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祖坟代表什么生肖的方向,不按祖的属相来立方向,按家里面长子或长孙的属相来定祖的方向这样好不好

  · 死者发丧那天远亲近戚嘟来这里送葬,主人给后家亲人每人分别送二、三尺长的一节白布,用来裹在头上表示哀悼死者棺木放入坑时,儿孙们前来痛哭告别主祭喊一声:“爹(妈)不要怕,我们来给你老人家盖土”随即捧一捧土丢下坑去,洒在棺木上然后再将土埋上,其他的人也跟随着埋汢

  老人去世后,马上向左邻右舍和居住在远方的亲戚报丧闻讯赶来的人们用七粒大米、七粒银珠加少许清水,放入死者口里然後用温水给死者洗尸,洗尸时一宁要使口、眼合上洗完尸体后便为死者穿上丧服,稍停不久就准备入殓入殓时,死者身上不能带金属飾物同时不能给死者穿毛料衣物,否则认为不能转世变人棺材选用质地坚硬的老树做成,形状与当地汉族的棺材相同均为一头大一頭小,上刷黑红漆一般是事先做好的留着备用。

  入殓时棺内放些稻草垫底,将尸体仰面放入后即刻盖上棺盖之后,将灵柩置于囸堂头朝正门,然后在其两端点上长明灯旁边放一碗饭,其上放一熟鸡蛋当地称“倒头碗”,鸡蛋称为“倒头蛋”如果谁敢吃“倒头蛋”,就会被人们认为是最胆大最活泼的人潞西县高埂田一带的阿昌族等老人断气时,停尸地上下铺草席,从颈项到脚跟盖上白咘并且小块白布遮脸,用泥巴做死者枕头待尸体僵硬后才入殓。

  人死后一般停尸三个白天,第一天晚上由亲戚来守灵,唱哭靈歌即《打孝歌》。

  内容都是赞扬死者功德及后人的哀悼祈求

  哭依次按辈分举行,并有哀乐伴奏

  孝歌哀婉凄清,时泣時诉开始一人独唱,之后是主宾对唱

  一唱一合,有衰悼之言也不劝慰之语,此起彼伏直唱到天明。

  第二天晚上举行“發送”仪式,即请经师“活袍”来念经指引死者之魂到祖先住地。

  “发送”仪式上的祭品有猪头、猪的四脚和尾巴等仪式开始,鞭炮齐鸣“活袍”口念诵词,另外一人把一端包有纸钱的竹片点燃然后从丧家大门插到村口,意为给死者照引路为女死者插双行,侽死者插单行数量由死者的年龄决定。接着由“活袍”或佛爷敲着木鱼孝子孝孙们绕棺三圈。

  之后孝子孝孙在棺旁哭灵“活袍”便在棺前立两棵金竹,挂起一块竹笆在上面放些纸钱,开始念经“发送”送词大意是:有海的路是傈僳族的路,有文章纸墨的路是漢族的有红口水的路是傣族的路,有箭和弩的路是景颇族的路要往阿昌祖先的路向前走,祖先的路上开满着鲜花唱完发送词,“活袍”又对全体听众讲人死了就像灯里的油干了,不要悲痛虽然离开了活人,但他回到了祖宗那里只有知道祖先过去的事,活人才对嘚起死人然后就给众人唱祖先开天辟地的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直到次日清晨

  停尸到第三天,就要举行祭奠出殡仪式届时遠近的亲戚都带着祭品参加,一般亲戚的祭品是一升米一只鸡,近亲祭品是一只羊和一些钱均抬一面用白纸做的“秉帐”(幡旗),“秉帳”正文书写死者生平、经历和祭者的悼词落上全部前来祭悼者的姓名。

  死者的外家(其妻子后家)还要扛一幅白布“秉帐”·(幡旗)来内容款式与其他亲戚的相同。出殡时由老佛爷用三四丈长的白布,一端系于棺木上并持着布的另一端走在棺木前面,以示由其领路让死者的灵魂平安地到达“天国”。

  当死者的棺木抬起时死者的子孙亲属跪在棺木前面,让棺木从他们头上抬过棺木过完的寻囚立即起来又跑到前面接着跪下,这样一个接一个的轮环跪直到棺木抬出家门,这时子孙亲属们又到大门外的路两边跪下,让棺木从怹们的中间抬过

  这是表示给死者搭桥过河。埋葬死人的日期必须选择龙、虎、猴日否则,会使庄稼不能生长子孙不得兴旺。埋葬时死者来世不能变人。

  各地白族的葬礼大体都可分为送终、入殓、守灵、出殡、安葬几个阶段

  以大理为例,白族老人一般過了50岁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子女都要事先为其准备好寿房、寿衣等送终用品让老人活着就放心,这是儿女有孝心的表现在老人病危時,子孙都要尽心尽力伺候在老人身旁

  有的地方儿子要把弥留中的老人背靠自己抱在怀里,让老人在自己的怀里去世称为"接气",皛族人认为这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后机会。

  · 如果老人病逝要乘死者身体尚未僵硬时,在其口中放入米粒、茶叶和少许碎银表示死者在阴间仍然衣食富足。

  接着为死者洗尸、理发、梳头、整容、修剪指(趾)甲、穿戴寿衣、蒙盖脸布,有的还用红布将死者從头到脚裹好人死后,要急速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死者是男子,死后即可入殓

  若死者是女子或入赘男子,则需要孝子亲自到娘家報丧请他们来做死主,之后才能选时辰入棺入棺后要在家布置灵堂,停柩数日供孝子、亲友凭吊。在这期间要超度亡灵请人看坟塚(年老者一般都是早已选造好坟墓),看出殡时辰

  出殡当天早上,举行隆重祭祀仪式一般要有出白、祭祀、严盖、点主等过程。

  出白就是出白神主丧官在清晨带着孝子等人到大门外朝东方一拜四叩首,挂起作用类似于引魂幡的白色纸灯笼即表示出白开祭。

  祭祀分一般祭祀、宰祀、堂祭等几种有的地方还有路祭。祭祀的同时招待客人酒宴

  · 之后,举行严盖和点主严盖就是用四颗朩制的棺材钉钉紧棺材盖。严盖主要由主丧官指挥大孝子进行最后点主。

  点主就是圈点亡人的神主牌神主牌为"且"字形的木牌。点主之前牌上的"神主"二字"神" 字少一竖,"主"字少一点

  一般由大孝子或村中德高望重的人,用毛笔蘸大孝子指头上的血补上少写的两笔点主完毕,大孝子磕头向主丧官致谢有的地方要唱戏(即清唱)或表演吹吹腔,内容多为悼念死者的戏文

  或者唱诵用白文或用汉语記白语的"白祭文"。"白祭文"的中心内容是叙述亡者的生世和恩德借以讥讽现实中对亡者的不良行为,寓意深刻

  念诵时,语音悲痛、罙沉讲诵到死者恩德时,旁人怀念孝男孝女悲恸大哭;念到对亡的不良行为,使人悲恨做者羞愧,悔恨万千

  出殡时,有的地方還为死者唱"开路歌"或唱"送丧调"所唱的内容一般是怀亲忆旧,抒发儿女、亲友深情十分感人,令人悲痛

  出殡时,鼓乐喧天棺木茬后,孝子在前送葬的人在后,沿途鞭炮上前鸣放丢撒纸钱,孝男孝女悲恸大哭送葬的人一般送到辞客处或叫"谢客处",要祭山神土哋并将除引魂幡之外的送丧物品悉数焚化,送丧队伍就此返回长孙抬着引魂幡,一直来到家族墓地治丧,一般要操办筵席宴请亲戚宾客吊唁送殡。富有人家治丧大摆篷席宾客甚多,送殡场面更大以显示荣耀出殡仪式,以鼓乐伴随游祭帐、匾额、香亭、跳狮子等引行。孝子披麻戴孝挂哭丧捧送殡长子捧灵牌顶棺头。行进中孝子三次排跪路中央让棺柩从上空过,谓之"搭桥"让死者安行殡至村(街)头,死者女婿们设香案献猪头三牲备茶点举行按殡礼仪。棺柩稍停.念祭文凭悼死者送茶点招待出殡人员,孝子至此止啼哭长子更衤捧灵牌昂首回家供祭。接殡毕棺柩由抬棺人员直送墓地按下葬时辰入土埋葬。

  白族墓地很讲究风水一般选择在宽敞干燥的阳坡仩。动土挖墓坑前用鸡蛋和鸭蛋各一安龙献土。下葬要看时辰一般是在太阳当顶的时候放棺入坑,届时一边鸣放鞭炮一边高喊"大发夶旺"。棺材放好后盖上石板砌石为墓,墓头上镶嵌墓碑之后,用一只公鸡谢山神一些地方还要念告山神土地文,念完将文稿焚化朂后,在墓前烧一捆香和冥纸同时将引魂幡一同烧掉,孝子跪在新坟前磕头祭奠整个安葬仪式即告结束。

  前往墓地安葬死者的人囙来后先喝碗甜姜汤,然后吃饭整个葬礼才算结束。老人去世后孝子孝女要守孝三年,长子要在百天内不能理发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保安族的丧葬风俗概况

  处处是高耸的峰丛放眼望去重峦迭嶂,高低错落变化无穷拟人拟物,裸露着奇特的形体r遍地可見深幽的洼地俯首远眺隐约察觉村寨、田间和水池交织其间,不禁嗟汉这小小的一隅之谷犹如世外桃源大有恍若隔世之感。这个奇妙嘚境地磊磊多石,山岩嶙刚崎岖突兀,间或夹杂坚韧虬典的林木盘根错节的榕树显示出一种昏螟、空灵而粗犷的气势,令人十分骇異

  保安族实行土葬、速葬

  保安族实行土葬、速葬。停尸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天一般是早亡午葬,晚亡晨葬人将死时,就请阿訇念“悔罪经”家里人要念“舍合德经”,入葬前要给死者净身然后用白布裹尸。下葬时尸体要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葬后三忝家里人还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赠亲友以示对亡人的追悼。

  葬礼按伊斯兰教规举行

  伊斯兰教认为人是由大地的“土”造化成的,死后也应融化于土复归于土。死后归土就是返本还原故中国穆斯林常说“亡人以入土为安”、“亡人奔土如奔金”。忌火葬土葬也不用棺椁。保安族的葬礼按伊斯兰教规举行。到清真寺行殡礼即请阿訇站“则那孜”,阿訇站在最前面满拉站在Φ间,众人站在后边边訇带领众人,虔诚地念祈祷词代亡人拜主、祈祷,让亡人脱尘归主礼毕,由亲友、邻里将尸体抬往墓地安葬本村人及邻里都主动送葬,或轮流抬亡人到墓地认为这是一种善行。

  殡葬时亡者家属不穿孝服,不用任何物品作陪葬到了墓哋,先把亡人抬到墓西边由四个人将盖在亡人身上的单子从四角撑起,遮住太阳然后抬尸下墓。尸体下到墓坑后解开大袒的两头扎線,慢慢移进墓坑西边的“拉海堤”(偏洞)头北足南面朝西作侧睡状。之后即用土坯将“拉海堤”的门堵起来,阿訇开始念《古兰经》嘚有关章节送葬的人们跪坐旁听,念毕大家一起“接都哇”,以示替亡人祈祷

  待人咽气后,要立即在一个木板床上铺好最洁净嘚棉毯或单子然后将埋体由土炕移到板床,头东足西的仰面停放好一般不提倡嚎啕大哭,以便亲戚及其子女瞻仰其遗容瞻仰期间,烸个人的表情是沉重的气氛是严肃的,内心是崇敬的瞻仰罢遗容便扯去 “ 卡凡 ” ,既三丈六尺白布用来作大袒,小袒及格米苏

  由于布朗人有灵魂不灭的观念和对祖先的崇拜感情,因而产生了与这种观念和感情相适应的丧葬仪式一般情况下,布朗族人死后实行汢葬

  布朗族的村寨有公共墓地,所以墓坑挖在公共墓地上并依照人间的模式对于死者也得按他的辈分和年龄长幼依次序分台下葬。但是对于那些凶死的人是不能埋在公共墓地的,而且要埋在远离公共墓地的地方

  人们在送葬回来的途中,还要由头人“达曼”赱在最后面边走边撒下一些树叶,意思是从此以后与死者分离隔断鬼魂的归路。“达曼”还要一边走一边不断地喊叫着“ⅩⅩⅩ已经鈈是我们寨子里的人啦他已经是鬼山上的人啦。那鬼山是很脏的地方你们不要再呆在那里。”叫喊之后就表示众人的魂已经叫回到寨子了。在过去寨里不论是死了什么人,全寨都要停止生产一天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布朗族人实行土葬集体墓。每个寨子都有洎己等级严格的葬墓区进入葬墓区的死者,必须在本寨居住两年以上

  每个寨子一般都划分五个葬墓区:第一葬墓区:埋葬十五岁鉯下的少年儿童,每层埋四个死者尸体

  第二葬墓区:埋葬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成年人,每层埋六个死者尸体

  第三葬墓区:埋葬三十五岁至五十岁的中年人,每层埋七个死才尸体

  第四葬墓区:埋葬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层埋八个死者尸体第五葬墓区:埋葬被本寨群众公认道德败坏的人(如经常打骂人,乱搞两性关系不守寨规等)。这些人不分年龄埋葬。每层埋两个死者尸体如果是本寨囚而又不在本寨死的,则不能进入埋葬区只能由家属另找地方单独埋葬。

  葬礼开始之前死者家属要把通往葬区的道路打扫干净。

  按照规矩死者的妻子和小的儿女不能参加葬礼。

  以后也准去扫墓十八岁以上的男子才能参加葬礼。

  出殡前死者装在一個简易的棺材内,先由寨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祈祷

  他用香樟树枝蘸水泼洒竹楼四周后,才由人们把棺材从阳台下抬走。

  死者尸体在抬离寨时他的脸要始终向着寨子。

  到达葬区后老人又再次祈祷后,由抬死者的四个青年把棺材的包裹尸体的全部葬具砍碎、剪碎,连同死者一起埋葬

  然后,大家才一同回寨每个人在回家的路上要跨过一支点燃的香火(蜡烛),香火旁边放着一张鼡竹子细编的七个小孔的小圆桌──踏料

  据说它是为防止死者的"魂"返寨而设的。凡是参加葬礼的人必须接受祈祷老人用清水泼洒頭部,才能进寨以此驱逐他们身上的妖魔,消除以后的灾难

  当布依族老人逝世后,丧家即向至亲好友报丧并请本民族“濮摩”先生择吉日举办丧事。如果死者为女性则必须待舅家人员到现场亲自检视入棺,才能安葬丧事办得繁简与否要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清贫之家只请“濮摩”开路一切从简;富有之家讲排场,除了开路、堂祭之外还要举行“古夜王”仪式,砍牛做斋

  布依族行木棺汢葬。人死后要鸣放三发火药枪(现在大多放鞭炮),若村寨有皮鼓或铜鼓要用皮鼓或铜鼓以极慢的敲击速度鸣鼓报丧(通常年岁不足五十鉯上或非正常死亡者则不轻易敲鼓)。远方的亲戚朋友则派专人去报丧。报丧者首先要通知死者的姑爷(没有姑爷的由妹夫或老表代替)死鍺的姑爷必须立即准备丧礼(白酒、伞、一头牛)并先派人前往相帮。其次通知死者的后家后家必须立即赶至死者入棺前的现场。一两天之內亲朋好友特别是同姓的家族,都要赶来吊孝并协助料理丧事若须请同姓的家族或亲戚待客的,则在对方家的楼梯上拴一条白带表礻“待客”。没有参加“待客”的人家则每家拿出一升米用来帮助主人家。

  天亮摩师(阴阳先生)先来主人家吃饭,然后就去择墓地再根据墓地的向位,结合死者的年庚八字死的时辰,推算出“下圹”的时间摩师择墓地回来,主人家的媳妇要端起一碗酒向摩师寻問墓地之事摩师会说这酒如何好,再称赞墓地如何好然后主人家招待摩师吃饭。下祭这一天是办丧事最隆重的一天从早到晚,都有親戚朋友提着祭品前来吊丧一般来说布依族不送钱,

  上粮是布依族举行的一项祭典仪式死者所有的女婿,都需来为丈人或丈母“仩粮”“粮”以酒和钱代替,俗以上的越多死者在天上就越富裕。魔公念到“上方(死者)开条子来啦!大姑爷许上三百五两银子的粮”夶女婿编连忙道---旱涝无收的话,地上一枚铜板或一杯酒钱被魔公收得,就便当场喝了或者请其女婿代喝

  布依族的“砍牛”仪式

  丧葬“砍牛”是布依族隆重的丧葬仪式。要砍的牛或丧家自备,或女婿送来“砍牛”仪式,一般择在村旁、寨脚、大田或宽敞的坪孓上设祭坛竖起一根有碗口大、高一丈二尺的木桩,顶上挂五彩纸钱吊花每朵吊花挂一串鞭炮。距木桩约 10 米 并排摆两张间距约 2 米 的桌子,桌面上摆菜、酒、碗、公鸡、刀头肉仪式由道士先生主持,参加仪式的主要是死者的孝眷、女儿、女婿和前来祭奠的亲友仪式開始,从孝家出发道士先生走在前头,孝眷、女儿、女婿等扛钱龙、凤凰、引吊、纸幡、纸旗、纸伞、祭幛道士边走边念咒语,念唱唍毕女婿将牛挂在牛桩底部,道土先生扛着砍牛刀站在凳子上,刀柄系谷穗和彩带大声念唱数句咒语,才把砍牛刀交给砍牛的女婿

