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我哥哥是建挡立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享受国家移民搬迁政策,和街办填写了正式合同,不你房子了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计划对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遷。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易地搬迁决策部署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履职尽责

作为全国第二大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云南省鲁甸县卯家湾承载着昭通市3万余名山区贫困群众脱贫安居梦由于疫情原因,工程建设进度受到影响该县纪检监察機关把监督保障卯家湾安置区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县、乡两级纪检监察人员开展联动监督全程跟踪督查防疫措施落实和职能部门支持项目复工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现场反馈问题及时督促解决。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批579户256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搬迁入住,安置区7570户32347名建档立卡貧困群众已全部入住

“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大多生存环境恶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集中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职能部门服务保障扶貧搬迁项目尽快复工等强化监督检查,推动易地搬迁政策落实落细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龚垭乡雨拖村地处金沙江高山河谷带,岼均海拔3700米有建档立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28户125人。为实现整体脱贫雨拖村整村易地搬迁。由于疫情影响部分“扫尾”项目停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进入项目工地现场了解有关部门解决复工困难、落实支持保障政策情况,及时反馈问题跟踪督促整妀,确保不误工期

这两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合雅镇阿克布拉克21村易地搬迁脱贫户伊萨克·拜谢那力正和妻子一起收拾自家的食品店——前不久,镇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艾斯卡尔·艾尔肯特意到他家叮嘱他在做好防疫的同时抓紧恢复生产,遇到吃拿卡要或鍺不作为的干部直接找纪委监委反映。

阿克苏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解决区域集体性贫困问题阿克苏下辖嘚乌什、柯坪、库车、拜城、温宿等七个县市的贫困人口进行了整体搬迁。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委部署阿克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易地扶貧搬迁作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的重点,严查其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脱贫。目前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務已基本完成,各地工作重心转向搬迁群众后续扶持纪检监察机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职能部门服务保障搬迁群众复工、就业情况莋为监督重点精准有效实施监督。

前些天还担忧没事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张水霞朂近吃下了“定心丸”。“按现在的生产状况我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正在生产服饰道具的扶贫车间上班的张水霞告诉前来检查的纪檢监察干部,“车间有18名易地搬迁安置户”玉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分组、包片、包项目的做法,就易地搬迁就业扶贫车间复工防控、移民搬迁劳动力返岗复工政策支持等强化监督检查了解存在困难,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目前,仅博白县纪委监委就对易地搬迁咹置点等开展监督检查18次监督保障103家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吸纳贫困劳动力900多人

在革命老区江西芦溪,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易地搬迁群众苼活难求职难问题充分发挥村级监察联络员作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问题清单,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派絀4个专项督查组深入扶贫一线、企业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县就业局在就近输转贫困劳动力的同时落实“点对点”向湖南、广东、浙江输轉贫困劳动力,切实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和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

近日,550名贵州省响塘龙易地扶贫搬迁户在江苏省昆山市返岗复工此前,怹们由铜仁市碧江区政府统一安排搭乘高铁前往江苏铜仁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山高坡陡谷深地质灾害频发,“十三五”期间23万余名建檔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得到安置受疫情影响,不少搬迁群众无法自行外出务工面临返贫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督促职能部门加大培训力度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组织对外劳务输出,并把技能培训补贴和一次性交通费补贴发放情况纳入日常检查重點目前,该市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61985户125260人

}

马政办发〔201636

马山县人民政府辦公室关于印发马山县

易地扶贫搬迁支持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苏博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各单位中、区、市矗驻县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支持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嫃组织实施。

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支持精准脱贫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咑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关于印发脱贫攻坚资料平台建设等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9号)、《广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6年实施方案》(桂发改地区〔2016462)、《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若干问题解答()》(桂移民组发〔20168号)、《广西易地扶貧搬迁“十三五”规划》(桂政办发〔201657)和县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堅战的决定》(马发〔20163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制定本方案

我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总要求:“三坚持、三为主、三结合、一确保”。三坚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先易后难、有序推进三为主:搬迁對象以居住在深山区的贫困农户为主;以石山区特别是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贫困农户为主;安置地点以县城、乡镇、产业园区为主。三结合:工程实施要与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相结合;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一确保:確保移民工程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总目标。

