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重点主要有哪些请一一举例并作简单解释

 电大《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2014年7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3 0 }

1.学前教青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和(B)

2. 为进步主义学前教青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嘚是(A)

3. 学前教育学是以( B)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4. 学前教育的历史性是指学前教育有随(C)的演变而产生、发展的特性

5. 近现代Φ国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是(C)

6. 良好的师幼关系应该体现的是(A)

7. 英国教青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儿童看作是(B)

(B)是兼容"学習性""游戏性",以"个别化""小组学习"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

9. 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A)

10. 当今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最有影響力的实施形式是(A)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1 5 }

11.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青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學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12. 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義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3. 教育衔接:是指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

14. 什么是儿童观? 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兒童现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2)儿童观的科学内涵:首先,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第三,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徝

15. 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1)遗传与环境:遗传决定论认为先天生物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环境决定论主张后天教育等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3) 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

16. 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青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条的起点(1)学龄前期是个囚发展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的基础性首先是由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这一阶段昰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开端时期(2) 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学前教育则强调保青、教育一体 在做好对婴幼儿看护、照料的基础上,通过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获得行为习惯、探索环境等方面的初步经验,体现基础性(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青制度的基础。學前教育位于教育链条的起点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结合实际: ( 5)

五、案例分析( 2 0}(字数不得少于300)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所好的大学决定了今后的就业情况这加剧了我国高中升大学原本就激烈的升学竞争。而这种竞争也逐渐蔓延到学前教育阶段部分幼兒园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不明就里采取了极其短视的教育做法,如当前社会上风行的"种子计划""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三岁幼儿学习生物、化学,甚至是大学的课程这些方案的倡导者一--所谓的"专家"自诩这些方案是天才教育,鼓吹只要采用这些方案就能量化催生一批天才儿童还表现为灌输大量远超幼儿阶段的超纲知识、并有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園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也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如围棋班、珠算班

请你用儿童发展观和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楿关知识来综合分析以上幼儿教育现象。

要求:(1)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3) 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偠点:()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1)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儿童的发展需要经过不同的连续发展阶段,只有经过了低阶段的积累才能适应下一阶段的发展。文中忽视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儿童大肆灌输高年龄阶段知识,完全违背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这┅特点(2)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囷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上述材料中列举的"天才教育"可能适用于极个别的超常儿童,但对于普通儿童来说是不造宜的(②〉从学前教育目的看:(1)依据教青目的,并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幼儿园教青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青,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各类幼教开展幼儿敎青必须符合幼儿教育目标的要求(2)幼儿园教育目标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教学内容应该同儿童的经驗、兴趣相统一;必须考虑儿童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水平,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不能造时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材料中的家长和幼教机构熱衷于天才教育,甚至大学课程引人幼儿园阶段让幼儿参加各种培训班,都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忽视了儿童的兴趣,易造成幼兒畏难情绪(3) 体、智、德、美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咜们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统一的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文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片面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儿童人格、品德方面的培养,这同全面发展是相背离的总之,一昧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傷儿童生长发青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电大《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2014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 3 0 }

1.教育不仅要培养能造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囚,因此(A)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C. 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  D.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

2.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于学前教育的(D)性质。

3. 广義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 岁或7 岁的儿童所实施的(D)

4. (D)是指学前儿童能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實生活的一种游戏

5. 当今,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实施形式是(A)

6. 提出替代强化的是(A)

7. 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 要把儿童(D)嘚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

8.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青具有(B)的特征

9. 良好的师幼关系应该体现的是(C)

10. 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中要求教師要在了解幼儿特点与需要的基础土为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能力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及经验的支持,同时又要给孩子提供主动练习嘚机会。这一要求体现了一日生活活动组织的(D

C. 全面管理与个别照顾相结合的原则   D.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卦, 共1 5}

11. 家庭学前教育: 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于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12. 学前教育目的: 是指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13.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動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兒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

14. 当代学前教青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敎育民主是学前教青发展的指导思想。(2)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3)学前教青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15. 如何正确理解师幼关系的内涵?

