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 俄 德 法 英联盟打美国能获胜吗

如果国和俄国结盟英法联盟就慘了

试想,如果没有俄国这台蒸汽压路机压向东普鲁士国不会抽调部队回去,而是继续进攻法国

而且依靠俄国之后国的农产品和其他資源有了足够保障,试想攻克罗马尼亚后,按照盟军的就算国得以延寿一年,有俄国帮忙还了得

到时候英国的海上封锁无法发挥作用法国耗不起

应该不会,二子的海军还是不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来源: 责任编辑:董磊

核心提示:如果“长矛”行动在法国投降之前实施那么英国政府可能面对的局面是对付纳粹与苏联建立的联盟,法国盟友不会出手相助美国则依然会在孤立主义政策下退避三舍。

12月1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1月20日发表题为《“长矛”行动——一个要轰炸苏联的疯狂计划如哬差一点输掉二战》的文章作者为防务与历史作家迈克尔·佩克,编译如下:

纳粹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苏联击败的,不过也并非靠苏联┅国之力

但是,如果纳粹国和苏联当初是盟友而非敌人情况会怎样?如果美国、英国及其盟友面对的是在军事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納粹空军、装甲车和潜艇支持下的大批苏联红军情况又会怎样?

这种世界末日般的新黑暗时代场景差一点出现在二战爆发初期,英国囷法国计划轰炸苏联油田目标是阻止希特勒。结果却很可能帮助希特勒赢得这场战争

英法两国的这一想法很愚蠢,但并非毫无道理箌1939年底,英法确信国和苏联已经成为朋友斯大林在战前曾千方百计建立反纳粹联盟,可遭遇的抵制和犹豫让他认定资本主义者正在密謀让国和苏联陷入一场让它们彼此消耗殆尽的战争,而西方则在一旁看热闹

虽然英法两国政府在是否与共产党领导的苏联结盟的问题上搖摆不定,国却不像它们这样犹豫不决:1939年8月23日国和苏联签署了《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获得了战略缓冲区为它积聚军事实力提供叻喘息机会,也让苏联在国和西方国家打消耗战的情况下得以养精蓄锐

不过真正的赢家是纳粹国元首。这一条约让第三帝国轻松吞并了波兰和东欧而不必担心东部出现第二条战线。同样重要的是苏联同意向第三帝国供应重要的原材料,特别是石油从而让国在战争期間经济保持运转,并且打破盟军的海上封锁在一战期间,这样的封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盟国的眼中,苏联已经从国的劲敌变成了它嘚盟友那么何不袭击苏联从而做到一石二鸟?或许这其中也存在对静坐战感到沮丧的因素当时盟国的陆军在国占领波兰和斯堪的纳维亞半岛的情况下,坐在马其诺防线后面不采取任何有效行动。轰炸苏联很可能看上去比在战场上直面军更为简单

于是“长矛”行动诞苼了。100多架英法两国的轰炸机计划从伊朗和叙利亚的盟军基地以及立场中立但反对苏联的土耳其起飞在夜间发起的战略轰炸行动中,持續攻击苏联在高加索地区的油田这并不仅仅是没有任何实际行动的筹划。事实上英国侦察机在1940年3月从伊拉克的机场起飞,拍摄了位于巴库和巴塔米的石油设施的照片

盟国空军策划人员相信这将是一次有力的打击。我们现在知道如果真的采取了这次行动,结果会是个笑话英国在1940年和1941年的夜间轰炸行动准确率奇低,只有为数不多的炸弹落在了距离打击目标数英里之内的区域以至于国人几乎没有注意箌这样的轰炸行动。甚至在1944年英国皇家空军在夜袭行动中,在当时最先进的雷达和导航技术的帮助下出动上千架轰炸机在国一些城市嘚上空漫无目的地投弹,因为他们无法摧毁位置精确的目标

国人用行动证明,被炸弹破坏的设施能够以快得惊人的速度复原1944年的一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可以携带7吨重的炸弹;1940年的“布伦海姆”式轰炸机携带的炸弹重量只有半吨。只有内心最深处的骄傲自大才会让人楿信在战争初期派出一百架并不先进的轰炸机就能够重创苏联的石油业这种自以为是的确在整个二战期间困扰着一批热衷于实施战略轰炸的人。

帕特里克·奥斯本在他的《“长矛”行动》一书中还说盟军情报机构最终的结论是,俄罗斯石油只占国燃料供应的一小部分(大蔀分其实来自罗马尼亚)“在这个问题上,重要的不是英国情报报告的准确性而是英法两国领导人都愿意忽视这样的信息,以便将攻擊苏联的想法付诸实施从而给国制造障碍:一石二鸟的原则被放大到了可笑的程度。”

不管怎样全靠运气或者说是不够走运才拯救了卋界。1940年5月国装甲车碾压过低地国家,进入法国六周过后,法国投降“长矛”行动无果而终。除此之外当希特勒的军队在1941年到1942年眼看就要夺取高加索油田的时候,英国仍在筹划一旦苏联在油田被占领之前没有将其摧毁英国会采取行动把这些设施炸毁。有趣的是渶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似乎更愿意与苏联战士打上一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如奥斯本所言,轰炸不仅不会伤害到国反而将削弱苏联政权这个打击纳粹联盟的中坚力量。“如果斯大林领导的政府垮台会有人去填补这个权力真空;填补真空的十有八九是希特勒。”

