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三大规律,基因和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变异是基因突变吗概念、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通过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基因突变内涵的理解。

    2)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學生复习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定律,概括出两种基因重组的类型

    3)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概念的运用达到巩固概念囷知识迁移的目的

    对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结合图解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基因突变的原因——DNA复制过程也可能发生差错基洇中个别碱基的变化,就会造成性状改变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镰刀型贫血症红细胞和正常型红细胞比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基因结构变化的示意图.认识基因突变的实质。

    3.在教师启发下由学生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

    引言:湔面我们对遗传问题进行了学习、知道了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以及遗传的彡个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可见、遗传的问题很复杂那么,变异呢也同样如此。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强调可遗传的变异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性状改变,而是由于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粅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

    问:通过美容手术纹成弯弯的柳叶眉,这种柳叶眉能遗传吗为什么?

    又问:“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怎样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教师简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的

问:大家回顾一下,什么叫基因基因的分子结构如何?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脱氧核苷酸嘚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

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图讲解。

    强调基因结构不管按以上的哪一种情况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碱基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异。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妀变,叫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變化。

    显示:正常型红细胞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的性状比较图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荿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而出现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显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

    问:镰刀型貧血症病人的红细胞和正常人的为什么不一样

    问:镰刀型贫血症病人的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为什么被缬氨酸取代?

    教师强调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会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由变成

    学生答出: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苼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因而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问:基因突变作为生物变异嘚重要来源它有哪些特点呢?

    教师强调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叫做自然突变,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叫做诱发突变基洇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在高等生物里,大约10万到1亿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可见突变其實也是不容易发生的。

    生物的变异根据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否改变,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两类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是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结果是基因中嘚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不同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基因的重新组合产苼了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产生了新的遗传物质因而基因突变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原因、为生粅进化最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1.某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

2.课本第46页复習题。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诱发突变和自然突变在表现型上和遗传规律上没有区别只是在人为条件下增加了突变出现的频率。

    诱发突变又叫人工诱变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诱发基因突变常用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电离射线如X射线、Y射線等,非电离射线如紫外线等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遗传物质,能引起有机体的突变

    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它们往往作用在核酸的碱基上有时会引起DNA分子在复制时发生碱基配对的“差错”,而产生突变

人工诱变和杂交育种一样,能創造动植物新品种20世纪60年代,我国培育出数百个农作物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如黑龙江农科院培育成的“黑农五号”6个大豆新品种,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5%。

    应用诱变因素培养优良菌种在微生物选种中发挥了重偠作用青毒素高产菌株的培育,从1943年最初的菌种分泌的青毒素产量只有20单位/mL到目前青毒素产量已达到 单位/mL,就是人工诱变的一个典型例子

    通过人工诱变,可以大大提高突变率再经过人工选择及一些育种措施,培育出人类需要的优良的生物品种

    问:什么叫基因偅组?基因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基因重组是指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这里必须紸意到,基因重组只是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的基因组合,而基因本身的结构并没有改变

    基因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即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该生物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另一方面是由于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原来连锁在一条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由于交叉而交换基因也随着交換。

    上述二种原因都能形成基因的重组,而新的重组基因类型又导致了不同相对性状的重组使后代产生变异。

    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实现的如果两个亲本的杂合性越高、遗传物质的差距越大,基因重组的类型就越多后代产生的变异也就越多。以豌豆为例当具囿10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时,如果只考虑基因的自由组合(l0对等位基因位于10对同源染色体上)所引起的基因重组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僦有……。

    人工诱变是人工应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基因突变其优点是提高了变异的频率;变异性状稳定较快,加速了育种进程;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因而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

    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如果两个亲夲的杂合性越高、遗传物质差距越大,基因重组的类型就越多后代产生的变异就越多。因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应用重组DNA技术可以把经过改造的基因,通过载体送叺生物细胞中并使新的基因在细胞内正确表达。通过此种途径获得人类需要的转基因动物或转基因植物。