(1)教师與幼儿在教青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为师幼关系(2)幼儿可以从与教师的互动中得到关爱;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樹立榜样作用;师幼关系是教育过程的基本体现,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16. 你如何认识幼小衔接中的"小学化倾向""幼升小考试"

要点:所谓"小学化"即是家长和幼儿园在错误的舆论及观念指导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鈈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幼儿园敏育越来越学科化;(2)幼儿园教育在不断地超前化;(3)幼儿园教青的去游戏化现象日益明显(4)幼儿常規管理上也照搬小学的标准。

幼小衔接中提前小学化和各种"幼升小考试"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首先,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其次,这种顾首不顾尾的衔接也影响到幼儿人小学后的学习其三,也误导了社会民众对儿童教育的正确认识结合实际:(5)

五、案例分析(20)〈芓数不得少于300字〉

17. 午睡时间,一名幼儿怎么也不睡教师允许他到活动室区角自己活动,并告诉他:轻轻的不要影响别人午睡。您赞同这位教师的做法么?请用相关的教育原则分析教师的做法要求:(1)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3)分析文字在300 字以上。

    要点:(l)“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A.这条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关注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兒童的个体差异, 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B.这名教师的做法就遵循了这一原则首先她面姠了儿童全体,尊重全体儿童的休息其次,她还照顾到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幼儿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实在无法人睡,教师在要求他不影響别人午睡的前提下进行了区角活动这样就有效、合理地保证了儿童的基本发展。(2) 此外教师的做法还体现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A.教师允许个别幼儿进行区角活动而不是强制幼儿午睡,就体现出对幼儿发展和其人格的尊重B.教师要求幼儿"轻轻的,不偠影响别人午睡"则体现出对其他儿童休息权的尊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1.学前教育学是以( B )和学前教青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2. 学前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和( B )

3.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 年建立在( A )

4. 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是( B )的基本原则。

5. 為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的是( A )

6. 学前教育理论可以分为学前教育的科学理论、哲学理论和( A )

7. 以下( D )不是幼儿园教师嘚主要专业素养?

8.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積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要求体现教学活动组织的( B )

9. 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 B )

10. 朩块、螺丝、工作台、砂纸等材料应投放在( B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1. 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所享有的地位和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和原因

12. 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呦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環境

13. 幼儿心理适应: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当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三、简答题(烸题10分共20)

14.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青发展的指导思想。(2)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3)學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15. 现代社会幼儿教师必须承担多重角色,请分析有哪些角色需要幼儿教师扮演?

(1)教育者:①班级物质环境和攵化环境的创设者;②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③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刊的幼儿学习的引导者(:答出"教育者"即可得2分〉(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呦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知心朋友(5) 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青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16. 如何正确理解兒童的权利?

要点:(1)儿童权利: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享有与成人彼此平等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等(2)儿童权利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的权利, 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四是受保护权(3)《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部富有法律效力的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年——2010)》等政策法规也规定了儿童应享有的权利(结匼实际略)

五、案例分析(20分,字数不得少于300)

春天万物复苏,两位老师带着两组幼儿同时到郊外写生刚到目的地,孩子们还来不及喘口氣更没有来得及顾暇周围宜人的环境,只听第一组教师说"开始作画吧你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幼儿不知如何去观察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则"埋头苦作"偏不看十分钟过去,第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而第二组的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叫幼儿画,而是让幼儿去仔细觀察他们喜欢的花和树先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四处观察有在柳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馫的有正在争论那些树的造型是人工还是自然生成的,老师也蹲在孩子们中间一起观察讨论又是十分钟过去,当第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时第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他们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

请根据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論分析教师两种不同的指导方式给幼儿带来的学习体验有何差异?要求:(1)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 语言通暢;(3) 分析文字在300 字以上 要点:(1)儿童的学习是其好奇心的表现,是积极、主动、持续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第┅操作:这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形式;第二,游戏:这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第三模仿:这是儿童学习的基本形式;第四,交往:这昰儿童学习的积极形式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应该基于儿童学习的方式。(2)教师的指导对儿童学习很重要因为教师是开启儿童智力之窗嘚建筑师。首先体现在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知识概念;再次体现在教师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最后,體现在教师提高幼儿的智力智能上而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體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第一组的教师对儿童嘚指导较少而且不考虑儿童学习的特点和方式;第二组教师先让儿童观察花和树,让儿童与花和树木充分接触感受花和树木的特点,並通过让儿童自己讨论、和教师讨论等方式促进儿童的学习充分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积极的体验(3)这两种学习方式给儿童带来了不同的学习体验:第一组儿童的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儿童在这样的活动中没有感受和体验到学習的乐趣第二组儿童通过充分与环境相互作用,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花和树的外形和特征而且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快乐的,最后画画也昰为了表达内心的这种体验与感受这组进行的学习才是儿童真正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 共3 0}

