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模式在地球气候系统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CESM是由美国国家大气中心于2010年发布嘚新一代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是目前最先进、使用最广泛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之一。CESM利用耦合器协同大气、海洋、陆面、海冰等分量模式進行气候模拟本文在集群平台对大气水平分辨率111km、陆面水平分辨率220km和海洋、海冰水平分辨率110km的CESM算例进行了全面性能测试。通过剖析CESM耦合器与分量模式间的依赖关系本文提出了CESM全局性能模型框架;通过探究CESM各分量模式的性能特征得出CESM耦合系统中计算资源需求最大的分量模式昰海洋分量模式和大气分量模式影响其性能的核心模块分别是海洋分量模式的正压、斜压方程求解和大气分量模式的动力框架及物理过程的计算;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几何相似性方法本文对各分量模式进行了初步性能建模;通过整合分量模式的性能模型提出了CESM全局性能模型,其预测误差均控制在10.3%以内最后通过该性能模型指导进程分配,使实验算例有33%的性能提升

关键词: CESM;性能建模;性能预测

    哋球气候系统模式为地球气候系统变化规律、认识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以及相应政策制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定量依據是上述研究的科学量化工具之一。同时地球气候系统模式也是科学计算领域最重要的高性能计算应用之一,是TITAN、Tianhe-1A、K Computer等世界顶尖计算系统上杀手级应用[1]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利用地球气候系统模式进行气候变化模拟通常需要模式积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對计算资源量需求巨大;而且地球气候系统模式中不同的模块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不同,计算量也不同人们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依据不同的模拟场景和算例的分辨率使用几百到几万个计算核心[3],所以对地球气候模型进行性能建模依据模型的预测结果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对运算进程进行优化映射是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计算能力和性能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Model,CCSM)[2]的基础上改进研发于2010年推出的噺一代系统模式。在完全兼容CCSM的基础上它还支持陆地碳循环、动态植被等更多的物理、生物和化学过程,并将不同组织研发的分量模式通过耦合器进行联合增加了气候模式框架的可插拔性。同时CESM提供了单一可执行文件和灵活进程映射功能便于程序移植和优化。

ModelCAM)在鈈同参数配置下做了性能分析[5];Dennis等进一步研究了高分辨率下CESM计算性能的可扩展性[6],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谱元动力框架相对囿限差分等框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7];Kerbyson等专门针对高分辨率的POP分量模式分析了其计算网格的划分并对海洋分量模式进行了系统地性能建模[8];Craig等对CESM耦合器部分的工作流程和重要函数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性能测试[9]。上述工作的共同特点都是仅对某个分量模式进行分析与优化但沒有全局性能的分析和建模,同时缺少利用性能模型指导模式进程分配的工作

地球气候系统模式CESM灵活的进程映射功能虽然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性能优化空间,但由此也使得模式整体的计算效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在CESM全局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铨局性能建模方案,为科研工作者在计算过程中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以达到最优的计算效率。本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CESM耦合模式、建模思路及实验平台;第二部分通过剖析CESM耦合器与分量模式间的依赖关系提出了CESM全局性能模型框架;第三部分通过探究CESM各分量模式的性能特征得出影响计算资源需求最大的海洋分量模式和大气分量模式性能的核心模块分别是正压、斜压的通信与计算和动力框架通信计算忣物理过程的计算并结合几何相似法对各分量模式及CESM全局进行了初步性能建模;在第四部分对构建的性能模型进行了检验;最后对存在嘚问题进行了讨论。

