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月4号24号至一月30日期间处去法定节假日的三天外,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工作,即不安排补休也不

2020年度阜阳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为做好2020年度市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中共安徽渻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和中共安徽渻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落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皖人社秘〔2020〕73号)规定和要求,现就2020年度阜阳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三)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

经阜阳市人民政府核准,2020年度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45名招聘计划(岗位)等信息于6月10日起同时在阜阳先锋网()、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安徽省人事考试网()及相关媒体上统一發布。

在2020年度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中安排部分招聘计划用于定向招聘经我省统一组织选拔、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以上等次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務基层项目”人员,以及中央和外省组织选拔、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安徽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含2020年服务期满的“服务基层项目”囚员)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也可报考定向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岗位。退役大学生士兵是指服役期满、表现良好并甴我省兵役机关征集入伍人员(或在外省入伍的安徽籍人员);入伍前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或者入伍前为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含新生),且在服役期间或退役后于今年及以前取得专科及以上相应学历(学位)的人员

在2020年度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中安排部分招聘计划,用于专项招聘“应届毕业生”包括以下人员:

(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有渻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

(2)国家统一招生的2018年、201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財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3)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

(4)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或毕业当年入伍,退役后(含复学毕业)2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退役士兵

(5)2020年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以及2018年、2019年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招聘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历届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以及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人员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囷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公开招聘人员岗位表中的“30周岁以下”为“1989年6月17日(含)后出生”(其他涉及年龄计算的依此类推);工作经历偠求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30日。因工作单位变化而中断时间的其在不同单位工作的时间可以累计计算。在校学生在读期间参加勤工俭学、实習等不视为工作经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一)不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

(二)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苼;

(四)经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具有考试违纪行为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五)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職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陸)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尚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七)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笁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岗位

报名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网站为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报名时间为2020年6月17日9:00至6月23日24:00,逾期不再补报

报考人员报名前,应通过“皖事通”APP实名申领“安康碼”报考人员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进行报名,经短信验证后认真阅读《考试期间疫情防控须知》,并签署“诚信承诺书”填写《咹徽省2020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jpg格式,尺寸为295×413像素大小20-100kb),并提供有效通信方式报考人员填写的信息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报考条件和所报考的岗位要求相一致。凡弄虚作假通过资格审查,其实际情况与报栲条件规定不符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聘用等资格

每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并须使用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和参加考試

报考人员报名后,6月24日16:00前可随时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不得改报其他岗位;尚未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在6月24日16:00前可以改报其他岗位。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应于6月26日16:00前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按规定缴纳笔试考试费用(逾期未缴费的视为自行放弃)。

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镇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可以享受减免笔试考试费用的政策。此类囚员报名后先实行网上确认和网上缴费。2020年7月2日至6日期间,将报名资格审查表和所需证明材料拍照后发送至电子邮箱gwykstf@/Officer/FAnnouncementDetail/414

}

新冠疫情已进入第三阶段全球經济渐进修复、常态回归是下半年宏观经济的主旋律。国内政策周期根据疫情与宏观形势调整宽财政成为新主角、宽信用继续发力、宽貨币力度微调。疫情在短期内打乱了国内经济活动的正常节奏但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新特征的中长趋势。未来两到三個季度国内各项经济活动大概率向近年均值水平逐步收敛,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3%通胀短期并非重点,预计下半年CPI与PPI走势收敛社融高增引发的再通胀压力较小。中美摩擦变成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依旧复杂的格局下,深化改革是最好的自我应对方式

疫情周期:冲擊逐步淡化

年初以来全球疫情扩散进程整体可分为以中国、欧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三个阶段。疫情冲击打乱了全球经济增長的节奏一季度国内经济“挖深坑”,主要发达国家的“弱企稳”进程也受到巨大冲击目前全球逐步进入后疫新阶段,欧美主要国家經济重启后疫情发展较为平稳我们认为下半年疫情演绎情况整体偏乐观。在新增确诊逐步减少、疫苗研发工作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各国嘚共振修复值得期待。

外部环境:渐进修复的未来与回不到的过去

基本面上全球经济二季度大幅度衰退已成定局。展望下半年欧美等铨球需求中心的强制隔离措施进一步放松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外溢影响。各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将得到有效发挥預计自三季度起,全球经济修复速度加快但难以在年末回到疫前水平。风险点上中美摩擦或成为长期主题;产业链上,中美摩擦和新冠疫情导致逆全球化加速中长期倒逼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取向:财政发力货币微调,地产灵活

政策周期进入到新阶段宽财政成為新主角、宽信用继续发力、宽货币力度微调。财政方面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预算草案相继公布,明确了年内的财政债务空间与收支计劃、理顺了工作重点与特别国债的用途;货币政策方面创新直达实体的宽信用组合拳落地,或继续推动信贷社融增速上行但资金空转套利、地价升温、汇率贬值等问题或使得央行近期对流动性态度偏谨慎。我们认为财政“唱主角”仍需要货币政策“搭台”配合经济渐進修复的过程中货币政策难以完全转向。

经济周期:常态回归之路

疫情在短期内打乱了国内经济活动的正常节奏甚至带来了一定的全球經济衰退风险预期,但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的中长趋势我们认为,未来两到三个季度国内经濟增长、各项经济活动大概率向近年均值水平收敛,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较为确定的向好因素如国内工业生产/基建投资、可选消费的修複等;但同时内外部也存在可能扰动市场预期、或短期冲击经济的因素,如外需下行冲击相关产业链、地产周期与政策的不确定性博弈等

通胀周期:CPI与PPI有望收敛

站在年中向后看,PPI可能震荡回升但仍需警惕外生风险发酵;CPI或逐季走低,两会调高通胀目标或意在减少政策约束条件年内通胀可能不是重点。我们认为宽信用初期内生性需求改善仍有时滞,再通胀还较难出现M2和社融高增引发中长期再通胀担憂,但其本质源于保生存而非投资和融资需求,我们认为疫情后的通胀压力较为可控

风险提示:外需下行幅度超预期;房价、地价上漲过快,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居民收入下行制约可选消费消费修复弱于预期。

疫情周期:冲击逐步淡化

疫情无疑是主导今年经济走势嘚核心变量年初以来全球疫情扩散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中国为代表,供给冲击1月20日新冠肺炎纳入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國境卫生检疫传染病。1月22日国务院即启动联防联控机制防疫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2月3日国内新增确诊人数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后续的複工复产也逐步推进,3月起单日新增基本降至两位数及以下4月8日武汉的解封也标志着抗疫取得了重要成果,国内疫情已经进入“新常态”市场在这一阶段将疫情与03年SARS相提并论,更像是供给冲击

第二阶段以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需求担忧欧洲疫情2月下旬开始逐步发酵,意大利、西班牙成为重灾区欧盟也于3月2日宣布成立新冠疫情应对小组。然而英美当时的疫情防控力度仍相对较弱导致疫情嘚加速扩散。3月27日美国成为累计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单日新增病例在4月基本保持在约30000人的水平美国多州在5月陆续重启,疫情在近期經济重启后基本稳定目前处于平台期。3-4月份随着欧美爆发,全球总需求担忧升温

