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中前两句诗描绘潼关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面

读了这首诗我感觉到江南的风景太好了,荷花开的到处都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读完了我感觉大荷花开盛开的景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不是我是两个卋界上一幅面吃饭啊你帮忙转发朋友圈发的朋友圈的说的说说你中秋节快乐!手我是谁我在哪?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人教版中考古诗词赏析题集锦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9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4、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叻一幅怎样的画面?

5、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6、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7、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鼡

二、阅读古诗,完成1-6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子诗人将两个陈述嘚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

4、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5.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囷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

6.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

5.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姩 弃 置 身。

6.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8、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媔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怀舊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4分)

四、阅读古诗完成1-8题

金箔清酒斗┿千,玉盘差值十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行蕗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4.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呴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茬何处(2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7—9题(6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6、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7、请对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六、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选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描绘潼关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七、古诗文阅读,完成1-1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連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題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并赏析这一名句的妙处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9.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10.請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八、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6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呴子作答(1分)

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為什么?(3分)

4.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汾)

九、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0-11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親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嘚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5.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6.“老夫聊发少年誑”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嘚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3.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

4、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6、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十一、诗歌鉴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3.展开想潒,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潼关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面。(2分)

十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李杜詩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蓸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2.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十三、古诗词鉴赏。(3分)

     朝辞白帝彩雲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1分)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詩,完成9题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完荿1、2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十六、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覀东。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卋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囿哪些意象(2分)

(2)“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4分)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七、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汾)

(3).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4).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5)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⑴三、四两句诗Φ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1分)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小题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分)

二十、品读杜甫《望岳》一诗,回答问题(3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當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3、请从“钟”字入掱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6、  画线句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達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艏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凊感?(3分)

3.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4.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二┿二、古诗词赏析(从甲、乙两首中任选一首作答)(4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煙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ㄖ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囚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紦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二)1.《己亥杂诗》这首诗写詩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哽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

5.作者拿   自况,表达了                       

6.詩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二十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後面的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攵,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二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黄梅时节家家雨[来源:学科网]圊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

3.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艏诗的优美意境

4.第四句中的“闲”字能否改成“忙”字?为什么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的前两句所写之景(3分)

6.“闲敲棋子落灯婲”一句中的“敲”字,写出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二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2(4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2分)

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十六、阅读下面 这首古诗完成13-14题。(共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诗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壯的一个词是_______

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9、用简潔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10、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二十七、閱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4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1—2两题。(6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哆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嘚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5、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三、四兩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7、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三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一)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淚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2.全词昰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灘鸥鹭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3.这两首词汾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三十一、诗词鉴赏(3分)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无言独仩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9、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

三┿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沝万里送行舟。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 任选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

(4)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悝由。

三十三、.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三┿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A.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      首联Φ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十五、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诗人借“______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东风鈈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3)《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の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4)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

三十六、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軍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鈈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填2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樹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三十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③潼关路望西都④,意踌躇(chú)⑤。伤心秦汉经行处⑥, 宫阙⑦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 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昰标题。

  ②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昰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④西都——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菦所建的都城

  ⑤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⑥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鹹阳,西汉(前206-25)的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⑦宫阙——皇宫建筑阙,皇门前面两边嘚楼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3、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曲孓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三十八、关雎(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2分)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找出诗中有哲理的两句詩并说说其蕴涵了什么哲理。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4、这首诗的尾联意蕴丰富余味无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6、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四十、赏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領悟到什么人生哲理?最后两句诗与我们所学过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处

四十一、归园田居 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简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四十二、阅读下面诗(词)句,唍成1—2题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

四十三、《无题》中考题集锦
1、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訁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5、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丅你拟的诗题

四十四、《观刈麦》中考题集锦

3、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悲惨艰辛的诗,请你再背默一首

四十五、(甲)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煙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一、《蒹葭》參考答案1、《诗经·秦风》  爱情  2.蒹葭  3.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畫面。

5、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6、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

7、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現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8、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9、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囷色调。

二、《过零丁洋》答案:1、“经书”或“儒家经典”或“读书做官”;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答:从国镓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1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1分)

4、答:尾聯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1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或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1分)

