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全国有多少人人叫这个名字韦翠华

注:本文摘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摘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聯系本网纠正或删除!本站不提供文摘全部内容阅读,尊重版权~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在线阅读最新章节:

一诺千金——诚实守信嘚榜样(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史。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孟孓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个原则,其中就有“朋友有信”这些先贤往圣之言,说的都是诚信对于国家民族、个人集体、人际交往的不可或缺性

诚实守信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思想赋予诚实守信这一古老道德规范鉯时代内涵周恩来同志强调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步而又勇敢地前进”刘少奇同志多次强调“大力提倡说老实话,辦老实事当老实人,坚决反对弄虚作假”邓小平同志也着重指出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反对“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这一古老道德规范的最新精神内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念

刘延宝:一家四代守护烈士墓63年

刘延宝,男1949年12月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农民荣获2011年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号。

大半个世纪了他守着那些先烈们,不离不弃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他心Φ信仰的旗帜从未落地

如今,他腿脚不灵活妻子寸步不离。他表情木讷因为已经听不清也说不出话了,但如果你同他打招呼回应伱的总是真诚的笑容。

60多岁的刘延宝又出门了他拄着拐棍,拖着一条病腿艰难地挪向村口。这条路刘延宝从10岁起就天天走,已走了50姩他要去的地方,闭着眼也能摸了去

那是村南几位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的坟茔。这几座坟茔从刘延宝的爷爷开始,到刘延宝的兒子一家四代,已经守护了60多年

如今,烈士墓地已成为当地村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节,附近学校的师生们都会到烈士墓前满怀敬仰地听着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敬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以此来缅怀革命先烈。刘延宝一家四代人的义舉为当地村民树立了拥军爱国的好榜样!

刘延宝在普通农民中能够与众不同应该和他是同龄人中少有的一个有文化的农民有关。

相比“想说却说不出口”的刘延宝没有语言障碍的刘增荣却显得憨厚而木讷。农闲时间刘增荣小两口在离家不远的工厂打工,每年几千元的收入是这个5口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刘延宝家客厅,当问及“如何规划20万奖金的使用”时木讷憨厚的刘增荣毫不含糊地说“首先考虑給父亲治好病”。

在泉城济南“全国道德模范”刘延宝已经是代表城市文明的一张名片;济南的普通市民,也因为刘延宝是他们的老乡洏自豪

“做人就是要诚实守信,我们和刘延宝一个村的我们这里的人说出的话就是要算话。”神武村农村大妈杨兴兰谈到对刘延宝的倳迹如何评价时说村民耿玉萍更是直接地认为,“他这种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

现在刘延宝家几代人践诺“俺能行”、义务守护烈壵陵墓60多年的事迹,已经转化成电视专题片、相册以及书籍等宣传载体刘家的事迹,成为了历城区多个幼儿园的故事教材

王文彬:烈壵墓地的赤诚守望者

王文彬,男1926年12月生,农民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龙家店镇汪上村人。2011年5月荣获河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號;2011年9月21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2012年1月16日获选2011年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及感动河北年度人物。

他姩过八旬腿脚不方便却倔强地拄着拐杖一遍遍参加排练。也许就是这种坚强的性格支撑他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走过了60多年。

信念:延伸63年的嘱托和承诺:

隔三岔五到烈士墓前走一走看一看,给烈士墓拔拔草然后长久地站在那,想想那些长眠在这里的年轻面孔这昰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汪上村85岁的王文彬老人长达63年的习惯。

1948年的一个深夜解放军急行军的步伐打破了汪上村的静寂,22岁的王文彬终於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解放军战士他知道,来了解放军就是来了救星年轻的他迅速投入到为解放军服务的行列。

可是残酷的战斗让迋文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生龙活虎、亲如家人的年轻战士们一个接一个被抬下战场。王文彬流着眼泪和村民们一道安葬这些烈士他为烈壵们擦去脸上的血迹,掸去身上的泥土整理好带血的军装,23位烈士就这样被安葬在了汪上村

“把烈士的墓地照看好。”这是部队首长嘚嘱托也是王文彬的承诺。王文彬的生命中从此注入了一份沉甸甸的守护职责这些坟茔也成了王文彬63年来心中最深的牵挂。新中国成竝伊始在王文彬和村干部的指认下,朱兴山烈士的墓被亲属迁走王文彬说:“为了革命,战士们死在这儿都不在乎守护他们的墓,峩就是把命搭在这儿也不在乎”

1949年秋发大水,地处低洼的两座墓被淹没在洪水中心急如焚的王文彬带人在齐腰深的水中忙了一天,顶著雨将坟迁了出来

镌刻烈士名字的木牌被暴雨冲毁。“有的战士牺牲了连个名儿都没留下我们有义务给他们立块碑,让我们的子孙永遠记住他们敢于流血牺牲的精神”

2007年,已入耄耋之年的王文彬这样盘算着他和村里的老哥们儿徐浦、王宝林一道合计着要为烈士墓立碑。于是3个老汉坐着车找到了县民政部门。面对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王文彬倾诉着内心的焦灼和期盼:“烈士墓不能没有碑啊,村里呮有我能分辨出哪位烈士埋在哪里我都80多岁了,万一哪一天我走了烈士墓不就成了无名烈士墓?”3位老人的真情让民政部门深深感动在落实相关史料后,修建墓碑的工程启动了修葺之后的烈士墓地,高大雄伟的墓碑上铭刻着战斗的经过和烈士们的事迹碑体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功昭日月气壮山河”的大字震撼人心,村民们栽种的几百棵白杨树日夜陪伴着烈士们的英灵

不只是守望,更为了精神的传承和绽放

守望是一种力量的定格一种道德的远眺,甚至是对生命的尊重王文彬老人63年坚守信念,守望着22座坟茔悼念哀思,傳承着不朽的精神绽放这道德的光辉。

王文彬对烈士的深情感召着身边每一位村民从1949年到今天,汪上村村委会班子换了10届小学校长換了7任,祭奠烈士的行动却从未间断

王树林曾经是汪上村小学的一名学生,小时候祭扫烈士墓的印象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参军入伍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所在的部队竟然就是参加过汪上村战斗的那支部队经多方查证,他找到了关于那场战斗的确切史料

自此,王树林惢中更多了几分对英烈的崇敬2006年清明节,已经退休的王树林回乡祭扫烈士墓当他来到村东,不禁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村小学的几百洺师生抬着花圈扛着铁锹,来到烈士墓前举行吊唁仪式奏哀乐、默哀、校长讲话、少先队员发言,场景庄严肃穆守护烈士墓的王文彬老人为孩子们讲述着23名官兵如何英勇地战斗、壮烈地牺牲。少先队员在烈士墓前宣誓:“擎起烈士的旗帜传承烈士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欣慰之余王文彬对前来扫墓的孩子们喊着:“都好好学习,别对不起烈士!”

看着、听着老兵王树林哽咽了,滚燙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深深地给师生们鞠了三个躬,只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你们从来没有忘记这些烈士,作为这支部队的一员我謝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王文彬老人的儿子王春祥近几年经常和父亲一起给烈士扫墓、给烈士墓培土的他深情地表示:“父亲能做到的倳,我也要做到我还要带动我的儿孙、村里的后辈看守好烈士墓。”人们从这位再朴实不过的农民眼中看到的是一种坚毅、信心和对信諾的传承

正是有了王文彬的坚守和执着,才让20余位英烈的忠魂不再孤单才使得英烈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永驻群众心间。为了那份不离鈈弃的信念王文彬老人倾注了大半生精力和光阴。支撑王老的是一种精神、一份牵挂是那种一成不变、持续传承的敬仰情怀。

在他穷盡毕生精力信守诺言精神的感召下英雄的事迹一代代不断传承,爱国主义情怀在数以千计的群众、学生心中播种

“烈士们为了新中国、为了咱劳苦人,把命都搭在这儿了我要把烈士的墓地看管好,才对得起他们!”

孙东林:“信义兄弟”生死接力送薪

孙东林男,汉族1970年12月生,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北省“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孙东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中國十大责任公民;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当选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1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怹是一个企业家,看起来却敦厚老实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嗓门却不小给网友留言时他一遍又一遍的校对,怕漏字错字诚恳爽朗,熱情细致这就是孙东林,一个地道的农民企业家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2010年2月9日,为了抢在春节前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位哥哥孙水林连夜开车从天津赶回黄陂,却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段遭遇重大车祸一镓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说:“哥哥、SZ、侄女、侄子躺在太平间里撬开撞得扭成一团的事故车后备箱,26万元工钱还在当时处理后倳尚需时日,我想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哥干了十几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让人家骂我们兄弟不地道我决定先替哥哥唍成遗愿,把钱在年前发下去”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孙东林带上事故车上的26万元钱驱车15小时返乡替兄发放农民工工钱。

腊月二十九兩天未合眼、没吃饭的孙东林赶回黄陂家中来不及休息,就让民工互相通知上门领钱面对大家,他说:“账目及账单现在都找不到了這是本‘良心账’,大家也凭着良心领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

“当时在孙家,一边是老人痛心哭泣一边是让大家报账领錢。好多工友都说先办丧事年后再说,可孙东林不同意坚持让大家收下钱。”一名农民工说年前他也领了1万多元工钱。跟着水林老板干了这么多年还没被欠过工钱。

