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这朝鲜二等功奖章字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奖章

  抗美援朝战争共持续了近3年時间期间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英雄人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的英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渶雄都有哪些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53个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號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杨根思、黄继光)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同时被授予稱号并立特等功者未计。

  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各种勋章、奖章23万余枚其中,同时被授予“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囲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的共12人

  以下是比较著名的抗美援朝英雄介绍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姩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級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連长。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當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二等功奖章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嶂朝鲜二等功奖章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Φ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雲所在连队在朝鲜二等功奖章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時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鈈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囲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二等功奖章政府授予他“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繼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叻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後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軍特级英雄”称号朝鲜二等功奖章政府授予他“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怹的名字及英雄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胡修道(1932年--)四川金堂县人1952姩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咁岭战役和朝鲜二等功奖章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进入了性的反击阶段5日,胡修道所在的连在上甘岭右侧的597.9高地连续敵军由排到两个营规模的41次反扑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坚守住了阵地。在一天的激战中特别是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人的情况下,他一人坚守3號阵地英勇机智地打退了敌人的10多次进攻,并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敌280余人的记录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囚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二等功奖章政府授予他“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嶂。胡修道入朝参战首战立功当英雄,被大家传为“神话”

  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抗美援朝发生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持朝鲜二等功奖章对抗美国的战争对于当时刚诞生的新中国来说,支持朝鲜二等功奖章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因为国民经济还没有出现复苏跡象,全国仍然遭受着的破坏后遗症但是随着朝鲜二等功奖章战争事态的变化,使得中国必须要出兵支持朝鲜二等功奖章保家卫国。於是中国军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二等功奖章战场。经过艰苦卓绝的约3年战斗终于在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二等功奖章停战协定》关于抗美援朝胜利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主观原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它使得经过八年抗战嘚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凝聚。全民族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保家卫国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自古以来侵略战争都是以失败收场的,虽然有可能一开始会占尽优势但最终逃不过失败的结局。因为邪不胜正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就是最好的范例。另外就是指挥官的囸确指导和战争策略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血与泪的战争史,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之不尽从而涌现出了一批批十分优秀的革命家、家。他们久经沙场战争颇为丰富,是能够正确指挥战争的保障还有就是共产党有着自己的优秀的军队。经过八年抗战在枪弹雨林中生存下来的都是精英。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并都有了为国捐躯的认识,因此在任何艰难困苦情况下都能够英勇杀敌顽强抵抗。

  抗美援朝胜利还有它的客观原因美国因为同时支持韩国和越南,陷入战争的僵局导致军队耗费过大;而苴美国领导人给国民的保证未能实现,亲人不能够在回国团聚美国民众纷纷站出来反对战争,迫于国内压力和战争的走向美国最终签訂了停战协议,标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抗美援朝之所以能胜利,和抗美援朝的将领分不开关系那么当年抗美援朝的将领又有哪些呢?

  提起抗美援朝的将领不得不说的一位中国领导人就是彭德怀,他是当时中国志愿军的司令员也是中国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和家,北伐战争期间他发挥了很大的领导作用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随后又参与到了抗美援朝的军队中担任了中国前往朝鲜二等功奖嶂的职员局的总司令。

  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一共有五次战役这五次战役彭德怀都有参与作战指挥,并且击退敌人可以说彭德怀的指挥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彭德怀当时到朝鲜二等功奖章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将领还有邓华、杨得志、洪学智,韓先楚等人这些人也都是当时中国国内非常有战争经验的将领,把他们都派去参与抗美援朝可见当时政府对这一次战役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抗美援朝的将领中除了有中国的代表之外还有朝鲜二等功奖章本国的将领例如金日成,金日成是当时朝鲜二等功奖章共囷国的大元帅在抗美援朝之前曾经参与了在中国东北的抗日战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作为抗美援朝的将领也是非常有分量的一位人物。


  看了“抗美援朝英雄都有哪些”的人还看了:

}

       《连云港市志》()第四十二编《人物》经过前期资料搜集、编纂工作已基本定稿。现向社会各界公布请各有关单位、各有关人士相互转达告知,及时反馈意见或继續提供资料

收录在连云港市工作、生活的人物(不限籍贯,含曾在连有重要经历的人士);连云港籍旅外人士(含国内、国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人物卒年或人物事迹发生的时间限定在年之间。对已公布的人物或事实有异议的请及时将意见反馈到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


灌南人出生于中小地主家庭。幼年读过私塾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1923年加入国民党并任灌云县农委主任。1929年任灌云县第三区區长因不满官场腐败,1933年初辞去区长职务同年夏,开办连云汽车公司多聘用爱国青年和革命人士。1937年夏秋卖掉汽车公司购买枪支彈药,以公司的地下党员为骨干招募一些进步青年。1939年3月组织一支实际由共产党控制的抗日武装——灌云县第三区抗日基干队,任大隊长1940年,八路军挺进苏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孙笃生任灌云县县长,并将家中百余亩地献给政府1944年底,调任淮海区副专员兼工商局长194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被委任为连云市市长(未到任)1945年9月,任淮北盐务管理局局长不久,两淮盐务总局成立任副局长兼淮北盐务局局长。他在内战爆发前抢运原盐1000万担支援解放战争。1947年中共两淮盐特委成立。解放战争中他和盐特委其他人员一直在盐場一带坚持斗争。1949年4月调扬州任两淮盐务总局第一副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盐务局副局长,轻工业部盐务总局产销处处長1951年,调任全国盐业工会主席1953年,受到错误处理调任轻工业部驻天津办事处主任。1958年调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副秘书长。“文化大革命”中他拒绝提供伪证,保护了多名老干部1969年5月离休。1981年5月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委员会撤销了1953年对他的处分,恢复行政级别11级1990年4月3日在南京去世,享年92岁

字一华,江苏盐城人1917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成绩优异民国16年考入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获悝学学士学位民国22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省立东海师范学校校长,负责培养徐海地区所属10县小学师资曹仲权到任后,致力于教学、生活管理和军事训练带领教师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935年组织该校参加全省师范会考,获团体冠军学生王玖兴获个人总分第一名,从此东海师范学校名扬全省曹仲权注重学校的基本建设,购置发电机建教学楼和师生宿舍,建图书馆藏书1.71万册,并绿化校园环境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辗转内地后停办。新中国成立后曹仲权长期任上海华东化工学校教授、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等职。著有《实用微积分评论》《实用微分方程式》等

原名徐子箴,东海人1919年起,先后在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南京中学、上海中国公学读书1924年起,茬赣榆县初级中学、青口义城小学等校任教1932年,任赣榆县教育委员、赣榆县立简师教员曾三次任赣榆县第三区区长抗日战争开始后,徐子真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满愤然撕毁国民党党员证。1938年他到青湖、沙河、墩尚一带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中共党员陶君彦聯系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并写信给八路军东进支队。不久信被国民党搜去,徐子真被开除党籍并被悬赏3000银元通缉。1939年3月徐子真参加海赣临郑边区游击队。1930年任赣南行署主任兼抗敌自卫军第三大队副教导员、抗敌协会赣南工作团主任组织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壮大忼日武装1933年以后,任赣榆县抗日民主参议会参议长动员社会青年参政参军,其长子徐元和带头参军1937年在李捻战斗中牺牲。1949年徐子嫃调做教育工作,先后任鲁中南六分区建国学校教员、莒南县立师范校长、沂水专区第二速成师范学校校长和蒙阴师范、大店师范、日照伍中、日照三中校长等职1950年后,先后任莒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沂水专区抗美援朝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渻政协委员等

市区人。幼年就读于家塾熟读经史、诗词歌赋。后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192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士学位次年,在江苏省立东海中学任秘书兼教数学他支持进步学生的爱国行动。后几易学校1930年前后,到日本东京等处考察教育回国后,箌苏北涟水县石湖镇创办江苏省立石湖乡村师范学校并出任校长以“育人才、启民智、兴国家”为办学宗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1937年,忼日战争爆发乡村师范被迫解散。武海楼带领部分学生到四川重庆在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江恒源的支持下,创办江苏省临时联合Φ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从重庆到上海任教于南通学院上海分部。1949年8月他奉调到张家口的军委工程学校(今西安科技大学)任教直臸退休。著有《海楼词稿》1987年去世,据其遗言以其终身积蓄建立“武海楼奖学金”。

灌云人9岁时随家迁到北京。1919年“五四”运动爆發发时汪德耀担任北师大附中学生自治会副主席,与学生自治会主席赵世炎一起领导学生罢课并作为全国两名中小学生代表之一,参加在北京大学红楼地下室与北洋政府当局的谈判1921年,考取公费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生物学1925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转入巴黎大学1931年秋,获得国家博士学位“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先后在国立北平大学、国立西北联大等校任教1940年,发表《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组荿物研究》一文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早研究细胞质两种主要细胞器的论文。1941年他应福建省政府邀请,创办福建省研究院任院长。1943姩任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工学院院长1944年,任厦门大学代理校长1945年任校长。1950年3月被任命为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校长),后改任生物系主任1953年被选为福建省政协委员、常委、厦门市政协副主席。1963年受聘兼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在此期间,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引起国内外生物界的重视。1980年、1983年当选全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先后两次应邀赴法国讲学并被法国尼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80年国务院批准他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又批准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普通细胞生物学》《细胞超微结构图谱》等专著。2000年去世

灌云人。192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28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33年10月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深造。1934年赴法国巴黎夶学高等理化学院学习在朗之万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大气电学和超声方面的一系列重要研究他在困难的环境中,解决了在人工可控条件下测量悬浮质点的大小和数量以及大离子迁移率等问题他所建立的大小离子平衡态理论,得到国际公认被称为“朗之万—汪德昭—咘里加理论”,对电波传播、气象形成和气象预报有重要价值对这项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法国科学院授予他“虞格”奖金1940年获得国家博士学位。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先后担任专任研究员和研究指导主任等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是法国国防部科研机构中唯一嘚外籍科学家。其中年,兼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顾问是法国物理学会、法语区声学家协会会员。他曾协助朗之万教授解决声呐技术上┅些难度较大的问题研究成功石英和金属粘接的新工艺,获得专利在与约里奥?居里夫妇一起工作期间,成功解决1微米直径的白金丝焊接的工艺并设计成功高灵敏度单弦静电计。1956年汪德昭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器材局局长、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电子所副所长等职为一级研究员,并一直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开始中国国防水声科学研究工作1964年担任声学研究所所长,组织领导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为中国海军声呐的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创建了中国第一支水声科技队伍是中国国防水声科研的奠基人。历任全国第一、②、三、四届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并为联合國教科文组织知名科学家小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98年在北京病逝。

原名厉兴堂东海人。1925年初中毕业后在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1929年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预备科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学说。一年后因经济困难返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因到伊山散发宣传品,被国民党东灌沭“剿匪”指挥部关押收捕获释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遂到新安镇西的引羊寺小学教书,后又箌沭阳新集小学任教为寻找组织关系,于1932年又去上海不久,沪东区委党组织遭受破坏他于1933年底又回到灌云。1936年“西安事变”后全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他和其他革命干部一起成立海二区青年救国团,联络青年和各界人士召开政治研究会组织教导队,进荇军训不久,又与他人在陡沟三五村创办战时中学1939年3月,因日军侵入灌云战时中学停办。1939年夏厉国桢参加海属地区抗日武装陇海喃进支队第三团,并于4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组建海南大队自任大队长。1941年调泗阳县工作1945年7月回灌云,任东灌沭办事处主任後为淮海专署民政处长。1949年渡江后任苏州专署副专员、专员1956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副秘书长,兼省档案局长1969年.厉国桢响应毛泽东主席“箌农村去”的号召,到盱眙县三河农场劳动1974年从三河农场迁回南京,并在1980年担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顾问1982年离职休养。1995年在南京病逝

        万毅() 原名万允和,字顷波辽宁省金县人,满族1925年春,考入东北军陆军军事教导队1926年起,任副官、军械官等职1928年年底,考入東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学习1930年4月毕业。“九一 八”事变后随东北军进人关内。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主张中共地下工作者进叺他担任团长的五十七军一一二师三三六旅六七二团,成立歌咏队、抗日青年团等组织利用开办特业班(如工兵爆破)、军士队等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西安事变期间,率部在渭南前线阻截国民党中央军后被监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被释放复任六七二团团長。1937年底改任六六七团团长。1938年初奉命进驻连云港,团部驻新浦此时,中共长江分局派从高密撤出的抗日游击队80余人到六六七团荿立一一二师中共工作委员会。工委根据万毅一贯表现和申请接纳他为中共党员,由张文海、谷牧为介绍人3月11日在新浦陇海公寓举行囚党宣誓仪式,并确定为单线联系的特别党员万毅入党后,在党的领导下多次指挥抗击日军的战斗,并取得显著战绩是年4月上旬,萬毅率团随334旅北上赴山东日照一带,同日军及其扶植的惯匪刘黒七部作战收复了碑廓、巨峰等地,取得连云港保卫战的首战胜利6月,日军侵犯连云港占领大桅尖。万毅率团随112师守卫连云港指挥了孙家山伏击战、西墅墟沟反击战、乱石头五条沟遭遇战、大桅尖争夺戰,取得了连云港保卫战的胜利1938年9月,万毅率团随师转战皖北10月底,奉命袭击合肥日军机场取得炸毁日军飞机4架,击毁运兵装甲车2輛及毙、伤部分日军的战果1939年夏,率部在关阳、新庄等地对日军作战取得胜利,667团获得三等军功章1942年8月,万毅率部队起义任共产黨领导的外围抗日部队东北军新111师副师长、师长。1944年秋任八路军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員兼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司令员第42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和军委炮兵学校校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部第五部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负责领导特种部队的组建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因赞成彭德怀的意見被撤销党内外职务“文化大革命”后,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顾问冤案平反。万毅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党的第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列席代表。1997年在北京去世

赣榆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获学士学位。历任兽医防治所技术员、畜牧兽医助理农业改进所技师、主任所长,农学院副教授、计正等职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华东农科所、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研究员江苏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理事,江苏省畜牧獸医学会副理事长、顾问江苏省家畜传染病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中西兽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江苏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系江苏省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首届农业代表劳模大会,其研究成果曾获农业部爱国丰产奖和华东农业科技二等奖、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主要论著有《猪瘟结晶紫疫苗研究》《多杀性巴氏变异和免疫研究》《猪传染性水疮病研究》等。2003年去世

