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阿里巴巴蔡崇信的蔡崇信来初创公司

01 那个放弃580万年薪去创业的年轻人 後来怎么样了

那个放弃580万年薪,加入月薪500创业公司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他身价数百亿,成为阿里巴巴蔡崇信当之无愧的二號人物

他叫蔡崇信,行事低调极少抛头露面,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被成为马云背后的男人——阿里巴巴蔡崇信的隐形英雄。

蔡崇信對马云有多重要

阿里上市前董事会有四个席位,其中一个就是蔡崇信;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只有两个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另┅个就是蔡崇信。

马云自己说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谢 4 个人——孙正义、杨致远、金庸、蔡崇信如果非得选一个最感谢的,那就昰蔡崇信

如果让马云选三个最信任的人,其中肯定有蔡崇信如果只选一个,恐怕也还是蔡崇信

蔡崇信和马云都生于1964年,除此之外兩人从家世、学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南辕北辙,可以说俩人原本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后来一起缔造阿里帝国的俩人是洳何结缘的?

蔡崇信祖籍浙江省湖州,1964年出生于台湾1990年拿到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从耶鲁毕业后蔡崇信先是在纽约做税务律师,三年后进入私募股权行业1995年开始为总部设在瑞典的AB投资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该公司亚洲私募股本业务年薪70万美金。

时间来到1999年5月蔡崇信第一次见到马云。

原本蔡崇信是代表AB投资公司去看要不要投资马云的结果去到杭州才发现,马云连公司都还没有只有个运行了幾个月的网站。

不过这次见面,蔡崇信对马云一见钟情

第一次参观阿里,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黑压压坐着20多人地上满是床单,┅群着了魔一样的年轻人在那里喊叫着、欢笑着翻佛一个吃大锅饭的大家庭。

蔡崇信很喜欢这种氛围也佩服马云从中展示的领袖魅力。

创立阿里前马云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历,都算不上成功1999年创立阿里时,他已经35岁算是高龄创业者了。

但蔡崇信发现马云的眼睛裏还都是大梦想,谈论的都是伟大愿景而不是商业模式、赚钱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对一个屡战屡败的创业者来说这非常难得。

马云给蔡崇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动了加入阿里的心思。

1999年末蔡崇信再次来到杭州,并带上了他怀孕的妻子从湖畔花园谈完事情後,他们一起西湖泛舟这是一次改变两人命运的旅行。

蔡崇信在船上突然对马云说:“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资,我懂财务和法律我可鉯加入公司帮你做”。

马云听到后差点掉到湖里他不敢相信:“你再想一想,我付不起你那么高的薪水我这里一个月只有 500 块工资。”

蔡崇信很坚定:“我已经想好了我就是想加入创业公司,跟一批人共事”

蔡崇信的妻子有孕在身,也不希望他折腾换工作但她对马雲说:“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阿里巴巴蔡崇信,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的”

当时蔡崇信的收入,用马云开玩笑的话就是:蔡崇信可以买丅十几个当时的阿里巴巴蔡崇信

这就是魄力和远见,蔡崇信脱下名牌西装卷起袖子加入了这家让人沸腾的创业公司。

02 蔡崇信是如何成為马云背后的男人的

蔡崇信加入阿里之后做了哪些重要贡献?

若以现在资本市场的标准看当时阿里恐怕只能用“一片荒芜”来形容,別说没有制度、标准就连最简单的公司登记都没有。

蔡崇信加入后把阿里员工集合在一起,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拿着一块小白板,揮汗如雨地从最基本的“股份”、“股东权益”开始教起接着又帮创始的“十八罗汉”,准备了18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上面奣确了每个人的股权和义务,合同做的滴水不漏

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蔡崇信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

紧接着就是蔡崇信加入阿里后最艰巨的任务——帮马云找钱

蔡崇信加入前,马云进行过 37 次融资尝试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外界不相信马云的梦想甚至說他们不相信马云这个人。这也不奇怪有哪家风投会投已加尚未进行工商注册、创始人没有成功创业经历、讲话还特别忽悠满口大词的公司。

那时候马云早期筹资的 50 万元也几乎耗尽,连 500 元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公司尚未诞生就陷入绝境。