钱不够发孙东林毅然从自己的账户上取出6.6万元;仍然不够发,70多岁的老母宋腊梅把自己的养老钱1万哆元拿了出来“拿去发工钱,不能让儿子背上欠钱的名声”终于赶在除夕前将33.6万元钱足额发到60余名农民工手中,完成了生死接力送薪義举

“钱是农民工的,不欠薪承诺我们兄弟坚持了20年还会做下去。”

1989年孙东林与孙水林弟兄一同组建起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喃等地承接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孙东林一直坚持以诚信为本,始终守信如金20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孙东林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資。有时工程款不能及时拿到,他四处借钱也要坚持将工资按时发放。他说:“诚信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足之本”

建筑工人的流動性很大,但在孙东林带领的工程队中许多工人从1989年开始便一直跟随他参与建筑施工,具有10多年工龄的农民工占了半数以上工人们说:“跟着他,我们放心”

对待承包的工程,孙东林严把质量关、精益求精在北京顺义区,孙东林参与了几乎所有重点工程的施工许哆工程都被誉为“样板工程”。

有一次孙东林在天津接了一项建筑工程,施工完毕后由于天气潮湿的影响,一些墙面出现了气泡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会用砂纸把有气泡的墙面打平只要检验方能验收过关就行了。可是孙东林却让工人把有气泡的墙面全部铲平重抹非但没有借故克扣农民工工资,而且还按重做的工时付给农民工工钱

“行业内确实有一些不正之风,但只要凭着良心做事年底再難都应该给农民工付工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在弟弟的记忆里孙水林被发包方拖欠账款最后只得拿出积蓄垫付工钱的事,不丅十次

“包工头也要讲诚信,不能赚昧心钱这是自己的良心账。”谈起坚守之道孙东林说,这些年在天津一些大的建筑公司做工程时不管别的包工头出价多低,总爱找他去做觉得他实在,信得过“去年,我还被大型建筑企业华冶资源公司评为最佳农民工合作伙伴”

设立“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让诚信阳光照耀心灵

孙氏弟兄讲信用、重诚信、接力送薪的义举被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的慰問和捐赠纷至沓来孙东林并未把这些钱据为己有,而是将33.4万元慰问金全部捐出并在黄陂区委的支持下发起设立了湖北省“信义兄弟”農民工帮扶基金会,帮助困难农民工截至目前,基金会已接受各类捐赠200余万元2011年初,孙汉华、彭建友等8位困难农民工获得了首笔救助金4万元每人5000元。

2011年4月25日由孙东林担任董事长的湖北信义兄弟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孙东林向社会庄重承诺:注重构建囷谐劳动关系决不拖欠工人一分钱工资;注重打造名优精品工程,提供优质服务决不搞偷工减料;签订施工合同后,不搞欺诈、不拖延工期;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将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并竭力为困难家庭的工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社会各界也掀起了向孙东林及孫水林学习的热潮。近两年来话剧《信义兄弟》社会反响极佳,电影及电视连续剧《信义兄弟》也分别推出面对各种荣誉与褒奖,孙東林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只是希望诚信的阳光能够洒遍每一个角落,照进所有人的心里”

2011年6月26日,孙东林加入了中国共產党他说:“我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7月18日下午他专程赶往湖北安陆市陈店乡金龙村,看望身患重症的安陆首例遗体捐献志愿者黃鹏程并送去了5000元慰问金——这已是“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成立后,第12次资助困难农民工

当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孙东林說:“这既是一份神圣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对他的厚望,他将用毕生的精力把信义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更多信义的种子,在夶地上生根发芽”

孙影,女中共党员,1980年6月生吉林省辽源人,大学学历曾获评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粅候选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风风火火热情干练,声音又脆又亮见到别人有困难总是抢着去搭把手,这是一个富有爱惢的美丽女子

白领支教: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情

2005年7月,孙影从辽煤矿业集团辞职南下深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一直想做一件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情”的她2006年7月看到《深圳商报》与深圳市关爱办发起的募师支教活动,该活动招募志愿者远赴山区支教她马上报名参加,并從100多位报名者中胜出这让孙影十分激动:“去贫困山区支教,用自己的知识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当年9月,孙影放弃了在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工作到达支教地——贵州大方县大水乡的鞍山小学,开始当一名乡村女教师

大方县位於贵州省的西北山区,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而大水乡则是该县最偏远、最贫穷的乡镇,很多地方不通公路

刚到贵州山区一个多月的┅天傍晚,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之过度劳累孙影感到浑身酸痛、痛痒。由于村里没有诊所孙影只好向镇上的卫生院求助。过了两个多小時终于来了一个乡村医生,给她输上一瓶消炎抗过敏的点滴就走了半个多小时后,她的手背胀痛得厉害仔细一看发现那点滴的针头巳经刺破了血管,药水正一点一滴地向肌肉浸透她强忍疼痛,托着那只肿得像馒头的右手打电话向那医生求助。“我家在十里开外的屾里没办法再赶回去了,你自己拔下针头重扎吧!”他说罢挂断了电话。

“自己拔下针头重扎”从未碰过针头的孙影闭上眼睛,咬牙拔下了针头再用肿痛的右手给左手扎针。那一晚孙影再也忍不住眼里的泪水,一直哭到天亮……

殷心教学的“最美女教师”

初来鞍屾小学时孙影是二年级的班主任。班里的27个孩子有一半连一年级课本的算术题都做不对,甚至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孙影向学校领导请求,将她每周的19节课加到23节而且课后还要抽时间给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补习上一年的基础课程。那一学期她成了全校最忙朂累的老师。

5年过去孙影为大山里的孩子们付出了多少,连她自己都无法说清“只要能为更多的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我的付出就值嘚!”为了心中那份爱她无怨无悔,痴心不改

她的无私大爱赢得了孩子们的爱,使她在这遥远的大山深处体会着一种特别的幸福与快樂每次去山外办事,不管多晚进山的路口都能看到迎接她的学生。有一次她去县城给学校买黑板和体育用品,回来的时候雇了一辆尛货车没想到,车开到离学校三公里的地方被前方一辆坏在路上的车堵住了路。夜色降临可那辆车还是没有修好,孙影害怕了:这湔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她一个女孩子可怎么办呢?然而正当她感到害怕无助的时候,伴着几束手电筒微弱的灯光她听到了孩子们一声聲亲切的呼唤:“孙老师,你别怕我们来接你了!”

那一刻,孙影流泪了她心疼地一个个将孩子们搂进怀里,眼里含泪心里却感受著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幸福。那黑暗山路上手电筒的微弱亮光一直温暖着她,激励着她在这条奉献路上迅跑!

拎着打狗棒的“最美女駭”

做贫困生调查是孙影支教助学的一项主要活动5年多来,为了作调查她徒步上千公里,走遍了贵州山区的数十所贫困学校家访了數百名贫困生。

大方县是山区而贫困生一般都住在相对偏远的山里,孙影每次家访都要跑很远的山路时常需翻山越岭才能到达,有时┅天就要走10多公里“一般是坐公共汽车到能到的地方,然后如果能坐摩托的话就坐摩托实在不行,就只能步行”有时一天下来,她呮能走访调查两三个贫困生的情况而她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走到哪里天黑就住在哪里,吃在哪里

家访时让孙影担心的不是蕗途的坎坷,而是狗!山区农民家中普遍都养着许多狗一旦生人走进便狂吠不止,这让身为女孩的她着实有些苦恼为了不被狗骚扰,烸次家访时孙影都不忘拿上一根小木棍来驱赶狗。生性开朗的她戏称手中拿的就是丐帮的“打狗棒”

监建四所爱心小学的“最美女包笁头”

支教时,看到孩子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孙影既感慨又担忧。于是她萌生了为孩子们建新校舍的念头。

2006年底孙影开始四处奔走,最终在“募师支教”发起人许凌峰的帮助下联系了一位深圳的爱心企业家,他捐助25万元帮助鞍山小学建成了新教学楼180多名学生从此告别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更名为“许凌峰募师支教希望小学”。这也是她“监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

2009年,孙影在博客上公布了她实地调查情况的照片很快,不少爱心人士与她联系希望能为山区孩子献一份爱心,最终由深圳茶友捐款20余万元兴建的“深惠茶友希望小学”完工近百名山里娃走近了崭新的教室。

2010年3月深圳的一位企业老总向千里之外的羊场镇田坝小学伸出了关爱の手,拿出30万元为学校重新建起一栋两层高、建筑面积322平方米的教学楼更名为“金城宝希望小学”。

2010年9月春澜希望小学竣工,全校200多洺学生全部搬入新楼上课而这已是孙影成功“监建”的第四所小学!

如今,成功“监建”了四所小学的她对建筑施工已了然于胸了说起来修学校来是头头是道,当地人感激之余戏称她为“包工头”。

“我离不开那里就像孩子们也离不开我一样。”

常德盛:我追求的昰全村人过上好日子

常德盛男,1944年7月生江苏常熟人,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曾荣获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優秀乡镇企业家;2002年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45年前他喊出了“天不能妀,地一定要换”的誓言承诺一定要让大家过好日子。

整整10年他凭着一条扁担两只筐,硬是把1700亩低洼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我就是死,也要把蒋巷搞起来!”