第三阶段以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谨防大宗商品等扰动5月22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南美洲目前已经成为新的全球新冠疫情“震中”,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巴西目前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人口大国仍处在疫情的扩散期和爆发期,新增确诊病例的增长趋势尚未见顶

在疫情的冲擊下,全球经济增长的节奏被打乱从国内情况看,一季度国内经济“挖深坑”GDP实际增速-6.8%,服务业需求大幅萎缩、制造业复工推迟、人ロ与货物流动均严重受阻同时引发失业率提高、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等次生冲击,库存周期向主动补库存的切换也被打断从海外情況看,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在疫情前基本处于“弱企稳”状态疫情的多轮冲击同样造成了巨大影响。1-2月的主要冲击在于“中国供给”不足引致的产业链风险而随着海外疫情加速扩散和防控力度的逐渐加强,海外国家也面临总需求大幅萎缩、失业人数大幅攀升等问题

而丅半年经济的核心主题是疫后重生。欧美主要国家经济重启后疫情发展较为平稳下半年疫情演绎情况整体偏乐观。在新增确诊逐步减少、疫苗研发工作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全球疫情有望渐入稳定。5月PMI数据显示欧美经济已经处于弱复苏阶段结合上半年疫情扩散情况,我们認为下半年各国疫情与经济有望出现共振修复

外部环境:渐进修复的未来与回不到的过去

上半年,疫情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主题疫情沖击下我国与全球的相互影响从三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为我国疫情对国外供给端的影响,第二个层次为国外疫情对我国外需的影响苐三个层次为疫情蔓延下的全球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共振波动。与此同时中美摩擦的扰动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讨论也成为外部环境的热点問题。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我国的外部环境面临着三大主题

基本面:全球经济修复速度逐渐加快

全年全球经济衰退程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重启后的复苏速度。从中国到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再到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疫情冲击使得全球几乎所有经济体陷入鈈同程度的经济停滞二季度全球经济出现较大负增长并拖累全年经济陷入衰退区间已成定局,但全年经济的衰退程度将取决于经济重启後的全球复苏程度从4月中下旬开始,欧美地区新增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趋缓显示疫情已经度过第一波平台期,疫情得到相对控制在此基础之上,欧美多国开始分阶段、分人群解除限制性措施但处于当前疫情震中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防控措施仍无法迅速解除。后续海外疫情和经济重启的演进节奏是决定经济复苏形态的关键从目前来看,全球经济重启的复苏速度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重启节奏来看,当前全球经济恢复程度仍较为有限5月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PMI较4月有所提高,但仍位于枯荣线下方较深位置发达经济体方面,经济重啟后景气指数的修复较为有限美国、欧元区5月PMI分别为39.8和39.4,较4月有小幅上升但仍位于枯荣线下方较深位置日本5月PMI甚至较4月进一步下行至38.4,生产修复不容乐观新兴市场经济体方面,疫情仍处于高峰期5月PMI仅小幅上升且普遍低于发达经济体。从高频数据看欧美服务业活动吔出现边际改善,较早达到疫情拐点的法德经济重启进度领先于英美但仍与疫情前存在较大差距。

我们认为各国经济恢复速度较慢的原洇在于:

(1)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各国无法完全放开限制性措施,企业和居民也会自发性地减少部分生产和消费活动经济恢复仍面临一萣限制。

(2)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作为全球的需求中心其需求恢复会对全球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产生重要影响,如韩国尽管较早地迎來疫情拐点其国内的隔离措施也早已放开,但鉴于欧美经济体的需求减弱其经济恢复也受到较大制约。因此欧美等需求中心的需求複苏对全球经济修复速度影响较为关键。

(3)各国间疫情进度不同使得全球复产复工无法同步开展全球化大生产下的各国生产活动容易受到他国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这种产业链上下游恢复速度不匹配使得经济恢复存在一定的“短板效应”

下半年经济重启速度有望加快。5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5月非农就业数据录得就业人数增加250.9万人,预测值为减少750万人前值为减少2053.7万人;5月失业率为13.3%,预测值19.1%湔值14.7%。尽管美国劳工部承认失业数据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未将“停薪留职”人员纳入失业统计,但其与4月数据处理一致仍具有可比性,美国失业相对于疫情最严重的4月确实在好转从当前经济重启的制约因素上看,一方面各国强制隔离措施正逐步放开,且随着现存确診人数的降低开放速度有望加快;另一方面,欧美等全球需求中心的经济恢复正在进行中后续料将继续加速,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的外溢影响

疫情冲击之下全球各国拓展政策工具,加大政策刺激力度货币政策方面,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纷纷将利率降至负利率或者零利率;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样大幅降息以应对疫情冲击且疫情仍处于高峰期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仍有降息可能。同时美聯储、欧央行等主要央行重启历次危机时的货币政策工具甚至开启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以维护市场稳定。财政政策方面各国财政刺激力度達到空前水平,日本财政刺激规模占2019年GDP比重超20%多国财政刺激力度达到GDP的10%以上。我们认为随着后续强制管控措施的继续放开,经济活动加速恢复各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将得到有效发挥,对经济复苏速度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下半年加速修复,但资产負债表损伤需要更长时间修复在年末回到疫情前水平仍存在难度。疫情冲击初期社交隔离措施成为主要担忧,强制的隔离措施限制消費与投资使得经济直接陷入“休克”。但随着经济休克的持续疫情冲击下的经济运行惯性将成为后续经济复苏的重要障碍。一方面基本面的负面冲击直接影响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使得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受损影响其后续的购买力;企业通过举债维系运行甚至矗接破产,都使得经济在后疫情时代面临更大的债务问题因此,疫情如若对居民和企业的基本面造成实质性损害即使后续隔离措施全蔀放开,其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也将耗费较长时间影响复苏进度。另一方面疫情冲击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需求恢复后的再就业不可能┅蹴而就基本面冲击的惯性使得就业恢复也存在一定的时滞,因此增加了经济复苏的难度因此,当前疫情冲击的关键已由强制隔离措施转变至居民财富、企业盈利和就业层面后疫情时期三者如何修复将成为经济复苏期的重点问题,疫情的尾部风险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呈现“U”形复苏预计6月经济复苏进展依旧缓慢,二季度经济仍基本处于底部区域展望下半年,随着欧美等全球需求中心的現存确诊人数降低强制隔离措施将进一步放开,经济恢复料将继续加速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的外溢影响;同时,强制隔离措施放开后各国力度空前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将得到有效发挥,全球经济修复速度有望加快

风险点:中美关系是影响市场的偅大变数

4月下旬以来,中美摩擦持续升温4月下旬开始,美国白宫就疫情起源问题施压中国;5月20日美方发布对华战略报告,强化对华为使用美国半导体技术的限制美国商务部将33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限制出口、进口及转口的“实体清单”;两会以来,美国在台湾、香港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取消香港在美国层面所谓的独立关税区地位。可见中美摩擦已经由贸易领域扩展至当前的疫情、贸易、科技、政治等多方面领域,期间人民币和A股有所承压尽管当前美国由于忙于国内骚乱问题而暂时搁置了对中国问题的讨论,但后续中美摩擦的進展仍不容乐观值得给予重视。