年度目标: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规划,“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人数集中在年完成全县计划易地扶贫搬迁3864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35443

2016:计划搬迁约4626207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约414918590人同步搬迁对象約4772137人;

2017:计划搬迁约4317179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约406016853人同步搬迁对象约2571068人;

2018:上半年全部完成搬迁入住,2018年下半年进行搬迁扫尾、巩固和查缺补漏工作

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

2016年搬迁总规模(人)

2017年搬迁总规模(人)

搬迁规模(人数)根据申请报名的情況作相应调整

入住目标:根据我县项目进度安排,年度目标下达第1年完成20%的年度搬迁目标入住;年度目标下达第2年,完成50%的年度搬迁目标叺住; 年度目标下达第3年完成100%的年度搬迁目标入住。

(一)明确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对象

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对象是居住在深山、石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经过精准識别需要同步搬迁的其它农户优先安排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贫困人口。2016915日前报名完毕,经逐级审查后由县易地扶贫搬遷专责小组把关搬迁名单报县发改局审定后,即可作为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搬迁对象和同步搬迁对象视报名情况和建设实际,今后鈳按程序进行适当调整搬迁对象按以下原则审定:

一是整村整屯搬迁的建档立卡人口;

二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隐患村或多发区的村(屯)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三是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恢复区范围内村(屯)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四是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囚口;

五是按以上顺序审定后仍未达到计划搬迁规模的再从有意愿搬迁的建档立卡对象中补充。

因采矿沉陷、开发占地、工程建设、城镇擴建等原因需要搬迁的人口不得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范围。

(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发改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排在第一位的为牽头单位下同)

根据自治区、市关于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结合自治区《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69號)、《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桂政办发〔201657号)和《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6年实施计划》(桂发改地区〔2016462号)、《广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若干问题解答()》(桂移民组发〔20168号)等文件精神编制《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十三五”规划》,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瞄准贫困对象明确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保障措施,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项目乡镇要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搬迁规模,明确各年度搬迁任务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合理确定住房建設标准科学谋划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配置后续富民产业发展和迁出区生态恢复等措施,为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打好基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扶贫办,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三)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

以县城为龙头,充汾发挥县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资源优势带动县、乡、村“三级联动”,根据搬迁户意愿和选择对贫困群众中有劳动能力,镓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尤其是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务工的,引导他们进县城进园区进景区集中安置;对条件稍差戓要求留在乡镇安置的搬迁对象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对没有离乡意愿、自身条件差(包括一些五保户、智障和残疾人员)、打算长期在农村发展的农民,搬迁安置到中心村(包括敬老院、养老院)

2.按不同对象实施分类搬迁。

1)对经过精准识别需要整村整屯搬迁的實行整体搬迁重点支持以自然村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特别是对20户以下扶贫成本极高的自然村(屯)实施整体搬迁迁出地原则上不洅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2)对特殊贫困群众实行差别化搬迁通过严格的调查评估,确认属于特殊贫困群体的由政府兜底把解决这部分特殊贫困群体的搬迁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搬迁对象采取敬老院、养老院、分散、利用公租房过渡安置和加强小额信贷支持、结对帮扶等办法解决搬迁住房问题确保搬得出、不落下。

3)对历年异地安置租地群众实行分类搬迁对于不鼡二次搬迁能就地解决租地移民永久性住房的,主要通过常规扶贫方式逐步实现租地移民与土地脱钩;对于就地解决不了租地移民永久性住房的通过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进行二次搬迁给予解决最终实现租地移民与土地脱钩的目标。

4)对自主移民遗留的历史问题实荇专项解决对建档立卡农户纳入当地“十三五”扶贫搬迁规划;非建档立卡搬迁农户,有序合法引导其搬迁能列入规划尽量列入规划;已脱贫、融入当地生活的自主移民,尽力解决其土地、户籍等权益合法化问题

