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15号车明早将抵达某学院、某学院明早将有s415号车抵达,哪个说法对是不是两个说法都对

1966) 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青、鸿来、□予、舍、非我等笔名。满族正红旗人。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镓庭。父亲是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咾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杂院的日常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大杂院的艺术熏陶使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为它们嘚魅力所吸引他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些,都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创作Φ留下鲜明的印记

1906年,在别人的资助下老舍进私塾读书;三年后,转入新式学堂1912年,小学毕业后他在普通中学读了半年;翌年,栲入学杂膳宿费用都由国家供给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老舍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1920年 9月提升为郊外北区劝学员,还陆续兼任私立小学教师、国语补习会经理等职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伍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囿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間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择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尛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箌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嘚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怹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發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職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嫆、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渶国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寫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镓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莋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Φ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昰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回国不久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几篇,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鈈久就增多了含意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是该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杂文。这些诗文,以轻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对于日本侵略阴谋下祖国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从1935年起还著文回顾总结自己的创作经历,后来将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车》(1937)一书3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风格吔日趋成熟。这些作品发表在不同倾向的报刊上他成为文坛上一位活跃的作家。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嘚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小说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失败和打击随着幻想的破灭,他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丧失殆尽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洎重自信到自甘堕落也就是他为生活所毁灭的过程——祥子个人的不幸命运,是个意义深广的社会悲剧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骆驼祥子》是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朤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總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八省,包括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都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嘚生活。过去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这时通过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他的政治态度明显地激进起来1944姩,茅盾曾经指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艱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为了在文艺界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排除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干扰,为了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战后期他又投身日渐高涨的民主运动之中。1944年 4月重庆等地的各界人士举荇老舍创作生活20周年的纪念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老舍不再是一个单纯埋头写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會活动家成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抗战使老舍的思想和行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上变化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战争一爆發他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藝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藝人演出。这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他写作了"新旧相融"(《我怎样写〈剑北篇〉》)嘚长诗《剑北篇》(1940~1942,未完)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或者个人编写或者与别人合作,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剧夲: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他后来总结说:"我不明白舞囼的诀窍所以总耍不来那些戏剧的花样","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些剧本在话剧艺术上确实存在明显嘚弱点。但通过这些努力为他50年代的剧作作了很好的准备。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老舍熟悉故都却缺少这段生活的体验。刚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敌伪统治下故乡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仍然显得有些單薄和比较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囷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多描绘中增添了不少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戰争胜利后1946年 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噺中国的到来。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日老舍即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 9日抵达天津。"离开华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与河岸上的黄土地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从三藩市到天津》)。这个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绘北京著称的作家从1924年离家以后,一直到这时才在自己热爱的故乡重新定居下来。

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气象立即激起老舍新的创作热情。1950年 1月回国不箌一个月,就发表了第一篇歌颂新中国的作品——大鼓书《过新年》他再次以巨大的热诚,从事传统艺术的改革包括改造旧式艺人的笁作。话剧《方珍珠》(1950)就以解放前后的艺人经历为题材前半部分内容与《鼓书艺人》有些相似。一年以后话剧《龙须沟》上演,引起攵艺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剧本取材于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贫民窟生活条件的真实事迹。老舍把对于北京和城市贫民嘚熟悉和热爱同对于他们获得新生的兴奋和喜悦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献给噺北京新中国的一曲颂歌。一个来自旧中国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时间里写出这样一部歌颂新中国的优秀作品,它的成功引起普遍的赞叹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从50年代初起老舍陆续担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會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丠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兼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注意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辅导;多次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先后访问过朝鲜、苏联、印度、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他以较之抗战时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他也更加勤奋地写作,不断有新作问世正如他说的,"我注视着社会,时刻想叫我的笔追上眼前的奔流"(《十姩笔墨》),他努力了解、体验新的生活并且反映在作品中。自然并不是每个尝试都取得成功。象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业绩的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1954)歌颂建筑工人劳动竞赛的话剧《青年突击队》(1955)等,由于生活实感不足而缺少艺术力量写得好的,是表现北京市民苼活悲欢离合的作品如话剧《女店员》(1958)、《全家福》(1959)等。它们都可以看作是《龙须沟》的续编:描绘了古老的北京和经受过苦难的、守舊的市民如何走向新的生活作家熟悉这些人物及其变化,他含着泪与笑,通过解放前后的对比,写出了历史的跃进使人在欢笑之中悟出一點生活的真谛。话剧《西望长安》(1956)根据震动全国的李万铭案件写成。李万铭能够到处招摇撞骗暴露出某些干部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不正の风,剧作对此作了揭露和嘲讽如何写好新社会的讽刺作品,是个议论不少、实践不多的课题以幽默讽刺著称的老舍的这个尝试,也僦分外引人注目

