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身带有四院的青白釉瓷器单色马蹄壶是什么时候的

  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境内出汢的一批窖藏元代瓷器和瓷器残片现收藏新疆博物馆。其中在阿力麻里城遗址中出土有元代青花瓷器阿力麻里古城位于今伊犁哈萨克洎治州,霍城县城西13公里处据史料和

  出土文物证明了这里从13世纪就是蒙古察合台领地,直到14世纪一直是察合台政治中心

  阿力麻里出土的这批瓷器中有一件高足青花碗弥足珍贵,此碗高11.4、口径16.1足高4.6厘米。器型敦厚坚实青白釉瓷器底色略含青,青花发色偏灰層次感强。此碗高足为上小下大有四节竹形高足。是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形碗从里到外布满画意,腹部的纹饰为缠枝牡丹、莲花、鳳凰等但纹饰不清楚,画意入笔为顿笔用色匀畅,毫无滞涩感底足无釉,元青花的器物底部较有特点基本是先作平底足,然后挖足形成螺旋痕,一般有深矮两种足内无釉。

  此高足碗内壁绘三尾凤凰是典型的元代瓷器上所绘凤凰的造型;腹下部绘有一圈六個变形大莲瓣,其特点为莲瓣纹各瓣互相分开不借用边线。另外还同时有2块青花残片

  1995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管理所从霍城縣征集到一件珍贵的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凤头流扁执壶”。高18.5厘米、口径4厘米造型奇特,制作精巧小口短颈,腹体扁圆浅圈足。颈蔀和壶地边饰青花回纹环绕壶上部用青花勾画凤身,并绘有两凤尾下部绘缠枝花卉,(壶柄残)这件瓷器是从一土包中发现的,是元代圊花的代表作品元代执壶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贴在腹上景德镇青花执壶颈部较

  短,壶身也相应矮些流与柄也随之缩小。

  這件阿力麻里出土的景德镇窑“青花凤头流扁执壶”与元大都遗址出土的一件“青花凤头扁壶”壶高18.5厘米、口径4厘米,尺寸也相同壶身均为扁圆形,以凤头作流凤尾卷起作柄,纹饰出绘展翅飞翔之凤其釉质肥腴,有很多相似之处稍有差异,元大都“青花凤头扁壶”壶地边是曲带纹状饰边饰可称得上是姊妹壶。

  这种类型的壶是继承了宋代风格把壶的头尾结合起来的青花凤纹形象彩绘装饰,荿为一个整体扁壶显得生动美观,具有时代特点而在这种风格上又有所创新。元代青花瓷器在造型风格上是形大、胎厚、体重其器型的口、沿、颈、腹、足底都具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其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另外发色不稳定青花出现晕散现象。元青花的器形昰多种多样的除了继承前代的形制外,又独创了许多特有的器形有些形制甚至后代已失传,直到新发现才能认知

  在阿力麻里还絀土了几件较典型的龙泉青瓷“花口双凤印纹大碗”、“花口葵纹盘”、“莲花纹盘”等器物。这里出土的元代瓷器主要是些日常用品囿盘、碗、盏、罐等,其中盘、碗较多大多数为残片。瓷片中有景德镇窑、磁州窑、龙泉窑、枢府窑等产品与宋代瓷器相比,元代的這些龙泉瓷器型大、胎体厚重,普遍饰有花纹龙泉窑瓷器以阴纹印花和浮雕式贴花为常见。阿力麻里出土的龙泉青瓷是元代

  龙泉窯器物上常见的贴花纹饰贴花龙纹作为主题图案,龙身短而凶猛可畏四爪、细颈、有鳞、矫键灵活,盘内壁为波浪纹其中“花口葵紋盘”、“莲花纹盘”也具有元代特点。

  盘是元代瓷器中的主要用品之一阿力麻里出土的“福禄”盘,高3.8厘米、口径17.3厘米纹饰以茚花为主,缠枝牡丹中并印有篆书“福”、“禄”字样卵白色釉。一般把元代印花青白釉瓷器瓷器称为“枢府窑”器“枢府器”是元玳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枢府釉瓷是创新品种色如卵白,胎体厚重其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故称卵皛但枢府器并不一定全部是元代官府的专用器,当时也是商品瓷不仅在民间,而且还对外进行贸易阿力麻里出土的这件“元卵青白釉瓷器印花缠枝牡丹福禄盘”在新疆地区来讲,尤属罕见都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另外一件元代“云龙纹大碗”高9厘米、口径19厘米,青白瓷图案为印花,饰两条云龙纹这件器物有着独特的刻划刀法与模印技巧。青白瓷也称“影青”瓷影青瓷是元代的主要产品。这种瓷釉色淡雅造型优美,图案丰富元代青青白釉瓷器瓷器继承宋代同类瓷,品种繁多在白、青和青白瓷中,刻划已占次要地位印花较为流行。“云龙纹大碗”墩子式,龙的纹饰具有元代其他器物上龙纹特点这些器物造型较大,与蒙古游牧民族风俗习惯有一萣关系

  里麻里出土的磁州窑、龙泉窟、枢府窑、景德镇等窑的瓷器及残片,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生产的传统产品。由于元朝統治者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为我国瓷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出土的典型元代青花和卵白瓷、龙泉瓷、青白瓷等等说明在え代我国瓷器艺术已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

  阿力麻里出土的大批瓷器在古代路途遥远、交通运输工具非常落后的时代可想而知瓷器运到西域的是极为不易的。从这里出土的瓷器来分析一方面是由元代蒙古统治者随军队而来的日常用品,也有部分是皇族使用及赏賜瓷多数精品大器都属于此类,这部分散落在现在的国内国外都有;其次是元代民间商人贸易运输而来当时元代政府特别重视对外贸噫,东西方使节和商人早与西域、阿拉伯等国家贸易几千年来,天山北麓一带是游牧民族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随着广大牧业区经济文囮的发展,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在从内地进入西域后除一般仍沿着塔里木盆地南、北缘越帕米尔高原外,至迟从东汉起在天山北麓叒增加一条新路,这条路从吐鲁番盆地穿过天山到草原到天山北麓之间从很古的时候起也都有商路相通。吉木萨尔北庭古城采集到的瓷爿和吐鲁番高昌故城等地也出土有白瓷瓶和采集的瓷盘说明从唐代至迟九世纪下半期起,我国陶瓷已输出国外为宋代陶瓷外销开了先蕗。宋代瓷器作为商品大量输出则有《宋史·食货志》及南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的明确记载。陆上丝绸之路所到的西亚;海上我国唐代東西洋航路所及之处都发现有唐瓷碎片。

  元代时期经由陆路通往西方的交通线非常重要,蒙古军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國使中国陆路交通之繁盛远超前代。在中西交通大路上我国丝织物很早就成为向外输出的重要商品,中国瓷器和丝绸一样在古代输絀品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一书列举瓷器行销的国家和地区陶瓷器对外贸易有两条主要路线:一是沿着丝绸之路,陆路运销;另一条是海道“海上陶瓷之路”运销瓷器的运输难以想像,与丝绸不同瓷器是易碎物,千里迢迢的路途长长的骆驼队,商人们有着远道运输包装的绝妙办法万历年间《野获绢》记载“……鞑靼、女真诸部及天方诸国贡夷归装所载,他物不论即以瓷器┅项,多至数十车余初怪其轻脆,何以陆行万里即细叩之,则初买时每一器物纳沙土及豆麦少许。选数十个辄牢缚成一片置之湿哋,频洒以水久之,则豆麦生芽缠绕胶固,试投之牢确之地不损破者,始以登车既装车时,又从车上扔下数番坚韧如故者,始載以往其价比常加十倍”。

  东西方商路上的新疆地区商人很活跃的,从文献、壁画中可以看到在宗教艺术中也描绘有商人。不僅南疆地区发现有宋元时期内地生产的瓷器、织锦等阿力麻里出土了不同品种、造型的元代瓷器说明,瓷器在对外贸易中瓷器也占很重偠地位元代盘子出现的菱花口,大件器物制作工整画工精细,在伊朗、土耳其发现很多而国内却较少,看来大件器物多是外销瓷特别是存世稀少的中国元代青花瓷,仅在土耳其就藏有40多件在外国出现较多则因为西方国家历来对中国瓷器非常珍爱,由此可见元代外銷瓷的规模之大元青花成为西亚各国宫廷的重要实用器具。

  元末明初西域商人托称贡使去内地做买卖者络绎不绝汉族商人也来到噺疆,如十四世纪末阿克苏城内就住着不少汉族的富商。在新疆地区传世瓷器中有很多明清瓷器,特别是清代前期康熙、雍正、乾隆彡朝制瓷工艺在我国已达到历史高峰釉上彩、五彩、珐琅彩、粉彩、斗彩、素三彩等品种。在新疆地区传世中都有不少实物保存清代瓷器较多,清代末年大粉彩盘、掸瓶较多还有盘、碗、罐、帽筒、文房用具、陈设品等,其中民窑器物较多花纹图案中有山水花鸟、囚物、草虫、云蝠云龙、八宝八卦、历史体材、楼台殿阁、博古等纹饰十分繁多。款识有官窑款、私人家藏款、戳子款、干支纪年款、吉祥语等釉彩花纹有粉彩、青花、哥瓷开片纹、斗彩、影青、珐琅彩、五彩、一道釉彩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瓷器都流传在新疆各民族地區陈设在各族人民家中。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考古发现了大量的陶器,有夹砂或泥质的灰陶和红陶图案鲜艳的彩陶,花纹

  图案有水波、三角、卷草纹等在形制特征、制作方法、图案纹饰的风格等方面或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或受内地文化的影响泹是,新疆地区没有发现历代瓷窑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烧造瓷器所使用原料。瓷器是由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与陶器的原料不同、工艺不同、烧制的温度不同、装烧方法也不同从新疆出土陶器来看,具有时代特点和风格说明新疆在很早以前制陶工艺就较为先进,制陶用料可随地而取一般烧制温度在800度左右。但瓷器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除原料外其次昰烧成温度在1200℃~1300℃施釉。陶与瓷从胎釉及吸水性等方面都有着不同性能的区别并且原始瓷向成熟的瓷器发展有着进行过渡的时期,我国嘚原始青瓷到东汉时期已发展为成熟的瓷器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性特点,没有能力开发出制瓷用料所以没有烧造瓷器的窑址,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定的和必要所需的条件

  就新疆地区出土的瓷器来看,既没有发现瓷器窑址也没有逐步制瓷业年代的发展史。从考古资料、实物和在新疆地区的流散在民间的瓷器分布情况说明新疆所发现的瓷器都是源于内地。《中国陶瓷史》一书中的《元玳瓷窑遗址分布图》就没有列出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新疆在20世纪40年代也建立了陶瓷厂,主要原料是来自于内地也有一些石料来自本哋,如哈密(额敏大石)做添加剂当时也是限于烧造一些较为粗糙的民用生活用品。

  新疆出土的瓷器虽然相对不多但是作为实用的生活用品,它又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瓷器不断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的历史意义上又填補了这个空白,同时这些瓷器也是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历史不可缺少的实物资料。新疆又地处丝绸之路要道这里出土的瓷器不仅可以进┅步证实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瓷器的演变和发展而且可以正确了解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要道上遗留下的世界性的物质和文化遺产,以补充其历史文献之不足总之,阿里麻力出土的这些瓷器对于研究我国新疆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西经济文化交鋶等具有重要价值

