可口的柑橘、柠檬、杏、桃、梨、柿、胡桃(核桃)、琵琶等。”


  1891年的宜昌印象:开埠前后(8)


  一百多年前就知道宜昌铁、铜铅等金属也知道有石灰石、花岗岩,就是不知道有磷矿会不会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磷的作用呢?那个时候的煤就从巴东和荆门运来宜昌人的主喰是大米,可是这里没有太多的稻田于是就上山修梯田,种一些土豆、包谷和红苕宜昌是一个适合耕种的地方,《十年报告》很喜悦哋写道:“稻米、小麦、荞麦、豌豆、青豆、芝麻、油菜全都大量种植高粱、玉米、小米也在一定范围内种植,中国人通常食用的蔬菜洳南瓜、洋白菜、萝卜、甜薯(红苕)、荸荠及其他薯类作物都大量生长棉花在近郊和下游更远的地区都大面积种植。”而在那些大山罙处到处都盛开着美丽的罂粟花,据说现在有人还在偷偷地种不过更多的是被漫山遍野的柑橘所取代,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十姩报告》在总结中对宜昌的评价中很令人失望,李约翰指出:“那些对宜昌将来可能成为一个洋货向内地分发的中心市场成为运往东部沿海及欧美的土货、旧货加工产品接受市场抱有奢想的人们,似乎没有看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宜昌位于穷山僻壤之中,自然位置不利囚烟稀少,财富贫乏产品几乎只能满足当地人极低的需要,很少有东西出口事实上,长江在这里只是作为往来于上游地区货物的分支幹道而且即使走这条干道也有某些客观困难。”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事实随着鸦片关税越来越集中到汉口和重庆,宜昌的关税一落芉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工业的匮乏,还有转运码头的简单作用都使得宜昌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到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宜昌就在宜昌大撤退的悲壮之中真的便成了一片废墟就是后来解放了也没什么起色,交通岗亭从十个减少到两个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那個时候可是我们孩子们的天堂,春天三游洞春游夏天下河游泳,秋天上山采野果冬天盼着下雪堆雪人,高兴着呢

  宜昌真正的发展是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包括612(江新机械厂)、809(华强科技)、515(长江机床厂)、715(海军第七研究院)、403(船舶柴油机厂)、404(江峡船用柴油机厂)、137(中南橡胶厂)、388(中南光学仪器厂)、288(长江光学仪器厂)、238(向阳光学仪器厂)、宜昌纺机、红旗电缆、還有066基地、核工业部827等赫赫有名的大型内迁工厂于是后来就有了伍家岗的宜棉和旭棉,就有了树脂厂、开关厂于是后来就有了铁路坝嘚钢球厂、电子管厂、制药厂、轮胎厂、电线厂、硬质合金厂,这就是宜昌的第一次腾飞

  然后就有了万里长江第一坝的葛洲坝,鸦官铁路通到了宜昌宜昌也就从此结束了仅靠长江的交通模式,更主要的是拓展了运输的渠道和南来北往的距离把宜昌城区拓展了三分の一的面积;再然后就是“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三峡机场开通了汉宜高速开通了,宜万铁路开通了原来谈虎色变的三峡航道变荿了一库碧水,世界顶级的游轮在里面穿梭来往因为有了清洁能源,猇亭工业园区机声隆隆、车水马龙土门工业园区人声鼎沸、日新朤异,宜昌各方面都正赶上加快建设的好时候而且跨越的步伐之大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知那个用心书写《十年报告》的李约翰泉下有灵会不会发出“宜居之城、昌盛之地”的感慨?()


  1911年的宜昌印象:铁路坝(1)


  一、川汉铁路与铁路坝(上)

  1903年7朤一份由四川总督锡良递交的奏折送到北京,在奏折里锡良奏请朝廷批准川人自筹资金修建川汉铁路。他的奏请得到朝野一致赞赏咣绪欣然批准川人自筹资金修建铁路。1903年12月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说明:各省官商只要经过政府批准,都可以修筑铁路商办铁蕗自此成为一条国策。

  1904年年初也就是当时的宜昌开始修建那个现在被视为文物的太古油罐的时候,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设立其預定路线自成都,经重庆、万县、宜昌到达汉口全长3000公里。修建川汉铁路所需大量资金主要用“田亩加赋”的办法来筹集,全川7000万人無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成了川汉铁路的“原始股民”。川汉铁路共集资1670余万两白银是当时各商办铁路中最大的一笔路款。

  但川汉铁蕗的筹建一开始就受阻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以越权修路为由不准川人在湖北修铁路。第二年农历正月川鄂谈判终于达成协议:“宜昌臸四川由四川修建铁路建成25年后,湖北境内由湖北省倍价收回”两省同时拟定:宜昌至成都分三段(宜昌-万县、万县-重庆、重庆-荿都)修筑,并确定先修长江三峡水道旁的长江北岸的宜(昌)夔(府)段但对从东向西还是由西向东修建的问题上,双方因各自利益而争执不下

  留美工程师胡栋朝主张先从最容易的路段即成都至重庆段开始修起,这样见效快但另一个工程师陆耀庭认为应先从宜万段修起,悝由是四川省内没有修建铁路所用的铁轨及其它设备材料需要经由武汉、宜昌运来,耗时耗资如果先修宜万段,就可以免受运输材料の苦顺着工程的进展而把材料运入川内,最后公司董事会接受了陆耀庭的意见,决定先从宜万段修起1909年初,公司聘请著名铁路工程師詹天佑为总工程师1909年12月28日,川汉铁路宜万段在宜昌举行开工典礼詹天佑从粤汉、京张等铁路线调集了6000多员工,会聚宜昌


  1911年的宜昌印象:铁路坝(2)


  一、川汉铁路与铁路坝(下)

  从侯叔轩的《清末民初面面观》里得知,川汉铁路的宜昌总理李稷勋(李瑶琴)、总工程师詹天佑当时住在城里“买东山寺至石板溪稻田数千亩,修筑车站、办公大楼、车库及住宅”在这块后来被称作“铁路壩”的空地上,詹天佑就在工棚里指挥施工修铁路所需要枕木、炸药、工具、水泥等也堆放于此。“于是攻金攻木攻石之工铁泥沙土竹木陶埴之材,汽电机体鞄革钢镍(鎚)之器银铜之货,骈埴咽塞自夷陵达秭归三百里间,同时兴作徒夫万千。是为川路开工建筑の始”由此可见,当年的宜昌到秭归一线可谓盛况空前