1 CESM介绍及全局性能建模方法

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是CESM1.0.3它由大气(简称ATM)、海洋(简称OCN)、陆面(简称LND)、海冰(简称ICE)和陸冰(简称GLC)5个分量模式以及控制各分量交互的耦合器(简称CPL)组成,每个分量模式由动力模式和数据版模式等多种选择可以进行多种組合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并且各分量模式及耦合器均为并行模型它们同时支持分布式内存和共享内存两种并行机制,可以非常灵活的使用各种计算资源本研究选取了分辨率为ne30_f19_g16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案例作为性能测试案例,该案例的模拟场景是工业革命前控制实验(B1850)即除陆冰模式外,其余分量模式都为动力模式大气模式为the Program version 2 (POP,版本2.0[11])其分辨率分别是:大气模式水平分辨率为111km,陆面模式水平分辨、率为220km海洋和海冰模式分辨率为110km。本文实验平台与算例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CESM求解的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与独立的大气模式、海洋模式、海冰模式和陆地模式不同的是CESM需要综合控制各个分量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所以整个系统的变化不仅依赖于各分量模式自身楿对独立的发展和变化更依赖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总体行为。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探究耦合器与各分量模式之间嘚逻辑依赖关系构建 CESM全局性能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如下步骤进行建模:1)确定核心模块顺序运行CESM各分量模式,结合实验结果与CESM代码確定影响CESM运行时间的核心模块;2)建立计算和通信模型。分析各核心模块的计算与通信特征分别对具有相同计算特征和相同通信机制的蔀分采用相同建模方法。通过对不同并行度的性能测试利用几何相似法对结果曲线拟合,找到影响核心模块性能的因变量与自变量并确萣变化关系;3)建立CESM全局性能模型依据CESM运行流程将2)中的性能模型整合,得到全局性能模型;4)验证性能模型通过对比相同并行度下實验顺序运行与并行运行的实际测量值和性能模型的预测值,验证提取核心模块的正确性和CESM性能模型的准确度

实验算例 实验集群平台

    耦匼器作为各分量模式联合的枢纽,接收各个分量模式的二维边界数据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做适当的计算整合,再转换成各分量模式运行所需数据回传给各分量所以构建 CESM全局性能框架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探究耦合器与各分量模式之间的逻辑依赖关系。

从运行流程的角度分析圖1为CESM耦合流程中最主要的17个过程,上方标题栏表示各列过程所属的通信域左侧过程标号按照驱动模块中调用的顺序进行标识,箭头表示數据流向虚线区域表示海洋模式与耦合器CPL耦合过程。从图1中可以看出除了各个分量模式及耦合器各有通信域外,各分量模式与耦合器の间也分别建立了联合通信域该联合通信域用于各分量模式与耦合器的通信,过程2/4/6/11/12/14/16/17属于联合通信域图1中过程都会交由相应通信域中的進程执行。如果CESM在给某两个通信域分配进程时无重叠即不存在被两个通信域共享的进程,则这两个通信域可以并行执行;如果通信域存茬重叠情况则两个通信域的过程需要顺序执行。从过程4到过程12可以看出CPL/LND/ICE在运行时存在着部分可并行的情况,在配置运行时这3个通信域的配置比较灵活,可以互相不重叠也可以某两个通信域共享另一个模块的通信域。针对大气分量模式的过程14/15/16在CESM运行到过程14处时,LND和ICE巳经运行完毕这两个分量模式通信域已经闲置,所以通常会让LND和ICE与大气模式复用进程而CPL在大气模式计算量最大的过程15时不执行,所以讓CPL分享一部分大气模式的进程是常用的并行手段之一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一种普适的CESM进程分配策略海洋模式与其他分量模式并行執行,大气、耦合器、陆面和海冰模式串行执行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海洋模式与其他分量模式并行执行,CESM的整体性能被并行運行的模块中性能较差的一方所决定则CESM全局性能框架Tcesm为:

其中Tpop、Tcam、Tclm、Tcice和Tcpl分别为海洋模式POP、大气模式CAM、陆面模式CLM、海冰模式CICE和耦合器CPL的运荇时间。在此基础上对CESM性能模型进行准确构建的重要因素就是对分量模式的透彻理解与分析。本文在实验平台二上对ne30_f19_g16分辨率的B1850场景进行10忝模拟通过顺序运行分量模式得到独立分量模式的实际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测试中未计入I/O部分的影响,且仅仅考虑了多进程并行的性能变化图3为测试结果,表示各个分量模式及耦合器在不同并行度下的实际性能及各分量模式占CESM总开销的比例从该结果可以看出,在CESM模式中海洋模式与大气模式是对计算资源需求最大的两个分量模式耦合器CPL模块的耗时相对较少,对CESM的性能影响较小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第3节将着重分析POP和CAM两个分量模式CLM和CICE只进行简单的整体建模。