同时2000 年前后,网络泡沫折损叻一堆网络公司融资难度非常大。

蔡崇信一共帮马云做过 4 次重要增资每一次,都让阿里脱胎换骨

第一次增资,1999 年 8 月蔡崇信有位台灣好友刚好是高盛香港地区的投资经理,正要对中国互联网行业进行一次尝试性投资蔡崇信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说服这个好友投资阿里

由于有蔡崇信背书,外界对阿里的信任大增该投资于当年 10 月敲定,高盛领衔一众机构向阿里投资 500 万美元其中就包括蔡崇信的老東家 AB投资公司。

这次融资意义重大它既让阿里有了继续发展的资金,也得到了投行巨头高盛的背书

第二次增资是 2000 年,也是难度最高的┅次阿里巴巴蔡崇信要增资 2500 万美元。当时正值网络泡沫网络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蔡崇信的状况当然也好不到哪裏去。

这一次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软银的孙正义。

孙正义第一次听了马云 6 分钟的演讲后完全没有对阿里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就决定姠阿里巴巴蔡崇信注资 4000 万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 49% 的股份。

马云与蔡崇信赴日本与孙正义面对面做了一轮谈判孙正义再次坚持 4000 万美元。

马云听完出价后心潮澎湃觉得应该是这样了,但蔡崇信说 NO吓了孙正义一跳,最后调整为 3000 万美元之后,蔡崇信又说了一次 NO最终让孫正义同意只投 2000 万美元。

如果那个时候要 4000 万美元的话阿里巴巴蔡崇信的股份会被稀释更多。不仅如此蔡崇信调整融资额度对阿里巴巴蔡崇信的格局是有利的,这一点作为创业者马云的经验肯定是不如资本市场有运作经验的蔡崇信的。

这一仗蔡崇信帮阿里巴巴蔡崇信喥过最危险的难关。软银的资金到位后没多久美国科技股就因网络泡沫,从高点崩落许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在这波熊市中灭顶,惟独资金在手的阿里巴巴蔡崇信有惊无险挺过这场世纪风暴。

第三次增资是2004年2月蔡崇信帮阿里拿到软银、富达投资、GGV共计8200万美元的投资。

第㈣次是2005年8月阿里收购雅虎中国。雅虎投入10亿美元现金和雅虎中国价值7亿美金的资产获得阿里40%的股份这之后,阿里不仅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合并雅虎中国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马云的幸运在于阿里事业开始发展的最早期就有了一个解決一切财务、法律疑问的守护神。

马云曾经在《赢在中国》节目中这样夸赞蔡崇信:

“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絀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03 1999年的蔡崇信为什么敢这样冒险?

可以说1999 年蔡崇信那个冒险的决定,改变了阿里的命运改变了马云的命运,当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问题来了蔡崇信当年为什么敢冒这个险?

这又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根据蔡崇信的回答,我总结出两点

蔡崇信说,他做事看人

最初接触时,马云的一个举动让蔡崇信非常感动

“我见过他们18个创始人,都是马云嘚学生一群没出过国的人,但个个精力旺盛龙精虎猛,感觉很奇特我跟马云说,你把股东名单发我我给你注册公司,马云就发来叻传真18个人都在上面。虽然他们都是马云的学生但马云把他们看作创始人和伙伴。与同伴分享这在创始人中可不常见,我就动心了”

蔡崇信说:“跟谁干,跟人的感觉有没有操守,品格如何值不值得信任,有没有友情如果觉得对方会照看你,你就有纵身一跃嘚勇气我绝对相信人的因素。”

做事最重要的是跟对人。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有个前辈跟我说过,你要追随你佩服的人和他一起做事。如果你看不上你的领导或老板你很难获得成功。

蔡崇信辞职加入阿里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也是经历了一番“家族争执”。

蔡崇信家三代都是律师他的父亲蔡中曾、祖父蔡六乘,是以国际法律事务见长的“常在法律事务所”创办人早期在台湾律师界,“常在法律事务所”与“理律法律事务所”可说是台湾独占鳌头的两大律师楼

蔡家政商实力深厚,根据“常在”早期的合伙人、现任华通律师倳务所所长刘振玮表示蔡崇信的祖父当年还曾经接受过上海黑帮教父杜月笙的法律咨询,地位可见一斑来台后,也经常承接行政院等官方大型法律案件的委托;父亲蔡中曾则是台湾取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的第一人还担任耶鲁大学的校董。后来蔡崇信和父亲一样取得耶魯法学博士学位父子同样出自耶鲁名门,曾经是台湾法律界的一则佳话

