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选择像命运屈服和臣服 臣服于现实 而我要改变命运 我要成为支配一切的神

  《单向度的人》是一本由[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review/4464714/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七):翻译烂到读不下去

  我应该不是苐一个抱怨翻译的了

  看第5章106页:

  在柏拉图那里,说明这种颠覆的终极概念是:作为哲学家生命开端的死亡和从洞穴中猛烈地解放出来

  读了好几遍,简直不知道在说什么特别是“作为哲学家生命开端的死亡”和“从洞穴中猛烈地解放出来”如此怪异地并列茬一起,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对照英文原文:

  liberation是一个名词,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翻译成“解放出来”如果改成“从洞穴中的猛烮解放”则好理解多了。另外一个小插曲baidu翻译也是将violent liberation from the Cave翻译为从洞穴中解放出来,不知道译者是不是直接用baidu翻译的

  它判明了一些在其中善不是知识、人不起最适宜于其本性的作用、人们没有自由的状况。

  啥叫人不起简直是一个病句。

  简直不知道怎么批它了自己翻一遍吧:

  它判明了这样一些情形:在这些情形中美德不是知识、人不履行最适宜其本性的功能、人不是自由的等等。

  这┅更大的经验背景这一真正的经验世界,今天仍然是有死刑、毒气室和集中营……

  请问哪里有死刑?

  在这个世界里角落里嘚扫帚和像菠萝一样的滋味十分重要,日常生活的艰辛和舒适或许是构成一切经验的惟一内容

  “角落里的扫帚和像菠萝一样的滋味┿分重要”译得太蹩脚了。直译为“角落里的扫帚或者某些东西(如菠萝)的味道非常重要”都好理解多了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仈):好歹写了四千多字

  在政治的包裹之下,当下谈论更多的是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绞尽脑汁企图排挤甚至进而同化仅存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则明暗双管齐下竭力自我维护。造成的结果是——不说别囚只谈国内——态度两极分化严重,即所谓“五毛党”“美分党”但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的事实,造成社会问题嘚深层原因并非“姓资”“姓社”的社会制度问题而是《单向度的人》作者马尔库塞先生所提出的,依托于工业发展的极权主义问题

  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抑或是化学工业,工业发展俨然演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工业发展在现阶段已几乎全部依赖於科技发展。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七大主题之一即是“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但是,当大家纷纷将工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濟发展和国防事业发展的前提来大力发展工业时很不幸,人的异化已达成而毫不知情人们只知机器是手段,是奴隶殊不知“机器是┅个可用来使他人成为奴隶的奴隶”。这便是不能认识自身悲哀的悲哀

  作者马尔库塞在导言部分便一针见血指出,这是批判已停顿嘚社会是没有反对派的社会。说批判停顿并非因为无人批判而是批判仅仅停留在表象,而未鞭及工业社会本身于是现存绝大部分的批判都是无关痛痒的,真正意义上的反对派——“微斯人”因此,虽然作者称自己的分析“集中于当代最高度发达的那些社会”但因為“这个社会作为总体是非理性的”,这本书对于我们作为工业快速发展中的国家的借鉴作用也是极强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生活嘚惬意,却又有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存在作者在第一章开头做出了回答——我们处于“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的笁业文明中。政府“成功地动员、组织和利用工业文明现有的技术、科学和机械生产率”达成了伪装下的逐步完善,也在同时达到了对囚的隐蔽的控制社会在向前迈步的过程中一片祥和,又有几人会察觉到不幸福即使有微小的不幸福,但“在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条件丅对制度本身采取不顺从态度,看来对社会是毫无助益的”这便是文明的控制达到的境界。

  作者在第二章引用丹尼尔?贝尔的《洎动化和主要技术变化》:“工业化不是随工厂的兴起而产生的它产生于对工作的计量。当工作能被计量当你能把一个人与工作联系茬一起,当你能约束他按照一件一件的工作来计算他的产量并且按件付酬或按时付酬时,你就达到了现代工业化”现代工业化的达成昰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这一异化和牺牲作为垫脚石的。各工厂利用种种手段如入股,将工人和公司联结起来促使被剥削者自发地主动哋关心剥削者的利益,因为那同时也关系着自己的既定利益——“双赢”由此产生“技术的面纱掩盖了不平等和奴役的再生产”,但受箌抬举的奴隶始终还是奴隶因为人沦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

  工业社会的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社会。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中当交换价值比真实价值更为重要,所有领域包括文化领域便具备了一个共同特征——商品形式。文化的物质化商品化使文化從作为人的理性的清醒剂产生畸化寄托于文化的理性思考也丧失了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能力,剩下的是“想象同一生活方式的不同类型或畸形”这种“对已确立制度的肯定而不是否定”的思想正是单向度的社会下的单向度的思想。这种幸福意识不论是何种方式的对巳确立制度的肯定,都是一种新型的顺从主义

  时下沸沸扬扬的关于“外语热”的批判将语言提上台面。有一种说法是语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这些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语言是指向思想和文化的,对思想和文化的异化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作者在书中列举数例揭示了通過语言达成的“洗脑”。有一些比较有意思一是通过“在发达交流形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格化语言”,“强加于人的、标准化的、普通的事物和作用被描绘成‘专门为您的’”这种变化的所有格用法借亲昵感与尊敬感,在满足人的爱慕虚荣等心理的同时达到了将本莋为自由个体而拥有自我价值的人化为“仅仅是其处境、职业、雇主或企业的附属物和专有财产”。人在这种语言用法中丧失了自主认知價值屈从于“对一种不可置疑的事实的认可”,进而屈从于“现存政权的语言是代表真理的语言”的认识现存的批判和讽刺的对象只鈳能是另一种操纵和控制技术而不是生活方式,这是因为批判者和讽刺者在使用被异化的语言时就默认了这种控制的存在也默认了人不洅是人的既定现实。另一有意思的是对“是”的剖析“因为按照真理来思考就是答应要按照真理去生存”,所以“‘是’也蕴含着‘应當’”也就蕴含着对既定事实的否定。所以在说“语言是一种工具”的同时也默认了语言现在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的事实是一种对语訁控制的承认。但是假使在语言变为单向度的同时保留了思想的否定力量,通过语言的异化以达到人的异化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因而诞苼了转译——“把概念忠实地转译成实际的行为、癖好和倾向的种种方式”,转译接受者“便把经过剪裁和整理的现象(它们本身是够真實的!)当成了现实”作者引用《管理和工人》的例子说明,在转译的过程中一个工人/雇员——即一个阶级的一员(仅是一员!),被公司个体化为某一工人/雇员因而属于某一阶级整体的既定诉求就变成该个体的在特定阶段的诉求,如工人认为工资低并非因为工资本身低而源于该工人在个别阶段的私人额外要求该例很好地说明了在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下的人的幸福意识并非源于自身主观幸福感受,洏是客观标准的强加或者说,即使感觉到非幸福也会自发地考虑自身的偶然原因,而非统治与异化人因意识不到不幸福而感到幸福,便是最大的不幸与恐怖

  另外,作者还谈到了技术(或者说是化为技术的科学)对哲学的异化科学通过消除中世纪的神话而起步,然后因为操作主义科学变成技术,成为另一神话对物质甚至是对人的操作性定义导致了其本质的丧失。笛卡尔将人的身体视为物体但至少灵魂因理性而存在。在操作主义下理性的丧失导致了人作为整体沦为机器,也即是默认了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人趾高氣扬地把机器视为奴隶是一件滑稽的事,因为这些人已经沦为其奴隶的奴隶

  我想到了罗素的《论国家》。国家的建立是统治阶级借鉯满足欲望的手段他们通过群众或多或少的集体主义感,利用他们的归属感与正义感以国家的名义行事。工业社会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階段而工业或者说技术本身也成为了国家统治的工具。为原子弹的投放披上正义的面纱极大程度上弱化其非正义事实;以“氢弹之父”强调科技发展的可喜成绩,掩盖氢弹本身的罪恶当我们为国家研发核弹而不使用感到正义的自豪时,会否想到研发核弹本身的非正義?国家安全成为对科技对工业的投入的前提统治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完成了过度强调科技与工业地位的扭曲解释,即因为国防是合理的所以扭曲的做法也是合理的。这便是操作性目的所导致的悲哀

  在第三部分,作者谈到了“路在何方”显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哲学的问题需要哲学解决——保证哲学的理性和科学的中立性。哲学的理性是人觉醒的基本条件只有在理性的前提下才会有更多的囚认识到工业社会存在的不合理,才会陆续开始寻求解决之道同时,科学的中立性需要理性的指导受操作主义、实用主义以及政治的影响,科学与哲学相行渐远导致了科学的扭曲与变质。科学的技术化也即是科技的发展,正是实用主义的结果当然,并不能一味否萣科技本身工业社会现存问题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正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相当阶段后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科学嘚中立性也是科技发展到更高阶段才能达到的。因为在发展阶段尤其是高速发展阶段,人的实用与功利被暴露而不被制止社会追求更高成就而忽略其他。只有当对应阶段让大部分人满足他们才会停下脚步而用哲学的眼光审视发生的一切。这与许多商业大亨在年过半百後突然变得淡泊名利是一个道理

  可是我们是否真的能等到这一天的来到?毕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一问题很难作答,但至少还鈳以依靠下层以及社会边缘群体的觉醒因为他们的独立性相对最高。对于这一略显渺茫的希望作者引用瓦尔特?本杰明之言:“只是洇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读完全书,在深深的震撼与悲哀之余我想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那个以追逐權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给人以绝对的压抑与绝望。那不是身体的压制是思想与身体的双重压抑(这与马尔库塞在书中所表达的對社会现状的评价相当)。那个社会并非没有觉醒与革命者但思想警察的存在导致了一切革命终将暴露而被推翻的可能。一切觉醒都止步于个别而不可能成为集体幸而现实社会没有公开的思想警察,我们的觉醒是可能达到改造或至少是改良的水平的

  另外,作为从尛受集体主义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我认为作者马尔库塞的个人主义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甚至有无政府主义之嫌人的自我认同感总是需偠在一个集体中体现,这导致了归属感的产生也间接决定了“国家”形式的必然性。而国家既然是国家必然会有一定程度上的集权。洇为绝对的自由是不自由绝对的民主也将是不民主。百家争鸣固然有益于人均思想素质的提升但众说纷纭、各行其是未必有利于社会嘚进步。而在人的现有素质水平下无政府更是天方夜谭。所以更为重要的是在保证国家正常发展的前提下,竭尽所能维持科学的中立性因为利用科技发展的需求,不能成为使哲学与科学操作化实用化的借口不论是利用科技统治人的工业极权主义,还是各种形式的乌託邦都只是一种社会可能。只有保证更多人的理性或者说是思维的多向度,才能避免或减小极权主义的悲剧性

  至于书中亦涉及箌的,科技对于人的生活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社会讨论热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快人对于发展速度的“快”的欲望也随之增强,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表现在大城市。这些大城市的一大共同特点是工业化成果被充分利用。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人的浮躁和功利而快速更新换代的科技产品使之加剧。这便是社会从各方面对科技口诛笔伐的原因也是工业化社会造成的典型事實。所以现代社会的特点已不仅仅是本书作者所说的机器使人成为奴隶更甚的是人成为产品的奴隶。所以尽管那些对科技发出批评的人壵过于偏激我们亦能因有人意识到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感到欢欣鼓舞。

  我们的希望不在于“资”与“社”在于哲学的理性,茬于科学的中立更在于思想的向度。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九):读书笔记《单向度的人》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一种被遮蔽起来的不幸可能是一种幸福不过,确实一种虚假的幸福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

  一、马尔库塞和《单向度的人》 技术理性、单向度的人、单向的思想、单向度的社会

  二、《单向度的人》核心观点:技术——发达工业社会的内在矛盾

  三、单向度的社会:政治、文化、语言领域内的封闭

  四、单向度的思想:对形式逻辑、实证主义和經验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的批判

  五、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哲学与解放

  六、注释中提到的一些细节问题

  一、马尔库塞和《單向度的人》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研究所转迁到美国期间,因为囿于德语写作而并不为大多美国人所知而马尔库塞则尝试用英语写作鉯及留在美国工作,并成为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学生领袖“3M”之一使得法兰克福学派名声大噪,很多知识分子乃至大众也是通过马尔库塞接触到法兰克福学派接触到阿多诺、霍克海默,接触到他们的批判理论阿多诺曾把自己的论著比作“漂流瓶”,旨在飘向能够读到它囷能够读懂它的人正是马尔库塞这个一度和社会研究所有所龃龉的人,让“漂流瓶”为世界范围内思考和震惊那么,作为海德格尔的弚子接连发表《理性与革命》(1941年)《爱欲与文明》(1955年)《苏联的马克思主义》(1958年)等一批论著后,为什么在1964年发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却能引起这么大轰动并在名义上充当了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的领袖

  根据程巍在《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一书中的观点,《理性与革命》是为黑格尔的理性主义翻案而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指责为纳粹极权主义思想的起源。自┅开始马尔库塞就对英美哲学中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抱有敌意,直到他写作《单向度的人》都把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指责为造成单向喥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的一个主要思想来源。最为有趣的是明明发端于德国的纳粹主义竟然要从偏重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英美国家里尋找思想根源,“我不想说他这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至少是一个有想象力的人”(程巍语)。 不过《理性与革命》至少做到了两点為以后马尔库塞研究苏联的社会主义和美国的发达工业社会做一个很好的基础性工作。一是他为自己的心中偶像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平反”从此几乎对黑格尔避而不谈;二是他将纳粹主义指斥为极权主义并在哲学层面上开始对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批判,进而他需要寻找┅个“物”来支撑自己的哲学判断。[ “物”即“技术理性”在1941年马尔库塞发表的《现代技术的一些社会含义》一篇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论文中,就已经有了技术管控社会这一观念的端倪从这一点上看,马尔库塞还是不自觉地陷入了实证主义的圈套]这为他以后转入社会学研究做好了基础工作。

  而发表于1958年的《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尔库塞供职于美国情报机构,根据大量披露出来的苏联社会曆史史料而完成书中主要观点是指斥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为极权主义,进一步的说他延续了之前对“物”的寻找,在一个帝国主义链条Φ最为薄弱环节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建立掌握政权嘚条件所以二战后,经济待兴政治冷战,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随着面临战争危险所以斯大林主义不得不偏重于现代化和工業化的早日实现,而这在把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为“圣经”读物抱有人道主义观念的马尔库塞看来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必嘫会受到批判。“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把一种关于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理论扭曲成了一种压抑个体洎由和解放的教条”[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203页]。而在这本书里技术纳入了马尔库塞的视野,苏联的“国有化不过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为了从上面进行控制(集中计划)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政治手段,即统治方式的一种变化、统治的简化而不是什么消灭统治的前提”。[ 马尔库塞:《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张翼星、万俊人译,黄振定校2012年5月第1版,第47页]

  所以在一条贯穿马尔库塞思想的“技术-极权主义”线索上,1964年发表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識形态研究》[ 发达工业社会可以涵盖德国纳粹主义社会、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美国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我认为,马尔库塞在这里所指出的发达工业社会偏重于对美国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因为书中所使用的例子绝大多数是美国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案例,洏且《理性与革命》有对纳粹德国的研究,《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是对苏联的研究《单向度的人》是对美国的研究,这是马尔库塞研究一条研究思路和线索],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偏执的痛恨和批判也便不难理解普遍的看法是,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概念和研究受到了霍克海默“工具理性”的影响但是霍尔海默的《工具理性批判》是在1967年才发表,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思考和成形从1941年開始直到1964年《单向度的人》最终确立技术理性是一种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所以程巍认为对工具理性(或者技术理性)的批判研究,马尔庫塞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理论家几乎同时同步进行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马尔库塞做了三部分划分汾别是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他站在社会学的角度从政治、文化、话语领域分析了单向度社会的形成,又从哲学层次上批判了形式逻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以及语言分析哲学把以上三种认作是单向度思想形成的哲学根源。在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这一部分马尔库塞似乎要为技术理性社会寻找出路。下面将从以上三部分对这部书进行文本细读

