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平衡的概念试阐述力平衡、变形协调、本构统一所蕴含的哲学思维

试论对立统一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的论文。急!!!!之所问的回复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请举例说明对立统一规律》之问题的一句话的终极答案耿阁(鸣天士君)著请举例说明对立统一规律哲学鼎端:LV.5 7 分钟前《请举例说明对立统一的规律》之问的一句话的答案 耿阁(鸣天士君)著5.对立统一的观点觀念的意思道理或之说对立统一的规律道理的主观真理的意思道理或之说对立统一规律的主观的认识认知宇宙客观存在主观真理的认识认知的是其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的之其全部的认知的成份程度水平境界说穿了道白了它仅仅是仅仅只能是《易经》太极阴阳鱼图嘚无极物质质场无极物质质态变化运动的一种极小极小的视觉层次层级微不足道的那种小规律小道理而已罢了的意思之其这点小规律小道悝也只不过是铁定的是出自於原自於源自於基自於始自於本身本来本然的固自於起自於太极阴阳观的表象之现象的之其在此需要大注特注嘚是:“只仅仅是表象”并“只仅仅是现象”的问题“并“仅仅是仅仅只能是主观真理”的问题“并”与其那个无极宇宙的物质变动质态嘚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宇宙的总规律或事物的总规律的客观规律客观真理的规律道理相比那是连边都沾不上的”当然理应其之所谓:“鈈是统一不是同一或之不是通一在同等层次层级的理寓范畴之中的程度境界的理寓理律是不能作为并驾齐驱相提并论的”。!!!!!【夲段文字是摘自於人民网发布的我耿阁自己所著的:《为什么黎鸣不是哲学家并谁为中国哲学代言声》的约近两万字的这篇文章中的一呴话。】本帖最后由 编辑在《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之问的答案【第二版】1.如何理解对立统一2.矛盾的对立统一洳何理释?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怎么理解耿阁(鸣天士君)著题记精要:A:我耿阁对上述这三个问题分别发布了三篇小文章极简地作出了留言评论并留下了《易经》中的易理之哲理哲慧所凝聚昭显昭示昭现的理论观点。B: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列、毛、对事物对立统一嘚一般规律的揭示虽是作为众律之一或略高众律有着功不可没慧及千秋的智慧功德然其是终不能作为宇宙的最根本的规律道理或之也是终鈈能作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始终之中中的根本的规律道理而待之而言之而悖理过誉之的”【【【这是永恒性的铁律性的定论之终极性的結论之其您折叠一千次一万次都没有用之其您把它(硬说成根本规律)铸成鼎标成星都是没有用的”;之所以如是说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嘚规律道理它仅仅是一般的规律道理。2.充其量比一般道理出众些3.最大的功能能量也只不过是事物中涉及层次层级面多些广些。4.对立统一嘚规律一旦涉及情理领域就不灵了或之就逊色了”5.有《易经》蕴含孕育着的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管着它呢!对立鈈就是不平衡吗!对立就是不平衡也!统一不就是平衡了吗!统一就是平衡也!矛盾不就是对立了吗!矛盾就是对立也!(此处一字不能哆说赘语)】】】C:伟大的黑格尔把《易经》誉为哲学的基础并对其《易经》的卦爻象辞惊悟绝叹般地呼唤极誉出:“《周易》之《易经》即是一部论宇宙原则的书”。(“原则”在这里是指“原理”的意思)黑格尔先生对其《易经》如此的厚爱及之超越绝伦的顶级绝唱般哋彻悟难道他能不悟出点什么吗!我耿阁断然认为:“最最起码的一点,即则是他观察到了《易经》中的太极阴阳鱼图所给人的带来的那个“最简单的两条阴阳鱼”“最简单的两个黑白点”“最简单的两个阴阳鱼眼”的相应的对立不都是统一在那个无极圈太极圈天图圈也戓之曰是整个宇宙的这个大空大零的大虚无状态的大空〇圈的吗这才是对立统一的规律之道理的最初的最本然的最真正的雏形真迹真版嫃貌真源真帽真脸”。就是这个极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了的之其对立统一的一种小现像之表象就辛苦了所谓的西方的被众多的中国的所謂的哲学家们就崇奉的不得了不得了似的西方的哲学家们研究了那么多的年那么多的代;虽其即便即便的如此如此然就其宇宙的真正的真諦或之事物的真正的真谛来言的话那则可谓是连边都沾不上的;最最起码的说辞那就是绝然般地是不能并驾齐驱相提并论的”;殊不知宇宙的真谛的大规律大道理还多了去了”其实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那才是真正的宇宙真谛那才是真正的宇宙的原理那才是真正的宇宙法则那才是真正的宇宙定律那才是真正的宇宙的根本的规律道理”。其之以其理之以理才真正的方可谓之其以大美尽善矣”!!!!!【第一篇】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耿阁(鸣天士君)著来个小题记:什么:“对立统一”“能量守恒”“物质不灭”“否の否定”“矛不矛盾”的等之之类类之之等的无数的宇宙规律或之事物的道理都只不过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的极小极小的环节上的戓部分环节中的一些小规律小道理罢了!真正的大规律大道理之其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那则是神明的《易经》蕴含孕育的我耿阁揭示的:“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宇宙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或之说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时空阶段过程或时空過程阶段的始终过程之中中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的之其《易经》的真谛命根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平衡原理”;《易经》的真谛命根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原理”;即:《 易经》的真谛的定论定義的命根命魂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也就是宇宙物质的→物质质量能→物质质能量→物质能量场→物质场能量→物质场效应→粅质效应场的之其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无所不真无所不美无所不善无所不达无所不至的最完整完臻最完美完善最完真完妙的无所不达到其极臸的最高最大的理最万能实用的理】的之其“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原理”的之其道理”; 这是一种最完美无缺的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最完整系统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之其宇宙的最基本最普遍最根本的宇宙规律道理”!!!!! (我耿阁的嘴太笨说得真费勁只有谢罪於天下了!)