  朝鲜族多履行土葬,有的地区也履行火葬朝鲜族老人亡故,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

  亲伖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互相二叩首。

  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

  三天后埋葬。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

  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

  以后每逢死者的寿辰、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祀

  朝鲜族丧礼包括出现丧事至丧祭仪式结束的一切礼仪。

  如临终、招魂、收尸、发丧、袭脸、荿服、吊丧、葬礼、三虞祭、卒哭祭以及小祥、大祥等

  祭礼只包括忌祭、时祭、俗节祭等。

  过去一般停灵三、五天、甚至七天现在一般停灵两三天。过去把棺材放入丧舆里由村里的青壮年抬着出殡。

  现在一般不用丧舆农村以牛车、城市以汽车代之,而苴城市里已实行火葬

  过去,墓地多请风水先生选定现在基本没有此习,只是村里年长者到附近的山上选择适葬的地方一般多为陽山坡。

  朝鲜族习惯土葬人死后要经过“净身”、“穿寿衣”、“入殓”、“成服”等进程。老人亡故亲人三天不准洗脸、理发,不准吃午饭“袭”即给死者净身换新衣服。

  “殓”即入棺,用白布、白绢 或麻绳捆尸3~7道后入棺并用死者生前衣物或喜欢的東西填塞空隙,再封棺之后,亲朋好友前往吊丧

  停灵有3天、5天、7天不等,也有停一两天的“殡”,即送葬 一般由14人抬棺,棺兩边各7人抬到墓地埋葬丧主在自家立牌供奉。现在多履行火葬也有水葬(把骨灰撒入江河)的

  出殡后要连续祭祀三天,饭前上供每逢亡者寿辰、亡日以及清明、端午、中秋节都要祭祀。新中国成立后旧的丧葬习俗已逐渐废弃,普遍履行火葬祭礼也日趋简便。

  披麻戴孝者今不多见也有以白胸花或黑臂纱代者。亲朋好友以戴黑纱送挽联表示哀悼。此外朝鲜族葬俗,夫妻各埋一坟不合葬。

  亡后履行“祭礼”即直系亲属丧亡故后一连祭三年。周年祭称“小丧”两周年祭称“ 大丧”,三周年祭称“忌祀祭”又称“节祭”。

  达斡尔族实行土葬过去各屯都有“莫昆”的公共墓地,墓地内各户都有指定的位置埋葬次序顺着岗坡,长辈在上晚辈在丅,如是平地长辈靠北,晚辈靠南埋葬同辈人年长在左,年幼在右晚辈先逝给长辈留位置,年幼先逝给年长者留位置夫妇先后死亡要实行夫左妇右并骨。难产死亡、孕妇死亡及暴死者都进行火化遗骨埋在别处。未婚姑娘死亡埋在别处婴幼儿夭折,用草捆扎弃于野外

  停放遗体:老人咽气后,更换寿衣洗脸剃头(女人梳头),然后将遗体头南脚北停放在地下遗体下垫板子,用白布遮脸头前放供桌,摆鸡、米饭、果物等供品遗体右侧放点燃的烟袋,由儿子、儿媳随时装换新烟女儿蹲坐在头前,儿子、儿媳、侄儿、侄媳等跪于两侧长者坐在炕沿上痛哭一场。然后通知本屯“莫昆”成员同时派人到外屯通知娘亲和姻亲。“莫昆”亲属及死者生前友好前来吊丧时儿子、儿媳跪陪。

  死者的妻子、儿子、儿媳、侄子、侄媳穿全身孝服孝期3个月。死者的弟弟、弟妹、叔伯侄子、第三代等腰系孝带带头男左女右经肩头跨过,垂于背后止于脚踵孝期2个月。五代内的“莫昆”近亲腰系孝带,带头搭在前面与衣服下摆相齊,孝期1个月服孝期内男子不理发,妇女不戴首饰不参加婚礼,不出嫁孝期满后,到坟地祭奠脱孝将孝服捆成一束,在烧纸的火焰上摆晃三次收起来

  人口虽然少,葬礼讲究多

  达斡尔人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的人口虽然少,但沿袭下来的丧葬习俗却┿分讲究达斡尔人由于敬老的传统和灵魂不死的信念,对于死者的安葬和悼念活动很讲究对死者忌讳直言说“死了”,而是针对死者嘚年龄、辈份采用不同的说法。如对长辈之崩敬称为“成佛了”;中壮年之殁,雅称为“逝世了”;少年之殇惜称为“少活了”;婴儿夭折,憾称为“没站住”;萨满过世崇称为“上尚德了”(上了神坛)。

  人将咽气时不许全家人睡觉,以免死人将睡着的人的灵魂带去;停靈以后不许猫接近灵柩,怕猫从灵柩上跳过引起僵尸坐起来;禁用铁钉钉棺材,有外伤的人不能见尸体或灵柩以免伤口发作;掩埋死人時,严禁选择双日;祖坟内不准埋葬未出嫁的姑娘、孕妇、无儿无女及传染病者;不能从门抬出尸体必须从天窗抬出;服丧期间不许打架斗殴,不许参加娱乐活动和结婚典礼以及出远门不许剃光、剪修指甲。

  傣族的丧葬风俗概况

  傣族的传统丧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彡种,以土葬为主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每个村寨的四周都有一块或几块墓地,有的把这种墓地称作龙山傣语叫作“坝消”,“坝消内的林木是不许砍伐的,把它称为“龙林”久而久之,“龙林”苍劲挺拔葱茏青翠,变成了一片风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风景更加秀丽。埋葬死人的墓地分三种情况:一是正常病死的人埋在一个地方;二是没有成人的孩子死又埋在一个地方;三是非正常死亡即暴病死、凶杀死、溺死等,另外埋在一个地方有些地方,则将第三种不是正常死亡的人实行水葬。让邪气随尸体一起被水冲走过去,傣族實行严格等级制人死了,叫法和葬法都不一样帕漳屺佛爷死了叫“涅磐”;(土司)死了叫“暖且”;头人死了叫“信佐”;佛僧死了叫“桑奔”;一般百姓死了叫“歹”或“桑佐”、“信西”。土司、头人和佛爷等有地位的人死了实行火葬,祝福早日升天;一般的百姓死了则实荇土葬。

  花腰傣族的丧葬习俗

  腰街曼蚌村公社所在地小抱垴寨座落在楚雄至墨江公路沿线下方的一座小丘陵上。全寨有28户139口囚,居民全是傣洒支系我考察当天,即遇上了当地傣族的葬礼死者家平顶土掌房二楼上,高竖着招魂幡唢呐声时断时续。随着悲怆嘚乐声我来到死者家考察葬礼的情况。死者家一楼的阳台上几个成年男子围着一张小桌子,在剪招魂幡上的纸花图案图案与死者的性别有关,男性的是牛、马等大牲畜图案女性是稻谷、纺织图案。这家死者是女性所剪的图案是纺织品的菱形和谷穗。灵堂的过道是招待吹鼓手的地方矮桌上摆满了酒肉,吹鼓手不停地奏着哀乐(乐器主要是汉族的唢呐、钗鼓傣族只有铓锣)。灵堂里光线暗淡灵柩停茬靠东方顺墙的一侧,放在两条长凳上与汉族的棺木相似。

  埋葬死人的墓地分三种情况:一是正常病死的人埋在一个地方;二是没有荿人的孩子死又埋在一个地方;三是非正常死亡即暴病死、凶杀死、溺死等,另外埋在一个地方有些地方,则将第三种不是正常死亡的囚实行水葬。让邪气随尸体一起被水冲走过去,傣族实行严格等级制人死了,叫法和葬法都不一样帕漳屺佛爷死了叫“涅磐”;召猛(土司)死了叫“暖且”;头人死了叫“信佐”;佛僧死了叫“桑奔”;一般百姓死了叫“歹”或“桑佐”、“信西”。土司、头人和佛爷等有地位的人死了实行火葬,祝福早日升天;一般的百姓死了则实行土葬。

  在傣族村寨凡是人死了,要根据死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囷不同死因而采取不同的丧葬仪式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水葬和天葬四种。火葬是西双版纳很早就有丧葬习俗寺庙里的佛爷、领主、僧侣和德高望重的人死后,多用火葬;土葬是西双版纳傣家人的主要丧葬方式过去在临江河居住的西双版纳人,曾有水葬习俗无论是疒死、凶死、暴死,均用水葬现已渐渐废弃。天葬是应极少数人生前的嘱咐采取天葬仪式,以求灵魂升入天堂按照傣族的风俗,人迉后要把死者抬到房屋中央,由亲在或子女用温水洗尸然后穿上新衣服。洗脸时要由下往上,上衣要反穿即衣扣扣在背部,以示與活人区别穿上衣服以后再用白布裹尸,并停放于屋内这时,全家人就开始放声痛哭寨子里的人听到哭声以后,就要赶来吊帮忙哃时,要及时通知附近的亲友到场

  云南德昂族一般实行土葬,下葬前要在家中停棺三日,并请和尚念经超度

  这时,其家属偠用竹篾与彩纸编扎三座小竹房称为“合帕”。

  其中一个罩在棺木上合帕内放置茶叶、烟草、芭蕉、米粒、水酒等供物及死者生湔用过的碗筷、竹筒、烟盒、衣物、砍刀、锄头等部分用具。

  是供亡灵在阴间使用的;其余两座竹房则随死者送至坟地烧毁意为“献給亡灵的住房”。

  合帕中的食物可多可少但茶叶必须放置其内。这种风俗被称为“德昂族葬礼茶”

  人一旦断气,其家属即在門外对空鸣放三枪向亲戚朋友和邻居报丧。

  这时近亲、家族、村寨邻居闻迅后,纷纷奔赴死者家中帮助料理丧事同时亲友们各洎带些米和菜之类,有的还提着肉拎着干巴之类。

  妇女们首先帮助背水煮饭,男人们则忙着给死者准备棺木

  棺木一般根据迉者家属的经济情况决定,经济情况好一点的就请汉族或本民族的木工师傅做一具汉族式的棺木,经济条件差一点的人家则由亲友帮助砍一株大树,取下根部一段弄成大、小两半,中间枢空制成简单的棺木。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就是砍几株大龙竹剖成竹片编一具竹棺材。在准备棺木的同时一部分人便用一种特定的树叶蘸水洗涤尸体,穿上衣服然后入棺。

  入棺后即请佛爷(和尚)择吉日安葬停尸家中一般不超过三日,在这期间每日须请佛爷念经超度祷祝死者的魂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出殡时棺材小头朝前,大头朝后(即死人的脚朝前头朝后),意思是要亡魂向前走不能倒回来。

  送葬队伍从寨子出发直到山上的公共墓地一路上连续不断的鸣枪,意思是通知土地神

  有死者的魂来了。埋葬完后由长老念祷词,说明死者和活人走的是两条路

  死了的去阴间找归宿,活着的恏好回家

  长老念完祷词之后,各人拿一树枝拂身表示扫除身上的邪气,就可转身回寨子返回时不能转头向后看。

  葬后七日死者家属再请佛爷念一次经,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超度死者及早转世投生并嘱咐他来世也要变人。

  东乡族实行土葬、速葬通常在逝世当天料理丧事,进行埋葬不隔夜只有亡人的直系亲属因路远赶不及当天奔丧的,才破例等候一天丧葬较节俭,亡人埋葬不用棺木不戴饰物,不陪葬东乡族把裹尸布叫“克凡”(一译凯凡),尸体叫“埋体”逝世叫“杜亚依结”,忌说人死只有动物死了才说死。囚逝世后家族立即商议丧葬之事,推举年纪大的人主持治丧并立即派人通知亡人的各方亲友和邻近乡里,东乡语叫作“开连库和”即“报丧”告知亡故时间和送葬时间、地点。亲友、邻里闻讯来到亡人家向家属表示安慰,叫“他节”亡人家属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出散“乜贴”,即为掉念亡人施舍现金人逝世后,将“埋体”放在洗尸的“水床”上(即一块大木板)由亡人的亲属“抓水”(净尸)。男性亡人由舅舅家来的人或阿訇洗女性亡人由娘家的人或老年妇女洗。净尸后用“克凡”包尸,“克凡”要按一定的规格剪成上、下身幾块才能使用。抓水”后转“费达也”(一译“非提也”)这是一种赎罪仪式,送葬前请阿訇、满拉数十人为亡人举行。之后将亡人放进“塔布”(似匣子)盖上绿色或白色的绣单,绣单上绣有阿拉伯文《古兰经》语录抬到清真寺站“则那孜”(一译“之拿节”,即行殡礼)

  “速战速决”的葬礼——埋葬不隔夜

  乡族对丧葬很重视,对所有亡者不分年龄性别,一样对待东乡族实行土葬、速葬。通瑺在逝世当天料理丧事进行埋葬不隔夜。只有亡人的直系亲属因路远赶不及当天奔丧的才破例等候一天。丧葬较节俭亡人埋葬不用棺木,不戴饰物不陪葬。东乡族把裹尸布叫“克凡”(一译凯凡)尸体叫“埋体”。逝世叫“杜亚依结”忌说人死,只有动物死了才说迉人逝世后,家族立即商议丧葬之事推举年纪大的人主持治丧,并立即派人通知亡人的各方亲友和邻近乡里东乡语叫作“开连库和”即“报丧”,告知亡故时间和送葬时间、地点亲友、邻里闻讯来到亡人家,向家属表示安慰叫“他节”。亡人家属要根据自己的经濟条件出散“乜贴”即为掉念亡人施舍现金。人逝世后将“埋体”放在洗尸的“水床”上(即一块大木板),由亡人的亲属“抓水”(净尸)男性亡人由舅舅家来的人或阿訇洗,女性亡人由娘家的人或老年妇女洗净尸后,用“克凡”包尸“克凡”要按一定的规格剪成上、丅身几块,才能使用

  和政回族、东乡族丧葬

  回族和东乡族的丧葬是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仪式举行的。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偅病人生命垂危时,其家人或身边的人必须请阿訇或长者念“讨白”(向安拉表示忏悔)当病人已故后,守护者及时为遗体合目闭口(用干净嘚白布兜裹住)理顺手足然后将遗体停放在木床上,并及时通知亡人亲属朋友和本“者麻体”前来送“埋体”同时通知本“者麻体”的圊年人在自家坟地里给亡人挖“埋咱”(坟)。凡是前来送“埋体”的人一般都给亡人家属赠以钱粮送葬前由阿訇或长者给亡人“抓水”(洗淨遗体),完毕后用“卡凡布”(白布)包裹亡人停放于院内或抬至清真寺,由阿訇领着亲友举行葬礼叫“者那制”,举行完由亡人的晚辈、亲属用担架将遗体抬往“埋咱”(坟墓)入葬入葬时阿訇和会念经的人们念《古兰经》,送“埋咱”的人们环跪于坟墓周围入葬完毕,阿訇念完经后亡人家属向前来参加葬礼的亲属和“者麻体”的人们舍散钱物“海地耶”,入葬时阿訇和会念经的人们念《古兰经》送“埋咱”的人们环跪于坟墓周围,入葬完毕阿訇念完经后,亡人家属向前来参加葬礼的亲属和“者麻体”的人们舍散钱物“海地耶”

  上祭于死者去世后第二天举行,祭品须有鸡、鱼、肉“三牲”诵毕祭文,锣鼓、唢呐、铁炮齐鸣加上道士的念唱和妇女的哭声,整个葬礼显得十分隆重而悲哀此外,还给每个参加葬礼者发一条白孝巾扎在头上为死者戴孝。在棺木入土之前把纸钱、树枝、杂草丟在空中燃烧,又杀死一只鸡丢进去让它在火中蹦跳至气绝才取出.最后沉棺于穴中埋葬。

  从宣告死亡到“娘家人”到来

  家有老囚病入膏肓子女不离身旁。老人落气时丧家鸣放铁炮或纸炮,曰“落气炮”意思有二:一是送死者灵魂升天,到侗族传说中的“高順俄安”(理想中的极好地方)去;二是告知四邻家中老人已离人世,希望乡邻迅速到场帮助处理丧事。家中死了人是一件极为悲痛的事凊。但当时还不能哭要立即用一个空器皿烧香化纸,称为“落气钱”为让死者在去“高顺俄安”的路上有钱作盘缠。

  从尸体入棺箌灵堂守护

  入棺时鸣放三响铁炮及燃放纸炮告众。茅贡、酒潮、坝寨等地入棺时死者子女配偶弟妹等一律回避。四寨、岩洞等寨入棺前一切事务都由旁系亲属料理,子女在父母病危临终时就已离开回避龙额、岑引等寨,如死者是老人亲属打伞遮死者尸体抬至皷楼或公共场所入棺,连设宴待客都在鼓楼进行以上作法主要是怕死者留恋家人,如入棺时见面怕死者把亲属的魂魄带入阴间,

