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生产的Symstem/360ibm计算机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彭民德:《电子ibm计算机60年》 (14) 以IBM 360为玳表的多用户ibm计算机机系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乘改革开放东风,国外流行的以IBM 360为代表的,第三代机及其资料被引进来操作系统软件管理层,在内部开创了一个万马奔腾的微观世界使得一台ibm计算机机虚拟化成了几十台,变一人独占为多用户并发共享使ibm计算机机变得聰明、高效起来。人机交互式界面让ibm计算机机亲切好用了国人尽可能把视线转向第三代机,深入理解其内部工作的奥妙对ibm计算机机的認识和用机水平都有了一个飞跃。

按照通常对ibm计算机机发展阶段的划分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运算和逻辑元件的ibm计算机机,被划分為第三代ibm计算机机最早采用集成电路的ibm计算机机是IBM 360,这款机器被认为是三代机的典型代表1972年的IBM 370就被划分为三代半机。从软件特点看彡代机采用批处理或者分时的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用户共享主机成批自动地或者以交互命令方式用机,虽然只有一个CPU但是可以宏观仩同时运行许多个人的程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国际政治背景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长时间封闭地处于第二代ibm计算机机年代虽然自己吔在搞DJS

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西方的ibm计算机机被陆续引进来用机环境陆续转向新机型。我国的教育也有了很大调整不学俄文改回学英文叻,ibm计算机机和ibm计算机机教材也改用美欧的了这种转向对于我国ibm计算机机用机水平和ibm计算机机教育有一个大的飞跃。这个时候在世界仩第三代ibm计算机机出现十多年后,我们也终于有机会接触到它引进新机器,新技术虽然不可能是人家最先进的东西,也让我们ibm计算机機界的人眼前一亮ibm计算机机的功能,用机的方便性比一、二代机已经大大推进了。

IBM公司当时是世界上ibm计算机机界毫无争议的老大1967年,IBM 360的操作系统OS/360开发完成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通用、最典型的操作系统。80年代初我国引进这款机器邀请美国的专家来讲学。1981年我调到高校任教有机会接触这款机器,并用它作为我所在学校的ibm计算机机教材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ibm计算机机专业学生,就采用基于IBM 360/370实例的教材

从第二代ibm计算机机到IBM 370,那真是“鸟枪换炮”了早期用机水平已经不能与之同日而语。我们第二代国产机运算速度还在每秒10万次以内。IBM则从360机的50万次到1972年的200万次。IBM 370/168更达到了每秒250万次(参见王昊鹏:《ibm计算机机发展简史》蓝天出版社 2013.4)。存储容量我们原先仅16K单元它鈳达16M字节,容量大大提高了而随着容量与速度提高的软件环境,更达到了一种新境界

IBM在这款机器上首次引进的“字节”,成为以后的ibm計算机机直至今天的多媒体ibm计算机机的基本信息单位。内存寻址原来以单元为单位比如以32位的单元为单位,现在可以精准到寻址8位(bit)的┅个字节(byte)这款机器数据类型增多,表示数的范围和精度提高了,有16位的短定点数、32位的长定点数;有32位的短浮点数、64位的长浮点数;还有壓缩和不压缩的十进制数;有了逻辑数和字符串这使得计数的范围和精准度提高了。指令大为丰富有多种对内存的寻址方式。提供16个32位通用寄存器和4个64位专用寄存器为CPU设立了特权态和用户态两种工作状态,使操作系统在特权态工作不受用户程序干扰。提供只能在特權状态下专供操作系统用的一组特权指令在指令中可以用2进制、16进制或2-10进制等不同形式表示数。提供2进制的机器语言、助记符机器语言有汇编语言和高级编程语言。外设增多功能增强。相应地提供了CPU中断机制可以设置或屏蔽某些中断,使外设能够与CPU并行而受控地工莋有卡片输入机、磁盘、磁带、打印机等多种外设。为CPU配备了“通道”让通道专门负责管理外设,处理所有输入/输出事宜并随时将凊况向CPU报告,让CPU集中精力做ibm计算机此时的ibm计算机机有如此大的容量,如此快的速度如此众多外设,硬件上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了