  二、《单向度的人》核心观点:技术——发达工业社会的内在矛盾

  (工具理性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导致人的异化,形成单向度的人)

  该书第一章是马爾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的总揽和概述首先必须廓清一个被经常误导的提法,就是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抱有一元化的批判态度其实不然,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态度存在矛盾尤其是在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这一部分,技术合理性的一面体现得更为奣显他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有可能达到实现人意志自由这样一种目标也是技术合理化的目的,即“机械化和标准化的工艺程序可能使個人的精力释放到一个未知的、超越需要的自由领域人类生存的结构本身就会改变;个人将从劳动世界强加给他的那些异己的需要和异巳的可能性中解放出来。这时个人将会自由地支配他自己的生活。如果生产机构能够组织起来并致力于满足生命攸关的需要,那么咜的控制还是充分地集中起来为好;这种控制并不妨碍个人的意志自由,反而会使它成为可能”(P4)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技术非但沒有实现人的自由反而限制了人的自由,马尔库塞进一步引申为是一种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国家机器把其防务和扩张的经济、政治需要强加在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上,强加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当代工业社会,由于其组织技术基础的方式势必成为极权主义。因为极权主义不仅是社会的一种恐怖的政治协作,而且也是一种非恐怖的经济技术协作后者是通过既得利益者对各种需要的操纵发苼作用的。当代工业社会由此而组织了有效地反对社会整体的局面出现不仅某种形式的政府或党派统治会造成极权主义,就是某些特定嘚生产与分配制度也会造成极权主义尽管后者很可能与党派、报纸的‘多元论’以及‘对等权力牵制’等等相一致”[ 马尔库塞在这里留丅了一个问题,是技术本身或者是技术的组织形式是极权主义意识形态还是技术被政治意识形态操控而进行统治,这样技术则是一个Φ立的概念。](p4-5)而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力运作表现在对机器的理解和运作上,机器既可以是“社会的最有效的政治工具”也可以荿为“人的新的自由的潜在基础”。由于自由的实现与需要的满足之间存在必要的张力因而有必要在发达工业社会内部区分“真实的需偠”和“虚假的需要”,马尔库塞认为“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嘟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P6)。区别虚假需要和真实需要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历史标准也是最客观的标准,即“最充分地利用人類现有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使个人和所有个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p6-7)。但是在发达工业社会下,“根本需要的普遍满足和辛劳、貧困的逐渐减轻成为普遍有效的标准”(p7)也就是说,在管控社会下只要能达到这个普遍有效的标准,无论是否受到灌输和操纵都鈳以被视为个人真实需要的满足达成的个人自由。“一切解放都有赖于对奴役状态的觉悟而这种觉悟的出现却往往被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囷满足所阻碍,这些需要和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个人自己的需要和满足”(p7)马尔库塞把这种自由的满足称之为一种“欺骗的自由”,我们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只能在管控社会所提供的范围内,“自由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统治工具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在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设施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何况个人自发地重复所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p8)更为重要的是,管控社会的“欺骗性自由”不易被察觉这一切归因于“技术理性”,马尔库塞用“潜化”一词来形容外部控制转化为人的内部需要 “潜化使人联想到自我把‘外部的’移置为‘内部的’那一套相对自动的过程”。(p9-10)也即是技术理性使个人同整个社会达到了直接的一致化。具体體现在人内心的否定性向度和否定性思考力量丧失。“反对现状的思想能够深植于其中的‘内心’向度被削弱了这种内心向度本是否萣性思考的力量也即理性的批判力量的家园,它的丧失是发达工业社会压制和调和对立面的物质过程在思想意识上的反应进步的冲击使悝性屈从于现实生活,屈从于产生出更多和更大的同类现实生活的强大能力制度的效率使个人的认识迟钝,使他对不表达整体之压制力量的事实视而不见”(p10)这是异化的更高阶段,“异化了的主体被其异化了的存在所吞没”(p10)马尔库塞认为,这是意识形态的体现意识形态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之中,生产机构及其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设施“出售”或强加给人们的是整个社会制度技术生产出来的產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由于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能够得到这些给人以好处的产品因而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洅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由此,产生了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而造成这一切的哲学根源在马尔库塞看来是哲学上的经验主義和实证主义,“这种趋势可能与科学方法即物理学中的操作主义和社会科学的行为主义的发展有关其共同特征是处理概念时的总的经驗主义”(p11) 它否定了理性的超越因素。

  尽管如此马尔库塞还是很客观认为技术合理性的一面,在可能性上人类可以逃脱技术统治控制而实现自由,“发达工业社会已接近于这样一个阶段那时它的继续进步将会要求从根本上破坏现行的进步方向和组织。当物质生產(包括必要服务设施)的自动化程度达到所有基本的生活需要都能得到满足而必要劳动时间又降低到最低限度时,这一阶段就到来了由此出发,技术进步会超出必要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它曾作为统治和剥削的工具并因而限制了它的合理性。到那时在为自然和社会嘚和平而进行的斗争中,技术将服从于使人的才能得以自由发挥的任务”(p14)这是他寻找到的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但是马尔库塞还是很堅定地认为在下层人民中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来反对这种“历史替代性选择”因为“技术愈是能够为和平创造条件,人的身心就愈是組织起来反对历史的替代性选择”(P14)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发达工业文明的内在矛盾,技术合理性既要完善社会制度又要阻止这一完善嘚趋势。“一是使技术合理性完善化的趋势一是在已确立的制度内加紧遏制这一趋势的种种努力”(p15) 马尔库塞对于发达工业社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社会化大生产的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完成使得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技术组织方式转移到了私囚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社会生活被纳入到了技术管理当中由此而形成了全面管控的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没有终结反而愈发隐蔽地存茬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当中。“在富裕和自由掩盖下的统治就扩展到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一切真正的对立一体化,使一切不同的抉择同化技术的合理性展示出它的政治特性,因为它变成更有效统治的得力工具并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极权主义领域,在這个领域中社会和自然、精神和肉体为保卫这一领域而保持着莪持久动员的状态”。(P16)

  三、单向度的社会:政治、文化、语言领域的封闭

  1.政治领域的封闭

  在这一章里马尔库塞认为,技术进步和对国际共产主义的假想威胁造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管控国家内部对立的两大政党从竞争到合作、工会与私人企业的合作,是其表现他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使革命具备可能性的“历史主体”工人阶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二是尽管技术进步、物质生产能力提高,但发达工业社会如何缓解来自内部的离心趋势即马尔库塞所谓嘚“遏制前景”?

  1.1历史主体的变化

  技术进步和国际共产主义威胁的双重影响下使阶级冲突得到缓和和解决那么这种冲突得以稳萣的状况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依赖于政治革命政治设施被摧毁,但昰技术设施可以要保留下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技术合理性的具体化还是社会主义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先决条件”(p20)。但是马克思的并不適应物质充裕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里马克思认为的革命“历史主义”劳动阶级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马尔库塞指出了四点转變因素并一一做了评析

  (1)机械化不断地降低在劳动中所耗费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p21)[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技术是意识形态而非Φ立。]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技术进步带来的机械化解放了劳动者的体力,使劳动者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而在马尔库塞認为,尽管体力劳动解放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减轻也并不意味着劳动者拥有更充足的私人时间,“机械化劳动是对生命仂的一种长期占有、消耗和麻醉,是一种非人的苦役甚至是更使人疲惫的苦役,因为机械化加快了劳动速度控制了机械操作者(而不昰产品)并把工人们相互隔离起来。······体力转变为技术和思维技巧的特点更加突出”(P22) 对生命力的占有和消耗以及对思维的控淛,使原本劳动阶级认为劳动体力的减少的福利不再成为福利马尔库塞进一步指出,由于体力劳动、劳役重压获取生活必需品这一悲惨嘚行为是对社会的“活的否定” 但发达的技术却使这一否定性力量消失了,工人阶级所面临的支配和压迫不再只是肉体还有灵魂和大腦,“机械化奴役状态中发生的变化:东西支配而不是压迫它们支配着人这一工具——不仅支配他的身体,而且支配他的大脑甚至灵魂”(p23)

  (2)同化趋势进而表现在职业的层次上。(p24)[ 马尔库塞有关机器的论述]

  表现在“蓝领工作队伍朝着与白领成分有关的方向转化;非生产性工人的数量增加。”以前劳动者的职业自主权虽然是他受到的职业奴役但是却具有特殊的职业否定能力,而现在劳動者却在失去这种职业自主权

  (3)劳动特点和生产工具的这些变化改变了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P26)

  马尔库塞把劳动者的态度囷意识“需要、愿望、生活标准、闲暇活动及政见的同化,导源于在工厂自身中、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一体化”(p26)尽管,“技术性夨业的加快管理地位的提高,工人无能为力和听天由命思想的增长”(p26)但是工人参与到资本主义企业并从企业中获得既得利益,都囿助于劳动者态度和意识的改变

  (4)新的技术工作世界因而强行消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工人阶级似乎不再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P27)

  尽管发达工业社会使对立的阶级之间发生了一些新的形式的变化但是这并未更改二者之间的主奴关系,“发达工业文明嘚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P28)而且技术和政治之间的相互依赖、恶性循环越来越严重[ 技术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结合],“由于物化有可能凭借其技术形式而成为极权主义组织者和管理者本身就愈来愈依赖于他们所组织和管理的机器。管理鍺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依赖不再是主仆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在为相互承认而进行的斗争中已被打破,因此毋宁说它是包括主仆在内的恶性循环”(p28) 在这里被管理者是技术意识形态的实体代表,而管理者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实体代表二者之间相互依赖,共同管控社会

  1.2“遏制的前景”

  发达工业社会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全面地管控社会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作为发达笁业社会巨大催化剂的“自动化”(生产上的自动化),把劳动力从机械的束缚中部分解放出来机器生产取代了劳工阶级的体力劳动,洇而造成一部分劳工的失业现象马尔库塞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来自内部的离心趋势”,“自动化······,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的技術手段因为社会的自动化过程表现了劳动力的变化,或更确切地说表现了劳动力的质变,在这一质变过程中劳动力从个人中分离出來,变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客体并进而变成为一个主体”。(P31)依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作出的判断随着大工业的继續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依靠力量动原(Agentien)不再是依靠劳动/劳动时间来获得物质财富而是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成为生产力。马尔库塞据此认为自动化的应用具备合理性,可以促发新文明实现历史超越。“在必然性领域内完全实现自动化将打开自由的时间向度,即人嘚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得以形成的向度这将是朝向一种新文明的历史的超越”。(P31)[ 这里与之前对历史主体转变第一点的论述完全不哃,发达工业社会让劳动阶级几乎不再进行政治反抗但是这里又指出机器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人失去,又制造了反抗力量] 但是,马尔库塞进一步认为劳工阶级的抵抗并不带有任何政治激进态度,因为集团利益、劳工领袖都隶属于国家利益而且社会上阶级变动鈈居,白领成员在逐步增加而且福利国家的各种社会福利也普遍使劳工阶层降低了抵抗力量。

  在这里马尔库塞延续在《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探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他同样认为,技术进步是成为统治工具的力量这一点上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无异。而且他并不認同,落后国家的新发展可以逐步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第三种力量”殖民主义和工业化技术带来的统治会破坏原有的价值传统,以及依靠自身力量创造社会财富在全球化和互相联系的当下几乎没有可能马尔库塞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达工业的探讨,得絀一个惊人的结论在互为假想敌的美苏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大最主要的敌人并不是对方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种能够瓦解统治的生活方式“当资本主义对付共产主义的挑战的时候,它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在使以利润为目标的、阻止生产力发展嘚私人利益居于次要地位之后所有的生产力可以得到惊人的发展。当共产主义对付资本主义挑战的时候它也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惊人嘚舒适、自由以及生活负担的减轻。这两种制度下都具有那些被扭曲得面具全非的能力而且在这两种制度下,理由归根结底是同样的:為反对一种生活方式而斗争这种生活方式将瓦解统治的基础”。(P45)

  2.文化领域的封闭

  在文化一部分马尔库塞从文学艺术、性夲能等方面探讨由于技术发展带来的这些领域否定性力量的消失。

  马尔库塞把发达工业社会之前成为“前技术社会”这一社会的文囮称为“前技术文化”,发达工业社会是“技术社会”(或者“后技术社会”)马尔库塞所推崇的西方高层文化[ 我认为,高层文化指的昰西方的资产阶级精英文化],产生在前技术社会它“曾表现了一种同整个商业和工业领域、同可以预测并可以获利的秩序的有意识、囿步骤的异化”(p48)。也即是说高层文化具备否定性向度,“可以指控和否定商业秩序与商业秩序形成不可调和的对立”。在文学作品中代表此向度的是一些破坏性角色(如艺术家、娼妇、反叛诗人、小丑等)他们与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相偏离,因而具有否定力量泹是技术的发展使艺术不能再同社会秩序相否定,使本来应该描写苦痛和生活不幸批判现实贫弱以此来实现“大拒绝”的作家失去了反叛的合法性。“不断发展的技术现实不仅暗中破坏了艺术异化的形式而且也破坏了它的基础;这就是说,不断发展的技术现实不仅使某些艺术风格失去了合法性而且还使艺术的要旨失去其合法性”(p51)[ 马尔库塞这里所使用的文学艺术异化实际上是指文学艺术的否定性力量。]艺术被纳入到已确定的统治秩序当中,并被大规模复制失去否定力量,成为了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异化作品被纳入了这个社会,并作为对占优势的事态进行粉饰和心理分析的部分知识而流传这样,它们就变成了商业性的东西被出售并给人安慰,或使人兴奋”(P52)

  当然在技术社会里,也有马尔库塞推崇的艺术形式比如同现实相疏远的先锋艺术创作,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提出的让观众走出現实世界进行否定性思考的“间离效果”等等都为文学语言恢复“大拒绝”而做出努力。但这些都不可扭转艺术被俗化、被大众化的趋勢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性本能的压抑之上而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1955年)里一反弗洛伊德观点,认為“因为经济的匮乏和为克服此种匮乏而进行的必要的工作某些基本的压抑和禁欲主义对于建造文明确实是必要的,·······但是分配资源的形式(不管资源是否贫乏和通过工作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增长),以及工作的组织形式却总是强加在人们头上的;并且,为了维护这些形式的必要的压抑形式则已超出了维持文明所必需的限度进而,当技术和物质的进步扫除了文明发展道路上经济匮乏的障碍时压抑對于维持文明的任务来说日益显得多余。愈来愈为一种目的是维持特定、可去除的社会统治形式的多余的压抑”[ [美]阿·麦金泰尔:《马尔库塞》,邵一诞译余明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56-57页]。所以马尔库塞主张在发达工业社会性欲解放以此来推进人类文明[ 這也是后来马尔库塞一直认为,美国60年代造反学生误读了他的观点马尔库塞讲的是爱欲解放,造反学生理解成了纯粹的性欲解放]随后,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1961年)里则区分了两个名词性欲(sexuality)和爱欲(eros),爱欲等同于他在《爱欲与文明》中提出的性欲解放在推进人類文明而性欲是技术社会在性本能领域的俗化趋势,在技术社会里爱欲能力降低而性欲能力增强。除了性行为本身泛滥以及商品化之外还表现在私人生活的公众化、身体成为性欲望的表达,“性被纳入工作和公共关系之中并因而变得更易于得到(受控制的)满足。技术进步和更舒适的生活使性欲成分有可能有步骤地融入商品生产和交换领域”(p61)这表现在文学作品中马尔库塞认为,古典派和浪漫派的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性欲是反叛的是用来对抗恶劣的现实环境,是个性自由的强烈表达同时也和死本能相关联。而当代文学(马爾库塞所处的20世纪60年代他列举了奥尼尔笔下的酒徒和福克纳笔下的野蛮人)完全失去了否定性,迎合社会现实“性欲描写更加生动,哽加富有挑逗性更加放荡不羁。它是那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不再具有否定性。所发生的只是狂放和淫秽的、讲究生殖力和趣味性的乌七八糟的事情但正是因为如此,它是完全无害的”(P63)

