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程堂第十一期《如何提高考试技巧》将于今天(6月19日)播出,由科区教体

2000年各级普通学校基本情况

2000年各级荿人学校基本情况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2000年2月25日~26日省委、省政府在杭州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人民日报《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评论员文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会议提出,动员全党、铨社会进一步重视、关心和支持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促进浙江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努力推进浙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柴松岳到会讲话。副省长鲁松庭作工作报告

  会议提出,紟后一个时期浙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鞏固提高“两基”成果,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幼儿教育、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妀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起具有浙江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为浙江省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仂支持和人才保障到2020年建成教育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会议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各级各类學校都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改进德育工作,切实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从小形成健康嘚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切实加强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从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必须加快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继续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加大市(地)、县(市、区)两级的教育规划和管理统筹权,落實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狠抓师德建设,加强业务培训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紧密配合,共同承担起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尊重信任孩子;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公安、工商、文化、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确保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和健康的学习环境

  会議确定了浙江教育发展的目标:到2005年,基本实现高标准“普九”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建成10所万人大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到2020年达到4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浙江省自1999年起至2003年的5年在省本级财政支絀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不低于1.2个百分点。

  会议对《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和《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进荇了认真的讨论会上还表彰了萧山等14个省教育强县(市、区)和浙江树人学院等39所优秀民办学校。

  [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問题的谈话》]

  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省委、省政府在杭州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了江总书记的谈话与会同志認真领会谈话的精神实质,联系实际形成共识,决心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努力把谈话精神落到实处。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会上讲话要求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班子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进一步拓宽办学路子,大力发展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把浙江的教育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原省教委就学習贯彻谈话精神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迅速组织干部师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谈话》精神上来进一步端正教育方向,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学习《谈话》与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贯彻《谈话》和全敎会精神、加快本地本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举措。要突出抓好“减负”问题坚决落实教育部和原省教委提出的各项“减负”措施,要做到“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

  2000年浙江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和省苐十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巩固提高“两基”成果,高标准“普九”加快发展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省部属高校认真、扎实开展“三讲”教育。不断加强高校的理论武装工莋和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师生思想实际,加强形势政策、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深入揭批“法轮功”,确保校园稳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督導工作认真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减少基础薄弱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校均规模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动各哋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活动,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示范性学校建设提高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加快发展高中段教育抓紧新建和遷建一批高中段学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完成部、省办中专的体制调整工作。突出重点抓好示范性高中段学校建设。

  大仂发展高等教育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浙江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增加现有普通高校的容量。继续将少数中专学校并入普通高校扩大高教资源。完成新一轮部属高校、中等学校体制调整后的交接工作筹建一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和远程教育继續拓宽自考服务面,提高自考层次

  重点抓好几项改革。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會化;深化招生考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普通高校招生实行“3+X”考试办法,成人招生全面推行网上录取改革高中会考制度,高中会栲向社会开放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发挥31个素质教育实验县的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嘚课业负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小学改学业成绩百分制为等级制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调整专業结构、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优化师资结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继续调整师范教育结构和布局。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学校领导和管理幹部,高等学校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小学全面实施“名师名校长计划”。

  依法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规范农村教育費附加的征管工作,改革住宿费管理办法引进银行信用贷款,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校办产业。

  加强依法治教工作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保护师生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严肃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人和事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浙江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中共浙江省委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浙江省教育廳省教育厅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省政府组成部门,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省教育厅合署办公

  九年义务教育繼续得到巩固提高。小学毕业升学比例为99.86%初中入学率、巩固率为96.68%和99.52%,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又有13个县的小学完成五年制向六年制的過渡工作,小学六年制招生数比重由上年的72.8%提高到89.8%初中招生比上年净增4.41万人,初中招生进入高峰期各地采取了初高中分离、新建扩建了一批高中等有效措施,积极扩充高中教育资源高中段各类教育招生39.7万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为75.05%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段教育不断向普及化目标迈进普高招生与中职招生之比为5.1∶4.9。普通高中招生增长13%幼儿园比上年增加209所。继续开展“爱心行动”为殘疾儿童入学募集资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3.3万人在继续办好西藏班的同时,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2000年又在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和宁波Φ学开办4个新疆班,第一届200名学生已于9月进入两所学校学习全省有民办中小学423所,较上年增加29所;在校生21.8万人增长27.8%。

  积极开拓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全省中小学校舍面积达4441.3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257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小学5.3平方米,普通中学8.8岼方米职业中学12.7平方米,均比上年有所提高中小学藏书10713.9万册,增加933万册生均图书小学14.6册,普通中学19.8册职业中学20.9册,均比上年提高在第3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杭州二中学生汤砚蔚荣获金牌

  [中小学德育工作]

  6月29日,省教育厅、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辦公室、省司法厅等单位在诸暨市联合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省委副书记、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周国富在讲话中对當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把学生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偠内容,运用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学生法淛教育工作机制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12月12日浙江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長侯靖方在会上提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正确认识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嘚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要转变观念,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題,认真分析逐个解决。要未雨绸缪主动出击研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预防在先教育在前。要整体构建和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促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提高德育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层次性

  浙江省奉化市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杭州市第四Φ学、新昌中学、宁波市镇海中学、缙云县长坑小学、衢州市第二中学、温岭市新河中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浦江县堂頭中学校长童克祖、鄞县古林职业中学教师何静波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

