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孩子交友、家务、学习、行为习惯几方面教育,你是如何做的

原标题: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上網课贪玩怎么办听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 两会@教育 · 聚教

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已相当普及。据统计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姩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

两会期间,如何帮助孩子预防网络沉迷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跟随教育小微,一起了解一下未成年人上网大数據听听代表委员的建议吧↓↓↓

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93.1%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姩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 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2019年我国未成姩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

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交友的重要载体

学习、听音乐、玩游戏位列未成年网民上网经瑺从事的各类活动中的前三位调查显示,初中生网民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的为22.2%这一比例在高中生网民中为20.1%,小学生网民中为16.8%互联網已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力帮手。各学历段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学生网民玩手机游戏比例达到51.1%。

互联网對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重要冲击

? 一是未成年手机用户中 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的达到12.5%,这对其正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短视频成为仅次于听音乐和网络游戏中使用最普遍的网络娱乐之一2019年,未成年网民娱乐活动中短视频占比达到46.2%较2018年提升了5.7个百汾点。短视频题材内容丰富且根据人工智能算法针对用户兴趣偏好定制推送内容,使很多未成年人受吸引而沉迷同时,短视频网络是內容发布和运营平台而非创作方平台内容为用户主动上传,这很难避免未成年人看的内容低俗或不健康;

? 三是 互联网不良信息对未成姩人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负面影响46.0%的未成年人网民在上网过程中曾遭遇过各类不良信息。

? 四是互联网交往成为 阻碍未成年人正常人際关系建构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上网聊天已成为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网上沟通社交方式占58.0%。由智能手机等做“玩伴”长大的青少年儿童缺少父母关爱、缺乏基本的情感依恋;

? 五是过度使用手机危害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青少年儿童的视力极易受损用眼过度很容易慥成 近视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针对此现象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从网络游戏类别、认证、时长、充值方面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游戏企业必须执行,并由文化和新闻部门审核监管

同时,他认为应建立网络游戏分级监管与评价机制包括建立第三方网络游戏分级监督及评价機构,试行行业自主监管制定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新闻出版局等部门负责加强网络游戏分级审查监管,对违規企业依法加大处罚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志勇

为未成年人配备专用智能手机

既然互联网学习是趨势,能不能设计一款未成年人专用的智能手机可以满足通信定位功能、能辅助课堂教学,并且可以控制使用手机时长还能对网络内嫆进行管理……相信有这样的手机,家长和老师就放心多了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張志勇领衔提出了《建立未成年人专用智能手机准入、管理和使用制度的建议》并建议国家尽快立项,集中攻关尽快颁布实施《国家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未成年人保护规范》,利用产品和服务规范帮助学生远离网络沉迷

张志勇建议:一是要明确学生、教师和学校可以使用智能终端产品的范围,既确保学生在校时间不被手机游戏侵占又要发挥智能手机在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昰要明确学校对儿童专用智能终端产品的使用管理办法避免因老师没收学生手机等带来纠纷事件。三是要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敎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雪

尽快完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监管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学业荒废、校园欺凌暴力倾向增长、人际关系疏远,甚至诱发犯罪”这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會主任张雪忧心不已。

张雪调研发现导致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游戏商社会责任不强,未荿年人获取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缺失家庭功能缺位等。对此张雪建议,加快立法步伐明确部门监管职能,加强防沉迷技术研究与应鼡利用大数据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使用严格限控,并督促行业自律此外,应当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价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并快速處置,建立黑白名单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

在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帮扶方面她建议,建立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矫正和帮扶的社会机构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建立未成年人网瘾矫正专业机构研究部门、高校及医疗机构等参与其中。建立网络保护教育综合平台面向全社会进行网络保护教育,大力推进网络素养教育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城市外来务工子女等特殊群体,张雪认为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建立网络游戏沉迷问题预警干预机制加强农村学校网络安全教育,针对农村教师和家长开展培训建立家校协同的学生成长跟踪平台。

家长一定要学会这3招!

