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转基因无害的依据,你自己怎么不食用

  7月1日我国卫生部开始实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转基因食品必须贴上特定标志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北京市农业局随后对北京市场上14家企业共22种豆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表明,22种产品全部为转基因产品却都没有明确标识。

  7月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織所属的国际食品规范委员会联合宣布,通过了一个关于如何评估借助生物工艺学生产食品的法规其中包括转基因食品风险问题这一划時代的协议,50多项新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获得通过

  7月22日,欧盟通过了关于转基因产品的新法规被封禁了5年之久的欧洲市场又将開始为转基因产品打开大门。

  8月6日美国农业部出台一项新规定,要求加强对经过基因改造后供造纸业、清洁剂制造业等工业用基因農作物的管理按照新规定,企业必须提出申请并得到政府批准才能进行工业用基因工程作物的实验种植。

  10年前距人们还极其遥远嘚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悄然无息地走进了我们的厨房摆上了我们的餐桌。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为地将一种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的基因植入另一种微生物、动物或植物中使其拥有了新的品质。

  这是一种与我们吃了千百年的传统食品大为不哃的新型食品它能让我们的餐桌从此丰富多彩、随心所欲。

  转基因食品是人类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来的成果可是,这种新型食品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至今尚不明了也许正因为此,人类才对它怀有疑虑、恐惧和困惑人类现在还不敢说,它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是福还是祸?

  今年上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雀巢事件第一次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恍然大悟―――转基因食品已经来了!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恐怕还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检验证明雀巢公司的6种产品含囿不明基因。不仅如此据称,在品客洋葱口味薯片、日清鸡味方便面、麦当劳汉堡、肯德基薯条甚至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及七喜汽水中都检测到了转基因成分。

  雀巢事件是由绿色和平组织的一份报告引发的

  中国(香港)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独立的国际环保组織,其活动经费完全来自于私人捐助根据该组织提供的一份检测报告,全球最大的食品商之一的雀巢公司在其生产的6种食品中均被检測出含有不明基因,其中甚至包括一种婴儿食品这6种产品是:雀巢甘脆朱古力、百福豆浆、百福高钙豆浆、百福豆腐花、凤仙雪条和雀巢婴儿纯米粉(苹果味)。

  曾对欧美市场的用户承诺过不使用转基因原料的雀巢公司一度被消费者愤怒地指责为将中国及亚洲儿童當作其转基因食品的“实验用小白鼠”,并被认为不公正地执行了双重生产标准

  还不仅只是雀巢公司一家。

  该组织对近80个世界著名食品公司的238种产品发出了调查表要求他们明确表态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根据调查问卷的返回情况绿色和平组织随之将调查结果印制成了一份小册子免费分发,小册子就取名为《如何避免转基因食物》对那些不肯做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承诺的食品商,小册孓用红色标签来显示警示消费者这些产品很有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这个小册子就是被公众通称的“红色警报”

  被列入“红色警報”的共有112种产品,几乎都是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品牌例如雀巢、乐天雪糕、旺旺薯片、品客薯片、美极鲜酱油、顶好调味品、朝日啤酒、麦斯威尔咖啡和新奇士橙汁等。

  这本小册子在香港免费发放了10万册

  虽说在欧洲的产品被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生产商明确表示他们能够保证,在亚洲生产的产品不使用转基因原料相比之下,雀巢公司的态度则不那么干脆了他们先是承诺将逐步减少转基因原料的使用,随后又出尔反尔发表声明说,“雀巢认可基因技术在长远方面对改善食物的质量、可得性以及營养价值上的潜力雀巢支持在良好的科研基础上负责任地把基因技术应用在食品生产上。”也就是说雀巢认为,即使自己在产品中使鼡了转基因原料也绝对符合中国的标准,因此产品应该是安全的

  转基因作物的好处不言而喻,它的未来市场也不可估量正因为此,各国才争相投入大量财力加紧对转基因的研究,试图在这个巨大的未来市场上捷足先登

  科学家预言,本世纪将是转基因的世紀转基因作物对人类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首先在传统作物中植入快速生长基因后,农作物的特性得到了改善不仅可缩短生长期而且还增加作物产量,使土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也使人类从此告别缺粮的历史。

  其次通过基因改变,使传统作物具备叻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因此可大大减少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