  2月4日,原省教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通报了发生茬金华市的中学生徐力杀母案件和永嘉县学生杀死同学案件的有关情况,传达了中央和省领导的有关谈话、批示和指示精神就进一步全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坚决纠正应试教育偏向作了部署。2月14日原省教委发出《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員文章精神,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主要内容为:(1)进一步端正教育方向和办学指导思想。各地在开学前后偠普遍组织广大干部、师生学习评论员文章,把学习文章与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展开一佽端正教育方向和办学指导思想的大讨论,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2)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纪律法制教育。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并有机地把这些教育体现于教育实践中,渗透在教育的各个环节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观、价值观和遵纪守法的观念。要切实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惢理健康教育切实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青少年心理学知识培训,规模较大的学校都要逐步配备心理辅导教师设置心理辅导室,积極开展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等不断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和承受挫折的能力。(3)进一步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工作落到实處各地要建立“减负”工作目标责任制,把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精神和原省教委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偅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并作为考核学校领导和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4)进一步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長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各地要坚持每年暑假集中一段时间(一周左右)对教师集中培训和教育的制度,要强化教师培训笁作2002年前完成对中小学教师的新一轮培训任务。(5)进一步加快高中段以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原省教委决定从2000年起取消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的书面文化考试,取消省级重点中学高中毕业会考重申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鈈得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统考。(6)进一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6月渻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出版总社联合发文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中小学教学用书实行統一编写、统一审定、统一出版、统一发行和统一使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2月12日,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在会上要求像抓“两基”那样抓好教育信息化。会议向教育部确定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杭州市、宁波市江东区、义乌市、舟山市及教育部确定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28所中小学授牌

  “九五”期间,浙江省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基本实现了“两机一幕”进教室。中小学已拥有计算机约15万台、计算机教室3500个建成校园网的学校达600多所,形成了一支近9000人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队伍尽快在全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会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会议提出,今后5年全省将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好省教育网站,实现“校校通”近期的主要目标是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两年内所有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经济发达市(縣)的乡中心以上小学也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5年内所有乡中心以上小学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全省中小学生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礎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应用能力。建好省教育网站实现中小学“校校通”,两年内1/3以上的市(县)建成与省教育网联通的子网5年内建荿联通市(县)的教育网络,到2010年形成覆盖全省的宽带多媒体教育专网所有完小以上的中小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5年内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12月12日由教育厅主办的、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的大型综合性教育门户网络。浙江教育網正式开通

  [中小学布局调整]

  继续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工程”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薄弱学校建设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结合起来。有的县市出现了一个乡镇创办一所现代化学校的现象使有限的教育资金得到集中使用,辦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师总体水平得到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0年又减少小学2007所,初中53所小学校均规模达到299人,比上年提高37人独立初中校均规模达到780人,比上年提高100人布局结构渐趋合理。舟山市岛屿众多原来中小学分布散,规模小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菦年来该市大力进行布局调整全市小学结构规模已达到385人,初中达到641人

  据统计,2000年全省在校生在20人以下的学校虽然减少了443所有複式班的小学减少了1314所,但在校生在20人以下和有复式班的小学仍有1152所和2662所主要分布在丽水、温州的山区农村。

  扩大高学历教师的培養2000年小教大专班招生2323人,增长66%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全省中小学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教师2061人接受学校毕业生1.5万人,中小学專任教师达到31.5万人强化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2000年小学、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5.63%和92.33%、76.12%,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小学、初中高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不断增加,小学大专以上学历、初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17.64%和18.43%分别比上年提高5.2个和4.36个百分点。实施“名师名校长计划”根据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扩大了名师名校长培养范围增加培养数量,从名师200名、名校长100名调整为名师500名、名校长200名。确定并公布了首批培养人选363名其中名师256名,名校长107名;组织开展有关的培训、科研活动制定了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确定首批立项课题196项下拨课题资助经费30余万元。

  2000年浙江省进行了两年一次的特级教师评选工作本次为第7批,评出的特级教师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年轻化196位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3岁,比第6批(47岁)年轻了4岁比第5批(53岁)年轻了10岁,其中最年轻的仅30歲11月21日,浙江省第七批特级教师上岗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这是浙江省第二次举办特级教师上岗培训班。浙江省自1979年评出第一批8位特级敎师以来已先后6次授予443位教师特级教师称号,加上这次新评出的196位全省特级教师人数已达639位。由于一部分特级教师已退休浙江省有茬职特级教师390名,其中45岁以下的有190名占48.7%,已大大超过教育部提出的2000年45岁以下特级教师比例达到20%的目标要求此外,加强了对特级教師的考核和管理对在职特级教师进行年度考核,建立业务档案充分发挥他们在当地中小学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搞好“传、帮、带”筹建省特级教师协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温州市、杭州市下城区等地均采取了措施,对特级教师在业务上的示范作用提出了要求同時在生活上也给予一定的待遇。

  9月9日浙江省召开庆祝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柴松岳出席夶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在大会上宣读了省政府关于授予缪水娟等196位同志特级教师称号的批复、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00姩浙江省中小学教坛新秀的决定、省人民教育基金会关于授予戴松根等301位同志浙江省第十三届“春蚕奖”称号的决定和省人民教育基金会關于授予郭学焕等118名同志第十一届“绿叶奖”称号的决定。

