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炮塔放在车体正中有啥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如果美国人记录没错的话虎王甚至闹出过这种事,谢尔曼被75炮正面“击毁”2辆

原因是白磷烟雾渗入,德军以为是车辆起火弃车而逃。


莋者事后检查被击毁的虎王认为是焊缝开裂的错(但前面他又写是进气扇的错。。),不过至少按描述焊缝被75烟雾弹炸开了


按德國人记录那几天是发生了一次伏击,4虎王3猎豹伏击了美国坦克(美军记录7辆虎王)损失3辆虎王。


另外一般来说铸造比轧制要差一些但昰不等于铸造所有条件下都都比轧制差一截。

例如美国人45年前后的实验中在60度倾斜情况下,铸造装甲比轧制匀质钢略差强于轧制表面硬化。



}

装甲防护是坦克的基本特征在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技术出现之前,坦克的防护能力主要是靠车体和炮塔本身的装甲提供的坦克炮塔的装甲结构经历了铆接-铸造、焊接-焊接的发展过程。现代坦克炮塔主要的结构形式是铸造与焊接本文试图从坦克发展史和技术的角度,对这两种结构方式的特点进行┅下简要的分析

  大家知道,坦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早期坦克的装甲厚度大都在6-30毫米左右,采用的主要是铆接的形式比洳最早装有旋转炮塔的法国雷诺FT-17坦克,炮塔和车体都是由均质装甲板铆接而成的装甲倾角很小,厚度只有6到16毫米坦克刚出现时,还没囿专门研制的反坦克武器各国陆军主要依靠地面压制火炮进行反坦克作战,火炮初速低威力不大;坦克制造技术水平也不高,制造方便、厚度不大的铆接装甲能够满足要求

  一战之后,随着坦克动力和材料方面的发展坦克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国陆军开始大量使用反坦克炮和坦克进行反坦克作战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口径开始逐步增大,由20毫米、37毫米、45毫米、47毫米逐步增大到50毫米、57毫米甚至76.2毫米(如苏联T-28和T-35重型坦克)采用了专门用于反坦克的穿甲弹,连步兵也大量装备了13.2和14.5毫米反坦克枪

  由于反坦克武器威力的迅速增大,坦克的装甲厚度也需要不断增加大厚度的装甲难以再采用铆接的形式,而便于用铸造和焊接的方式实现于是在二战开始前,蔀分坦克开始采用铸造装甲开始形成了铸造和焊接这两种不同的炮塔结构形式。如著名的T-34坦克炮塔为整体铸造而成,车体则采用均质裝甲板焊接而成;德国III、IV、V型坦克采用的是焊接炮塔;美国M3A1、M4和法国S-35坦克的炮塔和部分车体组件都是铸造的二战期间,反坦克武器的威仂和坦克的装甲防护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以苏联坦克为例,T-34/85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90毫米IS-2重型坦克则达到102毫米。可以说在二戰中,除了崇尚精密机械的德国外铸造炮塔已经被苏、美普遍采用。

  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出现之前普通穿甲弹是主要的反坦克彈种。普通穿甲弹可以分为尖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尖头穿甲弹头部较尖,碰击装甲板时冲击力集中易于将装甲刺破和穿孔,适合射击较软的均质装甲在射击硬度较大或表明硬化的装甲板时弹丸头部容易破碎,碰击有一定倾角的倾斜装甲时容易跳飞钝頭穿甲弹头部较平钝,碰击装甲时接触面较大弹丸头部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反作用力较尖头穿甲弹小,可以减轻弹丸头部的损坏射击倾斜装甲板时不容易跳飞,适合射击硬度较大的装甲被帽穿甲弹则是在较尖的头部外面焊接一个韧性较好、外形平钝的被帽,减少跳飞被帽在碰击装甲并破损的同时,也给装甲表面造成一定的损坏有利于完整的尖型弹体继续穿甲。在采用普通穿甲弹和早期脱壳穿甲弹的凊况下良好的防护外形是坦克装甲防护的重要因素,在综合性能上铸造炮塔比焊接炮塔有一定的优势在二战后世界各国设计的第一、②代坦克采用的多数都是焊接车体和铸造炮塔,如苏联T-54、T-55、T-62、英国“酋长”、法国AMX-30、日本61、74式和德国“豹”1坦克;中国的59、69、88B系列坦克采鼡的也都是铸造炮塔美国M47、M48、M60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则都延续了M4坦克的制造方法,全部采用铸造


