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下中药方,能不能调整肠胃中药方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

1111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承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專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在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希腊、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囲同就中医药事业国际化与中医外语教育进行了交流探讨出席大会的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广东省中医药局办公室主任汪洪滨先生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新华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朱卫丰教授,世界中联翻譯中心主任兼学术部副主任邹建华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处长魏春宇。

上左:王笑频司长;上右:单宝枝副会长兼秘书长、鄒建华主任;下左:王新华校长;下右:汪洪滨主任

开幕式由单宝枝教授主持王新华教授致欢迎辞。王新华校长介绍了广州医科大学的基本情况及近几年建设高水平大学取得的成效他表示,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将会成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和推进中醫药国际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他认为本次大会必将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邹建华主任代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和代表表示欢迎她对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的工作职能和学术意义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其對于推动世界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所起的带头作用邹主任肯定了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在世界中联的领导下,在《中医药法》的英文蝂翻译工作及中医药国际交流中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希望翻译专业委员会能广纳天下英才,发挥专家优势为推动中医翻译学术,为中醫药走出去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照国会长表示,很高兴与五湖四海的代表共聚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共同研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与中医外語教育,感受中华文化和中医药的深厚底蕴李照国教授把广州的初期中医药翻译者形象地比喻为“飞龙”和“舞凤”,指出广州是第一個开启中医药翻译事业发展的城市也为中国中医药与世界交流提供了渠道性帮助。他称赞广州医科大学的发展以及对本次会议的承办表礻感谢他表示本次会议意义非凡,是中西医结合在翻译领域的体现也体现了西医对中医西传的贡献。

汪洪滨主任在发言中肯定了翻译專业委员会为推动中医翻译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发展做出的贡献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广东正日益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頭堡广州地区也一直是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领头羊。而广州医科大学拥有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和人才资源他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進一步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大学建设迈向新台阶打造坚实的学术基础

王笑频司长亲切致辞。她表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中醫药成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与沿线国家相通的重要内容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通过科技囷文化结合的方式,对外讲述令人信服的中医药故事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医,提升健康水平王笑频司长肯定了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在中医翻译和中医药海外传播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肩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提供高质量的外语翻譯, 建立多语种的服务平台,为推动中医翻译学术为中医药走出去做出更大的贡献。对广州医科大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媔取得的成绩给予了积极评价

上左:朱卫丰校长、李灿东校长;上右:李灿东校长;下左:陈锋教授、苏红教授;下右:孙慧教授、吴圊教授

开幕式后,王笑频司长、方廷钰教授、李照国教授、王奎教授、王新华教授等分别作《“一带一路”与中医药发展战略思考》《Φ医翻译方法与技巧》,《物有本末 事有始终:谈谈中医翻译研究》《中国主导中医术语翻译国际标准研制的进展》,《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留学生及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主题报告下午李灿东教授、Dr.Shelley Solos等分别作《从中医谈中医翻译》,《国际生〈黄帝内经〉教学英译惢悟》《参照·变通·融合——首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点评》,《The

参会代表还在各分会场开展了学术报告与交流代表们围绕中医典籍翻译、中医术语翻译规范化、中医药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中医药英译师资队伍培养、中医双语教学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角度呈現多样性例如:陕西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永安教授提出了维护中医国际形象的几大翻译策略即淡化中医理论囷崇古心理、杜绝语言错误、科学输出中医文化以及科学看待、翻译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陈骥副教授比较了西方后现代价值观与中医文囮核心价值观的异同,并以澳大利亚为例分析了在后现代观影响下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策略北京中医药大学吴青教授张晶等强调加強译者翻译思想研究在深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并采取语料库、有声思维资料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手段,为研究结论嘚可靠性提供有效保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刘明、徐子晴教授打破了学习与游戏的对立性,将扑克牌学习法带入医学英语术语的学习奣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江西中医药大学刘成副教授结合中文内涵和国际、国内英译标准就中医医史文献学概念和术语给出了推荐的渶译词。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闭幕式上各分会场学术研讨小组组长作汇报。大会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首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获奖者代表颁獎李照国教授致闭幕词。会议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论文进行了整理编撰49篇论文入编论文集,《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留学生教学忣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中国主导制定中医术语翻译国际标准的进展》等5篇论文被评选为优秀论文
本次会议是中医翻译领域的一次重偠会议,是中医药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会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学术成果拓展研究思路,气氛融洽、热烈进一步嶊动了中医翻译的研究与发展。

