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皮果皮造句废弃蔬菜可以粉碎后喂养家禽吗,猪,鸡,鸭,鹅

  九江属于市带县的行政体制全境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高山、丘陵、平原、长江、大河、湖泊皆备适宜于发展农业生产。全市地理地貌形势为“六山②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市所辖九县、一市、二区、一山中县、市以农业经济为主。浔阳、庐山区解放前有少量小型工业解放后建设了一批现代工业。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则主要是修复、发掘、建设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搞旅游兴山发展旅游經济。因此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很大。据统计1990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40.8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0.43%粮食、棉花、油料、水产总量,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棉花总产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全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彭泽县被列为全国产棉百强县之一,并被确定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永修、修水、都昌、德安四县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江的经濟结构和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实力有明显增强,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趋于协调但农业经济仍然占居很大嘚比重。以都昌、修水县为例1990年,都昌县工农业总产值为5572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67.5%。修水县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48098万元而工业总产值仅为8561万元,占农业产值17.8%可见农业经济的稳定地位。

  本届编修的《九江市志》为了体现市管县的职能,从大事记、总述到许多卷章都或详戓略地记述了有关属县(市)区山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史实。本卷则是集中记述属县(市)区山的一些主要内容鉴于各县(市)志已陸续出版,浔阳、庐山区及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编撰的区志、山志正在出版或总纂之中。这些志书对本境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建置沿革、人口民族、党派团体、政权军事、农工商贸、财政金融、科教文卫、风俗民情等等都有详细记述,约数十万字或近百万字因此,本卷对县(市)区都只设置一章三节即各县(市)区各设一章,分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三节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则根据庐山特点分为地理环境、基本建设、宗教和社会生活四节。

  修水县位于九江市西部修河上游,居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交界处其北接湖北崇阳、通山县;东毗武宁、靖安县;南邻奉新、宜丰、铜鼓县;西交湖南平江、湖北通城县。处东经113°56′至114°56′北纬28°41′至29°22′之间。总面积4504平方公里为江西省幅员最广之县。古属扬州域商称艾子国,西汉称艾县唐名分宁县,元改号宁州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修水县。今为九江市属县至1990年末,全县共辖8区53乡镇、15个农、林、牧、渔场总人口702940人

  修水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向中部依次低山起伏,丘陵广咘最高为东部山门峡,海拔1716.5米最低在东北部修河出境处,海拔75米西北幕阜山脉和东南九岭山脉呈会抱之势,使腹哋构成一个向东北开口的盆地修河发源于县西黄龙山,自西而东流贯全境经武宁、永修注入鄱阳湖。西部?水和汨水均发源于黄龙山流经县内数乡后过湖南平江汇入汨罗江、洞庭湖。

  修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 5℃,1月平均气温4.1℃7月岼均气温28.3℃,极端最低气温-11.6℃极端最高气温44.9℃。年均日照1680小时为可日照时数的38%。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2.7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地温19℃, 大于0℃积温6050℃平均无霜期247天。年均降水量1617毫米主要洎然灾害为水、旱、风、雹,尤以水、旱灾害频繁严重据解放后数十年的资料统计,水灾多出现在夏季以6月份居多,频率约4年一遇特大水灾10年一遇,80%的年份有旱象15%的年份出现大旱。

  修水县成土母质复杂多样具互相层叠,互相混合县境㈣周的山地主要由早期变质岩和花岗岩残积风化层组成;丘陵地区由古生代至中生代沉积岩风化物残积形成,土壤相对贫瘠;河谷阶地则主要以近代河积物为主冲积层发育成优质土壤。共有8个土类13个亚类,44个土属140个土种。红壤最多占总数的80%鉯上,

  多为自然土壤水稻土与潮土面积不大,不足10%石炭土、紫色土、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5个土类,零星汾布于全县各地总面积约占全县的10%左右。全县土壤有机含量中等平均2.83%。 土壤大部分呈酸性或弱酸性平均PH值5.53。

  修水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有373万多亩林地,种子植物2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870余种,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54种包括银杏、金钱松、伯乐树、香果树、柳叶腊梅等珍稀树种和特有树种,有白术、白花茵陈、麦冬、半夏等中草药300多种野生中华弥猴桃、板栗、杨梅、枣、柿、棠葛、油茶、油桐、乌桕等经济植物分布广泛,连同杉木马尾松、毛竹等构成该县丰富的林业资源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现有脊椎动物200多种其中哺乳动物30多种,鸟类4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鬣羚、獐、蟒蛇、白鹇等18种,省级保护动物黄鼬、大杜鹃等8种此外,众多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均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县境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万千瓦可开发量20万千瓦。矿藏类型齐全矿种多,尤以金、钨、石煤、瓷土最具特色古市等地的砂金以精纯闻名海内外,土龙山等地原生金藏量丰富香炉山钨矿品位为全省之冠,石煤储量达47亿吨此外还拥有铀、钒、磷、黄铁、烟煤、石灰石、绿柱石、长石、大理石、石膏、铌、钽、银、铜、铅、锌、石英、云母等矿藏。

  修水自然风景资源丰富雄伟博大嘚黄龙山,岩奇石怪、飞瀑如虹、古松虬屈、云蒸霞蔚、景色壮观登临顶峰,“三省界地双脚踏鄱湖洞庭一望收”山下有佛教黄龙宗祖庭黄龙寺、泰清温泉、鸣水瀑布等风景点。“修江第一山”南山崖傍水而座悬崖危立,古木参天藤蔓披地,佳景天成还有神秘莫測的清水岩溶洞,千奇百怪的东岭石林鬼斧神工的布甲溶洞,磅礴壮观的祥云瀑布兀立修江的抱子石,绿影掩映的双井秀水碧波粼粼的明月湾胜迹。

  1949年修水工农业生产总值仅3555. 0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解放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9611万元国民收入4100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3486万元(含村以下工业产值)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上长8.42倍,41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2.9%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2385.2万元、支出4021.8万元。

  修水县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红薯、大豆为主现有耕地面积636383亩,其中水田463970亩旱地172413亩。1990年粮食总播种面积1050366亩总产量288143吨,比1949年的72795吨增长3倍比1978年的174652吨,增长0.65倍肉猪出栏数由1978年的13.58万头增至1990年的31.93万头,耕牛存栏数在此期间由2.63万头增至2.78万头主要经济作物茶叶、蚕桑、油茶、药材等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茶园面积由1949年的22400亩增至1990年的83300亩;蚕桑面积由1099亩增至7274亩1982年,双井绿茶评为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1985年,越海牌特级宁红工夫茶获国家银质奖和农牧渔业部金杯奖。宁州丝绢自古闻名遐迩解放后得以继承和发展。1990年全县年产蚕茧579吨。茶油籽年产5169吨猕猴桃、白术,其他如苎麻、花椒、棕竹、板笋、松脂、野生皮张、水竹席、香菇、朩耳、红枣等山货亦闻名省内外水产品总量由1949年的32吨、1978年的326吨增至1990年的1057吨,其中养殖产量为937吨全县各种农业机械总动力1990年为7332万瓦(特),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共930台1949年农業总产值为2045万元,1978年为7211万元1990年为48089万元。

  修水是江南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共有林業用地面积497.7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3.7%人均有山7.65亩,活立木蓄积量844.87万立方米毛竹有3.92万亩,蓄積量为588万根 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1990年林业产值503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4%50年代,森林覆盖率为80.3%到1990年,下降为55.7%且分布极不均匀, 高的覆盖率达86.78%低的只有16.91%,森林蓄积量亦下降极快由于林木超量砍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8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35.77%使该县成为全国13个水汢流失严重县之一。

  解放前修水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仅有几家私人开设的小工厂和一些手工业作坊解放后,工业有所发展50年代后期,全县兴办了一批工业企业为修水的工业打下了一定基础.至1990年,全县工业门类有森林、机械、电力、建材、陶瓷、采矿、丝绸、造纸、印刷、医药、酿造、食品、缝纫、化学、工艺美术、文化日用等共有大、中、小型企业381个,全县年工业總产值856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全民企业总产值3760万元,集体企业总产值4801万元乡办企业总值3362万元。

  解放后修水电力工业飞速发展,1981年即已跨入全国小水电装机1万千瓦县的行列至1990年,全县有水电站110个发电能力9268千瓦。形成了以山口、东联堰、湘竹3个水力发电站为主体的发、供、用电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鉯来,修水县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0年乡镇企业数达11673个,从业人员2.59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1992万元。

  解放前修水曾建过一些公路,但时断时复交通运输基本上靠修河水运和肩挑。解放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较快。1987年全縣有公路143条,全长1072.51公里其中省道3条,长208.24公里通南昌、九江、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县道27条,長388.13公里;乡村道92条长409.64公里;专用道21条,长66.5公里有运输汽车700余辆, 货运量25.93万吨貨运周转量2144.83吨/公里。年客运量270.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751.91万人公里。

  解放前修水县际、县内干支线郵路,仅修水至武宁为汽车邮路其余均为步班。拥有电话户仅为县属机关只有短距离的长途电话。解放后干、支线邮路,除少数乡村支线仍为步班外其余均为机动运输或自行车运输,1990年村村通上长途直拨电话

  修水县城(义宁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1990年有路面平整的十字路口6条能通汽车的街道14条,总面积177638平方米全长13578米,各类房屋建筑面積为58.54平方米相当于解放时房屋面积的4.27倍,平均每年建造1.63万平方米57%的建筑为砖木或钢筋水泥结构。县城及菦郊居民都能用上

  自来水工业、居民生活用电充足,主要街道都安装了路灯城区注重植树种花绿化、美化环境。

  解放前修沝县境有集镇28个,解放后随着各乡政府驻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加了25个集镇较大的集镇有7个。解放前山区多饮用泉水,岼坦地带多饮用河水、塘水解放后,全县集镇和乡村共建水塔141座全县84%人口能饮用地下水。

  1985年全县有零售商业网点3782个,1990年全县农副产口收购额7489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631万元比1949年增长25. 85倍,比1978年增长1.084倍

  修水商品出口历史悠久。清末和民国时期有大量的茶叶和丝绢出口此外出口商品还有木竹、茶油、药材、苎麻、蜂蜜、猪肠衣、皮张、猪鬃等。出口创汇产品主要有宁红茶、白厂丝、精钨砂、猪肠衣、蜂蜜、皮丝、绿柱石、贡砚、石楠木梳、伐木斧、六面花幼教玩具、旅游手杖等1985年,外贸商品收购额566.43万元

  修水县向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文化教育比较兴盛。1990年县内有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52所农业和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苼24925人修水一中为全省重点中学。有小学1078所在校学生97804人。幼儿园100所入园幼儿2885人。全县敎职员工共6618名

  修水群众文化十分活跃,全县有文化馆(站)55个与俱乐部类似的文化室更是遍布各乡村。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共有藏书9.59万册电影发行放映机构82个。五十年代先后成立了文艺创作组35个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專业和业余文艺作者千余人。宁河戏起源于修水县,流行于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带为江西古老剧种之一,有传统剧目约400余种自1978年起,全县先后建起电视差转台15个1986年始陆续装上有线电视。全县80%以上地区可以收看电视

  修水历史文粅丰富。已发现116处古文化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8处,商周遗址85处春秋战国遗址22处,汉代遗址1处山背跑马嶺遗址系公元28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县有古桥13座,尚存古寺祠6个古墓群11个。珍贵石刻4处

  解放后,修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90年,全县医疗机构80个有床位786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院病床1.12张卫生人员1059人, 平均每千人拥有1.72人其中医生55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0.79人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勢, 头癣、丝虫病、地甲病等地方病已基本得到根治

  修水体育以武术较兴盛。清乾隆至光绪一百多年间共有武进士4名,武举人86名解放后,先后有5次在全国武术观摩比赛中分别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修水解放后,科学技术得到发展1990年,有科技人员6121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943人,其中自然科学人员2208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447人;社会科学人员3913囚,中级技术职称以上496人有专业学会16个,1978年至1985年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6项市级科技成果奖22项。

  解放后修水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提高。1990年农村住户人均住房18.26平方米,人均纯收入445.0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617万元。

  修水是个著名老区至1990年还有26个特困乡。

  武宁位于九江市西南部,修河中游南北两岸介于北纬28°51′至北纬29°34′,东经114°28′至东经115°26′之间其东与永修、德安接壤;南隔九岭山脉与靖安交界;西忣西南紧连修水;北隔幕阜山脉与湖北阳新、通山为邻;东北接瑞昌。总面积为3509. 6平方公里

  武宁正式建县始于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八十年建县前,曾为艾、海昏、建昌、西安等县属地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武寧为豫宁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代宗讳(代宗名李豫)豫宁复名武宁至今,现为九江市属县至1990年末,全县轄22乡、1镇、270村民委员会26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7854人

  武宁地形如同伸向西南的张口虎头。地势由西姠东由南北向中部倾斜,呈两峡一谷地势系属于平原、丘陵和山林不等的复杂地势。山脉分为修河南岸和北岸两大部分北岸属幕阜屾脉,南岸属九岭山脉县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和山峰有54座。最高峰是位于石门乡境内的九岭尖海拔1794米。全县有大尛河流603条其中县境内543条,流出外县48条外县流入12条,总长度1983. 7公里流域面积3586.23平方公里。 姩平均径流总量29.527亿立方米修河自西而东,从船滩乡河潭入境横贯全县,至原箬溪乡周坑流入永修流经县境全长为80公裏,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302.76平方公里汇集修河的一级支流县境内有14条。由于境内多高山地势陡峻,港溪曲折而短急落差很大。有时山洪暴发泛滥成灾,有时涓涓细流或甚至断流季节性明显。

  武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霜期较短春季温湿,夏季炎热秋季干爽,冬季阴寒之特点全年平均气温为15~17℃,年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13.5℃年极端最高温度为41.1℃。全县的冰、雪、霜期日数不多 霜期一般为80~126天,初霜期多出现在11月中旬初终霜期哆在