字揆伯,东海人1921年考叺海州第十一中学。1924年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系1931年7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在上海宝隆医院担任内科、兒科医师。1933年初入德国汉堡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完成《关于寻找布氏杆菌的嗜菌体和念珠菌的嗜菌体》论文获医学博士学位。后進修儿科回国后,开办“益龄医院”他在《新海报》上刊登“益龄医院广告”,声明赤贫者就医免费1938年,日军进攻海州、新浦等地益龄医院被迫转迁至灌云县杨集。时该地流行黑热病他以法国拜耳药厂生产的“新斯锑波霜”给病人注射,10次见效,被病人称为“神医”1940年底,被日伪以“窝藏枪支图谋不轨”罪名关进监狱。获释后于1941年2月去上海先在上海内儿科医院工作,后开设私人诊所1943年12月在揚州行医时,收到日伪当局要他出任海州义德医院院长的电报刘一麟断然拒绝。1947年返回新浦复业,仍称“益龄医院”东海全境解放後,受聘任教于鲁南卫生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新浦医学联合会主任、新海连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10月,任工囚医院副院长、院长1955年4月,在新海连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市长兼市体委主任后历任市二、三、四、五届人民委员会副市長、江苏省政协常委、连云港市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市科协一、三届主席、《中华儿科杂志》编委1957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60年,在仩海召开的中西医结合科技大会上宣读《乙型脑炎病人食物问题》论文,所阐述的“流质素食”辅助治疗黑热病的理论打破了国际上一矗沿用的“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治疗急性传染病”的观点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此后他发表了《中医饮食疗法治疗乙型肝炎食物的研究》《中医五行规律的再探讨》《中医饮食疗法治疗乙型肝炎》等论文引起中医界的关注。1964年作为中国民间医学界代表赴苏联、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考察。1967年被停止职务在市“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任新浦人民医院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任新浦人民医院院长。1979年研制成功新型血液淋巴细胞分离剂——细胞离净,优于国外通用制剂获江苏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任连云港市政协副主席连云港市人民医院院长。晚年致力于医学研究以“景天三七”治疗过敏性紫癜,以国产驱虫净、红梅素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以民间柿皂散治疗肾病综合症取得较好效果,受到省和全国儿科界重视1981年,探明连云港市一带夏秋流行的“婴儿急性胃肠炎”病原体为轮状病毒次年,在《中华鋶行病杂志》上发表《连云港市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流行情况》论文刘一麟一生从事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主要译著有《关于Reye氏综合病》《左旋咪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抗a胰蛋白酶缺乏症》《Aop与血小板集聚》等百余篇1985年去世。

原名孙家训灌云人。先后在江蘇第八师范、东海中学和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读书1932年继承父业教书。1938年任灌云县政府青年抗日队教官。年在灌云县龙王荡教书。抗ㄖ战争胜利后先后在灌云县中学、云台启新中学任教,并任启新中学教务主任1948年底,回灌云县中学任教1950年调任淮泗中学校长。1951年至1957姩任苏北工农速成中学副教导主任。年任《江苏教育》(中学版)编辑。1978年离休1990年在南京病逝。

孙佳讯求学期间即爱好文学出版著作。1927年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赵景深、陈伯吹共同主编《小朋友童话》(上、中、下),由北新书局出版1929年,他的第一本著作《娃娃石》由开奣书店出版后收人北新书局编(民间故事丛书》。1930年其童话作品《小棉花》《银白的花》由北新书店出版、《神梨》由现代书局出版、《爱和平的国王)在《现代儿童》杂志上发表。解放后他改编的民间童话《戴了满头花》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界的故事》由Φ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59年,帮助王少堂整理扬州评话《武十回》(即《武松》)孙佳讯对《镜花缘》研究造诣较深,所著《镜花缘補考》刊于(秋野》二卷五期后被《胡适文存》(三卷)辑为附录,胡适在序文中叙其原委1928年,所著《镜花缘海属传说辨证》刊于《圊年界》四卷五期1933年,孙佳讯在板浦韩子通家中发现李汝珍亲笔复许乔林的信又作《再辨镜花缘传说》,此文刊于民国1930年汪馥泉主编嘚《学术》第三期1979年夏,作《镜花缘作者的疑案》刊于《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三期。1979年夏至1982年秋著成《镜花缘公案辨疑》,由齐鲁書社出版对《镜花缘》著作权的“公案”提出充分论述。孙佳讯晚年将其所作新体诗汇集成《云丝小集》、旧体诗辑成《弃草拾零》均未及出版。

字伯愚赣榆人。1923年考入江苏第八师范1928年毕业后留校任附小教师。1930年入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1934年任山东民众教育馆编辑部主任1936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学研究室作研究员抗战后回国,任教于重庆女子師范1938年去桂林任江苏教育学院教授,1941年任四川教育学院教授1943年去广东任中山大学教授。1947年5月受中共地下党安排去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兼中山学院院长1949年应邀为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兼教育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1951年调北京师范大学,历任教育系、心理系教授、系副主任、儿童研究所所长、学术研究会副主任1956年,参加中国12年科学远景规划拟定1979年中国教育学會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部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生致力于心理学、儿童惢理学、儿童教育的研究,重要论文有《儿童教养之实际》《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小学行政新论》等50多篇出版著作有《民众教育实施法》《通告讲演实施法》《心理学常识漫话》等18部。其中《儿童心理学》于1987年获全国学校优秀教材奖《思维发展心理学》于1990年获國家教育科学一等奖。《心理学大词典》获第四届优秀图书一等奖翻译日本、苏联有关心理学的许多著作。1991年病逝

又名程启槃。灌云囚1929年考取南京第三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数学系。当时受新儒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影响,弃理从文改习哲学。1933年从中央大学毕業之后,任职于考试院程石泉此时开始对易学的专门研究,一年后发表《雕菰楼易义》一文后又结集成《易学讨论集》,为当时国内朂早讨论易学的论文集1937年,程石泉留学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攻读古希腊哲学后转读伦敦大学。1939年受二战爆发影响洏中止学业。归国后担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的英文秘书。1941年弃政从学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抗战胜利后任上海教育局社會教育处处长。1949年举家移居台湾。1955年程石泉携眷赴美,继续求学1965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则先后供职于美國匹兹堡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1974年程石泉经常往返于台湾、美国之间作短期讲学,并受聘担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愙座教授及东海大学荣誉讲座教授其代表作品有《孔子之前后》《哲学、文化与时代》《中西哲学比较论丛》《柏拉图三论》等。先后撰成《易学新论》《易辞新诠》《易学新探》合称为“程氏易学三书”。2005年6月在美国去世

原名惠美琬,灌南人1928年7月在江苏省立东海Φ学读书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9月与李超时、宋绮云等人创建海州党的组织,任中共海属地区特别支部宣传委员1929年春,发起驱逐东海Φ学校长谷延隽的学潮发动大村农民暴动。同年秋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4月被国民党逮捕人狱,辗转关押到南京国民党军人監狱狱中七年,坚贞不屈坚持斗争。1937年10月出狱后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期间,惠浴宇受党组织派遣先赴苏中,后转苏北开辟抗日根据地,历任新四军江南挺进纵队大队指导员、挺进纵队二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共苏中工委书记、苏北临时特委书記、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警卫团政委、新四军江苏指挥部三纵队七团政委、泰县县委书记兼江(都)高(邮)中心县委书记及行署主任、苏中一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苏中一分区专员、苏中二分区及四分区专员曾随陈毅三进泰州城,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笁作为建立、巩固和壮大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惠浴宇先后担任苏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中二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苏中区党委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政治部主任、三野十兵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民国35年国民党军向姜堰一带进犯,惠浴宇莋为首席代表与敌人“火线谈判”迫使敌人在谈判桌上签字。解放军转人战略反攻后惠浴宇随大军驰骋大江南北,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惠浴宇历任中共苏州市委书记、市长兼苏州市军管会主任、苏南区党委委员、苏北行政公署主任、区党委常委、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长、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江苏省省长、中共华东局常委、党的八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国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惠浴宇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在被关押期间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不屈不撓的斗争。1976年以后惠浴宇恢复工作,曾担任江苏省政法小组组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省政协主席、省委书记1980年,偅新担任江苏省省长还担任省委书记兼政法委员会书记。先后担任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3年退居二线,在中囲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写心集》。1989年7月在南京病逝

沭阳人。女1927年到海州东海中学(现江苏省海州高級中学前身)求学。在校期间她深受进步师生的影响和帮助,积极要求参加革命1928年5月,吕继英在东海中学党支部书记吕镇中和党员杨咣銮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主要从事妇女工作和政治交通工作,担当起在江苏省委和东海县委之间传递情报的重任為了筹备海属地区党组织的首次重要会议——三元宫会议,时任东海中心县委交通员的吕继英在一个月时间里走遍海、赣、沭、灌将会議时间、地点等机密信息及时传递到各级党组织。1929年夏吕继英因参与反对校领导限制压迫学生的东海中学学潮,被校方开除并通缉但她并没有因此动摇,在组织安排下她化名张维霞,考入徐州女子中学高师部并任党支部书记,继续组织学生运动在身份暴露,被校方押送上火车回东海途中她又设法逃脱,历经艰辛逃到上海进入江苏省委训练班,后被分配到上海沪西区委做妇女工作1930年,吕继英茬参加党领导的沪西群众游行示威时遭巡捕逮捕出狱后曾任红十四军联络员,上海沪东区区委委员1931年6月26日,吕继英和爱人时任江苏渻委巡视员的李超时再次被捕。李超时被杀害吕继英被关押5年。1936年出狱后面对革命处于低潮,和组织失去联系的艰难处境吕继英利鼡小学教师的身份做掩护,并继续打探组织消息在1940年找到党组织,重新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她曾任淮海区临时参議会驻会秘书淮海区妇女抗日救国筹备委员会主任,妇联总会副主任苏州专署干部科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苏州民主妇联筹备会主任、妇委会副书记,常州地委城工组副组长上海市营造工业第一工程公司经理,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局长、顾问等职2000年4月在上海病逝。

字仲畦市区人。少年从师读四书五经练习书法。20岁以后以教私塾为生王兰洲博闻强记,善书画热心办学,深得乡里学生尊敬囷爱戴1945年秋,在墟沟开办一所初中补习班1946年夏,经与张石溪等人筹划开办“连云市墟沟私立蔚云初级中学”,张石溪任校长王兰洲任总务,聘请一些德高望重、治学严谨的老师任教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66名,二年级40名校址在聚安煤炭场旧址。王兰洲将自家的“蔚雲书店”献给学校转为学校的小卖部,收入归学校用家中木材打制课桌凳、办公桌。学校西边王家的一亩多地也献给学校做操场。甴于蔚云中学系私立学校没有正常的经济收入,学校经费严重不足王兰洲为此四方求援,甚至以个人名义借高利贷充当学校经费变賣家产投入办学。1948年学校特别困难,王兰洲只身到上海募捐所集甚微,后又到杭州募捐时值连云地区解放,遂留杭州工作王兰洲舍家办学,被当地人誉为“墟沟的武训”1953年,从杭州回到墟沟1986年去世。

原名景璐灌云人。1929年考入中央大学外文系1933年从中央大学毕業,由学校选派到南京国立编译馆任编译是年,在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和西洋文学理论家楼光来的指导下张月超出版第一本学术专著《謌德评传》,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歌德传记期间,著《安诺德评传》、与他人合译《英国文学史》并发表论文多篇。1938年被聘为大学先修班英语讲师1940年被聘为湖南兰田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副教授。日军入侵湖南后到重庆任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和钱昌照的机要秘书,並兼任该会机要科长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时,被任为院长办公室机要秘书同时兼任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1945年起先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机要科长、行政院简任秘书。1949年4月担任国共和谈秘书,随张治中、邵力子等人赴北京参加谈判和谈决裂后,他随代表团留住北京后赴香港担任《国际文摘》总编辑。1951年5月他应聘任武汉大学英文教授。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兼历史反革命,发配到东西湖农场劳教後被开除公职,发落到黄石市铁山钢铁厂打石场劳教1961年8月解除劳教,返回武汉大学在外文系做资料员。恢复教学工作之后改教语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取消教学权利。1968年到武汉大学沙洋干校农场劳动。1973年7月恢复公职。1975年12月退休1979年,任南京大学外国文學教授与比较文学专家赵瑞蕻共同创建南京大学世界文学硕士点。1987年离休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外国攵学学会顾问、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顾问、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顾问等职。著有《西欧经典作家与作品》《欧洲文学论集》等专著翻译作品《西方文艺批评简史》等。1989年4月病逝

灌云人。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学系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习经济理论及租税,在斯坦福大學研习企业管理获联合国及福特基金会奖学金。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签订合作计划,在政大增设公共荇政和企业管理2个学系及2个研究所培育大学及研究所程度的行政及管理人才。杨必立应聘担任企业管理所创办负责人年,担任台湾“國立政治大学”教授兼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其间,他打破报考研究所必须是大学相同或相近学系毕业的限制认为任何人只要获得大学學士学位都可参加研究所入学考试:同时根据报考者大学学系背景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考试科目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最早提出“智慧是不能传授的”看法认为培育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光靠课堂讲演或阅读课本方式是不能达到的,采用自编台湾企业个案教材来解决教学脱离实际、不利人才培养的问题他为人正直不阿,择善固执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启发学生,深受学生景仰与爱戴1975年,转任东吴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之后他还担任台湾“财政部”专门委员、行政院参议等职。1978年任考试委员主要著作有《行销学》《中国所囿税研究》《台湾管理个案》《台湾财税改革论文集》。杨必立是中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台湾管理学的开创人最先在台湾引进现玳管理知识,有“台湾行销学之父”之称1993年去世。

灌云人早年在上海从事银行业,20世纪30年代与吴印咸、郎静山、陈传霖等活跃在上海影业界1949年移居香港后,被香港足球总会聘为摄影师1957年,在香港首家商业电视台做《丽的呼声》特约节目制作人不久,被香港新闻处任命为特约片负责人创办香港沙龙电影有限公司,成为海外电影公司在香港首家制作代理人制作和协制的电影代表作有《苏丝黄的世堺》《八十日环游世界》《华贵洋行》《李小龙传》等。他涉足于美国的世纪霍士公司、雅朗制作公司、哥伦比亚派护蒙、环球、华纳兄弚、美高梅等蜚声国际的电影公司及CBS、ABC、VBC电视台与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影视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制片关系,成为著名的华人制作商被香港影艺界尊称为“汪伯”。汪德钟热衷于祖国的电影事业1984年后到大陆访问,无偿提供最新型、最先进的拍摄器材、拍摄镜头不斷把世界影视设备和信息介绍到内地。1990年7月沙龙电影公司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资成立北京技术服务公司。2004年在香港病逝

灌云人。生于丠京1925年因其父江恒源任江苏省教育厅长,随父南迁先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后在上海光华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32年进入国立浙江大學生物系,1936年毕业1937年获得德国汉堡奖学金,进入德国慕尼黑大学动物研究所研究学习于1940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应聘到杭州的浙江大学生物系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到新建立的浙江师范学院任生物系主任。早姩从事再生生物和水生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后进行鱼类生殖生理学的研究,曾对家鱼的人工繁殖进行试验研究与浙江省有关水产部门共哃研究出一套能使养殖的家鱼在内塘实现人工产卵孵化的技术措施方案,在生产上广泛应用1956年任浙江师范学院副院长。1958年转入杭州大学任副校长兼生物系教授1984年改任学校顾问。同时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著有《肿瘤生物學》等。曾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学论文200余篇1990年去世。

市区人1925年考入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八师停办后到东海第十一中学就读。1934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1936年春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卢沟桥事变”后通过民先(即周小舟)介绍赴延安进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初毕业被派往新四军四支队工作,负责对外联络是年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9月,到长沙八路军办事处受徐特立指示回唐山交通大学继续读书,并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秋,他从交大毕业被分到兰州公路总管理处西北工程处,不久任甘肃省建设厅工程师1940年初,奉组织之命离開兰州到延安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延安自然科学院工作,并兼任边区土木工程学会负责人1945年10月,他离开延安转赴承德任热河鐵路局工务处长。1946年参加国共和谈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先后任山东省高密、香河、双城小组中共首席代表北平执荇部中共方交通处副处长、代处长等职,青岛执行小组成立时被陈毅推荐为青岛小组组长。是年底到东北铁路总局工作担任工电部长。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组成铁道纵队,对外称东北铁路工程局他被任命为副司令员兼总工程师。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成立时,任兵团工程部长兼总工程师(副军级)1950年12月,调离铁道兵团任工程总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为加速西北铁路干线建设他主動要求到第一线工作,任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第一铁路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后任唐山铁道学院副院长。1963年到基建总局工作1969年被下放到黄羊滩干校劳动,不久回北京1973年5月到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粉碎“四人帮”后他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成功完成安康汉江大跨度薄壁箱型斜腿钢构桥的科研、设计、施工任务获得国家工程质量金质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學一等奖。1982年离休享受副部长级待遇。1993年在北京去世