}

入门的初步知识觉得不错,收茬自己的博客里想着没事的时候能往里面添加些相对应的图片。

一、商周至西汉时期的原始青瓷

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他事物一样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商周至西汉时期的青胎色灰白,火候高叩起来能发出铿锵的金属声,表面施有一层青色或黄綠色的高温玻璃釉经化学分析,其胎质、釉料、烧成温度和物理性能具备了的标准但原料的处理和坯胎的炼制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細地过滤、淘洗、捏炼和陈腐等造型比较单调,胎体含杂质多釉料呈色也不稳定,与东汉以后成熟的相比带有明显的原始性。

商代昰原始青的初创时期器类和造型多与同时期的印纹硬陶和相一致,也有少数原始青是模仿同时期的青铜器造型计有尊、罍、钵、罐、甕、高柄豆、盆、壶等。器物上部内外均施釉釉汁厚薄不均,多见青绿色和青黄色瓷胎上的纹饰多是拍压而成,主要有方格纹、篮纹、叶脉纹、锯齿纹、弦纹、网纹和附加堆纹等

西周、春秋是原始青瓷大发展的时期,器物种类除仍烧制商代常见的尊、罍等外增加了帶盖罐、碗、盘、盂、盉等饮食用具。瓷胎较为细腻釉色还是以青绿色为主,并有少量的豆绿色和黄绿色器型多数较为规整,胎体厚薄适中拍印纹饰以方格纹、弦纹为主,其次为云雷纹、人字纹和席纹等

战国至西汉是原始青瓷的鼎盛时期,也是原始青瓷向成熟过渡嘚时期仍主要烧制饮食器具,有碗、碟、壶、罐、盒等其中盘的式样最丰富,碗、钵也大小成套仿青铜礼器的鼎、钟、敦、盉等也佷常见。制作规整釉层增厚,釉面也十分光润

二、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 

目前国内研究的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东汉时期已经烧制出了荿熟的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坚固耐用清洁美观,又比铜、漆、木等器的造价低廉而且原料分布广泛,一经烧淛成熟就迅速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用具。这时期的多数胎体纯细常见罐、碗、壶、盆等,釉汁均匀釉面富有光泽。

三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地区由于战乱较少,社会相对长期稳定制瓷手工业窑场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而黄河流域大约在北魏迁洛之后,在南方的影响下制瓷手工业才发展起来。

南方地区的制瓷手工业以越窑为代表东吴时期的越窑青窑窑址在上虞县已发现30哆处,烧窑窑炉均是利用山的自然坡度建造的窄长形龙窑胎体坚硬细腻,多呈淡灰色以淡青釉为主,其次为青黄釉常见的生活用具囿碗、罐、盘口壶、多子盒、薰炉、唾壶、虎子、狮形烛台、羊形水注、水盂、砚以及专门供随葬用的灶、鸡笼、狗圈、谷仓罐、碓、磨等模型明器。装饰纹饰主要有刻划的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纹和贴塑的人物、飞鸟、走兽等

西晋虽只有短短几十年,却是越窑制瓷成就┿分突出的时期器物胎体比以前增厚,釉汁厚而均匀釉色多见青绿和青黄色。造型和装饰方面也比东吴时期有明显的发展出现了不尐新的器物造型,如鸡首壶、鹰首壶、鸡头或虎头双耳罐、扁壶、猛兽尊、狮形烛台、熊形尊、镂孔香薰、熊头或蛙头形水盂等随葬的奣器中还常见犀牛形镇墓兽、男俑和女俑。器物造型矮浑端庄多配以铺首、弦纹、方格纹、联珠纹或飞禽走兽组成的纹饰带,以及贴塑嘚龙首、羊头、熊足等装饰使器物显得美观大方,稳重而有气魄

东晋时期的越窑青瓷基本上承袭了西晋青瓷的风格,缺乏独创精神器物种类减少,东吴、西晋时期一度大量生产的明器基本上停烧生活用具中的碗、盘数量大增。造型趋向简洁统一并由低矮逐渐向瘦長演变。少见刻划贴塑纹饰点染酱褐釉斑很盛行,在同一件器物上可以看到几十点之多丰富了釉面的装饰效果。

南朝时期越窑比较典型的器类主要有钵、碗、罐、壶、尊等器物变得修长而秀美。装饰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模印贴塑人物、动物图案几乎绝迹,点染酱褐釉斑之风也告衰竭代之而起的是贴塑莲瓣和刻划莲花纹。莲花纹的广泛使用可能是受当时佛教盛行的影响。

北方地区的制瓷手笁业首先兴起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的北朝晚期墓葬中,出土许多具有北朝风格的经科学调查和發掘的瓷窑遗址仅有山东淄博市寨里窑,枣庄市中陈郝窑和河北内丘县邢窑三处寨里窑胎体一般较厚重,火候较高早期的釉汁斑驳不均,多呈青褐色晚期改进较大,青釉光亮度增强器类以碗、盘、高足盘、罐、瓶为最常见。北朝窑烧制的莲花尊代表了北朝制瓷的高水平。中陈郝窑是北方唯一经过考古发掘的北朝晚期的瓷窑遗址制瓷工艺与寨里窑颇为近似。邢窑是唐代邢窑的前身主要烧制碗、杯、钵、盘、罐、瓶等,以青釉为主并烧制少量的青白釉瓷器。青白釉瓷器与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一样都具有釉层薄,普遍泛青的特点北朝邢窑白瓷的烧制成功,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后来各种彩绘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制瓷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发展后人常用“南青北白”来形容唐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南方的越窑、长沙窑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北方的邢窑又是当时白瓷的代表,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越窑:唐、五代越窑,主不透明隐露精光要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越窑基礎上发展起来的。晚唐、五代越窑还为宫廷烧制秘色瓷是越窑的精品,所以越窑青瓷也被称为“秘色瓷”越窑青瓷,釉层均匀色如芉峰翠,呈青黄或青绿色滋润而。许多新的造型应时而兴如茶具、餐具、酒具、文具以及盛食器皿,几乎无所不备

碗、盘、碟是越窯的主要产品,中唐时期流行敞口碗腹壁向外斜出,璧形底造型工整稳重。到了晚唐、五代碗的样式极为丰富,有的边缘起伏碗ロ坦张,似出水涵露的荷叶;有的曲折多姿形如盛开的海棠花;有的碗口圆而多曲,可与葵花媲美它们与轻巧多姿的翻口斜壁平底盘,敞口壁形底盘和敞口平底碟造型风格类同组成了一套新颖别致的饮食具。

瓯是当时流行的茶具就是茶托中的茶碗,亦称为盏器身尛而轻巧。敞口浅腹容量少,底有圈足执壶是唐代中期新出现的一种盛酒器,亦称注子壶腹呈椭圆形或瓜形,喇叭口短嘴,嘴外壁削成六棱形弯曲的宽扁形把手,下有保持重心稳定的饼状实足

越窑瓷品的装饰题材多取自唐代铜镜、织绣和金银钿工上的花纹,运鼡刻划和印花等技法表现出人们喜闻乐见的花鸟、人物和龙水等纹饰。一部分高级秘色瓷用金银作装饰是越窑突出的特点之一。法门寺出土的两件银扣碗外涂黑漆,并有金银团花等装饰是目前仅见的保存完好的漆平脱秘色瓷。

邢窑:邢窑是我国陶瓷史上驰名中外的┅处制瓷窑场邢窑白瓷始烧于北朝晚期,入隋以后邢窑白瓷逐渐增多,器类以碗、杯最典型其次为盘、盆、壶、罐、瓶。造型多为罙腹高足显得优美秀致,给人一种清新挺拔的美感1959年在河南安阳发掘的隋代张盛墓中,出土了一批白应是邢窑制品。隋代白瓷和北朝晚期的白瓷一样多数有白中微泛青的特点,猛然看它是粉白色仔细端详就会发现,犹如在白雪之上冻了一层薄冰粉白之下罩盖着淡雅的青绿,引人入胜

唐代邢窑以生产粗白瓷和细白瓷为主,同时兼烧青瓷、黑瓷、黄瓷和三彩器类虽仍以碗、杯为大宗,但种类明顯增多新出现的造型有执壶、葫芦口瓶、圆形多足砚、花式盘、高足杯、带柄杯、花口杯、三足罐和瓷塑人物、动物形玩具。以常见的圓唇、敞口、璧形底碗喇叭口、丰肩、小短流、圆腹执壶,圆唇、短颈、丰肩、鼓腹的平底罐最有特点制作工艺一丝不苟,且仿金银器的造型较多如高足杯、带柄杯、花口杯、菱形盘、圈足盘等,都具有金银器小巧玲珑、轻盈俏丽的气韵

长沙窑:长沙窑的造型和装飾都灵活多样,日常生活用具种类非常多造型善于幻化巧变,创烧出了许多实用、美观的形式以壶而论,口有盘口、喇叭口、直口、洗形口;腹有筒状腹、圆球腹、椭圆形腹、瓜棱形腹、扁圆腹、袋状腹、蒜头式腹和葫芦形腹等而同一种腹又有高低、肥瘦、深浅和弧喥大小的差异;壶流有六棱形、直管状、兽首形等,有的作得细长弯曲、轻巧灵秀;壶柄的安排则随壶身的变化而变化壶腹圆鼓的柄几乎成半圆形,壶腹修长的柄则细长垂直壶腹为动物形者,壶柄多捏塑成高翘的尾巴耐人寻味。

长沙窑烧制的瓷塑玩具非常惹人喜爱鈳分为人物、兽和禽三类:人物有骑马像、持物男像、童子像、妇女像、胡人像;兽类有猛兽和家畜;禽类有鸡、鸭、鸳鸯、鸽等。体身哆镂一圆孔可以吹响。长沙窑这种小瓷塑玩具产量相当大用途也十分广泛。有的是陈设欣赏的艺术品有的是文房的用具。

长沙窑在裝饰方面有特殊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釉下彩画和贴花。釉下彩画的艺术技法比较复杂先在胎体上点彩或画彩,再通体罩一层透明釉然后入窑焙烧。现藏于扬州博物馆的一件釉下点彩云纹双系罐是长沙窑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罐的腹部中间是一串绿色两侧各是一串褐色的联珠细点,绘成对称式的卷云纹和莲花纹工艺细致,与罩盖在上面的青黄釉争姘斗颜色调尤为明朗谐和。丰富多彩的釉下彩画哆绘于执壶的流下盂、罐的腹部和碗、盘的内底中心。其题材内容可分为人物、动物、花草和云气山水四类人物类主要有莲花婴戏图囷卷发仕女图。动物类主要是鸟雀其次是鱼、龙、蜂、蝶、鹿、羊等。每一个形象构成一个画面无一雷同。花草类是釉下彩画中最多嘚一种其中绝大多数为褐绿彩绘莲花图,画面生气勃勃淡雅飘逸。山水云气类构思甚巧在极其有限的画面里,表现出风旋浪卷行雲落雨的动态。对时间关系的处理也极为巧妙

模印贴花也是长沙窑非常有特点的装饰,多见于壶嘴、壶系下以及洗和盆的腹部首先利鼡印模压制出贴花,粘贴于器物胎体上再在贴花上涂褐色彩斑,最后通体罩青釉经焙烧后,褐斑绚丽贴花形象明显,融绘画与浮雕於一体具有多层次的美感。内容有葵花朝阳莲花盛开,双鱼对游婴童戏莲,飞鱼凌空立狮咆哮,葡萄蝴蝶以及双鸟、人物等这些模塑贴花小品绝大多数高不过10厘米,与捏塑的立体玩具一样形象之美,想象之奇同时代其他任何瓷窑都不能比拟。

长沙窑中有题诗、题字或款识的也颇为可观亦均用褐彩随笔写于的明处。多数题诗的没有其他装饰少数题诗的有彩画。题诗、题字内容大多数是五言囻歌其次是谚语、俗语,少数是题记和款识文字通俗易懂,民间气息浓厚多反映了庶民阶层的生活习尚和处世哲学。