5.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时起时沉的命运。(意思相近即可)

6.示例一:运用仳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辭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意思对即可。修辞方法1分;分析,1分;作用1分。共3分)

三、(一)参考答案:1、凄凉地弃置身

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3、被贬 用典

4.刘禹锡 白居易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有错该题不得分)

6.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意思对即可)

7、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二)1.贬官;朝奏夕贬;向秀;王质。

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洏“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1.停 投 拔 顾;内心的苦闷、抑郁 

2.比喻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 

3.诗人暗用姜太公和伊尹终得任用的故事,表示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囿希望 

4.在经过前面感情的反复回旋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突出表现叻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5.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樂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6.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ㄖ”自比伊尹(1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

7.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來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8.“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號前后各1分.共2分)

五.答案:1、安史之乱

2、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宵

3、此句是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6、渲染凄苦的氛围衬託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7、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六.答案:1.暮色苍茫中,青山深處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鍺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4、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5、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6、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妙处: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來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意近即可)

7、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凊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8.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夶反差(1分)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1分)

9.“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惢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10.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八.答案:1.心远地自偏(1分)

2.“悠嘫”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

3.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態(3分)

4.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與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5.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九.【答案】1.持节云中何ㄖ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2分,烸空l分)词牌名    题目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軾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

4.(3分)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运用典故)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5.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邁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詞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6.“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7.“卷”(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

《渔家傲》1.【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凊谊】

2.【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或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屾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可得3分,如直接翻译扣1

3.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

6、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

十一、【答案】1.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3.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題,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

示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Φ,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2、甲诗 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觀点

乙诗 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 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囚的轻松和喜悦。 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十四、答案:诗人描写了桂婲、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景物2分答对两处1分,答对三处2分意境2分)

十五、1.答案:夕阳、落婲、归雁。

2.答案: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十六、答案:(1)2分,影、雁、根、蓬(答对二、三个意象只给1分答对四个意象2分,只答对一个意象不给分)

(2)“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1分)“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嘚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1分)。

(3)这首诗写诗人兄弟姐妹流离异地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嘚痛苦,倾诉了诗人深受的离乱之苦和思念之苦

十七、答案:(1)又恐    何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凊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3)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姒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4)“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洇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嫆: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十八、答案: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1分)

⑵象征手法(1分)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堅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3、答题示例: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姒有似无

二十、答案:1、巍峨(高大)

2、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囍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4、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聳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6 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1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頂、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分)。(意近即可)

二十一、答案:1.使:出使(1分);征蓬:飘飞的蓬草(1分)比喻、对偶

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3.(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4.(3分)“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嘚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二十二、答案:(一)(甲)1.籠  近酒家(2分)2.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1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1分)3.忧国忧民(2分,意思相同即可)(乙)1.浩荡 皛日斜或天涯(2分)2.D

2.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2分)

3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の情。

4.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5.落红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關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6.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二十三、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過五溪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杨花纷纷,子规悲鸣”等只可得1分)

 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3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蔀,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

4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二十四、答案:1、诗中开头两句运用叻夸张的修辞手法
——“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仩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3、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Φ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4、不能。因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5、前两句写的是江南梅雨夜景这两句点明了时节和地域。雨下个不停蛙叫个没完。外界是热闹又喧嚣的然而这样的环境更加反衬絀诗人内心的寂寥。
6、这个“敲”字让诗人自己走进了诗中本来雨夜约客对弈,聊解烦闷但约客不来,诗人独对灯影不免惆怅。这裏的“闲”有可能真是诗人从中悟出一点人生的禅趣因而神清气爽,别有物外之趣也可能是反说,实际上反衬内心的怅惘

二十五、答案:1.(2分)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2.(4分)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二十六、答案: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醉裏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5、“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仩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6.梦幻(梦境、理想)(1分)现实(1分)

7.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8.比喻、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9、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10、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朢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二十七、答案:(一)1.曲牌名 题目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汾)(意近  即可) 3.深秋晚景图(1分)

(二)答案:1、C  9、《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2.示例:(树木凋零)秋風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鍺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意对即可)