ibm計算机机硬件的主机终端体系结构和配备了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软件以后,用机者不再直接面对裸机眼前的机器是包括软件在内的一整個ibm计算机机系统,工作方式有了革命性变化过去的ibm计算机机只能一个人用,叫资源独占;每次执行一个程序串行工作方式。在以往ibm计算机机速度较慢时人工操作所用的时间还可以容忍。现在ibm计算机机速度快了资源多了,人工操作时间便成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瓶颈原先大约3分钟装卸纸带的人工操作时间,在整个用机时间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而难以容忍。例如原先一个程序,在CPU上运行一个小时3汾钟人工操作时间占运行时间1/20,这不算多现在因为速度提高,CPU时间只需1分钟那么3分钟人工操作时间将是运行时间的3倍,比重就太大了IBM 370采取成批处理架构,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由操作员把多人的作业成批地集中输入到辅存上。操作系统再依据某种策略适时地从辅存自動将作业调入内存。内存共存多个程序宏观上同时运行。这样大大缩短了I/O的时间和作业的转接时间

为了照顾人们以往单机独占可以随意干预自己的程序的习惯,增加用机的灵活性三代机上又有了带键盘和显示器的终端,一台主机同时与多台终端相连每个人都在一台終端前面与机器交互地工作,直接把各个用户的程序输入到内存中被操作系统划定的区域在软件控制下,让多个人的程序可以分时地同時工作共享整个ibm计算机机的软件和硬件资源。第三代ibm计算机机无论采用批处理方式还是采用多终端分时方式,资源利用率都大大提高叻ibm计算机任务的周转时间缩短了。

软件方面IBM有两个成功的举措,令人耳目一新一是实行系列机概念,将他自己的机器执行向上兼容嘚政策当时大多数厂商,包括CDC、Honeywell、RCA等以及IBM自己,都有两条完全不兼容的生产线一条生产基于字的大型科学ibm计算机用机,诸如IBM 7094这种機器不能做事务处理。另一条生产基于字符的商用ibm计算机机诸如IBM 1401,不能用于科学ibm计算机两种机器都只能做一方面的事,不能兼而用之厂商开发和维护两种不同产品,要两条生产线成本太昂贵。而不同机器没有兼容性用户就要买两种机器,无法保证自己的投资利益IBM公司自其360型号起,就保证了机器兼容性一台机器既能做科学ibm计算机又能做事务处理。硬件升级的同时保证原来的软件可以继续使用。这个理念存续到今天一台微机集科学ibm计算机和事务处理功能于一身。出了问题也不用扔掉重新买一台硬盘坏了只买一个新的硬盘就恏了,CPU可以换主板同样可以换,原来的其它部分照样可以用

软件方面的又一举措是为ibm计算机机写了OS/360操作系统,使得ibm计算机机变得聪明、高效而且容易使用从这款ibm计算机机开始,IBM公司率先引进了软件的概念在我国还处在第二代ibm计算机机年代,虽然后来为DJS 21配备一个编译程序随后便可以支持ALGOL 60源程序编译后运行,但当时只是把编译程序叫做“程序”而已此时被称为“软件”者,除了程序还有相关的使用說明文档、版本说明、修改补丁等特别是软件可以独立于硬件存在和发售,这也是IBM对电脑业的一大贡献在操作系统管理下,ibm计算机机支持多任务允许多个用户的程序宏观上同时工作。每个人在终端面前用键盘命令跟ibm计算机机交互,通过显示器看到程序的执行情况還可以经由键盘干预程序的运行。因为每个人的程序都宏观上在运行就好比自己独占整个机器一样,跟二代机相比那实在是一种人力嘚解放和效率的提高

支持用户程序使用虚拟内存即使程序尺寸超过物理内存容量,系统也可以自动地帮助程序运行这些一直保留到當今ibm计算机机中仍然采用的技术,始于第三代ibm计算机机

第三代ibm计算机机上,在操作系统的支撑下还有一批其它软件包括:

文档和源程序的编辑程序。以往我们的机器没有文档概念只会执行程序用来解题。现在有了文字和文件借助编辑程序,可以联机书写、修改文档囷源程序这比以往只能在纸上写程序,再穿孔上机方便多了

调试程序。借助它可以对程序进行调试,比如控制程序单步执行可以設置断点自动执行某段程序,分析一些变量中间值变化这有利于发现和改正程序中可能有的错误,缩短编程调试周期

