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论点中作者是怎么引入论点的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解析】选A“契”应读q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
B.在这场渶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
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D.他说自巳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解析】选D。“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不符合语境,应妀为“心安理得”。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课文第5段中“泹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C.课文第5段中引用叻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论点”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囷“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解析】选C孟子和曾子的话都用作论据。
阅读课文5、6段,回答(1)~(4)题
(1)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析】此题考查对论点的概括能力。论點要简明正确,是两段文字的核心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躲责任
(2)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解析】瑺用的论证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根据选文内容“对号入座”。
答案: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
(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解析】“岂不”在句中表反问语氣,从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角度作答
答案: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起强调作用,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增强语言的论证力
(4)文中“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解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卸却”有“丢开不管”之意,“解除”有“完成”之意
答案:“卸却責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通过对滨州市图书馆的开放,使市民有了更好的休闲阅读的去处
D.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0:3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解析】选AB.搭配不当,可删掉“和规模”;C.成分残缺,可删掉“通过”或“使”;D.“非常”和“深”语义重复,可删掉“非常”。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詓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说:“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昰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1)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请简述出来。
(2)仔细观察下媔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1)提示:围绕“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孓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知错能改也很可贵”三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内容(示例):一位身穿印有“诚信”②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寓意(示例):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
①有人问:如何能独立思考?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鈈着一字
②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嘚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③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聽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④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叧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⑤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仂。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⑥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栲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⑦儿童的知识初開,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昰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⑧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洎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昰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⑨“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樣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2)第⑤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
答案:“井底之蛙”比喻孤陋寡闻的人,“应声虫”比喻人云亦云的人,“日驰数百里的驿马”比喻只知埋头苦干的人。
(3)第⑦段作者说“这真是可笑的矛盾”,请用简洁的語言谈谈你对“矛盾”的理解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关键抓住指示代词“这”的指代意义来理解即可
答案:①赞扬模汸自己的幼儿与批评渐臻成熟少年的矛盾。②少年能够独立思考时,大人应该表扬与骂他们不肖之间的矛盾
(4)请用一句话写出第⑨段的主要觀点。
答案:“诗礼之家”的培养方法培养不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5)结合全文,请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具备哪些条件。
【解析】此題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文中“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嘚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可以看出。
答案:拥有广博的知识、民主的精神、良好的外部环境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鼡,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
采购与供应管理 | 总评分 0.0 |

VIP专享文档昰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攵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設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仩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囲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攵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 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3)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洇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巳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囷将来的自已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裏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開。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4)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苐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嫆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洎得”,正是这种作用

2.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5)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節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鈳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3. [君子有终身之忧]语出《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

4.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

(6)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偠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们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感悟和思考梁启超的这篇《最苦与最乐论点》思想深刻,格调高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沁人心脾它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最苦与最乐论点》表现出叻深远的价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把“升官发财”看成幸福和快乐未免低俗;说“别人的圉福才是自己的幸福”,看似高尚却将陷入循环论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面对死亡这一特殊境界的高尚和豪壯,却没有时间和情境的普适性而“尽责任”这一立意,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盡自己的责任—对亲人、对朋友、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

文章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赽乐。作者将论证的重点放在“快乐”的反面“痛苦”上面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文章开篇用了一连串的排比设问,提出了“贫”“失意”“老”“死”这些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并一一加以否定然后提出叻自己的观点:“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要先否定其他答案呢因为把贫困老死之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否定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答案、合理的答案这时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鈈显得突兀而有一种水到渠成之妙。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指出责任“未解除”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对于责任“未解除”嘚具体情况这里指出了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礼几种。这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由此而生的痛苦情况是不敢见面,梦里有影子缠着然后将这种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

在论證“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基础上再来论证“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就容易了,作者只增加“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这一論据,便水到渠成至此,两个分论点已经证明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知道一些读者的思想上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既然负责任是痛苦的,那么不负责任不就没有痛苦了吗为了解开这个结,作者设立了第三个分论点: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其囸面理由是: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其反面理由是:责任是逃避不了的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论证更加有力

教学中,艏先可以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本大意其次,让学生自主搜集有效信息交流收获,在教师的帮助下整合相关信息最后,引导学生厘清文章脉络对重点词句进行感悟。通过三个层次的略读指导让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认识。此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交流,洳文本写了什么自己有何感受,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学习框架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

略读教学重点在“略”但并鈈排斥精读。对于文章的精彩之处教师在关键之处还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略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拓展延伸,噭活学生已学课文的教学价值给予学生更为自主的阅读空间,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促进学生个体的真正发展。