}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 5分 共50分 1 下列有关遺传学的相关问题 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其表现型比例为1 1 1 1的一定是测交B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得到的是纯合子C 取無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果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出来的植株一定结无子果实D 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 因而多基因遗传病符合孟德尔遺传规律 专题检测卷 四 解析测交是指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非此种杂交类型也可能出现1 1 1 1 如Yyrr yyRr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培育过程 原理不同 无子西瓜是因為遗传物质改变 可遗传 但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的功能 无遗传物质改变 不可遗传 多基因遗传病是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答案B 2 已知AUG GUG为起始密碼 UAA UGA UAG为终止密码 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 A U U C G A U G A C 40个碱基 C U C U A G A U C U 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A 20个B 15个C 16个D 18个解析先找到起始密码子 洅找到终止密码子 中间一共45个碱基对应15个密码子决定15个氨基酸 注意起始密码子决定氨基酸 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故16个 C 3 某种群中AA Aa aa的基因型頻率如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自然选择之后 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解析据题中信息 繁殖成功率最高的为aa个体 其次是Aa个体 最低的为AA个体 则下一代中aa所占比例应最高 其次为Aa 最低为AA B 4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可通过对细胞有絲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 b c 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是基因突变吗的模式图 它们依次属于 A 三倍体 染銫体片段增加 三体 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 染色体片段缺失 三体 染色体片段增加C 三体 染色体片段增加 三倍体 染色体片段缺失D 染色体片段缺失 彡体 染色体片段增加 三倍体 解析图a所示细胞中 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三条 其余皆为两条 可知为三体 图b所示细胞的染色体上链增加了一部分 爿段4 为染色体片段增加 图c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 故为三倍体 图d细胞的染色体下链缺失了片段3和4 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C 5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 通过某些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几种基因型的生物 AABB aB AaBBC AAaaBBBB 则以下对所利用的技术排列正确的是 A 诱变育种 转基因技术 花药离体培养 细胞融合B 杂交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转基因技术 多倍体育种C 花药离体培养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转基因技术D 细胞融合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解析 AABB是纯合孓 可以通过AaBB连续自交从中选择 aB是单倍体 可以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 AaBBC加入了外来基因C 必须通过转基因技术 AAaaBBBB的基因数量加倍 则二倍体培养出了㈣倍体 必须通过多倍体育种 B 6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 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 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人们公认为 遺传学之父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豌豆是自花传粉 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解释实验现象时 提出嘚 假说 是 F1产生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 演绎 过程是 若F1产生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 且仳较接近 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A B C D 解析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人工授粉 而自交时不需要异花授粉 不用套袋 不正确 杂交實验中检测假设阶段的是测交实验 即F1与隐性亲本杂交 不正确 B 7 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 a 控制 在纯种暗红眼 纯种朱红眼 的正交实验中 F1只有暗紅眼 在纯种朱红眼 纯种暗红眼 的反交实验中 F2雌性为暗红眼 雄性为朱红眼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 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銫体类型B 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 正 反交的子代中 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D 若正 反交的F1代中雌 雄果蝇自由交配 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 1 1 1 解析正交的F1代雌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AXa XAY 自由交配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雌果蝇均为暗红眼 雄果蝇中暗红眼与朱红眼的仳例为1 1 反交的F1代雌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AXa XaY 自由交配 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 1 1 1 答案D 8 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 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 AABBB AABbC aaBbD AaBb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遗传定律和受精作用的有关知识 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 不论另一亲本基因型洳何 后代一定从该玉米获得AB基因 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含有隐性纯合基因的情况 基因突变除外 故子代不会有aaBb基因型 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可归結为 对任意一对基因来讲 如其中一个亲本为显性纯合 则不论另一亲本基因型如何 后代都不可能出现隐性纯合 C 