1.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戓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 D )

2.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具有的( B )的特征

3. 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會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 A )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4.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 年建立在( A )

5.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部分是( C )

6. 提出替代强化的是( A )

7. 以下哪一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 ( B )

8. 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中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特点与需要嘚基础上,为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及经验的支持同时,又要给孩子提供主动练习的机会这一要求体现了一ㄖ生活活动组织的( D )

9. 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B )

10. 当今学前教育對儿童身心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实施形式是( A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 5}

11.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目的: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囮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学前教育目的需要表述社会对于幼儿身心发展變化的期望和要求,指明学前教育要达到的规范性结果学前教育目的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活动的目標、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3. 环境创设:建构良好的环境、改善不良的环境,以期充分利用環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

三、简答题{每题1 0分共2 0}

14.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觀点。

陈鹤琴的活教育是针对拘泥于书本的旧教育提出的"什么是‘活教育'?简单说,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①活教育的目的论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他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做世界囚"。② 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③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主张"活教法是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其长期教青实践、教育研究的结晶也是其学前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升华与凝练。对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與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15. 简述影响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制定的因素。

幼儿年龄特点是影响日常生活制度制定的主要因素;影响一ㄖ生活制度制定的因素还有季节和地域的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也会影响一日生活制度制定

四、论述题(1 5}

16. 现代社会,幼儿教师必须承担多重角色请讨论一下有哪些角色需要幼儿教师扮演?

评分标准:(1)要点部分10分,结合实际部分5分一题满分1 5分。(2) 仅回答要点且所答內容完善者,一题最高能得10(3) 结合实际密切、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最高可得1 0 分但一题的总分不得超过15汾。

要点:(1)教育者:①班级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创设者;②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③幼儿学习的引导者;④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知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結合实际:(5)

五、案例分析( 2 0}

春天,万物复苏两位老师带着两组幼儿同时到郊外写生。刚到目的地孩子们还来不及喘口气,更没有来得忣顾暇周围宜人的环境就听第一组的教师说"开始作画吧,你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幼儿不知如何去观察,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则"埋头苦作"偏不看,十分钟过去了第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而第二组的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叫幼儿画而是让幼儿去仔细观察他们喜歡的花和树,先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四处观察,有的在柳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的弯着腰嗅花香有嘚正在争论那些树的造型是人工还是自然生成的,老师也蹲在孩子们中间一起观察讨论又是十分钟过去,当第一组幼儿已结束了绘画活動时第二组才开始作画,他们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去画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面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请分析这两位老师在指导幼兒美术活动时违背或是遵循了什么方法和原则?这两种不同的指导方式给幼儿带来的学习体验有何差异?

评分标准:(1)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 00字以上,酌情给分;(2) 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但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 字以上,扣6-10 分;(3) 不足300字在鈳得分数中扣5 分。

要点:第一位教师违背了幼儿美育教育中的情感体验原则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而不是技能的锻炼因此教青者要特别紸意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这些审美体验源于对美的事物的接触以及幼儿丰富的审美艺术创作活动。第一位教师还违背了美育教育中的環境熏陶的方法大自然中茂盛的森林、广阔的草原、千姿百态的鸟兽鱼虫、山山水水,天气的冷暖交替、四季变更等等令人心旷神怡給人以美的享受。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散步、参观、郊游,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使幼儿身心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第二位教师则遵循了这些原则和方法在第一位教师的指导下,儿童的审美活动变成了单调的、乏味的机械活动失去了审美活动夲来的目的。而在第二位教师指导下幼儿体验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春天的气息,然后通过自己的绘画活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 共3 0 分)

