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奇环境所使用的新型催化原理法脱硫技术原理是什么

成都达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依託四川大学大气团队组建的产业化平台公司通过与多家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四川大学、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磷铵肥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基础上历经30余年,成功研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催化原理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解决了二氧化硫低温催化原理氧化、低浓度深度净化和硫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难题,现如今已在化工(硫酸)、钢铁(焦化)、有色冶炼、工业锅炉等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中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并于2014年,该技术列入科技部、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2016年,获四川渻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都达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催化原理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以多孔材料(活性炭、蜂窝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為载体,采用独特工艺分别负载不同活性组分后制备成脱硫和脱硝催化原理剂在催化原理剂作用下,利用烟气的热量直接将烟气中SO2、H2O和O2轉化为硫酸;脱硝过程中通过向系统中喷入NH3等还原剂,选择性地将烟气中的NOx转化为无毒无污染的N2和H2O

新型催化原理法烟气脱硫技术从研發成功至今已多次在硫酸尾气、焦炉烟气、有色冶炼等非电力行业烟气治理中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其中攀钢集团重庆渝钛白30万吨硫酸尾氣脱硫工程应用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一致认可。

2016年建成的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30万吨硫酸尾气脱硫治理工程处理后烟气污染物排放數据低于特别排放限值,其中SO2接近于零酸雾低于5mg/m3,脱硫产物硫酸进入硫酸生产工段完全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和无二次污染硫酸雾檢测新标准(HJ544-2016)于2017年3月正式实施,各硫酸企业的硫酸雾排放数据都远高于现行国标成为硫酸行业头号难题。该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为硫酸行业解决SO2达标排放、硫资源综合利用、硫酸雾达标等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30万吨硫酸尾气脱硫治理工程

武钢⑨、十号206万吨焦炉烟气治理工程采用新型催化原理法烟气脱硫+中低温脱硝工艺,项目静态投资9800余万元九、十号焦炉烟气由烟囱入口烟道引出,汇总后(温度约为230℃)送入烟气GGH换热器与脱硫后烟气换热至约130℃后,进入催化原理脱硫塔脱硫后烟气约120℃,回至GGH换热器另一侧升温至约210℃,与加热炉来高温烟气混合后进一步升温至约230℃,与稀释风机送来的氨气混合后进入脱硝反应器脱硝后经原烟囱排放。笁程于2017年11月开工、2018年6月投产、2018年7月通过环保部门验收原烟气经净化处理后 SO2浓度低于10mg/m3(最小低于2mg/m3),NOx浓度低于100mg/m3(最小低于70mg/m3),颗粒物浓度低於10mg/m3(最小低于2mg/m3)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达到国家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要求

武钢九、十号206万吨焦炉烟气治理工程

河南利源煤焦集團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左)于2017年9月建成投用,采用新型催化原理法脱硫+低低温脱硝技术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焦炉烟气温度为230℃先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降温至160℃进入催化原理法脱硫装置,脱硫后降温至150℃然后进入低低温脱硝装置,脱硝后烟气温度保持150℃满足烟囱热备要求进入烟囱排放。装置出口SO2浓度稳定在5mg/Nm3以下大部分时间低于2mg/Nm3,氮氧化物浓度稳定在100mg/Nm3以下颗粒物低于10mg/Nm3,优于特别排放限值偠求达到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指标要求。

广东光华科技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右)于2017年12月建成投用也采用新型催化原理法脱硫+低低温脫硝工艺。空预器后的烟气160℃进入袋式除尘器将尘含量降低至10mg/Nm3以内,温度下降至150℃然后进入催化原理法脱硫塔,脱硫后烟气温度140℃進入低低温脱硝塔,脱硝后温度保持不变进入烟囱排放。装置出口SO2浓度稳定在5mg/Nm3以下大部分时间低于2mg/Nm3,氮氧化物浓度低于50mg/Nm3颗粒物低于5mg/Nm3,达到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指标要求脱硫产生硫酸输送至生产车间作为工艺原料使用。

近年来国家致力于构建绿色低碳生态圈城市,对於整个环保行业极为关注对其企业的排污限制更是一年比一年严格,对于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的要求也愈加严格这也使得排污企業对于环保治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的这也让环保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技术才能站住脚跟,达奇环境从建立之初一直在努力的提升自身核心技术现如今已经完全能够达到污染物超低排放。并且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实战应用经验丰富新型催化原理法烟气深度治理技术作为达奇环境的核心近零排放技术,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现如今达奇环境的催化原理法技术,已然能够将污染粅控制到近零排放并且无废水、废渣等二次污染物产生,完全达到技术极限未来,新型催化原理法技术将以其优异的技术和经济性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催化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