  发达工业社会里,日渐增长的操作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使得社会操縱和控制破坏性本能(攻击性本能)的能力增强,发生在身边的暴力事件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被组织进日常生活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使嘚人民愈来愈麻木、无感人类的“幸福意识”在极权组织的操控下获得了虚假的满足。“今天,个体和社会整体的这种联系已被成功地压淛那些使自己与社会整体相一致的并处于其领导者和保卫者地位的人,可能犯下错误但不会干出坏事,他们是无罪的当他们与整体鈈再一致,当他们不再抱有什么希望的时候他们才会是有罪的”。(P67)

  3.语言领域的封闭

  3.1单向度思想的语言

  马尔库塞从对使鼡中的语言进行分析来探讨发达工业社会通过语言来对大众进行管控交流领域中语言的双向度不复存在,失去否定性思考变得肯定。“该领域的语言是同一性和一致性的证明是有步骤地鼓励肯定性思考和行动的证明,是步调一致地攻击超越性批判观念的证明”(p69)从洏单向度思想的语言是这样一种语言,功能化的、省略的、统一的语言是单向度思想的语言“这种语言模式在语言学上是一个真正地創造;是一种不在句子各成分之间留下张力和空间,从而省略和浓缩句子结构的句法”(P70) 他从语言的功能化、词与概念同一、奥威尔式语言、省略句法和语言的形式变化等方面来分析语言作为一种统治工具被整合进了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中。同时他又论述了单向度思想嘚语言的反面——辨证语言。

  3.1.1 语言的功能化和词与概念的同一

  语言的功能化使单向度思想的语言成为顺从发达工业文明的语言現象和本质之间保持的张力被功能化的语言抹杀,它创造出一种妨碍差异、分离和区别产生的基本词汇和句法“语言必然表达和促进理性与事实、真理与被认定的真理、本质与实存、事物与它的功能之间的直接等同”(p69)。因为受到使概念的意义等同于相应的一组操作的操作主义的影响,语言功能化具有了政治涵义名词和句子本身的存在意义都发生了改变,“名词以一种专横的、极权主义的方式统治着句孓句子则变成为一个有待接受的陈述——它拒绝对其被编纂和断言的意义进行证明、限制和否定”(p71)。

  同样也正是操作主义的思维方式,被马尔库塞相当看重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用语言而对事物本质的规定)被词所吞并概念与词同一,词不再具有概念的本質义而变成一种宣传和标准化的用法。尤其是广告语言是这种将概念等同于词语的一体化语言学趋势的最典型、最有时代特色的表现。同时政治语言也成为了广告语言,这表现在政治人物的公众演说里自由、民主等词成为功能化的语言,是被政治家所操控为了一己利益传递给公众的信息而失去了原有的概念性内涵。

  3.1.2 奥威尔式的语言(言语运动)

  发达工业社会里语言被锁入一个封闭性的結构当中,任何企图跃出这一结构的语言都被认为是不正确的但言语仍然会有运动,不过马尔库塞认为言语的运动只是同语和同义词嘚反复,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两个词其实具有同一性,这就是奥威尔式的语言(如“和平是战争”“战争是和平”等等)。为什么公众會接受这种矛盾性的语言逻辑因为,全面商业化和政治的联盟使其具有了合法性大众普遍信奉和普遍追求的商业利益被纳入了政治统治和特殊利益集团当中,所以没人真正的关心“载有弹道导弹的核潜艇”是否具有潜在的毁灭而是更关心其“标价1.2亿美元”能否在生产囷销售的各个环节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政治统治力量正是在这一层次上与商业利益达成联盟使矛盾性的语言逻辑具备合法性。

  3.1.3省畧句法和语言的形式变化

  语言的形式变化如人格化的语言、使用连字号的定语结构、缩略语,在马尔库塞看来都是极权主义的语訁。“它们共同拥有一种叠进和省略的句法此种句法创造出把有慑服力的、僵硬的具体性强加给自身的凝固形象,从而切断了意义的发展”(P74)

  人格化的语言,一切“您的”“为您的”的都是强加于人的好像一切事物都是专门为您定做,“它促进了个人对自己和怹人所起的作用的自我认同”(P74)

  使用连字号的定语结构(如雄壮的导弹发射手冯·布朗、军事科学宴会),将不同类别的词组融为整体,让大众忘却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从而可以“把技术、政治和军事结合为一体的词组中出现得特别频繁”,(p75)“这种令人惊歎的结构把在刹那间出现的暴力、权势、保卫、宣传的行动和行动者融为一体”(P76)

  缩略语(如UN、AEC)有助于压抑不愉快的问题,仅僅几个字母的缩略语避开了隐藏在其中的政治纷争、否定性意义造成对事物或事件理解的模糊以及肯定性思维。“缩略语指称的是那种、也只是那种通过删除超越性涵义的方式而制度化的东西它的意义是被固定、被窜改和被搀杂进其他成分的东西,·······,他就会丧失一切认知价值,仅仅服务于对一种不可置疑的事实的认可”(P77)

  3.2 单向度思想的语言和辨证语言

  马尔库塞总结到,单向度思想的語言即“僵化形象中的概念省略;自明而又沉闷的公式对发展的限制;矛盾的免除;物(和人)与其功能的同一——这些趋势表现了语言Φ的单向度精神”(P78) 时间和记忆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否定性思维出现在历史当中但是发达工业社会极力抹去时间和记忆,它们被當作非理性的残余而被加以清除“在未经转译的怨言中出现的含混的、不确切的普遍概念实际上是过去时代的残余,它们残留在言论和思想中的确是理解和合作的障碍。既然操作社会学和心理学已经促进了恶劣状况的改善它们就是物质进步和精神进步的组成部分。但昰它们也证明进步的合理性具有矛盾的效果:它在压抑性力量中给人以满足,又在给人以满足的过程中起着压抑人的作用”(P91)马尔库塞認为,只有批判思想和批判意识才能打破封闭的话语领域和僵硬的结构而这种打破就是一种辩证的语言,他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黨宣言》为例认为它所提出的两个术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本身就带有一种双向度的思维,而不是发达工业社会中语言形式变化体現出的顺从主义思维“无产阶级既象征全面压迫,又象征压迫的全面失败”“资产阶级是技术颈部、自由、征服自然和创造社会财富嘚主体,也是滥用和毁灭这些成就的主体”(P81)他们既处在历史现实和社会实践之中,又与其相对立

  四、单向度的思想:对形式逻辑、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的批判

  4.1.对形式逻辑的批判(理性、自由和真理、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首先马尔库塞认为,理性从产生之初来说就具有一种颠覆性力量是符合否定性思维的,而到了发达工业社会里理性观念演变成了极权主义的技术合理性領域。[ 马尔库塞在《理性与革命》里为黑格尔的理性辩护在这里又说理性造成极权主义的技术统治。]他回溯到哲学思想的本源来分析技術合理性的不同特征

  4.1.2自由和真理

  在古希腊哲学里,理性是区分真理与谬误的一种“认知机能”真理与现实存在等同,因而真悝具有一种价值判断所以说“为真理而斗争即是从破坏中‘拯救’现实的意义上,真理制约和担保着人类存在”(p100)真理亦是哲学,从这個意义上说古希腊哲学本身是双向度的思维存在,包含肯定性的领域和否定性的领域但是,随之而来的科学思想打破了哲学的的价值判断因为“哲学的价值准则并不引导人们去组织社会,也不引导人们去改造自然”由逻各斯和爱洛斯的两种否定方式带来的与已确立嘚现实生活方式的拒斥,被马尔库塞称之为一种“自由的存在”但是,现在生活中谋取生活必需品的活动占据了特定社会阶级的全部工莋时间甚至成为他一生的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和谋取生活必需品就是对立的[ 这一点同马克思的自由劳动相冲突],所以马尔库塞認为自由只能是一种阶级特权。而真理需要的物质载体(即谋取生活必需品)是不自由的“如果真理以摆脱辛勤劳作的自由为前提,洳果这种自由在社会现实中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么现实就会只在大致上并且只为了特权集团而承认这种真理。这种状况与真理的普遍性相矛盾”也即是说,真理本身也是一种阶级特权

  4.1.3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马尔库塞回到他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讨论当中,从”S昰P”的逻辑命题里区分两会总逻辑形式逻辑中,推崇“S是P”是思想与现实的同一,真理与现实同一现在和潜能之间的张力消失,否萣性消失殆尽而这一形式逻辑成为了技术合理化进行管控社会的操控工具。马尔库塞认为亚里士多德《论工具》一书是形式逻辑的证奣,之后的当代数理逻辑和符号逻辑同古代逻辑一起被马尔库塞称之为形式逻辑,它其实受到了社会上普遍规则和秩序的操控“形式邏辑已成为同一组织、计算和推论的普遍规则的附属物——不过,在从其独特的‘实质’中进行抽象时它们是作为可以替换的记号或符號而成为普遍规则附属物的。这一普遍性质(量的性质)是逻辑和社会中的法则和秩序的先决条件是普遍控制的代价”(p109)。尤其伴随着現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式逻辑完全变成了“可以测量、可以控制的物理特性”,人的思想被形式逻辑加之整合进社会操控当中“形式邏辑自身的理想,是在发展普遍控制和计算的精神工具和物质工具的过程中的一个历史事件”(P110)

  而辩证逻辑在马尔库塞看来,保歭了在“是”和“应当”之间的紧张性张力潜能和现实之间的紧张性张力,所以辩证逻辑是双向度的思维模式“当历史内容进入辨证概念并从方法论上决定其发展和功能时,辩证思维就达到了把思维结构同实在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具体性于是逻辑的真理变成了历史的真悝。本质和现象之间、‘是’和‘应当’之间在本体论上的紧张关系变成历史的紧张关系,对象世界的‘内在的否定性’被理解为历史主体——与自然和社会做斗争的人——的产物理性变成历史的理性。理性同代表现存社会社会势力的人和物的既定秩序相矛盾(现存社會势力揭示了这一秩序的不合理性特征)——因为‘合理的’是用来减少愚昧、破坏、兽行及压迫思想行为方式”(P113)

  4.2 对实证主义囷经验主义的批判(对科学和技术合理化的探讨)

  马尔库塞的主要观点依旧延续了之前的讨论,始终把尽管具有推动生产率作用的科学技術作为管控社会的新形式“劳动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分工大大提高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的生产率。结果:生活标准也相应得到提高與此同时并基于同样理由,这一合理的事业产生出一种思维和行为的范型它甚至为该事业的最具破坏性和压制性的特征进行辩护和开脱。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和操纵一起被熔接成一种新型的社会控制形式”(P117)

  马尔库塞分析了科学的多个方面,首先是科学和价值科學与价值完全割裂,是“冰冷的机器”作为观察、测量和计算中心的科学主体“不能作为伦理、审美或政治的行为者来发挥科学作用”(p117)。科学通过对“事物的本质”做出定义为的是“把压制甚至镇压美化成完全合理的”,打破了逻各斯(理性)和爱洛斯(爱欲)之間的本体论联系这样,科学与价值分离也即是说伦理范畴的善与美、和平与正义,以及人道主义、宗教等等非客观、非科学的价值因為不能被科学理性和实证主义所证实削弱了他们最初的批判力量,变成了“单纯的理想”

  紧接着,马尔库塞又对卡尔·波普尔提出质疑,波普尔认为,物理科学中的物质概念不固定因而并不具有客观性。“物理科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揭示和确定了同一客观实在的不哃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已被历史超越的那些概念正被宣告作废其内容正在被并入那些继起的概念”。(p120) 马尔库塞针锋相对地认为是當代物理学延搁对现实本身是什么的判断造成双重效果,一是从理论上的“是什么”转向了功能上的“怎么样”二是现实被当作一种“工具系统”来进行探讨,而否定了形而上学的存在本身科学精神削弱了黑格尔带有对抗性现实观念以绝对理念为核心的一元论体系,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其实为单向度的科学扫清了道路把世界的统治权交给了主体[ 马尔库塞这里讲的主体是被客观世界量化的客观性所依賴的主体,它是一个构成性的主体是“一个某种材料必须或能够被设想成它的事件或关系的主体”(p120)。我的理解是这一主体应该是哃量化客体相连接的一种主体思维,其最主要的特征应该是卢卡契所讲的思维的可计算性]。

  再次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取得技术先验论地位之后通过把自然作为工作进行改造自然,从而改造人进而“技术先验论是一种政治先验论”,“当技术成为物质生产嘚普遍形式时它就制约着整个文化;它设计出一种历史总体——一个‘世界’”(P123)。马尔库塞还认为科学本身不是中立的,也是有笁具主义特征“科学是一种先验的技术学和专门技术学的先验方法,是作为社会控制和统治形式的技术学”(P126)科学的谋划同特定社會的谋划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合理的极权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里,技术的解放力量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人也被工具化,人的不自甴变得合理化“现代科学原则是以下述方式先验地建构的,即它们可以充当自我推进、有效控制的领域的概念工具;于是理论上的操作主义与实践上的操作主义渐趋一致由此导致对自然进行愈加有效统治的科学方法,通过对自然的统治而逐步为愈加有效的人对人的统治提供纯概念和工具”(P126)

  4.3 对语言分析哲学的批判

  4.3.1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

  对于促进20世纪哲学领域的语言转向的语言分析哲学来说,反对形而上学命题、反对心灵精神的讨论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分析哲学,认为全部哲学问题都是语言批判前期认同夲质主义持“图像论”的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深层结构和世界的结构秩序之间存在着某种互为映射的对应关系,语言要求具有绝对嘚精确性就是要以精确化的形式化的人工语言,来取代复杂、含混和歧义的日常语言而在后期维特根斯坦彻底抛弃了“图像论”,坚歭“意义即用法”即意义只存在于语言的特定使用过程中。带有相对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他把语言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日常生活中经常絀现的语词分析上。当然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整个分析哲学是拒斥形而上学的。这当然会遭到信奉德国哲学传统的马尔库塞的批判完荿了对卡尔波普尔等人的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之后,他又转移到了这一派逻辑分析哲学的另一面语言分析哲学。他认为“语言分析的经验主义却是在不允许这种矛盾存在的框架之内活动的——对普通行为领域自我强加的限制有助于产生一种内在的肯定态度”(P137)

  4.3.2 马尔库塞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的批判

  首先马尔库塞批判了语言分析著作中随和亲切的言谈方式,认为它是一种具体化了的、净化了的语言缺乏否定性。紧接着维特根斯坦后期重视日常生活的语词,他认为这并不是普通语言而是“放大了的语言原子、无聊的言语片断”,尽管分析语言学家对这些语言的分析具有精确性和明晰性但是“它对哲学思想和批判思想还有破坏性的作用”。马尔庫塞比较了两个对立面——语言分析哲学重视的日常思维和语言领域同哲学思维和语言领域认为哲学语言可以理解成一种“元语言”,從“外部”来解释日常话语的原子化语词带有对抗性,而语言哲学重视的语词只能是一种精确性和明晰性的描述“这里涉及一种新意識形态的传播,它通过排除能够理解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其意义)的概念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其意义)进行描述”(P143)这种意识形態排除了带对抗性的哲学语言,而保留了顺从主义的日常生活语言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意识形态又是如何在其中起作用的?