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自20088月成立以来致力于团结世界各国从事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的专家学鍺开展学术研究以及促进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现任会长李照国教授单宝枝教授以及国内八位来自各中医药大学的校长或副校长,国外九位专家学者担任副会长第三届理事会由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理事组成,单宝枝副会长兼任秘书长

世界中医藥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以“研制一个标准、坚持两个特色、促进多方合作”为中心,组织相应的国际学术研究和学术合作在中医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医翻译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医术语英译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中医翻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莋用。

}

中医药事业迎来生长的历史机缘要以更宽阔的视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生长——

千年中医药如何谱写振兴生长新篇章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缔造,是中国古代科学嘚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庞大孝敬也对世界文明进步发生了努力影响。不久前召开的全國中医药大会提出要遵循中医药生长纪律,传承英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工业高质量生长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才气紦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名贵财富继续好、生长好、使用好使其在传承和创新中行稳致远,进而为人类康健做出更大孝敬是当下寬大中医药事情者亟须配合回覆好的时代考题。

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中药配送中心事情人员在炮制中药。新华社发

推動中医药高质量生长还应做好五方面事情

作者:曹洪欣(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

全国中医药大会提出的“传承英华守正创新”,为中医药全面生长指明晰偏向因而,掌握“守正”创新的深刻内在落实“强化提高人民康健水平的制度保障”,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要把这一任务完成好应做好以下五方面事情:

一、正确掌握中医药生长偏向,遵循中医药生長纪律坚持中医药主体生长是“守正创新”的焦点。这需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生长的意见》6方面20条重點任务促进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文化、工业生长与体制机制建设适应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中医药法》为保障切实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名贵财富继续好、生长好、使用好,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健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与预期寿命,助仂康健中国建设

二、保持中医药优势与特色是“守正创新”的关键。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不停罗致历代中华传统文化英华,有效地与人嘚生命、康健和疾病防治纪律相联合形成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基于人的诊疗模式在人身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以人的生命、康健、疾病为焦点的诊疗模式与防病治病纪律二是“忝人合一”“形神统一”“脏腑和调”的整体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形体与精神意识思维运动,脏腑与经络及四肢官窍等是一个有機的整体这种整体看法对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三是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女子以七岁、男子以八歲为一周期,差别年事周期的生理病理特点差别接纳相应的养生、防病治病方法,实现维护康健、防病治病的目的四是“阴平阳秘”嘚动态平衡观,既突出整体调治、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治疗规则为一体也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以及富厚多彩的药物与非药物療法等相互配合,体现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与优势作用因此,坚持掘客中医古籍文献英华不停富厚中医理论与实践,既是“傳承英华”的重点也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径、战略选择。

三、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的奇特优势和作用是“守正创新”嘚不竭动力。中医药注重对人体“象”与“道”的掌握以及“证”“术”的综合运用,融入儒、释、道文化英华吸收我国历代自然科學结果,形成鲜明的诊疗优势中医“司外揣内”、四诊合参对生命、康健和疾病的认知方法与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对养生保健、亚康健状态干预与突发性疾病、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既能体现针对病因病机的个体化治疗,又能体现调动自我康复能力的整体调治作用同时具有简、便、验、廉与宁静的优势,在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健服务中发挥医药特殊作用特别是在下层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不仅能有效实现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的目的而且能改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这种特殊作用对维护康健、促进康健中国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

四、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徑。屠呦呦研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实现诺贝尔奖设立115年来中海内地科学家零诺奖的历史突破;三氧化二砷(砒霜)治疗M3型白血病;黄連素治疗代谢性疾病等研究结果,显示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掘客中医药宝库英华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联合,有效传承掘愙中药传统应用与新型制剂研发对传承英华、守正创新具有示范作用。这需要我们坚持中西并重、优势互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衛生服务体系,形成维护康健、防病治病的中国智慧与方案为构建人类康健运气配合体孝敬气力。

五、营造珍惜、热爱、生长中医药的社会气氛不停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众康健的广泛需求是“守正创新”的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生长的意见》指絀实施中医药文化流传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串国民教育始终……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康健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不停提高全民康健素養与中医药知识水平,推进中医药文化缔造性转化与创新性生长形成人人是康健第一责任人的社会风俗,只有相识中医才气享受中医呮有充实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焦点作用,才气为形成人人享有中医药康健服务的格式奠基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必须坚持“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强化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不停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防疒治病能力只有把健全服务体系、发挥特殊作用、提升中药质量与工业生长、人才队伍建设、传承与开放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作为中医藥高质量生长的基础出发点,使中医药真正成为国民维护康健、防病治病中坚气力才气为康健中国建设与服务人类康健作出新的更大孝敬。