  1910年6月,铁路路基已铺设至现在的夷陵区上风垭全长20多公里。7月13日铁路壩至小溪塔段开始铺轨,长7.5公里采用的是标准轨距,詹天佑打下了川汉铁路的第一颗道钉当年12月行车,有三辆工程列车往来运料随後,宜昌、小溪塔、黄花、张家口等火车站也先后落成;至大峡口沿线路基、桥墩也基本建成重点工程上风垭隧道,也很快修通并通行料车按照侯叔轩的回忆,当时的四川总督赵尔丰曾从石板溪乘火车到小溪塔参观一天为什么不是从铁路坝上车,也不是从位于现在中惢医院的下铁路坝上车不知道不敢乱说。

  川汉铁路的修建使得宜昌一下子涌来了北方筑路民工和家属数万人小小的宜昌城自然是囚满为患、不堪重负,于是东门一带开始急剧膨胀和繁盛起来,东门口就形成了一条颇为热闹的东门外正街因为外来民工的大量涌入,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就地解决在东门外到铁路坝一线,也就是现在的西陵一路就逐渐形成一条繁华的街道据侯叔轩的《清末民初宜昌媔面观》记载:“新开有天津餐馆、澡塘、杂货铺等,铁木竹等手工艺集聚生意兴隆,可算近代宜昌第一个发展时期”

  可是事后證明,那仅仅只是宜昌的一时的繁华盛景因为川汉铁路从宜万段开始修起的决策是一个严重的失误,这一路段地质条件的复杂远远超過川汉铁路股东会的想象,开工后不久施工者就发现了这一严峻的问题,詹天佑对原来的路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避开大河高山,尽量少架桥、少打隧道但其中绕的弯就更大、更加费工费时,这样路是能继续修下去了,但工程进展十分缓慢

  到1911年5月,宜昌到秭归段只修成了17.5公里的可以通行运料车辆的铁路这种缓慢也给后来清政府和盛宣怀将铁路收归国有提供了口实,放风说是商办公司的体制不好没有能力修路,效率太低加上调查发现其中弊端丛生,集资款大量贪污光是被川汉铁路公司驻上海经理施典章挪用到仩海钱庄去进行投机而全部亏空的300万两白银就叫人触目惊心,所以应收归国家建设


  1911年的宜昌印象:铁路坝(3)


  三、保路运动(仩)

  不能不说当时的清朝政府病重乱投医,溥仪不过是个儿皇帝摄政王载沣是个众所周知见钱眼开、没有任何主意的软骨头,听信叻那个卖国贼盛宣怀的唆使急于获得西方列强的贷款,饮鸩止渴于1911年5月9日决定把川汉铁路收归国有,采取釜底抽薪手法把刚刚进入轨噵的商办川汉铁路置于死地让盛宣怀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正式签订了修筑川汉铁路的600万英镑的借款条约。

  晚清政府这样做嘚目的就是为了挽救其风雨飘摇的政权盛宣怀提出的川汉铁路收归国有是假,向洋人卖国卖路是真而且借此机会对四川刚刚兴起的这镓超大型私营企业进行敲诈勒索,把川汉铁路四川公司的己用钱款和存款一律转换成国家铁路股票一口侵吞四川人民的民脂民膏,盛宣懷卖国卖路的丑恶嘴脸就暴露无遗了

  消息传来,四川各界人士纷纷集会怒不可遏,痛斥盛宣怀是蔽上罔下、为虎作伥的卖国者時任护理四川总督的王人文也向朝廷提出建议:要求不将川汉铁路公司国有化,维持原来的商办地位1911年6月1日,盛宣怀致电王人文不同意川汉铁路公司和四川咨议局的要求,坚持要将川汉铁路在湖北境内的宜万段国有化盛宣怀把川汉铁路分成两段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以宜万段国有化的名义霸占川汉铁路公司的现有资金;另一方面以修建川省内部铁路的名义再次向外国银行借款,他就可以再多收一笔办悝借款的回扣与此同时,盛宣怀还窜掇摄政王载沣给王人文下了一道严词申饬的上谕要求王人文严格按邮传部的要求办事。

  1911年6月13ㄖ王人文致电盛宣怀建议将已经花了的钱也转成国家股票,而将结余的七百多万两现银转给四川省,或是退给股东、或是转办别的实业盛宣怀接到这份电报后,就开始谋划着撤掉王人文护理川督之职让赵尔丰回省城主政。也就是从古到今的官场上的潜规则撤销一个主張此事最力的地方大员的职务,换一个听话的新官问题就搞定了。

  王人文最终发现摄政王载沣只信任盛宣怀,无奈之中他便将盛宣怀6月1日的电报内容透露给了川汉铁路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四川省咨议局的议长等人,人们一下子被盛宣怀蛮不讲理、贪得无厌的方案激怒了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的部分代表与四川省咨议局的代表集会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以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綸为副会长。四川保路同志会的成立意味着本来只应限于四川总督与邮传部大臣之间的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议成为清政府与四川人民的利益之争这种性质转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王人文和盛宣怀都不曾预料的,更是那个整天只知道玩鸟听戏的载沣所始料不及的


  1911年嘚宜昌印象:铁路坝(5)


  五、宜昌反正(上)

  李一在《辛亥恢复记》中说:武昌起义“首先响应者,厥惟宜昌”

  此言是也,因为宜昌当时就处在那场保路运动的风口浪尖上四川掀起的保路运动是因为盛宣怀卖国求荣,通过商办变国有、国有变外资的变戏法嘚过程中饱私囊激起了民愤,而宜昌的保路风潮则是因为那些筑路民工担心工程受阻、铁路停修、衣食没有了保障而产生的与之一脉楿承,是促使宜昌起义的先声

  1911年6月,四川保路运动的声势波及到了宜昌聚集在宜昌附近的40000多筑路工人对铁路国有政策同样不满,各包工纷纷要求清算工价在宜昌的川汉铁路股东数百人,群起要求宜昌府退还股本立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宜昌保路风潮,并与清兵发苼冲突同盟会会员黎怀瑾以 “承揽工头事务”的公开身份,秘密组织筑路工人伺机夺取清军武器起义不幸事败,黎本人和20多名工人被害但却更加激起人们的愤慨。

  1910年5月同盟会会员胡冠南等人秘密发起组织,在宜昌川主宫(也就是在西坝原峡江纸厂)成立宜昌公益会1911年6月,清廷派钦差大臣端方率湖北新军三十一标进川镇压保路运动抵达宜昌时严令捉拿革命党人,每天在城里派兵巡查四五遍1911姩7月,湖广总督瑞澂派新军三十二标二营两队和四十一标一营驻防宜昌一面防范宜昌口岸,一面弹压铁路工场随军到达宜昌的下级军官中,就有那个后来名彪史册的宜昌反正的重要成员唐牺支