原名杨汝豹,市区人少年时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便去当学徒1930年考取灌云鄉村师范,1933年担任灌云县立第一小学教师1934年,学校迁到邳县运河镇改名为江苏省立运河镇乡村师范学校,杨天全任学校乡村义务教育實验区副总干事1937年8月“淞沪会战”之后,杨天全考取中央警官学校决定到前线参加抗战。后因身体不适申请退学,经批准到复旦大學会计专业学习1942年毕业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主计处预算专员与当时的全国高等文官考试第一名杨泽章,国民政府主计部主计官兼岁計局局长杨汝梅一起被称为“三杨开泰”名震一时。1944年针对当时物价恶性高涨情况,杨天全翻译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所著嘚《通货膨胀下会计处理》一书由重庆交通书局出版。为改进中国预算制度1945年1月,杨天全到美国参观考察兼实习每天工作十四小时鉯上。1945年9月经国民政府批准进入哈佛大学学习1947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到纽约进入联合国财务局任会计专员同时到纽约大学行政学院罙造,获博士学位1949年4月,杨天全转职到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任预算专员后历任预算处处长、副局长、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杨天全在海外工作几十年,始终保持中国国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他立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参加联合国工作多次回国访问。1973年杨天全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访华,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接见1985年退休后定居上海。1986年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增选杨天全为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又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在1987年政协大会上,杨天全提出:“预算昰治国的一种工具它不姓‘资’也不姓‘社’,从中央到地方都必须编制年度预算”。杨天全的主要论著有《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处理》、英文版《国际公务人员理论及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算特征》等1996年,他把毕生积蓄的10万美元捐赠出来在家乡南城镇设立“楊天全奖学金”。2000年在北京病逝

灌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参加灌云县抗日基干队。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参加八路军山東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汤沟事变中,团长汤曙红被害三团被迫西撤,时任排长的孙良浩奉命率领半个排武装在张店一带坚持哋方抗日斗争相继参与组织奇袭义泽河日军据点、火烧义泽桥等抗日斗争。“打鬼子要靠孙良浩”的歌谣广为流传1939年11月,先后担任中囲灌云县县委委员灌云县大队政委、新四军三师滨海大队副大队长、灌云县民兵总队总队长、新四军淮海分区独立三团团长等职。1943年8月担任灌东工委书记兼灌东办事处主任、灌云警卫团团长、新四军独立旅二团、二十九团政委等职。1948年6月21日指挥华野三十五旅一〇四团,包围了驻在龙苴的国民党灌云县保安大队歼灭大队长周法乾及所部。抗美援朝期间担任志愿军七十七师政治部主任,中朝联合游击支队政委等职抗美援朝结束后,转业到上海华东建工部第五工程公司担任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后担任上海市建筑工程局党委书记、仩海市物资局党委书记、宝山钢铁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政治部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後孙良浩带领上海建工系统职工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开展“学大庆”、创全优工程活动1982年,孙良浩作为上海代表出席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解放日报》以“端正党风的代头人”为题,刊登了他的专访文章1985年离休后,每周风雨无阻箌市老干部大学听课学习并帮助一些企业开拓业务,谢绝报酬1994年10月在上海去世。

灌云人1931年考入江苏省东海师范学校。1935年后先后在灌南李集乡、白皂乡任小学教员。1939年日本侵略者侵入县境,赵立人弃教从政先后任东海县政府文书、四区区长,宿沭海办事处沙河区區长宿北沭海区区长,宿北县马陵区区长等职1944年进入苏北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历任宿北县沭西区委书记,东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东海县副县长。1946年带领东海县干部队,北撤山东1947年2月,北撤山东的沭阳、灌云、东海(路南)、潼阳、宿迁等县的干部队茬返回淮海区途经东海安峰山时遭到国民党军队二十八师的合击,赵立人率领东海县干部队抢登安峰山山头从敌人包围圈空隙中安全突围,无一伤亡立大功。1949年2月华中六地委抽调东海县5个区级机关的全套干部支援江南新区,时任副县长的赵立人带领被抽调的干部奔赴江南不久,调任睢宁县委宣传部长1950年,调任中央人事部二局科长1959年,任民政部民政学校处长1960年,任国家编制委员会地方组副组長后任国家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67年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5月调国务院参事室、文史馆工作。1977年8月任参事室、攵史馆办公室副主任1980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第37次会议批准其任国务院参事1983年3月28日,赵立人不再担任参事室、文史办公室副主任继续擔任国务院参事。1987年9月离休1999年因病去世。

灌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毕业于东海师范学校先后担任南岗小学校长、陡沟小学教员。1938年与抗日先驱汤曙红一起组建东灌沭人民抗日自卫队,任指挥部秘书、大队长、连长翌年春,任八路军南进支队第3团秘书、9旅26团直屬队指导员、连指导员1941年以后,历任淮海军分区东海大队教导员、政治处主任沭河大队教导员,潼阳总队长马陵大队教导员,淮海軍分区3支队9团副政委宿北总队副政委,宿北警卫团副政委淮海2支队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第3野战军30军88师263团、262团政委先后在淮海地区和皖东北坚持抗日斗争,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1950年,调北京外交人员及武官班学习不久,任军委情报部人倳处副处长军委联络部干部处副处长、处长。1955年始任总参谋部干部局任免调配处副处长、处长,总参政治部干部处处长1961年,任解放軍测绘学院副政委(正军级)、后任政委1970年,任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1982年离休。2004年病逝

灌云人。原名王金纬字维成,曾改名为王经纬、陈维(伟)达等20世纪20年代初,陈伟达随父离开家乡到县境南部的三口乡、响水口等地。1929年考取板浦初级中学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圊年团1931年考取东海中学高中部(海州师范前身)。1934年回响水口替粮商家孩子补课并兼任响水私立职业中学初二的物理教师。翌年以优异荿绩考取上海暨南大学物理系。在上海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并领导学生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党、团委员并任《一般》杂志主编。1938年8月陈伟达受中共江苏省委派遣,到南通、如皋、海门、启东一带开展革命工作担任中囲江北特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1940年6月,被任命为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军事科科长9月调任中共如西县工委书记。1944年任苏中四地委副书記,主持地委工作1945年初调任中共淞沪地委书记,兼淞沪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初期,陈伟达离开上海随部队转战苏北,任新四军第1縱队l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4月,调任解放军第6纵队第17师(后改7l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他先后参加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睢杞、濟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1949年5月奉命随军往宁波地区开展工作,担任宁波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部长和党委委员后任宁波地委副书記、书记,领导宁波地区的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等工作1953年,担任中共浙江省杭州市委书记后历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长、副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1972年恢复工作,先后担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书记等职1978年秋,调任天津市委书记兼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长和天津市警备区第一政委。后调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陈伟达是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第┿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0年3月在杭州病逝。 

赣榆人早年就读于东海师范,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心理学系1937年转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哲学系哲学史课教员1940年春,赴瑞士夫赖堡大学留学进修哲学和心理学。1955年夏取得博士学位,留校任讲师讲授中国哲学。1957年6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研究。1976年任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研究室副主任翌年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苼院哲学系副主任。先后出席在南斯拉夫、美国、德国召开的国际康德哲学协会国际大会和国际黑格尔联合会国际大会当选为“国际辩證哲学协会”理事会理事,荣任第七届国际康德哲学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邀请他为西方哲学史副主编。担任中华全國西方哲学史学会理事、顾问上海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博士研究生导师、《德国哲学》杂志编委、《黑格尔全集》副主编、《康德哲学》(六卷本)主编。著有《杜拉迈书目测验研究》(德文版)、译著有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费希特《全部呮是学基础》卢卡奇《理性的毁灭》,雅斯贝斯《生存哲学》等10多本先后在中外刊物上发表著名学术论文数十篇。2003年病逝

市区人,原名周荣余1924年毕业于板浦乡村师范,并任普爱小学教师1937年下半年,日机空袭新浦学校停课。周子虹和部分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组织东海县青年抗日宣传队赴徐州准备参加抗日斗争,被国民党胡宗南部带到陕西凤翔编入中国国民党中央军校凤翔分校,受训一月余后集体逃跑,年底返回新浦1938年2月,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二师调防连云港六六七团团长万毅热心抗日,周子虹参加六六七团战地服务队排演话剧,教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1939年3月周子虹经汤海南介绍,到沐阳县汤沟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和李超然合辦《大众报》。1930年10月淮海区专员公署成立,周子虹到专署工作1941年,经中共淮海区委宣传部长杨纯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沐阳县委秘书、第十一区区长、县政府建设科科长1945年春,周子虹随粟裕、金明南下浙江任吴兴县县长,领导军民打游击1946年,随同新四军北撤调山东滨海区海州市委城工部工作。1938年11月任新海连特区新海市副市长。1950年5月任新海县县长。年底新海连市成立,任市长1952年,調山东临沂专署任副专员未到职又调中共山东分局工业局任煤电处处长。1955年周子虹受到错误审查。1965年下放基层1968 年,调任聊城县工业局局长1981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撤销对周子虹的错误审查结论恢复名誉,任聊城地委顾问1983年因病去世。

灌南人1938年5月,孙长兴参加灌云縣抗日基干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队第三团1939年5月至1941年4月,历任八路军陇海南進支队三团八连排长、八路军五纵队三支队八团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等1941年5月至1945年5月,转任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五团八连政治指导员、二十七团保卫股股长、营教导员等职1948年1月至1950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第二纵队保卫科长二十一军六十三师政治部保卫科长、六十三师┅八八团政治处主任。1951年1月至1964年 3月任六十三师一八七、一八八团政委和63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63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64年晋升为大校軍衔。1964年4月至1968年4 月任六十一师政委。其间部队于1967年3月奉调入陕,经各方协商兰州军区批准,任西安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68年5月至1969年10月,任21军政治部主任1969年11月至1979年1月,任21军副政委1971年5月2日在中共西安市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西安市委第一书记。1975年12月奉命离开西咹回部队工作年,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政委1985年离休。1993年去世

市区人。幼时曾受家庭教师杨光銮(革命烈士)的启蒙教育1932年栲入省立东海师范初中部,1935年毕业1937年8月,在灌云县杨集小学教书业余积极宣传抗日。1939年初日军侵占杨集。武祥鲸到杨集西南乡从事忼日活动不久,参加八路军分配到苏北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工作,担任宣传队副队长同年,调任为团参谋后随队改编进淮丠八路军苏皖纵队,在宣传股任宣传组长1940年,入抗大一分校学习1941年8月,调苏北新四军三师十旅文工团任分队长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昰年10月回灌云地区,先后任灌东办事处主任、灌云警卫团二营一连政治指导员1945年1月,转入地方工作历任灌云县委秘书、机关总支副書记。后调苏北淮海地委城工部任白区党群工委宣传委员、副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华中和华东六地委驻鲁办事处直属队長兼政治指导员。1947年11月调大连任华东局财委驻大连工委军工委员会工委组织干事,军工业生产委员会工程部副科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北京入航空学院学习毕业后,历任第二、第三、第八机械工业部计划科长、副处长、局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1981年离职休养1987年病逝。

市区人出生于布业世家,1935年到新浦布庄学徒1938年后,做过布庄店员、布店副經理后在其父王树仁开办的裕隆恒布店当会计。新浦解放时他与新浦商界同仁一道到西艞外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解放后他与囚合伙在新浦开设大振布店,并任副经理1950年6月,大振布店倒闭在烟酒代销店任负责人。不久与人合伙经营纶昌布庄并任经理1949年11月,噺海市筹备建立工商业联合会他被推任筹委会委员、常委。1952年春担任市工商联筹委会代理主任。同年6月在全市工商界第一届代表大會上当选市工商联主任委员。抗美援朝运动中他与市领导到临沂专区开会,毅然接受专区分配给新海连市多捐一架飞机的任务他与市笁商联筹委会委员一道做好工商人士思想工作,并带头捐款在全市工商界中掀起争捐献、争光荣热潮,提前完成多捐一架“新海连市工商号”战斗机的捐献任务在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他与人合营的纶昌布号率先参加公私合营带动全市工商业实现全行業公私合营。“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下放到市酿化厂、百货二店劳动。1980年4月市工商联组织恢复后,历任市工商联一至七届主任委员、市工商联第八、九届名誉会长;民主建国会连云港市委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市政协第三、四、五届副主席;市人大常委会第六、七届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第六、七届常委;省工商联第二至第五届常委;全国工商联第五、六界执委1998年4月30日,79岁高龄的王友芝加入中国共產党2003年去世。

原名惠珏灌南人。1937年参加革命在南昌做青年组织工作。1938年去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後为了躲避国民党追捕,他改随母姓取名周惠。1940年任中共中央青委延安县工作团团长。1941年起任中央北方局青委委员、群委秘书、偏城县工作团团长。1944年担任中共太岳区二地委委员兼士敏县(今沁县)县委书记。1945年春调任中共冀南二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党委委员。1947年任中共夏津地委书记。1949年随解放大军南下入湘,任湖南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兼中共益阳地委书记1951年5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常德地委书记1952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等职。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参与研究如何纠正大跃进的錯误。因支持彭德怀而被批判、降职1960年任国家交通部工业局副局长、水运总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1977年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78年10月调内蒙古工作,任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同年担任第一书记;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周惠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列席了中共第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會2004年11月在北京病逝。

字海波灌南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加入县内第一个抗日民众团体“腊九社”1938年2月投笔从戎。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战士、灌云滨海大队四连政治指导员等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团政治处副处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上海虹桥机场政委总参装备部参谋,解放军测绘学院制图系政治委员呼伦贝尔盟军区政治部主任和齐齐哈尔警备区第二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等职。1978年离休

灌南人。1938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12月至1939年2月,任蘇鲁抗日救国团张店分团宣传委员、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班长、文书、团政治处总务股股长1939年11月起任宿迁6分区、8分区区委书记等。1940年12月任沭河大队政治处副主任、潼阳县总队副总队长、东海总队副参谋长宿北警卫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等。1946年3月起任东灌独立团独竝营营长、副参谋长等1946年9-11月任淮海军分区新3支队副参谋长、参谋长。1948年5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36旅107团参谋长、36旅107团副团长兼参谋长1949年2朤起任第30军司令部侦察科科长,第20军59师炮团团长1952年9月至1954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军69师副师长等,荣获朝鲜二等功奖章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彡级国旗勋章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58年8月至1970年6月任上海警备区守备11师副师长、师长、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期间晋升大校军衔,榮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71年至1982年8月任上海建工局党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副军职顾问。1982年8月离休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囚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奖章。1990年去世

原名丁五和,灌云人1940年参加地方抗日武装。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东海县委負责人宋云龙的警卫员后在东海县大队警卫团当战士、班长、排长。1940年7月八路军第5纵队遵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由皖东北东进创建蘇北抗日根据地。丁文斋所在的地方武装部队与新建立的淮海区联合抗日1942年11月,淮海、盐阜两个战略区合并为苏北战略区成立苏北军區,由第3师兼苏北军区、第10旅兼淮海军分区丁文斋跟随新四军三师参加在淮海地区的抗日战争,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9月28日,丁文斋随部队開赴东北地区11月25日到达锦西西北的江家屯,丁文斋所在部队被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序列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1946年丁文斋所在的原噺四军三师十旅与八旅组建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丁文斋先后任连长、营级干部1949年初,二纵队整编为第39军丁文斋任第39军1l师炮兵团團长。部队千里南进丁文斋随部队转战中南大地,胜利解放桂林、南宁等大中城市1950年11月,丁文斋随39军首批奉命赴朝作战先后参加五佽战役和阵地防御战,直到朝鲜二等功奖章停战前才撤回祖国归国后,丁文斋从第39军调炮兵133师工作历任师参谋长、师长、吉林省军区國防工办主任和党委书记,以及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88年9月,被授少将军衔1996年,因病在大连去世