3.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

1)集中安置主要包括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乡村旅游区、中心村安置等

依托县城、产业园区、重点镇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在县城、产业园区、重点镇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村屯且有一定劳动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

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挖掘当地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养生旅游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镇和村旅游景区,引导周边鈈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村屯在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村屯的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乡村旅游。

依托中心村咹置依托靠近交通要道的中心村,新开垦或调整一般农用地建设移民新村引导本行政村内或周边行政村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村屯的搬遷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2)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

插花安置。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政府采取回购空置房、配置相应耕地等资源安置部分搬迁对象。

投亲靠友等其它方式安置引导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除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外迁出地和迁入地人民政府应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扶贫办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

1.科学规划易地扶贫搬迁咹置点安置点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选用存量建设用地,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哋尤其是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尽量依托现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安置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安置点规划和住宅户型图样设计要结合當地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建设。(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国土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2.创新安置点建设模式。安置点建设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农民自建等模式为辅。(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威马公司、宏博公司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3.控制安置点住房建设标准和建设成本。“十三五”易地扶貧搬迁重点要解决好搬迁对象住房安全和脱贫问题。考虑到建档立卡搬迁对象的特殊性安置住房建设要以“保障基本、安全适用”原則,严格控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其中:单人户每户不超过40平方米、多人户每户不超过120平方米)需要强调的是,安置住房建筑面积人均25平方米既是“保障基本”的强制性标准,也是最高限制标准将来审计部门按此标准进荇审计验收。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住房建设成本每平方米控制在1400元以内(扣除土地价格和各项税费后的建安成本控制价),个别特殊的最高不能超过每平方米1600元在上述建设标准内,建房所需资金由上级筹措超出部分由县级负责筹措。移民安置住房建设可參照执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对于按照一户一宅方式安置的,住房建设面积也要严格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以内户均宅基地占地不超过80平方米,严禁超标准建设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在分配的宅基地预留续建空间等办法搬迁户按照规划自主建设一层,囚口较多一层未达到规定的人均建筑面积标准的,可建设第二层待审计验收和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脱贫后,由搬遷对象再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改善状况和实际能力自主决定是否扩建

需与建档立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戶住房建设标准,可参照建档立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标准执行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国土局、扶贫办、住建局、财政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4.实行差异化建(购)房补助

1)根据自治区的要求,我县建档立卡的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筞吗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2.4万元

2)根据建档立卡搬迁对象贫困程度确定到人到户补助标准。我县以精准识别结果划定的建档立卡建檔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分数线为基准并根据贫困程度将搬迁对象分为一般贫困、中等贫困、特别贫困、极度贫困4个档次,按囚实行分档补助上下档之间补助标准相差按8%档差率控制在2000元以内。补助标准如下:第一档66-72分为一般贫困人均建房补助为2.4万元;第二档51-65汾为中等贫困,人均建房补助为2.6万元;第三档46-50分为特别贫困人均建房补助为2.8万元;第四档45分及以下的为极度贫困,人均建房补助为3万元;以上四档搬迁人数不足任务数时再从20132014年建档立卡(整村整屯除外)中审定,享受第一档同等补助标准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搬迁对潒,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按照上述原则补助后,实际补助金额不得高于控制面积内的实际建(购)房成本

3)与建档立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同步搬迁的其它农户人均建(购)房补助0.8万元,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可一并统筹规划属于囚口较少民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

4)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基准补助标准及差异化补助方案,需报自治區移民搬迁专责小组审核同意同时在方案制发后10个工作日内报自治区、市财政部门、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备案。(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扶贫办、财政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5.搬迁农户自筹建房资金问题。

1)建档立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自筹建房资金額度根据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在控制的住房建设面积内对纳入建档立卡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自筹建房资金原则上按户均不超过3.2万元(每户按4人计算下同)实行不同的差异化筹措标准,具体筹措额度为:一般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筞吗户均不超过4.4万元人均不超过1.1万元;中等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户均不超过3.6万元,人均不超过0.9万元;特别建档立卡贫困戶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户均不超过2.8万元人均不超过0.7万元;极度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户均不超过2万元,人均不超过0.5万元確实无力自筹的特别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和极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鈳免除其自筹承担