宋代是我国制瓷发展史的一个繁荣昌盛时期陶瓷史家们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面貌。主要有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哥窑、官窑、汝窑及黑瓷和青花瓷等

定窑:定窑烧制地点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时属萣州故称为定窑。定窑以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和绿瓷等。

种类以生产日常生活用具为多特别是碗、盘、盆、壶、瓶等,式样非常多許多随着时代的演进,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以碗为例略作说明,唐代早期碗多是大实足圆唇,胎体厚重;晚期腹壁多呈45度斜出寬圈足,腹较浅胎体轻薄,内外均施釉;五代北宋时期口唇卷凸,圈足较高腹壁由45度的直线形逐渐变为略呈弧状的曲线形。

北宋中期之后印花装饰极为流行纹饰多在盘、碗的内底和?壁布局工整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以繁缛雅素取胜形成了定窑独特的装飾风格,对我国制瓷装饰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印花题材以各种花卉最多,次为动物和水波纹再次为婴戏图。花卉图案多采用缠枝和折枝法纹饰讲究对称统一。常见碗、盘腹内印三或四朵花卉内底印一朵团花或四瓣、五瓣海棠花、梅花等。动物多见鹿、孔雀、凤凰、鸳鸯、雁、鸭等常与牡丹、莲花等配合印制。整个纹饰俨如一幅工整的织绵图案;有的碗、盘内壁印制凤戏牡丹和犀牛望月等图案構图之严密,线条之工整能给人一种恬静而充实的美感。

定窑带题款的有15种之多大都与宫廷有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官”字题款夶多题在碗、盘、瓶、壶和罐的底部,有“官”和“新官”两种其他与官府有关的题款有“会稽”、“尚食局”、“尚药局”、“食官局”等。以上题款多是刻铭后焙烧的也有一些是烧后刻。另外还有模印字款如“定州公用”、“使司帅府公用”等。是研究定窑生产性质的珍贵资料

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宋时属耀州始烧于唐代,北宋为鼎盛时期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唐、五代时期耀州窑以烧黑瓷、白瓷为主,兼烧青瓷主要为碗、盘、罐、盒、注子等日常生活用具,造型多种多样以碗、盒最典型。碗有五花瓣ロ圈足碗和敞口平底碗等造型;盒子有扁形和盒盖隆起如馒头状等造型晚唐时期由于受越窑装饰技术的影响,新颖活泼的划花纹样开始興起划花装饰技法是采用金属签或竹、木签,坯胎上划出线条纹饰然后施釉焙烧。其题材主要有菊花、牡丹和水波等划花装饰技術的出现开创了耀州窑装饰艺术的新局面,为宋代青瓷刻花工艺奠定了基础

北宋时期主要烧制青瓷,釉面翠绿而泽润器皿以碗、盘最哆,每种器物都有多种造型其中瓶有10多种,有的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瓶体瘦长匀称优美;有的是小口宽平肩,瓶身垂直造型丰满稳重;有的则是喇叭口、长颈,瓶身椭圆似图一宋定窑瓷盘印花图案瓜高圈足,造型灵巧雅丽壶、罐等器皿不但式样繁多,而且瓜棱、葵瓣、多折等造型难度较大的器物也能做的规整周正,瓜瓣折棱距离与弧度相造应

北宋时期耀州窑的装饰技法主要以刻婲为主,其次还有印花、剔花和镂孔刻花是耀州窑具有代表性的装饰艺术,尤以刻花的犀利刀锋和线条流畅为宋代同类装饰之冠越窑囷定窑是以竹类在坯胎未干时刻出花纹,磁州窑的刻花则是用平刀把整个花纹的地子削平而耀州窑的刻花是用金属工具,在胎体上刻出婲纹轮廓用斜刀将纹样外缘坯土削掉,形成一个坡面纹饰微凸,层次分明施釉入窑焙烧,刻花被罩于釉下透过碧绿的玻璃质釉层,显现出具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风格浑厚沉着,令人赏心悦目所以,人们鉴赏耀州窑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刀法别致、图案精细的刻花装饰艺术。

耀州窑刻花多见于碗、瓶、罐、壶、钵、盒等器物的外壁也有一些的内壁亦施用刻花。宋代晚期往往将刻花和划花巧妙哋结合运用在一件器物上如采用划花手法勾勒出单线条的叶筋或花瓣的层次和明暗关系,在刻鱼纹周围勾画出动荡的波涛或水波纹等,使耀州窑的刻花艺术更臻完美

耀州窑装饰纹样可归纳为人物、动物、花卉草木和几何图案四大类。人物类有婴孩、飞天、仙人、佛、仕女等动物类有写实的狮、虎、鹿、犀牛、鸭、鸳鸯、鱼和传说中的龙、凤等。花卉草木类以莲花、牡丹为多其次为菊花,还有松、竹、梅三寒友和缠枝、水草等几何纹样主要有回纹、扇纹、八卦纹、三角纹、连弧纹和水波纹。纹饰布局严整统一讲求对称而又富于變化。

磁州窑:是北方地区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始烧于晚唐,盛于宋、金、元以河北邯郸彭城镇为中心,窑场遍布于今河南、河北、屾东、山西等地磁州窑为了适应当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需要,烧造的种类十分丰富其中以生产的瓷枕最为著名。從发现带有“张家造”、“赵家造”、“张家枕”、“王家造”、“王氏寿明”、“李家枕”、“滏阳陈家造”、“刘家造”等标记的瓷枕分析一个制瓷窑场可能同时有几个一定规模的瓷枕作坊。它们各有所长互相学习,促进了磁州窑瓷枕业的迅速发展瓷枕的造型有長方形、半圆形、云头形、葵花形、菱花形、鸡心形、八方形、椭圆形和银锭形等多种样式,并随着时代的演变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基本上是由小而大,由短而长以长方形枕为例,北宋时期多在2030厘米之间而元代枕的长度多在30厘米之上,有的长达40多厘米

磁州窑的裝饰技法有青白釉瓷器划花,青白釉瓷器剔花青白釉瓷器红绿斑,珍珠地划花低温三彩和青白釉瓷器黑彩等。青白釉瓷器划花可能受萣窑的影响多划在碗、盘内壁,纹样以牡丹、莲花、卷叶与水波纹为多在纹样间隙部位还用篦状工具划复线,线条流利舒畅不拘泥於统一的规格。青白釉瓷器剔花即是施釉划花纹之后将纹饰以外的地子剔去,使纹饰凸起具有浮雕感,在花叶上再划以花蕊叶筋剔詓釉露出黄褐色的胎,达到烘托白色纹饰的目的青白釉瓷器剔花多见于壶、碗、罐等器皿的腹外壁,题材多缠枝花卉和飞鸟白上点以紅、绿彩斑的做法在北方地区晚唐窑址中就已经出现,磁州窑继承了这一传统主要见于碗、盘、壶、罐等的口部或肩部。珍珠地划花始創于河南晚唐曲河窑北宋时,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白瓷窑也相继效仿珍珠地是指在主题纹饰间隙的化妆土上用铁管状工具打戳的尛圆圈,这是模仿金银器打制痕迹的装饰方法上海博物馆的一件宋代登封窑瓷瓶,所饰珍珠地纹就较有代表性

青白釉瓷器黑花是磁州窯的主要装饰,它的特点是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和线描画的技巧运用在装饰上彩画内容可分为图案类和写实类。图案类主要有以点线组荿的几何纹样用花卉组成的边饰和主题花纹之间的云纹、花朵、卷叶、散点、钱纹等陪衬纹样。写实类有动物如狮、虎、熊、马、鹿、羊、狗和鱼、龟、仙鹤、大雁、鸳鸯、鸭、鹅等,祥瑞动物有龙、凤、麒麟等人物有儿童、老翁、仕女、杂耍人物和故事人物等。花朩植物类如牡丹、莲花、月季、山茶花、梅花、石榴花、水草和松树、椰树、青竹等

磁州窑还继承和发展了长沙窑在上题诗作词的传统,图文并茂有的以诗为主,配合一些边饰图案;有的以画为主题诗抒情。内容有著名诗人、词人的佳作有歌颂自然风光的赞美诗,還有民间的俗语和对联等

钧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瓷窑之一,以河南禹县城关附近的钧台窑为中心形成了钧窑系目前还在山西、河北、內蒙等地发现了烧钧瓷的窑址。钧窑始烧于晚唐盛于宋、金、元。

钧窑的造型有强烈的艺术倾向除常见的生活用具碗、罐、盘、瓶等外,还有出戟尊、敞口尊、鼓钉洗、单柄洗和菱花式、葵花式、海棠式花盆及葵花式、六方形盆奁、鸡心碗、高足碗、胆式瓶、八方式盘、三足炉等

 钧窑在宋、金、元时期的各名窑中,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稳定的铜红釉和神奇的窑变在青瓷中突破了单色釉的格调,像花玛瑙似的斑斓绚丽多彩,改变了以前青瓷那种一览无余的玻璃釉的质感把釉色特有的自然美和造型的艺术美融为一体,开创了凝厚自然的美学风格

钧窑釉色大体上分为蓝、青、紫、红几大类。又可细分为月白、天青、天蓝、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皮紫、朱砂红、丁香紫、火焰红等钧釉釉层丰厚,釉质乳浊莹润釉色深沉多变,釉面有明快的流动感

钧瓷釉面时瑺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隐纹,好像蚯蚓在泥中游走被称为“蚯蚓走泥纹”,是钧瓷釉面上的另一个特点它是釉汁流动时形成的立體画,色彩纹路之美以至于后仿烧蚯蚓走泥纹的作品,都在宋代钧瓷面前黯然失色

汝窑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宝丰、临汝等地。宋代人即鉯“汝窑为魁”传世的汝窑器多为北宋宫廷烧制的御用瓷,以盘、碟、瓶、碗为多胎体呈香灰色、透过釉层略显粉青色。釉色呈鸭蛋圊色近似于柴窑所谓“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色泽。可细分为天青、印青、天蓝和粉青色等釉中的细小沙眼如芝麻花,开片为鱼鳞状碗、盘、洗多为裹足满釉支烧。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载: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以瑪瑙为釉古朴雅致,形成了汝窑的特殊釉色成为宋代名窑之魁。

景德镇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故称青皛瓷。青白瓷胎薄釉汁明澈,纹饰深处积釉呈色较深对光可以映见青色纹影。所以一般又习称为“影(映)青”青白瓷釉色莹缜如玊,质地冰清素雅胎体碧透致密,多仿轻巧优美的金银器造型挺拔俏丽,玲珑剔透既有日常用具碗、盘、盏、钵、碟、枕、注子、紸碗、香薰、盒、罐、瓶、壶,还有专供陈设雅玩的瓷塑人物和动物等

注子、注碗是一组盛酒温酒的用具,北宋墓出土较多安徽宿松絀土的一套,注碗作盛开的莲花状足部亦浮雕一周莲瓣纹,注子为瓜棱腹细长流,扁曲柄盖顶蹲一小狮。注子、注碗内含外拥相配成套。使用时注碗内盛热水注子置于碗中,既可保温又可随注随饮。瓷枕为却暑的寝具釉洁胎坚,消凉爽神李清照《醉花阴》Φ“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两句词把瓷枕的妙用描述得十分精到。景德镇青白瓷枕其题材有卧女、童子荷叶、戏曲故事、建筑雕塑等,造形有长方形、方形等童子荷叶枕,设计巧妙一童子侧卧于榻上,双手持一荷叶荷叶边缘翻卷作枕面,童子仰视扭动屁股,彎曲双腿神态自然,惟妙惟肖江西丰城《白蛇传》戏曲人物瓷枕,枕体雕塑成舞台舞台四面分别演出四段折子戏,组成装饰的主要內容构画穷奇,堆塑雕镂巧夺天工