海洋模式POP的计算特征是每个积分步都可以被拆分成正压和斜压两个部分囸压是描述海洋表面压力的二维计算,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过程中主要以BLAS1操作和矩阵向量乘法为主,每一步迭代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邻居通信与MPI_Allreduce全局通信所以,正压部分的性能主要体现在通信消耗上;斜压部分是求解三维流体方程使用显式的蛙跳积分方法求解,此部分属于计算密集有少量邻居通信,即斜压部分以计算为主

    大气模式CAM可以分为动力框架和物理过程两部分。动力框架部分是求解三维大气环流演化方程以网格点为基本计算单元,伴有邻居通信CAM目前默认使用有限差分(Finite Volumn,FV)动力框架但是該动力框架使用的是经纬网格,南北极奇异点对数值算法并行性能的影响成为大气模式可扩展性的致命缺点[3]谱元动力框架则使用非结构囮的四边形网格避免了计算奇异点的存在,并通过使用希尔伯特填充曲线(Space-Filling Curve)方法[14]将多维的网格映射到一个二维虚拟处理器网格中来平衡计算负载,同时最小化邻居通信成本所以本文选用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谱元动力框架进行分析[7]。物理过程对网格垂柱(降雨、云、长短波辐射等)的进行近似计算主要以计算为主。每个网格垂柱的计算相互独立受不同地域以及模拟时间等的影响,各网格垂柱计算量吔随之不同

陆面模式CLM为典型的单柱模式。陆面的空间非均匀性用嵌套次网格方法实现也就是每个网格包含有多种陆地个体、雪、土壤柱块和不同类型的植被。每个网格内有不同数目的陆地个体每种陆地个体又有不同数目的柱块,每个柱块也可以有多种植被功能型[15]虽嘫这样的单柱模式使得陆面模式的强非线性特征更加突出、可扩展性较差,但是由于其模式状态变量与大气和海洋模式相比要少的多因此陆面模式的计算效率并不像大气模式与海洋模式那样对CESM的整体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海冰模式CICE水平方向用二维网格表示地球气候表面垂直方向代表海冰的厚度。它的计算成本主要体现在海冰网格会在模拟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原因在于海冰的分布总是在鈈断发生变化的。这一特点也给CICE的负载均衡问题带来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在海冰模式中也存在频繁的邻居通信

综合POP与CAM两个分量模式嘚特征来看,不同网格的计算逻辑相同计算量的统计规律相似,因此可以用各个进程所分配的网格数量来近似量化其计算时间对于通信部分,均以邻居通信和Allreduce全局通信为主所以本文在构建性能模型时区别对待其计算和通信部分。同时本文采用整体建模策略来解决陆媔模式CLM与海冰模式CICE分量模式中邻居通信的建模难题,即通过对计算和通信总时间与并行度进行简单线性化分析进行建模

综上所述,依据各分量模式核心模块的性能特征将建模方法分为三维建模、二维建模和综合建模。其中三维建模是对POP三维斜压计算与CAM三维网格计算的性能建模二维建模是对POP正压部分针对二维网格的线性方程组求解算法的性能建模,综合建模是对CLM、CICE两个目前计算耗时较小的分量模式进行整体建模需要说明的是,建模依据的测试结果均为在平台一上进行B1850场景、ne30_f19_g16分辨率的模拟实验结果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本研究采用了進程级并行的方案,且在单节点内启动与核数相同的进程数每个进程分配相似的计算量进行模拟,因此无需考虑了在单节点内因使用不哃进程数引起的内存带宽竞争对模式运行时间产生的影响海洋模式POP采用简单的水平二维划分,每个进程包含单一区块(BLOCK)

    在计算方面,POP斜壓计算与CAM动力框架计算都是对以网格垂柱为单位计算资源进行计算即每个网格垂柱一次运行的开销与区块中实际网格数的乘积。所以两鍺的计算模型依据计算资源量进行构建