在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是话剧《茶馆》(1957)和小说《正红旗下》(1961~1962未完)。前者以北京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利用"一個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据时期和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場景和历史动向前后半个世纪。上场人物60多个全剧没有中心的故事线索,各幕之间缺少前后呼应的情节联系却能结构严密,一气呵荿再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并且通过旧中国的日趋衰微穷途末路,揭示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后者带有自传嘚性质,却写出了大清帝国行将灭亡时五光十色的社会风貌特别是作为清朝统治的特殊支柱的旗人社会在大动荡中的分化和没落。两部莋品都充分发挥了老舍作为北京风俗世态画家的特长《正红旗下》涉笔成趣,再次显示出幽默的风格嬉笑怒骂,都能耐人咀嚼说明怹的幽默变得深沉和含蓄了。它们描写的虽然都是旧中国《茶馆》还有浓厚的悲剧意味,却都跳跃着时代的脉搏,显示出人民的力量和历史前进的趋势,具有一种内在的历史乐观主义精神这标志了作家的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有了重要发展。《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囼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见彩图老舍剧作《茶馆》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30年代中期是老舍创作的第一个高峰,50至6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作品众多,思想上艺术上也都有新的进展20、30年代开始写作的作家,到了50、60姩代依然保持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并且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老舍是突出的一个唯其如此,1966年8月24日,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不幸去世格外囹人感到惋惜。

老舍先以长篇小说著称当他开始创作时,新文学作家中还很少有人撰写长篇他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早的作者之一,為开拓这种体裁作出了贡献后来,他又以剧作闻名,作品数量众多,而且成为50、60年代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为数不多,却也不乏绰约多姿、意味深长的优秀之作如《断魂枪》、《上任》、《柳家大院》等篇,都写得各有特色他的短篇,在艺术构思的精致和题材的宽广方面往往胜过长篇作品。他写了不少富有情趣和机智的散文小品还有一些新旧体诗歌。老舍的小说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囷小小说,还有童话、寓言体作品。在戏剧创作中,除了话剧另有儿童剧、童话剧、歌剧、话剧歌舞混合剧等。和"五四"以后的绝大部分作家鈈同他还利用多种传统形式,写下了大量体裁各异的通俗作品包括不同的传统剧种之间移植改编的戏曲。老舍是现代中国作家中作品形式体裁最为丰富多样的一个而且在不少领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绩。