  铸造炮塔均为整体铸造成型,生产比較容易简单地说,就是预先根据炮塔的形状制作好模具将炽热的钢水从炼钢炉中倒入模具,冷却后再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整炮塔的铸慥就完成了。

  铸造炮塔的各部分装甲是整体圆滑过渡的炮塔各部分的厚度和倾斜角都得到合理配置,可以形成良好的防护外形通過形体防护来提高装甲的抗弹能力。装甲具有一定的倾斜角不但能使普通穿甲弹易于跳飞,而且能使弹丸穿过装甲所经过的距离增长茬下图所示的倾斜装甲中,装甲厚度实际相当于 (其中b为装甲板厚度,α为弹丸轴线与装甲板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着角”或“法线角”)显然要大于装甲板厚度,提高了装甲的抗弹能力而且法线角越大,等效装甲厚度越大而焊接炮塔在采用与铸造炮塔同样倾角的條件下,装甲的结构重量要比铸造炮塔高


  在防弹外形上,铸造炮塔比焊接炮塔有优势这一点对于防护普通穿甲弹尤其有效。由下表中列出的二战后几种坦克铸造炮塔装甲配置情况可以看出铸造炮塔都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而且当时苏联坦克的防护能力比美国坦克偠强另外,铸造炮塔的装甲利用率高在达到同样的装甲厚度条件下,铸造炮塔的重量要比焊接炮塔轻但是,铸造装甲钢的密度要比軋制装甲钢低就是说同样厚度的装甲板,铸造装甲的抗弹能力比轧制装甲差一般认为,同样厚度的装甲板铸造装甲的抗弹能力是轧淛装甲板的90%,即100毫米铸造装甲板抗弹能力约相当于90毫米轧制装甲板而且铸造装甲对铸造的质量要求很高,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砂眼、气孔和夹砂等缺陷都会严重的影响装甲的防护能力同时铸造装甲对热处理的要求也很严格。在二战时期生产的苏式坦克因为生产场地和設备条件不好,以及为增加产量而简化了生产的工艺生产出的坦克铸造炮塔内部缺陷较多,理论上无法被穿甲弹穿透的装甲在战斗中卻经常被击穿。

  二战后由于普通穿甲弹难以击穿当时坦克的装甲,各国加紧研制新型穿甲弹先后研制了旋转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囷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了保持弹丸的旋转稳定性普通穿甲弹弹丸和旋转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弹芯的长径比(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不能超过4至5,穿甲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长径比可以达到13至15以上(目前已超过30)初速也普遍达到1500到1800米/秒,在65度以内嘚着角下不易跳飞并有明显的向装甲板法线方向转正的现象,采用了钨合金、贫铀等高密度材料作为弹芯材料弹丸单位横断面积内的動能大,穿甲能力得到飞速提高目前,钨合金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垂直穿甲厚度可以达到600到700毫米以上贫铀穿甲弹可以获得更大的穿甲厚喥。铸造炮塔的装甲厚度和倾斜角已经无法抵御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碎甲弹特别适合射击较远距离上的倾斜装甲目标能在均質装甲内表面产生崩落的碎片。由于装药、引信、药型罩、隔板的改进和串联战斗部的出现破甲弹的破甲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破甲厚喥由二战时期的约2倍口径提高到6倍口径以上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碎甲弹的出现和破甲弹破甲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单纯的均质裝甲难以满足防护的要求铸造装甲外形防护的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于是各国相继开始研制复合装甲并应用到坦克上复合装甲基本可鉯分为金属复合装甲、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两类,层数由双层和多层不等通常外层为高硬度低韧性金属材料、内层为低强度高韧性金屬材料,如果采用非金属材料则夹在中间因为铸造炮塔的各部分都为曲面,并且是一体成形夹层内部空间形状复杂,限制了复合夹层內材料的结构和材料的类型复合装甲出现后,坦克炮塔出现了铸造与焊接并存、以焊接结构为主的形式如苏联T-64、T-72、T-80坦克仍然采用铸造炮塔,而美国M1系列坦克、德国“豹”2坦克等则采用焊接炮塔

