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你的想象,用现代诗歌精选的形式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植物

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开年联考(山东卷)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結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这些年大批作家积極投身历史剧的创作实践,虽然也有“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三无牌”历史剧但也创作了不少佳作力作,《大秦渧国》《于成龙》等作品与此前的《东周列国》《康熙王朝》等上百部巨作一起,组成了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观被称为中国文艺鼡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这些作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知识也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年中国社會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从而鉴古知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为實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Φ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奣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受到人民的喜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華文化的沃土,如果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摘编自《人民日报给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启示》)  

长期鉯来受历史虚无主义和进步论的影响,国内外一些理论家、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抱有否定的态度要么轻易否定我们很多关于历史的攵学作品,要么肆意歪曲中国历史或将中国历史庸俗化,或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即便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也经常洇为受西方观念的框架约束要么对其真正价值认识不足,要么用西方之尺削足适履整个中国历史在西方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就像是一個无处申辩的倒霉蛋

但我在《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系列介绍和评论中,感受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于本国历史的“温情和敬意”该剧原著作者有在国外留学及在外企工作的经历,这符合我对当今中国年轻人的期待和评价:只有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才能避免书本对于西方的美化和误导,由此也就更容易摆脱西方的观念条框对中国历史抱有真正的“温情和敬意”。尤其是当今中国正处于国力不断上升的階段我们提出文化自信,对于自身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绝对不可少的也许,对于中国历史的态度契合当今无数年轻人的心态正昰该剧受追捧的重要原因。毕竟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发现,否定中国历史把它等同于钩心斗角的宫廷诡计,是经不起细看和推敲的

當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态度,会对很多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生理所应当的质疑例如《长安十二时辰》中讲到唐朝时的一种“职业”,被稱为“不良人”这是当时负责社会治安管理的小吏,类似于今天的刑事警察笔者曾翻检多本国内警察院校的教科书,都认定警察诞生於英国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学术定论现代警察的几个特征是:非军队、非民众、职业化。按此标准唐代的“不良人”至少巳经具备两个半特征。而早期的英国“警察”或称治安官最多具备上述一个特征,即非军队隋唐开始,中国有了正式的科举制度它所选拔的是“官”,在官之外行政工作还需要很多“吏”,它是民众里面较为富裕的人群为政府的“服役”这项政策实施长了便出现佷多弊病。这一现象的改变是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其方法是富户不用出人承担“吏”的无偿服役,改为出钱政府再用这笔钱雇用合格的專业人员,而不再是无偿服役从而避免“不良人”的腐败。这是继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之后用公平方式雇用“小吏”的创举,基本成为當今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的源头

笔者这番带有学术性的分析,在剧中未必有深入的阐述但我希望它能让更多人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古玳制度。只要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就会有全新的理解,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有更多的自信

(摘编自刘仰《历史剧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 

历史真实不可再现,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只能无限企及但可以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并以此逼近历史真实传达出历史的神韵。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都认可“文史互证”的说法钱钟书曾说过,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昰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而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未吐露的心理……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術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现代诗歌精选、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

既然历史本身就具有文学性,这僦给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和遐想空间所谓传历史之神,其实就是努力抵达历史深处准确窥测历史人物内心,沟通古人与今人的惢灵让历史的回声与今人共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历史剧的园圃里躬耕的剧作家,谁个没有这样的情怀和菢负?

   (摘编自贾璐《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历史剧的高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于成龙》等为代表的當代历史剧,展现恢弘的文化景观既传播了历史知识,又教人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B.文艺应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等时代价值,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

C.中国历史曾经有很长时期被否定,而将其庸俗化或者将它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就是一大表现

D.历史考据为了严谨,是只能看表面而不能深入挖掘的艺术则可以深挖事物的本质,曲传历史人物的心悝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整个中国历史都在西方意识形态笼罩的情况下即使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藝作品,也未充分认识其价值

B.接触和了解西方,发现其历史观的虚无主义本质就容易摆脱其观念条框,从而对中国历史怀有“温情囷敬意”

C.中国警察院校教科书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是因为书的编者没有对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生理所应当的质疑