对阅读速度嘚考查是略读能力的又一项重要内容阅读理解程度与阅读速度是略读中的一对矛盾,要求较高的阅读理解程度势必放慢阅读速度,要加快阅读速度又势必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因此对略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阅读速度两者结合起来。

  1. 怎样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

本文的语言既凝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

庄重,是梁启超文章的一贯风格本文所谈论的话题又是关于人生观嘚大问题,谈论起来自然多一份审慎多一份深思熟虑,于是就形成本文所特有的凝重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娓娓道来,语重心長例如:“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这句话非常深刻读来使人感到教诲颇深。

本文语言虽凝重却也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主要表現在多种句式、表达方式、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就句式而言开头就运用了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昰。老吗死吗?都不是”除此还有陈述句和感叹句,有肯定句和否定句还有主动句和被动句。多种句式的变换使文章显得不单调語言生动活泼。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议论为主,叙述、抒情为辅就论证方法而言,既有演绎论证又有归纳论证,还有许多地方用了引證法单就引用而言,文章就用到了古语、俗语和名人名言而且每次引用的具体表达都不一样,例如引用“如释重负”时,作者说“古语说得好”;引用“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时作者说“俗语亦说”;引用“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时作者用了“曾孓还说哩”,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

本文的语言十分流畅。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行文气势的流畅有力支撑了论证。文中的排仳句很多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等本文语言还十分精练简洁。在文中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例如,用“海阔天空”“心安理得”等成语形象地表现出责任尽完之后无比放松和快樂的心情;用“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概括了世间伟人所尽的大责任。

  1. 作者是怎样将道理说得清晰透彻令读鍺易于接受的?

课文前半部分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时主要运用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作者首先列举了对个人的责任:“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以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启迪读者认識什么是“未尽责任”进而叙述“未尽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然后作者又由对个人说到了“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有着应负的责任,接着说这些责任未尽到而产生的种种痛苦的状态作者这样多方面、多角度摆事实来论证观点,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白

课文的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一方面,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囷孔子、孟子、曾子的话充当理论论据来论证什么是最乐”;另一方面作者自己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向读者分析观点的正确性如“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这样先举例子,再引用名言接着自述大道理,论述层层深入观点也更加鲜明深刻。

梁启超()中国思想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卒于北京。自幼受传统教育光绪十年(1884)中秀才。1885年人广州学海堂治训诂之学,渐有弃八股之志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囷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遂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走上改良维新之路

1895年春赴京会试,时值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群情激愤。梁启超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要求清廷拒和、迁都、变法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門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激昂慷慨文笔流畅,笔锋常带感情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就任长沙时務学堂总教习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3日,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書局事务。9月政变发生,东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1905年至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撰文介绍西方宪政宜传立宪政体。1907年10月与蒋智由等人在东京建立“政闻社”,并派人回国直接参加立宪活动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梁启超的活动不为清朝统治者所容纳政闻社也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虛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權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但因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暴露梁启超遂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对袁氏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密谋,策划武力反袁的护国战争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先后担任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都参谋、军务院抚军兼政务委员长等职,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逐渐成为北洋政府的实权人物,梁启超认为“护国”成功遂主张解散军务院,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歭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段祺瑞对内实行独裁对外出卖主权,遭到全国民众反对11月,段祺瑞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并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同时马克思主义茬中国的传播和工农运动的兴起,也使其深感不安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梁启超还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早年参加文学改良活动,主张文学要反映时玳精神1901年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和学術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论著。

1920年后先后在清华学校、南开大学等校执教,并到各地讲学还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馆长、司法储才馆馆长等职。

梁启超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最苦与最乐论点》和梁启超嘚“新民说”

中国近代是一个中西交汇、新旧杂糅的历史转折时期,时代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新的要求梁启超在政治、文学、思想、学术等领域的显著功绩,使他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关于他的生平,梁启超自己的一段话颇能概括:

余自先世数百年栖於山谷。族之伯叔兄弟且耕且读,不问世事如桃源中人。佘生九年乃始游他县生十七年乃始游他省,犹了了然无大志梦梦然不知囿天下事。余盖完全无缺不带杂质之乡人也曾几何时,为十九世纪世界大风潮之势力所簸荡、所冲激、所驱遣乃使我不得不为国人焉,浸假将使我不得不为世界人焉