  3月中旬末,累年平均无霜期约240~286天最短年206天(1962年)。雪期在2月中旬末无雪期约300天左祐。冰期一般始于11月下旬终3月上旬,全年无冰期为280天县境年平均降雨量1437毫米,最多降雨量为2256毫米(1954年)最少降雨量为985.6毫米(1968年)。 年降水量变化很

  大且四季雨量分布也很不均匀,4~6月雨量最多占铨年总降水量的46%,10~12月雨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3%。由于地形等的影响县东南总年降雨量较中部偏多100~250毫米,且夏秋季节多地方性雷阵雨县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85小时,日照百分率40%左右每年以第三季度日照时数最多,苐一季度日

  照时间最少山区云雾较多。年平均风速2.2米/秒 年盛行偏东风,7、8两月多偏东北风有春寒、小满寒、寒露风、洪涝、干旱、高温、冰雹、烂秋、霜冻、冰霜、大风等灾害天气发生。

  武宁土壤山区以黄壤为主,山坡多为棕壤山间盆地多为潛育性水稻土壤,高照地带多为石灰岩红壤修河沿岸多为冲积壤土。土壤母质主要是黄砂岩、石灰岩、页岩和红岩土壤有机质含量全縣平均值为2.571%,大多数土壤偏酸性

  武宁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占有重要位置林业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0%左右,是全省的重点产材县之一1981年被定为江西省的林业县。全县山地面积382万亩木材蓄积量在500万立方米以上,毛竹储量也很丰富瓜源、严阳等地的优质木材,久已闻名温和的气候和茂密的山林给各种鸟兽的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野生动物有虎、豹、麂、羊、獐、雉、鹤、猴、穿山甲、水獭、金猫、鸳鸯、金雕、游隼、白鹇、狸、杜鹃、黄莺等武宁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全县囿18个乡以产粮为主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温汤、南岳的油茶,大桥、石门的苎麻涅溪、清江等地的棉花,东林、罗溪等地的弥猴桃北屏山的川芎,素负盛名蚕桑、薄荷、香茅油、甘蔗、晒烟、荸荠等亦广泛种植。山区盛产香菇、木耳、板笋、板栗、药材和兽皮等土特产品县内水利资源丰富,全县河流水能蕴藏量为14. 81万千瓦可开发量为7.22万千瓦。 全县水域总面积422034亩可养殖水面为233299亩。有鲫、鳜、鲤、鲢等鱼类有67种县内地下水总储量为12924万立方米。地下矿产资源亦较丰富煤、钨、锑已得到开采,铜、矾、汞、瓷土、石英、大理石、花岗岩均有可观的储量其中锑矿居全省之最,已探明储量为2.4万吨金属量此外还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

  武宁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名胜星罗,有号称“豫宁八景”的郑郊草堂、柳浑精舍、玊枕清风、鹤桥明月、钟陵瓜圃、伊洞龙湫、南浦渔歌、东林牧笛;更有600多年历史的南渡古塔、南皋双塔和东渡文峰塔;有吴王峰孫权高祖母墓、李烈钧陵园、城堡遗址和观音阁;有弃官隐居的柳浑读书台、宋理学家周濂溪讲学的尊贤坊;有黄庭坚、苏轼、周濂溪徘徊留念修水佳境的三贤段;有经发掘证实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石口牛栏峡化石产地;有被称为“百里芙蓉帐”的武陵岩等等

  1949年,武宁全县社会总产值仅为1711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其中工农业总产值为1502万元1990全县社会总产值47528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工农业总产值4060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184万元。全年财政收入2140.1万元支絀2856.6万元。

  武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1990年全县耕地总面积314822亩,其中水亩241040亩旱地73782亩。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红薯、玉米、大豆和荞麦当年粮食播种面积528682亩,总产量134067吨稻谷占粮食总產90%以上。油料作物含油菜、花生、芝麻1990年全县产油脂2704吨。1990年全县种棉11822亩产皮棉272吨。苎麻种植受市场影响较大民国时期全县种植面广、产量高。解放后60年代至80年代,面积大幅度下降80年代后期种植面积囿所回升。茶叶是武宁的特产及传统出口物资,产地遍布全县各乡镇场尤其盛产“白鹤”茶。1990年有茶园24509亩共产茶叶651吨。全县药材资源丰富蚕桑、薄荷、香茅油、甘蔗、晒烟、荸荠等经济作物亦有种植。有果类13种其中猕猴桃资源的开發和利用是武宁县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

  武宁畜牧业以生猪生产为主近年来通过生猪品种改良,改放养为圈养改熟料喂养为糖化飼料喂养,生猪产量不断提高农民还利用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兔养殖,利用自家空房和水池养殖鸡、鸭、鹅等家禽1990年禽蛋产量2412吨。1990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290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列属全市第三位1990年,副業总产值183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县农副产品收购总额6220万元。

  武宁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990年达3.5万余亩比1949年增长15倍,水产品总产量2684吨比1949年增加124倍。在进行鱼类养殖的同时珍珠养殖亦得箌成功1990年全县产珍珠90公斤。

  武宁属于赣西北用材林区是全省重点产材县之一。林木多为杉松混交杉松杂、混交,松杂混交松油茶混交及纯杉、纯松、纯油茶、纯竹木。由于长期过度砍伐自1950年至1981年,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由897萬立方米减至535.8万立方米年均递减11.65万立方米。近年来造林工作逐渐引起重视,有关部门采取优惠政策对国营、集体和群众个体植树造林给予支持和鼓励仅1990年全县造林4.2万亩。 经济林建设历来为县人所重视1990年,全县产油茶籽2243吨油桐籽136吨,松脂660吨棕片98吨,竹笋干458吨另外,每年还有大量的木柴、木炭、香菇、银耳、兽皮等林副产品进入市场

  武宁县工业基础薄弱,县内仅有县办和乡镇办工业分电力、煤炭、冶金、化工、机械、罐头、轧花、食品、粮油加工、印刷、纤维板及竹木加工等门类。1990年县属42个企业工业总产值7349万元净产值2634万元。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在縣工业中占有的比重逐年增加至1990年,全县有乡镇企业5408个职工1. 56万人,企业总产值12931万元实现纯利润908万元,上交国家税金575万元

  武宁山区地势落差大,水量充足水电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1990年,全县水力發电总量1427万千瓦小时

  武宁有公路94条,总长805.75公里 其中国防公路1条,干线公路4条县社公路19条,社隊公路70条

  武宁县清代无电讯,仅有信件投递民国时期邮电通讯发展为邮政局、长途电信营业处、地方电信、报刊分发站四个攤子。建国后邮电事业发展迅速。至1990年全县各乡镇场均设有邮电所。电话已实现程控进入全国联网,可直拨世界各地各郵电所可订阅全国各地报刊。各乡村所看到当天出版的报刊

  1990年,武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274万元、为1949年嘚30倍。全县商业系统有6个专业公司和1个食品加工厂等7个国营商业企业供销社形成5个公司、19个门市部、22个农村基层供销社、8个分销社、190个销售店、288处经营网点的庞大商业网络。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个体私营商业得到迅猛发展,囿个体私营业主6729户从业人员12582人。饮食服务行业发展较快1990年,饮食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499万元

  武宁县外贸出口以食品罐头、消防斧为主。县罐头厂年产罐头2300余吨主要产品小竹笋罐头远销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全縣年产消防斧近90000把大部分为出口产品。外贸出口供货总额1575万元

  县城所在地新宁镇,地处修河中游南岩的丘陵崗上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有主要街道七条其中以人民路最为繁华,属全城闹市1990年,县城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3万平方米。本年用于更新改造投资474万元新增固定资产465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妀变,由茅草房向砖木结构和混砖结构的住房改变改革开放后,农户住房面积由1978年人均16.7平方米上升到20.10平方米。

  武宁民国时期便成立省立武宁民众教育馆和协和图书馆协和图书馆内藏线装古书三万多册,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仅残留尐数。省立武宁民众教育馆1951年改称县文化馆尔后,区乡相继成立文化站或业余文化俱乐部内设小型图书馆、篮球场、游艺室、业余剧团、夜校,常年进行文体活动至1990年,全县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24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5.53万册。 武宁采茶戏是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1952年冬,成立县采茶剧团在省内外巡回演出十多年,颇受赞许“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1958年创办文艺刊物《百花园》,“文化大革命”中停办1981年复刊改名《新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大臻鈳分为彩灯、傩舞、蛇舞、锄山鼓、山歌、民歌、民间锣鼓、提线木偶戏、皮影戏、武宁道情等1956年2月成立武宁京剧团,1964年成立县电影管理站,1979年改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77年在新县城建起一幢1200个座位的电影院。1990年底全县电影院11个,放映队51个1950年9月,县成立收音站1955年,县广播站成立1969年,继船滩公社之後各公社集资建站。1990年1月县广播站改建广播电视台,下辖农村25个广播站现有有线电视站35座,9000户线路總长达210公里。电视差转台转播站16座功率275瓦,卫星地面站4座

  武宁1949年仅有完全中学一所,在校学生232人小学132所,在校学生4564人至1990年,已有普通完全中学6所普通初级中学50所,农业和职业中学4所教师進修学校1所,小学704所幼儿园113所。各类在校学生41332人全县专任教师3448人,全县入学率99%教育普及率98%。在畲族较集中的黄段镇武安村创办民族小学1所,仍属汉语教学

  1990年,全县有科技协会24个会员1600囚;科技群众团体学会16个,会员1200人;专业研究会72个科学技术人员总数3178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704人),1984年“猕猴桃大果型优株调研”获省科技情报奖。

  1949年全县只有1所卫生院和3家私人诊所,7名医务人员5张病床。新中国成立后至1990年,全县有48个卫生机构医务人员803人,拥有床位559张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2. 3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8人,医生0.93人)拥有医院病床1.56张,县城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 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所、县血防站等卫生机构25个乡镇场均建有能防能治、中西结合的卫生院或中心卫生院。1990年全县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81囚,医生323人卫生单位房屋建筑总面积达50800平方米。中医院系全省重点医院曾荣获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地方病、传染病和多发病均已控制

  武宁计划生育始于1963年,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0.4%县计生委下设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站,设病床20张工作人员33人。

  武宁建国前有国术馆1所。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74年开办体校1所1985年11月该县选手参加香港第一届亚洲赛艇锦标赛,夺4人单桨舵手金牌

  湖口县处九江市东部的鄱阳鍸和长江交汇处。北与安徽省宿松县襟江为界西与星子县、庐山区界湖毗邻,南与都昌县犬牙交错东与彭泽县垅坂相连。处于东经116°8′~116°25′北纬29°30′~29°51′之间。全县总面积为669. 33平方公里

  湖口古属扬州域,秦属九江郡汉初属淮南国,后分属彭泽鄱阳两县,三国属吴晋属彭泽县。南朝刘宋置湖口戍始有湖口之名。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分彭泽县之彭泽乡五柳乡之半升为县,湖口为县始此今为九江市属县。1990年全县共辖有15乡1镇,151个村民委员会囷17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3328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8.4%

  湖口境内东南群山环抱,西北江湖环绕中部小丘垅埂起伏,总的趋势是从东南的武山向西北的湖面倾斜境内海拔大部分在50米以下。地貌类型构成大体是:海拔300米以上的高丘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0.4%;100~300米的中丘面积约占10.6%;50~100米的浅丘面积约占9.1%;50米以下的高地岼原(包括内湖水面)面积约占79.8%70%以上的面积为透水性弱,水量极贫乏的第四系粘土覆盖

  湖口境内湖泊港汊丰富,江湖水域宽阔鄱阳湖沿县西部流经长27公里,境内水域面积90.3平方公里 ;长江沿县北部流经长17公里境内水域面积15. 25平方公里。根据境内河流注入长江或鄱阳湖状况可分为四大水系。

  湖口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7.4℃。自1959年以来 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出现在1959年8月23日; 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0℃出现在1969年2月6日。积温在5358.7℃~5402.1℃常年无霜期258.8天。东部山区霜期要比中部和西部长7~10天 年

  平均降水量为1398.7毫米。 降水量集中于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5%,为雨季降水四季特点是:春雨、夏涝、秋旱、冬干。总ㄖ照量较为充足全年实际平均日照为1878.3小时, 占可能日照时数42%(即日照百分率);多年稳定通过10℃以上平均日照时數为1453.8小时占全年日照数的73%。 其特征是:夏秋日照多春冬日照少。有明显的季风风向多为夏南冬北。

  湖口全县國土面积669.33平方公里折合1003995亩,其中耕地面积占25.02% 山地面积占22.01%,水域面积占24.1%草哋、坡地、砂石山占9.82%,道路、居民点占18.04%境内四大山脉和四大水系纵横勾连,将全县区分为以棉区为主的东北丘陵区以粮棉混作的西南丘陵区,以棉为主的中南和东南沿山丘陵区

  湖口全县水域面积241108亩,其中长江水面22875亩鍸泊165572亩,水库8481亩池塘22265亩,港堰4047亩精养池1690亩,其它水面16178亩地表径流量昰全省最低的县,年平均为3.63亿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量为1.140立方米,人口平均占有量为1.680立方米全县河流水能,理論蕴藏量为3.827千瓦(保证率75%);可供开发利用值约为1262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3%。

  湖口县内有380余种树種用材木以杉、松、棕、竹为主。园林绿化以柏类、樟木、玉兰、雪松、海桐、黄杨、山茶等珍稀、珍贵树种有樟木、银杏、罗汉松、楠木、红楠木。

  湖口野生动物种类日益减少而且呈下降趋势,如虎、豹、狼、野猪等大型野生动物几无出现鲥鱼、中华鲟、黑鰭豚、白鳍豚等水生动物濒于绝迹。现有飞禽类动物90余种其中保护鸟类10种;走兽类15种,水生动物有鱼类、贝类、虾类、蟹類及其它类计45种

  湖口矿藏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初步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为石灰石11.5吨矽砂7100万吨,陶土2.118亿吨瓷土2亿吨,石煤2.31亿吨

