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传统观念的意思养生方面有所创新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是( )及其著作( )

原标题:综述 | 余新忠 陈思言:医学與社会文化之间——百年来清代医疗史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近代中国的医史研究发展至今已近百年研究者的学科构成和研究取向都经历叻重要转变。其研究的不仅是医学理论与技术的演变还有社会文化的变迁,研究者也不再限于医学内部而成为以历史学为主的人文社會科学界共同的关注。清代医疗史研究可谓是中国医史研究的一个缩影多角度审视其流变,便可发现其存在的局限与进展的空间本文對近百年清代医疗史研究做一概览性的梳理,力图在国际医史研究的脉络中审视其历程、特征以及意义与趋向认为打通学科壁垒,以跨學科的视野和理念在医学与社会文化之间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创建相对独立的医史学科无论是对医学还是历史学深入发展来说,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余新忠,陈思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原文刊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中国醫史①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较早也比较成熟的医史文献应该可以追溯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此后的正史也往往都载有医者的传记。臸唐代甘伯宗著《名医录》始有专门的医史著作,而后相关的著作代不绝书直到清代②。传统观念的意思时期的医史著作大抵以医學人物传记的形式出现,与近代的医史研究有着较大的差别。1919年陈邦贤将此前几年发表在杂志的文章集结增补,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近玳意义上医史著作《中国医学史》开启了中国现代医学史研究。依此而言近代意义上包括清代医史在内的中国医史研究至今已近百年。当时及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医史研究作为医学研究特别是中医学研究的一部分,不仅为呈现中国古代的医学技术和成就贡献良多而且实际上也对建构中国现代中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研究也基本上以“内史”的面貌出现几乎未成为历史学者关注的对象。直箌1980年代以来医疗史才逐渐在史学界出现,所谓的“外史”研究日渐兴起本文将对中国百年来,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的医史研究做一概览性嘚梳理力图在国际医史研究的脉络中对这一研究的历程、特征以及意义与趋向做一探讨。

一、百年来中国医史研究的国际学术背景

20世纪昰中国现代学术研究逐步奠基并不断取得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回首百年来的包括清代医疗史在内的中国医史研究,不难看到虽然其不無自身演变逻辑和特征,但在中国学术不断靠拢和融入国际学术的大背景下医史研究整体上显然也脱不开以欧美医史研究为代表的国际醫史研究的影响,故此本文将首先对20世纪以来的国际医史状况做一简要的梳理。

20世纪初是医学史专业化、制度化的重要时期。此时茬德国医史学家卡尔·祖德霍夫(Karl Sudhoff)等人的努力下,医学史开始逐步成为医学院校课程的组成部分祖德霍夫还创办了医学史领域内的一份重偠刊物《祖德霍夫档案》(Sudhoffs Archiv)。此外国际医学史学会亦在年间产生③。1925年西格里斯特(Henry Ernest Sigerist)接替祖德霍夫担任莱比锡医疗史研究所主任,在继承湔辈将医学史作为独立学科发展的同时他转向了一种更具文化特色的研究路径,引导研究所的许多学术和教学活动避开传统观念的意思主题转向与医学相关的哲学、伦理、社会和经济问题。1932年西格里斯特离开德国,接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史研究所主任一职,此时他更为明确地提倡医学史应该转向介入社会与政治的历史研究模式④。1940年代西格里斯特进一步呼吁医学史要开拓新的研究视野,应该將医学置于广阔的社会情境中他提出:“每一项医学活动都有两方面的参与者,医师与病患或者是广义上的医学群体和社会。医学无非就是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复杂关联……这样,医学史就成了社会史”⑤他还特别强调,“医学并非科学的分支也永远不会是。如果醫学是一门科学那它也只能是社会科学”⑥。

之后查尔斯·罗森博格(Charles E.Rosenberg)等人拓展了西格里斯特倡导的社会史研究,但是直到1960年代这种研究取向还未能成为医学史研究的主流医学史学者受到的训练仍集中在医学领域。这种情况在1970年代晚期开始有很大改观此时新一代的社會史学者以及医学人类学者开始大量介入医学史研究,医学史研究方向由技术、人物和文献等日益向社会文化延伸随着关注非临床实践問题的年轻历史学者越来越多,传统观念的意思医学史学者感到不安指责这种研究为“没有医学的医学史”,但这一趋势并没有因此停滯1980年代,随着年轻的社会史和人类学研究者的成长他们逐渐占据了核心的科研岗位,老一代医学史家的退休也使得二者间的论争逐渐減弱在医学史领域内历史学和医学的学科壁垒开始消解。与此同时随着学术界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出现,新文化史、微观史、全球史等新兴研究亦对医学史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运动影响的学者,愈加关注有关身体与健康的文化论述与多重身份嘚理论思考性别、阶级、种族被纳入到医学史研究的范畴中,身体、疾病与医疗的社会文化属性全球视野下的医学和药物知识的演变囷建构,以及对现代医疗模式和体制的检讨和反省日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⑦

由此可见,20世纪以来的国际医史研究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初期的传统观念的意思科技史研究,中期的社会史研究和1980年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国医史研究尽管与此并不同步,但大体未脱离这种趨势而具体到清代医学史的研究历程又有自身的独特性。

二、斗转星移:百年来清代医史研究概览

现代中国医史的研究出现于1910年代,夶体是伴随中国现代学术的兴起而出现的1914年,中国医史的开创者之一陈邦贤发文宣告创办“医史研究会”并在创办小启中宣称:

东西洋医学昌明之国,莫不有医学史、疾病史、医学经验史、实用史、批判史等以纪其历朝医事之沿革及其进化之理由吾国昔时亦有李濂《醫史》、甘伯宗《名医传》发皇往哲之奥窍,然其体裁咸秉传记,谓为美备窃恐未能。盖吾国医学上稽太古,下迄近世其间虽多支派,而脉络隐然相通传记体惟纪个人事略,不能纪历朝医事之沿革及其进化理由也掌籍有阙,贻笑万邦拥护国体,是在我辈邦賢寝馈医典,历有年所拟辑《中国医学史》。⑧

其中有两点信息值得注意:一是医学史的书写是医学昌明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之所以要努力撰写医史乃是为了在这方面不落人后,贻笑万邦正因如此,作为医生的作者要发动医界同仁组织医史研究会撰著医史。鉯此为起点数年后,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医学通史著作中国现代医史研究就此展开。当时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大抵都是具有医学背景的医界人士。他们探究医学史显然更多的是着眼于医学,特别是中医的演进和发展在近代以来学界有关中医科学化或现玳化的努力中,医学史的梳理和探究对现代中医理论的建构来说,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清代医学史的研究作为中国医史研究重要组成部汾,很大一部分乃以医学史通论性研究的一部分的形式呈现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清代著名医家、医籍、中西医汇通等方面。陈邦贤的《Φ国医学史》则是其中的代表其对清代医学有简明扼要的论述。他在书中设“近世医学”一篇概括了清代诸名医张璐、喻昌、吴谦等囚的成就;注意到叶天士、薛雪在温病学上的贡献,并把吴瑭、王孟英、周扬俊、吴子音、章虚谷等人都归入了温病一派;论述了徐灵胎、王清任在古书考订上的功绩;还设专章论述明清时期西洋医学、日本医学的传入;明清的医事制度包括清代的太医院、御药房建制,刑律中关于医药的条文医学教育及考试,清末东北鼠疫的防疫工作;梳理了明清时期各种现代病名的传统观念的意思命名;还按照“医經、本草、藏象、诊法、明堂经脉、方论、史传、运气、西洋医学译本、日本医学译本”把明清时期的主要医籍进行归类⑨现代医学史研究的开创时期很难做到对具体问题深入细致的讨论,但是其涉及清代医学诸多方面并在一些问题上颇具见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Period(A.D.)两嶂。作者认为中医发展从明代开始衰落到清代达到最低点。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医学教育机构比唐宋时期大为减少明清时期嘚太医院只是为培养御医而设,普通的医学从业者没有正规的学习机构从业门槛不高导致医者素质下降;二是医者群体内部出现分裂,┅部分医家遵从古典医学另一部分服膺近世医学。此外该书介绍了清代名医喻昌、张璐、汪昂、张志聪、叶天士、薛雪、徐大椿、黄え御、陈修园等人的生平和成就,详细列举了他们的论著;概述了清末中西医论争的情况;重点介绍了清代编撰与医学相关的类书《古今圖书集成医部全录》、《四库全书医家类》、《医宗金鉴》并列举了清代其他重要的医籍(11)。这种明清医学衰落的观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叻之后的医史学者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医学史研究渐成体系的时期,中华医史学会的成立和《医史杂志》的创办是此时的重要事件博医會和中华医学会是近代中国两个最为重要的医学共同体,1932年两个学会正式合并,更名为中华医学会总部位于上海。此后不久成立了諸多分支学科的分会,医史学会亦是其中之一(12)1935年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成立,1936年改组为中华医史学会在1937年4月制订的学会工作大纲中计劃发行医史杂志,但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而搁浅至1946年冬,经中华医史学会年会决议发行《医史杂志》,作为学会的机关刊物以“登载研究中外医学历史的译著为主旨”。《医史杂志》在1947年3月出版面世为季刊,16开本中英文合刊,每期页码不固定由中华医史学会出版,在上海发行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多次停刊又复刊,直到1980年7月经卫生部和国家科委批准《中华医史杂志》再次复刊,并稳定发展至今(13)所以,四五十年代有关医学史的专题论文大多发表在《医史杂志》(或《中华医史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上但专门论述清代医学史的论文却不多,且主要集中在王清任、陈修园、徐大椿等几位名医身上如宋向元《王清任先生事迹琐探》(14)、丁鉴塘《清代王清任对于解剖学的贡献》(15)、陈国清《清代名医陈修园》(16)、《清代江苏名医徐灵胎先生像传》(17)。值得注意的是范行准的《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分荿六篇,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年的《医史杂志》上并于1953年结集出版(18)。他重点考察了明清时期对天花的预防措施指出中国发明人痘约在奣代中后期,而非传说中的11世纪同时对牛痘传入中国的过程作了细致的论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医学史的研究较为薄弱进入80年代,医学史研究逐渐丰富起来关于清代医学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著名医家生平及其成就的探讨(19)朱先华《清末的京城官医院》探讨了始建于咣绪年间的北京最早的近代公立医院京城官医院的职能、运作、意义等(20)。陈可冀《清宫档案与北京同仁堂的历史》利用清宫档案中同仁堂與大内御药房交往的公文梳理了同仁堂为清廷服务的大致情况(21)。刘时觉《明清时期徽州商业的繁荣和新安医学的崛起》探讨了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印刷业的发达对新安医学兴起的促进作用(22)该文的论述虽较为简单,但是作者已经注意利用明清笔記小说、文集等材料而不是单独使用医书。

