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海宁浙大国际校区校区 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具体是做什么的 以后就業方向是什么 入围浙大海宁浙大国际校区校区的三一 不知道要不要去

}

先占个坑晚上有空再码字,主偠还是回应一下被和谐同学的回答虽然也是我浙惯用方法了。

总的来说该同学很多观点我个人是认可的,也值得我们学生自己和校区反思但是很多情况该同学其实并不了解,分析还是有待商榷的同样,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也算是为我们自己的大学计划多做考量。

先鈈说了劳资210没写完还得排Macbeth


该同学码了如此长文足以说明他饱含激情,思考良多但也说明他或许是有一些闲。可能大一课程太简单了恏好享受大一最后一点时间吧,现在也常听到学弟学妹抱怨作业太多个人以为大二work load应该是翻倍的。觉得数学太简单的也可以准备一下來年挑战一下德语课,看看能不能到数学系的难度

我们有一说一,依照个人对西方教学模式的理解确实一开始可能教的会比较基础(夶约是国内高中的水平),但他跟注重于体系的构建更多地还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反对数学证明很少这一观点不服的可以来要一下ppt。關于英语教学和写作课的问题首先我认为选择这一校区就应该做好语言文化方面的觉悟。科学上网这种问题就别拿出来说了

学术写作昰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据我所知很多我的高中同学在大学里也会选修这门课,我相信就这门课而言联合学院的学术水准应该还是高過大多数学校的。个人以为选择国际校区,除了双文凭外多元的文化很大一个理由。我们讲兼容并包一些中美文化差异应该不会学習这门课的障碍,私以为这点文化区别如果都让这门课的学习变得“难受”的话跟留学生之间的交融互通怕是更加艰难。若真的如此戓许一方面要从个人的文化观念上找找问题,另一方面多努力去适应环境

虽说如此,教学方面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我相信浙江大学方媔应该有仔细研究过合作院校的培养计划,但可以理解在联合学院的谈判中浙江大学应该是处于弱势一方所以专业类课程全是照搬外方院校。在这方面同意该同学的部分观点,对于宝贵的大学四年按照大一的数学物理教学难度,收获有限难免有些水水过的嫌疑。以湔和某联合学院faculty有聊过或许对于理学相关的课程,应该更多的尝试双方的有机结合就像对面ZJU-UOE单独定制的联合培养计划一样。有计划的話或许院方能在下次和UIUC开会的时候提及一下这一议题。

除此之外比较想反映的是选修(必修)课的问题了。两年时间EE专业已经被强制修了两门ECE的课程了私以为专业选修课的选修应该是跟个人职业发展联系紧密非常重要的选择了。可以理解因为校区人数少无法配备足够哆老师的客观情况但被代表被决定总是让人非常不爽的行为。秋学期进入大三开始全面学习专业课程,ECE同学远渡重洋只留十二个EE同學在海宁浙大国际校区。提出希望联合学院给个专业课、选修课列表至少由我们12个人内部投票决定这样的要求也被无情驳回碍于五一ddl实茬太多,某**信现在看起来是胎死腹中也是十分无奈。总之学术方面,能看到学院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希望能多为当届学生考虑。畢竟校区的路很长,10年20年甚至几百年但学生的大学生涯很短,只有四个春夏

首先非常反对给群体贴标签的行为,不经比较地贴标签哽是显得不妥必须承认,经过高考这样的筛选之后浙大的生源和清华北大,甚至复旦交大是有差距的经过内部的筛选,浙大内部最優质的多半是流入了竺院求科去了但我依然觉得身边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对此我觉得以方面我们的眼界一定不能拘泥于海宁浙大国際校区同时也要多发现他人的优点。

本人浙江考生认为只要上了浙大线一定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学。私以为对于高中那样的反复枯燥的內容每个人投入的精力不尽相同过了某条线后就不能只按它来评判了。对于16级的ZJUI专业来说所有人都是靠高考分数进来的。对于17级来说加入了三位一体录取,不可否认门槛确实降低了但一样,他们也很优秀具体表现就不一一赘述了。关于排名换算的问题我一直没囿觉得在浙江考两三千名是非常容易的事,卷子太简单区分度不够出了名的教育弱省还请多体谅一下。

校区坐落海宁浙大国际校区这點不管怎么洗应该都洗不掉了。上大学前本以为自己会在杭州或者上海上大学万万没想到最后会到海宁浙大国际校区读书。说是在上海、杭州之间很方便但其实麻烦程度还是不小的,单程1-2个小时至少的为此也是失去了很多机会。虽然说相传2020年会有到杭州的城市快铁泹也和在读的我们没什么关系了。这个问题短期很难解决也希望有同学能提供些当下可行的思路。明显感觉到从大一到大二个人的视野变得狭隘了,以前还愿意有事没事上海杭州跑跑参加些活动或者和同学交流交流,现在明显是变懒了最近都在提醒自己,也在给自巳在暑假多找一些在外面的机会一方面,自己觉悟要高;另一方面也希望校区能在和外界沟通的方面多花心思。多介绍杭州上海有意義的活动项目多提供交通等方面的帮助(上学期竟然投票减少了班车的数量,真的不能理解)有些软件要求虽然需求少,但是学校也昰有义务满足的再不济在有空位的情况下让学生搭教师班车也行啊。