  湖北新军驻防宜昌不久,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消息传至宜昌,革命党人聞风而动当年随军来宜的李一(江苏人)参加了宜昌反正,事后撰写《辛亥恢复宜昌记》一文载于《辛亥武昌首义史编》他在“驻宜噺军之秘谋响应”一节中说道:“及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军界邓金标、黄汉卿、胡云龙、柳克伟、柳林香、蒋方仁等(皆唐牺支队中头目)警界严午桥(即绍陵)、张举武(即经武),学界唐伯庄(人瑞)、何大嘉诸君秘密会议于东山寺,决定响应旋以唐牺支亲赴宜防营与三十二标排长沈岳乔、彭邦栋、欧阳超等联络起事。”

  宜昌商务分会于1913年3月上报的《宜昌光复大概情形》里说那时,“警報到宜人心惶惶”,“城厢内外纷纷迁避”。宜昌商会遂以维护治安为名经与军、政两界磋商决议,“招三百人组成商防队公推商界李春澄为管带官”。李是公益会的会计本来就“具有血忱,对于地方保安事宜极为认真”在此之前,他便“组织商团体育会集諸商子弟逐日躬自训练,历时已久颇著成效。当事机紧急时该会员等各佩带器械,日夜巡逻以防不测,地方赖以无恐”

  与此同時宜昌的那些清朝官吏虽得电令加意戒备,但驻宜清军巡防营统领崇欢“外虽镇静内实怯惧”,他审时度势“自知无力防御”,便借口援救总督瑞澂于10月16日“乘船东下”,而驻宜新军的长官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四十一标第一营管带戴寿山、队官施化龙等情知軍心已变慑于革命形势,也在第二天“闻风先遁”在军营维持现状的仅有排长唐牺支、喻洪启、董学超、沈岳乔等几位下级军官,而怹们几乎都是革命者这就意味着宜昌的军事权力实际上已落在了革命党人手中,宜昌的反正唾手可得

  1911年10月18日清晨,唐牺支等人到商防营管带李春澄寓所正在密谋起义事宜时,不料被宜昌知府金世和得知他直入李宅内询问何故,李春澄晓以大义劝金世和归降。囿感于时机紧迫唐牺支当即遣派左队防守荆宜道行辕,后队一排配置于府衙附近并派兵巡守各城门要地,又派代表赴川路弹压局联系直向其管带杨正坤索取弹药,杨正坤当即弃职逃走与此同时,三十二标排长沈岳乔率兵梭巡城外派兵守住川盐局和守银行。在探知㈣川转运局主事黎迈督运数万枪械弹药过宜的消息后急遣部队分水陆追查,终予截留

  另有宜昌商会的资料如是云:“宜昌商界总悝曹启荣等向军界代表表示,宜昌商界当一力承担所需饷糈仅要求不扰及地方。”由于商界与军界达成共识“因饷糈有恃,故全军心誌镇定秩序整严。军队既不直接向人民筹款故城市无惊,遐迩安堵是二十七日军、商两界数分钟之会议,诚为极有关系、有价值之會议也”也就是说,想造反的军人和革命党人得到了各界的通力支持


  1911年的宜昌印象:铁路坝(4)


  四、保路运动(下)

  保蕗同志会成立后,提出的要求就两条:1、川汉铁路维持原来归川汉铁路公司商办的状态2、惩治与洋人签定“卖路”合同的盛宣怀等人,將他们撤职查办保路同志会成立后,发展得很快成立不到二十天,登记的会员就有20多万人于是那些被压抑很久的各界人士一下子进叺了某种突然解放般的亢奋之中,几乎每场保路演说中都有声泪俱下的令人激动的场面不断有人写血书,甚至以刀断指的方式将运动的凊绪推进得越来越激动形势正在向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就和现在的一些大规模的群发事件开始的时候一样越是打压形势就越来越危险。

  1911年8月初在盛宣怀和端方的一再催促下,正在前线督办边务的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返回成都王人文被免职。自感松了一口气的盛宣怀同时搞了一个小动作花言巧语说服川汉铁路公司宜昌分公司的经理李稷勋接受了他的方案,在未经川汉铁路总公司同意的情况下竟把存放在宜昌分公司的所有现款交给了盛宣怀。这笔钱也就是盛宣怀日后能够拥有近半个上海滩的基础

  李稷勋的这一动作使得事態进一步升级,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和保路同志会的人愤恨异常纷纷指责李稷勋是“叛徒”,股东会随即做出决议撤销李稷勋宜昌分公司的经理的职务,而盛宣怀自以为得计反而立刻任命李稷勋为新的国有铁路公司宜昌分公司的经理。这下子彻底激怒了保路同志会怹们宣布,自8月24日起发动全川罢市以示抗议。

  这时身在一线的四川总督赵尔丰,已经充分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会同成都将军玊昆向内阁和摄政王载沣连发数电,报告形势已濒临失控省城的军队与警察也已卷入了运动,根本没有把握以强制的手段恢复秩序恳請朝廷暂缓将川汉铁路国有化的方案,要求邮传部紧急撤销对李稷勋的任命但完全陷入自己思维模式的载沣和盛宣怀认为赵尔丰与王人攵一样是夸大其辞、危言耸听,9月2日他们派端方带了2000兵马从武汉经宜昌入川,去弹压四川的局势

  9月5日,有人在川汉铁路公司门前散发一份叫《川人自保商榷书》的传单提出“编练国民军、制造军械,实现川人自保”赵尔丰意识到,这几乎就是一份武装起义的号召书于是,9月7日他假借朝廷已同意保路同志会的要求,将这些人骗到总督府扣押了起来。被激怒的保路同志会自发聚集起来几次想冲入总督府抢人,赵尔丰最终下令卫队开枪有32人被杀,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9月25日,荣县的保路同志军宣布独立遍布全〣的保路运动由此转入全面的武装起义,四川由此进入到全面的战争状态

  9月25日以后,坐在火山口上的盛宣怀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偅性上奏摄政王载沣,同意按王人文6月13日提出的方案办即将700多万两现银退还给四川省支配,其余已经用了的路款转成国家保利股票泹此时,全川已遍布战火已经没有人关心什么路不路的事了。10月10日摄政王载沣发布上谕,同意盛宣怀的这个奏折也就是在这一天,武昌起义爆发了三个月后,大清王朝寿终正寝


  1911年的宜昌印象:铁路坝(6)


  六、宜昌反正(下)

  农历二十七日(1911年10月18日)夜,宜昌起义军宣布反正“半夜东门廖家台起火,这是反正信号”“八月二十七日,宣示官商遍揭革命军旗,认宜昌为汉土设鄂軍驻宜司令部。时距武昌起义仅八日”农历二十八日晨,“全城高悬汉帜”(或曰:“宜昌各处遍悬九星旗”九星旗即汉帜)。宜昌清道台行辕、府署、县衙门都挂上了白旗知府金世和等各官均“依次相率投诚”。“官钱局满人英勋亦随众投诚。”就这样被清朝統治三百年之久的宜昌从此光复。“城郭人民为之一新”“军民欢呼”!

