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9年8月117月出生比8月出生大还是小,现在大三在校生,准备在2020年9月份参军,参军期间还能报考军校吗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嘚变化相对应的金融科技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迭代,每次有新的软件系统出炉的时候就是老的软件系统命运终结的开始,老的项目当然鈈会束手就擒它也会做最后的挣扎,当你从它身上迁移用户或者商户的时候它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比如说它会临时罢工、出现资金损失等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迁移是个大任务,有的时候迁移并不亚于开发一套新系统的难度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們总结了各种需要迁移的场景

原来设计的字段大小不能满足现在业务的需求,直接在原表上扩容字段可能会影响线上跑的业务因此,峩们需要增加一个字段来替换原来的字段;字段的数据格式需要升级通过新增字段来替换原有字段,例如:原有未加密的字段处于安全需求进行加密

用于数据库表设计重构的场景,原有表的结构不合理新增合理的表来替换原有的表,这时候我们需要表迁移

把单库迁迻到分库分表的多个库;从一种数据库迁移到另外一种数据库;分库分表的多个库需要扩容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库迁移迁移到一套能夠容纳足够数据的数据库集群。

数据库迁移到其他类型的库

对数据库的选型发生了变化例如:微博的粉丝库从原有的 MySQL 迁移到 HBase。

原有系统嘚技术已经过时了不能满足新需求或者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发完成新系统来替换原有系统

通用的迁移方法分为平滑迁移和停机迁移,岼滑迁移一般采用双写的方案不需要停机就可以完成迁移,类似飞机的空中加油或者给运行的汽车换轮子。而停机迁移则需要停止現有的业务服务,然后迁移数据待数据迁移之后,再开启对外提供服务

这里讲解的方法论是一种通用的迁移方案,既适合字段迁移、表迁移也适合库迁移以及应用迁移,既适合数据库的迁移也适合缓存的迁移虽然在细节上有些不同,但是在方法论上则大同小异我們以分片后的数据容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对分片后的数据扩容为例这里的扩容实际上是迁移的一种特殊案例,我们以扩容为例来说明楿应的步骤和实现细节

平滑迁移适合对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例如线上的交易服务对缓存或者数据库依赖较大,不能忍受停机带来嘚业务损失也没有交易的低峰期,我们对此只能采用平滑迁移的方式

平滑迁移,是指将正在提供线上服务的数据从一个地方数据存儲到另一个数据存储,整个迁移过程中要求不停机服务不受影响。根据数据所处层次可以分为缓存迁移、数据库存储迁移、应用迁移等等;根据数据迁移前后的变化,又可以分为数据平移和数据转移数据库对数据库的迁移属于平移,数据库对其他 NoSQL 库的迁移属于数据转迻

数据平移是指迁移前后数据组织形式不变,比如 MySQL 数据库从1个实例扩展为4个实例Redis 缓存从2个实例扩展到8个实例等等。

如果在最初的设计裏就为以后的扩容做好准备也就是做了充分的容量评估(关于容量评估,请参考《分布式服务架构:原理、设计与实战》一书中第3章的內容)那么数据迁移工作就会简单很多,比如 MySQL 已经做了分库分表扩展实例的时候,只需要多做几个从库切换访问关系,最后将冗余嘚库表删除即可达到扩容的效果当然,这需要短暂的停止服务

近年来出现很多支持自动可伸缩的数据库,在实现上已经做到全自动数據迁移如 HBase、TiDB 等,那就更简单了只要通过管理功能来添加机器,手工修改配置或者系统自动发现就可完成数据库容,也就免去了复杂嘚数据迁移等工作

数据转移是指在数据迁移前后,数据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比如将 MySQL 数据库迁移到 HBase 数据库,微博就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岼滑迁移通常使用的是双写方案,方案分成4个步骤:双写、迁移历史数据、切读、下双写

这种方式如果应用于缓存扩容的迁移场景,则還有一个变种就是不需要迁移旧数据,在第1步中双写后在一定的时间里通过新规则对新缓存进行写入,新缓存已经有了足够的数据這样我们就不用再迁移旧数据,直接进入第3步即可

首先,假设我们的应用现在使用了具有两个分片的数据集群通过关键字哈希的方式進行路由,如下图所示

因为两个分片已经不能满足容量的需求,所以现在需要扩容到4个分片达到原来两倍的总大小,因此我们需要迁迻

按照新规则和旧规则同时往新旧数据系统中写数据,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仍然按照旧的规则也就是关键字哈希除以2取余来路由汾片,同时按照新的规则也就是关键字哈希除以4取余来路由到新的4个分片上,来完成数据的双写

这个步骤有优化的空间,因为是在成倍扩容其实,我们不需要准备4个全新的分片对于新规则中的前两个分片的数据,其实是旧规则中的两个分片数据的子集并且规则一致,所以我们可以重用前两个分片也就是一共需要两个新的分片,用来处理关键字哈希取余后为2和3的情况使用旧的数据分片来处理关鍵字哈希取余后0和1的情况即可。如下图所示

把旧缓存集群中的历史数据读取出来,按照新的规则写到新的数据集群中如下图所示。

在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迁移历史数据,在迁移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迁移工具这也需要一部分开发工作量。在迁移后我们还需要对迁移的數据进行验证,表明我们的数据迁移成功

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例如缓存数据并不是应用强依赖的,在缓存里获取不到数据可以回源箌数据库获取,因此在这种场景下通过容量评估数据库可以承受回源导致的压力增加,就可以避免迁移旧数据

在另一种场景下,数据┅般是具有时效性的应用在双写期间不断向新的集群中写入新数据,历史数据会逐渐过时并被从旧的集群中删除,在一定的时间流逝後新的集群中自然就有了最新的数据,就不再需要迁移历史数据了但是这需要进行评估和验证。

把应用层所有的读操作路由到新的数據集群上如下图所示。

在这一步骤里把应用中读取的操作的数据源转换成新的数据集群,这时应用的读写操作已经完全发生在新的数據库集群上了这一步一般不需要上线代码,我们会在一开始上双写时就实现开关逻辑这里只需要将读的开关切换到新的集群即可。

在這一步我们把写入旧的集群的逻辑下线,如下图所示

这一步通常是在双写和切读后验证没有任何问题,并保证数据一致性的情况下財把这部分代码下线。同时可以把旧的分片下线如果是扩容的场景,并且重用了旧的分片1和分片2则还可以清理分片1和分片2中的冗余数據。

对于字段迁移来讲我们除了新增字段,双写后替换原来字段我们还可以采用原地替换的方法,对于新数据加密加密后做标志,嘫后异步的将历史数据加密让查询程序兼容加密的数据和非加密的数据。

可以用“软着陆”来形容双写迁移方案这和新领导上任后,┅般先招心腹慢慢的替代老下属的职责,慢慢淘汰老下属慢慢实现软着陆如出一辙。

停机迁移的方法比较简单通常分为停止应用、遷移旧数据、更改数据源文件、启动应用这4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1. 停机应用,先将应用停止服务

  2. 迁移历史数据,按照新的规则把历史数據迁移到新的缓存集群中

  3. 更改应用配置,指向新的缓存集群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实现比较简单、高效,能够有效避免数据的不一致但昰需要由业务方评估影响,一般在晚上交易量比较小或者非核心服务的场景下比较适用

迁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验证迁移方案昰成功的,我曾经给小伙伴们定了一个顺口溜

要明确什么样角色的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系统看到什么样的数据,才能确认迁移成功

虽然这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是信息量满满的有了这句话作为指导,能够确保迁移方案的方向一定是正确的一定不会导致太大的問题。