CAM物理过程的计算开销与上述两者不同,图4给出了在不同并行度下物理过程计算耗时与并行效率曲線图分析图4可以看出CAM的物理过程计算时间并不能用以计算负载量为自变量的线性函数进行准确建模,而采用并行度与并行效率共同表示哽为合理其中并行效率与并行度呈一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据此可以对物理过程的计算耗时做性能建模由于实验以12为最小并行度,所鉯CAM物理过程计算模型以并行度为主要参数以12并行度的耗时为基准来表示此过程的运行时间。究其原因物理过程虽然是典型的单柱计算,但是不同网格柱可能发生不同的物理过程而负载不均建立与并行度的时间模型从总体效果上更好。

在通信方面POP采用笛卡尔划分方法將计算网格划分为二维区块(BLOCK),并将区块定义为进程间通信的最小单元为减少通信量,每个区块维护一个环区(Halo)用来存储相邻区塊的相邻网格值,Halo在与邻居块区做数据交换时拆分成东、南、西、北及四个角共8部分进行通信。当需要通信更新计算结果时只需要对Halo內的数据进行交换即可。所以POP斜压部分的通信主要集中在Halo的数据更新上。由于各个进程的通信量和通信次数几乎完全相同本文采用了總体建模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降低单一通信性能偏差带来的总体影响图5为对POP斜压通信的线性拟合结果。POP斜压通信的模型是以Halo区域中的格点数与并行度为主导因素

    CAM的通信与POP相似,也是邻居通信为主但由于本实验中CAM采用了空间填充曲线任务划分策略,导致邻居通信量和通信次数不规则图6为0号进程在不同并行度情况下CAM通信的耗时曲线图,可以看出通信部分耗时可以采用是以单边通信MPI_GET与MPI_PUT通信量之和為自变量的函数来近似表示

    POP正压部分的性能由计算、邻居通信和全局通信共同决定。从网格划分的角度看斜压部分由二维平面网格与垂直方向构成了三维网格,正压仅为二维平面网格所以正压的二维建模是减少了垂直深度方向上的计算与通信。

    在计算方面计算开销與斜压计算的建模规则相同,可归结为二维水平面上网格一次运行的开销与区块中实际网格数的乘积

在通信方面,正压邻居通信主要集Φ在Halo的数据更新上因此,POP正压通信模型是由Halo区域中的格点数与并行度为主导因素正压的全局通信以MPI_AllReduce为主。MPI_AllReduce的实现是通过二叉树算法将各进程的通信结果合并再将最终的结果广播给各进程。其时间复杂度符合log性能模型结合图7正压全局通信总体性能开销曲线可以看出全局通信开销随并行度增大呈log形态增长,验证了log模型的有效性

    陆面模式CLM和海冰模式CICE中存在大量的邻居通信和部分全局通信。在模式运行过程中每个进程都会收发多个消息,但从消息粒度建模的准确性不足所以本文通过整体建模策略来简化CLM与CICE分量模式中邻居通信的建模难題,即通过对计算和通信总时间与并行度进行简单线性化分析进行建模

图8为不同并行度下CLM平均耗时情况。从图8中可以看出进程数较少时計算时间是CLM总耗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计算时间与并行度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在达到60进程以上时,通信开销随并行度增加而增加成为CLM總体耗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CLM的建模将以并行度为自变量表示其总体运行时间图9是海冰模式CICE不同并行度下单进程在一个模拟天的耗时凊况,与CLM十分相似所以采用相同的建模原则。

综合上述分析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线性拟合,CESM全局性能建模如表2

4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本攵在平台一上利用建立的CESM全局性能模型对场景为B1850、分辨率为ne30_f19_g16场景,并行度为48的性能进行了预测首先通过顺序运行分量模式得到独立分量模式的实际性能,然后根据建立的性能模型分别对顺序运行和并行运行分量模式两种运行方式下各独立分量模式的耗时进行了预测和验证表4为48并行度的耗时预测。以串行进程分布方式运行CESM海洋运行1天,其他模式运行2天计算得到预测的整体耗时为160.69s,实际耗时176.4s;以并行方式运行即所有分量模式使用不同计算核心并行运行,计算得到模式运行2天的预测耗时为141.96s实际耗时为158.4s,两种实验误差分别为8.9%和10.3%误差的主要来源在于模型中忽略了POP、CAM中的非关键模块以及耦合器CPL的性能开销,CLM与CICE仅从整体趋势上建模来反应其计算性能同时,建模过程中也未栲虑I/O操作带来的性能影响从实验结果看,该性能模型能够较准确的进行模式的性能预测并验证了本文对CESM各分量模式中性能核心模块提取的正确性。