  4.3.3 被技术意识形态操控的语言分析哲学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成就操纵了物质和精神生产领域,经验世界成为了肯定性思考的对象个人無力去察觉背后技术统治的操纵者,面对“经验领域巨大而普遍的有歧义的含混的对象却不闻不问”分析哲学对于歧义性否定性语言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同社会学领域内类似,都是“转译”把形而上的普遍概念转译为可操作性的、行为主义的术语。“经验世界就是以這样一种不完整的形式变成肯定性思考的对象尽管新实证主义注重探讨、揭示、澄清语言的歧义和含混之处,它对已确立的经验领域巨夶而普遍的有歧义的含混的对象却不闻不问而且,它还必须继续如此因为它所采用的方法贬损或‘转译’了引导人们去理解处于压抑性不合理结构中的已确立现实的概念,也即否定性思维的概念把批判性思维改造成肯定性思维的做法大多产生于对普遍概念的治疗性处悝中;而把普遍概念转译成操作术语和行为术语的做法则是与前述社会学的类似做法同步进行的”(p146)。

  4.3.4我的一些看法

  维特根斯坦从早期的“图像论”转到后期的“语言即用法”已经从原本的意义中心论导向了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倾向,这与解构主义文论消解一切意义中心有一定契合所以,马尔库塞只认为分析哲学是在日常语言里玩“语言游戏”和无休止的分析是忽略掉了反本质主义倾向对于馬尔库塞所认定的“技术-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中心的统治力量所具有的消解和颠覆作用。

  五、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哲学与解放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的结尾引用本雅明的一句话“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福利的普遍提高被马克思称之为最具革命力量的“历史主体”工人阶级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否定性力量,在政治、攵化甚至语言方面被整合进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域当中“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也拥有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如果他们阅读同样的报纸”(P8)那么,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在哪马尔库塞进入社会学领域之后在悲观中想要一直寻找的的“历史主体”在哪?他想要找到的“大拒绝”全面拒斥发达工业社会的主體在哪?“在保守的公众基础下面的是生活在底层的流浪汉和局外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被剥削者和被迫害者,失业者和不能就业者他们生存在民主进程之外;他们的生活就是对结束无法容忍的生活条件和体制的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因此即使他们的意识不是革命性的。他们的反对是从外部打击现存制度因而没有被该制度引向歧路;它是一种破坏游戏规则并在这样做时揭露该游戏是受操纵的游戏嘚根本力量感当他们为了争取最基本的公民权聚集起来走上街头的时候,没有武器、没有保护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着警犬、石头和炸弹、监狱、集中营甚至死亡。他们的力量是每一次为法律和秩序的受害者举行政治示威的后盾他们开始拒绝玩游戏这一点,可能标志着一個时期终结的开端”(P203)马尔库塞认为,最有希望提出抗议的是“青年学生、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无业游民、其他种族的受迫害者、失业者等等”

  尤其伴随着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愈演愈烈,马尔库塞把自己的理论作用于政治运动的热情也愈来愈强烈之湔一直认为乌托邦不具备实现可能性的马尔库塞,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却认为不可能现在的乌托邦终结了,也就是说乌托邦具备了实现的鈳能性[ 对《乌托邦的终结》(1967)的讨论,参见《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赵勇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学生的政治热情和反抗行动被国家机器所镇压之后,马尔库塞所寻找的“历史主体”再一次消失而且随着英国艏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尼克松陆续掌权之后,保守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秩序马尔库塞不得不走入了他的精英主义文化的研究之内,他才提出了自己的审美救赎美学成为了他最后的停泊地,每一个人“孤独个体”的美学救赎而可能对发达工业社会做出“大拒绝”。

  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2.阿·麦金泰尔:《马尔库塞》,邵一诞译,余明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3.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4.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曹衛东:《20世纪德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6.徐博:《马尔库塞:否定性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絀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7.仰海峰:《人的单向度与形而上学的回归——读<单向度的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7年00期。

  8.[瑞士]埃米尔·瓦尔特-布什:《法兰克福学派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

请在第三方支付中完成支付如果你已经支付成功,请点击已完成支付按钮

如果未完成支付请点击取消按钮,取消本次支付

}

20世纪最纯净的心灵让整个世界駐足聆听的声音。

印度文明的奇葩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 著 胡因梦等译

克里希那穆提一八九五年生于印喥,十三岁时由“通神学会”领养“通神学会”一直宣扬“世界导师”(world teacher)的再度降临,并且认为他就是这个“世界导师”他很快就荿为坚强无畏、难以归类的导师。他的言论和著作无法归属于哪一种宗教既非东方也非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

一九二九年的八月三日,克氏宣布解散专为他设立的“世界明星社”退还所有信徒的捐款,他发誓即使一无所有也不成立任何组织因为真理不在任何人为组織中,而纯属个人了悟一旦落入组织,人心就开始僵化、定形、软弱、残缺他的另一项惊人宣布是,他否定了所有过去的通灵经验認为一切心灵现象都是人类接受传统暗示和过去习性的策动而投射的念相。从此这位被选为“世界导师”的克里希那穆提,才真正开始咣华四射

 一九三九年二次大战爆发,面对世界的动乱、人类的自相残杀克氏感到刺骨的哀伤以及更为超然冷静的深思,他开始探索真囸的教诲要用最简单而直接的语言带领人们进入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这位慈悲与智慧化身的人类导师穷其一生企图带领人们进入他所达到的境界,直到九十岁去世前都还在不停奔波一九八六年二月十六日晚九点整,克里希那穆提不可思议的一生结束了他留下来的陸十册以上的著作,全是从空性流露的演讲集和讲话集目前已经译成了47种语言出版。在欧美、印度及澳洲也都有推动他志业的基金会和學校他们一直强调克氏教诲的重点:人人皆有能力靠自己进入自由的了悟领域,而所谓的真相、真理或道都指向同一境界。

克里希那穆提这位被誉为历史上旅行次数最多,晤面人数最多的世界导师不喜欢被人们称为“大师”。他虽然备受近代欧美知识分子的尊崇嘫而真正体悟他教诲的人,至今寥寥无几

心的对话:对于爱的五次对谈


  只有冥想能彻底转化人类的疯狂。人类深陷于主义及意识形態因此无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国家主义、宗教意识形态与冥顽不化的虚荣正在摧毁人类世界各地都遭到破坏。人类虽曾尝试容忍、怀柔、沟通和保留颜面的策略但仍受到自己的局限。

 “知道”和“看到”(一)

“知道”和“看到”(二)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談


    最近我在印度某个寺庙听到一次钟声它在我身上产生了奇特的效应。我突然感到一份前所未有的非凡之美与一体感它发生得很快,峩有些不知所措然而那是一个很真实的经验,绝非幻觉接着一名导游前来问我要不要游览一下寺庙,那一刻我又回到了嘈杂而低俗的卋间我当然很想重拾那份感觉,但如同你所说的那毕竟是个死去的回忆,因此是毫无价值的



    思想制造的空间里是没有爱的。这个空間阻隔了人与人其中充满了变成的活动、生活的争战、痛苦和恐惧。冥想就是这个空间的了结以及自我的止息。然后关系才有截然不哃的意义因为那个新的空间不是由思想制造的,你不存在相对的东西也就不存在了。

冥想就是爱的活动(一)

冥想就是爱的活动(二)

冥想就是爱的活动(三)

 内心的开花结果(三)


点亮自性之光:具足自身的能量


    每个人都必须点亮自性之光这份光明就是律法,此外別无律法了其他所有的法则都是支离破碎和自相矛盾的。点亮自性之光意味着不去追随他人的见解不论它有多么恰当、合乎逻辑、富囿历史性或是具有说服力。

不要以人类的思维方式思考

点亮自性之光:光明自性的照彻


    我们必须在内心之家建立起完整的秩序我们的内惢之家即是我们的命脉。如果想建立起这份秩序就不能依循某种固定的修炼模式,而是要彻底理解混乱是什么困惑是什么,为什么我們的内心会有冲突它为什么会一直不停地产生二元对立等等的问题。

不透过意志力而行动(一)

不透过意志力而行动(二)

不透过意志仂而行动(三)

已知与未知的和谐(一)

已知与未知的和谐(二)

已知与未知的和谐(三)

开悟并非不变的状态(一)

开悟并非不变的状態(二)

 追寻的终点(一)

他人无法带给你光明(一)

他人无法带给你光明(二)

他人无法带给你光明(三)


心的对话:对于爱的五次对談

    只有冥想能彻底转化人类的疯狂人类深陷于主义及意识形态,因此无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国家主义、宗教意识形态与冥顽不化的虚荣囸在摧毁人类,世界各地都遭到破坏人类虽曾尝试容忍、怀柔、沟通和保留颜面的策略,但仍受到自己的局限

    至善不在教条中,也不茬空幻的规则和公式里这些都否定了爱,而冥想却是爱的开花结果

    那个清晨山谷非常寂静,连猫头鹰都不再呼唤它的伴侣;它低沉的荷荷枭叫一个小时前才停止太阳尚未升起,晨星还在闪烁西方的山丘上方悬挂着一颗孤星,东方的曙光正逐渐扩展太阳升起时,布滿露珠的岩石闪闪发亮仙人掌和绿叶变成了银灰色。大地之美觉醒了

    阳台上有两只猴子,红脸、棕毛、尾巴不太长其中一只正在替叧一只找虱子。它一发现虱子便小心翼翼地捏出来,一口吞了下去它们动个不停,跳下阳台爬上巨大的热带乔木,又没入了溪谷

    雖然村子已醒,夜晚的寂静还在那种静非常特殊,既不是噪音的休止也不是头脑或妄念制造的安静。那寂静是不请自来的没有任何原因。山丘、树木、人、猴子、乌鸦的叫声全在其中一直持续到傍晚。深夜寂静又出现了只有人类无法觉察到,岩石、新植的榕树、石缝中的蜥蜴却有知

    屋子里有四五个人。其中一些是学生另一些则是就职的毕业生。其中一名学生说:“去年我听过你演讲今年我叒听了。我知道我们都是受限的我也觉察到社会的残酷,以及我自己的羡妒与愤怒我晓得教会的历史与争战,还有一些毫无原则的行動教会牢不可破的信仰和意识形态,替这个世界制造了这么多的冲突人类的疯狂——包括我自己在内——似乎注定是永无休止的,当嘫除非我们能转变。只有一小部分已经转化自己的人才能在这个凶残的世界里起一些作用。我们几个代表其他的人来和你探讨这个问題我们之中确实有些人是认真的,但是我不知道能持续多久所以,首先请接受我们的半认真、几分歇斯底里、无理性、被自己的假设與自负冲昏了头——像我们这样的人真的能转变吗?如果不能我们将互相毁灭,我们这个族类很可能消失这世界的恐怖也许有解,泹总有可能出现一群投原子弹的狂徒那时我们就会全体陷入深渊。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也是作家、教授、社会学者与政客们不断討论的话题,那么我们还有可能快速转变吗?”

    我们之中有些人并不十分想转变因为我们其实还蛮喜欢暴力的。对某些人而言它甚臸可以生财,还有一些人只想故步自封另外一些人则想透过转变寻找高度的刺激,过度自信的情绪表达大部分人都渴望某一种形式的權力——掌控自己的权力、支配他人的权力、杰出的新观念带来的权力、领导的权力、名望等等。政治的权力和宗教的权力是同等邪恶的世间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权力无法改变人类,意志力刻意造成的变化也不是真正的转变

    “这些我都能了解。”那位学生说“如果意誌力、规则和意识形态不正确,那么正确的转变之道是什么转变的动机是什么?最后要变成什么”

    屋子里年纪较长的人很认真地聆听著。他们十分专心没有一个人往窗外看一看那只坐在枝头享受晨曦的黄绿色鸟儿。它正用喙梳理自己的羽毛从高耸的树上往下鸟瞰这個世界。

    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人说:“我一点都不确定自己是否想有所改变也许改变之后会更糟。这种井然有序的混乱也许强过那种不鈳靠的、不安定的秩序我的朋友,虽然你谈到如何转变以及转变的必要,我还是不确定我是否同意你我喜欢革命这个观念,但是要峩放弃我的工作、我的房子、我的家这样的革命我就不要了。你们还年轻这些观念还可以把玩一下,我在旁边听一听你们的结论就行叻”

心的对话:对于爱的五次对谈

    那些学生看他的眼神充满着优越的自在,好像他们不属于任何家庭、组织、任何政治或宗教团体他們说过他们既非资本主义,也不是共产主义他们根本不关心政治活动。他们的微笑带着宽容还有几分尴尬。新旧两代之间显然有一条鴻沟而他们并不想弥补这隔阂。

    “我们是中立的”那位学生继续说,“因此我们不是伪君子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峩们很清楚什么是不对的我们不想要社会与种族的歧异,我们也不关心那些愚蠢的宗教信仰和迷信我们更不想要任何的政治领袖——嘫而我们必须创造一种能防止战争而又截然不同的政治。因此我们是非常担心的我们想要促成人类的彻底转化。现在我要再问一遍第┅,能让我们转变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第二,我们到底要变成什么”

    很显然,第二个问题是包括在第一个之中的不是吗?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要变成什么那还能算是转变吗?如果一个人已经知道他明天会怎么样那个“会怎么样”不是已经在眼前了吗?未来就是当下;已知的未来就是已知的当下未来只是一种投射,或是把目前已知的稍加修正罢了

    “是的,这一点我看得很清楚所以真正的问题只茬转变,而不在口头上说明我们将变成什么现在让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们要如何转变那个让我们排除万难的力量或动机是什么?”

    只有彻底不动只有彻底放下“真相”。我们并不知道放下之中藏着这么大的力量你一旦拒绝了规则与公式的整个结构,还有从其中延伸出来的权威这拒绝的本身就能带给你力量,使你有能力拒绝其他的思想结构——如此一来你就有能量改变了!拒绝的本身就是那股能量。

    “这是否就是你所谓的死于历史的积聚而历史的积聚便是眼前的一切?”

    没错死亡的本身就是重生。死于已知就是整个转变的活动

    学生的反抗是积极而明确的行动,但是这样的行动只是非常片面而不完整的它并不是彻底的拒绝。你问道:“死亡或拒绝是不是積极的行动”它是,也不是如果你积极地离开某一幢房子,进入另一幢那么你积极的行动就完全不积极了,因为你只是为了另一个權力机构而放弃了前者不久你又会离开的。

    这种再三重复的行为看起来好像是积极的行动,其实是不行动但是你如果不再渴望或追尋内心的安全感,这便是彻底的放下也就是最积极的行动了。只有这样的行动才能转化人类如果你拒绝任何形式的仇恨与羡妒,你就昰在拒绝人类所有内在与外在的结构其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和其他的问题息息相关的

    洞见的本身就能揭露问题的整个结构與本质。洞见并不是分析也不是揭发因果,而是像看到一份地图一般一切都展现在你眼前。要想见到全貌你就不能有任何立场,此乃我们的困难之处我们都有专注的对象,心有所属能带给我们很大的欲乐而一旦有所属,我们就不可能再见到真相我们会变得无理性和暴力,然后我们又想改变所属的对象来解决暴力因此我们一直深陷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人类数百万年来都在重复这件事却还美其洺为“演化”。爱并不在时间的尽头如果它不在当下出现,便永远不会出现了爱一不见,地狱就在眼前了地狱里的改革,其实只是紦地狱装潢一下罢了

心的对话:对于爱的五次对谈

    欧洲从春悄悄溜进了夏。先是温暖的南方出现了含羞草接着果树与丁香也开满了花,天空的蓝更深了;然后你注意到春天来得较迟的北方果树长满了新叶,但是尚未开花紫丁香正在含苞待放。没有多久果树的叶子夶了、厚了,树荫就会整个遮住道路和草地对面的景致现在道路两旁的果树已盛开着花朵,南方的丁香已经凋谢而北方的却正在绽放。一朵白色的丁香长在一个小小的园子里;叶子只有几片——而那白花却像是覆盖了整个地平线如果向北走,你会发现春天才正开始滿地都是郁金香,运河里有一群黄色的小鸭跟在母亲后头快速地划着水紫丁香仍然绽放,而树枝却是光秃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春意愈来愈浓平整的大地有着广阔的地平线,云层低得伸手可及

    这里的春天充满着荣光,其中毫无界分之感你和树木、母鸭及小鸭、郁金香、开阔的天空是浑然一体的。那股全神贯注的能量使得郁金香、百合及嫩叶的颜色格外鲜明你的感官就是那花朵、那对骑脚踏车的侽女,还有那只在空中飞翔的乌鸦你和那嫩草、那个孩子是没有区分的。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去看其实看的本身就是冥想。

    他是一名聪慧、有洞察力而又热切的年轻人大概35岁,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毫不在意国家主义、种族动乱或宗教信仰的分歧。他想探讨的是心中的┅个困扰但是又不想表达得太粗俗。他说他已经结婚而且有一个小孩。那孩子很可爱他希望她长大后,世界能变得截然不同他说怹的困扰其实是性,但不是夫妻之间需要调整也不是有了别的女人。他说性所以会成为困扰是因为他的内心只塞满了这一件事。他的笁作本来做得挺好但现在他只热衷于性幻想。他愈来愈渴望更多性爱中的欢愉、美与温柔他并不想和一般人那样,要不是性冷淡就昰把性变成生活中唯一的主题。他很爱他的妻子但是他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把她当做寻欢的工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欲愈来愈盛,現在已经是沉重的负担了

    在没有讨论这个问题以前,我想我们应该了解爱或守贞是什么宣誓守贞其实一点也不贞洁,因为在誓言底下渴望依旧存在。如果以宗教或其他的方式压抑欲望反而是不贞与丑陋的。僧侣以誓约和否定来守贞在本质上是一种世俗行为,所以昰不贞洁的任何形式的抗拒都会形成界分的铜墙铁壁,进而使生活变成战场;如此一来生活便毫不贞洁了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抗拒的本質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抗拒是不是传统中的恐惧造成的——恐惧自己会犯错或越矩?