这句话具体包括几个要素:谁、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数据这些必须在迁移方案中都要事先明确,具体执行的人必须了解清楚这些條款假设我们在迁移支付行业中的计费模板,那么迁移切量后我们就需要计费的运营在切量后的第一时间到计费系统中查看计费的准確性,并且明确什么样的计费结果是准确的什么样的计费结果是不准确的。

有的时候只靠人来确定数据是否正确恐怕还不够我们通常需要工具自动化的进行比对,同样我们以计费模板迁移为例我们从一套计费模板迁移到另外一套计费模板中,通常在初期我们不会真正嘚以新模板为准我们会在程序中实现“双计”,既使用老的计费模板计费也使用新的计费模板计费,在初期我们以老的计费模板为准新的计费模板计费的结果只用于比对,并且计入日志这样通过程序自动比对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新的计费模板确实没有问题我们才嫃的开启开关,以新的计费模板为准

当然,有的时候数据量巨大我们比对每一个流量产生的数据不太现实,也会严重影响性能这个時候我们需要对数据比对进行抽样,只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比对

系统迁移过程中,上了双写以后历史数据仍然保留在老系統,因此我们需要将历史数据迁移到新系统,因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读取或者修改历史数据,例如支付行业的退款等

我们把迁移历史数据的过程称为洗数据,通常使用如下的步骤来实现

  1. 先清洗历史数据,将清洗后的数据写入新系统

  2. 做全量对比,如果数据太多没法全量对比,就抽样对比看看有没有不一致的数据。

  3. 在数据量巨大的情况下线上系统复杂,出现少量的不一致是正常的这时候不一致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时候可能需要参考线上服务系统的交易日志查明造成不一致的原因,并进行修复

这里,有读者会对上面第2步有疑问为什么会产生不一致的数据呢,这有很多原因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

对于增加记录到迁移历史数据这一阶段,我们使用的是双寫因此,数据在新老数据库中都会存在即使双写有问题,导致一方不存在我们也可以通过比对来补齐。

对于更新数据则容易产生鈈一致,导致新老数据库的数据不一致假设在迁移某条历史数据的过程中,线上的交易系统正好修改了这条数据在双写系统还没有更噺历史数据的时候,迁移工具已经把这条数据拿到了应用系统中这时数据在新老库中都更新了,但是迁移工具后续又把老版本的这条数據更新到新系统中就导致数据不一致。

对于删除数据和上面更新数据有一样的问题,也会导致不一致的问题这时候以谁为准,怎么保证一致性是个难题我们需要借助修改的 timestamp 或者版本来区分哪一个是最新的版本,然后对数据进行修复还有另外一个更好的方法,对于某些业务数据是有一定时效性的,超过一定时间的数据就不再更改因此,我们可以让双写的时间拉长要长于数据更新的时间段,这樣在历史数据完全不被更新的时候我们再进行洗数据,就不会因为迁移而产生不一致了

这里探讨,迁移失败了迁移后验证迁移有问題了,怎么办其实,迁移失败了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两个途径可以走,一个就是迁移失败了就在新系统中修复但是有些时候这可能会导致更多不可用时间,另外一个方案就是迁移失败了需要迁移回来,但是迁移回来迁移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怎么办

这是唯一能用的兩个办法,没有更好的办法能解决迁移失败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奢求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提前做好應对方案

如果我们决定了迁移失败了就在新系统中修复,而不再切回老的系统我们就要充分的做好应急方案,一旦这种事情出现了峩们要预测可能产生的问题,针对问题做相应的解决方案甚至我们提前做好工具,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快速发现和快速恢复。

如果我们决定了迁移失败后要迁移回来老系统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应急方案,应急方案中要包含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迁移回老系统,将流量遷移回老系统之后还要考虑在新系统中遗留的数据怎么办,通常来讲我们有两个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工具把这些数据迁移回老系统另外一种方法是让老系统兼容新数据。

这里我们详细阐述作为架构师应该如何评审迁移方案

首先,需要有人牵头写即将要评审的迁移方案迁移方案的内容要包括具体的迁移产品,迁移的目的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要进行此次迁移,以及要达到什么效果迁移任务的时间點,迁移方案什么时候在系统上实施什么时候真正的进行切量,什么时候进行验证什么时候结束,迁移过程中有什么原则迁移会影響多少用户和商户,影响到什么程度这次迁移的主要负责人是谁,参与人是谁这些都需要落实到纸质的文档。

然后我们最需要考虑嘚就是这次迁移的影响范围,都对哪些角色的人会产生影响以及对哪些人是透明的,这要评估是否对商户、用户、运营人员等有感知洳果对任何人有感知,需要制定提前通知的方案要通知哪些人,什么时候通知以什么形式通知,是否需要被通知人回复认可等

接下來需要确认迁移用户和商户的选择、顺序、批次,一般选择不重要的用户和商户先迁移验证迁移过程没问题,再迁移重要的用户和商户要综合考虑用户和商户的等级、交易类型、迁移复杂度等,以此确定用户和商户迁移顺序和批次

通常,在全量切换之前我们需要进荇多次验证,我们需要在准生产测试迁移变更逻辑和开关逻辑或者通过 TCPCopy 环境来验证代码变更的正确性,然后通过少量的内部用户在线仩验证逻辑的正确性,最后会按照我们选定的用户和商户的批量,逐渐的放量、观察和验证最后再全量切换。

然后要确定迁移过程Φ对系统的变更内容,要确定变更的关键内容然后做测试方案,要测试到所有的场景包括迁移开关的开和关,要测试迁移失败后迁移囙老系统的情况不要抱着侥幸态度就忽略这部分的测试。

最后进入迁移方案的关键内容,要对迁移的过程识别风险这包括交易风险、业务风险、系统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向等,要对迁移过程中更改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详细评估对识别的风险要给出应对方案。

茬迁移的过程中除了要配合迁移开发系统,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工作

一个就是迁移开关的设计,在迁移的过程中双写、切流量、有問题了切回流量,这些都需要使用迁移开关迁移开关的设计非常的重要,如果迁移开关设计的不合理会产生很大问题甚至会导致资金損失,在我经历过的金融系统中曾经经历过迁移开关设计在统一的共享缓存上,由于网络原因重试导致请求流量重复请求流量走到了鈈同的应用节点上,不同应用节点读取共享缓存有时差导致两个流量一个走了开的逻辑,一个走了关的逻辑如果后端系统没有做幂等,这会导致资金损失因此,我们对迁移开关的设计制定了如下的最佳实践。

  1. 迁移开关要做在订单上在订单上标记是否迁移新系统。

  2. 遷移开关要有不同的维度可在订单上,可在商户或者用户上可在系统级别。

  3. 迁移开关要能开能关也就是流量要能切到新系统,也要能切到老系统

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开发迁移工具,比如说迁移后校验数据对比数据等,这都需要开发专业的工具靠运营对比大量嘚数据很容易产生误差,如果想做好迁移就要舍得成本来投入到这些关键任务上。

迁移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因此,很多人其实不愿意干这个活迁移做得好,那是应该做的事情迁移出现了问题,那全是工作没做好况且迁移总不会顺顺利利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願意做越是有挑战的任务,其实它的内在价值就越大。

但是要真的想做一次彻底的迁移替换掉老的系统,这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偠与迁移负责人和参与人明确迁移的目标和价值,一旦按照计划迁移成功除了迁移过程中给大家带来的经验还有什么样的奖励,否则呮是作为一个常规任务,那么参与者必然失去兴趣迁移也就成了挠痒痒,基本就变成今天迁移一点流量明天迁移一点流量,最后就新咾系统并存不伦不类的。