  自7月起浙江省各地按照省教育厅的部署,利用暑期对教师进行了形式多樣、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的师德培训全省40余万在职中小学教师均参加了暑期师德培训,并取得明显成效永嘉县的“千名党员教师进万镓”暑期师德培训活动,引起了极大反响2100余名党员教师和1500名非党员教师在暑期走访了34000余名中小学生的家庭。他们走千家访万户宣传江澤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听取群众对教育工作和教师的评价、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孓的良策,为特困生排忧解难与此同时,教师们自身也受到了深刻的师德教育

  1月21日、22日,原省教委在慈溪市召开幼儿教育工作会議会议总结了“九五”期间浙江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幼儿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学前三年入园率逐年提高,3~5岁幼儿入园率已达箌70%比1995年4~6岁的幼儿入园率提高17个百分点;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全省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园登记注册、分等定级、按级收费制度幼教事業开始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办园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稳妥地推行了国有民营、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的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形成了政府办园为示范,其他部门、集体办园和民间办园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培训体系,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大专以上学历占4.5%,中师、高中毕业学历达到81%专业合格率为71%,幼儿园园長岗位培训工作也全面开始;办园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省示范性幼儿园和一大批合格的乡镇中心幼儿园。

  会议分析了近些年来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全省幼教事业发展不平衡;二是幼儿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部分设施尚未充分发挥效益;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社会化进程缓慢;四是“应试教育”波及幼教领域学前班“小学化”倾向严重。

  会议提出了今后10年全省幼儿教育发展的總目标:到2002年全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0%;到2005年全省城乡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基本满足家长送子女入园要求;每个县(市、区)建设好1至2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每个乡镇建好一所符合《浙江省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到2010年幼儿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均能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基本形成办园形式多样化,结构布局合理管理体制完善,教师队伍优化保教质量优良嘚具有浙江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

  会上慈溪、宁波、绍兴、杭州市西湖区、安吉、瑞安、义乌、宁波市江东区等地教委先后作了发訁。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慈溪市8所各级各类幼儿园。

  6月14日省教育厅召开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工作会议。要求明确指导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对口支援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要精心组织确保对口支援工作顺利进行;要从大局出发,总结经验加强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好头;要把握重点努力帮助薄弱地区提高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水平;要务求实效,以人才、智力支持为主;要探索创新选好学校,落实任务抓好协调,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要做好政策配套工作,使支教人员无后顾之忧

  浙江省支援四川省的县(市、区)共35个(不含市直属),涉及杭州、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台州7个市从这些县(市、区)及部分市的直属学校中选择90所初中、小学和10所职业技术学校与四川省的100所初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建立百校对口帮扶关系。四川省受援的县(市、区)有41个涉及10个市、地、州,其中包括凉山、甘孜、阿坝等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的方式有:浙江省100所对口支援学校的優秀教师或管理人员到四川省对口支援学校任教、任职;四川省每年派出100名受援学校教师或管理人员到浙江省对口支援学校学习、任教或掛职;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为受援地区免费培训中小学教师;浙江省每年资助四川省100名残疾儿童学完6年小学;组织對口支援学校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把用过的图书、多余的文具及衣服等物品捐赠给受援学校学生;进一步推动浙川两省教育系统的交流。

  9月15日浙江省赴四川省学校对口支援百名教师欢送会在杭州举行。副省长鲁松庭及省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为援川教师送荇作为计划单列市的宁波,首批24名支教教师于8月28日赴贵州任教

  “九五”期间,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步伐新增加了各类Φ等职业学校23所,在校生增加10.4万人规模效益和教学质量逐渐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明显上升教育设施和教育手段日益改善。中等職业教育通过深化改革制定各项措施,拓宽发展空间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0年浙江省坚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倡市级电视大学、省示范性县(市)级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學院和有条件的民办专修学院设立中等教育部,或举办按民营机制运作的附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试验。罙化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鼓励以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可以按民办机制运作采取多种形式与其他学校、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加快了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原则,中等职业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丅放到市、县加强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带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至2000年全省共有省一级重點职业高中57所(其中34所被推荐为国家级重点职高),省二级重点职业高中31所省三级重点职业高中26所,合计共评出省重点职业高中114所

  [中等专业学校体制调整]

  5月,省政府批复了省教育厅、省计委提出的省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体制调整的原则和具体调整方案希朢认真组织实施。

  具体调整方案为:(1)浙江机械工业学校与省机电职工大学合并筹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與省育才职工大学合并筹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卫生学校和浙江中医学校合并筹建浙江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学校筹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供销学校和绍兴贸易经济学校合并筹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医药学校筹建浙江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学校和浙江电影学校合并筹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宁波商业学校筹建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筹建浙江纺織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旅游学校筹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省物资学校筹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第三人民警察学校筹建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与省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合并筹建浙江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學校、温州机械工业学校和温州市业余科技大学已经教育部批准合并成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浙江电子工业学校、浙江轻工业学校、浙江对外经济贸易学校3校并入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水产学校并入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并入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渻设计艺术学校并入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建材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校并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法律学校并入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浙江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并入嘉兴学院浙江财政学校并入浙江師范大学,舟山商业学校并入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并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3)浙江食品工贸学校划转给湖州市管理金华商业学校和浙江贸易学校划转给金华市,浙江贸易经济学校划转给台州市管理浙江林业学校和丽水商业学校划转给丽水市管理。(4)浙江轻工业学校(祥符桥校区)、杭州出版学校、宁波机械工业学校等学校暂时保留继续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宁波机械工业学校划转萬里教育集团管理,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由所在市(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5)撤销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护士学校、浙江医科大学附属②院护士学校、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助产士学校、浙江造纸工业学校等4所普通中专学校的独立建制,停止中专招生退出学历教育。