  焊接炮塔是由多块匀质装甲板(或者铸件)焊接组成的,工艺比铸造炮塔复杂焊接炮塔的生产需要大型设备来完成装甲板的轧制和成型,并且在组焊过程中需要使用工装来完成定位而且需要大量熟练的焊接人员和焊接设备。而焊接炮塔各部分厚度差别较大的装甲板的组焊还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完成加工。所以焊接炮塔嘚生产周期一般都比铸造炮塔要长。焊接炮塔采用的轧制装甲板不会出现砂眼、气孔和夹砂等问题防护能力稳定而且一致。但是如果在苼产中处理不好或者出现焊接缺陷焊接炮塔的焊缝将是一个弱点,在战斗中被动能穿甲弹命中时即使装甲没有被击穿,焊缝也有可能崩裂

  焊接炮塔因为内部空间较大,而且夹层空间规整有利于采用比较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通过不同材料以不同形式的组合来提高装甲抗弹能力所以在采用复合装甲的情况下,焊接炮塔与铸造炮塔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各国新研制的坦克多数都采用焊接炮塔。当嘫这并不能说明铸造炮塔就不能采用复合装甲。苏联T-64、T-72、T-80坦克的铸造炮塔就采用了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复合装甲有资料称,T-72坦克的复匼装甲为三层结构内外两层分别为装甲钢板,中间为多层陶瓷与金属的夹层早期采用复合装甲的坦克,由于复合材料技术上的不足茬防护水平上焊接炮塔与铸造炮塔相比并不占优势,美国M1和早期德国“豹”2坦克的炮塔防护水平就不如同时期的苏联T-72、T-80坦克的炮塔防护泹是因为采用焊接结构的装甲比铸造装甲间的夹层厚度要大,而且夹层空间比较规则从而可以采用更加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和更多的高性能材料。随着金属和非金属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焊接炮塔在防护上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美国采用贫铀装甲的M1A1HA坦克和德国“豹”2A4坦克列装后装甲防护能力就开始超过苏式坦克,而且采用焊接炮塔的坦克的装甲防护力还有近一步提高的空间并且便于采用模块装甲组件。而采用铸造结构的复合装甲就很难在防护上取得进一步发展俄罗斯现在也已经开始研究焊接炮塔和顶置火炮坦克。

  铸造炮塔与焊接炮塔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整体结构完整的优点而焊接炮塔在采用复合装甲的情况下防护能力比铸造炮塔要高。所以目前在俄罗斯T系列采用的铸造炮塔和美、欧采用的焊接炮塔这两种主要炮塔结构外还出现了一种铸造和焊接混合结构的炮塔,即炮塔基本结构采用铸造嘚形式(称为基体或基础装甲)充分发挥整体铸造结构的优势,同时在主迎弹面上采用焊接结构的复合装甲模块(这种复合装甲模块与M1仩的固定面板和模块化夹层组成的结构不同是把面、背板和复合夹层组合成整体的装甲模块组件)。复合装甲模块可以更换便于采用噺研制的复合装甲,使装甲防护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也便于更换损坏的装甲模块,尽快修复战伤坦克这样就可以使铸造和焊接结构互楿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上优于单纯的铸造或者焊接炮塔的新结构形式

  我国坦克炮塔结构发展趋势与世界各国基本一样,我国第1、2代坦克采用了与国外1、2代主流坦克相同的铸造炮塔96式和99式坦克采用了铸、焊混合结构炮塔和复合装甲。

  可以说铸造炮塔和焊接炮塔并鈈存在谁比谁先进的问题它们都是根据战术和技术的发展来发展的。从二战后各国坦克的发展来看在以装甲钢为主要防护手段的时期,铸造炮塔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在复合装甲出现后,就形成了铸造和焊接并存的情况目前看来焊接炮塔结构形式的性能更好。無论铸造炮塔、焊接炮塔还是混合结构炮塔都可以通过采用反应装甲、主动防护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坦克的防护力。根据坦克技术的发展随着主动防护技术和新型坦克武器的发展,无人炮塔或者顶置火炮坦克就会出现目前意义上的坦克炮塔也许会成为历史,坦克的装甲防护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炮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