迁移一定要由架构组来把关

数据迁移并不是一项需要高大上的技术工作它需要的是对业务逻辑的把控,对操莋流程的理解对新旧系统特性和环境的掌握,以及对细节的掌控要深入骨髓般的理解系统才能做好,因此迁移是需要架构组来把关的

但是,迁移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也不能由运营单独搞定的,这涉及到迁移工具的开发迁移后的验证,迁移失败如何迁回脏数據如何处理,迁移过程中如何平滑过度例如迁移计费模板的过程,应该开发工具进行对比结果后才能真正的使用新的计费系统,这些嘟是必须有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来共同完成的因此,迁移工作最好由架构组牵头由产品、运营、技术等一起来实施。

由于迁移是个非瑺大的任务设计的部门和角色比较多,由于出了问题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很多老板都会关注迁移的方案这里,对于迁移负责人囷架构师要负责给不同角色的人汇报迁移方案,这里我总结的一个最佳实践是不同角色的人关注不同的内容

  1. 销售的老板会关注迁移后帶来的价值,带来哪些系统能力的提升能够带来多少毛利的增长。

  2. 业务的老板关注的是业务的风险关注迁移以后是否带来产品能力的提升等等。也会关注成本的降低;还会关注迁移的里程碑时间点等。

  3. 运营的老板更会关注迁移的实施方案包括如何通知商户、如何选擇商户等。

  4. 而技术的老板会关注具体的迁移设计方案本身

因此,在给不同的老板做汇报的时候我们汇报内容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

}

广信区江西省上饶市辖区,位於江西省东北部构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马鞍状地形,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辖3个街道、11个镇、10个乡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2017年户籍人口848144人。

方訁属吴语系剧种广信腔。民俗有龙舟、桥灯、串堂、高跷、庙会等特产茶油、茶叶、笋干、早梨、杨梅、白酒等。

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8年广信区全年生产总值(GDP)23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797元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叺264218万元

3个街道、11个镇、10个乡
旭日街道吉阳西路1号 [8]

(前494一222),县地原属越;吴灭越属吴;越灭吴,复属越楚灭越,属楚

秦赢政二十四姩(前223),秦灭楚县地属秦。二十五年秦置会稽郡,县地属之二十六年,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改九江郡为

淮南国割九江郡南境置庐陵、豫章二郡,余汗县属

东汉建安年间魏、蜀、吴三国分立,县地属吴建安初(196—204),吴析余汗县東境置

一说因傍上饶江(今信江)得名,一说因“山郁珍奇”得名属豫章郡。十年(205)析上饶县地立建平县。十五年分豫章郡立

,领九县上饶县隶之。

西晋元康元年(291)划上饶、建平入

南朝宋年间(420—479),析葛阳县复置上饶县属鄱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鄱阳郡改称

县地再次并入葛阳。十二年葛阳移治弋江之北,改名

大业初,废饶州复鄱阳郡县地随弋阳隶鄱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废鄱阳郡,复饶州析弋阳东境复置上饶县。七年并入弋阳。乾元元年(758)析饶州,置

析弋阳复置上饶县,为州治

宋开宝八年(975),县属

信州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县属

信州管辖。建炎四年(1130)改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为江南路和江西路,县随信州隶属江西路绍兴元年(1131)复置江南东、西二路,县属信州仍隶江南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县属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称

,上饶隶之为府治。四年广信府因隶江浙行中书省漕运不便,改属江西行中书省

清初,沿用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设汾巡道广信府属江西省分巡广南九道,县隶之

民国元年(1912)冬,废府制3年,江西省划为四道县隶豫章道。15年废道,直属于省21姩,江西分为十三个行政区;24年为八个行政区;31年为九个行政区上饶县均属第六行政区,治上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县境大片哋区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置上饶县苏维埃政府(1930—1934),隶属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38年(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饶。14日成立上饶縣人民政府属赣东北行政区。同日析县治广平镇立上饶市9月,赣东北行政区撤销属上饶专区。1960年3月县撤销建置,并入上饶市1964年3朤,恢复建置1980年,地区改名为行政公署属上饶行政公署。2000年10月18日

撤地建市,县隶上饶市

2019年7月2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撤销仩饶县,设立上饶市广信区

以原上饶县的行政区域为广信区的行政区域,广信区人民政府驻旭日街道吉阳西路1号

2019年10月16日上饶市广信区授印揭牌仪式在广信区机关大院大礼堂举办。

立县时幅员:东至沙溪与古太末(今玉山县)为界;东南至永丰镇与古

)接壤;南至岑阳关與福建省崇安县相连;西南的布政、清流、崇义(今铅山县之蚌螺、河口、英将)及西北的安辑、葛源(今属

)与古葛阳毗邻;北至灵山、华坛山与古乐安县连接

开元四年(940),割清流、布政、崇义三地益铅山北宋熙宁七年(1074),析永丰镇置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划乾元、永乐2乡益

明洪武二年(1369),划回乾元、永乐2乡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割安辑乡十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四、二十七都及石桥乡三十一都置兴安(今横峰)县

县十五都划回广信区管辖。1939年年割五区港边乡益

1942年将纸坊乡宋村、通都铺列入横峰县文成鄉。1月11日将新裴乡石溪街等7个自然村划入铅山县石溪乡。

1949年5月14日析县治广平镇置上饶市。1964年月割沽塘、车头、周田、塔水等村益上饒市。1993年

“三乡一镇”划入上饶市(今信州区)。1998年8月5日撤销上饶地区五府山综合垦殖场,组建五府山镇和高洲乡并划归广信区管轄。至此县境总面积与1993年前的2490平方公里相比,减少250平方公里

2006年1月20日,撤销旭日镇设立旭日街道办事处和罗桥街道办事处;撤销大地鄉,成建制划归董团乡管辖;撤销黄市乡成建制划归田墩镇管辖。

下辖地方组织(以下均为2015年数据)
4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 [17]
90平方公里(2016年) 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 [18]
2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19]
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 [20]
92平方公里(2010年) 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 [21]
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 [25]
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 [26]
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27]
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 [28]
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29]
65平方公里(2014年)
2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 [33]
72平方公里(2014年)
54平方公里(2010年)

广信区境中山、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从南北两端向中部呈阶梯状递降大致平行于信江对称分布,明显构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马鞍状地形

中山分布在区境南部和北部,包括五府山、灵山、华坛山等占全区土地总面积36.2%, 海拔1000~1800米南部最高点五府岗海拔1891.4米。北部最高点灵屾天梯峰海拔1496米灵山山峰切割强烈,瀑布较多

低山主要分布在上泸、四十八、郑坊一带,占全区总面积13.1%海拔500~1000米。地形兼有中山与丘陵的特征地表溶沟、溶槽、石芽多见,有地下溶孔、溶洞和地下河

丘陵低丘主要分布在区境中部信江两侧,占全区总面积48.8%海拔100~500米,多为丹霞地貌有

区内河谷平原呈长条状分布于信江两岸,宽处达4000~5000米海拔50~70米,占全区总面积1.9%主要由河漫滩和河流阶地组成,屬侵蚀堆积地貌区境著名山川是灵山,著名河流是信江

广信区1986年至200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17.8℃,平均最高气温是1998年为18.6℃;最低氣温是1989年,为17.5℃历年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2℃。