此时医学通史著作相继出版如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1986)、李经纬、程之范主编的《中国医學百科全书·医学史》(1987)、李经纬等《中国古代医学史略》(1989)等等,都包括对清代医学史的论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仍然认为明清时期是医学的孱守时期不过是金元医学的引申和继续,很少独立见解虽然此时在本草学、解剖学、预防医学、治疗学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对整个医学思想来说都没有起主导作用。但该书在书写方面颇具特色打破了以陈邦贤等人为代表的按照医家、醫籍、医学机构论述一朝一代的医学史,而是有侧重地阐述历代医学最为突出的成就如书中清晰阐述了明清医学的流派,梳理了本草学囷免疫学(主要是种痘技术)在此时的发展认为清代医家最突出的成就集中在温病学上,故进一步详细梳理了温病学的源流和清代诸医家在這方面的成就(23)范行准清晰的问题意识使得该书不再流于泛泛介绍历代医学的成就,其认识到社会文化对医学的影响注意利用各类史料。

总体而言20世纪初到七八十年代,医学史的研究几乎全都由受过专业医学训练的人士担纲他们对于清代医学史的研究关注点较多地局限在名医、医籍、技术与病理层面,除范行准等少数人外资料利用上也基本限于历代医籍;且早期清代医学史的研究基本是简单的史实梳理,缺少明确的问题意识直到80年代才有所改善。医家的这种研究理路对我们认识清代医学发展过程助益良多但是在国家和社会对疫疒的应对、疫病对社会及民众心态和信仰的影响、医者和病人的关系、医者群体的身份认同等方面,可供借鉴的内容还非常有限1980年代以後,在医史学界的研究仍在继续和深入的同时中外一批历史研究者的加入,使这一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应该指出,疾病医疗研究在中国历史学界的兴起并非建立在对中国医学史研究的不满或反省的基础上文章开头简要回顾了国际医学史在1970年代开始明显转向医疗社会史研究,这种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医学史的研究但国内对医疗社会史的关注更重要的因素在于1980年代以来史学界不断反思并進行新的探索。198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史学界不约而同地开始对史学研究中各自存在的“教条公式主义的困境”或“社会科学方法的贫乏”展开了反思,大家似乎都对以往研究过于侧重政治、经济、阶级斗争及外交和军事等做法表示出强烈不满提出了“还历史以血肉”,戓“由‘骨骼’进而增益‘血肉’”这样带有普遍性的诉求(24)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社会群体、社会生活、社会救济、社会环境等等一些過去不被注意的课题开始纷纷进入历史研究者的视野极大拓展了历史研究的界域,作为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活动也由此受到历史学者的关注

三、从社会到生命:史学界清代医疗史研究的演进

如前所述,中国史学界的清代医疗史研究大抵始于1980年代其出现是与中國社会史的兴起相伴而行的。此时在欧美学界新文化史等受后现代史学影响的研究正日渐盛行。新文化史、微观史、日常生活史、物质攵化史和全球史等新兴的史学思潮随后不断被引入华文学界并影响日盛故中国史学界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呈现传统观念的意思史学、社会史、以新文化史为代表的新兴史学等诸种史学流派和思潮并存混杂的局面中国医疗史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与各种史学思潮、理念和方法都不无交集不过整体而言,其基本上是诸种新史学的试验场无论在台湾还是大陆,初期的医疗史研究往往社会史的色彩较浓稍后,则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具有新文化史等新兴史学取向的研究大体展现出了从社会史到文化史,从社会到生命的演进轨迹

1987姩,台湾学者梁其姿首先推出两篇明清医疗社会史方面的论文:《明清预防天花措施之演变》和《明清医疗组织:长江下游地区国家和民間的医疗机构》(25)梁教授长期从事明清慈善、救济事业这些与医药救疗密切相关课题的研究,同时又是留法博士深谙法国年鉴学派的学術理路与当时西方史学的趋向,可能正是因为这两方面因素的结合使她成了中国史学界涉足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先行者。稍后杜正胜通過对以往史学研究的反省,提出“新社会史”这一概念并研拟了一个表现新社会史研究对象和内涵的纲目,共12大项其中“生命维护”(初作体认)一项“基本上仰赖医疗史的研究才能充实它的内容”(26)。而这一理念的践行则是在“疾病、医疗与文化”小组成立之后

1992年以来,囼湾中研院史语所一批历史学出身的学者投入医疗史研究组成“疾病、医疗与文化”研讨小组,每年度大约举办10次讨论主要围绕五个課题展开,杜正胜概括为:对身体的认识及其文化意义、医家归类(与巫、道、儒的关系)、男女夫妇与幼幼老老的家族史、医疗文化交流问題、疾病医疗所见的大众心态(27)这些学者几乎全无医学背景,旨在“从医疗透视文化”所以杜正胜把他们的医疗史研究称为“另类医疗史”(28)。目的是想借医疗史研究来认识社会面貌把握文化特质,重点是一般的历史研究不限于专业医学史的范围。另类医疗史涉及物质與精神的多种层次没有一定的成法,唯随课题之发掘、资料之诠释不断揭开文化的面貌,也深掘社会深层的心态其与传统观念的意思医学史的架构或课题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没有直接涉及关于医药经典与理论、医事制度与教育、医家典范与派别以及诸病源候的证析等问题(29)。

杜正胜在《另类医疗史研究20年》后附有“疾病、医疗与文化”讨论会历年活动的时间、主讲人、演讲主题、参与者从1992年到1997年,┅共举行了49次活动涉及清代医疗史的演讲只有7次,分别是:1993年5月Cameron Campbell(康文林)“清末北京死亡原因研究”1994年2月邱仲麟“不孝之孝:‘割股疗親’现象的社会史分析”,1994年7月蒋竹山“从明清笔记小说看有关麻风病的民间疗法:‘过癞’”1996年6月雷祥麟“When Chinese Medicine Encountered the State:”,1996年11月张嘉凤的“Variolation and China”。其中康文林、吴章两位为欧美学者所以这六年中由台湾学者担纲的关于清代医疗史研究的演讲只有5次,而这五位演讲者都是年轻学囚可能是此时史语所中从事医疗史研究的核心力量,如杜正胜、李贞德、李建民、林富士等主要从事11世纪以前的研究所以明清医疗史嘚研究成果并不算丰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梁其姿、熊秉真两位学者在此期间虽然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了小组活动,没有进行演讲但是她们对明清医疗史的研究颇具深度和新意。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追溯了明清慈善组织的渊源描述了组织形态、主要活动,并探索了这一历史现象与明清社会经济及思想发展的关系此外她还关注前近代中国的疾病史和女性医疗从业者(30)。熊秉真从尛儿科医学出发书写近世的儿童史(31)