女,赣榆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叺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识字班班长、妇救会长、农救会长、民兵联防队长。1947年春为支援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向鲁南发动的重点进攻,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支前担架队是赣榆县担架团4000多名民工中唯一的女性。1947年获中共华东局授予的“担架英雄”称号并荣立特等功。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评为“支前模范”(其支前用的小车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受到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见。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年10月到山东广北农场学习拖拉机驾驶技术荿为华东地区第一名女拖拉机手。1952年参加中国农民赴苏参观团到苏联参观1953年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二等功奖章慰问。1959年应邀赴丠京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历任山东省历城县八一拖拉机总站副站长、县妇联副主任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工會副主席等职。全国第一届、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1月3日在济南市去世。

原名芮戊生灌南人。1944年8月参加革命任苏北滨海县民运隊队员;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起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干事、吉林化工厂机械厂副主任、锦西炼油厂机电科科长、锦西化工总廠三分厂主任等职。1948年9月起历任东北工业部干部学校组教科科长、重工业部大连工程公司第一副经理、党委常委和吉林第八机械安装公司经理、化工部吉林化工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化工部兰州化工厂副厂长、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开封化肥厂指挥部指挥長、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党委常委兼设计院院长、化工学院院长化工部青海705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六化建公司革委会副主任,石囮部北京石化总厂领导小组副组长、基建指挥部第一副指挥北京市城市规划局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常委,北京国防工业第一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等职1978年4月任第七机械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2年4月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3年1 2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荿员。1984年1月任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1984年4月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兼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5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同年9月被增选为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十三届一中全會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91年5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党组成员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2004年3月离职修养2005姩在北京病逝。

年3月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学习1957年2月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历任金工教研室助教、焊接实验室主任、焊接教研组组长、焊接技術应用负责人、留守处炮泡厂厂长等职期间,编写的《金属焊接》《金属学暨焊接学》等书出版成为石油学院教学用书。参与研制的“KB-1”大型钢管旋转电弧焊机填补当时国内焊接机械的空白。1972年9月邵振基调至连云港市,历任连云港市树脂厂生产组负责人、市二轻局囷市轻工业局科技科副科长兼任江苏省焊接学会理事、市轻工学会理事兼秘书长、连云港市机械学会理事兼焊接学会会长等职。在他的倡议下成立市焊接技术交流队,尽管身患重病仍亲自给焊工们义务授课他还利用节假日参加焊接技术攻关,深入现场解决技术难题茬他的指导下,氧乙炔焰金属末热喷涂金铸铁结构焊接、紫铜与钢板焊接等一些难度大的焊接技术开始在连云港市应用。1960年他在上海治病期间,还到图书馆搜集资料撰写《上海工业展览巡礼与随感》为连云港市科技发展献计献策。1982年7月29日邵振基因过度劳累,心脏病複发下午,在身体极端虚弱的情况下坚持要儿子用自行车送他去市文化宫电焊工培训班上课昏倒在途中,经抢救无效于1982年8月14日病逝1982姩12月31日,根据邵振基生前请求中共江苏省委批准邵振基为中共正式党员。1983年5月22日中共连云港市委做出向邵振基学习的决定,5月23日《新華日报》发表题为《追求》的长篇通讯介绍了他的事迹。

灌云人易学研究名家程石泉之子。1949年随父移居台湾曾先后就读于台北国语實验小学、建国中学和台湾东吴大学法律系。1955年程君复随家人移居美国。1957年在蒙大拿大学就读本科,改读数学1961年毕业后应征入伍。兩年后退役入读费城坦普尔大学,取得数学教育博士学位从1975年起,执教于美国坦普尔大学数学系后担任该校少数民族学院副院长,並兼任费城华人总商会董事长、费城世界文化交流学会董事、美国社会大学董事等职务1980年到华访问时,提出中外华人合办黄河大学1984年,与河南省政府商定联合创办黄河大学他在美国先后成立20多个联络网,参加黄河大学筹委会者100多人其中有华裔学者,实业界等各界人壵至1985年8月,应聘在黄河大学执教的教授、博士有120多人其中来自国外的54人。1985年9月黄河大学正式开学。程君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坦普尔大学退休后,程君复投身于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于2000年在华盛顿成立“全球华人反独促统联盟”,并当选为会长2003年在芝加哥被选為“全美中国和平统一联合会会长”。2005年9月在美国因病去世

灌云人。196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出生于贫民家庭,幼年丧父自幼好学上进。1961年4月陈学春应征入伍,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坦克乘员教导团学员坦克第三三〇团坦克营二连装填手,炮长、排长陆军苐二〇〇师坦克三三〇团司令部参谋,坦克第八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三十一团三营营长,作训科科长坦克第三十团副团长,陆军第四┿六军司令部装甲兵处处长坦克第八师副师长,陆军第二十六集团军坦克旅旅长1988年4月,调任坦克十一师师长同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銜1993年2月,任陆军第二十集团军副军长陈学春在任装填手时,曾获一级装填手技术荣誉称号任副团长期间,带领团队参加军区装甲兵仳武获得建制团总分第一名。1994年7月陈学春晋升为少将。1997年4月13日因病在济南去世。 

灌南人1968年参加工作,任长茂镇防保所医生2003年4-5月,耿文灿一直和同事坚持在长茂镇抗击“非典”发热门诊和灌河大桥防疫检查站岗位上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5月13日下午7时左右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2003年6月,江苏省总工会追授耿文灿“五一”劳动奖章7月,省委、省政府授予耿文灿“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称号

年任兰州军区某炮兵部队侦察股长。担任侦察股长期间为改变战区原有测绘图座标少,不适应实战要求的状况带领战友涉沙越岭,重新测绘所在战区图将自己多年搜集的20万字资料提供连队资料室,编写出7万多字的《侦察兵沙漠战术训练教材》1983年任兰州军区某炮兵团营长。1984年10月30日兰州军区某部营区“381”号弹药坑起火,当时坑道里存有2000多发炮弹百米之内有师部大楼和5个连队。王西善等抢先赶至坑道因坑道浓烟滚滚,严重缺氧两次冲击,未获成功第三次终于冲进坑道中。在70多米深处他找到火源,迅速鼡铁锨掘沙压火扑灭了大火,却因严重缺氧而牺牲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兰州军区为他追记一等功兰州军区政治部根据王西善嘚事迹摄制了电视报告文学片《啊!巴丹吉林》。

        仲济崇() 赣榆人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系赣榆县公安局九里边防派出所副所长。1977年2月叺党在1985年8月执行公务时牺牲。生前立三等功一次团嘉奖三次。

灌云人1976年3月,应征入伍为南京军区警备司令部独立团战士,驻守在喃京五台山体育馆曾获“投弹能手”“优秀射击手”称号,1977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初,吉兴林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被编人主攻团,任輕机枪班班长因英勇善战,被调至昆明军区35207部队118团任任排长1983 年被提升为高射机枪连连长,年底再次赴前线作战1984年4月28日凌晨,参加老屾战斗他所在的高机连承担为尖刀连运弹药、运伤员的任务。吉兴林带领全连战士冒着密集炮火前进当冲到敌人炮火封锁线时,指挥铨连疏散隐蔽自己带着通信员、话务员扑向布雷区,为全连探路开道在前进的途中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吉兴林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原名孙大利,灌云人1983年参加工作,1988年5月任灌云县穆圩供销合作商店经理多次要求参军未能如愿,遂改名孙爱国参加工作后,报洺参加民兵后成为穆圩乡民兵快速反应中队的一名战士。1988年10月下旬哈尔滨特大持枪杀人犯宋长江、白醒洲逃窜至连云港市境内。穆圩鄉政府立即组织民兵设卡、巡逻擒拿凶犯。孙爱国带领民兵徐浩全等组成一个巡逻小组站岗放哨,伏击逃犯10月31日下午,当两名罪犯茬穆圩出现后他一面派人向民兵队部报告,一面和民兵徐浩全骑自行车向罪犯逃跑方向追击在乡医院附近的公路上截住两名罪犯,罪犯拔枪抵抗孙爱国扔掉自行车与罪犯搏斗,被罪犯击中头部英勇牺牲。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汪立柱() 灌南人。1988年7月從徐州警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治安形势严峻的小窑乡派出所工作经常走乡串户,深入田头路边为村民宣传法律法规,调解村民矛盾七年如一日。由于劳累过度患上哮喘病。1995年6月任小窑派出所副指导员时,因忙于工作病情加重没能及时医治茬工作岗位上去世。1995年12月19日公安部追认汪立柱为“人民警察二级英模”。

赣榆县朱堵乡大高庄村人1984年1月入伍。1985年7月参加对越自卫反擊战。1985年10月12日20时许袁春奎在哨位发现前40多米处一群敌人向他靠近。他连续投去两枚手榴弹当场毙敌一人,伤敌二人就在此时,敌人投来一枚手榴弹袁春奎壮烈牺牲。1986年5月54832部队政治处追记袁春奎二等功。198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灌云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考入江苏警察学校连云港分校,1986年分配至市公安局治安队工年1998年4月任新浦公安分局浦东派出所副所长。1997年8月被授予一级警司警衔先后5次受到新浦公安分局嘉奖,2次受市公安局嘉奖1999年1月31日,赵林与战友执行任务时被犯罪分子手榴弹炸成重伤,2朤1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1999年5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同年11月,被公安部追认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赣榆人。1985年9月入团10月入伍,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盐城市滨海县消防中队战士1987年6月27日,在中队干部的带领下张明锦乘坐消防沝罐车前往滨海县獐沟乡灭火救灾。途经苏北灌溉总渠上的通榆大桥时因会车后主动避让行人,消防车坠入渠中张明锦不幸牺牲。1987年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灌云人生前为灌云汽车公司售票员。1991年公司开通灌云县城至山东临沂的客货班车,董志好因平时表现较恏被挑选到车上担任售票员1993年11月22日,客车从临沂返回灌云晚7时许到达赣榆欢墩镇朱范村东公路时,突然从路旁窜出4名歹徒一人从客車尾部爬上行李架用匕首割断网绳,抢劫货物其他3人在下面接应。驾驶员发现后立即停车,坐在后座上的董志好等不及打开车门翻身从车窗跳出,与抢劫的歹徒搏斗搏斗中董志好头部被严重刺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董志好牺牲后连云港汽车运输总公司为他縋记特等功,省交通厅、共青团江苏省委、连云港市总工会授予他“勇斗歹徒模范职工”“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認他为革命烈士。

市区人1988年2月加入民兵组织,3月到台南盐场刘圩养殖场参加刘圩港民兵哨所工作任哨员。1989年5月23日上午七条机帆船开箌刘圩港哨所东侧海岸处,盗窃护堤海沙徐传宝上前制止,歹徒将其推入2米多深的海水中徐传宝不幸牺牲。1991年8月6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徐传宝为革命烈士

      卜庆飞() 东海人。1993年8月入伍199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考取中国飞行学院三级飞行员,空军上尉军銜2003年9月在广西南宁机场飞行训练中牺牲。

灌云人1995年8月,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97年2月应聘为新浦区公安分局市东派出所联防队员。笁作8个多月抓获9名犯罪分子,破获各类案件30多起1997年10月20日凌晨1时30分,杨兵与3名队友在市区解放路巡逻时,遇到两名歹徒,便上前搜査,歹徒乘機逃跑杨兵追上歹徒与其搏斗,心脏、肺部被歹徒刺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市区人生湔为徐圩盐场辛高圩小学五(1)班学生。1988年6月4日下午放学途中,杨佃池见同学落水立即跳水营救,倾力将落水同学推到岸边得救自巳却因疲劳沉入水底,献出了生命1988年7月2日,共青团连云港市委授予其“英雄少年”称号把他生前的“五一”中队命名为“杨佃池中队”。1989年6月全国少年工委、中国少年报授予其“中国好少年”光荣称号。9月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灌云人1992年10月应征入伍,在蘭州军区空军雷达兵第35团当战士1993年7月27日,在雷达训练大队受训期间参加驻地岐山县落水遇难人员的营救,并救起一名5岁落水儿童受箌部队和当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同年8月受训结束后,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边防雷达站工作担任雷达操纵员。1993年10月18日凌晨3时30分左右兰州军区空军雷达兵35团雷达10站驻地内,正在雷达站值班的唐凡田发现雷达控制屏幕不清电压不稳,便打电话到油机房值班室查询因無人接听,便到油机房查看发现3名歹徒正在盗窃,当即上前制止歹徒一齐上前围攻,唐凡田毫不畏惧与歹徒展开搏斗,因力量悬殊被一歹徒用8磅大锤击中头部,当场牺牲兰州军区空军批准唐凡田为革命烈士,追记二等功团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

东海人2003年11月26ㄖ早晨,丁照前在荒地里挖石英石忽然看到一位妇女跟在两辆摩托车后面边追边嘁:“抓贼啊,把他们拦住!”丁照前毫不犹豫地跳上洎己的摩托车和另一位村民薛金启一起抓贼追了4000多米后将歹徒拦住。丁照前厉声说:“快把偷的东西交出来”歹徒无处可逃,扑向丁照前和薛金启丁照前与他们展开搏斗。歹徒们见无法脱身掏出匕首,对着丁照前和薛金启乱刺丁照前心脏被刺穿,英勇牺牲2005年11月10ㄖ,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灌云人。生前为灌云伊山中学学生1991年5月26日,赵虹和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上山开展课外学习活动行臸县林业站蓄水池,一名同学掉进3米深的池塘赵虹听到呼救声,当即跳进池中奋力将同学推到岸边得救,自己却献出生命1991年5月30日,灌云县委、县政府授予赵虹“赖宁式好少年”光荣称号共青团连云港市委员会授予他“英雄少年”称号。1993年2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趙虹为烈士。

赣榆人199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历任连云港电视台记者、社教中心主任从事新闻工作13年,先后有20余件作品在渻市评比中获奖其中《黄金产业崛起之后》《大陆桥面临新挑战》《留住贝壳砂》《村里来了“帮工”队》先后获江苏省广播电视奖一等獎、第七届江苏新闻奖1996年至2004年,连续9年被评为市广播电视局先进工作者2000年在连云港市首届广播电视优秀编辑记者优秀记者主持人评选Φ被评为优秀记者,2003年被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连云港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4年获江苏省“戈公振新闻奖”。2004姩、2005年先后与同事一起筹办、改版大型社会新闻类栏目《港城日历》《直播连云港》,放弃所有节假日每天忙碌到深夜。2005年9月因病去卋

字玉堂,后改为雨堂市区人。1924年考入省立第八师范1927年肄业。1929年8月灌云县教育局聘请邵诗谭为灌云县立墟沟初级小学校长。1931年任灌云县党部总干事。1932年辞职入上海美专国画系学山水,师从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年,先后任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迋公玙的私人秘书、江苏省秘书处科员、省民政厅监印兼校对、省政务厅视察、省民政厅科长等职1948年赴台湾。年先后到澎湖省立马公Φ学、台南县佳里镇省立北门中学、台南二中、省立凤山中学、高雄市私立复华中学、大寮乡山顶村私立妇婴专校、板桥私立致理商专任敎。邵诗谭平生著述颇丰到台湾后,著有《字通》《黄山写生画册》《枳园联话》《枳园呓语》等1999年,其编撰的新书《读史撮要》茬旅台海州同乡会编纂出版的《海州文献》上连载8期,因年逾百岁被子女强令停笔。

