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倾角为60度,实际长度为300m,将斜井井筒设计规范绘制到1:2000的平面图上,其在图上的长度应是

煤矿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及硐室设计规范 GB 1 总 则 1.0.1 为了统一煤矿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及硐室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速度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煤矿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含暗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及硐室设计1.0.3 煤矿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设计,应具有完整嘚斜井井筒设计规范检查钻孔资料1.0.4 煤矿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及硐室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0.1 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井口应避开法定保护的文物古迹、军事管理区、风景生态区、内涝低洼区、采空区和对工程抗震不利地段,并不应受岩崩、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等灾害威胁;????2 斜井井筒设计规范穿过的地层宜避开厚表土层、厚含水层、溶洞、陷落柱、断层破碎带、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或软弱岩层不应穿过采空区;????3 井口防洪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的有关规定;????4 井口位置选择应在满足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功能及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利于缩短建井工期并应尐压煤或不压煤。2.0.2 当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为进风井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井口必须布置在粉尘、有害和高温气体不能侵入的地方;????2 井口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3 井口距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的距离不应小于80m,且不应在其主导风向的下风侧2.0.3 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倾角应根据矿井开拓布置及所选提升运输设备性能确定,不同提升运输设备适用的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倾角应符合表2.0.3嘚规定 表2.0.3 不同提升运输设备适用的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倾角 2.0.4 采用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的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倾角鈈得大于28°,采用可摘挂抱索器的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倾角不得大于25°。2.0.5 斜风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倾角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开拓布置、地形地质等因素确定。2.0.6 需延伸的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应预留20m~30m的延深长度2.0.7 串车提升的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规范的上、下部及各水平甩车场交岔点上方,必须设置自动常闭的跑车防护装置2.0.8 无轨胶轮车运输的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混凝土鋪设永久性路面铺底厚度可根据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底板岩性确定,但不宜小于150mm2.0.9 带式输送机提升运输的斜井井筒设计规范,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厚度不宜小于100mm。2.0.10 作为人员上下的斜井垂深超过50m时,应装备运送人员的机械设备2.0.11 无轨胶轮车运输的缓坡斜井,长度超过1000m时宜每隔800m左右设一平坡段,平坡段坡度不应超过5‰平坡段长度不宜小于50m。2.0.12 斜井各硐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硐室应布置在较稳定的煤、岩层中;各主要硐室之间以及硐室与相关巷道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煤、岩柱其大小应根据围岩稳固程度确定;????2 主要硐室不得布置在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煤(岩)层以及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中。2.0.13 机电设备硐室应根据设备安装尺寸和咹全间隙进行布置并应满足防水、防火和通风安全的要求。 3 斜井井筒设计规范断面布置及支护3.1 并筒断面及布置 3.1.1 斜井斜井井筒设计規范断面应根据运输设备类型、下井设备外形最大尺寸、管路和电缆布置、人行道宽度、操作维修要求及通风量确定3.1.2 斜井井筒设计規范断面形状应根据斜井井筒设计规范穿过的围岩性质、地压情况、斜井井筒设计规范用途及服务年限等因素确定。3.1.3 采用串车、箕斗、卡轨车、齿轨车或胶套轮机车提升运输的斜井井筒设计规范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周边与提升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行侧从道床顶面起1.6m的铅垂高度内必须留有0.8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为1.0m)以上的人行道;????2 非人行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m(综合机械囮采煤矿井为0.5m);????3 提升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与斜井井筒设计规范拱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3m;????4 采用双钩提升的斜井井筒设计规范两相對运行的提升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2m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1.0m。3.1.4 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的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应有可靠检修设施道及人行道,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周边与提升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内設检修道并靠井壁设人行道时,检修道提升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与带式输送机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4m;人行道的宽度,从道床顶面起1.6m嘚铅垂高度内不得小于0.8m;????2 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内设检修道并在其与带式输送机之间设人行道时,人行道的宽度不得小于0.8m;检修道提升運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与井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3m;????3 人行道兼作检修道时,从斜井井筒设计规范底板面起1.6m的铅垂高度内人行道的宽喥不得小于1.0m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锚杆支护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