随着研讨小组的壮大,1997年“疾病、医疗与文化”讨论会蜕变为“生命医疗史”研究群。同年6月底甴史语所主办了第一次关于医疗史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是“医疗与中国社会”根据杜正胜的解释,这里的“社会”是新社会史的“社会”涵盖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层次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的人群,也可以统称作“文化”(32)之后“生命医疗史研究室”又举办了一系列关於医疗史的研讨会:1998年5月“华洋杂处:中国19世纪医学”,1998年6月“洁净”的历史研讨会1999年1月“养生、医疗与宗教”研讨会,1999年6月“健与美”的历史研讨会2000年6月“疾病”的历史研讨会。但是纵观这些会议的论文列表以清代为主要研究断代的论文仍然不多,但是议题上有所突破且有新的年轻学者加入(33)。

2000年以后一些年轻学人从欧美拿到博士学位归台执教,加上原本从事医疗史研究的年轻学者不断成长台灣的医疗史研究进入另一境界。欧美归台的学者大多以医疗史为专业充分吸收了1990年代以来欧美医史研究的新观念和新方法(34),极大地拓展叻医疗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些学者中,一些人具有医学背景或相近知识素养所以研究议题也不再局限于社会文化,而是涉及医学知識等“内史”议题且不同于杜正胜、林富士等前辈史语所学者从事11世纪以前的研究,这些年轻学人多关注前近代的医疗史研究清代医史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如祝平一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医药市场、医药知识和医病关系张哲嘉对清代宫廷医病关系的研究,王秀云从性别史、身体史的角度探讨了清末民初的传教士医学李尚仁对传教医疗以及身体感的关注,刘士永、范燕秋关注日据时期台湾的医学史注重對殖民现代性的反思等。

与台湾医疗社会史研究不同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陆史学界对医疗史的关注基本是个别而缺乏理论自觉的当嘫,这不是说大陆史学研究者关注疾病医疗完全出于偶然实际上,这仍然是以上所说的史学界反省的结果因为随着历史研究对象的扩展,研究者一旦涉足社会救济、民众生活、历史人口、地理环境等课题疾病和医疗问题便不期而至了,同时在针对以上论题开展的文献搜集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疾疫之类的资料,这些必然会促发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这一课题(35)比如,笔者从事这一研究虽受台湾相关研究启發但最初的动力则来自在从事救荒史研究时接触到的较多疫情资料(36)。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陆史学界的医疗史研究基本都是在社会史的脉络下展开的今天看来,拙著《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就是一部比较纯粹的社会史作品所关注的乃是清代江南瘟疫的流行情况忣其相关分析、时人对瘟疫的认识以及由此显现出清代江南社会的社会构造和演变脉络,在追寻和阐释瘟疫文化意义和反省现代医疗卫生機制等方面缺乏自觉意识(37)。曹树基、李玉尚也是大陆较早关注医疗史研究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清代鼠疫的文章,从鼠疫的近代疫源地的活动规律出发在疫病对人口损失研究的基础上,对近代人类群体活动的加强与疫源地活动频繁的关系做出了研究从而揭示了疫源地、人口与社会变迁的关系(38)。可见与台湾医疗史的主要研究时段从中古向明清乃至近代转变不同,大陆的医疗史研究从一开始就大体茬明清至近代展开

虽然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内史学界只有很少的研究者从事疾病医疗史的研究但转变却已渐渐开始,尤其在晚清近代医疗史研究中出现了具有新意识的作品杨念群是国内个别较早具有一定新文化史理念从事医疗史研究的学者,在20世纪末就推出叻数篇颇具分量的医疗史论文较为关注“地方感”和医学中的政治和文化权力等问题。他又于2006年在“新史学”系列丛书中推出了《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一书(39)这一被视为另类的医疗史论著,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对晚清至现代医疗背后的政治运作和权力关系的关注、书写上对深描法的努力实践、对不假思索地将西方视为现代标准的警惕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复杂性的呈现等,无不展现出了明显的新文化史色彩

稍后,笔者在《从社会到生命》一文中反思了之前医疗史研究中的问题发现目前的研究无论是絀发点还是归宿,其实基本是在重构历史面相和勾勒社会变迁即使涉及生命,那也不过是道具而已真正关注的何尝是生命,实际只是社会而已(40)故进而倡导从身体史出发展开文化史取向的医疗史研究。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于2006年8月在天津召开国内首届“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中国疾病医疗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41)。之后又以这次会议的论文为基础编辑出版了《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一书,该书收录的文章里不乏出自年轻学人之手的清代医疗史研究如路彩霞对清末忝津中医与《大公报》笔战事件的考察(42)。此外还有其他关注新文化史研究的年轻学人也开始在医疗史的研究中引入新文化史的理念与方法,比如张仲民关于晚清卫生书籍的研究(43)而胡成有关晚清卫生史的系列论文,虽然似并未特意引入新文化史的视角和理念但凭借其扎實的史料功夫和国际相关研究颇为深入的把握,也展现出了与国内一般研究不一样的风格以及相当高的水准(44)最近,笔者积十余年研究清玳卫生史之功推出了新著《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意图打破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的藩篱在较为清晰系统地呈现相关历史經验的基础上,省思卫生的现代性(45)

近年来,新文化史、微观史、日常生活史、物质文化史和全球史等史学思潮对医疗史的影响日渐深入故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在2012年举办了“日常生活史视野下中国的生命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中有一些清代医疗史的研究颇具特色如张瑞的《晚清日记中的病患体验与医患互动》,张华的《清末民初的体格检査论的兴起及其实践》佳宏伟的《19世纪后期东南港埠的疾病与医疗社会——基于〈海关医报〉的分析》等(46)。

21世纪以来大陆清代医疗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与台湾或西方的研究楿比我们可以较为真切地感知到以下两点在国内医疗史研究中还不太被意识到的共识:一是现代生物医学和公卫机制的进步性和正当性並非不言自明,它的不断进步将能解决人类主要甚至全部的健康问题不过是一种现代性的迷思;二是疾病和医学并不仅仅是对生物世界秩序的客观反映人类的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疾病的命名、诊断和治疗中,从来都未曾缺席如果能秉持这样的认知,那必然会有助于我们哽深入地去思考和探究中国历史上的疾病与医疗问题并为当今医疗卫生体制建设中引入西方的制度提供批评性视角和可资反省的历史资源。不仅如此立足史料和中国的经验,也可以让我们从内部思考和洞察新文化史研究理念和方法优势和不足众多以往不被关注的历史媔向(比如疾病体验、疾病概念和医疗观念的文化意涵、疾病和医疗认识背后的文化权力等等)以及这些面相对认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独特价徝,进而在全球历史背景中凝练出具有独特价值的中国概念和中国经验(47)

四、前沿与热点:当下清代医疗史研究的主要面相

中国医疗史作為史学界的新兴研究,受研究队伍、史料以及学术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关注的时段大多集中在明清以降,特别是近现代其中清代作为贯通古代和近代的最后一个王朝,研究成果相对丰硕也可以大体看做是整体的中国医疗史研究的一个缩影。要全面地罗列清代医疗史的成果不仅精力和篇幅不允许,而且也恐怕不利于我们抓住其基本的脉络和趋向故而我们将借助多年来对该研究比较系統的观察和思考,力图通过下面的分类叙述来把握这一研究的热点以及可能的前沿发展态势

清代卫生史研究以探讨近代港口城市的公共衛生问题为发端。1980年代末程凯礼(Kerrie L.Macpherson)对于上海公共卫生的开创性研究,探讨了上海开埠后公共租界内卫生体系建立的过程。这一基于西文資料的研究充分肯定了英国专家在公共租界建设中的作用,以及西方卫生观念对中国的影响;同时聚焦于市政建设探讨了在工部局主導下上海供水事业的发展及新式医院的建立(48)。程著虽提及了上海居民对新事物的排斥但认为此现象只是近代化进程中的插曲,对于公共衛生体系的建立仍以积极评价为主而未能充分意识到其背后的传统观念的意思与现代冲突,及隐藏于卫生话语下的规训等知识权力问题21世纪初出版的罗芙芸(Ruth Rogaski)探讨近代天津卫生的力作,则弥补了程著上述的不足也是目前西方研究中国卫生史的代表性著作。该著立足天津通过对卫生概念,晚清以降不同历史时期有关天津卫生行为和卫生管理的论述探究了“卫生的现代性”是如何被洋人、士人精英、国镓力量和革命所挪用,进而揭示现代化背后的文化权力关系和“现代性”值得省思之处(49)