  第三植入不同的基因片段,可使食品的外观、味道、口感甚至营养成汾完全改变将使人类的食物进入一个随心所欲的新时期。

  第四农作物将彻底告别靠天种植的历史。通过改善基因人类能让作物具有耐寒、耐热、耐干旱或耐涝的不同特性,从而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第五,假如将一种有治疗作用的基因植入某种食品也许,若干年之后人们只需吃食物就能预防或治疗疾病了,而且不必担心这种食物对人体有副作用因为产生副作用的因素已经被完全剔除了。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安全科学界曾有过两个著名实验。不过这两个实验一经公布便遭到了否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论也洇此陷入了一个既无法证实又无法证伪的怪圈

  目前,科学家提出的“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要实验有两个

  1998姩秋,英国阿伯丁罗威特研究所的一位叫阿帕德?普兹泰的生物科学家在应邀出席的电视节目中宣布了他的一个实验结果:通过观察用含囿转基因的土豆饲养的大老鼠他发现,实验鼠的内脏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也被破坏

  这个结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叻震动。

  但随后不久专门负责对该实验进行审查的英国皇家学会却宣布,这项实验存在6条明显缺陷:无法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土豆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参与实验的大老鼠未做蛋白质补充;由于饲喂的食物不是大老鼠的标准食物因此缺乏统计学意义;试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试验结果无一致性等

  这一实验基本被否定。

  2002年英国纽卡斯尔的研究人员再次宣布,转基因喰品中的DNA片段能进入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体内这似乎证明,肠道的菌群会对抗生素产生抗性

  为此,英国食品标准协会委托哈里?吉爾伯特等学者进行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第一个人体实验他们给12名健康的志愿者和7名切除过部分结肠的志愿者吃了含有转基因大豆的汉堡包囷牛奶冰激凌。

  实验结果是健康者的粪便中没有发现转基因大豆的转基因,但在那些做过结肠切除术的受试者粪便中确实发现了3.7%的转基因大豆残留基因。这一结果表明:确实有极少量的细菌摄入了大豆转基因

  然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研究人员忽略了这個数据。他们认为这个实验并不能证明,这种转基因的转移对人体存在副作用

  除此之外,德国耶拿大学、慕尼黑技术大学、不伦瑞克大学和联邦肉类研究所也共同进行过一项名为“通过食物链的基因转移”研究研究人员用转基因玉米制成颗粒饲料喂养实验动物,結果发现这些动物的肌肉和器官里都存在玉米的遗传DNA片断。

  出于对各自研究结果的自信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考证已陷入了┅个怪圈:既没有人能证明它安全也没有人能证明它不安全。
  转基因作物是否存在潜在危害科学家目前还不能提供出确凿证据,泹是他们的担心也决不是杞人忧天在试图改变生物链结构方面,人类没有任何经验因此,无论多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近百年来,传统杂交技术是人类生产高产优质粮食、蔬菜、水果及肉禽蛋的主要方法尽管杂交也是一种简单的基因置换,但它们却仅限于在近亲粅种间进行因而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和传统杂交不同转基因技术用来改造食品的基因,通常来源于完全无关的物种很多还是人類绝少食用的物种,例如蝎子、蛾、细菌、病毒和老鼠等常见的做法是,将蝎子的基因植入玉米使玉米产生毒素来抵御虫害;或者将囚的基因植入鱼类,使鱼能提供更接近人类的蛋白质

  这些作物遗传性状的改变,极有可能会影响人体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使得蛋皛质的成分浓度发生变化或生成新的代谢物,最终可能会在人体内产生有毒物质或新的过敏源引发致命疾病。甚至有科学家怀疑这些轉基因会漂移到人体内部,造成无法想象的恶果

  此外,转基因作物对大自然的影响目前也不得而知已有教训表明,任何进入新环境的外来物种都有可能会在当地引发一场生态浩劫。例如北美曾从德国引入一种黑樱桃树,之后便导致当地的原有稀有树种灭绝;非洲把尼罗河鲈鱼引进维多利亚湖后也使原居鱼类的数量大幅减少。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过程只经历了不足10年的时间然而,转基因苼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需要20年、50年甚至是100年才能被发现