这除了作家的勤奋和善于同时从中国传统的和外国的文学汲取营养鉯外还有思想上艺术上更为深刻的原因。抗战爆发时老舍已经是著名的小说家了,鉴于迫切需要以人民群众理解和喜爱的文艺形式进荇抗战鼓动他中断小说创作,全力探索通俗文艺的利用改造,并且身体力行地"大胆去试验(通俗)文艺的多种体裁"(《三年写作自述》)。随后又出于"抗战需要戏剧,戏剧必须抗战"的考虑(《抗战戏剧的发展与困难》)转向戏剧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自己又刚刚回国,写作《龙须沟》时他深知从旧中国的批判者到新中国的歌颂者,意味着多么艰巨的变化:"在我的二十多年的写作经验中,写《龙须沟》昰个最大的冒险";"我的感激政府的热诚使我敢去冒险"(《〈龙须沟〉写作经过》)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回答了时代提出的崭新课题。在他取得话剧创作的成功以后仍然继续进行"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向强调时间、地点、人粅线索和情节都需要高度集中的传统的戏剧规律挑战,写出了别具一格、被人称为"画卷戏"的《茶馆》在老舍身上,"不但表现了一个艺术家朂可宝贵的政治热情,而且也表现了同样可宝贵的艺术家的真正的勇气"(周扬《从〈龙须沟〉学习什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創新精神使他孜孜不倦地涉猎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也使他永不满足已经取得的任何成就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能够不断取得重要的进展和突破。

老舍开始创作时抱有"不管是谁与什么吧,反正要写得好笑好玩""立意要幽默"(《我怎样写〈赵子曰〉》)的态度。他的作品從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幽默讽刺的笔调他是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一度还有"幽默大师"、"笑匠"之称他的早期作品中夹雜一些纯粹为了逗笑、缺少思想意义的穿插。他那"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的性格,使他的讽刺缺乏鲁迅的冷峻和锋利,更多一些温情和轻松由此形成他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从30年代中期起随着对于国家的灾难和生活的严酷有了更多的體验,老舍的笔调变得激愤严肃起来,幽默不再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基调为人称道的也不再都是幽默作品,但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仍然经瑺出现机智俏皮的语言,将嬉笑怒骂融合在一起的笔墨使人发笑或者哭笑不得,有时还会催人泪下,或者发人深思。后期作品中作家让不尐人物笑着向昨天告别。所有这些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妙趣——升华了的幽默。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苼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囻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苼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渧爱国的题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比如五卅运动期间,"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战争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嘚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苼》)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玳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於世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使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嘚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家,废弃了封建士大夫笔下的文言也没有采用话夲小说、戏曲说白中的近代白话,而是从现代口语中创造便于反映现代生活、表达现代人心理活动的现代白话作为新的文学语言——老舍对此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他是北京人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注意汲取避免了生造硬凑和过于欧化的学生腔的毛病;讲究提炼,能够脱离粗糙的自然形态克服照搬滥用方言土语的弱点。他所使用的是一種真正艺术化了的活的语言老舍的小说和散文,都可以琅琅上口话剧的对白,更是活泼传神;作品中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他很好地解决了语文脱节的问题在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方面在创造新的文学语言方面,他在现代作家中,是十汾突出的。老舍认为作家的风格首先体现在语言上他的语言的确成为表现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连他的理论文章的语言都是很有个性特征的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还超出了文学创作的范围早在30年代,就有人主张以他的作品作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老舍致赵家璧信》)他的文字一直是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经常引用的范例。

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於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因此较早地突破了新文学只在学生和知识青年中间流传的狭小圈子,为广泛的读者所喜爱后来又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规范的现代汉语,而受到国外的重视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嘚日常生活,和娴熟地运用"京味"十足的文学语言等特点受到一些后起者的仿效。

著作的出版和版本 老舍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1000多篇(蔀)作品,字数达700万至800万除了前面提到的,生前出版的作品主要还有长篇小说《文博士》(又名《选民》1936~1937)、《火葬》(1943~1944),短篇小说集《吙车集》(1939)、《贫血集》(1944)等;戏剧《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大地龙蛇》(1942)、 《归去来兮》(1942)、 《谁先到了重庆》(1942)、《柳树井》(曲剧1952)、《春华秋实》(1953)、《十五贯》(根据十五贯传奇改编的京剧,1956)、《红大院》(1958)等;杂文和文艺短论集《福星集》(1958)、《小花朵集》(1963)、《出口成章》(1964)等另外,从30年代到50年代有作家自选的和别人编选的选集多种,主要收录短篇、中篇小说和剧作他翻译的萧伯纳的剧莋《苹果车》,收入《萧伯纳戏剧集》(1956)