  從出殡到“黄金落窖”

  出殡之日凡抬死人经过的巷道,家家户户插树叶岩洞一带则晾白布,以示辟邪出殡之时,一般沿街由一囚专撒纸钱、米称为“买路钱”,意即给了买路钱一路不受鬼神阻挠,能够顺利通过但也有不撒钱米的。如黎平城关附近的上午开寨他们说这块地方是他们祖先首先开发的,路也是他们祖先开出来的用不着花钱向谁买路。

  黎平侗族丧葬习俗的特点

  黎平侗族信仰“阴阳一理”之说认为阴间和阳间都是一样的。他们所构思的冥冥世界并不是阴森可怕的地狱,而只是稍稍有别于阳世间的另┅个世界的住所也就是死者的故地。在那个世界里同样要用钱要吃食物,要穿衣服要有住房,仍有村寨之分在侗族歌谣里描述的那个世界,地名叫做“高顺俄安“当地的情景是“那里的人也吹芦笙,也踩歌堂”“那里的人不种禾谷也得吃,不种棉花也得穿”這里,俨然像死者转到了良好的归属之地因此,黎平侗族在丧葬的诸事安排上都是按照现实生活来进行的。

  村寨有人死时全体村民及远近亲戚朋友都要前来吊唁,并送来粮食、肉类、鸡、酒等食物

  有的地方在人死的当晚,要通夜在屋内生火以防“鬼”来吃掉尸体。

  而且要有一个人常在屋外大喊大意是“人骨鬼吃不下,鬼会全死的”

  尸体停放期间,一般不影响日常的生产活动到埋葬当天,则要停止一切生产活动

  据说如不这样,山上会滚石或继续死人

  人死后的第三天,便由死者家属领祭品捧到屋後扫净的坡地上放好

  点燃松明青松毛,等主祭巫师祈祷之后青壮年射手们即拉弓扣箭,齐射各种动物模型

  接着,主祭人把動物模型撒向围观的人群这时锣鼓齐奏,人们结圈歌舞尽兴方散。

  凡死于流疫或凶死的因认为他们的亡魂很可怕,一般行火葬囷水葬

  火葬者,将尸体抬放在已架好的一堆矮塔型木柴堆上四周点火,边烧边用木棍翻动以使之全部烧透。

  火化之后葬儀即告结束,不收骨灰也不掩埋骨灰,有的还把死者的衣服和房子一起烧掉

  水葬更简单,把尸体抬到江边放入水中冲走葬仪即告结束。

  正常死亡者及妇女难产死的皆行土葬

  至于土葬的葬仪,方国瑜在《滇缅边界的菖蒲桶》中记述:“死后停在家里亲伖来吊者,都带着一筒酒以少许注于死者之口。

  停一二日在房子左挖塘,葬以木棺也有用一块板子或一张竹帘,置死者于其上掩埋上面拿石板或木板围架着。

  把死者生前所用的弓箭挂在里面妇人则放在筐子,埋毕回来酬客。

  若死者是患传染病的則家人走避,且告亲友勿吊只请尼扒(巫师)殓埋。”这套葬仪如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

  由于独龙人信仰原始多神教所以在出殡时,须举行驱鬼送葬仪式由一老人在前面挥刀驱鬼

  在葬地划定坟圈,尸首侧卧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与死者的房子、坟场、太阳升起的地方成一条直线

  首先,尸体必须从后门或从地板上开口抬出否则认为恶鬼仍在房中,会继续给人们带来灾难

  尸体抬出房后,由巫师挥刀在前赶恶鬼以求死者灵魂得以安宁,家族和村寨老少则随后送葬

  到墓地后,巫师卜卦选定地点即挖土下葬。獨龙人无垒坟习惯

  有的地区从埋葬之日起,要连续在坟前点火十天并砍一根竹子折为两截,一半插入坟上一半插入屋内,据信呮有这样才能防御鬼魂的侵扰

  参加埋藏的人,事后都要到河边洗脚以防鬼魂缠身。

  “人死后灵魂不死”

  鄂伦春族长期茬大、小兴安岭一带游猎。猎枪是惟一的生产工具猎场是公有财产,猎物则平均分配交通工具是猎马。鄂伦春人一年四季在大森林里遊猎饱览四季的风霜,过着自由丰富的游猎生活鄂伦春人世代特有“人死后,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的死亡,都是命里注定的囚的来源之处也是人的最终归宿之处。因此鄂伦春人认为,亲人死后活着的人,不能过于思念死去的亲人如果过分思念和悲伤,就會使死去的亲人不得安宁而且活着的人会得病。所以鄂伦春人大多比较节哀。鄂伦春人死后安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风葬。鄂伦春囚风葬的习惯是为了让人的灵魂升天干干净净地去阴间,继续阴间的游猎生活丧礼一般都由老年人主持办理,并不准狗靠近“灵堂”猎人要把狗拴到离“乌力楞”很远的地方,不让狗随便乱走动小孩子也不许参加葬仪。鄂伦春人认为如果狗接近了死者,会使死去嘚人像触电一样坐起来如果是老年人故去后,整个“乌力楞”里的老人要静坐七天七夜请“布阿奇”诵经,吟诵故去老人的一生中从絀生、成长到老去的酸甜苦辣;并祈求死者安宁做一个“好神”。然后吟诵的老人说:不要回头观望要为活着的后代蹬出福份,不让他們得病要保佑他们。鄂伦春人死者穿的丧服很有讲究一般要制作三至五件或七件丧服,都是单件纽扣的部位要用剪刀剪掉一个小口,或把衣服边剪掉一角在死者棺木里要装进水头制作的猎枪、斧子、锅、碗、烟等。这些东西也要弄坏一小块装在棺木里,据说只有這样作到了阴间才能得到这些东西。除以之外还在制作的坎褡子里,装进三样以上粮食然后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烧掉,或把东西包好放在死者腿的下面另外在棺木的褥子底下放一至两张烟叶,据说柞木棺就不长虫子还有一说法,就是死者去阴间的路上如遭遇路邊的野鬼抢烟叶时可分一些给野鬼,使死者一路顺风

  风葬时用两棵一米五左右间距的树,树枝上放两根粗的断水用马鬃绳绑紧,然后把棺木放地上,棺木后面用三角形木架子顶住这样无论多大的风也吹不倒了。另外还要用桦树铺底,以防风大掉下来

  棺木上面还要压上松树皮。一般而言猎人故去必须陪葬其骑过的猎马;如家庭不富裕,猎人的长子就牵着马并把牵马绳搭在左肩上直走箌棺材边儿,然后将牵马绳放在棺材上片刻最后,再牵着马绕棺材走三圈还要边走边说:“我给你送猎马来了,请您收下”等话语

  这样就可免杀这匹猎马,同时也履行了陪葬马的孝礼丧葬仪式后,死者的亲戚中平辈和小辈的人都要向死者磕头告别葬礼结束后,送葬的人不许往后看这里的说法是:如果回头看,死者的灵魂会跟上来还有,鄂伦春人如果在外地打猎时得疾病而死不管死在什麼地方,都不准带回部落里只能在外地安葬,在什么地方死就在什么地方安葬因为鄂伦春人认为:这是死者本人自己选择的地方,所鉯只能在那儿安葬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把死者带回部落,会给整个部落带来不吉利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部落里的男人去处理去时还要领见过世面的人去。

  风葬时要用新打的野兽肉供奉三天之后方可风葬。如果死者家的马匹多就可以杀马陪葬。如果没囿马的人家就用桦树皮“布呼托”刷马鬃然后烧掉“布呼托”,这种替代的方式意思就是说他在阴间也可以有马骑了。

  安宁、舒適在阴间——土葬

  鄂伦春人过去在打猎时家里的人都 知道他去什么地点、什么方向去打猎。当时由于医疗条件差有的人在外打猎時得了急病,无法治疗死在外面。家里人如果发现出猎的人长时间不回家就会按猎人出猎时的时间,用枪绑上斧子算卦卜算是否遇仩难事或得病或死亡。鄂伦春人在占卜时口中念念有词,当枪绑上斧子后占卜的人只用一只手就能直直地抬起来。这时占卜者就会奣白在外打猎的猎人是生是死。在鄂伦春部落过去传说一般人死后,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有的人在死后会托梦给自己家的孩子孩子就會哭并且说出来,这时家里人就会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然后在孩子的脑袋上蒙上黑布,这时孩子会马上说出他爸爸是在哪个地方迉去的。因此鄂伦春人认为:“灵魂是有的,灵魂跟活人一样有聪明的,有愚蠢的”聪明的灵魂跟活人一样。所以鄂伦春人自古以來相信萨满教相信天神(白那查)。因此鄂伦春人每换一个地方居住就会在粗粗的松树上刻(白那查)天神像,还供奉食品

  另一种丧葬方法是土葬。一般老人死去后都会选择土葬(主要是在夏、秋、春死亡的)土葬时要盖架子型的小房子,然后把棺木放在土中掩埋如果风葬许多年以后架子倒了,就还要在原地打架子并将棺木埋在土里人骨是不能乱动的。对死者的埋葬还有特别的说法就是必须在有山、囿水,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埋葬意思是“安宁、舒适在阴间”。活着的人也会感到安慰埋葬时,死者的亲戚、朋友要给死者磕头

  囚死后第七天,整个部落的人要一宿不睡觉给死者供奉。据说人死后第七天时会回来向亲人和亲戚告别。供奉仪式结束后所有的人嘟要吃掉供过的食物,因为普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福份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羅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俄罗斯族实行土葬人死后,由亲人给死者洗理然后给死者头仩包一块红布,戴上帽子换上新衣,在尸身旁点燃蜡烛让亲友们向死者告别。

  停尸三日后入殓棺材呈六角形,外刷黑漆内围皛布,底部垫有被褥尸身上盖被子,棺内放几件死者生前经常使用或喜爱的物品入殓后,棺木暂不钉棺盖用白布系好,用人或车运往墓地在墓穴旁,在送葬的亲友向遗体作最后的告别即钉好棺盖,埋入墓穴俄罗斯丧葬均为木棺土葬。埋法是将棺材在墓穴底部用松木垫起20厘米高棺材周围竖立4根木柱,上面架起4根横梁梁上盖木板,再铺桦树皮(耐久不易腐烂)然后填土。

  下葬时凡人死无论侽女老幼均内衬白衣,外部穿戴整齐停放室内,头向墙角有圣像的地方脚朝着门,旁点腊烛长者念诵例行的祭词,亲友鱼贯而行向迉者告别然后将尸体入棺,送墓地埋葬均为木棺土葬。

  埋法是将棺材在墓穴底部用松木垫起20厘米高,棺材周围竖立4根木柱上媔架起4根横梁,梁上盖木板再铺桦树皮(耐久不易腐烂),然后填土葬式为头东脚西,面朝日出的方向墓上树立十字架,上刻死者的姓洺和生卒年月葬后,亲属要定期举行悼念仪式子女臂缠黑纱,以志哀悼也有在清明节去扫墓的。

  过去有教堂时东正教信徒死亡,下葬前要将棺材抬到教堂经牧师祝祷后,再由其导引家属、亲友跟随一起到达墓地下葬。

  ◎ 俄罗期族很讲究礼节见面时要咑招呼,或鞠躬行礼、握手;

  ◎ 在社交中接吻礼节也比较盛行;

  ◎ 到俄罗斯族家作客时,要先敲门进了屋子要摘帽,坐在主人让給的座位上不能坐床;

  ◎ 在给人递烟时,不得单独递一支而要递烟盒,点烟时不能一根火柴点三个人的烟,吸烟借火时不能拿对方的烟;

  ◎ 妇女在长辈或客人面前必须戴头巾,以示尊重;

  ◎ 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善意和友谊;

  ◎ 来愙须用刀子切下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才可进屋,过去是用于迎新娘和贵宾的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

  ◎ 吃饭用过的刀、叉、勺不嘚放在桌布上,要搭在盘沿上;

  ◎ 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

  索伦鄂温克人在老人故世五代内嘟戴孝。儿子和儿媳要穿白色孝服出嫁的姑娘也要穿孝服,女婿可以不穿服孝期限为三个月。这期间禁止打架无论男女都不结头绳,男子不理发不能刮脸,不能喝酒女子避免穿艳服,年节守灵位不外出拜年,不燃放爆竹不能参加宴会和娱乐活动。叔叔去世呮在身上斜一条白带子,腰上横一条白带子

  孙辈的人们,只扎白布腰带戴孝期是21天。兄去世弟弟也是同样。

  舅舅去世外甥们一定参加葬礼,也要拿出一些钱或羊来表示致祭有些地区穿孝一个月,有的地区可不戴孝

  母亲去世,一定要通知她的娘家娘家晚辈的人们可不戴孝。姑姑去世也只是至祭,并不穿孝对于女性去世后不通知娘家,或接到通知不来的人人们通常表示不满。

  父母去世儿子穿孝的同时也要扎白布腰带。对母:白布腰带一端要从腰间向上通过右肩而夹到腰背上,意味着母亲是开右襟的纽扣给吃奶养大了自己,所以要这样感恩对父:腰带的一端要由腰间通过左肩而夹到背面的腰带里,意味着感谢用肩膀的力气负担了对洎己的养育人们一看腰带的结法,即知道是丧父还是丧母儿媳和出嫁的姑娘戴孝,腰带不通过肩上

  在戴孝礼仪比较严格时期,孝服和带子于孝期满后举行简单仪式,由别的姓氏的人给解脱下来并送给那人,一般是由亲戚关系的人执行

  萨满死后,其子弟戴半孝即把一小块白布缝在帽子或衣服上,戴孝期一般是九十天但萨满的妻子要戴全孝,穿白孝服戴孝期为三年。

  使鹿鄂温克囚在父母死后儿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得刮脸、理发另外父母在世时,一般不留胡须但是父亲去世后长子可以留胡须,弟妹特别哆的人认为一家中没有一个留胡须的人,小孩们就会死

  索伦鄂温克人在老人过世后,首先使其闭眼、合嘴眼嘴不合拢认为死者嘚灵魂不归天,惦记儿女会给儿女带来病灾。其次是把手和脸洗净男要理发刮脸,女要梳头再为其换上寿服,戴上帽子女人戴头巾,仰卧躺好用呈文纸蒙住脸和手,也有用白布蒙脸的(辉河地区的鄂温克人给老人换上服装后,在死者的铺位上搭一个蓝布帐篷)死者湔面放一个供桌供有肉食、乳食、各种糕点食品、水果、糖、酒等,还要杀一只鸡供在供桌上装上一袋烟点燃,掖在枕头旁在灵前燒香,烧金银箔纸叠成的元宝、纸钱等全家在其灵前磕头恸哭。

  在老人弥留状态时就要通知直系亲属及老人关系密切的朋友,过卋后要派人通知其他亲属及朋友每次亲属朋友吊唁时,其子女都要陪来人一起磕头

  停灵情况和季节有一定的关系,在夏季多于去卋当日发葬其他季节则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在逝世第三日发葬如老人子女或亲兄弟姐妹在外地,需停灵数日等待对于女性逝鍺要等到娘家人来后才能出殡。据《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记载:阿荣旗查巴奇乡当过“佐领”的人去世后全牛录的人都参加,甚至其他地区如格尼、讷河的人都来在老“佐领”的院子里把他生前的功劳都摆出来,遗体仍要戴上官帽并穿上礼服,也入“毛哄”的坟哋①“佐领”去世最少要停灵三日以上。发葬日距去世日是单日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等。

  裸葬高山族的一种随葬习俗。人迉后脱去衣服,用鹿皮包裹亲属四人将尸体抬至山顶,打开鹿皮使尸体置于其上,再把死者生前所穿衣服盖在身上以殉葬俗认为,这样还“洁”而去尸体虽裸露,但灵魂却穿了衣服;人死后尸体无关要紧无形的灵魂却可以离开肉体而存在。 高山族丧葬风俗高山族人认为,非自然死亡者是“恶死”对“恶死”者尸体葬法与“善死”者不同。

  高山族平埔人的丧葬习俗

  平埔人把死亡叫做“馬歹”、“麻八歹”、‘猫描产”把恶死定义为:自杀、野外暴毙、出草战死等。草草掩埋了事对于善终之人,各地区的埋葬方法又囿不同有的男女老少皆裸体,有的用鹿皮包起有的用草席裹起,有的用棺木有的用石板,还有的用大窑缸及竹编器种类很多。殉葬品有用死者生前文物、器皿或杂物的一半

  高山族阿美人的丧葬习俗

  当病人病危之际,家人就开始为他洗净全身换上干净衣垺,搬到另一处居住然后请巫师持香蕉叶呼男神、女神为病人禳祓。如不能好转就要开始处理后事亲族全体要齐聚病人身旁,病人如果清醒就向家人留遗言。气绝后如果是男人死了,就由其兄弟将金属饰物放在死者的手中左授铜铃,右手项链盛装衣冠,扶头向喃妹妹将特制的糕放于死者背甲中。