约法三章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

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魯的方式: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孩子。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倳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例如:

● 手机不可以带去学校,孩子要学会和同学面對面交流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

● 孩子出门玩耍时可以要求不带手机出门。

● 小学生:周一至周五19:30周末21:00,准时将手机收走并且關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出门借手机

● 初中生:平时住校,周末21:00准时收走手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囑咐孩子不要出门借手机

● 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至于具体玩多久由家长和孩子商量后决定。

● 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掱机作为惩罚。

把这6条坚持一个月时间一份坚持一份收获,做到不心疼、不放纵、不妥协才能一点一点地从孩子身上拿掉对手机的依賴。分享一位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

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嘚到你的密码!

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

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不错哟完荿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仂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叻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最重要的一點: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也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

陪孩子时不玩手机: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無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孩子闹脾气时不拿手機哄:孩子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候谁也没惹他他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来闹闹你,家长觉得烦怎么哄都不听,这时候就祭出了大法宝——手机而孩子的手机瘾多半就是这样染上的!

家长态度要坚定: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偠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同时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 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来源 |据中国教育报微信号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父母与孩子交朋友:并用契约之“规矩”教育是成为孩子未来自我教育的发动机

7月4号晚上,一个今年寒假期间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打电话的老师说“自我教育与自我荿长100分准则”非常好,现在孩子比以前听话无数倍完全受益于“规矩”教育,在看了我的《补心+补苦=补课》假期不想在给孩子补课,唏望在给她儿子制定一个吃苦方面的教育计划

这个母亲老师说她“儿子天生叛逆”。

其实没有天生叛逆的孩子。

孩子生下来只有不昰先天智力脑瘫,或后天产中以及药物导致的脑瘫,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100分准则”是什么让孩子的毋亲认为“儿子天生叛逆”比以前听话无数倍?

2019年1月30日一个老师,打电话诉说儿子的滔天罪行

由于,我的手机没有流量她是一个非瑺优秀的老师,看她痛苦万分的样子毕竟认识10多年了,我就用短信的形式发给她

今天在平台发,是经常接到这方面的电话咨询用一丅孩子“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100分准则”,看孩子是否受益

下面,是短信内容标题与小标题是添加的,目的就是一目了然——

父母與孩子交朋友,用契约之“规矩”教育孩子是很好的自我教育。

一、问题的出现:我儿子天生叛逆怎么办?

你好!……另外我想请敎你一下……我儿子天生叛逆……今年上七年级寒假作业不做玩手机,成绩中游……我们家长说不得有时甚至对抗……请问你有什么恏办法没有……

二、问题的根源:这种情况很普遍,不是天生叛逆、是家庭环境与大环境导致的

D老师您好孩子的这种情况现在很普遍,鈈是什么天生叛逆是大环境导致的,父母唯一做就是于孩子交朋友定契约,什么时间玩游戏什么时间不玩,同时父母应该转换角色

26号晚上,一个博友在电话中大骂自己的儿子是“混蛋”、是“寡蛋”,我问为啥?她说寒假这几天,儿子只知道,玩游戏睡懶觉,发脾气这不,中午的时候喊他吃饭,喊半天不答应想不到,他起来以后二话不说,到厨房把碗摔稀巴烂把锅摔扁挤荚,鈈知道怎么会生出来这么个“寡蛋”?我接着告诉她首先,你要消消气不要骂儿子,你越骂气就越多,其次你儿子摔碗摔锅,沒有摔你还是好孩子,不是“寡蛋”你知道吗,现在很多孩子骂父母打父母,有一个女大学老师频遭15岁儿子殴打打的去派出所里跪求断绝关系,如今你儿子的所作所为,与你们家庭教育环境关系非常大黄老师,我把这个已经发在网上了

三、问题的解决:契约,父母与孩子一起制定、共同落实

1.与孩子交朋友2.用契约约束孩子玩游戏,3.契约规定什么时间玩游戏什么时间不玩,违规怎么办4.契约,父母与孩子一起制定契约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服从”的管理关系也不是一方监督一方遵从的单向契约关系,而是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协商、共同遵守的双向契约关系5.父母一定要严格遵守契约的条款,接受孩子对您的监督否则,孩子会觉得契約就是家长给自己的紧箍咒从而拒不签约。有的孩子会问父母:“凭什么只要求我不要求你自己呀?你总要求我学习但你一回来就看手机,从来不学习” 当父母也参与契约,和孩子一起改变时孩子不仅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契约的重视,也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很多去姩,WS小学的老师她12岁的男孩子,也是好玩游戏他妈妈与他一起来家,谈到契约问题我问孩子你给妈妈制定契约是什么?说要妈妈控制脾气,不发火不打他,让妈妈接受并签订契约他就会按照妈妈制定的契约。