  据侯叔轩的《清末民初宜昌面面观》里介绍的情况是这样嘚:“于农历八月二十七(即10月18日)晚,正式宣告反正第二天早晨,全城高悬十八角旗帜一枪未放,也没有大的骚乱仅在廖家台烧艹房一间。事后杀的满人仅盐局崇局长家属数人在宜的施南协台一人。”辛亥革命一举推翻千年帝制史学界也有人称其是“一条路搞倒了一个王朝”,宜昌就是最先响应者

  宜昌反正英雄唐牺支率部攻下荆州之后,与前来增援的湘军王正雅在分配防地和缴获军械方媔发生矛盾势将动武,也是为了争夺地盘后来唐牺支被袁世凯授予陆军中将,勋二位、二等纹虎章之后唐牺支时而解甲归田,时而偅新披挂上阵有趣的是1922年应孙中山电召去广州任别动队总司令、湖南劳军使。行至永州黎元洪再任总统,唐牺支应召入京被授为将軍府将军,兼湘军赵恒惕驻京代表看来还是后面的官大一些,正规一些、有吸引力一些

  辛亥革命、或者叫武昌起义实际上与孙中屾、黄兴没有直接的联系。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在日本呆着还不想回来,黄兴正在上海筹集军费准备选择时间再起事除了盛宣懷用铁路国有化的幌子点燃了满清毁灭的导火索、保路运动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以外,辛亥革命的首义地位十分突出十八个省的踊跃響应推波助澜,而袁世凯逼清帝退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不可忽略的。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如愿以偿地当上临时大总统,发表了《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没几天,又发表了臭名昭著的《告友邦书》宣告清政府在革命前与各国政府所缔结的一切条约、所借外债、所认赔款及让与权利继续有效。此举无非是为了争取各帝国势力对他上台的支持与认可全国民众一片哗然,也受到了他们的那些同志嘚反对纷纷表示主权国家不可以这样对待。但反对无用孙中山一意孤行,宋教仁、章太炎等人劝说无用便失望地退出同盟会,黄兴吔与孙中山断交义愤出走。

  上任不到四个月四处求援无助,反而发现自己众叛亲离的孙中山就不得不下台把大总统的宝座让给茬北京的袁世凯。这就可以说明中华民国明明是1912年元旦成立的为什么把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日子定为国庆日的原因。除了说明国民党也觉嘚武昌起义的作用很重大没有武昌起义就没有中华民国一样,还有当时的孙中山的确是有些想抢马吃车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想想就知噵如果后来没有蒋介石,中华民国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谁也不敢想



  1911年的宜昌印象:铁路坝(7)


  七、南正街与1911

  下面是我写嘚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二部《红肥绿瘦》的开篇之作,写的就是艺术化的清末民初的南正街也是我对这座古老宜昌的一种礼赞。

  但凣人多的地方就会有城市;但凡有城市的地方,就会有城墙但凡有城墙的城市,就会有叫南正街的街道宜昌是渝东鄂西那个区域最夶的一座城市,那座建于十三世纪的不大而古老的城墙直到民国十五年才被轰轰烈烈的拆除但南正街却继续在这座城市存在了很久。

  南正街无疑是这座城市最古老、最著名的老街之一也自然是其中故事最多的街道之一。宜昌城曾经有七座城门其中就有大南门、小喃门、中水门和镇川门这四座城门都与南正街息息相关,而且紧密相连就可见得南正街在宜昌城里的重要,以及当时在长江宜昌码头上嘚鼎足地位

  这条街的古老是因为在明朝的那个守御千户刚刚修筑城墙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条街;这条街的著名是因为这条街上曾经絀过一些年轻人成功的抗击过流寇张献忠的进犯,还得到过朝廷的嘉奖可惜他们的后人并不能阻挡民国时期的那个贪官县长赵铁公最终紦高高的城墙夷为平地,就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初南正街的那些老少爷们也一直为此痛心疾首:如果城墙存在,那宜昌也许就是另一座平遙古城呢!

  南正街实际上只是一条横向的、贴着长江的、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被一些纵向的街道分割成上中下三段的小街两边都昰一排排因为年代久远而粉壁变得斑驳、门楼变得颓败、木屋变得东倒西歪、天井变得阴森冷清、楼梯变的吱吱呀呀的各种百年以上的老屋,街的两边铺着的那些厚厚的、又长又沉的青石板也因为年代久远、日晒雨淋、车马碾压而变得十分破碎了。街道实在太狭窄有些哋方连两辆解放牌货车也过不了。如果是雨天街上就会积水,到处都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泊如果是大晴天,一些大嫂大妈就会把被單、棉絮、衣服还有那些如今称作“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榨菜头、萝卜干晾在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街上就显得更为狭窄叻不过住在这里的人却悠然自得,对这条陈旧、古老又著名的街道充满留恋和自豪

  南正街之所以在宜昌城的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交通闭塞上四川、下武汉都得走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而宜昌恰恰就是上下水的换乘地也是川江咽喉。南正街嘚江边就是上船下船的码头集中地也是旅客、货物的集散地。想想当时的那种盛况的情景江边千帆竞渡、万船云集,南正街那条用厚厚的青石板铺成的石板路就被那些穿着各种草鞋、圆口布鞋、军用皮靴、尖头皮鞋、高跟鞋或者是打赤脚的山里人磨得透亮,就会被那些南来北往的商贾、船户、挑夫、官员、仕女、文人、士兵和乡下进城的农民挤得满满当当的就会有一些有钱人家、盐税官员、发了财嘚船老板、把家搬进城里来的土地主和那些带着大把大把的银元的人们争先恐后的在这条街上安家立户,修了一些既好看又时髦、既传统叒古朴的建筑就给这条街上增加了一些或古香古色、或大富大贵、或豪华、或简朴的景致,南正街也就自然成了当时宜昌城里数一数二嘚繁华闹市

  不过1911年的宜昌就是一个新旧的分水岭,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年份在这座小城的过去,有古老的历史和开埠的轉变有转运码头的兴起和数万筑路大军的云集,在宜昌的以后就有着前人所想象不到的沧桑巨变,就有着那一代人所不敢想象的艰苦卓绝与小巷风情某一日,我走在民主路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听见一个卖艺人用二胡拉着那首《小城故事》,想起了这个系列的《宜昌印象》居然有些眼睛湿热我就想起了邓丽君唱的那首歌:“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1921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兵变(1)


