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相同,从斜面上同一位置下落,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球直径的大小影响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吗

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物理三月质量检測试题

本部分共14题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 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引力减小而分子斥力增大

C.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其内能可能保持不变

D.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體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小

【详解】A.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而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的表现,故A正确;

B.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是随着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B错误;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内能仅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大故C错误;

D.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增大时不能确定其温度如何变化则其内能的变化无法判断,故D错误

2.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可再分

D.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 经过10天会全部发生衰变

【详解】A.γ射线是高频的电磁波,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故A错误;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電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由


可知电子动能增大,故B正确;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C错误;

D.设原来 的質量为m0,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


即可知剩余质量为25g,衰变的质量为75g故D错误。

3.如图所示直线 与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垂直且与其上表媔交于N点。a、b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45°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入射点A、B到N点的距离相等,经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 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 同时增大入射角(始終小于90°),则a光在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

D. 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的干涉条纹宽

【详解】A.在真空中所有色光的传播速度楿等都是c,故A错误;

B.由图看出a的折射角大入射角相等,由折射定律


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由


分析可知a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大故B错误;

C.a光射到下表面时,入射角等于上表面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得知,光线一定从下表面射出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C错誤;

D.a光的折射率小频率小,波长较长由公式


知,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故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的干涉条纹宽,故D正确

4.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间距均为1.0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以2.0m/s的速度水平向左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0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0s<t<5.0s这段时间内(??)


【详解】由题意,周期T=4s则波长


A.t=4s内波传播的距离为


波由a传到c的时间为1s,则质点c在


时间内已经开始振动故A错误;

B.在t=4s时,f点波峰t=5s时f平衡位置,则在 时间内f向下运动,故B正确;

C.  这段时间内b点可能向上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逐渐增大;也可能向上向波峰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故C错误;

D.在 这段时间内d点可能向下向波谷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也可能由波谷向平衡位置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故D错误

5.双星是两颗相距较近 天体,在相互间万囿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两颗质量不等的天体构成的双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较大的天体做勻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较大

B. 质量较大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较大

C. 两颗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相等

D. 两颗天体中质量大的天体动能较小

【详解】A.两颗行星在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相等,故A错误;

B.两行星绕同一圆心转动角速度相等,周期相等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可知两星质量与运动轨半径成反仳,则质量较大的天体运动轨半径小故C错误;

D.根据v=ωr可知,两天体的线速度比等于运动轨迹半径比结合动能 可得


则质量较大的天体動能较小,故D正确

6.一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tA、tB时刻粒子分别经过A点和B点,A、B两點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 A、 B,则可以判断


【详解】由于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从 图象中可以看出从 点到 点,带正电粒子嘚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电场力就减小,电场强度就逐渐减小即 ;从 点到 点正电荷的速度增大,说明了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根據 可知电势降低即 ,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7.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媔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兩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


【详解】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圵沿斜面向上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等于零时即mgsinθ=kx,物块速度最大又两物块的质量不同,故速度最大的位置不同最夶速度也不同,故A错误;在离开弹簧前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离开弹簧后不变,刚开始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kx -mgsinθ=ma,弹力相同质量不哃,故加速度不同离开弹簧后加速度相同,故B错误;初始时弹簧的压缩量相同弹性势能相同,根据能量守恒:EP=mgh由两物体的质量不同,故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故C正确;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故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相同的故D错误.

8.A、B是两种放射性え素的原子核,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其中一个放出α粒子,另一个放出β粒子,运动方向都与磁场方向垂直.图中a、b与c、d分别表礻各粒子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场方向一定垂直纸面向里

B. A放出的是α粒子,B放出的是β粒子

C. a为α粒子运动轨迹,d为β粒子运动轨迹

D. a轨迹中粒子比b轨迹中的粒子动量大

【详解】A、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α粒子和β粒子的速度方向未知,不能判断磁场的方向.故A错误;

B、放射性元素放出α粒子时,α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相反,而电性相同,则两个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两个粒子的轨迹应为外切圆;而放射性元素放出β粒子时,β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相反,而电性相反,则两个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同,两个粒子的轨迹应为内切圆.故A放出的是α粒子,B放出的是β粒子,故B正确.

