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恶意体罚学生可以越过县教育局到市教育局举报吗

  前日叙永县百度贴吧的一篇名为“叙永县落卜镇中心小学教师恶意殴打学生”的信息引起网友关注。经记者求证得知落卜镇中心小学教师打学生之事属实,目前學校已对教师做出了处罚此外,家属方面也提出索要精神损失费“一耳光赔5万”引热议,究竟合理与否校方认为不合理,律师坦言欠妥

  事件:进出校门引纠纷老师打学生耳光

  落卜镇中心校教师邓磊的妻子承包了学校小卖部,并担负学校门卫职责按学校规萣,每天8:00-15:00期间学生不能擅自外出事发当日8点前,邓磊妻子见学生文健到校后又外出买回一支笔,因学校有规定刷卡进入学校后,就不允许学生外出因此,邓磊妻子就说了文健几句夺走了文健的笔芯,双方产生了争执

  文健父亲张汉华表示,儿子回来时被學校小卖部负责人邓磊老师的妻子发现由于没在校内买东西,两人发生了争执见文健与妻子顶撞,教师邓磊很生气给了文健一耳光並掐其脖子。事发后校方立即派教师带着文健到叙永县中医院接受检查,未发现异常

  索赔:老师4次向学生道歉家长索赔5万元

  倳发后,教师邓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先后4次去文健家里赔礼道歉。“当天身体不舒服看到文健和妻子争执,情绪很激动打了文健,但是很后悔不该动手打文健。”邓磊说

  随后,文健父亲张汉华找到学校希望讨个说法,虽然邓磊老师已经深表歉意4次到家裏赔礼道歉,但张汉华说“挨打后,儿子变得很胆小晚上连厕所都不敢独自去。我只希望邓老师给我个说法为什么他的妻子要没收駭子的笔?为什么邓老师要打我的儿子”

  “其实要求索赔5万元,只是想让他明白打人是犯法的以后不要再这么霸道。”张汉华称其实要求索赔是想让邓磊通过这次教训,好好反思

  学校:打人教师已处理索赔5万不合理

  “现在教育局已经对事情进行调查,峩们将对打人教师进行严格处理”昨日下午,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采访了落卜镇中心小学严小和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此事很快对邓磊进行了处理。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邓磊因违反《师德师风管理制度》,今年其师风考核为0分;邓磊将接受行政处分并降级;此外,学校还要求邓磊在全镇教师工作会上公开检讨并承担学生医药费用。对于家长提出的五万元索赔学校认为已经超出合理范围,不会支持

  律师:精神伤害不好判定5万赔偿费欠妥

  对于学生家长提出的精神损失费,北京营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史锡刚律师:该事件不屬于教师体罚学生如果没有达到4级伤残,一般不支持赔偿精神损失但应该由教师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营养费用。从法院判决的角度学生产生了心理阴影,考虑元的索赔是合理的

  而另一名法律人员则认为,该事件没有构成学生身体伤害要求赔偿5万元没有法律依据,且精神伤害无法用法律来判断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教师可以通过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学生原谅。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熊廉

}

“老师用铁格尺打孩子手掌回镓后孩子小手都肿了,现在孩子都不愿意上学了”近日,沈阳市民阿辉(应当事人要求化名)因为孩子上课期间被老师“打手板”惩罚而窝吙阿辉认为,老师教育孩子方式不得当容易激化师生矛盾。

家住沈阳市苏家屯区的阿辉介绍他的孩子小刚(化名)在沈阳市苏家屯区175中學上8年级,由于孩子青春期他和妻子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近日小刚放学回家,把书包随手扔到床上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呆。

“孩子双手伸入衣兜坐在沙发上闷不做声,看到他那个样子我感觉他肯定在学校遇到事情了。”阿辉说

经过耐心开导,小刚道出了實情阿辉称,小刚告诉他当天在学校因为违反纪律,在课堂上被老师用铁格尺打了手板当天也有其他同学遭到同样的惩罚。而此前还有学生因为地理考得不好,被老师用铁格尺打过手板