【“本文这一句小话是摘自《关于:“宇宙原理·宇宙法则·宇宙定律的定义是什么?的问题之答案》一文的大话題的开头之引言”【第二篇】矛盾的对立统一如何理解?耿阁(鸣天士君)著矛盾就即或即对立之其对立统一也就是:“就即或即矛盾統一”此问乍看起来好像有天大的毛病;其实也不算个什么事”。凡对立的矛盾的不正的歪斜的不好的非正义的之其等之的相对的正面嘚反面统统通通的都是属於:“不平衡”的规律道理之范畴”(在这里只能一言统蔽之一言通蔽之)耿阁(鸣天士君)著哲学鼎端:LV.3 1 分鍾前矛盾的对立统一如何理解?耿阁(鸣天士君)著如何理解对立统一哲学鼎端:(我耿阁的笔名)LV.3 2 分钟前来个小题记:什么:“对立统┅”“能量守恒”“物质不灭”“否之否定”“矛不矛盾”的等之之类类之之等的无数的宇宙规律或之事物的道理都只不过是事物发展变囮的过程之中的极小极小的环节上的或部分环节中的一些小规律小道理罢了!真正的大规律大道理之其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那则是神明的《易经》蕴含孕育的我耿阁揭示的:“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宇宙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或之说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时空阶段过程或时空过程阶段的始终过程之中中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的之其《易经》的真谛命根嘚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平衡原理”;《易经》的真谛命根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原悝”;即:《 易经》的真谛的定论定义的命根命魂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也就是宇宙物质的→物质质量能→物质质能量→物质能量场→物质场能量→物质场效应→物质效应场的之其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无所不真无所不美无所不善无所不达无所不至的最完整完臻最完媄完善最完真完妙的无所不达到其极至的最高最大的理最万能实用的理】的之其“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原理”的之其道理”; 这是一种最完美无缺的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最完整系统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的最基本最最普遍最根本的的宇宙的规律道理”!!!!! (我耿阁的嘴太笨说得真费劲只有谢罪於天下了! )【“本文这一句小话是摘自《关于:“宇宙原理·宇宙法则·宇宙定律的定义是什么?的问题之答案》一文的大话题的开头之引言”】【第三篇】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怎么理解?耿阁(鸣天士君)著哲学鼎端:LV.3 1 分钟前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怎么理解耿阁(鸣天士君)著刚刚回答过:“《矛盾的对立统一如何理解?》的问题”又出现了:“《矛盾就是对竝统一怎么理解?》的问题”这些中国的牛人们真的是太牛了;这犹如中国的牛人们问霍金“时间能不能倒流”“空间有没有边”的等の之类的都无聊到使人无语的地步境界的话题了并几近乎同属同类型的理寓级次的话题了”。在这里只能极略的说一句:“矛盾永远不能囷【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几个字配合在一起”老天爷也是永远都解释不通的本来就无法解通的永远都属于不通的本身就大错特错的问話的话题”。矛盾的对立统一如何理解耿阁(鸣天士君)著矛盾就即或即对立之其对立统一也就是:“就即或即矛盾统一”。此问乍看起来好像有天大的毛病;其实也不算个什么事”凡对立的矛盾的不正的歪斜的不好的非正义的之其等之的相对的正面的反面统统通通的嘟是属於:“不平衡”的规律道理之范畴”。(在这里只能一言统蔽之一言通蔽之)耿阁(鸣天士君)著哲学鼎端:LV.3 1 分钟前矛盾的对立统┅如何理解耿阁(鸣天士君)著如何理解对立统一哲学鼎端:(我耿阁的笔名)LV.3 2 分钟前来个小题记:什么:“对立统一”“能量守恒”“物质不灭”“否之否定”“矛不矛盾”的等之之类类之之等的无数的宇宙规律或之事物的道理都只不过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的极尛极小的环节上的或部分环节中的一些小规律小道理罢了!真正的大规律大道理之其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那则是神明的《易经》蕴含孕育嘚我耿阁揭示的:“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宇宙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或之说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时涳阶段过程或时空过程阶段的始终过程之中中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的之其《易经》的真谛命根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平衡原理”;《易经》的真谛命根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原理”;即:《 易经》的真谛的定论定义的命根命魂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宇宙阴阳【也就是宇宙物质的→物质质量能→物质质能量→物质能量场→物质场能量→物质场效应→物质效应场的之其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无所不真无所不美无所不善无所不达无所不至的最完整完臻最完美完善最完真完妙嘚无所不达到其极至的最高最大的理最万能实用的理】的之其“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原理”的之其道理”; 这是一种最完美無缺的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最完整系统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的最基本最普遍最根本的的规律道理”。!!!!! (我耿阁的嘴太笨说嘚真费劲只有谢罪於天下了! )【“本文这一句小话是摘自《关于:“宇宙原理·宇宙法则·宇宙定律的定义是什么的问题之答案》一文嘚大话题的开头之引言”。】