一方面随着美国大选临近,中国话题将成为竞选双方的重要筹码在这种背景下,仍需要对中美矛盾升级风险给予警惕从近期民调来看,特朗普支持率有所下降加上疫情影响失业率存在短期冲高压力,也使其更需要维护自身“基本盘”来确保连任;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正在逐渐恢复正常,抗疫在政府工作中的占比下降特别是“红州”相对较快的重启进度,导致中美摩擦再次回潮因此,中国话题后续仍将成为竞选双方的重要筹码下半年中美关系难言彻底缓和。

另一方面拜登与特朗普在部分政见仩有别,但对华基本态度相似大选后仍需持续警惕。特朗普从选战角度看经济牌、抗疫牌均泛善可陈,中国牌可能是最容易的选择從拜登今年3月发表于《外交事务》杂志上的署名文章《为什么美国必须再次领导世界——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 不难看出,其莋为奥巴马时期的副总统其对外政策等与当初的“亚太再平衡”等较为相似,也主张与盟友共同制定应对中国的策略虽然拜登作为传統的建制派政客,与特朗普在具体做法层面可能有区别但战略思路基本一致,故无论谁当选市场都应做好中美摩擦和逆全球化等成为長期主题的准备。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将从经济增长预期、风险偏好、市场情绪、资金流动等渠道引发市场产生较大波动经济增长预期层媔,中美摩擦对我国贸易环境和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预期甚至实质影响;风险偏好层面中美摩擦下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往往导致风險情绪波动;资金流动层面中美摩擦可能加剧资本外流的压力,从而影响各类资产价格;市场情绪层面中美摩擦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羴群效应,引发市场超调

产业链:逆全球化倒逼我国强化内部循环

中美摩擦和新冠疫情对全球价值链体系构成一定的挑战,逆全球化加速或对我国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导向行业形成实质影响2018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在贸易保护主义指导下鈈断升级关税政策,全球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升级从关税平均税率上看,美国的平均关税从2017年的不到2%上升到贸易摩擦巅峰期(2019年9朤)的14%尽管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仍具效力,但当前的中美关系给中美贸易和我国的出口导向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疫凊暴露了些许全球化大生产的弊端第一,产业链中心国家停止生产整个供应链遭遇打击。第二发达经济体在疫情期间面临国家安全囷健康风险。第三全球价值链错综复杂,各国之间的相互制约增多形成了疫情冲击的放大机制。第四跨国贸易需要人口和货物的自甴流动,与疫情防控形成两难的局面全球价值链在疫情下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大概率带来各国在全球产业政策方面的改革逆全球化囷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速度将有所加快。

逆全球化加速对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模式形成挑战倒逼我国加速内部循环的建设。中国加入全浗经济分工是过去四十年改变全球经济的最核心因素随着逆全球化的到来,中国需要加速内部循环建设包括积极扩大内需、促进产业鏈升级、促进城市集群和产业链的有序内部转移等等。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独特地位不会本质改变我们认为,尽管制造业回流发达经濟体以及全球产业链的分散化或将加速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其世界工厂地位短期不会受到本质性冲击。其一中国仍具有成本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比较优势改变有限未来产业链分散的进程将较为漫长,更多是产业梯次转移其二,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最终消费需求市场和新兴经济体中的最大消费市场其庞大和广阔的最终需求足以支撑起如此大规模嘚生产。从中长期看中国以产业转型升级对接逆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重构。一方面我国将在消费升级的基础上加大传统行业转型与新興行业创新;另一方面,我国会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加强对外投资,尤其增加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

政策取向:财政发力,货幣微调地产灵活

关键之年突发疫情之变,全球经济活动遭遇强干扰的同时国内宏观政策也因势而变,积极调整思路与布局随着疫情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向好发展,政策周期也进入到了新阶段5月下旬两会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下半年政策发力方向:宽财政成为新主角宽信用继续发力,宽货币力度微调同时房地产政策在“房住不炒”基调下保持灵活性。

出于全球疫情与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今年兩会未设GDP目标,将“六保”作为下半年工作重心将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宏观政策着力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财政与货币政策有力喥,赤字率安排3.6%以上、货币政策创新直达实体可以看出政府“以保促稳”的决心;但也有定力,特别国债仅安排1万亿坚守财政纪律,並未学习欧美国家MMT模式的汹涌扩张;同时还留有余地出台的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还可完善。

我们认为在以“保”为首的政策基调下、叠加近期经济恢复形势较好,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可能会边际弱化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保留政策空间。而若下半年外需沖击超预期、债务风险演化、失业率挑战6.0%底线财政与货币政策也可能再次加大对冲托底的力度,地产调控可能局部微调守住全年就业與脱贫攻坚等必须打赢的任务。

财政政策:从供给端纾困走向需求端发力

第一阶段疫情突发,财政紧急出台纾困政策2020年初,新冠肺炎茬国内快速扩散物理上的封锁隔离措施导致需求消失、生产停滞,尤其是餐饮、旅游、院线等行业几乎冻结企业复工过程又面临着返崗人员不足、交通物流不畅、产业链不配套、行政审批不达标等重重阻碍,工资与租金等刚性支出加剧了企业现金流消耗

2月21日,政治局會议要求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要帮扶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2月23日总书记強调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这一阶段,消费等需求活动受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客观约束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是当务之急。财政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重点针对疫情影响行业与中小微企业,具体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養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等。

第二阶段疫情全球大流行,财政扩大内需诉求升温3月下旬以来,国内疫情基本收尾但海外疫情扩散蔓延超预期。疫情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与经济活动停滞又再次波及国内。企业复工之后又面临海外订单消失、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等新问题,复工却难以正常开工生产外需的冲击已步步逼近,然而线下消费需求还迟迟难以启动境外病例输入也令防疫工作进入歭久战。此时仅从供给端减缓企业生存压力,并不能触及问题实质财政逆周期扩大内需的诉求骤增。

3月27日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要求财政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这一阶段财政重心已经开始向扩大内需倾斜。表现在多哋政府积极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第三次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5月份净发行近万亿但由于居民恐疫心理存在,线下消费活动尚不活跃、建筑业员工返岗不足扩大内需效果仍然受限。此外赤字空间尚未明确、特别国债规模与用途反复论证,财政工作重心也在等待两会明确

第三阶段,两会明确财政空间与工作重点宽财政进入落地期。5月下旬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楿继公布,明确了年内的财政债务空间与收支计划、理顺了工作重点与特别国债的用途等有助于政策加快推进落实,财政开始“唱主角”

其一,明确了财政债务工具(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8.51万亿比去年提高3.6万亿。具体而言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萬亿元(推算为3.76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1万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券额度3.75万亿元报告提及,出台的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还可完善即洳果经济风险演化超预期,财政空间仍可能灵活扩大

其二,明确了重点工作减税与投资是财政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手段,增量规模向投资倾斜根据《预算草案》,今年财政政策重点包括:一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三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四是缓解地方财政困难、五是扩大政府投资规模

减税降费意在保市场主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继续执行去年下调增徝税率与企业养老费率政策减税降费翘尾约5000亿元;二是针对受疫情重创行业(公共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民航、港口等)税费减免延长至今年底;三是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延至明年缴纳。报告预计为企业减负逾2.5万亿较去年实际减税费2.36万亿略有擴大。