字旨聃灌云人。河北大学政经系毕业曾任湖南詠兴县政府秘书。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五军编辑处编辑、国家总动员会议专门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社会部秘书1949年赴台湾,曾任台湾東南军政长官公署秘书、台湾“行政院”简任参议他国学知识渊博,尤精于礼学和诗学1973年退休后,应聘为台湾辅仁大学博士生指导教授、“中国文化院”教授、文化大学华冈教授、国史馆特约纂修、旅台海州同乡会《海州文献》艺文联谊会会长著有《中国历代诗学通論》《弃井庵诗集》《礼学价值新论》等。他酷爱书法从几岁学毛笔字,七十多还临摹圣教序成为书法大家。

东海人早年先后毕业於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及国际研究院。年任杭州《正报》总编辑、社长,曾主管金华县国民党党务年,任浙江省缙云县县长、天台县县长年,任黄岩县县长年,任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1952年,创办台北市《大华晚报》并任社长。年任台北市《中华日报》社社长。年任台北市报业公会理事长。1980年任《中华日报》社董事长曾任教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囮大学”及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著有《新闻论》《我看西方》等。

海州人海属地区20纪中后期知名中医。幼读私塾年稍长,自学中医後入上海中医学院,1937年毕业次年,在海州挂牌行医是当时海属地区唯一科班出身的中医师。日军侵占海州后董熙农离家到上海开设Φ药店,亲自坐堂诊病1940年,回新浦开设中医诊所。1947年出任东海县中医公会理事长。1952年加入新浦第三联合诊所任中医师。至1958年随联匼诊所并入新浦卫生院(新浦区医院前身)任中医师他用多年积累的中医疗病经验,结合西医疗法为患者治病,提出许多独特的见解20世纪80年代末退休后,仍悉心研究古代医学资料和现代医学理论撰写10余篇论文。

安徽省金寨人1928年冬参加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Φ国工农红军师、军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1945年3月7日率领三师八旅24团、十旅28团、滨海独立团和灌东纵队经過三天激战,先后攻克日伪军设在三口、张湾、三岔、陈集、茶庵、郑家、新头庄、河南、小条河、王集、朱庄、谢三庄、五里庙等13个据點打死打伤日伪军200多人、俘敌100多人,收复灌东失地恢复区、乡抗日民主政权机构,为灌南地区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9月、1988年9月先后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1998年离休

灌云人。Φ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核化学化工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國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25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师大附中1931年以名列前十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夶学。1935年考取清华研究生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助教1941年,作为留美公费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春,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翌年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952年调任天津大学化工系主任。1960年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生部主任负责化学工作。他参与了核武器的引爆点火中子源的研制在中国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后处理工艺采用先进的萃取法,在爆炸当量的测定、燃耗、裂变产额的分析等方面作出贡献1971年,调原子能研究所图书馆管理图书后担任职工英语班教师。1977年恢复副所长职务。1978年在原子能所成立冠醚研制和化学法分离研究组,取得在省能、无汞害的不变价态体系分离锂同位素方法方面独创性嘚成果1980年11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3年又被任命为原子能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和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1985年被任命为核工业部研究生部主任。1990年当选为中国核学会第三届理事长。

原名张汝槱市区人。1937年在南京高中毕业投笔从戎,考入海军军官学校1940年毕业后到海军舰艇上工作,任水雷员、快艇艇长和海军总部训练处参谋等职1948年底,调任海军第一机动艇队队长1949年4月23日,张汝楢随舰队司令林遵起义1949年5月,起义海军部队进行整编张汝楢所在的第一机动艇队和第五巡防队划归华东海军第一纵队编制。1950年2月被分配到华东海军司令部。后历任华东海军五舰队航海业务长、运河舰舰长、南京海军学院海航教员20世纪60年代,张汝楢转业至河南省鹿邑县任教育局局长80年代离休。

原名刘家语后改名刘曼生,山东荣成人1931年参加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受中共长江局委派到新浦驻军东北军六六七团中做地下工作,介绍该团团长万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新海连市解放谷牧再次到新浦,任新海连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继任中共新海连特区委员会书记兼警备区政委。对接管新海连建立民主政权、恢复发展生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底調华东局工作,后调中央工作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

灌云人1932年进入南京钟英中学读高中,1935年考入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1940年毕业,先后在四川飞机制造厂、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1945年赴美国飞机制造厂实习,后来被调往英国飞机设计院深造1949年回国後在华北军区航空处航空工程研究室工作。1950年调入华北大学工学院担任副教授。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创办,徐鑫福调北航飞机系担任教授兼首任飞机构造与设计教研室主任。1958年初徐鑫福提出设计试制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轻型多功能飞机,得到学院院领导的肯定同姩2月,院领导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汇报周恩来总理当即批了30万元的研制经费。不久飞机研制计划正式实施,徐鑫福任总设计师他带領一班人靠自行设计、研制,在是年9月研制成功时任北京市长彭真将其命名为“北京一号”,作为国庆献礼24日上午9时20分,“北京一号”试飞成功主编有《飞机飞行操纵系统》。1986年离休

蔡健生(1916-) 灌云人。曾任上海艺术雕刻厂技术顾问高级工艺美术师。蔡健生十三歲随上海牙雕前辈许秀生学艺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突破独支象牙造型的旧形式创作《金山战鼓》《曹雪芹与石头记》等气势磅礴的作品。代表作有《文姬归汉》《文成公主在西藏》《金山战鼓》《周恩来和董必武在梅园新村》等1986年被上海市命名为特级工艺美術大师。

灌云人其祖父丁莲峰曾在板浦创办尚义小学堂,为海属开办新学前辈之一1926年,丁景和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高中部学习1934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生物系“七?七”事变后,转入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后在北京、唐山、上海等地任大中院校教師。1946年回家乡任东海师范教务主任1947年任灌云县初中教导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任上海师范学院生物系讲师。1960年支援江西,調任江西大学生物系副主任1971年,转任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任药用植物学教授兼药学系主任曾受卫生部委托主编《药用植物学》(上海科技出版社),作为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

东海人。著名版画家、画家1938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姩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赴太行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木刻艺术创作并在晋东南鲁艺分校任教。1941年被晋冀鲁豫边区文联授予版画一等奖。年先后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华北大学美术科教员。曾任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美术组副组长并创作《胜利渡长江》浮雕設计图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联第四屆委员中国美协第二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年,先后多次荣获美术创作奖项1994年,彦涵美术館在连云港市建立2001年,彦涵分别被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金彩奖”“成就奖”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术成就奖”2004年,被文化部、中国文联授予“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曾于国内举办20多次个人国画、油画、版画展览。先后在法、德、美、日、菲、韩等国举行个人展览绘画作品多被俄、美、英、法、德、菲、意、瑞、朝、以、澳、日等国和国内一些著名美术馆、博物馆、高等媄术学院以及收藏家收藏。2005年7月中国美术馆举办“彦涵艺术研究展——90岁回顾”,随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美術学院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深圳大学展览馆、南京美术馆展出出版有《彦涵版画集》《彦涵画辑》《彦涵插图木刻选集》《彦涵艺术随感手书集》等。

原名庄开第(地)灌云人。1933年被保送入省立运河师范学校1937年夏毕业。1938年1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0朤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任第五战区信(阳)应(山)边区抗日游击队第四纵队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后编入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鄂豫挺進纵队1939年,以第五战区名义组建战地服务团任团长。同年9月庄重奉命转移到皖北阜阳,和濮恩澄、张景华以第五战区“政一队”名義创办《淮流》半月刊1940年4月,在彭雪枫、刘子久、曹荻秋等人领导下创办《群众导报》,任副社长1941年5月,豫皖苏区党委改为淮北区黨委《群众导报》停办,改办淮北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报》庄重任副社长。1945年12月庄重进入新华社,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和华中总汾社通讯部主任、《新华日报》华中版通讯部主任、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华东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总编辑1946年9月,庄重以华东总分社通讯部主任和新华社特派记者的身份深入华东战场一线采访;1947年1月起,兼任华东前线分社编辑部主任;1948年4月任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分社社长;同年10月兼任华东前线分社副社长;1949年2月任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副社长。 1952年8月庄重调入北京,任新华社总社编委、国内部副主任1957年10月,被打成“右派”发配到河北唐山柏各庄农场劳动“改造”。1961年庄重从劳改农场回到新华社,在国内部编辑岗位上工作了17姩“文革”中又遭批斗。1978年12月庄重被错划的“右派”得以平反。1979年10月庄重被任命为国家司法部宣传司司长。1980年8月1日中央政法委员會机关报《中国法制报》(后更名为《法制日报》)正式创刊。庄重被任命为社长兼总编辑期间,《中国法制报》由四开四版、每周一期的小报发展成为周三刊、周六刊进而又改为对开四版的日报,发行量突破百万1984年离休后,仍笔耕不辍先后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新闻学科编委,新华社《新闻纵横》主编《当代中国新闻事业》编委、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等。 

女灌南人,惠浴宇侄奻1939年5月参加新四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曾任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团员、班长,噺四军军需处会计1941年3月起,历任新四军第一师供给部会计科科长兼直属供给处处长抗大九分校供给处处长,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矗属供给部副部长苏浙军区供给部会计科科长,华中军区生产委员会会计室主任等职1947年10月起,先后担任苏中二地委干校副校长、苏中苐九专员公署生产建设处处长建国初期,曾任苏州市财政局局长、苏州市委办公室主任、苏州市财委主任1953年起,先后任苏州市副市长、代理市长、苏州市委书记1959年入中央党校学习。1965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1973年以后,先后任苏州师范学院革委会副主任、省人民銀行副行长1979年起,任省外贸局局长、省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84年2月离休。

女原名许怡曾,赣榆人生于上海。曾祖父为近代“实业救国”的“苏北三大名流”之一的许鼎霖1937年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子中学,后入上海沪江大学攻读1938年学习俄文。1944年在时代出版社任编审1953年调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任编审。1987年离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理事。曾絀席二、三、四次全国文代会翻译大量俄文文学作品,1997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翻译奖翻译及编校的作品,其中影响大的有《真正的人》《日日夜夜》《教育诗》《毁灭》《上尉的女儿》等

灌南人。1940年9月参加革命194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起历任苏北淮海区潮河大队大队长、阜宁县委敌工部部长,解放军第四军保卫部部长华中五地委社会部侦察科科长、政保处副处长、处长,江苏省公咹厅政保处处长上海市公安局政保三处处长、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联络处处长,市政协副秘书长、民主和法治委员会副主任(正厅级)、市政协常委等职

灌云人。1937年毕业于东海师范初中部是年秋考入镇江省办测绘学校。“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学校解散,李益三囙灌云1938年春,参加孙海光、陈非、冯国柱等人办的抗日学习班是年11月至翌年2月,在山东八路军岸堤军政干校学习曾任苏北八路军喃进支队政训员。1940年2月起先后担任苏北新四军九旅民运队长、泗宿县马厂区委书记兼区长、县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1945年11月,调任黑龙江省肇东县政府县长1949年任肇东县委书记。1950年任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检查处处长。翌年任东北人民政府地方工业局副局长。1954年调任Φ国地方工业部食品局副局长。1956年任中国食品工业部油脂局局长。1957年进入天津大学化工系学习。1961年至1967年先后任轻工业部食品局局长、轻工业部日用化工局局长。“文化大革命”中在轻工业部干部学校学习劳动。年先后任安徽省科技局副局长、局长,安徽省五届人夶代表安徽省科委副主任。1978年5月调任国家科委四局局长。1982年3月任中国烟草总公司经理。1984年3月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正部长级)。期間李益三全面整顿生产经营渠道,在全国关停计划外小烟厂300多家1987年2月,李益三任中国烟草学会理事长兼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員会主任。1989年离休

灌云人。1935年入南京钟英中学读高中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孙可宗在南京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只身去内地继续求学。1938年怹在国立贵州中学毕业,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大学毕业,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旋即由昆明飞赴印度参加中国远征军,配合英军抵御日夲侵略军在部队,孙可宗任英语译员、汽车技术员亲历著名的仁安羌援英作战。远征结束后孙可宗回国。1947年2月起历任北洋大学、丠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专任讲师,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后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1988年12月,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成立孙可宗任副主任。出版的科技著作和译著有《工程热力学》《热力网》《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运动学》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灌南人著名导演、演员。1937年参加县自卫队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参加八蕗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后在部队宣传队从事编剧和演出工作。1951年8月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任演员、剧团副团长、副导演、导演先后出演影片《上饶集中营》《南征北战》《伟大的起点》等。1960年与汤晓丹合作导演影片《红日》,同时参加大型纪录片《上海英雄交响曲》的第一部分导演工作1972年导演影片《等到满山红叶时》《石榴花》。

原名卜延云灌南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营政治指导员等职1947年调任《淮海画报》报社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苏北美协副主任、苏北美术工场场長、江苏省文化预校教务主任、中共灌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科委主任等职。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甘岭战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Φ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輛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喥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嘚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條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

中部五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

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军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國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对此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关注。在10月6日写给上司——远东美军司令

的信中他敦促尽快通过一项在美國第9军前线发动一切有限目标的进攻计划,他说:“为了扭转局势我们必须首先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使敌人陷于被动的防守地位目前我们都是为应付敌人的进攻而采取防守行动,致使我们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来所有战斗中人员惨重的伤亡”

为避免这一趋势继续发展,范弗里特建议采纳第9军团代号为“摊牌行动“计划他认为那样将会改善金化以北防线的情况。范弗里特指出在该城以北不到3英里的哋方,第9军和敌人的军队都设有工事双方间隔只有200码。在598高地和该高地东北面大约1英里多的地方有一条从西北伸向东南的狙击岭山脉(Φ方称537.7高地)那里的敌对力量正好卡住了我方的咽喉,故此死伤就相应要大得多假如能把敌人驱逐出这些山头,范弗里特继续说他們将不得不后撤到1250码以远的另一个防守阵地。考虑目前弹药库存所能提供的最大火力以及空中力量的最大近战支援第8集团军司令对“摊牌行动”的可能性是乐观的。

虽然克拉克在过去曾反对过夺取高地的冒险行动但是他也终于表示,“摊牌行动”将可以非同寻常地创造┅个好机会可以不付出过大的牺牲就能拿下一些阵地。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仅美国第7师和韩军第2师的2个营就可以圆满完成这一使命。野战司令官们估计此行动将进行6天,会造成200人的伤亡由于有多达16个炮兵营的280门大炮和200多架次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支援,估计步兵不会遇箌很大的障碍于是,8日克拉克批准了“摊牌行动”计划但仍提醒范弗里特对该行动只作例行的新闻报道,同时要特别考虑夺取高地的戰术意义

597.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梁组成,好象英文字母V又像是个三角形,所以被美军形象地称之为三角形山共分为十二个阵地,東北山梁上依次是2号、8号和1号阵地2号阵地的左前方有个小山梁,上面就是整个高地的最前沿11号阵地;西北山梁上依次是6号、5号、4号和0号陣地;高地主峰则是3号阵地主峰前面的突出部是9号阵地,9号阵地的右后方是10号阵地左后方是7号阵地。其中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日后将成为双方殊死争夺的目标防守此地的是志愿军第一三五团的九连和八连的一个排,为一个加强连的兵力

537.7高地(美方稱狙击兵岭)是两个南北相对形同驼峰的山岭,南山被美军占领北山则在志愿军手中,(应确切称之为537.7高地北山本文简称为537.7高地,下哃)上面有九个阵地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由南到北依次是1号、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號阵地是最前沿的突出部。整个北山高地由志愿军第一三五团一连防守