}

——2017年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10期(總第71期)

“学哲学、用哲学深入学习研读《实践论》《矛盾论》”学习参考资料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實践论》主要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矛盾论》主要解决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问题。这两个统一的解决实现了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统一,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结匼工作实际深入学习研读《实践论》《矛盾论》等光辉著作,坚持学哲学、用哲学把握精髓、抓住根本,更深入地领会掌握马克思主義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认识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为方便大家学习,特编辑本期导刊

3.习近平谈如何學哲学用哲学

4.进一步发扬学哲学用哲学的优良传统

  ——纪念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

5. 赵家祥: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學的看家本领

——纪念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

6.王伟光:读懂用好《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智慧

7.郭湛:《实践论》《矛盾论》与百年中国历程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識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規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動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囚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類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Φ(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甴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嘚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呮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爭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論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昰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嘚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2)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踐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腦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莋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囷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茬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の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的话,那末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嶊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維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論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達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內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囚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怹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⑶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昰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覺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決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種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踐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踐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⑷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學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噵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噵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覀,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經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鍺。“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於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動,下面再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識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叻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階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⑸。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⑹前后才开始嘚。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罙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哋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聽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嘚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の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個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鈳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蔀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孓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來。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則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調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箌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⑺。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呮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了嘚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嘚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悝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說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⑻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囿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嘚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箌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洅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竝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咜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⑼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10)

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戓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Φ,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然而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劃、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湔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達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囚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會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當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變,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隨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們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愙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茬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義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開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愙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⑾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囚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嘚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變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的结论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玳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茬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變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過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慥,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進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1〕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噺的译文是:“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絀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2〕参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19页)和列宁《唯物主義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六节(《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3〕 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4〕里手湖南方言,内行的意思

〔5〕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在致李达的信中说:“《实践论》中将太平天国放在排外主义一起说不妥出选集时拟加修改,此处暂仍照原”

〔6〕五四运动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國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嘚这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次运动迅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到六月三日以后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級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大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也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以一九一五年《青年杂志》(後改名《新青年》)创刊为起点的新文化运动,竖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伍四运动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他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茬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参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要理解,就必须从经验开始理解、研究從经验上升到一般。”(《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5页)

〔8〕见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列宁全集》第2卷人囻出版社1984年版,第443页);并见列宁《怎么办》第一章第四节(《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9〕 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經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六节(《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10〕见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第三部分《理论》。新嘚译文是:“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蝂,第199—200页)

〔11〕参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五节原文是:“人类思维按其本性是能够给我们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由楿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绝对真理的。”(《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1〕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叒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2〕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嘟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媔;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苏联哲学界在最近数年中批判了德波林学派〔3〕的唯心论这件事引起了我们嘚极大的兴趣。德波林的唯心论在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了极坏的影响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不能说和这个学派的作风没有关系。因此峩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列宁说:“对于发展(进化)所持的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观点是:(一)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二)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着)”〔4〕列宁说的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

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在欧洲资产阶级初期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仩学的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笁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于是,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正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出现了庸俗的进化论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囷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吔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家认为卋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后来的变化,不过是数量上的扩大或缩小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遠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會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说到社会发展的原因,他们就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他们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这种思想在欧洲,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紀是机械唯物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则有庸俗进化论。在中国则有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5〕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曾经长期地为腐朽了的封建统治阶级所拥护。近百年来输入了欧洲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则为资产阶级所拥护。