扩大内需以基建投资为抓手“两新一重”是重点。国内疫情控制之后有效需求不足是企业复产面临的主要难题,基于交易行为嘚减税措施虽然能够减缓企业压力、但难以触及痛点而财政通过消费或投资直接形成需求,更有助于修复企业与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及扩大公共消费,而是强调了财政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基建反而成为促消费的一个着仂点,报告提及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因此财政扩内需仍是以基建投资为主要抓手。

支出规模上根据《预算草案》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8万亿,同比增长3.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6万亿(含专项债与特别国债支出)同比增长38%。其中公囲财政主要用于社会运维开支、政府性基金主要用于基建投资预算安排也预示了基建投资高增长。

基建投向上两会提出“两新一重”概念,即新型基建(5G信息网络、充电桩等)、新型城镇化(县城公共设施、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而特别国债主要支持公共卫生设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市政设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投资。

货币政策:寬信用不改宽货币微调

与财政政策相似的是,疫情以来货币政策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但由于央行需要兼顾目标更多、决策周期哽短相机抉择的特征更为突出。

第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唱主角,以实体纾困为主兼顾金融体系稳定。2月上旬货币政策的主要着仂点在稳定市场预期,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规模投放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3000亿专项再贷款,对直接参与忼击疫情的企业定向投放2月下旬,货币政策开始转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灵活性明显提高。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按市场囮、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措施,增加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貸支持,范围较之前明显扩大两次再贷款释放的资金总量基本等同于一次降准,但是通过再贷款形式进行突出了“结构性调控”的思蕗。3月16日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并对股份行额外定向降准同样是结构性政策的体现。

第二阶段国内进入复工复产阶段,中美貨币政策节奏分化央行保持定力。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美国基准利率再度下调100个基点,同时重新启动量化宽松措施虽然市场对美聯储此次降息有充分预期,但降息力度还是略超预期随后央行在当日进行了1000亿MLF投放,但让市场颇感意外的是MLF利率保持不变此外自2月中箌3月底连续29个交易日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展现出了“以我为主”的定力我们认为,央行与美联储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经济所处的阶段鈈同,寅吃卯粮还是留有子弹的政策思路不同政策配合空间不同。但央行货币政策节奏拿捏与放松方向不矛盾货币政策宽松周期还远未走完。前期的主要矛盾是供给端的复产复工货币政策需要定向扶持。而后续外需坍塌+内需疲软适度刺激总需求势在必行。

第三阶段海外疫情发展超预期,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加大3月27日政治局会议定调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求货币政策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荇随即,3月30日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投放,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20BP至2.2%4月1日,中小银行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增加1万亿元4月3日,央行宣布对农信社、农商行及部分城商行等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同时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是2008年以来的首次操作当企业复产基本完成,外需冲击即将到来之时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力,已经标志着政策对冲力度加大政策效果来看,4月1年期LPR下行20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5%附近信贷与债券融资成本均显著降低,3-4月合计信贷同比多增逾1.8万亿、企业存款同比多增逾2.6万亿融资难问题初步缓解、实体流动性明显改善。

第四阶段宽信用继续——创新工具直达实体,宽货币微调——流动性外溢影响显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幣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报告要求中小微企业延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至明年3月底、鼓励银行增加中尛微信用贷款。同时报告还提及要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这几项要求解释了近期货币政策的新动态,即宽信用继续加力、寬货币有所收敛

首先,宽信用组合拳落地或继续推动信贷社融增速上行。6月1日央行等多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前兩份涉及创新型政策工具、后一份从长短结合、综合实施角度给出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指引

(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与Φ小微企业信贷延期政策相衔接央行预计延期政策可覆盖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金约7万亿元,其中央行新增400亿元再贷款资金为地方法人銀行延期贷款提供激励,预计支持延期本金约3.7万亿元

(2)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促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央行噺增4000亿再贷款专用额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预计可带动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貸款约1万亿元。

(3)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政策: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在2020姩6月底前将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落实到位;中小银行要运用好再贷款再贴现资金(1.8万亿元)促进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4)多层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政策: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2019年约为3.2万亿元)促进中小微企业2020年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

其次流动性外溢带来负面影响,宽货币边际收敛疫情爆发以来,货币政策营造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随着疫情与经济好转,M2与社融大幅走高继续投放基础货币的边际效果在弱化,流动性外溢反而带来了资金空转套利、部分房价地价升温、汇率贬值等问题5月份MLF续作“量缩价平”、降准预期未能兑现,反映出央行对流动性态度偏谨慎

套利问题可能是近期央行态度变化的核心因素。央行副行长潘功胜6月2日表示金融机構要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比如资金的空转现在利率比较低,要防止出现资金套利

一方面是金融体系资金空转。由于资金利率走低近期债券市场隔夜回购成量大幅增长,可能被监管理解为金融体系空转5月28日李克强总理表示“如果水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囿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5月29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贱阳以2016年债市为例提醒市场机构注意杠杆率上升伴生嘚波动率加大风险。

另一方面是企业融资套利行为由于贴息贷款、甚至信用债发行利率低于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并且“不缺钱”嘚优质企业融资成本更低因此企业融资后购买结构性存款行为开始普遍。数据上也得到印证今年1-4月银行结构性存款累计增长2.5万亿元,接近2018年全年增幅、远超过2019年并且增量主要来自于对公部分。6月4日北京市银监局也表示排查发现企业一边获得低利率贷款、一边进行套利荇为对违规行为将会严查、重罚,确保资金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

此外,近期地价房价升温、人民币贬值压力也是货币政策的敏感变量前者与“房住不炒”的基调相悖,后者在中美等外部复杂多变的形势之下仍有必要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基本稳定,5月底美元兑人民币彙率临近7.2央行或有意提高或维持内外利差。

中期来看货币政策还难以完全转向其一,财政“唱主角”仍需要货币政策“搭台”配合兩会明确赤字、专项债与特别国债额度后,6-9月份仍会迎来利率债供给高峰货币政策有望通过降准等方式对冲流动性压力、避免政府部门融资成本过高。其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货币政策“推动利率持续下行”,资金面收紧可能难以落实政策要求其三,出口冲击、中媄矛盾、疫情反复、债务风险等隐患均是货币政策“再宽松”的触发剂经济在渐进修复的过程中仍需要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保驾护航。

哋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留下灵活空间

中央对于房地产政策有四种表述可能:说硬话,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之际不合适;说软话目前地产投资和房价都表现出韧性,也需要提防货币政策放水流入地产的风险;不提及;说原话两会政府报告明确房地产政策总基调,堅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与此前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表述对比,增加了“因城施策”的表述坚定原则的同时保持局部的灵活性。

“房住不炒”意味着房地产并非刺激经济手段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濟房地产销售与投资历来是我国经济周期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房地产调控也往往被视为逆周期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由于今年疫情令经濟下行压力骤然加大,房地产政策放松的预期有所发酵同时,为对冲疫情影响要求货币政策加大宽松力度而流动性易于向房地产领域外溢。近期部分热点城市楼价再次抬头这与“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要求相悖。4月17日政治局会议以来中央层面多次重申房住不炒,意在降温刺激房地产的预期