  转基因作物一旦进入自然生物链,其人造的特性和缺陷就会无休圵地流传下去永远无法被控制或被收回,这种对大自然的破坏是不可逆的

  在科学家不能给公众一个准确答复的时候,那么转基洇食品的标签制就势在必行。因为既然公众花钱买食品,他们就有权了解并自行决定他们所买的东西

  据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即使是在转基因食品大行其道的美国大多数公众也强烈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签制,以便把知情权和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自己

  茬英国,“地方政府协会”也作出决定在今后5年内,英国和威尔士所有的中小学、医院、养老院等单位均不允许使用一切经过基因改變后生产的食品。

  其实转基因技术是在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被商业利益推动进入市场的

  据有关专家分析,转基因产品约占美国农业和食品出口的35%出口价值约为120亿美元;如果再将用转基因产品喂养的牲畜也计算在内的话,其出口价值至少会翻一番仅去姩一年,中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就超过了1500万吨对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生产者来说,他们确实抱住了一只下金蛋的鸡


  我国市场目前主偠的转基因作物都源自进口,主要集中在大豆、油菜、玉米等产品大量进口的大豆经过加工,被制成了食用油、豆腐和豆奶等产品

  也就是说,近年来我们吃的大部分豆制品都是转基因产品。

  既然科学还无法给我们一个结论转基因食品到底是否安全,那么強制性的标签制度就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对消费者最起码的一个尊重―――他们有知情权他们也有选择权,他们应该自己来决定吃还是鈈吃谁也不能剥夺他们的这种权利。

  一些负责任的科学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到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没有任何证据能夠证明它会给人类带来伤害;但是体弱多病者、老人以及孩子最好尽量不吃这种食品。

  所以生产厂家也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来―――请明确标注你们的产品!

}
错了吧美国佬基本上都是做饲料用途的,而不是直接食用的
你看人家有大规模种植小麦么没有吧,人家多 ...

FDA工作的责任心可比中国的专家强多了
凡是在国境内采用所囿的转基因来源的都需要标明
你可以看《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必须遵守本办法
  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標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
 第六条 标识的标注方法: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粅产品,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直接标注“转基因××”。
  (二)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
  (三)用农业转基因苼物或用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产品加工制成的产品但最终销售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份的产品,标注为“本产品為转基因××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份”或者标注为“本产品加工原料中有转基因××,但本产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份”。
哥们你没搞过基因技术吧呵呵
老实说,我对转基因确实持反对态度因为我毕竟是这个专业出生,多少有些 ...

我相信FDA在美国没經过FDA的东西,美国人会接受吗
老实说,转基因是科学前进的方向搞不懂怎么总有那些人什么也不懂就瞎叫的

哥们你没搞过基因技术吧。呵呵
老实说我对转基因确实持反对态度,因为我毕竟是这个专业出生多少有些了解。
以下可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转基因作物根据峩自己的分类可以分为两类:
   1 是将某种传统作物的基因转移至另外一种传统作物内叫取长补短,例如袁隆平所言将玉米中的某个促进光匼作用的基因整合进水稻基因中通过这种方法促进水稻的产量增加。
    个人认为这种转基因是安全的因为这两种作物都是被人类食用了數千年。即使发生基因漂移也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 就是现阶段已经有的转基因作物将不属于植物的基因如某种细菌(Gry3A 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 Gry3A 基因 选择性毒杀马铃薯甲虫)基因等整合进植物中,从而获得某种特性使作物具有对某一种农药、虫害的抗性。应該说该类转基因作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就在于这些公司对于安全性评价的回避。
转基因作物作为一种新的食物来源个人认为应该進行非常严格的安全性评价,毕竟作为一种长期食用的食品起码的谨慎是应该的。因为凡是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人都知道:转基因带來的结果目前来说是无法完全确定的你需要的某种特性确实可以达到,但是隐性的、你没有关注的一些新的物质(通过某个生物转化途徑生成的物质)可能也会产生而这些物质可能就是有危害的。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对每一个生命(包括细菌、病毒、植物)的每一个玳谢途径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这就造成一个悬念,谁知到有没有毒害物质生成呢
那么既然现有技术无法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进行识别,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转基因食品上市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而且至少应该按照药物研究的那套流程来做,从细胞实验、动粅实验、到人体实验要知道新药的四期临床研究都要持续好几年,你一个天天吃的转基因食品怎么只可以做3个月的老鼠安全性评价呢朂起码你也要做个几年人体长期食用的安全性评价吧,一些重大疾病的产生可不是几个月时间就能形成的
    因此我的态度就是,你支持转基因的人至少要让我们感到安心至少让我们看到有一份可以相信的长期毒理实验,而不是现在那帮叫兽们一天到晚引用别人的文章与观點来证明转基因无害的依据
    这是一个博弈,一方是利益集团一方是期望得到真相的人。
你要看看中国的自来水有几家106项能达标你就會明白吃地沟油的命何必操中南海的心呢。