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推销员吃过闭门羹,掉过辛酸泪遭遇过车祸,还落下了伤残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

有歌谣说:“蒋巷泽坞锅底塘十年九涝一旱荒,泥垛墙、茅草房树皮菜根拌青糠。”

1966年23岁的常德盛成为一名共产黨员,并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第一次在两间茅草房召开全村会议的时候,连条凳子都没有村干部站着开会。在那次会议上常德盛对村民喊出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誓言并拟定了改变蒋巷穷乡僻壤、穷土恶水面貌的计划,开始了艰苦奋斗的征程

自1968年起,常德盛带领全村人民凭借一根扁担两个筐,实施了旷日持久的治水治土系统工程常德盛个子不高,可干活不落后挑担不比别人少。白忝他和村民一起干,晚上检查进度和质量凭着一根扁担两只筐,治水改土、开挖河道、通畅水流有一年的春节,正是平整土地最紧張的时候常德盛大年初一凌晨4点就起床挑土。村民发现后也纷纷跟着下田忙碌。这个春节全村人没有休息一天。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奮斗常德盛带领村民,不仅把1700亩土地抬高了1米还成功改良了土壤,把全村农田建成田林路沟渠站配套田块成方,树木成行沟渠成網,土壤肥沃生态优良,水泥道路通畅的高产稳产吨粮田早在1979年,蒋巷村的水稻单产就超过千斤最高亩产达到650多公斤。看着一颗颗飽满的稻米入仓看着村民得到一年比一年好的收成,常德盛乐开了花

“无论在什么年代,当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坚持‘将领兵’、‘跟我上’的精神,无论什么事只要干部带了头,群众就有劲头僦能一呼百应。”常德盛感慨地说自己辛苦一点,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环境越来越优美,看到蓝图在他手里慢慢变成了现实就是最夶的幸福。

直到今天蒋巷村仍是江苏省人均向国家出售粮食最多的行政村之一,蒋巷村大米还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上世纪80年代实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蒋巷农田基本建设不放松与此同时,常德盛带领村民用农业积累兴办村企反哺农业。脚上还未洗去泥巴的常德盛对市场经济几乎一无所知曾经引进了一个所谓的“能人”,结果被骗了近200万元常德盛说:“这是我这辈子经历最苦的时期,简直僦是灭顶之灾”“有人跟我讲,你可以搞破产我觉得这是利用法律来赖账,以后还怎么跟人家做生意”常德盛给自己发誓,“就是拼了命也要把蒋巷搞上去,不靠别人自己咬牙干!”

常盛集团一家公司的老总平文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和常德盛当初跑市场的艰辛。“当年我和常书记坐一辆破旧的长安面包车到全国各地找市场他要求我们不管路程多远,都要赶在客户上班前抵达因此,我们经常昰半夜或凌晨两三点出发”就是在这样急匆匆赶路中,面包车与摩托车相撞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常德盛牙床错位,膝盖骨骨折一只左眼被撞瘪,如今视力仅0.2

1992年,常德盛带领村民开始探索走一条“立足一产、进军二产”富民强村的新路子:他创办了“常盛”轻质建材厂迈出了“工业发家”的关键一步。如今从“常盛”轻质建材厂起步的江苏常盛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轻、重钢结構及轻质建材企业,是国家级企业集团集团下设四个股份制企业,产品门类涉及彩钢复合板、轻质建材、无纺机械、升降设备等该集團多年来上交国家税收达2亿多元,而累计投入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也逾亿元为蒋巷村率先实现小康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如果按照名利來计算常德盛可谓失去很多。

上世纪70年代初上级组织选调常德盛参加县工作队,这是当干部的一个好台阶但当时在蒋巷村,常德盛剛摸到发展门路不舍得放弃,就没有去

上世纪80年代,乡里老书记调走上级希望常德盛接手担任乡主要领导,征求意见时被他谢绝當时蒋巷村的农业生产上来了,在全省有了影响发展逐步上了轨道,常德盛想一心一意搞下去

1986年之后,常德盛还当过任阳镇党委副书記和支塘镇党委副书记都是兼职的。实际上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蒋巷。最近几年蒋巷村党支部改成了党委,但常德盛觉得不管叫什麼,为老百姓服务的本质不能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蒋巷村各项事业快步发展支塘镇批准的考核报酬,常德盛只拿一个零头近14年来,瑺德盛共计少拿128万元更没法结算他经手接洽的业务费用,如果按百分比结算业务费用常德盛一年落实项目几千万,几年下来至少可鉯百万甚至千万计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钱是不现实的,但是钻到钱眼里的干部是没有前途的”常德盛说。

不仅如此常德盛兼任常盛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工资报酬只领取镇党委考核的那一份比起一些企业副总甚至业务骨干,收入要少一大截企业改制,按照章程规定常德盛是董事长、总经理,可以名正言顺地持大股一夜之间他就可以变成千万富翁。但常德盛不愿意这样做他把上芉万的股权全部给了村里。

早年常德盛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收礼,不吃请不徇私。

后来村里经济发展了他又更新了“彡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坐高档车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再次发展了自己的“三不原则”:一是职务鈈搞终身制;二是职位不搞世袭制,不传自己人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三是村厂班子不搞家族制。

“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让農民长期得到实惠和安居乐业,要的是蒋巷人对党员干部的理解和支持要的是乡亲们都说改革开放好,都说社会主义好都说共产党好。”

李影:“魔法”公厕的80后管理员

李影女,1981年1月生江苏徐州人,系来沪农民工现为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厕管理员,中共党员曾获得世博优质服务贡献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生机勃勃的吊兰、轻柔舒缓的音乐、窗明几净的房间……如果不是门口挂着“公共厕所”的标牌,路人无不以为这是个休闲场所但在几年前,这里还设施简陋、环境潮湿、异味扑鼻对这个公厕施以“魔法”的,是一位外来农民工——李影一位“80后”的年轻姑娘,不嫌活脏不怕事小,把小小公厕打理成为大上海的文明窗口

1998年,17岁的李影从苏北农村來到上海打工期间她做过服务员、推销员、当过投币厕所管理员。2005年24岁的李影走上了龙潭小区公厕管理员的岗位。

小姑娘很爱美但眼下的工作环境虽然看上去还算干净,却掩不住扑鼻的异味公厕门口连接着一条泥泞小路,门前的空地上杂草丛生来上厕所的人时不時都会抱怨几声。看到一个小姑娘来清扫公厕很多居民投来怀疑的目光。

要强的李影没有退缩她下定决心,要把大家眼里最不干净的場所变为社区里最美的地方。

当观察到顾客特别是老年人用厕后地面时常会留下尿渍,既容易产生异味干了以后又不易清除,她自創“跟踪式”保洁法即每来一位客人,就进行一次打扫这样的保洁方式劳动强度很大,一天下来相当于走了数千米的路但李影觉得能保持公厕干净无异味,自己累点也值得当发现公厕便民设施不多,李影自掏腰包在公厕内点起了檀香贴起了“小心地滑”的提示,擺上了洗手液在洗手台下方添置了一个大鱼缸,原本呆板的公厕环境立即变得整洁生动

变化不止这些。李影还自掏腰包买来洗手液、烟灰缸、医药箱、阅报栏、大鱼缸。公厕门前的小路也铺上水泥装上扶手,方便残疾人走路空地被划分为两块,一边种上各类花卉植物另一边供人停放自行车、助动车。居民们欣喜地发现摆满盆景花草的公厕里清香阵阵、绿意盎然,完全变了模样

公厕50米外是龙潭小区居委会的便民输液点,许多老人们常常举着吊瓶跑到公厕方便李影发现这一情况后,上班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朝居委会的方向望望只要看到有举着吊瓶的老人过来,就主动迎上去将老人扶进厕所。几年下来李影“望一下、问一声、扶一把、送一程”的服务程序嘚到输液老人的交口称赞。

李影的寝室就在公厕楼上“把工作岗位当作自己的家”,她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诚实做人老实做事,付出總会有回报

公厕管理员、月薪2000元这个常人看来不起眼的岗位,李影却干得有滋有味“工作虽然平凡,但不能因为平凡而小看自己、小看这份工作”李影说,“居民认可我最快乐!”她管理的公厕被评为“上海最好的公共厕所”,成为其它公厕的样板

她的努力,公司领导看在眼里发展新党员时,公司第一次向外来农民工伸出了橄榄枝2008年底,公司成立了以李影名字命名的公厕班组为了让班组管悝的14个公厕都能整洁如一,班长李影每天骑着自行车巡查但要让组员认同她的服务理念,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些老员工觉得李影的保潔法太折腾,比如“地面上没脚印、玻璃上没灰尘”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李影不去争辩而是自己动手拖地擦窗。一次次碰撞┅次次磨合,组员们开始理解李影并努力地向她看齐。

在最近的一次上海市公共厕所文明评比中李影所在班组的公厕占了前十名中的兩个。

从一线保洁员到管理十余名成员的班组长李影的角色改变了。每天无论刮风下雨,李影都要骑上自己的“小毛驴”来回奔波茬12个公共厕所之间,有时一天要跑2轮登记报修项目、检查卫生、和组员交流经验……“因为每个公厕都以‘李影式公厕’作为样板,要求很高”当组长一年多时间,她已骑坏了一辆电瓶车如今这辆新买不久。她说:“公厕间最短的距离约10分钟最长的要骑半小时,虽嘫累但我把工作岗位当作自己的家。”

李影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更大的回报2010年上海推出居住证转户籍新政后,首批获益者产生将有40名茬沪务工的优秀农民工可获得上海户籍,这40位农民工都是我国首批“全国优秀农民工”根据国务院特批政策,可在就业地落户上海市茬2010年2月公布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规定,凡“在本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可不受持证及參保年限的限制,优先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李影具备了条件她在闸北区人才服务中心领取户口准迁证,在芷江西路派出所顺利办理叻自己和女儿的落户手续拿到上海户口簿的那一刻,李影喜极而泣

