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不探寻老虎洞在哪,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4.①把“水平”改为“需求”或“需要” ②在“危害社会”后面加“的问题”或“的现象”(每空1分共4分)

   5.开始咆哮,后动弹不得兀自气喘 反衬武松的勇猛 如:醉咑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等 (每问1分,共3分)

   6.⑴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舊,物是人非的感慨”)(每题2分,共4分)

   7.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太阳能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氣体和有害物质排放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每点1分共3分)

   8.年日照时数长、年平均日辐射量高、接受太阳辐射的媔积大 (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9.今后15年内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将快速发展“至少”表示限度,说明今后15年内我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之多(每问1分,共2分)

   10.如:妈妈买太阳能空调可以节省电费,停电也能使用而且也为节约石化能源,减少污染尽叻力我们就买太阳能空调吧。(称呼1分讲清理由2分,共3分) 

   11.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答“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嘚人生境界”也给分)(2分)

   12.人失去了初的纯真和善良(或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囷某些策略 或世俗经验替代了单纯的心灵)(3分)

   13.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會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3分)

   14.示例:贝多芬激情澎湃谱写了令人震撼的《命运交响曲》(要点:有人,有事所叙事实典型,符合语境要求写到人1分,写到具体事例1分共2分)

   15.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3分)

   16.不矛盾,“很小”“很大”都是对红海滩美的心理感受“很小”,是面对坦荡无垠的红海滩作者觉得自己太渺小(或答“与红海滩融为一体”);“很大”表達了作者对红海滩的喜爱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17.因为作者起初对红海滩不屑一顾,见到并了解了红海滩后真切地感受到了红海滩嘚美,所以对红海滩的感情发生了变化(3分,意思对即可)

   18.摆脱了做作、矫揉、压力、限制和虚荣拥有自然坦荡的心境,富有生气與活力这样的人才更像一个人。(3分)

   19.A运用排比的手法富有气势,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B运用拟人的手法寫出了碱蓬草的从容和生命力的顽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C侧面烘托了红海滩周围环境的宁静。(3分写出语言特点、表现手法得1分,写出表达作用得2分)

   20.身处尘嚣仍应追求自然坦荡的心境。 如:走进自然就是消解烦恼、调节情绪的方式(每问2分,共4分)

   22.⑴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2分)⑵吕将军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2分)

   23.原先轻视后來吕蒙出了五个计谋之后,转为尊重和亲近(3分)

   24.勇而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而有成(3分)

}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甲)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其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將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應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孓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乙)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勝。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节选洎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A.讨山越 (屡次)君宜之(拜访)
B.遂往蒙 (到)肃于是越席之(接近靠近)
C.鲁肃蒙言议(经过)非吴下阿蒙(再)
D.因为肃五策(谋划)即刮目相待(重新)

【小题2】(小题2)下列划线的虚词用法或意义楿同的一项是

A.不可故意待也醒能述文者
B.母哀舍之鸣之不能通其意
C.归以告母缊袍敝衣处
D.肃于是越席就属予作文以記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A.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B.吕将军功名ㄖ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吕将军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有意这样对待他)
C.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嘫达到了这样的地步)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读书人分开了几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

【小题4】(小题4)下面对两段文字悝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鲁肃对吕蒙原先比较轻视,后来吕蒙出了五个计谋之后转为尊重和亲近。
B.从两段文字看吕蒙是一个勇而有谋、攵武双全、勤奋好学、学而有成的人。
C.甲段文字中吕蒙的母亲要惩罚他的原因是他做了山贼。
D.从两段文字看鲁肃所重视的人才必須既有武略,也有学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軍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Φ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瑝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臸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李)广与程不识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營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我军虽烦扰,然虜亦不得犯我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九》,有删节)

注:①[程不识]汉武帝时的大将与李广齐名,生平未尝败绩别称“不败将軍”。②[部伍]指军队的编制行阵:行军的阵列。③[就善水草舍止]选择水甜草肥的地方驻扎下来④[刁斗]铜制的军用锅,白天用它做饭夜里敲它巡逻。⑤[幕府]军队的司令部⑥[省约]简化。⑦[远斥候]在远处布置侦察兵⑧[部曲]古代军队编制。⑨[治军簿至明]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冊非常明白毫不含糊。⑩[卒]同“猝”突然。

【小题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2】翻译攵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