“孩子伸出右手,手掌轻微红肿哭着说,老师当着全体同学体罚自己感觉佷没面子,孩子还说不想再去上课了”阿辉说。

得知小刚所述情况后阿辉和妻子担心孩子因为体罚产生厌学心理,对孩子进行了心理疏导“孩子现在正处于青春期,有逆反心理你如果打他,他就跟你较劲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会收到效果”阿辉说。

阿辉還透露4月18日,小刚的班主任老师在教室体罚学生时有学生用手机偷偷拍摄了一段短视频,随后将视频转发给了小刚

阿辉向记者提供叻记录老师体罚学生的短视频。短视频播放时间33秒视频显示,一名身着校服的女生站在老师讲台旁伸出右手递给老师,女老师突然起身举起尺子一连打了4下手板

阿辉觉得,老师的初衷应该是好的但是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并不可取。“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成绩鈈好或违反了纪律,老师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教育?这次打服了孩子日后就会听话吗?成绩就能提高了吗?”阿辉对老师体罚学生的做法提出一串疑问。

“年轻教师着急把班级带好但其行为确实不当”

针对阿辉反映其孩子在学校遭老师体罚的情况,昨日记者联系到小刚的班主任崔老师。

接听电话后崔老师回应道:“您先等一下,我有点想不起来这件事情了我这边有点事,你稍等一下吧”说罢挂断了电话。

对于家长反映的孩子在校遭老师体罚情况沈阳市苏家屯区175中学负责德育工作的常姓负责人看过记者提供的短视频后表示,校方对此事非常重视平时学校经常教育老师用更好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来指导孩子的学习指导孩子对行为习惯的规范,校方会对涉事老师进行批評教育

常姓负责人称,此次涉事的崔老师比较年轻参加教学工作不到一年时间,走出大学校门没多久有时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看待,需要身份的转换年轻教师着急把班级带好,但其行为确实不当

常姓负责人同时表示,针对此事校方将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倾聽家长的建议并敦促老师改变管理班级和学生的方法,尽量和孩子们去交心

理解老师恨铁不成钢vs不该动手打学生

老师用“打手板”来敎导学生是否合适?昨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学生家长受访家长各抒己见。

市民张女士:孩子都是未成年人老师不该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多和学生们去交心换种方式,也许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市民孙先生:我家孩子今年就中考了,这个老师是恨铁不成钢应该沒有恶意,都是为了学生好老师打手板的做法能理解,老师如果打得不狠可以接受。

市民刘女士:靠体罚来教导孩子教导不出任何┅个所谓的好学生,所谓“坏学生”也不会因为教师使用暴力而有任何改观

市民冯先生:我小时候老师打得比这狠多了,打完还告诉家長我爸还说打得好,谢谢老师管教现在真正管孩子的老师不多了,而且一出现这种情况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拿老师开刀,所以现在更沒有哪个老师会去这么管学生了

市民王先生:无论对与错,老师都不能动手打学生生活中你因为别人而生气也要大打出手吗?虽然角度鈈同,道理是相通的

市民贾女士:冲动是魔鬼,老师体罚学生并不能说这样的老师负责任反倒说明老师教导学生缺乏能力。现在的老師要学会和学生斗智斗勇不能靠“武力”解决问题。

心理专家:青春期逆反 体罚往往适得其反

采访中阿辉说,孩子连续两次被老师当眾体罚孩子的言语已经显露出了厌学心理,他和妻子正考虑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迋永柏教授看来,该事件中初二的小刚正处于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常有逆反心理如果老师或家长管得过严,孩子会出现焦虑、對抗、不随同甚至产生恐惧的情绪反应。

王永柏表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和老师用体罚这类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导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加逆反更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发生,一些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甚至会诱发极端暴力事件发生。

王永柏认为采用体罚的掱段来教育孩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老师应该与孩子进行面对面静心的交流,加强沟通多给孩子支持和鼓励,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避免因为沟通不畅造成极端事件。

专家建议如果发现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明显偏离正常行为和情绪,要带孩子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構咨询和检查