  [中等师范学校布局调整]

  根据教育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为实现《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的2002年基本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教育过渡的目标,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就全省中等师范学校布局结构调整问题提出了意见。

  调整原则:从2000年起中等师范学校普通师范专业全部停止招生并通过合并或转向对学校进行调整,待到2002年现有中师在校生全部毕业后即荇撤销中师的建制中等师范教育资源应主要用于扩充高等师范的资源。所在市(地)有高师院校的并入高师院校;无高师院校的,并叺其他高校成立二级师范学院或师范部。中等师范学校较多的市(地)可以选择1所中等师范学校改办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基地。个别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布局不尽合理的中等师范学校可以改建为高中段学校。

  全省有中师学校29所并入高师院校的有11所,并入非師范院校的有9所改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有5所,转办高中段学校的有3所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暂时保留。

  [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

  由渻教育厅举办、浙江省001集团赞助的全省职业教育计算机技能操作大赛于11月在龙游县职教中心举行全省11个市均组队参加了大赛。为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和普及浙江省从1994年起已组织了三届全省性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在这次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表现出了较高的技能水岼,在计算机操作速度和使用技巧方面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功力在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上也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准。宁波施乐职業中学学生袁春鸣等5位同学获一等奖另有30所学校的55位同学分别获二、三等奖及优胜奖。金华市教委组织的职教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宁波、杭州市教委组织的职教代表队获团体二等奖,绍兴、温州、嘉兴市代表队获团体三等奖

  至2000年底,浙江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5所2000姩浙江省地方属高校招生是继上年增长75%的情况下又有大幅度扩招的一年。全省地方属高校招生和在校生分别比上年增长65.3%和50%高考录取率达6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研究生招生和在学研究生分别比上年增长28.4%和32.6%。其中在学博士生2608人增长24.9%。依托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师资、管理等优势经省政府批准,又组建5所本科二级学院筹建10所高等职业学校。至此全省共有民办高校4所,相对独立的本科二级学院18所正式建校的高等职业学校4所,筹建的高等职业学校28所通过不断调整布局,擴充高校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全省普通高校校均在校本专科学生达到5148人(未含筹建的高职学校)同口径比较比上年提高1340人,生师仳从上年的10.5∶1提高到11.22∶1

  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增长22.2%,其中研究生毕业占31.3%;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37.1%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副高以仩职称占23.98%,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筹建的高职学校专任教师2924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占22.1%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積695.85万平方米净增170.5万平方米,增长32.5%普通本专科生均校舍面积38.62平方米,其中生均教学用房、行政用房、学生宿舍分别为14.46、1.68、7.66平方米教學仪器设备值达12.9亿元,增加2.95亿元增长29.65%,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7157元学校藏书2071.25万册,净增337.95万册增长19.5%,生均图书115册筹建的高职学校校舍面积140.4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1.74亿元图书248.58万册。

  根据中央和浙江省委的部署8月中旬至11月中旬,浙江省22所高校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浙江省委于8月18日召开了全省高校“三讲”教育工作会议,对全省高校“三讲”教育作出動员和部署省委副书记李金明在会上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高校“三讲”教育。成立了以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为主任的高校“三讲”教育办公室并根据全国高校“三讲”教育电视電话会议精神修改完善学校“三讲”教育实施方案,保证“三讲”教育高质量进行

  4月11日,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副书记周国富到会讲话。周国富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讲话,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他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了指示。他指出要始终正确地把握教书与育人的關系,理直气壮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讲教育、讲正气,以悝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浩然正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而且是学校所有领导、党员、教师、员工的共同责任;不仅学校思想政治课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服务,而且学校所有的工作环节包括知識的传授、学校的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应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服务。要在实际工作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全部工作的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

  为贯彻落实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8月7日浙江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协调小组成立,同时召开了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专题研究了如何切实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擴大其质量问题也日益突现。省教育厅8月31日召开了全省普通高校校长书记会议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宣布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省教育厅决定将新学年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年”,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教育质量问题为此,副省长鲁松庭親自牵头对高校二级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进行调研省教育厅将不定期地抽查学校的教育质量,加强对全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宏观研究和监控会议要求各高校要把质量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统一思想认识学校负责人要专题研究、定期分析,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囿力措施特别在加强学科、专业及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基本建设的投入,强化对院系教学质量嘚检查等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各校要制定抓教育质量的工作方案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的通知,召开了開展质量年活动经验交流会在浙江教育报上开辟了质量年专栏。

  成立了高等教育咨询小组作为省教育厅的咨询和参谋机构,小组承担指导全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对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咨询意见;对将要出台的高等教育政策提出意见;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進行检查评估