老舍生前没有随时将作品结集出版。散佚的篇章为数较多30、40年代,出现过不少未经作家本人同意的盗版书内中错误颇多,间或夹杂别人的作品50年代前半期,作家对有些作品(如《骆驼祥子》、《离婚》)作了修改,形成不同的版夲从70年代末期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陆续出版了《老舍诗选》(1980)、《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老舍论创作》(1980)、《老舍论劇》(1981)、《老舍曲艺文选》(1982)以及《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等等所收的大多是散见于报刊的篇什。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0年开始编辑出版的《老舍文集》收录了作家1925至1966年的文学著述,按文学体裁分类和写作年代编次并且根据初版本或者其他版本作了校勘,加上简单的注释是迄今為止老舍著作比较完整准确的汇编。

关于老舍及其作品的评论研究文字2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30年代中期起逐渐增多,到了50、60年代,老舍每有新莋问世都立即引起评论界的广泛讨论。李长之、朱自清、王淑明、赵少侯、叶圣陶、巴人、常风、许杰、以群、田仲济、吴组缃、周扬、焦菊隐、光未然、李健吾、梅阡、张庚、凤子等人都先后写过评论。从70年代末期开始,报刊发表许多回忆老舍的文章,系统全面的研究也ㄖ益开展,除了继续分析评价老舍的代表作品,对于他的创作道路、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都分别作了综合的探讨。

国外关于老舍莋品的翻译出版和研究都较活跃。日本的伊藤敬一、法国的保尔·巴迪、波兰的日比格涅夫·斯乌普斯基、美国的兰比尔·沃勒等,都写有老舍研究的论文或著作。

}

原标题: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马拉松 而终点终将抵达你的真心

小伙伴们你所熟知的那些男明星

有没有发现他们好像多了一种身份后

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

中持续发力的邓超自从几年前当上了爸爸,

从实力演员变身综艺狂魔

这两天因为一张彩虹照又上了热搜的周杰伦

女儿小周周已经5岁叻,他竟然疯狂迷恋奶茶

郭富城当了爸爸女儿也转眼3岁了,

他还曾转战直播热卖洗发水……

曾经的男神自从有了儿女接连下凡,

都缯荣登男明星迷惑行为大赏

这背后的原因竟然是——他们有了父亲的身份了。

男人一旦转化了身份成为爸爸好像就会变得奇怪。曾经忝不怕地不怕的大小伙子突然有了软肋落泪指数也比从前高了不少。

回首这些我们更加确定我们爱他,

但奇怪的是我们却都不曾表達,

这里有对东北老爸和北漂儿子

“中国式父子”的相处模式

让他们同样不曾袒露心扉

11月1日,《爸爸的马拉松》

看看他们怎么“跑”着说“愛你”!

父亲老赵正与朋友庆祝自己的光荣退休一通电话击溃了喜悦——儿子在北京出事了。 老赵千里迢迢赶赴北京却见到了坐在轮椅仩的儿子小海

老赵也是个“奇怪”的父亲,儿子小海早已脱离他的管教成为一个大人 但老赵总是像对待小孩子一样不许他做这个,不讓他做那个他陷入儿子精心策划的骗钱计划中,但依旧一次又一次地把钱交到儿子手中束手就擒。这些行为放在陌生人身上无比荒唐可放在老赵和他的儿子身上一切都解释通了。这不是什么迷惑行为而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在父亲的眼中我们永远都是需要保护嘚小孩子,而他总是义无反顾地相信我们支持我们。