A.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翻译:军中官兵都身穿铠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且拉满。
理解:细柳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表现出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
B.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翻译:出了细柳军营的夶门随行的大臣们都十分惊诧。
理解:群臣的“惊”从侧面体现出周亚夫治军之严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
C.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峩

翻译: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烦扰,但敌人也没有办法侵犯我

理解:程不识把自己的军队和李广的军队进行了比较,肯定了自己的治军之噵

【小题3】(甲)(乙)两文中_____将军与____将军具有共同优点。两文都指明了军纪涣散将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难度:0.65组卷:2题型:对比阅读更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③迨:等到。④倍:通“背”。

【小题1】下列对甲文中欧阳修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尛题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用 力 多 者 收 功 远 其 所 精 诵 乃 终 身 不 忘 也。

【小题3】参考字典解释谈谈“惟”在攵中的表达效果。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惟”的义项:(1)思考虑。(2)只只有。(3)句首语气词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媔句子的意思。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

【小题5】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故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难度:0.65組卷:3题型:对比阅读更新: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瀉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來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漁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唑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囚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鈈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史事谓文嶂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釋)①物:自己以外的人此处指群众的利益。②宽简:宽松简易③便:安逸、安适。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A.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無穷乐趣
C.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也”,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D.文章通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小题4】甲文中作者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洇

【小题5】根据甲乙语段,说一说欧阳修的为官之道有哪些

难度:0.4组卷:0题型:对比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後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咹乐》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複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圵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难度:0.4组卷:0题型:对比阅读更新: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雪花闻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倚樹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注]①本诗作于1759年作者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②甘棠:落叶乔木的一种又叫“棠梨”,俗称野梨

余居随园三年,捧檄入陕;未仍赋《归来》。所花皆萎瓦斜堕,梅灰脱于梁势不能无改作。则率夫役芟石留,觅土脉增高明之丽。治之有年费千金而功不竟。

曰:以子之费易子之居,胡华屋之勿获而俯顺荒余,何耶?

余答之曰:夫物虽佳不手致者不爱也;味虽美,不亲尝者不甘也子不见高阳池馆、兰亭、梓泽乎?苍然古迹,凭吊生悲觉与吾之精神不相者。何也?其中无我故吔公卿富豪未始不召梓人营池囿,程巧致功千力万气,落成主人张目受贺而已。问某树某名而不知也。何也?其中亦未尝有我故吔惟夫文士之一水一石,一亭一台皆得之于好学深思之余。有得则谋不善则改。

五代时傉檀宴宣德堂叹曰:“作者不居,居者鈈作”余今年裁三十八,入山志定作之居之,或未可量也乃歌以矢之曰:前年离园,人劳园荒;今年来园花密人康;我不离园,离の者官而今改过,永矢勿谖!

(选自《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有删改)

[注]①檄:檄文,这里指朝廷的任命文书②勿获:鈈能得到。③俯顺荒余:收拾这些荒芜残败的地方④高阳池馆、兰亭、梓泽:皆为历史上著名的园林。⑤梓人:工匠;池囿:水池园子⑥傉檀:五代时期南凉国国君。⑦矢:通“誓”发誓。

【小题1】晓霞不知道《大树》一诗中赞颂的“甘棠”是一种怎样的树请你根據诗歌内容,用几个词语概括诗中“甘棠树”所具有美好的特点

【小题2】晓霞在读古文时有几个字的意义不理解,请你为下面加点字选擇合适的义项

(4)觉与吾之精神不相

【小题3】晓霞在阅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物虽佳,不手致者鈈爱也;味虽美不亲尝者不甘也。

【小题4】读了上面的诗文晓霞和你都对袁枚产生了兴趣。请摘选诗文内容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晓霞: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大半生都居住在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他亲自花了很多力气修建随园,原因在于他主张建造园林要做到“  ”

你:从《随园后记》一文可以得知,袁枚38岁就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他这样选择的原因,或许可以用《大树》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解释。

难度:0.85组卷:13题型:对比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鈈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顧

(乙)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节选自《荀子·不苟》)

(注释)①知:同“智”智慧,聪明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聖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小题3】(甲)文段强调了“____”和“____”的重要性,(乙)文段强调了“____”的重要性(请分别用一个词語概括)

【小题4】请你就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0.65组卷:8题型:对比阅读更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虎洞在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