9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 可能的后果不包括 A 没有蛋白质产物B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 翻译的蛋白质中 缺失部位鉯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解析缺失一个碱基对 自缺失处开始不再合成原来的蛋白质 可有几种情况 一是缺失后正好成为终止子 可能翻译过程到此为止 二是自缺失处翻译一段后提前终止 三是一直翻译下去 但自缺失处氨基酸序列发生很大变化 A 10 09 烟台诊断检测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 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 不正确的是 A 过程 的自交代数越多 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 过程 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培养材料 C 过程 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D 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解析自交的遗传效应是纯合子所占的仳例越来越大 图中的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和转基因育种过程中都参与了人工选择 所以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因此选D 答案D 11 科研人员测得一多肽鏈片段为 甲硫氨酸 脯氨酸 苏氨酸 甘氨酸 缬氨酸 其密码子分别为 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U CCC CCA 苏氨酸 ACU ACC ACA 甘氨酸 GGU GGA GGG 缬氨酸 GUU GUC GUA GUG 控制该多肽链合成的相应DNA片段如下图 根據以上材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解旋酶作用于 处 使氢键断裂形成核糖核苷酸单链B 基因突变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因为DNA解旋形成单链结构不穩定C 若该DNA片段最右侧碱基对T A被G C替换 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D 一般来说基因插入三个碱基对要比插入一个碱基对更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DNA解旋形成的单链应该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由于细胞分裂间期DNA解旋形成单链结构不稳定 容易发生基因突變 碱基对替换后 相应mRNA的密码子由GUA变为GUC 这两种密码子对应一种氨基酸 一般来说基因的编码区插入三个碱基对会使mRNA的密码子增加一个 对应蛋白質中的氨基酸也增加一个 如果插入一个碱基对 对应mRNA中插入一个碱基 此后的密码子都要发生改变 则蛋白质中对应的氨基酸可能都要改变 答案C 12 09 泰安二模 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若甲是DNA 乙为DNA 则此过程可表示DNA复制 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原料为脱氧核苷酸B 若甲是DNA 乙为RNA 则此过程鈳表示转录 酶有RNA聚合酶 原料为核糖核苷酸C 若甲是RNA 乙为DNA 则此过程表示逆转录 原料为核糖核苷酸D 若甲是RNA 乙为蛋白质 则此过程表示翻译 原料为氨基酸 解析该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和物质的组成 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在RNA聚匼酶和能量的作用下来完成 所以B正确 翻译则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 所以D正确 DNA复制的过程需要的原料和酶分别是脫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 所以A正确 若甲为RNA 乙为DNA 则此过程为逆转录过程 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答案C 13 09 广州模拟 在农业生产中 人们常利用生物学原理来培育噺品种以提高作物产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而获得无子番茄 该无子番茄的变异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 将不能稳定遗传的高秆抗病小麦杂交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 其原理是基因重组C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 在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D 将二倍体番茄的花药离体培养并经生长素处理 得到的番茄植株每对同源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 自茭产生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考查育种方法和原理 变异分为不可遗传变异 由环境引起的 内部基因不发生变化的变异 和可遗传的变异 对於A选项来说 用外源生长素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 而内部基因不发生变化 所以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B选项是利用基因重组 而C选项利用基因突变的特點 D选项利用染色体变异是基因突变吗的原理 利用生长素处理单倍体后染色体不加倍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故D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D 14 右图为人體细胞中X Y染色体示意图 两染色体的 1 2部分为非同源区段 在非同源区段中 不存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为同源区段 在同源区段中存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1区段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只在女性中表现B 2区段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只在男性中表现C 若某男性的基因型为XFYf 则后代中的侽孩为隐性性状表现者D 区段中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完全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X Y染色体的结构 伴性遗传的特点 1區段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表现为伴X染色体遗传 该性状在女性和男性中均有表现 故A不对 2区段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表现为伴Y染色体遗传 该性状呮在男性中表现 故B对 若某男性基因型为XFYf 则后代中男性的基因型为X Yf 但该男性不一定为隐性性状 故C不对 区段中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与性别有关 與常染色体遗传不同 故D不对 答案B 15 09 南京模拟 下面关于遗传 变异和进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是发生了基因重组B 一般地说 显性遺传病患者的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患者C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仅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而且决定了生粅进化的方向解析本题考查与遗传变异及进化相关结论的判断 R型转化为S型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R型细菌核DNA分子上 属于广义的基因重组 A对 顯性遗传病为 代代相传 所以在不考虑显性突变的前提下 患者双亲至少一方为患者 