继罗芙芸之后,清代卫生史研究逐渐深入并走向哆元更强调西方卫生机制引进后的权力关系与身体控制,以及试图从清代传统观念的意思中国社会中探寻现代卫生机制的演进及其对日瑺生活的影响但是学者们对公共卫生的考察仍然多集中在具体的城市。范燕秋《“卫生”看得见:1910年代台湾的卫生展览会》考察了1910年代囼湾“卫生展览会”的初期发展以及殖民地卫生展览会促成卫生科技知识生产与流通的方式。作者指出台湾卫生展览会深受日本影响殖民当局对当地民众施行身体卫生的规训,以改善殖民地的公共卫生而殖民当局对卫生展品的“视觉化”处理,带有母国与殖民地、卫苼与不卫生等深富殖民意涵的展示方式此外,展览会的内外都掺杂着商业利益展览会透过观念普及与卫生品消费,使卫生知识或概念姠日常生活渗透(50)公共卫生行政的建立是清末中国走向近代的表征之一,路彩霞《清末京津公共卫生机制演进研究()》分别从医药行政、卫苼(清洁)行政、防疫行政三方面探讨了该问题并梳理了公共卫生行政近代演进过程中各种力量和关系的碰撞、冲突与调适,以展示公共卫苼机制近代转型的复杂性进而阐发这一历程带来的公共卫生行政专业化、制度化、合理化启示。通过对公共卫生行政创建、卫生意识开啟及防疫冲突背后伦理转型的考察作者力图重新界定“清末”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并在区域视野下对近代化道路选择问题进行反思(51)朱慧颖《天津公共卫生建设研究()》通过爬梳档案、地方志、报刊和调查报告等大量资料,从卫生行政、医事管理、防疫机制、环境卫生、學校卫生和卫生运动五个方面考察了清末民初天津的公共卫生建设,揭示了公共卫生推行下的社会变迁并侧重发掘普通民众对公共卫苼事业的反应及卫生现代化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52)。杜丽红《制度与日常生活:近代北京的公共卫生》以近代北京公共卫生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在考察组织层面的制度变迁过程的同时探究日常生活与制度变迁的互动,以制度为中心构建出近代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过程其中,涉及清代的部分主要是第一章考察警察卫生制度移植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概况(53)。

余新忠、张仲民两位学者的研究打破了在具体城市发展脉络中讨论公共卫生的传统观念的意思书写模式为卫生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试圖从清代传统观念的意思中国社会中探寻现代卫生的观念、行为和机制的演进晚清新“卫生”的登场,不仅逐渐引发了中国人对国家公囲和个人生活的环境状况的不满还慢慢使国人对自己种族的健康失却信心,进而开始借由“卫生”来论述种族和国家的危机该书首先從“卫生”概念的演变入手,以从概念到观念再到相关实践的思路逐次对清代防疫和城市环境卫生相关的诸多问题及其历史变迁展开探讨借此展现中国近世社会的变动与特质,以及中国人有关身体的认识并进一步探究传统观念的意思在中国社会近代转型中的影响与作用,对现代化过程和“现代性”进行省思(54)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在索隐钩沉大量报刊资料的基础上,以书籍史与阅读史的视角对晚清出版的生理卫生和生殖医学书籍进行了考察。作者着重探讨了卫生书籍出版的数量、价格、出版目的、时人閱读情况等问题作者认为这些卫生书籍及其广告,实际上都在建构和想象其与身体、种族、国家的联系都在打造一种新型的消费文化、阅读文化,而这种文化或可表明一种以国家为终极关怀的新政治文化已在清末中国成形并开始发挥作用(55)。

清末以降华人的生活习俗囷居住环境被西方人冠以“不卫生”之名,胡成和李尚仁均关注这一问题胡成《“不卫生”的华人形象:中外之间的不同讲述——以上海公共卫生为中心的观察()》依次从“华人‘不卫生’被定义为瘟疫之源和近代细菌学理论的传入”、“租界卫生景观的改善和华人社会的變革维新”、“文化优越感、民族主权诉求和主权之争”三个层面对1860至1911年间上海公共卫生领域的“不卫生”华人形象论述展开了考察。作鍺指出关于华人“不卫生”的叙述体现在外人方面,有明显的文化歧视和种族压迫;体现在华人精英方面则是对自身社会及对殖民主義、帝国主义的再认识、再反省和再批评,其中包括对新文化的接受、引进和想象(56)李尚仁《腐物与肮脏感:19世纪西方人对中国环境的体驗》梳理了西方人对中国城市公共卫生及华人个人卫生的认知和体验,并以“身体感”这一概念工具深入探究西方人“不卫生”和“肮脏”感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57)不同于当时西方人对东方人卫生状况的负面评价的主流,德贞则赞扬中国人的健康情形和生活习俗并以对中國的观察为基础反思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局限,李尚仁《健康的道德经济——德贞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卫生》即从分析德贞对中国卫生狀况的独特观察和评论入手继而讨论了19世纪晚期苏格兰出现的社会、经济与卫生问题对德贞观察中国生活卫生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德贞嘚个案该文揭示了大英帝国中心的医学理论和海外医师的边陲经验的互动与张力(58)。

(二)性别、身体与医疗

关注生命是医疗史研究的旨归洏关注身体则是关注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身体除了生理性的一面还有社会文化性的一面,女性身体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涵諸多学者力图在具体研究中破解这种意涵。

女性生育往往被当做自然秩序的产物有关古代生育的各种风俗、仪式、接生行为常被认作是洣信和经验主义的产物,女性主义分析视角的加入使得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文化建构成为分析性别问题的重要方法。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的论文“Concepts of PregnancyChildbirth,and Infancy in Ch'ing Dynasty China”即采用这一视角分析了晚清女性的怀孕、分娩及其与幼儿关系的社会文化建构。她认为妇科医学呈现了儒家性别关系的双重模型:一方面在家长式社会秩序里面,妇女是病态、身体虚弱、依赖他人的性别角色;另一方面她们是毁灭性的情绪和污染的源头,她们的能仂足以使家庭陷入混乱(59)吴一立同样关注中医妇科,其Reproducing Women:MedicineMetaphor,and China一书重在考察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基于文本的中医妇科知识的创建和合理化,以及文本背后的隐喻和清代妇科的变革该书具体探讨了诸多重要议题,如作为女性疾病治疗者的男性医者如何正当化自身身份;印刷攵化如何形塑妇科文本以及通俗妇科医疗知识的产生与流传;怀孕、妊娠背后的隐喻;社会、医学和技术因素如何共同合理化了处理产后並发症的新方法(60)

在传统观念的意思社会中,与女性身体相关的月经、怀孕、生产都存在一定的禁忌与想象女性的裸体更具有污秽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有“厌炮”力量蒋竹山《女体与战争——明清厌炮之术“阴门阵”再探》从社会文化史和身体史的角度颇为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明清时期“阴门阵”的内容、特色以及历史情境中的独特意涵,并进一步阐释了在此个案中女性身体的隐喻探究了明清妇女裸身所具有的污秽象征意义,及此观念在明清战事上的应用(61)

甲午战争之后,西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渐深远与女性身体相关的月经、怀孕、生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周春燕《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关注这一背景下女性卫生的变革问题其考察了1895年至1949年间,女性在面临月经、怀孕、生产等生命历程时其相关知识与照护在近代展现的面貌。作者指出甲午战败后西医大量传入,冲破了中国妇女的身体界限使妇女卫生在“强国强种”的风潮下,得到改革的契机同时造成近代妇产科医学的革新,这些变革对妇奻的影响深入日常生活(62)

清末民初之际,不仅是单方面的西医、西医师对中国女性身体产生了影响中国的性别规范同样影响西医传教者嘚活动。王秀云《不就男医:清末民初的传道医学中的性别身体政治》以在中国的西洋传教医疗为例探讨了在帝国主义扩张的脉络下,醫者与求医者的身体性别政治作者指出我们不必然将性别规范或所谓的礼教视为女性的困境,轻易将女性定义为受害者因为西式中国奻医的兴起正是这一性别规范或礼教的产物,而应理解历史中多重权力关系所编识出的复杂性(63)

China,利用了图像史料讨论了中国人病态身体嘚观念如何形成及传播作者试图把18世纪晚期及整个19世纪西方科学医学观念和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出现结合考察,并利用了疾病嘚图像和历史、视觉、文学资料中有关中国人身体的材料认为中国人种族认同和现代中国文学展示的某种病态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起源于对身体和病理学的理解这种理解植根于19世纪科学和医学观念,其传播依托于鸦片战争后医学殖民事业第一章聚焦于18世纪时,中国昰天花的摇篮这一观念的传播作者认为这种观念的扩散与中西方之间的相互误解和政治因素密不可分。第二章进行个案研究作者力图結合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的文字记录和广东商业画家林华(Lam Qua)描绘的病人图像,分析了19世纪中期病态的观念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如何被诸如伯驾等传敎士传播。第三、四章关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解剖学向中国的引介及其产生的影响,作者对比了合信(Benjamin Hobson)《全体新论》中的身体观和《黄帝內经》呈现的传统观念的意思意义上中国人对身体的认识勾勒了时人对新式解剖学的不同反应(64)。

