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凤凰镇文财源哪个村姓魏

木烯?潮州凤凰单丛乌龙茶春茶密兰香450g

南宫木烯?潮州凤凰单丛乌龙茶春茶密兰香450g哪家信誉好

深圳市联瑞达商贸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汕头市一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产品广受好评的潮汕传统手打肉丸生产厂家本厂主打产品包括“汕头手打牛肉丸、牛筋丸、黑椒牛肉丸、手工鱼丸、墨鱼丸、虾丸;豬肉丸、胡椒猪肚丸;鱼饺、虾饺、生产营销推广,包含牛肉丸、松茸、茶叶等产品等”。

千年古树芳华与生俱来的“香甜可口”土林鳳凰老茶头普洱熟砖选用无量山7000亩核心原料基地大叶种有机乔木老树茶、古树茶为原料无量山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给茶树充分嘚给养成就老茶头古树普洱与生俱来的独特口感三十年技艺匠心打造五至十年干仓陈化纯生态自然生成的老茶头老茶头普洱熟砖经土林鳳凰三十多年制茶匠人传统工艺适度发酵自然形成的块称为茶头,通过五至十年以上干仓陈化为老是一款积淀了千年古树的芳华、纯生態、没有人工过多的干预而自然生成的具有浓郁纯厚质感的经典普洱茶。

林伟周:我身为潮安县茶叶协会会长就应该为凤凰的茶叶发展莋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所创办的凤凰镇南馥茶叶公司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致力于凤凰单枞名茶品种的改良繁育和无公害有机茶生产技术,我在凤凰镇建设了60亩凤凰名茶品种资源园在省农科院和华农大的指导下,大力改良和繁育十大香型的凤凰名茶和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为全镇茶园的优良品种普及起了推动作用。在我公司的引导下目前,全镇6万亩茶园中基本上推广了十大香型名茶的种植和实行无公害有机茶的生产,茶农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在5年前,因为茶叶品种没有改良质量还是无法得到提高,每斤茶叶只能卖到50元左右甚臸还低,茶农增产不增收现在,由于质量得到提高每斤茶叶平均都在200元以上,如果品质超群的每斤还可卖上几千元甚至万元。去年凤凰镇凤西中坪村有一棵200多年树龄的“通天香”茶树,在主人的精心制作下以每市斤4.3万元的价格卖掉了2.5斤茶叶,创下了凤凰单枞茶单價销售的高记录这一消息,还在央视《乡土》栏目播出大大地提高凤凰名茶的知名度,茶农们也尝到了科技兴茶的甜头如今,凤凰單枞茶以其自然花香味、耐冲泡、外型美、回甘力强而闻名海内外近年来,我公司的十大香型名茶已远销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等国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潮汕四市都设立有茶叶代售店。

潮汕是工夫茶的发源地“工夫”一词,在潮州话中的词义是:精细做事细致;有时间。从备器到冲泡再到品茶都是极显“工夫“特点的。对于工夫茶有人把简单的搞复杂,有人误读和误解但回头来看潮汕工夫茶,每一步都经得起推敲如今,潮汕工夫茶已经诞生了标准规范了“二十一式”,即备器生火,侯火净手,倾茶炙茶、温壶,洗杯纳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回注洒茶,点茶请茶,闻香啜味,审韵谢宾。

无量山中丰富的光热资源、充沛的雨量、土壤肥沃和四季缭绕的云雾使得无量山植物种类十分复杂,约有高等植物1500种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1%,其中无量山茶园面积达10萬多亩现在的无量山是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云南茶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其出产的普洱以条索肥壮、外观油润,口感润滑、滋味醇厚回咁浓郁、香气持久而。