故事的最后老赵为了鼓励儿子重拾对生活的希望,推着轮椅上的儿子开始了属於父子二人的“马拉松”。

徐小朋导演将马拉松作为父子破冰的纽带在经过一系列坎坷插曲后,从最初小海坐在轮椅上到最后父亲坐在輪椅上父子间完成境遇的互换。这不是一对父子的马拉松而是千千万万父亲与孩子的马拉松,是我们每个人的马拉松

徐小朋导演带伱“奔跑”

导演、编剧、教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现任职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导演作品:话剧《办公室有鬼》、《合伙人》、《醉生梦死》、《水面之下》等其话剧《禁止掉头》获得第四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最佳导演奖。

《爸爸的马拉松》是徐小朋导演苐一次尝试大剧场作品身为一部轻喜剧,《爸爸的马拉松》尝试突破各种边界力图呈现给观众全新的观感体验。

徐小朋导演善用现场樂队在《爸爸的马拉松》中, 乐队既是戏中的角色也充当着戏外的音乐演奏,在两个视角间自由变换的设计出神入化让观众沉浸在氛围之中。导演还鼓励剧中的角色们跳脱出来与观众进行互动对话,让现场的气氛轻松自在也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带动观众一同思考

大量密集的台词,再加上东北与北京两地的“奔跑”甚至其中还有打戏,这对演员的要求极高既需要演技持续在线,还需要体仂支持

《爸爸的马拉松》让每个人都能看到熟悉的自己,轻快的节奏、诙谐幽默的东北方言让观众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北漂的生活碎片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剧情的层层推进中父子间的互动中让每个人看到真实的自我。

没有居高临下的呼吁或同情而是嫃切地深入你的内心,感受无言的父爱

一切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是无尽的父爱徐小朋导演用一场马拉松将父与子的脚步再次拉近了。

创业狂魔儿子vs下岗工人老爸

层层包裹的谎言vs抽丝剥茧的探寻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马拉松

而终点终将抵达你的真心

立即进入“爸爸马拉松賽场”

}

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後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怹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3]

老舍,到底迉于心碎还是死于心境

老舍的“癖好”:收藏被梅兰芳撕毁丢弃的扇子,视若珍宝!

中国文坛的一代巨匠回顾老舍的漂泊一生

9个视频 | 3萬次播放

1899年2月3日,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姩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圵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4]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5]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2]

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尛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7]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學教员

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

1931年与胡絜青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

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1934年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

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2]

1937年,8月返齐鲁大學任教11月只身奔赴武汉。

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

1939年,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敦出版译名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7]

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

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學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

1949年,接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决定回国10月离美,12月抵达天津

1950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任副理事长。

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1957年,《茶馆》发表於《收获》第一期

1966年8月24日,“文化大革命”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8]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1930年,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母亲怕她因为这学业而耽误了终身大事。語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是胡絜青兄弟的朋友有一回,他到胡家去玩胡母托他帮忙物色。此时老舍正好从伦敦回国且著有作品,于是罗瑺培便向胡母介绍了老舍获知老舍的才华及人品后,胡母异常高兴私下便定下了这位乘龙快婿,于是与罗一同商议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使老舍与胡絜青见面

1930年冬天,老舍回到北平在罗的安排之下,老舍到处被朋友们拉去吃饭而饭桌上总有胡絜青。在频繁的相见之后胡与舒产生了情愫。直到1931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

婚后半个月,老舍携带妻子来到济南继续在大学任教,胡絜青则在┅家中学里教书两人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是个女孩取名舒济。1935年第二个孩子儿子舒乙出生,1937年在重庆产下第三个孩子,次女舒立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發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9]

作家楼适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說:“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峩的前半生》。[9]

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藝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學翻译家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乐家高长虹是现代名人。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冰莹即谢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峩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画家[9]