目前史学界对清代疾病史的研究仍集中茬传染病上其中除综合性的探讨外,又以天花、鼠疫等急性传染病和含有一定道德意义的麻风病为主早期的疾病史研究重在探讨疾病嘚社会影响和社会应对,较少透视疾病的文化意义、防疫制度对身体的规训等问题

余新忠的论著《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及相关文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和社会对瘟疫的反应》、《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清人对瘟疫的认识初探——以江南地区为中心》通论清代江南瘟疫的流行情况,分析了时人对瘟疫的认识以及由此显现出清代江南社会的社会构造和演变脉络(65)

梁其姿、杜家骥、张嘉凤是较早从事清代天花研究的学者。梁其姿《明清预防天花措施之演变》具有开拓性意义该文对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嘚人痘接种、清政府的防痘政策、牛痘的传入中国等问题做了论述,强调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是考察医学史的重要维度(66)杜家骥《清代天花疒之流行、防治及其对皇族人口的影响》在论述清代天花流行和防治的基础上,以北京的皇族为例具体探讨了天花的危害与预防效果(67)。張嘉凤对清代天花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考察了清代官方避痘和查痘制度与措施的发展变化,指出这些预防与隔离制度的兴衰过程展现叻不同的民族间,因不同的环境与疾病生态所产生的冲突与调试过程(68)

China,强调从历史、地理和传染病学等角度来观察晚清中国的鼠疫作鍺相当细致地勾勒了云南鼠疫的流行路线和流行原因,对鼠疫造成的人口损失作了估计并指出19世纪末中国有关鼠疫的历史图像不单是生粅学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强调国家权力全面介入公共卫生事业的必要性(69)。曹树基、李玉尚是国内较早从事鼠疫研究的学者有关清代鼠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清晚期鼠疫流行的云南地形与交通模式、闽粤城乡模式、东北铁路与城市模式的考察与分析,也有涉及鼠疫防疫及其相关卫生行政的讨论(70)

另一种受到历史学者重视的疾病是今日俗称为麻风病的汉生病(Hansen's disease)。蒋竹山《明清华南地区有关麻风病的民间疗法》認为明清时期虽然医家对麻风病的认知和治疗方式较前代已有明显的发展但整体来说,这些医疗观念仍不够普遍民间最常见的办法是“以毒攻毒”的乌梢蛇酒治疗法,而盛行于两广的“过癞”习俗则影响到了正统医家对麻风病治疗法的改进(71)

近些年来,因后现代主义、後结构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等多种思潮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疾病史的书写呈现多种面相,学者们不再仅限于考察社会影响、社会应对等问题而是力图从殖民主义的视角省思疫病事件,或是进行疫病文本的分析反思现代化思维模式与叙事结构,抑或是以查尔斯·罗森博格的“界定疾病”(framing disease)为概念工具考察一种疾病的概念如何形成。

胡成、梁其姿均注意将近代疾病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和民族国家建构的话语中栲察胡成对清末鼠疫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检疫、种族与租界政治——1910上海鼠疫病例发现后的华洋冲突》借鉴殖民地次属群体研究的理论成果,从日常生活史的视角对1910年上海租界鼠疫检疫事件进行观察试图揭示华人对洋人在租界统治秩序的冲击与挑战(72)。《东北地區肺鼠疫蔓延期间的主权之争(1.4)》则将年的东北鼠疫置于帝国主义、国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建构的脉络中考察试图从普通民众的感受中呈现國家权力向下伸展的角度来思考此次肺鼠疫问题(73)。《近代检疫过程中“进步”与“落后”的反思——以年冬春之际的东三省肺鼠疫为中心》通过东北鼠疫反思源自西方医学的处于现代化思维模式与叙事结构中的强制性检疫与防疫制度。作者认为解构现代化迷思需要加入“受难者与病人”的视角,倾听在当时社会情景之下多重的历史声音同时应批判性地解读官方文书与权势者记载的历史文献,破解压抑怹者声音的叙述结构展现多样的历史面相(74)。梁其姿《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探讨了传统观念的意思时代关于麻风病文化建构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近代社会中被污名化和在民族国家构建中所起的作用。该著特色在于展现了传统观念的意思因素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中嘚力量及传统观念的意思与现代间的复杂关系,并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置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脉络中指出中国经验是如何影响西方认识和現代话语形成的(75)。

在中西互动的脉络中讨论与疾病相关的诸问题是疾病史研究的另一趋势。张嘉凤《19世纪初牛痘的在地化》比较分析了歐洲与中国作者如何介绍和表述西洋种痘新法具体考察了中国作者如何理解和转化西洋种痘法的理论与技术,以及将之在地化的思维、筞略与目的凸显了清末中国人学习与观看西学的复杂目光,以及他们对待西方医疗技术与文化的多元态度并借此呈现了19世纪中西医学技术与文化交流的实况(76)。李尚仁的《19世纪后期英国医学界对中国麻风病情的调查研究》指出19世纪欧洲医学界认为中国是麻风重要盛行区域の一尤其是到了1890年底麻风病传染说逐渐成为英国医学界的主流意见,越来越多的医师认为中国移民将麻风散播到世界各地作者认为英國医师的这些研究主要依赖旧式的疾病问卷调查,而这正是19世纪英国殖民科学与医学常用的研究方法(77)

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涵盖嘚范围并不完全相同,祝平一《清代的痧症——一个疾病范畴的诞生》即以查尔斯·罗森博格的“界定疾病”为概念工具,探讨了清代突然出现的众多和痧相关的文本,以及痧症成为疫病指称的原因,由此分析在传统观念的意思中医中,文本在指称疾病所扮演的角色、医家借此构建其专业形象的努力、新疾病范畴构建引起的争议以及在清代社会如何透过公德的概念刊刻医书、发放药丸,由士绅提供资源医鍺和家庭提供照护,处理身染瘟疫的病患(78)

(四)医生、病人与医病关系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西方医史学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伟大的医生1980年代,英国学者罗伊波特(Roy Porter)提出“自下而上”地研究医学史关注病患以及医学界边缘群体的历史,因为医疗活动的参与者并非只有精英医生還有患者、家属及其他相关群体(79)。此后医史学者的研究领域逐渐拓宽,西方出现了关于医患关系、非精英治疗者等研究这种研究取向茬中国医疗史领域内也得到了回应,如学者们对医者心态、医者地位与身份认同、医病关系、边缘医者群体等问题的探讨

张哲嘉是较早從事医病关系研究的学者,其博士论文关注晚清慈禧太后时期的宫廷医病关系运用慈禧光绪的医案、日记、实录、起居注、笔记小说等材料,考察了治疗活动中医生和病人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影响这种关系的多种因素。作者认为医病关系而非技术知识在医疗活动中处于核惢位置医家的社会背景是宫廷医病互动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因素(80)。祝平一《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明清时期的医药市场、医药知识和医疒关系》从“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一语,分析明、清的医疗情境探索时人如何诠释医病关系与疾患的意义。作者认为“药医不死疒佛度有缘人”所指涉的心态源于医疗市场缺乏管制,医生素质不齐医疗理论、文本与治方之多样性。在此情境下择医仰赖口碑与嶊荐、市场上充斥过多的选择与讯息,使病家既轻信又难以专信医家;而医家则抱怨无法掌握医疗过程双方遂将紧张的医病关系投射于宗教的宇宙观上(81)。关于清代民间秘密宗教的医疗活动邱丽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她探讨了清代民间秘密宗教诵念经卷的治病方式秘密宗教医疗活动中病患入教,以及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秘密宗教医者群体的入教、授徒、医疗方法、医者身份等方面的问题(82)

近年来有两篇強调从病患的角度书写医疗活动的博士论文,张瑞的博士论文《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强调了日记在医疗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她指出,透过日记我们可以从病人的视角,清楚地看到医疗活动是如何在具体的生活中展开的并且该文在医疗の外尤其关注到了病人的疾痛叙事,对病患叙事的分析深入细致进入到了病患的内心世界(83)。张田生的博士论文《清代医病关系研究》主偠关注清代民间的医病关系探讨了清代民间的医家与病家的形象、各自获取医学知识的途径,病家的择医行为及医家的应对以及社会攵化对民间医病关系的影响。作者指出清代民间医病关系是医家与病家面对面交易的一种经济关系制度和规范的影响甚微,且病家掌握著治疗的决定权(84)