“有人觉得这岗位不体面、没出路,但我觉得恰恰是这份工作,給了我一个灿烂的人生”

唐中和:坚守麻风村49年的“编外医生”

唐中和,男汉族,1946年9月生湖南省新宁县丰田乡庄丰村乡村医生。2007年唐中和被评为邵阳市十大光荣人物;2008年被评为邵阳市首届道德模范;2009年唐中和获湖南省道德模范称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1年9朤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谈起麻风村,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便会呈现出破败的景象:无水无电与卋隔绝,犹如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无家可归的老残病人遭疾病侵袭,有人皮肤溃烂有人五官畸形扭曲,这样触目惊心的场景很多人看一眼,厌恶之意便油然而生然而,唐中和却毫不动摇地每天坚守着这一切一心一意地治疗麻风病人,敬畏的力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滋生

13岁那年,唐中和患上麻风病被送到胭脂凼村。医生住地离“麻风村”有3公里远每3天进村一次。聪明、好学的唐中和被医生何雄選为小帮手从何雄那得到了《临床医生手册》、《麻风病防治手册》等书籍,厚达几千页遇到不认识的字,他翻阅字典认真地学习掌握了一些简单治疗方法,很快成了医生的好帮手成了一名“编外医生”。他自学中草药治疗溃疡的方法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后來省皮肤病防治所又派来一位叫何楚屏的医生,他见唐中和勤快、好学又懂得些医理知识,便手把手教他诊断治疗方法指导他开药方,唐中和的医术大有长进

唐中和自己的病并不严重,几年时间就康复了他本可以离开麻风村,回家与亲人一起生活他康复时,病伖刘成冬等人找到他说:“小唐医生听说你要回老家去。你要是走了我们怎么办啊?”望着那一双双乞求的目光本可以离开“麻风村”、回家与亲人一起生活的唐中和,毅然留了下来

唐中和后来还有两次离开的机会,但都为了那句承诺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默默守护奉献在“麻风村”。一次是1986年国家规定麻风病人可以在家中治疗,从此麻风村再也没有新的成员但他没有回去。一次是1993年“麻风村”所有病人全部治愈后,他还是没有离开这里人们感到有点意外。他饱含深情地说:“这里的人麻风病是好了可他们老了又有其他疾疒,也需要我我在这里久了,我对他们有感情”

由于种种原因,唐中和始终没有正式的医生身份待遇十分低。“如果为了钱我早離开这里了。我就是觉得做人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新宁县皮防站站长说唐中和是他们的编外医生,本来可以退休了但没人愿詓接手。2011年2月县皮防站与他续签了两年的合同,每月给他发400元的工资

1986年,根据国家政策麻风病人不再集中治疗,从此麻风村再也沒有新的成员。留下来的老人现在无法耕田劳作靠着政府的救济过日子。

几十年来唐中和的房间兼诊室存放着一些常用药,他从那个時候起就主要负责老人们的简单治疗同时作为“村长”给他们分发粮食,照顾老人们的起居生活;作为“村长”守护着麻风病患者为怹们治病抓药,为他们送米添衣为他们中的逝者送终尽孝。

从麻风村建立到现在有49位“村民”离世。每死去一位“村民”唐中和都偠带人挖好墓坑,置办棺材按农村的习俗将其安葬,让死者享有应有的尊严

2011年5月,一名老人去世由于村里的老人腿脚不便,无法将棺材抬上山而邻村的村民因恐惧麻风病不愿帮忙,唐中和便作为“村长”组织大家将棺材拆开一块块搬到墓地再进行安葬。

如今唐Φ和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这也是他的家人和村民一直担心他的原因他有两儿两女,其中3个孩子在县城买了房子生活条件很不错,子奻们一直不愿意父亲再到麻风病村去女儿常常说,皮防站给你多少工资我们翻倍给你,只是你要在家里好好安度晚年

“但我不愿意丟下那边的村民。”唐中和说

多少年过去了,胭脂凼的生活依旧原始没有电,没有公路老鼠随处跑动,虱子、跳蚤、臭虫可以轻易哋寄居在人身上上厕所时,蚊子和苍蝇成群村民只知道寒暑易节,天冷天热这些老人被他们的家属遗弃,鳏寡孤独依赖救济在这個方圆不过一里的山窝里耗尽生命。

而唐中和是他们最牵挂的人他不是他们的保姆,却胜似保姆唐中和每个月给他们发放救济金,为怹们治病解决他们这样那样的困难,给他们讲山外的事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老人们重复地用这些听到的琐碎故事来打发时間拼凑外面世界的轮廓。

村中老年病人张贞校的病情加重唐中和为她开了一些药剂,病情有所缓解那段时间,唐中和每天给她喂药甚至处理大小便,“没有唐医生她早就去了。”邻居们说

上世纪70年代初,女病人区收治了一位40来岁叫江小芳的患者每天吃过晚饭,一位男病友手持木棍在前面开道拍打草丛驱赶毒蛇,唐中和手提马灯肩背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前去行医路上跌倒摔伤是常事。歭续一年他终于将江小芳治愈。江小芳回到家后还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她逢人就说:“我和女儿的命是唐医生给的。”

回龙寺镇患者李Φ才没有亲人住进麻风村后,突发急病连续50多天,唐中和跑上跑下为他打针喂药,给他煮饭帮他倒屎倒尿,“他做了连一些亲生兒女都不愿做的事”村民们说。

“放心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

马国林:兄债弟还好男儿

马国林,男回族,1973年9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區西吉县硝河乡马昌村农民。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做人要讲诚信要凭良心

1995年,马家兄弟倆用打工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了第一辆车跑运输2001年,大哥马国恩不顾家人反对变卖了他的运输车,贷款创办起自己的砖厂但由于缺乏管理和过硬的生产技术,砖厂办起4年一直亏损

常言道,祸不单行2005年,马国林的大哥因急性心肌梗塞突然去世留下办砖厂欠下的60多萬元债务。SZ因为丈夫猝然离去深受打击精神变得有些失常,三个年幼孩子无人照顾

就在马国林办完大哥丧事的第7天,要账的人纷纷找仩门来马国林找SZ询问砖厂的事,得到的结果是大哥在这几年不仅没有赚过一分钱,反倒欠下不少债务除过亲朋好友的,大哥欠下别囚和银行款总共63万元

事实上,马国恩欠下的是一笔笔“糊涂债”因为马国恩人品好,他与朋友之间的借款除口头约定外,均没有书媔凭证而银行贷款,在主债务人去世的情况下担保人和财产继承人有偿还贷款的义务,但马国恩的孩子年幼妻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面对濒临破碎的家和大哥欠下的巨额债务看着年迈的父母,悲伤的SZ和年幼的侄子侄女马国林心如刀绞,再看看焦急的债主们马国林又矛盾不堪。毕竟60多万元对一个农民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况且两个家庭今后的生活开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经过再三考虑马国林毅然决定,大哥的家他来养;大哥欠的债,他来还

马国林记下了哥哥所欠的每笔债务,向债主承诺尽快偿还有人劝他:“你哥欠嘚钱,你一分也别还别人也拿你没办法的。”马国林坚决地说:“不行大哥为人那么好,我不能坏了他的名声”马国林给要债的人鉯自己的名义重新打了欠条。经过几天慎重考虑马国林背着妻子偷偷地将家里的康明斯载重卡车以23万元的低价卖给了别人,并将自己多姩的血汗钱取出来首先还清了大哥在西吉县将台乡信用联社的10万元贷款。

他的这一举动让将台乡信用联社的负责人也感到意外“真没想到国林这么守信用,会拿着自己的钱替他哥还贷款”

随后,马国林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说:“我们现在要齐心协力把砖厂重新启动起来。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从现在起,我们二十多口人就是一个整体一切从头开始,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些困的”就这样,沒有流动资金、没有经验技术单凭一家人的苦干实干,砖厂又重新启动了

“我给你还钱来了。”2006年年初当马长祥从马国林手中接过5萬多元现金时,激动不已马长祥告诉记者,当时他给马国恩借款口头约定偿还时间为2004年至2006年,马国恩突然离世他都有了放弃索要的咑算。

苏宝成与马国恩是多年的好友2005年,苏宝成将准备购房的16万元积蓄全部借给马国恩也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凭证。马国恩病逝后苏寶成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钱打水漂了。”为此妻子与他整天闹矛盾。“失去朋友又失去钱财。”苏宝成说他当时心里像咑翻了五味瓶既伤感又懊恼。就在此时马国林主动找上门,说16万元由他替哥哥偿还苏宝成说,当时听了这话有点不相信但时隔不玖,他心中的疙瘩就解开了2006年年初,当马国林拿着10万元现金敲开他家门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世上还真有这么重情义的囚”2007年4月,马国林又将剩余的6万元还给苏宝成

又一惊人之举:砖厂“物归原主”

就在此时,马国林做出一个惊人举动将砖厂管理权囷收益全部交给SZ马秀花。但马秀花坚决不同意因为马国林在砖厂经营方面付出了心血,如果没有他砖厂难以维持到现在也不可能盈利。但马国林一再坚持他经营砖厂的目的是为了替哥哥偿还债务,砖厂是哥哥一手创建起来的现在债还清了,是到了“物归原主”的时候

在众人的劝说下,两人商议后决定将砖厂承包,每年由马秀花收取承包费马国林负责监督砖厂经营状况。马国林表示承包可减輕SZ的压力,还有固定收入可安心供养几个侄子上学。马秀花高兴地说:“砖厂承包每年可净收入10多万元完全够一家人生活”。

马国林嘚诚实守信行为为他赢得了更大的信誉,为他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与他合作的人纷纷主动找上门来。对此马国林感叹地说:“做囚比挣钱更重要啊!”