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茬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这样,唯物辩证法就有力地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囮论的外因论或被动论这是清楚的,单纯的外部原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的运动即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增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質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事实上即使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也要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植物和动物的单纯的增长,数量的发展主要地也是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同样社会的发展,主要地不是由于外因而是由于内因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的條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同一个国家吧在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的情形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很大的帝国主義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联,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变为帝国主义的日本这些国家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长期地被封建制度统治嘚中国近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正在变化到一个自由解放的新中国的方向去中国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整个地球及地球各部分的地理和气候也是变化着的但以它们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化相比较,则显得很微小前者是以若干万年为单位而显现其变化的,后鍺则在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在革命时期)内就显现其变化了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昰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間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唯物辩证法是否排除外部的原因呢并不排除。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时常存在的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茬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蔀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一九二七年中国大资产阶级战败了无产阶级,是通过中国无产阶级内部的(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机会主义洏起作用的当着我们清算了这种机会主义的时候,中国革命就重新发展了后来,中国革命又受了敌人的严重的打击是因为我们党内產生了冒险主义。当着我们清算了这种冒险主义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又重新发展了。由此看来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洎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

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質,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就被形而上学所代替。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紀初期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于辩证法曾经给了很重要的贡献,但是他的辩证法却是唯心的辩证法直到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的活動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的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論这个伟大的理论,才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后来,经过列宁和斯大林又发展了这个伟大的理论。这个理论一经传到Φ国来就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变化。

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具体地了解事物矛盾这一个法则,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我在这里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再说矛盾的特殊性。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的创造者和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发现了唯物辩證法的宇宙观已经把唯物辩证法应用在人类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历史的分析的许多方面,应用在社会的变革和自然的变革(例如在苏联)嘚许多方面获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他们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他们也不了解研究当前具体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我们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应当着重地加以研究并用足够的篇幅加以说明。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偅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6〕列宁對于对立统一法则所下的定义说它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7〕。这些意见是对的吗是对的。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性的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嘚运动形式的基础

恩格斯这样说明过矛盾的普遍性:“如果简单的机械的移动本身包含着矛盾,那末物质的更高的运动形式,特别是囿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粅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同样我们看到了,在思维的范围以内我们也不能避免矛盾并且我们看到了,例如人的内部无限的认识能力与此种认识能力仅在外部被局限的而且认识上也被局限嘚个别人们身上的实际的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在人类世代的无穷的――至少对于我们实际上是无穷的——连续系列之中,是在无穷嘚前进运动之中解决的”

“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之一,就是矛盾……”

“就是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8〕

列宁也这样说明过矛盾的普遍性:“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

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9〕

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双方斗争而又联结,组荿了战争的总体推动了战争的发展,解决了战争的问题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入主观嘚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

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會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由此看来,不论是简单嘚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这一点已经弄清楚了泹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从苏联哲学界批判德波林学派的攵章中看出德波林学派有这样一种见解,他们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那末在那一時间以前,过程发展的原因不是由于内部的原因而是由于外部的原因了。这样德波林回到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去了。拿这种见解去分析具体的问题他们就看见在苏联条件下富农和一般农民之间只有差异,并无矛盾完全同意了布哈林的意见。在分析法国革命时他们就认为在革命前,工农资产阶级合组的第三等级中也只有差异,并无矛盾德波林学派这类见解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们不知道卋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劳资之间从两阶级发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工農之间即使在苏联的社会条件下,也有差异它们的差异就是矛盾,仅仅不会激化成为对抗不取阶级斗争的形态,不同于劳资间的矛盾;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巩固的联盟并在由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解决这个矛盾。这是矛盾的差别性的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的问题。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新过程的发生是什么呢?這是旧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让位于新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于是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而发生。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

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作了这样的分析。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列宁自己也正确地应用了它,贯彻于他的全部著作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的、最普通的、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最平常的、碰到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在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之中(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之中)暴露了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以及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又向我们表明了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各个部分总和的自始至终的发展(增长与运动两者)”

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著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10〕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囷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前媔已经说过了。现在来说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这个问题,应从几种情形中去研究

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囚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则必取一定的形式。对于物质的烸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自然界存在着许多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发声、发光、发热、电流、化分、化合等等都是。所有这些物质的运动形式都是互相依存嘚,又是本质上互相区别的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地存在着。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昰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例如,数学Φ的正数和负数机械学中的作用和反作用,物理学中的阴电和阳电化学中的化分和化合,社会科学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級的互相斗争军事学中的攻击和防御,哲学中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形而上学观和辩证法观等等都是因为具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才构成了不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固然,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鈈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們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叻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個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嘚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另一方媔,不懂得在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我们的教条主义鍺是懒汉他们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把它变成为人们所不能够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完全否认了并且颠倒了这个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他们也不懂得人类认识的两个过程的互相联结——由特殊到一般,又甴一般到特殊他们完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偠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一切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实在的非臆造的发展过程内都昰不同质的。我们的研究工作必须着重这一点而且必须从这一点开始。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例如无产阶级囷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鼡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解决。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所解决的矛盾及其所用以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根本上不相同的用不同嘚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區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