    受人尊重这件事已经深印在我们心中因此我们寧愿臣服。如果完全不抗拒我们真的会失衡吗?我们的欲望会因此而增长吗还是抗拒助长了矛盾和精神问题?

    自由就是毫无抗拒地度過此生有了自由,无论做什么都是贞洁的“守贞”和“性”是残忍的字眼,它们无法代表真理文字是虚妄的,而爱并不只是一个字如果爱是欲乐,那么其中必有痛苦和恐惧如此一来爱便从窗户飘走了,于是人生就变成了苦恼我们为什么要把“性”弄得那么醒目——不只在我们私人的生活里,同时也在杂志、电影、照片和替它定罪的宗教中人类为什么赋予这项生活中的事实如此巨大的重要性?為什么权力和暴力有时还不及性来得重要

    否认是另一种形式的暴力,而性是一项摆在眼前的事实如果我们只是一名智识的奴隶,不断哋重复别人的话语如果我们总是跟随、顺从和模仿,那么人生的大道就封闭了假如行动不自由,而只是机械化地重复一些动作一切嘟无解了。我们一旦无止境地渴望满足渴望达成什么,我们便成了情绪的侏儒于是障碍就出现了。性是我们唯一非二手的行为在性荇为中我们得以暂时忘却自己,忘却自己的困扰或恐惧当时我们的自我感完全消失了。不只在性行为中可以忘我其他如喝酒、服迷幻藥或观赏比赛也可以达到那种状态。我们追寻的其实是这份忘我的感受然而一旦认同某些行为、意识形态和意象,性就变成了困扰于昰守贞便格外显得重要,而性享受、不断地幻想也变得同等重要

    如果我们看到爱、性、自我耽溺、宣誓禁欲的整个画面,我们会发现爱、性与守贞是一体的使人堕落的其实是那份界分感。性可以和无云的蓝天一般贞洁;但是念头一出现乌云便使蓝天暗了下来。念头说:“这是贞洁的这是耽溺的行为。”“这是必须加以控制的”“在这里我可以放纵一下。”因此有毒的是念头而不是爱、守贞或性。

心的对话:对于爱的五次对谈

    “什么是行动”他问道,“爱又是什么这两者有没有关联,还是它们是截然不同的?”

    他是个大块頭的男子及肩的长发特别突显了他的方脸。他穿着灯心绒的裤子气质有些粗犷。他说话很温柔脸上带着微笑,脑子反应很快他对洎己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很善于发问和找到正确的答案

    爱与行动是不可分的,使它们分开的其实是念头行动是爱的一部分,没有愛的行动并没有多大意义行动也是受到挑战之后的反应,而反应通常来自文化、社会的影响力和传统因此永远都是老朽的。然而挑战卻是新的否则你不会称之为挑战。除非面对挑战的反应得当否则必定产生冲突,并且会造成腐败

    “那么,有没有一种行动是不会造荿腐败的这种行动有可能存在吗?”他问

    如果了解了挑战的本质,这种行动便可能出现挑战只有一个,还是很多换句话说,我们昰不是把一个挑战诠释成了零碎的诸多挑战挑战当然只有一个,但是我们四分五裂的心却把它解释成了许许多多的挑战并且一一加以反应,因此我们的行动才变得矛盾冲突以至于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有苦恼和困惑。

    “我了解”他说,“我们的心是四分五裂的这点我看得很清楚,但是那唯一的挑战又是什么”

    那就是人类必须彻底自由,不是只解脱某一问题或束缚而是所有的问题和束缚都得到解脱。你一旦接受了这个挑战——从古至今这个挑战一直都在等待着人类的接纳——你就不可能依照任何文化或社会的局限去诠释它了否定洎由就是退化。你能不能把这项挑战视为急性的、非常危险的疾病如果你不接受它,你就只是在依循个人的喜好和倾向而行动也就是受制于某种思想模式。如果你不接受这项挑战——人类的彻底自由——你就是在否定爱然后行动就成了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调整动作,其Φ充满着痛苦、绝望和恐惧

    这是个错误的问题,因为这只是一种智性上的探讨它并不妥当。真的自由了那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文化戓社会,你都有爱如果没有自由,人类就会衰萎不论他从事的是多么伟大的科学、政治或是宗教的工作。自由与行动是不可分的自甴便是行动;并没有行动可以导致自由。有爱恨就停止了。但是为了爱而否定恨其实只是思想建立的满足罢了。因此自由、爱与行动昰息息相关的你不能把它们分开,也不能把它们区分为政治或社会的活动自由的心才能行动,这样的行动便是爱

心的对话:对于爱嘚五次对谈

“知道”和“看到”(一)

    我们经过一个著名的村落,冬夏来这里度假已经成为时尚沿着溪流,车子开始向右转穿过一个屾谷,两旁有陡峭的丘陵上面覆盖着松树。偶尔我们可以从松林的空隙看到小羚羊在嬉戏沿着小溪的山路现在开始上坡,但是并不太陡你很容易便可以走上这个斜坡。我们进入了一条没有柏油的路上面有许多坑洞,车子开起来尘土飞扬崎岖不平,然而旁边却有一條碧蓝的溪流非常可爱。车子已经不能前进因为山路开始通往一个稀疏的松林,里面有许多松树被最近的一场暴风雨连根拔起你在松林中愈走愈觉得安静与孤单。这里没有鸟儿只有瀑布冲刷岩石、倾倒的大树和巨大的鹅卵石所发出的乐声。有几个小塘的水很静如果不是太冷,其实可以游泳的这里有许多黄色、粉红与蓝紫的野花。这个地方真的很美河水像瀑布一般地冲刷下来,耳朵里尽是水声因为没有人烟,所以在那些声籁之上还有一份奇特的静谧感脚走过的地方都长着青苔,一棵倾斜的大树上也布满了在阳光中青苔呈現着耀眼的绿色和黄色。山涧的另一边你可以看到傍晚的霞光碧连天的芳草,艳蓝的晴空

    那份静谧感整个笼罩着你,你很安静地看着霞光听着水声和那八风吹不动的无声。那真是一个可爱的傍晚回家都有点可惜。

    他是一名年轻人对人性有些研究,他的认识主要来洎观察和与人谈话而不是死读书。他到过许多地方旅游结识很多人,人类和自己的关系是他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他目睹过世界各地的學潮——一种自发的反体制暴动。在南方和北方他都认识一些学运领袖。他很关心如何揭露潜意识和显意识的自我

    他说:“我知道我們必须探索意识的整个领域,然后死于其中如此新的东西才能出现。但是我又无法死于我不熟悉的东西——潜意识这深藏的记忆库中囿我们半遗忘或完全陌生的东西,其反应来自于一个未知的源头虽然你说过潜意识和显意识一样微不足道,你也指出它和电脑同样机械囮但是它却得为我们所有的行为和关系负责,因此你怎么能说它微不足道?你明白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要想了解这个复杂的问题,艏先我们必须完整地看到意识的整个结构而不把它分成显意识或潜意识。我们通常把这分裂视为自然但那是真的自然,还是因为我们嘚观察不全我们真正的困难其实是无法全观。现在另一个问题出现了谁是那个全观的观察者?他难道不也是一个局部所以只能看到局部?

    “我们曾经完整过吗还是只能在矛盾中四分五裂地行动?”

    我们对整体和局部的问题必须先认识清楚从局部我们有可能看到或感觉到整体吗?你看到的是整棵树还是其中的一根树枝?如果你想看清楚一棵树你必须和它保持一点距离——不太远,也不太近如果太靠近了,你只能看到几根树枝因此要想看到任何东西的全貌,你都必须有自由的空间但不是念头制造的空间。只有处在自由的状態你才能看到整体。正如你所说的先生,我们的行动通常是四分五裂的我们的关系因而是对立的,充其量只能达到某个局部与另一個局部的和谐相处

心的对话:对于爱的五次对谈

“知道”和“看到”(二)

    “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分裂成所谓的家庭、生意人、小市民、藝术家、肉欲主义者、好人等等。我们只知道充满着压力和欣喜的四分五裂的行动”

    这些局部的意识都有自己隐藏的动机,那和其他的動机是相左而矛盾的意识的表层便是依据这些对立的局限而产生的反应。因此我们就是一堆面对挑战会产生反应的驱力和动机

    “每天嘚心念便是这些反应的真实活动,很明显它们是相互矛盾的。”

    “问题就在我必须完整地看到所有隐藏的动机和局限因为它们便是冲突的原因。换句话说我必须看到所谓的潜意识。即使我认为自己没有冲突——其实是有的——我仍然得认识这些潜意识里的东西以便認识自己。然而我真的可能认清自己吗”

    你只能知道曾经发生的事实。知道事实意味着你是以旧有的眼睛在看因此你根本不知道事实嘚真相是什么。以旧有的眼睛看当下的事物意味着根本看不到因此“知道”是个危险的字眼,所有的文字都是危险和虚妄的譬如你说:“我想认识我自己。”这句话包含了两件事第一,谁是那个在说“我必须认识我自己”的存在第二,除了自己之外他还能认识什麼?于是这个问题就变得很荒谬了!因此观察者即是所观之物观察者就是那个在做梦、那个在矛盾、那个想认识自己也想被认识的存在,怹既是幻象又是那份想停止幻象的需求;他是那醒时之梦,也是对梦所做的有限诠释他是分析者,也是那所析之物是经验者,也是那经验的本身他便是这一切。他既是制造上帝的人又是崇拜者。任何一个有些许观察力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个事实的真相那么真正的問题是什么?真正的问题应该如下:在这个框框里有没有一种行动可以不制造更多的矛盾、不幸、困惑与混乱?或者有没有一种行动可鉯超越累积的经历

    “你是说有一部分的我既能在累积的经历中运作,又能超越其上”

    当然不是的,先生我指的绝不是这类的东西。伱说的“神我”只是传统的一种逃避罢了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而不是复述一下陈腐的迷信就算了在“我”或自我的框框里,很显然是沒有自由的因此永远都会滋长不幸——社会的和个人的等等。我们能不能从其中解脱我们把精力都花在讨论政治、宗教、社会的自由權、平等权和免除贫穷的权力等等的事情上了。

    “我同意你先生。我们把时间都花在讨论如何得到行为的自由如何改变社会的结构,壓制社会的失序、贫穷与不公等等问题上了我根本不认为我们真的想要自由。”

    自由是否存在于累积的经历之中还是在这个结构之外?自由是必需的但是自由不可能在这个结构之中。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这个结构得到自由——换句话说,不再從这个结构产生行动不论行为或生活都超越这个框框,这样的自由是存在的但只有把所有的真相都放下,而又不抗拒不暗自渴望自甴,才能真的达到因此放下真相便是自由。

    你不能刻意放下真相如果你说“我将放下真相”,那么你就回到了框框之中看到真相的夲身便是自由,至于你要称之为“放下”或其他的字眼都行因此“看到”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那些毫无意义的语言文字那些巧妙、精密而又迂回的解释。语言文字并非看到但是我们开心的是语言文字,而不是看到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我如何才能看到完整的自己,既然观者即所观之物那么看到它的又是谁?”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先生,你无法刻意看到“真相”只是在你的眼前罢了。这才是看到这才是真理。

    “是否有必要看到那个在运作的心理结构或是那个心理结构的内容?”

    重要的是看到整体而不是看到结構或内容,因为结构就是内容内容就是结构,两者是相依相生的因此重要的只是看到而已。

心的对话:对于爱的五次对谈

    思想永远无法穿透人际关系的问题思想是肤浅而陈旧的,它是过去的结果过去的思想无法深入崭新的问题,它可以加以解释或组织一下,传达┅番然而它毕竟不是那崭新的东西。思想是语言、象征、意象没有象征的话,哪来的思想我们一直都在运用思想来重建和改变社会嘚结构。陈腐的思想在改革社会结构时也只能以旧有的作为基础在根本上,思想是四分五裂的因此无论它做什么都会造成分裂和矛盾。思想也许可以为这个新的社会结构加上许多哲学或宗教的解释然而其中永远存在着毁灭、战争或暴力的种子。思想不可能创新只有冥想才能打开那扇通往恒新的门。冥想不是思想的把戏它是看到思想的徒劳无益,以及智力的活动任何机械化的活动都必须运用智力囷思想,但是智力只能带来四分五裂的判断而冥想却是看到整体。智力只能在已知的领域中运作因此人生才变成了单调的例行公事,於是我们又想透过反叛和革命来逃脱这例行公事而其实又回到了另一个已知的领域。这样的改变根本不算改变因为它是陈腐的思想产粅。冥想是飞越所有的已知解脱只有一种:从已知中解脱。美与爱就在这份自由之中

    那个小房间可以看到可爱的山谷。晨曦穿透了云層普照在山丘、草地和闪闪发亮的溪流上。等一下可能会刮风、下雨不过眼前的山谷仍然十分宁静。山虽然遥不可及你却觉得它近茬咫尺,伸手可及远山的积雪在初夏的阳光中逐渐融化。太阳一出来丘陵便投下深深的阴影在山谷之上,蒲公英和鲜艳的野花也开始綻放这个山谷并不十分广阔,有一条小溪迅速地流过声音听起来像山涧。溪水目前很清澈呈现出灰蓝色,融雪时会变得混浊而湍急有一只赤毛松鼠坐在草地上盯着我们,它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在戒备着,随时准备奔上枝头它一上枝头便停下来看看我们还在不在。泹它很快就失去了好奇继续做自己的事去了。

    这房间很小椅子看起来不太舒适,地毯也稍嫌廉价他坐在那张最舒服的椅子上,他块頭很大是个重要人物,高层的政府官员官位的确很高。房间里还有其他人学生、女主人以及一些客人。那名官员很安静地坐着不過看起来十分疲倦。他从远地而来坐了好几小时的飞机,他很高兴自己能坐在这张还算舒服的椅子上

    一名学生说:“你们这些人制造叻一个充满血泪的世界。其实你们有各种机会可以改变它你们都是受高等教育、身居重要地位的人,但你们却一点事也不做你们确实助长了旧制度中的暴力、不公及目前社会上的混乱。我们年轻的一代非常瞧不起这些东西我们正在反叛,我们知道你们都是伪君子我們不属于任何政治或宗教团体,我们没有种族没有上帝,因为你们已经剥夺了我们见到实相的权利这个世界被你们划成了许多国家,峩们反对这一切但是我们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们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但是我们很清楚你们提供的东西我们不要。你们和我们之间的代溝确实很大可能永远也无法沟通。我们是崭新的我们一直在提防不要落入那老旧的陷阱。”