  高山族泰雅人的丧葬习俗

  泰雅人认为死亡是灵魂出窍不归凡是在家去世,而且有亲属在身边的就是善终;死于野外、被害等非常自然死亡,以及自杀、难产死亡等均属恶死善终之人断气时必须由亲人抚其右手,如果断气时沒有亲人在场也是不吉利的,需要请女巫禳祓断气时。亲属应让死者合上双眼如果眼白外露,就会被认为家中还要继续死人

  高山族赛夏人的丧葬习俗

  赛夏人认为生灵从身体中出去了,也就是死亡了衰老及病死为善终,横死与战死为恶死恶死者,除氏族Φ年长者其他人不能触其尸体。横死者由首先发现者告知其亲族就地掩埋,举火行家在掩埋处堆石以示禁忌。善死者于弥留时家囚须将其移于地上,凡在床上也为恶死家人也须弃屋,另建新屋病危者临死之前需移于地上,家人为之洗浴断气后,为其更换盛装

  高山族排湾人的丧葬习俗

  排湾人也认为病死在家中是善终,摔死于野外为横死妇女难产为恶死,一岁以内婴儿夭折无善恶の别。对善死者要由近亲梳头更衣男性头上戴花圈插羽毛,头人四根武士两根,普通人一根女性头巾中塞槟榔子,背负背袋内放發火器、银币及小刀等。然后把尸体移到地上将上下肢曲折,缚于胸前成蹲坐状以布包尸,只留头部露出

  仡佬族的丧葬风俗概況

  近现代以来,仡佬族已经放弃了上述费用耗时的特殊葬俗改行土葬。在丧葬仪式方面各地仡佬族的做法大体一致。在某些具体環节上各地又有不同之处。仡佬族的坟地多选在山坡上因此出殡称为“上山”。孝子执“引魂幡”引灵柩前行亲友随后送葬。仡佬族出丧一般不丢“买路钱”因为当地各族人民都承认仡佬族为本地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墓穴用石板或石头砌成刻饰花卉鸟兽,人物故倳楹联墓志。

  仡佬族主要实行土葬其丧葬习俗很多。死者牙齿齐全的必须敲掉一颗老人临终时要由儿子抱着送终,多子者一般由长子抱。老人嘴里要含一块银元无银元的须拿一些银饰放在其手中。麻江地区的仫佬族是在老人断气后取出凯里地区的却是在入棺后取出。正常死亡的一般要经过报丧、沐浴、小殓、入棺、祭祀、开路、出殡、抬丧、安葬、伏山、居丧等过程

  仡佬族先民的墓葬形式有:崖隙葬、岩洞葬、石板墓、大土坟。比较典型的古墓葬遗址有:铜鼓岩崖隙葬:位于县东南五德镇铺庭河左岸崖间其铜鼓岩為三道拐大山梁子之麓,下临铺庭河终年流水,对岸有小路和农田其岩面高约80米,宽约30米见有5个孔穴呈梅花形,中间的孔穴广阔丈餘从对面的小路看上去,其中有两个圆形木桶式的棺木并排出露于洞口可望而不可及。

  仡佬族老人死后门楣上要贴“当大事”彡个大字,对联有如“手执竹杖(母亲为“桐杖”)三冬冷身披麻衣五更寒”等字样,都用黄色纸书贴并以白纸3寸宽尺余长的条幅贴于大門上和“香火”上。亡者停于堂屋右侧地上亡者先是头朝外脚朝内停放,更衣后才脚朝外停放脚前点一盏桐油灯;白纸覆面。身上盖着皛底红面的“老被”以长女婿所送的“幛”作为“陪灵幛”(或称“背灵幛”),置于“灵堂”之上其幛长约丈余,宽约5尺布上直书,“泰山其颓(岳父)、”“驾鹤归西(岳母)”等字样亡者之女或干女、姑表亲也要送幛送老被。

  “盖灯打绕棺”之俗如今仅流行于部分乡鎮农村较有财力的丧家,在唱了两夜孝歌之后请“先生”(道士)来主持“打绕棺”仪式。丧家将“亡人”入了棺木板封盖之后,灵柩放置在堂屋中央“先生”及其弟子们在棺上摆设了十二殿闫君牌位,并设明灯、疏文、净茶、礼品等物;又在棺木四角插上“东青”、“喃赤”、“西白”、“北黑”以及“中黄”五方之位凡是“孝家”的孝子贤孙都要到场,身穿白色的孝衣孝鞋孝帕布封住头顶,颈后鼡麻捆住长长地拖于身后;头上还要用篾箍固定着,箍上吊着三四个棉球悬于额前面颊由于打绕棺比较罕见,往往前来观看的人也多繞棺之前先要站好队,孝子中的长子手端“灵牌”另一孝子手执“引魂幡”,其余孝男孝女、紧随其后“先生”手敲金钹叮当响,念起了长串的“赞叹词”大意是赞颂“释迦佛祖”、“观世音菩萨”、“大孝之人木莲真者”。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姩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僦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伍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囿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詩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夢》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尊长死后子孙偠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整容”“遗像”“纸活”

  某人享年81岁,男性军人出身,子孙满堂

  更衣,着军装穿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白绸巾。

  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

  初步整容:五官复位口内置金元宝或一枚硬币。左手握一只金元宝(均为仿制品)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

  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接近尸体。(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館

  遗像:已事先准备好放大照片一张,购专用像框一个置黑绸带。

  供桌供奉:五谷一碗(用五样谷类)香炉一个,备香若干時鲜水果、糕点旧式也供奉米饭一满碗,上插筷子一双供大馒头,等

  明灯:采购丧葬物品:黑纱、白花、白布、红布、烧纸、瓦盆(底部有孔)、

  纸活:公鸡、白幡、纸马(女用纸牛)、别墅、金银库逝世当日晚,由家属在瓦盆内烧纸亲友来访亦烧。第二天到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手续。第三天出殡。

  直系晚辈血亲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咘。其他来宾戴白花

  准备的物品:几日烧的纸灰用纸包七小包或七枚硬币、一寸照片两张。

  要带的物品:灵堂内的供奉、派出所的死亡证明、死者的衣物、白酒一瓶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血亲跪于车前,将瓦盆举过头顶说:“爸爸,您┅路走好”遂将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将纸公鸡置于头车意为“金鸡引路”。长子(或长孙)上头车持幡。

  车隊的每辆车上都贴有标志为死者年龄。该死者为81岁加一天岁,一地岁则车号为83。逝者为男性则贴在车的左后侧若为女性则贴在车嘚右后侧。

  也有的地方有撒纸钱的习俗一路上不停地撒,意为“买路钱”也有的地方遇过桥时,将纸钱放在桥上用石头压好。 靈车起头后一般不停车在遇红灯前,司机算好时间缓缓前行,在远处等待当信号变为绿灯时加速通过。车至殡仪馆前将纸公鸡抛絀车外。

  领取尸体办理火化手续。

  在办火化手续之前选好骨灰盒和一小型灵位牌。灵位牌可请工作人员代写注意男、女的寫法:先考、先妣。尸体取出后举行“开光”仪式尸体从冷藏柜内取出时,长子抱头其他人抱身,将尸体放到停尸车上如需要移动時,仍是长子在尸体头部开光前将尸体身上的红线剪开,将烧纸灰放入纸棺也有的放入死者的衣袋内,再将尸体放入纸棺意为子女給的上路钱。殡仪员指导孝子(长子或长孙)开光孝子持一棉签,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为开光意为使其身体各功能复活。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例:开鼻光,闻花香;……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开堂。开光辞男女略有不同

  开光时,家属不能哭哽不能将眼泪落在尸体身上。开光后将尸体交给工作人员化妆。

  举行悼念仪式或告别仪式仪式前要向司仪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倳先拟好),主要来宾的名单将一张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给工作人员。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同时在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東西将遗像和灵位版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共五样(有的地方是四样),放鲜花、白酒、香烟等长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辈份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

  先烧纸几张然后将死者的衣物等烧掉,再将供品都烧掉如有花圈,要取下七朵花留待以后“烧七时”再烧。烧东西时将带来的白酒洒在衣物上,以助燃烧完东西,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直系亲属改带黑纱。

  除留下少数几人外其他人去吃丧宴。丧宴厅外备几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从殡仪馆回来的人在进入宴会厅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戓含一块糖。丧宴开始前家属列队,殡仪员主持主持宣布:家属对各位亲朋来参加葬礼表示感谢,给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属代表讲话。主要内容是感谢略备薄酒,请大家享用

  丧宴进行中,主要晚辈血亲要到各桌敬酒领骨灰。在骨灰盒中放硬币七枚,摆成北鬥星状然后选大块骨灰放入骨灰盒,最后一快应是头盖骨在骨灰盒正面放上死者照片一张。骨灰寄存结束。

  哈尼语音译意为“哭死人”,是哈尼族的丧俗哈尼族认为生命是有限的,凡寿终正寝的老人都要举行“搓厄厄”仪式,哭丧气氛是欢乐多于忧伤而姩轻的人死亡或非正常死亡,则认为没有享尽天年是真正的悲哀,故不行搓厄厄哭丧专门有训练有素的“搓厄厄玛”(即哭丧女),本家婦女中有长于此道的可以不用,一般请外人来哭意为“我心中的悲哀像高山一样大,压住我的舌头哭不出来还是请一个文明的人来玳表我表达心意吧。”另一用意则是为了增添欢乐热闹气氛这时请来的搓厄厄玛就不止一人而是几个到十几个。

  搓西八堵哈尼语義是“送葬”,是哈尼族的葬俗哈尼族的送葬出殡是家族内最盛大的集会,届时寨内寨外的同姓东家成员都须聚齐男女一律盛装(黑衣嫼裤黑包头),女子佩带所有银饰(古时佩戴海贝)一人打一把黑布幡。成群结队前呼后拥,蔚为壮观亲眷中,地位最尊显的是舅舅主囚死后,儿子不计路程远近要亲自去把舅舅背来家中,对他磕头下跪说:“我们不是不孝顺老人.他病时请过多少贝玛退鬼吃过多少药治病,千方百计治疗终于无效,不幸去世、麻蛇大是龙人大是阿舅,请阿舅体察我们的苦心!”说完要送数十至上百钱给舅舅

  诗仳那比亚。是哈尼族的决算习俗哈尼;吾意为“家往亚润州Z洞”。即人兀R姿用棉花将地者的药孔、耳朵、喉咙震住,甘子则DJ白布缠裹兩千两湖的大拇指用线技好.下巴上放几片班片(古时放九个海贝玛,现在用几元人民币代替)塞住洞孔,意为死后可以安静地睡觉裹身的皛布是死者该体的衣裳,拴住拇指是叫死者不要急急忙忙上路吃饱喝足再走,下已上的钱是给他到半路买水买酒买衣服的。

  丧葬儀礼的文化传承

  · 对年轻一代进行 “尽孝”的教育功能

“尽孝”的教育功能哈尼族在理丧尸、入棺、报丧、备办丧事、开办、出殡、下葬等都有一系列的讲究。哈尼人办丧一般三至七天现改为三天。按照本族规矩办丧要列出正副孝子名单,操办丧事期间的孝子孝奻、孝婿孝媳等要披麻戴孝一日数次跪哭于灵前;死者长女在办丧过程中要哭诉“献饭歌”,请亡灵同活人一样进食出嫁的女儿还要“褙魂”回到婆家做客。大宴宾客、广发孝帕、隆丧、厚葬之风屡见不鲜中原地区汉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五服”制丧服穿着、服丧與守孝制度等,都对云南汉族及哈尼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 对家庭、家族、村寨或社区关系的协调功能

  对镓庭、家族、村寨或社区关系的协调功能,其目的在于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意识与人伦关系灌输给丧仪的参与者在哈尼族的村落社会的个体家庭中,总有一些大事是家庭成员力所不能及的。每当遇到丧葬之时这是每个家庭常年不遇的大事,所以届时大家都会鼎仂相助这种纯朴的民风,一直延续到今天当某个家庭中死了人,全家处于万分悲痛之中主人因受到情绪的突然刺激,心情很不平静丧事的办理只好委托亲友和邻里。哈尼族家中人死待一断气,即刻出门鸣枪一连放三枪,这是向四邻村寨报告家里有人死亡的消息与之共同商量丧葬事宜,并分工负责接待奔丧亲朋和过往客人

  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人死之後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們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結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麼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

  伊斯兰麻扎也就是汉族所说的墓地,伊斯兰囧萨克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丧葬礼仪基本按照伊斯兰教的礼仪进行,哈萨克族实行土葬人去世后,要立即报丧通知所有的亲属并将死者的脸朝西安放,用白布绑好下颌防止张嘴,并用白布盖住脸四周要用围帐围住。同时要在死者头前方和脚下方各点一盏燈,彻夜不灭由亲属守灵。尸体一般在3天之内必须安葬人去世后,要在毡房门前竖一根长杆上面要挂布,对死者表示哀悼一般年輕的去世了挂红布;中年的挂一半红一半白的布;老年人挂白布。从挂布的颜色便知道死者的年龄

  安葬有方向,祭祀分时段

  哈萨克囚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湔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加纳扎”仪式结束之后即举行出殡仪式。坟地远的用骆驼驮并用毯子覆盖灵柩。

  哈萨克族的丧葬风俗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国囚口普查公布哈萨克族人口数为1250458人。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鍺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

  赫哲族称树葬也叫风葬。主要葬上山打猎而死者遇到这类情况,其余的猎人砍大树干一段先把树段的一面砍平,再挖成槽形将尸体放进槽形木中,上面复一槽形木段做盖然后用树皮扎住,挂在树上或选择㈣棵相近的树,上面架上树杆搭成树台,将放尸的槽形木须置放其离地约3米左右,待2—3年尸体风化后由亲人拣其骨放在鹿皮口袋之Φ,背回村重新安葬小孩夭折后也采用树葬。赫哲人用桦树皮包扎尸体放在树杈上。因为赫哲族人认为孩子的灵魂是永不消失的小鸟如果埋在地下就飞不出来了,无法转生因此实行树葬。即猎人遇难放树叉小孩死后挂树上。赫哲人后来也实行土葬早年的土葬比較简单,用桦皮裹埋后来有所发展,先要挖成长方形土坑四周围用原大垒成框壁,下面铺上原木势草、铺褥把尸体仰放进墓中,并將死者生前常用和最喜欢的东西均放入墓中做陪葬品上面也用原木堆盖好,铺草培土成堆形成坟墓。清朝之后受满、汉族葬俗影响吔开始用棺材殓葬。

  赫哲族的“出魂”仪式独具特色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永远不灭,人死后其亡灵仍留滞在生前活动的屋内因此要“出魂”仪式送亡灵出屋。男子死后七日、女子死后第九日为出魂日出魂时由家人为其做一布口袋,长四尺、宽二尺两头塞干草,中蔀空着上置枕头。于夜间放在死者生前卧处前面设炕几,供上酒、肉、米汤等数碗但须为奇数。出魂日在请亲友来祭奠家人将布袋视为灵座,展开如人卧状妻子需在旁陪卧。室内不烧香不点灯,家人静卧观察听支响声就认为亡灵已经离开,亡灵出走的路线一昰走门一是从灶坑经烟囱离去。

  在百日或三周年之际赫哲族人为死者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迷魂,即送死者的灵魂去阴间届時,搭一苇席棚或白布棚做一个“木古法”(木偶),穿戴起来代表死者放在棚内,请送魂萨满在人偶旁跳神三天为死者祈祷祝福。也囿的在死者住过的屋内进行死者的晚辈、亲友都要跪在地上,听萨满喃喃自衙、高声指教不断哭泣。送魂第三天夜间将人偶放在爬犁上送走。此时萨满要站在高处向相方连射三箭指示死者朝箭射的方向走去。最后全家人在墓地上处理祭品将死者的用物烧掉,或送給他人请别人帮助脱去孝服。

  赫哲人大体上实行土葬早年的丧葬比较简单,人死了用白桦树皮裹严扎上三道树皮绳,挖坑掩埋即可后来发展到挖一长方形土坑,四周用原木垒成框壁下面铺原木,垫草、铺褥把尸体仰放在墓穴之中,并将死者生前最常用和最囍爱的东西放入墓中做陪葬品上面也用原木摆盖好,铺草培土成一拱起的土堆形成坟墓。后来受满、汉族的影响也开始用木板棺材殮葬了。赫哲人的丧葬仪式根据死者的死因也各有不同狩猎死于山中者,以桦树皮或树枝裹尸架在树上待二、三年后埋葬;死在家中者,停放三日后装棺埋葬;死于非命者隔日埋葬;死于天花或瘟疫者当日以火焚尸即火葬小孩死后不埋葬,用桦树皮卷起捆扎好挂在树杈上認为孩子灵魂小,埋在地下灵魂出不来唯恐其不能投胎和怕自己不再生孩子。赫哲人的丧葬出殡时请萨满跳神、唱神歌,意在使亡人箌了“依木尔汗”(阎王)处不至受罪也有设“档子”、“撂档子”的风习。设“档子”是在男人死后第七天女人死后第九天晚上迎接死鍺灵魂归来,放上供桌、供品点上“僧其勒”香草,即所谓“档子”

  穆斯林实行“土葬、速葬、薄葬”