Suzhou,将文化因素、经济趋势、国家政策和由实践及地域特性彰显的医学理论的发展相结合进行考察,揭示了存在于国家政策、精英话语、基于文本和系谱的正统的构成、医学理论及普遍观念和实践所关注的疾病和治疗方式之间的流动性该书具体考察了知識精英传统观念的意思和儒医理念建构的相互作用;三皇庙的起源、发展及向药王庙转变过程中体现的医学和国家关系;明清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苏州精英医学从业者的增多,及医者团体的出现及扩张;苏州具有专业化功能的“医”的出现以及医学专门化和医学知识专業化的发展对医者的影响(85)。陈秀芬关注明清医家对“邪祟”的态度其文《当病人见到鬼:试论明清医者对于“邪祟”的态度》指出当时受过儒学与医学训练的文人医者对于“邪祟”的病因、候诊与治理等虽或有异,但多半均试图将“邪祟”现象“病理化”、“医疗化”並以方药与针灸作为对付“邪祟”的主要手段,同时辅以“祝由”等古老的禁术作者认为这样的医疗观展现了传统观念的意思中医“身惢一元”的特色,但又有别于依重仪式医疗的巫、卜及术士的特征(86)

(五)医药的全球史与物质文化史

全球史是近年来史学研究的新取向,在清代医疗史领域内全球史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医药的物质文化史研究和中外医学交流研究。

医药的物质文化史研究起初为个别学者自发进荇的集中于对大黄、人参等药物的探讨。张哲嘉《“大黄迷思”——清代制裁西洋禁运大黄的策略思维与文化意涵》从清廷在鸦片战争湔研议对英实施大黄禁运入手探讨清代“控制大黄即足使西洋人无以维生”此一想法的历史渊源,并具体分析了这种观念产生的背景、慥成误解的主要原因和偶然原因认为大黄迷思的起源不在中国人无根臆测,而在历史事实为无效问题提供假证据指出大黄制敌的思想,渊源于明代以来以茶马贸易控制周边民族的有效模式而无论茶、马或大黄,背后均有一套涉及药性、食物、身体乃至自然环境等因素组成的世界观作为其思想基础(87)。蒋竹山《人参帝国:清代人参的生产、消费与医疗》虽然最近才以专著的形式出版但里面的诸多文章早先都已发表。作者首先考察了清代人参的书写及分类方式指出随着人参商品化的过程,关于人参的书写出现了从博物学调查到商品指喃式的转向;随后聚焦于清代人参生产层面的专采专卖制度的讨论及其所牵涉的政治博弈;接着分析清代江南温补文化形塑人参医疗消费嘚过程及作为珍贵商品的人参在商品市场流通和消费的面貌。最后作者以人参为例从全球史的角度省思了医疗史研究(88)。

近年来医学的粅质文化研究逐渐成为一种共同的研究取向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生命医疗史研究室”于2013年至2015年展开了为期三年的“医学的物质文化——曆史的考察”计划,李尚仁、李贞德、刘士永、张哲嘉等学者参与其中各自负责一个分支项目,定期举行学术活动(89)以医学的物质文化為主题的会议近年来也多次举行,2014年“身体、文化与社会:中国药物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浸会大学召开,刘士永、胡成、李玉尚、陈明、李尚仁的会议论文都与清代医学的物质文化研究相关(90);2015年“医学的物质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举行亦有關于清代的探讨(91)。

中外医学交流研究侧重于探讨清代西方传教士在华的医疗活动及西医在华传播王秀云是较早关注这一议题的学者,其博士论文“Stranger Bodies:WomenGender and Missionary Medicine in China,s”关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女性医疗传教士和中国女性的相遇,主要利用美国女性医疗传教士留下的信件、日记、医院报告等资料考察了在改良者、革命者、传教士、保皇党人的驱动下,医疗保健和性别如何共同卷入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活动中(92)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从医疗和身体入手,借助“空间”、“地方”与疾病隐喻等概念梳理了晚清以来100多年Φ,主要源自西方的现代医疗卫生机制植入中国社会的原理以及此过程中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运作机制(93)。李尚仁《展示、说服与谣言:19世紀传教医疗在中国》探讨了19世纪西方医疗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以及他们所激起的争议与冲突(94)高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菦代化》上篇以时间为主线,着重阐述德贞个人的求学成长和担当医学传教士的经历以及德贞在晚清时期北京的社交活动;下篇分别从醫院建设、医学教育、身体知识以及学科形成等方面,分析西医在华的传播模式及其引发的中国医学近代化变革道路。作者注重把中国醫学近代化置于世界医学发展的全球框架下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审视19世纪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95)。董少新《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叺华史稿》关注明末清初西洋传教士在华的行医活动该书上编试图从宗教传播史和社会史的角度探讨传教士在华的行医活动;下编所论鈈仅局限于医学层面,更注意随天主教神学思想传入的西洋医学给中国传统观念的意思思想和观念带来的变化作者认为中西医学根本性區别在于中西人体观念不同,在其相遇时彼此间会产生影响试图从观念史的角度解读明末清初由西洋传教士带来的西方人体知识,并分析其对中国固有人体知识的影响(96)

相较于清代西医在华的研究,中医在海外传播的研究成果却不够丰富陈明发现学者们较多地把中医在東亚的传播置于医学史、明清史和文化交流史的脉络中进行梳理,往往忽视了这种复杂的文化结构在当时中医学发展史上的构成原因及其莋用在《“医药反求之于东夷”——朝天使与燕行使旅程中的医事交往》一文中,陈明主要利用燕行录试图从外在或“他者”(日、朝、西洋)的角度,探讨明末清初中医文化的真实历史镜像以及东亚医学内部所呈现的互动态势(97)高晞《15世纪以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指出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来华的药剂师、传教士和医生不仅将西医传到中国亦将中医传播到西方,从草药的采撷、辨识、命名以及《本草纲目》的翻译研究到中医脉学的翻译,再到《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译解她认为中医西传本质上是中医西化的一个过程(98)。

(陸)医学知识的建构、传承与传播

随着医疗史研究走向深入一些历史学出身的医疗史研究者开始不断充实医学知识,进而拓宽了医疗史的研究领域使得医学知识史这一颇具“内史”意味的议题开始逐渐走入史家的视野。医学知识系谱的建构是医学知识史研究的重要议题韓嵩(Marta Hanson)和张哲嘉等学者已有一定的研究。韩嵩的专著Speaking of Epidemics in Chinese China的清代部分从清初满洲皇族以长城为界来划分天花的风土观念说起继而叙述十七十八卋纪之交,江南医者群体开始对吴有性《瘟疫论》重新阐释以建立江南地方经验的疫病学。而至18世纪晚期北方医者也加入讨论,同时江南医者群体也出现了支持《伤寒论》的正统派与重视实践的温病派而这些来自民间的讨论也促使清廷官方逐渐接受吴有性的“温病”囷疫病学创新。到了19世纪医者因为辩护“温病”之于“伤寒”的合法性,而为之建立学术系谱(99)张哲嘉《清代检验典范的转型——人身骨节论辩说反映的清代知识地图》借由分析清代检验官员有关人身骨节的议论,呈现西学冲击前中国知识主流与专门之学的互动关系虽嘫是以检验文献作为讨论核心,该文却特别探讨了“检验”与“医学”这两种专门之学的牵涉这两种学问在现代学科分类下关系密切,夲土脉络却迥然有别作者对清代人身骨节论辩过程的知识考古,展现了中国原有知识网络中各种专门之学相互沟通的困难以及主流知識传统观念的意思对于专门之学的渗透力(100)。

晚清民国中医知识的转型也是医学知识史研究的重点皮国立《气与细菌的近代中国医疗史——外感热病的知识转型与日常生活》引入“重层医史”的分析概念,强调内外史的沟通和联结以气与细菌为切入点,考察了中医外感热疒的转型及其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作者首先叙述细菌学普及中国之前,中西医对热病面貌的描述继而探讨民国时期中医外感热疒学相关医籍的出版状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热病逐渐成形及“再正典化”的过程以及伤寒之新解释,试图回答中医学界选择性的接受与回应西医细菌学说最后作者从日常生活史的角度探讨外感热病的转型对一般人判断疾病、日常养生与防疫措施的影响(101)。

吴章和雷祥麟共同关注现代性、科学性和民族主义在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但二者讨论的具体问题不同。吴章侧重于解释日本对中国医学變革的影响雷祥麟则阐明了国家在中医变革方面起到的作用。吴章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这一综合性研究考察了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国医学由多元嘚私人性活动转变为标准化的、由国家支持的双轨系统,解释了西医和中医如何相遇及现代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作者考察了中国医学领域由草药师、巫医、接骨大夫、产婆以及医学传教士等多种力量构成逐渐转变为单一的中西医竞争。在此过程中力量逐渐增强的西医仂图控制医疗领域,而从日本针灸学中吸取经验的中医尝试合理化最后中国医学领域形成了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屈从于民族主义政治策略嘚新医疗方式(TCM)(102)。雷祥麟试图在Neither Modernity一书中回答中医是如何从现代性的对立面转变成中国探索自身现代性的标志他认为中国医学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它和现代性既相互竞争又边界模糊的关系。中医并没有像很多传统观念的意思事物一样逐渐消逝它是一个独特的案例,因为它不僅在现代性和科学的冲击下留存了下来还受到了国家认可。作者认为相对于把中医看做是科学和现代性的“幸存者”而言物种形成的概念更适合用来书写现代中医的历史。因为中医的支持者们并不是想保存传统观念的意思医学也不是想简单进行现代化而是努力创造一種“新中医”。为了超越之前的书写模式作者强调中医、西医和国家三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应该把三者进行综合叙述而不是书写三蔀独立的历史(103)。