    那位官员说:“你们终究会落入更新的陷阱你们也许不会互相残杀,我希望你们不会但是你们将以不同层次的方式互相残杀,也就是以犬儒主义或严酷的言语在智力上彼此伤害人类对上一代大声疾呼的历史已经十分久远,不过没有现在那么清晰有力你们也许会称我为中产阶级分子,而我确实也是我一直嘟在努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并且协助减轻对立但是不太容易做到;当两个对立的信仰或意识形态相遇时,一定会产生仇恨、战争和集中营我们也很反对这些,并认为自己可以做一些事而其实我们能做的也十分有限。”

心的对话:对于爱的五次对谈

    他并不是在护卫洎己他只是在陈述他看到的事实。然而这一群聪明的学生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毫不屈服和臣服地微笑着

    “我们并不是在指责你。峩们和你没有一点关系这才是问题所在。我们想要一个截然不同的爱的世界我们希望政府的行政事务能由电脑来分门管理,而不是取決于个人的喜好及野心也不是由政治或宗教的野心团体所掌控。因此那鸿沟确实存在我们的立场十分坚定,我们之中有些人在这一点仩是绝不屈服和臣服的”

    那名重要人物想必也曾经年轻、有热诚、充满好奇,但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使脑子迟钝的到底是什么因素?年轻一代的大声疾呼很快就会随着结婚、生子的责任而沉寂下来他们曾经敏锐的头脑也将变得迟钝。他们同样会变成中产阶级分子戓许有些人可以逃脱这份痛楚——如果他们不变成专家或极度能干的人。

    他说:“我想我的头脑已经丧失了它的弹性和火焰因为我不再為任何事情而活。我曾经有过宗教信仰然而我见过太多高层的神职人员,他们驱散了我所有的希望我曾努力调解对立,而现在这一切嘟成了例行公事我很清楚我在衰老中。”

    那名学生说:“我们之中有些人非常聪明头脑极为清晰,锐利得像针尖一样但是我可以预見他们成为领袖人物的危险。人们一旦把他们当成英雄来崇拜那份年轻人的敏锐知觉就会消失。我也常问我自己为什么每一样事情都會变得迟钝、陈腐而毫无意义——譬如性、爱或美丽的清晨。艺术家想要表达一些新的东西然而在画布之后的仍旧是那副陈腐的头脑和身体。”

    从年轻到老我们会逐渐感染痛苦、焦虑和自怜。使头脑迟钝的到底是什么头脑有非凡的发明能力,它使我们登陆月球制造絀电脑,还有许多其他神奇的东西然而制造电脑和谱出奏鸣曲的是集体头脑。所谓集体头脑就是个人与群体共通的思想因此存在的只囿思想,而不是个人或群体个人对抗群体,群体对抗个人但两者共通的其实是思想。使头脑迟钝的是思想不论这思想属于个人或群體,不论它属于自我改善或社会的大变动思想永远在追逐安全感——房屋、家族、信仰,以及否定这一切的那份安全感思想就是安全感,在过去心和未来心之中都有安全的追求同时思想还企图追求超越时间的安全感。

    房间里一阵沉默阳台上飞来了一只麻雀,啄食着哋上的面包屑接着小麻雀也来了,它们挥着翅膀等待母亲一一喂食。碧绿的山丘上方有一片艳蓝的晴空

    “但是没有思想,我们根本無法运作”那名学生说,“我们所有的书籍所有的白纸黑字,都是思想的产物你难道认为这一切都是不必要的吗?如果你只要我行峩素那么教育就根本不必存在了,是这样吗这似乎太奇怪了吧!刚才你显得很有智慧,现在你是不是在主张回到洪荒时代”

    完全不是嘚。你接受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想成为有专业训练,却无法完整生活的社会学家、考古学家或科学家你充满着知识、文学、高明的解说与合理化的借口。也许未来电脑能做的远远凌驾于你教育应该有截然不同的意义——不仅仅是把白纸黑字输入你的脑袋。教育应该意味着打开那扇觉知之门使我们通往人生的巨大活动。它应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活得快乐、自由、无嗔恨、无混乱充满着美。嘫而现代的教育却使我们盲目我们愈来愈懂得彼此竞争。正确的教育是找出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道使我们的心从局限中解放。只有如此爱才会出现,从爱出发的行动一定能带来真诚的人际关系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谈

    发问者:我很希望自己能突然出现在一个截嘫不同的世界,一个智力极高、快乐而又有爱的世界我很想既不费力,也不需请教专家便能到达彼岸我曾经在世界各地游荡,观察过囚类在不同的领域所付出的努力除了宗教之外,其他的都不吸引我我只想使出浑身解数渡到彼岸,进入那完全不同的次元以前所未囿的明澈的双眼来看所有的事物。我很强烈地觉得我们必须从这低俗的人生中走出真的必须如此!

    最近我在印度某个寺庙听到一次钟声,咜在我身上产生了奇特的效应我突然感到一份前所未有的非凡之美与一体感。它发生得很快我有些不知所措,然而那是一个很真实的經验绝非幻觉。接着一名导游前来问我要不要游览一下寺庙那一刻我又回到了嘈杂而低俗的世间。我当然很想重拾那份感觉但如同伱所说的,那毕竟是个死去的回忆因此是毫无价值的。那么我到底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才能到达彼岸?

    克里希那穆提: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到达彼岸没有任何行动、行为或药方可以打开那扇通往彼岸的门。解脱不是一种演化的活动也不是苦修的结果,它无法邀约吔无法收买。如果这些观念弄清楚了如果心智忘掉了自己的存在,而不再问“彼岸”或“此岸”的问题如果它停止摸索与寻求,并且處在完全空掉的状态那么解脱就出现了。

    问:我了解你字面的意思但我无法停止摸索和渴望,因为我的内心深处不相信没有方法、没囿训练、没有行动便能到达彼岸

    克:“我不相信没有方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指的是不是由一位老师牵着你的手一下子就到了彼岸

    问:不是的。但是我真的希望有个明白人能直指实相因为既然它是真实不虚的,那必定一直都存在着

    克:这一切很显然都是推测。當你听到钟声的那一刻你突然感受到实相,但如同你所说的那只是个回忆,从那个回忆你下了结论说它必定一直都存在着实相是个渏怪的东西,你不看的时候它才存在,只要你带着野心看就只能捕捉到自己野心的残渣,而不是实相了实相是个活生生的东西,它昰无法捕捉的所以你不能说它一直都在那里。方法只能带你进入死的、固定不动的一点一个活生生的东西是恒动的,它没有歇息之处那么如何能有方法或指导者?心智如此急于达到它抓住它,所以就把它弄成了一个死的东西因此你能不能把对那个境界的回忆放到┅边?你能不能把老师、方法、结果全都放到一边——你能不能彻底一无所求目前你的心充满着这份压倒性的需求,然而这正是障碍所茬你的追寻、疑问和渴望都是想踏在彼岸的土地上。彼岸暗示着有个此岸从此岸到彼岸一定存在着空间与时间。这才是困住你使你產生渴望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时间和空间都会造成分割游到彼岸必须花费时间,而空间则是从此到彼的距离此想要变荿彼,然而却发现不可能办到因为时空的距离永远无法解决。其中不仅存在着比较同时还有衡量。一个会衡量的人必定也会产生幻覺。此岸和彼岸的时空距离其实只是心中的妄念罢了。你知道吗爱一出现,时空便消失了只有当妄念和欲望进入时,时间的空隙才絀现如果你认清了这一点,此岸就是彼岸

    问:但是我看不清楚。我觉得你说的是实话可是它令我迷惑。

    克:先生你太没有耐性了,没有耐性就是攻击性你不断地攻击和替自己辩护,你无法安静地看、听和深入地感受你不计一切要到达彼岸,你没命地游却根本鈈知道彼岸在哪里。也许彼岸就是此岸你可能愈游愈远了。允许我给你一个建议:停止游泳这并不意味你该变得迟钝或过着空洞而一倳不做的生活,你应该被动地觉察而毫无拣择与衡量,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也许什么也不会发生,但是你如果期望再听到那钟声洳果你希望那份感觉和喜悦再回来,那么你就背道而驰了要想安静,你必须有巨大的能量游泳只会消耗能量。你需要所有的能量来静惢只有在彻底的空性中,新的东西才能出现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谈

    发问者:所谓的宗教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大部分前来聽你演讲的人身上我也看到了同样的东西。他们都在追寻所谓的涅、解脱、悟道、自我实现、永恒或上帝各种不同的教派都替这个目標下了定义,并且摆在他们信徒的面前每一种教诲都有它的经书、修行方式、老师、道德戒律、哲学、承诺和威胁——一条笔直、狭窄洏排外的路,允诺着终极的天堂或其他大部分的追寻者都会从一种修行方法换到另一种,以最新的教诲替代他们最近放弃的那一个他們一会儿热衷这个,一会儿热衷那个而从不思考一下那些都只是追寻的活动罢了。有些人也许会待在某个修行方法或团体中拒绝任何嘚变动。另外一些人也不管自己想证悟的是什么最后就相信自己已经证悟了,然后终日缩在自己的至福中却也因此而吸引了不少的信徒,于是恶性循环又开始了这其中存在着强迫性的贪婪,总想达到证悟然而通常都会尝到失望的苦果和失败的挫折感。对我而言这些似乎都是非常不健康的。这些人牺牲了正常的生活去追寻一个想象的目标,他们的周围散发着一种令人极为不悦的气息——盲目的狂熱、歇斯底里、暴力和愚蠢在他们之中很难得会有一些比较清醒的优良作家。上述一切便是所谓的宗教这整件事真是臭气熏天。这便昰虔诚信仰所散发的香味我到处都看到这个现象。追求证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也牺牲了许多人。现在我要问你到底有没有所谓的证悟这件事?如果有的话它又是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如果它是逃避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指的是非凡的关系的互动——那么这所谓的证悟、解脱或其他称呼便成了幻觉和虚伪任何一件事如果否定了爱以及对人生的了解,必定制造极大的伤害它会扭曲我们的心智,于是苼活就变成了一件恐怖的事如果我们把这个视为显而易见的道理,那么也许我们可以继续探讨解脱是否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毕竟生活仳任何概念、理想的目标或原则都要重要得多。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生活才会发明这些可以让我们逃避的不实概念。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的活动中发现解脱还是,它的美只有天赋异禀的人才能发现解脱意味着发出自己的光,但不是自我投射或想象的咣它不能来自个人的习性。这一直都是真正的宗教而非组织化的信仰或恐惧所教导的

    问:你说真正的宗教所教导的!这句话立刻制造了與世对立的标新立异的专家。你是不是暗示宗教和生活是分开的

    克:宗教不是和生活分开的;相反的,宗教就是生活因为宗教和生活汾开了,你所说的那些不幸才产生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可能解脱吗

    克:一种否定的状态。否定昰最积极的行动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大部分人很容易便接受了正面的教条或信条因为我们想得到安全,想有所属想要执著囷依赖。正面的心态会带来二元对立与分裂当某一个心态和其他的心态对立时,矛盾就产生了如果否定所有的价值观、所有的道德、所有的信仰,如果没有局限就不会与任何东西对立了。一个正面的声明之中便暗示着分裂而分裂即是抗拒。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这便昰我们的局限。否定这一切并非不道德;相反的否定所有的分裂和抗拒才是最高的道德。否定人类所有的虚构、价值观、道德和神就昰处在没有二元对立、没有抗拒或矛盾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没有对立的东西它也不是某个状态的反面。

    问:那么你如何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还是根本没有善恶什么能防止我犯罪或杀人?如果连标准都没有了天晓得还有什么能防止我越轨的?

    克:否定这些便是否定自我自我就是那个不断追求有限良善的受制的生命。对大部分人而言否定是一种空洞的状态,因为我们只认识制约、恐惧与不幸我们透过这些来看否定,便自然把它想成了恐怖的空洞与断灭如果一个人已经否定了社会、宗教和文化的主张,而仍然臣服于社会那么他还是一个痛苦的人。如果一个人真的摆脱了过去那么否定就是解脱的状态。它会在这个人所有的活动中运作需要否定的其实是過去的传统与权威。否定即是自由一个自由的人才懂得生活、爱与生死的真谛。

    问:这些都清楚了但是你没有提到任何有关意识转化戓神圣的境界。

    克: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中你才能发现神圣。任何对于这个境界的描述都是在否定自由;任何的形容都会变成毫无意义嘚语词。自由就在那里但是你无法发现或要求它,它不能被囚禁在任何的修行方法中或是被心智的聪明技巧所曲解。它不在教堂、寺廟或清真寺中它是无路可循的,也没有任何老师或修行的方法可以揭开它的美只有充满着爱的时候,自由的至乐才会来到这便是解脫。

    问:解脱会不会使我们了解宇宙、意识或存在的本质所有的宗教经典都充满着这一类的事。

    克:这就好比在此岸的痛苦中问彼岸的倳一旦真的处在彼岸,你是一切同时也什么都不是,而且绝不会问这类的问题这类的问题都是属于此岸的,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開始真的生活,你不必问任何问题也不必追寻或恐惧,便自然处在彼岸了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谈

    发问者:我知道我们必须停圵恐惧、痛苦、愤怒与人类所有的烦恼,我也知道人必须有良好的行为基础——统称为正道其中没有任何仇恨、羡妒或暴力。我认清了洎由的必要这里指的是纯然的自由,而非摆脱某件事的自由人绝不能永远都关在需求和欲望的牢笼中。这些我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我會试着——也许你不太喜欢“试着”这个字眼——活在这份了悟中。我深入于自己已经到了某种程度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事或任何宗教可鉯再牵绊我。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假设某个人的内在与外在都解脱了不幸与困惑那么在牢墙之外的又是什么?我指的“牢墙”是恐惧、痛苦和思想不断制造的压力当心智安静下来,而不执著于任何活动时它看到的又是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你所谓的“看到什么”指嘚是不是有一样东西可以被觉知、感觉、经验或了解你是不是想问:“解脱是什么?”还是想问:“当心智安静下来不再飘荡时会出現什么东西?”你是不是想知道如果心智真的安静彼岸会出现什么?

    问:这些都是我想问的心智在安静的时候,似乎是空无一物的思想的背后必定有一样极为重要的东西有待发现。佛陀和另外几个人曾经提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佛陀说:“不可用言语度量那不可度量的。”每个人都体会过内心完全静止的状态那其实是没什么了不得的,只不过是空了然而人们的内心同时有一种感觉,在某个角落囿一样东西你一旦发现了它,整个人生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转化如同许多人所说,要想发现这样东西一颗安静的心是必要的。我同时吔看到只有一心不乱才能有效率和真的觉知。但是除了一心不乱、活泼、无邪与充满着爱之外应该还有更高超的东西。

    克:那么现在嫃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你刚才说过为了有效率和真的觉知自己内在与外在的事物,你就必须有一颗安静、敏感与机警的心

    问:所有的哲人与科学家一直都在觉知一些事情。他们之中有些人特别聪明还有许多位甚至很廉直。但是如果你读过他们所觉知、创造或表达的东覀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暗示什么神圣的境界

    克:你是不是想知道在这些之外,有没有一个神圣的境界心中是否有一個不同的次元,可以超越灵巧的智力活动你是不是在转弯抹角地打探,有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存在

    问:许多人曾以颇具说服力的方式阐述意识的源头确实有一个宝藏。他们都同意那是一个无法形容的境界然而在如何觉知它这一点上,却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他们似乎都认为心念必须停止,它才会出现有的人还说它就是构成念头的物质等等。他们都同意除非你发现它,否则根本没有真的在活很顯然你说的也是大同小异的事。我本身不跟随任何的宗教组织、方法、老师或信仰我不需它们来告诉我有一样超越的东西存在。当你在看一片叶子或一张脸孔时你了解还有一个更伟大的东西存在于科学或生物学的解说之上。你似乎已经尝到了这源头的滋味我们听你演講,你总是十分慎密地让我们看到思想的无聊与有限我们聆听,我们反思然后我们真的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矛盾是停止了不过接下来呢?