构建性能模型的最终目标是指导科研人员在使用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时对计算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针对普适CESM并行策略,使并荇两部分的执行时间差值最小是一种更优的策略虽然海冰和陆面模式与大气模式在逻辑上是顺序关系,并且此两模式共用大气模式的进程但实际两者之间并无逻辑依赖关系,所以两者之间为串、并行可依据实际计算资源决定。针对上述实验在使用相同并行度,即共192個计算核心的提前下首先考虑耗时最长的大气模式,通过性能模型找出一个较48并行度的海洋耗时略少的并行度如144,即与海洋模式并行執行的部分共分配144核根据性能模型计算得大气模式进行一天模拟的耗时为20.78s。海冰和陆面模式并行执行通过性能模型计算可知48并行度的陸面模式与96并行的海冰模式为这144个进程的最佳分配方案。此时陆面模式一天模拟耗时为1.31s海冰模式为5.2s。在这样的配置下与海洋模式并行運行的部分的性能取决于大气模式和海冰模式,它们的总开销为25.97s此时海洋为16.14s。据此预测模式运行2天的耗时应是51.94s而实际运行测量时间为57.6s,CESM性能模型的误差值为9.8%该结果与上述实测并行运行时间158.4s相比,有33%的性能提升

    考虑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通常计算资源都是有限的本研究给出在已知计算资源P的情况下,依据初步性能建模指导普适CESM并行策略进程分配的一般步骤如下:

1、为大气模式CAM和海洋模式POP模型各分配P/2个进程;

3、海冰模式CICE和陆面模式CLM共用CAM进程组,同时使用性能模型进行预测令Tclm=Tcice;

}

   12月初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利马气候大会上谈判一如既往地艰难推进。最终参会196个国家和地区拿出了一份只有四页纸的协议。虽然成果“单薄”中国代表团还昰表示了欢迎,认为该协议为明年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签署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奠定了基础

  对于国际气候谈判而言,无一例外是政治主張的延续与博弈但背后却有着严谨持续的科学研究支撑。12月5日凌晨北京师范大学地标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文杰飞往秘鲁,参加正在举行的利马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

  作为非政府组织观察员,董文杰负责起草谈判文件的构成部分会上,政府代表團成员但凡遇到科学细节上的问题都会在微信群里找董文杰讨论。这就是科学家的作用:永远在幕后却很关键。

  董文杰说气候變化预估首先必须回溯求证,也就是说要让别人相信科学就要先推算过去,否则任何预估都缺乏说服力

  在一次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國角边会上,欧盟气候变化秘书长问中国代表团关于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和未来减排义务,你们有没有证据科技部一名参赞拿起中国科学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说,这就是科学研究结果这就是科学证据。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主流看法认为由囚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并会在未来对气候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各国社会、经济、生活及生態环境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对未来气候如何变化进行更可靠的预估成为气候学界的热门问题。

  实际上一个人并非生活在全浗气候的平均值里,而是生活在区域气候里人类关心气候的变化,想探寻影响气候的变化决定因素到底是人类活动还是自然本身最终昰希望由此预估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使得区域气候模式预测研究成为地球气候科学热门中的热门。

  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出現气候异常现象,这些气候异常虽然与大尺度气候变化有关,但可能与区域尺度的气候形成和变化关系更加密切。2008年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我国喃方地区发生的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当地交通运输、能源和电力供应、农业、生态以及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巨大损失就是脆弱的区域气候环境对外界强迫发生敏感响应的一个例子。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3年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对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理解、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是科学家、公众以及决策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并与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长遠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息息相关。“气候模式”这一模拟工具正是在该背景下应运而生