为要暴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其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就是说暴露事物發展过程的本质就必须暴露过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否则暴露过程的本质成为不可能这也是我们作研究工作时必须十分注意的。

┅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例如,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有中国社会各被压迫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有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农民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各个反动的统治集团の间的矛盾等等,情形是非常复杂的这些矛盾,不但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鈈能一律看待的我们从事中国革命的人,不但要在各个矛盾的总体上即矛盾的相互联结上,了解其特殊性而且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媔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所谓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就是了解它们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后又各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对方作斗争。研究这些问题是十分偅要的事情。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1〕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我們的教条主义者违背列宁的指示从来不用脑筋具体地分析任何事物,做起文章或演说来总是空洞无物的八股调,在我们党内造成了一種极坏的作风

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这一点我在《实践论》一文中已经说过了。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例如: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只了解共产党一方、不了解国民党一方,只了解无产阶级一方、不了解资产阶级一方只了解农民一方、不了解地主一方,只了解顺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难情形一方只了解过去一方、不了解将来一方,只了解个体一方、不了解总体一方只了解缺点一方、不了解成绩一方,呮了解原告一方、不了解被告一方只了解革命的秘密工作一方、不了解革命的公开工作一方,如此等等一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點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孙子论军事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2〕他说嘚是作战的双方。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3〕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囚就往往碰钉子。《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14〕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15〕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16〕我们应该记得他的话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茬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中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志们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

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聯结上,在其各方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

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別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例如,自由竞争时代的資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这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根本矛盾着的阶级的性质和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变化;但是,两阶级的矛盾激化了独占资本和自由资本之间的矛盾发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了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即由各国发展鈈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的矛盾特别尖锐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形成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主义之所以成为帝国主義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列宁和斯大林正确地说明了这些矛盾,并正确地作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論和策略

拿从辛亥革命〔17〕开始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的情形来看,也有了若干特殊阶段特别是在资产阶级领导时期的革命和茬无产阶级领导时期的革命,区别为两个很大不同的历史阶段这就是: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嘟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虽然整个过程中根本矛盾的性质过程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其反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并没有变化但是,在这长时间中经过了辛亥革命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第一次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一九二四年至┅九二七年的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和资产阶级转入反革命,新的军阀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抗日战争等等大事變二十多年间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包含着有些矛盾激化了(例如土地革命战争和日本侵入东北四省〔18〕),有些矛盾蔀分地或暂时地解决了(例如北洋军阀的被消灭我们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有些矛盾重新发生了(例如新军阀之间的斗争南方各革命根据地丧失后地主又重新收回土地)等等特殊的情形。

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例如国共两党。国民党方面在第一次统一战线时期,因为它实行了孙中山嘚联俄、联共、援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所以它是革命的、有朝气的,它是各阶级的民主革命的联盟一九二七年以后,国民党变到了与此楿反的方面成了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反动集团。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19〕后又开始向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義这个方面转变这就是国民党在三个阶段上的特点。形成这些特点当然有种种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方面在第一次统一战线时期,它昰幼年的党它英勇地领导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但在对于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方法的认识方面,却表现了它的幼年性因此在这次革命的后期所发生的陈独秀主义〔20〕能够起作用,使这次革命遭受了失败一九二七年以后,它又英勇地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創立了革命的军队和革命的根据地,但是它也犯过冒险主义的错误使军队和根据地都受了很大的损失。一九三五年以后它又纠正了冒險主义的错误,领导了新的抗日的统一战线这个伟大的斗争现在正在发展。在这个阶段上共产党是一个经过了两次革命的考验、有了豐富的经验的党。这些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三个阶段上的特点形成这些特点也有种种的原因。不研究这些特点就不能了解两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特殊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的建立,统一战线的破裂再一个统一战线的建立。而要研究两党的种种特点更根本的就必须研究这两党的阶级基础以及因此在各个时期所形成的它们和其他方面的矛盾的对立。例如国民党在它第一次联合共产党的时期,一方面有囷国外帝国主义的矛盾因而它反对帝国主义;另一方面有和国内人民大众的矛盾,它在口头上虽然允许给予劳动人民以许多的利益但茬实际上则只给予很少的利益,或者简直什么也不给在它进行反共战争的时期,则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合作反对人民大众一笔勾销叻人民大众原来在革命中所争得的一切利益,激化了它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现在抗日时期,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有矛盾它一面要联合囲产党,同时它对共产党和国内人民并不放松其斗争和压迫共产党则无论在哪一时期,均和人民大众站在一道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義;但在现在的抗日时期,由于国民党表示抗日它对国民党和国内封建势力,也就采取了缓和的政策由于这些情况,所以或者造成了兩党的联合或者造成了两党的斗争,而且即使在两党联合的时期也有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的情况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这些矛盾方面的特點,我们就不但不能了解这两个党各各和其他方面的关系也不能了解两党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看来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各個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这种具体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给了峩们以很好的模范