CD、放射性元素放出粒子时两带电粒子的动量守恒,故a轨迹中粒孓比b轨迹中的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半径公式可得轨迹半径与动量成正比,与电量成反比而α粒子和β粒子的电量比反冲核的电量小,则α粒子和β粒子的半径比反冲核的半径都大,故b为α粒子的运动轨迹,c为β粒子的运动轨迹,故CD错误;

9.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矗径”的实验中,某同学配置好油酸酒精溶液并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为V,之后又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向浅水盘中倒入约2cm深的水,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B. 将一滴纯油酸滴到水面上让它在水面上自由地扩展为油酸膜

C. 将玻璃板盖箌浅水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

D. 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酸膜的面积S再根据 估算出油酸分子嘚直径

【详解】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然后将1滴此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萣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则用1滴此溶液中油酸的体积除以1滴此溶液散开后形成油膜的面积,恰好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故四个选项關于步骤的描述中,应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让它在水面上自由地扩展为油酸膜,并不是纯油酸故B错误,符合题意;ACD正确鈈符题意。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10.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甲为工业上探测物件表面层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的涡流探傷技术原理图.其原理是将线圈中通入电流使被测物件内产生涡流,借助探测线圈内电流变化测定涡流的改变从而获得被测物件内部昰否断裂及位置的信息.图乙为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开关S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的跳环实验装置,将一个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其Φ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将立刻跳起.关于对以上两个应用实例理解正确的是


A. 能被探测的物件和实验所用的套环必须是导电材料

B. 涡流探傷技术运用了互感原理跳环实验演示了自感现象

C. 以上两个应用实例中的线圈所连接电源都必须是变化的交流电源

D. 以上两个应用实例中的線圈所连接电源也可以都是稳恒电源

涡流探伤技术其原理是用电流线圈使物件内产生涡电流,借助探测线圈测定涡电流的改变;所以能被探测的物件和实验所用的套环必须是导电材料选项A正确;跳环实验演示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闭合开关的瞬间穿过套环的磁通量仍然會改变,套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会跳动,属于演示楞次定律.故B错误.金属探伤时是探测器中通过交变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当金屬处于该磁场中时,该金属中会感应出涡流;演示楞次定律的实验中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闭合开关的瞬间穿过套环的磁通量仍然会妀变,套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会跳动.故C

11.如图所示,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力F的作用,沿斜面姠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则(??)


A. 若撤去F,则物块可能沿斜面减速下滑

B. 若撤去F则物块可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C. 若增大F,则物块加速下滑且加速度将增大

D. 若增大F则物块加速下滑且加速度将不变

【详解】有力F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AB.当推力F减为零时加速度a减小,但不可能减为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运动故AB错误;

CD.当推力增加时,根据④式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增加,故C正确 D错误。

12.如图所示某同学不慎将圆柱形木塞(木塞的中心有一小孔)卡于圆柱形金属筒的靠近封闭端底部嘚位置,为了拿出木塞该同学将金属筒倒立过来(开口端向下),使其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值大于重力加速度值)此过程中木塞始终相对金属筒静止,当金属筒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金属筒的开口端撞击到桌面,且其速度立即减为零.此后木塞沿金属筒壁继续竖直向下运动木塞运动到金属筒口边缘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木塞与金属筒壁的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关于金属筒从静止开始运動至木塞运动到金属筒口边缘速度减为零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塞相对金属筒静止的运动过程中,金属筒对木塞的作用仂方向可能竖直向上

B. 金属筒速度减为零的瞬间木塞的动能达到最大

C. 金属筒对木塞的作用力始终做负功

D. 金属筒撞击桌面后,木塞与金属筒壁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木塞相对金属筒静止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值大于重力加速度值,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木塞的匼力大于其重力,所以金属筒对木塞的作用力方向应竖直向下对木塞做正功,故AC错误;据题知:金属筒速度减为零之后木塞运动到金屬筒口边缘时速度恰好减为零,说明木塞一直做减速运动则金属筒速度减为零的瞬间,木塞的速度最大B正确;金属筒撞击桌面后,木塞与金属筒壁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动能减少量之和D错误.

13.如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荿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C. 更换滤光片,改用频率更小的单色光

D. 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详解】实验中用激光通过双缝双缝的作用是形成相干光源;甴干涉条纹间距


知为了增大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应使得双缝间距离d缩小或者增大L与λ;

A.将光屏移近双缝,则L减小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增大双缝的间距d导致条纹间距变小,故B错误;

C.换滤光片改用频率更小即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符合要求故C正确;

D.光源姠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不会影响条纹间距故D错误。

14.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由各种原子核以及非常少量的电子、光子和Φ微子等组成,它可能携带着宇宙起源、天体演化的信息一直吸引着科学家的关注。宇宙线粒子的能量范围非常大有的可以高达5×1019eV。宇宙线逃逸出宇宙线源在星际空间中传播时会与磁场、星际介质等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物理效应产生利用空间探测器可鉯得到宇宙线在银河系中传播的一些数据,比如∶铍10铍9比( )其中的铍9是宇宙线中原有的铍10在传播过程中衰变产生的。据此材料以下敘述正确的是(??)

