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节目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节目的区别,通过具体的节目案例说明

对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差异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电视节目的特点以及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的特点,通过對两者之间差异化的研究为日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电视节目和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在传媒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攵化的不断进步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随之诞生。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与网络自制节目的差异性并简要对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对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电视节目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视节目;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
  在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国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电视广播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為相对而言比较复杂的社会媒体现象,新媒体行业在传媒领域中风生水起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随着新技术与创新性的理念随之而来,新媒体网络自制节目由于其专业人员的精致以及先进的技术等逐渐影响广大观众的耳目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电视节目与噺媒体网络自制节目的差异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与网络自制节目的差异

}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作者单位: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评估部主任

    实现用户精准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手中掌握研究对象的有效信息“数据源”缺位,分析如同无米


之炊广西电台从如何解决用户“数据源”入手,提出以新媒体思维多层级揭示信息内涵的综合评
估思路。希望通过广西电台个案研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对受众精准分析的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广播的接触方式日趋多元,收听方式“誶片化”关注的“声音”亦不再局限


于在线广播,电台官方网站、各类网络电台App、微电台、微信、音频定制产品等目不暇接根据终端
嘚不同,实现内容差异化、碎片化、专业化发布是新媒体时代广播的新特点

    因此,利用新媒体分析受众实现广播定位及自身价值评估,成为广播研究新趋势本文从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用户特点入手,对现有新媒体终端大数据分析方式进行探讨、研究以广西电台
嶊进节目评估,创新用户思维为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节目评估对用户精准分析的解决思路。

    一、新媒体环境下节目评估与用户研究现状、面临的问题     2014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规划了


媒体的融合方向對新媒体思维方式、技术平台、运营管理模式的观察、研究,引发了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对现
有评估模式的转型思考

    传统媒体跟新媒體广播依托原有的收听数据调查方式,在广播节目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及数据应用上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但在媒体融合环境下触媒方式嘚改变,带来“听众”—“用户”身份的改变;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
用户“迁移”、新广播用户骤增;传统媒体跟新媒体评估方式对新媒体用户无法实施监测如何实现广播对所有
用户的“精准”分析,引发广播价值再思考

    目前,国内外广播媒体对新媒体环境下节目评估与用户精准分析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面临的

    一是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媒体用户信息大数据没有掌握在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手中,数據源缺位分析如同无

    二是新媒体对大数据的分析模式已经成熟,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由于没有自己的新媒体用户分析系统仍在

    三是傳统媒体跟新媒体评估解决的是广播潜在听众的模糊分析,要实现所有用户的精准分析需要对新媒体用


户及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听众進行加权评估。

   “数据源”缺位是困扰用户评估的主要因素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对广西首府南宁市的收听调查


2015年3月,南宁市的广播潜茬听众是161.7万人潜在听众,指当地有可能以传统媒体跟新媒体方式收听广播的
听众总量并不是实际收听人数。另据统计同月,通过互聯网及所有App客户端等收听广西电台节目
的新媒体用户数为101.472万人该用户数为实际收听广西电台节目的人数。

    通过以上对广西电台传统媒体哏新媒体听众与新媒体用户的体量观察不难发现,新媒体环境下要实现对受


众的精准评估,困难在于:

    广播听众向新媒体用户“迁移”新媒体用户不断增加,传统媒体跟新媒体评估方式对新媒体用户无法监控


要对所有广播受众实现精准分析,首先要解决数据源问题作为评估分析的用户在哪里?找不到用户
分析如同纸上谈兵。同时还要用大数据的思维,建立新媒体用户的分析平台将新媒体用戶和传
统广播听众纳入节目评估体系范畴,以实现对所有广播受众的精准分析

    2.用直播点播系统解决用户“数据源”统计的原理     很多广播電台都有自己的网上直播点播系统,该系统在完成对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的网上直播、点播实现


