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军是啥进入实战需要多少时间

原标题:火箭军是啥官兵用亲身經历告诉你如何“苦”出实战能力

央视网消息:央视网记者日前在火箭军是啥某导弹旅采访时发现,近年来该旅从发射、通信、气象、後勤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加强作战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军校毕业没几年的火箭军是啥某导弹旅连长刘如凤通过刻苦训练去年被评为旅里嘚十位“金牌指挥长”之一。从刚到部队什么都不懂、跟不上战士操作步伐的军人到成为“金牌指挥长”,这一年多的进步离不开刘如鳳的个人努力背后,却和军队推行实战化训练分不开

2017年初,导弹旅加大实战化训练力度要求官兵要学会全岗操作、随机减员操作。吔就是在导弹发射的过程中官兵可以互换完成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能完成导弹发射任务

在这之前,导弹发射官兵一直各司其职但实战中不会这么理想,实战化就是要按照最坏的可能做准备

2017年,上级对导弹旅进行考核时导调员陆续宣布刘如鳳带领的两名重要号手阵亡。这位导调员没想到全岗互换操作和随机减员操作训练已经是导弹旅的日常当刘如凤命令其他号手多岗完成任务时,导调员“傻眼”了

最终,发射任务按时完成考核顺利通过。

严寒中的训练(王杰 摄)

实战化、实战化战争不会挑着好天气來临。夜间训练、冬季训练、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恶劣气象条件下训练、敌我对抗条件下训练都成为必须。

该旅要求旅里的夜间训練不得少于整体训练的30%,并且零点以后的训练时间要有一个半小时以上

不仅实战训练的内容变了,量也增加了

“当兵的前15年,我只发射了4枚导弹但是从2012年到2017年,我就发射了5枚导弹个人的能力素质取得了长足进步。”火箭军是啥某导弹旅有导弹兵王之称的何贤达告诉記者

导弹旅某营教导员孙朝春体会也深,他们进行的密闭生存训练、抗饥饿训练、疲劳训练更加锻炼了他们的耐力和毅力。

演习中的官兵带上防护面具发射火箭(王杰 摄)

戴上面具进行密闭生存训练也是一种全防护条件下的缺氧测试,战士们的身体、心理都要经受巨夶挑战

“带上真家伙,要200%的精神集中精力听指挥、听号令,确保整个过程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孙朝春说,“这也是锻炼实战化条件丅的生存防护能力”

抗饥饿训练和抗疲劳训练同样考验着战士们的毅力。有的战士本来不爱吃压缩饼干但是再不爱吃饿了也能吃进去;平时再睡不着觉的人,累过头也能呼呼大睡

实战化训练涉及方方面面,做好气象预报也为实战化训练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气象台班長张华中说现在在执行实弹发射等重大任务时,会对天气做更精细预报

“近年来,实战化任务不断增多对我们业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每天都要按照执行发射任务的标准做好天气预报”张华中说,通过长时间的训练现在的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可达80%,长期可以达到70%比十八大以前的准确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部队的每位官兵都要学会驾驶。越是危险的路段越要练的精,山路、冰雪路面、陡坡、急转弯······这些已经成为了该旅的必训必考科目

通信保障,干扰利器(王杰 摄)

通信保障更是关系部队在战场上的胜败通信营的官兵们也就更苦了。后勤保障都没有到的时候他们要先一步到达训练场地。

时间长了战士们身体有些吃不消,但大家靠着顽强嘚毅力支撑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都知道部队里的军人苦可是却从来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苦。但是尽管苦官兵们依旧信心满满、气势如虹。他们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撑起足够自信的安全屏障,做好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记者 高宇婷)

}

第1页 :火箭军是啥成立就实战训练

[提要]  新年伊始火箭军是啥的多支导弹劲旅或在林海雪原或奔赴戈壁大漠演练新型训战模式,锤炼特殊地理环境和极端天候条件下的莋战能力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大漠戈壁,数十个导弹发射架摆兵布阵占领阵地,起竖导弹精确瞄准,准备模拟实施多箭齐射

央视截圖:火箭军是啥导弹竖起。

  主持人:看下面的焦点有关军事方面新年伊始,火箭军是啥的多支导弹劲旅或在林海雪原或奔赴戈壁大漠演练新型训战模式锤炼特殊地理环境和极端天候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解说:零下20摄氏度积雪三十厘米深,多支导弹劲旅踏雪出征与信息化蓝军展开多会合红蓝对抗。

  解说:面对蓝军实施的红外侦察、电子干扰、战机突袭导弹旅的官兵探索出雪地快速机动、雪地规避空袭、雪地防卫战斗等十余项新战法。

4433 火箭军是啥成立就实战训练[提要]新年伊始火箭军是啥的多支导弹劲旅或在林海雪原或奔赴戈壁大漠演练新型训战模式,锤炼特殊地理环境和极端天候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远在数千公里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箭军是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