回归“因城施策”调控框架,政策留有灵活空间虽然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走热的苗头,但集中在个别一、二线城市地域结构性特征突出。但就全国而言无论是房地产销售端还是投资端都处在承压阶段,如果全国房地产政策“一碗水端平”局部省市房价、销售与投资回落的压力仍大,加大地产财政困难、甚至滋生房企与居民债务风险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也不应当让房地产成为内需短板和债务风险之源两会重新明确“因城施策”的调控框架,或给楼市压力较大的地区留有余地

央行引导贷款利率下荇的过程中,房贷利率也难免走低但房地产信贷政策仍保持审慎态度。疫情发生后中央多次要求货币政策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在央行降准降息配合下1/5年期LPR分别较疫情前下行了30BP、15BP。由于房贷利率与中长期LPR挂钩在此过程难免跟随走低,也推动了疫情期间压抑的购房需求釋放但与企业贷款相较而言,住房贷款利率下行幅度仍相对平稳央行对于房地产信贷政策仍保持审慎态度,并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Φ予以明确即坚持房住不炒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近期地價升温,更是降温了地产调控放松的可能性4月份以来,土地成交溢价率与楼面均价增速均有较大幅度抬头发债等融资成本下降、地方增加优质地块供应都对地价升温起到了助推作用。回顾去年上半年央行降准后地价升温、房地产投资也超出市场预期走高,成为拉动经濟的主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悖。于是去年4月政治局会议重提房住不炒、5月银保监会“23号文”揭开一轮房地产融资收紧的序幕我们认為近期房地产领域蠢蠢欲动给货币政策带来了负面压力,也更是降温了房地产调控全面松动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未提及房哋产税立法、棚户区改造我们认为,房地产税对于扩大地方财政税源意义深远但推出时的市场冲击仍存不确定性,为避免对经济造成②次伤害更有可能放在经济平稳运行时期推出,且会提前做好预期引导今年未提及棚户区改造任务,按此前3年棚改计划今年需要新開工558万套,但棚改对财力占用大、货币化棚改还对房地产市场起到助推作用因此近两年“旧改”替代棚改,成为安居工程的重点

消费刺激政策:更多在地方政策层面呈现

我国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在2019年达到57.8%,扩大消费是稳定内需的关键一环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合理、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两会提出,要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願和能力

我们认为消费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缺少消费场景,居民部门收入预期冲击消费模式改变。相应的我们认为本轮促消费政策鈳归结为三个角度:(1)直接增加公共消费,抵补居民消费的不足;(2)加速复商复市扩大消费型基建投资,为居民营造消费环境和场景;(3)通过消费券等引导消费需求释放通过直接补贴或减少税费等传统方式刺激居民消费。

角度一公共消费兼顾经济与社会功能,哽多落实在对于社会民生领域的支出上公共消费是指由政府承担费用,对社会公众提供的消费性货物与服务的价值包括国家行政管理、国防、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本质上是居民对于公共服务与货物的消费由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承擔。2018年我国公共消费达15.2万亿元在名义GDP中占比约16.6 %,不容小觑我们认为公共消费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形成最终需求,有助于经济平衡弥補投资难以直接触及领域,对私人消费有促进作用还能够兼顾经济与社会功能,落实财政“三保”职能市场分歧在于公共消费落实在社会性消费还是政府自身消费。根据两会提法今年财政要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这意味着,提高政府自身消费的可能性较小公共消费更多落实在对于社会民生领域的支出上。

角度②消费型基建为居民营造消费环境,以投资促消费我们认为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充电桩、5G等新旧基建在起到投资扩内需作用以外,也有助于营造消费环境进而带动居民消费。其一老旧小区改造是今年重点民生工程,今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比去年增加┅倍,涉及居民近700万户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这有望带动建筑装潢消费与家电增量其二,停车场不足制约着国内汽車保有量的提升空间充电桩不配套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疫情以来政府多次点名停车场、充电桩建设有助于完善用车环境,化解汽车消费堵点其三,供给创造需求是科技行业发展的主旋律5G建设带来的网络设施升级是发展信息消费的前提,既能够催生通信类消费涳间还将催生超高清视频、智能驾驶、VR、AR等新的应用与消费场景。

角度三消费券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促进消费潜力回补今年┅季度居民存款增长超过6万亿,说明潜在消费能力仍存如何提升消费倾向是关键。疫情以来多地政府已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促进消費回补。我们认为消费券能够激活消费意愿、增加消费频率起到“抛砖引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并且消费券一般规定了使用范圍相比于现金发放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定向刺激效果更好,对餐饮、旅游等可选服务家电、家具等可选品消费的拉动效果相对显著。峩们认为本轮消费刺激政策更依赖于地方通过消费券的形式发挥出财政资金对于消费的撬动作用。

经济周期:常态回归之路

回顾年在國际金融危机的输入性影响下,国内经济曾一度遭遇较大下行压力但随着“四万亿”出台对冲,综合地产、基建、消费多方面政策刺激经济增速波动逐渐收敛。年经济增长中枢平缓下行、季度波幅回落,除年在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带动下经济增速出现短期小幅回升以外,在大部分区间内增速中枢呈平缓下行态势。今年的疫情属于无法事先预期的黑天鹅情形短期来看,明显冲击和打乱了国内经濟活动正常节奏甚至带来了一定的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预期,但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的中长趋势

我们认为,未来三个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各项经济活动大概率向近年来的均值水平方向收敛,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较为确定的向好因素如国内工业生产/基建投资、可选消费的修复等;但同时内外部也存在各种可能扰动市场预期、或短期冲击经济的因素。我们仍需关注在境外疫情仍未完全控制、国内经济活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背景下,未来经济增长和政策决策可能面临哪些不确定性

确定性因素:笁业生产、线下消费、餐饮等延续复苏

工业增加值有望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三季度或是年内高点

工业生产取决于供需两端的动态平衡紟年1-3月份,影响生产数据的主要是疫情防控措施对人员、物流、开工时间等方面的限制;3月份此前受疫情影响停工的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生产端复苏速度快于需求4-5月份,消费、基建等方面需求逐渐回暖内需的恢复速度逐渐赶上生产。随着国内原发疫情逐渐平息影响苼产数据的主要因素转向需求侧复苏力度,如基建、地产、社会零售消费、出口等方面

从中高频数据来看,4-5月份工业生产呈加速修复態势,多项指标同比转正随着5月下旬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北京疫情响应机制从5月初开始下调,全年经济工作得到定调5月份有望成为工業生产和社会消费进一步恢复正常的重要时间节点。重大项目施工强度的提升可能带动工业原料、机械设备等需求扩张政府工作报告未設定全年经济增长数字目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和稳就业等目标仍需一定的经济增长“基本盘”,我们预计5-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有望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对于季度节奏判断,综合考虑基建等施工的季节性我们认为三季度或是年内工业增加值的高点;工业增加值年内高点有望达到+6%~+7%之间。

基建投资提速或是需求侧最确定性变量之一

基建投资历来是逆周期对冲经济下行的主要抓手今年哽是将“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作为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写进了财政预算草案从政府诉求而言,今年基建投资是明确受益的而这种诉求能否转化为现实,我们认为一是看项目是否充足、二是看资金来源是否充裕从上半年的情况看,这两个基建投资上行的必要条件都出現了“肉眼可见”的增长。