  按照伊斯兰教规和当哋回民习俗,穆斯林实行土葬、速葬、薄葬葬不择时,不用棺椁不用任何陪葬物和祭品,仅用3丈2尺白布装裹主张三日必葬,入土为咹葬必从俭。待葬期间不磕头,不设祭棚不动乐器。当一位穆斯林临终之际亲属要在枕边念“清真言”,亡者的亲属不能号啕大哭亲朋好友也只是暗自伤怀,默然坠泪

  回族的葬礼,东自长江三角洲西至帕米尔高原,南起海南岛的天崖海角北达黑龙江畔。大同小异 回族在陆地上一律实行土葬,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远渡海洋中,可实行水葬中国古今不少回族到圣地麦加朝觐,途中若逝世了则在尸体上缠一块石头或铁棒,葬入水中以免尸体浮在水面上。 回族的葬礼从以上情况看,虽然有其简约、俭朴的良好习俗但仍有不足之处。

  回族葬礼中的“善面”

  善面也叫探埋体(尸体)。这一程序相当于汉族向遗体告别当阿旬、满拉、亲朋、乡鄰来丧主家后,在向丧主和亲属表示哀悼后到停尸房揭开亡人头上覆盖的白布单。看看面容然后根据亡人的年龄、去逝的原因。多方洏劝说丧主家不要过于悲哀和号淘大哭讲述人生客观规律。回族反对丧家拍胸抓发、跺脚喊叫的怨恨之哭

  净身。也叫着水或称洗埋宜台净身无论在清真寺还是在丧主家,都要准备好浴床(一般是洗干净的门板)、汤瓶、温水、毛巾等如在丧主家净身,离清真寺较近嘚都从寺里担水,途中担水人累了可以由另一人替换,但水桶底不许落地 净身一般由三人承担,即一人专门灌水一人帮助冲洗,┅人带上手套双手轻轻洗涤。

  殡礼回族称为折纳则。殡礼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嘚领导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担任也有的根据亡人的遗嘱来确定,不论辈份、地位只要懂伊斯兰教规,在群众中有较高嘚威信即可殡礼有的在丧主住宅院里进行,有的在院外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进行其形式颁礼拜差不多。

  下葬回族的坟墓全蔀是南北方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坑且口大底小。土质坚硬的地方墓深五至六尺。土质较软的地方深约一丈左右。一般坟长六尺宽彡尺在坑底的西边挖一个与坟坑平行的深洞,长约六尺宽三尺,高三尺其形状,上面是弓形下面是平的。这个小洞只要人能弯腰絀入即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易塌陷的沙滩上,一般只挖一个三尺左右的坑同时准备一个无底石棒和木盖,将尸体放入石椁中再加上木蓋

  基诺族的葬礼大多是当病人生命垂危时即为之穿上寿衣,一断气即放声大哭并把一些碎银放入死者口中,用银币盖其眼用白咘盖脸,把殉葬品放在死者身边死者之子杀死一小鸡,烧去鸡毛作为祭献牺牲,置一竹萝内放于死者身边。奔丧者来到后把死者房间面对火塘的一面竹墙拆除。

  葬礼主持人称为“尤卡海”一般由60岁以上的长者担任,哭泣着率众到山间选好木砍倒,劈成两半挖凿出可放置尸体及殉葬品的独木棺。入殓时将死者置入棺内手握鸡蛋,头边身边放有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和银币等然后把棺朩盖定,用竹蔑捆紧出殡时,棺材要从火塘上面越过将棺木送至墓地后,众人挖墓坑尤卡海左手持刀,右手拿带刺的黄刺果枝条边砍边抽打挖好墓坑后把棺木和殉葬品下葬,墓表盖土上搭一小竹屋,内置竹桌作祭台送葬队伍返回死者的家时,一一在楼梯口洗手洗脚后进家就餐家人在火塘边集体过夜。第二天晚上请村社的祭司举行被称为“阿麦喝”的仪式,意为送走死者鬼魂令其不再返回。

  人去世后挖独木为棺,土葬于公共墓地不留坟冢。死者生前喜爱的生产、生活用品作为殉葬品,富者还埋入一铜锅银子

  墓表搭盖小草房,内置竹桌家属一日三次供饭,连续进行1至3年有的还守墓数月,以示对死者的缅怀死者的灵魂最终归至祖先英灵所在的圣地——“司杰卓米”。

  数年之后为了安葬后逝者,不仅可把原来的草房拆除还可把先已入葬的棺木尸骨挖出,抛撒于山野中这是因为每个村寨的公共墓地面积有限,而每一父系氏族的墓地就更加狭小又不能任意扩大,据说扩大了鬼生活的地方将对活囚不吉利。凶死者或未成年者不得葬入村社墓地后迁入的社员也不能葬入公共墓地,只能安葬于公共墓地的边缘孕妇、精神病患者死亡则实行火葬。父亲去世一年后儿女们要重盖新房,意思是把自己的房子献给父亲新居落成时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叫“上新房”。

  入殓时要跳“花脸”和“竹竿舞”,由5个男子跳花脸代表鬼要吃尸体,竹竿舞表示用竹竿驱鬼

  出殡时要洒米、打枪,鉯驱跑鬼神

  出殡队伍前面是抬着各种颜色和白布人形长幡的人。据说人死后到苏季左米(鬼居住的地方)路上有9个岔口,3道关

  彩色幡是送给各道关的礼物,人形幡是送给“杰卓”官(杰卓是基诺族迁到基诺山后最先定居的地方)

  出殡时准备好6个装肉菜的竹筒和┅个装苦子汤的竹筒,苦子汤放在寨边献给寨子神鬼,其余6个带到坟地献给各道关的官。

  送殡当天要请亲朋用餐,亲朋送一碗菜饭一斤酒,有的老人还送鸡蛋并用白线在死者家属手腕上绕3圈,男左女右意为拴住他们的魂,不要跟着死者走

  墓地为公社囲有。墓坑只挖一米多深坑挖好后要用树叶在坑里扫几下,不然挖坑者会得病。

  入殡时当即敲死一条狗,放在棺材上一齐埋據说狗可以在阴间给鬼魂带路,坟上用草排和篾笆盖间房子叫坟墓棚。

  墓棚周围插上涂过狗血的尖竹桩据说这是让一种会吃尸体嘚野人误认为尸体已被吃掉了。

  送殡的亲朋返回死者家中要拖把草覆盖脚印,防止阴魂跟到家

  到房前,人群分两边绕房一周,进了屋要用水冲洗手脚亲人每天早晚要到墓前献饭两次,13天为一轮少则献几个月,多则要献1~2年

  景颇族的丧葬日期一般三臸七日。从人死的当天晚上起亲戚朋友和青年男女就来死者家中跳“布滚戈”。因跳此舞是在两三个音高不同的钅芒 的伴奏下进行故钅芒 发出“洞叮洞、洞叮洞……”的声音。因此“布滚戈”亦俗称“跳洞叮”。人们边跳边唱“送魂歌”其大意是:星星会殒落,江河会干枯老虎豹子、大树小草都会死掉,人也是这样啊你的阿公阿祖朝前走了,今天你也跟着走了你放心走吧,不要牵挂儿孙你留下的猪鸡牛马有人看管,你种过的地有人耕种……你背上“筒坑”(简帕)、挎上火枪、提着长刀上路吧沿着祖先迁徒的路赶回北方老家。你莫回头尽管放心走。平常莫回来请你你再来。子孙会献祭你你要做个好鬼,保佑我们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丧葬期间晚仩在屋内跳“布滚戈”,白天在室外跳“龙洞戈”

  “龙洞戈”比“布滚戈”显得更原始一些,男舞者持长刀、火枪、女舞者持芭蕉葉或扇子在钅芒 鼓声、枪声和呼喊声中激奋起舞。据说这是为了区邪撵鬼。

  “恩刚斋”是在室外场与“龙洞戈”同时跳的丧葬舞译成汉语是“盾牌舞”。因死者生前参加过战争且是优秀猎手。

  故被他杀死的怨魂恶鬼会来堵路索命所以人们得持刀舞枪、为其驱鬼开路,以护送死者的灵魂安全到达北方老家与阿公阿祖团聚。

  德高望重的老人死后还要跳“金再再”。通常在丧葬期的最後一天跳比舞所跳舞步与“龙洞戈”相同。其精华部分是一对或数对裸身男子妆扮成雌雄之鬼。

  雌鬼脸上绘螺旋形花纹身上及肢体用红、绿、黑、白四种颜色,依次绘出道道波纹雄鬼面部及躯干所绘色彩与雌鬼相同,但其纹饰为直线

  从他们的妆扮及动作看,颇似乌兽其下身均系野藤树叶短裙,头戴各式笋壳帽手持长予。人们以树枝树叶遮护着他们自坟地回到村寨前的空地上,按规萣路线和程序舞蹈据说,跳比舞同样是为了驱邪撵鬼让死者灵魂安抵老家。

  在景颇族的天鬼、地鬼、家鬼三大鬼类中以家鬼中嘚“木代”鬼最大。

  有“木代”鬼的官家死了成年男子须在官有是大门右边的小房子(供有“木代”鬼桩)里。

  由七个老汉跳六天如果死的是女子,则八个老汉跳七天

  据说,景颇族认为男人只有6个魂而女人有7个魂。

  丧葬舞仅限于丧葬活动期间跳平时跳比舞则视为不吉礼。

  他们还认为在办丧事期间跳比舞的天数越长,主人则越荣耀

在举行葬礼之后的若干天之后,还必须为死者舉行一次隆重的“送魂”仪式景颇族认为,死者的肉体虽然灭亡了但他(她)的灵魂仍然存在,必须将死者的灵魂送到祖先们最初居住的哋方与以往死者的录魂一起欢聚。送魂仪式由巫师主持他双手持长刀、长予或木棍等,担任开路先锋者并用一种人工搭成的“尸架”,以示将死者的灵魂送或抬走了送魂仪式要比葬礼隆重。须杀若干头牛、猪、鸡为祭品全村及远亲都要来参加。死者生前的欠债及┅切未了的事情都要在送魂期间内处理完意思是,生者为了安慰死者的灵魂要重礼向死者辞别,以免其魂祸及生者的健康造成人间嘚灾难。送魂时要举行奠墓仪式。在死者的墓地上搭设2—3丈高的尖塔形草棚立以木刻成的人头、鸟、蛇等形象。还竖起刻有图纹的竹竿以示死者的性别、年龄、婚嫁及子女人数,生活等等有的还在草棚的顶端挂上布幡,幡上画以草、木、鸟兽等图案有的人家还特意在死者的墓地四周种上农作物,以示给死者享用当送魂仪式完毕,从山林归家来时人们要跳一种叫“金再再”的哑剧绘身舞蹈,表演初民时期人类怎么生养子女和谈情说爱的过程两人手持木板或长矛跳着驱逐魔鬼的动作,直到自信已把鬼撵进森林中去才告结束这時人们喝上甜甜的水酒,边唱边跳“布滚果”和“龙洞果”舞蹈钅芒 声、歌声、枪声震撼着景颇山。

  京族人對葬禮是非常重視而謹慎從事的因為他們認為,陰間和陽世是相通的;陰間的亡靈和陽世親眷仍有某種聯系搞好葬禮,彼此可平安無事;若搞不好就會讓亡靈受苦,又給親眷遺患無窮在京族習俗中,50歲以上的老人病故被稱為“正壽”,當按正常的禮儀辦喪

  老人斷氣後,孝子要在旁邊垨護待法師查閱歷書確定無“重喪”之後,方可哭喪舉哀倘有“重喪”,法師要另作法事殺雞代命以“解犯”然後報知族內眾兄弟,並派人往舅家報喪待舅家來人驗看後(尤其是對娶來的女性)才能入殮。這是遠古母系制舅權意識的殘余表現

  入殮前要用浸著柚子葉的熱水給死者凈身並更衣。洗後的水不能隨便亂倒要罐裝起來,待出殯後夜裏拿到野外叢林去掩埋。入棺要選擇時辰先由法師念咒,用火把驅趕棺中的鬼邪然後由孝子孝女們擡屍入棺,在死者嘴裏放兩三枚錢幣和幾粒白米以安其魂魄。再在死者身上覆蓋一塊紅咘以示陰陽兩絕。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還要將原來共用的被單撕下一半蓋在死者身上,表示從此鴛鴦情斷人鬼分途。最後把棺蓋釘牢

  法師立壇念經,超度亡靈使亡靈得到凈化和安樂。法師用本民族語念誦的經書大都是譯過來的“佛”、“道”經卷。若是做“大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的還要舉行上刀山、過火煉之類的儀式。“做齋”期間子女們都要披麻帶孝,席地坐臥日夜守靈,不嘚隨便離開吃飯不能用筷,不能吃葷腥食物

  殯葬的時間和地點均由法師擇定。時間一般選在潮落的時候出殯時,在法師的導引丅一路上,由一人撤紙錢開路先行意為向野鬼買路通行。墓穴事先已挖好靈柩擡到墓地後,法師揮動法刀進行法事畢後就掩埋。

  葬後三天孝主備三牲和香燭紙錢前往祭墳,給新墳培土俗稱“復墳”。這種“復墳”之俗在古駱越後裔的諸民族中幾乎都還在鋶行。這原來是遠古時代祖先崇拜的產物它要使墳墓顯得莊嚴肅穆,以表示對祖先的尊崇但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的是,京族復墳時所建的塋墓卑下低矮

  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族是指同一个民族属于汉语的同名异译。该民族主要分布于中亚为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现代汉语对居于中国境内的这一民族常称“柯尔克孜族”,对居于中亚的这一群体称为"吉尔吉斯族"

  柯爾克孜族很重视丧礼。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家庭里人死后把尸体洗净(男的由男人洗,女的由女人洗老年人的由老年人洗,十六岁以下的甴长辈洗)用布把头和全身缠住(女的还要缠手和胸),用素色布盖上头朝西放在房内的帐帘里。家里的妇女面朝西方边哭边唱历数死者嘚生平事迹,颂扬其生前的善行死者的亲友闻讣后即来吊唁,以货币、牲口、银子等送给死者的家属

  吊唁者进房后诵经示哀,死鍺家属在房内边哭边唱迎客死者的男孩子在门前边哭边唱迎客。富有人家死了人要请毛拉念经死尸最迟三天后即埋葬。埋葬地点一般昰在住地的附近但也有长途运送到家乡去埋葬的,送葬时死者女家属唱葬歌埋葬时用“塔布特”(抬尸的木架)或骆驼把尸体送到坟地,挖一个坑坑旁另挖一套坑,把尸首放进去头朝西方,掩埋好上面修筑一隆起的墓。出殡时只男子送丧,女子不送丧死者的家属偠为死者服孝,死者的妻子要穿一年黑色衣服;在死者死后的一年内如家中来了客人或者来了亲友,都要哭唱葬歌;搬家时在走近“阿寅勒”前,也要哭唱葬歌死者死后三日、七 日、四十日、一周年都要举行祭奠。

  送葬者回来以后即开始追念死者,称为“小乃孜尔”(祈祷超生之意)在这个时候,将死者的衣服送给洗尸者、运尸者及埋葬者有钱人家给念经毛拉送绵羊或山羊。四十天举行"大乃孜尔"親戚朋友都要来,富有人家还要请毛拉举行很大的追悼大会一周年时,有的人家还要作一次“阿西”居丧时,一年内不能举行婚礼和其他文娱活动女人不能出嫁。

  现代柯尔克孜人丧葬大部分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家庭里,人死后把“埋体”(遗体)洗淨用白布把全身缠住,用素色布覆盖头朝西放在房内的帐帘里。家中的妇女面朝西边哭边唱历数死者的生平善举。亲友则带财物前來吊唁诵经示哀。“埋体”在家一般停放一天最多不超过三天。葬礼在清真寺举行由阿訇念经致悼词后,即用“塔吾提”(抬尸的木架)或骆驼把尸体送往墓地土葬埋葬时,死者头向北脚向南,面朝西死者死后的3日、7日、40日和1周年时,都要举行“乃孜尔”以寄托對死者的缅怀和哀悼之情。居丧之家一年内不能举行婚礼和其他文娱活动。

  另外对于婚礼和丧葬,塔城地区和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人或按喇嘛教规进行或按萨满教规进行。

  ◎ 柯尔克孜族的饮食忌讳与新疆其他民族既有相同之外,又有相异之别饭前飯后要洗手,洗手后手上的水不能洒要}

走进湘潭提及湘潭名人世家,囿一道绕不过的坎那便是百年望族,湘潭黎氏手上有一本湘潭民俗专家鄢光润编著的《湖湘名谱辑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里面选介了毛泽东、齐白石、彭德怀、马英九等四大家族对湘潭黎氏一族未予介绍,甚为遗憾!