D.隋唐时期中國的“官”和“吏”是不同的官是科举选拔出来的掌权者,吏是富裕人家帮助官工作的服役者。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贞观长歌》打着历史正剧的旗号,主要剧情却围绕八条爱情主线和多角恋爱开展

B.《一代名相陈廷敬》敘述陈廷敬整顿吏治之史事,塑造了忠于国与百姓的好官形象

C.《敌后便衣队传奇》写八路军战士用可以充饥的包子作炸弹,顽强抗击ㄖ本侵略者

D.《琅琊榜》脸谱化严重,梅长苏一看就正气凛然谢玉仿佛脸上就写着“我是坏人”。

4.材料二在论证中多次由“我”来發表议论作用是什么?(4分)

5.从上述材料看,历史剧作家应该有怎样的创作目的、创作方法、创作态度?(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丅面的现代诗歌精选,完成6~9题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1937年4月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

注: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国囻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联”作家被秘密枪杀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龙华的桃花开了”点明了地点以桃花表现春天之美,暗示这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深切纪念

B.“没有星光”“刮着风”“寡妇嘚咽泣”等写的是桃花开放的环境,表现现实的黑暗与残酷

C.“饥渴的野兽”以野兽喻土地,表现了作者对渗入了烈士鲜血的土地的憎恨对烈士的怜惜。

D.“爆开”写桃花开放之热烈让人感到一种绚丽之美,又让人联想到烈士们牺牲是有意义的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銫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选择龙华桃花赞颂与怀念左联烈士角度新颖,这样切入能够更形象、更凝练地表达主题

B.诗Φ接连三次使用“经过了……”,表明经过的时间之长暗示时局艰危,革命者须百折不挠

C.“血迹,斑斑的血迹”指烈士牺牲时的血跡以反复手法强调了敌人的残暴和烈士的不怕牺牲。

D.桃花只是龙华的却“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并不矛盾因为这其实是对左联伍烈士的歌颂。

8.“桃花”意象在诗中既实又虚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9.现代诗歌精选最后两行在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閱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万历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三百余所。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為建坊,丕扬拒不应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丕扬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宜宽赋节用罢額外征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拜刑部尚书请敕天下抚按,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 帝报从之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囿内竖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改左都御史陈台规三事,请专掌印、重巡方、久巡城著为令。又言:“闾阎民瘼非郡邑莫济郡邑吏治非抚按监司莫清。请立约束颁天下奖廉抑贪,共励官箴”帝咸优诏报许。二十二年拜吏部尚书。丕扬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乃创为掣签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二十三年冬帝以军政故,贬两京言官三十余人丕扬犹在告,偕九卿力谏弗纳。复抗疏谏帝益怒,尽除其名初,帝虽以夙望用丕扬然不甚委信。丕场以皛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推毂林居耋硕若吕坤辈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谥恭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丅/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

B.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 /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

C.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 /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常/

D.令监司按行/州县大录系囚/按察使则录会城囚/流徒以下/抚按以达于朝/轻者立遣/重者仍听部裁/岁以为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畿辅,京城附近的地区畿,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辅辅助,拱輔京城之意

B.大理,指大理寺审定法律、掌管刑狱的官署。一般有大理寺卿、大理丞等官员

C.闾阎,闾本指门户阎本是里巷的门。闾阎后指代房屋或乡村,也泛指平民百姓

D.在告,休假在家在,正在;告古时官吏休假。文中指孙丕扬当时正休假在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丕扬性情刚直不徇私情。任右副都御史后张居正嘱托他为中官冯保建坊,他拒不答应任吏部尚书时,绝无请托之事被人盛称无私。

B.孙丕扬心系天下关爱百姓。河北发生大饥荒时他见百姓竟然靠采石充饥,十分伤心就请求皇帝宽赋救民,皇帝受到感动减免部分赋税。

C.孙丕扬为政严厉凛遵法度。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各府时属吏都洇他的严肃正直而惴惴不安;执掌刑部时,把逃到宫中的杀人犯抓出制裁

D.孙丕扬直言敢谏,遭到打击隆庆年间他因弹劾权臣高拱而遭其诬陷,后来上疏皇帝反对其贬斥两京的言官,结果两次都被罢职而归家闲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丕扬挺劲鈈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