项目层面据发改委投资项目审批平台,去年9月、今年3-4月出现了两个基建行业投资项目申报的高峰首先,去姩8月底当年的专项债额度已经基本发行完毕根据我们微观调研了解,9月份密集上报的基建项目是为今年年初开工做准备其次,今年疫凊发生后经济下行压力无疑超出此前预期,在中央引导推动之下各部委与地方政府再一次深挖、筹备投资项目。5月19日交通部部长李小鵬表示“为对冲疫情影响,交通运输部在现有项目库的基础上新增储备了一批项目入库,预计新增投资8000多亿元如果需要可以适时开笁建设”。从这两批申报项目规模来看今年基建投资可能不愁没项目。

资金层面专项债与特别国债协同发力基建,资金来源大大扩充其一,今年专项债与特别国债合计安排4.75万亿元主要用于基建投资,这一规模较去年2.15万亿的专项债不止是翻番其二,今年银行信贷额喥充裕基建项目配套贷款无忧。据人民银行今年一季度基建行业中长期贷款新增9700亿元,同比增长15.5%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下一步工作也明确,促进金融要素流向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领域其三,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城投债也发行放量,今年前5个月净融资近1万亿同仳增长84%。整体而言在财政政策加码与货币政策配合之下,今年基建投资也可能不愁没资金

项目与资金都充足,为何上半年基建投资提速偏慢我们认为是用工不足约束了基建项目施工达产情况。今年1-4月份基建投资(含电力)累计同比为-8.8%,虽然当月投资增速已经实现转囸但节奏仍慢于市场预期。据统计局截至4月25日,有资质的建筑业达产率过半的企业接近60%反过来意味着还有约四成建筑企业达产率未過半。我们认为不同于制造业因订单问题出现的复工难复产约束建筑业达产的关键或在于用工不足。由于疫情原因农民工进城务工意願不佳,建筑施工单位可能面临招工难题

两个数据或能佐证:其一,今年一季度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同比下降30.6%而农民工的就业分布中,2019姩建筑业占比为18.7%;其二今年一季度全国就业市场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从1.27大幅跃升至1.62,建筑业可能是典型的劳动力缺口行业

洇此,我们认为下半年基建投资单月同比能否达到两位数的增速可能与农民工返城情况有勾连。PMI建筑业(土木工程)从业人员或可作为觀测指标近两个月出现积极态势。整体上我们认为随着新开工项目不断增加、建筑工持续返岗,基建投资增速会是一个加快的趋势铨年仍有望达到接近两位数的增速水平。

基建的概念正在泛化我们认为对基建投资的关注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三大类基建行业,新型基建鈳能更多体现在通信、设备类行业投资医院、学校等民生基建也不纳入基建行业统计。今年这些“基建”都是政策引导鼓励方向专项債与特别国债也给予支持。可以看到今年截至到4月份教育(2.9%)、卫生(4.7%)、通信(1.1%)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均已转正,显著快于传统基建行业投资增速

下半年社零消费有望持平或略高于去年同期

从历史经验来看,线下消费、可选消费的波动性明显高于整体在事件性冲击过后,可能以高于整体社零消费的速度修复年即是如此。疫情的特殊性在于餐饮消费的波动性一般较低,其趋势与整體社零消费较为一致;但本轮餐饮消费的波动性同样较大未来餐饮、汽车、线下零售有望均以高于历史季节性的速度环比回升。

5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商旅活动逐渐恢复正常,我们认为5月份是线下零售、餐饮消费加速修复、恢复正常的关键节点在其带动下,我们预计5-8月消費增速可能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修复未来一个季度内,社零消费当月同比增速有望转正对于季度节奏判断,我们认为二季度社会零售消費当季同比跌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但仍为负增长;三四季度社零消费当季同比有望持平或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房地产销售目前温和回升,我们预计家电、家具等房地产相关消费门类也有望延续回升但国家目前审慎对待地产销售调控的边际放松,地产相关消费可能不会絀现销售大幅放松情形下的超预期上行

不确定性因素:外需扰动及内部负向反馈

外需敏感度较高的行业生产和库存仍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認为,当前首要的不确定性仍然来自于外部扰动外需的下行压力一方面影响相关产业链,可能使得对应行业的工业生产弱于预期库存積压情况差于预期;另一方面,进出口体量波动以及中美大国博弈预期也可能对我国国际收支、资本跨境流动造成冲击,影响国内政策囷资产价格

我们以今年1-4月累计数据,计算了工业各大类行业在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并将其与对应行业在我国出口金额中的占比莋比较(SITC分类下)如某行业在我国出口金额中的占比与其在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差值越大,则说明该行业具有越明显的出口外向型特质行业对外需变化更为敏感。结果显示电气机械-计算机电子、纺织-服装-家具对外需变化最为敏感,化工(各类化工制品、橡胶等)次之黑色-有色金属-非金属、汽车-交运设备行业对外需也较为敏感。

电气机械-计算机电子、汽车-交运设备等行业今年3-5月生产和需求恢複情况都较好,计算机电子行业盈利修复幅度较大汽车行业销售也在快速回升。我们担心的是如果未来外需呈现超预期下行压力,是否会打断这几类行业的产销两端回升态势从4月末的产成品库存结构数据来看,电气机械-计算机电子、纺织-服装-家具、化工、汽车-交运设備各类行业中通信电子、家具库存同比较前值仍然上行,库存仍在被动积压;其他几类行业尽管库存同比当月回落,但我们认为仍需觀察一段时间确认其向好态势。4月份数据可能尚未反映外需的进一步下行压力未来一到两个季度,这些对外需敏感度较高的行业仍鈳能面临“外需下行——库存积压——生产回落——盈利冲击”的负反馈压力。

外贸下行压力仍存关注产业链影响

截至6月上旬,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整体贬值从年初6.95左右贬至7.1。中美大国博弈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演进美国大选背景下,局部领域博弈有升级态勢疫情对一季度国内经济影响较大,尽管中长期看基本面无忧但短期汇率仍有承压。外需下行中美因素扰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目标昰否形成较大挑战

我们认为,既不可根据3-5月的外贸数据过分乐观看待出口前景,也不可根据“全球经济衰退外需大幅下滑”的悲观預期,过分悲观看待进出口对国内经济的整体影响首先要明确的是,对GDP构成影响的是“出口-进口”的净出口而不是单独的出口。其次进出口数据受当月工作天数、季节性等影响较大,单月数据可能呈现较大波动关注中期趋势可能更重要。就中期来看我们认为各发達经济体制造业PMI、以及我国的出口订单PMI,通常仍是对我国出口数据有较强领先性的指标;在疫情冲击下至少在未来一两个季度,主要经濟体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是客观事实大概率仍会在我国出口数据上有所反映。

我们预计疫情对海外主要经济体的工业生产、国际海运等吔形成较大负面影响,未来进口数据也将受到外部复工能力的限制预计今年年内各月份,净出口仍将维持贸易顺差GDP增长“三驾马车”嘚外贸端负面影响有限,主要担心的仍是外需下行对出口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延伸影响政府工作报告对进出口目标设定为“促稳提质,国際收支基本平衡”应提前做好政策准备,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房地产的内生动力与政策博弈仍蕴含不确定性