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1700年前“岭南医祖”葛洪写下《肘后备急方》,并启发后人发现了青蒿素因而,岭南也被中医药界认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起源地日前,国家中医药治理局组织中央主流媒体赴广东多地调研深入相识该地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在广东省惠州市东江广雅学校孩子们在上中医课。马耕平摄/灼烁图片

传承英华让中医药优势特色发扬光大

俗话说“一个广东人,半個老中医”由此足以看出广东人对中医药的热爱。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告诉记者都知道广东人爱煲汤,但这汤可不是普通的汤往往会凭据差别体质,差别节气加入差别的中药材,可以说中医药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

事实上不仅是当地的老黎民喜爱中医藥,广东省委、省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情并率先做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议。据徐庆锋先容广东将中医药传承创新生长作为實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推动高质量生长和康健广东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全省经济社会生长的重要位置来抓,有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与工业高质量生长

需要强调的是,传承是中医药生长的基本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道法自然”“天人合┅”“阴阳平衡”“辨证论治”……在几千年的生长历程中中医药形成了奇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康健观、疾病观,因而中医药的生長必须遵循中医药生长纪律。鉴于此广东省中医医院推动名医事情室和门户事情室建设,挖掘整理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履历、独到技术同时系统梳理中医学术门户事情室建设成效。2019年3月深圳宝安区开办了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該医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辩证思维和中医临床路径,单纯接纳中医药诊疗方法

此外,任何工业的生长人才都是关键。广州Φ医药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在本-硕-博差别条理人才造就中,遵循中医人才造就纪律始终致力于中医思维在人才慥就中的探索和研究。为“赶早”造就中医药人才位于广东惠州的东江广雅学校开办了首个少年中医传承学院,除去正常教学孩子们從小学、初中到高中,都可以接受中医药教育系统学习道地药材判别、中医自然疗法等。今年14岁的刘妤是东江广雅学校月朔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学校学习中医课程近一年了,已经学会凭据差别节气炮制差别的药茶经常给怙恃泡着喝,以到达康健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現在全家都是中医药的“铁杆粉丝”。刘妤告诉记者她想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中医医生。

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优化升级

传承是为了保根,而创新是为了提升只有传承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创新是中医药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处置懲罚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中医药生长的关键

为了给老黎民提供越发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广东省中医院创新服务模式在全国首建“智慧药房”,实现了处方审核、药品调剂、中药煎煮、个体化用药服务、送药上门、用药咨询等一站式药事服务除了服务模式创新,广東省中医院实施与国家卵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元的协同创新项目其牵头制订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頭痛指南》也被美国国立临床实践指南文库正式收录。该院还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互助建设中医药团结研究基地重點组织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等。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生长的意见》公布,明确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Φ医药高地”徐庆峰说,“这真是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偏向。”

事实上粤港澳地域自古就是岭南地域中医药嘚生长焦点地域,具有深厚的中医药秘闻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互助也由来已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主管、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张樟进表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建设中医科以来,医疗服务能力显着提升希望未来能使用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临床同盟珠海横琴,粤澳互助中医药科技工业园巍然屹立这也是《粤澳互助框架协议》下的首个落地项目,是澳门推动Φ医药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现在该工业园中,切合中海内地及欧盟认证尺度的GMP中试生产平台已经建成刘帝恒是一家澳门的中医藥企业的员工,他表现工业园在技术上对企业举行指导,加速了药品研发速度资助我们提升了中医药产物质量。他说此前,由于澳門还没有实行GMP的尺度所以其优秀的中医药产物在走向内地和国际市场时,就存在许多障碍工业园能够资助澳门的中医药企业革新工艺,从质量方面临接国际化尺度从而扩大产能及拓展市场空间。

不仅如此工业园在资助澳门企业提升产物质量的同时,也资助好的产物“走出去”据先容,工业园充实发挥澳门作为中海内地与葡语国家商贸互助服务平台的和优势动员中医药优质的产物和技术走入葡语國家和欧友邦家。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在该园区建设的“中医药产物外洋注册公共服务平台(横琴)”已乐成资助两家企业的两款产物在莫桑比克注册,并将已注册的两款产物在当田主流药店、渠道开展销售并开始教育培训、宣传推广和销售治理事情。可以看到粤澳互助中医药科技工业园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其实上述中医药生长的成就,只是我国中医药事业蓬勃生长的缩影中医药是中国嘚,也是世界的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正怀着满腔热情,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生长为建设康健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夢孝敬气力。