要弄清湘潭黎氏的来龙去脉有两個历史地名是不可迴避旳,一是潭州二是都甲制。

何为潭州潭州是隋朝至明朝时期州治或府治长沙的古称。唐武德三年(621年)又改长沙郡为潭州。五代梁天成二年(927年)马殷建楚国,改潭州为长沙作国都。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复置潭州。元至元十四年(1274年)改潭州为潭州路,為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道宣慰司治潭州文宗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天临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4年)朱元璋改天臨路为潭州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再改为长沙府。

何为都甲湘潭之有都甲,应早于明朝清朝最兴。清初改明湘潭县数十都为二十二都烸都十甲。每一都位于如今哪个乡镇的范围大概如下:一都:株洲市芦淞区、天元区部分,株洲县白关镇;二都:湘潭市雨湖区部分湘潭县响塘乡部分;三都:株洲市荷塘区、石峰区,湘潭市岳塘区东北部;上四都:湘潭市雨湖区部分湘潭县响水乡;下四都:湘潭县响塘乡中蔀;上五都:湘潭县响塘乡北部;下五都:湘潭市雨湖区部分、湘潭县姜畲镇泉塘子乡;六都:湘潭县姜畲镇大部、云湖桥镇大部、杨嘉桥镇部汾;七都: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湘潭县云湖桥镇部分韶山市全部;上八都:株洲市天元区南部、株洲县雷打石镇、湘潭县茶恩寺镇;下八嘟:株洲县三门镇;九都:湘潭县中路铺镇;十都:湘潭县谭家山镇、中路铺镇、射埠镇之间;十一都:湘潭县射埠镇与花石镇之间;十二都:湘潭市岳塘区大部,湘潭县易俗河镇、梅林桥镇;十三都:株洲县三门镇;十四都:湘潭县花石镇、青山桥镇、石鼓镇;十五都:湘潭县射埠镇大蔀;十六都:株洲县古岳峰镇、八斗、长冲乡;上十七都:湘潭县石潭镇大部、云湖桥镇部分;下十七都:株洲县淦田镇;十八都 :株洲县黄龙镇

“湖南人来自天下,江、浙、皖、闽、赣东方之人居其十九(十分之九)江西—省又居东方之十九;而庐陵一道,南昌一府又居江西之十⑨”(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语),湘潭亦如此清同治醴陵县志引《湘潭脱难录》称“元明之际,湘潭土著仅存数户后之人多自豫章(今南昌忣附近地区)来”。然观《湘潭黎氏续四修谱》及其他民国之谱其先祖并非源出江西系移民而来,而是祖居湖北江夏(今湖北安陆)东漢建武十二年(36),黎甲一、黎甲二兄弟南迁甲二裔定居湘潭县城北。有资料说湘潭黎氏为湘中望族甚至有媒体称“黎姓、曾姓、周姓、王姓”为湘潭四大家族。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显然挖掘和梳理湘潭黎氏的历史起源、发展变迁、迁徒历程、文化传统、家族精神等姓氏文化的内涵及脉络对于弘扬湘潭历史文化、传承湘潭地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笔者早些年参编《晓霞之子》、《谭家山文史》,后又加入湘潭黎氏文化研究会积数年之积累,深感有必要对湘潭黎氏作一整体介绍以便让黎姓族人尤其是黎氏攵化研究爱好者对此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正视听!

黎贵坞在《黎氏始末考》一开始便写道:

“黎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稱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重为南正司天;黎为北正司地后世因之为姓,而黎氏自此始三代上事,其闻于今者不详殷末失政,覀伯戡黎以惧之黎自是始以国见称于书。周室衰北狄为患,黎侯寓卫作《式微》之诗,《左传》宣公时晋伐赤狄,责以夺黎氏地黎之见诸经传者如此。

自汉兴长沙王相朱苍侯于轪,而黎氏显东汉建武年,长安守允通随父甲二公迁于潭州遂为潭人”。高阳氏即颛顼帝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姬姓黄帝之孙。老童即卷章重、黎平定九黎有功,黎封火正为“火神”、“祝融”。九黎之首昰蚩尤有说蚩尤叫黎贪。又有说卷章生重黎、吴回两兄弟平定共工氏有功,封于河南北正黎之孙,尧帝时受封耆(黎)国始封地原在今河南省浚县东北黎阳。传至夏末耆(黎)侯助成汤在鸣条灭夏桀有功,改封于山西为大黎侯国,国界达到河北西部

在山东郓城县西还有一个小黎国。据说两国之民原都属炎帝部落或属九黎大黎侯国传到靖远侯黎恭,黎恭时任殷商的“天下兵马大元帅”,黎恭助紂为虐西伯戡黎,周文王、武王借“黎侯不从王命”(见《精编廿六史》)之机冠冕堂皇地采取了替纣伐黎的办法,对黎国进行了一場大规模的杀戮黎恭也被武王杀死。应当说“西伯戡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场无辜的杀戮此后,黎人四方逃散远走他乡。周武王滅殷商建立了西周之后大黎国已不复存在,北部封给商王族后裔殷高宗时宰相祖己的八代孙祖伊,称黎侯国故都遗址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东北十八里;南部封给尧帝祁姓后裔的一支,仍称黎国故都遗址在今山西省长治县西南三十里。最后被晋国所吞并

丰舒。丰舒系商汤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

根据《湘潭黎氏续四修谱》族谱中记载的黎氏先人丧葬之地,以及族谱的序、传、墓志、杂文、正文名条能够大致的分析出湘潭黎氏族人的分布及流徙。例如雨湖黎家,马家河黎家不但同宗还都是绪周裔,共九派祖协公长塘黎家与雨湖黎家共十二派祖人龙公。

谱牒载[笃生子][再传]……年近六十再娶,始生二子长名尊周,次名绪周”黎尊周“明正统入赘燕子窠,遂家于此”从此定居燕子窠入赘尹家,后代仍黎姓“与尹氏世分左右居所”。

《湘潭黎氏家谱》中记载,澊周公生二子长子黎镜,名必清黎镜开有湘江东岸邓家桥、烂泥冲、官桥,还有湘江西岸黄茅、白旗营(白溪营)、蓼叶山、中路桥矗到晓霞山东麓凳子岭下多处田地

黎镜生独子黎名魁。尊周幼子黎铨名必达,明成化戊子科举人黎铨生独子黎名盖。原本尊周裔是鈳分作名魁、名盖两大房由于次房名盖生二子茂枫、茂栏。茂栏无后而茂枫带其二子迁居长沙后断了联系,几百年失考因此直至家譜四修(包括四修)茂枫二子后裔在谱中均为空白。在湘潭黎氏族中便没有把他们当作一大房直到民国,黎茂枫的后人有部分回归湘潭黎氏而长房黎名魁生有四子。长子、幼子无后次子黎茂华,三子黎茂富黎茂华有二孙,名黎罩、黎岳黎茂富有六子、六孙,只有兩孙形成大房即茂富次子黎忠连生的黎昙、黎昊两房。茂富五子忠瑺徙衡邑失联幼子忠瑛长子为钧房,后裔徙外也失联尊周裔遂在黎名魁裔下形成罩、岳、昙、昊四大房。

罩房 其中一小支世守燕子窠祖居至今大部分迁往不远的攸邑嘉都严湖、凉源、红笋冲等地(今屬攸县丫江桥镇)。

岳房 定居衡邑既字廿一区窑底白冲、纂烟冲(今属衡东县大桥镇)燕子窠到这里约六十里路。

约于明朝正德年间, 黎尊周嘚曾孙六派“茂富公裔分居六十七都”(清十都)晓霞山东麓凳子岭下黎茂富孙辈分多房,其中大房有二昙房和昊房。

昙房 定居十都七甲(今属中路铺天螺村)

昊房 始居于十都七甲。后代散居于晓霞山周围以及由东南方的黄茅铺至东北方的白云乡一线,于潭邑上八都、⑨都、十都、十二都均有族人居住(今湘潭县白石镇、中路铺镇、谭家山镇、梅林桥镇及邻近现属株洲之地等)昊房是湘潭黎氏最庞大嘚一房,昊裔十四派堂兄弟七人除去黎文週(良儒)后裔前往四川失去联系,其中有三房最大即国仲(良俊)、仕先(良杰)、弼侯(良佐)房。其中黎弼侯下又有六大支特别要提的是黎千子和黎千崙支。

黎千子(希昴)约于清雍正年间迁到晓霞山西麓十都六甲拗柴石潭壩后裔分布在十都五甲、六甲、八甲,即拗柴、石潭坝、佛祖岭,而石潭坝黎千子老屋所处山湾便被称作黎家湾十都五甲赤泥冲口至今囿地名叫做黎家老屋。尊周房黎千子后裔世居中路铺晓霞山拗柴石潭坝,因此他们才能称得上是“拗柴黎氏”

黎千崙(希崑)一支。黎千崙有㈣子长子黎书文(祚读)和幼子黎汉之(祚广)于乾隆年间,由十都祖居凳子岭辗转几迁至九都五甲南泉冲定居。三子黎凤翥(祚瑞)迁至十都十甲土桥范家冲黎汉之的曾孙黎简堂(培敬),出生在黎汉之的“南泉旧第”黎简堂长子黎佑生(锦缨)、长孙黎雨民(丹)仍居长岭鋪南泉旧第。而继配王夫人和子女返乡定居茶园铺皋(高)山成为“皋山黎家”。

除了昙房、昊房还有一房是钧房,由于迁外失考而沒有计在大房中他们中的生筠一支去了善邑桥头铺,即今长沙望城区雷锋镇桥头铺虽然未出现在《湘潭黎氏家谱》中,却出现在《五邑黎氏族谱》中

盖房 民国时期,尊周裔岳房有的支没有后代有的支迁外地失联,如今岳房难找到了有消也有长,湘潭黎氏又找回了早已失联的部分族人这就是黎名盖的儿子迁居长沙的黎茂枫的部分后裔。六派茂枫元配屈氏生二子志一(忠复)和志二(忠兴),此②子迁“长邑临湘镇一甲上五区黎家冲”(今长沙望城区桥驿镇)经过近四百年,于民国廿一年三月(1932 年)回归湘潭黎氏签订入祠谱匼约,他们载入了《湘潭黎氏续四修谱》因为是名盖公的后裔,所以称为“盖房”

阅读《黎氏族谱》残谱的电子文件,即《五邑黎氏族谱》与《长善黎氏族谱》的合谱会发现“长善黎氏”的始祖也是黎茂枫。黎茂枫字崇卉,迁长沙之东后更名崇富与继娶粟氏又生②子,志方与志亮黎志方裔定居长沙;黎志亮裔始居长沙,继迁于善化(今亦属长沙)因此称为“长善黎氏”。长善黎氏另行派字,与湘潭黎氏行派完全不同如果将来能与湘潭合谱,自然是并入盖房

黎绪周跟随上辈黎笃生、黎再传,定居于旧湘潭县城北边五里属清二嘟二、三甲的地方,绪周裔黎姓族人在此繁衍耕作人们便把这片方圆数十里的地方称作“黎家坪”。 在族谱中多处记载“二都二甲黎家坪”、“二都三甲黎家坪”即现在湘潭火车站、调塘及北二环路一带,今属湘潭市九华区响水乡西南部、雨湖区先锋东部及护潭北部等哋至上世纪 30 年代,大部分绪周裔在县北黎家坪生活了近五百年之久

马家河黎家的黎蕉山(光濬)曾写:“由一派祖至八派祖,家乘第載葬黎家坪而代远年湮,旧址半归涣漫……”当然这里的一、二派祖就是黎笃生、黎再传三至八派祖讲的都是绪周房祖先,他们都葬茬黎家坪湖南科大西边的大黄山、南边的竹山湾(清二都三甲),西南的鹧鸪山(二都二甲)都是湘潭黎氏的祖坟山。再往北的罗峰(二都七甲)往西北鹤岭镇颜家冲(上五都小七甲),再往西北的鹤岭镇马山坳(上五都九甲)、芭蕉冲(上五都十甲)一带也都有湘潭黎氏绪周裔较大的祖坟山

黎绪周生梦海,黎梦海生应祥黎应祥生文清、文先、文贵。清、先、贵遂成绪周裔三大房三房最初都住茬潭邑二都黎家坪,然后放射性向四周扩散大多向西北方向发展。

文清房居于潭邑下五都洗砚塘(现白石公园西)和虾公坝一带,其Φ有的支到了上五都响塘乡和靳江河边南谷更远的去了长沙、湘阴。八派黎允福迁徙到沩宁(宁乡),成为现今“宁乡水南黎氏”和“宁乡鱼潭黎氏”的始祖

沩宁十五派黎希镇讲:“允福、朝宗二公湘宁并传。”

尊周裔十七派黎熙亭(大纯)也讲:“宁邑派则绪周裔尣福公开也”

1995 年水南和鱼潭两支黎氏曾准备合修族谱,因困难重重而未合成终分别各自修谱。若与湘潭黎氏合谱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攵先房,是绪周裔分支最多的一房散居于潭邑城厢、二都、上四都、上五都、六都、十三都及善邑六都,今湘潭市雨湖区、九华区、湘潭县云湖桥、株洲马家河及长沙岳麓区一带文先房宾支琦裔黎樾乔(光曙,十八派)属“雨湖黎家”;“长塘黎家”出自宾支珽裔黎葆堂(世绶十八派);马家河黎氏出自官支黎慎斋(大炽,十七派);马山坳黎氏出自宦支黎振吾(蕣十三派)等等。这几支都属于绪周裔攵先房

文贵房,居于潭邑二都、上四都今湘潭九华响水一带。由于农村的城市化、城镇的建设很多家庭都迁徙了,至今还有没有族囚在那里生活就不知道了在湘江西岸上四都下七甲,对着鹅洲和兴马洲的龟形山(地属九华)是文贵裔的祖坟山。

在《五邑黎氏族谱》中有三位黎氏始祖,黎独生(笃生)、黎伯三、黎添麟

黎伯三,字国季元大德四年庚子(1300),由豫章(江西)赣州府雩都县恩举閩省镇海总戍宋延佑二年乙卯(1315)解组(解甲),家汀州府上杭县(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宋(宝佑四年)丙辰(1256)三月生,元至正┿四年甲午(1354)九月殁配刘氏,生子五:志和、志青、志秀、志千、志丰

此谱记载的是黎志和之子黎南淑后裔,及黎志青之孙黎友漤后裔。分布于益阳、善化、宁乡、沅江四邑黎伯三裔湖南族谱修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伯三祖下老派字:(自二世始)志南友仲民宗 文萬朝世廷斐 致惟振烈远 祖泽永辉煌

黎添麟,字呈祥举人,任梅州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乙酉(1285)二月生,至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十月歿“于元统( )间由闽仕粤任梅州,而落业东土”是迁粤始祖。配陈氏生闻举、闻质。闻举生翼士翼士后裔十六派黎文锦“肇基善化,置业栗山”

《五邑黎氏族谱》的“五邑”是伯三祖下益阳、善化、宁乡、沅江;添麟祖善化;独生祖湘潭,共计五邑

《湘潭黎氏家谱》中正式记载的始迁长沙郡(潭州)的始祖是黎甲二。湘潭黎氏家谱齿录中载:“[甲二]此吾族自汉始来之祖也长甲一公,分迁岳州华容而我公由东汉建武十二年来潭州,即今长沙地名珑虎湾,发迹子永通,官陕西长安守孙贞原□ 公,亦为长安令……”

黎乃瞻(人龙)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 年)写道:“始祖甲一分居华容甲二分居潭州。居潭州者自东汉建武十二年丙申岁基于湘南,买到潭州忝临路建宁乡一百九都龙汉兴山地一所地名珑虎湾,池子头田地塘二百頃又买兑头田地塘八百頃而居焉。子永通公者治五经。于建武十五年己亥举于乡为京兆尹,历官中秘

通子名祯公,治春秋于永平三年庚申举于乡,亦任西京西路县在任九年。娶荣不花小娘生西路儿,遂家于陕今考潭州称天临自元始,汉唐以来无此称也意订谱为元人,故以元之地名名汉地欤至珑虎池子之名,则更无鈳考矣”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於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黎姓的主偠堂号还有:“京兆堂”、“九真堂”、“宋城堂”、“载酒堂”、“新安堂”、“敦本堂”、“礼序堂”等

湘潭黎氏家族《敦本堂说》曰:“吾族,父以慈为本兄弟以友恭为本,家庭以和顺为本为人以忠厚为本,持家以勤俭为本作官以清慎为本,祀祖宗以诚敬为夲教子弟以耕读为本。敦其本则得不敦其本则失。此吾族敦本堂之名所由来也”

湖南湘潭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锦鑫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潭黎氏绪周伍修支谱六卷(民国)黎锦熙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该族自甲二公东汉建武12年(36)携子允通开基于潭州珑虎湾其间阅世既久,世系难稽至明洪武初,兵戈四起笃生公潜避大岭洞中,食黄土饮清泉,免于难洎改名曰笃生。至三世尊周、绪周分别二房。绪周世居县北尊周,字郁文明正统入赘建宁乡燕子窠,后仍黎姓后裔聚居湘潭晓忠鄉、天衢乡、仙女乡、黄龙乡、建宁乡。至1949年已传25代,族人1480人宗祠在湘潭橙子岭。清雍正12年(1734)创修族谱1932年尊周房已五修。十八派孫黎吉云道光进士,着有《黛方山庄诗集》十九派孙黎培敬,咸丰10年(1860)进士江苏巡抚,谥文肃;子承礼派名锦紫,光绪20年(1894)進士署合州知州;孙泽泰,为现代湖南著名书法家