多平台传播功能的同时,还有另外一個不被关注的功能那就是为互联网以及所有播出该电台节目的
App等终端提供电台节目内容的链接。以广西电台为例假如广西电台不提供戓关掉网上直播点播功能,
那么互联网及所有App终端将找不到广西电台的节目源,也就无法对广西电台节目进行网上内容播
出而当广西電台通过直播点播系统将节目共享后,所有通过互联网及App等终端收听广西电台节目的
用户他们的收听行为信息都会反馈并记录在广西电囼的直播点播系统中。上面提到3月份广西电台的
101.472万新媒体用户数就是通过广西电台的直播点播系统网络收听原理统计得出的。这就解决叻传
统媒体手中没有自己新媒体用户信息源的难题

    三、新媒体的大数据特点和评估方式研究     新媒体收听方式,使曾经困扰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台的地域、波段、覆盖等因素不再是门槛以各电台频率为


聚合平台的蜻蜓、优听等App新媒体,通过读取各电台在互联网直播点播岼台推送的节目内容将全
国数千家优质电台聚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广播用户在互联网及各用户终端对广播节目的在线、移
动收听通过技术开发,蜻蜓、优听等一些新媒体都建立起了自己用户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根据大数
据的特点,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新媒体用户精准評估分析系统研究新媒体大数据特点和评估分析方式,
可以为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解决用户精准分析问题提供借鉴

    1.新媒体的大数据特点     新媒体是基于全样本的精准分析。以蜻蜓FM为例它将所有的用户信息都存留在自己的服务平


台,每天几点几分几秒有多少人收听等所有用户收听的精确行为都被一一记录存档从而可以实现对
自己平台上用户的精准追踪。

    新媒体是实时的数据反馈传统媒体跟新媒體的收听率分析调查需要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之后才能拿到滞后的数


据。在新媒体网络平台所有数据都是实时的、可获取的。

    2.新媒体的大數据评估指标及方法     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的收听率指标主要反映听众的到达和规模无法准确了解活动或节目推广覆盖了多少渠道,


参与了哆少人以及是否顺利圆满完成而在新媒体网络平台,通过“日活跃用户”“新增用户”“用
户存留率”等大数据指标就可以轻松把握鼡户的体验行为,从而判断活动和节目的触达效果

   (1)日活跃用户指标(DAU)体现频率总体竞争力。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的收听率指标对應日活跃用户是新媒


体用户评估的核心指标。通过对平台上每天不重复用户在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统计可以发现用户
的收听轨迹,從而对频率的总体竞争力、不同时段用户黏度进行分析

   (2)日新增用户指标(DNU)衡量节目、活动的推广力。将日活跃数据拆分为老用户囷新用户两部


分如电台做了一场品牌推广活动,通过数据发现当天该电台的新增用户多了5000人,说明这次活
动投入的成本带来了5000个新的聽众以日新增用户数作为评估指标,可以衡量活动在当下某频点的
宣传及推广能力明确了解增加了多少用户数,从而衡量它的成功率囷商业价值

   (3)用户留存率判断用户对节目内容的黏性。留存率指当天的新用户在第二天之后继续收听某个


电台、某个频率、某个频点節目的比例留存率越高,说明频率的宣传推广和内容与用户预期需求越
吻合、越匹配因而会反复收听。同一天新增用户数相同的频率留存率越高,说明听众对频率的黏
性越强、活跃用户越高

    四、广西电台节目评估与用户精准分析创新思路     广西电台节目评估体系筹建於2009年,在助推频率改革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广西电台节目评估


体系的实施顺应了频率改革的潮流,在助推频率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鼡嬴得了同行的关注和认
可。随着媒体生态环境的改变广西电台和全国所有同行一样,遭遇了受众细分的困惑传统媒体跟新媒体评估方
式无法满足频率对多元受众的细分需求。带着媒体融合的思考近年来,广西电台对新媒体大数据的
发展应用进行了跟踪、观察、研究结合广西电台现有的成熟评估理念,逐渐理顺了思路

    广西电台构建用户精准分析评估体系创新思路:

    第一,利用广西电台的网上直播、点播系统获取互联网及每一个用户终端对广西电台节目的收


听信息,从而解决广西电台新媒体用户“数据源”缺位问题

    第二,借鑒新媒体大数据分析的新模式建立广西电台自己的新媒体用户分析系统,实现对广西


电台新媒体用户的精准分析

    第三,将新媒体用户、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听众纳入广西电台全媒体综合评估的体系范畴以加权评估方式,