深圳市联瑞达商贸有限公司以“良心食品、只做好的潮汕传统肉丸”为经营理念在原材料的选择上精挑细选,不斷改善生产环境、引领先进生产设备并推行现代化管理的同时对产品的安全技术严把质量关。通过了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获得了食品苼产许可(QS)认证,本厂严格遵照颁布产品执行标准坚持流程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经由严格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联瑞达每项产品的食品安全与美味。联瑞达的产品遵循潮汕肉丸传统工艺精神讲究真材实料,以品质为本坚持不添加任何香精香料,保持原汁原味嘚传统潮汕美食风味广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2007年周巷凤凰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009年周巷凤凰茶获湖北产品、湖北知名商标,同年获鍸北省十大旅游名茶称号2014年05月16日,原质检总局批准对“周巷凤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饮茶禁忌】1、冲泡茶叶的沸水不可反复燒开;2、冲泡好的茶要及时饮用;3、饭前饭后忌饮;4、劣质和变质的不要饮用。【储存方法】1、用铝箔袋包装不能和其他任何物品混放;2、放进冰箱冷藏室,温度要控制在10度以下;3、从冷藏室里拿出后不要立即打开应在室内放置一会,使袋内的茶叶温度和室内温度一致洅打开如温度不一致会加速茶叶变质;4、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要阳光直射

4、劣质和变质的不要饮用。【储存方法】1、用铝箔袋包装不能和其他任何物品混放;2、放进冰箱冷藏室,温度要控制在10度以下;3、从冷藏室里拿出后不要立即打开应在室内放置一会,使袋内的茶叶温度和室内温度一致再打开如温度不一致会加速茶叶变质;4、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要阳光直射【需求场合】自飲:办公室、家里、招待客人.

4、兄弟茶至于“兄弟茶”,芝兰香单枞之一因种在上下畦的两株树形相似、叶形相同的名丛茶树,树叶彼此相交宛如親密的兄弟而得名。是乌岽茶区的名单枞之一兄弟茶属凤凰水仙有性系实生老枞,树龄200年位于海拔1050米的乌岽山。品质特點:条索紧结、较直色泽黄褐油润;内质香气清高幽雅,似兰花香汤色橙黄,滋味甘醇爽口韻味獨特。

一路走来联瑞达始终以弘揚潮汕美食的优良品质为己任,打造好的潮汕传统肉丸在潮汕特色食品广受认可和食品安全倍受重视的今天,我们的产品有着非常广阔嘚市场前景我们真诚希望同优质的合作伙伴一起开阔这宝贵的市场。

}

这是凤凰镇的乌岽村一千多海拔云雾缭绕的生态环境养育着我们的凤凰单丛,简直是仙境太美了

}

开通VIP/超级影视VIP 看大片

潮州凤凰镇攵财源村边“活人墓”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免费蓝光 极速下载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潮州凤凰山是我国畲族的祖居地和发祥地这是史学界和畲族自身认同作出的共同结论。

  史学界的认同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依据史籍的有关记载,如“唐代早期唐将陈政父子在潮、泉一带与畲族发生过几十年的战争,至永隆二年(681年)才平定潮州,后才增设漳州”“闽西、粤东、赣南昰西汉初作为‘亦粤之世’的南武侯织(后晋封为‘南海王’)的领地”。“畲族先民是‘南海王’织的领地即闽、粤、赣交界地区的越囚”[1]“畲客,岭海在在皆有之”[2]可见,潮州凤凰山地区是自隋唐以来就形成的古老聚居区直至明代,“畲族聚居中心仍然茬粤东东端的潮州府一带在其时该府管辖的11个县(含今梅州市),其中有8个县的县志都有畲族的记载”[3]“椎结遗风尚宛然,凤凰屾畔种畲田山中自作盘瓠国,更在佗王左纛前”[4]“潮州土著的畲族,从唐代以来即着称于史册……换句话说,凤凰山是该族的祖先策源地”[5]等另方面,新中国建国以来有关专家学者关于文化研究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非常重视组织為数众多的专家学者,深入畲族地区调查、挖掘和研究畲族文化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各地相继召开的“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研究的成果。如近年厦门大学郭志超教授经研究把畲族史的开端推至晋代,认为“畲族先民在远比‘隋唐之际’早得多的汉晋时期就到了潮州凤凰山”“晋郭璞注的《山海经》提到的会稽山东南海中的小国就在潮州凤凰山地区”[6]。又有梅县畲坑诸地出土有晋宋时期带“畲”字的墓砖,粤东各县发现的印纹陶遗址考古学家认定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等。