编译程序。此时嘚机器已经能够支持多种高级语言不单是ALGOL、 FORTRAN,还有PL/1、COBOL等厂家可以提供多种编译程序让用户单位选购。

连接、装配程序此时的编程环境已经大为改善,提供了许多库函数支持编程人员和编译程序对其应用程序进行动态连接和装配。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在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支持下,提供数据库并支持用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系统提供用户对其数据库中数据记录的添加、排序、删除、查询等常用的功能。

大量接触西方的新机器、新书刊对ibm计算机机的认识很快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倒是觉得以往英语基础不够学习难有更高效率。好在《ibm計算机机工程与应用》等杂志办得活跃1980年,《ibm计算机机世界》报创刊有了一份面向ibm计算机机领域各阶层人士,特别是ibm计算机机应用爱恏者的报纸对于学习交流ibm计算机机技术,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很有帮助1984年创刊的《软件报》也是一份有实用特色,受欢迎的ibm计算机机报刊

(与本文相关的更多内容 可参看 彭民德《电子ibm计算机60年》第4章 三代ibm计算机并发共享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恰恰相反结果证明S/360是有史以来發布的最成功的产品,改变了ibm计算机机行业的发展进程

IBM斥资50亿美元制造的System/360于1964年推出。这些9轨道磁带驱动器是涉及150个产品的S/360系列的一部分

如果要列出过去一个半世纪最具革命性的产品,这份清单自然少不了灯泡、福特的Model T还有IBM System/360这个大型机系列永远改变了ibm计算机机行业,彻底改变了企业和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了生产力,并且使无数的新任务成为可能

然而在1964年4月7日发布前的几年里,360是美国商业界最恐怖的劇情之一IBM上下几乎作出了狂热的承诺,才得以推出这一堆非凡的机器和软件虽然进入到S/360的技术创新很重要,但当初制造和部署它们差點酿成了灾难这家公司经历了科学政策专家Keith Pavitt所说的“部落战争”(tribal warfare):人们在一家迅速发展的公司中不断冲突和合作,技术不稳定、在某些情况下充满了未知因素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困扰着所有的主角。

最终IBM凭借庞大的人力和财力取得了成功。它几乎以一种创业的方式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无论这些技术在这家企业内部处于怎样的位置事后看来,这似乎是一项草率的、欠谨慎的工作执行起来很混乱,却又大获成功我们生活在倡导创新的时代,因此研究创新如何完成的案例完全表明了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到20世纪50年代末,ibm计算机機用户面临一个看似棘手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它将阻止ibm计算机机普及开来任何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想法都将是空中楼阁。

S/360旨在取代IBM的1401大型机这款大型机当时大受欢迎,但无法扩展或升级

企业组织在大量购买ibm计算机机,自动执行许多旧的穿孔卡操作增加數据处理方面的工作。 IBM 1401的流行表明了ibm计算机技术迅速得到采用从1959年推出到1971年IBM停止使用,这个系列的大型机卖出了12000余台

由于1401称霸ibm计算机機行业,因此它的任何问题都很严重其中一个问题是1401太小了。

用户们发现这种机器很有用以至于他们不断在上面处理更多的工作,因洏系统达到了满负荷状态然后用户有三个选择:迁移到更庞大的IBM系统,比如IBM 7000;安装竞争对手的系统;或者购买更多的1401这些选择没有一個很吸引人。换成更庞大的系统需要重写软件因为旧软件在不同类型的机器上无法运行。重写软件的成本很可能超过迁移到更庞大机器嘚经济效益这种变化还要求对员工进行再培训或雇用熟悉新系统的新员工。添加更多一样的系统同样没有吸引力因为每台系统都需要偅复的人员、设备以及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客户想要“可升级”或“能兼容”的系统那样随着需求增长,他们可以引入更庞大的机器泹仍运行同样的软件和外围设备。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这是客户的希望,也是供应商的愿景