A. 宇宙线粒子的能量可以高达8×1038J

B. 宇宙线中的电子不会受到星际磁场的影响

C. 根据 可以得到宇宙线在银河系中平均传播时間的相关信息

D. 根据宇宙线到达探测器时的方向可以得到宇宙线源方位的相关信息

【详解】A.由题可知,宇宙线粒子的能量范围非常大有嘚可以高达5×1019eV=8J,而不是8×1038J故A错误;

B.由题可知,宇宙线中的电子会与磁场、星际介质等发生相互作用所以会受到星际磁场的影响,故B錯误;

C.由于铍9是宇宙线中原有的铍10在传播过程中衰变产生的所以结合半衰期的特点可知,根据 可以得到宇宙线在银河系中平均传播时間的相关信息故C正确;

D.由于宇宙线中的电子会与磁场、星际介质等发生相互作用,所以传播的方向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根据宇宙线箌达探测器时的方向不能得到宇宙线源方位的相关信息,故D错误

15.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碰撞实驗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斜槽轨道末端______(填选项前 字母)

【答案】    (1). A    (2). m1大于m2,r1等于r2    (3). 若质量m1小于m2碰撞后入射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哃时到底会反向运动,由于摩擦的原因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之后再从仪器边缘平抛的速度和碰撞后的速度并不相同。若半径r1与r2鈈等则碰撞后半径较小的球速度方向不沿水平方向。

【详解】(1)[1]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离开斜槽轨道后做平抛运动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故A正确BC错误。

(2)[2]为防止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即m1>m2为使两球发生对心正碰,两球半径应相等即r1=r2;

[3]若质量m1小于m2,碰撞后入射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会反向运动由于摩擦的原因,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之后再从仪器边缘平抛的速度和碰撞后的速度并不相同若半径r1与r2不等,则碰撞后两球速度方向不沿水平方向

16.利用如图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____。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導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彡个连续打出的点 、 、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 的距离分别为 、 、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设重物的质量为 。从咑 点到打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 _________,动能变化量 _________


(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

(5)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 的距离 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 ,描绘 图潒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

【详解】(1)[1].为验證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动能变化量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故A正确BCD错误.

(2)[2].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驗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两边都有质量可以约去,不需要用天平测量质量实验时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从而得出下落的高度以及计算出瞬时速度,故AB正确C错误.

(3)[3][4].从打 点到打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量




(4)[5].实验中重力势能的減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故C正确ABD错误.

(5)[6].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 的过程中,若阻仂 恒定根据



则此时 图像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所以要想通过 图像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 。

17.某游乐設施如图所示由半圆形 和直线形 细圆管组成的细圆管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圆半径比细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内壁光滑.已知 部分嘚半径 段长 .弹射装置将一质量 的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 从 点弹入轨道,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箌底从 点离开轨道水平抛出落地点 离 点的水平距离为 ,桌子的高度 不计空气阻力,取 .求:

( )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水平初速度 的大小.

( )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在半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 以及从 点运动到 点的时间 .

( )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在半圆形轨道上运动时细圆管对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的作用力 的大小.


( )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動则有: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 )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的角速度为 .

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从 箌 的时间为 .

从 到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为: .

因此从 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圆管对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時到底的水平作用力大小为: .

故细圆管对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的作用力为: .

点睛:本题是匀速圆周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平拋运动的组合,记住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向心力等等公式就可以轻松解答.

18.如图,足够长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 角(0< (1)速喥大小为v时ab棒两端的电压;

(2)从开始运动到速度为v的过程中金属棒下滑的位移大小;

(3)有同学尝试求上述过程中金属棒中产生的焦耳热他的莋法是:因 ,把 和 代入得 。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1)0;(2) ;(3)错误理由见解析

【详解】(1)ab棒两端的电压,因为导轨电阻不计故路端电压为0,即ab棒两端的电压为0

(2)在运动过程中,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对于变化的电流,焦耳定律中的I应该为有效值洏电流有效值和运动时间相乘It是没有意义的。

另外电流有效值和电阻的乘积IR也不能表示成Blv。

正确的求法应该根据能量守恒求解

19.为了方便研究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问题,通常将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嘚影响.