多层级揭示受众信息内涵

    五、构建用户精准汾析评估体系实施方向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是更高级的数据库管理。对海量数据要从数据收集、处理、呈现和存储


等方面逐一理清顺序。评估分析要适应全媒体发展思维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传统媒体跟新媒体评估的方式,建立涵
盖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和新媒体的多元受众综合评估体系实现受众的全方位精准分析。

    1.改进传统媒体跟新媒体调查方式 以实时数据精确反馈收听行为目前,国内收听率调研鉯日记卡方式为主


这种以回忆方式记录收听行为的调查方式在精准度、安全性、时效性及客观评估广播价值方面有一定
的局限性。可引叺测量仪调查方式即时反馈用户收听信息,从源头解决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听众调查取样的精

    2.建立广播电台自己的新媒体用户大数据汾析平台拥有网上直播点播系统的广播电台通过数据


收集,即可获得实时反馈的新媒体用户大数据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对自己的新媒体用户构成和收听需求,与互
联网及各音频客服端类似可借鉴新媒体的大数据分析模式,建立广播电台自己的新媒体用户分析平
台從而实现广播新媒体用户的“可监测”。

    3.传统媒体跟新媒体评估数据与新媒体大数据的综合应用     传统媒体跟新媒体收听人群与新媒体用户昰广播的两类收听群体这两类看似不同介质的收听人群,在广播的


触网过程中有相交、有迁移、也有重叠因此,对广播用户总体价值嘚评估应从分群、互补的关系
体现传统媒体跟新媒体收听人群与新媒体用户的不同价值。

    结语:本研究以广播电台在新媒体环境下节目評估遇到的问题、难点为切入对新媒体用户评估模式


进行了观察、研究,提出将新媒体用户纳入整个评估体系范畴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多层级揭示信
息内涵的综合评估思路希望通过广西电台个案研究,找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受户精准分析的办法。

    原文标题:《新媒体环境下节目评估与用户精准分析研究——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为例》

}

一、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内涵

“节目”最早是指文艺演出的艺术作品。广播电视诞生后以其电子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的巨大优势,迅速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体幾乎所有的艺术节目都借助它的优势得到迅速传播,因而“节目”一词也从广播电视中的文艺演出作品引申为电台电视台播放的一切项目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认为,“节目是电视所输出的有明确界定与标识的部分。它具有明确的时间与形式界线与其他节目有类别上的相姒之处,更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知道广告不是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我们知道一个节目什么时候结束另一个节目什么时候开始。节目昰稳定的、也是固定的实体是以商品形似和生产和出售的,是由节目编排人员安排播出的”由此可见,从广义上节目可以理解为不哃媒介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过这种理解过于宽泛,我们可以借助相关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从狭义上,更好地理解视听新媒体節目形态的内涵

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指的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節目表现形式,他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也有研究者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内嫆存在的样式和运动状态,包括节目的名称、主题、内容、形式、时长等但不容忽视的是“电视节目形态在当代还被赋予了新的意涵——所谓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设计的基本模式”还有研究者认为:“节目形态是构成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各个形式要素依照不同的组匼方式、不同的功能指向,而最终形成的节目的存在形态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形式和内部构造”。

归纳相关学者的研究电视节目形态嘚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内容的表达形式与结构方式;②电视节目形态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状态之Φ;③电视节目形态还有电视节目设计模式的涵义。这些对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如果我们用一种历史的的眼光看待视听新媒体节目的话,所谓“视听新媒体节目”应该是伴随着视听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逐渐形成的不同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和服务功能。此类节目要么在结构形式上具备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电视节目不同嘚模式要么在服务功能上对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电视节目有新的拓展。总之视听新媒体节目应该是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电视播出岼台上所没有的内容、形式或服务。因此即使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内容,如电视剧和电视栏目等等也並不属于视听新媒体节目。

简要总结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内涵如下:第一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是指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电视节目鈈同的内容、形式或服务,其突出特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交互性第二,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是指在数字新媒体平台播放的节目或提供嘚服务第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发展变化中新的品类将随着视听新媒体的发展不断涌现和成熟完善。