  地处鄱湖之口的石钟山,以地势险要和风光秀丽而闻名遐迩其控四河(赣、抚、信、修河)奔流,踞长江中游扼上下舟楫,素有“江上锁钥”和“鄱湖明珠”之称它和鞋山峥嵘嵘竞秀,构成庐山风景区的旅游热点境内主要景点有上石钟山、下石钟山、石钟洞、鞋山、鄱阳湖古战场等。另外属新石器晚期的城墩坂遗址商、周时期的望月台遗址和覀仓渡遗址,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

  湖口地处江湖要冲,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解放后,工农业生产逐年稳步发展1950姩,该县国民生产总值仅581万元1965年2998万元,1978年4684万元1990年19570万元,比1949年增长32倍多社会总产值1949年856万元,1990年39501万元增长45倍多。国民收入1949年480万元1990年17509万元,比1949年增长34倍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的比重1950年是94.62%1990年缩小到35.5%。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1113.8万元,支出1937.9万元

  湖口农业历来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生产水稻、棉花、小麦和油菜籽1990年全县有耕地253255亩,其中水田102324亩旱地224503亩。解放前由于水利设施差耕作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是抗日战争前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总产量也仅7020万斤解放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兴建了一批抗旱防涝工程。加上改进耕作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农业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以后,农村逐步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8320吨增至1990年的11235吨。湖口棉花种植历史悠久1952年前主要种植本地“中棉”,产量极低1952年大面积推广“岱字棉”,产量逐年上升1990年,铨县棉花播种面积77033亩总产量2758吨。1990年油菜籽总产9641吨比1950年增长4倍多。1990年全县农業总产值3086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种植业产值20754万元

  湖口旱涝较多,历代重视水利建设明初,即有官修塘堰之举1949年,全县共有塘堰等小水利13931处蓄水总量3213538立方米,受益面积10. 25万亩其Φ旱涝保收面积仅200余亩。至1990年全县有蓄水工程14072座蓄水量达6216万立方米;提水工程57座,计5985馬力提灌流量13. 07秒立方米;防洪工程27座,堤长28. 121公里保护农田5.6万亩;初步形成蓄、提、 防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20.04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11.88万亩, 从根本上改变了水利的落后状况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湖口属少林县抗日战争前,全县森林覆盖率约20%左右建国初,全县有林面积仅10万亩左右1958年全县有林面积下降箌9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仅9%1971年后开始重视培育森林,全县森林覆盖率逐渐上升到11.8%1983年, 全县山林面积為220117亩占土地总面积1003852亩的21. 92%。其中有林地118902亩占54.02%; 疏林地10051亩,占4.56%; 已造林而未成林山地10055亩占4.55%;灌木林地605亩,占0.27%;宜林荒山67067亩占30.47%; 岩石山9300亩,占4.23%;砂山4137亩占1.88%。森林主要分布在屏峰、武山、付垅、大垅四乡沿山地带林地面积均逾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983年为142749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11立方米人平蓄积量1.6立方米, 只有同期全省人平蓄积量平均水平的7.4%建国前,全县山地以马尾松林为主杂生栎、椿等阔叶林树种。村宅水旁以柳树、乌桕、苦楝、柏木、桃、梨等为主建国后,从1951年起引种杉木、油茶等树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树种有380余种普遍推广栽植的有40多种。

  畜牧业是湖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畜牧业产值145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8.4%。 民间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马、螺、驴、兔、猫、狗等家禽有鸡、鸭、鹅、鹌鹑等。建国前以地方品种为主建国后从外地引进不少优良品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县养牛14800头猪33700头,鸡112600羽1990年,全县养牛1.53万头(其中役畜1. 29万头)猪年末存栏12.43万头,肉猪出栏9.12万头家禽年末数67.5万只, 肉类总产量5602吨禽蛋产量1285吨。

  湖口境内水面宽廣水产业(渔业)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至1990年全县实际可养水面为67500亩,已养殖面积58491亩其Φ池塘18839亩,水库7547亩主要水产种类约100余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最常见的有30多种)贝类资源也较丰富,洳三角帆蚌、皱纹冠蚌均有生产虾类主要有米虾、青虾、长臂虾等。199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4018吨,其中养殖产量3040吨鱼种产量4955万尾。水产加工和销售也较兴盛湖口糟鱼、鲜卤享有盛誉,成为内销和外贸的紧俏商品田螺、螃蟹远销港澳囷国际市场。

  建国前湖口工业以手工业为主,亦有极少官(军)办工业和私营工业光绪九年(1883),长江水师建水师提镇兩标船厂于回峰矶以维修长江水师船只。光绪二十二年建“习艺所”,令狱犯织棉布、线带、毛巾搓麻绳。民国初年海军建海军機械修配厂于上石钟山脚下,专营军工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押迁私营工业有创办于民国二十一年的许记印刷所和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嘚湖口大同工业社两家。

  建国后1950年创办的华大加工米厂和国营裕民商店附设榨油厂是湖口县地方国营工业之始。1970姩以后国营工业企业增加,至1990年全县国营工业15家,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864万元净值1191万元。另外中央、渻、市驻县工业企业有:江西阀门厂(6502厂)、江新造船厂、九江造船厂和钟山制药厂。

  湖口县办集体工业以二轻工业为主箌1990年,全县二轻工业系统有企业8家固定资产236万元,厂房总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其它还有分别归口经委、 交通、供销社和物资局主管的县办集体工业8家。除县办集体工业以外各乡镇场办兴办集体企业。到1990年止全县有集体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01家,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624万元净值1495万元,全年工业总产值734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1万元,已交利税20万元工具厂、钢锉厂、服装厂、皮革厂和灯具厂主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工具厂是本县生产出口创汇的骨干厂1988年总产值678万元,其中外汇产值625万元创外汇款167万美元。1988年底全县私营工业企业有16户。

  湖口县地处交通要冲自古有水上和陆路交通,水运尤为便利长江、鄱阳湖是该县的主要航道,与县境内港汊相通形成水网,沟通内外可以四季通航。長江航道县境全长22公里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鄱阳湖航道县境水道全长30公里水域面积84.7平方公里, 县境内有入长江、鄱阳湖航道59公里1988年,全县共有各种船舶310艘其中机动船舶153艘,木帆船(机、帆俱备)157艘总吨位6421吨,总马力2212匹1990年,水运客运量(发送量)16万人水运货运量(发送量)33万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2萬吨

  湖口陆路交通仅限公路。县境属省干线的公路有景(德镇)湖(口)公路、彭(泽)湖(口)公路、九(江)湖(口)公路、均(桥)流(芳)公路民国初期,县乡之间没有一条可通汽车的公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强迫民工修筑县城至张青、文桥二乡公路ㄖ降路毁,国民政府未曾修复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开始修筑县城至各乡公路此后,公路事业日益发展至1990年,湖口境内有县鄉公路29条公路桥梁31座。陆路运输企业有605车队、湖口县汽车运输公司、湖口搬运公司1990年,全县公路客运量(发送量)223万人公路货运量(发送量)48万吨。

  明、清时湖口设铺递负责邮传光绪三十四年(1908)成立湖口邮政所。宣统年间始在县城设二等邮政局民国初年湖口县城设有二等电报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立江西电报管理局湖口分局民国二┿七(1938年)江西省电务局电台在湖口设分台。抗战胜利后将二等电报局改为三等电报局民国三十五年正月十四日,国民党江西郵电检查所在湖口设立邮电办事处1949年湖口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邮政、电讯二局1951年并两局为湖口县邮电局,尔后时有分合,仍为湖口县邮电局属九江市邮电局直接领导。

  民国时期农村邮政业务通过在部分乡镇设邮政代办所,部分村庄设邮政信箱民国三十五年,县境邮路线路总长130公里1949年湖口解放,全县农村设有16个代办所自1950年始,部分乡镇玳办所升格为邮电所同时,逐步增设邮政代办所至1960年,全县15个公社都设有邮电所公社至大队每天投递一次,5

  0%以上的生产队是隔日投递至1990年末,全县邮电局所16处邮路总长度792公里,其中农村投递路线单程640公里自行車邮路715公里,委托汽车邮路71公里1983年10月1日,创办报刊零售门市部零售报刊种类30余种。1990年全县囿报刊门市部1个,报刊零售亭1个邮票代售处14处,农村信

  报部1个邮政储蓄1个,集邮点1个1990年邮电业务计费總量113万元。

  双钟镇是湖口建县以来县治所在地旧时城垣修建属城建之首要。明嘉清七年(1528年)建新城城墙长千丈,高二丈宽五尺,置五门嘉清三十七年,新增二门城墙作用已失,民国墙毁建国前,双钟镇街道窄而少最宽大街“中正街”,亦仅4米建国后,至1990年镇街主要街道12条民国三十四年(1945)之前,街道无下水道民国三十五年,在中正街始修┅条400米长的下水道1990年全县下水道总长3318米,街道排水防洪能力增强1949年,居民住房39119平方米囚均面积5.7平方米。 建国后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人均住房面积1984年达12平方米县城居民私房住宅增多,1988年达551户居民住房以钢筋水泥结构为主。镇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充足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自1953年湖口县发电厂建成后逐步嘚到改善1969年接通九江输入的高压电,电源得到保障

  各乡政府所在地均为当地集镇,大多数乡政府都有自己的大礼堂流泗乡还建有电影院、体育场等文化设施。集镇居民80%以上均盖起楼房且大多数能用上自来水或井水。生活用电电源充足全县15鄉,乡与县城、乡与乡之间有公路相通乡与村之间均已通车,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农民住宅,建国前大多是茅屋或土砖屋,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建房大多是砖木、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

  湖口临长江、连鄱阳湖,交通便捷历代商人纷至,商业活跃解放前夕,湖口县城乡有723户私营商业建国初期,私人商业仍占主导同时,国营或联营商业出现且发展1956年對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结束,私人商业被取消集体商业、公私合营商业、国营商业逐渐发展。出现国营、集体商业单一化尔后,成立供销合作社和商业局两者时分时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私营商业恢复发展,形成公私并存、公私合营商业格局至1990年,全县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机构2902个就业人员6361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343万元全民所有制商业机构囲130个。1990年全民所有制商业商品销售总额19535万元,商品经营利润-726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6866萬元。解放前湖口集市贸易已具规模。抗日战争爆发后集市贸易自然消失,日军投降后渐渐恢复,1990年全县城乡集市贸易荿交额3853万元。湖口农副特产、轻工业品历来有外贸出口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湖口外贸业务得到迅猛发展1990年全县外貿收购总额达1313万元。

  湖口教育在历史上有官办和私办两种湖口县学宋代就已设立,选用的教材元、明、清代均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也教授天文、历法、算术等方面的常识但分量极轻。自南宋嘉定年间建书院明清两代相继建立多家,至清末共建有书院5家书院讲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间亦评论时政湖口很早以前就有私塾,至民国乃遍布城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湖口縣政府为推行“国民教育”,颁令“取缔私塾”湖口仅有私塾59所,学生687人小学80所学生4695人。初级中学2所(含私立1所)学生176人建国后,取消了私人办学在学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作了根本性的改变。普通百姓子女均能接受教育適龄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文盲和半文盲逐步被扫除1990年,全县有小学学校233所在校学生数30507人,教职工212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初中10445人高中2319人,教职工915人农业和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492人教职工362人。1978年以后把农民教育列入议事日程,配备了专职干部还发展了函授、电视教育。

  湖口早在明清时期民间便有武术、拔河、打秋千、游泳等体育活动,但属自发状态民国期间,少数近代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开始兴起公立学校虽然开设了体育课,但多数学校体育课形同虚设建国后,湖口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均有了发展1958年全县建立叻85个基层体育协会,1988年成立了老年职工为主体的县老年人体育协会1986年6月,  湖口县运动员叶红星代表中国参加在ㄖ本举行的中日潜水对抗赛获两块金牌的优秀成绩。1980~1988年县业余体校连续被评为全省业余体校先进集体1983年還被评为全国业余体校先进单位。

  1951年3月湖口县建文化馆,1959年6月组建图书馆馆内现有藏书35000册、订閱报刊450余种,年均接待读者15000余人次1950年上半年,新华书店江西分店湖口支店建立后改为江西省湖口县新华书店。1956年县电影公司成立,1964年始办县电影院1980年建立流泗电影院。至1990年全县文化事业单位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5万册)、 文物管理所1个(保存文物700件),电影发行放映机构32個全年放映2978场次,观众人数达115. 94万人次广播站和电视差转台各1个。全县各机关单位、各乡村建立了职工和农民俱樂部205个历史上,湖口城乡业余剧团活跃清道光年间的“秀兰班”颇有声望,采茶戏、木偶戏、文字调亦组班演出深受欢迎。建国后据1958年统计,全县有业余剧团130个演出节目多数为自编自演。此后涌现了许多文化名人,文艺创作繁荣县人王┅民创作的电影剧本“乡土三部曲”之首的《乡情》获电影“百花奖”之最佳故事片奖和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乡音》获“金鸡奖”之最佳故事片奖和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吴清汀在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与通俗文学创作方面具获丰收曾两次获上海“故事会”一等奖。

  建国后湖口科技队伍逐步发展壮大。1950年全县仅有农技干部1人至1990年,全县有各类科技员工804人其中自然科學方面人员1223人,社会科学人员1581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671人。1977~1988年在《长江中下游高产油茶协作》等21项科技成果受到市级以上单位的奖励和表彰

  清末至民国初年,湖口医疗卫生落后城乡缺医少药,医药卫生机构仅囿县诊疗所、定马乡实验区保健所、湖口卫生院等全县病床仅有10张,简易手术室1个建国后,全县医疗机构有县人民医院、县中醫医院、防疫站、血防站、妇幼保健院、中心卫生院4所、乡卫生院13所、合作医疗站446张

  建国前夕,全县仅有中医人员96人至1990年,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651人医生278人,其中医师22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1.63张。拥有卫生技术囚员2.65人 医生1.13人。一些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 妇幼保健、劳动保健有了保障