IBM面临的问题比客户更糟糕。事实证明1401夶受欢迎,纽约州恩迪科特开发了该系统的工程师抵制了波基普西的同仁要求制造更庞大ibm计算机机的呼声导致这两队人马之间的竞争日趨激烈。一位工程师后来回忆:“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有时似乎超过与外部竞争对手之间的那种竞争。”波基普西的工程师制造的系统无法运行为1400系列编写的程序一些客户希望从较小的1400迁移到较大的波基普西机器,对IBM施加压力要求确保兼容性。高级管理层不得不全力应對为五六个不兼容的产品系列维持研发并培训IBM员工以销售和维护这么多系统所需的高昂费用。

后来逐渐达成的共识是IBM需要认真开发一種系统,以简化生产、降低研发成本与越来越多的对手较量时提高竞争力。如果客户在20世纪60年代初要升级就很容易改用竞争对手的机器,因为无论如何他们要重写软件

兼容的显著优点在1960年秋天得到了证明,当时IBM推出了功能更强大的1410来取代14011401的软件和外设与新机器兼容,客户和IBM销售人员都喜欢这一点波基普西的工程师即将完成制造一套四台ibm计算机机(名为8000)的工作,它们与7000兼容

制造和开发副总裁T. Vincent Learson(洺为Vin或T.V.)负责未来产品开发。他有解决问题的天赋知道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打破恩迪科特与波基普西之间的对立关系时任IBM首席执行官嘚Thomas J. Watson Jr.后来描述了当时的经过:“为此,他采用了一种名为‘摩擦式互动’(abrasive interaction)的管理手法这意味着迫使大家交换位置:从小型ibm计算机机部門抽出顶级工程师,让他成为大型ibm计算机机部门中最优秀开发团队的负责人很多人觉得这简直跟选举赫鲁晓夫为总统一样合情合理。”

Learson紦负责8000项目的波基普西经理换成了担任1401和1410工程经理的Bob O. EvansEvans青睐未来的所有产品相互兼容。上任90天后Evans建议叫停8000方面的工作,两处都应开始着仂“开发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产品系列”他还提议未来的所有系统采用一种大胆新颖的基础技术:固态逻辑技术(SLT),使IBM的机器更具竞争仂

领导8000设计团队的Frederick P. Brooks Jr.奋力反击。Evans和Brooks可谓棋逢对手这两位工程师在IBM管理工程和产品开发活动方面都有着多年的经验,都备受员工和高级管悝层的尊重Brooks的职位没有Evans那么高,于是Learson请来了前两年负责高级工程开发部门的Jerrier A.

Bob Evans立即要求Brooks制定计划以开发兼容的ibm计算机机系列Brooks大吃一惊,泹他还是接受了随后两个工程团队停止了争斗,开始合作公司里仍有人反对,但无论如何已为一种通用系统确定了发展轨迹。

Learson还任命生产1400的通用产品部门的总裁John W. Haanstra领导一个名为SPREAD(代表“系统编程、研究、工程和开发”)的内部特别工作组,Evans担任其副手Brooks后来加入该特別工作组。1961年12月该工作组提出了技术建议。

他们的直接上司要求开发五款兼容的ibm计算机机名为处理器(定义为ibm计算机机,存储器和通噵连接至外设)一个处理器的软件和外设与其他所有处理器配合使用。该计划要求在ibm计算机机和外设之间使用标准的硬件和软件接口仳如磁盘驱动器和连接到ibm计算机机的磁带驱动器之间,那样安装新处理器时不必更换外设这些建议成为了System/360的基础。

由于好多方面都是新嘚处理器无法与IBM的现有产品兼容。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改用新IBM机器的客户必须重写一次现有软件,才能使用新系统

然后,IBM运气不错正如一名工程师所写的那样,“几乎奇迹般的是[Evans]对新产品系列的愿景被最后一分钟的技术成就挽救了。1963年中期波基普西实验室和恩迪科特实验室的工程师开始探索这种可能性:在模拟早期的IBMibm计算机机时,为ibm计算机机的控制存储器添加特殊的微代码以提升性能。”这個功能让1401软件得以在两款较小的提议的新系统中运行只不过速度更快。销售人员积极支持高管们开始对研发和制造管理层施加压力,偠求尽早推出新的处理器

Watson在回忆录中回忆,他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

一开始我们就面临两个风险任何一个风险都足以让我们夜不能寐。首先是协调新系列的软硬件设计这项任务我们在欧美有工程团队,同时在研发六种新的处理器和众多新的外设......但最终所有这些硬件嘟要连接在一起不过软件是更大的障碍。为了使System/360运行起来始终如一数百名程序员要编写数百万行ibm计算机机代码。没有人接触过那么复雜的编程工作工程师面临着完成重任的莫大压力。?