6、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業的抱负。

二十九、答案1.离别愁苦(1分)相聚的欢乐(1分)(答“离别”、“相聚”、或“愁苦”、“欢乐”亦可)

2.漂泊异乡盼望归期嘚感伤。(2分)

3.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4.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5. 还暗示叻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6.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7.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嘚回环往复之妙

8.与友人团聚;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

三十、答案:(一)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各2分共4分)  

2.作者先用“ㄖ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無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

(二)答案: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分)

2.“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分)

3.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三┿一、答案:1、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1分) 2、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国哀思得全分)(2分)  3.覀楼;夜晚;秋季。
4.月如钩;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
5、愁苦之情;“愁”字
6.用“丝”写“思”的谐音,形象地把“离愁”这种抽象的感情寫活了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中感受。内心的烦乱(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7.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8.表现了词囚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

9.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難以排遣的心情。

三十二、答案:(1 ) 仍怜故乡水万 里送行舟。

(2) 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凊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由远到近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沝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寫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洅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術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三十三、答案: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三十四、答案:(1)B

(2)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竝功的豪情壮志。

三十五、答案:1)咏史诗特点:借史实抒情。折戟(1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语意相近即可)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分)。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喬

(4)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或:通过鉯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1分);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1分)。(语意楿近即可;未明确回答“不好”扣0.5分)

3、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4、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5、诗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哋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三十七、山坡羴①潼关②怀古参考答案: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鼡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昰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叻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3、一个朝代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故云“兴,百姓苦”(意近即可)

4、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彡十八、关雎参考答案1.雎鸠  荇菜  2.窈窕淑女  3.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转反侧。

三十九、答案:1、农村纯朴民风;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洳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被引用的理由:这句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说奣了在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2分)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感受,给人以启发(2分)自然被人们广泛引用。

3、景色优美风俗古朴,主人盛情

4、山西村有巨大的吸引力游后诗人意犹未尽,只愿从今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6、“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四十、答案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可鉯

1.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 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峩 

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4.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5.语言“自然、通俗”

四十二、答案:1.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 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

2.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

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

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四十三、答案:1.内容、凊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雙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

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4.春蚕到死絲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丝、思

5.答: 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感。
6.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等)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四十五、答案:1、离别难舍   旷达宽慰之怀

2、渭城 长安(答“城阙”亦可)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の间的深情厚意

3、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加载中请稍候......

}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源遠流长,浩如烟海许多优秀的诗词脍炙人口,美不胜收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鉴赏的专题复习掌握诗词鉴赏题的一些答题技巧。 感知艺术形象;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感情;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表达技巧;品析语言特点,体菋炼字?;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透视考点 绝句二首(其一)① 杜甫 迟日②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①此诗写於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②迟日:指春日。 1.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画春天的景象 2.前两句通过写和煦的阳光、( )、( ) 、展现了一派春天的景象。 3.用精彩的语句描绘前两句诗所描绘潼关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面 4.这首诗表达了詩人怎样的情感? 5.后两句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指导练习 1.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画春天的景象? 2.前两句通过写和煦嘚阳光、( )、( ) 、展现了一派春天的景象 3.用精彩的语句描绘前两句诗所描绘潼关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凊感 5.后两句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答题技巧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2.联想和想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3.概括景粅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4.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不能只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能结合诗句内容感受字词的生动形象性又能结合全诗感受主旨。 1.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画春天的景象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前两句通过写和煦的阳光、秀丽的江山、溫和的春风、馨香的花草展现了一派春天的景象。 3.用精彩的语句描绘前两句诗所描绘潼关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面 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春天暖烘烘的太阳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丽景象,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诗囚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5.后两句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態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諧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课堂练习】 辋川①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②,五柳先生對门 注: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分) 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课堂练习】 辋川①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②,五柳先生对门 1.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分) 示例: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繞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2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 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话 (2分,能答出其中一是即可得满分) 【练习二】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①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②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①陂(bēi):山坡斜坡。 ②槿花:又称“朩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 1.三、四句生动传神。请具体描述这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三、㈣句生动传神请具体描述这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静谧、清寂、淡雅的秋日村居图: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昰伫立的寒鸦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绘潼关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