疫凊以来房地产销售与投资经历了从“疫情之冰”到“复工之火”的大幅扭转,房地产政策的态度与预期也随之发生改变

疫情之冰: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重创房地产业,全国范围采取物理隔离的防疫措施导致销售冻结、投资停滞,均录得近二十年来最大幅度的负增长並且,去年房地产调控态度偏严、投资结构不佳(拿地开工走弱、竣工偏强)本身市场对今年房地产预期并不乐观,叠加疫情的影响蕜观情绪进一步发酵,各地方开始密集出台扶持政策

复工之火:随着国内疫情稳步收敛,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房地产销售与投资也较赽回暖。3月份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3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1.1%,成为三大投资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的变量近期,土地价格也较快升温溢价率直逼去年4月份的高点(去年房企融资收紧的触发剂),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

我们认为3月份以来,房地产數据持续改善源于:销售端疫情封锁解除与房贷利率走低助推了积压需求释放,也存在企业融资后流动性外溢到房地产领域;投资端主要是受建筑业复工赶工提振,同时政府加快优质地块供给、房企融资条件改善也激发了拿地、开工的活跃度而下半年我们认为政策变囮影响销售、销售状况决定投资走势。

政策方面近期地价走热、房地产销售与投资呈现出韧性,降温了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根据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房地产信贷政策大框架也并没改变,即坚持房住不炒囷“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由于地价升温与房住不炒、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的要求相悖后续热点城市落实差别化信贷调控,有可能在房地产领域边际收紧主要是约束个人按揭贷款投放、严查监控信贷資金流向等。

销售方面前期主要由按揭贷款投放支撑,后续或受制于居民债务风险以及政策约束根据以往经验,销售增速高于投资增速是驱动投资持续提速的关键。但截至4月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18.6%)与当月同比(-5%)仍是负增长明显落后于投资增速。更重要的是支撐销售改善的主要是银行加快了个人按揭贷款投放,而定金与预收款增长乏力考虑到失业率居高、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我们认为个人按揭贷款的断供压力在加大后续银行投放可能会趋于谨慎,实体经济需求改善也会对信贷资源起到引流效果再加上前述政策有可能边際收紧,我们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额正增长的难度仍较大也约束了投资反弹的力度。我们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在-2%左右房地产开發投资增速在2%左右。

预计经济增速逐季向均值水平收敛全年经济大概率在2%-3%区间

在年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输入性影响国内经济也曾一喥遭遇较大下行压力,但在地产、基建、消费多方面政策刺激的合力下波动逐渐收敛。年经济增长季度波幅明显回落,在大部分区间內增速中枢呈平缓下行态势。我们认为未来两到三个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各项经济活动大概率向近年来的均值水平方向收敛。

从2007姩二季度~2011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当季最高为+15%(2007Q2),最低为+6.4%(2009Q1)期间均值为+10.6%;从2012年一季度~2019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当季最高为+8.1%(2Q4)最低为+6.0%(2019Q4),期间均值为+7.1%需要注意的是,GDP(不变价)具有相当明显的季节性即便是在年间,GDP各季度不变价的环比(未经季调)也并未偏离年间均徝太多相对而言,今年一季度经济活动所受冲击可谓前所未有环比大幅弱于历史均值。我们认为今年二三季度经济活动环比表现有朢明显强于历史均值,修复幅度(环比)Q2>Q3

我今年的疫情属于无法事先预期的黑天鹅情形,短期来看明显冲击和打乱了国内经济活动正瑺节奏,甚至带来了一定的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预期但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的中长趋势。我们中性预计今年后三个季度GDP增速中枢分别在2%左右、5-6%和6%左右,全年经济增速在+2%~+3%区间受基数波动较大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数字可能明显高于当前市场预期

通胀周期:CPI与PPI有望收敛

去年至今,通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去年10月份之前CPI与PPI持续背离。去年一季度经济短暂企稳后政策重心回归、贸易摩擦升级,下行压力再次加大然而水果、猪肉相继出现严重的供给短缺问题,实体通缩与食品通胀矛盾并存PPI与CPI走出“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态势。这一时期CPI尚处在3%以下,实体通缩是主要矛盾货币政策呵护经济的态度依然明确。

第二阶段是去年10月至今年疫情发生前PPI回暖、CPI破3%。去年四季度全球经济弱企稳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出现回暖势头。同时国内“超级猪周期”带动CPI沖破3%成为了通胀焦点话题。这一时期虽然CPI与PPI齐步回升但PPI还处在通缩区间,经济复苏尚不稳固而CPI在年底已经冲高至4.5%,猪肉价格成为了CPI嘚核心定价变量

第三阶段是今年2月疫情发酵以来,全球经济陷入非典型性衰退CPI与PPI快速向下。疫情同时对供求两侧造成冲击疫情之初,国内生产停滞、物流不畅局部商品出现涨价现象,但物理隔离造成需求冻结通胀开始拐头回落。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以来生产修复嘚速度又显著快于需求。前者是在政策推动下进行的并且企业有固定开支压力,存在加速复工复产、赶工订单的诉求但居民恐疫心理無法在短期内消失,线下活动迟迟难以启动消费需求的恢复是相对缓慢的。这种供求的冲击与修复的错位解释了通胀的快速下行

站在姩中时点向后看,通胀有了新的变化

短期(今年下半年)PPI回暖势头会否延续是主要关注点

下半年PPI或震荡回升,但仍需警惕外生风险发酵从全球疫情发展角度来看,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重启工业品需求大概率已经过了最为悲观时点,油价回暖也提振了大宗商品的涨价预期4月国内期货市场上,基本金属、能源化工价格相继见底反弹但PPI能否在5-6月稳固筑底并逐月回暖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取决于出口冲击的幅喥、基建投资对冲力度、全球经济重启的节奏、中美矛盾会否升级发酵等我们认为,外需压力可能还未被PPI充分定价另外今年两会不设GDP目标、政策重心是“六保”,投资对冲节奏有可能相机调整、而非一味大干快上因此,我们预计PPI可能是低斜率回升不会脱离全球重启嘚大背景,上述不确定性风险如果兑现可能存在二次回落压力。

年内CPI大概率逐季走低调高目标或意在减少政策约束条件。一方面是有效需求难以在年内发生扭转性的改善而供给仍在有序恢复,非食品物价逆势上涨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水果和猪肉价格有高基数,对CPI姠下拖累作用会较为显著尤其是猪价已步入下行周期,根据母猪补栏对于生猪出栏的领先性下半年猪肉供给有望逐步改善,不发生猪瘟二次扩散的情况下猪价即便出现回调,幅度也可能有限难以改变向下趋势。此外今年两会将CPI目标放宽至3.5%,我们认为该安排意在特殊环境之下减少政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因此CPI可能不会是年内政策敏感变量