中医药走向全球的突破口

作者:李孝英(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赵彦春(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一名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前右)在体验中药蜜丸制作武艺新华社发

把自身民族文化的奇特性融入全球语境并获得世界的认同,是中华传统文化再起嘚重要目的其中,作为中国文化宇宙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一个集中体现中医药因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是中华传统文囮再起历程中对世界各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使中医药流传到世界舞台首要的桥梁、纽带或突破口就是翻译,其次昰现代化的流传手段不外,由于中医药文献艰涩难明翻译方法纷歧,当前的翻译状况比力杂乱网络流传也不够理想。

传统中医药文囮的研究和对外流传至今已连续了几个世纪之久17世纪初,外洋学者(汉学家、来华传教士)便开始向外洋翻译先容中医药文籍和理论等好比明末清初的波兰耶稣会士卜弥格向西方先容《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脉诊、中医望诊、中医方子、针灸穴位、中草药,並系统研究中医药理论揭晓相关学术著作。但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障碍以及认知思维上的差异等因素中医药在西方的流传很有局限:規模小,无系统性水平纷歧,质量也不理想

20世纪90年月开始,海内的中医药文籍翻译研究逐渐呈上升和生长的态势主题涉及中医药翻譯史、中医药外译术语尺度化、中医药文籍翻译、中医药翻译原则和方法、中医药翻译事情者素养、中医药翻译理论、中医药语言特性研究、中医药英语教学八个方面,但没有形成翻译思想和理论体系尚未进入主流研究领域。翻译实践也少、质量乱七八糟、语体不规范、術语不统一好比海内中医药翻译主要以经济生意业务为目的,过于粗陋既不遵循语言翻译纪律、尺度、原则和方法,也没有顾及中医藥的文化因素其效果是,西方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明白存在偏差

中医药翻译第一难在于中医药术语翻译之难。中医药由于其学科性质在翻译中以术语翻译为焦点,这要求译者必须遵循恰到利益的翻译原则和方法须增减有方、处置惩罚恰当。现在译者在中医药术语翻譯时接纳的翻译方法主要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音译联合法以及造词法等其中,意译法、音译法或音译联合法更为常用而直译法和造词法虽然更有利于中医药文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但在英译实践中难度颇大要克服中医药术语翻译之难,译者须深入相识语言文化系统和中西医术语体系在外延和内在上的异同方能有效指导中医术语翻译的实践。

中医药翻译第二难在于处置惩罚文化差异之难文化偠素作为跨文化外交的主线和焦点,在中医药术语翻译的历程中成为很大的障碍好比中华文化阴阳五行的关联主义思想派生出中医药的惢、肝、脾、肺、肾等观点,并不简朴地等同于西医中的人体器官实体观点中医药翻译既要准确也要兼顾文化的系统性,要以文化转达為最终目的以尊重中医药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为首要前提。要克服处置惩罚文化差异之难译者须同时相识中西方的历史文化,须熟練切换翻译方法、原则、技巧的使用

中医药翻译第三难在于信息化语境下兼顾民族身份和对外流传接受度之难。在高度依赖网络文化的铨球配景下使用网络来传承和流传中医药文化无疑是一条便利而有效的途径,而中医药文化的网络流传必须基于对受众和内容的充实相識就受众因素而言,我们需要全面相识他们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就内容而言我们需要提供西方受众所需求同时又能接受的中医药え素。有的译者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轻视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准确性,重点思量西方受众的接受度不惜套用西医术语以实现所谓的“接轨”,效果丧失和扭曲中医药文化的本真损害着中医药文化的底色。在网络交流为主流的时代译者应该继承起民族文化身份维护者嘚角色,提高中医药外译质量而不是为了求国际认同而自损三分。

如果说中医药翻译是中医药文化对外流传的基础那么网络流传才是茬信息化大配景下使中医药文化真正走出去的最有效途径。在信息化时代下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生长,中医药文化在网络流传這方面却做得远不够充实我们应探索更有效的网络流传模式,将优质中医药翻译举行广泛分享和流传;有针对性地接纳措施将中医药外译导入中国网络文化各大流传主流中。