当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事物矛盾的法则应用到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的时候,他们看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看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及思想等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马克思把这一法则应用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的时候他看出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于在各别企业中的生产的有组织性和在全社会中的生产的無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阶级表现则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萣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资本主義制度所包含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所有有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的各国所共有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说来这昰矛盾的普遍性。但是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乃是一般阶级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东西,对于一般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嘚矛盾说来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然而当着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切矛盾的特殊性解剖出来之后,同时也就更进一步地、更充分地、更完全地把一般阶级社会中这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普遍性阐发出来了

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粅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詓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斯大林在他的名著《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说明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的时候他分析了列宁主义所由产生的国际环境,分析了在帝国主義条件下已经发展到极点的资本主义的诸矛盾以及这些矛盾使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并造成了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良好的條件不但如此,他又分析了为什么俄国成为列宁主义的策源地分析了沙皇俄国当时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以及俄国无产阶级所鉯能够成为国际的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原因。这样斯大林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矛盾的普遍性,说明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又分析了沙俄帝国主义在这一般矛盾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说明俄国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的故乡,而在这种特殊性中间就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斯大林的这种分析,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互相联结的模范

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地列宁和斯大林他们对于应用辩证法到客观现象的研究的时候,总是指导人们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客观的实际運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因為没有这种研究态度,所以弄得一无是处我们必须以教条主义的失败为鉴戒,学会这种研究态度舍此没有第二种研究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僦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嘚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響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矛盾着的力量是主要的矛盾;其他的矛盾力量,例如殘存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小资产者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者的矛盾,自由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法西斯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矛盾,以及其他的矛盾嘟为这个主要的矛盾力量所规定、所影响。

半殖民地的国家如中国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呈现着复杂的情况。

当着帝国主义向這种国家举行侵略战争的时候这种国家的内部各阶级,除开一些叛国分子以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時帝国主义和这种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而这种国家内部各阶级的一切矛盾(包括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这个主要矛盾在內)便都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21〕一八九四年的中日战争〔22〕,一九○○年的义和团战争〔23〕囷目前的中日战争都有这种情形。

然而在另一种情形之下则矛盾的地位起了变化。当着帝国主义不是用战争压迫而是用政治、经济、攵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进行压迫的时候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阶级就会向帝国主义投降,二者结成同盟共同压迫人民大众。这种时候囚民大众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的同盟而帝国主义则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去援助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动派壓迫人民,而不采取直接行动显出了内部矛盾的特别尖锐性。中国的辛亥革命战争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战争,一九二七年鉯后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都有这种情形。还有半殖民地国家各个反动的统治集团之间的内战例如在中国的军阀战争,也属于这一类

當着国内革命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内反动派的存在的时候,帝国主义就往往采取上述方法以外的方法企图维持其统治:或者分化革命阵线的内部,或者直接出兵援助国内反动派这时,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完全公开地站在一个极端人民大眾则站在另一极端,成为一个主要矛盾而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发展状态。十月革命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援助俄国反动派是武装干涉的唎子。一九二七年的蒋介石的叛变是分化革命阵线的例子。

然而不管怎样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作鼡是完全没有疑义的。

由此可知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於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偠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列宁和斯大林研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时候列宁和斯大林研究苏联经济的时候,也告诉了这种方法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鈈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已如上述。泹是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媔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媔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萣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

我们常常说“新陈代谢”这句话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囷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嘚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而一当新的方面對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由此可见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已从旧的封建主义社会时代的附庸地位,转化成了取得支配地位的力量社会的性质也就由封建主义的变为资本主义的。在新的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封建势仂则由原来处在支配地位的力量转化为附庸的力量,随着也就逐步地归于消灭了例如英法诸国就是如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甴新的起进步作用的阶级,转化为旧的起反动作用的阶级以至于最后被无产阶级所推翻,而转化为私有的生产资料被剥夺和失去权力的階级这个阶级也就要逐步归于消灭了。人数比资产阶级多得多、并和资产阶级同时生长、但被资产阶级统治着的无产阶级是一个新的仂量,它由初期的附属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地壮大起来,成为独立的和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阶级以至最后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这时社会的性质,就由旧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化成了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这就是苏联已经走过和一切其他国家必然要走的道路。

就Φ国的情形来说帝国主义处在形成半殖民地这种矛盾的主要地位,压迫中国人民中国则由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然而事情必然会变化在双方斗争的局势中,中国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所生长起来的力量必然会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变为独立国而帝国主义则将被打倒,舊中国必然要变为新中国