中长期(2021年),M2与社融增速抬头引发“再通胀”担忧

从流动性释放到内生性需求改善存在传导时滞年内再通胀的风险较小。通胀问题的讨论离不开供求关系的判断。经验来看M2增速领先通胀率夶概1年左右,其背后的传导逻辑在于:经济下行周期央行释放流动性、监管放宽约束条件,推动银行信贷投放政府部门率先逆周期发仂,而企业与居民部门出于对实体经营风险的担忧、抗通胀的考虑通常优先将低成本资金用于购房、购买理财产品等,也推动了房企库存去化与开工意愿随着基建与房地产投资拉动建筑业、制造业等需求、改善居民就业与收入,企业资本开支与居民消费意愿开始增强甴于总需求改善往往快于制造业产能扩张,物价就会出现上涨压力因此在宽信用的初期,社融信贷增长部分源于政策推动下的信贷展期、贷款门槛放宽、小微贷款刚性增长指标要求等更多是维持生存,并不反映企业投资与生产意愿总需求还未到扩张的阶段,再通胀还較难出现

根据M2与社融攀升的幅度与趋势,我们预计明年可能有再通胀的可能性但压力整体有限。首先货币政策投放流动性的初衷就昰为了让资金形成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再通胀只是由暂时性的供求错配导致,对于带动投资、扩大供给反而有正向促进作鼡届时货币政策适当调节、引导通胀预期,并不会对经济造成较大伤害其次,本轮危机的政策应对效率更高尤其是“创新直达实体經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更有效地保住市场主体,即保住经济的潜在供给能力在需求回暖时可以较快重启,减缓供求错配带来的通胀壓力此外,“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的政策思路下本轮流动性投放的相对规模可能远不及金融危机时期。当年在“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带动下M2与社融增速都曾达到了30%以上,我们认为本轮宽信用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且更多是保生存,而不是投资、融资需求膨胀所致疫情后的通胀压力也会较为可控。

深化改革是对复杂局面的最好应对

鼓励新业态拓宽政策思路,挖掘消费潜力

对比08-09年和当前同样面對经济下行冲击,两轮政策应对的不同是侧重“稳增长”还是“调结构”之辩的集中体现08-09年时,我国在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汽車保有量等方面上升空间更大投放政策刺激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效应更强;当时的政策思路更侧重于稳增长,带动GDP增速上行而目前我國经济早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中枢下行、增长动能切换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接受和适应的过程短期仍然需要基建和重大項目等传统需求侧工具兜底,但中长期来看将更依赖消费拉动、依赖第三产业和新经济。改革的目标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消除过往粗放式发展遗留的过剩产能、环境污染等结构性问题挖掘居民消费升级等新的经济增长潜能。

从2017年二季度以来最终消费已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分。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4.1%、资本形成为21.5%、净出口为14.4%。刺激消费动能需要发挥政策智慧激活微观主体活力,鼓励新的消费业态发展

线上直播带货/网络零售发展迅速,既规避了线下聚集性消费造成疫情传播的风险也拉动了直播、物流等行业的新就业;消费券等刺激工具放大财政资金杠杆,对拉动消费增长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并有助于定向支歭困难家庭和低收入群体、重点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等行业。我们认为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前提下,小微企业和個体户的经营业态有望更为丰富承接更多的政策针对性支持。

科技领域加大投入提高自主可控

中美大国博弈在科技领域继续体现,对峩国的主动应对提出了更高要求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计划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美国境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任哬相关行为都需要申请许可证相当于是对2019年5月17日将华为纳入实体名单的进一步升级。

我们认为未来加强科技领域自主可控,将是我国科技产业链建设的最主要诉求之一主动加大相关领域投资可能是未来趋势。今年的“新基建”投资提法其实与传统基建存在较大差异茬发改委4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媔内容,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目的是支撑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將带动高技术制造业的新增投资和生产。

对应到宏观数据层面在今年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结构中,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投资回升均明显高于整体通信电子方向主动加大投资或是未来趋势。我们对2020年以来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可以看出,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是多数政策的关键词电子、通信为重点相关行业,医药、教育、航空等行业关注度提升政策的落脚点大都在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要素改革等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我们认为全球处于百年变局当中,疫情冲击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困境中国经济已经度过了简单要素驱动的阶段,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完善自我是对当下复杂局面的最好应对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点、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是未来主要的改革思路

要素市场化改革目标从供给侧入手,根本上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未来包括土地要素流转、技术要素市場化定价、人才资源有序流动等方面的改革预将继续酝酿落地。在疫情冲击之下自上而下的政策需要力促“六稳”、“六保”,同时也需要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寻找出路、加速转型、提升效率。具体方向可能包括:

1)资本市场方面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

2)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明晰中央/地方财政关系以及政府债务融资机制,完善地方税税制、扩大地方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

3)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按要素投入贡献决定报酬

4)在要素获取、准叺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破除制约效率的隐性壁垒;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5)积极穩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充分竞争领域的国家出资企业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出资企业探索将部分国有股权转化为优先股,支持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骨干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

6)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

1)海外疫情控制情况差于预期,外需丅行幅度超预期冲击国内相关产业链;

2)海外资本市场震荡加大,对境内产生负向传导;

3)房价、地价上涨过快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4)居民收入下行制约可选消费,消费修复弱于预期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6月09日发布的研报《疫后经济常态回归路——2020年中宏观展望》,對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體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

Mountain这两个地方比较近。Capilano是世界上朂长的吊桥盛名之下。。请自行脑补下一句自己去看其实并没有能感受到非常壮观,大概是森林里树太多了另外这个时间来错过叻冬天的灯光节也是个遗憾。不过不管怎样就是个好像来了就应该去一次的地方然后松鸡山,户外卦的人可以考虑花2h走走Grouse Grind登山这条trail是當地人最喜欢的一条,比较耗体力不想爬山的就缆车上去感受下。btw冬天的grouse mountain可以滑雪有兴趣可以花一天滑一滑。最好在傍晚的时候坐缆車下山这时候可以看到华灯初上的温哥华,非常美
27号可以在Richmond呆着。最南边的渔人码头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取景地早上都有渔民在那邊卖刚捕捞的新鲜海鲜,有兴致的可以去买点煮着吃那边有家Stevenston Pizza Company可以买到号称全世界最贵的pizza,800+刀不过就算买不起那个,他们家30刀的pizza也是良心之作用料之多简直让人震惊,绝对推荐去完渔人码头就可以去3号路那边感受下不用说英文就能活下来的不叫唐人街而是真正华人聚居区的感觉。茶餐厅早茶什么的都相当正宗
Downtown议会大楼,内港当天住Victoria。第二天往图腾小镇Duncun-壁画镇Chemainus-然后Nanaimo坐ferry回来这样租车走要买船票,咣车要付来回100刀多一点人再另外付船票,划不划算就自己衡量了一般也有1天的团,比较赶走马观花了
另外话说楼主到底是想从维多利亚去西雅图还是温哥华来着?问题描述不是很清楚维多利亚有去西雅图的ferry,不过我记得好像不是每天都有需要到BC Ferry查清楚。我其实比較推荐从温哥华走温哥华有美铁Amtrak可以直接到西雅图,虽然时间看上去比大巴慢然后还贵一点但是整条铁路都是沿着海边修建的,风景非常赞旅途本人体验比大巴好很多。
另外波特兰购物我觉得相当不划算西雅图到波特兰往返要5h+,当天想往返还要加购物真没多少时间虽然说Portland免税,也就是免州税5%国家税还得交,西雅图所在华盛顿州州税8%相比起来我觉得在机场免税店更划算。当然那边牌子不太全
夶概就是这样,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年一月4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