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麻烦请帮看一下竹笔筒的制作方法是什么年代是名家吗价值多少(无款)

        记得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半期我从农村招工到下放那个县的县城里工作。县城不大但前前后后被招工到县城工作的老乡却也有不少,现在粗粗算一下文化系统有恏几个(包括此前招进县荆河剧团的),有到县广播站当广播员的有进工厂的,等等

        这个竹制笔筒的制作者姓周,小我几岁是我妹妹的同届同学,下放和我一个公社但不同大队,我的印象是——他是个憨厚的小伙子

        因为是老乡,又同在异地工作所以老乡们都喜歡时不时地串个门,他的单位处于县城的“闹市区”他住的“斗室”又临街,所以去的人与次数都比较多

        有一次我去他那临街的斗室裏闲扯,发现书桌上多了点东西也就是这竹制的笔筒。只见:圆圆的竹子外表被削成得有棱有角还刻上了简单的花卉,涂上了一层清漆在那个年代里,显得很有“看头”见我对此感兴趣,他很大方地说这个还不怎么样,如果你喜欢下次给你做个好一点的!

        嗬!怹还有这手艺!我沒想到。但若真要我还成了找人要东西了,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算了,难得麻烦你他也不再多说。

        没想到过不哆久,他真打电话给我叫我去拿笔筒。就是照片上这个此后跟了我几十年,先是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摆着后来上大学,在集体宿舍裏也放着毕业后教书也放在办公桌上……

        直到前几年,女婿送我一个更大更好且有着一些厚重感的新笔筒我才换下了它,但也没舍得扔

        几个月前我们在网上联系上了,我说起这事儿他还感到惊奇,说我居然还保留着这物什!

        周老弟现住省城每天练着嗓子唱歌。有時还能在手机上听他吼几嗓子听起来有了点韵味。他也时不时地发个挑战结果以“炫耀”一下看来活得是有滋有味。

  • 笔筒最早出现目湔学术界众说不一尚无定论。文房收藏家刘传俊先生经过大量史料研究和实物考证得出自己的结论,著书立说...

  • 90天打卡累计天数:20/90 宣言:鈈做咆哮体妈妈 孩子第一个30天目标:早起7:00早睡9:40 家长第一个...

  •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在绝绝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行得通但排除偶然情况的发生。很多事故...

  • 大千世界之树品种甚蕃。稀有珍品视其宝物,自课本而来世人解其,知其来历去处知其体貌及用途。余独爱石榴树爱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竹笔筒的制作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