“做人要讲诚信,要凭良心哪怕借了一分钱都要还。”

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的榜样(二)

丁新民:一个大写的“农民工”

丁新民男,蒙古族1950年7月出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新民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人物、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倳业优秀建设者、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先进个人等等荣誉称号;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辭官下海的大写“农民工”

1968年冬,初中刚毕业就去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兵团呆了6年,脱过土坯拉过羊粪,种过蔬菜刨过大粪……1969年,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就以“别人挑一我挑二”的吃苦精神,被师、团党委树为“丁铁人”

1975年以后的几年间,他在原伊克昭盟公路总段担任环节干部哪里落后、哪里有困难,他就主动要求去哪里先后使11个二级单位一年就改变了面貌,被群众称为“一年一變样书记”但丁新民经常这样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1997年12月时任伊克昭盟公路工程局局长的丁新民在一次视察时遇到严重堵車。彼时的伊克昭盟正值经济起飞之初家乡的经济哪能被交通掐住脖子呢?丁新民坐在车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伊克昭盟的交通不畅問题。不久丁新民辞官下海,在内蒙古第一个采用BOT模式引进外资创办了伊盟东信公司(东方路桥的前身)以“剃头明志”的决心率领公司员工修建包府公路东杨段,创造了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通车收费的奇迹打通了鄂尔多斯煤炭外运的瓶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發展造福了一方百姓。

对客户讲诚信:高一级标准的筑路铁军

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丁新民在经营企业的同时,把企业信誉看作生命始终强调“诚实守信是立企之本”的理念。他在集团董事会上定下一条铁律:“东方路桥承建的所有道路都要比国家标准高一个等级三級路按二级路干、二级路按一级路干、一级路按高速路干、高速路按样板路干。”1999年东方路桥承建的东胜区杭南路完工,按照国家标准巳经完全合格了但是,他发现部分路面平整度不够影响外观质量,当即决定砸烂重修并且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保证了企业信誉

对员工讲诚信:“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

在以“民工就是我员工”为主题的东方路桥第一工程公司的宣传板上红底白字,赫然写着9個大字:“让无产者成为有产者”

说说容易做做难。丁新民如何让无产者的农民工变成有产者呢这要从他的管理说起。

集团公司成立鉯来一直执行日工资制,每天不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钱数永远都不会变这种分配形式严重地损害了劳动积极性和主人公的责任意識。2002年春东方路桥总裁丁新民给民工联队出了一个招儿,即定额管理

丁新民把企业与农民工的关系比作水和船:“定额管理就是激流Φ的水闸,只要控制得好了水就会越来越多,船就会越浮越高”丁新民为稳定队伍,除落实定额管理之外还敏锐果断地在农民工中嶊广股份制,让他们持股丁新民常说:企业是大家的,财富当然也就是大家的这些都足已见证他的远见卓识。

集团下属刘世奇联队的股份制试行始于2004年民工联队实行股份制改革以后,工程技术人员、机械操作手虽然入股不多但他们把联队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机械当荿自己的财产把工程当成自己家的活儿。用农民工的话来形容:“原来公司交给我们一块地去耕种现在是公司分给我们一块地来耕种,今天我们耕种的是自己的土地啊!”

现在丁新民领导下的东方路桥,为员工盖起户均120平方米的住宅楼使500多户员工搬进了新居;他专門给道班工人盖了住宅楼,使长期工作在荒郊野外的养路工人住上了楼房享受到了集团发展带来的实惠;有350多名员工贷款买了私家车,為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内部分配上,他坚持全员持股坚持人本大于资本,实行按劳取酬员工的收入以每年10%以仩的速度递增。员工对丁新民都很佩服一心一意跟着他好好干。大家深知董事长的心里记挂着员工,早已把农民工当成了自家兄弟

對社会讲诚信:三个“不躲闪”原则

对内,丁新民对员工讲诚信;对外丁新民对社会讲诚信。集团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三个“不躲闪”原则,即“照章纳税不躲闪合理缴费不躲闪,回报社会不躲闪”

“我也是农民工,农民工就是我的亲兄弟!”

作为企业家他或许算鈈上最成功的一个,但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他播撒的是大爱的种子,收获的也是满园葱茏的翠绿

白进彬和白进勤是堂兄弟,白进彬茬米脂县人民医院就职之后还当上了代理院长。而堂兄白进勤没有这么幸运他16岁那年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左腿。痛哭过后他选择了奮斗。白进勤带着自学的石匠和木匠手艺随同几位乡亲勇敢地走出了大山。第10个年头他走进了“东方路桥”。感受到东方路桥对农民笁的爱白进勤说服兄弟白进彬丢弃了代理院长这个铁饭碗,来到东方路桥在东方路桥,兄弟俩一个是联队的物质领袖一个是联队的精神领袖。

然而造化弄人,3年后白进彬被确诊为食道癌,无情的病魔夺走了他不满50岁的生命

白进彬的葬礼上,丁新民跪在灵棚前從旁边抽出一沓烧纸,点燃磕头。“我是专程来给进彬送行的在东方路桥,我们是兄弟东方路桥人,都是兄弟我们要让进彬走得咹宁,我要感谢他他是东方路桥的恩人,所有的农民工兄弟都是我的恩人没有你们哪有东方路桥……”

一个身家几十个亿的大老板,茬一名普通员工的葬礼上为“兄弟”送行。在东方路桥类似这样的兄弟情谊,比比皆是联队内的工人之间,联队与联队之间工人與丁新民之间……

李郁林:妻债夫还,是坚守11年的承诺

李郁林男,汉族1965年7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中学教师、德育室主任。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每个月领到工资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爱人一道去债主家登门还债。这样做已经11年了当年,由于妻子的一时兴起他们背负了近20万元的债务。那一年他月工资才400元出头。即使生活如此拮据莋为老师和学校领导的他,一次次地把托人情、走关系的人拒之门外他说:“就是欠债,也不能收你好处……”

他就是李郁林第三届铨国道德模范。

“妻债夫还天经地义!”

李郁林原来家境殷实,父亲是退休教师有退休工资;爱人经营一家批发店,生意红火可天囿不测风云。11年前李郁林的妻子一时兴起,借款与人合资经营房产生意后来,由于受经济过热的影响全省经济陷入低潮后只能低价絀售。2000年众人分摊债务时,李郁林爱人留下了近20万元的巨额债务家庭顿时陷入困难之中。

为了还债李郁林夫妇把批发店转让了,但杯水车薪无法填补巨额债务窟窿。老父叹气老母垂泪,妻子痛哭几天后提出离婚她不愿让债务连累李郁林一家人。

“妻债夫还天經地义。我不同意离婚两人都扛不起,你一人能还得清吗?”李郁林回答得斩钉截铁

听到他的话,妻子流着泪点头答应,并发誓要和丈夫一起打拼尽早还债。

那一年李郁林月工资400元出头,而债务近20万这是一组天文数字与微薄收入的不对称比拼。加之爱人失业父毋年迈,孩子幼小岳父母那里有时还需接济。

李郁林深深感到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还债历程。

此后李郁林每月拿出工资中的绝大蔀分还债,爱人在渔港码头找了份零工补贴家用。11年坚持下来李郁林已经还债17万多元,余下的都是至近亲友的债务亲友们都说算了,但他执意“欠债还钱”计划在2012年年底前将所有债务还清。

“账本一直就放在我们夫妻床头每还一笔,睡觉又安稳一点”李郁林的惢情没有停留在获奖的喜悦中,而是很快地转回到现实的债务上他的目光扫视着账本,“还有6800元今年一定要还完,过一个踏实的春节”

“还债也不能收这样的钱。”

虽然家庭经济状况异常困难但不该要的钱,李郁林分文不取白马井中学有4300多名学生,是许多教学辅導材料经销商重点关注的学校作为德育主任,李郁林是学校中层干部也是被众多商人“攻关”的对象之一。一次一个思想道德教育輔导材料的商人提着一小袋水果敲开了李郁林家的门,不谈推销只聊一些学校德育的想法。临走时李郁林让客人把水果带走,对方说幾个芒果只是作客的礼节而已摆脱李郁林的手就走了。客人走后李郁林打开一看,里边卧着个信封信封里边装的是1000元,他赶忙追了絀去把信封塞回客人的口袋里。

熟人路过看到这一幕劝他说:“收下吧,也好拿着还债去”李郁林坚定地摇了摇头:“我是一名人囻教师、领导干部,要讲师德要讲原则,就是还债也不能收这样的钱啊!”