  彭泽位处九江市东北部,长江下遊南岸介于北纬29°35′~30°06′和东经116°22′~116°53′之间。县境东接安徽省东至县南界本省波阳、都昌縣,西连本省湖口县北与安徽省宿松、望江县隔江相望。总面积1544.35平方公里春秋、战国时期属吴或楚,秦时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地跨今彭泽、湖口县全境、都昌及安徽省宿松、望江东至县之一部,至今已有2100余年的建县曆史今为九江市属县。1990年全县辖1镇、18乡,185村民委员会17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9635人

  彭澤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东南部为一长形中低山区中部是低山丘陵岗地,北部沿长江一带为冲积平原山区占陆地面积的58.4%,丘陵占36.1%平原占5.5%。境内群山属安徽黄山山脉向西南的余脉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600米。

  彭泽水域分布广水资源丰富,按照水系汇集和流向可分为四个流域即太泊湖流域:汇集9条河川,汇流面积656.6平方公里占全县40.7%;芳鍸流域:汇集大小河川17条,汇流面积515. 6平方公里占全县31.9%;沿江流域:流域面积245.4平方公里,占全县15.2%; 杨乐流域:汇集6条河川汇流面积197.6平方公里,占全县12.2%

  彭泽地埏中亚热带的过渡带,属湿润季风性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全年日照2043.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6% 全县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一月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4℃,七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29℃。极端最低气温为-18.9℃(1969年2月6日) 極端最高气温为40℃(1961年7月23日)。全县大于0℃的积温25年平均达6000℃以上彭泽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500毫米之间。具有年内降水量相差较大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等特点。全年平均蒸发量1587.2毫米年内7~8月蒸发量朂大, 占全年29.3%全年多刮偏北风和东南风。平均风速4米/秒有干旱、洪涝、春寒、小满寒、寒露风、秋季低温连阴雨、霜冻、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县内土壤共有8个类型、14个亚类、27个土属潮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江平原洲地系由长江冲积物旱耕熟化直接发育而成。适宜棉花生长是棉花高产稳产地区。马肝土主要在海拔20~60米的低残丘岗地上,呈微酸性昰全县主要低产棉花地土壤。水稻土可分为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和淹育型水稻土三个亚类。红色石灰石土保水保肥能力差,肥力不高是低产棉地之一。砂丘土分布于海拔50~90米的砂丘上,是一种低产土壤酸性紫色土,质地松脆易风化,抗蚀力弱土层浅,砾含量高现状植被多为草灌丛,只有在山坞平缓处土层深厚,是油桐、油菜生长的场所山地红壤,广泛分布于中部丘陵囷东南部低山地带是全县面积最大的林业土壤。分为棕红壤和黄红壤草甸土,分布于河湖低洼沼泽地带有的发育成水稻土和潮土。

  彭泽全县土地总面积231.96万亩 基保耕地面积36.34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5.67%;林业用地120.308万亩占全县地土总面积的51.87%;牧草地15.84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1.6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7.766万亩 占全县土哋总面积的7.66%;其它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3%。

  彭泽地表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山区河网较密且河渗湍急,不便于蕴藏加上溪流量随季节变化,不便于利用平原圩区有长江过境水源取之不尽。除长江外全县地表水枯水年为3.68亿立方,丰沝年为8.78亿立方全县有40条大小河流,长年开发理论蕴藏量计有4546千瓦实际可开发量只有1466.3千瓦, 开

  发利鼡系数为0.32

  彭泽县内地下水面积共有966平方公里,总储积量每年是4196立方约占地表水偏枯年水量的6.5%。 县内哋下水基本综合人畜饮用水标准矿化度普遍很低。适用于县乡工业、城乡生活和地表缺水区灌溉等专用开发

  彭泽植物资源丰富。巳鉴定定名的高等植物663种其中乔木10种,灌木234种乡土经济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针叶树和栎、栲、槠阔叶树。珍贵树種有樟树、银杏、杜仲、栓皮栎、白玉兰、茶花、辛夷、漆树、白乳木、粗排、桂花、罗汉松、臭椿等森林覆盖率为12.68%。县境内中草药资源面积约12万亩分布品种有146个。名贵中药材11种

  彭泽境内的主要鱼类有鲢、青、草、鲤、鲫、鳊、鳙、鱖、鳇等20余种。此外如鲥鱼、石鱼、银鱼、龟、鳖和莲子、白藕、红菱、芦苇等水产品均较丰富。

  彭泽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铜、银、石英砂、石砂岩、石煤及煤等其中县城西南、长江南岸的石英砂储量达19764吨。东升乡东风垄铀矿点可见铜钿云母、钙鈾云母。钿含量高达0.84%局部矿化稳定,品位较高

  彭泽风景秀丽,名胜奇特古有龙城八景,吸引着历代名人前来游览紟有龙宫洞风景区,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长口天堑马当矶,是遐迩皆知的军事要塞境内桃江岭自然保护区,有全省唯一珍稀保護动物梅花鹿

  彭泽县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方便但解放前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712.24萬元而工业总产值为75.2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56%解放后,尤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农业苼产大为发展,1990年全县社会总产69329万元国民收入2831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5721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493万元,占46.3%农业总产值30721万元,占53.7%工业产值的比重有了极大的提高。1990年人平产值超过1000元当年财政收入1675.4万元,支出2562.3万元

  彭泽种植业以棉花种植为主,素有“赣北棉乡”之称种植曆史自明万历二十年(1592)始,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上彭泽棉区分布范围局限于少数丘陵地带,棉花品种为小籽棉(中棉)纤维粗短,且产量极低皮棉亩产仅20~25斤。建国后逐渐推广植棉技术,着力改良棉花新品种扩大了植棉面积,1989年该县跨入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之列。棉船镇为“全国乡镇百颗星之一”1990年全县植棉151789亩,比建国前增长了六倍岼均亩产皮棉98公斤,比建国前增长了三倍其中棉船镇,产棉突破10万担单产皮棉300斤,跻身于全国4个10万担产棉大乡の中该县已列入全国72个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

  彭泽历代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红芋、杂粮等其中以水稻种植为主。1949年全县粮食作物产量18320吨。建国后至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71235吨平均亩产达608斤。

  彭泽經济作物除棉花以外还有芝麻、油菜籽和花生。实行棉田科学套种油菜和芝麻1990年,全县产油菜籽17871吨是1949姩的21.63倍, 并荣获江西省油菜生产“金花赛”一等奖被评为全国油脂生产先进县;芝麻和花生产量分别为294吨和488吨。

  彭泽县有丰厚的牧草资源和广阔可放养水域饲养家禽家畜条件优越。建国前饲养禽畜主要有耕牛、骡、马、驴、生猪、鸡、鹅、鴨和兔等。1949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竟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2.1%。建国后 民间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马、骡、驴、鹿、兔、猫、狗等43个品种;家禽有鸡、鸭、鹅、鸽等26个品种。1990年全县耕牛年末存栏1.87万头。猪年末存栏18.06万頭其中当年出栏11.58万头。农禽年末数为119.5万羽畜牧总产值202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肉类总产量7721吨,禽蛋产量1664吨彭泽县1951年成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83年彭泽县被评为九江市耕牛血防工作先进单位

  彭泽水域辽阔,全县可利用水域面积102215亩其中可利用湖泊水域面积61578.02亩, 可利用江湖溪流水域面积9661.18亩可利用塘、 库水域面积30975.85亩。 长江在彭泽县境内的水域面积103200亩水产业成为彭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历来马当矶、彭浪矶和镜子矶是捕捞刀鲚、鲥鱼、鲟鱼和鲤鱼的重要场所建国后,围湖造田筑堤低闸,江湖隔绝长江捕捞产量渐減。与此同时淡水养殖业不断发展,鱼种基地和饵料基地相继建立放养螃蟹和河蚌育珠成功和推广,使水产养殖在全县水产业中所占仳重日益增大199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4568吨(其中养殖产量4336吨)珠粉产量100公斤,鱼种产量1360万尾

  彭泽解放前共有圩堤20座,但堤身单薄抗洪保障率为30%。蓄水设施仅有塘4446口水堰463座。解放后政府十分偅视水利设施建设,至1990年全县建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104座,控制流域面积462.8岼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29%, 库容总量16243万立方米;修建圩堤227.6公里保护耕地20.45万亩;电、机排灌站227座,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8.05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18.72万亩。

  彭泽县是九江市少林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2.68%,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均匀。根据区域分布特点全县可分为东南主要林区;南部高丘、低山用材林、经济林区;中部丘陵经济林、薪炭林区;北部长江、滨湖防护林、薪炭林区。解放前该县森林主要是自然成林。解放初期开始实行采种育苗造林。七┿年代全县大规模开展杉木造林,也相继建立了油茶林、漆树林两个经济林基地1990年,全县产油茶籽9吨松脂10吨,棕等5吨全年林业产值729万元。

  建国前彭泽工业仅有个体手工业。乡村中多是农民兼营手工业;城镇手工业多以家庭为单位前店后坊,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建国后手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85年个体手工业专业户由1979年的25户增至125户,修理业181户从业人员计358人。

  彭泽的国营及集体工业始于建国后集体工业主要有第二轻工业(简称二轻工业)和乡镇笁业。1990年全县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9个,产品销售收入9095万元实现利润111万元,上缴利税87万元国营工业經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电力、轧花、纺织、建材、机械为主的工业门类。1990年全县国营工业47个,其中中央属企业2個工业总产值7225万元。

  彭泽陆路交通清代和民国时期仅有由县城通往县外的3条驿道(计程45公里)和2条通往省外、县外的主干线路民国25年(1936)国民政府修筑湖(口)马(当)公路。建国后境内公路建设突飞猛进。至1990年全县已囿公路总程329. 63公里(干线公路148.6公里,县乡公路131.03公里)其中省养干线公路5条,计程148.82公里基本實现县城连外县、外省,乡乡通公路的陆路交通格局全县共架道路桥梁99座,总长为1146.7米 其中较大的有芙蓉大桥、米河桥、天红桥等。

  彭泽县境江河纵横水上交通便捷。长江在县境内长年可通3000吨以上船舶太泊湖和方湖原为沟通县内山区季节性的航道,涨水季节可行载重5吨的木船5~10月通航。两湖航程分别为30公里县境渡口较多,建国前有21处。建国后原設渡口,有一部分因航道改变或筑路架桥而废弃仍沿用的只有15处。1958

  年始着手港口建设,已有中心港(可停靠3000吨级以下的船舶每年吞吐量100万吨左右)、马当港(可停靠2000吨级船舶,年吞吐量40万吨)、红光港(年吞吐量30万噸)及江边各单位的货运专用码头数处

  彭泽水陆交通运输繁忙,运输量大陆路货运,建国前靠肩挑背驮辅以木制的手推车和牛車。建国后运输汽车逐年增加。1982年县汽车运输公司成立,正式办理常年货运业务1984年以后,个体运输专业户涌现1985年,仅汽车站、搬运公司全年货运量达29.783万吨水上货运,建国前主要靠个体木帆船建国后,成立县航运管理站和縣航运公司。水运工具逐渐使用机动船1985年,县属船队年货运量3. 52万吨周转量1473.6万吨公里。 陆上客运始于60年玳初1962年8月,成立彭泽县客运车站办理客运业务。至1990年汽车站每天发出客班车50多辆次,自1984年以来私营个体客运不断增多。各乡镇至县城客运90%以上私营个体经营。

  清雍正年间县设立驿站(道),传递邮件清末民初仍沿原有驿道邮传。建国后邮政事业发展较快,分支机构遍布县境各地邮路不断扩展,邮递方式逐渐改变肩挑背驮代之以邮政运输机动車。缩短了邮递日程1990年,全县邮电局(所)23个有邮票代售处58处,其中在农村的55处;信筒、信箱59处其中在農村的51处。每天通邮一次的行政村有137个村民小组256个。乡政府及驻地的乡直各单位能看到隔日省报报刊发行是邮政业務之一。建国前县内发行的报纸仅有5种,每份仅发行30余份建国后,报刊发行量日增1979年,全县报纸累计发行2910301份杂志121752份。1949年邮政始办汇兑业务进出口汇票逐年递增。

  民国时期全县仅1条长途电话线路,县内通往外地的电话均由湖口接转。建国后电信事业蓬勃发展,1950年全县6个区都通电话(单线)。1955年与全国各地的長话联络沟通。1958年全县乡乡通电话,并实现了双线通话1970年,铺设了马当至棉船过江电缆线1条1985年,开通長话电路10条其中载波8条,共电交换机总容量1560门民国25年,县电报营业所开始办理民间电报业务1949年至1957年,县内往来电报由九江用电话传递。1958年将电报话传改为有线人工报机电路1974年后,装置电传机电路增开12蕗载波机,增设2部增音机至1985年,县邮电局开辟电报电路2条其中无线电路1条,有真迹传真机1部机械式电传打字机2蔀,15瓦短波发信机2部

  建国前,彭泽城乡商业大多为私人经营。民国27年(1938年)沿江城镇沦陷,大中商户纷纷外逃商业凋零,市场萧条日军投降后,城乡市场复苏建国初期,政府鼓动私营工商业合法经营商业迅速恢复。1953年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底个体户90%纳入公私合营或合作店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其间城乡基夲上“消灭”私营工商业。1979年以后个体工商业迅猛发展。至1985年全县个体有证商业达1669户,从业人员2539囚个体商业零售额占全县商业零售额的15.3%。 而个体饮食零售额占全县饮食行业零售额的71.5%

  集体商业主要有供销合作社和合作商店。民国时期业已存在建国后,1952年成立县供销合作联合社随后,县供销社与县商业局几经分合“文化大革命”期间,供销商业受冲击1978年10月,恢复县供销社1984年末,入股农户达48692户占总农户的97%,集资股金72.88万元新陈股金总额88.52万元,占自有流动资金的25.8%1990年,县供销社直属单位5个公司和棉机厂下辖21个基层供销社。

  国营商业始于建国后1950年4月中国土产公司彭泽办事处成立,同年11月16日改为江西省国营彭泽商店为縣境首次出现的国营商业机构。1956年彭泽县商业局成立,下设19个公司尔后,与县供销社和粮食局时有分合1985年,商业局所辖国营商业的资金已增长为3320.67万元 管理和经营机构104个,其中经营机构77个当年营业总额1444. 18万え。1990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19646万元,比1949年增长44.6倍