1999年,蔡崇信提出想加入阿里时一向开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發展的蔡中曾也摇头反对,当时的阿里还是一家前途茫茫“钱”景不知在哪的网络公司。蔡中曾问身边几位经常进出中国市场的好友據说每位好友都投下“反对票”。

但最后蔡崇信心意已决,父亲蔡中曾依然放手让蔡崇信自己选择。就这样蔡崇信上了马云的船。

蔡崇信有一套做选择的逻辑:下行风险很小上行收益很大,这事儿就可以干

“耶鲁法学院的学位是这世上少见的珍宝,在政府和商业卋界里都很稀缺换句话说,我去冒险风险收益是不对称的(asymmetrical) ,下行风险(downside risk)很小上行收益(upside benefit)可能很大。说到底如果我去阿里巴巴蔡崇信干半年,公司不行了我还是可以再回头去干税务律师或者做投资。”

我第一次看到蔡崇信这种选择逻辑时如获至宝。

2018 年 3 月份我辞去年薪 50 万副总裁的工作,开始创业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如果我失败了大不了再找一份工作,拿到年薪 50 万并不困难如果我成功了,肯定不仅仅是赚 50 万而且我从此还开始真正拥有自己的事业。我还不到 30 岁这时候不冒险什么时候冒险?

我背后的选择逻辑和蔡崇信一样但是我没有抽象成方法论。蔡崇信提的这个特别好我相信以后我们面临一些抉择时候,它都能辅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

一个囚的一生命运,是其所有选择的叠加结果人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但真正左右命运走向的往往就是几个关键节点的选择。

然而说到嫆易,做到很难如果当年的阿里摆在你面前,你会像蔡崇信一样纵身一跃吗

}

早上起床所长习惯性地拿起手機,看看今天的互联网有什么动静

没想到,众app纷纷表示“有事启奏” 下拉菜单里的推送排了两页还多。仔细一看全是一个话题:马雲“退休”啦!

众所周知,20 年前的今天是阿里巴巴蔡崇信成立的日子,也是马云的生日

尽管在各种公开场合出现时,马云看上去总是精力充沛但在为数不多的公开近照中,他的双鬓已经悄然染霜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年纪确实不小了

所以在55岁生日的当天做出卸任嘚选择,其实不难理解像所长这样的吃瓜群众更关注的是:阿里巴巴蔡崇信会不会后继无人

目前来看似乎是不会的现任CEO张勇奶起天貓、打造双十一、主导阿里转型、执行多项投资的辉煌战绩,足以证明他有扛起阿里、吸干我们的钱包的实力

退一万步讲,还有蔡崇信茬呢

阿里巴巴蔡崇信财神爷、阿里巴巴蔡崇信的隐形英雄、马云的贵人和知己”,这些都是他的头衔

当年就是因为有了他,马云才敢在互联网领域放开了飙车完全没在怕的。

他给阿里投了很多钱吗没有。但是阿里起步的很多笔关键融资全靠他的双手拉来。可以說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蔡崇信

所以咱们今天不聊马云,来聊聊阿里巴巴蔡崇信的另一位永久合伙人——蔡崇信

“一见钟凊”和“百万年薪”

你和一个人“一见钟情”了,左边是和Ta在一起但是一无所有右边是狠心离开,但是有百万年薪你怎么选择?

要昰让所长选肯定选择窒息在 580 万的红色毛爷爷里!谁也别想拦我!

但大佬的直觉总是异于常人,所以蔡崇信选择了“跟着感觉走”

于是,渴望着百万年薪的所长依旧活在梦里而蔡崇信大佬则身价数百亿,成为阿里巴巴蔡崇信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

蔡崇信对马云有多重要呢?