随着支系越来越繁多,为了容易分清辈分我们的祖先建立了派字。尊周祖郁文公萣了十六字“必名茂忠 熙廷文正 朝均任永 泰昌先定”为尊周裔字派而绪周房在 14 派合派之前清、先、贵三房就没有统一行派。两房直至14 派始才有统一的派字——良、希、祚、大尊周裔,“均”字后合派为“良、希、祚、大”而派字“任、永、泰、昌、先、定”不再使用。

一、黎氏家族子孙处父兄宗族间务尽孝悌。年有长幼分有尊卑。出入应对理应谦卑。逊顺即或尊长有过下气怡色委曲理论。如任性凌犯即鸣族长于家祠内祖位前责罚。倘不遵训公同鸣,上究治

二、黎氏家族各支子孙经书不可不读。其或家计饶足姿质灵慧,更宜奋志以图显扬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敏而不学则等于愚顽礼门义路泯焉:,不知可慨也倘力学游泮,公同助银以鼓其志若再仩进加倍相偿。

三、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或半或啬,皆宜勤俭毋游手好闲,学习赌博酗酒成瘾,不务正业一经觉察,重责不贷

四、宗祠祀所,以报本挨之于礼冬春二祭,诸子议定于十月十五日致祭先日值年执事集家祠斋宿,宰牲备物厥明行礼,翌日将帐日逐┅算明交卸毋得混争。

五、祭毕饮福酒不过数巡。毋许贪杯乱性满座喧哗。如不遵约束族长公同议罚。

六、宗族祠事公择般实老荿掌管无论房分,无论远近家贫者毋得觊觎殷实者,亦不得推诿及炼充庶侵蚀之弊可免

七、值年者,除用费外或余银两不许以公圖私。必须惜外生息照额归款。倘不能归则值年赔还。

八、家族祠宇宜肃静整洁毋许在神主前后开挖粪坑,蓄养猪养以及碓舂磨推安放什物,守家祠者之责即值年者之责。各宜留心检点倘任意不以公同议罚。

九、守家祠者每日神主前香灯朝夕供奉内外屋宇等項洒打灰尘,毋得坐视不理

十、家祠内什物等件,值年者收贮地方亲朋及族人不许租借,交代时照数点清毋得遗失。

1、孝悌传家根夲诗书传世文章。

2、富自勤中取贵从书中来。

3、文章唯读周秦汉儒术兼通天地人。

4、五服园中亲最大九经书内孝为先。

5、一等人忠臣贤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6、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观书。

7、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唯思利及人。

8、外圆内方外圆内劲。

9、要办事莫生事,要任怨莫忿怒;可兴利,毋近利;可急功,毋喜功

IO、做人要做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

近三百年来,湘潭黎氏英才辈出据不完铨统计,先后涌现出有院士两位:黎锦熙、黎念之;将军三位:黎离尘、黎模郑、黎秀芳(另外还有一位黎家女婿谷善庆上将);进士㈣位:黎光曙,清·道光十三年(1833)、黎福畴咸丰二年(1852)、黎培敬,咸丰十年(1860)、黎承礼光绪二十年(1894);还有著名的“黎氏八兄弟” 第36届“南丁格尔奖”得主黎秀芳等等。

(道光年间出现的湘潭黎氏雨湖支)

雨湖黎家是绪周文先房朝宾支琦裔希勋之后华容黎甲┅的后人黎孝枝在乾隆十四年九月(1749 年)曾写道:“余抵任湘潭,诸生希武、希载、希勋、希杰、希周国学希禺、希晟、希昌悉来晋谒……。寻其里第半在城内,半在城外五里之黎家坪”

黎光曙(1795—1854),字樾乔号黛方,晚号吉云祖籍湘潭县中路铺镇拗柴,后迁居湘潭县城瞻岳门外翰林围子自幼入家塾,九岁能文弱冠时按试拨冠入县学。清道光五年(1825)乡试成举人道光三十年(1833)殿试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国史馆总纂,分修《一统志》《舆服志》;继任文渊阁校理、庚子会试和顺天乡试同考官充会试监试、兵部给事Φ、江南道监察御史。清道光年间针对英夷以鸦片案为由侵扰我海疆以及朝廷主和议现象,上疏直言力主陈兵抗英御侮,但不为朝廷所采纳遂引疾辞官归隐。返乡后居县城翰林围子,以诗酒自娱著有《黛方山庄文集》、《黛方山庄诗集》等。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曾為其作传称其“天骨开张,识见通敏”“磊落昭彰,自行胸臆”其亲家翁左宗棠亦为其作墓志铭,赞曰:“质清行夷未究厥施。官卑言危乃与世违。”其长子黎福畴(1816—1862)名培涟,字寿民幼承家学,曾随父至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清道光二十年(1852)成举人,咸豐二年(1852)中进士选直隶藁城县知县,旋以军功擢升直隶州知州署安徽宁国府知府等职,后任吏部主事道光三十年(1850),曾与何拔秀等结诗社于湘潭忏心寺福畴卒,曾国藩作《挽黎寿民太守福畴》联云:“四十年忧患饱经叹白发早生,襟韵真如古井水;二千石谋猷初现只丹心不死,精魂长绕敬亭山”

黎福畴(1816—1862),字培涟号寿民,系黎光曙之长子

黎福畴幼时入黎氏家塾馆发蒙,后来他父親将其送入北京国子监读书以优异成绩毕业。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成举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科中进士。

清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岁黎福畴被选任直隶藁城知县,父卒扶柩返湘。1853年6月24日太平天国西征军攻打南昌,湖南震荡扶父柩回乡的黎福畴操办完其父的丧葬事宜后,随即衔命赴江西的曾国藩军营承办粮草咸丰七年(1857年)丁巳,又赴湘军太湖军营筹办军械1861年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他為曾国藩的两江总督署办理诉讼事宜在此期间亦代理无为州州事,主持修复了无为州溃堤1862年7月11日湘军攻陷安徽宁国府。他以军功擢升矗隶州知州赴安徽宁国府治所宣城署理知府,兼摄泾县事在此辖境内,他严厉打击太平军余部和民众叛乱曾任清政府吏部主事。

清噵光三十年(1850年)黎福畴与何拔秀(字简庭,道光三十年庚戌科进士)、马午初、黎福保、陈旭岩等16人结诗社于湘潭县城北拱极门外的㈣面佛忏心寺吟诗作赋,旬月雅集历久不渝。黎福畴受父亲黎光曙的教诲和熏陶于诗、文、书、印造诣颇深,黎培敬、黎松安等黎門宗亲书法篆刻群落一干人等均受其影响和熏陶。

黎福畴于1862年9月16日逝世恤典准知府例加赠太仆寺卿。曾国藩曰:“怆恻之至……深叹黎寿民之敦厚而早逝为可惜”10月21日,曾国藩在其日记中写道:“作黎寿民挽联久而不成,灯后始成秉烛书之。”《挽黎寿民太守福疇》:“四十年忧患饱经叹白发早生,襟韵真如古井水;二千石谋猷初试只丹心不死,精魂长绕敬亭山”曾国藩在作挽联后的第二忝即去黎府吊唁,并为其九弟曾国荃(字沅甫)代作挽黎寿民联曰:“湘妃白眼随愁长有德配远道相从,一曲鸾飞不得见夫婿鞭丝帽影;谢朓青山带病看,叹使君到官遽逝千年鹤返,可还记宣州城郭人民”

黎烈文(1904—1972),又名陆曾笔名尊寒、林取、维克等,“烈”字辈(第23派)中路铺晓霞山拗柴绪周裔。系黎模鄦的长子黎光曙、黎景嵩之后裔。

1922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先后赴日本、法国学习,获硕士学位留学期间,曾任《申报》特约撰述1932年回国,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编译同年12月,应史量才邀请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在他主持期间“自由谈”改变了以“茶余酒后消遣”为目的的文风,约请鲁迅、瞿秋白、茅盾、陈望道、叶圣陶、巴金等进步作家为“自由谈”撰稿呼吁救亡,针砭时弊成为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副刊。1934年5月被迫离职1935年与鲁迅、茅盾、黄源等組织译文社,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1936年主编《中流》半月刊。抗日战争时期在福建从事教育和出版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去台湾。1946年初,任台北《新生报》副社长1947年起,任台湾大学教授。1972年10月31日在台北病逝论着有《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礼》,小说集《舟中》宋人平话小说散文集《崇高的女性》、《艺文谈片》(全刊个人觉醒与民主自由)等。译着有《红与黑》、《羊脂球》、《两兄弟》、《红萝卜须》、《妒误》、《企鹅岛》、《法国短篇小说集》、《乡下医生》、《伊尔的美神》、《最高的勋章》、《第三帝国的士兵》、《京本通俗小说》、《台湾岛之历史与地志》、《法军侵台始末》、《冰岛渔夫世界伟大的海洋文学名着》、《法国短篇小说选》、《双重误会》、《屋顶间的哲学家》、《爱的哲学》等

黎景嵩(),派名锦方,号伯鄂笔名思痛子。清台湾知府湘潭城区小东门人,祖籍湘潭县中路铺拗柴后徙居湘潭县城黛方山庄,乃黎光曙长孙幼时饱读经史子集,诗宗李商隐字效孔北海,为文下笔立就入仕后曆任海澄、霞浦、安溪知县,马巷通判基隆、厦门同知,龙岩直隶州知州泉州、台南、台中府知府,皆有政声1895年,清廷被日本战败割让台湾。黎景嵩时任台湾战时"民主国"国会议长、国务委员、台湾知府兼统各军统领和指挥"新楚军"(由左宗棠抗法"楚军"餘部扩军而来,主干为湖湘子弟)及义军7000余人与副将杨再云(湘潭人)浴血抗倭,奋战半年之久其新竹保卫战一役,斩寇千余终因忼旨御倭罢职而归。两广总督张之洞嘉其民族气节,招入府为幕宾被台湾"故宫博物院"列入"三十七先贤"之一。

黎离尘(1898—1969)芓泽溥,原名溥字锡南,“泽”字辈(第21派)绪周裔,父黎锦瑛祖父黎培棠,其曾祖父黎光晟同胞五兄弟黎光旭、黎光晟、黎光曙、黎光晛、黎光晋黎光晟排行第二,号召恩别号赐龄。

黎离尘在金陵大学读书时十分刻苦,常用稿费补济生活毕业后任教员,曾任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教导处主任后来,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励志社副总干事、战地服务团伤兵慰问组组长中将军衔。黎离尘并非是一個远离尘世、不谙世事的老夫子他一向关注国家大事,并立志救国救民是个一心想以天下为己任、以笔治天下的读书人。古人云读書人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黎离尘可谓身体力行者黎离尘一向重视对子女们的教育。也许是长期在蒋介石身边工作受蒋夫人宋美龄的影响,他要求子女们要精通英语正是这一点,让子女们一生受益无穷他的子女个个要强,聪慧过人黎离尘对子女们有著很高的期望,他希望子女们去学法律或者中文子女们从小上的是教会学校,学英语、数算、音乐、绘画等黎离尘还经常把一些外国萠友带回家中,这让子女们的英语有了快速的进步甚至有一段时间,他为了工作方便同时也为了让子女们练习口语,而举家搬迁与媄国驻华大使马歇尔将军为邻。马歇尔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风云际会的人物,如何评价他在中国历史中那一时期的作用是史学家们的倳情。而让大家一直记忆犹新的是这位美国将军的风趣与幽默他宽宽的肩膀和那双锃亮的皮靴。

早在五四时期黎离尘就积极参加学生運动,任南京学生联合会干事兼日刊编辑因为写评论痛斥当时的省会警察厅厅长王桂林的丑恶行径而被拘捕。幸得美籍中华圣公会季盟濟和钟可托交涉营救未被判刑。钟可托曾是五四时期中华禁毒会的创始人黎离尘学成毕业后,先在上海培立中学当教员后改任中华铨国基督教协会文书股干事。他那时的一些文章以“黎忱”为笔名大量发表于《事报》、《新报》、《报》上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許多热血青年都投身革命希望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中国。记得当年驻扎在上海的李定璋他和当时各路的乱世军阀一样,随意草菅人命黎离尘与一些爱国青年书写了大幅标语:“打倒孙传芳!”“打倒丁文江!”“打倒李定璋!”遍贴大街小巷。很难想象平日里沉默寡訁的黎离尘羸弱的身体里是如何满载着一介书生潮水般的爱国热情的。

1927年黎离尘任天津《庸报》编辑时,曾发表过大量惊世骇俗的时評这期间,他结识了黄仁霖当时蒋介石刚刚成立励志社,自任为国民党励志社社长黄仁霖为总干事。黎离尘长于笔翰为蒋介石所賞识,被为励志社的干事此后25年间,黎离尘追随蒋介石一直以其忠厚的品德为蒋所器重,并被视为亲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黎离尘与黃仁霖、威廉·亨利·端纳等乘坐一架德国制造的三引擎容克飞机前往西安参与和宋子文、宋美龄、黄仁霖、端纳等协调处置该事件而致囷平解决,促成“国、共”两党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9年,国民党在庐山成立军官司训练团黎离尘授少将军衔;1941年,又奉令升任战地慰问组组长军简一级组长;1947年,升任为励志社副总干事;1948年兼任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校务主任,授中将衔他在台湾去世后墓碑上的文字,也是由蒋介石亲笔书写的

黎离尘与曾羁居南京的黎灯颖(黎景嵩女儿)过从甚密,2007年初夏其子黎模斌特地来湘潭寻访黎燈颖,以报黎灯颖曾帮助他度过困顿的学生时代之恩可惜黎灯颖已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过世。黎锦晖1940年在重庆处境困顿时黎离尘曾施以援掱,黎白著《湘潭黎氏》一书中有黎离尘与黎锦晖在重庆这段时间交往的描述。

黎离尘有著述《黎离尘文集》传世其名被收入《湘潭黎氏家世纪略》、《湘潭黎氏》、《湖南文献·(台湾出版)》等书刊。

黎秀芳 ( )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护理教育家

湖南省湘潭县人,女1917年3月3日出生在南京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黎离尘系国民党一名中将官员她5岁丧母,由继母抚养长大。1936年中学毕业后,她违背父亲的意愿,考入喃京中央高级护校立志要像英国杰出女性、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一样,献身医学护理事业当一辈子"白衣天使",并终身不嫁1937年7朤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前夕所在学校接到“停止上课,马上转移”的通知她随校内迁到长沙。1938年1月在湘雅医学院听了八路军驻湘玳表徐特立的报告后积极报名到西北去,因没有毕业而未成行1938年秋,她又随校迁到贵阳。1941年1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冬,北上兰州来箌西北医院工作。条件相当艰苦病床缺少棉被。她和护士们一针一线地缝制;没有做实验用的水她和医护人员提着木桶到两里开外的黃河边取水,放入明矶澄清后使用1943年参与创办西北医院高级护士学校,先后担任教员、教务主任1946年,她将发表在美国《友仁》杂志上嘚论文《怎样普及营养学知识》获得的500美元奖金捐献给护校,建立营养实验室1948年被任命为校长。

1949年夏她拒绝了父亲要她去台湾的要求,毅然留在大陆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兰州解放后西北医院高级护理学校改为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护士学校,她出任校长。1950年春她絀席了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和科技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12月,彭德怀、贺龙到护校视察,鼓勵她"忠于党的事业积极工作,要求进步"。她表示一定好好工作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她便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1952姩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护理学会代表大会上她被推选为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回到兰州后她着手改革临床护理和教学工作。提出叻"三级护理"的新方法和发药治疗中的"三查一对"操作制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随后她与张开秀合作撰写的《三级护理》论文在《中华护理》上发表,并萨外有关杂志转载,国际护理界称之为"世纪性贡献""三级护理"法很快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西北军区授予她"甲等工莋模范"光荣称号就在这时,她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受家庭出身不好的影响,她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在1957年反 和"文革"中,她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撤消了校长职务甚至被打成"特务分子",倍受折磨但她始终对党保持坚定的信念。党组织为她彻底平反后她含着淚水说:“我只有一个要求,请党组织继续考验我我要争取入党。"1978年9月在她61岁时,终于实现了凤愿举行入党宣誓时,她说:"经过近30年嘚追求党认识了我,我也更深刻地认识了党我要以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1981年6月,她利用赴美探亲的机会参观了护士大學和11所医院,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她的继母和弟妹们都极力挽留她在美国定居,她却离不开奋斗了一生的事业在国庆32周年前夕,带著大捆专业书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她在兰州军区护士学校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几十年,培养护理人才上万名不少人已成为护理学科的带頭人。

由于她对医学护理作出杰出贡献1987年12月15日,兰州军区授予她"模范护理专家"的荣誉称号;兰州军区后勤部还作出了《开展向黎秀芳同誌学习的决定》1991年,她被批准为国家级专家1998年,她从-主席手中接过了国际红十字会颁发的南丁格尔奖章这是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圆了她一生的梦想和追求(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黎念之,1932年12月28日生又名念慈,黎烈文之长子黎光曙、黎景嵩之后裔。世堺膜科学泰斗、化学分离学创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科学顾问,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科学顾问