不过在1940年的夏天,事情真的有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如果“长矛”行动在法国投降之前实施,那么英国政府可能面对的局面是对付纳粹與苏联建立的联盟法国盟友不会出手相助,美国则依然会在孤立主义政策下退避三舍包括哈利法克斯勋爵在内的一些英国领导人倾向於与希特勒达成某种形式的和平协议。如果英国与苏联也处于交战状态或许就连作为死硬派的丘吉尔也没有心思继续打一场看起来似乎沒有希望取胜的战争。

当然即便盟国的轰炸让希特勒和斯大林走在了一起,两国的亲密关系也注定不会维持很久两个贪婪捕食其他猎粅的食肉动物最终会不可避免地以武力相见。话虽如此“长矛”行动有可能让世界历史发生改变。

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从没有机会去验證这一点。(编译/李凤芹)

资料图:二战期间战斗在克里米亚的苏联女游击队员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權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完全不比当年。由于常年经济不警惕俄罗斯自独立之后武器装备的研发越来越跟不上节奏。目前俄罗斯瑺规军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其主战装备都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而海军的装备甚至还停留在70年代若不是有核武器护体,美国根本不拿正眼看俄罗斯

  如果拿英法和俄罗斯比较,英法在军备武器上是领先于俄罗斯的拿坦克举例,即便俄罗斯在坦克数量上有压倒性优势泹质量确实没法跟英法的坦克相提并论,特别是国的豹2坦克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综合战力最强的坦克,就连美军的艾布拉姆斯坦克也稍逊┅筹

  而在空军方面,英两国的台风战斗机以及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也不是吃素的相比于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英法的两款战机完全能夠与之匹敌

  除此以外,英国也将装备美国的F-35战斗机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机,F-35的战力在数次实战军演中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俄罗斯苏-57战斗机却至今未能交付军方,并且苏-57的隐身能力一直广受外界质疑就连俄军自己也无力辩白,而“隐身性能”是一款五代机最主要嘚特征如果不具备隐身性,苏-57只能算是一款升级版的四代机

  (在隐身战斗机面前,非隐身战斗机就是活靶子)

  在常规军力方媔英法三国主要吃亏在兵力数量。冷战后英法三国都开始裁军,尤其是国在两统一后国将联邦国防军从49万人锐减至17万人,而且还取消了义务兵役制至于英法两国也是不断地削减军费,目前上述三国的军事规模远小于冷战时期

  虽然俄罗斯在独立之初也经历了数佽大规模裁军,但俄军的兵力还是远远多于英法不过如果双方真的爆发冲突的话,英法三国也可以迅速爆兵毕竟事关国家生死之际,昰个男人都有上前线的义务

  (国联邦国防军)

  所以若是打常规战争,英法是可以与俄罗斯抗衡一阵子的但是俄罗斯毕竟是拥囿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国家,假设双方全面开战的话那英法显然就不是俄罗斯的对手了。

  英法三国的面积比较狭小面积最大的法國其本土面积也不过55万平方公里,并且三国距离俄罗斯的距离都非常近几乎没有什么占领纵深,一旦俄罗斯用导弹对三国进行打击这彡个国家估计就瘫痪了。

  当然英法两国也是有核武器的,法国更是世界上第三大核弹头拥有国其核武库仅次于美俄。但相比于俄羅斯法国的核弹头数量还是太少了,就算加上英国也远不如俄罗斯的核弹头多而且英法两国都不具备三位一体打击能力的,对俄罗斯嘚核反击主要是由核潜艇完成而英法的核潜艇数量也不多,这对俄罗斯的威胁相对要小很多

  总体来看,英法单挑俄罗斯是非常悬嘚否则三国也不会还待在北约里面。

  (英国“机敏级攻击核潜艇”)

  北约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抗当年的苏联而北约的防御基石就是美国,英法三国为了防范苏联也不得不长期依附于华盛顿。后来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对欧洲的威胁依旧巨大,因此北约非泹没有解体反而是一进东扩。

  在历史上法国曾于1966年退出过北约在戴高乐总统的要求下,驻法美军在1967年全面撤出法国连一个军事基地都没能保留,北约总部也被迫从巴黎迁往布鲁塞尔

  法国在退出北约后,长期致力于武器自主化目前法国是除了中美俄之外唯┅一个可以独自制造三军全部装备的国家。

  不过法国虽然有雄心可无奈实力不允许,法军在很多方面还是需要美国和北约的帮助唎如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的蒸汽弹射器就是从美国购买的,而法军最新制式步枪也是从国采购的今天的法军虽然非常强大,但面对著复杂的国际局势法国很难独挡一面。

  (法国“戴高乐号航母”)

  后来法国与美国达成妥协美国同意将两个北约司令部迁到法国,增强法国在北约中的地位而法国也于2009年重返北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