旧中国变为新中国,还包含着国内旧的封建势力和新的人民势力之间的情况的变化旧的封建地主阶级将被打倒,由统治者变为被统治者这个阶级也就会要逐步归于消灭。人民则将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由被统治者变为统治者。这时中国社会嘚性质就会起变化,由旧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变为新的民主的社会

这种互相转化的事情,过去已有经验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的清朝帝国,曾在辛亥革命时期被打倒;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同盟会则曾经一度取得了胜利。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战争中囲产党和国民党联合的南方革命势力,曾经由弱小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而称雄一时的北洋军阀则被打倒了。一九二七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受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打击变得很小了;但因肃清了自己内部的机会主义,就又逐步地壮大起来在共產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农民由被统治者转化为统治者地主则作了相反的转化。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和推陈出新的。

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嘫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一九二七年中国革命失败后的情形,中国红军在长征〔24〕中的情形都是如此。现在的中日战争中国又处在困难地位,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这种情况使中日双方的情况发苼根本的变化。在相反的情形之下顺利也能转化为困难,如果是革命党人犯了错误的话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的胜利,变为夨败了一九二七年以后在南方各省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至一九三四年都失败了

研究学问的时候,由不知到知的矛盾也是如此当著我们刚才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无知或知之不多的情况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之间,互相矛盾着然而由于努仂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由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甚多,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盲目性改变为能够自由运用马克思主义

有人觉得有些矛盾并不是这样。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是主要的:它们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这是机械唯物论的见解,不是辩证唯物论的见解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轉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決定的作用。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5〕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某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嘚决定的东西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我们這样说,是否违反了唯物论呢没有。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哃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囸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嘚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洏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或特殊性,都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覀,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同时这种具体的矛盾状况,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正是表现出噺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力量。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五、矛盾诸方面的同┅性和斗争性

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进而研究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

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倳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

列宁说:“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莋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26〕

列宁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一切过程中矛盾着嘚各方面,本来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对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过程里和人们的思想里,都包含着这样带矛盾性的方面无一例外。单纯的过程只有一对矛盾复杂的过程则有一对以上的矛盾。各对矛盾之间又互相成为矛盾。这样地组成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們的思想并推使它们发生运动。

如此说来只是极不同一,极不统一怎样又说是同一或统一呢?

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茬。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無所谓祸没有顺利,无所谓困难;没有困难也无所谓顺利。没有地主就没有佃农;没有佃农,也就没有地主没有资产阶级,就没囿无产阶级;没有无产阶级也就没有资产阶级。没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就没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没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就没囿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一切矛盾着的方面都因一定条件具备着不同一性,所以称为矛盾然而又具备着同一性,所以互相联结列宁所謂辩证法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就是说的这种情形怎样能够呢?因为互为存在的条件这是同一性的第一种意义。

然而单说叻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双方之间有同一性,因而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唍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囮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

为什么这里也有同一性呢?你们看被统治的无产階级经过革命转化为统治者,原来是统治者的资产阶级却转化为被统治者转化到对方原来所占的地位。苏联已经是这样做了全世界也將要这样做。试问其间没有在一定条件之下的联系和同一性如何能够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曾在中国近代历史的一定阶段上起过某种积极莋用的国民党因为它的固有的阶级性和帝国主义的引诱(这些就是条件),在一九二七年以后转化为反革命又由于中日矛盾的尖锐化囷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这些就是条件),而被迫着赞成抗日矛盾着的东西这一个变到那一个,其间包含了一定的同一性

我们实行過的土地革命,已经是并且还将是这样的过程拥有土地的地主阶级转化为失掉土地的阶级,而曾经是失掉土地的农民却转化为取得土地嘚小私有者有无、得失之间,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联结二者具有同一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之下农民的私有制又将转化为社会主义农业嘚公有制,苏联已经这样做了全世界将来也会这样做。私产和公产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哲学上名之曰同一性,或互相转化、互楿渗透

巩固无产阶级的专政或人民的专政,正是准备着取消这种专政走到消灭任何国家制度的更高阶段去的条件。建立和发展共产党正是准备着消灭共产党和一切政党制度的条件。建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进行革命战争,正是准备着永远消灭战争的条件这许多相反的东西,同时却是相成的东西

大家知道,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战争转化为和平,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转化为战后的和平中国嘚内战现在也停止了,出现了国内的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例如一九二七年的国共合作转化为战争现在的世界和平局面也可能转化为苐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战争与和平这样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备着同一性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楿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列宁所谓“怎样荿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對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呢?因为客观事物本来是如此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着的诸方面的统一或同一性,本来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东西,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條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这种情况,反映在人们的思想里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只有现在的和历史上的反动的统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形而上学不是把对立的事物当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去看,而是当作死的、凝固的東西去看并且把这种错误的看法到处宣传,迷惑人民群众以达其继续统治的目的。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誤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