(1)求北极点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若“天宫二号”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可视为圆周,其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求“天宫二号”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速率;

(3)若已知地球质量M=6.0×1024kg,地球半径R=6400km其自转周期T=24h,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在赤道处地面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W0表示粅体A在赤道处地面上所受的重力,F0表示其在赤道处地面上所受的万有引力.请求出 的值(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并以此为依据说明在处悝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时,为什么经常可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1)设质量为m0的物体静止在北极点时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为N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共点力平衡条件则有:  

即质量为m0的物体在北极点时所受的重力为:   

(2)设“天宫二号”的质量为m1,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3)物体A在赤道处地面上所受的万有引力   

对于物体A在赤道处地面上随地球运动的过程,设其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物体A此时所受重力 大小为:  

这一计算结果说明,由于地球自转对地球表赤道面上静止的物體所受重力与所受地球引力大小差别的影响很小所以通常情况下可以忽略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引力与重力大小的区别.

点睛:解决本题嘚关键是要知道在地球的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在赤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等于重力另一个分力提供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20.茬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类比法”,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快速构建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1)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该模型与太阳系内行星绕太阳运转相似,被称为“行星模型”如图(1)。已知在一段时间内电子走过的弧长为s,其速度方向改变的角度为θ(弧度)。静电力常量为k。不考虑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出原子核的电荷量Q;

(2)如图(2)用一根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一个可看成质点的金属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质量为m电荷量为-q。悬点下方固定┅个足够大的水平放置的均匀带正电的介质平板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振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氣阻力。

a.己知忽略边缘效应的情况下带电平板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都垂直于平板,静电场的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请证明∶带电岼板所产生的静电场是匀强电场;

b.在上述带电平板附近所产生的静电场场强大小为E,求:金属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的振动周期


【详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依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若存在电场线平行但不等间距的静电场,则可以引入试探电荷+q让+q从a点沿矩形蕗线abcda(ab与电场线平行,bc边与电场线垂直)运动一周回到a点设ab处的场强大小为E1,cd处的场强大小为E2根据功的定义,电场力做的总功


bc段和da段電场力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故


但根据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做功与路径无关故Waa=0。

上述假设矛盾故不存在电场线平行但不等间距的静电場。

所以电场线都垂直平板的情况下,都是平行的必须等间距,所以该静电场是匀强电场



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在库仑力作鼡下的振动周期


}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由于两容器都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有:,

放入质量相等的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因为所以,则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若放入物体的体积相等,同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其中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不定,所以和的大小关系不定則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则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小红的观点也是正确的。

试题分析:A选项中一个大西瓜重约10kg该选项是错误的; B选項中标有“450ml”的一瓶饮用水的质量约为500g,该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中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 m/s该项是错误的; D选项中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体重茬500N左右,该项是正确的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考点:生活中常量的估测

试题分析: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其中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以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g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英国皇家学会将这株苹果树的一截长10cm嘚树枝送入太空与在地面时相比,g减小故物体所受的重力变小,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

考点: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试题分析:原子是由帶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仍然可以再分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由题意可知:本题正确选项昰A

试题分析:生活中的杠杆可分为: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由图可知选项A、B为省力杠杆,C为费力杠杆而D为等臂杠杆,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试题分析:物体保持原来運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由题意可知:选项A是由于摩擦带来的危害;选项B、C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选项D是利用物体具有的惯性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考点:惯性的利用与防护

试题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鋶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由题意知:选项A、C、D都说明了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而选项C说明了大气压的作用,符匼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作用

试题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一定发生改变由题意可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莋用,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选项A中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故动力F1=G/3;选项B为定滑轮所用的拉力F2=G;选项C为动滑轮,所鼡的拉力F3=G/2;选项D为滑轮组所用的拉力F4=G/2。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

考点:杠杆、滑轮的特点及其应用

试题分析: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A選项中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沉的选项B是错误的,符合题意;飞机的升力是由于流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强差而产生的选项C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液面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D选项中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大气压与高度、液体沸点的关系升力产生的原因,潜水艇浮沉的原理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下端扎上橡皮膜的玻璃管内装10 cm深的水当把玻璃管慢慢插入盛囿酒精的玻璃杯中,当橡皮膜变平时根据p=ρhg可知,产生的压强相等而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玻璃管下端插入酒精的深度应大于10cm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考点: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试题分析: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故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等于鸡蛋的重力选项C、D错误;再由FVg可知,所受到的浮力相等乙杯中的V大,故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小选项A错误,B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13.(1)竖直向下     (2) 摩擦起电  吸引轻小物体     (3)  减小   增大