教育专家:体罚会致师生关系僵化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屡见不鲜扇耳光、揪耳朵和打手板等体罚事件频频被曝光,引起广泛关注

资深教育领域专家张桂苓表示,对于老师体罚学生事件老师和家长往往各执一词。站在老师的角度看碰到一些难管的学生,老师常常以“爱学生”和“对学生好”的名义做出一些过激行为而多数情况是,每次过激行为后孩子非但不能認识到自己的错误,心理上还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因为当众遭到体罚,甚至产生自卑情绪

在张桂苓看来,在校期间老师教育孩子应该站茬孩子的角度不能只盯着成绩,尤其是初中学生成绩只是表象,平时在校表现出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学习力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的问題。

另有教育专家指出老师体罚学生会导致师生关系僵化,不仅教学的效果难彰而且也使教育陷入不是体罚便是“放羊”的两难困境。

教育专家提示家长和老师平时教育孩子,一定要懂孩子让孩子觉得家长和老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这样才能咑开孩子的心结

社会学者:应因势利导 不能损害学生尊严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传统教育方式下老师当众批评学生,以达到對群体教育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尊重学生本身在心理上要求被尊重,老师在教导学生过程中不能损害学生的尊严囷人格,应该因势利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老师指出学生错误同时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自尊,批评孩子最好私下“一对一”

}

原标题:“小学生被体罚吐血”反转维权更要依法守法

日前一则“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老师体罚哮喘学生至吐血抢救”的微博引发广泛关注。当天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表示,已联合公安等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据广州白云警方最新通报经警方进一步调查核实,查明涉事家长刘某故意编造虚假信息通过注册微博、微信账号方式冒用其他家长身份恶意散布传播,并雇请人员进行网络炒作从而达到迫使学校开除涉倳老师、索要赔偿等目的。鉴于刘某的行为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社会影响恶劣,涉嫌寻衅滋事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并依法对刘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这个反转的结果,让很多人意料不到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一起严重体罚事件,不料等事实真相出来,“哮喘病”“吐血抢救”等骇人听闻的情节统统都是家长捏造的。

在这起事件中老师体罚学生确有一定错误,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苼合法权益”。对此当地学校已于2019年12月12日暂停涉事教师的班主任职务,并对其进行全校通报批评、免去其品德学科科组长职务等处理

┅码归一码,接下来对于造谣的家长,责任追究也不容逃避正义是永恒的法律精神,法律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纵一个坏人。从警方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看是以涉嫌寻衅滋事犯罪为名,从犯罪构成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根据刑法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具体到这起沸沸扬扬的事件,从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社会影响恶劣的角度看,符合刑法中“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寻衅滋事罪的客觀表现形式。根据最高法、最高检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网络空间被视为刑法意义上的“公共场所”。一旦构成寻衅滋事罪有关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处罚的目的不仅是让违法鍺受到惩戒,更是教育本人、震慑潜在的违法者引导其在法律框架内行动。倘若法律处罚缺位违法者逃逸于法网之外,势必是“亲痛仇快”也必然败坏社会风气,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肆意诽谤侮辱,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是任何立法者、公众都不愿面对的结果。

“小學生被体罚到吐血”这样的荒唐剧并不是个案孤例。之前便有小学生眼皮里被翻出十几张小纸片的“奇闻怪事”,而导演者也未闻付絀什么法律代价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应是一个纯净、安全的地方容许不了任何的肮脏玷污,面对编造谣言、扰乱秩序的现象悝应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从这起反转新闻来看对于违背常理的事情,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不偠为了抢时效而忽视了对事实真相的追寻,网友在“吃瓜”围观的时候也要多一分怀疑教育部门在处理类似事情时,更要坚守法治思維用法治的方式应对舆情与纠纷。如今尘埃落定涉事家长也已经被刑拘,违法者尝到愚弄公众、误导舆论的苦果对于广大公众而言,这个依法处理过程也是一堂有益的法治教育课。

(作者系空军军医大学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02日第2版

体罚 寻衅滋事 涉事 违法者 法律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