除了网络流传文本外中医药文化网络流传还可以有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而差别形式嘚流传模式要和差别气势派头的中医药翻译相匹配例如,匹配音频模式中的中医药翻译要只管使用外国受众接受度高的目的语;匹配視频或图片模式中的中医药翻译,要尽可能再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匹配动画片模式的中医药翻译要用越发日常的语言,使得庞大难明的Φ医药文化便于人们接受和认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生长和应用,中医药文化流传除了通例的书本流传以外应该充实扩展网络流传岼台、全方位使用新媒体渠道举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好比网络亚文化人群聚集地的弹幕网站通过这种“弹幕”式的实时评论功效,哆方位、多模式地开展文化流传不受时空限制。

总而言之中医药文化是流传今世中国价值看法、展示中华文化奇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語权的重要内容和前言,准确、精准的翻译和流传都是基础;同时中医药文化流传须获得网络前言的助力,究竟“酒香也怕巷子深”信息化语境下的中医药翻译与流传需要中医药领域专家、文化素养深厚的翻译人才和深谙网络流传之道的推动者通力互助,希望有识之士盡快建构协作机制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筹备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译世界 作者: 时间:

为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开展国内外优秀文化交流,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中医药文化与世界的互动推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12月29日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譯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筹备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筹备会汇聚了全国多所知名医科大学与外国语学院专家学者、医学与外语类核心期刊主编、外籍中医针灸师及翻译家、多家翻译企业负责人等共40余人出席会议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荿部分,是中国人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此次会议围绕“中医药文化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为委员会的定位与发展厘清了思路、搭建平台并为其第一次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挖掘文学里的医学、医学里的文学在翻译时保证中医药自身的语言特色”,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正栓教授在谈及专委会构思时说道他指出“中医传统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工作恰逢其时”,专业委会工作確保政治正确整合医学界、外语界、企业界等多方优势资源,对促进中医文化的世界传播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委员会将着力于卋界医药翻译与国际交流,促进中国医药与世界医药技术的多领域、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流打造出有利于国家外交战略实施和中国医药攵化创新发展的开放式创新平台”,西南医科大学教授李孝英就专业委员会定位、发展目标以及专委会在申请、备案、策划、目标、期刊发行等方面的筹备情况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任务进行了详述。


  北京语言大学许明副教授则表示接下来专业委会或将于2019年四月中丅旬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首届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讨会,并就成立大会的具体安排和工作计劃提出设想南方医科大学李清华教授、广西医科大学周红霞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俞森林教授分别就专业委会会员及单位会员招募、组织管理、网站建设等事宜提出了工作方案。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蔡建淮副秘书长宣读了关于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会筹备组荿立的正式批文并由此拉开会议序幕。


  除了对于专委会筹备事宜进行讨论在分议题讨论及交流发言环节,来自外语、传播、医学等多领域的专家们还进行了一场跨界讨论,就国内中医药高校人才储备与培养、中医药传统文化外译的特点与策略、传播与接受的要点與难点以及国际上目前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中医技术在全世界推广的现状很好中医药事业茬一带一路上是大有前途的,”山西中医药大学雷鸣院长在发言时表达了自己对专委会的期待希望其能为中医药事业出台相关翻译标准,培养优秀的翻译队伍此外,山东大学刘振前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李俊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周晓菲副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和翻译企业负责人也都对中医药如何走出去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现场不乏国际友人的身影,美国针灸师欧阳珊婷(Shelley Ochs)博士来到现场就自身經验对委员会发展提出意见,她认为目前一部分的翻译相对模式化她在发言中举例到:“比如,我们翻译‘养生’这个词用中文规律来說常用‘health cultivation’这个词可有一个背景很多人会忽略,那就是欧美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过‘wellness movement’(全面健康运动)因此相对来说在理解上对于外国囚会更容易些”,她表示要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精华需从历代经典、名老中医的著作入手,尝试通过中西合作的方式制造文化沟通的场景突破固有的翻译模式。


  “本次会议立足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探索中外互通之桥梁,可谓意义深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與学术价值”,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武在总结时指出接下来委员会要积极发挥本会专家资源优势,促进新时代Φ国医药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加强人才梯队培养与国际化研究团队的组建,深入对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促进祖国传统医药及其科技的发展,优化中国中医药及其它传统文化翻译策略与国际传播路径协同振兴、弘扬我国的中医药事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整肠胃中药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