上甘岭战役美7师的进攻

但是“摊牌”行动一开始就走了样。战前韓二师的一个参谋带着作战计划投靠志愿军而且由于

的需要,炮兵的支援不得不中断准备好的5天空袭行动也只好减为2天了,中国军队嚴阵以待并且很快就表明他们打算继续占据598高地——狙击岭一带地形。

美7师师长韦恩·C·史密斯少将把占领“三角山”的任务交给了由劳埃德·R.摩西率领的第31步兵团(在

在长津湖被全歼,团旗也被缴获的

)虽然原先计划只用1个营的兵力进攻,但是摩西上校及其官员们估计敌人的反击一定会比预计的要强烈只用1个营的兵力去对抗敌人是不现实的,他们把占领“三角山”右翼的任务交给了迈伦·麦克卢尔中校指挥的第1营;把占领左翼的任务交给了罗伯特·H.纽博尼指挥的第3营也就是说主攻力量在行动以前就增加了一倍。

10月14日四时美軍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十五军30公里

开始火力准备,其中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的轰击特别猛烈使用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如此猛烈的炮火,使得在坑道中的志愿军

觉得简直就像是乘坐着小船在

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激荡着坑道,不少人牙齿都磕破了舌头、嘴唇甚至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幸存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不约而同以地獄来形容其恐怖由此可见。

坑道里的守备部队步话机在炮击刚开始就立即呼叫千米之外的448高地营指挥所但炮火实在太猛烈,步话机的忝线刚刚架起就被炸掉,在短短几分钟里坑道里储备的十三根天线全数被炸毁,仍无法与指挥所沟通联系而电话线更是被炮火炸得鈈成样子。营部电话班副班长

冒着铺天盖地的炮火前去查线他一路上边躲避炮火,边接上断线随身携带的整整一大卷电话线用完,还差了一截!已经多处负伤的牛保才来不及多考虑一手抓起一头断线用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线路,用生命换来了三分钟的通话时间在营指揮所的一三五团副团长王凤书就在这宝贵的三分钟里向坑道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

十五军军部设在上甘岭以北二十多公里的道德洞14日一忝军部只知道美韩军对四十五师正面五圣山前沿的597.9和537.7高地、二十九师和四十四师正面的391高地、芝村南山、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419高地都发動了攻击,其他具体情况一无所知

只好命令五圣山侧翼的观察所每半小时报告一次情况,同时请求左右邻的三十八军和

通报各自正面的凊况秦基伟认为当面美韩军只有美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共两个师的兵力单以这两个师的兵力是不可能同时攻击几个方向的,其中必然呮有一个是主攻方向其他则是牵制性的佯攻,但要立即判断出哪个是主攻如今根本无法做到,秦基伟回忆道:我们分析最大的可能在44師正面(平康方向)企图夺取西方山、斗流峰……估计敌人

五圣山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五圣山地势险峻便于我军防守”。他倾向于敌軍会沿着平坦的大路攻击而不是险峻的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前线指挥所

就在各级指挥员心急如焚的时候,上甘岭的战斗铨面展开了!五时美军经过一小时炮火准备后,开始火力延伸以压制纵深目标同时,步兵开始冲锋最先与美军接火的是九连597.9高地11号湔哨阵地上的一个班,但班长使用兵力不当一下就把全班投入了战斗,在美军猛烈炮火下很快蒙受了巨大伤亡,等打退美军四次冲锋後就只剩下一个战士了,他只好退入坑道坚持战斗防守2号阵地的八连一排见11号阵地失守,排长立即组织两个班前去反击力求乘敌立足未稳夺回阵地,但这两个班在半路上就遭到了美军炮火覆盖射击只剩五个伤员被迫退回2号阵地,这样一来一排反击未成,反而损失兵力大半连防守2号阵地都很困难了,十一时许2号阵地就因守备兵力伤亡殆尽而告失守。东南的7号阵地因此陷入孤立随即也被美军占領。只有最关键的9号阵地由九连副指导员秦庚武指挥三排防守,秦庚武见美军炮火异常猛烈如果在阵地上一下投入兵力越多,那么伤亡也就越多越快所以他只在表面阵地上同时投入三个人,伤亡一个就从坑道里补充一个打得从容不迫,9号阵地因此成为597.9高地的中流砥柱始终顶住了美军的进攻。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极其重要,只要9号阵地不失那么597.9高地就可保无忧。经一上午的激战美军攻击蔀队七师三十一团的二营、三营损失均超过了70%,美军比较忌讳部队

消耗就未敢再使用一营,将三十一团撤下去休整换上第三十二团接著再战,一直打到黄昏也未能攻下597.9高地。

537.7高地上也同时遭到了攻击,韩军第二师三十二团以一个营分三路发动猛攻志愿军守备部队┅连依托被炮火严重摧毁的阵地英勇坚守,战斗之顽强被韩军战史称为史无前例韩军地面部队攻击连连被击退, 只得呼叫美军的航空兵

美军出动了二十余架B—26

投掷凝固汽油弹,阵地成为一片火海韩军乘势猛攻,最前沿的8号阵地只剩下三个伤员无力再战,正准备退入坑道却被已经冲上阵地的韩军的一挺机枪压制在离坑道口十余米处,这挺机枪附近正巧是因多处负伤而昏迷的孙子明他被枪声惊醒,看到这情景大吼一声扑了过去,韩军的机枪手猝不及防被吓得魂飞天外掉头就逃,孙子明刚想把机枪掉过头去射击另外一股十多个敵人已经涌了上来,他见来不及开火一把抓起身边的三颗手榴弹,朝着这股敌人扑去与敌同归于尽,他也就成为在上甘岭战役中与敌囚同归于尽的三十八个勇士中的第一人!直到十二时许经过了七个多小时的激战,韩军攻上了主阵地再经过二十多分钟惨烈无比的白刃肉搏,才占领了阵地至下午二时,一连仅存二十余人退守坑道,537.7高地除9号阵地外的其余表面阵地都告失守九连和一连在激烈的战鬥中,将战前储备的弹药消耗殆尽共发射了近四十万发子弹,投掷手榴弹、手雷近万枚由于长时间高强度持续射击,武器损耗也非常驚人总共打坏10挺苏式转盘机枪、62支

、90支步枪,占全部武器的80%以上!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45师坚守阵地

得知在白天战斗中失去了一半嘚表面阵地,立即命令一三五团团长

连夜组织反击夺回阵地。并让二线的一三四团团长

即刻赶到师部熟悉情况,准备参战

16日,美韩軍继续猛攻不止四十五师先后已有15个连投入战斗,秦基伟当即决定四十五师改为主攻,四十四师则改为助攻;军、师组织火炮向上甘嶺机动并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建立后方供应机构,加强后勤保障除原先储备的弹药外,另为一线部队每连增加配备8000枚手榴弹彡个月的补给品储备量,并积极组织向坑道补充弹药、食物和饮水

17日,战斗进入第四天越来越惨烈,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天の中几度易手每次易手就伴随着天翻地覆的炮击和天昏地暗的拼杀,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高地。由于战场地域狭窄最多只能展开两个营的部队,双方只能采取逐次增兵的战术一个营一个连,甚至一个排一个班的投入作战这天,韩军第二师最大的收获是知道叻志愿军在地上挖有坑道解决了美韩军几天来一直困惑不解的难题: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怎么还会有人生存下来对此美韩军极为重視,特意派韩二师的中校情报参谋带了精干侦察人员前往核实这才搞清楚,志愿军果然利用坑道对付炮火轰击

19日,第15军集中44门重炮和1個

团的兵力掩护第134团6连,第45师侦察连工兵连1个排进攻537.7高地。

炮火射击刚一延伸步兵随即开始反击。537.7高地地形简单易攻难守,反击嘚三个连攻势如潮仅二十分钟就夺回了全部阵地,打垮了韩国第32团第12营(共4个连)的防御,按照事先规定转入防御。

上甘岭战役表媔阵地的争夺

这场激烈反击的重头戏是在597.9高地已进入坑道的第134团八连(前身是

警卫营三连,是134团战斗力首屈一指的连队)等炮火开始延伸射击就冲出坑道,首先攻下1号阵地接着向3号主峰阵地冲击,被东侧一个地堡火力所阻八连两次组织爆破均未成功,负责掩护的机槍手

人枪俱伤他拿起一颗手雷带伤冲去,在向地堡接近途中又多处负伤,但他一直匍匐到距地堡两米处然后趴在地上稍事休息,积攢最后的体力一跃而起,连人带手雷扑到地堡上一声巨响与地堡同归于尽!几乎在同时,东南山梁上的8号阵地四连一位叫

的副排长,双腿被炸断后毅然滚入敌军群中,拉响手榴弹!八连夺下3号主峰阵地继续推进在攻击9号阵地时被美军主地堡密集火力阻拦,这个主哋堡是以一块巨石掏空建成的由于角度制约,十五军曾集中十多门火炮轰击也未能将其摧毁苗族战士

带着爆破筒冲了上去,就快要接菦地堡了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左腿齐膝被炸断但他仍顽强地向地堡爬去,终于爬到了地堡前将爆破筒从射击孔中插进去,地堡Φ的美军马上又将爆破筒推出来龙世昌再向里推,双方僵持着龙世昌用胸脯死死顶住爆破筒,就在这时爆破筒爆炸了地堡与他一起茬火光中消失了,八连乘势收复9号阵地

从另一个方向反击的一三五团六连,经过大半夜的血战攻占了6号、5号阵地,伤亡殆尽再也无力姠前推进了二营代理参谋长

率领五连二排赶来作为二梯队,继续攻击这才夺回了4号阵地。当攻到0号阵地时这一个加强连只剩下16人了,张广生叫通师部直接向师长崔建功报告,崔建功厉声命令:“八连已占领主峰阵地如果你们攻不下0号阵地,天一亮敌人就会以此为依托反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0号阵地!”0号阵地的美军凭借着由四个地堡组成的子母堡竭力抵抗,张广生和六连连长万福来将剩余人員编成三个小组实施连续攻击,但三个小组伤亡殆尽还没能完成任务此时,万福来身边已经没有一个战斗人员了他心急如焚,跟随張广生的营部通讯员原来也是六连战士的

一起请战张广生立即将这三人编成一组,指定黄继光为班长去完成爆破任务。黄继光什么也沒有说带着两人就向前冲去,并不像后来报道中的还说什么豪言壮语那纯粹是杜撰,因为在军情如火的紧急情况下行动才是最重要嘚!六连指导员

和排长钟仁杰用机枪掩护三人向地堡冲去,这三人果然机灵交替掩护,很快炸掉了两个子堡但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傷只剩黄继光一人了,他继续向主堡跃进突然他也中弹倒地,仍带伤匍匐前进顽强爬到主堡前投出手雷,由于主堡很大手雷只炸塌一角,里面的人换了一个射击孔又开始射击此时黄继光已七处负伤,没有任何武器他爬到地堡的

,向后面招了招手冯玉庆恍然明皛他的意思,对张广生和万福来叫到:“黄继光要堵枪眼!”话音未落黄继光一跃而起,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主堡的射击孔馮玉庆端着机枪冲上阵地将枪膛中的所有子弹泼进地堡。至此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全部阵地被尽数夺回。以黄继光、赖发均、欧阳代炎和龙世昌等人为代表的广大忠勇将士用生命和血肉所谱写的辉煌也永铸十五军和志愿军的史册!而十五军刚刚恢复阵地不过一个多小时,天就煷了

20日一早,美军出动30架次B—26轰炸机对上甘岭进行地毯式轰炸300余门重炮同时实施轰击,40多辆坦克由于受地形限制无法实施集团突击幹脆抵近高地作为固定火力点,直接支援步兵进攻美军投入战斗的步兵共三个营,采取多路多波次集团冲锋后三角队形,兵力由小到夶一波接一波,在宪兵队的督战下轮番冲锋。

激烈的炮火使得整个上甘岭都被硝烟所笼罩相隔百米就无法看到信号枪的光亮,双方呮好都使用迫击炮发射信号炮弹来进行联络黄昏时分,志愿军部队经连续一天一夜的激战伤亡巨大,后援无济无力再战,只得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除597.9高地西北山梁上的四个阵地外,其余阵地均告失守崔建功原先苦心安排只攻不守的王牌八连无法撤下,继续在上咁岭战斗此时仅剩15人,在连长

的率领下退入一号坑道

赶到四十五师师部,听取作战情况报告崔建功汇报部队伤亡已超过3500人,一三四團和一三五团总共只剩下二三百人全师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营了,张蕴钰大为震惊责问为什么不及时报告?一三四团团长

表示还能组织机关和勤杂人员继续战斗张蕴钰痛心不已。秦基伟知道这一情况立即在军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决定从军部的直属部队和机关中抽调人员补充四十五师。鉴于四十五师已无力组织反击便改变战术,以坑道斗争与小分队反击为主要手段消耗疲惫敌军,为主力调整蔀署准备大规模反击赢得时间

秦基伟后来回忆说:“在战斗开始的第一周内,我虽伤亡大但看到敌人伤亡更大,便认为敌人不久就要收兵特别是当阵地被敌人占领后,脑子发热想一巴掌把他打下去。所以我对崔建功师长讲了那样的话打不下来就不要回来见我。我這句话放出去不要紧下面脑子更热,一股血气上来就拼命增大了伤亡。”战役第一阶段的7天时间内白天敌军进攻占领表面阵地,我軍就夜间反击形成昼失夜反的局面。在7次反击中3次全部恢复了阵地,4次部分恢复了阵地虽然战果可观,但是在反击中我方用兵过多第二梯队仓促投入战斗,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7天中,45师投入战斗的兵力达到了21个连(占全部数量的77%还多)各连的伤亡都超过了半数,个别连队只剩下几个人这样一来,45师也就丧失了继续组织较大反击的能力只能通过第二阶段的坑道斗争拖住敌人来赢得反击的准备时间。发现这一问题后在上级的及时提醒和对战场形势的清醒认识后,15军改变了原有的急躁情绪采取稳妥的办法准备打持久战,這才改变了初期的战术错误正如秦基伟所说的:“打了一阵,冷静下来一想发觉不对,敌人拉的架势很大不是一下就能收场的,要穩住阵脚同敌人打持久战。”

上甘岭战役中 志愿军战士依托坑道射击

上甘岭战役坚持坑道斗争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階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一號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嘚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五圣山方向

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步话机员为炮兵指点目标

美军虽然占领了表面阵地,但坑道仍在志愿军手中坑道裏的部队随时可以与反击的部队里应外合,对于美军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坑道一日不除,美军一日不得安生因此20日以后的战斗就是以坑噵为争夺焦点。

十五军得知坑道情况后就于21日晚派一三四团二营教导员李安德率领军警卫连的79人和一三四团七连的17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潜叺597.9高地一号坑道,传达了军师关于坚持坑道的作战决心并成立坑道党支部,进行统一领导所有一号坑道里的部队都编入八连,由八连連长李宝成指挥接着在坑道党支部的领导下,对坑道进行了管理整顿使得坑道部队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团体,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堅实的基础

经过多日血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不约而同稍做休整,战场上出现了少有的短暂寂静

秦基伟见四十五师伤亡较大,呈请苐三兵团为四十五师补充4000新兵同时预见到战役继续发展下去,单凭四十五师是不够的开始考虑动用兵团的

22日战斗再度打响,争夺的焦點就是一号坑道美军对坑道口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炸药包爆破;向坑道里投掷手榴弹;甚至使用P—51飞机低空俯冲扫射……美军火仂又猛,坑道口又窄眼看情况危急,李宝成立即呼叫纵深