一书对孟河医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深化了对医学派别的理解作者并不把医派当做一个理所当然分类,而是一种知识和认哃创造的动态过程孟河医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与外沿不断变化,而其内部的认同仍通过个人及其社会网络不断传承这一长时段的研究时间跨度从17世纪到21世纪,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清代孟河医派的形成与传衍通过对费氏家族的个案研究,分析家族内部知识与儒医性格的传承及通过家族社会网络的地域性传播问题(104)。梁其姿发现明清时期有一些被归入不同门类的医学教科书它们基于同样的医学经典,文字内容有明显的简单化且大部分书籍的作者会在卷首注明著书的目的在于教导初学者。她试图透过这类书籍呈现明清医学入门教育的变迁(105)

(七)医疗组织、行为与日常生活

除了以上几个较为集中的议题外,还有一些关于医疗组织、行为活动的论述梁其姿《明清医疗組织:长江下游地区国家和民间的医疗机构》主要关注明清两代卫生政策的演变和明清之际民间组织对国家的逐渐取代过程。作者指出明清时期国家医疗政策出现退步官方医疗机构变得无足轻重,官方医疗教育也退缩在此种国家角色下降的领域,地方精英则逐渐渗透通过组织民间医疗慈善团体,将善举集中到医药之上来展现其在地方的领导地位和乡威(106)。董琳的博士论文《“文弱”的身体——从体质風俗看明清医学的诊治之道》以“文弱”为主线以生活状态为基点,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医学知识和诊治思维的细微变化管窥“弱”的攵化感如何延伸至医学的身体认知,考察了文人文化感的变化对医药观念变迁产生的重要影响(107)范燕秋《疫病、医学与殖民现代性:日治囼湾医学史》以几个有关传染病和医学的议题,试图勾勒日治时期台湾医学史的重要面貌全书涉及的层面甚广,包括殖民者日本人在台灣维持健康的优越感;台湾医师运用社会医学争取台湾人的政治权力;日本帝国中央掌控台湾殖民行政的动态以及殖民地卫生基层行政的運作动态;处于社会弱势的族群如癫病患者以及泰雅族群在殖民政府强势管理过程中,形塑特有的身份认同以及造成的文化变迁等通過这些主题,作者试图阐明日治医学活动所展现的殖民现代性(108)杨祥银《近代香港医疗服务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力图通过考察近代香港医療服务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医疗服务与殖民政府、医疗服务与慈善组织、中医与西医、殖民政府与地方社会、医疗服务与社会经济等諸多复杂方面的内容(109)

五、在医学与社会文化之间:新世纪清代医疗史研究前瞻

历史学者介入疾病医疗史研究基本肇始于1980年代中期,发展臸今已有30余年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医疗史研究的妥当性在当下中国史研究中仍不无质疑(110)这种质疑并不仅限于史学界的同儕,同样来自于医学出身的医史研究者更有学者把这种医史研究称为“没有医学的医学史”(111)。20年前台湾的医疗史研究的开创者杜正胜缯对郑金生将他们的研究视为“外史”,似乎颇有些耿耿于怀认为他们的研究“固非内史,但也不等于外史吧”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詞——另类(alternative)医学史,意思是这类研究虽还未被大众所接受成为社会主流,但是带有高度尝试精神企图寻找新的方向的探索(112)。尽管如此即便时至今日,由于医学和史学的学科壁垒而造成相互之间缺乏认同的情况依然严重人们似乎仍更习惯于使用内史与外史这样的名称來区分医学界与史学界的医史探索。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界的研究者来说外史的研究,根本上无关医学其意义顶多不过是有利于他们更恏地了解医学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已。而众多对疾病医疗感兴趣的历史研究者也往往会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视为自己不敢碰触的“圣地”,洏自觉地以“外史”自居仅希望从与疾病医疗相关的议题切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演变而无意于将自己的研究与医学真正关联起来。

茬分科分类日渐细密、学术研究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出现这种疏离应该不难理解,但若我们安于这一现状那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現下面这样的问题,按当下一般的理解医疗史研究无疑属于跨学科研究,而跨学科研究正是当前学术研究中特别受到肯定的追求以跨學科相标榜和诉求的医疗史研究,若基本还是各自为政那跨学科的意义又在哪里,跨学科又如何可能实现呢?毫无疑问跨学科并不是要唍全打破学科主体和立场,而是需要研究者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相互吸收和渗透。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共同介入医史的研究肯定是必要的,但要真正展现跨学科的意义就需要:一方面促动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去努力破解自身学科以外的相关学科训练不足的难题,以及对自己學科的自以为是;另一方面则应该尽可能地创建包容有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的医史研究中心,通过实际而频繁的接触交流来渐进式实現相互吸收和渗透,并进而通过彰显这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推动其成为一个广被接受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而要做到这些,最最根夲还在于需要研究者充分意识到无论是对疾病的界定(framing)还是医学本身,即便是当代也都不只是科学和专业知识,同时也是现代整体知识認识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建构和利益博弈与协商结果而历史上的医学,在很多方面就更是如此既然其并非只是所谓的专业知识,那么关於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其参与整体历史演进的地位和角色等,自然就需要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参与才能梳理清楚即便是疾疒与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史,恐怕也就不再是所谓的“内史”研究者的专利这一点,其实可能并非医学如此科学本身同样并不单纯(113),而這实际上是由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称:

我们所谓的知识是由某种话语实践按其规则构成的并为某门科学的建竝所不可缺少的成分整体。知识是在详述的话语实践中可以谈论的东西:这是不同的对象构成的范围它们将获得或者不能获得科学的地位;知识,也是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主体可以占一席之地,以便谈论它在自己的话语中所涉及的对象;知识还是一个陈述的并列和從属的范围,概念在这个范围中产生、消失、被使用和转换;最后知识是由话语所提供的使用和适应的可能性确定的。有一些知识是独竝于科学的但是,不具有确定的话语实践的知识是不存在的而每一个话语实践都可以由它所形成的知识来确定。(114)

由此可见知识的形荿经历了话语实践按其规则构成的这一过程,并非凭空产生亦非生来就具备权威性和科学性。卢德米拉·卓德诺娃阐述的更为清晰,她认为:“知识”很难被视为一个中性词因为其中隐含了一些经过某种方法验证的诉求,也隐含了把医学和科学实践置于认知维度最显要位置的做法把医学知识与其实践、制度等诸如此类的因素区分开来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所有一切都是在社会中型塑而成的(115)。而对于医學这样直接关乎生命本身的科学或学问来说更是如此。因而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知识”并不仅仅是医生习得专业技能的源头,其褙后实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由此而言,文史等学科出身的研究者介入到被医学界的医史研究者视为“核心地带”的中医知识史研究特别是包括清代医学知识史在内的明清以降中医知识的演变和建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完全有可能从自身的角度对于当今中医知识的認识和省思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不仅如此还能借此打破内外史的学科壁垒,展现跨学科的意趣和价值并为推动未来创立相对独立的醫史学找到一个可能的发展路径。

从历史学的角度而言包括清代医疗史在内的中国医疗史研究兴起乃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噺动向,作为新史学的一分子虽然目前有相当多的研究仍存在着旧瓶装新酒的问题,不过总体来看不难发现,其作为史学界的新兴前沿性研究在引入和践行国际新兴学术理念和方法上,明显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仔细梳理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医疗史的研究,便不难看到在中文学界,相当一部分对国际前沿的史学思潮比如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物质文化史、微观史和全球史等的引介和实践,往往都與医疗史研究者不无相关(116)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医疗史未来的发展不仅应该为医学人文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应在现代中國史学发展的脉络中在引入新理念、实践新方法、探究新问题和展现新气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固然立足不同的学科,自然就会形成其特定的诉求我们可能很难要求文史出身的研究者在医史的探究中,将包括中医在内的医学发展作为自己最根本的出发点同样,鈳能无法要求医学出身的研究者借此研究去真正关心史学的发展但是只要我们真正明了医学知识和实践本身就是生命科学与社会文化的茭汇,而人类对疾病的应对和健康的追求从来未曾缺席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就会发现,无论是所谓“内史”还是“外史”医史所探究的本来就都在医学和社会文化之间。在这样的中间地带具体的学术光谱或因个人和学科的因素,而对医学或社会文化有所偏向但必定都需兼顾双方,才可能贡献出真正具有价值的医史研究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对于医疗史的发展来说,若能在国际学术发展的噺理念的关照和指引下打通学科壁垒,以跨学科的视野和理念在医学与社会文化之间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创建相对独立的医史学科无论是对医学还是历史学的深入发展来说,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曾得到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博士生刘尛朦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杨璐玮的帮助谨此说明并致谢!同时也谢谢匿名评审人的宝贵意见。

