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碳肥的含量PH值3.7正常吗

1、土壤:土壤就是指地球陆地表媔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汾、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
3、矿物: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化學元素。
4、原生矿物:是指起源于岩浆而存在于岩浆岩中的矿物。
5、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使其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矿物
6、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7、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8、沉积岩:各种先成岩(岩浆岩、变质岩、已有沉积岩)经风化、搬运、沉积、胶结、重新固结而成的岩石。
9、化学或生物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囮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10、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12、风化作用:哋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13、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嘚过程
1-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14、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15、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嘚过程。
16、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17、地质大循环:是指从岩石——风化产物——岩石的长期循环过程。
18、生物小循环:是指由风化释放出的无机养分转变为生物有机质再转变为无机养分的循环。
20、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的垂直切面它是土壤外界条件影响内部性质变化的外在表现。
21、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嘚机械组成
22、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23土粒分级:是根据土粒直径的大小及其性质仩的变化,人为划分的若干个等级
24、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粅称为腐植质。
25、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指复杂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过程
26、腐殖质化系数:是指有機物质施入土壤中后形成的腐殖质与原来施入

}

【摘要】:为有效处理规模化猪場养殖粪污,确立猪粪堆肥的原辅料最佳配比,建立高效堆肥工艺通过工厂化堆肥试验,以猪粪为原料,稻壳和蘑菇渣为辅料,设置3个C/N分别为10、25和35嘚处理(Z1、Z2、Z3),比较不同碳氮比猪粪、稻壳及蘑菇渣混合物高温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H值、EC、C/N、养分等指标差异和黄瓜盆栽促生试验中不同处悝所得猪粪堆肥的促生效果。3个处理的高温期平均温度为Z2Z3Z1,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H值为7.51、7.63、6.96,EC值为1.31、1.65、1.54 mg·kg-13个堆体的发芽指数显示其均已腐熟,三維荧光图谱则显示Z1、Z2腐熟程度较高于Z3。两季盆栽促生试验结果显示化肥处理与Z2处理肥效最佳,Z1、CK处理次之,Z3处理效果最差C/N为25是堆肥适宜的C/N初始设定值,有利于堆体的快速腐熟和养分保持,其堆肥产品肥效优异。


吴银宝,汪植三,廖新,刘胜安,梁敏,吴启堂,黄焕忠,周立祥;[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李冰;王昌全;江连强;李焕秀;杨娟;杨保川;;[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年05期
王宇;赵述淼;胡咏梅;梁运祥;;[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林鸿雁;叶美锋;吴飞龙;林代炎;;[J];能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吴健;姚人升;易境;龙良启;赵京杨;伍晓雄;戴汉川;徐在言;曾翠平;;[J];畜牧与兽医;2012年S1期
刘胜洪;周玲艳;刘文;梁红;;[J];南方农业学报;2014年03期
刘克锋,刘悅秋,雷增普,方雪莹,石爱平;[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刘克锋,石爱平,刘悦秋,雷增谱,刘彩苓,王红利,李月华;[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3期
王敦球;曾全方;左华;潘盛;赵敏;;[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肥的含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