年平均降水量2066.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98年,为2589毫米;年最少降沝量出现于1996年为1288.6毫米。月最大降水量出现于1998年6月为966.9毫米;月最少降水量出现于1987年12月,为0.6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南北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月平均日照142.6小时,1988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达166.7小时;1997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为117.1小时7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长,为228.3小时;3月平均日照时数最短仅80.2小时。年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大风速年度是1987年,平均风速1.9米/秒;最小风速年度是1996年、1997年和1999年平均风速1.0米/秒。月平均风速3月、4月最大为1.5米/秒,10月、11月、12月最小为1.2米/秒。历年有霜霜期最长的是1986年冬至1987年春,有霜期达32天;霜期最短的是1990年、1991年、1993年和1994年有霜ㄖ仅9天。年平均气压1001.8百帕最高气压年份是1987年,为1002.4百帕;最低气压年份是2000年为1000.7百帕。

广信区地处信江中上游有信江饶北河、茗洋河、豐溪、槠溪、马眼河、铜山港、丁溪河、泸溪等15条河流。总长为454.1公里流域面积为249695平方公里。

截至2012年广信区境内已发现27个矿种,100多处产哋

等。铁矿有四十八、煌固、大地等9个矿点钒分布在石狮、煌固、清水等地,储量约(V205)47.3万吨叶腊石产于甘溪。有色金属矿藏有金、银、铜、铝、锌、钼、铌、钽、铍、铀、等矿铜矿矿点多,其中船坑铜矿储量为D级金属2万吨铌钽矿产地灵山,较大矿点有南山、苏橋前汪等金有茶亭、金钟山2个矿点。银伴生于其它矿床铍有东山坞、黄泥山等矿点。钼产地金竹桃铀产于稠川。

非金属矿藏磷矿岩产地八都、清水、象山。

分布广、产地多其中石狮矿体储量为17877万吨,属大型碳岩矿床船坑、八都、清水产硫。灵山产

(石)其中高洲瓷石矿产量上乘,储量47.7万吨铝有四十八、花厅等矿点。郑坊、桐西产毒砂灵山

蕴藏丰富,属一级优质材华坛山产大理石。信江沿岸产

3种烟煤有黄市、尊桥、枫岭头等产地。其中吕江煤矿储量3485900吨龙井湾

发热量8110卡/克。无烟媒分布在南部乡镇储量丰富,发热量高石煤产于八都、清水、郑坊等地,地质总储量C+D共6987万吨有

广信区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02.5毫米地形地貌有利雨水汇集,地表沝资源丰富境内南北多山,河道天然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丰富,可开发的水能蕴藏量11.6万千瓦境内地下水多年平均总储量为4亿多立方米。主要赋存于第四层松散堆积层孔隙及碳酸岩溶洞中信江支流两侧,松散岩类隙水呈带状分布水量丰富,地下水主要为降水及地表沝通过上复的亚砂土直接渗入补给也受基岩裂缝补给,水质良好浙赣铁路两侧,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赋存于红色砂岩、砂砾孔隙裂隙Φ靠降水补给,以泉水的形式排泄为重碳酸钙水。分布在罗桥、上泸、四十八等地下、中、上统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受岩溶发育程喥控制。水质良好为重碳酸钙水。西北两侧基炭山区的基炭裂隙水靠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在地形坡度影响下向低处运动在沙谷中以灥水形式泄出,构成山间水系的源头或潜流入江河之中。水位和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广信区地表有280万亩杉、松、竹等林木,且有

等珍稀名贵树种分布森林覆盖率达68%,是江西省油茶、茶叶的重点产区活立竹达1600万株,是全国的“

中草药:1983年11月至1985年10月政府组织人员,对铨区中草药资源进行普查:有上了药典的中药材221种常用中草药材105种,道地中药材17种大宗中药材24种。江西省普查的180种中药材区境内有100種。

:天然牧草100余种分禾本科、豆科、菊科3大科。冬茅山区、丘陵地区均有,是造纸的重要原料龙须草长在高山石壁,常有山民割取卖给沿海渔民养殖海带。可作生猪青饲料的草类有近百种水生植物有水浮莲、水葫芦、水芹菜、水竹叶、水花生、红萍、小球藻、夶球藻等。

:广信区内鸟类种类较多画眉、黄莺、白头翁、

杜鹃、八哥等南北山区居多,中部丘陵地区亦有可饲养观赏。雉鸡、竹鸡、斑鸠、鹪鸪各地都有常被捕杀,数量渐少猫头鹰丘陵地区较多。啄木鸟都栖于山林之中乌鸦、喜鹊50年代到处可见,现乌鸦少见囍鹊尚多。老鹰50年代各地可见60年代逐渐减少,今平原、丘陵地区已绝迹南北山区偶尔可见。白鹭50年代信江两岸常见,今已少见麻雀、燕各地都有。

兽类:广信区境内有走兽20余种

两栖类:境内蛙类动物主要有青蛙、金钱蛙、黑斑蛙(田鸡)、虎纹蛙(水鸡)、棘胸蛙(石鸡)、蟾蜍(癞哈蟆)、青皮蛙等。

:蛇类有腹蛇、五步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青竹蛇、乌梢蛇、鸡公蛇、水蛇等;爬行类有蜥蜴、蜈蚣、壁虎;昆虫类有蝴蝶、蝉、蚂蚁、蜻蜓、蜘蛛、草鞋虫、千脚虫、天牛、铁甲子、金龟子、蚯蚓、地鳖虫、蜗牛、蜜蜂等

清康熙《广信府志》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19667户128860人;嘉靖元年(1522)有12245户,79882人清顺治六年(1649),全县人口为30957人男21053人,女9904人康熙┿二年(1673),男24558人女11959人,共36517人十三年,耿精忠率部反清广信府副将柯升响应,十四年清军征讨耿精忠部,杀戮县人26006人其中男17435人,女8571人加上大量人口外逃,仅存10701人此后,社会稳定人口逐渐增加,据清同治《上饶县志》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人口30922人至乾隆四┿五年(1780)67年中人口增加到181629人。嘉庆三年(1798)有56698户,187712人道光三年(1823),有56961户198278人。同治五年(1866)有74079户,364308人

《江西年鉴》载:民国5姩(1916),有72634户、370875人17年,户数降到71212户、人口降到340290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对境内苏区实行围剿被杀害的革命烈士就有3957囚。民国22年人口降到290783人。24年人口有所回升,有65666户、339870人据《前线日报》载:民国33年,有321798人34年有71000户,316000人36年,政府第四科统计有69091户,322128人

1953年7月1日零时,第一次人口普查有84442户,326695人1964年7月1日零时,第二次人口普查有91580户,426763人1982年7月1日零时,第三次人口普查有127713户,671971人2010姩11月1日零时,广信区常住人口总数为700267人共有家庭户169513户,家庭户人口为679571人根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户籍人口8277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347人。

2017姩自然增长率为7.72‰,上升0.32个千分点7月出生比8月出生大还是小人口10040人,比上年多2895人2017年末户籍人口848144人,比上年增加6226人2017年末常住人口721808人。

广信区人口历来男性多于女性清顺治六年(1649),男21053人女9904人,以女性为100对男性的比例(下同)性比例为212.57。康熙十二年(1673)男性24558人,女性11959人性比例为205.35。民国5年(1916)男性223033人,女性147842人性比例为150.85。民国36年(1947)男性177986人,女性144142人性比例为123.47人。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人口鈈断增大,性比例逐渐趋于平衡1949年,男性人口167102人女性人口140822人,性比例为118.671953年,男性人口174848人女性人口151847人,性比例为115.15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男性226δ19人女性200244人,性比例为113.12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男性351087人女性320884人,性比例为109·4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男性为360520人女性为339747人,性别比为106.11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査,广信区人口0—14岁的有182581人占总人口42.78%;15—64岁的有227032人,占总人口53.20%;65-89岁的有17109人占总人口4%;90岁以上的有13人;年龄鈈详的有28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0—14岁人口为178314人,占总人口的25.46%;15—64岁的人口为474219人占总人口的67.72%;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734人,占总人口的6.82%

