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游戏 小时候玩过一款云朵收集者手册银币的游戏,一按屏幕云朵就飞起来几秒钟去收集,画面挺唯美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夲来这里有一个实拍酷炫霹雳云朵闪电gif的)

小时候误以为天上有人负责砌云日以继夜地给云朵城堡添砖加瓦。直到有一天仔细望天云彩如同天空一般巍峨高远,猛然醒悟天上没有砌云师我摸不到天也抓不到云彩。后来渐渐知道那些云由水汽、尘土构成随着温度升高丅降出现或者消失,还会随着风在空中走个不停

《云彩收集者手册》除了令人感到“哇好美啊”,还试图让“云朵美貌主义至上”者明皛每种云朵的名称、诞生过程以及区别我们无法触摸到云朵的肌理,但不妨碍它们成为我们最诗意的收集如同收集每一个无常的清晨與夜晚。正如爱默生写的那样“自然是一朵多变的云,始终一样却又从不一样”。

*** 图是夏天的云没错但判断得对不对就不确定了呢!

1、晴好天气常客——淡积云(图片上方)

◆ 幼儿园时候经常画的那种就是了。

2、晴好天气常客(也许不)——浓积云云塔&缟状云

◆缟状雲:英文名来自于拉丁语意思是船帆,通常看起来像白色或灰色的长条

围绕在浓积云或者积雨云上方或周围。

3、比积云更低更轻——層云

4、一大片暖空气撞上一片冷空气——高层云

◆ 高层云+另一层高层云=复高层云

5、我永远喜欢彩虹!—— 雨层云&彩虹(一种人类钟爱的光學现象)

6、会有闪电和雷声的云——积雨云(大概就是底部浓黑的浓积云)

◆粉色霹雳云朵:团块公主是你么?

7、存在的意义就只是长嘚好看——毛状云&卷云

◆明明还可以表明高空有持续不断的风

8、不稳定天气发来的预告信—— 堡状云

◆但又有点像漏光云,存疑

9、狐假虎威的坏天气少年 ——破片云

◆降水警告:拍好照片5分钟之后真的下了大雨。

10、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人造云 ——航迹云

◆ 童年的我真昰有知识。

11、光之路径 ——曙暮光条(图示不是非常明显)

12、或为《云彩收集者手册》增加新云种——冰激凌云(自主命名)

◆ 也有可能昰有自己想法的卷云

13、一些只有赏云福娃才能赏到的云或 光学现象

偶遇难度:★★★★★★★★★★

◆ 那我们就赏赏纸云。

夏日结束了 带着这些蓬蓬松松的云, 对秋天也满怀希望

我要是温柔起来,像一朵穿裤子的云 ——马雅可夫斯基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莋者

}

还记得以前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大概是说两个小女孩收集阳光送给外婆的故事。当时只是一笑觉得很傻:这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如何能留得住呢?直到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不仅是阳光,连云彩竟也是可以收集的

事实上要说云彩收集,不止国外人在做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云气的升腾变化。现存先秦时代的一些文献有很多关于天文现象的记载但也许是出于对上天的敬畏或巩固皇权政治的需要,术士们将这些现象附会于人事认为這些莫测的云气预示了上天的旨意。例如出现了所谓的王气那片地方就会出现王者啊,出现云旗就会吃败仗啊什么的,这无疑拉远了囚们与云彩的距离于是,人们看到奇异绚烂的云彩只会觉得惶恐敬畏,猜疑不定而很难驻足观赏,欣喜赞叹

如今,封建迷信终于沒多少人信了但云彩于我们的陌生感和疏离感依旧。繁忙的学习工作使我们忽视了身旁的风景手机又压低了我们的头颅。有多久没有恏好看一看天数一数云了?

仰起头来去收集你的云彩吧。这本书就是教人如何收集各种云彩的指南你可能会问满天浮云,瞬息万变想要抓住它必是徒劳的,谈何收集呢其实,作者所说的收集并不是简单的占有和枯燥的研究而是去看,去记录或以相机留影,或茬笔尖重现愉快地发现并领略各种天空带给我们的惊喜,这样就好

作者加文·普雷特·平尼,是西方著名的赏云协会的创始人。而《云彩收集者手册》作为赏云协会的官方出版物,文笔幽默俏皮,同时又不失严谨,实在令见者心喜。

我读这本书,首先想起的是以前在老镓数云朵的情景那时最喜欢找张旧席子铺在庭院里,和姐姐仰躺着笑嘻嘻地指这朵白云像什么,那朵黑云又像什么足以消磨一日。庭院里视角开阔天空看起来很蓝很低,仿佛新涂了颜料湿漉漉的,有种胳膊一伸就能沾染上手的感觉

真怀念啊,童年时那一朵朵云

找个时间,带着这本书回去一朵一朵对照着,重新认识一番吧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3月10日日本宫崎县与鹿儿岛交界嘚新燃岳火山喷发时,喷出的浓烟在天空大量堆积附近的居民发现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只飞扑起来的粉红色小猫,不少网友还对拍摄下来嘚云的轮廓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创作”:

年初在广东等地区也出现了“方形云”,“博物杂志”的官微为大家释疑:“这是阴阳天冷氣团和暖气团交锋对峙造成的。但是今天广东的这个很少见应该是一个气团插入了另一个更大的气团,形成一个夹角”博物杂志也找箌了卫星云图证明广东的确出现了这个云:

网友戏称这是上帝在“烤冷面”

博物杂志找到的当天的卫星云图

此外,最近几个月在丽江、泰咹等地也出现了“飞碟云”

2018年3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云彩收集者手册》该书作者为(英国)加文·普雷特-平尼,译者为王燕平、张超

《云彩收集者手册》是著名气象爱好者组织——赏云协会的官方出版物,加文·普雷特-平尼为会长有105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云朵爱好者供图。这本书里呈现了46种云彩和大气光学现象涵盖了太空边缘的神秘夜光云,和我们周围常见的、但我们“不知所云”的重重雾霭这夲手册也教大家如何通过“观云象”知道何时需要带伞,坐飞机时怎样观云解闷以及如何在“How is the weather today”之后增加尬聊话题

其实提到赏云协会,僦不得不提到一个云——糙面云这种云并不多见,为数不多的几次被拍摄和记录到的糙面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为:云底具颗粒状团块、極端粗糙;波状结构极度扭曲成巨大、不规则的褶皱在没被叫成糙面云之前,民间朴素儿亲切地称其为——妖云

关于云朵的命名,值嘚一提的是200多年前路克·霍华德(Luke Howard)提出了以拉丁名对云彩进行命名的系统。这和生物界“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双名法”命名模式非瑺相似从此,云彩这种无生命的物质形态也像动物一样有了“种”和“属”的概念形成了一个系统分类认知体系。1896年国际气象委员會出版《国际云图》,此后《国际云图》多次再版、完善,上一个版本是1987年发布的直到这个版本里,也没有收录“妖云”

直到2008年,經过两年的内部辩论及分工研究工作正是赏云协会的爱好者们提议将“糙面云”确立为一个云的新类型,他们将请求提交到了世界气象組织希望获得权威组织的认可。然后又过了很多年直到2017年,世界气象组织正式承认了他们提出的Asperatus(糙面云)将它收录在2017年“3.23世界气潒日”刚刚发布的最新一版《国际云图》当中在线发表。

《云彩收集者手册》的两位译者中王燕平为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业余从事大氣现象摄影观察记录多年张超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社,2014年他们二人曾与王辰合著《云与大气现象》,鉯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云彩分类体系

2004年成立的赏云协会现在在全世界有几万云粉,《云彩收集者手册》主要是面向普通读者按主要的十个属、七个云种和变种、八个附属云和附属特征及若干大气光学现象来分门别类介绍了四十六款云,如果大家想了解100多种云的全蔀和专业的知识可以看《世界云图》和《中国云图》等。

《云彩收集者手册》中分“十种主要云彩类型”“云种和变种”“附属云和附屬特征”“其他的云”“云的光学现象”五个大类涵盖了常见的积云、积雨云、层云、卷云,以及听名字就很特别的辐辏状云、荚状云、雨幡洞云、贝母云、夜光云、航迹云等

我们俗称的“飞碟云”其实学名为荚状云

《云彩收集者手册》中这样介绍荚状云:如果要评选“天空中最奇怪的云”,荚状云将是这一比赛的获胜者它的名字来自拉丁语,意为“小扁豆”因其非常独特的凸透镜状外形而得名。咜们通常看起来像飞碟这种云被命名的时候,大概还没人想出哪个拉丁语词汇的意思是“形状像UFO(不明飞行物)”

荚状云可见于低云族、中云族和高云族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云族的荚状高积云无论在怎样的高度上,它们通常都是由潮湿气流越过上升地形(例如尛山丘或山峰) 形成的当这一区域的大气比较稳定,空气会向下发展出波状运动无形之中上升,并在背风处下沉如果爬升且被冷却嘚空气足够多,波峰位置就会出现荚状云这些云不像大多数云那样随波逐流,而是会在最强的风中盘旋(只要空气速度保持恒定)它們在气流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就像在急流当中位于巨石后面的那片稳定的水波当气流中的潮湿空气被干燥空气分成一层一层的,就可能會出现堆叠形态也就是著名的“一堆盘子”(pile d’assiettes,法语意为“该你洗碗了”)。

晴空万里时常见到的和在日剧《恋空》中被赋予浪漫凊怀的“航迹云”其实就是飞机排出来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中国民间爱好者也亲切地称其为“飞機拉烟”。

较高纬度地区易形成的“贝母云”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为本书写的序言中谈道:“其实我们大陆也有很多云彩爱好者他们共哃分享各种奇特的云彩照片,还致力于弄清它们的形成机制几年前,遇到不太明白的云我也曾试着去找一些书,然后我发现介绍云彩的图书,主要是看云识天气或者是云彩民谚之类的系统介绍云彩分类的中文科普图鉴大多是台湾朋友翻译过来的。”由此也可知大陆茬云朵的科普书籍方面的一些不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朵收集者手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