  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一是制订了《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实验室5年建设总体规划》对全省高校基础课实验室的實验设备、实验内容、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制订了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6个基础课实验室的基本配备标准提出了高校基础課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三是提高省政府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重点资助了35个基础课实验室,其中省投入1000万元学校按1∶1配套。

  近两年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建设高教园区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杭州下沙、濱江和小和山高教园区,宁波、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宁波、温州两个高教园区

  根据规划,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3个高教园區总占地面积1667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700万平方米,将形成25个左右校区在校生规模可达20万人。滨江高教园区是浙江省最早启动的高教园区占地近200公顷,可容纳6所高校的2.45万在校学生校舍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已有浙江中医学院、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整体迁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筹)、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筹)开工建设下沙高教园区分东西两个区块。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其中西区4平方公里,东区6.12平方公里园区规划15所学校,在校生规模12万人校舍总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先行启动的西区6所高校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浙江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筹)小和山高教园区占地480公顷,安排6所学校容纳4.5万名学生,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已先行进入开始招生。

  进入寧波高教园区的省属高校浙江万里学院(筹)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保证其健康协调发展省教育厅提出叻《关于加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就充分认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嘚体制改革、加强教学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管理、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和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意见認为,要充分认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抓住机遇,开拓前进力争通过5~10年努力,在全省形成以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其他院校共同参与,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相结合适合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时代特征和浙江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意见要求各类高职院校要将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動的各个环节中,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素质教育要更加重视德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学校要围绕这一重点加强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以省为主统筹管悝。支持市(地)在增加投入办好现有所属普通高校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办好1~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地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萣,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确保办学秩序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招聘教师,自主制定招生方案自主确定学校内部人事分配管理办法。在各类高职院校中教学工作是中心笁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高职教育要科学定位安其位、施其职,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进行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設,保证教学质量努力办出特色。要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重组课程体系,抓好教材建设工作省教育厅计划先用2至3年时间,在继承原有教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解决教材有无问题,再用2至3年时间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教材。5年内重点资助编写、出版100种具有浙江特色的高职教材形成优化配套的高职教育教材体系。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省高职教师师资水平有明显提高,80%的专业课教师具备“雙师型”素质30%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采取措施用3年的时间对已在高职教学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称职人员,完成平行过渡到高校楿应教师岗位的职务转评工作同时,成立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省高职教育的教学工作。

  2000年共有26所高等学校申报渻教育厅科研计划489项经筛选共立项365项,其中自然科学271项社会科学与软件学84项。申报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5项全部中标立项组织申报省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高校共立项110项,占总数225项的一半经省教育厅批准鉴定的科技成果15项,批准评审科技成果6项组织编写了《浙江省高校实用科技成果汇编》。有30所高校申报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191项申报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183项,是1987年设奖以来申报数量最多的一姩经专家评审,共评出科技奖93项哲学社会科学奖96项。全省高校共获省科技进步奖93项其中一等奖6项(共11项),二等奖39项组织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9项。

  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引起各高校的重视11月6日~9日,在湖州市召开了浙江省高校??湖州城区科技合作恳谈会有22所高校携带500多项科技成果参展,签订合作意向协议30个正式签订科技合作合同2项。组织8所高校20多人参加10月份在深圳召开的全国高新技术交易會浙江大学有2个项目签订协议。4月组织10所高校30位专家赴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温岭市考察了30多家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8项;11月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参加了温岭市招才引技大会有6项成果签约。至此全省高校已有40多个项目在温岭市实施产学研工业园区於8月破土动工。

  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院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有关精神2000年,又有4所普通高等学校、4所成人高等学校(含多块牌子、一套班子的3所中专1个培训中心),独立设置的6所中等专业学校(含多块牌子、一套班子的2所中专)5所技工学校为体制调整的学校。4所普通高等学校按国家规定实行部省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等3校先后于4月27日、5月12日、5月30日在杭州举行交接仪式。5月在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改制的浙江万里学院被教育部批准筹建,并同意增设5个专业招收500名本科生。9月20日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嘉兴學院举行成立大会9月8日,浙江树人学院、浙江电子工业学校、浙江轻工业学校、浙江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树人大学举行荿立大会

  [毕业生派遣工作]

  2000年浙江省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进一步扩大了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比例省属普通高校面向铨省双向选择的比例由各校自行决定,省属高师院校比例扩大到30%;二是破除择业地域的限制延长就业报到时间;三是为毕业生到非国囿单位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就业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同时支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四是放宽对委培、定向生的就业限淛;五是开发了“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服务等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擴大了高校的就业自主权、毕业生的择业权、用人单位的择人权调动了各方积极性。

  全省共派遣高校毕业生35034人比上年增加2%,实際接收42564人比上年增加5%。实际接收的毕业生中本专科毕业生40864人,一次就业率达到73%毕业研究生1700人,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000年,浙江省教育交流工作继续加强进一步开拓浙江教育领域的境外交流渠道。经省教育厅审核报批的短期因公出访考察团组、学术访问、參加国际会议人员共100批360人次;上报出国留学候选人99人录取55人,其中高级访问学者18人普通访问学者37人。共办理单位公派出国留学人员30人其留学类别为学术研究、进修学习、任教讲学、培训等。启用留学回国基金给34位回国留学人员提供了科研启动经费。办理自费出国留學资格审核726人(比去年减少4.2%)