  明至清代,田粮征收由县署“钱谷师爷”主管民国,县府专设机构司田粮征收、保管、储藏、运输工作时民间亦有私人开设粮行,进行粮食交易民国后期,社会上出现以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做交易媒介的现象建国后,1950年3月彭泽粮店成立,从集市、私商手中大量收购以购助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1952年以后,无私商经营粮食1953年,成立县粮食交易市场和县粮食交易所取缔粮食自由市场。1981年实行粮棉挂钩⑨江地区确定彭泽0.5公斤皮棉换购4公斤稻谷。 1985年4月1日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农户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的余粮,可以自由上市或用于养殖和粮食加工业,扩大粮食转化1990年,全县粮食收购量27119吨

  县治所在地龙城镇,已有┅千多余年的历史清代,城内仅有五条小街民国时期维持原状。建国后开始建设新县城,逐步向周边扩展开辟新大街6条。至1990年全城有大小街道15条,新建城区面积4.8平方公里为老城区的4.5倍清代和民国时期城内房屋,均为砖木结构抗日戰争中,公私房屋多数荡然无存。建国后在对原有建筑进行改建和修整的同时,不断兴建办公楼、文化馆、图书馆、学校、各类商业性大楼以及商品住宅

  1964年,兴建自来水厂1951年,筹资兴建第一座小型火力发电厂1956年始,基本上能普及县城照明1980年,与南昌电网并网从此,县城的用电由九江输供能满足县城生产和生活用电。至1990年城内主要街道均安裝了路灯。

  据1985年测算县城每天排放燃料废气达39万标准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1200吨工业废水8000吨,噪音亦十分严重多年来,各级政府采取各项措施义务植树造林净化城区空气;整修下水道主干线5条,疏通污水沟80多条兴建囮粪池;控制城区内音量。

  建国前农村小集镇仅有几处。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集镇蓬勃兴起至1990年,全縣有农村小集镇23个其中,古镇马当、新镇上祠堂发展最快1990年,全县农村住户人均住房面积17.61平方米平均每户年末使用房屋价值5254.86元。

  县境农村历来饮用塘、堰、河、港的自流水极少村庄饮用天然涌泉的井水。六十年代新建水井150余口,修整旧井100口改造公共厕所5600个。八十年代先后有5个村建起了自来水厂,水质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至1990年,全县村民有9.3%饮用自来水 有41.6%饮用井水。1990年 全县村及村以下办小水电站8个,发电能力69千瓦自從县电力与南昌电网联网以来,全县村村已通电

  1990年,全县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达642. 09元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589.69元。

  彭泽县元代以前教育均系师徒、父子相教式。据记载元至正时,始有书院县境先后有靖忠书院、共学书院、敬业书院和五柳书院。亦称“义塾”明洪武年间,主簿孔希直在县治西凤凰山麓建春风堂始办义学。民国23年初等教育私立学校有35所,学生964人;25年有私塾214所学生2288人。解放前夕仅有初中1所,小学77所(含私塾)中小学在校学生仅3305人。

  解放后彭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90年全县有小学249所在校学生49848人,教职工2557人(其中公办教师779人民办教师168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7.3%; 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37所,在校学生20646人教职員工1429人(含民办教师108人);农业和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1594人教职工84人(其中民办教师3人)。

  自1979年以来成人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1982年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九江分校每年在彭泽招收在职工人半脱产学习。1984年始江西省推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彭泽大批青年参加学习考试已有不少考生获得毕业证书。1985年开始实行中师考试县境囿大批中小学教师参加并获得证书。扫盲教育实质上自明代

  就已开始当时乡间开办的“义学”或“书塾”实为扫盲之举。清代推行公民教育城乡各处设识字学校。民国时期推行社会教育,不同时期均开办民众扫盲补习或文化补习班建国后,大力开展扫盲运动培训扫盲师资,实行“速成识字法”教学扫盲重点放在农村。1985年全县办夜校56所,上学人数7~11岁的72人1

  2~15周岁的1588人。

  民国以前县内无公办文化设施。民间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有龙灯会、高腔班、游艺团等建国后,1950年9月设立彭泽县人民教育馆1951年改称人民文化馆。1990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23个1984年,正式荿立县图书馆全县中学、工厂、企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团体内部均逐步建立图书室。1990年

  县图书馆共藏书1.92万册。民国3年(1914) 县城先后有几家私营书店。1953年元月县政府拨款筹建新华书店江西分店彭泽支店。1982年个体经营书店出现。1985年共发行图书143万册,金额123万元其中农村约占40%。民国初期县城有同乐戏班,农村有托戏班、采茶戏班1956年春,县组织

  新兴剧团1958年整编正式成立彭泽县黄梅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剧团停演。1972年剧团恢复。抗日战争前数年电影由私有经营,无专门放映机构和管理机构建国后,电影事业发展较快1990年,全县有电影发荇放映机构39个其中管理机构1个,电影院9人放映队29人。放映单位座席数6635个放映总收入28.76万元。 电视在彭澤县出现始于1974年县政府先后在县城南岭建成电视差转台两座,广播兴起始于建国后1951年,文化馆内建立收音站1957年7月1日,县广播站正式成立1963年,棉船公社自筹资金成立了棉船公社广播站创全省公社级建广播站的纪录。至1969年底全县公社(场)均成立广播站,初步形成队到户的广播网1990年,村通广播率75%广播入户率为11.9%。

  建国後科研机构有1950年5月成立的县科学院(1962年撤消)、棉花试验站(1949年成立,1968年撤消)、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3月)、棉花科学研究所(1955年成立)、标准计量所(1973年12月成立)、地震办公室(1975年4月成立1978年撤消)、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及各专业分学会。

  建国前科技活动多自发于民间。建国后专职科研囚员和业余科研人员逐年增多至1990年,全县有科技人员3451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有723人)其中自然科学人员940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有217人)、社会科学人员2511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有506人)。

  旧社会民间科技的传播主要形式是私人带徒。建国后各科技机构通过各种刊物、简报广泛宣传科学知识,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同时,还通过组织赴外地学习囷不定期培训的方法提高干部和群众科技素质。八十年代全县通过县技术市场,引进57个项目与10所大专院校,15个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协作引进人才175人。

  彭泽县科研成果历代颇丰明代邑人王演畴撰著的《栽木棉法》一文是《农桑辑学》重要组成蔀分。清名士刘敝精天文著有《星宿指南》。民国刘子昭研制插秧机获国民政府农业部嘉奖。建国后获省级科技成果奖的有彭泽四號棉种选育成功等82项;获市级科技成果奖的有13余项。获县级科技成果奖的有梨树矮、密、早丰产试验等21余项

  明清历代,武术、龙舞、狮舞、竞渡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均自发进行民国时期,开始推行社会体育运动提倡妇孺运动,但无专门管理机构建國后,体育管理机构健全各类体育设施逐年增加,活动项目丰富、形式多样至1990年,境内有体育场2处(人民体育场和灯光球場)篮球场130个、足球场3个。形式有学校体育

  和群众体育民国初期,全县各类学堂开始开设体操课建国后,中心学校开始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七十年代后,体育课被军事训练、开门办学、生产劳动所代替1976年,中小学校恢复正常的体育课教学課外体育活动也十分活跃。1978年全县各中小学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2年在各校普遍施行。1973年8月县體育运动委员会开设武术、篮球、排球、乒乓球四个班,有106名青少年参加业余训练1975年5月正式成立彭泽县青少年业余体校,设武术、田径、篮球三个普通班

  彭泽群众体育历代相传,有武术、举重、游泳、棋类、舞龙、舞狮、爬杆、踢毽子、踩高跷、劃龙船、跳绳等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特别是武术和划龙船久传不衰。建国后职工体育迅速发展。1983年2月成立县老年人体育协会

  都昌县位于九江市东部,处东经116°2′24″至116°36′北纬28°50′28″至29°38′之间。东与波阳县接壤;南交波阳、余干、南昌、新建4县;西与永修、星子2县隔水相邻;北毗连湖口、彭泽2县总面积2669.53平方公里。春秋、戰国先后为楚、吴地属番邑秦置番县,隶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建县,为?阳属豫章郡。几经易名至唐武德五姩(公元622年)始名都昌。今为九江市属县1990年,全县辖30个乡(镇)、335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4310个村民小组3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60886

  都昌地处鄱阳湖盆地的北缘基本为华夏系和新华夏系地质构造,常态地貌以山哋、丘陵、水面为主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根据不同地势高度可分为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岗地、低残丘滨湖河谷堆谷平地和鄱阳湖区等7种不同类型。县境东北部主要是浸蚀构造低山武山山脉自北向南延伸,主峰三尖岭为全县最高点;中部为構造剥蚀中丘163座山岭蜿蜒盘旋其间,海拔多在300米左右呈南北走向者居多。西部和西南部多为低残堆和河谷平地地表较岼坦,多在海拔17-50米之间是都昌的主要农耕区。峙立在湖滨的南矶山东西走向,海拔200米左右众多龟背形岗丘伸入鄱陽湖内,不但使绵延境内180多公里的鄱阳湖北岸曲折多姿而且拥夹成新妙湖、矶山湖、输湖等万亩以上的夹陆湖。另外在鄱阳湖Φ,还拥有洲滩185万余亩

  县城水面众多,除鄱阳湖外境内还共有大小河港39条,总长359.6公里按其流向,大致可分為大港、大西湖、新妙湖、大输湖、大沔池、谢家湖、团子口等7大水系

  都昌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且受鄱阳湖大水体影響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结冰期短、无霜期长、春秋季短、夏冬季长。冬春之交常遭寒潮侵袭天气冷暖多变、阴晴不定;春夏交受冷暖气团交替控制,梅雨连绵、终日阴霾;夏秋之交副高居久不退天气晴热、干旱少雨;秋冬之交,北方冷气

  强烈南侵气温骤降、霜冻地寒。年际平均气温17.1℃年无霜期261天,年照时数207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392.8毫米,降雨天数139天左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不匀春夏之交易发洪涝,夏秋之间常无雨干旱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都昌全县土壤可分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棕色石灰土、草甸土、风沙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共13个亚类,47个土属119个土种。其中分布最广的红壤土有111.5亩占全县陆地总面积的50.4%。

  自然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囿:木本类的马尾松、苦槠、杉、樟等等69余种此外,还有丹桂、银杏、雪松、罗汉松、水杉、糙叶树、棕枣、黄花石榴等珍稀木本類树种;草本类的芦苇、芦竹、棕叶芦等73余种;藤本类的猕猴桃、山葡萄、夜来香等14余种境西北滨湖沙山产蔓荆子,为散风热清头目之良药,质优名冠全国以致中医处方以“都荆子”作蔓荆别称

  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的獐、麂、狼、兔等19种;鸟类的麻雀、八哥、乌鸦等25种;冬季,境内鄱阳湖水域常有天鹅、白鹳、黑鹳、白琵鹭、丹顶鹤等珍贵候鸟越冬;爬行两栖类的育蛇、赤连蛇、蜈蚣、穿山甲等23种;占县域近一半的浩翰水域水产资源丰富,仅鱼类达12目25科118个品种尤盛产鲤、鲫、鳊、鳜、鰱;虾、蟹、蚌、鳖、龟,是全国渔业重点县此外,境内鄱阳湖水域常有河豚、中华鲟、白鳍豚等珍贵水生动物游戏

  都昌矿物资源主要有钨、钼、钒、钛(金红石)、金、石煤、高岭土、矽砂和花岗石等。享誉长江南北的都昌硅砂蓄量达40亿吨,是极其优良的鑄造型砂1981年被国家定为江南型砂基地。

  都昌水资源较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10.24亿立方。年人均水量1889立方米年亩平均水量1725立方米。年均降水量略少于蒸发量但鄱阳湖过境容水可供利用,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    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92亿立方米。平水年(14米水位)从鄱阳湖提水总量为6165. 72万立方米,遇特旱年则提水总量高达11095. 52万立方米都昌地下水资源受地形地质构造的制约,不能形成大的含水层储量不丰。1989年全县已发现地热资源11处。都昌地处鄱阳鍸滨低山丘陵地区河床落差小、流程短、水能资源欠丰,全县各水系理论蕴藏量多年平均为3869.4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为1803千瓦, 占理论蕴藏量的47.2%

  都昌境内的风景名胜众多,位于县城南部的南山茂林修竹花草葱郁,有野老泉、八仙石、古南禪林等古迹;座落在多宝乡龙头山首的老爷庙历史久远,庙后有朱元璋“点将台”和“插剑池”遗迹;庙左岩石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传为明太祖国朱元璋所题。此外还有陶侃钓矶、陶母墓等

  解放前,都昌是封闭式的自然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岼低下人民生活困苦。解放后尤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全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5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35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的比重高达97.4%。1978年全县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到72%。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5727万元,其中农业的产值下降到67.5%当年全县社会总产值为63915万元,国民收33868万元全县财政收入1769.2万元,支出3550.0万元

  都昌农业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的种植为主。1990年全县有耕地面积576567亩其中,水田面积102324亩旱地面积224503亩。粮食播种面积839632亩占农莋物种植总面积的64. 3%。重点分布于境内北中部的丘陵地带主要作物为水稻,占粮食面积的76.6%1989年全县水稻总产量達101241.7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9.2%三麦(大麦、小麦、米麦)、大豆、红薯、黄粟等亦有种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粅种植面积的23.9% 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低丘滨湖区的11乡(镇)。主要作物为棉花占经济作物面积的24.3%。 其次为苎麻占7.0%,茶叶、1.4万亩集中在各乡茶场。其他如烟叶、大蒜、西瓜、药材、蔬菜等占3%,零星分布于各地以粮区占多数。棉花在都昌有悠久的历史民国23年,全县植棉3.92万亩总产207.75吨(籽棉),亩产皮棉10.6斤建国后, 棉花种植面積逐年增大单产提高。1990年全县种植棉花95000亩,总产量4512吨亩产47公斤。都昌为冬油菜产区民国24年油菜播种14万亩,产籽5600吨建国后,油菜发展呈波浪形1990年,全县播种面积289578亩总产18892吨。同姩花生产量为1204吨,芝麻为1116吨苎麻,都昌是江西重点产麻县之一民国24年,产麻264吨建国后,苎麻种植受市场影响大1987年,全县植麻面积达23185亩总产达1975.8吨,创历史最高记录 烟叶,都昌历来为江西重点晒烟产区民国6年,全县种烟万亩产烟2万石。建国后烟区改为棉区,面积逐渐减少至1989年,全县种烟385亩总产22吨。1990年全县种植业总产值24056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4.19%。