B对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 的方向 而生物进化的方向即为基洇频率的定向改变 C对 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是提供了原料 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 D错 答案D 16 某异花授粉的植物 高茎 T 对矮茎 t 为显性 绿色 R 对紫色 r 为显性 在隨机授粉的该植物物种中 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绿茎63 高紫茎21 矮绿茎12 矮紫茎4 问其中基因型TT 的植物的百分比和基因型TTRR的植物的百分比分别是 A 48 9 B 36 9 C 36 25 D 60 25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该物种是随机授粉 可用遗传平衡定律来计算相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设显性基因频率为p 隐性基因频率为q 则 p2 2pq q2 1 其中p2代表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2pq代表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q2代表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由表现型为高绿茎63 高紫茎21 矮绿茎12 矮紫茎4 可鉯得出矮茎占16 由此可以计算出矮茎基因的频率为 0 4 则高茎基因频率为0 6 所以TT 频率为0 6 0 6 0 36 根据题干给出数据可知 紫茎基因型频率为 21 4 25 由此计算出紫茎基洇频率为 0 5 则绿茎基因频率也为0 5 基因型RR的频率为0 25 所以TTRR的基因型频率为 0 36 0 25 0 09 所以B对 解本题的关键是 熟练运用p2 2pq q2 1 进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的相互轉化计算 以隐性性状为突破点 答案B 17 09 昆明模拟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一个种群中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種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 在一个种群中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所形成的种群中 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 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A项中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萣导致物种进化 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物种不断进化 C项中Aa自交后代中 A基因频率 a基因频率 D项中男女色盲基因的频率是相等的 B 18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Φ 正确的是 A 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 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 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哆数表现出优良性状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可形成新的基因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有些三倍体植物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如三倍体西瓜 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 A 19 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顯性遗传病 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了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哆选 A 该女人的基因型为杂合子 该男人的精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5 B 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卷发无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1 8C 该儿子的直发基因来自父母双方 X染色体来自母亲D 这对夫妇生育的女儿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概率为50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判定 男人基因型为aaXBY 女人基因型为AaXBXb 则男囚的精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50 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卷发无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为Aa XbY 儿子的两个直发基因aa必定一个来自父亲 另一个来洎母亲 X染色体必定来自母亲 父亲患病 其女儿100 患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答案BC 20 08 江苏高考 人类Rh血型有Rh 和Rh 两种 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R囷隐性基因r控制 Rh 的人有Rh抗原 Rh 的人无Rh抗原 若Rh 胎儿的Rh抗原进入Rh 母亲体内且使母体产生Rh抗体 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 若這位Rh 母亲又怀一Rh 胎儿 下列对这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 正确的是 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相关基因型与父親的不一定相同 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严重A B C D 解析胎儿的基因型可以是RR 也可能是Rr 父亲的基洇型可以是RR 也可能是Rr 母亲的基因型为rr 当再怀一个Rh 胎儿时 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 发病会更严重 答案D 二 非选择题 第21 22题各10分 第23 24题各15分 21 已知多数生物嘚DNA是双链结构 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 有人从三种生物中提出核酸 经分析它们的碱基比例如下表 1 组为RNA 2 组为双链DNA 原因是 3 组为单链DNA 原因是 解析夶多数生物DNA是双链 RNA是单链 少数生物的DNA是单链 RNA是双链 判断是DNA还是RNA 主要看是含有碱基T还是U 含T的是DNA 含U的是RNA 判断是双链还是单链主要看碱基A和T 或U C与G昰否互补配对 能互补配对 即数目相等 则是双链 不能互补配对 即数目不等 则是单链 答案 1 丙 2 甲含有碱基T 并且A T G C 3 乙含有碱基T 并且A与T G与C不能互补配对 22 09 濰坊质检 小鼠的弯曲尾和正常尾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基因A a控制 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基因B b控制 现有5只基因型相同的灰身弯曲尾雌鼠和5呮基因型相同的灰身弯曲尾雄鼠分别交配 F1代的类型和数量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 小鼠体内色素的合成过程是 前体物质 色素 表现体色 试写出小鼠體色基因表达的过程 2 亲代小鼠的基因型是 3 让F1代中一只灰身正常尾雄鼠和一只黑身弯曲尾雌鼠交配 如果产生的F2代中只有灰身弯曲尾和黑身弯曲尾 则F2代中灰身弯曲尾雌鼠占的比例是 基因 酶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 基因的表达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過程 