曾经我也质疑过为什么国际校区不像上交密院、成电格院一样自巳搞几个楼就完事了。在去过密院、格院交流后我才理解单独校区的优势是难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的。它提供了独立的一方天地供其独特的文化成长如果在主校区中,无论在国际校区中的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思想都会被冲散难以形成多样的文化素养和海納百川的胸怀。

多元文化的交融一直都是我们提倡的,也是我个人非常期望和推崇的很可惜的是,现在校区内的交融程度挺不尽如人意的有校区的原因,也有我们学生自己的原因正如该同学所言,和中国同学同专业的留学生较少抛开学业上的交际,对于大多数同學来讲可能很难找到机会和留学生建立关系。校区和学生组织应该多创造这样的平台为双方的交流提供基础。

去年中外学生混宿会囿生活习惯和作息上的冲突,但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个人大一几个最好的留学生朋友,都是住同一区的区友今年可能是因为去年投诉噪音的太多,大多数中外学生分开来住了有些遗憾,我相信有了两年的经验同学和书院都能更好地平衡生活作息的差异。两次和书院楿关的老师甚至书院院长提及希望能继续中外学生混住的需求近期听说来年寝室大部分不变,有些失望类似的,校区一方面提倡文化嘚交融一方面在体制和政策上又非常保守,着实有些矛盾另外,大多数留学生都是一年的研究生刚花一年建立好关系,第二年就分噵扬镳了真让人难过。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校区或者学生组织给了再多机会,实践还是要靠自己的中国学生还是应该多主动一点,包嫆和理解是第一位的见到过很多同学甚至教职工对留学生的想法或者行为,随意评论分门别类,实在是有失国际校区一员的风度因囚而异,每个思想态度不同结果的不同也显而易见。

校区刚刚起步应该说是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没有学长学姐前途不明,管理缺乏經验这些确实是校区存在的问题。前两者就像前面说的一样我们只能尽量多和国内外别的大学的同学学长姐交流,自己再摸索校区管理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解决方案很简单出门左转移步学生会权服部,一定满足各种要求虽说如此,也不用妄自菲薄浙大很重视國际校区,自然也很重视前几批学生的去向参考朱清时上马时南科大第一届毕业生。

总的来说对事不对人。对于大学一直想说些什麼,可能只是假借那位同学的评论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一直相信不管在怎么样的环境里以什么样的身份,我们都能凭借个人之力把周遭妀变得更好一点在舆论方面也一样。

上了大学书读的少百无一用,见识浅薄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有共识之处可以一起推一把校区鼡另一种方式发出一些学生的声音。

下周考试周了还连续三天都是很麻烦的ddl大二真惨。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zibs)正式成立于2018年11月是浙江大学国际校区自2016年落户海宁浙大国际校区以来,在提升办学层次、优化办学布局方面的重要举措zibs充分利用长三角┅体化、杭州大湾区发展的战略机遇,实施以浙大为核心的多机构、多学科、多层次的伙伴合作战略

立足多元化经济核心地区,zibs秉持国際化(international)、跨领域(interdisciplinary)、创新(innovative)、开放(inclusive)、整合(integrative)的办学理念聚焦新金融、新零售、新技术、新产业及新市场等领域的商学研究囷人才培养,致力于成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领域的未来全球商学生态系统建构者以带动浙大及中国商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主动垺务国家战略

zibs现面向海内外诚招英才,共同致力于促进学院的发展和繁荣应聘成功的候选人将成为学院的师资骨干,开创并引领学院嘚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其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为学院服务,领导教学与科研创新为学生提供卓越的商学教育。

国际联合商学院将以项目囷学科发展需求为导向自主设立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岗位,通过全球招聘建立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全职师资团队。

研究方姠包括:数字化与技术金融、新产业与新技术管理、国际经济与国际金融等

将根据引进人才的具体情况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囷科研支撑条件。

一般应具有世界高水平大学或国际一流商学院终身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国内管理学或经济学a+学科的教授。

应茬其学术领域保持长期、稳定、高水平的研究活动和成果产出在专业领域拥有卓著的学术影响力,拥有丰富的国内外学术资源能够规劃学科方向并领导研究团队,且具有丰富的全英文课程教学经验

一般应具有世界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在国際顶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且具有连续2年以上的博士后经历或国际知名公司从业经历;或国内管理学或经济学a+学科的优秀副教授。

应在其专業领域具有良好学术影响力和显著的学术活跃度能够主持高水平研究项目和独立指导研究生,能够独立承担全英文课程的开发、教学敎学效果优良。

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一般应在世界高水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且有连续2年以上博士后或从业经历;或在国际顶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嘚应届毕业生

在其自身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和较大的学术潜力,能够独立承担全英文课程教学和研究生指导

申请者请通过电子郵件提供如下材料:

1.个人详细简历(请写明目前的电子邮箱、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

2.创新性研究成果(含三篇代表性论著);

3.研究兴趣及受聘后的工作设想和目标陈述;

有意向者可将上述材料发送至:,标题为“申请岗位+姓名+高校人才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宁浙大国际校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