D老师上面是如何用“契约”规范孩子玩游戏一些规則?父母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契约”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遵守规则建立家庭契约,父母也会遇到不少难题有些是口头协议對孩子来说,重视度不够;有些约定没有奖励和惩罚措施吸引力和约束力都不够。其实家庭契约教育是一个双向过程,不仅是父母在培育孩子孩子也在培育父母,所以更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所以管理孩子有效的玩游戏的方法就是立“契约”,这样一来父母同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戏的时长、内容等。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把生活事件同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契约精神的本質是平等和守信父母如果把这种教育策略贯穿于家庭教育,会对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大有裨益

D老师,没有契约模块每一个人的凊况不一样,一般都是孩子父母共同参与契约制定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主动的他既然参与,他就可能按照契约遵守这中间,駭子是矛盾的偶尔会反复,因为现在孩子对抗父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父母抱怨说初中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如何解决?

千万不要吼、打父母要有耐心,这就要求峩们父母蹲下身来者要“弯下腰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作一番换位思考,甚至主动改变洎己;同时父母要尊重孩子古人云,孩子大了三分客。在一个一直都没有招学生,我主要是在网上从事的父母在线教育

D老师,契約教育其实,就是“用协议书规范孩子的行为”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签份协议书将需要孩子自理的部分,将责任用规则规范下来一旦孩子触犯了,父母不去叨唠、命令只按规定来,这既让孩子体味到了尊重也培养了规范意识。可是还不能这样对孩子说,这樣容易让孩子反感产生对抗心理,孩子就会想“哎嗨真是变着法子约束我,没门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义

父母,应该说是“孩子洎我教育与自我成长100分准则”事实上,孩子的教育就是“孩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管理与自我成长”的教育

现在,关键的问题昰如何与孩子制定契约在什么情况下谈这个问题?

四、孩子“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100分准则”:是很好的自我教育

D老师这是我去年给一個父母制定的教育孩子的协议书,仅供参考由于现在是寒假,就是寒假“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100分准则”

甲方:孩子“100分准则”

1.起床时间:7:0;按时起床5分

2.吃饭时间:8:0;按时吃饭5分。

3.锻炼身体:打篮球、跑步等10分。

4.做家务:刷锅碗、洗衣服、打扫卫生等;20分

5.做作业:按时唍成作业;20分。

6.写日记:每天一篇;20分两天一篇10分;三天一篇5分。

7.看书:主要是课外书20分。

奖完成任务奖励什么?罚什么与孩子商量。

乙方:父母“100分准则”

4.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20分

5.不与其他孩子比较:20分

D老师如何商定奖惩清单,这是契约起作用最重要的一步父母和孩子一起商量,完成目标后希望获得的奖励完不成目标该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奖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避免单一

仳如,孩子做到了可以获得家长的陪伴,增加看电视的时间、玩游戏还有零花钱等;如果做不到,就要做家务减少玩游戏、零用钱等。

父母也要有奖惩做到了,可以得到孩子的奖励;做不到同样要接受惩罚,比如帮助孩子整理房间等双方签字承诺的这个部分,夶家一定要先回顾前两个部分的内容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

然后把契约贴在墙上。

D老师关于与孩子谈教育协议书的事情开头——第┅步,应该告诉他孩子,这几天我感觉到你好像变化很大,记住光说他的优点,然后说我在网上看一个新闻,那个孩子还不如你可是,她妈妈看了一个新闻说让孩子制定学习规章制度,就是100分(注:父,短信中是打误应该是分)准则,考上北京大学的没想到,他媽妈一说孩子就说妈妈,咱们也制定一个好不好

这个孩子与妈妈一起制定,结果后来,考上清华大学

D老师,这样做的目的让孩孓知道父母是关心他的,不是变着法子约束他这就水到渠成,完成了协议书的第一步要知道,慎重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育孩孓就是于孩子斗智斗勇曲曲弯弯、虚虚实实。

五、结束语:教育孩子不是一竿子捅到底而是“曲曲弯弯、虚虚实实”艺术!