  清末民初的时候除了进出四川走水路而路过宜昌,宜昌这座西陵峡口的小城一般时候没什么兵也很平静和安宁。据侯叔轩在《清末民初宜昌面面观》里回忆:清末宜昌镇台衙门下屬操防营和宜防营:“有兵勇数百人用的都是陈旧武器和独子土枪,平时不注重训练每月发饷银3两多,领饷后有的回家有的在市游蕩。军纪很差时生事端。”

  武昌起义和宜昌反正后解散操防营和宜防营,随即招收学生新兵100多人在铁路坝车站驻扎训练1913年开赴喃京参加反袁(世凯)战争;1914年,喻洪启在宜昌征兵1000多人进行训练后来,喻洪启被撤职这支正在训练的部队也就地解散了。由此可见在清末民初的那段时间,宜昌没什么兵说的是“川东鄂西咽喉”、“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也罢,可实际上也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宣布废除共和、将中华民国改成中华帝国、自己当上了洪宪皇帝结果蔡锷在云南举兵护国,紧接着云南、贵州、廣东、广西、浙江、山西先后宣布独立1916年5月22日,四川将军陈宦宣布独立这是对袁宣布独立的第七个省,然后是湖南于是就把病重的袁世凯在6月6日给气死了。

  1916年6月7日国务院通令全国下半旗志哀,学校停课一天全国人民停止娱乐一天,文武官吏停止宴会27天政府公致赙仪100万元。同一天西南各独立省区悬旗志庆,全国人民皆大欢喜与北京政府哀悼的情形形成了尖锐的对比。那一天处在夹缝中嘚宜昌究竟是喜是愁没找到记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宜昌城的那些民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马上就要面临兵荒马乱的局面,陷叺连年战火的煎熬因为从袁世凯死的那一天算起,军阀混战开始了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莋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1917年在直皖战争的前后,四川又爆发了川、滇、黔军的“三角战争”使三省局势起叻走马灯似的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到处都是封建割据、到处都是军阀混战广东广西打完了,湖南湖北就开打今天这里“独立”,明忝那里“自治”1917年8月,孙中山就任所谓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随即声称的讨伐段祺瑞的第一次护法战争拉开帷幕。在北洋军的镇压丅北伐军受挫;加之军政府内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


  1921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兵变(2)


  二、1920年的貌似繁榮

  护国战争开始蔡锷领导的云南军队进入四川,袁世凯调集北洋陆军大举进川宜昌由此第一次成了一个大型的军队转运站。与此哃时王汝勤的第8师、卢金山的第18师、赵荣华的第13混成旅、宋大沛的第5旅、王都庆的第21旅相继调来宜昌。并以吴光新为长江上游总司令宜昌就是总司令部,由此宜昌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据侯叔轩的《清末民初宜昌面面观》中说:“那时驻军拥挤所有会馆、庙宇、学校、大的市民住宅都成了兵舍”。

  1917年12月开始宣告独立的荆州镇守使石星川、师长王安澜、襄阳镇守使黎天才先后率兵前来攻打宜昌,东山寺一带成了主战场到了1920年9月上旬,卷土重来的那些攻城的部队一度击溃守军吴光新部占领宜昌,可是时间很短又分别被趕来的北洋军队卢金山所打散,经过这两次战斗继任长江上游总司令的卢金山开始修建东山寺土城(现在的宜昌水电学院)的防御工事,并在原来的教军场(现在的得胜街)修起了一栋大营房可以容纳一团人。

  不过好在当时的战火都在宜昌城郊主要都是军事方面嘚,对宜昌城里的政治经济影响并不大不过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城头变幻大王旗”罢了,好在来来往往的都是北洋军就是袁世凱死了,段祺瑞来了张勋复辟了,冯玉祥政变了曹锟贿选了,湖北成了王占元的地盘这些似乎都与宜昌没什么关系。

  1917年宜昌商埠局(相当于现在的城建委)在东门和南门之间拆开一个口子,称小东门(又称通惠门)迁移南门外的坟地,成为川汉铁路以后的宜昌城区的第二次展开规划在大南门、通惠门外东南2公里以内4.65平方公里,修20条道路形成通惠路、公园路(中山路)、陶朱路(陶珠路)、二马路、一马路、云集路(今云集路中段)、福绥路、怀远路(红星路)、滨江路(沿江大道)为商业区。各路之间划致祥里、美华里、源发里、新源里、安福里、青云里、平安里、清泰里、平和里、梅安里、培元里、同春里、中宪里、强华里等为住宅区

  1917年修建通惠路和一马路、二马路,宽17米为砖渣泥结路面。到1919年又先后修筑了中山路、怀远路、隆中路、福绥路、云集路等道路均为泥结路面。哃时还修建了光前街、富裕街、培心里、强华里等街巷街巷宽4~6米,为条石、碎石、煤渣、素土路面这些道路、街巷的修建,在改善宜昌港埠客货疏运、繁荣市区工商贸易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具有文化底蕴的地名掌故。

  福绥路是1917年修建的这条路所称“福绥”二芓,源于《诗经》《小雅?鸳鸯》中有“福禄绥之”。称“福绥”是期望富裕安康这条路与湖堤街、仁寿路、同春里等10条街巷相通。當时英国领事馆的球场、英美烟草公司、苏格兰哀欧拿女子中学均建在这一带。20世纪20年代轮船上的几个厨师,在这里开办了“味馥香番菜馆”光顾的主要是附近的洋人和私人买办。民生公司在这里办有 “民生”旅社到30年代,宜昌邮局便由邮局巷旁迁至这里的新址(紟福绥路邮政局)办公“厚康”钱庄老板朱鉴卿在今市总工会和中宪里之间盖有两栋西式建筑,其中一栋墙上刻有“紫气东来”四个字足见福绥路的发展与商贸密切相关。

《左传?闵公二年》中的“通商惠工”日寇占领期间改为“三民路”,宜昌光复(1945年)后改称“Φ正路”宜昌解放后遂称“解放路”。通惠路的开通使古城与新埠连成一片。随即这里各类店铺鳞次栉比,商旅居民络绎不绝1924年㈣层楼房的“峡州饭店”(后来的市亨得利照相器材公司,已拆除)又在这里落成成为当时宿娼、赌博的中心。这条街上修建的楼房还囿“丹凤”银楼(后来的海鸥百货商店已拆除)、“天昌”茶叶号、永耀电灯公司营业部等。“留光”、“精华”、“千秋”三家照相館以及“中美文化餐厅”(原来的市群艺馆已拆除)也都设在这条街。还有各种小店铺不胜枚举这样,通惠路便成为宜昌城最为繁华嘚商埠区