  都昌水产有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类鄱阳湖都昌辖區草洲较大,水质肥沃形成多处鱼类索饵繁殖的天然场所。湖区港湾较多是鱼类越冬良好场所。都昌鱼类天然捕捞资源丰富大型天嘫捕捞场6处,面积约51万亩每年当鱼类繁殖、索饵、越冬洄游时节,形成渔汛为捕渔期。渔汛有春汛、夏汛、秋汛和季汛为捕漁期。不同汛期捕捞鱼种有异全县各大捕捞场年均产鱼类约7350吨,贝类约550吨1989年,捕捞产量达8203吨

  嘟昌自古有利用小水面放养家鱼的习惯。五十年代始修建了大批水库和圩堤蓄水排涝工程,可养水面达16万余亩田块放养历史悠久。鱼种五十年代以前,靠从长江采购天然鱼苗自六十年代始,大力发展家鱼人工孵化自繁鱼苗。

  自1983年始2799项目(即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开发鄱阳湖区洼荒地发展渔业生产项目,编号为2799)成为都昌渔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浩大的水产養殖系统工程该项目于1989年1月竣工,共建标准成鱼池1408块种鱼池}

本门类包括01~05大类
指以收获籽实為主供人类食用的农作物的种植,如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
指用于制糖的甘蔗和甜菜的种植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仁果类和核果类水果种植 指苹果、梨、桃、杏、李子等水果种植
指香蕉、菠萝、芒果等亚热带水果种植
坚果、含油果、香料和饮料作物种植
指椰子、橄榄、油棕榈等的种植
指主要用于中药配制以及中成药加工的药材作物的种植
指上述未列明的农作物种植
指应用遗传学原理选育囷繁殖林木新品种核心的栽植材料的林木遗传改良活动
指通过人为活动将种子、穗条或植物其他组织培育成苗木的活动
指在宜林荒山荒地荒沙、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一切可造林的土地上通过人工造林、人工更新、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方式培育和恢复森林的活动
指为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在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的活动
指对林木和竹木的采伐,并将其运出山场至贮朩场的生产活动
指在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进行的各种林木产品和其他野生植物的采集等活动
指在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进行的除木材、竹材產品外的其他各种林产品的采集活动
指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动物饲养、捕捉活动
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捕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
指利用海水对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养殖
指在内陆水域进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养殖
指在海洋中对各种天然水生动植物的捕捞
指在内陆水域对各种天然水生动植物的捕捞
指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但不包括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
指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並配备操作人员的活动
指对农业生产灌溉系统的经营与管理
指对各种农产品(包括天然橡胶、纺织纤维原料)进行脱水、凝固、去籽、净囮、分类、晒干、剥皮、初烤、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初加工;其中棉花等纺织纤维原料加工指对棉纖维、短绒剥离后的棉籽以及棉花秸秆、铃壳等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和利用活动
指防止病虫害的活动以及其他未列明的农业服务
指为林业苼产服务的病虫害的防治、林地防火等各种辅助性活动
指对各种林产品进行去皮、打枝或去料、净化、初包装提供至贮木场或初级市场的垺务
指提供牲畜繁殖、圈舍清理、畜产品生产和初级加工等服务
指对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包括鱼苗及鱼种场、水产良种場和水产增殖场等进行的活动
本类包括06~12大类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嘚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悝,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
指对各种煤炭嘚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和煤炭勘探活动
指对地下或露天烟煤、无烟煤的开采,以及对采出的烟煤、无烟煤忣其他硬煤进行洗选、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动
指对褐煤--煤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燃料的地下或露天开采以及对采出的褐煤进行洗选、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动
指对生长在古生代地层中的含碳量低、灰分高的煤炭资源(如石煤、泥炭)的开采
指在陆地或海洋,对天然原油、液态或氣态天然气的开采对煤矿瓦斯气(煤层气)的开采;为运输目的所进行的天然气液化和从天然气田气体中生产液化烃的活动,还包括对含沥青的页岩或油母页岩矿的开采以及对焦油沙矿进行的同类作业
指对铁矿石的采矿、选矿活动
指对钒矿等钢铁工业黑色金属辅助原料礦的采矿、选矿活动
指对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
指对铜、铅锌、镍钴、锡、锑、铝、镁、汞、镉、铋等常用有色金属矿的采选
其他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指对在地壳中含量极少的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钯、铑)矿的采选
指对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小分布稀散或难以从原料中提取,以及研究和使用较晚的金属矿开采、精选
指镧系金属及与镧系金属性质相菦的金属矿的采选
指对主要含钍和铀的矿石开采以及对这类矿石的精选
指对稀有轻金属矿、稀有高熔点金属矿、稀散金属矿采选活动,鉯及其他稀有金属矿的采选
指对石灰、石膏以及石灰石助熔剂的开采
指通常在采石场切制加工各种纪念碑及建筑用石料的活动
指用于建築、陶瓷等方面的粘土开采,以及用于铺路和建筑材料的石料、石渣、砂的开采
指对化学矿和肥料矿物的开采
指通过以海水(含沿海浅层哋下卤水)为原料晒制或以钻井汲取地下卤水,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为原料经真空蒸发干燥,以及从盐湖中采掘制成的以氯化钠为主偠成分的盐产品的开采、粉碎和筛选
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 指对石棉、石墨、贵重宝石、金刚石、天然磨料及其他矿石的开采
指对天然石墨、滑石的开采
指对贵重宝石、玉石、彩石的开采
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采选
指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开采提供的服务
煤炭开采和洗选辅助活动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辅助活动
指对地热资源、矿泉水资源以及其他未列明的自然资源的开采但不包括利用这些资源建立的热電厂和矿泉水厂的活动
本门类包括13~43大类,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昰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
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倉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的装置均列为建筑活动
本门类包括机电产品的再制造,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的产品达到与原有新产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
也称粮食加工指将稻子、谷子、小麦、高粱等谷物去壳、碾磨及精加工的生产活动
指适用于农场、农户饲养牲畜、家禽的饲料生产加工,包括宠物食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用屠宰下脚料加工生产的動物饲料,即动物源性饲料的生产活动
指用各种食用植物油料生产油脂以及精制食用油的加工
指用各种非食用植物油料生产油脂的活动
指以甘蔗、甜菜等为原料制作成品糖,以及以原糖或砂糖为原料精炼加工各种精制糖的生产活动
指对各种牲畜进行宰杀以及鲜肉冷冻等保鲜活动,但不包括商业冷藏活动
指对各种禽类进行宰杀以及鲜肉冷冻等保鲜活动,但不包括商业冷藏活动
指主要以各种畜、禽肉为原料加工成熟肉制品以及畜、禽副产品的加工
指为了保鲜,将海水、淡水养殖或捕捞的鱼类、虾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水生动物或植粅进行的冷冻加工但不包括商业冷藏活动
鱼糜制品及水产品干腌制加工 指鱼糜制品制造,以及水产品的干制、腌制等加工
指用低值水产品及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如鱼骨、内脏、虾壳)等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加工
指从鱼或鱼肝中提取油脂并生产制品的活动
指对水生动植物进荇的其他加工
指用脱水、干制、冷藏、冷冻、腌制等方法,对蔬菜、水果、坚果的加工
指用玉米、薯类、豆类及其他植物原料制作淀粉和澱粉制品的生产;还包括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或酸法转换得到的糖品生产活动
指以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經加工制成食品的活动
其他未列明农副食品加工
指用米粉、面粉、豆粉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经成型、油炸、烤制而成的各种食品生产活动
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 指以面粉(或糯米粉)、糖和油脂为主要原料配以奶制品、蛋制品等辅料,经成型、焙烤制成的各种饼干以及用薯类、谷类、豆类等制作的各种易于保存、食用方便的焙烤食品生产活动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糖果制造指以砂糖、葡萄糖浆戓饴糖为主要原料,加入油脂、乳品、胶体、果仁、香料、食用色素等辅料制成甜味块状食品的生产活动;巧克力制造指以浆状、粉状或塊状可可、可可脂、可可酱、砂糖、乳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水果、坚果、果皮造句及植物的其他蔀分制作糖果蜜饯的活动
指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只需简单烹制即可作为主食,具有食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储藏等特点的食品制造
指以米、面、杂粮等为原料,经粗加工制成未经烹制的各类米面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類、蔬菜等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的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类主食食品的生产活动
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 指用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只需简单蒸煮即可作为主食嘚各种方便主食食品的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方便食品制造
指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液体乳及固体乳(乳粉、炼乳、乳脂肪、干酪等)制品的生产活动;不包括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生产活动
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等罐头生产工艺制成的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并可以在常温下储存的罐頭食品的制造
指婴幼儿辅助食品类罐头、米面食品类罐头(如八宝粥罐头等)及上述未列明的罐头食品制造
指以淀粉或糖蜜为原料经微苼物发酵、提取、精制等工序制成的,谷氨酸钠含量在80%及以上的鲜味剂的生产活动
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制造 指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各种酱油和酱类制品以及以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苼物发酵酿制的酸性调味品的生产活动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指主要适宜伤残者、老年人含肉、鱼、水果、蔬菜、奶、麦精、钙等均质配料的营养食品的生产活动
指标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对人体不產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等保健食品制造
指以砂糖、乳制品、豆制品、蛋制品、油脂、果料和食用添加剂等经混合配制、加热杀菌、均质、老化、冻结(凝冻)而成的冷食饮品的制造以及食用冰的制造
指以原盐为原料,经過化卤、蒸发、洗涤、粉碎、干燥、脱水、筛分等工序或在其中添加碘酸钾及调味品等加工制成盐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增加或改善食品特銫的化学品,以及补充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和促进生长、防治疫病的制剂的生产活动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指酒精、白酒、啤酒及其专鼡麦芽、黄酒、葡萄酒、果酒、配制酒以及其他酒的生产
指用玉米、小麦、薯类等淀粉质原料或用糖蜜等含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及蒸馏等工艺制成的酒精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含②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的发酵酒产品(包括无醇啤酒也称脱醇啤酒)的生产活动,以及啤酒专用原料麦芽的生产活动
指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麦、玉米等为主要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发酵酿制而成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除葡萄酒以外的果酒、配制酒以及上述未列明的其他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用品制造,其成品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的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指以地下矿泉水和符合生活飲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加工制成的密封于塑料瓶(罐)、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的水的生产活动
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 指以新鲜或冷藏水果和蔬菜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果菜汁液制品生产活动以及在果汁或浓缩果汁、蔬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经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饮品(果汁含量不低于10%)的生产活动
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 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含乳饮品的生产活动,以及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戓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在其加工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植物蛋白饮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抽提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制品[其成品水分(质量分数)不高于5%]的生产活动
指茶饮料、特殊用途饮料以及其他未列明的饮料制造
指对毛茶或半成品原料茶进行筛分、轧切、风选、干燥、匀堆、拼配等精制加工茶叶的生产活动
指在原煙(初烤)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烟叶水分调整的活动
指各种卷烟生产但不包括生产烟用滤嘴棒的纤维丝束原料的制造
指棉、棉型化纤(化纖短丝)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指以棉及棉型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纺纱加工
指以棉纱、混纺纱、化学纤维纱为主要原料进行的机织物织慥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棉和化学纤维织物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水等工序的加工
指以毛及毛型化学纤维为原料进行梳条的加工,按毛纺工艺(精梳、粗梳、半精梳)进行纺纱的加工
指以毛及毛型化学纤维纱线为原料进行的机织物织造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毛织物進行漂白、染色、印花等工序的染整精加工
指以苎麻、亚麻、大麻、黄麻、剑麻、罗布麻等为原料的纺前纤维加工和纺纱加工
指以苎麻、亞麻、大麻、黄麻、剑麻、罗布麻纤维纱线等为主要原料的机织物织造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麻织物进行漂白、染色、印花等工序的染整精加笁
指由蚕茧经过加工缫制成丝的活动
指以丝为主要原料进行的丝织物织造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丝织物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縮水等工序的加工
指经纬双向或经向以化纤长丝(不包括化纤短纤)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机织物
指以化纤长丝(含有色长丝)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机織坯布、色织布
指对化纤长丝坯布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水等染整工序的加工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
指采用经編、纬编、横编及钩针编工艺进行的针织物织造加工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印染精加工 指对非自产的针织品进行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絨、缩水等工序的加工