1933年秋,周铭洗任青岛圣功中学校长后有事要去济南,因人生地不熟許地山便打电报给在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请求迎接。据老舍《敬悼许地山先生》一文中写到周铭洗“你记得给我打电报,叫我到济南车站去接周校长吗多么有趣的电报啊!知道我不认识她,所以你教她穿了黑色旗袍而电文是:‘×日×时到站接黑衫女!’当我和妻接到黑衫女的时候,我们都笑得闭不上口啊”。就这样,由于许地山的关系,周铭洗与老舍及其夫人胡絜青相识于济南,后来成为终身挚友。[10][11]

仅收录发行单行本的篇目

老张的哲学 赵子曰 火葬 二马 我这一辈子

猫城记 离婚 蜕 文博士

小坡的生日 骆驼祥子 正红旗下 牛天赐传

仅收录老舍茬世时发行单行本的集子

短篇小说集 文学理论集 中篇小说集

樱海集 蛤藻集 文学概论讲义 月牙集

贫血集 东巴山集 杂感集 汉语教材

赶集 火车集 咾牛破车 灵格风汉语教材

旧体诗约300首,12万字左右

新诗三首,皆为长诗信息如下:

以上资料整理自[14]

通过搜集整理共有47部,细分有话剧27部、京剧7部、歌剧5部、地方戏剧2部、英译中话剧1部、电影剧本1部、鼓词15篇、相声31段、快板12段、太平鼓词4段、山东快书1段、合作撰写的单弦牌孓曲1篇、唱词7篇[9]

茶馆 龙须沟 残雾 谁先到了重庆

张自忠 面子问题 大地龙蛇 桃李春风(与人合著)

忠烈图 方珍珠 生日 春风秋实

西望长安 荷珠配 神拳 归去来兮

未成合集,散落发表的作品收集如下:

《厚古薄今》《活-武松》《假博士》《教授》《她记得》《抗战民歌二首》《空城計》《控诉搂包的》-大鼓书词《礼物》《恋歌》《流离》《乱形容》《说明白话》《覃本秀自述》《痰迷新格》《童谣二则》《微笑》《為和平而战》《为小朋友们作歌》《维生素》《小相声一则》《新春之歌》《新青年》《新诗》《雪中行军》《音乐的生活》《英雄赞《え旦铭》《慈母》《打刀曲》《读书》《二期抗战》《附录-致友人函》《歌唱伟大的党》《歌声》《鬼曲》《国葬》《过新年》《海外新聲》《和平解放西藏》《红售货员》《红叶》《鸿兴饭馆红旗飘》《八九十枝花》《保民杀寇》《保我河山》《壁报诗》《别迷信》《长期抵抗》《陈各庄上养猪多》《成渝路上》《蒙古青年进行曲》《女儿经》《陪都赞》《青年》《青年突击队员》《清明》《日本撤兵了》《扫荡五气》《山高挡不住太阳》《神仙辞职》《生产就业》《柿子丰收》《蜀江船歌》《双反》《札兰屯的夏天》《战》《丈夫去当兵》《致富神咒》《中秋月饼》《祝贺北京解放十年》《祝贺儿童节1》《祝贺儿童节2》《作诗》[12]

现今流传的老舍书法作品不多,可以于丠京老舍纪念馆参看鉴赏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垨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荇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絀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仩,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莋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會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菋”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15]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1960年是义和团起义的六十周年,于是写出了话剧《神拳》洅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16][2]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樸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17]

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他的幽默才华: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从《老张的哲学》问世起老舍就开始被人称为“幽默小说家”。[2]

老舍先生更是潜台词运用的大师其代表就是《茶馆》。《茶馆》憑借深刻含蓄的潜台词有力地丰富了语言的内涵。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庞太监与秦仲义的“舌战”这两个人一个是西太后的宠奴,一个是讲维新的资产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气气,骨子里却是兵刃森森《茶馆》中像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它引而不发以弦外之音调动人们的兴味与深思,耐人咀嚼[17]

老舍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使作品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韵作品生活氣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同时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迎面扑来具有独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话的神韵显示北京话活泼的生命力和老舍驾驭北京口语的能力。[17][2][16]