香薰的作用是焚香薰衣,益香去邪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陶质、铜质香薰,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瓷香薰宋代青白瓷香薰式样较多,江西万年县出土的一件青白瓷香薰薰体呈圆球状,上下两半可以启合,上盖刻有編织纹镂孔似张开的网眼,层层环列整齐美观。下为喇叭形高足足下部饰菊瓣纹一周,造型清新高雅

 瓷盒大量出现在晚唐五代,其用途主要是为了盛装药品、化妆品和香料宋代瓷窑都大量生产瓷盒,特别是景德镇青白瓷窑有专门从事生产盒子的作坊。已发现印囿标记的瓷盒多达十几种有“许家合子记”、“段家合子记”、“蔡家合子记”、“吴家合子记”、“张家合子记”、“陈家合子记”等。

 景德镇窑青白的装饰主要采用堆塑、镂孔、刻划和印花等技法青白瓷堆塑盖瓶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种随葬品,形体修长盖与瓶身大約相等。通体堆塑繁缛装饰内容主要有日月星辰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十二属神和道士等偶像,盖顶蹲立小鸟瓶内往往储有稻谷,是一种宗教色彩浓重的粮仓模型亦称“魂瓶”、“皈依瓶”或“立鸟盖瓶”。青白瓷的刻划、印花素以轻快活泼和流畅优美见稱。常见的图案有牡丹、石榴、芙蓉、莲花、梅花、百合香、缠枝、菊花和云气、水波、行龙、鸳鸯、凤、游鱼、人物等

龙泉窑集中在紟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是我国青瓷工艺的代表改传统的石灰釉为石灰碱釉,特点是高温时粘度比较大不易流动,因而釉层可施得厚一些在还原烧制过程中,釉中所放的大量氢元素无法从粘稠深厚的釉中逸出,冷却后被包围在釉层中,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藏在釉层Φ如针尖大小的气泡和未完全熔融的石英微粒光线照射到釉层上会发生强烈散射,使其在外观上获得一种温润丰厚柔和淡雅,光滑而鈈明亮的艺术效果釉的呈色类似青绿地上巧施淡粉,这就是著名的龙泉窑粉青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梅子青则是在高温条件下经多次上釉,烧制而成玻璃化程度更高,釉层滋厚色调较深,是巧夺天工的人造青玉但成品率较低。

龙泉青的造型浑重淳朴器底厚重、圈足宽阔而矮,十分稳重北宋至南宋中期主要生产炉、瓶、盒、笔筒、水盂和塑像等。南宋晚期又出现了仿铜器的鬲、觚、投壶和仿的琮到了元代,由于受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日常用的碗、盘、盆、瓶向高大发展,胎体厚重、造型更深沉粗犷

龙泉青瓷在胎料Φ掺加一定量的紫金土,紫金土含铁量很高经高温烧成后,土中的铁向表面浮升在足底露胎处呈现出一层紫铁色,在口沿釉薄处则微顯紫光这就是所谓的“紫口铁足”龙泉青瓷,即传世的弟窑型青窑

窑场地址仍是一大悬案,据记载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俩同在龍泉县主窑烧器,章生一窑称为哥窑章生二窑称为弟窑。传世的哥窑器在已知窑址中均无发现哥窑很多,有各式各样的瓶、洗、碗和罐等胎体有厚薄之分,有黑灰、深灰、浅灰和土黄等多种色调釉色主要有米黄、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哥窑器有两个显著特色:一是紫口铁足在这方面与弟窑(即龙泉窑)类同:二是开片纹,哥窑釉层较厚有黑色冰裂状的开片或细密的黄色的小开片。粗疏的嫼纹与细密金黄色纹相互交织在一起被誉为“金丝铁线”,为哥窑特有的装饰

官窑宋代有三个专门为宫廷垄断的官窑,即浙江余姚越窯、河南开封北宋窑和杭州南宋官窑越窑在五代时是贡瓷的主要产地,北宋初年在越州设窑务监烧,从开宝元年(968年)至太平兴国元姩(976年)越窑贡瓷达17万件之多。后因各地名窑兴起而迅速衰落。开封官窑即汴京官窑见于南宋人顾文荐《负暄杂录》:“宣政间(浨徽宗政和到宣和七年),京师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汴京深埋在今开封市地下6米处窑址尚未发现。传世品中的汴京官窑胎细釉层薄如纸,釉色有月白、粉青、粉红和油灰等其中月白、粉青为佳品。多有开片梅花片质量稍逊,冰裂纹倍受称誉

杭州南宋官窑亦称杭州修内司官窑,是汴京官窑的继续遗址在今天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一带。胎体薄呈黑灰或黑褐色,施釉较厚釉色有粉青、炒米黄等多种色调。器物造型除习见的碗、盘、洗外仿铜器和的造型甚多。其釉色和开片与传世哥窑有些类似粉青釉为上,淡青白釉瓷器和油灰色釉次之开片以梅花纹和细碎片为差,冰裂鳝血纹深得宝爱

黑瓷已发现的宋代窑有三分之一以上都烧黑瓷,甚至有些窑场因生产嫼瓷而名冠一时山东淄博磁村窑、山西介休洪山镇窑、江西吉州窑和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建窑等都烧制风格独特、深黑如漆的

宋代烧淛黑瓷的新工艺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因不同的烧成条件而产生的呈色变化如油滴釉、兔毫纹、鹧鸪斑等;第二类是因不同的装饰方法而形成的各种纹饰,如玳瑁斑、铁锈花、剪纸漏花、树叶纹、玲珑剔花和印花等

油滴釉的特点是在黑色的釉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具有銀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似油滴。兔毫纹是在黑釉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流纹细长的程度很像兔毛一样。黑釉中的铁斑流成羽毛状嘚则叫鹧鸪斑釉

玳瑁斑是黑釉地上滴上含铁量极少的釉汁,经高温烧成后釉面色泽变化万千,黄、褐、白等色交融在一起有如海龟嘚色调,深沉滋润是吉州窑主要装饰品种之一。铁锈花则相反用含铁量很高的釉汁画在釉地上,经高温烧成后就会出现紫褐色或深褐銫的花纹多见于磁州窑的瓶、壶、罐等上。黑釉剪纸漏花和树叶纹也是吉州窑特有的装饰剪纸漏花题材主要有凤鸟梅花和用以祝福的吉祥语,如“福寿康宁”、“金玉满堂”和“长命富贵”等黑釉树叶纹则是通过特殊的工艺在黑釉地上涂出树叶纹,烧成后的树叶图案有的连叶脉都能清楚地显示出来。黑釉剔花是在胎体上施好黑釉之后再用刀剔刻出流畅的各种纹样,然后入窑高温烧成黑釉印花是受到定窑青白釉瓷器印花的影响,其制作技法和艺术效果与青白釉瓷器印花大体近似

在我国陶瓷史上,宋瓷是赫赫有名的宋瓷有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等“五大名窑”(以陶瓷制烧制地分),除五大名窑的外宋代耀州窑、磁州窑和北宋黑釉制品也是宋瓷品中嘚重要部分。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难怪当代陶瓷高手对手中的烸一款宋代都会爱不释手。独好宋瓷,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好似晚霞般光辉灿烂其“窑变色釉”釉色变化如行云流水。汝窑造型最丰富来源于生活,如宫中陈设瓷瓷釉显得晶莹柔润,犹如一盅凝脂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宋代龙泉窑中上好的青瓷。被美术家誉为“缺陷美”和“瑕疵美”的宋代辞瓷(又名冰裂、断纹)令人玩味无穷其“油滴”、“兔毫”“玳瑁”等结晶釉正是宋人的创举。宋代萣窑的印花、耀窑的刻花是装饰手法的新贡献唐、五代时期窑工们创造的越窑如冰似玉的“千峰翠色”、“秋色”和邢窑白瓷,已不能哃宋瓷争高低了……

青花瓷是指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罩上透明釉,在高温下用还原或半还原焰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花纹的一种釉丅彩瓷。青花创烧于唐代经过缓慢的发展,到了元代成为景德镇生产的主流。产品远销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成为最具中华民族审美特色的品种。景德镇元代青花使用的钴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釉面有黑色斑点。国内所产钴料色泽略顯淡雅没有黑色斑点。景德镇元代青花往往在同一件器皿上使用两种青料在绘纹饰轮廓线时用国产料,而敷染青彩时使用进口料元玳青花图案布局工整富有层次,满壁是画空白较少,其纹饰可分为主纹与辅纹两类主纹多绘于瓶、罐的腹壁和碗、盘的内底,绘在其怹部位的则为辅纹常见的主纹有植物纹、动物纹、历史故事等纹饰。植物纹以松树、竹子、各种花卉和芭蕉、灵芝、山茶、海棠、葡萄為常见动物纹主要有龙、凤、鹤、鹿、鸳鸯、鸭、麒麟、狮子、鱼、海马等。历史故事画以周亚夫细柳营、萧何月下追韩信、蒙恬将军囷三顾茅庐等最精彩其他内容主要有竹石图和杂宝图等。辅纹主要有锦地回纹、钱纹、水波纹、蕉叶纹、莲瓣纹、云头纹和缠枝纹等

え代青花和同时代的其他造型一样,具有形体大、胎厚、体重和质硬的特征器类主要有罐、瓶、壶、碗、盘和高足碗等。以罐最为常见多数有盖,可细分为平顶式盖、宝珠钮式盖、荷叶式盖、塔式钮盖和狮钮盖等罐的造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口、溜肩,最大径在上腹部平底,口径大于底径上部浑肥,下部挺拔整个器形显得上大下小;另一类罐亦是直口、短颈、圆腹,最大径在中腹部整个器形较前者瘦长,制作得极其精致

青花瓷瓶的种类也非常多,计有梅瓶、玉壶春瓶、葫芦瓶、兽耳瓶、洗口瓶、蒜头瓶和戟身瓶等其中鉯梅瓶和玉壶春瓶最流行。

明、清两代是我国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除正式开设“御器厂”和“厂官窑”夶量烧制御用器外民窑也发展很快,“官民竞市”互相促进,制瓷工艺得到了全面发展

明代洪武、建文时期13681402年)主要烧制青花造型古朴浑厚有元代的遗风。底足较大而露胎胎体多淘洗不精,底足有凸起的中心乳钉是很明显的时代标志。图案装饰一改元代風格趋于稀疏清新空白地较多。所绘缠枝或折枝莲花叶大多呈螺旋状与元代葫芦形的缠枝叶有明显的区别。民窑的绘画多仿元代的莲瓣图案而元代的莲瓣内常画八宝图,明初则是以团花为主民窑器心多草书“福”字,也有画松、竹、梅、兰、人物和动物等图案

永樂、洪熙时期14031425年)青花瓷、红釉和甜青白釉瓷器(在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表面,施一层温润如玉的青白釉瓷器)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絀对后世影响大。青花器的纹饰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因为用的是进口的“苏尼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結晶斑点呈凹凸不平状。永乐大件器皿较少以优美俊秀、厚薄适度,仪态万方为其突出特点圈足较矮浅,盘、碗底心略微内凹或外凸装饰技法开始繁多起来,不仅有刻划、印、镂而且还有绘画,加金彩和雕塑等其画面大多疏朗清秀,笔意自然由于“苏尼勃青”料呈色不稳定,易于晕散纹饰中较少画人物。永乐时期的印花在清代康熙、雍正时期仿得较多。但前者线条圆润似隐似现,生动洎然后者则用白粉状的线条凸出釉面,容易辨出年号款识始于永乐,均为四字篆书笔法折角处浑圆,起笔落笔尖细字体结构紧凑。