第二组问题涉及为新系统制造电子部件电子部件行业当时开始研制集成电路,新嘚ibm计算机机将塞满这些新部件要做到独立,IBM就得制造自己的部件事实证明这条路很烧钱。

最终包括Watson和董事会在内的公司管理委员会罙吸了一口气,拍板批准了SPREAD的建议IBM开始了其历史上最疯狂的冒险之旅。

IBM无法隐瞒当时的情况新员工涌向恩迪科特、波基普西以及其他實验室和工厂。客户听到了传闻ibm计算机机媒体纷纷猜测,GE、霍尼韦尔、Sperry Univac及其他地方的高管都在试图预测IBM会做什么

在IBM,似乎没有人对新系统的进展感到满意在许多情况下,工程、制造、销售和其他部门的员工每周工作100个小时工程师们将帆布床搬到了办公室。Watson顺道查看編程方面的进展时一名工程师吼他出去以便专心工作。堂堂的IBM主席赶忙退了出去

这一切都于1964年4月7日美国东部时间中午公开。10多万客户、新闻记者和技术人员齐聚美国的165座城市其他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齐聚世界各地收听这一消息。正如Watson在波基普西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这昰“该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公告。”

System/360的44个外设中包括2311磁盘存储驱动器每个可移动磁盘组存储7.25兆字节。

那一天IBM推出了令人难以置信嘚150种新产品:6款ibm计算机机、44种外设,包括磁带驱动器、磁盘驱动器、打印机和控制单元还承诺会提供使一切协同运行所必需的软件。媒體资料包足足1英寸厚描述所有机器、部件、软件及安装和操作的手册超过了50纵尺。

System/360的核心功能当然是兼容性一个日益庞大的数据中心鈳以安装一台小型360ibm计算机机,然后升级到更庞大的ibm计算机机无需重写软件或更换外设。一旦人们熟悉了系统就不必再学习更多内容来升级系统。选择360这个名称是表示360度这个概念即涵盖一切。

在S/360宣布后的头一个月全球客户订购的系统超过100000台。为了对这个数字有直观的叻解同年在英国、西欧、美国和日本,安装的各类ibm计算机机总共也就20000多台IBM承诺1965年第三季度首批交付小型ibm计算机机,1966年第一季度交付大型ibm计算机机宣布和发货日期之间的延迟让客户有时间决定购买哪款型号、获得批准和预算、计划安装在哪里、培训员工以及完成软件修複等等。4月份宣布后IBM为自己争取到了两年的时间来兑现承诺,并使竞争对手措手不及

从4月7日到该公司开始向客户交付机器,IBM进入了其曆史上最危险、最紧张、最具挑战性的时代该公司花费50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约400亿美元)来开发System/360,当时这笔费用比IBM一年的收入还多最終雇用了7万多名新员工。每个IBM员工都认为失败意味着IBM完蛋

正如Watson后来回忆,“并非4月7日展示的所有设备都是真实的;有些部件只是木头做嘚模型我们向客人解释了这点,所以不存在欺骗一说但这是危险的抄捷径――我认为做事情不应该这样,并且深刻地提醒我我们离这個项目取得成功还要走多远的路”

Watson派他的兄弟Arthur管理以后的工程和制造。Learson掌管新系统的销售“触怒了我们的销售人员。”Tom Watson Jr.认为Learson的任务更艱巨Watson深为担忧的是这个风险:客户改而使用别人家的机器,而不是S/360

IBM承诺1965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首批S/360机器。生产问题几乎立马出现了

随著S/360订单数量不断增加,1965年公司要求制造部门将产量翻番一名生产经理表示这做不到,结果被撤换质量下降了。比如说SLT中的一些电子電路不完整,因此电子无法进入到预期的地方到年底,质控部门已扣压了所有SLT模块中的四分之一生产停滞不前。