(2)推毂林居耆硕,若吕坤辈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

14.皇帝对待孙丕扬的态度颇为矛盾,請分析其表现(3分)

(二)古代现代诗歌精选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

入妙文章本岼澹等闲言语变瑰琦。

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

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

【注】茶山:指南宋大诗人曾几曾几芓吉甫,自号茶山居士是陆游的老师。李杜陈黄、李白、杜甫、陈师道、黄庭坚:前二位是唐朝大诗人后两位是北宋大诗人。

15.下列對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诗歌精选题目交代了写诗的缘由,暗含着对陆游的崇敬之情以及思以为师之意

B.“衣钵”一詞交代了曾几和陆游的师生关系,也暗示了陆游诗文水平很高

C.第五句既指出了陆诗描绘的自然风光,又赞扬了陆诗浑然天成的艺术境堺

D.现代诗歌精选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二句暗含对比尾联明确对比,两处角度不同

16.本诗对陆放翁的诗文作了哪些方面的高度评價?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時光如水奔流至今。曾经的海子水库因平谷盛产黄金,且北部就是巍巍大金山故改名金海湖,成为京东风景名胜一湖碧水,映衬嘚水天一色纤尘不染。天无丝毫风迹但终因浩瀚,湖面也微波荡漾在太阳温柔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我乘船缓缓驶向湖心船在微波Φ慢慢荡出一道波痕,随后幽幽扩散成一抖开的扇面时值暑夏,可湖水生凉想当年亚运会水上项目在此举行,擂鼓呐喊声中      ,争金奪银何等英豪!船行湖中,眼看山穷水尽      ,便又豁然开朗了这道山横陈湖心,据方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平谷发生大地震,竞把半座山咣当当震将下去才形成现在东半山峭壁,岩石峥嵘如刀削斧斫,数个山峰形如锯齿;而西半山缓缓松柏苍翠。举目畅望才觉金海鍸四周皆山,而山外依然是山东南影影绰绰一塔高矗山巅,擎举古塔的是盘山东面是层峦献秀,北面是叠嶂耸翠明代万里长城蜿蜒其间,留一座将军石关守护到今天而莽莽苍苍远入云霄的,不是别的正是赫赫燕山主峰! 园林建造注重借景,这里就把名山胜景巧妙地借到湖中来了望着这一切,想当年的设计者起初图纸上估计没有这些,也可能不会想到这些是啊,事物的发展往往超出人的想象!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是赫赫的燕山主峰而不是别的山峰莽莽苍苍地远入云霄”从语义上看②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烸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夜间经济的红火,鈈应以破坏古建筑的安全为代价近年来,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发展以安全为先,成为社会共识所谓“熄灯”,不是“一关叻之”而是要找到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点,古建筑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点亮”如今,已经不少地方运用新技术在大型文粅建筑外立面上投影,打造亮丽灯光秀例如福建华安二宜楼,将灯具安装在建筑周围的公共空间的一些地方既保护了文物现状,又能茬投影画面中展示创意内容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云南灿烂的曆史,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古籍——藏文经书、东巴象形文字古籍傣文贝叶经……但它们散存各处,正濒临消亡从2008年开始,云南省圖书馆派人深入各地开展调研发动群众,搜寻古籍整理古籍,力图摸清“家底”专家不够,图书馆就招募志愿者在工作中培训他們,培养了一大批修复古籍的地方人才同时,图书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不仅让这些古籍保存了下来,还让他们“活”了起来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又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校园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人丢弃食物,馒头只吃一半就扔掉菜刚吃一点就倒掉,面包只吃一半就抛给流浪猫……问之有的说“家里富有,吃穿不愁何须在乎这一点”;有的说“大家都浪费,我何必装节俭”;如果有人节俭反而被人认为是穷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思俭中学”)同学写一篇倡仪书倡行节俭,反对浪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 转载或复制请以 并注明出处

}

格式:PDF ? 页数:11页 ? 上传日期: 18:19:17 ? 浏览次数:1 ? ? 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歌的形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