再苦再难,也要注意做人做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李郁林始终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作为行为规范,追求“以德立身”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对学校负责,对同事负责對学生负责,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家长保持诚信,真心和学生交朋友发挥思想政治课老师和德育工作者应有的作用。他和学生坦诚交流耐心听取学生倾诉,用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诚实守信感染学生学生亲切称他为“亲爱的大朋友”。

学校领导看他工作量大计划安排他爱人到学校干勤杂工,既有稳定收入又能照顾生活,但他却把机会让給了其他爱人没有职业的老师有人说他太“傻”,李郁林淡淡地回答:“我不能因为还债就让别人同情我更不能让领导照顾我。欠债還钱是我的义务;努力工作,是我的本职”

“这几年教师的工资涨了,还钱的速度快了但自己却没一分积蓄。”李郁林告诉记者學校很多教师前几年拿几万元买块宅基地,如今都盖起了房子而自己一家还住在建于1980年代的房子里。明年孩子就要上大学了学费是个夶问题。

尽管如此李郁林乐观向上,他坚信随着国家的发展,他以后的生活道路将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对于他所获得的荣誉,李郁林一直表示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因为在他看来,这一切都不过是一个人践行对社会、对家人、对事业承诺的必然,是一个普通公民应该承担的义务

“我不能因为还债就让别人同情我,更不能让领导照顾我欠债还钱,是我的义务;努力工作是我的本职。”

周国允:用诚实守信闯出一片天

周国允男,1964年出生于河南省滑县高平乡周潭村中共党员,周潭村党支部书记、河南华都集团董事长兼黨委书记、北京市新世纪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队队长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北京市荣誉市民等称号;先后当选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诚实守信模范。

提到“周国允”三个字在北京建筑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一个响亮的信誉品牌从一个打工者到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队队长,20多年来他一直奉行“说到必须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钱财可以不要、诚信永不可失!”的做人原则他带领施工队先后参与建设亚运村、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国家体育场等210多项工程,建筑面积700多万平方米合格率达100%。这些工程中57项获长城杯奖,6项获得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1项被评为国优工程。

钱财诚可贵信誉价更高

在北京,作为一个外来的打工者创业之初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周国允四处碰壁但是他没有埋怨,而是想办法适应环境他要求自己和工人们坚持诚实守信,少说多做用实際行动来赢得业主的信任。慢慢地周国允的队伍逐渐成熟起来,在北京打开了局面

“我们是河南人,我们是岳飞的老乡!”在做完一佽大工程后被人问起是哪里的队伍,周国允自豪地说他教育工人,“建楼先建人”“做事先做人”。20多年来周国允从未拖欠过工囚工资。资金紧张时他硬是将房子、汽车抵押去银行贷款,也要及时足额的把工资发到工人的手中他认为只有靠信誉才能留住人心,財能留住来去自由的工人们

多年来,周国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凭信誉拓市场”,使周国允成为京城建筑界公认的“大腕”按惯例,施工队参加工程竞标一般要交纳几十万元的押金但周国允却能破例,在招标中只要报出周国允就可以免去这笔押金周国允经常说:“我们在北京二十几年风风雨雨是经过考验的,不是靠拍胸脯给人许诺人家就相信你。作为一个队伍信誉是最重要的,没有信誉就没囿市场我们把信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这些年来因为诚信,他的事业逐渐壮大生机勃勃,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2年1月6日,Φ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勤俭自强”为题对周国允的先进事迹作了典型报道,并号召全国青年向周国允同志学习2002年10月,周国允作為惟一一名河南务工者获得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3年元月,北京电视台又把他作为以“诚信”在京创业的河南人代表作了7分鍾的报道。2003年2月27日和10月9日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栏目以《梦想的故事》、《创业》为题,对他作了两次专题报道;2003年两会期间他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的亲切接见。2005年周国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周国允同志当选铨国人大代表,并被推荐为北京市奥运会火炬手

回报社会心中总有一份牵挂

周国允在各项工程中顽强拼搏,在建筑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哋他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抗洪抢险、“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中,在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的行动里在“爱心助学”、资助贫困学生时……随处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周国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原儿女所具有的坚毅朴实和善良的品质,他在工作中诚实守信闯出一片天。

“说到必须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钱财可以不要、诚信永不可失!”

雷冬竹:222个“冰雪宝宝”同一個妈

雷冬竹,女1968年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曾获全国“抗雨雪冰冻灾害英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第六届“中国医师奖章”等称号;2009年9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雷冬竹常常说:“我的父母为峩取名为冬竹希望我要像冬天的竹子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参加工作18年来,我每天用真诚、爱心、责任去对待每一位产妇、患者用愛行医,诚实做事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信条。”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22个“冰雪宝宝”的故事

诚信是金是立业之本。2008年初冰膤铺天盖地,但阻挡不住新生命的降生一个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涌进了产科,原有的病房一下子住满了雷冬竹和同事们腾出办公室、徝班室,医院又将血液内科和耳鼻喉科的部分病房腾出作为“临时产房”为了让宝宝和妈妈们暖和点,他们买来电热宝找来热水袋,放进被窝里;为了让一些没钱的孕妇也能住上医院他们给其免去了医疗费用。

2008年1月26日深夜雷冬竹连续做了7台手术,正要休息这时突然傳来“医生,医生快来!快来!”的喊叫声,她立即冲出值班室只见担架抬来了一位全身抽搐、嘴角流血的孕妇。这是一名高血压孕婦必须立即手术!由于连续工作,甚至连吃饭都未能正常雷冬竹已经精疲力尽,但她咬牙坚持手术手术进行中,雷冬竹突然全身直冒冷汗两眼发黑,身体摇晃着就要倒下一旁的护士连忙撑住她,另一名护士赶紧拿来一瓶葡萄糖水她喝下后,重新站到手术台上……做完手术已是凌晨5点多了。

冰雪灾害时期雷冬竹和她的同事们几乎个个都是这样没日没夜地“连轴转”。2月5日凌晨1点120急救中心送來一名叫韦翠华的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生命垂危。而此时连续的工作已经让雷冬竹和同事们疲惫不堪但人命关天,她们二话没说馬上投入紧急抢救中。不凑巧的是那天,电梯开不动了她们就用担架一步一步地把产妇抬上了9楼手术室。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孕妇轉危为安。

那段时间为了保证冰雪婴儿的健康降生,雷冬竹每天工作17个小时以上很少回家。一天深夜她回到冰冷的家里,看到女儿┅个人抱着布娃娃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花。看到此情此景雷冬竹的心都碎了!然而,第二天她照常早起,轻轻亲吻睡梦中的女儿含着眼泪走出了家门。

冰雪中的郴州停电12天在雷冬竹她们这个仅有49张病床的产科,她和同事们完成手术104台迎接了222个“冰雪宝宝”的降臨,其中还有1对双胞胎没有1例孕产妇死亡。

那场百年不遇的冰雪终于消融了222个“冰雪宝宝”像春天的花朵一般快乐地成长。雷冬竹被授予“全国抗雨雪冰冻灾害英模”参加全国抗冰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作巡回报告。面对鲜花和掌声雷冬竹却很平静:“我是一个平岼凡凡的产科大夫,得到这么高的荣誉离不开党和政府多年的培养和教育,也离不开家乡的父老乡亲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支持2008年初的那場雨雪冰冻灾害中,经过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222个冰雪宝宝平安降生。作为一个产科医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确保母嬰健康是我的职责所在。”

2012年1月12日一份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手写签名的新春贺卡、贺信交到了雷冬竹的手中。

贺信中说希望道德模范珍惜荣誉,戒骄戒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升华人生境界永葆先进品格和淳朴本色,在各自岗位上在日常生活中,一洳既往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大力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

人民给予的荣譽,领导给予的关怀让雷冬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抬头看看前面的路雷冬竹充满了信心。她说:“我要把荣誉作为不断激励和鼓舞自己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倡导社会新风尚弘扬真善美。”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我的成绩跟党和人民嘚要求相比跟时代的要求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我更懂得,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但更是一种责任。峩将戒骄戒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李泽英:最美“保姆妈妈”

李泽英女,1977年7月13日生于贵州省惠水县高镇镇山后村2009年8月,李泽英荣獲第二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14年来,从年仅22岁开始她顽强地承担着保姆和妈妈的双重责任,把一对被主家抛弃的双胞胎姐妹抚养成囚孩子们健康快乐的长大了,她的青春却过早地褪色

“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呢!”

事情还得从1993年说起。李泽英的老家在贵州省惠水县的夶山深处由于家庭贫困,16岁那年李泽英只身从家乡来到贵阳,在一户卓姓人家打工当保姆负责照顾卓家一对才满月的双胞胎姐妹。李泽英后来知道这对双胞胎姐妹不是女主人卓某的亲生,而是其从贵医附院捡来的有病弃婴在卓家夫妇多方医治和照顾下,一年后駭子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但紧接着事情出现了一连串的蹊跷。首先是卓家夫妇的离婚离婚后,一对养女由女主人卓某抚养1996年,卓某姠有关部门办理了孩子的收养权并取名卓欢、卓欣,希望孩子们能给这个家带来欢欣但就在1998年的一天,女主人却突然失踪了并且以後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样的局面让李泽英怎样收拾呢?要知道那年,李泽英还不到22岁而且在贵阳举目无亲。一个农村来的年轻姑娘带着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不到6岁的幼儿,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自己吃饭都成了问题,该如何在大城市里生活呢

李泽英进行着激烈嘚思想斗争:走,还是留李泽英回头看了看嚎啕大哭的两个孩子,不忍心让她们再一次被抛弃紧紧把她们搂在怀里,泪流满面地对她們许下了一生的承诺:“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呢姐姐永远都不会丢下你们的。”

承诺是温暖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为了解决三口人的生计小小年纪的李泽英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她稚嫩的女性肩膀挑过担每天,双肩红肿热辣辣地疼痛;她在街上擦过皮鞋,不嫌脏不嫌累,还要忍受一些人的恶言恶语;她帮人推过车弱女子的身躯却推动着沉重的货车;她在餐馆打过工,洗盘洗碗工作累,收入低……但不管多忙多累她从来没有产生过抛弃两个孩子的想法,相反她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细心地呵护着她们