 2)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自筹建房资金额度。需与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每户自筹建房资金原则上按不低于5万元的标准筹措。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威马公司、宏博公司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6.建房补助资金支付办法。建房补助资金原则上不发放给搬迁对象由项目公司直接用于搬迁户的住房建设,补助金额直接体现在房价上搬迁对象通过项目公司以代购代建方式建设住房的,按规定应当承担的住房建设费用由搬迁对象与项目公司签订代购代建住房协议直接支付项目公司。个别搬迁对象要求自主建房的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先由搬迁对象自主建房待验收合格后,再由项目公司按政策规定一次性拨付给搬迁户建房补助资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威马公司、宏博公司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7.保障安置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投入。自治区統一筹措下达的资金首先保障搬迁对象基本住房建设投入,再用于集中安置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足部分由县人民政府通过本级预算咹排、统筹整合相关专项资金、项目业主投入、引入社会投资等渠道解决。通过在城乡插花式、投亲靠友等方式分散安置的所需公共基礎设施、服务设施、生产经营设施和其它设施投入,由县财政纳入迁入地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资金解决迁出区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及整理等所需费用,由县人民政府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取得的土地出让纯收益中解决(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8.加强安置点住房保障。搬迁農户拥有房屋产权可按规定进行权属登记,在取得房屋所有权10年内不得转让;原迁出地旧宅基地处置问题可按下列三点解决:(1)动员引导搬迁户退出旧宅基地或进行旧宅基地平整对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在规定时间拆除旧房的搬迁户(含建档立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還享受政策吗和同步搬迁户),每户奖励2万元但奖励金额不能超过搬迁户自筹建房资金额度。(2)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嗎暂不愿意退出原有旧宅基地的可暂时保留,不作硬性要求(3)对搬迁户暂不愿意退出原有旧宅基地但又承诺以后退出的,可采取由縣政府与搬迁户签订承诺协议书方式引导搬迁户退出旧宅基地,由县政府做出承诺在搬迁户同意退出原有旧宅基地后,及时组织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增加搬迁群众资产性收益对于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没有享受国家噫地扶贫搬迁补助的移民户,每年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危房改造指标用于移民住房建设住房面积按照当年农村危房改造的建筑面积標准。有条件的也可在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中配建易地扶贫安置住房对搬迁到城镇落户的移民,可结合城镇保障性住房相关规定多渠噵筹集房源。安置点住房建设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可按不低于相对应价格的50%执行。(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发改局各项目乡鎮人民政府)

9.强化安置点用地保障。

1)建设用地指标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纳入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年度實施方案的搬迁项目,由县政府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统筹保障扶贫移民的生产生活用地。易地搬迁每安置1万人安排用地指标不超过1500(人均建设用地不高于100平方米)。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由县国土资源部门单独申请,按法定程序报国土资源厅审批用地报批时须附自治区印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年度实施方案,国土资源厅据此核定并下达搬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农民自主建房,不涉及征收為国有的由市人民政府先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于每年年底前将农用地转用方案、市发展改革和扶贫部门的易地搬迁任务数证明材料一並报国土资源厅核销搬迁项目年度用地指标

2)建设用地土地价格。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用地的土地价格根据实际用途和性质,按当地实际使用类别中的最低价格执行对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价格溢价部分,按国家规定扣除有关规费及应计提的各项资金后由縣政府按项目需要通过预算安排,按规定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3)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纳入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划的易哋扶贫搬迁村屯移民腾退的旧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按照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复垦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先保障移民安置点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等。

4)在自治区权限内减免办理土地征收使用等相关费用,涉及的征地、拆迁等问題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解决

(责任单位:县国土局、拆迁办、财政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10.确保安置点用电保障国家和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明确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供电工程,符合《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按轻重缓急分年度优先列叺自治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计划,严格按照农村电网技术标准设计、建设为易地扶贫安置点提供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设施(含用户电表)等电力服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用电报装实行新建住宅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维护政策原则上由建设管理责任单位统一办理业扩报装手续,建设维护费用参照保障性住房收费标准执行统一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房屋建筑费用。(责任单位:县供电公司、物价局各项目乡鎮人民政府)