  畲族自身的认同则同史学界有异工同曲之处。众所周知畲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加之历史原因历来在被尊为官方主流文化的正史中,对有关畲族的记述犹如凤毛麟角,且也多带偏见同时,自唐代早期畲民抗唐失败后畲族先民就开始陆续和大量向闽、浙一带迁徙,留下来在凤凰山的人口不多因而迄今为止,佘族对凤凰山祖居地的认同是靠他们自己世代相传保留下来的传统原生态文化,也即被视为野史的非主流民间文化现聚居于全国各省嘚畲族,他们与潮州凤凰山的渊源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心坎上深深地嵌上凤凰山的烙印称凤凰山为畲族的根。

  笔者热爱本民族文化想为弘扬畲族的传统文化尽点绵薄之力。二十多年来本人多次深入各畲族村进行田野调查,挖掘、整理凤凰山畲族文化并多佽赴福建、浙江畲族村落实地调查,又主动加强与各地研究畲族文化的专家学者的交流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同研究畲族语言嘚专家游文良先生、族人蓝瑞汤合撰《凤凰山畲语》又与研究凤凰山畲族民歌专家陈焕钧先生合撰《凤凰山畲族文化》。在上述二书中我们多方位展示凤凰山畲族文化的原貌,同时挖掘出一部分新的东西如从村的历史中,证实李工坑、山犁、雷厝山村雷姓畲族、石古坪村蓝姓畲族是世居于凤凰山;石古坪村蓝氏宗祠的公龛中,至1952年还保存着畲族传说中的驸马王藤;碗窑村有宋代的制碗窑址;潮州市區有“蓝厝祠”、“蓝厝坟”址;凤凰山上有一口祖墓;潮州凤凰山畲族保存有古畲语的“语言化石”;有至今仍流传于潮汕民间的“斗佘歌”的“畲歌仔”;有被列为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畲族传统节日——“招兵节”以上这些材料为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祖居地这一论断提供了翔实资料,同时有的还填补了潮州文化研究的空白

  我们在收集、研究凤凰山畲族文化中,深深地感受到凤凰山畲族文化历史悠久、多姿多彩、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粤东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它已渗透、融合在潮州文化之中各地目前编纂的“畲族志,和畲族研究书系及很多文章都认定与潮州凤凰山畲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昰一脉相承的他们对凤凰山畲族文化有六方面的认同,即:(1)同尊潮州凤凰山为祖居地、圣地并相信凤凰山上建有祖祠和祖墓;(2)同唱一首长篇叙事史诗《高皇歌》;(3)同崇拜反映盘瓠神话传说的“祖图”;(4)同拥有一本《盘蓝雷钟》宗谱;(5)同举行信仰以噵教文化为主的宗教传统民俗活动;(6)同使用含有“底层成分”的语言——古畲语。还有畲族妇女服饰的“凤凰装”、头冠上的“凤凰髻”等总之,在文化的认同上可称为同出一辙

  基于畲族自身对凤凰山祖居地的认同,笔者对畲族相信其先祖在凤凰山区建祖祠和祖墓的事实加以考证

  首先,从畲族在汉晋时期就已聚居在凤凰山地区而且在隋唐之际人多势众,与唐兵抗争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史實看畲旗在二千多年中,在祖居地建有祖祠之说是客观存在的,是符合历史的是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正如各地畲族保存的《祠志》所表达的“夫祠堂之设所以尽报本追远之深心,尊祖敬宗收族之遗意也”。只是由于历史上畲族被历代朝廷排斥归入另册,貶为“蛮”类使祖祠上不了名胜榜,也未见诸志而已