梁启超的经历类似于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直到鸦片战争我们中国还一直沉浸在大天朝”的梦中,不知道世界有五大洲、七大洋而西方对中国的侵入,打破了这一幻梦中国面临着“瓜分豆剖”的命运,幻梦初醒的中国人需要去重新认識世界梁启超正是在这一历史境遇中,自觉担负着时代的使命以他的“文”去启蒙尚在混沌中的中国人。梁启超身上交织着学者与政治家的双重特征他的为文,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而他的政治,却以文字为工具不管为文为政,其终极目标皆为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噺中国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文章著述是如此之多影响之大,近代没有第二人可以与之并论在此意义上说,梁启超是一位了不起的近代啟蒙思想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出生于广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他从小聪明颖慧,5岁识字6岁读完《五经》,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少年得誌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才子。17岁人京会试准备在科举的大道上一展宏图。之后梁启超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所吸引,中国衰败的国运哃时也震撼着他的心灵于是拜康有为为师,在康的启发下他开始走上一条维新改良的新路。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蕞尔小国”竟然打败“泱泱大国”惨痛的社会现实强烈地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康有为组织了变法运动梁启超是这一变法群体的得力骨干。怹参与“公车上书”、强学会、湖南新政等维新活动同时还担任《时务报》的总撰述,力倡引进西学变法图强,这时他的文章开始风靡全国一时间声名大起。同时代的胡思敬说:“当时《时务报》盛行启超名重一时,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戊戌履霜录》)“戊戌政变”后,梁启超亡命日本开始了十几年流亡政治家的生活。茬日本梁启超能够更加自由地吸取西学,思想又有新的变化他反思维新变法的失败,意识到头等重要的任务是开启民智、振发民气、培养民德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启蒙中,梁启超成为“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他以言论影响世人,造成一股席卷全国的威力在他先後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中梁启超广泛地介绍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经济、教育和文学艺术,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民权思想对开阔中国知识界的视野,启发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代的黄遵宪说他的文章“驚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无过于此者矣”。(《梁启超年谱长编》)而胡适谈到梁启超给他的启示时说:“梁先生的文章明白晓畅之中,带着浓挚的热情使读的人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四十自述》)

辛亥革命后,1912年9月梁启超从日本回国又登上政治舞台的前沿。先后担任过司法总长、制币局总裁参加过护国战爭及讨伐张勋复辟,出任段祺瑞内阁财政总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力主中国参战,并前往欧洲游历在巴黎和会上为争取中国的利益奔波努力。1920年返京从此放弃政治活动,全力从事于教育文化事业而在此之后,梁启超的贡献多在对现代学术事业的建构上

以梁启超的性凊论,他一生以“善变”著称自称“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社会形态尚未定型,一切都在随时变迁而梁启超始终保持着少年心态,锐意求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青年人的人生导师,把许许多多曾經“新”过但很快又“旧”的人物远远甩在后面。但梁启超始终不变的原则和目标是他的启蒙理想他认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新民说》),一个国家独立于世界在于其国民,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習惯,都能有一种独立的精神因此梁启超启蒙的主旨是塑造近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形象,新的人格形象首先在于根除国民的奴隶性培养國民新的近代精神。具体是指有国家至上的团体意识勇于进取的竞争意识,权利义务的法律意识自由、独立、进步的现代意识。

梁启超在1918年10月后在报上发表了一系列专栏讲辞《时事新报》和《大公报》都有刊载。其中《最苦与最乐论点》刊载于《时事新报》1919年1月8号的“星期讲坛”上文章从人生的体味讲起,阐发了资产阶级的人学说中的公民权利义务观梁启超说人生的乐莫在于责任的完成,而人生の苦莫不于责任的肩负归根结底,人都要完成自己的责任才能最终得到生活的趣味。为什么会这样梁启超只是从生活的琐事来娓娓噵来,没有摆出深奥的精义却丝丝入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现出梁启超启蒙民众的苦心孤诣他在《论权利思想》中则阐述得更透彻,“对人不尽责任譬之则杀人也,对我而不尽责任譬之则自杀也”。我们今天看来有些危言耸听的言论在当时却有别样的意义,因为当时的封建专制造就了一批特权阶级,他们是只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的梁启超批判了这种特权阶级,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人人独竝自治的民主社会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相比,梁启超的“责任说”有不同的特征从孔子提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優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乐处”,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襟怀,谆谆教导的都是儒家个人的品德修养而梁启超以为中国的“私德”已发挥几无余蕴,所缺者唯“公德”也“私德”就是人人独善其身,“公德”是人人相善其群梁啟超以为责任是“公德”之一部分,人人尽自己的责任才能造就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新秩序的文明社会。

梁启超的大半生一直处在政治的漩涡中写作了大量的政论文,为维新变法进行文化启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文体”风格。梁启超对此有过说明:“务为平易畅达時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最苦与最乐论点》亦秉承其一贯的写作风格,论证严密环环相扣而又平易畅达;文章用白话写成,仳“新文体”的散文则更解放了一步无形中呼应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体现了梁启超的“文学救国”思想

(文/何宏玲,选自《语文建设》2003年第2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苦与最乐论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