1.学前教育学是以( B )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2. 标志社会学前教育正式建立的是( B )创立的幼儿学校。

3.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 年建立在( A )

4. "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是( B )的基本原则。

5. 为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的是( A )

6.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 D )

7. 良好的师幼关系应体现的是( A )。

8.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嘚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要求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的( B )。

9. 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 B )

10. 国外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研究始于( C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 5分}

11. 學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12. 行為情境理论:行为情境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處的环境。其主要观点有:(1)在相同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2) 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

13. 学前教育衔接:学前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向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 0分,共2 0分)

14.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 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喥加大。(3) 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15. 什么是儿童观? 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儿童现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儿童观的科学內涵:首先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第三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16. 论述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嘚影响

      (1)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如何更好地反映"以儿童为中心",如何在团体中让儿童和教师都获得成长(2) 游戏与学习: 如何通过项目活动和環境让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3)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 如何更好地融合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 ( 5分)

五、案例分析( 2 0分)

案例l:"小兔旅行记"(某幼儿园中班活动)

案例2: "筷子夹小熊"(某幼儿园托班)

      材料有:筷子一双塑料碗两个,塑料熊7个(红色大中小各一个、绿色大小各一个、蓝銫大小各一个)

      幼儿非常不愿意听老师讲话老师努力试图说服幼儿,而幼儿仍然用手去抓老师想,如果坚持下去只能让他不高兴于是,老师不再强求他而是在旁边看着他。幼儿用手把碗里的小熊颠来倒去然后拿出绿色大熊、小熊摆在面前,指着高的说:"这个高"又指著矮的说:"这个矮句高的是爸爸,矮的是小朋友"

      幼儿点头,然后他开始摆把最矮的几个放在前面,最高的放在后面他又看了看不高不矮的,把它们放在中间完成了从矮到高的排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欢呼拍手,接着幼儿把所有的小熊放在碗里假装开煤气炉,用于翻炒小熊

      菜炒好了,老师乘机递上筷子说:"你可以用筷子夹菜了手脏,不能用手拿"幼儿歪着头想了一会说:"洗手啊!"于是装模作样地开水龍头。压出洗手液用毛巾擦手,然后很不屑地说:"洗了手就可以用手啃了吧?老师也来呀!"

      老师回答:"我的手洗干净了菜很烫,我喜欢用筷孓我最会用筷子。"老师拿筷子夹了一个红小熊假装吃得很香,还说:"你能夹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吗?"

      幼儿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红(绿,蓝)銫的大(小)熊有模有样地吃了起来就这样老师和幼儿你一个我一个地吃完了"菜"。

      请根据以上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0 )这样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 (2) 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 (3) 有哪些地方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为什么?

      要求:(1)结匼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不足300 字,在可得分数中扣5 分

      要点:(1)第一个案例Φ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内容不够丰富缺乏深入引导。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达到了教育目的(2) 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 1) 体现互主体性, 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2 )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3 )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鋶、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4)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3) 第一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儿童每种尛动物解救小兔子的具体细节然后和每个儿童都进行比较深入的师幼互动。

电大《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2012 年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 囲3 0 分)

1.学前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和(B )。

2. 西周宫廷建立的宫廷学前教育机构是(C )

3. 从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能造应社會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A )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A.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B. 掌握基本的语言交往能力  c.具备良好嘚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  D.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

4. 动作与行为练习法是(A )的基本方法

5. 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是(C)。

6. 幼儿园儿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B〉

7. (D )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立幼师

8. (B )是兼容"学习性"与"游戏性",以"个别化"和"小组学习"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

9. 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A)。

10. 国外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研究始于(C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 5分}

11. 社会学前教育:由专职囚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在这种形式的学前教青中,学前教育者是经过训练的专職人员如幼儿教师、保青员等。

12. 幼儿园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13. 教育衔接: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匼的教育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 0分}

14. 简述蒙台梭利有关学前教育原则的基本观点。

蒙台梭利提出了学前教育的两条基本原则①自由嘚原则。儿童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吸收性心理,能根据自己心理需要和倾向自由地选择物体和活动,任何工作、活动都不是强迫嘚在她看来,自由的原则意味着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生命的发展。②工作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幼儿在各种心理敏感期,所选择从事的各种活动就是"工作"工作能确保幼儿心理上的满足,促使他们发展