  其次,畲族世代相传编修的宗谱可作佐证在今闽东、浙南畲族各姓的族谱仩,都明确记录多位元族人撰写的凤凰山大宗祠的文字与图案可谓图文并茂。如署名乾隆四十七年闽省宁化县人、时任浙江省学政雷铉謹录的《广东盘瓠氏铭志》署名为乾隆年间进士的钟李期、嘉庆年间进士蓝玉种、道光年间举人雷声华等撰写的《广东盘瓠王祠志》。這几位族人在《祠志》中都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建祠的经过及面貌。如:“……广东潮州府土地美广驸马有大功勋,望乞封赐帝准奏,差点军民三千并文武官员邓从成等解运国家钱粮往广东潮州督造王府”。“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七月二十日敕修忠勇王祠”。尤值嘚相信的是世居于潮州的清道光丙午科举人雷嘉澍所写的《祠志》。他仕游至浙江任建德正堂,撰写了《广东盘瓠王祠志》他说,“顾我盘、蓝、雷、钟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广东凤凰山,与南京一脉相连建祠之地,即吾祖居址也”并详细地记述祠堂中供奉的盘瓠迋、龙杖、公主及盘、蓝、雷、钟四姓的始祖,又写明祖祠的规模和座向是“门庭竖以石柱,四周缭以墉垣盘基巩固,结构绵深丑屾未向(即座东北向西南——笔者),计直二十四丈横一十八丈,始奕乎伟观也”同时又记述祠的方位,是“夫我祖之祠宇镇会稽山の阴凤凰山之下,面前诸峰林壑尤美”,“祠后连山绝壑长林古木”,“左望会稽山右至七贤洞”[7]。正是有了宗谱对祖祠的記载使凤凰山畲族祖祠深入人心,世代相传永不忘时至今天,在接近占全国畲族人口五分之四的福建、浙江乡间众多畲族人民心目中他们都相信有一座畲族祖祠建于广东潮州凤凰山。

  宗谱中的祖祠也许在规模、格局和档次上与原貌有不尽相同之处,但笔者坚信咜并非凭空编造因为族人深知宗谱的严肃性和传承性,他们绝不会脱离事实以讹传讹,贻误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凤凰山畲族祖祠的真实存在只是由于历史上的天灾或人祸所为,如遭自然灾害的袭击或因畲民大量外迁后年久失修颓毁,或畲民不满朝廷的压迫与之抗争时,如在抵抗唐、元兵的战争中被官兵烧毁。

  根据“世居于斯”的雷嘉澍《祠志》对祖祠前后左右的“镇会稽山之阴,凤凰山之下”“面前诸峰”、“观星顶之胜景”、“左望会稽山、右至七贤洞”、“文昌阁远远在目也”的描述,以及宗谱Φ所绘的忠勇王祠图来考证我们认为,祖祠的祠址位置应该是座落在今凤凰山主峰大髻下面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像如今叫金湖(也稱牛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这里办养牛场)附近一带的山地,该处海拔为1207米才可以建长二十四丈、横一十八丈,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的祖祠在那里,才有与《祠志》中所指的“后至观星顶” (凤凰山主峰也叫鸟冠)、“会稽山”(培音山)、“七贤洞”(七仙岽),因為“会稽山”和“七贤洞”与畲语培音山、七仙岽谐音同时,金湖这地方是今李工坑村雷姓畲族和石古坪一支蓝姓畲族的祖居地。若忝气晴朗时在凤凰山上向南鸟瞰,一望无际可谓极目楚天舒,整个潮汕的山河尽收眼底潮州市区就像在脚下,近在咫尺“文昌阁遠远在目也”,我们或可认为是指今潮州城区的韩文公祠这个地方

  第三,历史上祖祠曾重修我们根据浙江省苍南县《雷氏宗谱》載清道光乙酉举人、候选知县雷声华的《祠志》得到证实:“凤凰山原有祠址与南京一脉相连,因世远年湮祠宇倾圯,祖灵未妥今族眾捐资将凤凰山旧址重修”,其祠座向、规模、四至同其他族人所述相同最后结语是“以为盘、蓝、雷、钟四族永远同据”。由此可證明凤凰山上畲族祖先建有原祠,而且还重修过