阿里上市前董事会有四个席位其中一个就属于蔡崇信;阿里的永久合伙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马云另一个就是蔡崇信。

马云自己也說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谢 4 个人——孙正义、杨致远、金庸、蔡崇信如果非得选一个最感谢的,那就是蔡崇信

两个除了同年出苼,从家世、学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南辕北辙的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每当被问起加入阿里的原因蔡崇信总说:

我佷喜欢阿里当时的氛围,也很佩服马云从中展示的领袖魅力

让我们把时间倒流,回到 1999 年 5 月蔡崇信与马云第一次见面的那天。

此时的蔡崇信正值职业生涯的辉煌起点。

经历了税务律师、私募股权行业的打磨开始进入AB 投资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公司在亚洲的私募股本业务年薪达到70 万美金。

原本蔡崇信是代表 AB 投资公司去看是否要投资马云的结果到了杭州才发现,马云连公司都还没有只有个运行了几个朤的网站。

第一次参观阿里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黑压压坐着 20 多人,地上满是床单一群年轻人着了魔一样地喊叫、欢笑,热情得像剛洗完脑的传销组织

蔡崇信无法理解,一个已经创业失败3 次如今已是第 4 次启程的高龄追梦者,凭什么还能吸引到这么多忠实的追随者

但他很快就懂了:在马云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受挫的颓废和沮丧没有急于成功、证明自己的焦躁,有的是对梦想的依然热切

他们談论的都是伟大愿景,而不是商业模式、赚钱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

这对一个屡战屡败的创业者来说,是十分难得的这样的马云給蔡崇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动了加入阿里的心思

于是在1999年末的西湖上,蔡崇信突然说:“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资,肯定要有人懂财務和法律正好这是我的强项,我加入你一起干吧”

当时的马云还没有如今的霸气和自信,所以这番话差点让他栽进湖里:“可我没那麼多钱付你薪水我自己一个月也就 500 块,你真的想好了”

蔡崇信毫不犹豫:“想好了,我的梦想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事”

茬妻子身怀六甲的时候,放弃百万年薪拥抱一个前途未卜的创业公司,这怎么看都是犯糊涂的表现

但蔡崇信的妻子也坦诚:“如果我鈈同意他加入阿里巴巴蔡崇信,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的”

于是,稚嫩的阿里巴巴蔡崇信迎来了一位在金融市场打滚许久的老将拥有叻飞速成长的潜力。

可以说在蔡崇信的帮助下,阿里巴巴蔡崇信才真正有了一个公司该有的样子否则更像一个挂着公司名义的小作坊:

没有制度、没有标准,就连最简单的公司登记都没有典型的“三无黑户”

所以蔡崇信加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课。

他把阿裏所有的员工集合在一起拿着一块小白板,在拥挤的“公司总部”一点一点开始讲“股份”、“股东权益”确保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莋有正确的认识。

接着又依照国际标准拟了 18 份英文合同与创始的“十八罗汉”一一对应,明确了每个人的股权和义务堪称滴水不漏。

單就这一点蔡崇信的核心地位就跑不掉了。为啥马云 001 的编号都是他给的,你说呢!

在蔡崇信的一番操作下阿里巴巴蔡崇信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可谓是当爹又当妈

解决了最基础的公司架构问题之后,没等蔡崇信喘一口气又要面临另一个燃眉之急——找钱

在他加入前马云已经进行过 37 次融资尝试,但都和他的创业经历一样统统失败了。

要说这事也得怪马云谁让作为老大的他当时既没有进行工商注册,又没有成功创业经历讲话还满嘴梦想与未来呢。

面对这样一个创始人大概所有的投资机构都会觉得:今天又有騙子上门了。

早期办公司筹的 50 万日渐见底新的资金又一毛都没有,马云愁得头都要秃了

500 块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公司,说出去丢不丢人

為了不让阿里巴巴蔡崇信胎死腹中,也为了让自己下个月还能有工资领蔡崇信再一次站了出来,扛起增资大旗

在阿里的增资历史上,蔡崇信总共为阿里巴巴蔡崇信做了4 次历史性的增资每一次都让阿里脱胎换骨。

第一次增资在 1999 年 8 月闻听一位在香港高盛的投资经理朋友,正要对中国互联网行业进行一次尝试性投资他即刻上门寻求合作。

蔡崇信的名头在金融界可是一面鲜亮的旗帜有他背书的阿里直接獲得了 500 万美元的融资。

这次融资意义重大不但让阿里得以存活,也让阿里得到了投行巨头高盛的背书进入资本市场的视线。

但是500 万媄元并不能让阿里撑过网络泡沫破灭的危机。一番腥风血雨后阿里再次陷入没有余粮的困境。

这一次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软银的孙正义。

要说马云的个人魅力和语言能力的确无与伦比,仅仅 6 分钟的演讲就让孙正义决定梭哈4000 万美元,要求占有公司 49% 的股份

要知道,这时嘚孙正义完全没有对阿里进行过实地考察纯粹是凭感觉做的投资。

这个数额远远超出了预想中的 2500 万美元再三确认后,心潮澎湃的马云當场就要拍板干了!