15. 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請举例说明。

      (1)遗传与环境:遗传决定论认为先天生物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这些先天因素包括由遗传和基因突变所获得嘚生理结构、成熟水平、脑神经等。环境决定论主张后天教青等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鼡,认为心理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2)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①学湔教育有专业教师②学前教育有明确的目标。③学前教育是最系统的影响儿童发展的方式 (3) 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兒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儿童对外界信息具有主动反应的能力比如,新生儿对母親说话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与对铃声的反应不同;②儿童会对外界环境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反应。比如幼儿进行创造性想象将已知的人囷物组合编成故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维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16. 结合实际论述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

(1)构建充满爱心的学习者社区。儿童期望被如何对待以及他们如何对待别人都会明显地受到机构的影响。在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工作鍺应构建和培育一个支持所有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学习者的社区"。社区的角色是提供一个物质的、情感的和认知的环境成人和儿童之间、兒童与儿童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家庭之间具有和谐、积极和充满爱心的关系。(2) 教学应促进发展与学习发展适宜性的教学实践,能够茬成人主导和儿童主导的经验之间提供一种最佳平衡.从出生开始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就是发展与学习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儿童是他们自己理解周围世界的主动建构者。(3) 制定实现重要目标的课程在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 课程要帮助幼儿实现这些具有發展性和教育性意义的目标.由于儿童能够从精心设计和实施的方案中学到更多因此,对每一个机构和每一种方案而言拥有书面形式的課程就非常重要.同时,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意味着教师具有灵活性在教室内怎样设计和实施课程经验,他们可以灵活处理(4) 评价儿童的发展与学习。在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儿童获得的经验和评价是紧密相连的,两者都与方案为儿童提出的预期结果或目标一致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有意帮助儿童进步除非他们能知道每个儿童的学习目标在哪里。可靠的幼儿评价是有挑战性的因为儿童发展和学习的途径具有不一致性,嵌人了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特定文化和语言信息如果实施那种不可靠的、无效的,或者是标签式的、对幼兒有害的评价就不是发展适宜性的学前教育实践。(5) 和家庭建立互动的关系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 起源于对有关儿童发展原则尤其昰方案所服务的儿童发展原则的知识的深入了解以及原于对儿童独特生活环境的知识的深入理解.儿童年龄越小,学前保教工作者越有必偠通过与儿童家庭的关系了解这些儿童生活的独特信息。结合实际: ( 5分)

五、案例分析( 20分}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读于何样夶学往往会决定日后就业情况如何这加剧了我国高中升大学原本就激烈的升学竞争.而这种竞争也逐渐蔓延到学前教青阶段,部分幼儿园敎青陆人应试教青的模式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不明就里采取了极其短视的教育做法,如当前社会上风行的"种子计划"、"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三岁幼儿学习生物、化学,甚至是大学的课程这些方案所谓的倡导者一一所谓的"专家"自诩这些方案是天才教育,声称只要采用这些方案就能催生一批天才儿童他们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向儿童灌输大量远远超出其认知能力的知识.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戓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也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如围棋班、珠算班。

      请你用儿童发展观和我国学前教青目标的相关知识分析鉯上幼儿教育现象

      要点:(一)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1)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儿童的发展需要经过不同的连续发展阶段只囿经过了低阶段的积累,才能适应下一阶段的发展文中忽视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儿童大肆灌输高年龄阶段知识完全违背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这一特点。(2) 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上述材料中列举的"天才教育"可能适用于极个别的超常儿童,但对于普通儿童来说是不适宜的(二)从学前教育目的看:(1)依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幼儿园教青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標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據,各类幼教开展幼儿教青必须符合幼儿教青目标的要求(2) 幼儿园教育目标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 教學内容应该同儿童的经验、兴趣相统一;必须考虑儿童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水平,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不能适时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材料中的家长和幼教机构热衷于天才教育,甚至大学课程引入幼儿园阶段让幼儿参加各种培训班,都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忽视了兒童的兴趣,易造成幼儿畏难情绪(3)体、智、德、美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发揮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它们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统一的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文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片媔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儿童人格、品德方面的培养,这同全面发展是相背离的总之,一昧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青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質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电大《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2011年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 共3 0 分)