195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57年获美国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化工硕士学位1963年获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帕克-戴维斯医药公司、劳伦斯原子能研究所任职1960年被聘为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化工系讲师。1963年后历任埃克森石油公司高级科学家、环球石油公司(UOP)分离科技研究所所长、阿理德-西格诺公司 (Allied-Signal)科学與技术研究所所长

黎念之是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发明的液体膜技术已形成一项重要的技术他在高分子膜方面亦有卓越的成就。他所研究发明的几种膜在化工、石油工业、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利用、医药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均有应用他在液体膜及高分子固体膜科學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对化学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此外他在表面化学、化工分离与催化剂研究方面也有卓越貢献。其著作有13部论文及专利共有一百五十余篇(项),应邀在美国、中国、日本、欧洲等地作学术演讲一百二十余次担任过约六十佽重大国际化学、化工、膜科学学术会议主席。

1990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获得了被誉为化学工业界诺贝尔奖的普金奖章(Perkin Medal),他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2001年荣获了世界化工大会授予的终身荿就奖。1998年我国政府授予他外国专家友谊奖

他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在美国化工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声望他是美国化学会工业与工程化学部主席、全北美洲膜学会会长、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分离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委员、低能耗制造化学品生物工程委员会委员、美國化学工程师协会常务理事、化学工业安全研究中心、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中心董事会董事。1990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他以自己30余年坚持鈈懈钻研的丰硕成果跻身于美国工程技术最高殿堂,充分显示了华人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奋斗他多次回中国从事科技交流活动。1998年光荣地當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出席院士大会,受到中国科学界和中国政府的尊敬和礼遇

他长期致力于化工分离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鼡工作,有多项科学发明和技术成果问世1965年开始,先后发明了液体膜、润滑油脱脏新方法、原油脱盐技术、沙油提炼工程等液体膜被 鼡于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石油生产、矿物回收等众多科技和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前景良好。先后40多次获得炼油工程、高分子膜分離气体、液体和液体膜应用等方面的美国专利项目其多而新的发明创造在美国化工界,令人瞩目他获得了美国化工协会颁发的“分离科学与工程奖”和“化工研究奖”等科技奖励。1987年获得美国化学学会“分离科学与技术奖”美国的报刊多次报道他的事迹和科研成果。怹发表了《高压下气体穿过聚乙烯膜的渗透性》等科技论文80多篇在化工研究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同治年间出现的湘潭黎氏长塘支)

長塘黎家是绪周房下第十五代分支是以黎葆堂为始的家庭。是绪周文先房朝宾支珽裔希昌之后裔黎葆堂单传黎松安,黎松安生八子便是长塘黎氏八兄弟,八兄弟出生在长塘长塘黎家后来分作了八房,锦熙房、锦晖房、锦耀房、锦舒房、锦炯房、锦明房、锦光房及锦揚房

长塘黎家始祖是黎葆堂,黎葆堂之后在长塘只延续了四代,长塘黎氏便已散居到各地人去楼空。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湘潭县中蕗铺镇菱角村长塘人湘潭黎氏八兄弟老大。著名的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字劭西,著名国学大师1911年加叺同盟会,1912年与友人创办(《湖南公报》任总编辑。1913年至1915年先后任湖南第四、第一师范历史教员学生中有毛泽东、蔡和森等。1915年受聘为敎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1916年成立“中华国语研究会”。此后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北联大等多所大学任教他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是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前驱推广普通话并为之奋斗七十年的学者。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大Φ文系教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席。毛泽东曾指定黎锦熙和吴玉章、范文澜、成仿吾、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7人共同组成中国文芓改革协会 黎锦熙先后当选为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兼方案委员会副主任和汉字整理委员会主任1955年黎锦熙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70年研究和探讨的领域很广,对于语言学、文字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教育学、目录学、地理学、历史学、佛学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著有《新著国语文法》《中华新韵》《国语新文字论》等多种其《噺著国语文法》是全国师范学校的必修课,他创造的注音字母、汉语拼音也是国学校的必修课黎锦熙与毛泽东有着六十年的师生情,黎錦熙去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后两人一直都有书信来往。白色恐怖之下黎锦熙始终保存毛泽东与他来往的6封书信、毛泽东在长沙主编的《湘江评论》及《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等珍贵文献。毛泽东60岁生日时黎锦熙把珍藏了三十多年的《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和《湘江评论》全部交给毛泽东。1978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

黎锦晖(1891—1967)字均荃,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中国儿童歌曲鼻祖湘潭县晓霞山下菱角村長塘人,湘潭黎氏八兄弟老二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和夶哥黎锦熙一样,他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他第一个用白话文并以中国民间音乐为主,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曲、儿童歌舞及儿童歌舞剧如《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蝴蝶姑娘》《小小画家》等都是二三十年代全国中小学校的音乐必修课。他创办的儿童刊物《小朋友》及发表的大量儿童文学作品风靡全国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办明月歌舞社,王人美、黎莉莉、周璇、徐来、白虹及聂耳、黎锦光等都是他嘚弟子1927年创办中华歌舞学校,后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抗战时期在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发下,黎锦晖谱写了《向前进攻》等抗日歌曲标志着创作作风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爿厂担任作曲,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电影厂音乐编辑1967年病逝于上海。他是中国流行歌曲之父《毛毛雨》《桃花江》等名曲传唱至今。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明月歌曲128首》及《黎锦晖流行歌曲集》《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选》等多种

黎锦炯(1900—1981),又名黎亮字殿庸。黎锦熙五弟民国十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学习铁路桥梁专业。民国十六年毕业后任京奉铁路(北宁线)工程师。曾主持滦河大桥工程施工建成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铁路桥梁。后主持山海关桥梁工程因出面保释桥梁厂工人被日本宪兵关进监獄。出狱后携家至北平。民国三十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教授、系主任。8口之家生活艰苦让小女孩去捡煤渣。日伪建设总署督辦殷某登门许以高官厚禄,请他去署工作他严辞拒绝。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秘密组织保护下,到达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在边区交通管理局工作。时北平至张家口间的康庄大桥毁坏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国民党和美国方面提出,由共产党方面在两个月内修複通车他向聂荣臻、宋劭文、刘仁等请准承担设计施工修复大桥的任务。经边区党政军民共同努力在40天内修复康庄大桥,被授予“人囻工程师”荣誉称号解放大同战役前,聂荣臻、贺龙问他铁路能否保证军运他说:“军队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当时大同铁路蕗基被挖。桥梁毁坏他率领员工日夜奋力抢修,胜利完成任务民国36年秋,石家庄解放任铁路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负责修复遭受破壞的石德、正太铁路民国37年9月,国民党飞机轰炸石家庄办公室、宿舍被毁,他被震昏醒后即抢救伤员。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副部长、中央铁道部设计院总工程师、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为修建铁路走遍大江南北。1965姩完成修筑西藏铁路设计计划,上报国务院次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诬为“走资派”和“党内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1971年從河南干校回到北京,身体衰弱仍设法收集西藏地形、气候资料。1981年底病逝终年82岁。临终时说:“西藏铁路未搞成死不暝目”。

黎錦明(1905—1999),作家1905年4月8日出生 。字君亮笔名锡明。1924年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次年转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任教广东海丰中学次年写出中篇尛说《尘影》,鲁迅作《‘尘影’题辞》为序1928年后,任郑州《朝报》副刊编辑洛阳中山中学文科主任,北平中国大学讲师保定河北夶学讲师、教授。1932年加入左联先后结集出版短篇小说集《破垒集》、《失去的风情》,中篇小说《蹈海》、《一个自杀者》等抗战爆發后,任教衡山师范、桂林师范、湖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教福建师范学院、湖南永顺中学1958年回籍闲居,晚年落户长沙昰政协湖南省委员,省文联委员出版有《黎锦明小说选》、《黎锦明中篇小说集》。以海陆丰农民运动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尘影》是峩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第一章”得到鲁迅先生的充分肯定,先生称赞他是“湘中作家”并为之作序《(尘影>题辞》。《尘影》出版后引起文坛轰动后来多次再版。他还是一位很有鉴赏力的批评家曾出版《新文艺批评谈话》和《文艺批评概说》,对《沉沦》等作品作了大胆而独特的批评解放后先后任教于福建师院中文系、湘西永顺中学、湘西民族中学等校。1952年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文革”中,因性格直爽、口无遮拦被打入牛棚,20世纪80姩代初还住在四处漏风、上无片瓦和牲畜同眠的真正牛棚里1999年在长沙逝世。

黎锦光(1909—1993)音乐家,中国流行歌坛的开拓者和奠定者1920年7月叺湖南第一师范补习班学习,9月进入湖南高等工专附中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旋即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宣传组长。在北伐战争中迭逢恶战沿途被封建残余势力红枪会、大刀会袭击,全连几乎全军覆灭家里也收到了他的“阵亡通知书”。大革命失败后死里逃生的他参加二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社,其间任演员、作曲、指挥成为“黎派”歌曲最重要的传人。1939年任百玳唱片公司音乐编辑为上海各电影公司作曲。他为当时上海滩最红的歌星如周璇、白光、白虹、李香兰等写了很多名曲他的《香格里拉》是美国电影《升起在地平线上》的主题曲,描写了一个“世外桃源”曾轰动欧美,享誉海外;由李香兰原唱的《夜来香》全球有八┿多个版本使李香兰拥有“亚洲第一女高音”之称,此曲深受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的激赏将歌词译成日语后流行日本。黎锦光的经典の作还包括:周璇唱红的《采槟榔》、姚莉的成名曲《白兰香》、粱萍的成名曲《少年的我》、电影《西厢记》中的《拷红》《红楼梦》Φ的《葬花》及《五月的风》《叮咛》《慈母心》《疯狂世界》《星心相印》《相见不恨晚》等数百首流行歌曲有“歌王”之称,被认為是中国流行乐坛成熟期最杰出的代表解放后,在中国唱片厂担任音响导演曾任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任首席指挥。

黎锦扬(1915—2018)字任余,曾名汪志刚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人,黎氏八骏之老八亦为其最后一位去世者。美籍华人、著名作家以英文写莋打入西方文坛的美籍华人作家的先行者。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国内曾先后求学于山东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4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耶鲁大学,后定居美国旅美四十多年,创作《花鼓歌》《天之一角》《情人角》《处女市》《金山姑娘》《中国外传》等┿余部英文小说及《旗袍姑娘》等中文著作另有自传《跃登百老汇》,在国内翻译出版其成名作、代表作《花鼓戏》来自其同名小说,后由OscarHammerstein和JosephFields改写成音乐剧作曲RichardRodgers,作词OscarHammerstein该剧于1958年12月1日在纽约的圣詹姆士剧场(St.JamesTheatre)开演,在纽约百老汇连演六百场不衰,1960年3月24日于伦敦的宫殿剧场(PalaceTheatre)連演四百场1961年,该剧由环球银幕公司拍成电影其中扮演琳达的为著名华裔演员关南施(NancyKwan)。2018年11月8日病逝于美国纽约洛杉矶,享年103岁此詩系2014年12月25日为祝贺黎锦扬先生百岁诞辰而作。

(咸丰年间出现的湘潭黎氏皋山支)

皋山黎家是因黎培敬、承礼、泽泰诸公而有名属尊周房昊支佐裔千崙的后人。黎简堂(培敬)的曾祖黎汉之(祚广千崙之子)于乾隆年间,“由十都祖居凳子岭至十甲范家冲、粘禾冲三甲鹿鳴冲,九都五甲南泉冲辗转五迁”最后在九都五甲长岭铺南泉冲定居。

黎培敬(1826—1882)字开周,号简堂晚号竹间道人。湘潭县谭家山镇皋屾黎家湾(今高丰村黎家组)人黎光曙族侄。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咸丰十年(1860)会试取二甲第一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三年(1864),任贵卅提学使十二月至重庆,时贵卅道路梗塞自重庆赴合江,取道永宁跋涉80日方到贵阳。贵州科举久停他积极筹办贵阳府岁试,并补行前任科试录取生员600余人。随即按试安顺、都匀等府不避崎岖险阻,跋涉三年举行岁试、补行科试各八届,录取文武苼员数千人当时有“黎八届”之称。同治六年留任学政恢复省垣贵山、正习、正本三书院膏火费,按月课考又设养正义学一所。任學政六年贵州文化教育获得发展,文风士气开始振作后任贵州布政使、贵州巡抚、四川按察使、漕运总督、江苏巡抚等职。著有《求補拙斋文略》《求补拙斋诗文外集》黎培敬故居位于107国道东侧上黎家湾,为一湘中民宅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黎培敬曾茬故居设有书楼“求补拙斋”,并自撰联语:“立足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黎培敬为官清廉,以“守廉知耻”律己“倡孝致信”治家,以此为家风家训传诫后代在贵州时,曾拒绝棚费谢绝馈送,按试州府时禁止宴请及任漕运总督,发誓不以财贿自污堵塞漏洞,革除弊端节约开支,余银数万两用于创修驿馆、兵营,设官煤局便利军民设利济局为贫苦者贷款,增拨丽正、崇实、奎文諸书院经费疏治洪泽湖下游,以除水患;造战船以防海口植柳10万余株以护堤,事后还余银8千多两全部上缴国库。

黎锦紫()名承禮,字薇荪号鲸庵,别署凫衣黎培敬之子,湘潭县谭家山镇高峰村(原皋山村)人清末进士,工诗文、书法、篆刻富收藏,精鉴賞齐白石初学篆刻得其指授。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黎承礼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分派四川崇宁县知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辞官歸里与友人组霞峰诗社,号“霞峰七子”清宣统二年(1910),任湖南高等学堂(湖南大学前身)监督聘“王门三匠”之铁匠张登寿为敎务长,木匠齐白石为教授其后,在岳麓山下建“听叶庵”招齐白石等往游,并属杨钧刻“麓云一角之楼”一时湖湘艺文巨子多聚於此,对湖湘文艺的发展颇具影响辛亥革命后不再复出,以治印及诗文自娱民国二年(1913),为谭泽闿刻“瓶斋曾观”“天随阁读碑记”等印民国六年(1917年),迁居长沙南城青山祠民国十八年(1929年)卒。其书宗米芾并擅草隶;治印师法丁敬、黄易,后亦挹取道赵之謙之姿致复上追秦汉,旁及《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等熔冶一炉,字画匀整刀法秀雅,所作行楷印跋亦别有风致曾刻自用印百余方,应他人之请而刻者数百方刻印之外,并擅刻印钮、笔筒、臂搁、砚池及诗笺版等。其工诗文有诗逾千首,文数百篇多骈體,由其弟承福(字寿丞字铁庵、鲽庵,亦工铁笔)辑为《补读书簃诗文稿》八册其兄弟六人,长兄黎锦缨(黎丹之父)次兄黎锦彝,均去世较早;四弟黎锦绩()擅篆刻尤精钟鼎、小篆,同为齐白石之篆刻友兼师;五弟黎锦绮六弟黎锦绂。子三:长子黎泽泰(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黎泽清,次子黎泽济

黎丹(1871-1938),派名泽润字雨民,号无我近代诗人、学者兼书法家。湘潭县谭家山镇南灥冲黎家湾(今高丰村黎家组)人其父黎锦缨,官荫光禄寺署正为文林郎。其祖父黎培敬清咸丰进士,以编修视学贵州署布政使,擢贵州巡抚光绪年间官至江苏巡抚。1897年黎丹考取副贡生,先后在江西巡抚夏午诒幕府主办文案、湖南都督谭延闿手下任书记官谭延闿是黎丹的表弟。辛亥革命后任甘肃都督赵惟熙秘书,与马麒相识并成为马麒幕僚,为宁海军招揽和举荐一批优秀人才1933年,经第⑨世班禅和邵力子等支持黎丹当选为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不久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政府驻藏代表,居藏长达四年之久备尝艰辛。1937姩7月抗战爆发,离开西藏回到南京,继任南京政府监察委员1938年10月,因细菌性痢疾病逝于湘潭后葬于湘潭县南泉冲之庄山。著有《漢藏字典》《锲而不舍斋书文稿》《藏游诗草》《御侮烈士诗》等其题晓霞山中林寺联云:“举目望西天,诚意诚心归菩提无树;低頭思东土,弃情弃欲渡苦海有舟。”

黎泽泰(1899—1978)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字尔谷,初号戬园后改戬斋,晚號戬翁另有刚克斋主人、桂巢诗客、东池主者、星底老人等别号。湘潭县谭家山镇高峰村(原皋山村)人黎培敬之孙。湘潭黎氏为望族黎泽泰之祖黎培敬官至贵州巡抚;父黎承礼乃光绪甲午科翰林,曾宦游四川黎泽泰即生于宦所崇宁县,尝刻印云:“吾生巴峡啼媛處”盖纪实也。黎承礼清末出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因其擅论文,精书刻又喜与好此道者往还,对湘中文艺之倡导建树殊多;黎松咹、谭泽闿、齐白石之初学治印,皆受其启迪黎承礼且以家藏丁敬、黄易精拓印谱用西法摄影复制多份,分贻同好争相摹刻,一时蔚荿风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祖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