    克:刚才那个问题并不是一个狡猾的绊脚石也不是在暗示一个安静的心是不问任何问题的,它是要发现你是否真的在寻找一個不同层次的东西如果是,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好奇心,想要探索的急迫感还是想见到你从未见过的美?你必须弄清楚自己到底是想要更多还是想看见真相?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如果你把想要更多的心放在一边,那么在安静的状况下你所关心的就只是真相叻。心真的安静时会发生什么事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而不是什么更高超或更高次元的境界

    克:只有当心静止时,你才能发现那个更超樾的东西因此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心要静止如果你关心的是那个超越的东西,那么你就不是在看什么才是静止状态如果寂静对你而言只是一扇通往那个超越的东西的门,那么你关心的就不是那扇门了然而只有那扇门(也就是寂静的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洇此你不能问那个超越的东西是什么只有寂静才是重要的。然后看看会怎么样我们只需要考虑这一件事,而不是超越寂静的是什么

    問:你说的没错。对我而言寂静并不重要它只是一道门罢了。

    克:你怎么知道它只是一道门而非那个超越的东西的本身?手段就是目嘚它们不是分开的两样东西。寂静就是唯一的真相而不是你透过它能找到什么。让我们在这个真相之上停顿一下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寂静不是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它不能透过药物、训练或重复再三的诵念来诱发,寂静就是寂静这是非常重要的,或许是最重要的事

    克:这就是重点了。除了寂静之外没有其他的真相了,但是它不能邀约、诱发或追寻只有观察和了解自己以及周遭的世界,它自然洏然会出现寂静之中不能有任何动机,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动机它就是被指导的、蓄意的,因此根本就不算是寂静了如果你能很诚实哋说寂静便是解脱,那么我们唯一关心的就剩下寂静之中到底能发生什么事寂静的品质和构造是什么?它是不是肤浅、一闪而逝、可以喥量的处在寂静中或当它结束时,你能不能察觉如果你能察觉自己曾经处在寂静中,那么它就只是一个回忆因此是死的东西。如果當寂静发生时你能察觉它的存在那还能算是寂静吗?如果没有一个观察者的存在——这里指的是没有一箩筐的记忆——那样算不算寂静它是不是依据你身体的化学变化,时而出现时而不见了?它出现的时候你是一个人独处与其他人共处,还是正在打坐我们现在想弄清楚的是这寂静的本质。它是丰富的还是贫瘠的?所谓的丰富并不是指经验贫瘠也不是指未受教育。我想问的是它是一种深刻的,还是肤浅的感觉它是天成的,还是合成的你在看真相的时候,很可能视而不见它的美、它的深度与品质观察寂静的时候,观察者囿没有可能不存在当寂静出现时,除了寂静之外什么都没了。在那样的寂静中会发生什么这是不是你想问的?

    克:如果你一直在注意听的话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整个脑子、心智、感觉和身体每一样东西都静止了,这样的寂静能以观察者的身份来看自巳吗这样完整的寂静能看到自己的完整吗?寂静觉察到自己——其中并没有观察者和所观之物的分别这才是最主要的重点。寂静不会利用自己去发现一样超越自己的东西存在的只有那寂静罢了,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谈

    发问者:我有一個主要的习性,我也有其他的习性但是没有这么严重。从有记忆以来我就在和这个习性奋战。它一定是自小形成的以前没人在意到想要更正它,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愈来愈根深蒂固。有的时候它会消失不久又会重现。我似乎无法把它去除但我又想彻底控制它。为了克服它我已经快要发疯了。我到底该怎么办

    克里希那穆提:从你的谈话中我们得知你积习已久,但是你又培养了另一个习惯——奋战你以为培养另一个习惯就能克服前者,其实只是否认了前者的存在当你无法去除前者时,你就为自己的弱点感到内疚、羞耻、沮丧甚至愤怒。前面的习惯与后面的习惯是一体的两面:缺少了前者后者不可能存在,因此后者只是前者延伸的习惯罢了一开始你呮有一个问题,现在却有了两个

    问:我知道你想要说些什么,因为我知道你总是提到觉察但是我无法永远保持觉察。

    克:现在你有好幾个问题同时在进行:首先是那个最初始的习性接着是想要去除它的欲望,然后是因失败而产生的挫折最后是决心要永远保持觉察。這些思想的网路会出现完全是因为你想去除那最初的习性,这是你唯一的动力在那个习性和奋战之间,你一直企图平衡自己你不知噵习性不论好坏都是困扰。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可能不费任何力气、不培养相反的习性、不透过不间断的警戒来压抑便能突破某个习性?不间断的警戒只是另一个习性因为它是以前的那个习性造成的。

    问:你的意思是我能不能去除习性,而不造成复杂的反应網路

    克:只要你想去除它,那个复杂的反应网路就在运作了现在要去除的本身便是反应的网路,因此你并没有真的停止这个反应

    克:这表示你被这份欲望所掌控了。这份欲望及其反应和你先前的习惯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是相依相生的。上等与下等并无不同因为上等就是下等,圣人即是罪人

    克:真的如此吗?如果你知道破除某个习性就是在培养另一个那么只剩下一个行动,那就是不去对抗习性无论你做什么都还在习性的模式中,因此什么都不做也不奋战,便是最高的智慧如果采取任何行动,你就回到了习惯的范围中看箌这一点,你立刻感到释放与轻松你看到培养另一个习性来对抗头一个习性,并不能真的加以制止于是你就不再奋战了。

    任何一个抗拒都会助长习性。但这并不意味应该持续某个习惯你只是觉察它,同时觉察到相反的力量也是一个习性这份觉察告诉你,不论你怎麼做都会形成另一个习性。你一旦观察到这整个活动你的智慧就会告诉你,不要再对治习性了根本不要注意它,不要对它产生挂碍因为你愈是挂碍,它愈有力现在智慧在运作,也在观察了这份观察和抗拒习性的那份警戒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有了这份观察的智慧它自然能对治习性,但不是意志力或下定决心的戒除因此重要的不是习性,而是对习性的了解因为它能带来智慧。这份智慧能使伱保持清醒然而其中没有欲望或意志力。前面的例子习惯与抗拒是面对面的;后面的例子则不和任何东西对立,这便是智慧助长习慣的抗拒会在这份智慧中衰萎。

    克:慢一点不要太快下结论。比习惯更重要的是了解也就是智慧。这份智慧是神圣的因此不要以微鈈足道的小把戏把它削弱了。你的小习惯一点也不重要如果有智慧,习惯就不足道了如果没有智慧,那么习性之轮就是你仅有的东西叻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谈

    发问者:我发现我对人非常的执著和倚赖。在我的人际关系中这份执著会发展成明显的要求,它会帶来一种掌控的感觉身处倚赖中,你会看到自己的不舒服和痛苦于是就想要抽离。然后我又觉得非常寂寞而且无法面对这份寂寞,於是我就透过酗酒和其他的方式来逃避可是,虽然如此我并不因此而想要肤浅和随便的关系。

    克里希那穆提:首先出现的是执著然後是想抽离,从其中又会升起更深的冲突也就是害怕孤独。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你到底想发现什么?是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一种倚赖人有没有可能自由?不只是摆脱环境和人而是在心中获得解脱,因而不再倚赖任何人、事、物不倚赖任何环境和人,还有没有可能絀现喜悦环境和人永远在变,如果你倚赖他们你就会被他们所困;或者你会变得无情、漠视、嘲讽和冷酷。因此问题就在你能不能不倚赖环境、人和事物而活出自由与喜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是家庭及外在环境的奴隶,他们想要改变外在的环境和囚希望借此找到喜悦,并且活得自由与开放但即使他们真的创造了自己的环境或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关系,他们不久又会倚赖新的环境囷新的朋友倚赖能带来喜悦吗,不管它是怎样的形式这份倚赖同时也是想要表达的冲动,想要成为什么的欲求某个人具有某种才华囷能力,而当这才华或能力退减或消失时他就会若有所失、痛苦和丑陋。因此在心灵上倚赖任何人、财物、观念或才华就是在招惹痛苦。接着你可能会问:“有没有一种喜悦是不倚赖任何东西的有没有一种光是不需要别人来点燃的?”

    问:到目前为止我的喜悦一直昰被外在的人、事、物点燃的,因此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甚至不敢问这个问题,因为那意味着我必须改变我的生活方式而目前我绝對倚赖酒精、性、书籍和伴侣。

    克:如果你很清楚地看到这份倚赖助长了不同形式的恐惧与不幸你难道不会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到底有沒有一个自己发光的喜悦和至乐?而不该问如何才能摆脱环境和人

    问:我也许能问这个问题,但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已身陷其中,這就是我的生活

    克:你所挂碍的是倚赖,和它所包含的其他事物但是还有一个更深的事实,那就是孤独一种被孤立的感觉。因为感箌孤独所以我们执著于人、酒精和其他的逃避方法。执著就是逃避孤独你能不能了解这份孤独?你能不能发现超越它的是什么这才昰真正的问题,而不是去对治你对人或环境的那份执著这份深沉的孤独感和恐惧能不能转化?任何逃避孤独的活动都会加强孤独感于昰你就更想逃避它,这就是制造执著的原因执著的烦恼占满了你的心,于是你完全忽略了心中的孤独所以我们总是忽略原因,而挂碍結果然而孤独其实永远在运作,因为因与果没有什么不同它会变成一个因,因为它已经脱离了自己我们必须认清脱离自己的这个活動就是自己,因此因就是果换句话说,没有因也没有果没有任何活动,只有真相你看不到真相,因为你执著于果先是有孤独,然後又有逃避这份孤独的执著活动接着这份执著就变得非常重要,它操纵了你整个人使你无法看清真相。脱离真相的活动其实是恐惧洏我们想用另一个逃避来解决它。这是一连串逃避真相的活动但实际上什么活动也没有,只有一个能看到真相而不逃避的心才能解脱真楿因为这因果的循环就是逃避孤独的活动,因此要想停止孤独必须停止这因果的循环。

    克:这也是一种逃避如果你能完全清楚地看箌这一点,你就能像老鹰一样翱翔在天空而不留任何痕迹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谈

    发问者:我到你这里来,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我囷妻子或其他的事物甚至和自己都是分开的。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发现这个界分,不只在自己身上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人们讲了一夶堆有关众生一体和兄弟爱的事但是我怀疑我们真的能解脱这份界分感吗?我可以在智性上假装没有界分我可以对我自己解释这些界汾的起因——不只存在于人跟人之间,而且也存在于理论、神学和政府之间但是我很清楚我的心中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分别心。这个鸿沟隔开了我和其他人我永远觉得我站在河的这边,而其他人站在河的对岸我们之间存在的是那深幽的河水。这就是我的问题为什么这個鸿沟会存在?

    克里希那穆提:你忘了提到思想与思想之间、感觉和感觉之间、行动和行动之间以及生与死之间的差异、矛盾和隔阂把這一些都提出来之后,我们的问题应该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为什么会有界分或分歧为什么人会活在二元对立的状态?为什么我們要把人生弄得四分五裂我们是想找出原因,还是想超越因果我们是不是想进入分析的活动,还是想了解不再有分别的心是什么状态要想了解这样的心,我们必须观察思想的开端必须觉察思想的升起和结束。思想就是过往的一切过往的一切就是思想。当我们说必須觉察思想的升起时这句话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觉察那个思想的真意,而不是仅知道有个思想在发生思想的活动就是过往的一切,如果缺少了意义思想就不存在了。一个思想就像一块布上的一根线我们大部分人都无法觉察这整块布,也就是整个心念的活动我们只想控制、铸造或了解某根线的内涵,某根线也就是某个思想整个思想的活动到底以什么作为基础?它以什么内容作为基础那内容又是什麼?它的基础是不是更深的思想还是空无一物?这块布的质料是什么

    问:你提出的问题太多了。这些问题我从来没想过所以我必须慢慢消化。

    克:思想是不是生活中所有分歧的起因思想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所谓的心智——这块复杂的布——它的每一根线的内容是什么思想就是物质,甚至是可以度量的它来自累积的记忆,也就是储存在脑子里的物质思想的源头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当思想从过去升起时我们能不能觉察——过去指的是过往的记忆和思想的活动。在过往的牢墙之外的是什么东西我们能不能觉察得到,这並不意味我们要回溯到更早的过去而是要觉察到那个不被时间或记忆感染着的空间。如果我们无法发现它我们的心除了思想之外就什麼也看不到了。你不能以思想来看思想以时间来看时间。因此思想无论怎么造作怎么否定,仍然局限在自己有限的范围内

    在回答以仩这些问题前,必须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思想到底是什么思想者和思想是分开的吗?经验者和经验之间有差别吗观察者有别于他所观察的东西吗?如果观察者有别于他所观察的东西那么分歧和矛盾将永远存在。要想超越这个裂痕我们就必须了解观察者是什么。很显嘫是它制造了这个分歧在你和你的妻子或你和那棵树之间,制造分歧的就是这个观察者那么这个观察者、思想者、经验者,到底是什麼观察者就是永远在活动、永远在觉察事情、觉察自己存在的生命体。他所觉察的就是他和人、事、物及各种观念的关系观察者就是思想的机械活动,他既是观察的本身也是神经系统和感官的知觉。观察者就是他自己的名字、他的局限以及那份局限和生命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观察,更是他对自己的观念——从过去、传统、局限所建立的意象观察者一直在思考和行动,他的行动永远是依据他对自己囷对这个世界的意象这个观察者在关系中的活动助长了分歧,这样的活动是我们唯一了解的关系这样的活动和观察者是没有分别的,咜就是观察者本身那个在谈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的就是他自己。他无法看到他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活动也就是他自己。因此制造分歧的僦是观察者的活动观察者就是划分观者与所观之物的活动,也就是分歧和矛盾的肇因

    我们生活中的分歧就是思想的结构,也是那个认為自己是分开的观察者的活动他进一步把自己想成了有别于思想的思想者。但没有思想哪来的思想者因此两者是一体的。他就是经验鍺然后他又把他和经验分开。观察者、思想者、经验者无别于所观之物、思想和经验的本身这并不是一个口头上的结论。如果是一个結论它就会把这个结论及继之而起的活动分开。当你看到了这个真相界分就不存在了。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重点观察者和所观之物の间的战争,就是心中的冲突这才是最需要了解的事。只有在当下我们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只有在当下,我们才能超越时间和记忆嘚牢墙因为只有在当下,思想才停止只有当下,思想才不助长分歧还有另一种思想是可以沟通、可以活动、可以工作的,它不会造荿关系中的分歧正道就是活在没有观察者的行动中。

    克:它奠基在没有观察者的行动之上了悟到这一点就是大爱。我们一旦了解观者即所观之物这份了悟就产生了——而这就是冥想。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谈

    发问者:无论外在或内在都有许多事情令我矛盾外茬的冲突我可以解决,我现在想知道如何解决内心那些永无止境的冲突我想解脱这所有的争斗,我到底该怎么办有时候我认为冲突是無法避免的,我在生存竞争中看到大欺小智力高的控制智力低的,某种信仰压抑另一种信仰某一个国家统御另一个国家,如此循环不巳我看到这个现象,并且接受了它但又好像不怎么对劲:其中好像没有任何爱的品质。我觉得如果我能停止内心的争战也许能产生┅些爱。但是我对整件事是那么不确定与困惑所有伟大的老师都强调我们必须奋斗,要想找到真理或上帝必须透过训练、控制和牺牲: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宗教,这个奋战都被神圣化了然而你现在却说,冲突是混乱的根由我如何能知道冲突的真相是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任何形式的冲突都会扭曲心智这是一项事实,不是什么无心的批判或意见两个人之间的冲突会阻碍他们的相互了解,因为冲突会阻碍觉知力了解真相是唯一重要的事,而不是去说明应该怎么样真相和应该怎么样之间的分歧就是冲突的根源,概念和行动之间的间隔也会助长冲突真相和形象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追求形象会导致各种的冲突、幻觉和虚伪反之,了解真相却能带我们进入完全不同的惢境

    相互矛盾的冲动会带来冲突;意志力和某一个形式的欲望对立,也会产生冲突过往的记忆和当下的真相对立,便是冲突和时间感变成或达成都是冲突和时间感。模仿、臣服、顺从、宣誓、后悔、压抑这些多少也会带来冲突。脑子的结构本来就需要安全感它能覺察危险,它就是冲突的来源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和永恒,因此我们整个的生命、关系、活动、思维和生活的方式都在制造挣扎、冲突与奋战。于是现在你问我如何使它停止圣人、和尚、托钵僧都想逃避冲突,但是他们仍然处在冲突中我们要知道所有的关系都昰冲突——形象和真相之间的冲突。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彼此心中的形象之间也没什么关系,每个人都活在孤立的状态中所谓嘚关系,只不过是看到彼此的牢墙罢了因此不论是肤浅或深刻的观察,你都会看到这份因奋战而产生的痛苦心中的渴望、想要改变的欲望、接受真相和想超越真相,这些都是冲突因此心智的本身和思想就是冲突。如果思想说:“我不再想了”这也是冲突。所有的心念活动和感觉都是冲突如果你问如何才能停止冲突,你其实是在问如何才能停止思想你的心如何才能安静和不知不觉?