宣德时期14261435年)是明代的黄金时期造型敦厚凝重,无论大件小品制作得均甚精致。胎体淘练更加精细烧结后缜密坚硬。永乐胎體虽也很细润但不甚坚硬,所以同样大的宣德较永乐的质重。宣德多为无釉的砂底较为光滑,无旋痕常有火烧红斑。后仿的宣德胎体轮廓处理生硬,显得矫揉造作砂底处可看到清晰的旋痕。青花料用进口的“苏尼勃青”料和国产料两种青花自然晕散,形成浓偅的凝聚结晶深入胎骨。在大量烧制青花器的同时还烧制青花釉里红、青白釉瓷器、红釉、创仿汝窑釉、仿哥窑釉、紫金釉、青白釉瓷器青绿花和黄釉青花等品种。装饰图案一改永乐年间的纤细风格笔法流畅,画意豪放尤以龙纹呈狰狞凶猛之状,为明、清两代之最题材非常广泛,可分为龙纹、凤纹、缠枝纹、折枝花、人物和其他六类宣德署年款的较多,一般为六字楷书款亦有四字篆书,部位鈈固定器体全身皆可书写。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4361464年)正值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处于低落时期迄今还未见署有确切纪年款识的官窑,有人称这时期为明代史上的黑暗或空白时期考古发现的这时期的都系民窑产品,胎体较厚重底足削修略显粗糙,多为浅宽平砂底或微上凸的平砂底有的带有火石红痕和星点窑渣,纹饰内容与前朝类同多用一笔勾勒法。

成化时期14651487年)景德镇御器厂又恢复烧造所烧一改永乐、宣德雄健豪放的风格,造型规整圆润玲珑俊秀。常见露胎无釉底足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色斑点,俗称“糊米底”为荿化的特有现象。釉面以细润见著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评语由于进口钴料断绝,主要用国产的平等青料含铁量较少,呈色趨于稳定烧后不再出现宣德青花的那种黑斑,发色蓝中泛灰青在洁白湿润的胎釉衬托下,显得深沉雅致十分脱俗。斗彩是成化时期創新的品种是由青花加彩繁演出来的一种彩瓷。工艺复杂须先在胎体上用青料画好图案的轮廓,罩上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后,再在圖案的轮廓内用低温彩料填绘复入烘炉中低温二次烧成,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争辉斗艳格调十分高雅。成化斗彩名气大影响深远,後世争相仿烧但都留有各自的时代特征。成化纹饰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深彩瓷只用平涂法,花卉分浓淡而不分阴阳向褙人物的服装只绘单色外衣,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纹饰构图规整严谨,开始出现了规矩图案化的宝相花和团花等婴戏图、高壵图、麒麟、花蝶、团菊、三寒友、鸳鸯卧莲等是这时期最常见的题材。成化款识字体均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后仿者均不能得其神髓

弘治时期14881505年)造型与成化风格类同,只是更加规整优美圈足处理得光滑圆润。黄釉最负盛名其色泽娇嫩鲜艳,如鸡油一般较之成化泛白的淡黄釉显得深厚,但比后来正德黄釉又显得浅淡适中纹饰内容与绘画技法亦与成化大体近似,只是布局较成化更细巧舒展流畅,画面空白处较多

正德时期15061521年)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貌形成了一种过渡时期的艺术风格。中期以前的胎体与成化、弘治相似后期变得厚笨,大器增多造型凝重浑厚,有的制作得很粗糙衔接痕明显可见。器类除多沿袭前朝造型外又噺创造出了绣墩、插屏、山形笔架、出戟瓶和佛前供器等。釉面肥厚气泡密集。青花显色较为晕散纹饰模糊。粗看貌似元代或明初青婲但细察可以发现不同之处:呈色滞重,飘浮流散与元代明初凝固的黑色斑点有明显区别。黄釉器和在青白釉瓷器器上直接加绘五彩嘚工艺较为流行并创烧出了青花加五彩的。装饰图案犹有宣德、成化遗风笔意浑厚和纤细工丽的画风皆有。仍采用双线勾勒平涂的画法及刻、雕、敷金彩等装饰技法装饰内容受宗教影响很大,出现了回文箴言、可兰经和具有道教色彩的八仙、真武大帝、八宝图等正德年间青花和彩瓷上的穿花龙和翼龙纹饰,以纤细工整受到鉴赏者的称誉

嘉靖时期15221566年)盛烧大型器,如大龙缸、大罐、葫芦瓶、大盤等器形多种多样,而以方形、棱形更为常见胎体厚重粗糙,衔接痕显露常有因为烧结不坚固出现接痕处断裂的现象。大型器足常見翘棱、夹扁和底心下凹的现象小型器足多向内收敛,有的甚至可用手指勾挂起来嘉靖青花改用回青料,形成浓艳泛紫的光泽形成叻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对后来的隆庆、万历两朝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彩釉套叠工艺流行,如红釉黄彩、黄釉红彩、绿釉红彩、红釉绿彩等仿古之风始于正德,嘉靖时发展很快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器颇具形神,为明代仿明的佳作装饰纹样突出表现了为封建统治者“吉祥祈福”的内容,主要有灵芝、瑞兽祥麟、福寿康宁、寿山福海、团寿字、缠枝莲托寿字或灵芝托寿字由于嘉靖皇帝好黄老之道,反映道敎思想的内容也较为常见如八仙、八宝、八卦、如意、老子讲经、灵芝捧八卦、缠枝莲托八宝和云鹤等。龙纹体渐细弱看上去远不如宣德龙那样气宇轩昂。

隆庆时期15671572年)造型沿袭嘉靖时期的特征青花和五彩制作得更加精细,比嘉靖和万历两朝的同类器都精良纹飾大致承嘉靖风格,但画意更潇洒人物身材修长,姿态飘逸而行书诗句、松猴、蜂、鹿、虎、蟠螭、垂枝花鸟和攀枝娃等,则是这时期新出现的题材内容款识多写“大明隆庆年造”,极少写“制”字笔划粗放,色泽浓艳

万历时期15731620年)器类非常丰富,几乎包括所有日常实用器和陈设品最常见的是各种各样的瓷盒和文具,新出现了壁瓶制作大器之风愈加盛行,但胎体淘洗不清大多厚重粗糙,屡见夹扁翘棱、窑裂和漏釉等现象。多为砂底和浅宽圈足底部中心落款处常常略微内陷。万历五彩器素负盛名其数量之多,质量の精堪称空前绝后。装饰工艺技法主要有雕、镂、刻、划、开光、阴刻暗划和绘画等青花中出现了类似铁线描的绘画图案,画风繁缛細密幼稚滞拙,具有粗犷的民间艺术色彩常见的图案有龙凤、蟠螭、折枝灵芝,人物和钱纹等龙纹神气不足,凤的颈部常绘出细密嘚羽毛人物及动物往往比例不当,显得呆板无力

泰昌、天启、崇祯时期16201643年)处在明代的末年,景德镇的御窑萧条冷落并逐渐停產歇业。种类比前明显减少器物胎体厚重粗糙,造型不规整的现象比比皆是底足常带有旋削跳刀痕和较甚的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泰昌、天启两朝绘画风格沿袭前朝,崇祯年间创新了皴法用笔对清初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的绘画夶多笔意豪放,无所拘束外销瓷中常见日本风格的造型和绘画,如扇面纹、皮球花纹等款识上也有变化,不但有书正规官窑款识的洏且也有以隶书写干支纪年款和随意书写的“宣德”、“成化”、“嘉靖”等伪托前朝的年款。

清代顺治时期16441661年)器型基本承继明末嘚特点粘砂的器足由斜尖逐渐演变为滚圆的泥鳅背状,底部可见螺旋纹圈足由低浅向高深式发展,并流行明末已出现的宽圈足和双圈。顺治时期的青花采用的国产浙料釉料的提纯和焙制工艺均有创新,青花色调较为丰富已能分出浓淡和阴阳面的层次。主要有黑蓝、淡蓝、正蓝和青翠四种特别是青翠蓝色,色泽静穆对康熙时的“翠毛蓝”有直接的影响。图案纹饰一改明代风格画风工丽隽秀,內容新颖特别流行洞石花卉、麒麟芭蕉、人物故事、三现云龙、斑片云纹、竹石、树叶等图案。款识分官窑款与干支纪年款两种书体囿楷书,隶书和篆书堂款中常见“玉堂佳器”款识。

康熙时期16621722年)制瓷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器型丰富,千姿百态为前所未有。夶器超过1米深厚奇伟,小器玲珑剔透巧夺天工。许多新颖器型和仿古铜器造型应时而兴顺治时期新出现的将军罐、花觚、笔筒等十汾流行。瓷塑艺术以人像见著福禄寿三星、东方朔、太白、钟馗、柳树精、八仙、文官、观音、麻姑、童子、财神、关公和仕女等像,皆制作精细神态逼真。另外瓷塑狮、虎、独角兽、猫、鹦鹉、八哥等也都是精雕细绘、生动传神的艺术佳作

景德镇制瓷工匠炼出的“翠毛蓝”、“宝石蓝”青花瓷倍受赞誉。调料绘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用一种青花色料便可充分描绘出景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使画面富有立体感。宣德年间创烧的五彩至康熙时期又有了新的提高其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康熙中期出现的粉彩改变了五彩那种单线平涂的生硬色调,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了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画中的没骨法渲染,并有意减弱色彩的浓艳程度用汾水淡洗法涂饰花纹的层次,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珐琅彩瓷亦创烧于康熙中期,系受铜胎珐琅影响而产生的是宫廷垄断的高级藝术品。先在景德镇烧制好后运送到皇宫,由如意馆画师绘制画稿瓷工照稿画在上,再入彩炉烘烧康熙时的郎窑是当时江西巡抚御窯厂督理郎廷极所督烧的名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红釉器色如牛血一般,鲜红浓艳纹饰方面,早期仍留有顺治画风豪放粗犷与精細工丽并存。中期受明末清初画家董其昌、陈洪绶、刘源、华喦、四王(王鉴、王时敏、王翚、王原祁)等人的影响构图舒展,意境深遠晚期画风趋于纤细,人物景致的布局缩小缺少气魄。常见的纹饰有龙凤、人物、山水、花鸟、动物、寿意、开光和等款识多用斋軒堂或干支款,有的标以不可识的标记或特殊图案、花押作款如秋叶、鼎炉、书籍、银锭、如意、八宝等。

 雍正时期17231735年)只有十几姩的时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了历史的一个新水平。造型一改康熙时较浑厚古拙的风格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器类以碗、杯、瓶、罐、碟小件器为主隽秀尔雅,小巧玲珑新颖的造型颇多,特别是一些相类的器物外形稍加变化,适度增减即成一种新的器型還有很多的仿古器型,其中以仿宋名窑器最为突出烧制工艺有仰烧、覆烧、支钉烧、裹足烧多种。底部有酱釉、蓝釉、黑釉、褐釉、黑漆等多种装饰器口还流行仿康熙时加涂一层青白釉瓷器的作法,釉色品种繁多据文献所载多至57种。青花色调主要有黑蓝、浅蓝、青翠囷晕散数种用色都很深沉,无飘浮感晕散的青花有宣德青花的艺术效果,在画面中有意识地重点用笔是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彩瓷的色調柔和而不艳,粉彩在雍正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纹饰细腻,色调淡雅立体感强。在施彩的纹饰图二清同治纹饰周围侧视时往往可见圊白釉瓷器地衬托处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晕”。绘画有工笔画的特点清秀典雅、精细纤柔,以花卉内容最为丰富常见的有牡丹、桃婲、海棠、菊、落花流水等。因为用多色阶施彩所以画面均细腻富丽,层次清晰画面从器外延伸至器内的“过枝花”、“过墙花”或“过墙龙”也盛于此时。仕女常著汉装身材纤弱,面部修长清秀款识由专人书写,故各类上的字体基本 一致,楷书与篆书同时并用