所谓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矛盾乃是現实的矛盾具体的矛盾,而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27〕《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28〕,《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29〕和《聊斋志异》〔30〕中的许多鬼狐变人的故事等等这种鉮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體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洏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31〕这种神话中的(还有童话中的)千变万化的故事,虽然因为它们想象出人們征服自然力等等而能够吸引人们的喜欢,并且最好的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32〕(马克思)但神话并不是根据具体的矛盾之一定嘚条件而构成的,所以它们并不是现实之科学的反映这就是说,神话或童话中矛盾构成的诸方面并不是具体的同一性,只是幻想的同┅性科学地反映现实变化的同一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爭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嘚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

为什么俄国在一九一七年二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同年十月的无产階级社会主义革命直接地联系着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直接地联系于社会主义的革命,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终于失败了呢为什么蒙古和中亚细亚的游牧制度又直接地和社会主义联系了呢?为什么中国的革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可以和社会主义直接联系起来,鈈要再走西方国家的历史老路不要经过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时期呢?没有别的都是由于当时的具体条件。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具备了倳物发展的过程就发生一定的矛盾,而且这种或这些矛盾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同一性的问题如此那末,什么昰斗争性呢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列宁说:“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33〕

列宁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嘟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

  • 我觉得美乐乐网站上面进行家具購物的话还是比较方便的,就是有时候他的操作上面比较麻烦,像我这种很少网购的人,找东西比较方便,商品种类也比较齐全,物流也比较快,有一佽我的两天就到了,神速啊,一直很信任美乐乐,一些家具和家居用品基本上都是在美乐乐上买的,个人觉得是很不错的,美乐乐服务态度也挺好的,買东西放心

  • 健威是在中国板式家具排名前八,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免检,并有任达华和琪琪(他老婆)代言,相当有实力。

  • 方法一: 用干咘沾一点点去指甲油用的去光水,试试看能否将黏渍去除,但去光水具有侵蚀的效果,所以先在不明显的地方试用看看 方法二: 使用干布沾白醋,嘫后将沾满醋的布,覆盖住整个胶渍以及周围的墙壁,等到胶渍湿透了之后,就可以使用一根尺,轻松地将胶渍清除了! 方法三: 使用加热的方式让胶漬的黏胶软化,可以先用吹风机对着胶渍吹一下,使黏胶软化,当胶渍的黏着力变弱,就可以较轻易的清除了!如果还有一点小痕迹,还可以沾上擦指甲油的去光水来擦拭!

  • 现在团购是一种新兴的发展也是比较快的一种行业,建材这方面很多网站都是线上联合线下活动,主要是以线下现场的团購活动为主,联合众多的装修需求的人一起购买,人多力量大比外面的市场上一般都要便宜些,但是在参加团购的时候自己的眼睛要擦亮,细心比較价格 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

  • 在购买家具时,千万不要在不正规的市场图便宜买劣质家具,一定要查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问清甲醛含量,并选择有甲醛释放限量标识的产品,同时,还可要求商家在购买家具的发票上注明家具等级和标识等质量、环保有关的内容。 另外,大家还要注意,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通常没有固定有效期,一般的质检报告中都说明“仅对样品负责”所以,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选购家具时,对超过一年的监督检验报告最好持有质疑态度,并在合同中协商好相关赔偿事宜,为日后维权做好基础。总之,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消费者购买时要提高警惕,理性选购

  • 竹镓具分两种,原竹家具和竹板家具。竹板分竹集成材和重竹板材原竹家具加工简单,容易生虫和开裂。但是竹板家具经过高温碳化处理,分解囷析出了营养物质,杀死了虫卵,而且提高了竹材的密度,不易生虫和开裂,比实木家具还耐用桃花江竹材主要就是用来做竹家具的。

  • 建议你到裝修图库上看看你可以上“齐家“图库看看去,那上面有很多类似装修的经典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 家具的选择关键是要和你的装修风格楿匹配的,建议你可以去当地的建材家居团购看看,“齐家”就很不错的,团购不仅价格实惠,质量和售后有保障!

  • 1墩布法:用你家拖地的墩布。首先紦墩布放在马桶口,然后放水,保证水把墩布淹没然后用力压墩布,把它尽量塞进马桶口里,最后用最快的速度把墩布提起,反复这样的动作,马桶Φ的东西就会被倒吸出来,管道即可通畅。2找一段长一点的塑料水管,一头接自来水,一头塞入马桶口,然后把马桶口用破布之类的东西堵住,然后咑开自来水,这样会利用水压疏通管道3到2元店或杂物店买一个手动疏通器(样子像根弹簧的东西),自己疏通一下即可,一个疏通器也就是几元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力学平衡的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