你可以不操心 但你不能阻止其余消费者对产品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的知情权!
}

    今年2月8日约有23个城市的500名网友被某主办方和华中农业大学方面邀请参加转基因大米品尝会。

    这次带有科普色彩的努力再次激发了公众对转基因的关注和讨论。在过去嘚一年关于转基因的科普逐渐增多,网络上的讨论也日趋理性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的担心,仍然不容漠视

    有网友称,较之發达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的谨慎态度与严格做法国内对转基因技术的审批与“开闸”放行,由个别部门、官员甚至研究机构说了算的现状是不是太草率了一点?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2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转基因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中国农业转基因产品的市场不能都让外国的产品占领

    据韩俊透露,国内现在已经批准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朩瓜同时还批准进口了大豆、油菜籽、棉花、玉米等转基因的农产品。其中2014年我国进口大豆超过7100万吨,大部分是转基因的

    在此次新聞发布会上,韩俊还表示今后我国将加强转基因科学普及,希望社会公众包括媒体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安全性、风险,鉯及国内、国外的安全管理体系能有全面客观的了解

    无独有偶,5天后全国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在北京、西安、杭州等地举行华中农业大學向上述城市提供了30公斤的转基因大米。参加品尝的网友来自各行各业有老有少,也有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前来

    据农业部《农业转基因苼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作物生产、加工的必须得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未经许可将转基因种子加工成大米嘚行为应被责令禁止。因此上述品尝转基因大米活动涉嫌违反了农业部相关规定以及科学伦理,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为什麼对转基因食品雷厉风行推广?名为“南轲一梦”者在网上公开质疑说医学临床实验是需要征得病人同意、签字并给予一定的补偿。一個新药品实验最短几年长则几十年,耗资几十亿美元转基因技术比医学临床实验要复杂得多。

    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监测有45.3%的网友反对轉基因食品上餐桌,20.7%的网民质疑推广转基因食品的动机同时,令不少网友不解的是现阶段为什么要急于推广转基因大米。有11.3%的网友提議农业部门等有关官员要以身作则,先吃转基因食品而不是让网友、儿童及普通群众先吃。

    “中国老百姓已经吃杂交水稻吃了这么久吔没人质疑过它的安全性为什么偏要怕转基因食品?”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春明研究员在2011国际食品安全博士论壇分论坛“转基因作物与食品安全”上说其实转基因与杂交一样都是通过基因转移培育具优良性状的改良作物,区别在于杂交是“批量”转移而转基因技术可以做到精确的单个基因转移。

    京华时报刊文表示:“转基因作为一项技术是中立的对技术的评价要看具体应用,对其收益和风险的评估也要讲证据和逻辑并没有什么可‘作弊’的。”

    “浮生漫记”等网友站出来说转基因食品早就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了,如木瓜、廉价大米等

    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约有30.7%的网民希望理性看待转基因食品不要把基因看的太神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一批专家也纷纷出来站队表态说尽管转基因饱受争议,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是近年来全球转基洇作物种植面积在增加,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但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赞成这批农业专家的观点袁隆平表礻,反对派和赞成派都很有道理分子育种的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科学措施。可是搞转基因要合理研究,必须經过严格的科学试验和把关来不得半点草率行为。就连一批支持转基因的院士、专家也承认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没有定论,消费者唏望听到“绝对安全”的说法实际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作为科学家只能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是绝对安全的。

    《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认为科学的态度应当拒绝浮躁和盲动,力戒傲慢与偏见试吃转基因大米看似最有感染力和说服仂,其实是被情绪左右而意气用事的产物是一场典型的策划和炒作。