  到了1918年末,宜昌常住人口已有109320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宜昌人曾骄傲地称其为“十里洋场”后来商埠区又向北扩展至覀坝、黄草坝。市场日趋繁荣城市初具规模。这样经历了川汉铁路下马的一段低潮以后,宜昌又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


  1921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兵变(3)


  三斗坪人黎荫三是宜昌的第一位实业家。1905年从日本学成回国到宜昌码头上岸时带回了2台以蒸汽为动力的铁质織布机、数台铁木结构自动穿梭脚踏织布机,跟在他身后的还有3名日本纺织技师他们来宜负责调试安装和培训织工。宜昌第一家纺织工廠宜人组织机坊在北门外原救生局的房屋里诞生了至1920年全厂拥有30多台织布机,员工30多人日产各种规格细布800米,并能染织各色花布填補了宜昌国货市场的空白。

  被称为“李铁匠”的李开荣1907年到汉阳周恒顺机器厂学习砂型铸造技能回宜后建起宜昌第一个机械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仿制日本高脚织布机因织布机供不应求,李开荣于小南湖建新厂扩大生产时有工人40多人,铸、锻、车、钳工种齐备臸1920年李正顺机器厂平均年产织布机2000余台,远销湖北、湖南几十个县市

  1920年,萧廉臣在宜昌创建森茂肥皂厂开始生产出“爱国牌”和“无敌牌”两种肥皂。该厂在商标包装纸上印有百余字的宣传文字大意是自华洋通商,日货日甚中国要强盛就要自尊自立,要爱国就須使用国货当时正值全国掀起抵制日货的高潮,故而爱国牌肥皂颇为畅销

  武昌金口人俞锦堂1908年来宜,首办“均益”人力车行有朩轮车20辆。1917年开始在人力车木轮上加胶皮防震随着宜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川流不息的过往客商和军队人力车行的生意越来越好,据统计到了1933年,光他一家就有钢丝胶轮充气力车740辆而更多的车行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当年的繁荣已经不复存在可是力行一街、仂行二街、力行三街的街道名称却记录了那一段辉煌,随着城市大规模拆迁改造到现在还有谁会记得那段历史?

  1913年宜昌大财主陈善夫的儿子陈仲泉(应廉)自费留日归来,他从上海购回了100马力的柴油机在宜昌创办了“光明电灯公司”,给宜昌带来电力和光明显嘫,电的使用对宜昌城市文明提升和后来思想文化发展都有极大启蒙和推动作用而当时这一大胆举措距离上海建成第一家由英商投资的發电厂,开始供应照明用电开创了上海使用电灯的历史不过才仅仅三十一年。到了1920年宜昌泰升号在光明电灯公司停业后投资购置发电設备自办照明用电。还利用原光明电灯厂的线路将富余的电输往二架牌坊、鼓楼街、北正街、北门外正街、尚书巷一带,供1000余盏电灯照奣之用

  到了1920年前后,宜昌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东门外六一书院有县立公办的模范高等小学、墨池书院有彝陵中学、文昌宫有省立苐三师范学校,还有不少的私立小学和教会小学在1919年以后,宜昌有志青年刘梅森等人组织了“谊智书报阅览社”成立了宜昌第一家书店“互助书社”,到了1922年驻宜川军军官范啸野在璞宝街创办了《宜昌日报》,在宜昌开创了新闻传播的先河

  可惜那只是昙花一现洏已。


  1921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兵变(4)


  关于1920年11月21日夜和1921年6月4日晚宜昌接连遭遇的两次兵变和抢劫的起因历史资料中找到的不多,夶多都是说因为湖北督军王占元克扣军饷、欠饷不发所导致的兵变而侯叔轩在《清末民初宜昌面面观》一文中倒是说了句实话:“宜昌駐军欠饷,积压数月开拔要费时,几度与商会交涉得不到解决……夜间便持枪行劫,大肆抢窃商号、民舍……地富巨商几被掠空”鈳见得除了王占元的拖欠军饷、官兵怨声载道以外,当时富得流油的宜昌商会根本没把那些丘八放在眼里连起码的拥军优属都不懂,以致酿成大祸

  关于第一次兵变,据当时的《大公报》记载:“夜半驻宜昌十八师与十三混成旅部分士兵因反对王占元克扣军饷,突嘫哗变变兵抢劫财产后房屋则被火焚一空,如二架牌坊自大十字街起至礼泰药房止二面房屋焚去二百多家;鼓楼街焚去天宝银楼等;丠门焚去当铺、商店数家,白衣庵街焚去萧鼎新布号等数十余户;东岳庙街焚去五十余家;南门外正街焚去凤祥银楼等数家;一马路焚去慎泰食品店、成章洋货匹头店、利昌罐头店、新凤祥银楼、日商武林洋行、大阪堆栈、德商马金洋行等损失最重者为城内城外绸缎店、京货店等,皆如水洗是夜,变兵抢占电报局不准市民向外拍报通话。”

  另据官方统计此次兵变所受损失,宜昌地方六百二十五镓外商受灾的有四十家,其中日本十九家美国八家,英国七家俄国和意大利各两家,法国和希腊各一家总计损失两千万元。

  餘悸犹存在上年11月29日兵变过后,一场更加惨绝人寰的兵变巨祸又落到宜昌人们的头上据报道:“1921年6月4日晚,北洋军第二十一混成旅第十八团部分士兵倾巢出动将钱庄、当铺、商号洗劫一空对尚未从去年兵变中恢复元气、财物不多住户和家徒四壁嘚穷家小户,则肆意烧杀以报复是夜千余市民被杀戮,千余间房屋被焚毁数以千万元计货物财产损失殆尽,惨情全省之最”

  于昰,停泊于长江下游的英国两艘炮舰奉命西上抵宜昌美国和日本军舰也先后抵达宜昌,驻华法国公使和日使均向北京外交部提出交涉6朤8日,英、美、日三国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最严厉的质问随后又提出赔偿侨民损失及劝告中国裁兵的觉书。意大利公使竟提出组织各国聯军开往各通商口岸保护外侨的建议宜昌各国侨民公然提出在宜昌开辟租界、宜昌周围30里不得驻兵的条件。而川军建议派兵进驻宜昌劃宜昌为四川的省辖市,以免国际共管

  紧接着沙市和省城武昌也引发兵变,官府的财政金融命脉“官钱局”、“造币厂”被焚成废墟兵变迭起,中外震惊舆论一片哗然,绅商界力主驱逐王占元公推省议会议长屈佩兰和政界耆宿周树模赴洛阳向吴佩孚请愿驱王,洏湖北籍国民党人李书城、蒋作宾、孔庚等人则主张联络广州的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政府武力驱逐王占元。宜昌兵变便成了这场战争嘚导火线


  这些照片九九找的还是楼主提供的?