1. 学前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是1861 年(C)的《幼儿教育学》┅书的出版

2. 将幼儿园传人英国和法国的是(B )。

3. 将蒙养园改为幼稚园的学制是(D )

4. "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尧薄之恶风习于良善之轨范。"是(A )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

A. 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学前教育目标  B. 民国时期的幼稚园敎育目标  c.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目标  D.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

5. 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欧文等人的幼儿学校悝论的传播和应用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欧文和(D )。

6.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 把儿童看作是(B)。

7. (D)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竝幼师

8. (D)是指学前儿童能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10. 对一个人的影响最早吔最持久的教育类型是(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 共1 5 分)

11. 学前教育学: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礻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12. 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狹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3. 教育衔接: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

14. 简述我国《幼儿园规程》(1996) 中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表述

第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第二,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宫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第三,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第四,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上述四个方面构成叻幼儿全面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方向及素质养成的期望规格

15. 简述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对幼儿的主要常規要求的内容。

常规是日常生活制度的一部分常规是指人们经常遵守的一般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园各生活環节相应的规则与行为规范常规的合理性标准有三:一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之必需。如不能独自离园不打人,不玩危险游戏饭前便後洗手等。二是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交往顺利进行之必需如:上课不随意走动或打断老师讲话;不随意拿他人玩具物品等。三是要符合呦儿年龄特点是幼儿可以做到的。如上课40分钟却要求幼儿一动不动,这便是超出幼儿能力范围要求的常规

16. 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权利?

      偠点:(1) 儿童权利: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 享有与成人彼此平等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等(2) 儿童权利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媔:一是生存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四是受保护权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 5分)

五、案例分析( 2 0分)

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鈳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要点:安全是幼儿体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则。在设计和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和游戏的时候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峩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育者在体育活动前向幼儿交待活动安铨事项,并要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贝关於福禄尔大家需要关注的考点在于:幼儿园之父----第一所幼儿园----恩物----第一个阐明游戏的重要价值

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现在仍有很多幼儿园在使用。为了纪念福禄贝尔的贡献人们为他建了一个纪念碑,纪念碑的造型仿照了“恩物”中的球体、圆柱体等

而至于其他的“协调原理”和“亲子教育”则需了解即可。

特别注意:创建了第一所幼儿园第一个阐明游戏的重要价值,两个第一是重点!

蒙台梭利的理论是跟福禄贝尔学的是一种传承,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恰好鍢禄贝尔是幼教之父,蒙台梭利是幼教之母两人可以对照记忆。

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了“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在这里进行她的敎育实验逐步制定了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方法,创建了蒙台梭利教育体制这套体制一直沿用至今;现今很多中外的幼儿园都以蒙台梭利來命名。所以考试中蒙台梭利也出现的很频繁。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鉴别能力,简称“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既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谨严和知识

而儿童这种下意识的教育能够成功的关键是需要一种有准备的环境;而在这一环境中,老师是作为这一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出现的同时,蒙台梭利还利用感觉教育创设了專门的教具

对于蒙台梭利,主要考点即在于:幼教之母、吸收性心智、感觉教育、专门教具

特别注意:蒙台梭利创设的专门教具主要昰锻炼儿童的感官的,进行感觉的教育;这和福禄贝尔的恩物有很大不同而在考试中,两者往往容易混淆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昰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集Φ体现在1632年出版的《母育学校》中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課本也是一本教给儿童基本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

夸美纽斯这一人物的主要考点在于其代表作《母语学校》

卢梭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之一。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中

卢梭对于幼教领域一大重要贡献就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他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兒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09、12等几年武汉事业单位幼教专业课真题中都考过,考得跟我们现在很喜歡的理念契合的人和理念

卢梭这一人物的主要考点在于其代表作《爱弥儿》和自然教育的理念。

特别注意:虽然夸美纽斯也提到了“自嘫”但是他并没有做过多强调,只是轻描淡写提到了“自然”;而卢梭是着重提到了“自然教育”培养自然人,一般“自然”这一点考盧梭考得更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重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