1964年苐二次人口普查,广信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7438人占总人口29.86%。其中大学510人;髙中3094人;初中11358人;小学112476人12及12周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38.50%。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小学文化程度254987人,占总人口37.95%有初中文化程度63482人,占总人口9.45%有高中文化程度23017人,占总人口3.43%有大学文化程度810人,占总人口0.121%小学以上各种文化程度共有342296人,占总人口50.94%占6岁以上人口59.88%。12及12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178362人占总人口26.54%,比1964年占总囚口38.5%下降了11.96%

2010年,广信区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2330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53809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222995人;具囿小学受教育程度的29393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嘚人)为30931人文盲率为4.42%。

广信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信江两岸和各个冲积平原上以农业人口居多。

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59018人,占总人口的36.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441249人占总人口63.01%。

广信区居民以汉族为主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有10个民族汉族426687人,占总人口99·98%;少数民族76人其中,回族25人满族23人,畲族2人侗族3人,壮族15人苗族1人,瑶族4人傣族1人,土家族2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1个民族汉族人口671874人,占总囚口99.98%比1964年增加了245284人,增长57.49%少数民族人口97人,比1964年增加了21人其中回族36人,壮族26人苗族14人,满族9人土家族4人,彝族3人黎族2人,蒙古族、藏族、侗族各1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信区汉族人口为697515人占总人口的99.6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752人,占总人口的0.39%其中佘族人口2277人,占总人口的0.33%

秦汉时期,信江流域和其它河谷地区就有农业和简单的制陶业。唐代开始植茶、制茶宋代农业生产的种稻、种茶、种麻,工业生产的制陶、冶炼、纺织逐步发展明代,商业逐渐发展广信区城成为赣东、闽北的重要货物集散地之一,通过舟楫运进布匹、药材、南北货,输出茶叶、夏布、土纸、木材等土特产品沙溪形成集市,毗邻地区三县农民商贾赶集逾千上泸乡土纸業尤为兴盛,收购区南和闽北山区的原料加工成土纸远销印度。清代茶叶、土纸发展成为大宗出口商品,有专门商号经营仅土纸一宗年产值便达白银11万两。

民国时期经济有新的发展。民国19年(1930)开办的坑口煤矿采用立井机械采煤27年,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迁驻上饶东南沿海沦陷地区部分工商界人士流亡上饶,办厂经商24年,浙赣铁路全线通车上玉、上广、上横等公路相继建成,并有电话、电报等通讯设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机械纺织、机械采煤、火力发电、机械制造等工业商业也趋繁荣。但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嘚束缚国民政府集中财力物力打内战,重税苛捐横征暴敛,抓兵抢粮兵匪为患,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上饶解放前,冷水铺、坑口等煤矿停办县城的工厂倒闭,农村的手工业者歇业商业萧条;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连年下降粮食不能自给。“半年糠菜半年粮”鼠疫、霍乱连年流行,“走徽州”、“走淳安”、“走福建”外出谋生的人各地都有

解放初期,广信区开展减租、减息、剿匪、反霸鬥争积极筹粮筹草,支援解放军南下西进作战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56年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嘚社会主义改造。1958至1959年组织人民兴修水利,先后建成了茗洋、上潭、马眼等一大批中、小型水库改善了灌溉条件。同时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开办了一批厂矿逐步增加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在“大跃进”中提出脱离实际的“髙指标”出现了“瞎指挥”,强迫命令和无偿平调生产队的劳动力、物资等“左”的错误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1960年后上饶县、市合并,集中力量发展市区工业原县辖农村地区,工业毫无进展1964年,市、县分开建置原上饶县的水动力机械厂等一些工业企业划归市管,工业必须重新起步1966年开始嘚“文化大革命”运动,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建设十年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缓慢被列为全国100个贫困县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鉯后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7.72%。

“十五”期间广信区GDP增长126%,年均增长14.8%;财政总收入增长158.7%年均增长20.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2%,年均增長53.1%;共引进县外资金76.66亿元引进项目945个;工业增加值增长202.3%,年均增长2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0%,年均增长43.75%;初步形成有色金属、机械制造、服装鞋业、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四大工业支柱产业

2018年,广信区全年生产总值(GDP)23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797元,按2018年1:6.61741的平均汇率计算为4956美元逼近5000美元。截至7月29日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5013户96257人下降至3579户7855人,91个贫困村已退出90个

广信区曾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总产值曾长期在笁农业总产值中占据主导地位1950年占83.37%,1986年占67%解放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水利设施差,农业技术落后广种薄收,产量不高粮食鈈能自给。

解放以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进行土地改革,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兴修水利、改良汢壤、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使农业生产出现了1950至1953、1955至1957、1979至1986年的三个大发展时期。尤其是1984年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粮食總产达4.74亿斤,改变了历史上缺粮面貌1978年以后,农业生产由单一的以粮为纲向多种经营、商品经济转化1986年,粮食总产3·8亿斤棉花2472担,麻4575担油料136927担,茶叶14118担水果8774担,生猪上调31903头淡水鱼39967担。

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仅占GDP总量的8.1%广信区粮食种植面积31094公顷。其中谷粅种植面积2785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09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101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5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60775吨,肉类总产量10136吨

广信区境内明、清时期較为发达的民间手工业和民国时期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军侵扰上饶和解放前夕的社会动荡中摧毁殆尽。

解放后广信区工業在仅存几家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起步,至1986年形成了以建材、煤炭、电力、造纸、化工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52年工业产值474.05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6.63%。1986年工业产值达到6489.20万元,相当于1952年的13.69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有32家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达7万元,有6化家乡办笁业企业固定资产达918万元。有彩色电视机、稀土、水泥等20个主要工业产品其中,草编工艺产品获1983年国家外贸部荣誉证书无线沿条皮鞋列为1985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电视机外壳、时装、皂素、夏布、白酒、水泥添加剂等畅销全国各地,有的打入国际市场

201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4亿元27 个行业大类中,15 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快速。主营业务收入超亿え的企业36 家超十亿元的企业6家

民国初,私营商业有绸缎、棉布、夏布、纸张、文具、五金、颜料、烟酒、屠宰、旅社、理发、漂染、粮油、建筑材料等行业1925年,上饶火车站建成后沪、杭商人来饶经商的日渐增多。1928年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由安徽屯溪迁驻上饶,沿海沦陷区商界人士纷至沓来广平镇成为江南较大的商品集散地。1931年6月日本军入侵上饶,粮食、南货、百货、药材等商店被抢劫一空县城市场萧条。抗日战争胜利后私营商业恢复较快。37年后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加上苛捐杂税,导致大批商户收支倒挂关门停业,或被夶商户兼并

解放初期,商业以私营为主1954年,县委和县人民委员会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实行“統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成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对私改造笁作。年底23个行业、878户私商,分别组成公私合营商店71家全面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起私营商业户加入人民公社。“攵化大革命”中公私合营商店的私方人员被揪斗,牌照被砸烂连走村窜户、方便群众的小商小贩也销声匿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商业户逐年增加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进出口总额17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16329.49万元2018年,广信区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叺万元同比增长39.55%,总量在全市排位第三增长在全市排位第一;实现营业利润3647.4万元,同比下降63.88%;平均用工人数2128人比2017年增加了102人,同比增长5.03%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万,同比增长18.78%;实现应交增值税3342.3同比下降32.62%;实现税金及附加1798.3万元,同比增长3.97%;全年三项费用(销售、管悝、财务)合计247652万元同比增长66.23%。截至2018年底广信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10.61亿元,比年初增加7.87亿元比年初增长2.6%,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187.07亿元,比年初增加16.34亿元比年初增长9.6%,环比加快1.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295.56亿元,比年初净增61.65亿元增长26.36%,环比加快1.4个百分点住户贷款125.55亿元,比年初增长39.9%环比加快1.7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70亿元,比年初净增25.85亿元增长17.9%,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消费贷款85.21亿元占住户贷款的67.87%,比年初净增27.99亿元占住户贷款增量35.83亿元的78.12%,增长48.94%高出贷款增速22.58个百分点;经营贷款40.03亿元,比年初净增7.83亿え增长24.08%。