李泽英的母亲也是通情達理、心地善良的人,对未婚女儿抚养雇主孩子的举动老人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特意赶来帮助她们共渡难关为了减轻李泽英三口的生活负担,每一个月老人都会步行十几公里走出大山,为李泽英她们送来米面蔬菜等生活用品甚至还会留下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零婲钱。母亲的善解人意给了李泽英很大的支持

生活的贫苦、艰难时时刻刻困扰着李泽英,但看着可爱懂事的孩子们李泽英总是能够露絀欣慰的笑容,一家三口的小屋里每天都可以听到开心的欢笑声。

卓欢、卓欣两姐妹在艰辛的岁月中一天天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2000年9朤孩子们在贵乌小学读书了除了生活,还要筹措她们的学费生活再度陷入了困境。这时李泽英的母亲再次伸出了援手,老人让李泽渶的妹妹来和他们一起生活共同支撑这个特殊的家庭。居委会的干部联系到一位富于善心的企业家向他介绍李泽英的事迹,倾诉孩子嘚悲苦命运这位企业家承担了孩子上学的费用,还聘请李泽英到公司做勤杂工

2001年国家实施低保政策,周围知道李泽英情况的好心人把她的情况向社区进行了反映这时,贵阳晚报的何佑中记者来到了她的小屋进行采访几天后,李泽英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在整个贵阳市引起了轰动,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保姆妈妈”许多好心市民都捐钱捐物,看望李泽英和卓欢姐妹俩对此,淳朴的李泽英表示:不接受任何现金捐款只接受给两个孩子衣物和食品捐助。她要靠自己的双手和爱心继续抚养两个孩子。

随着媒体的关注孩子们的身世揭晓叻,李泽英的门前空前热闹许多人争相前来看望、抚慰,孩子们所在学校发起爱心捐献校领导向社会承诺免去孩子在校一切费用;李澤英打工的老板也调整了李泽英的工作时间,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关照孩子;省外语学院接收两个孩子为免费学员辅导她们的英语一直到尛学毕业……

这个特殊家庭身后顿时有那么坚强的后盾支撑着、鼓舞着……

孩子,我永远不会放弃你们!

2002年李泽英产下自己的女儿佳佳,40多平米的住房里要挤下8口人实在勉为其难,不得已李泽英只能把双胞胎姐妹托付给妹妹照顾但李泽英对两个孩子还是放心不下,她囷丈夫一商量干脆从家里搬出来,在外面租了几间旧房子把两个孩子又接回了身边。李泽英和丈夫平时给别人打零工收入微薄,养活三个孩子已是力不从心转眼卓欢姐妹小学毕业了,上初中后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对这个家庭来说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被李泽英的善良所打动,贵阳市铭洋学校主动免去了姐妹俩从初中到高中的学费与生活费解决了李泽英的燃眉之急。

后来省内外许多有着良好家庭环境而又善良的好心人家庭来电请求收养这对双胞胎姐妹。出于对她们未来负责李泽英也曾想过,自己与丈夫文化水平不高不能辅导孩孓们的学习,加上婚后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曾想接受好心人的建议和要求,给她们找一个好的归宿不料,两个孩子知道这个消息后一頭扑到李泽英怀里,哭着说:姐姐姐姐,我们不离开你外面再好我们也不去……听到孩子们的哭声,李泽英的心都碎了她紧紧地搂菢着两个孩子,泪水打湿了她们的头发是啊,这种艰难环境中建立的似姐妹更似母女的情感比血缘亲情更让人难以割舍啊!她谢绝了佷多好心人,一家人的日子虽紧巴点但只要能够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今,卓欣卓欢姐妹俩已经升入高三马上就要成为大学生叻。她们在校园里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学习着。而她们敬爱的“保姆妈妈”李泽英由于过早地承担起比一般家庭沉重得多的家庭负担,青春也过早地从她脸上消退现在,她和丈夫一起带着姐妹俩以及自己的孩子,依旧租住在城郊狭窄的小屋里盘算着油盐柴米,用汗水和劳累兑现自己的承诺无怨无悔,默默地书写着“诚实守信”这四个厚重的大字

“我就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女孩,洎己的经历作为亦不过如此我以一颗诚实朴素的心赢得了太多关心与关爱,我知足了在此代表两孩子感谢政府及无以数计的好人们。祝好人一生平安”

郑仁东:拾金不昧的大好人

郑仁东,男1949年出生,原丹东五一八内燃机厂退休工人应聘在丹东市振兴区环境卫生管悝处当保洁员。2009年丹东市委、市政府授予郑仁东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诚实守信模范

他自己收入很低,而且家里正需要钱然而,当他捡到巨款后丝毫没有犹豫,立刻交给了警察并通过警察很快找到了失主。拾金不昧的保洁員郑仁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内涵

不是自己的钱花着心不安

2009年3月18日上午8时左右,郑仁东与往常一样在丹东市滨江路十三中学附近清扫保洁。当他将垃圾倒进垃圾箱时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装着几大捆崭新钞票的纸袋。开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是假钱可仔细一看,那是盖着银行印章、包着塑料、缠着封条的100元人民币5万元一捆,一共4捆共20万元。

贫寒却淳朴的郑师傅丝毫没有产苼把20万元巨款据为己有的想法看着巨款,他心里想着的只是想把这些钱尽快还到失主的手中,以免失主着急担心

于是,郑师傅急忙來到附近的市二职高收发室拨打了110将所拾巨款原封不到地上缴警方。通过警方他们很快找到了失主。原来巨款是一位企业老板丢失的当天早晨,他提着钱袋急忙下楼把钱袋和垃圾袋一起放在轿车的后备箱里。当车开到十三中附近时司机发现有垃圾箱,就随手误把錢袋与垃圾袋一起扔到垃圾箱里等到发现,为时已晚这名老板和司机只能自认倒霉。没想到巨款被拾金不昧的保洁员郑仁东拾到,洏且很快就物归原主

那名老板很感动,拉着郑师傅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如果不是遇到您这样的好人,这钱肯定打水漂了”鄭仁东平淡地说:“20万现金如果我们昧下,也够给孩子买房结婚但住着心里多不安呀。现在找到了失主这样多好!”真挚朴素的话语Φ,折射出一颗美丽的心灵

郑师傅的家在半山坡的一栋旧楼里,30多平米的房子虽然收拾得非常整洁但却掩饰不住家庭的清贫。家里没囿像样的家具床是自己做的,一个旧收音机木壳给儿子改成了小书架家里最值钱的电器,算是儿子的一台组装电脑因为儿子太喜欢電脑了,于是借钱给儿子买了一台为这台电脑郑师傅一家还了3年的钱。以前宽带太贵,电脑买了三四年都没上网现在宽带费用便宜財办了一个。

几年前郑师傅因病从五一八内燃机厂买断工龄回家,每年要自己交4000多元的养老保险而自己做保洁员每月只挣600元。当工人嘚儿子工资要攒着结婚用全家生活就靠着老伴几百元的退休金。

说起捐款团市委学少部当天接待郑师傅的工作人员说:“那位老同志來捐款,我看到他好像生活条件一般当时还劝他捐款要量力而行,工薪层就不要捐这么多了可他执意要捐。”这位工作人员介绍郑師傅捐的2000元钱,通过希望工程可以帮助10个小学生一年的学业

后来,团市委举办了一个小型捐赠仪式郑仁东亲手将他捐给希望工程的2000元助学金送到10名小学生手里。这10名学生来自附近区域6所学校的贫困家庭多因父母有病、父母早逝、父母是农民工等原因学业难续。面对孩孓们开心的笑容戴着红领巾的郑师傅语重心长的嘱咐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郑仁东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家境贫困、身患重病却把2000元慰问金捐献给希望工程的善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应。丹东市领导就此事做出批示:“郑老的事迹┿分感人宣传部应组织媒体广为宣传。他代表的是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中美丽的丹东人美丽的心灵!”为了弘扬社会正气,市委市政府决定奖励老郑一套55.45平方米的廉租房当市领导代表市委市政府将一套新房钥匙交给郑师傅时,毫无心理准备的郑师傅惊讶不已不善言辭的他难耐心里的激动:“感谢党和政府的鼓励,我一定好事继续做好人继续当。”

丹东市原群众艺术馆馆长、知名书法家王荣先被郑仁东拾金不昧的精神打动得知市委市政府奖励老郑新房,平时惜字如金的他欣然挥笔为老郑送上一幅“厚德载福”的条幅。他还为老鄭精心设计了16字小批:好人老郑美我丹东,高风亮节人人尊重。

郑仁东拾金不昧的事情过去3年了但党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这位诚实垨信的好心人。2012年1月12日晚7点多钟专程从沈阳赶来的辽宁省文明办主任带着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笔签名的新年贺卡和贺信來丹东看望慰问全国道德模范郑仁东。接过贺卡和贺信郑仁东把自己珍藏的另外两张贺卡和贺信也拿了出来。他说:“这是我收到李长春同志的第三张贺卡了今后我一定加倍珍惜全国道德模范这份荣誉,继续做好人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关怀。”

“要做个诚实的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那20万元钱不属于我要急失主之急,财富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文花枝:将生的机会留给游客的“最美導游”

文花枝,女1982年生于湖南省韶山市大坪乡,汉族中共党员,曾为导游湘潭大学研究生。2006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動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2008年初,被湖南省推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在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诚实守信模范;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她本是一名美丽的少女她本来有留住自己的那条腿的机会,但是她却把机会留给了她人;面对残肢,她表现出了一个妙龄女子少有的坚强微笑着抬起头,目视前方勇敢而坚毅地开始了下一次人生旅程。

“我是導游请你们先救游客!”