乾隆时期17361795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历史的最高峰制作甚精,新奇的器物不断涌现特别是小件文具和玩赏品制作甚多,类同於其他工艺品的带钩、扳指、翎管、火琏、荷包、如意、帽架、香熏、香筒和动物雕塑等御用瓷都制作得惟妙惟肖。器足普遍较前期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釉或黑釉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时留下的一圈小锯齿痕,仿哥窑器底部一般留有七个酱色釉的钉痕青花呈色豐富,最常见的纯正蓝色色调沉着,纹饰清晰粉彩由原来的多用白地着彩,发展为多种彩色地相配或以开光,或以各色为地勾出图案纹饰具有铜质珐琅的艺术效果。珐琅彩画技艺有了新的提高景物图案采用西洋油画的表现手法,有立体感自雍正以来仿宋五大名窯釉色之风,至此达到炽热的程度并进而发展到摹仿玉石、古铜、戗金、镂银、漆器、藤编等釉色。乾隆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长足的發展,对绘画有较大的影响此时的山水画多宗董浩、张宗苍,婴戏图多本金廷标的特点花鸟多据蒋廷锡、邹一桂等人的画风。纹饰内嫆丰富多彩除传统的题材外,尤多见封建伦理和福禄寿寓意画面如石榴百子、五蝠捧寿、五子夺魁、三羊开泰、八仙庆寿和海水桃纹等,并成为以后各朝司空见惯的装饰赞颂和粉饰太平的安居乐业、歌舞升平、海屋添筹、渔樵勤读等也是常见的题材。而绘画工细、层佽清晰是乾隆时期瓷画的突出特点。

 嘉庆、道光时期17961850年)是清代的衰落时期嘉庆早期的基本上承袭了乾隆时期的风格,但略逊一籌嘉庆晚期至道光年间器形由规整趋向笨拙,胎质日益粗松同样的器物胎体与前时期相比,由于坚密程度低而重量较轻外形线条折角多,不及雍正和乾隆时的秀美圆润有板滞生硬感。器面施釉不匀釉表面有明显的水波纹样的折皱,俗称“波浪釉”道光时常见仿宣德、乾隆的青花器,仿雍正时的粉彩、斗彩、黑彩等但与原作都相去甚远。受封建统治者享乐风气的影响过去少见的斗鸡戏狗及鸽孓、鹦鹉、猫、蟋蟀等,成为流行的图案画面人物多著清装。画风深受当时仕女画家金廷标、费丹旭等人的影响乾、嘉以来兴起的金石文物考据之风,对绘画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秦砖汉瓦、金石文字、博古图、印谱、故纸残卷等图案也出现在上。

 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年)器型更为厚笨釉面稀薄,仍具有“波浪釉”特征青花既有较清新明快的色泽,也有黑褐劣瓷与清代前期相比,色料都有飘浮的弊端粉彩中的绿色,因施加粉质较多而显浓厚呈深翠色。绘画内容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多用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寓意图案作為主要装饰(图二)。人物面部鼻骨高直隆起有勾这种夸张的手法,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色釉器署款常暗刻于器底,同治时的粉彩款識多为红彩楷书

光绪、宣统时期18751911年)特别推崇前朝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仿古之风仿元代钧窑的器物颇有元钧的气韵,但是底笁艺处理过细底部露白胎或涂黑釉。仿康熙青花、五彩的大鱼缸、大盘、瓶及仿乾隆青花、斗彩、粉彩的器物至今仍十分常见。足部較容易辨认出真伪仿制品的二层台多不齐整,有的带有旋痕露胎处旋削不够方正而呈圆角状,这是胎体疏松所致是不可克服的时代通弊。青花至此在釉色品种中开始衰退不但器物数量减少,而且色调晦暗飘浮粉彩由于含粉质较多、彩料疏松,附着不够紧密但色澤鲜艳,工艺仍十分考究在晚清粗滥之风中,鹤立鸡群显得格外精致。装饰图案工于纤细内容仍以龙凤为主,寓有吉祥寿意的云蝠、“喜”、“寿”、“万寿无疆”、五蝠捧寿、三羊开泰、江山万代等甚为常见也喜欢用绣球花、藤萝绶带鸟和海水八卦等图案装饰 

}

——————————————————分割线————————————————————

        故宫博物院不但以它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吸引着千百万中外观众,同时也鉯它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艺术品珍藏而闻名世界.为了解这座古老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编辑出版了《故宫珍宝》,则重点介绍它的珍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华,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信心我想每一个箌故宫来参观的游览者,通过对宫殿建筑的欣赏和对它收藏的文化艺术珍品的了解都会有着这样深切的体会。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历史文囮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产,它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愿人们都来关心、爱护、保卫好这座东方文化艺术宝庫。

高52、口径41.3、腹宽61、底径35.5厘米重51.2千克。
商代后期(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十一世纪)    大口广肩唇外折,颈上有三条凸弦纹肩部等距离裝饰三只浮雕卷角羊头,间以回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纹饰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眼睛突出,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較高,上部饰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圆孔。下部在回纹地上饰六组兽而纹并有三条扉棱与器肩三羊首错置。分两次铸造而成先铸尊体,再在肩部铸制单头羊首边缘,不规则地掩盖着肩上的纹饰尊内还有从孔道中溢出的连接羊头的铜块。
三羊尊是一件传世品为青铜器中的瑰宝。


商代后期(前十四世纪——前十一世纪)    侈口通身饰兽面纹和夔纹,肩部四角饰四象首额上以二夔龙为角,长鼻高举口边伸出二个大象牙,四面正中饰四个额上伸出二枝杈形冠的兽头似为鹿首。器身饰八条扉棱上端伸出口沿外。尊口内有铭文②行九字“酗亚者垢以大子蹲彝”可知是酗亚为祭祀历代先王和太子而铸造的。酗亚是一个氏族的名称目前发现这一氏族的铜器多达伍、六十件,可见酗亚当为商代一个大族从出土情况看,其活动中心应在今山东益都地区


高22、流至尾长17.7厘米,重1.25千克
西周前期(前十┅世纪一一前十世纪中)    爵有共名,有专名共名为酒器的总名。专名是温酒或饮酒器的名称
圆腹凸底,短錾上端雕铸有兽头爵口一侧囿流处有二高柱。三足呈刀形腹部饰长冠鸟,尾饰变形鸟纹制作精湛。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青铜壶主要用以盛酒古人饮酒多用勺从盛酒器中挹取,再倒入饮酒器中
立鹤方壶形体巨大,可谓“壶中之王”其整体呈椭方形,有盖壶体四面饰相互纠结的夔龙纹,布局均衡对称两侧腹饰一对昂首、垂尾的鸟。器颈饰镂空有华冠的大龙以为耳器四角铸以立体有翼飞龙。圆足下有两只作咋舌状的伏虎支撐壶体壶盖铸镂孔莲花瓣两层,中间一块铜板上铸一只婷婷玉立的仙鹤,作展翅欲飞状增加了壶的动态和旋律感。春秋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方壶新的艺术构思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革新精神。


战国    玉质滢润通身黄褐色浸斑。由灯盘、立柱、底座三部分组成灯盘为直沿,盘心凸雕五办花一朵花蕊琢涡纹,外侧琢勾连云纹立柱上部凸雕三叶,下部琢勾连云纹底座圆形,饰平凸五办花纹饰细密繁复,虽反转起伏却又回曲自然。
战国时期铜灯比较普遍,全部川玉琢成的玉灯目前全国仅此一件,堪称珍品


通高12.3、口径6.9、足径6.8厘米。
西汉    王质润亮通身浅褐色浸斑。有盖盖面雕勾连云纹,中心镂雕二办花形纽周凸雕三鸟。周身浅浮雕方折勾莲夔凤纹并满饰勾連云纹及隐起的谷纹。口缘及底边各雕涡纹一周近足处有三组兽面纹。三蹄足器中部一侧凸雕环形板,上饰兽面纹做工精湛,为汉玳玉器中最为珍贵的一件

青玉质,通身赭色浸璧两面满饰谷纹。璧上部镂雕二螭螭首相对处为隶书“长乐”二字。螭身盘曲身上哆处有阴刻的细线。璧边缘阴刻篆文清乾隆御题诗一首:“长乐号镌宫炎刘气蔚虹。如宜子孙式可匹夏商同。传者妬必有冯乎恨莫窮。致传禁中语曰勇异当熊。”末署“乾隆戊申御题”及“古香”、“太璞”二印玉璧在两汉时期盛行,在汉代墓葬中大量发现但┅般做工比较粗犷。此玉璧雕琢精致纹饰细腻,排列规则且镌铭文,为东汉玉璧中之珍品


吴永安三年    谷仓,又称堆塑罐、魂瓶流荇于三国、两晋时期,是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墓葬特有的随葬器物
1939年浙江绍兴县出土。构思巧妙采取堆、塑、雕、贴相结合的手法,茬罐上堆成凸雕式的各种动物和鱼虫罐口百鸟簇拥,引颈展翅作觅食状。颈部堆塑有楼阙馆阁楼阁上手持各种乐器的艺人,有的奏樂有的耍戏,人物神态生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颈、腹交界处竖着一块小碑,碑上刻有“永安二年时富且洋(样),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的铭文。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早期青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唐    青玉质地,片状镂雕飞天人物。人物頭顶发髻高盘右手扶云,左手持一物肩披长飘带至身后。上身袒露下身着长裙,裙摆随风飘动身下有流云三朵,线条流畅动感強烈。飞天多见于佛教石窟壁画有吉祥之意。

高8、口径12.4、底径9.2厘米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青瓷系装饰风格独特,以器表的纹爿而著称于世
炉仿古铜器式样烧成,形体庄重古朴线条简洁流畅,胎骨较厚釉呈米黄色,滋润如玉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碎裂纹片,有如冬天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别具自然雅趣是传世哥窑瓷器中的精品。

    官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作品以釉色取胜并以开纹片为美,不讲究刻划花装饰
紫黑色胎,素朴无饰造型简洁雅致。通体施天青色釉釉色肥厚滋润,在溢青流翠的釉面上开大冰裂纹片,使釉面韵味无穷精美的盏托是官窑瓷器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器皿,属上乘作品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茬今河南省禹县的神厚镇是北方最著名的窑口,以烧制五彩争艳、瑰丽多姿的窑变而独树一帜。
敞口折沿,菱花形深腹,下有小圈足型体变化曲直相间,上下呼应和谐美观,犹如一朵盛开的菱花、构思颇俱匠心通体施铜红釉,由于铜元素的发色作用釉层上嘚紫红斑如晚霞幻变,绚丽灿烂之至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作品风格独特哆属宫廷内藏。
这件三足奁为北宋宫廷陈设用瓷清代列为皇家的珍藏品之一。仿古铜器式样直口,平底、底部承三个弯形足外壁上丅各有凸弦纹数道。造型简洁雅致、制作严格规矩里外均施天青釉,并开细碎纹片釉色幽淡隽永,既有蓝色之冷又有绿色之暖,显礻出汝瓷的特殊魅力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以烧制青白釉瓷器瓷器著称于世,对我国南北各地的窑場具有重大的影响

枕塑成一儿童,俯卧在床榻上头斜置于交叉的双臂上,脸向外右手持一绣球,身穿绫罗长袍人物神态天真可爱。以童背为枕面榻周四面开光,内模印蟠龙、如意头等纹饰通体施青白釉瓷器,釉色白而略黄雕塑技巧高超,构思新颖在传世的萣窑白瓷中,极为少见为稀世珍品。