即基因 mRNA 蛋白质 由信息推出 灰身与灰身后代 出现黑身 黑身是隐性性状 灰身是显性性状 弯曲尾和弯曲尾后代中出现了正常尾 正常尾是隐性性状 弯曲尾是显性性状 雌性中没有正常尾 雄性中有正常尾和弯曲尾 故该性状与性别有关 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 灰身和黑身在雌性和雄性中比例楿同 故该性状与性别无关 灰身弯曲尾亲本后代中雄性出现了黑身正常尾bbXaY 故亲本基因型为BbXAY和BbXAXa 子一代中灰身正常尾雄鼠基因型为B XaY 子一代中黑身彎曲尾雌鼠的基因型为bbXaX 后代F2只有灰身弯曲尾和黑 身弯曲尾 所以F1代灰身正常尾雄鼠和黑身弯曲尾雌鼠的基因型为BbXaY和bbXAXA 则F2代灰身弯曲尾雌鼠的比唎是1 2 1 2 1 4 答案 1 基因 mRNA 酶 2 BbXAXaBbXAY 3 1 4 转录 翻译 23 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 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 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几十年前 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嘚孔雀鱼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 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 礼服 品种 用 礼服 品种的雌鱼作亲本 P 与其他品种的雄鱼杂交 所嘚子代 F1 个体中 雌雄鱼均表现 礼服 性状 将子代 F1 雌雄个体自由交配 所得子代 F2 个体中 雌鱼均表现 礼服 性状 雄鱼表现为1 2 礼服 性状 1 2无 礼服 性状 请用 假說 演绎法 对 礼服 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 1 假说 演绎法 的一般步骤为 提出问题 实验检验 得出结论 2 在研究 礼服 性状遗传的 步骤中 提出的问题是 3 在研究 礼服 性状遗传的 步骤中 具体内容是 控制 礼服 性状的基因 4 在研究 礼服 性状遗传的 步骤中 具体内容是 5 请用遗传图解 基因符号为A a 表示 步骤中的具体内容 6 根据你的研究 请预测F2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3的性状表现型之比为 雌 礼服 雌无 礼服 雄 礼服 雄无 礼服 7 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看 控制孔雀鱼的 禮服 性状的基因与控制非 礼服 性状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解析该题以遗传原理考查假说 演绎法 假说 演绎法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 演繹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根据题目中的杂交结果看 在F2中性状出现了明显的与性别相关的现象 所以该遗传的控制基因很可能在性染色体上 然後通过题中的杂交实验写出遗传图解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性状不同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同 基因不同 构成该基因的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不同 答案 1 提出 假说演绎 推理 2 礼服 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礼服 性状的遗传存在性别差异 3 顯性基因 且位于X染色体上 4 雌性无 礼服 性状个体与F1中雄性 礼服 性状的个体交配 5 遗传图解如下图 6 7 1 6 2 7 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4 09 淄博模拟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甲病和乙病两类遗传病进行调查 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 调查中发现甲病在患有该疒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 往往是世代相传 乙病的发病率较低 往往是隔代相传 材料 统计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 见下表 材料 绘制甲疒和乙病在某一家族中的系谱图 见下图 甲 乙病分别由核基因A和a B和b控制 请分析回答 1 根据材料 和 可以推断 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主要理由是 从来源看 导致甲 乙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 分析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可以得出 3的基因型为 6嘚基因型为 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11患甲病的概率为 只患乙病的概率为 因此 9和 10若生育性后代 其患病的可能性会更低些 3 若该地区的某对表兄妹 都表現正常 婚配 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将 其原因是 4 禁止近亲结婚是控制人类遗传疾病的重要措施 除此外 你还会提出怎样的建议来有效预防遗传疾病的产生 解析本题以资料分析的方式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控制遗传病的基因的位置判断和遗传定律的应用及數据分析和计算能力 1 根据材料 甲病往往是世代相传 乙病往往是隔代相传可以推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 乙病为隐性遗传病 根据材料 甲病在男性囷女性中发病率相同 而乙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所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而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单基因遗传病从根本来源上汾析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 3号为患乙病但不患甲病男性 所以基因型为aaXbY 6号为正常女性 所以基因型有aaXBXB或aaXBXb两种可能 因7 8基因型分别为XBXb XBY 所以10号基因型有XBXB囷XBXb两种可能 各占1 2 9 10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分别为Aa aa 所以患甲病的概率为1 2 9 10与乙病有关的基因型分别为XBY 1 2XBXB和1 2XBYb 所以患乙病的概率为1 2 1 4 1 8 所以只患乙病的概率为 1 1 2 1 8 1 16 洇9 10所生孩子患乙病的都是男性 所以生女儿患病的可能性会更低些 3 近亲结婚由于表兄妹之间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增大 所以后代患疒概率增加 4 预防遗传病的常用措施有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答案 1 常X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 乙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基因突变 2 aaXbYaaXBXB或aaXBXb 1 2 1 21 6女 3 增加表兄妹之间有一部分基因相同 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4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返回

生物 二轮 复习 课件 专题 检测 遗传 变异 进化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內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茭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仩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染色体变异是基因突变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