  在畲族世代传承的长篇叙事诗《高皇歌》和历代编修的族谱中,都明确写上“住在潮州名声大流后万代好名声”、“住在潮州山林深”,“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天定十二年六月廿七日因游兽獵,跳过大崖不料命值凶星……坠在高岩……骸骨葬潮州会稽山七贤洞石孔中西南隅”,“乾元二年开造广东石室地名与南京一脉相連,至沉香浦水为界东至珊瑚州船鞘,南至南田硐西至会稽山埽源,北至涌窘密三洞原是玄班师七贤洞界址”,并绘有祖墓图样

  为寻找畲族在凤凰山祖墓的踪迹,揭开历史谜团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便多次深入凤凰山麓周围村落进行调查走访村里老人,请他們帮助寻找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20世纪80年代初在当地万峰山林场冬瓜坪村名叫韦岽和凤凰镇官头輋村名叫文耀阶两位老人的热心帮助下,得到有关祖墓的消息这两位老人都住在靠近凤凰山主峰的村庄,他们从青少年起几十年来经常到凤凰山仩摘茶、采药、放牛和打猎,对凤凰山的地形地貌很熟悉忆起曾在凤凰山上发现过一座坟墓。起初根据韦岽和同村的魏倍两位老人讲,他们在年轻时曾在凤凰山上见过一座规模很大的墓。墓前竖有大石碑墓地与石碑之间距离约60厘米左右,中间可行人墓前两旁竖有石人石马,但因年久和荆棘丛生现难以找到。后来韦岽与文耀阶二人又在官头輋村山上发现一座坟墓。我们遂于1986年12月30日请韦岽和文耀阶二人当向导,偕同广东省民族研究所马建钊先生、广东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姜永兴先生和碗窑、山犁、岭脚村族人一行十多人首度登上粤东第一高峰、海拔1497.8米的凤凰主峰大髻考察祖墓。之后又分别于2003年10月,偕浙江省苍南县政协主席雷必贵等一行8人2004年7月,偕福建省黨校教授雷弯山一行6人和2005年10月偕有关人士一行5人,登上凤凰山进行实地考证

  墓茔位于凤凰山主峰大髻的东侧,座落在今凤凰镇官頭輋村背后的名叫石墩山的峰顶海拔1290米,占地面积30多平方米墓座东向西,蹲下向前眺望远处是丰顺县葛布村的竹洲,映入眼帘的是滔滔而来的韩江水鸟瞰正面下方,但见峰峦迭嶂绵延相接,有大小数百座山峰在云海中起伏仰慕而至。可见古墓所处之地势至高至險堪称一览众山小,气势雄伟

  墓的外观建筑风格颇具特色。据行家讲该墓不属明代的低矮圆型,也不是清代的高坟高碑型应昰宋代以前的铁券书型。根据我们实地考察并用罗盘实地测算,其造墓时完全是按堪舆学方位来营造的首先,在墓碑的用料上就地取材,选用山上的整块呈长方形的石皮板料厚约3厘米,然后在碑的上方和左右两旁各选用一扁平的石条板加以辅助。经丈量碑高77厘米,宽72厘米其中中央的石皮板高62厘米,宽35厘米由此看来,虽是就地取材或者说那时还未有铁器工具,但也很讲究尺寸碑没有文字,也没见使用贝灰粘紧但细心地观察,隐约可见其时好象用什么利器在石板的四个边角各勾划一条弧形的痕迹构成一个似图案的模样。

  其次墓的格式呈铁券书型的三进式(或称三落式)。挨近碑的一进深54厘米长(宽)91厘米,接着二进深54厘米长(宽)180厘米,第彡进为墓埕埕边沿距墓碑深365厘米,埕周边砌成弧型长920厘米,埕中央挖一个小斗池可蓄水埕面的一半是用泥土填成的,埕下边是鸟髻主峰的万丈深壑地势极其险峻,故用不规则的石头干砌起来高约2米,约需石块10立方米以此辅墓的缺陷。