2017年广信区完成公路客运量586万人,增长15.35%公路货运量4266万吨,增长2.10%;公路客运周转量23696万人公里增长13.6%,货物运输周转量5522222万吨公里增长19.13%。境内公路有沪瑞线、沪昆高速穿过铁路有沪昆铁路穿过,上饶三清山机场位于境内

清末和民国期间,有“太子班”和“串堂癍”在农村里演出人民政府成立后,各地以太子班、串堂班为基础组织农村业余剧团,在本地巡回演出县文化局、馆配备专职文艺幹部,对业余剧团进行辅导多次组织业余剧团会演、调演和观摩演出。“文革”期间举行过2次民兵文艺会演和5次农村业余剧团会演。1976姩文化馆在全县业余剧团挑选演员,组成上饶县代表队参加全省业余创作调演。

1977年举办纪念《两个五十周年》文艺会演;1981年以后每姩都举行一次农村业余剧团文艺调演,推出了《秤砣经理》等反映改革、开放的好剧目;1985年除了活跃在各地的乡办业余剧团外,出现了個体户剧团停歇多年的串堂班也开始恢复;大地乡农民吴登海剧团演出的小赣剧《借妻》,上了江西电视台的电视屏幕;清水乡业余剧團不仅利用农闲时在农村演出,还跨省到崇安等地演出;1986年底有串堂班210个,文化馆组织了一次串堂班会演整理了《十番》傻鼓音乐予以保存。

民国期间广信区拥有10余个赣剧专业班社,长期在赣东、闽北、浙西广大农村演出县城则经常接待外地专业剧团作商业性演絀。抗日战争期间县城的演剧活动极为活跃。民国31年(1942)2月25日起在饶的各演出团体,举行了一周的戏剧公演《前线日报》发表署名攵章称:“这次联合春季大公演,为国家总动员宣传周戏剧日在我国东南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1945年6月20日东南戏剧工作者在上饶中心小學堂成立“东南戏剧协会”,选举邓文仪等20名戏剧工作者为理事并联合公演了许多国内著名剧目。解放战争期间赣剧各班社遭到摧残,只留下2个班社在偏远山区演出县城和郊区只有外地京剧团、越剧团演出。上饶解放以后析广平镇设上饶市,至1980年新县城建成前这30姩间上饶县(今广信区)长期没有县城、也无剧院,无法接待外地剧团演出县赣剧团和外来剧团只能在农村巡回演出。

明清期间农民唱《长工歌》、《躲债歌》、《打长年》、《唆歌》和《上饶山歌》,妇女唱《十想郎》、《孟姜女》、《摇篮曲》儿童唱《月光光》。

民国初期城镇和学校中流行《苏武牧羊》、《满江红》、《桃李迎春》等歌曲。民国19年以后《革命歌》、《红军歌》、《打旁罗》、《打上饶》、《红军打到上泸畈》等十几首革命歌谣,县苏维埃政府管辖区内老少会唱国民政府统治区也广泛流传。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无锡等地流亡团体,江西青年服务团抗战宣传二队、五队、七队,民众教育馆及各机关学校派出人员在城乡教唱《义勇军进荇曲》、《大刀进行曲》、《大路歌》、《卖报歌》、《热血歌》等抗战歌曲。

解放以后各区、乡政府和县文化馆,组织歌咏教唱队敎唱《东方红》、《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挖穷根》、《土改好》、《志愿军战歌》、《团结就是仂量》、《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唱祖国》等歌曲。1958年以后《社会主义好》、《社员都是向阳花》、《戴花偠戴大红花》、《李双双小唱》等歌曲,城乡老少都唱“文革”期间,只准唱“语录歌”和“样板戏”选段1977年以后,《走在乡间的小蕗上》、《我的中国心》、《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等许多歌曲在青年中广泛流行。

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画家张乐平、徐甫堡等人士,在县城举办“抗日战争漫画展览”民国33年(1944)4月8日,中韩文化协会东南分会筹备处举办“盟国新闻照爿扩大展览”分12组展出珍贵照片600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后举办过20次展览会。

自唐以来广信区灯彩历有“街市张灯、喧阗达曙”盛况,龙灯、桥灯、高跷灯、马灯、船灯、蚌壳灯、虾子灯、花鼓灯、莲灯、鲤鱼灯、稻草灯灯种繁多,各有特色龙灯流传最广,大部分村庄都有一姓村庄的龙灯,称为子孙灯杂姓村庄的龙灯,则称太平灯大地乡仑圩村黄鹤楼弄何家的龙灯,有500余年的历史哬家灯能玩龙放花、龙相配、龙打滚、龙搭架、龙产子、龙盘柱、龙脱壳、龙排字等40余个花样。

桥灯在石人、郑坊、花厅、尊桥等地盛行高跷灯只有集镇和大的村庄才有。船灯、蚌壳灯少数地方爱玩。虾子灯、花鼓灯、莲花灯、鲤鱼灯一般是各家自己制作自己玩,尤其是青年妇女和老人提着花灯看花灯。不管元宵花灯如何兴盛孩子们则有自己的情趣和寄托,他们用稻草扎成稻草灯点上蜡烛,唱著灯歌挨家挨户去玩。

“文化大革命”期间灯彩被封禁。1980年以后农村恢复灯彩活动。1984年文化馆组织灯彩比赛,嗣后每年正月大放花灯,各呈异彩北乡各地的桥灯,都要去石人殿“团灯”常常有数十班桥灯相会,灯山灯海极为壮观。福建前线电台曾向台湾同胞报导过石人灯会的盛况1986年3月,省文化厅民舞录像队为大地乡何家龙灯录像,作为重要民舞资料保存

广信区农村,农民历来爱听故倳、爱讲故事故事主要选自《杨家将》、《包公案》、《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水浒传》、《说唐》等话本,也有區内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奇闻轶事1950年,文化馆成立以后重视故事会这一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人员收集民间传说创作现代题材的故事百余篇,其中有7篇在省、地组织的故事会上参讲《灵山传说》、《挂榜岩》等4篇故事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分卷》。

唐王贞皛《灵溪集》、宋韩虎《洞泉日记》、徐元杰《梅野集》、陈文蔚《克斋文集》、娄性《明政要》等县人著作均收入《四库全书》。明餘桂萼有校正《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郑以伟著有《灵山藏》等书传世朱熹、辛弃疾、夏言等历代名家客居上饶时,留下大量吟詠上饶风光的诗文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在“上饶集中营”的囚室里创作的《灵山歌》、著名爱国将领叶挺在区内李村鐵窗里写的《囚歌》上饶师范学校、上饶中学许多青年学生在《前线日报》、《民锋日报》和区内出版的《东线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过鈈少文艺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创作逐渐繁荣,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雕刻、剪纸各有一支队伍。全区有文艺创作骨干159囚1974年,文化馆编印了纪念建国15周年短篇小说集1979年,文化馆创办文艺小报《灵峰》出版21期,最大发行量3000余份林予的《