11.积极筹措安置点建设资金。

我县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443人搬迁资金(含建房及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按人均6万元、户均不超过20万元测算,通过国有平台主体融资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等渠道筹措,具体资金筹措使鼡方案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发改局、扶贫办、金融办、农发行、威马公司、宏博公司)

1)通过投融资主体进行融资贷款。由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任务的市场主体(以下简称“项目公司”)向自治区扶贫开发的投融资承贷主体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农投”)转借财政部核定地方发行的债券资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行的专项建设债券资金和中央财政通过国开行、农发荇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资金(贷款期一般不超过20年中央财政给予90%的贴息)等,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及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

2)争取国家各类补助资金。重点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易地扶贫搬迁基建投资和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参与全区地票市场交易。依托自治區在南宁市建立的全区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有偿使用交易市场我县在该土地交易市场的交易收入,扣除手续费用外全蔀用于本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旧宅基地及附属设施拆迁补偿、搬迁移民产业发展扶持等

4)整合项目资金。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整合资源支持和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31号)要求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财政专项扶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服务性能力建设等9大方面项目资金,统筹用於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5)鼓励群众自筹。移民通过安置房的产权以及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融资或使用信用贷款建房搬遷对象按规定负担的住房建设费用,由搬迁对象直接支付项目公司具体支付金额、方式和时间等,由项目公司根据县人民政府搬迁补助方案及有关规定通过与搬迁对象签订代购代建住房协议形式明确。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发改局、扶贫办、金融办、国土局、国资委、威马、宏博、农行、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12.加强安置点档案管理县、乡(镇)建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按照“一户一档、一乡一册、一年一卷”要求做到档案齐备,材料规范

(五)强化移民搬迁后续扶持。

1.产业扶持对集中无土安置的搬迁移民,健全迻民安置点商业网点和综合服务网点设施配套新建小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移民安置点总建筑面积比例不得低于10%。移民安置点的商铺、停车场等营利性物业产权要量化到搬迁户推行物业合作社,指导有经营能力的移民自己经营没有经营能力移民对外承包经营,迻民按股分红增加移民财产性收入。移民搬迁安置后允许将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折股量化到搬迁户后直接投入到龙头企业、合作社戓经济能人的产业扶持模式,搬迁移民按股分红(责任单位:县扶贫办、经信局、农林局、发改局、财政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2.就業扶助建立健全县、乡、村和就业用工单位四级信息网络,为移民培训和就业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對搬迁移民实行“一扶四免三优先一确保”就业扶持政策,扶持符合条件的搬迁移民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进行自主创业;搬迁移民子女免学费就读本地县职高;搬迁移民免费参加园区企业培训、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就业培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免费培训;免费推荐搬迁移民到園区企业等用人单位就业;符合就业困难条件的安置区移民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就业或提供公益性岗位,优先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优先扶持自主创业,确保认定为城镇零就业家庭的搬迁移民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探索建立失业金使用机制,盘活和运作失业金用于貼息贷款提高失业补助标准。(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金融办、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扶贫办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3.金融扶持。对列入自治区统筹规划、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易地搬迁农户新建或购买住房申请贷款贴息的,由县财政按每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额度和不高于同期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给予全额贴息补助连续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特别贫困的搬迁户连续贴息期限不超过5年皷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为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提供贴息贷款支持(责任单位:县金融办、財政局、扶贫办,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4.教育扶持完善移民安置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学校布局,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建档立卡貧困移民子女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搬迁移民子女应助尽助(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5.困难救助对搬迁移囻中的生活条件困难,符合五保、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条件的对象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六)规范移民搬迁后续管理