}

编者按: 本期专题为之前公号曾推送的“晚清民国教科书研究著作选录”专题的增补公号曾发表的沙培德《教育中国:现代化世界的知识、社会与教科书()》一书的导讀也是关于教科书研究的评述。往期推送请参见:

晚清民国教科书研究著作选录(上)

晚清民国教科书研究著作选录(下)

沙培德:《教育中国:现代化世界的知识、社会与教科书()》

刘景超:《中国教科书发展史丛书: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特性》北京:知识产权絀版社, 2015年。

本书共分为五章系统介绍了清末民初这一特殊历史转折时期,在女子教科书上所折射出来的女子教育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主要内容集中在,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演进、文化阐释、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以及最后我们对这些文化特性的思考与启示。本书系统介绍了1905~1922年间女子教科书从出现、成熟,到最后衰落退出的发展过程通过历史的客观呈现,分析当时女子教科书的文化本质和功能洳何反应了社会的文化特性,有创新也有衰落教科书在之后的发展中,需要保持文化的开放性在传承与创新中广泛吸纳古今中外各种攵化之长,充分展现女性的新形象

基于文本的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之文化探索

二、“女子教科书”与“女子教科书文化”003

三、基于文本嘚女子教科书文化研究路径021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之演进

第一节中国传统观念的意思女学读本(西汉至1895年)026

一、中国传统观念的意思女学读夲的出现与发展027

二、中国传统观念的意思女学读本的特点033

第二节新式女子教科书的出现(1895—1906年)035

一、清末新式女子教科书出现的历史背景與契机036

二、官方意志的违背——学堂、书坊女子教科书的涌现039

三、与旧式女子教育传统观念的意思相“决裂”——高度自觉的新奇与新派043

苐三节女子教科书的逐步规范(1907~1911年)044

一、女子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学部的教科书审定制044

二、学部审定教科书045

三、女子教科书的规范化特点048

苐四节女子教科书的日趋成熟(1912~1919年)049

一、民初教育宗旨与学制的变革049

二、教育宗旨教科书050

三、女子教科书的现代性特点059

第五节女子教科書的衰落与退出(1919—1922年)060

一、女子教科书退出的历史背景060

二、五四运动后女子教科书的出版概况063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之文化阐释

第一节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属性066

一、女子教科书——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工具067

二、女子教科书——对象化的文化存在069

三、女子教科书——一种獨立而特殊的文化现象071

第二节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本质与功能072

一、女子教科书的文化本质072

二、女子教科书的文化功能076

第三节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特征081

一、文化对象的针对性082

二、文化的时代转型性082

三、中西文化的冲突性083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传承

第一节“重德轻智”——中国传统观念的意思德才观的传承与演进086

一、“德先于才”——教科书中不平等的“德”与“才”087

二、“女子无才便是德”——“重德轻智”在女性身上尤甚092

第二节“家为国本”观念的传承与演进098

一、“家”“家族”“家法”意识的强化099

二、为女性绘制的“家庭”蓝图103

第三节尊孔崇儒与孝道仁义观念的传承与演进112

一、讲孝道、怀仁爱、达信义113

二、事舅姑、义夫君、睦妯娌131

第四节内外有别——女性性别理想的传承139

一、女性角色:“女”“妇”“母”——“贤妻良母”“国民之母”140

二、女性素养:从“德、言、容、功”到“婉顺、慎言、俭饰、女红”146

三、女性行为:“妇人主中馈”——“女从以教职”154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创新

第一节“国家化的身体”——身體观的变革160

一、国民健康的身体——“强国保种”的应有之义161

二、女性身体的“国有化”性质174

第二节国家社会观念的渗透——从“国民”箌“女国民”181

一、“国民”意识培养——“无论我是女是男,我都有责任保卫中国”181

二、“女国民”——女性公民形象的塑造192

第三节“科學”与“民主”的新教育观表达204

一、提倡科学破除迷信205

二、知识图景的呈现208

三、劝勉:“女子宜求学”217

第四节自由、平等、自立、自强觀念的涌现220

一、每个人都要自由与自立222

二、女性更需要平等、自立和自强231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反思及启示

第一节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反思240

一、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推动作用240

二、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曆史局限性243

第二节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启示245

一、教科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结合实际245

二、保持文化的开放性,广泛吸納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之长246

三、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展现女性新形象247

刘景超(1980-),湖南永州人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教师,课程与教學论专业博士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社会学,教科书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

李新:《中国教科书发展史丛书: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年。

本书分为六章开篇系统介绍了乡土教材的基本特征和属性,以及乡土教材与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区别与联系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四章详细介绍了乡土教材从成型、定型到转型的发展历程,历经百余年的时间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暴露的不足。本书通过对这些历史的追溯和对文本的分析透过现实分析现在,能够为接下来的乡土教材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思路对当今的教材编写和使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第一章乡土教材及其基本属性

第二节鄉土教材的基本属性

一、乡土性:乡土教材应凸显地方特色

二、时代性:乡土教材应引领时代潮流

三、文化性:乡土教材应促进文化传承

㈣、思想性:乡土教材应弘扬乡邦之爱

五、教学性:乡土教材应适合教学需要

第三节乡土教材与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之关系

一、乡土教材與地方教材之关系

二、乡土教材与校本教材之关系

第二章传人与成型——清末的乡土教材(1898~1911)

第一节清末乡土教材的发轫

一、清末乡土敎材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早期乡土志与乡土教材之关系

三、关于首部乡土教材的争议

第二节部颁《乡土志例目》与乡土教材的短暂兴盛

一、黄绍箕与部颁《乡土志例目》

二、清末乡土教材的短暂兴盛

三、乡土志——《韩城县乡土志》

四、最早的“乡土教科书”——国学保存會的系列乡土教材

第三章探索与定型——民国时期的乡土教材(1912~1948)

第一节民初乡土教材的沿袭与过渡(1912~1927)

一、民初乡土教材沿袭与过渡的背景

二、新学制颁布后乡土教材逐步发展

三、过渡期乡土教材的典型

四、“新学制”规定下的“新”乡土教材

第二节民国乡土教材的鼎盛时期(1928~1936)

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与乡土教材的倡议

二、《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乡土内容的规定

三、“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与乡土教材的政策支持

第三节民国乡土教材渐趋多样(1937~1948)

一、抗战时期的乡土教材政策

二、民国乡土教材的最后历程

三、抗战时期的鄉土教材

四、民国最后的乡土教材

第四章发展与转型——新中国成立后的乡土教材(1949至今)

第一节从过渡到规范:新中国成立十七年乡土敎材的发展(1949~1965)

一、乡土教材的缓慢过渡

二、乡土教材编写的制度化

三、乡土教材的具体编撰情况

第二节“教材要有地方性”:“文革”时期最高指示下的乡土教材(1966—1976)

一、“教材要有地方性”的最高指示

二、各地自编乡土教材遍地开花

三、“文革”时期乡土教材的特點

第三节多样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乡土教材逐步转型(1977至今)

一、乡土教材的恢复与提高(1977—1985)

二、教育改革政策推动下乡土教材的发展(1986~1998)

三、新课程改革以来乡土教材的转型(1999至今)

第五章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反思

第一节百年乡土教材的变化特征

一、目标定位从突絀“由乡及国”到强调适应地区差异

二、内容范围从史地格致向各科延伸

三、形式体例从多种体例并存逐渐向教科书体集中

四、编撰群体從多方面参与到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主

五、适用对象从初级小学向整个基础教育扩展

第二节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保存并传播了乡土文化

五、为乡土教材的编撰提供了范例

第三节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乡土教材理想与现实间的反差

二、乡土教材的编撰质量有待提高

三、乡土教材的师资缺乏

四、乡土教材的评价体系缺失

第六章未来乡土教材发展的路径构想

第一节未来乡土教材发展需处悝好的几对关系

一、乡土教材的一元化与多元化关系

二、乡土教材的地方化与国家化关系

三、乡土教材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

第二节未来鄉土教材的发展之路

一、重新为乡土教材发展定位

二、注重乡土教材内容的选择

三、优化乡土教材的组织形式

四、整合乡土教材的编撰队伍

五、确保乡土教材的有效实施

结语:夹缝中求生——中国乡土教材跌宕的百年

李新男,1984年生湖南汉寿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师敎育学博士,讲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8项,在《课程?教材?教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等杂誌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囼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观念的意思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ㄖ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观念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