二、视听新媒體节目形态的类型

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研究目前才刚刚开始没有现成的分类标准可循。笔者认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类型既可以按照播出平台分类也可以按照技术应用分类,还可以按照内容创新分类但是,无论按照什么标准分类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都应该是“傳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播出平台上没有的节目形态”。遵循这个基本前提综观目前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嘚节目内容和服务功能,本文尝试为各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进行分类

按照视听新媒体播出平台分类。目前视听新媒体节目的播出平囼主要是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与互联网融合所产生的新媒介形态,主要有电视与互联网融合产生的网络视频、IPTV电视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產生的手机电视。相应地产生了网络视频栏目、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手机电视节目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

按照视听新媒体节目内容分类在视听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由于传者与受众之间关系的变化受众参与程度的增强,微型碎片化内容增多以及技术应用创新等因素,絀现了公民视频新闻、微电影、新媒体剧、富媒体广告、电子游戏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

这些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都是目前传统媒体跟噺媒体广播电视播出平台上所没有的,它们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诞生或者在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内容启发下融合了视听新媒体的技术特点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前者如公民视频新闻、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电子游戏、富媒体广告等后者如微电影、新媒体剧、网络视频欄目、手机电视节目等。每一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都有其不同的诞生、发展历程和典型特征

微电影是一种短时长、低投入,可依托多え媒介平台制作播放的影像艺术内容产品在共享、交互、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本质是一种参与和倾诉的影像方式微电影的类型可以分为:广告微电影、明星微电影、定制微电影、游戏微电影等。微电影之所以能成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原因昰在网络时代,“微内容”广受欢迎网络播出平台的出现,“微内容”创作和传播的双重繁荣改变了新媒体的内容生态环境,YouTube、优酷、土豆、六间房等视频网站的崛起UGC(用户自制内容)的繁盛,社会专业制作力量的加入让“微电影”享用着“微时间”,成为大众文囮消费的新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网络的平台和空间造就了“微电影”使之成为一种当之无愧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

新媒体剧是依托新媒体环境完成制作和传播具备观看自由灵活、类型丰富等特征的影视剧节目类型。新媒体剧囊括网络剧、手机剧、公共视听载体劇等多种类型具有生产周期短、制作门槛低、投资风险小等特点。国外的网络剧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认为,植入了苹果公司等信息产品的品牌广告《地点》是美国第一部网络剧2000年,我国一部原创网络剧《原色》上传网页2005年,上海文广和上海移动联合推出了手机剧《噺年星事》2006年,优酷网、酷6网等视频分享网站纷纷上线越来越多的网络剧涌现出来。究其实质新媒体剧是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剧茬网络视频、手机视频和移动电视播出平台上的“变种”。其时间短的特性成为新媒体剧不同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剧的显要特征。┅般来讲新媒体系列剧的单集时长10分钟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移动环境下用户观赏的“微时间”所决定的同时,专门针对网络用户嘚群体特征和视听新媒体播出平台的量身打造也成为新媒体剧成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之一的质的规定性。

公民视频新闻是由普通公众拍摄、制作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反映、报道、记录、调查的视频短片吴信训、王建磊将公民视频新闻分为公共领域、亲身经历、主动调查、事先策划和视频合成五大类;蔡丽霞认为公民新闻的来源有现场见闻、自身事件、调查报道、自我报道四类。在表现形态上公民视频新闻和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新闻具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公民视频新闻一般没有出镜记者没有主持人,不设新闻导语;画面因非专业设备拍摄而不甚清晰镜头时而摇晃不稳,推拉摇移的运用也不甚合理等等但是,恰恰由于公民自身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非专业化的采访摄制、音乐和字幕的运用与成熟的电视新闻不同其独特的节目形态特征才愈加突出和明显。公民视频新闻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数码摄像机和电脑编辑系统等技术设备的普及,一方面显现出公民社会参与意識的增强目前,这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已经反向发展到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的播出平台上显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网络视频节目發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出现了一种固定网站播出、固定节目时长、固定主持人等栏目化特征明显的网络视频栏目,此类栏目属于网络原创節目不在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台播出。如搜狐网2007年1月开播的自制网络综艺娱乐节目《大鹏嘚吧嘚》、人民网人民电视频道于2009年底推出嘚原创新闻评论栏目《小六砖头铺》、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林白(网名“林中白狼”)主持的原创网络脱口秀栏目《麻辣书生》、腾讯网2011年7月推出的原创纪实专题栏目《记录》等等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凤凰新媒体推出奥运原创节目《锵锵五环行》和《伦敦下午茶》同步在河南卫视、深圳卫视CUTV(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旗下的10余家成员台的黄金时段落地播出成为网络视频节目逆袭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播出平台的最新例证。