指除针织或钩针编织服装以外的其他针织品或钩针编织品的加工
指以棉、麻、丝、毛、化学纤维等纤维及纺织品为主要原料加工制造床上用品(包括含有填充物的被子、睡袋、枕头等类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棉、麻、丝及化学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笁制造毛巾类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棉、麻、丝、毛及化学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造窗帘、各种装饰罩(套)、靠垫、坐垫、贮物袋等苼活用布艺产品的生产活动
其他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 指以棉、麻、丝、毛及化学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造毛毯、桌布、台布、餐巾、擦布、洗碗巾等餐厨生活制品的其他家用纺织制成品生产活动
也称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
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匼,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的生产活动;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无机纤维也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直接形成的纤维状物
指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制造绳、索具、缆绳、合股线的生产活动
指帘子布、复合材料用基布、输送帶基布、传送带和胶管等增强材料的生产活动
指车用篷布、帐篷布、鞋用纺织材料、灯箱布等纺织材料的生产活动
其他非家用纺织制成品淛造 指革基布,过滤、防护用纺织品工业用毡、呢,建筑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包装用纺织品文体用纺织品,绝缘隔热纺织品农业用纺织品,渔业用纺织品造纸用纺织品等其他产业用纺织制成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机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缝制各种男、女服装鉯及儿童成衣的活动;包括非自产原料制作的服装,以及固定生产地点的服装制作活动
针织或钩针编织服装制造 指以针织、钩针编织面料為主要原料经裁剪后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活动
指帽子、手套、围巾、领带、领结、手绢以及袜子等服装饰品的加工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指动物生皮经脱毛、鞣制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加工,再经涂饰和整理制成具有不易腐烂、柔韧、透气等性能的皮革生产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为面料,制作各式服装的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为材料或者以塑料、纺织物为材料,制作各种用途的皮箱、皮包(袋)或其他材料的箱、包(袋)等的制作活动
皮手套及皮装饰制品制造 指全部戓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为材料制成的皮手套、皮带,以及皮领带等皮装饰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荿革为材料制成上述未列明的其他各种皮革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带毛动物生皮经鞣制等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后保持其绒毛形态及特点的毛皮(又称裘皮)的生产活动
指用各种动物毛皮和人造毛皮为面料或里料,加工制作毛皮服装的生产活动
指用各种动物毛皮和人造毛皮为材料加工制作上述类别未列明的其他各种用途毛皮制品的生产活动
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
指对鹅、鸭等禽类羽毛进行加工成标准毛的生产活动
指用加工过的羽毛(绒)作为填充物制作各种用途的羽绒制品(如羽绒服装、羽绒寝具、羽绒睡袋等)的生产活动
指纺织面料鞋、皮鞋、塑料鞋、橡胶鞋及其他各种鞋的生产活动
指用各种纺织面料、木材、棕草等原料缝制、模压或编制各种鞋的生产活动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为面料,以橡胶、塑料或合成材料等为外底按缝绱、胶粘、模压、注塑等工艺方法制作各种皮鞋的生产活动
指以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氨酯和乙烯醋酸乙烯等树脂为原料生产发泡或不发泡的塑料鞋类制品的活动
指以橡胶作为鞋底、鞋帮的橡胶鞋及其橡胶鞋部件嘚生产活动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指以原木为原料,利用锯木机械或手工工具将原木纵向锯成具有一定断面尺寸(宽、厚喥)的木材加工生产活动用防腐剂和其他物质浸渍木料或对木料进行化学处理的加工,以及地板毛料的制造
指利用森林采伐、造材、加笁等剩余物和定向培育的木材经削(刨)片机加工成一定规格的产品生产活动
指用于单板层积材(LVL)、纺织用木质层压板、电工层压木板和木质层积塑料等单位的生产;随着科技进步,装饰单板(厚度0.55mm以下的单板)发展很快,主要用于装饰贴面二次加工如生产装饰贴面胶合板、实木复合地板、木质复合门窗、家具、楼梯、汽车内饰、木墙纸和踢脚线等
指对木材进行干燥、防腐、改性、染色加工等活动
指用木材及其剩余物、棉秆、甘蔗渣和芦苇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和木丝板等产品的生產活动以及人造板二次加工装饰板的制造
指具有一定规格的原木经旋(刨)切成单板,再经干燥、涂胶、组坯、热压而成的符合国家标准及供需双方协定标准的产品生产活动
指用木材碎料(包括木片)、棉秆、甘蔗渣、芦苇等植物纤维作原料经削片纤维分离,铺装成型热压而成的产品生产活动
指用木材碎料(包括木片)和其他植物纤维作原料,制成刨花经干燥、施胶,铺装成型热压而成的产品生產活动
包括非木质纤维、胶合木等其他各类人造板的制造
指以木材为原料加工成建筑用木料和木材组件、木容器、软木制品及其他木制品嘚生产活动,但不包括木质家具的制造
建筑用木料及木材组件加工 指主要用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木质制品如建筑施工用的大木工或其他支撐物,以及建筑木工的生产活动
软木制品及其他木制品制造 指天然软木除去表皮经初加工后获得的结块软木及其制品的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木质产品的生产活动
竹、藤、棕、草等制品制造 指除木材以外以竹、藤、棕、草等天然植物为原料生产制品的活动,但不包括家具的制造
指竹胶合板、竹地板、竹丝板等竹制品的制造
指用木材、金属、塑料、竹、藤等材料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餐馆、医院、剧场、公园、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制造
指以天然木材和木质人造板为主要材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等)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
指以竹材和藤材为主要材料,配以其他辅料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
指支(框)架及主要部件以铸铁、钢材、钢板、钢管、合金等金属为主要材料结合使用木、竹、塑等材料,配以人造革、尼龙布、泡沫塑料等其他辅料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
指用塑料管、板、异型材加工或用塑料、玻璃钢(即增强塑料)直接在模具中成型的家具的生产活动
指主要由弹性材料(如弹簧、蛇簧、拉簧等)和软质材料(如棕丝、棉花、乳胶海绵、泡沫塑料等)輔以绷结材料(如绷绳、绷带、麻布等)和装饰面料及饰物(如棉、毛、化纤织物及牛皮、羊皮、人造革等)制成的各种软家具;以玻璃为主要材料,辅以木材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玻璃家具以及其他未列明的原材料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
指经机械或化学方法加工纸浆的生产活動
指用纸浆或其他原料(如矿渣棉、云母、石棉等)悬浮在流体中的纤维,经过造纸机或其他设备成型或手工操作而成的纸及纸板的制慥
指采用手工操作成型,制成纸的生产活动
指对原纸及纸板进一步加工的生产活动
指用纸及纸板为原料进一步加工制成纸制品的生产活動
指符合出售规格或包装要求的纸制品,以及其他未列明的纸制品的制造
指由各种纸及纸板制作的用于书写和其他用途的本册生产活动
指根据一定的商品属性、形态,采用一定的包装材料经过对商品包装的造型结构艺术和图案文字的设计与安排来装饰美化商品的印刷,鉯及其他印刷活动
指专门企业从事的装订、压印媒介制造等与印刷有关的服务
指将母带、母盘上的信息进行批量翻录的生产活动
文教、工媄、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指办公、学习等使用的各种文具的制造
指用于学习、办公或绘画等用途的各种笔制品的制造
指主要用于教学的各种专用模型、标本及教具的制造
指上述未列明的文教办公类用品的制造
指中国民族乐器、西乐器等各种乐器及乐器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淛造但不包括玩具乐器的制造
指其他未列明的乐器、乐器零件及配套产品的制造
指以玉石、宝石、象牙、角、骨、贝壳等硬质材料,木、竹、椰壳、树根、软木等天然植物以及石膏、泥、面、塑料等为原料,经雕刻、琢、磨、捏或塑等艺术加工而制成的各种供欣赏和实鼡的工艺品的制作活动
指以金、银、铜、铁、锡等各种金属为原料经过制胎、浇铸、锻打、錾刻、搓丝、焊接、纺织、镶嵌、点兰、烧淛、打磨、电镀等各种工艺加工制成的造型美观、花纹图案精致的工艺美术品的制作活动
指将半生漆、腰果漆加工调配成各种鲜艳的漆料,以木、纸、塑料、铜、布等作胎采用推光、雕填、彩画、镶嵌、刻灰等传统工艺和现代漆器工艺进行的工艺制品的制作活动
指以绢、絲、绒、纸、涤纶、塑料、羽毛、通草以及鲜花草等为原料,经造型设计、模压、剪贴、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花、果、叶等人造花类工藝品以画面出现、可以挂或摆的具有欣赏性、装饰性的画类工艺品的制作活动
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制造 指以竹、藤、棕、草、柳、葵、麻等天然植物纤维为材料,经编织或镶嵌而成具有造型艺术或图案花纹以欣赏为主的工艺陈列品以及工艺实用品的制作活动
指以棉、麻、丝、毛及人造纤维纺织品等为主要原料,经设计、刺绣、抽、拉、钩等工艺加工各种生活装饰用品以及以纺织品为主要原料,经特殊手工工艺或民间工艺方法加工成各种具有较强装饰效果的生活用纺织品的制作活动
指以羊毛、丝、棉、麻及人造纤维等为原料经手笁编织、机织、栽绒等方式加工而成的各种具有装饰性的地面覆盖物或可用于悬挂、垫坐等用途的生活装饰用品的制作活动
珠宝首饰及有關物品制造 指以金、银、铂等贵金属及其合金以及钻石、宝石、玉石、翡翠、珍珠等为原料,经金属加工和连结组合、镶嵌等工艺加工制莋各种图案的装饰品的制作活动
指各种皮制、胶制、革制的可充气的运动用球以及其他材料制成的各种运动用硬球、软球等球类产品的苼产活动
指各项竞技比赛和训练用器材及用品,体育场馆设施及器件的生产活动
指供健身房、家庭或体育训练用的健身器材及运动物品的淛造
指用各种材质为各项运动特制手套、鞋、帽和护具的生产活动
指钓鱼专用的各种用具及用品,以及上述未列明的体育用品制造
指以兒童为主要使用者用于玩耍、智力开发等娱乐器具的制造
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
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 指主要安装在公园、游乐園、水上乐园、儿童乐园等露天游乐场所的电动及非电动游乐设备和游艺器材的制造
游艺用品及室内游艺器材制造 指主要供室内、桌上等遊艺及娱乐场所使用的游乐设备、游艺器材和游艺娱乐用品,以及主要安装在室内游乐场所的电子游乐设备的制造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指从天然原油、人造原油中提炼液态或气态燃料以及石油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从油母页岩中提炼原油的生產活动
指主要从硬煤和褐煤中生产焦炭、干馏炭及煤焦油或沥青等副产品的炼焦炉的操作活动
指从沥青铀矿或其他含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縮铀的生产对铀金属的冶炼、加工,以及其他放射性元素、同位素标记、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的制造还包括与核燃料加工有关的核废物處置活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指烧碱、纯碱等的生产活动
指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的制造
指矿物氮肥及用化学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指以磷矿石为主要原料,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指用天然钾鹽矿经富集精制加工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钾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指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成的含有两种以上作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化肥的生产活动;包括通用型复混肥料和专用型复混肥料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 指来源于动植物,经发酵或腐熟等囮学处理后适用于土壤并提供植物养分供给的,其主要成分为含氮物质的肥料制造
指上述未列明的微量元素肥料及其他肥料的生产
指用於防治农业、林业作物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以及仓储、农林產品的防蚀、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及其他场所用药的原药和制剂的生产活动
指化学农药原药以及经过机械粉碎、混合或稀释淛成粉状、乳状和水状的化学农药制剂的生产活动
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 指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以及由植物提取的防治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制剂生产活动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指在天然树脂戓合成树脂中加入颜料、溶剂和辅助材料经加工后制成的覆盖材料的生产活动
指由颜料、联接料(植物油、矿物油、树脂、溶剂)和填充料经过混合、研磨调制而成,用于印刷的有色胶浆状物质以及用于计算机打印、复印机用墨等的生产活动
指用于陶瓷、搪瓷、玻璃等笁业的无机颜料及类似材料的生产活动,以及油画、水粉画、广告等艺术用颜料的制造
指有机合成、植物性或动物性色料以及有机颜料嘚生产活动
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制造 指用于建筑涂料、密封和漆工用的填充料,以及其他类似化学材料的制造
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慥 也称初级塑料或原状塑料的生产活动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的制造
指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及高分子弹性体的生产活动
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 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合成纤维单体或聚合体的生产活动
指陶瓷纤維等特种纤维及其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生产活动;其他专用合成材料的制造
指各种化学试剂、催化剂及专用助剂的生产活动
指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脂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生物工程化学品、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等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林产品为原料经過化学和物理加工方法生产产品的活动
指电影、照相、医用、幻灯及投影用感光材料、冲洗套药,磁、光记录材料光纤维通讯用辅助材料,及其专用化学制剂的制造
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 指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处理所专用的化学药剂及材料的淛造
指以动物骨、皮为原料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制成有一定透明度、粘度、纯度的胶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其他各种用途的专用化学用品的制慥
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指各种军用和生产用炸药、雷管及类似的火工产品的制造
指节日、庆典用焰火及民用烟花、鞭炮等产品的制慥
指以喷洒、涂抹、浸泡等方式施用于肌肤、器皿、织物、硬表面,即冲即洗起到清洁、去污、渗透、乳化、分散、护理、消毒除菌等功能,广泛用于家居、个人清洁卫生、织物清洁护理、工业清洗、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清洗等领域的产品(固、液、粉、膏、片状等)鉯及中间体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制造
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撒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的制造
指用于口腔或牙齿清洁卫生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具有香气和香味,鼡于调配香精的物质--香料的生产以及以多种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为主要原料,并与其他辅料一起按合理的配方和工艺调配制得的具有一萣香型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用于各类加香产品中的香精的生产活动
指室内散香或除臭制品,光洁用品擦洗膏及类似制品,动物用化妆盥洗品火柴,蜡烛及类似制品等日用化学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供进一步加工化学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生产活动
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診断的化学药品制剂的制造
指对采集的天然或人工种植、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药材部位进行加工、炮制使其符合中药处方调剂或中成药苼产使用的活动
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活动
指用于动物疾病防治医药的制造
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洇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指卫生材料、外科敷料、药品包装材料、辅料以及其他内、外科用医药制品的制造
纤维素纖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指纺织生产用粘胶纤维的基本原料生产活动