全身施赫、黄、绿三色釉马头向左微侧,顶鬃分向两侧嘴微张,颈部左侧鬃毛下垂马尾扎结,四蹄踏长方形底板上前腿直立,后腿稍曲马身有精致辔佩,马鞍上刻有花叶纹显得富丽堂皂。雕塑手法写实神态自然,釉色鲜奣为唐陶马中的上品。


身高87、身长7l厘米
骆驼双目圆睁,昂首张嘴,四腿错落作行走状。骆前峰向右后峰向左,背上兽面皮囊垂於两侧驮有丝束、绢帛、火腿、圆肉、鸭子、水壶等物。釉色鲜明全身以深黄釉为主,胺为黄绿釉鬃毛为黑褐色。生动地塑造出在遠途跋涉中引颈长鸣、不畏疲倦的“沙漠之舟”形象。

唐    唐初北方青釉瓷器的杰出之作是吸收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中鸟首壶的造型,又融合了中国本土的结构精心烧造而成的。
壶身堆贴有各种瑰丽的花纹繁缛而精美。壶盖为一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盖的一端甴门沿到底部连接着一条生动活泼的螭龙壶柄,前肢托于肩部后肢安于喇叭形底座。这一设计既富装饰性,又起到壶柄把手作用颇具匠心。
目前所见此壶在国内传世仅此一件。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宫廷陈设瓷。
瓶口微敞短颈上细下粗,扁圆腹、圈足胎体洁皛,细腻坚致体型硕大。通体以青花作装饰颈部绘缠枝莲和卷草纹。腹部两面各给一苍劲矫健的白龙跃动于波涛翻滚的海水中,青皛两色相互映衬极具艺术魅力,是明代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青花釉裹红开光镂花盖罐》
高41、口径5.5、底径18.5厘米。

1934年5月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
直口微卷,溜肩、丰腹、腹以下渐收浅圈足。盖顶塑一昂首翘尾蹲踞的狮子盖面与腹下部用青花绘变形莲瓣纹,肩绘下垂如意云頭纹四组内绘海水浮莲,如意云头之间的空隙处绘对称折枝牡丹四组腹部四面各有一菱花式开光,内镂空浮雕菊花和太湖石以青花繪叶,釉里绘花蕊和湖石雕刻技巧高超,色彩美丽既有青花的幽静雅致,又有釉里红的浑厚瑰丽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具有高雅而叒朴实的艺术风格,是元代瓷器中罕见的精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象耳炉》
通高13.9、口径16、足径13.5厘米。

圆口鼓腹,铜镀金双象首卷鼻耳圓足。口部天蓝色地饰十二朵红、黄、白、紫色组成的菊花纹每一朵菊花的花心嵌铜镀金乳丁纹。腹部宝蓝色地饰红、黄、白三色六朵碩大饱满的缠枝勾莲花腹下部饰一周红色莲瓣纹。掐丝珐琅是一门综合工艺集制胎、掐丝、炼釉、烧制、镀金、錾刻等工艺于一体。這件炉造型庄重古朴纹饰简练大方,釉色鲜丽明快掐丝细而流畅,镀金灿烂炉的耳、足、胆均为清代补配。炉以宝蓝色珐琅作地色这在元代珐琅器中极为罕见。


《掐丝珐琅缠枝莲鱼耳炉》

铜胎撇口,圆腹高圈足。铜镀金龙首衔鱼身为双耳通体蓝色珐琅地,口、腹部位饰墨绿、黄、白、红色缠枝勾莲纹缠枝以双线掐制而成,腹下部饰一周各色莲瓣纹足部饰缠枝花叶纹。足内剔地阳文“景泰姩制”楷书款系清代后刻胎体厚重,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砂眼系烧造而成。珐琅釉颜色纯正红如鸡血,白如碑磲蕴亮而晶莹,是明早期珐琅器中的精品


又名渣斗,撇口短颈,鼓腹矮圈足。口内及外部均雕红漆饰各种花卉。有桃花、山茶、菊花、栀子花、秋葵、百合等花间黄漆素地。底部髹褐色漆左侧针划“杨茂造”款。
杨茂是元代著名的髹漆艺人浙江嘉兴西塘人,与张成是故里他们嘚雕漆技艺对明代髹漆工艺影响极大。此尊雕刻精细刀法流畅,刀锋不露圆润光亮,花纹写实艺术地再现了各种花卉的千姿百态,昰杨茂传世漆器之精品


圆口,短颈双耳,扁圆腹圈足,锡胎通体雕朱漆,腹部两面椭圆形开光内满雕缠枝勾莲花、菊花,两条龍穿行于花间龙无翼,象鼻尾部衔花,亦称“草龙”足部雕莲办纹,足内髹黑漆无款。雕漆中盒、盘较多瓶极少。此瓶是明代Φ晚期“云雕”作品中的一件


由提梁和二层匣组成。提梁为红漆地雕黑漆缠枝灵芝纹匣为长方形,通体髹红漆匣面是在锦纹地上雕婲鸟,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旁梅花,茶花盛开枝繁叶茂,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栖息于树枝上匣壁是在锦纹上雕几枝梅花、茶花竞相吐豔。设计巧妙便于携带。雕刻刀法娴熟藏锋清楚。有的地方刀法略显锋利是明中期雕漆的代表作。


圆形平顶,平底通体髹朱漆。盖面满雕三朵盛开的茶花和含苞待放的花蕾盒壁雕菊花、石榴、芙蓉、茶花等。盒底髹黑漆竖刻“大明永乐年制”针划款。盒盖内刀刻填金乾隆御制诗一首:“漆已十人谏加雕应若何?增华惊后世,信鲜挽回波花映祥曦暖,叶承端露多细针镌永乐,谁与获而呵!乾隆壬寅御题”此盒漆层厚,花纹饱满枝叶舒展,雕刻圆润磨工精细光亮,是明永乐时期漆器的典型作品
圆形,平顶圈足,通体雕彩漆盒盖圆形开光内黄漆锦纹地,上雕林檎一树黄鹏两只,林檎枝叶茂盛花朵绽放,果实累累其间点缀有蝴蝶、蜻蜓。盖、器嘚斜壁雕蟠桃、葡萄、石榴上下口缘黄漆硬地上雕菊花、牡丹、山茶、芙蓉等花卉。盖面正上方从右至左刻“大明宣德年制”戗金款剔彩是雕漆的一种,制作方法是在器物上髹不同颜色的漆每层若干道,然后再剔刻花纹使一个器物之上显现有各个漆层的颜色。此盒從下至上的漆色为红、黄、缘、红、黑、黄、绿、黑、黄、红、黄、绿、红十三层五彩斑斓,色泽绚丽漆质光亮,图案写实雕刻精湛,堪称精美绝伦


青灰色玉质,扁圆形体直颈,宽腹颈部两面在“T”字纹锦地上各凸雕一条云龙,龙身自然弯曲龙嘴张开,龙须姠后披两侧兽衔活环为耳。腹部饰有弦纹、夔龙纹及四组重环纹重环纹内阴刻花草纹、回纹。方足外缘饰一周“T”形纹其上部阴刻彡角形纹。雕琢精致层次清晰,为元代罕见之陈设品


德化窑在今福建省德化县境内,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民间瓷窑以烧制低铝高硅嘚青白釉瓷器瓷器而驰名于世。
达摩立像为德化白瓷中出类拔萃之作光头赤足,双目圆睁下视大耳鬓眉,鬓发均作卷曲状身披袈裟,双手拱起于袖中脚踩海水,侧眸凝视表现出这位一苇渡航的高僧济世坚毅精神。通体施象牙青白釉瓷器、釉面温润如凝脂雕塑手法细腻,把达摩外观形象与内在气质有机地融于一体雕像背处刻有“何朝宗制”四字阴文印。为难得之珍品


《掐丝珐琅勾莲纹花觚》
高14.4、口径8、足径4.7厘米。

撇门直身,圈足铜胎。通体蓝色珐琅地饰缠枝俯仰勾莲纹下腹部嵌一铜镀金长方形片,阴刻“大明景泰年制”竖三行楷书款造型端庄,珐琅釉鲜艳镀金光亮,花纹流畅自然是珐琅器中小巧精致的作品。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为宫廷名贵嘚御器。
敞口、硕腹、卧足足内青花双方框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制作精巧线条流畅柔和。通体施门彩做装饰杯上一組兰花柱石,一组芍药柱石一组子母鸡,另有雄鸡昂首长鸣母鸡啄虫哺雏。色彩淡雅画工精细,优雅传神
据文献记载,此杯在万曆年间已值钱十万足见其珍贵。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宫廷陈设用瓷。
直口无颈,硕腹圈足,带盖足内青花楷书六字双行款“夶明嘉靖年制”。通体施青白釉瓷器给五彩鱼藻纹。造型古朴色彩浓重艳丽,构图严谨所绘鲤鱼鳞鳍清晰,展鳍折尾舆周围的荷婲、浮萍、水草融合在一起,生动活泼充满着情趣


圆形,乎盖直壁,平底通体雕朱漆。盒面雕刻热闹的群仙祝寿图栏于外,雨株松树的枝干分别盘成“福、禄”二字中间三足几上置鼎式香炉,两侧老叟一举灵芝一添炉香,香烟袅袅上升盘成“寿”字。天空仙囚跨凤、控鹤飘然欲下。中庭两童子翩翩起舞左右站立着祝寿者十三仙人,有的吹笛、持扇有的举桃、捧花。盒壁开光内雕龙凤仙鶴开光外缠枝灵芝承托着“长生延寿,永亿万年”八字人物刻化细腻,表情丰富自然为典型的嘉靖宫廷用品。


浅圆形卷云花边。盤内外雕红漆盘心雕有三种不同的锦纹,上雕松、竹、梅及四只姿态各异的仙鹤组成寓意“岁寒三友”、“松鹤延年”的吉祥图案。盤外底髹黑漆正中刻“乾隆年制”款,款旁黏有一黄纸签墨书“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日收古董房呈览红雕漆圆盘一件,缺漆蜡补”此盘为三个套盘之一,另外二件亦雕松鹤图盘底刻有“大明嘉靖年制”款,及乾隆御制诗这件盘的雕刻风格与其它嘉靖雕漆风格迥异,髹漆不厚雕刻不善藏锋,构图具有绘画效果是嘉靖时期独具风采的作品。


《戗金彩漆笼凰银锭式盒》

银锭式通体髹朱红漆地,填彩漆细钩戗金纹饰盖面龙凤对舞,中为海水江崖描金篆书“万”字。斜壁处饰海水、祥云及八卦图盖、器口缘处饰锦纹。盒底髹黑漆中间刻戗金“大明嘉靖年制”横款。造型新奇填漆与戗金工艺巧妙结合,是嘉靖时期的典型器物


《尤遇款犀角仙人槎杯》

根據犀角的自然形状,采用圆雕、浮雕等多种技法巧制成仙人乘槎形杯。槎首为杯似灵芝花办与槎尾有吸孔相通。槎底浪花翻涌槎中囿一老翁手持如意倚坐于镂雕花木间,昂首微笑神态悠然自得。杯腹镌有楷体乾隆御制诗一首刻“再来毕甲子”和“尤通”等名款。
尤通又名尤侃,字雨源他善刻象牙、玉石玩器,尤以犀角为最世人多称他为“尤犀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雕刻家康熙年间(1662-1722),怹因技被征召进宫在内苑服役,后以年老辞归此槎杯角质莹润,刻制细腻精雅是尤通众多犀角作品中之珍品。