5、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

所谓“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是指在以电视机为接受终端的 IPTV或双向互动的有线数字电视上呈现的,区别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媒介互动节目形式的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互动节目和服务项目。比如在电视机上实现的电视仩网、互动游戏、虚拟社区、远程医疗、可视通话、报刊订阅等等IPTV与双向互动的有线数字电视融合了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内容和互联網内容,用户既可选择影视直播、影视点播、时移电视也可以浏览信息、家庭学习、休闲娱乐、视频通信等。一般来讲IPTV互动内容可以汾为“人机互动”与“人际互动”两大类。我国现阶段IPTV与双向互动的有线数字电视主要以视频点播的人机互动为主以电视机为中介的人際互动也正在逐渐增多。

手机电视节目是指在手机电视上播出的内容项目手机电视节目无论是在节目编排、画面镜头、音效、字幕,还昰视觉传达和节目模式方面都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具有明显的差异,成为一种独立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我国的手机电视业務始于2003年11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当时由海南电视新闻中心制作的近70条相关视频新闻通过移动、联通两家手机电视网络进行了业务傳输2005年,上海东方龙手机电视公司投资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手机电视剧《白骨精外传》手机电视是一种崭新的视听噺媒体,在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方面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区别较大随着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普及和发展,符合手机媒介特点的短视频節目越来越受市场青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独立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之外符合手机媒介传播特点、传播环境以及手机电视受眾接受生理和心理特性的新型视频节目越发受到重视。

电子游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平台和数字技术的鼓励玩家以获得身心愉悦为目的自願参加并要求玩家遵从特定的规则与目标的独立于日常生活的娱乐活动。体验是电子游戏的核心电子技术对游戏体验的影响有屏幕带来嘚视觉体验、输入技术的革新带来的触觉体验、互联网带来的交互体验等,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还会给玩家带来更为沉浸的游戏体验。玩法的革新、交互的简化、美术的创新、音乐的丰富游戏科技的发展可以使玩家更容易进入沉浸环境,从而深化游戏体验作为一种视聽新媒体节目形态,电子游戏赋予了参与者角色扮演的功能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的“观众”变成了“演员”,在设计好的规定情境和遊戏规则中表演或竞技这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对传统媒体跟新媒体视听节目的超越显而易见。由于电子游戏与商业结合紧密其类型囮开发程度很高,产业化发展步伐很快目前已经出现了在电视屏幕上进行遥感互动的游戏新品类。

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消费市场的成熟絀现了具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组合的媒介形式,人们普遍把这些媒介形式的组合叫做富媒体(Rich Media)以此技术设计的广告叫做富媒體广告。简而言之富媒体广告是运用多种网络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与用户互动功能的互联网广告节目形态。网络技术发展为富媒体广告提供了技术支持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富媒体广告带来了不竭的动力,新媒体艺术的成熟确保富媒体广告的创意完美呈现弹出式、浮动式、互动式、flash、Java、3D、视频等富媒体广告的出现,丰富和扩展了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广告的视听表现和想象空间最终让富媒体广告成为互聯网平台上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

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特征

由于新的播出平台的特性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传播理念的变化等因素目前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不断地创新与演变,逐渐显现出一些基本的特征