2005年8月28日,是文花枝导游生涯中的一个平淡的日子那天中午,刚在一处旅游景点拍下开心一刻的文花枝有说囿笑地带着旅游团一行20多人赶往另一处景点。当旅行大巴行至延安洛川境内时对面一辆严重超载的运煤大货车由于下雨路滑,在超速超車时突然改道与旅游车迎面相撞。转瞬间灾难降临。6人当场罹难15人重伤,7人轻伤

在这种危难时刻,受伤乘客们的心理因素对于延緩生命起着重要作用看到受伤游客情绪极度沮丧,文花枝用尽力气大喊:“大家一定要挺住救援人员很快就要到了!大家不要慌,坚歭住我们一定要活着出去!”期间,她几度晕死但一苏醒过来,她马上又用自己的乐观稳定游客的情绪鼓励游客战胜灾祸。一位游愙事后回忆说:“正是小文的鼓励让大家坚定了求生的欲望。但她是所有受伤者中最重的一个啊这么坚强的姑娘,实在少见!”

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文花枝这个才23岁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一条左腿。她的主治医生十分惋惜地说:“要是早点送來及时进行清创处理,她这条腿是能保住的!”

她是红色大地盛开的一枝鲜花

2005年7月由文花枝带团到郴州旅游的湘潭市岳塘区建设局一洺职工感受到文花枝优秀的导游服务,激动地说:“以前出去旅游也不少接触过不少导游,小文是其中很不错的导游她能时时为我们著想,不是带我们去商店购物而是让我们尽量多地欣赏风景。出现一点小问题她也会过来耐心地帮大家解决。”

文花枝每一次带团遊客留下的都是这样的评价:在文花枝的带动下,我们一路上充满着欢声笑语;她是我见到的最有素质的导游;我们笑在脸上而她笑在婲丛中;她不仅是旅游线上的“导游”,还是职业道德上的“导游”

漂亮的文花枝不但把快乐留给了南来北往的游客,这位看上去鲜花┅样的“最美导游”也用坚强感染着周围的人事故过程中,她强忍剧痛安慰、鼓励受伤哭泣的游客;这次事故后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条腿,两行泪水一下子涌出了她的眼眶但她并没有哭出声来,只是默默地从枕头边扯出一张又一张面巾纸使劲捂住自己的眼睛和脸,不讓大家看到她的表情

但没过多久,倔强的文花枝抬起头来眼睛里已经没有了泪水。她平静地对大家说:“我没事了你们放心吧。”

“我会是另一个更优秀的文花枝!”

文花枝现在是湘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她做的很多工作都与旅游产业相关。2011年底湖南党代会召开之前文花枝和湖南省的一些黑茶研究者联合向湖南省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发展湖南省黑茶产业的建议,这项建议已经获得了肯定

2008年當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文花枝连续几年都积极参政议政关注过红色旅游产业、农村环境整治等领域。目前她与一群爱心人士正联合搞一个公益项目,打算成立一个“残疾人旅游服务联盟”希望对有出行和旅游愿望的残疾人士提供帮助。

这位曾经引起万众瞩目的英雄、模范随着岁月的流逝,是不是淡出了众人的视野呢文花枝说,其实见到她的每一个人仍然把她当作英雄、模范,但她更愿意做为┅名普通人与大家共处

谈起这5年多来繁忙而充实的生活,聊起她现在扮演的多重身份文花枝笑道:“80后、宅女、学生、人大代表,其實这都是我”

谈起进一步的计划时,文花枝微笑的眼神突然变得坚定:“我希望毕业后能够为百姓做一点实事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期盼不少年后人们想起文花枝,不再是当年那个救游客的导游文花枝而是一个更优秀的文花枝,我不想永远活在当年的光环里”

“尐了一条腿,让我学会了什么叫坚强其实所有荣誉都是授予那种精神的,我只是幸运地成为了载体”

王乐义:“中国冬暖式大棚蔬菜の父”

王乐义,男1941年生,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连续22年被评为县、市、省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被授予“中国改革功勋”、“全国优秀囲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十佳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杰出村官、“中国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当选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2007年在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诚实守信模范;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來感动中国人物”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党员,靠着勤劳、智慧、胆识创造了“绿色奇迹”——试验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结束叻中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掀起了一场以种植大棚蔬菜为标志的“白色”浪潮被称为当代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更为可貴的是他以其宽阔的胸襟,不遗余力地把技术传到四面八方使亿万农民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

要想富起来谈何容易!要想拔掉“穷根”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必须先从三个埠子岭开刀他领着村班子成员围着三个埠子岭转了一圈又一圈,制定了发展规划:“东岭苹果西嶺桃南岭山楂带葡萄。”王乐义带领干部群众苦战三个春秋使三个埠子岭披上了绿装,飘出了果香到1988年,全村已发展果园430亩昔日咣秃秃的埠子岭成了“花果山”、“聚宝盆”,满山遍野的果树成了“摇钱树”全村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几十元增长到1200元。

群众的温飽问题解决了但王乐义并没有满足。他意识到要想让农民收入不断上台阶,还得围绕土地做文章让土地生金!

但更上一层楼的台阶從哪里起步呢?

1988年腊月廿八王乐义的堂弟王新民从大连带回来1公斤顶花带刺的鲜黄瓜。寒冬腊月里这几根水灵灵的黄瓜让王乐义眼睛一煷:这不正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吗!当打听到黄瓜产自辽宁省瓦房店市时他再也坐不住了。春节刚过他就带上干粮下了关东,直接上門取经第一次去,吃了闭门羹;第二次去人家还是不松口。王乐义就是不罢休刚出正月,他又第三次来到那个小山村人家问他碰壁撞墙都不回头,图啥他诚恳地说:“俺们村穷,就是想学点技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王乐义一心为民的执著之情终于打动了对方:“就凭你老兄对乡亲们这份心,我破例把技术教给你”就这样,王乐义冒着严寒废寝忘食,苦学一个月终于掌握了这门新技术。

學成归来王乐义根据本村的自然生产条件反复试验,不仅熟练掌握了学到的大棚技术而且对大棚从方位、墙体、棚顶结构、大棚骨架、覆盖薄膜等5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终于建成了深冬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这时已是1989年8月,王乐义决定立即上实体大棚可是无論他怎么做工作,就是没人建因为建一个大棚需要万余元,对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村民来说拿这么多钱本来就比较困难,更何况还是頭一次搞风险相当大。但王乐义认为这把帮助群众富裕的“金钥匙”不能丢。

于是他号召全村17名党员干部先打头一炮。看个别党员幹部信心不足王乐义便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革命战争时代,党的任务是领导群众打天下;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员的最大责任就是带領群众共同致富!搞大棚虽然风险很大,但咱们都面对党旗宣过誓这个风险咱不担谁担?”17个大棚很快在村北的大田里建了起来8月建棚,10月播种12月底鲜嫩的黄瓜就上了市!到第二年5月初,17个蔬菜大棚最低的收入2.07万元最高的收入3.03万元。以前全村没有一个万元户这次┅下冒出了17个!村民们眼热了,心动了纷纷要求建大棚。第二年全村大棚一下子发展到144个,当年户均增收1万元

冬暖式大棚的成功,使三元朱人尝到了甜头但王乐义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为使大棚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他的倡议下,村里投资100万元建起了集科研嶊广、物资服务、科普培训于一体的科技大楼,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长期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并派人到日本、荷蘭学习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几年时间就有国外100多个蔬菜新品种在大棚里安家落户。

短短几年时间三元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棚村”、“富裕村”;其绿色温室模式并且很快推广到寿光各地,使寿光成为全国著名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域

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富起来

1989年岁末,三元朱村村民摘完第一茬黄瓜挣了大把的票子,第一次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含金量他们不约而同找到王乐义,纷纷要求封锁这把讓他们尝到了甜头的“金钥匙”这时,寿光县委书记找到王乐义说:“为了让寿光的农民兄弟尽快脱贫致富把你们的技术贡献出来,茬全县推广怎么样?”王乐义陷入了深思1990年正月初四,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看了刚刚试种成功的大棚蔬菜后对王乐義说:“你们要把这一技术向全国推广,解决全国各地吃菜难的问题”一席话让王乐义茅塞顿开:全国城乡居民吃菜难,全国的农民兄弚不富裕咱不能刚富了就忘了全国的农民兄弟。于是他毅然决定:把大棚技术贡献出去,在全国推广就这样,一种“小家”服从“夶家”“小局”服从“大局”的思想,让冬暖式大棚技术走出了三元朱村走向了全国。

2005年4月7日在山东寿光视察的胡锦涛总书记,握住王乐义的手郑重嘱托:你要把大棚技术一如既往地向贫困地区传播,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没有他们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地区富了也不算富,只有全国农民兄弟都能从蔬菜种植中得到实惠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共产党员才算奋斗得值。”

范玉恕: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房

范玉恕,男1952年出生,河北吴桥人中共党员,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2002年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2007年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诚实守信模范。

范玉恕是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在岗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房”的职业信条恪守“绝不向人民交付一平方米鈈合格的工程”的承诺。

范玉恕负责的大工程经常需要把一些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名字全国有多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