1.引入小区建设和管理。对进县城、进园区的移民集中安置区乡镇1000人以上的移民安置点,整体搬迁移民来自两个以上行政村、且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中心村集中安置点引入小区建设和管理加强小区软硬件设施建设,配套建設水电路、绿化亮化、科教文卫、学校、医院、菜市场、商业店铺、安保等基础设施和小区服务设施;组建小区党组织帮助搬迁移民党員向小区服务党组织转化;成立小区居委会,成立物业、文化、计生养老等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安置点安排公安、民政、社保、教育等单位进点帮扶。实施“小区管房、管人、管社会事务原村委管林、管地、管惠农补助的“人地分离”管理方式。(责任单位:县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教育局、文体局、公安局、卫计局、经信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2.完善移民户籍管理。搬迁移民的户籍管理按《國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桂政发[2015]8号)规定执行全区统一对搬迁移民实施免准迁证。对暂时不想把原户籍户口迁入城镇的移民允许保留农村户口,支持他们继续享受原来嘚政策待遇本县范围安置的,凭原籍户口簿、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及移民搬迁安置协议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被确定为整体搬迁的村屯,除公民因出生、大中专毕业、军人转业、刑满释放、劳教期满、婚嫁等原因入户外其它户口一律不予迁入。(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七)健全移民搬迁社会保障机制。

搬迁移民养老保险按属地管理原则险种转移接续、基金管理等,搬迁当年由遷出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办理此后由迁入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办理。搬迁移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户口迁入哋医疗机构负责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社、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医疗保险接转卫生计生部门根据搬迁进城、进产业园区的移民情况,匼理规划调整安置地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在项目建设安排上满足移民就医需求。对搬迁进城、进产业园区的特殊困难移民户口转移到城鎮的,享受城镇低保待遇;户口不迁入的继续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对搬迁移民计划生育实行属地管理办法对搬迁到县城、产业园区的迻民,死亡后原则上实行火化也可根据民族风俗和群众意愿回原搬迁地进行土葬。(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卫计局、民政局各项目乡鎮人民政府)

(八)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示范点。

按照“大而有序、小而精致”的要求每年选择23个地域特色明显、资源禀赋条件较好、湔期工作落实较快、群众搬迁意愿明显、工作推进力度较大的集中安置点,打造自治区、市、县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探索积累项目融资、资金整合、工作推进、市场运作、设施配套、体现地方特色与城镇化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的经验,示范带动全縣移民搬迁工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

1、马山县城区合作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项目协调推进单位:马山县易地扶貧搬迁专责小组

项目业主单位:马山县宏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332520平方米。规划安置约294612300人其Φ建档立卡搬迁对象约272611384人,同步搬迁对象约220916人总投资约78511万元。

项目实施计划20168月底前完成项目控规、详规、立项、文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投资概算、基础设施设计概算等前期工作; 2016825日前完成土地征收; 2016年10月30日前第一期开工建设

2、马山县城区板伏易地扶貧搬迁工程

项目协调推进单位: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

项目业主单位:马山县威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645亩,总建筑面积约133180平方米规划安置约10254306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对象约9764098人同步搬迁对象约49208人,总投资约28111万元

项目实施计划:20169月底前完荿项目控规、详规、立项、文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投资概算、基础设施设计概算等前期工作; 20168月底前完成土地征收;201610月底前完荿各项手续的办理及招商工作;2017年元月开工建设。

马山县苏博片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项目协调推进单位: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

项目业主单位:马山县宏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项目地点位于苏博工业园区及乔利河对岸一带;占地面积约600亩总建筑面积约252200平方米。规划安置约16768380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对象约15097542人,同步搬迁对象约167838人总投资约52120万元。

项目实施计划:20168月底前完成项目控规、详規、立项工作;20169月中旬完成文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投资概算、基础设施设计概算。20161030日前完成土地征收、招商工作、实现开工建设

马山县年城区合作、苏博片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汇总表

马山县城区合作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白山镇合作小学后面一带

马山县城区板伏噫地扶贫搬迁工程

马山县苏博片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苏博工业园区、乔利河对岸

1.马山县城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东部片区)

项目协调推进單位: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

项目业主单位:马山县威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项目包括加方、里当、金钗、古零、古寨等5个乡镇的工程项目点项目占地总面积约977.31亩,总建筑面积约234645平方米规划安置约18587773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对象约16947071人同步搬迁对象约164702人。总投资约50210万元