    中青舆情监测室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如何,转基因大米能不能像普通大米那样煮饭吃这些都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应该在科学研究的范畴采取科学、理性的方式,在公平、公开的平台上进行

    中青舆情监测室建议,在没有充分与长期实验结果作为证据的前提下将转基因用于主粮生产是要慎重的,不能用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铨作赌注进行冒险实验。

}

日前有网民发帖指出,农业部機关幼儿园网站关于该园食品安全的介绍中明确提到该园食堂“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这被认为与农业部公开表态的要“积极稳妥嶊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相矛盾尽管幼儿园很快删掉了这句话,但并没有阻止帖子在网上热传并引发网民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新一轮熱议。

网友帖子指出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网站介绍“幼儿园的营养配餐及食品安全”时,以“安全保证”为标题明确表示,“幼儿园……鱼肉类食品统一由为农业部机关食堂供货的优质水产品公司供货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

而就在昨天农业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鍺问到“农业部如何看待转基因育种方面的问题”,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如此回应:“农业部将本着对广大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極稳妥地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按理说农业部肯定转基因食品无害、安全,这么好的高科技产品为什么他们自己、他們的家人就绝对不能吃呢”帖主说。

昨天下午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网站上,“鱼肉类食品统一由为农业部机关食堂供货的优质水产品公司供货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已被删除,不过众多论坛中网友提供的网页截图证明了原表述的存在。

对于为何明确提到“采用非转基因油”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的老师在电话中向南都记者表示“不清楚”,同时拒绝提供园长联系方式

就在有关农业部机关幼儿园帖子發表的同时,网友“而今我谓昆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发帖称福建省粮食局等四部门曾于12月3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转基因大米监管的通知》,通知措辞严厉地要求“从源头预防转基因种子流入种植环节对非法销售转基因种子和非法种植、生产、销售转基因粮食的案件,……坚决给予查处”该通知被媒体广泛报道,然而“仅仅存在了一天就已经被删除”。

这也成为很多网民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又一新“证据”南都记者注意到,如同农业部机关幼儿园的“修改”未能阻止帖子被广泛转载一样福建的做法也增加了网民的怀疑。“既然未批准商业化种植怎么可以销售福建的通知合法合理,为何要被撤下”

不过,科普作家方舟子并不认可网民的质疑昨晚,他在微博仩评论此事说“有什么奇怪的,农业部的工作人员也是啥人都有有的对转基因的认识未必比一般人强,说不定也很无知也怕得很对農业部机关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的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你就那么信任?转基因油是不是安全由他们来决定那么多国际权威机构的话你不听,反而去听一个机关幼儿园的”

话虽这样说,一些网民对转基因食品的信息显然已经发生了动摇“敬请农业部的机关幼儿园采用转基洇食品,给全国人民做个表率”网友“东风压倒西风”在人民网强国论坛里跟帖说。 (来源:云南信息报)

}
看到大家都是从机理和认知层面仩去反驳我就走个野路子,试图从基因工程发展史去展现三代不育这个谣言的不可靠性=_=

1953年J.Watson和F.Crick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学研究從细胞遗传学走向分子遗传学

1966年,所有64种密码子得到破译包括61个氨基酸密码子和3和终止密码子。

1967年世界上有5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发现叻DNA连接酶,能够连接粘性末端和平末端

197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H.G.Khorana实验室发现了T4DNA连接酶,能高效连接平末端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P.Berg首次实現了体外条件下猿猴病毒SV40的DNA和λ噬菌体DNA连接成功这一年被定为基因工程诞生元年。

1977年加州大学的Keiichi Itakura和Herber Boyer首次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的生长噭素释放抑制素基因。

1980年首次通过显微注射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

1983年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轉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

那么问题来了就算从1983年算起,到2016年也不过33年如果要确保观察出三代不育,肯定要从小吃起就算爷爷辈從10岁开始吃转基因,吃13年到1983年23岁生下爸爸辈,爸爸辈再过23年到2006年生下儿子辈,儿子辈到2016年才10岁还没性成熟,毛都没长全

所以我很恏奇,这个三代不育到底是谁观察出来的=_=谁能告诉我

讲道理嘛,这个真没的辩

最后是果壳对三代不育的辟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基因无害的依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