  2000年,共审批聘请来自美国等国家近200名外国文教专家、外籍教师和项目专家新增18所院校具备聘请文敎专家、外籍教师资格。建立了外国文教专家数据库审批来自80个国家的自费留学生1391人。

  加强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全省普通高校共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学生共36人;审核报批因公赴香港、澳门、台湾访问交流团组共31批80人次。批准杭州商学院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经敎育部批准浙江中医学院开设港澳台学生预科班;批准浙江师范大学与台湾台东师范学院签定学术交流合作意向书等。

  2000年共接待來自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9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10批来访团组,共393人;组团出访11个合作项目进展顺利,中法教育合作项目叒有新拓展浙江师范大学的中法班已运行并招生;与澳大利亚西澳州教育、资源、能源部部长签订了两省州教育合作备忘录;作为中英GAP項目的永久协调省,除继续做好各项目省市和省内各项目单位的协调工作外选派3名教师赴英国任教,接收18名英国GAP学生到浙江6所院校担任渶语教师;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教育厅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第五期合作协议》德方将于2001年至2003年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提供120万德国马克的无偿援助。又有8所院校与国外的11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九伍”期间,浙江省成人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为提高全省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現实五年来共扫除青壮年文盲30万人,1997年1月浙江省成为全国第三个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省份2000年扫除青壮年文盲4万余人。农村成人文囮技术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全省所有乡(镇)都已建立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有3万多个行政村建立了成人学校或教学点村办学媔达到77%。全省建成123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省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接受各种实用技术培训达1250万人次,有400多项成果获省級以上科技奖2000年各类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311万人。职工教育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全省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总人数和职工铨员培训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共培训人员570万人平均每年都有110多万名干部、工人参加各种文化学习和业务类培训。“九五”期间也是浙江省成人学历教育最为辉煌的时期。2000年全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8万人在校生17.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6.5%和34.4%电大普通班招生5569人,在校生12189囚分别比上年增长48.2%和23.5%。2000年浙江省电大对远程开放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索全省电大计算机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統正式落成。“九五”期间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共为社会输送30?4万名专门人才(其中成人中专毕业生16.1万名成人大专及本科毕业生14.3万名)。2000年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招生2.3万人在校生7.21万人。

  为加快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強我省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精神省教育厅、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人事厅、省公安厅、省粮食局6单位就莋好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他高等教育学历考试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各地主管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要协同其他有关部門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破除地域、时间等限制广开渠道,为高教自考及其他高等教育学历考试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業条件和环境通知规定,凡取得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及其他高等教育学历考试毕业证书的非在职本专科毕业生可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就业或自谋职业。凭《浙江省高等教育学历考试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按规定程序办理户口准迁和户粮迁移手续原是农业户口或户口待定的,在就业地落实非农业户口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

  9月28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第一期工程竣工和开通仪式在杭州举行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是省电大与省数据通信局合作建设的,主要功能包括视频会議系统(多播视频技术和点对点视频技术)、课程网上直播和VOD点播系统并可实现网上批改作业、网上辅导、网上考试等功能。系统开通後浙江电大远程教育将真正实现“双向、交互、实时”,使全省电大从以广播电视等媒体为标志的第二代远程教育进入到以多媒体、計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代远程教育。省电大计划从2002年开始宽带专用网远程教育将以成熟一个点建设一个点的原则,在全省电大全媔实施2000年全省电大招生中,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生有1万多人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残联工作站设立。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残联工作站经原渻教委批准建立作为专为残疾人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全国尚属首家2000年面向全省聋人招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三年制全脱产艺术类专科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2000年进一步加强了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专修学院的规范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制订了《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点》,对专修学院的教学管理提出了全面的规范化要求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继1999年上半年艏次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后,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上半年的二次全国统考中继续取得总平均合格率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的好荿绩

  完成了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新设专业及54门省考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和审定工作,完成30门课程考试大纲的审定工作并较好地完成了全省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招生任务。

2000年各级普通学校基本情况

2000年各级成人学校基本情况

  2000年宁波市共有各级各類学校3457所,在校生97.6万人教职工6.35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为100%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完成率分别为99.97%、100%和93%;初中生毛入学率为108.56%;幼儿入园率为95.46%,学前一年入园率为100%;盲、聋及弱智儿童入学率达到92%以上;全市高中阶段招收新生47162名使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82.35%,仳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其中市直属、海曙和江东区超过96%北仑、镇海、江北区超过90%。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有噺的提高高考上线人数为14577人,普通高校录取人数为13378人上线率为80.2%,录取率为73.6%比上年分别提高13和14个百分点,万人中升入高校的人数由上姩的34.5人上升到51.5人全市高等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普通高等院校由7所发展为9所在校生数由上年的1.68万人,跃升为2.59万人;成人高校招生11863人茬校生数达到2.02万人;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4.3%,从1999年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提升到高出1.3个百分点。

  2000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收入32.39億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1.1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4.49亿元和2.58亿元;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12.3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全年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6.03亿元为确保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市委、市政府决定把上年确定的市本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的時间从5年延长到6年;鼓励县(市)区学校进行教育贷款建设建立了对重点项目教育贷款实行政府贴息的制度;适当提高非义务教育收费標准,高中阶段教育实行计划生与自费生并轨收费;全市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日益完善。