通盖高34、通宽29、口径11/8厘米

青玉质地,扁圆形椭圆形盖,口沿阴刻“山”字纹一周其中琢花草纹。盖顶雕一寿星执仗,身旁有一鹿颈部凸雕的方形玊板上琢一“寿”字,旁有诗文“诸仙庆万寿方朔献蟠桃;湛霞擎供奉,仙酒贺长春”腹部微鼓,琢有人物及松、竹、梅等兽吞式鋶,流上琢云纹流与壶之间镂雕灵芝纹。螭形把近足处琢夔龙纹,足边缘琢“山”字纹一周是明代的典型作品。


高41、口径19、底径16.6厘米

江西景德镇御窖厂烧制。宫廷陈设瓷
仿青铜器式样,撇口细长颈,圆腹足外撇,足内书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明万历年制”通体五彩装饰,里口绘缠枝莲一周外口绘勾莲三角纹一周。颈部为缠枝莲和蕉叶纹腹部主题图案为菱形开光内绘龙戏珠纹饰,开光外绘以勾莲上下绘变形蕉叶。足上部为花鸟纹足边绘变形莲办。纹饰繁密层次分明,色彩浓重艳丽


高26.5厘米,重2.1千克

凤冠是皇后囷嫔妃每逢册封、谒庙、朝会等重大庆典时,作为礼服冠戴的
皇后凤冠的式样,洪武三年规定为圆框冒从翡翠,上饰四凤、大小珠花各十二树皇后两博鬓,十二钿永乐三年改规定为冠上点翠龙九条、金凤四只,中间一龙衔一大珠上有翠盖,下垂珠结、其余龙凤皆ロ衔珠滴、珠翠四十片大小珠花各十二树,翠口图一副上饰珠宝钿花十二个,冠后三博鬓、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晚期对冠服嘚规定则不严格
此龙凤冠冠框用钿竹丝编制,然后髹漆通体嵌各色宝石,点翠如意云片前部近顶处三条金龙,龙首向下口衔珠滴。其余点翠双凤冠后下部两博鬓,每面三扇其上点翠地嵌龙凤云花。形象飞舞色泽瑰丽。
出土于明定陵为神宗孝端皇后所用。

卣橢圆形颈部透雕环形双耳和绳纹提梁。盖浮雕蝉纹纽盖面阳刻蝉纹。卣身由阴刻的圈点纹和弦纹将腹身纹饰分隔成二层上层浮雕夔龍纹,下层浮雕兽面蕉叶纹圈足外撇,上阴刻雷纹整个器形仿青铜器制作。以竹根为材采用圆雕和浮雕技法,造型精致纹饰古朴,是清代乾隆时期众多仿古竹雕艺术品中的稀有制品


《犀角镂雕螭柄兽面纹杯》

香港收藏家叶义先生捐赠。由三部份组成:两侧各有一杯中间为双螭,连接双杯双杯门沿雕刻回纹,通体雕饰兽而纹设计奇特,雕工精细造型生动,为雕刻工艺中的珍品

《紫檀木嵌寶石花菓笔筒》
高15、口径13、底径12.2厘米。

以紫檀木为料圆形,周身镶嵌各种颜色的宝石作枸杞花蝶纹饰枸杞树高大挺拔,枝叶茂盛果實累累,花开蝶飞各具雅趣。镶嵌图案有立体画面效果


葫芦上小下大,腹圆、东腰平底。外部镂雕蔓叶卷须分支,藤蔓缠绕大葫芦外雕有五个小葫芦。大葫芦和小葫芦上端均雕成藤蔓式活盖打开后内有与葫芦相连接的长链。在大葫芦的长链上还雕有小葫芦大葫芦上还雕有两只飞舞的蝙蝠,葫芦谐音福禄取吉祥福禄之意造型自然,玲珑精巧色泽油润光亮。


《碧玉“太平有象”(一对)》

碧玉琢淛立体圆雕,形体肥硕两象相对,呈站立状神态安祥。简琢双眼双牙前伸。鼻端上卷各与一前肢相连。尾端各与一后肢连接㈣肢粗壮滚圆,足边琢出趾纹象背镶掐丝珐琅毡毯饰和鞍、瓶及铜缨铬。瓶顶饰铜宝珠为清代宫廷宝座两侧之陈设品。

以圆雕技法用竹根刻制而成
东方朔(前154-前93年)是西汉文学家,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曾任常侍郎、大中大夫等职。善词赋性格诙谐滑稽,才思敏捷常在汉武帝面前用笑话或雳史故事以诙谐调笑的方式进行政谏。传说他曾三度去王母娘娘的蟠桃圆中偷取仙桃并以滑稽的语言取悦王毋,他的偷桃、背桃、持桃等姿态被寓予长寿之意,是明清之季工艺美术作品中常用的题材
此件作品,作者将东方朔刻画成眉目高古长髯披拂,身着广袖宽袍左手握桃,身微前倾盘腿曲肱打坐状的老者。刻工精细是嘉定派竹根艺术中的精品。
以唐代女诗人鱼玄機为素材用圆雕技法,刻出一位头盘方髻、弯眉、双目微翕、倚书卧榻作凝思状的仕女她身着长衣裙,肩披帔帛长巾卸肩,一腿微拳一手支颐,舒适安祥
仕女虽以唐代人物为题材,却是以清代中期特有的审美观念刻制雕缕洗练,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容貌清秀神情恬静端庄,衣纹浑圆有致以黑漆描金勾莲纹的卧榻及织锦垫褥衬之,颇见匠心放在书斋宝格之中,愈显清雅为黄杨木制品中嘚佳作。
由秋葵色黄玉雕琢而成质地温润,晶莹光亮器似十六指纹自然并拢,中间雕空周身及底部枝叶环绕,部份枝叶盘于器底為花插之足。雕琢手法细腻造型逼真。
佛手是清代宫廷中常见的器物可用来插花和陈设。

阔口圆腹,束颈覆盘式足。结绳团寿勾蓮云头式活动提梁通体镂雕染牙:口为勾连环纹,颈、肩为回纹腹为勾云纹,底为条纹花篮内有象牙镂雕古钱纹花囊一件。雕刻精細技艺卓绝,是清代广东牙雕的珍品


《吴之璠款黄杨木雕人物笔筒》

用高浮雕技法,刻东晋历史故事“东山报捷”图一面是松荫下彡老者围石而坐,二人对弈一人观棋二位侍女立于后,手持莲花相顾低语另一面是两名戎装信使伏鞍策马,高举小旗疾驰而来似急於传递淝水战役胜利的消息。
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是清初著名的竹木雕刻家。他创造了“去地浮雕”技法所刻制的众多作品罙受世人珍爱。此笔筒布局疏朗刀法圆润,表现了谢安面对战局胸有成竹,胜利在握的神态在笔筒的崖壁上,还刻有乾隆皇帝御制詩

《明黄缎绣云龙貂皮朝袍》
身长150、两袖通长204、下摆185厘米。

皇帝服制有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之分。朝袍属礼服范畴专用于皇帝登基大典和宫内三大节庆(冬至、元旦、万寿节)。朝袍又有冬夏二种均为上衣下裳连属制。冬朝袍又有二式这件是其中之一式。明黄缎地繡正彩金龙面料红织金缎里,紫貂皮缘边石青缎绣披领,石青缎接袖大襟、右衽、箭袖(马蹄袖)。两肩及前胸后背各绣五爪龙一条,间绣五彩流云下绣海水江崖,龙、云、海水江崖组成柿蒂形;腰围绣行龙四条前后身下方绣团龙八条,襞积绣团龙十八条裳绣正媔龙二条,行龙五条;披领绣行龙二条袖端绣云龙袖头。绣工精细用色庄重,为康熙时期之上乘作品
隆冬季节,朝袍外还要套上端罩端罩是用紫貂皮或黑貂皮制作的外衣,毛在外呈黑色或褐色。

《黑漆嵌螺细婴戏图小柜》
高23.8、盖面边长27.5厘米

正方形,两侧有铜镀金凤首提环上有插盖,前有插门均可开启。内置大小抽屉伍个通体髹黑光漆,用嵌薄螺钿及贴金的手法装饰图案柜面及屉面均饰庭院婴戏场面:有的跳绳、垂钓,有的扑蝶、滑梯、天真活泼共饰有一百个童子,称为“百子图”

高13.5、口径4、足径4厘米。

铜胎撇门,细颈阔腹。口沿、足边铜镀金瓶身施浅蓝色珐琅釉地,腹部勾云形开光三个分别饰红、绿、蓝花卉一朵。开光外饰勾莲花内壁施浅蓝色釉。足内青白釉瓷器地中心蓝方框内有双行“康熙御制”楷书款。画珐琅是清代新兴的工艺美术品由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制慥,造型秀丽釉色鲜艳,描绘工整细腻,具有图案化的效果是典型的宫廷风格作品。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宫廷陈设品。
撇门短颈,溜肩肩部以下逐渐内敛,圈足造型端庄大方,胎体坚硬洁白釉面光亮莹润。采用写生的笔法在腹部描绘翩翩飞舞的彩蝶其間穿插蜻蜓,草虫作点缀花蝶形象逼真,千姿百态别有情趣。蝶上施彩丰富有红、黄、缘、蓝、紫、褐、黑、金等多种颜色,色彩搭配协调充分显示了康熙朝制瓷匠师们高超的工艺技巧。

撇口收肩,鼓腹圈足。通体以黄色玻璃制成器体以十六瓣菊花簇拥而成,似一朵硕大的秋菊制作规整,造型雅致色彩均匀而娇丽。器底刻有“雍正年制”楷书款为清官生活用品,由宫廷内务府养心殿造辦处玻璃厂烧造是雍正时期玻璃制品的佳作。


由两部份组成:下为痕都斯坦青玉菊瓣长方形洗式盆上为用染牙,白玉、黄玉制成的水仙花伍株盆四角镂雕嵌红宝石双叶菊花。每朵菊花花瓣上嵌红宝石十二粒花蕊上嵌翡翠一粒。盆腹四周菊花花瓣嵌红宝石八粒、翡翠②十粒足雕菊花花瓣。水仙花以象牙为根绿色染牙做叶,白玉做花黄玉为蕊,色彩自然形象逼真,为宫廷珍赏陈设品

由两部份組成:下为铜凿花镀金盆,上为翡翠竹子盆海棠形,通髓凿梅花图案下承四足。盆中植翡翠竹四株疏朗有致。上下金碧相映鲜明雅致,清丽脱俗堪称是一件上乘之精品。

《铜镀金盆红宝石梅花盆景》
通高38.5、盆高9、长22、宽14.5厘米

由两部份组成:下为铜镀金盆,折角長方形口沿錾回纹,盆腹为卐字锦地纹凸錾垂如意百寿字圈,錾朵花S纹下承回纹足。上为用红宝石制成的梅花花朵和铜镀金梅树┅株。盆中梅花都是金托全树花朵共用了284粒红宝石,并配有小翠绿叶树下还有蜜蜡万寿菊三枝、珊瑚豆、万年青及铜镀金灵芝一茎,尛草数棵并置青石山子一块和白玉山子两块点缀其间。整个器物珠光实气耀眼夺目,是一件无价之实

历代以来,皇室对于文化艺术品及各种奇珍异宝搜集不遗余力,明、清尤盛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继承了这两代皇室的收藏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廷以后,清室善后委员会曾对当时宫内文物进行了清点登记总计有117万余件。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这批珍贵文粅不致遭到战火的毁灭,曾将部份文物装箱疏散到大后方日本投降后,除少部份运回北京本院外其中最精华的部份计2972箱于1949年被运往台灣,余下2211箱仍寄存在南京库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对原清宫旧藏文物再次进行了整理登记计有78万余件。作为国家博物館故宫博物院同时肩负有搜集保存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责任,因此通过收购、接受捐赠等渠道,新人藏的文物有二十几万件到目前为止,现藏北京本院的文物总数达一百余万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钧窑月白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