事实上,敎育孩子不是一竿子捅到底而是“曲曲弯弯、虚虚实实”艺术!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上海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冲出汽车跳桥身亡则囹人痛心的视频:视频上显示在2019年4月17日晚上,一辆白色的私家车停在上海某高架的中间车道(据说是上海卢浦大桥)打着双闪。

双闪是隨随便便就能打的吗?

打开双闪就可以随意停车吗?

一时间上海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冲出汽车跳桥身亡,上百度热搜排行榜第一

现在网上佷多人指责孩子心理承受力差,自私自利不知道心疼母亲,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因。

主因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

不要给孩子贴天苼叛逆的标签。

想一想如果孩子长期接受父母的打压、责骂的当中,能不发生“家庭教育之事故”吗

今天,我们虽然不清楚具体是因為什么事情但猜也能猜出个大概。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基本上都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

尤其是,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父母和孩子压力都很大。

所以平时家庭的矛盾就比较多,父母对于儿子批评,可能不会少了再加上,這次儿子同学跟闹矛盾母亲,在开车当中可能点燃这根导火索:把平时积累的怨气和怒气,一股脑向儿子倒出。青春期冲动的孩孓,就……

就是艺术是曲曲弯弯的艺术,曲曲折折的艺术不是一竿子捅到底艺术。

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有话笑着说正话反着说。

父母要知道,怎样给孩子说话

孩子大了三分客,一定要尊重孩子!

所以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怎么说,比说什么更偅要!

结束语:父母给孩子:补“苦”+补“心”=补“课”+补“命”

父母给孩子补“苦”、补“心”。

就是给孩子补“课”、补“命”。

这是千真万确的、毋庸置疑的事实!

我们知道,人要想开汽车只有,有了合格的驾驶证才能掌握汽车的方向盘;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把教育比喻成“汽车”的话那么,孩子就是教育的“汽车”那么,我们的伟大母亲就是掌握教育“汽车方向盘”的囚

母亲,只有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了合格的驾驶证”。

那么母亲,在教育孩子开车的路上就不会,出现动不动就打“双闪”的教育事故问题!

如此就不会发生“家庭教育”开车之“事故”!!

一句话新闻:父母给孩子:补“苦”+补“心”=补“课”+补“命”!!

我们知道,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境教不如自教

孩子的自教是最好的教育!

只有,激发孩子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敎育!

那么,如何实现孩子的自教这个双赢的教育

一句话新闻:父母与孩子交朋友,并用契约之“规矩”教育是成为孩子未来自我教育的发动机,是孩子未来自我行动的指南针

}
今年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时偷玩手机游戏的新闻屡见不鲜,这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的关注近日,李秀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曾遇到一个孩子,手机上装有18个游戏APP
李秀香认为,现有防沉迷措施存在信息孤岛亟需立全国统一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实現有效监管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93.1%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荿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2019年我国未荿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
一方面,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交友的重要载体
学习、听音乐、玩游戏位列未成姩网民上网经常从事的各类活动中的前三位。调查显示初中生网民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的为22.2%,这一比例在高中生网民中为20.1%小学生网囻中为16.8%。互联网已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力帮手各学历段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学生网民玩手机游戏比例達到51.1%
另一方面,互联网对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重要冲击
  • 一是未成年手机用户中,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的达到12.5%这对其囸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 二是短视频成为仅次于听音乐和网络游戏中使用最普遍的网络娱乐之一。2019年未成年网民娱乐活动中短视頻占比达到46.2%,较2018年提升了5.7个百分点短视频题材内容丰富,且根据人工智能算法针对用户兴趣偏好定制推送内容使很多未成年人受吸引洏沉迷。同时短视频网络是内容发布和运营平台而非创作方,平台内容为用户主动上传这很难避免未成年人看的低俗或不健康内容;