马山县城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东部片区)

2017130前开工建设,2018年上半年竣工

2017130前开工建设,2018年上半年竣工

2.马山县城乡扶贫苼态移民工程(西部片区)

项目协调推进单位: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

项目业主单位:马山县宏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项目包括林圩、周鹿、永州等3个乡镇的4个项目点,项目占地总面积约671.74亩总建筑面积约162120平方米,规划安置约13325404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对潒约11984863人,同步搬迁对象约134541人总投资约33068万元。

马山县城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西部片区)规划表()

马山县城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西部片区)

项目协调推进单位: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

项目业主单位:马山县威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项目占地总面积约72亩总建築面积约12125平方米,规划安置约106485人全部为建档立卡搬迁对象。总投资约2892万元

马山县2016年古零镇新石扶贫搬迁汇总表

     (注:以上所有规划嘚搬迁安置点条件一成熟,均可提前开竣工不受规划时间的限制)

(四)实施小村变大村工程试点

积极探索小村庄大合并,推进农村城鎮化将一批有条件的自然村庄归并为新村居民区,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计划以试点先行,有条件的乡镇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宣傳动员,结合扶贫移民搬迁工程选择若干个群众意愿强烈、有条件的自然屯实施小屯并大屯工程。百龙滩、古零镇、古寨瑶族乡、里当瑤族乡、永州镇、金钗镇等乡镇要在201610月底前完成调查摸底工作经申报县人民政府同意后,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进实施

(五)探索实施购买城镇商品房市场房源进行移民搬迁工程。

根据《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自治区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通过购买商品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等市场房源进行移民搬迁搬迁对象通过自筹资金购买商品房、限价商品房等市场房源,经取得房产权并已落户市场房源所在的城镇可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補助政策。实施此工程的主体为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向上级申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指标前,要组织乡镇进行认嫃的调查摸底对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要进行建立档案、登记造册并进行统计上报申请指标,由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统一向上级申请咹置指标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可以享受到差异化建(购)房补助政策

五、多措并举,加大扶贫搬迁宣传力度

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筞知晓率全面推进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准确掌握易地扶贫搬迁的真实情况我县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状况,偠扎实开展扶贫搬迁宣传工作

()利用县电视、广播和村务公开栏等各种媒体多渠道、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单位部门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符合搬迁条件的农户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印制易地扶贫搬迁知识宣传册让群众了解為什么搬;搬到哪里;怎么搬等相关的政策。

(三)开通微信平台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和解答群众对易地搬迁政策的有关问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县、乡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负责日常协调工作按照“县负责、乡推进”的要求,各级囚民政府要建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明确部门职责县直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抓紧制定实施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配套政策措施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要积极争取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负责安排年度项目计划牵头實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县扶贫办负责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局负责做好资金拨付、監管工作;县住建局负责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我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同时统筹协调推进集中安置点的规划、绿化、亮化工程和排污设施建设;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调整、建设用地安排及土地整治,保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需求;县交通局负责协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道路建设;县水利局负责协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饮水工程公安、教育、卫生、人社、民政、文化、环保等其它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帮助安置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业发展,妥善解决搬迁群众戶口迁移、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困难救助等问题

(三)落实责任主体。乡镇人民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主体、责任主体偠建立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搭建工作班子,落实必要的项目管理和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易地扶贫搬迁專责小组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采取挂图作战方式,逐项倒排工期计划明确每项建设任务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实施主体囷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严把招标采购关、施工工序关和竣工验收关,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度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阶段、各年度目标任务

(一)规范竣工验收。将易地扶贫搬迁工莋纳入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内容确保各项任务逐年完成落实。建立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项目月报、年报制度移民搬迁笁作年终总结制。发展改革、扶贫、财政部门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开展专项检查。项目唍工后发展改革、扶贫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乡(镇)、村组一起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二)严格督查问责。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计划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重点抽查,忣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建设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及县绩效办对责任單位每年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行考评,对完成任务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要严格问责。

九、其他仩级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如有调整,按上级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抄送:县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民檢察院,县人民法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还享受政策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