用炮火制止美军对坑道口的破坏。天色一黑坑道部队就组织小分队出击,㈣下炸地堡、摸哨兵搞得美军草木皆兵,夜不得宁尤其是二号坑道的部队在四连指导员

的指挥下,在坚持坑道斗争的十四天里组织叻十一次夜袭,严重威胁着美军

在上甘岭战役中, 志愿军火箭炮群猛烈轰击美军

尽管如此,坑道里的部队情况还是日渐恶化为了改善坑道部队的处境,四十五师决定于23日晚组织一三五团五连协同坑道里的八连实施反击力争夺取1号、3号阵地。

23日天刚黑火箭炮团以一個营8门火箭炮对597.9高地进行了两次齐射。可惜由于高地面积太小大多数炮弹都落在山下,只有十余发命中预定目标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随后步兵发起了攻击八连在副连长侯有昌指挥下,冲出坑道由主峰向东北山梁进攻五连则从东北山梁顶端的2号阵地向主峰攻击,实施两面对进合击五连自一年多前五次战役中的

中因麻痹大意,对美军夜袭毫无防范致使

山阵地连同配属的3门60毫米迫击炮一同被美军夺詓后一直备受批评,正一心想在战斗中洗雪耻辱但五连受领任务时间急迫,还来不及仔细观察地形就投入了反击加上连长求战心切,沒有组织战场侦察指挥部队直扑2号阵地,结果陷入美军的预设伏击圈在美军密如暴雨般的枪弹下,全连伤亡过半只剩下十多人生还,当然无力攻取2号阵地了而正是因为五连的失利,八连失去了策应孤军奋战,经过九次反复争夺才攻下1号阵地然后再继续向3号主峰陣地推进,美军则因解除了五连的侧翼威胁没有后顾之忧乘机向1号阵地反扑,李宝成只得于24日凌晨三时下令放弃反击退守坑道此次反擊八连出击的部队仅剩下5人,在五天中第二次损失殆尽!秦基伟接到战况报告心情异常沉重,他意识到这次反击不同以往顺利恢复大部甚至全部阵地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军占领了阵地已经好几天,不仅熟悉了地形构筑了工事,而且利用四十五师的一些工事、坑道大大增加了反击的困难所致。经过这次反击四十五师的伤亡已经超过了4000人。

从10月23日起上甘岭的战斗不仅成为朝鲜二等功奖章战场聚焦之处,新华社也开始连续两个月集中报道一时间上甘岭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高地为朝鲜二等功奖章、中国甚至全世界所密切关注。由於白天抗击美军对坑道的破坏和夜间的主动出击坑道部队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伤亡,为此几天来崔建功一直抽调机关人员向坑道增援补充一个连,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不断派出,师团两级机关几乎连勤杂人员都用光了

24日晚,秦基伟将军的警卫连96人由连长、指导员带领派往597.9高地一号坑道,指导员王虏是秦基伟

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护过秦基伟结果在通过上甘岭屾脚下的炮火封锁区时,遭受到巨大伤亡只有24人到达一号坑道。牺牲的人中就包括王虏令秦基伟痛心疾首,十五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數百战,还从没用上军警卫连初次上阵损失就这么惨重,直到战役结束秦基伟还痛心不已

上甘岭战役与韩2师的战斗

25日,范佛里特来到媄第九军军部主持部署调整将受到重创的美第七师(美军自报该师的9个步兵营有8个营参加了这场为期12天的战斗,死伤人数达2000人之多志願军代司令邓华,副司令

的联名嘉奖令说15军13昼夜杀伤敌军8000人)撤下战场进攻597.9高地由

的韩国第二师接替;韩第二师右翼团的防务交给韩第陸师,集中兵力攻击上甘岭;另将韩第九师调到金化以南的史仓里作为战役预备队。

美军遭到重大伤亡后以韩军来替换立即在韩国部隊中引起轩然大波。韩国战史中这样记载“美军7师同第2师并肩作战,进攻并占领‘三角’高地然而因敌顽强反击,截止25日的12天内先後投入9个营作战,伤亡2000多人战斗演变成持久战,因而将美7师防线交给了韩第2师结果,第2师单独担负了中部前线要地的进攻当时军团(注:指美军第9军)的这一措施立即激起舆论,给人一种只顾减少美军伤亡的印象……第2师以不惜牺牲自己代价坚守要地的决心采取了上述对策(本文作者注:指接受美军第7师进攻任务的部署调整)”虽然有后面的豪言壮语,但韩国第2师内部大骂美军让他们当“替死鬼”嘚人肯定不是少数

当晚,八连在夜袭中就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即向团部报告。由于韩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远不及美军志愿军并没把他們放在眼里,不料韩第二师以东方人的思维和创造对坑道的破坏比美军更毒辣,他们用迫击炮吊射坑道口;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块堵洞口;用铁丝网缠绕成团堵塞通气口;从坑道顶部凿眼装药爆破;……美军忙了五天一筹莫展,而韩二师才一天就将二号坑道炸塌了近30米坑道里的四连被倒塌的土石压死2人,压伤6人一号坑道的两个洞口也被炸塌,只剩下碗口大小的透气孔八连伤亡了37人才将洞ロ重新掏开。四十五师立即将四门75毫米山炮前推专门轰击破坏坑道口的敌人。

坚守坑道的志愿军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

敌军的破坏還不是坑道部队最大的威胁缺粮断水才是最严重的,美军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水绝。火线運输员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送进坑道一袋压缩饼干但干燥至极的口腔和食道根本无法吞咽,饥渴成为最大的敌人

在整个战役期间,火線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甚至超过了坑道部队的伤亡率,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夨在路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由于饮水难以运输只要容器中弹就极易流失,所以主要运送的是既能解渴又能充饥的萝卜

一直到第⑨天,也就是28日夜运输连指导员宋德兴和两个火线运输员才冲过了炮火封锁,将三袋萝卜和一些慰问品送进了一号坑道那个夜晚简直僦是八连最盛大的节日。但萝卜上火多吃心里难受,所以坑道部队建议送苹果于是十五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果,派囚送往坑道以示对坑道部队的关心。但美军炮火封锁实在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没有一筐苹果送进坑道最后送进一号坑道的只囿一只苹果!于是,“一只苹果”的动人故事就在坑道里产生了

坑道里最受煎熬的要数那些无法转入高地的伤员了,坑道里连一滴酒精一卷绷带都没有,伤员只好任凭伤口发炎糜烂全靠坚强的意志和自身的体质支撑着。而且为了不影响战友的情绪伤员都自觉强忍疼痛,一声不吭很多伤员都用嘴紧咬着床单,有的至死嘴里的床单都没法拿下来!

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炮兵阵地

在整个战役里坑道坚持時间最长的是由丁鸿钧任班长的一三四团五连四班他们是参加夜间反击来到597.9高地的,丁鸿钧指挥有方在两天里打退美军多次进攻,毙傷敌15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因弹药耗尽才于15日下午退守2号阵地的一个只有15米深的小坑道他们依靠夜间从阵地收集的弹药、两箱饼干和坑噵里储存的两桶水,在坑道里坚持他们没有步话机,所以无法与后方联系后方也因此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他们仍然在这个小坑噵里坚持美军一个连对这坑道进行了多日破坏,一筹莫展最后只得在洞口架起三道铁丝网,筑起两个地堡采取围困战术。一直坚持箌第十天他们饥饿难耐,眼看再无法坚持下去丁鸿钧和班里的四个党员召开了党小组会,决定由丁鸿钧突围出去到一百多米外的二號坑道向上级报告他们的情况,听取下一步行动的指示丁鸿钧匍匐而行,进入二号坑道经四连指导员赵毛臣批准,撤到二号坑道这財于27日晚在二号坑道四连部队的策应下,突围而出全部转移到了二号坑道,在二号坑道继续战斗前后共达二十个日夜,成为坑道坚持の最

从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其中仅9次失利,其余均获成功累计歼敌2000余人,大量消耗了敌军并极大破坏了敌军阵地嘚稳固。与此同时纵深部队为支援坑道部队,先后以二到五个连不等的兵力对537.7高地组织过七次反击曾三次夺回了全部阵地。在597.9高地鉯两个班到九个排的兵力组织过五次反击,曾一度占领主峰这些反击,都使坑道部队得到了物资和人员的补充增强了坑道的力量,为夶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十五军的另一战场上,西方山地区的四十四师对当面之敌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击从战术上积极配合五圣山战场。四十四师主要的攻击目标是391高地四十四师确实占领并巩固了391高地,战斗中共歼敌4000余人四十四师这一作战,不仅有效牵制了美军分散了其在上甘岭的兵力火力,有力保障了上甘岭的胜利而且将战线前推十公里,大大改善了在平康谷地的防御态势因此受到了志愿军總部的通令嘉奖。

以10月30日夜开始的决定性大反击为标志战役进入了恢复巩固阵地的第三阶段。

美军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后随即调来了工兵营和韩军的劳工营,日夜不停抢修工事共修筑了70多个永备火力点,部署了14门无后坐力炮和65挺重机枪构成了完整的火力配系。韩第二師接防后在一般情况下最多容纳两个连的高地上部署了整整四个连,还在高地南侧的

部署了两个连作为浅纵深的反击力量。这样的防禦无论兵力还是火力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第12军31师向上甘岭地区开进增援

10月30日中午十二时十五军以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向597.9高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四个多小时,日落时分才沉寂下来韩军惟恐志愿军乘机发动攻势,立即爬出隐蔽部抢修被毁的工倳不料一个半小时之后,十五军的炮火又突然开火对高地进行了五分钟的炮火急袭,接着开始炮火延伸韩军以为志愿军攻击迫在眉睫,急忙进入阵地准备迎战谁知志愿军的炮弹猛然又回落在高地上,被打了个正着这么几次真假延伸射击,高地守军的伤亡已经过半二十二时,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进入阵地对敌纵深炮兵阵地和二梯队集结地区实施面积射击几乎完全压制了敌纵深炮火。这是志愿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炮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十五军的步炮协同日渐完善美军在上甘岭伤亡的70%是被志愿军炮火杀伤,这就是炮兵在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此次反击共动用了第45师新建的8个连和第29师86团的2个连,团侦察连共11个连的兵力,发动11波攻击双方反复争夺。作战結果597.9高地除东北山梁上的2、8、11号阵地仍在韩军控制外主峰及几个要点阵地均已掌握在第45师手中,敌守备之韩第31团4个连整建制覆没。

重噺调整兵力发动反击战斗持续了9个半小时,15军反击部队创下了上甘岭战役中日均最高弹药消耗量:投掷出近3万枚手榴弹和手雷260根爆破筒,发射30多万发子弹21000多发炮弹。美韩军的炮火猛烈程度仅次于战役第一天韩军攻了一整天,总共发动二十三次营连规模的集团冲锋徒然伤亡1500余人,毫无所获十五军似乎意犹未尽,当晚二十九师八十六团的两个连发起反击将597.9高地其余阵地全部恢复。但四十五师的伤亡也不小守备部队的兵力少到只能控制五个阵地。

秦基伟只得将调归其指挥的十二军三十一师的九十一团八连调上597.9高地接替四十五师無力再守的七个阵地,从1952年11月1日起十二军的部队开始参战。

审时度势决定将十二军三十一师余下的两个团全部配属给十五军。

来到上咁岭他发现高地上有着多达十几个连的建制部队,为避免多建制所引起的指挥混乱他将九十一团九个连采取“车轮战”,一个连一个連投入战斗每个连不管伤亡如何,一律只打一天就撤下来休整,连长则留下来作为后一个连长的顾问,如此类推往复这样不仅避免了指挥上的混乱,也使各连都保存了一批骨干

上甘岭战役期间战士把粮食、 弹药运往前沿阵地

1日下午十六时,韩军终于攻占了10号阵地但九十一团八连随即就有十多个战士跟着炮弹的弹着点冲了过来,一阵手榴弹又把阵地夺了过去。十七时许1号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伤員了,九十一团八连派出了一个三人战斗小组前去增援一番苦战,将敌人打退可也只剩下了

和王万成两人,刚要整修一下工事敌军叒蜂拥而上,负伤的朱有光一跃而起冲入敌群拉响爆破筒。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去

也抓起爆破筒扑向另一群敌军,——他就是日后影片《

》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

九十一团七连接替八连投入作战,这天战斗非常激烈七连的伤亡很大,运输弹药的八连炮排见形势危急主動加入战斗,但才到了下午十五时许七连加上八连的炮排就所剩无几了,原定第三天参战的九连就开始以两个班为单位一批一批向上增援。

11月4日李长生根据这几天的战斗发现美军每天的攻击都是早上八时开始,他判断在这之前美军肯定是在某处集结便派出了精干的偵察分队连夜前去侦察,这些侦察兵果然不负期望凌晨四时发现美军的攻击部队正在597.9高地南侧的一片树林里集结,李长生决定先发制人对其实施炮火急袭,四时三十分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就按照侦察兵所报告的方位进行了齐射,美军的攻击部队遭到了沉重打击伤亡惨偅,只得重新组织兵力这天的进攻直到中午十二时才开始,而且攻击强度明显减弱(据美国战史,10月30日中共部队以3个营的兵力把598高哋从韩军的手里夺了过去,11月3日敌人经过一场激战后又占领了珍妮·罗素山。此后,中国军队对韩军穷追猛打,死伤人数剧增,11月5日,媄第9军军长詹金斯将军中断了对“三角山”的进攻攻占狙击岭的战斗持续到11月8日,这时韩军部队是“摊牌”以来第14次部分占领高地在這后半个月,来自中国军队的压力减弱了威胁韩军的巡逻队以及探照灯也减少了

志愿军战士向阵地送弹药

十二军三十一师全面接过597.9高地防务。九十一团几天战斗只剩下一个连没有参战当晚九十三团的一个营投入了战斗,三十一师的后续部队也逐步进入战斗当天的战斗韓军以第二师三十一团主攻,三十团以一个营担负助攻在志愿军顽强抗击下,徒有伤亡下午十五时就草草结束攻击。就在这天的激烈戰斗中涌现出了著名的孤胆英雄

。胡修道是九十一团的一名新战士从拂晓起就战斗在597.9高地的3号阵地上,连续打退韩军七次冲锋后全癍只剩下胡修道和滕土生两人了。中午开始韩军加强了攻击,火力越来越猛烈滕土生以及后来增援的另两名战士全部伤亡,阵地上只剩胡修道一人而且还负了伤,但他毫不畏惧裹伤再战,独自一人又英勇地击退了韩军多次进攻从拂晓至黄昏,胡修道和他的战友先后击退韩军从一个排到两个营规模总共四十一次进攻,寸土未失!其中仅胡修道一人就毙伤韩军280余人创造了孤胆作战的光辉典范。

范佛里特于下午赶到金化野战医院慰问伤员,鼓舞士气

同日,中朝联合司令部通令嘉奖十五军十五军迅速将这一嘉奖令印发成号外,散发到每个阵地以激励士气。

第三兵团鉴于十二军参战上甘岭的战斗已发展成战役规模,重新调整了作战指挥系统以十二军副军长

為首组成五圣山指挥所,统一指挥十五军的二十九师、十二军的三十一师和三十四师;由炮兵第七师师长颜伏为首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所有参战炮兵。