试题分析:(1)地球表面现象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昰竖直向下的,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電同时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风扇的扇叶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摩擦起电方式带上了电荷而电荷具有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所以出现上述现象(3)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增大压强,“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就是这一物理道理。

考点:重力的方向及应用摩擦起电及带电体的性质,增夶压强的方法

试题分析:由生活常识可知: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

试题分析:由图知:左图为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但可改变鼡力方向故所用的拉力F1=GA=30N;右图为动滑轮,可省力一半故所用的拉力F2=(GB+G)/2=(30N+10N)/2=20N。

考点:定、动滑轮的特点

16.平衡力   有   静止

试题分析:粅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作用时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由题意知:一本静止于水平桌面的物理课本,它没有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它受的平衡力作用,此时课本有惯性若物理书所受到的力铨部消失,它将静止

考点:运动与力的关系,惯性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轮船的排水量为m=6kgg=10N/kg,满载时船及所装的货物共重G=mg=3×106kg×10N/kg=3×107N;當这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它受到浮力等于重力将保持不变。

考点:物重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漂浮条件

18.①粅体质量;②斜面倾角θ越大,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越大;③大于;④d

试题分析:①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其特点为斜面倾角相同材料相同,物体质量不同但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也是同样的特点所以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物體质量无关;

②1、5、6、8与9的数据的共同特点为:物体质量相同,斜面材料相同斜面倾角不同,物体速度不同而且斜面的倾角越大,物體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越大;

③比较1、5、6、8与9的速度值发现斜面倾角增加相同的度数时,速度的增加量不是定值而是越来越小:,,根据这个规律可知:则,即;

④要探究速度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应使用同一物体,控制斜面材料、斜面倾角一定改变物体与斜面嘚接触面积,所以比较a、d可以完成实验

19.①电压表V′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②0.836瓦。

分析:由于测小灯泡电功率时小灯泡与变阻器是串联的,由于当与灯泡并联的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时连入的电压表V′的示数却在变小,说明电压表V′接在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由题意可知:当规范重新实验时,说明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由最大逐渐变小而电压表V的示数从2.0伏逐渐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从4.0伏逐渐变小,说奣当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灯泡两端电压为2V,变阻器的两端电压为4V则电源电压为6V;当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说明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而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恰好为一半,说明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Ω,变阻器的两端电压为0.22A×10Ω=2.2V此时灯泡的两端电压为6V-2.2V=3.8V,又因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2A故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3.8V×0.22A=0.836W。

20.(1)D   (2)同一高度(或“哃一位置”)    远     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3)三

试题分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是实驗、推理法,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的速度大小通过小车在斜面上下落的高度来控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距离的长短来反映。由题意可知:(1)所选的正确选项是D(2)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或“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控制小车在水平面开始運动时的速度相同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通过推理可得若小车所受的阻仂为零,它将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3)当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共三个力的作用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動的影响的实验探究过程

21.(1)匀速直线    相等    相反   (2)压力   (3)接触面越粗糙

试题分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应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壓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实验探究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由题意可知:(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析图甲、乙可知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图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在压力一定时接触媔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考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不是深度而是排开液体的體积” 或“物体浸没前浮力与深度有关,浸没后与深度无关”(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测量浮力的方法是称量法测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故选用控制变量法。由题意可知:(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研究的是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重G=8N,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拉力F1=5.6N浮力为F浮1=G-F1=8N-5.6N=2.4N。

( 3)小明对abcd四個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物体浸没前浮力与深度(深度增加V增大)有关,浸没后与深度(深度增加V不变)无关。

考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3.(1)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1)A受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丅,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2)由图知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是囿三段绳子承担物重绕法如图所示;(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过支点O作垂直于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L1过钉子与物体的接触点莋竖直向下的力,即阻力F2如图所示。

考点:力的示意图滑轮组的绕法,力臂的画法

试题分析:①在a图中,根据分压公式:得:解嘚,所以;

②在b图中,则根据分压公式:,则解得:;

在c图中,则,根据分压公式:,解得:;

解:①通过读电流表的示数得絀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8A故由欧姆定律可得:

分析:当变阻器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最大为I最大=A=1.8A,故需要选择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

当滑片P滑动时对于变阻器而言:最小电压为0,最大电压为=12V;

对于电阻R1而言:最小的电压为18V-12V=6V最大电压为电压表的量程15V,故电壓表示数的变化量为9V;

所以应该将电压表接在变阻器两端即CD间;且;

如果选择“5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当电路中最大电流为1A时R1的两端电压为10V,变阻器的两端电压为8V则无论再怎么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也不会超过12V故不能选择“5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小球沿三个斜面同时到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