  1921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兵变(5)


  1921年8月9日北京政府徐世昌下令,免去王占元两鍸巡阅使、湖北督军本、兼各职任命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肖耀南为湖北督军孙传芳为长江上游总司令。

  可是在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时候大总统的话顶个屁用,因为都看中了湖北这块风水宝地正好遇上了宜昌兵变这根导火索,各路人马都在蠢蠢欲动湘军率先部署援鄂战役,7月20日赵恒惕在长沙的军事会议上被推举为“湘军援鄂总司令”调4万大军向北进攻。刘湘于7月26日就任“川军援鄂总司囹”调2万大军向湖北宜昌发起进攻,这回川军东征宜昌全川上下十分亢奋巴中就有文人给军队写了一副至今犹存的对联:“风送涛聲似有雄兵夜渡;秋高气爽正宜壮士长征”!

  宜昌终于在遭到两次抢劫以后,又落入了兵荒马乱的时期

  1921年8月,川军开始行动計划以一师兵力攻取宜昌,一师兵力进窥荆州、襄阳待宜昌得手后,便直趋沙市与进至公安、石首的湘军合攻武汉。计划虽然恢弘泹川军的主要目标,其实只是夺取川江上的重要商埠宜昌而已——一来这是四川对外经济活动的命脉所在占据宜昌可以为本省所产的盐、鸦片等主要出口商品打开销路,以维持军费开支;二来宜昌是川商对外投资的主要聚集地此前鄂军宜昌兵变中川商损失不小,因此他們也极其希望得到本省军队的保护

  8月19日,川军占领巴东鄂西守军卢金山、赵荣华等部因王占元的去职而斗志消极,一触即溃川軍得以长驱直入,乘势又占领秭归于是,川军征用大量船只运载大军东下一路由张冲、喻华伟两部组成,刘伯承任其先遣支队指挥官;一路由唐式遵全师组成担任北岸攻城任务。鄂西军协同北岸的唐部实施攻城作战逼近宜昌时,川军援鄂总部宜昌前敌总指挥唐式遵命令张冲、刘伯承率所部从三斗坪上岸追歼南岸之敌

  北洋军主帅吴佩孚紧急命令宜昌驻军主将卢金山任鄂西防务总司令,从川鄂边堺前线撤回的赵荣华为鄂西前敌总指挥务必死保宜昌。川军很快夺取城外东山寺制高点于9月1日发动第一次攻城。卢金山、赵荣华吙速向吴佩孚求援焦头烂额的吴佩孚收到卢、赵急电后,只得密遣他的心腹周骏利用与川军的历史渊源,赴宜昌以“和谈”为名施以緩兵之计9月2日刘伯承率部攻占曹家畈,9月3日挺进至偏岩子受大雨所阻连夜精心部署后,于4日凌晨发动向南岸敌军的大本营安安廟的总攻并获得成功

  1921年9月5日,英、美、日三国驻宜领事派兵舰护送吴佩孚的全权代表周骏,赴夔府(今奉节)同川军前敌总指挥唐式遵举行停火谈判唐式遵也想让部下短暂休整歇口气,故向宜昌攻城部队下令缓攻这次和谈后来虽然破裂,北洋军却争取了一点喘息的机会川军休整几天后于9月12日发动第二次攻城战。

  这次攻势更加凌厉小部队曾三次攻入城内,宜昌几乎易手9月14日,吴佩孚乘唑楚泰军舰赶到宜昌16日,川军北路越过东山寺川军南路又已经进抵磨盘山,宜昌岌岌可危吴佩孚见守城军队四处溃逃,忙命令随员楿助拼死稳住阵地自己亲自督战,贴身副官张玉亭站在他的身旁护住大帅竟被流弹击中殒命。有人追忆当时沿川汉铁路线的两军争夺戰十分惨烈:“血战约十余日屡进屡退,旋仆旋起尸横遍野,血肉狼藉”

  到了9月17日,吴佩孚发动宜昌之战的反攻自己亲率直系王牌第三师和鄂军卢金山、赵荣华两旅正面进攻东山寺、安安庙等处的川军,双方又是一番苦战9月18日,北洋军队在长江北岸大梁山、②梁山(现在通称东山)架炮轰击南岸川军9月19日,川军也等来了援军第二路的后续部队一万余人自巴东开到,刘湘随即也发起反攻丠洋军队拼死抵抗,双方打到夜里十二时才始消停

  可是北洋军随后却得到整师、整旅的兵员、弹药、给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又得軍舰重炮的远射程炮火的支援加上吴佩孚亲自督战,气焰十分嚣张鄂西军和援鄂川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又遭遇强敌,最后终于转胜為败拼死激战至9月25日,被迫全线放弃并开始溃败被迫退往朱家坪、南津关一线。到9月27日北洋军队先后占领南津关、平善坝、南沱溪,10月上旬又收复秭归、巴东、兴山

  宜昌战争打了一个多月,除了南路的湘军川军来势颇为凶猛,当时的宜昌随时有陷落的可能鈳是吴佩孚采取分头击破、利用铁路和水路快速调动部队,以致在最危险的关头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而且集中优势兵力作战,鈈给川军任何喘息之机坚决彻底的驱逐进犯之敌,宜昌之战不失为一个成功的战例

  随后吴佩孚与刘湘互派代表成立了川鄂停战分防条约,调孙传芳的第二师移驻宜昌将对付四川的责任交给他所信赖的孙传芳。10月27日吴佩孚离开宜昌前往岳州巡视,至此宜昌之战終于以北洋军的胜利、川军的失败而结束,遍体鳞伤、伤痕累累、生灵涂炭的宜昌终于获得了一线喘息的机会


  1921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兵变(6)


  两次兵变、两次洗劫相隔不过半年,一度越来越兴旺发达的宜昌城就如同被那些叛军水洗一般十室九空,尤其是富家巨商哽是如此宜昌经济由此一落千丈,人人自危于是宜昌就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商团。

  据刘梅森的《宜昌民间治安消防组织》一攵中回忆说:“遭劫后宜昌商会会长韩慎之徇商民所请,为亡羊补牢计将全市大街小巷出入通道都装上木栅栏,夜间关闭上锁责成哽夫负责启闭,以防不测;另一方面筹建了一支地方武装,即在商会内成立商团特向驻军孙传芳部洽购步枪400支,子弹数万发敦请隐居北乡的全敬存为商团团长。”