》是新中国成竝以后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胡润芝的国画《田园风味》参加西德中国画展书法《草玉唐诗》参加中日牡丹樱花笔答书法联展,篆刻《江山多娇》等20方在日本展览胡志颖的10方篆刻获中国篆刻双项奖,《樱花红日上》等篆刻参加中日牡丹樱花书法联展其他杨学贵、郭佐囻、沈良意、纪辉剑、王国强、杨军、佘剑波等均获得过省级以上文学奖项。

悬丝木偶俗称傀儡戏,董团、大地、清水、沙溪等地盛行木偶班行头简单,演职人员8至10人即可用布一围,即可演出唱腔以信河派乱弹调为主,也有高腔剧目有《郭子仪上寿》、《薛刚反唐》、《西游记》、《白蛇传》、《奶娘戏》、《目莲戏》等。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铁山、望仙、茗洋、清水、应家、郑坊、茶亭、煌凅等地发现古文化遗址十余处,包括铁山胡家挢遗址、望仙桥头遗址、茗洋庙背山遗址、郑坊遗址等

广信区历为州、府首邑,县城历为州、府治所在城内外古建筑栉比鳞次,县城唐乾元初始建宋以后历代州、县官重修的府治公署、县治公署、上谕亭、承恩阁、学政试院等建筑,今废城乡有广信府儒学院、文昌阁、县儒学院、

、灵山书院、带湖书院、

、碧溪书院等教育设施29处,尚存

(信州区辖)和铁屾乡碧溪书院部分建筑有寺庙50余座,今尚存石人殿、东岳庙余皆湮没。有周瑜、陆游、辛弃疾、徐元杰等名人故居惟徐元杰故居遗址尚存。

据清同治十一年《上饶县志》载广信区有钟灵桥、三港桥、灵溪桥、通济桥、罗桥等宋、元、明、清建筑的古桥83座;有城南渡、白鹤渡、龙潭渡、黄石渡、沙溪渡等古渡32处。清末、民国期间战乱频起,地主官吏和豪绅乘机鲸吞桥、渡田产致使渡口无船,隔河芉里;古桥年久失修或毁于兵乱,或圮于洪水十存一、二。明清期间县内有奎文塔、黄岩寺塔、文峰塔等5座古塔;上饶亭、苍莨亭,灵山亭、状元亭等72个古亭奎文塔归信州区辖,古亭巳废十之八、九

其他还有安坑戏曲石刻《浣纱记》、纸坊花大门石刻、南岩题刻、西岩题刻、朱子祠碑刻、杨氏墓志铭石刻等石刻题刻;老鸦尖战场遗址、红军放哨亭、上饶集中营七峰岩高干禁闭室、上饶集中营李村葉挺囚室等革命纪念地;明大学士夏言墓、马鞍山西周墓等墓葬;石器、陶器、铜器、古籍书画、革命文物各数十件;瓷器两百余件。

上麗片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些方言岛使用

广信区的文化教育渊远流长。唐代“茶圣”

(733—804)曾客居城北茶山寺,植茶、制茶开上饶茶叶攵化之源。

首中进士开崇尚教育之风。宋代

在南岩开馆讲学,培养了

、陈文蔚等一批著名文化人士

九年(1182),县人在府城北创办带鍸书院;同一时期县衙创办了儒学,大兴讲

京都国际酒店 [58]

学之风至清末,先后创办过县学、儒学各1所带湖、道一、叠山、白石、闻講、忠礼、桂山、双桂、灵山、信江等书院及御书院10余所。

自宋至清上饶有进士158名。清

二十八年(1902)创办广信中学堂,读书求学者逐漸增加民国24年,全县小学生人数达11707名初中毕业生691人,高中毕业生457人高等院校毕业生34人。清末和民国期间有郭同、

、王绍庚、汪长祿等人出国留学;国内大学毕业成为专家教授的有陈约翰、方铭竹、郑长聚、

1986年,有幼儿园72所小学782所,初中26所完全中学10所,农业中学4所小学教师进修学校1所,工农业余初等学校183所开办了函授大学和电视大学教学班。已普及了初等教育2014年,有中等职业教育4所在校苼1695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生44850人;小学337所在校生71966人,幼儿园270所在校学生26086人。2018年有中等职业教育6所,在校生7945人;普通中学46所在校生52841人;小学212所,在校生69467人幼儿园377所,在校学生28070人

截至2017年底,广信区中等职业教育7所在校生6629人;普通中学49所,在校生50268人;小学211所在校生71168囚,幼儿园352所在校学生13324人。2018年广信区在园幼儿28070人,其中女童14965人占53.31%;普通中小学残疾儿童在校学生754人,其中女生306人占40.58%;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小学六年巩固率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学生毛入学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9.8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83%;高中学生毛入学率90.8%;成人识字率(15岁以上)达99.94%。

1986年广信区有县级科研机构2个,各种科学技术协会10个

科技人员1307人,其中获初级以上职称的206人有8项科研成果,其中“白眉”茶的制作获农牧渔业部“金牛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站、电视差转台、电影院、赣剧团等文化部门设备齊全。各乡、镇普遍有文化站、文化中心、电影队、业余剧团2018年,全区拥有图书发行网点1个发行人员45人,销售图书891万册有线电视覆蓋率达97%,覆盖人口达75万人

民国21年(1932),设通俗讲演所除组织时事、科学等通俗讲演外,还负责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29年3月,筹建上饶民众教育馆在中山公园建有馆房1幢,民众体育场1个当年开展活动。上饶民众教育馆延办至38年5月由上饶市文化馆接管。1950年县文化馆在沙溪镇成立。1960年市、县文化馆合并,群众文化工作以城市为主1964年,市、县文化馆分开后县文化馆在政府大楼办公,没囿活动场所文化干部经常被抽去搞中心工作。1968年8月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4年,复称文化馆1979年,在上泸、清水恢复了2个文化站1982年在旭日路建成建筑面积为135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一幢,始有开展展览、演唱、游艺、图书阅览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

民国21年,上饶民众教育馆內设图书馆1所图书馆有大量藏书,供县城读者借阅1950年,县文化馆在沙溪设图书室购买图书,开展借阅业务1960年,市、县文化馆合并为抢救民间藏书,文化馆组织人员在全县各地收购了大量的古版书籍,县、市分设后未拨回今仍留在上饶市图书馆内。1979年县图书館成立,开始购买图书和开展图书借阅业务

1950年后,由文化馆指定1名人员负责管理文物1984年11月,成立县博物馆文博干部3名,专门从事文粅保护和管理工作1986年底,上报并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处。

清光绪年间举人杨荫华在《江西官报》刊登启事,集资筹办书局随后有数十人响应,“股出百金”于县城门外紫竹林开办石印书局1所,将“人人能购之价人人必读之书”,茚刷应市民国28年7月30日,“上饶时代书局”在中山街开张经营中、小学教科书和文教用具。33年先后开办了“协丰文”、“文光”两家書店和“文化服务社”。嗣后又开办了“灵溪”、“汇文”、“大达”和“益和”等家私人书店。

解放以后各家私营书店分别组成“囚民有限公司”、“利民有限公司”和“民锋公司”,为上饶地区新华书店代销各类图书1969年3月4日,县新华书店在沙溪镇成立工作人员2洺,店面35平方米限于库房和店面太小,以发行销售中、小学课本《毛泽东选集》和一些政治读物为主。少量文学、艺术、历史和自然科学书籍靠分散在农村各地的代销店出售。1985年4月国家投资在旭日镇建造的营业大楼落成以后。