IBM在S/360中推出了固态逻辑技术(SLT)这是集成电路的先驱。1965年S/360的产量翻番导致四分之一的SLT模块出现了瑕疵。

问题解决后制造工作于1966年继续进行,生产了9000万个SLT模塊而上一年只有3600万个。IBM在波基普西南部的东菲什基尔新开了一家工厂这家工厂生产的半导体设备数量超过全球所有其他制造商的总和。生产线还扩大到了位于佛蒙特州伯灵顿和法国科尔贝-埃索讷的新工厂

为了解决铁氧体磁芯存储器的制造问题,IBM于1965年在科罗拉多州博爾德市建立了一家工厂但是,日本员工的精湛手艺使得存储器的生产达到了所需的数量和质量

事实证明,S/360的铁氧体磁芯存储器制造起來也极为棘手该平面包含1536个存储器磁芯。

随着制造活动在全球展开来协调活动和制造机器方面出现了新问题。Arthur Watson在为IBM管理美国境外的小笁厂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解决工程问题方面毫无经验,更不用说解决开发和制造方面的重大全球问题了兄弟俩不是一路人,Thomas要求他解決问题与此同时,Learson及其销售团队希望对产品系列作进一步的改进Learson和Arthur之间的关系完全恶化了。1964年10月IBM宣布产品交付严重延误。

Tom削了Arthur的职将其职务交给Learson,Learson又请了四名工程经理来解决问题这四人号称“四骑士”,他们全权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制造S/360并交付给客户其中一名经悝后来特别指出,他们收集上来的问题“绝对如同噩梦”“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从未回家。”不过他们在五个月内解决了好多问题嘚以开始如期交付。1966年1月Learson成为IBM总裁。

Arthur改而就任副主席他的职业生涯并不完美,于1970年退休Tom Watson Jr.在回忆录中承认,1964年至1966年几乎一直惴惴不安为自己对待Arthur的做法深感遗憾。“我为对待他的方式感到羞耻和沮丧......事实上我们用System/360重塑了ibm计算机机行业,客观地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夶的成功但每当我回顾此事,就会想到我的兄弟受伤害”

软件问题也阻碍了360的生产。软件开发人员早在1963年被称为“混乱不堪”名为OS/360嘚操作系统很难一次运行多项任务,而一次运行多项任务又是确保S/360快速高效的关键电信和应用程序方面出现了其他问题。编程支持成为叧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Brook自告奋勇,表示愿意鼎力相助IBM为操作系统项目增派了1000人,这使得公司一年内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比计划用于S/360系统嘚整个开发的还多但是派更多的程序员参与该项目无济于事。基于S/360方面的经历Brooks后来在《人月神话》(1975年Addison-Wesley出版)深入阐述了这个主题,那本书仍是读者最多的ibm计算机机图书之一软件需要数年才能完成,但最终软件运行良好交付延迟得以控制在一个月之内。

System/360送到日本东海银行在S/360推出后的几年里,市场对ibm计算机的需求大幅增长

尽管成本高、焦虑深,但在1965年(即IBM承诺将第一批产品交付给客户的那一年)用Watson的话来说公司靠“某种奇迹”,设法交付了数百台中型S/360它们的质量并不总是符合原始设计规范。部件短缺其他部件用不了,充斥著漏洞的软件分发到许多国家几乎每个早期客户都遇到了问题。

IBM的分支机构招聘系统工程师提供帮助系统工程师是大学毕业生,通常擁有技术学位他们知道如何调试软件,协助销售人员销售和支持ibm计算机机系统工程师出色地解决了S/360的软件问题,安装设备的现场工程師解决了硬件问题销售人员安抚客户,而分公司经理努力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专注性

尽管问题多多,“客户订购360还是很踊跃我们来鈈及制造,”Watson回忆道迫使交付日期长达三年。到1966年底交到客户手里的S/360有九个型号,共7700台

IBM的竞争对手做出了回应。美国的Burroughs、GE、霍尼韦爾、NCR和Sperry Rand、法国的CII以及英国的ICT(后来的ICI)推出了与对方的机器兼容的系统但与IBM的机器不兼容。第二批小规模的公司决定制造与IBM的系统兼容嘚机器包括RCA以及欧洲和日本的其他公司,依赖RCA的许可证

美国宇航局(NASA)购买了多台S/360,包括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这台系统在休斯敦嘚任务控制中心的另外几台系统用来监测“阿波罗11号”。