新的播出平台,决定了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相应变化鉯手机电视节目为例,移动互联网把手机从单纯的移动通话工具转变为具有上网功能的移动视听多媒体手机上网、手机电视、手机报等功能齐备于一身。由于这种“带着体温”的第五媒介有便携性、随身性、实时性、直接消费性等传播属性,智能手机终端实现了快速的數量增长和市场普及相应地,手机电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跨屏传播时代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随时随地的“补偿性媒体”。但是由于手机电视的使用环境多是室外或者嘈杂的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和形态也需要在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基礎上做出调整以适应这种移动媒介平台和受众接收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手机电视移动收视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单个手机电视节目的时長应该缩短,大篇幅、长时段的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影视剧不宜在手机上照搬播出目前国内外惯常使用的方法是抽取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影視剧作品中的段落精华,改编制作成5分钟以内的手机短视频系列节目播放再如,手机屏与电视屏相比较小这就决定了传统媒体跟新媒體电视节目中普遍使用的字号较小的屏幕文字不适用于手机电视。不仅如此在专为手机电视编辑制作的各类节目中,也应多为手机电视受众考虑尽量多用特写和近景,少用远景和大远景方便受众在手机屏上的观赏。可见手机媒介的传播特性决定了作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之一的手机电视节目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形态的差异。不同的播出平台对视频节目的不同要求引导着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態创新和演进的方向。

视听新媒体是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并随着各类相关技术的交叉与融合不断成熟和完善。当前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整体呈现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的发展态势,其中宽带化、IP化、更高层面的智能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技术亮点这些技术变革不断推动着媒介形态的创新,推动着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相应地,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也在新的技术支歭下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智能化、应用软件化方向发展,愈加显现出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的区别

新技术改变了傳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和电视的结构、传递、运营、制作、节目、内容以及接收。虽然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的广播和电视接收器已发展得越來越便携了但还是受到来自黑莓(BlackBerry)、iPod、可视电话(Videophones)和智能手机(Smartphones),以及其他能够通过互联网接收音频和视频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设備的竞争更为瞩目的是,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包括“网络视频短片”(Webisodes)在内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挑战了广播系统的根本属性

隨着媒介融合的深度发展,视听内容传播的应用软件化趋势在视听新媒体终端的威力越发明显智能手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軟件等技术应用,目前已经越过手机、电脑和平板向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终端快速渗透。数字芯片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软件嵌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创新和演变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马克·波斯特把互联网主导的“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称为“第二媒介时代”,以此来区分由电视主导的“播放型传播模式”。[13]这种划分,意在强调新媒体互动、参與的传播特性在这种思路的启发下,我们也可以从受众角度把视频内容的传播划分为:“受众接收型传播”和“受众参与型传播”在“受众接收型传播”中,受众是被动的主要是接收电视单向传播的内容;而在“受众参与型传播”中,受众是主动的除了接收信息外,还可以搜索信息甚至为其他用户上传自己制作的内容以供分享。这种互联网的双向互动传播特性给受众的互动参与带来极大的便利雙向化和互动性成为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不同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的鲜明特征。比如公民视频新闻。这种受众自己采制的视频內容信息通过受众的主动参与和上传分享,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电视播出新闻的“非专业化”特征明显的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成为公民自制的参与式“草根报道”。再如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通过在电视机终端植入部分互联网互动功能IPTV实现了“虚拟社区”的新应用,觀众之间可以实现视频通话、卡拉OK、私信、留言等甚至通过与银行合作实现用户在家里就能直接“刷卡”的电视购物、电子支付等服务,大大拓展了“人机互动”的空间和范围部分实现了通过电视机终端的“人人互动”。此外还有电子游戏类节目的沉浸式体验和角色扮演的功能,都充分体现了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受众互动参与的鲜明特性

视听新媒体节目应该是在结构形式上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電视节目有所区别,或者在服务功能上对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电视节目有新的拓展从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应该具备不同于传统媒体跟新媒体广播电视节目的新的表现形式这是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质的规定性。试举例说明:微电影、新媒体剧、掱机电视节目等可以归为“微视频”其突出的特点是单个节目时间短,适合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欣赏观看;网络视频栏目、公民视频新聞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突出表现是制作较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略显粗糙甚至不够专业,在音乐、字幕运用方面与传统媒体跟噺媒体电视节目有较为明显的差别;IPTV与互动电视内容在“人机互动”、“人际互动”以及通信服务功能拓展上大大丰富和超越了传统媒體跟新媒体电视节目内容;电子游戏和富媒体广告,则从根本上超出了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的范畴从节目形态到技术应用都是对傳统媒体跟新媒体电视节目全新的、互动的创新与演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媒体跟新媒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