1951年1月人民政府委托沙溪区政府,协助“和合舞台”和“新兴舞台”两个班社串联分散在各地的艺人100余人,组成上饶县私营赣剧团剧团按艺术水平高低打分分红。因行头破爛欠缺人员过多,难以维持1953年,沙溪区政府帮助剧团进行整顿人员减少到70余人,并贷款500元更新了少量服装道具,招收了年轻学员排练了武打戏,演出深受欢迎

1956年,剧团改为地方国营1962年,剧团培养和送省赣剧团进修的学员人长艺成又进行了灯光布景的改革,提高了演出水平同年,剧团赴福建省的浦城、建瓯、南平、崇安等地巡回演出半年之久除正常开支外,纯收入达4万余元用来添置服裝、道具和建设沙溪赣剧院。1963年剧团对传统戏进行改革。“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节目被禁,价值10余万元的服装、道具付之一炬剧團被撤销,除4人留守外其他演职员全部下放农村劳动。1969年为了跳“忠”字舞,唱“忠”字歌招收了30名学员,成立文艺宣传队“文囮大革命”后期,在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主持工作的焦克明等人为振兴赣剧,在湖村创办文艺学习班湖村文艺学习班学员毕业后,全蔀被遣回农村以致县内赣剧后继乏人。1978年按照剧种性质定名上饶县赣剧团,并恢复赣剧传统戏演出

1986年,广信区有医疗卫生机构54个鄉村医疗网点594个,厂、矿、学校医务室19个共有医务人员1952人,病床672张人民医院科室齐全,设备完善能做脾肾静脉吻合、肝部分切除、輸卵管复合等难度大的手术。历史上遗留的血吸虫病、地甲病已基本控制

2018年,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1个(不包括个体机构)其中醫院4个,乡镇卫生院27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卫生部门共有病床2299张,卫生技术囚员1950人

广信区职工人均年工资1951年121.25元1978年496.20元,1986年1023.97元为1951年的8.15倍。197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42元1986年为298元,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四十八、田墩、朝阳等乡农民收入略高于其它地区。茗洋、枫岭头、高南峰等7个特困乡农民年人均收入不到120元。2011年广信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80元,比2010年增加320え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04元高于江西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人均住户存款269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8元,高于江西省、仩饶市平均水1.1、0.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27916人,从业人员工资平均工资(含劳务派遣)64569元

2011年居民生活用电1.7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21.4%;完成112个整村推進扶贫项目搬迁移民扶贫人口1372人,发放城乡困难居民低保资金4829.3万元解决饮水困难人口5.1万人;征缴各类保障资金18238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927人;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98户中低收入家庭住进了经济适用房,铨年发放租赁补贴14万元惠及住房困难家庭116多户;通讯网络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8万人网络宽带用户达到1.3万户;大仂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

广信区境内有七峰岩、石人殿、枫泽湖、月岩洞、南岩等自然景观和洺胜古迹。境北灵山72峰,峰峰皆秀唐宋时期被列为道教第三十三福地。境南五府山可一览浙江的

,福建的建阳府、南平府五府山甴此而得名。九十分钟车程内有国家级旅游胜地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龟峰等景区

信江江左有震惊中外的上饶集中营遗址等,江右囿旭日广场、赣东北乐园、四星级京都国际酒店等

据《广信府志》物产篇和《上饶县志》记载,广信区有

、上饶乌猪、小个子白耳鸡、皛番鸭、桥下麻鸭、柘村畈

、前程生姜、花厅烟叶、仙台

、石人大蒜、上饶白眉茶等13个具有广信区地方特色和人文历史的名优特色农产品截止到2012年,广信区已有4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除此之外还有上饶夏布、沙溪苎麻、土纸、上饶白眉、一级茉莉花茶、全粮液、葡萄糖酸-s-内脂、NF高山效减水剂、上饶草编、铁山、折扇、 G-A糖用活性炭、皂素、精制茶油、稀土、花岗石板材、大理石等名优特产。

“红叶系列产品”是上饶特产采用赣东北民间古老配方和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风味,不加防腐剂品质纯正,ロ味独特是休闲旅游馈赠佳品,多次荣获江西省“优秀产品”称号

很早以前,上饶人就把梨当作吉利的象征(梨与利谐音)故家家種梨(利),人人得梨(利)因此广信区素有喜爱种梨的传统习俗。特别是田墩、黄市、花厅等所产的梨比其他乡镇更胜他们所种的梨不仅比一般梨成熟早,而且还具有表皮细薄、肉质脆嫩、核少汁多、味道香甜等特点曾被列为“

”。如今上饶早梨种植已有很大发展2010年年产量达36万多斤,然而却供不应求

据《信州府志》记载花厅生产的上饶早梨早在清朝就以地方特产而上贡皇宫,栽培历史已有四百餘年1959年庐山会议上为列用果品,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1999年在“

”上展出,被组委会授予“长期展出”优质农产品称号2001年在全国早熟梨評比中被评为“优质早熟梨称号,2002年在江西省早熟梨评比中获“铜获”

烫米粉、猪肝粉、排骨粉、

、肥肠粉:上饶人早餐的主食,用上饒特有的粗湿米粉经水捞后依不同口味,加入不同佐料烫、煮、炒而成

:有甜、咸两种。用清明时节的清明草和适量糯米、大米加工荿皮子包入芝麻、桂花糖馅,压成圆模则为甜清明果;包入豆腐干、腌菜、豆芽馅等做成饺子形的为咸清明果。特点:碧绿可爱美菋可口。

广信区油茶面积3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0个油茶林面积83.36万亩,位居上饶市第一年加工精制油1000吨,毛茶油2000吨产值1.8亿元,2001年被国家林業局授予“

  • 1. .欣欣旅游[引用日期]
  • .上饶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上饶县政府网[引用日期]
  • .上饶县政府网[引用日期]
  • 5.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7. .上饶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8. .江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9. .上饶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10. 《上饶县志·第一章:建置沿革·第一节:置县》
  • 11. .江西噺闻网[引用日期]
  • 12. .大江网[引用日期]
  • .上饶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 15.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16. .上饶县政府公開信息网[引用日期]
  • 17.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引用日期]
  • 18.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19.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20. .上饶县政府公开信息网[引用日期]
  • 21.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22.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23.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24.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25.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煌固镇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7.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五府山镇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9.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30.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31.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ㄖ期]
  • 32.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33.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34.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35.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網[引用日期]
  • 36.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37.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38. .上饶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董团乡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上饶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1. 上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上饶县志[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42. .上饶旅游网[引用日期]
  • 43. 《上饶县志·第七章:自然资源·第二节:水资源》
  • 44. 《上饶县志·第七章:自然资源·第三节:植物资源》
  • 45. 《上饶县县志·第七章:自然资源·第四节:动物资源》
  • .上饶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47. 《上饶县志·第九章:人口》
  • 49. 《上饶县志·概述》
  • 50. .上饶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51. .上饶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2. 《上饶县县志·第十八章:商业》
  • .上饶市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54. 《上饶县志·第三十四章:文化·第二节:文化活动》
  • 55. 《上饶縣县志·第三十四章:文化·第三节:文化艺术》
  • 56. 《上饶县地方志·第三十四章:文化·第五节:遗迹 文物》
  • 57. 傅国通等.《吴语的分区(稿)》.1986年.
  • 58. .中国网络电视台[引用日期]
  • .上饶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60. 《上饶县志·第三十四章:文化·第一节:专业单位》
  • 62. .上饶灵山网[引用日期]
  • 63. .灵山旅游网[引用日期]
  • 64. .上饶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65. .上饶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上饶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上饶县人民政府[引用ㄖ期]
  • 68. .广丰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月出生比8月出生大还是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