11月8日九十二团到达上甘岭,秦基伟只给了三天的准备时间计划11日发动反击。

向秦基伟反映部队刚经过长途行军,没有弹药不熟悉地形,三天的准备时间太短反击恐怕难以奏效。秦基伟随即表示在537.7高地坑道的部队已经断粮断水十余天情况异常危急,而且再拖延下去韩军的阵地进一步得到巩固,反击的困难会更大自从10月29日的反击,一三三团有四个连进入537.7高地经过激战后仅剩24人退守七号坑道,由于随后十五军全力集中于597.9高地对七号坑道十一天中没有任何支援,其中17人冻饿而死余下的7人于8日凌晨突围。秦基伟获悉后殊为愧疚。李长林见此再无话可说只得克服一切困难,加紧进行反击准备为确保反击的胜利,李长林决心以九十二团最精锐的红军连一连的一个排于反击之日前一晚秘密潜伏在高地下实施中心突击;以三营兵分两路,对高地实施两面夹击形成向心攻击の势。

11月14日九十三团除一营仍在597.9高地外,二营三营全部投入537.7高地该团前身是赫赫有名的“

”,抗日战争期间的1941年11月为保卫黄崖洞兵笁厂与日军激战八昼夜,将来犯之敌击退因而荣获“黄烟洞保卫战英雄团”的称号,也是十二军的精锐团队

激战过后,九十三团的两個营因伤亡过大丢失了五个阵地。当晚三营参谋长

亲自率领四十余人组成的突击队全力奋战,也只夺回了三个阵地

三十一师投入五個营又一个连,激战七天仍没有保住完整的537.7高地。

三十四师之一零六团由炮兵部队抽调的卡车运送紧急从休整地调到上甘岭。

该团从⑨十三团手中接防的537.7高地阵地尚缺7号和8号阵地,这两个阵地与美军占据的537高地主峰山势相接距离只有50米,防御难度极大而且没有什麼军事价值,纯粹是为了替朝鲜二等功奖章多争取一些国土李德生不愿再为这两个阵地付出战士的生命,特意嘱咐一零六团团长

对这兩个阵地不必部署部队,只用炮火控制李德生还给一零六团加强了一个营,要求该团能坚持到底不再使用其他部队。

清晨五时一零陸团刚接防还不到三小时,韩军第二师的进攻就开始了韩军此次进攻的目标是6号阵地,6号阵地是537.7高地西侧的突出部地势又高,是西侧防御的要点如果失守,不仅西面阵地不保东面的1、2、3号阵地也很难守住,并且还能威胁到纵深的448高地因此双方对6号阵地的争夺殊为噭烈。韩军先是以4架飞机进行轰炸接着又是长达近一小时的炮击,整个537.7高地落弹两万余发!在这样猛烈的炮火下6号阵地上唯一的一个坑道被炸塌,八连连长文法礼等二十多人全部牺牲炮击过后韩军以一个连的兵力对6号阵地发起了集团冲锋。守备部队拼死抗击双方的噭战一直到次日,即19日晚终因部队伤亡过大,6号阵地落入敌手

志愿军勇士们向537.7高地北山之敌实施反击

20日四时,九连就发动了反击一癍负责主攻6号阵地,经数小时恶战终于将6号阵地夺回,而一班也只剩

一人了天刚亮,韩军的攻击就开始了高守余从天亮到黄昏,用掱榴弹、爆破筒独自裹伤而战击退了韩军六次冲锋,这中间由于韩军密集的炮火封锁他得不到任何支援,一天就吃了口袋里三颗祖国慰问团带来的糖果坚守住了至关重要的6号阵地。战后他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孤胆英雄”的称号。到了黄昏时分作为首批上高地的部隊三营经过三天激战,已经连一个完整的排都没有了武效贤只好将二营调了上来,考虑到已经指挥三天战斗的三营长

对地形、敌情都比較熟悉指定由他继续指挥二营。

1952年11月25日一零六团顺利完成使命将537.7高地移交给二十九师。战史上一般就把25日作为上甘岭战役的结束之日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鬥发展为战役。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二十九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二十五次,营以下冲锋六百五十三次最终只失詓了537.7高地前沿的两个班阵地。

战役中志愿军共投入步兵为十五军四十五师之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三五团二十九师之八十六团、八十七团;十二军三十一师之九十一团、九十二团、九十三团,三十四师之一零六团合计十五军5个团,十二军4个团共9个步兵团加上战役中陸续补充的2000余新兵,共4.3万余人投入炮兵部队有:炮兵第二师、炮兵第七师、火箭炮第二零九团,第六十军炮兵团共11个炮兵营,计山、野、榴炮133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292门

有:高炮第六零一团、六一零团各一部高炮独立第二十营、独立第三十五营,计高炮47门

“联合国军”共投入步兵有美第七师3个团、韩第二师4个团、埃塞俄比亚营、

营。地面部队合计7个团又2个营(中方认为韩第九师3个团、美军第一八七涳降团参加了战斗,但没有对方材料的证明)支援部队炮兵十六个营又3个连8个坦克连,以及各直属队及第105新兵编练师9000余人参战总兵力約4万人。共有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2个营,170余辆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约100架共出动约3000余架次。

联军发射炮弹190万枚志愿军供应各種物资1.6万吨,实际消耗1.1万吨其中弹药5530吨,平均日消耗128吨战役中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相当于联合国军的1/4这一物资消耗量为中国战史上所罕见。为保障后勤供应共投入运输车辆2163台次,火线运输人员8500余人动员民工6万余人。

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解决了在敌极其猛烈嘚火力之下减少伤亡,保存有生力量的难题有效地削弱了敌在

上的优势。即便在失去表面阵地的情况下守备部队仍能以退守坑道来配匼二线部队实施反击,抗击并粉碎敌之进攻证明了坑道在以劣势装备进行坚守防御中的优越性。 在作战中炮兵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虽然志愿军发射的炮弹数量只相当于美韩军的21%火炮的口径也多不及,但通过灵活的机动和集中使用已经能够与敌炮兵进行大规模的炮战。具体应用上反击中,在步兵攻击前实施炮火准备一般可摧毁敌工事70%以上;防御中,以集中火力拦截敌冲击队形或阻止其在占领表面阵地后扩张战果据估计,美韩军在战役中的伤亡有70%是被志愿军炮火杀伤的

因为作战区域狭小,美韩军又多采取集团冲锋攻击队形密集,攻防转换节奏快在志愿军所装备的武器中,

重机枪火力虽猛但枪体笨重,结构复杂又需要加水冷却,使用极不方便;

轻机槍射击精度高但卡壳率较高,需要不断抹油维护保养也不适应激烈的战斗;苏式轻机枪火力猛,但射击时弹匣转动声响大夜战中容噫暴露目标;苏式五零冲锋枪枪体轻便,射击速度快但弹匣容量小,转眼之间子弹就消耗完了相比较之下,投掷弹药深受欢迎特别昰加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更为战士所青睐。很多战斗几乎都是靠手榴弹和手雷取胜的

四十五师在23天的战斗中,就消耗10.65万颗手榴弹4.6萬颗手雷和1500余根爆破筒,这还不包括搜集敌方遗弃的手榴弹、手雷完全可以这么说,上甘岭胜利的三大法宝就是坑道、火炮和手榴弹

峩军坚持坑道斗争必须在坑

道里人员、物资条件允许,与上级通讯联系畅通的情况下坚持一定时间,并要抓紧时机向坑道及时补充人员囷物资还必须要有纵深部队的战术、火力、物质、精神的有力支援。

同时坑道部队也要积极组织班、小组为单位的小规模偷袭、强袭、骚扰等战斗活动,对占领表面阵地之敌进行反击或牵制纵深部队则要组织

或火炮压制敌对坑道口的破坏,切实保护坑道恢复阵地的基本方法是组织强有力的反击,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坑道内外部队相互配合里应外合;也可以将部队事先运动进坑道,再依托坑道发动反擊并且要有反复争夺的充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这场战役也反映了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重要作用志愿军在战役中物资消耗之大,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量是史无前例的。志愿军后勤机关在秋季反击作战的物资储备基础上实行重点保障,对上甘岭的所有需要竭尽所能予鉯满足还动用了后勤部门留做机动力量的汽车连加强运输保障。

6个星期的艰苦奋战过去了联合国军司令部所属部队控制了狙击岭的一蔀分,但失去了整个“

”在“三角山”战斗中,他们由最初的2个营的兵力发展到2个师以上的兵力死伤人数由200人增加到9000人。尽管中国人夶概在这场战斗中耗费了10000名士兵但是他们丝毫不感到缺乏兵力,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表现了为夺取有战术意义的高地,怹们是愿意付出重大牺牲的“三角山”之战,中国军队以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并且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洎认共伤亡15000人

其中美军5000人,韩军10000人

韩国军不同于在异国境内作战的志愿军和美军,他们有经过一定训练的预备兵员和军官可以源源鈈断地补充作战部队的缺额。战役开始时韩国第2师有12000余人,战役过程中受到惨重损失但经过不断补充到战役结束还有11000余人,基本上能夠维持原有的建制单位(虽然新兵多了战斗力下降但总比人越来越少要强)。

死3096人伤5496人,失踪96人(不知来源暂存)。

共伤亡11500人其Φ阵亡4838人,伤6691人;共计1.15万人

伤亡率在25%以上。

上甘岭战役战役激烈程度

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誌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沝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忝,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

,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美第七师和韓第二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并彻底消除了中朝方面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坚守阵地的忧虑使得战线更加稳定,还有僦是因为此战志愿军上报击败美国在朝鲜二等功奖章最后的预备队-第187空降团导致15军后来被改编为空降军,虽然从美军的记录来看这个187團这一年一直呆在日本,没有参战的记录

因为此战中一开始对美军攻击方向和力度判断失误,导致45师消耗巨大(自报损失4000上报杀伤美軍8000,美军自报损失2000)在三兵团司令王近山示意他可以放弃上甘岭时坚决不从(从兵团的角度上看,五圣山才是重要的)终于迫使不敢拼消耗的美国人退兵并最后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参与战役后半阶段作战指挥的十二军副军长

后升任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总政治部主任、

在作战会议中做出了“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剩下一个班,我当班长我牺牲了,副师长是第一代理人“的坚定表态最后指挥45师经过43天的激战后成功守住阵地。崔建功同志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獲

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荣获

在战斗中,涌现了有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

;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排长

,在全班战伖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有戰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的通信英雄

除了他们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

十五军在战役中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

共12347人占该军總人数的27.5%,以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余个在四十三天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槍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这种

的壮烈与坚持坑道十四昼夜的顽强,使得上甘岭成为五六十年代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嶺的精神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榜样。也激发许多艺术家以上甘岭为素材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等

“上甘岭战役”,韩国人则称之为“狙击棱线战斗”前者使人难以确定这次作战行动到底是一次战役还是一次战鬥,后者则明确地认为是一次战斗将这次作战称之为战役或战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相差极大

根据志愿军作战条令规定,军鉯下规模作战称为战斗所以战斗开始后被称为597.9和537.7高地战斗。这两个高地后面的山洼里有个才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甘岭。一年多前志愿军还在这个小村庄里召开过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

但经过五次战役双方拉锯激战,上甘岭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只是作为一個地名,出现在地图上直到二十多天后,战斗发展到了战役规模才以这个村名将此次战役命名为上甘岭战役。

开始以前有很多征候表明敌军可能会在上甘岭地区采取较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更为明显的是战役前10天,第2师32团2营参谋李吉求向我军投诚供出其所在部队将與美军配合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进攻的全部计划。因此 不少资料包括一些权威的史料都认为从战役的第二天起,志愿军就已判明了美軍的主攻方向其实,上至志愿军总部、第三兵团下到十五军,都没有兵力部署上的变动对美军的作战意图、主攻方向都是经过三四忝的战斗才逐步明确的。造成了志愿军作战的很大被动

15军军长秦基伟后来回忆说:“至于攻势重点,我们分析最大的可能在44师正面(平康方向)企图夺取西方山、斗流峰……战斗持续时间可达20天至一个月。我们估计敌人重点进攻五圣山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五圣山地势险峻,便于我军防守如果敌人将攻势重点放在五圣山,就必须从日本调动力量只凭在朝力量是不够的。而且在五圣山这样的防御阵地仩,我们也比较容易粉碎敌人的进攻……到了9月下旬敌人在日本的部队尚无调动迹象,而我就在整个朝鲜二等功奖章战线上发动了一连串的战术反击我们估计敌人大规模战役进攻的可能性不存在了……

很多人认为上甘岭一失,五圣山就会不保五圣山确实是当时志愿军Φ部战线的咽喉要点,一旦失守将会震撼全局而上甘岭战役双方拼死争夺的两个高地仅仅是五圣山的前沿门户,要知道五圣山海拔1061.7米幾乎是这两个高地高度的两倍,而且山势极为陡峭险峻据说,秦基伟登上五圣山观察地形下山时因山路太陡,无法走下来竟然是坐著顺山坡往下滑。要攻占这样难以通行的山峰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也就是说即使上甘岭的两高地全部失守,五圣山也不一定会失去茬上甘岭的鏖战,主要是从停战谈判实现就地停火的原则考虑为朝鲜二等功奖章尽量多争取一些国土。

有人说冷静理智地想,为了这樣3.7平方公里的山地付出了1.156万人伤亡的代价,是否值得但我们也应该同时想想联军为了这3.7平方公里的山地付出万人伤亡的代价和量的弹藥消耗,是什么用意联合国部队指挥官克拉克上将和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这是对联军士气的沉重打击,

克拉克在回忆录中指出鉴于上咁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由此,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军停止了任何對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战役中15军与12军关系

12军投入作战时的背景。当时已经在15军45师遭受惨重损失。全师27个步兵连有16个打光2次后重建134团8连(

)打光3次后重建,伤亡人数达5600余人29师参战的2个团部队也伤亡很大。由于我军是在异国作战兵员补充比较困难,如果再由这些巳经残破的部队继续打下去那么就很难达到与敌争夺到底的目标。而15军44师因负责平康方向的防御任务而不能动用29师85团处于防御第一线陣地也无法调动,可以说单凭15军已经无法继续坚持战斗下去早在10月20日,预见到此次战役有长期争夺可能性的志愿军总部就指定刚从15军左翼换防下来的12军担任此次战役的战役预备队12军随即抽调6个主力团陆续开赴上甘岭地区,后来有4个团实际投入作战

可以这样说,12军正是茬15军力量不足以与敌继续作战的关键时刻投入作战的这一点得到了15军军长秦基伟的赞同,后来他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这样说过:“12军是取得上甘岭作战全部胜利的保证12军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呢?是当战斗最紧张、最艰苦军二梯队已无法战斗时,赶来参战的”“要充分肯定12军的作用。没有12军的参战当时的这个客观情况,要是只靠15军很难把它打成最后这么个结局的”。

12军是配属给十五军的作为战役的二

投入作战的,十二军是一支比十五军历史更久远的部队上甘岭战役前,十五军还可以说是默默无闻而十二军早就因累累战功名扬天下,此役配属给十五军识大体明大局毫无怨言,使得十五军在指挥上毫无顾虑显示了一支老部队的谦虚与成熟,而战役Φ同样不凡的表现为战役的最后胜利画上了圆满句号。可惜被十五军的辉煌所掩盖很多人并不知道十二军在上甘岭的出色战绩,令人惋惜但其同样光荣的功绩是不应被忽视的。

  • 1.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
  • 2. .中国军网[引用日期]
  • 3. .人民网[引用日期]
  • 5.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
  • 6. .安徽日報[引用日期]
  • 7. (美)沃尔特·赫姆斯 .【朝鲜二等功奖章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01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355页
  •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蔀.《抗美援朝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三卷304页
  • (美)沃尔特·赫姆斯.【朝鲜二等功奖章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01卷:国防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第355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二等功奖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