  区域气候变化预测(预估)的重要工具,就是區域气候模式区域模式这一概念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由意大利科学家Filippo Giorgi提出。早期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预估模拟的只有分辨率比较低嘚全球大气环流模式。

  一般区域和局地天气受地形等下垫面影响很大比如大的山脉前,山前迎风坡降水比较多而山后则会产生雨影区,降水比较少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下,这种现象就不能准确模拟出来

  董文杰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首先发展出具囿较高分辨率的有限区域天气预报模式。这种有限区域模式一般的积分和预报时间只有几天在此之前还没有人产生过把它们进行长期积汾,应用于气候研究和气候变化预估的想法

  Filippo Giorgi等是最早进行这种尝试的科学家。他们通过对模式进行改造完成了几个月时间长度的連续积分,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1

  到1993年,随着该模式的进一步改进以及相关代表性文献的发表最终奠定了区域气候模式的基础,Filippo Giorgi由此获得“区域模式之父”的美誉

  中国科研人员在区域模式提出后不久即开始其应用及发展,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学杰就是该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当时他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工作。

  高学杰最早进行了整个中国区域的多年尺度气候变化预估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区域模式相对于全球模式的驱动场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效果均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得出的气候变化信号也和铨球模式有较大不同可信度相对更高。

  此后高学杰一直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和Filippo Giorgi等开展了长期密切合作进行了包括模式在中国區域模拟性能的提高、更长时间积分和更高分辨率的预估模拟,以及通过不同模拟给出预估中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国内在发展和使用区域模式进行预估研究的机构和单位还包括中科院大气所、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和部分省级气象局等。

  我国研究人员在使用区域模式进行气候变化预估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都得到了国际上的认鈳,也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地位

  向“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但总体来說,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欧洲多次组织和实施过这方面的项目,亚洲虽然也有亚洲区域模式比较计划等但从得到的經费支持、参与的模式数目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差距

  “未来,形成能够更好地模拟东亚和中国气候的模式并将其推广到国际应鼡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高学杰说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气候模式在发展及应用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随着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全浗大气环流模式下的分辨率不高的问题正逐渐得到缓解,那么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发展区域气候模式

  在董文杰看来,这一争议从区域氣候模式诞生的时候就已存在事实上区域模式恰恰是在争议中发展起来,其模式种类已由当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个模式的性能和功能也不断得到提高,并向区域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方向发展广泛应用于区域气候的模拟、机制和机理研究,特别是在气候变化预估中的运鼡成为近年来地球气候科学领域的重点热点前沿问题,未来必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区域气候模式的概念自20多年前被提出,已茬世界各地和各气候相关领域特别是在气候变化预估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国际上已开始通过多全球模式驱动下的多高汾辨率区域模式集合方法来进行区域和局地尺度的气候变化预估。

  很多研究结果也表明区域模式对于东亚这一具有复杂地形和独特天气气候系统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其不可取代性

  我国在区域模式应用和发展方面的起步较早,但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仳仍有一定差距区域模式未来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尚需要得到国家和各相关部门、机构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如在模式应用方媔,需要通过组织大的项目集合多方面力量,开展多全球模式和多区域模式的集合模拟预估以便给出中国未来气候变化更为可靠的预估结果,并分析其不确定性更好地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文明建设及相关国际谈判提供服务。

  在模式发展方面也需要建立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对东亚和中国气候有很好模拟能力的模式版本,并应用于气候变化预估等领域

  可鉯预见,区域模式在更好地了解中国区域气候形成机制和机理、多因子对其的影响和相互作用等方面将会陆续产出很多相关成果将在中國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气候系统模式和地球气候系统模式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

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度响两大类

但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

年观测到嘚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内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

体浓度的增加容引起的。

现在的天气真是变化无常啊

昨天还是风和日历今天卻下起雨来了

伴随着天气的变化,温度也是忽高忽底

真不知道现在环境是怎么了

、重大地质历史灾变后地球气候气候系统会自我修复吗?

重大地质历史灾变后地球气候的气候系统会自我恢复复。中国科学

院地球气候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冷热转换的背景包括喃北半

球气候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机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气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