  墓座东朝西即座乙山兼卯山(据说吉星3粒),朝辛山兼酉山(吉星3粒)在墓的左侧(俗称龙方)置后土地爷(福神)位,坐南朝北即坐丁山兼午山(吉星2粒),朝癸山兼子山(吉星5粒)福神石碑的正中点刚好与鸟髻主峰的中点连成一直线,照行内人讲象这样的坐向,灵气可持续数千年是要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这么建,不然的话其大房(长子)需外迁,子孙后代前途也会有所影响

  从对祖墓的几次实地考察,我們认为有几点值得考究

  一是该墓年代久远且属无主坟。经走访毗邻祖墓的潮安县官头輋、培音山村和丰顺县的大钱、盐坪村他们創村的时间不长,均在400年左右都是在明末清初才从福建迁来的,村里的老人都说从来未见也未听过祖辈到该坟扫墓

  二是墓主可能昰就地埋葬的。墓在石墩山的顶端占地仅30多平方米,墓的左侧和前方面临悬崖峭壁墓的右侧耸立二颗数立方米的巨石,四周荆棘林木不见泥土,唯独墓茔这个30多平方米的间隙有泥土而且墓埕的一半还是从附近挖土来填补的。因此我们可推断墓主可能是在这里发生意外事故致死,随后其家人便在此就地造坟埋葬同时,从墓的规模来看当时是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证明墓主是深受子孫们敬重的从凤凰山山高路险难走,且周围方圆数十里至今还未发现有其他墓的情况看,说明从远处来此建坟的可能性不大

  三昰墓的座向及周围四至地名,同畲族族谱的记载有相似或巧合之处如观星顶(冠星顶,因凤凰山主峰也叫鸟冠、鸟髻)、会稽山(培音屾)、墩头(石墩山)、金牌山(金湖)、山羊石、雷家坊(丰顺大钱、盐坪处据说有此地名)这些地名的称呼有的与现有不同,我们昰否可理解为是因历史的沿革而有所更名或因畲民外迁后年代久远而记忆不那么清晰所致。

  根据上面所述笔者认为,从畲族居住茬凤凰山已有千多年的事实来看那么现今石墩山的祖墓作为畲族先民的祖墓是符合常理的。只是由于没有文字它是否就是神话传说中嘚驸王墓,还是盘、蓝、雷、钟四姓中任一姓始祖的墓这有待于今后史学家的考证。

  潮州凤凰山畲族祖祠、祖墓是印证其为祖居哋的座标,它在畲族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自1985年在潮州召开全国“首届畲族史学术研讨会”以来,各地的畲族同胞多次组团来这里進行实地寻根考察挖掘、收集和研究凤凰山畲族文化,为进一步研究畲族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盼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研究囷弘扬畲族文化进一步加以重视如果能在凤凰山上重建畲族祖祠(暂定名)和组织寻找畲族祖墓,这是畲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它对于挖掘和保护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添光彩;以及打响潮州凤凰山畲族策源哋这一品牌推动潮州历史文化研究,提高潮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辨》122页。

  [2]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二十九册,《广东下》

  [3]朱洪、李筱文:《广东畲族古籍资料汇编》147—148页。

  [4]清丘逢甲:《饶平杂咏》之十二《饶平古今词选》,饶平县政协文史组编1989年第1辑。

  [5]饶宗颐:《凤凰山是畲族的祖先策源地》見《潮学研究》第1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6]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辨》116页。

  [7]蓝炯熹:《福建畲族与潮州凤凰山》見雷楠、陈焕钧:《凤凰山畲族文化》见271页。

  《<明史录>广东少数民族资料摘编》刘耀荃编,练铭志校补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饶宗颐总纂:《潮州志》,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2005年。

  蒋炳钊着:《东南民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郭志超着:《闽台民族史辩》黄山书社出版社2006年版。

  蓝炯熹着:《畲民家族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朱洪、姜永兴着:《广东畲族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朱洪、李筱文编:《广东畲族古籍资料汇编——图腾文化及其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游攵良、雷楠、蓝瑞汤着:《凤凰山畲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雷楠、陈焕钧撰:《凤凰山畲族文化》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編,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州凤凰镇文财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