但蔡崇信却沉着脸,果断喊停对马云说:“让我来再谈一谈吧。”

出于对蔡崇信的信任马云和他交换了话语权,但没想到好好的 4000 万生生被他谈成了2000 万

还有不想要钱拒绝别人投资的说法?事成之后面对马云深深的疑惑,蔡崇信缓缓道出理由

原来,这 4000 万美元带来的好处远远不及它带来的坏处。

首先阿里巴巴蔡崇信此时的体量还小,股份很大程度上会被这笔钱稀释公司內部会丧失大量主动权和选择权

其次投资人“占 49% 股份”这点把戏,作为投资场上的老手蔡崇信一眼就看穿了。无非是一个隐形的卖身契签下来就等于变成软银的打工仔,纯粹的亏本买卖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和勾心斗角,作为创业者的马云自然是不太清楚的好在有蔡崇信的保驾护航,才能顺利拿到money 同时远离投资人的圈套。

这一仗也成了蔡崇信帮阿里巴巴蔡崇信度过的最危险的难关。

而后的第三、第四次融资分别达到 8200 万美元和 17 亿美元,让阿里巴巴蔡崇信度过互联网寒冬的同时顺利把淘宝做了起来。

虽然雅虎 17 亿美元的注入拿赱了阿里 40% 的股份,以至于后来引发股权之争险些让马云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造成巨大动荡但从现在的结果上看,蔡崇信的这次融资依然显得正确无比

如果没有这笔钱,淘宝不可能将腾讯拍拍和一揽子电商创业公司抛在身后更不可能把eBay打出中国,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夶电子商务的宝座

所以无论是对于马云还是阿里巴巴蔡崇信来说,蔡崇信的存在都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了他含辛茹苦的拉扯,马云的创業梦想也许只能永远是梦想更别谈上市。

马云曾在《赢在中国》节目中这样夸赞蔡崇信:

“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來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20 岁的阿里巴巴蔡崇信,已经到了不得不开始辞别第一代互联网巨头的时候

所以在马云陆续卸下身上担子的同时,蔡崇信也有意识地让自己在阿里的影响力慢慢变弱

在今年的 6 月 18 日,阿里现任CEO张勇宣布:

Joe Tsai(蔡崇信)已经正式完成工作交接从具体业务上撤离,转为协助集团CFO武卫Maggie Wu帮助投资团队更好地成长。

这个消息标志了蔡崇信这个阿里战投掌門人正式退役,成为新人们口中的一代“江湖传奇”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准备彻底销声匿迹,毕竟对于第一代互联网巨头来说传承还是怹们目前要面对的最大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他目前还当着阿里的执行副主席,与马云在退休边缘相互守望

回望风云变化的阿里 20 姩,蔡崇信与马云的关系绝不能仅用合伙人来形容他们更像是志同道合、默契十足的挚友。

正是有了“马蔡配”这对心心相印的“ CP ”財有了今天“新四大发明”中的支付宝和淘宝,以及衍生的优酷、飞猪、口碑、盒马、菜鸟等便利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产品

也才有了許多体验过中国扫码支付便利的老外们,纷纷感叹自己国家 “太落后”呼吁支付宝入驻的奇观。

让你回到没有扫码支付的时代你愿意吗所长是打死不干的。

在阿里的成功也让蔡崇信成为了香港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身家95 亿美元的他除了李嘉诚、李兆基这些打拼多年嘚商界巨鳄,再无对手

马云曾经说,创办阿里是他最大的“失败”但所长要说,如果没有遇见蔡崇信这个“失败”的引号怕是真得詓掉了。

功成名就的他们也似乎再无商业上的追求纷纷投身自己热爱的行业,誓要发光发热

马云的教师梦想正在稳步进行中,如今俨嘫成为了乡村教师的代表人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蔡崇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