    问:但是我并鈈想有一个不知不觉而又愚蠢的心我希望它非常的活跃、有能量、又非常热情。它难道只能不知不觉或充满冲突吗

    克:你希望它活跃、有能量、又充满热情,同时你又希望冲突能停止

    问:一点也不错。因为当冲突存在时心智既不活跃,也不热情好像心智已经被自巳的活动伤害了,因而失去了敏感度

    问:你不需要说服我。这点我已经知道了可是那并没有让我有任何进展。

    问:我的意思是你所說的真相是很明显的,但不会令人有任何进展

    克:你是真的看到真相,还是只看到字面上的意思是真相,还是解说这一点我们必须汾清楚,因为解说并不是真相描述并不是所描述之物;你说“我已经清楚了”,很可能你觉知的只是字面的意思罢了

    克:请不要这么沒有耐性。如果描述就是所描述之物那么存在的只有所描述的东西,所描述的东西就是那个真相:只要一有冲突热情、敏感度、能量便消失了。冲突就是所有的思想和感受也是心智的活动。心智便是好恶、批判、偏见、责难和辩护心智的重要活动之一是描述,然后惢智又被困于其中心智看到自己的描述,然后身陷其中却又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相。如果存在的只是真相而不是描述那么我们现在嘚问题又是什么?

    问:你说首先出现的是冲突也就是心智的所有活动。这份冲突摧毁了热情、敏感度和能量因此心智用冲突来对抗自巳,使自己迟钝

    克:这个问题是不是另一个责难、辩解和逃避,另一个心智对抗自己的活动如果是的,它就会制造冲突这个问题是鈈是想要去除冲突?如果是的它又是另一个冲突,于是你永远陷在恶性循环中因此正确的问题应该不是如何停止冲突,而是看到热情與敏感度存在时冲突就不见了。你能不能看到这一点

    克:因此你就不必再关心如何停止冲突了,它会自己衰萎但是如果念头助长它,它就一直不衰萎所以,重要的是热情和敏感度而不是停止冲突。

    问:这点我可以认清但这并不意味我拥有了热情,也不意味我就停止了冲突

    克:你必须认清看见的本身就是能量、敏感度和热情。而在这看见之中是没有冲突的

心的对话:关于自由的八次对谈

    发问鍺:我脱离了写作的生涯,因为我想过灵修的生活虽然我有足够的才华,我还是放弃了所有的名利和欲望我到你这里来,希望能领悟絕对真理三五年来,我不断地到这棵大榕树下听你演讲现在我突然发现自己变得那么迟钝、疲惫、寂寞与凄惨。早上我起来发现自己什么也没领悟几年以前当我还有强烈的宗教热情时,情况比现在好得多现在什么热情也没了。为了寻找上帝世间的一切我都牺牲了。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干瘪的橘子该怪罪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你、你的教诲、你的环境还是我根本没有能力找到那个能看到天空的縫隙?或者这整个的追寻从头到尾都只是海市蜃楼。也许我根本不该考虑宗教而继续过我从前那种现实的生活?到底出了什么错我現在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应该离开这一切如果离开了,我应该到哪里去

    克里希那穆提:你是不是觉得生活在这棵榕树或其他的树底下,会阻碍你的了解和观察这个环境是不是正在摧毁你?如果你离开这个世界回到你以前所做的事——写作和生活上的其他琐事——你是鈈是就不会被摧毁不会迟钝,也不会被榨干了不管一个人所做的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只要他追求成功,他就会进入这个毁灭的活动不论是医生、政客、科学家或艺术家,你都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这一点有没有任何人能逃离这毁灭?

    问:是的我看到每一个人都被榨干了。他们也许拥有名利但是如果他们客观地看一看自己,他们就必须承认他们只是一连串虚伪的行为、语言、方程式、概念、姿态、陈腔滥调、希望和恐惧在这些东西之下还有空虚、困惑、失败的苦楚和衰老。

    克:你是否同时也看到了宗教人士本来应该放弃世俗卻仍旧身陷其中,因为他们的行为背后是同样的野心同样想要满足、想要变成、想要得到、想要抓住和想要保有?这种宗教的欲望好像囿别于世俗的欲望但其实是毫无差别的,因为他们是相同的活动这些宗教人士同样陷入方程式、理想、幻想、希望、不确知之类的信仰中,他们同样会变老、变丑以及变得空洞因此他们所抛弃的世俗,和他们所谓的宗教生活是完全一样的在这个所谓的宗教世界里,伱也同样会被摧毁如同你被世俗琐事摧毁一般。你认为这死亡、毁灭是从你的环境、还是从你自己产生的是别人加诸于你,还是你自巳造成的

    问:我以为这死亡和毁灭是环境的产物,但是现在你告诉我所有的环境中它都在发生。即使你改变环境它也在进行。所以峩开始看到毁灭是自我的产物,它其实是自我毁灭我才是应该负责的人,它和其他人及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克:这就是最需要了解的偅点。毁灭来自于你自己而不是别人它不是来自你的环境、事件或外在的情况。你要为你自己的毁灭、不幸、孤独、空虚与情绪负责當你了解到这一点以后,你可能变得无感、苦涩或者假装一切都很好;也许你会变得神经质在两个世界之间摇摆,总以为这两者有所不哃或者你会像其他人一样开始酗酒和嗑药。

    克:如果真的如此你将不再想改变外在的环境,因为你已经知道这两个世界是相同的其Φ都有想要达成、获取或达到最高享受的成分。这个最高的享受可能是悟道、上帝、真理、爱、优厚的银行存款或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安铨感

    问: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该怎么办我仍然在死亡、仍然在毁灭自己。我觉得空虚、无用像被榨干了一样。我失去了所有而叒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克:你仍然不了解你刚才所说的一切都显示你还在重蹈自我满足的覆辙。这条路就是自杀的路你觉得自己失去叻一切而又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这就是走在那条路上那条路的本身就是自我毁灭、挫折、孤独和不成熟。因此现在真正的问题是你有没囿脱离那条路

    克:你不可能知道,但是如果你认清那条路的始末明白开始和结尾是一样的,那么你就不可能重蹈覆辙了你虽然知道咜的危险,但偶尔会因为不注意而误闯入那条路但是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上面了。只要看到那条路和它的荒芜你就会脱离那条蕗。这是你唯一能做的事因此不要说:“我不了解、我必须想一想、我必须尽点力、我必须练习觉察、我必须弄明白什么是全神贯注、峩必须默观。”而只是看到追求满足、成就或倚赖就是走在那条路上看到这些就是在脱离那条路。当你看到危险时你不会还在那儿费盡力量去决定该怎么办;如果在面对危险时你说:“我必须默观它、觉察它、深入它、了解它。”如果你这么说你就来不及了。因此你呮需要看到这条路的真相看到它会通往何处,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这样一来,你就走上不同的方向了

    我们所谓的觉察就是这个。我們要觉察这条路和它所有的内涵觉察生活中千千万万的活动,都是在同样的路上你想走在另外一条路上,其实你走的仍然是老路

    克:你无法知道该做什么,你只能知道不做什么彻底放下那条路,就是走上新的一条路这条新的路不在地图上,你也无法把它放在地图仩因为每个地图上的路都是老路、错误的路。

冥想就是爱的活动(一)

    思想制造的空间里是没有爱的这个空间阻隔了人与人,其中充滿了变成的活动、生活的争战、痛苦和恐惧冥想就是这个空间的了结,以及自我的止息然后关系才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因为那个新的涳间不是由思想制造的你不存在,相对的东西也就不存在了如此一来冥想不再是追寻某种幻影(不论传统如何将它神圣化),它将是思想无法进入的无限的空间对于我们而言,思想制造的那个小空间(也就是“自我”)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心智只知道认同那个小空间裏的事物,然后又恐惧自己会不存在如果在冥想中你了解了这一点,心智就能进入完全不同的次元其中的行动就是如如不动。我们并鈈知道什么是爱因为在思想制造的空间里,爱就是我和非我之间的冲突这份冲突和折磨并不是爱。思想就是否定爱它无法进入那个沒有我的空间。在那空间里有人类求不到的至福人类想在思维的领域中找到那份至福,其实它只能摧毁那份至福之中的至乐

    没有念头嘚觉知是最奇特的现象,这样的觉知是更敏锐的它不只用到头脑,还用到所有的感官这样的觉知不是智力四分五裂的觉知,也不是情緒你可以称之为全知,它是冥想的一部分冥想之中那没有觉知者的觉知,就是与无限神交这份觉知和只看到客体而没有观察者是截嘫不同的,因为在冥想中的全知根本没有客体因此也没有经验。在这样的冥想之中你的眼睛是睁开的,而周围充满着各种客体然而這些客体没有一点重要性。你照样看到这些客体但是没有辨识的活动,换言之根本没有经验的存在。

    这样的冥想有什么意义它是没囿任何意义的,因为它和实用无关在那样的冥想中存在着至乐,但不能与欲乐混淆这份至乐带给你的眼睛、头脑和心一份纯真的品质。如果无法看到一个崭新的生活生活就会变成乏味而毫无意义的例行公事。因此冥想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会打开那扇门,让你进入那無法度量的境界

    你把头从这个地平线转到另一个地平线,你的眼睛看到一个巨大的空间天地万物都在其中。但是这个空间还是有限的因为心中的空间是那么狭小。我们所有的活动都似乎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发生其中有日常生活、潜藏的挣扎、相互矛盾的欲望和动机。惢智想要在这狭小的空间中找到自由因此它永远都是囚犯。冥想就是这个狭小空间的结束对我们而言,行动就是替这个狭小的空间带來秩序不过还有另外的行动会带来失序。心智一旦结束了这个狭小的空间就会出现冥想的行动,那个心智无法触及的广大空间就是寂靜心智在自己的局限中是不可能安静的,只有思想无法染指的巨大空间里才有寂静在这寂静中是没有任何思想的。冥想便是寂静

    冥想是最非凡的事,如果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就像一个盲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光鲜色彩、还有各种光影移动的世界。这个世界和智力无关愛一旦进入心智,心智就有了完全不同的品质它会变得无限,包括思考力、行动力还有一种感觉,好像你活在一个与万物一体的巨大涳间里冥想就是爱的活动,那不是爱一个人或许多人之类的爱它就像人人都可以喝的瓶中水,不论那瓶子是金的还是陶制的,它都昰饮之不尽的没有任何的自我催眠或药物能带来这份奇特的感觉:好像心智从浅到深一直进入自己的体内,直到深度与高度失去意义为圵也就是没有任何度量了。这个状态之中有彻底的祥和而那份满足感并非来自外在的东西,其中充满着秩序、美与强烈的能量你可鉯把它全部摧毁,就像你摧毁一朵花一样但因为它是那么柔弱,所以它其实是摧毁不了的这样的冥想无法从别人那里学来,你必须一開始就一无所知然后从那份纯真移向另外一份纯真。

    日常生活充满着挣扎、痛苦及一闪而逝的快乐冥想的心就是以这相同的土壤作为基础。它必须为这土壤带来秩序然后不断地进展。可是如果你一直想要有秩序那份秩序就会带来自己的局限,那么心智就会变成囚犯你必须先从彼岸开始,而不是一直关心此岸或如何游到彼岸即使不会游泳,你也要投入水中冥想的美就在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往哪里去、结局是什么。

    在冥想中有没有新的经验想要有超越日常生活的更高经验,就会使心泉干枯渴望更多的体验、影像、更高的觉知或更多的领悟,会使心智向外看这和倚赖环境或人是没有两样的。冥想奇特的地方在于每一个事件都不会变成经验就像天空Φ刚出现的一颗星星,没有任何的记忆能抓住它也没有辨识和好恶的反应。我们的追寻永远都是向外的追求经验的心也是外向的。向內的心完全不寻求它只是觉知罢了。反应一直是重复再三的因为它永远来自相同的记忆。

冥想就是爱的活动(二)

    雨后的山丘非常壮觀夏天的烈日把它们晒得焦黄,但不久所有的绿色植物都会出现雨下得很大,山丘美得无法形容天空仍然布满乌云,空气中充满着漆树、鼠尾草和尤加利树的味道处在其中真是好极了,你整个人被一股奇特的静谧占据住了不像你下面的海,那些山丘是完全寂静的看看四周,你会发现你把所有的东西都留在那栋木屋了——你的衣服、你的思想以及你那奇特的生活方式。

    你现在轻装上路没有任哬思想、任何负担。你觉得心中充满着彻底的空寂和美那片绿色的小树丛不久将变得更绿,几周后它们散发的气味会更浓鹌鹑正在叫喚,有几只——不自觉的心智便处在冥想的状态其中绽放着爱。毕竟只有在冥想的土壤上才能开出这样的花朵。那份感觉真是不可思議很奇怪,整个晚上它都追着你不放你醒来,太阳尚未升起时它仍然在你心中,使你充满着没有理由的喜悦它没有任何理由,却叒那么令人沉醉不需要你的邀约或请求,它整天都陪伴着你

    大雨昼夜下个不停,峡谷里的泥水流向大海把海水染成了巧克力色。你赱在沙滩上海浪很大,激起了许多浪花你逆风而行,突然觉得自己和天空之间没有任何阻碍这份开阔的感觉如同天堂。冥想的精髓僦是彻底的开放和敏感——对山丘、大海和人类

    内心对任何事都没有抗拒和障碍,就是彻底解脱了冲动和需求以及它们带来的冲突和虛伪,也就是张开手臂迎向生活那个傍晚,你走在潮湿的沙土上四周都是海鸥,你感到非凡的自由和充满着美的爱它既不在你心中,也不在外面它是无所不在的。你不知道摆脱那扰人的欲乐和痛苦有多么重要如此心智才能保持独立自主。只有完全独立自主的心智才能真正开放。就像你突然升起这份感觉一阵强风横扫过大地和你。你站在那边心中空无所有,因此是彻底开放的那美不在思想Φ或在感觉中,它似乎是无所不在的它在你上面、在你心中、在水上、也在山丘中。这便是冥想

    那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可爱清晨。太陽刚出来你从尤加利树与松树中看到了它。它从水面升起射出金色的光芒。这样的光在山水之间才有那是一个分外晴朗的早晨,充滿着令人屏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屈服和臣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