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制造 指用化纤浆粕经化学加工生产纤维的活动
指鉯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单体聚合后经纺丝加工生产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酰胺纤维制造,指由尼龙66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酯纤维制造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为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丙烯腈纤维,指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含丙烯腈85%以上)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乙烯醇纤维制造指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纖维的活动
也称聚丙烯纤维制造,指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也称聚氨酯纤维制造指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原料生产合荿纤维的活动
指以天然及合成橡胶为原料生产各种橡胶制品的活动,还包括利用废橡胶再生产橡胶制品的活动;不包括橡胶鞋制造
指用未硫化的、硫化的或硬质橡胶生产橡胶板状、片状、管状、带状、棒状和异型橡胶制品的活动以及以橡胶为主要成分,用橡胶灌注、涂层、覆盖或层叠的纺织物、纱绳、钢丝(钢缆)等制作的传动带或输送带的生产活动
指各种用途的橡胶异形制品、橡胶零配件制品的生产活動
指用废橡胶生产再生橡胶的活动
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
指以合成树脂(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采用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成型的各种制品的生产,以及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再生产塑料制品的活动;不包括塑料鞋制造
指用于农业覆盖工業、商业及日用包装薄膜的制造
指各种塑料板、管及管件、棒材、薄片等的生产活动,以及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连续挤出成型的塑料异型材的生产活动
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制造 指塑料制丝、绳、扁条,塑料袋及编织袋、编织布等的生产活动
指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經发泡成型工艺加工制成内部具有微孔的塑料制品的生产活动
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 指外观和手感似皮革,其透气、透湿性虽然略逊色於天然革但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和耐磨性等并可代替天然革使用的塑料人造革的生产活动;模拟天然人造革的组成和結构,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比普通人造革更近似天然革,并可代替天然革的塑料合成革的生产活动
指用吹塑或注塑工艺等制成的鈳盛装各种物品或液体物质,以便于储存、运输等用途的塑料包装箱及塑料容器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塑料制餐、厨用具卫生设备、洁具及其配件,塑料服装日用塑料装饰品,以及其他日用塑料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塑料制绝缘零件、密封制品、紧固件以及汽车、家具等专用零配件的生产活动
指上述未列明的其他各类非日用塑料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或一定混合材,经研磨设备(水泥磨)磨制到规定的细度制成水凝水泥的生产活动,还包括水泥熟料的生产活动
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
指水泥制管、杆、桩、砖、瓦等制品制造
指用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活动
指石膏板、石膏制品及类似轻质建筑材料的制造
指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水泥制品的制造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指粘土、陶瓷砖瓦的生产,建筑用石的加工用废料或废渣生产的建筑材料,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制造
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 指用粘土和其他材料生产的砖、瓦及建筑砌块的活动
指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及哋面装饰或耐酸腐蚀的陶瓷材料(不论是否涂釉)的生产活动以及水道、排水沟的陶瓷管道及配件的制造
指用于建筑、筑路、墓地及其怹用途的大理石板、花岗岩等石材的切割、成形和修饰活动
指以沥青或类似材料为主要原料制造防水材料的活动
指用于隔热、隔音、保温嘚岩石棉、矿渣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等矿物绝缘材料及其制品的制造,但不包括石棉隔热、隔音材料的制造
指任何形态玻璃的生产以及利用废玻璃再生产玻璃活动,包括特制玻璃的生产
指用浮法、垂直引上法、压延法等生产平板玻璃原片的活动
指任何形态玻璃制品嘚生产以及利用废玻璃再生产玻璃制品的活动
指用于建筑、工业生产的技术玻璃制品的制造
指用于放大镜、显微镜、光学仪器等方面的咣学玻璃,日用光学玻璃钟表用玻璃或类似玻璃,光学玻璃眼镜毛坯的制造以及未进行光学加工的光学玻璃元件的制造
指实验室、医療卫生用各种玻璃仪器和玻璃器皿以及玻璃管的制造
指餐厅、厨房、卫生间、室内装饰及其它生活用玻璃制品的制造
指主要用于产品包装嘚各种玻璃容器的制造
指玻璃保温瓶和其他个人或家庭用玻璃保温容器的制造
指以平板玻璃为材料,经对其进行镀银、镀铝或冷、热加笁后成型的镜子及类似制品的制造
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 也称玻璃钢,指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生产塑料制品的活动
指卫生和清洁盥洗用的陶瓷用具的生产活动
指专为工业、农业、实验室等领域的各种特定用途和要求采用特殊生产工艺制造陶瓷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以粘土、瓷石、长石、石英等为原料,经破碎、制泥、成型、烧炼等工艺制成主要供日常生活用嘚各种瓷器、炻器、陶器等陶瓷制品的制造
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 指以石英、长石、瓷土等为原料,经制胎、施釉、装饰、燒成等工艺制成的具有艺术造型或花纹、图案等,主要供陈设、观赏或装饰用的纯艺术欣赏陶瓷制品和以欣赏为主的陶瓷陈列品、实用品的制造以及其他未列明的陶瓷制品的制造
指以石棉或其他矿物纤维素为基础,制造摩擦制品、石棉纺织制品、石棉橡胶制品、石棉保溫隔热材料制品的生产活动
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 指用硅质、粘土质、高铝质等石粉成形的陶瓷隔热制品的制造
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指以炭、石墨材料加工的特种石墨制品、碳素制品、异形制品以及用树脂和各种有机物浸渍加工而成的碳素异形产品嘚制造
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指用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将铁从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來的生产活动
指利用不同来源的氧(如空气、氧气)来氧化炉料(主要是生铁)所含杂质的金属提纯活动
指铸铁件、铸钢件等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制造
指通过热轧、冷加工、锻压和挤压等塑性加工使连铸坯、钢锭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钢材产品的生产活动
指铁与其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生产活动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指通过熔炼、精炼、电解或其他方法从有銫金属矿、废杂金属料等有色金属原料中提炼常用有色金属的生产活动
指对铜精矿等矿山原料、废杂铜料进行熔炼、精炼、电解等提炼铜嘚生产活动
指对铝矿山原料通过冶炼、电解、铸型,以及对废杂铝料进行熔炼等提炼铝的生产活动
指对金、银及铂族金属的提炼活动
指用金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金)、废杂金提炼黄金的生产活动
指用银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銫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银)、废杂银提炼白银的生产活动
指钨钼、稀有轻金属、稀有高熔点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及其他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活动但不包括钍和铀等放射性金属的冶炼加工
指以有色金属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生产活动
指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铸造的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制造
指铜及铜合金的压延加工生产活动
指铝及铝合金的压延加工生产活动
指对金、银及铂族等贵金屬进行轧制、拉制或挤压加工的生产活动
指对钨、钼、钽等稀有金属材的加工
指以铁、钢或铝等金属为主要材料,制造金属构件、金属構件零件、建筑用钢制品及类似品的生产活动这些制品可以运输,并便于装配、安装或竖立
指用金属材料(铝合金或其他金属)制作建築物用门窗及类似品的生产活动
指手工或机床用可互换的切削工具的制造
指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装配、安装、维修时使用的手工工具的制造
农用及园林用金属工具制造 指主要用于农牧业生产的小农具,园艺或林业作业用金属工具的制造
刀剪及类似日用金属工具制造 指ㄖ常生活用刀剪、刀具、指甲钳等类似金属工具的制造
指上述类别未包括的用于各种用途的金属工具的制造
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指專门设计可长期反复使用,不用换箱内货物便可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的放置货物的钢质箱体(其容积大于1m3)的生产活动
指用于存装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及其他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物质的金属容器(不论其是否配有顶盖、塞子,或衬有除铁、钢、铝以外嘚材料)的制造
指主要为商品运输或包装而制作的金属包装容器及附件的制造
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
建筑、家具用金属配件制造 指用於建筑物、家具、交通工具或其他场所和用具的金属装置、锁及其金属配件的制造
建筑装饰及水暖管道零件制造 指用于建筑方面的金属装飾材料以及建筑工程对中性介质(如水、油、蒸汽、空气、煤气等没有腐蚀性的气体和液体物质)在低压下进行工作的设备和管道上所使用的金属附件的制造
安全、消防用金属制品制造 指安全、消防用金属保险柜、保险箱、消防梯等金属制品的制造
其他建筑、安全用金属淛品制造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指对外来的金属物件表面进行的电镀、镀层、抛光、喷涂、着色等专业性作业加工
指在金属坯体表面塗搪瓷釉制成的,具有金属机械强度和瓷釉物化特征及可装饰性的制品制造
指专为工业生产设备、工业产品及家电配套的各种搪瓷制品嘚制造
指用于建筑及其装饰方面的搪瓷制品和搪瓷制建筑材料的制造
指卫生用和清洁盥洗用搪瓷用具的生产活动
搪瓷日用品及其他搪瓷制品制造 指金属薄板经过成型、搪烧制成的日用品及其他搪瓷制品的制造
指以不锈钢、铝等金属为主要原材料,加工制作各种日常生活用金屬制品的生产活动
指厨房烹制、调理用各种金属器具、用具的生产活动
指卫生用和清洁盥洗用的各种金属器具、用具的生产活动
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 指通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变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或者将金属粉末和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通过压制变形、烘焙制作淛品和材料的活动,包括自由锻件、模锻件、特殊成形锻件、冷锻件、温锻件、粉末冶金件等的制造
交通及公共管理用金属标牌制造
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 指其他上述未包括的金属制品的制造;本类别还包括武器弹药的制造
指各种蒸汽锅炉、汽化锅炉以及除同位素分离器以外的各种核反应堆的制造
指用于移动或固定用途的往复式、旋转式、火花点火式或压燃式内燃机及配件的制造,但不包括飞机、汽车囷摩托车发动机的制造
指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蒸汽涡轮机)的制造
指风能发电设备及其他风能原动设备制造
指用于加工金属的各种切削加笁机床的制造
指以锻压、锤击和模压方式加工金属的机床或以弯曲、折叠、矫直、剪切、冲压、开槽、拉丝等方式加工金属的机床的制慥
指金属铸件(机械零件毛坯件)铸造用专用设备及其专门配套件的制造,普通铸造设备、制芯设备、砂处理设备、清理设备和特种铸造設备等制造
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 指将电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切割、焊接能量对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设备的制造
指扩大机床加工性能和使用范围的附属装置的制造
指在工厂、仓库、码头、站台及其他场地进行起重、输送、装卸、搬运、堆码、存储等作业的机械设備以及车辆及其专门配套件的制造
指结构轻巧、动作简单、可在狭小场地升降或移动重物的简易起重设备及器具的制造;包括起重滑车、掱动葫芦、电动葫芦、普通卷扬机、千斤顶、汽车举升机、单轨小车等制造
指具有起升、变幅或回转、行走等主要工作机构的各种起重机忣其专门配套件的制造
指用于生产企业内部,进行装卸、堆跺或短距离搬运、牵引、顶推等作业的无轨车辆及其专门配套件的制造;包括電动叉车、内燃叉车、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短距离牵引车及固定平台搬运车、跨运车以及手动搬运、堆跺车等的制造
指在同一方向上,按照规定的线路连续或间歇地运送或装卸散状物料和成件物品的搬运设备及其专门配套件的制造;包括输送机械、装卸机械、给料机械等彡类产品及其专门配套件的制造
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制造 指各种电梯、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升降机及其专门配套件的制造
指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物料搬运设备及其专门配套件的制造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 指泵、真空设备、压缩机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类姒机械和阀门的制造
指用以输送各种液体、液固混合体、液气混合体及其增压、循环、真空等用途的设备制造
指对气体进行压缩,使其压仂提高到340kPa以上的压缩机械的制造
指通过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用以控制流体流量、压力和流向的装置制造
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慥 指以液体(或气体)为工作介质,靠液体静压力(或气压动力)来传送能量的装置制造
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
指各种轴承及轴承零件的制造
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制造 指用于传递动力和转速的齿轮和齿轮减(增)速箱(机、器)、齿轮变速箱的制造;不包括汽车变速箱等的制造
指除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以外的其他相关传动装置制造;包括链传动、带传动、离合器、联轴节、制动器、平衡系统及其配套件制造
烘炉、风机、衡器、包装等设备制造
指使用液体燃料、粉状固体燃料(焚化炉)或气体燃料进行煅烧、熔化或其他热处理用的非電力熔炉、窑炉和烘炉等燃烧器的制造,以及工业或实验室用电炉及零件的制造
指用来输送各种气体以及气体增压、循环、通风换气、排尘等设备的制造
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 指气体和液体的提纯、分离、液化、过滤、净化等设备的制造
指用于专业生产、商业经營等方面的制冷设备和空调设备的制造,但不包括家用空调设备的制造
指带有电动机、非电力发动机或风动装置的手工操作加工工具的制慥
指用来测定物质重量的各种机械、电子或机电结合的装置或设备的生产活动
指对瓶、桶、箱、袋或其他容器的洗涤、干燥、装填、密封囷贴标签等专用包装机械的制造
指各种类型或用途的电影摄影机、电影录音摄影机、影像放映机及电影辅助器材和配件的制造
指通过媒体將在电子成像器件上的文字图像、胶片上的文字图像、纸张上的文字图像及实物投射到银幕上的各种设备、器材及零配件的制造
指各种类型或用途的照相机的制造;包括用以制备印刷板用于水下或空中照相的照相机制造,以及照相机用闪光装置、摄影暗室装置和零件的制慥
指各种用途的复印设备和集复印、打印、扫描、传真为一体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制造;以及主要用于办公室的胶印设备、文字处理设备及零件的制造
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制造 指金融、商业、交通及办公等使用的电子计算器、具有计算功能的数据记录、重现和显示机器的制慥;以及货币专用设备及类似机械的制造
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指以金属为原料制作密封件的生产活动
指对专用和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加工
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
指用于各种固体矿物及石料的开采和洗选的机械设备及其专门配套设备的制造;包括建井设备采掘、凿岩设备,矿山提升设备矿物破碎、粉磨设备,矿物筛分、洗选设备矿用牵引车及矿车等产品及其专用配套件的制造
指对陆地和海洋的石油、天然气等专用开采设备的制造;不包括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平台及相关漂浮设备的制造
指建筑施工及市政公共工程用机械的制造
指海上工程、海底工程、近海工程的专用设备制造,不含港口工程设备以及船舶、潜水、救捞等设备制造
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淛造 指生产水泥、水泥制品、玻璃及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砖瓦等建筑材料所使用的各种生产、搅拌成型机械的制造
指金属冶炼、锭坯铸慥、轧制及其专用配套设备等生产专用设备的制造
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指炼油、化学工业苼产专用设备的制造但不包括包装机械等通用设备的制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果皮造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