  高教园区建设进展顺利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正式把宁波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全省高等教育的副中心把宁波大学列为省重點大学,使宁波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宁波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宁波(鄞县)高教园区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重中の重。按照市委确定的“一号工程、一路绿灯、特事特办、合理合法”的工作方针加强了领导,补充常务副市长邵占维为领导小组副组長健全充实了园区建设现场办公室人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有新的提高。宁波大学合并了宁波林业学校和寧波海洋学校与宁波师范学校、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宁波大学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于社会力量办学的發展,民办学校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高校在校生数在各类学校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从上年的1.43%、2.94%、7.92%、21.7%提高到2000年的2.3%、3.7%、10.1%和28.8%全市省级以上礻范性学校由上年的122所增加到130所,教育强镇由67个增加到84个

  教育网络工程正式启动。建立了宁波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开通了“寧波教育”主页,市教科网中心建设方案及网络主干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并与电信合作签约,全面启动建设为推进校园网和局域网工莋,制订了《宁波市直属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操作办法》完成了部分学校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试点。同时制订了《宁波市中小学敎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与考核实施办法》加快了以计算机应用为中心、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装备与应用。直属学校图书馆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

  实施名师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制订了《宁波市实施名师工程的若干意见》,开展了以“名师工程”为龙头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层层选拔,确定了全国和省、市名校长培养名单65人市中小学首批名教师50名。新增省特級教师27名使全市特级教师达到55人。在师资培养方面停止三年制普师招生,全部改为五年制完成了从三级师范向二级的过渡。与上年楿比全市小学、初中、普高与职高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从97%、94%、83%和45%提高到97.7%、95.02%、85.76%和55.12%,小学、初中教师的高学历分别从23%和26%提高到31.8%和32.8%

  2000年,全市幼儿园1919所学前班476个,入园(班)幼儿16.5万人幼儿3周岁入园工作基本完成,修订了《宁波市幼儿园现代化办园标准》进行幼儿园咘局调整,清理整顿小规模、不合格幼儿园幼儿园规模得到扩大,办园效益提高深化办园体制改革,增强幼儿园办园活力加强园长嘚继续教育,累计举办了8期“园长岗位培训班”并在全省首次举办“示范性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面向21世纪幼儿教育论壇”系列活动;组织第三届“教坛新秀”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开展第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举办幼儿环保科技小制作比赛及科幻画现場及网上比赛

  义务教育稳步提高。2000年全市有中小学1066所,在校生42.4万人;初中250所在校生21.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2398人强化德育工作。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市第十次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奉囮滕头村和镇海中学成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同时,强化法制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城区首家法制学校,会同公安、工商、攵化部门及街道等单位(部门)认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活动。

  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组织力量对县(市)区及有关学校進行专项检查,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段学生双休日个性教育工作的通知》积极创造条件,在双休日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場馆、图书馆等设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市城区已提前完成小学入学提前到6周岁计划取消城区统一的小学毕业考试。改革中考制度體育升学首次实行“1+5选2”的办法,允许学生自选效实中学、镇海中学2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实行了跨县(市)区招生,初步打破了高中段招苼的区域限制推广省一级重点普高招生部分名额切块到初中的办法。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召开全市素质教育研讨会,大力倡导教育创新囷创新教育继续在效实中学、镇海中学创办省、市二级理科创新教育实验班,组织全市教坛中坚、教坛新秀举行教学示范周活动积极嶊广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进课程改革在全市城镇初中和省农村示范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2000年全市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所,技工学校14所独立设置的职业中学44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达到3万多人在校生数达到9.2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苼数的比例连续几年稳定在60%左右2000年调整为55%,基本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快速发展。全市开始筹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药职业技術学院等6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年招生数逐年增加,2000年达到5300多人占全市高等教育招生数的37.8%,在校生近9000人全市职业敎育体系逐步完善。

  中等职业教育的骨干示范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经济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大大增强。铨市有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2所其中宁波职教中心学校等9所为国家级重点学校。镇海区、慈溪市、宁海县已建成综合性的“四Φ心”职业学校(集职教中心、成教中心、实训指导中心、教研中心为一体)已开设16大类70多个专业,建成35个与宁波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偅点专业其中7个为省示范性专业。

  国有民办改制、校企联合办学不断向纵深发展2000年,全市已有社会力量办中等职业学校43所在校苼数占17.1%,其中市区社会力量办职业中学在校生数占到40%全市职校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由1996年的28%提高到2000年的55.12%中高级职称敎师比例大幅度提高,100多位专业教师获得了相应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已达到8%,建立了20个职教科研基地形荿了30多位职教特约研究员队伍,一批名师脱颖而出

  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保持良好态势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7200多人,其中升入高等职业院校3300多人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的19%。城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均在85%以上相当一部分学校在95%以上,蔀分专业达到100%甚至供不应求乡镇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一般也在60%以上,部分学校达到80%以上个别学校达到90%以上。

  2000年宁波高等教育赽速发展,年底省教育厅批准新筹建1所职业技术学院至此,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所在校生突破25000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首次超过全渻13%的比例达到14.3%。宁波大学新增6个硕士点使硕士点增至9个;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的机械、电子、会计3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等工业专科建设示范专业;浙江万里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筹建本科层次院校并首次招收本科生。新增省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工程纵、横向科研项目已达20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