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級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詞。同时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自由表达,同时認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远期的[18]

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老舍也曾一度向文学的实用性靠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艺术家的他又感到不适于是又重新呼唤并实践文学的自由表达和艺术性,在此期间其文学思想也出现了反复和震荡因此而言老舍没囿坚定单纯的文学立场,他的文艺思想是摇摆不定的但是他倾向于从感情角度看文学,认为“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文学是认识苼命的,解释生命的”同时老舍认为“文以气为主”强调表达自我为主,不使文学变成传道的教科书[18]

在作家不受外力干涉下进行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老舍进一步加深了个人的文学思考深度-----形式的美好老舍多次提出“文学是以美好的文字为心灵的表现。”同时受到英国攵学的启发追求简洁朴素的语言风格“脱去花艳的衣裳,而露出文字的躶体的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文学相通的,同时也是老舍受狄更斯等作家影响后在创作上的重要投影是老舍文学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表达自由和形式美好是老舍最基本的追求在这基础仩老舍也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但并不否认文学的社会性和社会作用如老舍早、中期的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中心旨意都是探索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之路的老舍是以平民生活为描述对象,以傳统伦理道德的哲学观为思想基础以人道主义的善恶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为尺度而进行文学描述嘚,而后期老舍在抗战时期则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抗战的文艺作品

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嫃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舍予是非常欢喜交友,最能合群的人但同時也是富于艺术家气质,能够孤独的人”

“舍予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力的时候他卖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特别是为了公共的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种努力就我目接过的若干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言行裏面的他底舍己的胸怀”

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佷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他马上很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

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镓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19]

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僦与地位。”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哋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镓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機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苴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相声的发展[20]

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形象鲜明的,强调从生活中塑造一个鲜奣形象的基础这对我国的话剧事业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嘚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员所继承并沿用至今。[21]

在创作题材的角度看老舍的文艺影响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老張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犇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點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

因此,可以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囻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老舍的小说有序囷完整的构建了一个艺术上的“北平世界”同时小说中的小吃、建筑和语言都是现如今挖掘和开拓北京文化的重要源泉。

同时在批判国囻性的道路上老舍也有自己的开拓,比起鲁迅对国民心理机制的发掘老舍对中国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及描写不免失至肤浅,但也有鲁迅所不及之处显示出老舍自己的特点---既有原有的纯中国环境中中国人的缺点也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心理和行为的病态和适当,后者是咾舍独有的开拓这种方式在以后批判中也是鲜见的,这种批判因此也构成和补充了一部完整的现代国民性批判史对后来的批判具有借鑒意义。[22][2][16]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16]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皷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優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23]

1978年6月3日北京市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老舍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邓小平特意送了花圈[24]

老舍故居共有3处,分别位于北京、重庆、山东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该故居是老舍解放后居住的地方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老舍在此创作了《茶馆》等20余部剧作。

该故居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老舍夫人回国捐献了部分老舍的字画、古董,同年有偿捐献了老舍故居予国家第二年在国务院的批准下在故居的原址正式建成老舍纪念馆。[25][26]

位于重庆天生新村63号1943年刚动完盲肠手术的老舍与一家人开始在此定居,老舍在此完成了《火葬》、《惶惑》和《饥荒》等长篇小说八年抗战老舍几乎全是在重庆的这所房子里。2012年该故居正式更名为“四世同堂纪念馆”,面向社会开放[27]

山东济南故居位于济喃市历下区南新街54号(今南新街58号),是济南最著名的老舍故居其间生下了大女儿舒济。在这间小屋里老舍创作了长篇小说《离婚》、《犇天赐传》,以及收录在《赶集》中的大部分短篇小说[28]

山东青岛故居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2010年改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年间,老舍在此居住并在此完成了他“写作生涯的第一炮”——《骆驼祥子》。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