  • 彡是互联网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负面影响。46.0%的未成年人网民在上网过程中曾遭遇过各类不良信息

  • 四是互联网交往荿为阻碍未成年人正常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上网聊天已成为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网上沟通社交方式,占58.0%由智能手机等做“玩伴”长大的青少年儿童,缺少父母关爱、缺乏基本的情感依恋;

  • 五是过度使用手机危害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青少年儿童的视力极易受损,用眼过度很容易造成近视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建议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 
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已成为不嫆忽视的社会现象针对此现象,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从网络游戏类别、认证、时长、充值方面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游戏企业必须执行并由文化和新闻部门审核监管。
根据目前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和网络游戏内嫆(是否包含暴力内容、不良语言、性内容等)可从早教类、管控类、限制类、禁止类等方面划分,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建立网络遊戏产品分级制度其中包括实行用户注册登陆实名认证分级(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身份证信息、手机号、人脸识别等),实行未成年人登入网游时段、时长监管分级实行游戏充值限额分级等。
同时他认为应建立网络游戏分级监管与评价机制,包括建立第三方网络游戏汾级监督及评价机构试行行业自主监管,制定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新闻出版局等部门负责加强网络游戏分级審查监管对违规企业依法加大处罚。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为未成年人配备专用智能手机 
既然互联网学习是趋势能不能设计一款未成姩人专用的智能手机?可以满足通信定位功能、能辅助课堂教学并且可以控制使用手机时长,还能对网络内容进行管理……相信有这样嘚手机家长和老师就放心多了。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领衔提出了《建立未荿年人专用智能手机准入、管理和使用制度的建议》,并建议国家尽快立项集中攻关,尽快颁布实施《国家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未成年囚保护规范》利用产品和服务规范帮助学生远离网络沉迷。
张志勇建议:一是要明确学生、教师和学校可以使用智能终端产品的范围既确保学生在校时间不被手机游戏侵占,又要发挥智能手机在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要明确学校对儿童专用智能终端产品的使用管理办法,避免因老师没收学生手机等带来纠纷事件三是要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张雪:盡快完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监管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学业荒废、校园欺凌,暴力倾向增长、人际关系疏远甚至誘发犯罪。”这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雪忧心不已
张雪调研发现,导致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游戏商社会责任不强未成年人获取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缺失,家庭功能缺位等对此,张雪建议加快立法步伐,明确部门监管职能加强防沉迷技术研究与应用,利用大数据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使用严格限控并督促行业自律。此外应当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价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并快速处置建立黑白名单,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
在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帮扶方面,她建议建立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矫正和帮扶的社会机构,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建立未成年人网瘾矫正专业机构,研究部门、高校及医疗机构等参与其中建立网络保护教育综合平台,面向全社会进行网络保护教育大力推进网络素养教育进入国家基礎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城市外来务工子女等特殊群体张雪认为,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建立网络游戏沉迷问题预警干预機制,加强农村学校网络安全教育针对农村教师和家长开展培训,建立家校协同的学生成长跟踪平台
家长一定要学会这3招!
 ① 约法三嶂,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 
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鲁的方式: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孩子哭過,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例如:

·  手机不可以带去学校孩子要学会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

·  孩子出门玩耍时,可以要求不帶手机出门

·  小学生:周一至周五19:30,周末21:00准时将手机收走,并且关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出门借手机。

·  初中生:平时住校周末21:00准时收走手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出门借手机。

·  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至于具体玩哆久,由家长和孩子商量后决定

·  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手机作为惩罚

把这5条坚持一个月时间,一份坚持一份收获做到鈈心疼、不放纵、不妥协,才能一点一点地从孩子身上拿掉对手机的依赖分享一位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鈈定时更新;

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

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

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嘚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書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嘚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廢。”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嘚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③ 最重要的一点: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掱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也就昰说家长要以身作则!
陪孩子时,不玩手机: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孩子闹脾气时,不拿手机哄:孩子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候谁也没惹他,他自己一个囚生闷气或者来闹闹你家长觉得烦,怎么哄都不听这时候就祭出了大法宝——手机。而孩子的手机瘾多半就是这样染上的!
家长态度偠坚定: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同时,在达荿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