  全敬存是宜昌名人清末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学陆军炮兵,回国到京报到清官见他姓“全”,说是“咱们的人”让他当上了清廷近卫军管带,据说写得一手好字出版过《闲园诗存》,名气很大后来在抗战胜利以后,还曾经当过南京政府的国大代表所以无论是各路军阀都对他十分尊敬。成为商团团长以后对部下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自己斡旋与各路驻军之间加仩熟人多,票子多也就相安勿扰。和刘梅森的《宜昌民间治安消防组织》里说的一样:“故400人枪的小小商团虽在数千人的北洋军队防区の中也能应付裕如。”“川鄂各路兵马虽多次在宜昌近郊作战而市区秩序仍能井然有致,这与商团的大力维持不无关系”

  两次兵变、两次洗劫相隔不过半年,宜昌的市场出现极度萎缩到处冷冷清清,各家商号余悸犹存生怕北洋军队不知什么时候又生事端,宜昌商会会长韩慎之吸取两次兵变的经验教训与北洋军阀首领吴佩孚计议,商量成立一家济宜公司开始恢复收鸦片税,“以济军用”除了商会会长自任负责人,还有叫人啼笑皆非的什么“禁烟查缉处”而最重要的军警稽查处则由军队派人担任。据侯叔轩在《清末民初宜昌面面观》中回忆:“每月按收入发薪以外还给地方教育补贴,加上各项开支和上缴部分以外每月达1000万元。”我一直认为这是印刷錯误那个时候如果每月有这么多的收入,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想想要养活几个师的兵力的确还是得花不少的钱,宜昌看来还是一個生财的聚宝盆怪不得引来那么多人虎视眈眈呢!

  那一年,孙中山又跑出来凑热闹1921年5月5日他在广州自编自导的就任总统,当天致電北京总统徐世昌劝其自行引退还任命了一批自己的班底。手握军权的陈炯明并不感到满足在他呈请辞去内、陆两长的兼职文中说道:“一身而兼四职,实为中外历史所无”而唐绍仪也表示不肯“屈就”财政总长。5月7日孙中山又任命川、湘、滇、黔四省总司令和省長,一色都是台上的现成人物而各省军阀也都置之不理。而孙中山任总统以后并未加强其权力只是出现了南北两总统对立的新局面,使北方的“纸面统一”彻底破产

  不过势力强大的吴佩孚自从借宜昌兵变之由进入湖北以来,击退了来自湖南、四川两个方向的武装進攻可是自己也大伤元气,后来蒋介石率领北伐军向他发起进攻的时候北洋军虽然英勇善战却也力不从心,有军事学家断定如果没囿1921年与湖南、四川两线作战,1927年的北伐是否能成功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1921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兵变(8)


  据民国《宜昌县志》载:宜昌居长江中上游,扼川鄂要冲凡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所产烟土运销长江各埠者,皆会于此“商人贩私,自重庆推舟而下舟子哽番鼓棹,昼夜不息舟行之速,万重山瞬息而过”为了躲避关卡,这些走私烟土的商贩将船停靠在石碑(西陵峡口上方)起货再向各地转运。有的商贩委托船家代理“其黠者乃勾结税关巡丁或军人瓜分其所运,而以途间被劫报”更有“慓民悍卒,在两岸猿声中奪货杀人,案件鳞出”这种因走私鸦片而发生的杀人越货之现象,由来已久而在民国初期尤为突出。原因在于虽然官府明令禁止,泹世道混乱力所难及。

  1922年秋宜昌商会会长韩慎之专程赴河南郑州拜见吴佩孚,恳请开禁鸦片公开征税,说是“既活跃宜昌商场也广开军饷来源。”吴佩孚虽然垂涎这笔财源但又不敢公然打破禁例。韩慎之便献策:“沿清末旧例不设征税机关,由商会成立济宜公司代收烟税正税上交北洋政府,地方收取附加捐”吴佩孚欣然同意,准予照办由是,“济宜公司”浮现宜昌由韩慎之充任经悝。“自是杀人越货之风泯烟土遂由军阀包运。”

  如此禁例一开川、滇、黔之鸦片便大量进入宜昌,鸦片贸易骤兴而城区人口吔一下子猛增至20万。这种畸形发展被商人惊呼为宜昌的“黄金时代”史料表明,当年宜昌“土税号”由大吉、享记、呈祥三家一下增臸十八家,年收土税(鸦片税银)一二千万元“除土税号兼售土膏外,有烟馆100多家纳捐的烟灯有3000多盏,加上暗灯达8000多盏”“如南诚信烟馆,楼上楼下均设烟塌可供数十人同时吸食,每天中午以后塌无虚席”,“最盛时一天零售烟膏2万多元”同时酒楼、旅栈、戏院、茶馆、妓院、金店常常客满。“金店交易有时一天达数百两黄金”。鸦片贸易再度泛滥宜昌市场又出现了繁荣景象。

  就宜昌商会会长韩慎之为例他经营的慎康海味号,原有资金不过二三千元后利用职权和公款之便,不几年资产扩大到三万元左右,活动资金五万元以上成了当时新闻等各界抨击的主要对象。担任济宜公司经理以后从中得到好处,数年间积资颇丰成为宜昌又一富商,1926年丠伐军到达宜昌以后韩慎之遭到清算。

  北伐军进驻宜昌之初废止土税号,禁止烟毒然为时不长,禁亦未止后来禁烟机构变来變去,反复无常就可知鸦片在宜昌仍大有市场,事实上当局设在宜昌的两湖特税处,主要是提高税率名为“寓禁于征”,实乃放任洎流唯利是图。而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监察委员周利生在1933年12月上书的《视察湖北报告》中更是指出:“湖北有一特殊现象使人目击心痛鍺即鸦片烟毒弥漫全省也。”“仅宜昌一市烟馆将及千数……其烟铺林立,烟客拥挤男女老少应有尽有,四五岁小孩吸烟并不视为渏事甚有一二岁婴儿亦须父母呵以鸦片者。所以鄂西人民大多数烟容满面车夫苦力固无论矣,即社会领袖、学校学生亦多面黄骨瘦┅望而知为瘾君子者。一切的一切无不建筑于鸦片之上,保安队也公安局也,固以鸦片税捐为其经营甚至法院、党部以及中小学校,亦赖鸦片捐以为补助可说若无鸦片即无世界。此种情形闻者决不相信,见者莫不痛心”

  如此畸形发展和虚假繁荣景象的所谓宜昌“黄金时代”,显示宜昌当时依靠鸦片贸易在鄂西乃至在全省树立的重要地位“居沙市之上,直接重(庆)夔(府)为上游第一巨埠,商务向称繁荣”与汉口、沙市并称为鄂省三大商业中心。这样的繁荣直到抗日战争开始以后才逐渐冷落下去而鸦片之祸直到新Φ国成立以后才得到根本根治和铲除,有人据此断定“新旧社会两重天”的确如此。


  1921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兵变(9)


  学过中国历史的人一定知道民国有一重要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