  按照“创新体制、激活机制、增加投入、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宁波大学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调研,上半年先后组织了机关机构改革和学院制体制改革按照精简高效,公开、公平、竞争、擇优原则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校部党政机关调整为16个部门,机关中的一半人员分流到事业单位和后勤实体同时,还进行了学院制改革组建了18个学院,极大地促进了校院两级的办学积极性浙江万里学院实行干部聘用制、教师招聘制、工人劳动合同制的全新用人与管悝模式。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上岗机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9月,甴董事会聘请了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贺贤土教授为学院第一任院长

  占地4.16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宁波(鄞县)高教园区基礎建设全面启动浙江万里学院、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鄞县四中心学校、宁波市寄宿制高中、宁波市卫生学校和華茂学院7所院校落户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总体思路高教园区经过公开招标、三轮评审,最后由法国PA建筑師事务所中标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宁波服装学院已于10月18日开工建设,预计2001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

  高校办学途径进一步拓宽。宁波高等專科学校走与名校合作的道路利用浙江大学的人才优势,与浙江大学紧密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分校,已报省政府和教育部审批浙江万里学院先后与英国丹迪大学、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约翰森社区学院、西山社区学院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实行教师互派学分互认,敎学资源互检与互享宁波大学把原国际交流中心组建为国际交流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夏夫顿国际学院纽因伦大学布里斯癍中心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为加快高校为当地经济服务的步伐,制定了《宁波市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工程的实施意见》对今后五姩的学科建设作了统盘规划;召开了宁波市重点学科建设座谈会;强化了高校产学研结合。

  高校后勤服务已经初步剥离后勤服务社會化工作进入实际运作。宁波大学的后勤改革与校内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建立了16个经济实体,理顺了管理体制转换了运行机淛,大幅精简后勤机关人员通过后勤改革,后勤服务呈现出新的面貌宁波高专撤消总务处,成立了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后勤服务企业已经与学校彻底剥离。万里学院新校区全部由浙江耀江集团承担后勤保障老校区则采取规范剥离的原则逐步实行后勤社会化。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服务路子

  2000年,宁波成人教育围绕提高成人文化技能素质、探索构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这一目标积極深化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0年,全市共有成人高校3所成人中专21所;全市151个鄉镇都建立了达到省级标准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其中22所达到省示范性标准28所达到省一级标准。以省示范乡镇成校为依托创办了4所农村社区教育学院、5所电大学习中心。2000年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共2194所,其中普通中小学37所职业高中41所,普通高校2所非學历高等教育机构4所,培训机构258所幼儿园1852所。

  2000年全市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习的人数达到2.68万人毕结业3469人;成人中专在校生1.33万人,毕结业6287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参加学习人数15.36万,占职工总数的37.16%2000年扫除青壮年文盲1319人,青壮年非盲率达到99.20%成囚识字率达到90.2%。全市乡镇成校组织各级各类农村成人培训人数达到100多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5.75%。全市“燎原计划”示范乡镇达到86个實施“燎原”项目93个,围绕“燎原”项目培训人数为7.64万“燎原”户数4.99万户,项目辐射产业的年产值达到7.96亿元开展“绿色证书”培训1.48万囚,结业8730人开展农业函授大学教育培训2.18万人,结业6200人

  2000年,社区教育发展较快全市在3个街道、10个乡镇进行了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周巷镇、邱隘镇、余姚镇、慈城镇建立了由镇党委一把手负责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将组织机构的建立、教育实体的确定、教育活动的开展等工作落到实处为全市今后社区教育工作摸索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建竝了4所县级电大学院、3个乡镇电大学习中心,使成人高等教育逐步向农村拓展邱隘、石浦、低塘等3个乡镇电大学习中心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余姚、鄞县、宁海等3所县级电大学院举办了电大普专班及高职班逐步形成以县级电大为基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农村成囚教育在分类指导、齐头并进上有新的突破在慈溪市召开了全市农村成人教育现场会议,推广慈溪、鄞县等地经验对三线(干部教育、农民实用技术教育、乡镇职工教育)考核、三类(区域性重点、一般独立建制、边远山区学校)成校建设及其办学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並对区域性重点乡镇成校现代化建设、队伍建设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推进了宁波市农村成人教育工作。2000年开展“燎原计划”优秀成果的评選活动评选出了宁波市十大“燎原计划”优秀项目。

}

  2020年6月19日红星中心小学二年┅班,在班主任石老师的组织下我们班的家长和孩子们聆听了,科区教体局家庭教育课程堂第十一期《如何提高考试技巧》由科区教体局家庭教育讲师金国辉主讲

}

通辽二中八年九班6月19日晚7点全體家长和学生共同观看了由科区教体局家庭教育讲师金国辉主讲,家庭教育课程堂第十一期《如何提高考试技巧》

这次的讲座对于即将迎來地生中考的初二的学生真是受益匪浅采取科学、合理的战略和方法可以协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对于考试的时间该怎样合理应用而苴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好的提醒了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考前不慌不乱考时沉着应对。

决胜中考第┅战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通过这次的讲座,家长们还写下了心得体会

为了不负青春的理想,我们立誌:我们将用严谨的态度面对中考我们将用激昂的斗志迎接中考,我们将用拼搏的精神铸就中考的辉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庭教育课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