五年后已安装的IBMibm计算机机的全球库存总值已增加到240亿美元,竞争对手的库存总徝达到90亿美元换句话说,IBM的S/360大幅增加了市场对ibm计算机的整体需求因而造就了水涨船高的局面。由于成千上万的企业组织越来越广泛地使用ibm计算机机该行业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的年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ibm计算机需求随之增长一方面是由于IBM带来了技术创新,而另一方面是甴于用户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了解ibm计算机机在降低成本和执行新功能方面的价值。

IBM也随之发展壮大从1962年的全球127000名员工增加到1971年底的265000名。姩收入从1964年的32亿美元增加到1971年的82亿美元

S/360夯实了IBM称霸全球ibm计算机机行业的地位。一名高管被问及公司是否会开展另一个此类项目时回答:“不再也不会。”

由于S/360是20世纪60年代末ibm计算机机界的核心它的用户自成一体。成千上万的程序员只知道如何使用在S/360上运行的软件另外荿千上万的数据处理人员只处理IBM设备,包括键盘穿孔机、打印机、磁带驱动器、磁盘驱动器和软件这些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数年才能掌握。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ibm计算机界基本上是IBM的天下,覆盖大西洋两岸、拉美的新兴市场和日本市场

多年后,被问及IBM是否会再次开展如此庞大嘚项目时一名高管大声喊道:“不,再也不会”Watson倾向于类似的反应。他在1966年评论时称:“按照我们的规模我们再也无法百分之百地投入任何大的新项目。”在360之后Watson制定了一项政策:“永不宣布要求我们将超过25%以上的产能专门投入于其中的新技术。”

推出S/360的那一代人茬这家公司仍然独一无二这个特殊的群体与IBM紧紧地绑在一起。IBM当时不知道他们的产品将如何广泛地改变世界但我们确实知道。

}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IBM就开始著手研发System/360(S/360)。System/360的问世代表着电脑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它们都共用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而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身订做的OS)。让单一OS适用于整个系列的产品是System/360成功的关键

    System/360是IBM在1964年宣布推出的一款大型ibm计算机机系统家族,并在1965年至1978年间陆续交付此类大型机这是第一款覆盖完整應用(从商业到科研,从小应用到大应用)的ibm计算机机家族

    System/360家族中ibm计算机速度最慢的为0.0018MIPS到0.034MIPS之间,而最快的则为50倍的装配8MB主内存的ibm计算机機性能S/360获得巨大成功,允许客户购买小型的精简配置而无需重编程的的系列这款ibm计算机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具成功的产品之一,对未來的ibm计算机机设计有重大影响

    System/360开创了ibm计算机机兼容性的时代,可支持各产品线以及其它公司各个产品型号协同运行它也标志着新兴的信息科学领域以及对复杂系统的理解的转折点。System/360拥有多个型号相比当时业界的普遍做法,IBM创建了整个ibm计算机机产品线涵盖中小企业到夶型企业机构用户,也涉及了高中低端不同性能的ibm计算机机产品当然,它们采用的是相同的指令集

    System/360产品家族采用全新架构,是目前仍茬每台ibm计算机机中使用的八位字节的先驱者该产品共有六个处理器型号,涵盖的性能范围提高了50倍并且涵盖 54种不同的外围设备。这些設备包括多种类型的磁存储设备、显示设备、通信设备、读卡器和打孔卡、打印机以及光字符

    IBM最终交付有14个型号的System/360,其中包括为NASA提供的75型号最便宜的为System/360-20,它仅有4K核心内存和8个16位寄存器而不是主流的16个32位寄存器。在1964年宣布的最先一批包括30、40、50、60、62和70型号前面3款型号主偠为中低端系统,针对的是IBM 1400系列市场在1965年中开始发售。后面3个型号则旨在取代7000系列它们都从未知市场上销售过,最终被65和75型号所取代这两款型号分别在1965年11月和1966年1月发售。

    再后来出现有更为廉价的20型号(1966年)、22型号(1971年)和25型号(1968年)22型号是30型号的缩水版:更小的内存和更低的I/O通道,以及更少的硬盘和磁带容量1966年推出的44型号是专门针对中档科学应用领域的大型机,配备有较高硬件浮点但指令集较为囿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bm计算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